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

2024-08-06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精选6篇)

1.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 篇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1页“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例10及做一做, 43页练习八5题、6题。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比较简单, 加上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 学生容易掌握。但是课堂教学不应仅为完成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设计, 而应该在完成具体教学的同时, 立足于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 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 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 要结合每一个具体内容的教学, 在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及时进行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并能够正确计算,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 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

2.通过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计算加法的经验, 又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 所以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没有多大问题。因此, 通过把“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但是,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这就必须要让学生说出来。通过“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不仅反映出学生的理解算理的状况, 也有益于促进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把“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定为难点加以突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 (有条件的制成课件) 。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 可以是生活实际, 也可以是童话式小故事等其他内容, 只要学生喜闻乐见, 能够接受即可。例如, 小麻雀妈妈捉了20条害虫, 小麻雀又捉了4条。

或以例10的购物为背景创设情景:妈妈带着小明去商店买酸奶, “售货员阿姨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母子:先给30瓶 (3个10瓶, 妈妈接在手上) , 再给2瓶 (小明接过拿在手上) ”。 (以下内容均以例10的“妈妈带小明购物”为背景进行设计。)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实际, 不是成年人人为的“创设的实际”, 而应该是真实的实际, 这个实际, 应该是现实世界在孩子心灵中的反应, 为学生所熟悉;应该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应该携带要学习的新的数学知识所必要的数学信息。所以, 设计“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 是因为每个地方的学生、每所学校的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不同的, 不一定全都利用教科书上的情景。另外, 每位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定兴趣。所以, 在创设情景时, 教师根据自己的班级实际所设定的情景, 更符合学生实际, 学生更感兴趣。

2. 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能是有关“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问题, 也可能不是, 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就要加以鼓励。如果学生提的问题中既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问题, 又有其他的问题, 教师就要及时锁定“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问题作为课题明确提出, 并板书课题, 例如: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 我们这节课就研究解决像“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和“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还剩几瓶”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有关问题, 教师要及时提出相应的问题, 揭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为了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兴趣和意识, 体现了问题的生成性。

二、探究新知, 明确方法

1. 学习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

(1) 先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 组成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认识问题, 感受整体思想, 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再组织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 并找一名学生把算式写到黑板上。

例如:要求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怎样列式?

学生列完算式后, 让其他学生说说算式列的对不对,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就是要把30与2合起来, 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所以要用30加2”。

【设计意图】巩固加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2) 组织讨论计算“30+2=”。

组织学生小组议一议, 说说怎样计算“30+2=”, 教师巡视, 看看学生怎样说, 并对学生的说法及时指导,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捕捉学生学习的具体信息, 并及时地加以指导, 实现班级授课制下的学困生的个性化教学。同时,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落到实处。

(3) 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解决计算“30+2=”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

组织学生对“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这种方法进行评价, 并学会这种方法, 即让每个学生都试着说说“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

对于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 只要正确, 也要肯定。如学生可能用数数的方法, 如30再数2个就是32, 也可能用摆小棒的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 必须要学会用组成的方法, 因为这是这节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

【设计意图】一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 二是利用班级的训练场效应, 训练每一个学生“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突破难点。

(4) 组织计算“2+30=”

计算后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30加2等于32, 所以2加30也等于32。”

【设计意图】渗透加法交换率。

2. 学习计算相应的减法

(1) 先组织学生把“一共买了32瓶酸奶”和“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还剩几瓶”连起来, 组成一道完整的数学题。

再组织学生把计算“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还剩几瓶”的算式写到自己的练习本上, 并找一名学生把“32-2=”写到黑板上, 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在学生说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就要从32里面去掉2瓶, 去掉要用减法, 所以列式是32-2=”。

【设计意图】巩固减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2) 组织学生自己先算一算, 教师巡视, 捕捉学生学习信息,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巡视, 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落到实处。

(3)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解决计算“32-2=”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 从32里去掉2, 就剩3个十, 所以32减2等于30”。

如果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 只要正确, 也要肯定。

【设计意图】同前面一样, 巩固数的组成, 训练每一个学生“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减法的计算过程”, 突破难点。

3. 加减法对比

组织学生比较“30+2=32”和“32-2=30”, 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认识到“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反过来, 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 从32里去掉2, 就剩3个十, 所以32减2等于30”

【设计意图】强化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三、练习巩固, 培养能力

1. 基本练习

按教师用书要求, 完成41页做一做1、2。

注意及时组织学生照前面的样子在小组或班级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使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照着前面的样子, 利用100以内数的组成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对述说有困难的学生, 要及时辅导、帮助, 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 巩固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2. 综合练习

完成43页练习八5题、6题。 (略)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 篇三

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的关注,才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本质,并激活数学思维。

【片断1】

师:体育老师去买足球,一个足球是148元,买3个足球是多少元呢?

生1:148x3=431元

师:那买11个足球是多少钱?

生2:148x11(不知如何计算)

师:运用估算的方法,想想看

生2:10个足球就是148x10=1480元,大概1500元左右

师:嗯非常不错!遇到这种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购物的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参与性,并从问题的层层引导学生思考,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维迁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认知的迁移。

【片断2】

师:同学们,在之前的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148x11”这个算式,它和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有何不同之处?

生1:它乘的是两位数

师:是的,那我们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呢?

生2:先算148x10=1480元,再算1480+148=1628

师: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都来计算一下看看,结果是怎样的?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迁移。

三、算法交流,掌握正确的算理

【片断3】

师:同学们用学过的算法,计算看看“148x13”这个算式?

于是有的学生用口算,148x10=1480 148x3=444 1480+244=1924

有的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148

× 13

444

148

1924

笔者组织学生们交流算法,让学生们陈述每种计算方法的意思和计算的步骤,并提问学生:“笔算中的444是如何得来的?表示了什么?在计算中,为什么148的个位‘8要写在十位上?”让学生们相互展开讨论,体会其中的算理。

【评析】通过让学生们交流算法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各自思考的过程,并由此掌握正确的算理。

四、多元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提升,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片断4】

多媒体出示算式:

148 219

× 13 28

673 6132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对吗?

待学生们独立思考后,开始发表各自的看法,有的是通过口头估算的方式,认为与实际结果有偏差,有的则认为两个数的个位数相乘的结果应该个位上是1,所以结果是错的。

【评析】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印象,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起新的认知。

4.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2,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照例2联欢会场景图制作的课件;复习和练习用卡片;整捆和单根的小棒(不少于33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1.口算。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2.口答。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谈话: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场景图。显示几个小朋友把纯净水搬来放在桌子上,画外音:小强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纯净水。

2.出示“咱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文字、声音同时出现)。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3.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24+9(3)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出现各种计算方法。①先把24凑成30,再算30+3得33。课件设计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24+6得30,30+3得33”的声音。

②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课件设计有把4根和9根合在一起,并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的动作,并配有声音叙述口算过程。

4.尝试。

(1)出示“做一做”中的3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5.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步骤和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练习十一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计算方法。再启发学生: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吗?

5.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个十和()个一组成37.

34=30+()57=7+()

2、口算:40+1= 3+60= 20+5=

40+10= 30+60= 20+50=

5+3+40= 20+70+6=

问:5+3+40和20+70+6你是怎样口算的?

(5+3+40=?先算5加3等于8,再算8加40等于48.)

(20+70+6=?先算20+70等于90,再算90加6等于96.)

3、小结导入

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口算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研究一个难题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4+2=

(1)【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目?(板书:34+2=)

下面就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集体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在34的后面再数两个数:

35、36.)

② 先算4+2=6,再算30+6=36.

问:为什么要先把4和2相加?3加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4和2都是单根的,表示几个一,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不能和几个十直接加.)

随学生的发言,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4加上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34加2的计算过程.

(34加2等于几?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

2、教学例1的34+20=

(1)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猴子研究出了34+2的计算方法,现在小猴子又遇到问题了,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再研究一下这道题.

(2)学生试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

44、54.)

②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问:这道题中的2为什么要和3相加,不和4相加了?

随学生说明理由,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问:谁再来说一说34+20的计算过程?

(34+20=?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师: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了这样的计算问题,你们确实很会学习.小猴子都在谢谢你们了.【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教学想一想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算两道题?板书:2+34= 20+34=

学生试着独立口算,然后指名说一说口算过程.

4、比较:

(1)比较一下,34+2和34+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两道题都要把加数34分成30和4.

不同点:加2要在个位上加,加20就要在十位上加.)

强调: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比较34+2和2+34,34+20和20+34,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41+7=

53+30=

5+24=

40+25=

指名说口算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1、2、3题,然后订正.

3、游戏:分类(在乐曲声中进行)

每人一张口算卡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要根据口算的结果放到相应的盒子里,一盒是蔬菜(上面写着:小于50的数)另一盒是水果(上面写着:大于60的数).全部放完之后,集体检查每张卡片放的位置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后小结: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二的1题、2题.

练习十二

1. 53+4=

64+3=

1+47=

53+40=

64+30=

10+47=

2+76=

20+76=

60+23=

2.50+35=

3+26=

13+40=

44+5=

78+20=

29+30=

6.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设计 篇六

(三)巩固反馈

1.先说口算过程再计算.

43+5= 43+50=

2.口算:(一组一组地出示口算卡片)

5+3 2+6 4+5 3+2

35+3 92+6 4+25 3+72

25+3 2+65 3+46 44+4

25+30 20+65 30+46 44+40

3.接力比赛.

每行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6道题,从最后一位学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题(人数不够的由第一位学生完成),做完后往前传,由第一位学生交给老师,最先做完而且做对的一行为优胜,老师奖给每人一朵小花.

以一张卡片为例,题目为:

36+20 5+43 17+40

50+24 8+31 33+6

4.在教科书上做p.49做一做的第1,2,3题.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比较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集体讨论、试算等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法设计上还注意了知识的迁移,由30+2→34+2→34+20的变化,将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有机的联系起来,减小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坡度.另外,适时地进行变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并为学习加法交换律做了早期孕伏.

在练习的设计中出现44+4和44+40一组式题,再次强化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

★ 数学教案-用整十数乘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整十数》的评课稿

上一篇:基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