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2024-08-11

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精选12篇)

1.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一

2014年河北中考理综试题解析

理综

化学加大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初三化学组备课组长李莉

2014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依据了《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坚持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以初中化学核心内容为重点,突出方法和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下面是试卷的最突出特点:

1、整套试卷化学部分涉及的图示、表格有24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和图表来提供信息,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鉴别、气体除杂、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物质分类的掌握,尤其是推断题和计算题对图表的运用更加淋漓尽致,其中推断题的信息以前是叙述性的文字,而今年则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特别新颖;表格型计算题则是继2004年之后第二次在中考题中出现,单从31题和36题看与去年相比难度加大,因为分析图表,提取正确信息是做对题目的前提和保障。

2、加大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验题继承了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又呈现多样性,考查的范围广。其中涉及氢氧化钠碳酸钠的鉴别、洗气瓶中气体除杂的试剂选择、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红磷探究质量守恒、电解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鉴别、蒸发、燃烧条件、溶液等,都以实验为载体,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方法选择、对比实验等科学实验方法,意在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题型有变化,难度在降低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理综组备课组长孙树红

2014年中考理综(物理部分)紧扣《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既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突出对物理学科素养的考查,达到区分学生的水平和正确引导教学的作用。整套试题无论是题型还是知识点的覆盖都和2013年中考试题保持基本一致的同时又不乏有所创新,具体有:

一、题型上有变化

1.20题到22题是新变化的多选题,每题选全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20题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焦距的变化引起成像特点的变化,21题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考查和基本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考查。22题是电学综合题目,考查学生对动态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变化规律的判断能力,题目偏难。但比往年的实物图的辨析学生应该感觉相对容易一些。对于多选题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和物理思维方法才能少失分。

2.实验32题是2014年试题中的一创新点,改变了以往的课本插图实验考查,改成了贴近生活实际的高速限速原因及不同车型限速不同和初中物理的动能实验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见后并不陌生。这是一道立意很新、落点较低的试题。

二、总体难度在降低

通过33题是等压强法测液体密度实验题,拓展部分又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浮沉条件知识的理解,34题是欧姆定律探究实验的全面考查。从而提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课,学生从实验中学到的物理知识是做题中学到的物理知识所不能替代的。37题是一道以人做俯卧撑为背景,考查杠杆、压强、功等基本知识点的一道力学综合计算题。38题仍然是电学综合计算,考查电路分析、U-R图像的分析、灯泡安全问题,问题设置难易适中,有梯度,去掉了方程及方程组的计算,内容综合、形式灵活,突出了物理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注重物理科学素养的考查。

希望即将走入初三的同学们在学习物理时要更加灵活,要更加注重物理知识的可操作性以及物理实验的细节及原理的理解。不要只为了会做题才去学习物理,更不要只在做题中去学习物理。

2.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二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一) 紧扣《课程标准》, 体现三维目标, 实现教育导向作用

试题的编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二级主题内容都有试题涉及;物理部分大致考查到了60多个知识内容, 其中包含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各部分的知识。其中, 力学部分26.5分, 占物理试题部分的44%。电学部分21分, 占物理试题部分的35%。光学部分5分, 占物理试题部分的8.3%。热学部分4.5分, 占物理试题部分的7.5%。声学部分3分, 占物理试题部分的5%。17道试题涉及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考查的重点放在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

同时, 试题内容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 重视以教材中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命题, 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重要地位, 如:23题、25题、32题、33题、34题。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师回归教材, 跳出题海, 引导教师的日常教学有方向、有目标, 有明确的评价依据, 也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

试题从题型和内容上都体现了三维目标要求。第16、17、18、19、20等题透过联系社会、生活和实验的情景来考查“知识与技能”;第23、25、32、33、34等小题通过设计科学探究活动题来考查“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对热点与焦点的关注程度, 从而实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例如27小题“请同学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二) 突出实际应用, 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来做一些小实验, 试题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如32题, 利用身边的器材来设计实验, 第38题, 揉入了自制变阻器, 以自制调光电路为背景。这样的试题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对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物理学科是基础学科, 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应用到物理知识, 试题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这个特点, 许多试题都是以生产、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为素材命题, 贴近生活实际。如:写有校训的石头、超市的小车等。可见试题的设计强调了物理和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的密切关系,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渗透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 注重基础, 兼顾选拔功能

从抽样试卷的分析来看, 整体难度比2010年有所降低, 试题的设计起点较低, 坡度缓, 入手容易, 各种背景信息材料学生相对熟悉, 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约占总分的70%左右;同时,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 既体现了对学科内知识整合关注, 又强调了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综合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试题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同时强化了通过图片、图表、实验数据等对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运用信息能力的考查。

总之, 试题有合理的区分度, 既注重基础又考查了能力, 这样既确保了中等生展示学习成效, 又为优等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机遇, 符合考试说明对升学选拔的考试要求。

二、典型试题分析

【例1】 (2011年第16题) 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 向前运动, 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评析】本题以学生熟悉的题材为背景, 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题目背景简单, 但综合性强, 考查的内容涉及运动的相对性、平衡力、受力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等。题目简单, 属于容易题。

【答案】C

【例2】 (2011年第25题)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 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1)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 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 (2) 实验中, 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 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10℃, 镍铬合金丝消耗了3.5×10-3kW·h的电能, 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已知c煤油=2.1×103J/ (kg·℃) , 不计热损失]

【评析】本题取材于教材中的“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实验, 整合巧妙、综合性强。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这两种科学方法。第一小问主要考查了对比热容概念的认识;第二小问考查了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以及语言叙述的能力;第三小问把热量与消耗的电能结合起来, 属于综合性的计算。本题从实验器材的选择, 到由现象归纳结论, 再到定量的计算, 反映了物理知识的前后联系。

【答案】 (1) 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2) 在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时, 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热量越多; (3) 0.6

【例3】 (2011年第32题) 身边处处有物理。参照事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评析】这道试题将科学探究能力作为实验题考查的重点。注重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的考查, 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尤其是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体现的较为明显, 在近几年的考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本题在解答时, 不少学生清楚此题的含义, 但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从中考阅卷中得到的信息, 这是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在此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发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略

【例4】 (2011年第37题) 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31.8t、密度为2.65×103kg/m3, 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 (如图所示) , 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kg/m3, 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 (g取10N/kg) 求: (1) 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 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 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评析】本题背景是学生都很熟悉的, 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本题涉及质量和密度、压力和压强的相关知识, 综合性强;比例和方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方法, 同时也是难点, 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年我省中考力学计算题往往是围绕着机械效率来出题, 今年的重点放在了压强的计算,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答案】: (1) 花岗岩石料的体积:V石=m石/ρ石=31.8×103kg2.65×103kg/m3=12m3

(2) 由于石料放在水平基座上, 石料对基座的压力大小等于石料受到的重力大小,

即:F石=G石=m石g=31.8×103kg×10N/kg=3.18×105N

则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 基座受到的重力大小:

基座对地面的压强:

石料对基座和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石:p基=3:1

三、2012年复习建议

(一) 明确要求, 立足教材

《课程标准》既是教学的依据, 也是进行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标准》, 把握住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复习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概念、规律外, 还要让他们知道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发现过程;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 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 避免靠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物理。

(二) 密切联系实际, 注重知识的应用

物理中考命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课程理念, 突出生活、实践和应用, 努力引导物理教学由重视解题训练转向重视知识的应用。在复习中教师要联系科学、生产、生活实际, 创设好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要让学生分析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 通过参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 勤于思考, 勇于探究, 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新课改要求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在复习实验时, 学生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 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即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都要关注, 特别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四) 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三

今年的理综试题36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乍一看题以为要从计算入手,细琢磨后认为必须避开计算,从性质上打开突破口。题目设置了好大一个陷阱!

题目:

已知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37.5%,H4.2%和O58.3%。

请填空:

(1)0.01mol 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1.01L(标准状况),则A的分子式是____;

(2)实验表明: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 A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3mol二氧化碳。在浓硫酸催化下,A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分子中有4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反应条件下,A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B(C12H20O7),B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3∶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A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化合物C,写出C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此题考察了有机反应类型,含酯化反应、银镜反应、脱水反应、燃烧氧化、酸碱中和等;考察了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方法,有燃烧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考察了羧酸、醇、酯的互变规律,官能团的组成、结构、名称、书写等,涉及较多的基本知识。考生答题时,要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理顺关系确很不容易。试题的最大特点是无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是以框图也不是以关系网络的形式给出的,很少出现化学用语,没有给出任何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整个题目几乎全部是文字叙述,使题意显得深奥难测。总之,该题中既有知识锁链,又有逻辑弯子,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难度较大。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接受信息能力,具备定量、定性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考生的思维要灵活要能变通,要善抓本质还能统筹全局,才能快速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部分考生阅读能力不强,看了试题理不清关系,逻辑能力较弱。认为有问必答,一问一答,读完题(甚至只读第一问,不再往下读),就认定光靠计算准能搞定A物质的最简式。于是便埋头按下图a所示去建立关系,进行运算,企图确定A的最简式后,再结合A燃烧时的耗氧量,通过b所示的关系,再凭借运算确定A的分子式,最后结合性质进一步推出A的结构简式。其思路框架为:各元素质量分数→最简式→分子式→结构简式。

考生感觉思路环环相扣,天衣无缝。然而命题者妙就妙在此处,他已轻而易举地将考生引入了题设的陷阱中。因为最简式是组成A的各元素原子数的最简整数比,恰恰是这个最简整数比(笔者也作了运算),不仅难算,费时,且数据很难处理,所取近似值不同,结果相关极大,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求不出最简式,还怎么往下做?考生顿时一头雾水。当然是再抓住A燃烧时耗氧的关系作最后的尝试,但它是在A的最简式已知的前提下才能派上用场,再说,最简式和分子式的关系,以及它们燃烧时耗氧关系的建立,也决非信手捡来。两个回合苦战下来,考生已感“山重水复”,只有望题兴叹,无奈之下选择放弃。

然而,在考场上,考生如能打破常规,及时转换思维角度,定然会“柳暗花明”。笔者认为这道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尤为突出,它要求考生仔细阅读全题,审核题意,全面细致地分析题给已知条件,进行综合推理判断,另外还必须把扑朔迷离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直观图形,转化为化学语言。细读全题,虽然有计算方面的信息,但由于计算量大,数据难以处理,显然并非考查计算之功底。而关于A化学性质的信息量更大,更明了,更直接,那就不该循规蹈矩,而要避虚就实,直奔主题!尤其要在计算失利的情势下,沉着冷静及时调整战术,而不是轻言放弃!笔者有意将题目的已知条件一一并列出来,是认为睿智的考生也能够这样,及时发掘题中所有的已知信息,梳通脉络,理清头绪,并依照逻辑关系勾画出简单图形,这就增强了直观性,大大减低了推断的难度,不难看穿所谓的计算信息实际是一枚烟幕弹,题眼尽在第(2)、(3)问中。因此,避计算之“虚”,就化学性质推导之“实”,才是明智之举。

根据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量,可推出A中羧基数目(∵酸性:羧酸>碳酸, —COOH→CO2↑)根据A可与CH3COOH酯化推知A中含羟基(酸+醇→酯+水,∴A为羟基羧酸!);又根据A与CH3CH2OH可酯化,且产物B(C12H20O7)中含酯基、羟基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3∶1,推出一个A分子中共有6个C原子,4个化学环境相同的H(即存在两个-CH2且对称排列),1个-OH,3个-COOH,至此,A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便一目了然。计算关系为:A(分子式)+3CH3CH2OH(酯化)→B(C12H20O7)+3H2O, A(分子式)=C12H20O7+3H2O—3C2H6O=C6H8O7

A与B紧密相关相辅相成,A一旦推出,B的结构简式就可顺手牵出。进一步推断C的结构简式,则要依据脱水反应的概念,可在分子内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之间取掉一个水分子产生双键(即消去反应),也可以酯化的方式脱水成环酯,还可以在两个-COOH之间脱水成酸酐。按上图所示步骤C,推理严密,思路顺畅,准确、省事、高效,确为训练有素的考生答题之良策。

综上所述,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速度与时间的赛跑,是智力与能力的竞争。因为没有仔细读题审题,不能全面正确理解题意而以偏概全,缺乏灵活应变能力,钻死胡同导致坐失良机的考生,实在可惜,这正好说明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敏捷、严谨、深刻性是多少的重要!高考题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力度加大,迫使教学必须改革,必须创新。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4.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四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 水电行业相关概述 1.1 水电行业界定 1.1.1 水力发电的定义 1.1.2 水力发电的特点 1.1.3 水电站的分类

1.2 小水电的概念与界定 1.2.1 小水电的定义 1.2.2 小水电的分类

1.2.3 小水电的特点与优势

第二章 2016-2018年中国水电行业发展概况 2.1 中国水电行业的发展概述 2.1.1 中国大力发展水电的意义 2.1.2 我国水力发电的发展历程

2.1.3 我国水电装机总量稳居世界首位 2.1.4 中国水电为经济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2.2 2016-2018年我国水电行业发展分析 2.2.1 2016年水电行业热点分析 2.2.2 2017年水电行业发展状况 2.2.3 2018年水电行业发展态势

2.3 2016-2018年水电开发建设的形势分析 2.3.1 2016年我国水电开发建设形势 2.3.2 2017年我国水电开发建设形势 2.3.3 2018年我国水电开发建设形势 2.4 水电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4.1 国内水电建设面临的问题 2.4.2 水电开发面临的不利因素

2.4.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电可持续开发 2.4.4 水电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2.4.5 水电开发规范化的建议

第三章 2016-2018年四川省水电行业发展分析 3.1 四川水电开发的紧迫性和经济性探讨 3.1.1 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 3.1.2 构建和谐社会水电凸显优势

3.1.3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能资源及开发状况 3.1.4 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因素分析 3.1.5 “西电东送”的经济性分析

3.1.6 四川水电的加速开发需要国家政策扶持 3.2 2016-2018年四川水电行业发展分析 3.2.1 四川水电行业的发展特点

3.2.2 我国电力巨头抢滩四川水电资源 3.2.3 2016年四川水电行业的发展状况 3.2.4 2017年四川水电行业的发展状况 3.2.5 2018年四川水电行业的发展形势 3.3 2016-2018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分析 3.3.1 2016-2018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趋势 3.3.2 2016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分析 3.3.3 2017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分析 3.3.4 2018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分析 3.4 四川水电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探索 3.4.1 四川水电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背景分析 3.4.2 四川水能资源开发状况及潜力

3.4.3 四川水电可持续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3.4.4 四川水电可持续开发对策

3.5 2016-2018年四川部分地区水电站发展分析 3.5.1 雅砻江 3.5.2 金沙 3.5.3 古城 3.5.4 大渡河 3.5.5 溪洛 3.5.6 毛尔盖

3.6 四川水电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6.1 四川水电行业发展存在的隐患 3.6.2 四川水电站管理问题分析

3.6.3 四川应好好利用国家对水电资源开发的政策 3.6.4 四川打造农村水电强省对策 3.6.5 推动四川水电开发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2016-2018年四川省小水电发展分析 4.1 2016-2018年中国小水电发展概况 4.1.1 小水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1.2 中国小水电建设开发的现状概述 4.1.3 我国小水电建设正迎来发展机遇 4.1.4 我国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

4.2 2016-2018年四川省小水电产业发展概况 4.2.1 四川省小水电产业发展背景 4.2.2 四川小水电开发获金融机构支持 4.2.3 四川省出台政策规范小水电开发 4.2.4 四川小水电发展存在的问题 4.2.5 四川小水电发展促进政策的确定

4.3 2016-2018年四川主要市县小水电发展状况 4.3.1 南江县 4.3.2 珙县 4.3.3 锦阳县 4.3.4 马边县 4.3.5 石棉县

第五章 2016-2018年水电技术研究分析 5.1 水电机组技术分析

5.1.1 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技术分析

5.1.2 水轮机复合抗磨板和水泵复合抗磨密封环技术分析 5.1.3 水电机组励磁装置的技术分析

5.1.4 金属材料对水轮机、水泵抗气蚀磨损的防护技术分析 5.1.5 非金属材料对水轮机、水泵抗气蚀磨损的防护技术分析 5.1.6 微型水力发电机组(含负荷调节器)技术分析 5.1.7 农村水电站机组过速保护技术分析 5.2 小水电技术分析

5.2.1 小水电站的更新改造技术分析 5.2.2 小水电工程径流计算技术分析 5.2.3 小水电站无压隧洞引水技术分析 5.2.4 小水电站技木改造工作需要加强 5.2.5 小水电设备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5.3 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系统

5.3.1 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施状况 5.3.2 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施中的弊病 5.3.3 运行人员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 5.4 农村水电站自动化分析 5.4.1 农村水电自动化状况分析

5.4.2 农村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和主要设备选型解析 5.4.3 水电站自动化改造案例(湖北魏家洲水电站)分析 5.4.4 水电站自动化改造案例(湖南鱼市水电站)分析 5.4.5 农村水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策略

第六章 2016-2018年水电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管理分析 6.1 水电勘察项目管理分析 6.1.1 企业项目管理的本质

6.1.2 水电勘察设计项目的管理模式 6.1.3 水电勘测设计项目管理的三个阶段 6.1.4 水电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发展思路 6.2 水电项目的质量管理分析 6.2.1 水电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6.2.2 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2.3 加强水电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6.3 水电工程征地移民政策研讨 6.3.1 水库移民和水电工程移民概况 6.3.2 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内容

6.3.3 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出现的问题

6.3.4 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制度设计创新理论框架 6.3.5 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制度设计创新的具体建议 6.4 水电开发企业的安全监管分析 6.4.1 水电开发企业安全监管的背景 6.4.2 水电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6.4.3 加强水电建设项目业主安全监管的对策

第七章 2016-2018年四川省水电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7.1 四川岷江水利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经营效益分析 7.1.3 业务经营分析 7.1.4 财务状况分析 7.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1.6 公司发展战略 7.1.7 未来前景展望

7.2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经营效益分析 7.2.3 业务经营分析 7.2.4 财务状况分析 7.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2.6 公司发展战略 7.2.7 未来前景展望

7.3 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经营效益分析 7.3.3 业务经营分析 7.3.4 财务状况分析 7.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3.6 公司发展战略 7.3.7 未来前景展望

7.4 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经营效益分析 7.4.3 业务经营分析 7.4.4 财务状况分析 7.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4.6 公司发展战略 7.4.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八章 四川水电行业投融资分析 8.1 中国水电行业投资综况 8.1.1 中国水电行业投资现状 8.1.2 我国水电建设政策利好不断

8.1.3 低碳环境下水电迎来良好发展契机 8.1.4 中国水电行业投资重点分析 8.1.5 水电行业投资面临的风险 8.2 水电BOT融资分析 8.2.1 BOT融资概述

8.2.2 中国水电运用BOT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8.2.3 水电项目BOT融资的优势分析 8.2.4 水电开发运用BOT融资的问题 8.3 四川水电行业投资状况

8.3.1 外资欲投资四川大中型水电站 8.3.2 未来四川水电项目投资规划 8.3.3 四川木里水电开发投资状况 8.4 四川省水电项目投资进展 8.4.1 四川通江水电项目 8.4.2 四川宜宾向家坝水电站 8.4.3 四川大渡河安水电站项目 8.4.4 四川绵阳水电项目 8.4.5 四川阿坝州水电项目

8.5 水电行业投融资发展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8.5.1 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8.5.2 水电企业投资效益保障

8.5.3 相对开放水电投资市场的建立 8.5.4 水电投资开发模式的选择 8.5.5 有效竞争水电开发模式的建立 8.5.6 水电融资结构的优化组合 8.6 水电行业投资开发的对策

8.6.1 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水电投资管理体制 8.6.2 引进战略投资者以缓解资本金不足 8.6.3 集中力量保障水电集约化开发 8.6.4 调整与优化建设资金债务结构 8.6.5 进一步拓宽融资方式与渠道

8.6.6 建立促进水电投资扩张的引导与激励机制 8.6.7 形成“多家抬”的投资分摊合作机制 8.6.8 水电投资开发应转向青藏高原 第九章

四川水电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9.1 中国水电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规划 9.1.1 未来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显著增长 9.1.2 中国水电行业未来发展思路 9.1.3 中国水电中长期发展目标 9.1.4 中国农村水电发展展望 9.2 四川水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9.2.1 四川未来水电开发的条件 9.2.2 四川水电开发潜力

9.2.3 四川水电行业未来发展规划

9.32018-2022年四川省水力发电业发展预测分析 9.3.1影响四川省水力发电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9.3.22018-2022年四川省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9.3.3

2018-2022年四川省水力发电行业累计利润总额预测 9.3.42018-2022年四川省水力发电行业工业销售产值预测 附录

附录一:四川省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 附录二:《加强2.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工程开发建设管理的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 各国小水电的容量定义

图表 2016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数据 图表 2017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数据 图表 2018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数据 图表 水电阻容接线原理

图表 世界小水电站可更新、扩容的潜力估计 图表 中国小水电站更新改造的需求概况 图表 电站更新改造的时间曲线

图表 查明经评估可能改造、扩容项目的6个步骤 图表 皖河流域径流深对比表

图表 大龙潭电站径流、水能指标复核结果 图表 隧洞衬砌与非衬砌工程特性比较表 图表 水电投资成本变化趋势

图表 加拿大水电站的债券市场融资 图表 两支典型电力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图表 我国水电中长期规划 图表 我国抽水蓄能发展规划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营业收入(分季度)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7年岷江水电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地区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年化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资产负债率水平图表 2015-2018年岷江水电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营业收入(分季度)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7年川投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地区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年化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资产负债率水平图表 2015-2018年川投能源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15-2018年西昌电力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2015-2018年西昌电力营业收入及增速 2015-2018年西昌电力营业收入(分季度)2015-2018年西昌电力净利润及增速

2017年西昌电力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地区 2015-2018年西昌电力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2015-2018年西昌电力年化净资产收益率 2015-2018年西昌电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2015-2018年西昌电力资产负债率水平2015-2018年西昌电力运营能力指标

2015-2018年明星电力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2015-2018年明星电力营业收入及增速 2015-2018年明星电力营业收入(分季度)2015-2018年明星电力净利润及增速

5.2024年巴黎奥运会口号发布 篇五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5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口号:“OUVRONS GRAND LES JEUX”,中文可以叫“奥运更开放”。

2024巴黎奥运会及残奥会比赛日历

2022年7月26日,值巴黎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巴黎奥组委在官网上公布了详细到每场比赛的巴黎奥运会比赛日历。巴黎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但是手球、足球以及橄榄球比赛将于7月24日率先开赛。整个巴黎奥运会期间将会展开329个竞赛项目共762场比赛的争夺。

2024年7月27日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第1个正式比赛日,届时将会进行自行车(男子、女子计时赛)、柔道、击剑、射击、跳水、橄榄球、游泳以及滑板8个运动大项的争夺,巴黎奥运会首金也将在这一天产生。

根据赛程,2024年巴黎奥运会首金将在射击或跳水赛场产生。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将在2024年7月27日10:30至11:50进行,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的奖牌赛将于当天11:00开始,预计12:00结束。两场比赛的结束时间有10分钟的差距。但是考虑到实际比赛可能出现的变动,首金出自哪个项目无法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代表团在两个项目上都有很强的夺金实力。值得注意的是,游泳、田径决赛都将在晚间进行:游泳奖牌赛将于20:30开始(最后一天例外,18:30开赛),田径奖牌赛将于19:00开始。

2024巴黎奥运会及残奥会申奥过程

2024年奥运会是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城市于9月15日之前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国际奥委会于9月15日在秘鲁共和国利马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31次全会上决定主办城市。

12月15日,意大利总理伦齐在位于罗马的国家奥委会宣布,意大利决定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

月16日,美国奥委会宣布将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城市将从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和华盛顿中产生,希望时隔28年将这一世界盛会再次带到美国。

207月29日,美国奥委会宣布,由于得不到民众支持,原本在美国本土获得申办权的波士顿放弃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转而挑选洛杉矶继续申办。

年6月23日,在法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委员会(CNOSF)总部正式宣布巴黎参与竞争2024年奥运会申办城市。巴黎申办2024年奥运的官方口号是“为了分享”(Made for sharing),但官方口号使用英文让法国多个协会组织非常不满。

德国汉堡原本也有意申办,但在2015年11月29日宣布由于在全民公投中有超过半数的市民投票反对申办而宣布退出。

9月21日,罗马市长维尔吉尼娅·拉吉表态反对申办2024年奥运会。

月11日,因罗马市议会的反对,意大利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撤回在罗马举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202月22日,匈牙利城市布达佩斯宣布放弃申办2024年奥运会。

年7月11日,国际奥委会130届全会在瑞士洛桑举行投票,决定2024年和2028年夏季奥运会的承办城市将同时产生。洛杉矶、巴黎和国际奥委会将在全会结束后立刻进行三方谈判来决定哪个城市先举办奥运会。

2017年8月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巴黎成为202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筹办过程

10月21日晚间,巴黎2024年奥运会组委会巴黎大雷克斯剧院发布了该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会徽。圆形的会徽中含有奥运金牌、奥运之火和法兰西共和国象征——玛丽亚娜女神三重意义,象征着巴黎将举办一次友好、以人为本的奥运会。

据法新社巴黎消息,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的组织者当地时间12月13日宣布,2024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在塞纳河上举行,打破了长期以来夏季奥运会只在体育场馆里举行运动员和官员出场式的传统。

2022年4月2日,在国际奥委会召开的远程执委会会议中,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程正式确定。 [24] 同月,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建造马维尔水上运动中心的工作已正式开始,预计该场馆将于2023年10月完工。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1日,为迎接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此次改造计划预计耗资2.6亿欧元,改造后的香榭丽舍大街将绿化更多、污染更少。2022年5月13日报道,法国和加拿大两国奥委会在巴黎2022年世界体育周期间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以期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前加强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促进奥林匹克价值观,保护公平和道德的体育竞赛环境,并计划在法国和加拿大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和高水平运动项目。

2022年6月,国际奥委会官网发布2024年巴黎奥运会摔跤项目资格分配方案,288张奥运会入场券争夺战将从2023年世界摔跤锦标赛开启。

2022年6月22日,在韩国举行的亚跆联执委会上,山东省泰安市在众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巴黎2024年奥运会和残奥会跆拳道亚洲区资格赛举办权。这将是山东省首次举办跆拳道亚洲顶级赛事。

6.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六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做好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

2023年2月27日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招生专业

(一)专业界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版)》和教育部2021年、2022年公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为艺术类专业。

(二)专业分类

艺术类专业分为“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和“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7个科类,不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含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参照执行),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招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本方案考试和招生录取办法仅适用于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二、报名考试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对报考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统一派发艺术类考生号,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和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文化课考试科目和普通类文化课考试科目一致,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艺术专业能力考试分为省统考和高校校考(下称校考)。

(一)省统考

省统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或面试评分)。

省统考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和书法类6个科类。考生根据本人艺术专业特长,参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附件1)以及相关高校要求,从省统考6个科类中选择1个科类报考。报考音乐类的考生可以兼报音乐表演(声乐)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和音乐教育方向;报考表(导)演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戏剧表演方向、服装表演方向和戏剧影视导演方向;报考播音与主持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话方向和粤语方向。

省统考各科类考试科目及考试要求见《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考试说明》(附件2)。省统考具体实施办法另文通知。

省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考生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情况,按一定比例分科类划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

(二)校考

按教育部规定,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后,可在省统考合格生源中组织校考。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由相应招生院校分别负责制定和实施。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与省统考的衔接,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根据教育部要求,2024年起,校考应在高校所在地组织,不得跨省设置校考点。

参加招生高校非戏曲类的艺术专业校考的考生,须按学校要求选择相应的科类参加省统考,未参加相应科类省统考或相应科类省统考不合格的考生,其校考成绩无效。

三、录取办法

(一)录取批次及类别

录取批次分为提前录取批次、本科录取批次和专科录取批次。提前录取批次仅安排教育部批准的相关艺术类院校专业。

录取类别分为统考和统考合格基础上的校考(简称“统+校”)。统考是指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需使用文化课成绩和省统考成绩,“统+校”是指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需使用文化课成绩、省统考成绩和校考成绩。

(二)划线规则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由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省统考成绩和招生计划情况,按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和书法类分别划定文化课和省统考最低分数线。

提前录取批次实行“统+校”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由招生院校自行划定分数线。

(三)志愿填报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实行“统+校”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实行顺序志愿。

(四)投档规则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投档时,根据院校招生计划,以1:1的比例,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和省统考成绩双上线基础上,依据考生合成总分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给招生院校。

实行“统+校”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采用梯度志愿投档,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将文化课总成绩上线、省统考成绩合格且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电子档案按考生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给招生院校,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

(五)平行志愿投档分数合成

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的投档满分为750分,以普通高考文化课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投档,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50%+省统考成绩×2.5×50%。

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的投档满分为750分,以普通高考文化课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进行投档。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60%+省统考成绩×2.5×40%。

四、其他有关专业考试招生办法

戏曲类专业考试招生录取办法由教育部另行规定。

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试招生办法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艺术类专科专业目录与统考科类对应关系参照本科专业的对应关系执行。

健美操、啦啦操等体育类项目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不得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招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是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省招生委员会是监管省统考和属地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和规定,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关高校要严格落实艺术类专业招生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和有关要求,科学、规范编制本校相应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研究制定相应的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确定招生专业对应的省统考科类。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等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并按要求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提前向社会公布。

(三)积极加强宣传引导解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相关高校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各地各中学要积极组织相关政策培训,重点做好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艺术类考生和家长的全覆盖培训,广泛深入地做好政策解读,为考生答疑解惑,确保广大学生充分知晓政策,避免因对政策的误读而造成的影响。

本方案在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中实施,如教育部和省有新的文件规定,按教育部和省的新规定执行。

附件:1.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

7.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七

关键词: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选择题,非选择题

2011年的高考即将来临,现对2010年全国I卷理综化学试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便对2011年的高考复习能有所帮助。从整体上来看,2010年化学试题延续了2008、2009年的命题风格,又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具有“注重基础、考查能力、稳中求变、体现课改”的特点,是课改过程中试题稳定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选择题继续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010年全国Ⅰ卷选择题部分仍以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为主。第6题熔沸点大小、酸碱性强弱的判断,第7题常见物质性质的考查,第8题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第9题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第11题有机物官能团决定化学性质的应用,第12题基本计算,第13题二氧化硅晶体的结构,以上这些题目只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能够做到基本概念心中有数,注重细节问题,是不应该出错的。第10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有关知识,虽然题目背景新颖,但考查内容仍是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电子和电流方向的判断。此题除了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外,还考查了考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心理素质和新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好题。

2010高考试题再次印证了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策略,不重视基础,就不可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试题对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考生来讲,每一个题目都有易错点,每一个题目都有陷阱,这就使部分考生考后感觉题目做得不顺手。鉴于以上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各位老师一定要注重主干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熟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力保会做的题不要出错。只要有正确率做保障,无论题目难易程度如何,考生都能拿到相对较好的分数。

二、非选择题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逐步靠拢新课程

第27题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理论的考查,题目比较常规,考生并不陌生。虽然本题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非常基础,但是对考生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考生不能充分领会图像中的信息,就不能得出“A、B、C三种物质均为气体”的结论,导致(1) (3)两个问题不会分析或分析错误,所以此题要想拿满分是基本素质非常优秀的考生才能做到的。

第28题虽然是常见的溶液推断题,但题中信息量较少,考生的思维容量明显增大,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此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少量、过量反应的现象等问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此题比2008年28题出得高超,比2009年29题出得巧妙,有很高的区分度。

但此题也有不足之处:题中信息较少、条件过于宽泛,给学生的推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要想拿满分基本不可能。一些考生怀疑自己答案的正确性,挫伤了自信心,给后续做题带来影响。此外答案中对于B、C物质的推断,也是有争议的,如B还可能是(NH4) 2CO3, C还可能是BaBr2、BaI2等。虽然此题不尽完美,但相比以前的无机推断有了质的飞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经典好题,有助于引导今后的高中教学。

第29题考查了考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涉及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组装、装置图的绘制、试剂的合理选择、装置的改进和评价等问题,与2009年的27题思路一致,不过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考生最害怕的就是实验装置图的绘制,在平时教学中学生画氨气的收集装置就错误百出,对于这种设计型的实验,更是恐惧,好在2010年提供的题目原理并不复杂,实验装置的简易图形已经给出,每个考生都能多少拿一些分,但是真正能得满分的考生是寥寥无几。

第30题考查有机物的转化关系,“结构—官能团—性质”,这条主线一直是高考有机推断的核心题型。2010年的题目涉及的具体的知识点有:通过计算确定分子式和结构简式,并对其命名;三键、双键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二元醇与二元酸的酯化;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此题延续2009年的30题,将烃和烃的衍生物联系起来考查,考了多年未考的炔烃结构简式及其命题,与2009年卤代烃的命名一样,有些超纲;第(5)问所有碳原子共面的二烯烃的结构简式的书写,第(6)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太大,远远超出了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从以上分析来看,2010年的理综化学新颖、灵活,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内容的熟练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纠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题海战术的复习方法,是一套值得肯定的好题。

8.2014年高考理综复习策略 篇八

高三物理复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化复习计划。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

(1)利用暑假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2)从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

(3)从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 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 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复习方法。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 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 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 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

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处理好几个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

(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 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

(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 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

(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 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

(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 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总之,要搞好高考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

对新高三学生而言,复习过程就是应对高考策略的实施过程。夯实基础,强化双基,发展能力是近期复习的目的。勤于思考,严格训练,总结提高是近期复习的有效方法。建议尽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自己现有的学习成效和学习能力特点,综合其他学科的复习计划,以一周为一个时间单位,划分出化学科复习的用时和时间段。如果自己没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好听从任课老师的复习建议,并根据任课老师的复习进度,定好每周复习的内容,保证达成复习目标。

其次,在复习内容上依靠老师指导,但不依赖老师。立足于教材课本,把近期复习的知识点在课本上梳理一遍,寻找自己在高

一、高二期间学习遗漏的知识点。由于高

一、高二阶段的学习属于知识形成性学习,知识点之间难免有联系不畅,孤立零碎的感觉。要通过现阶段的系统复习,让各知识点的联系畅通,网络支干脉络清晰,用理解记忆代替机械记忆。

针对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有选择地做一些能纠正概念理解有偏差,促使理解能力能够到位的训练题。在做题时,要求自己审题不仅要读出表面条件,更要领会题面下的潜在条件以及条件表述的常见形式。为树立答题的自信心,必须学会引经据典和依法解题。不能溺于题海。适量的练习,是确保消化吸收课本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发现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解题能力的必要保证。要避免只看书不做作业,或只听、看老师讲例题,自己不去消化例题的现象。要知道,听懂看懂的内容,永远比不上经过独立思考且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内容深刻、理解到位,更不能催生自己的举一反三能力。

重视简答题,实验题。要使自己身临其境地感受实验步骤中的细节和设计要点,努力弄清每一步实验操作、每一套实验装置的作用。学会用规范的语言简练地表述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结论,尽量让此类答题内容不丢分。

在整理好自己学习笔记的同时,建立两种习题集。一为“错题集”。把作业、检测中做错的典型题例收集汇编。写出详细的正误概要。在近期的复习中定时回顾,促进自己的反思。其中的某些题,随着复习的深入,确定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时,要及时更换。但不要丢弃,妥善保存至高考前作回顾之用。另一为“好题集”。把作业、检测中别人的精彩思路、设计、方法收集汇编。在欣赏的同时,启发自己的思维,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转向自己的能力。现在高考在知识深度上的考察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对知识运用能力上要求更高。把课本知识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工业流程联系起来,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从化学原理上看答题的难度不大,但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信息能力上却需要较高水准的自觉提炼、迁移、感悟。如果自己的阅读能力不佳,理解能力不到位,就会导致看不懂题。因此关注生活,关注实际,也是高三复习中需要踏踏实实完成的项目。

最后,不盲目仿效别人的方法,朝三暮四只会使自己无所适从。更不能撇开复习计划,随心所欲地另干一套,那样只会更加分散精力,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事倍功半。自己的复习计划,只要有效果,就不能为主观或客观所干扰。学会坚持,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复习的成效就不会使你失望。

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

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从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或称为六个“不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下文结合考纲,浅谈高三生物科的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一、未雨绸缪,合理有序

一进入高三阶段,老师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同时把当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对照考试说明逐题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选修新课学习、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必修选修三册教材共十四个单元分七个专题,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记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

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迁移法: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绿色奥运、奶粉事件等)。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学实验有15个,实习有5个,研究性课题有7个。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

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只有生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防腐杀菌(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菌等微生物将失水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判断细胞的年龄(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若进行组合改编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景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因而在解答拓展实验题时应“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主要思路是不变的,再回忆迁移教材的实验原理和技能,就能轻松突破。

9.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阅卷小结 篇九

汪细炎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点设在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前湖校区,本人于6月10日至17日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作为一名理综生物阅卷老师,希望自己的一些阅卷感言能对广大考生高考备考有所帮助。下面我就这次阅卷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2010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今年理综生物部分仍保持09年风格和趋势,难度是稳中有升,知识点的考查是突出主干,非主干知识有所涉及,主要涉及的知识有遗传,调节,生态,还有三大工程。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复习中已是反复强调和重点强化,但有些问题不是很好回答。1..选择题分析

五个选择题从题目设计及表述上看,属于考生喜欢答的类型,不会让人看上去摸不着头脑,唯一需要考生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对课本要非常的熟悉,能力方面不是很注重,所以大部分考生能拿满分。2.简答题分析

理综试卷的31,32,33,34等4题为生物部分,题号与去年一致,但这部分考查知识与去年有很大变化,具体体现在31题考查的是有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两重性,这题难度同去年31题比更难,主要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从阅卷情况来看,此题未做的很多,全省平均分为0.36分。32题考查的是有关神经调节和反射弧内容,这种类型的题目在以往的选择题做过,08年重庆高考也考过一个青蛙脊髓的反射弧,但此题有一空很不好填,学生很难想到,所以这题得分不是很高,全省平均分为4.59分。33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复习过程中关于孟德尔的两个定律非常重视,学生也很熟悉,遗传定律很能考查学生的能力,真正掌握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进行转化语言信息,这道题就变得很容易,第1,2两小问很多学生能够答对,但第3问只有极少数学生做对,所以导致了这道年年都考的遗传题得分创历年之最了,全省平均分为3.65分。34题考查的是微生物与发教工程内容,作为三大工程必考内容今年首次出现在简答题当中,看似耳目一新,实际早有预见,所以对学生而言不会感到意外和恐惧,因为三大工程试题一向以容易著称,今年也不例外。全省平均分居各题之首,为5.81分。对于三大工程内容,只要将高中课本内容掌握即可。

二.2010年理综生物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有句话我们经常说,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用这句话来形容高考试卷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合适的,这次我改的是理综生物33题,我想结合我所改的这题将存在的问题归纳成一下几条:

1.字迹潦草,书写过快导致阅卷老师看不清楚也看不懂 当然这里存在两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生平常就字写得很潦草,让老师很难看清楚,写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几个字,每个字都让你认半天,实在是让阅卷老师哭笑不得,我想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考生。还有一种情况是字写得还可以的,但是写得过快导致字写错了,比如第一空要填的是两,但一些学生将其写成了丙,其实我们阅卷老师也知道,但对于错别字高考阅卷是很严格的,所以这种情况是最不应该发生的。有些时候一个字都是关系着考生的命运。2.答题不规范,未按要求答在指定的区域里

本来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不发生的,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这类问题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不同题目的序号对错了,有的学生将化学答案答在生物答题卷上,还有将物理的答在生物答题卷上,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局限于个别。另一种就比较多了,就是同一个题目不同小问之间颠倒了答案,遇到这种情况说老实话我们阅卷老师有些时候很难下手扣分,先请示下评卷组长,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有些同学本来如果不填错位置,可以得6分,但是位置错了,就是零分了。我们把它比做是一个天上,一个是地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悲哀。3.审题不仔细,盲目答题

有些同学不管你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答案,题目根本都没看,这样答题命中率能高吗?像33题这道遗传题只要考生花一分钟的时间,我想至少可以得两分,也就是第一小问等于送分给考生,而第二和第三小问就需要考生去理解和分析了。所以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审题是得高分的前提。4.答题过于繁琐,简单问题复杂化 高考这样一种考试,我想对每一个考生及其家给无疑是很重要的,而高考改卷也同样关系到每个考生及其家长。我们都希望考生尽量得到应有的分数,但是你的答题有时很难让阅卷老师手下留情,该扣得还是要扣。写个基因型,本来很简单的,如正确的应填A_B_,但是问题出现了有的考生填AaBb,AABB,AaBB,AABb.这样写实可以的,还有考生将A和B颠倒,这样我们也给分,我个人认为这个不应给分,有种叫潜规则,就是我们默认这种A在前B在后的写法为正确写法。你破坏了违反了这种规则当然就错了。还有一种就是小写字母放前大写字母放后,当然这个明显错了。本来答案很简单,但我们考生写得很复杂,并且还写错。考生容易写错,阅卷老师也容易看错,如果是你的运气不好,两个老师都看错了,那你的试卷还会进入三评吗?

三.给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的一些建议

参加高考阅卷虽然很辛苦,但对于我们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我想通过阅卷能增加我们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有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所以对高考阅卷我想说的是我阅卷我成长。每年我们高三老师都会参加市里的,省里的高考研讨会,都会邀请一些专家就复习工作为我们支招。在这里我想三点建议,仅供参考。1.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考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跟学生平时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指导学生如何答题,如何使卷面清洁工整,如何审题等等。2.加强指导学生对课本的阅读

高考生物试题非常对课本知识的考查,所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做到滚瓜烂熟的地步。3.主干知识应重点复习强化

10.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十

1.做到“抓纲、务本”。抓“纲”是基础,务“本”是关键。“纲”就是考纲和《考试说明》,抓纲就是要求考生明确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明晰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类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I类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本”就是教材,务“本”就是要求考生要回归教材,虽然现在教材有多种版本,但是考试内容一定是各个版本的公共部分。请广大考生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整日捧着复习资料而丢弃了教材,回答问题要以教材为准,绝不能以复习资料为准。

2.形成知识体系。我们要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认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链,编成知识辫,形成知识网,建成知识树。做到成竹在胸,做到看到考题就知道用什么知识来解决。

3.加强选择题训练。后期备考,选择题训练不可少,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物理学史不明晰的考生更加必要。但一定要控制难度,做好限时训练,做好统计分析,通过训练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物理学史,重视图像、图表的题目。

4.加强实验复习和训练。今年实验题分值占的比重增大(18%)。由于考生平时的学习不太注重实验,所以实验题很容易失分。

11.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十一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B.绿光,[H]下降

D.绿光,C5上升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即ATP和未被还原的C3均基本不变,故A、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项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一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4.将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携带N基因、不带抗M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M、N两种抗性。该实验证明了

A.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C.抗M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D.抗N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答案】C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是S12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的,突变型能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说明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故A项正确;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所以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项错误;野生型和突变型的S12蛋白中只有一个氨基酸(56位氨基酸)有差异,而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缺失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均改变,所以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枯草杆菌对链霉素的抗性突变早已存在,不是链霉素诱发的,链霉素只能作为环境因素起到选择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表达等的相关知识。

6.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凋亡等的相关知识。

7.(12分)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____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途径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II相比,选择途径I获取rHSA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答案】(12分)(1)总RNA(或mRNA)

(2)B(3)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有利于目的基因成功转化(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5)HAS(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天然的HSA生物学功能一致。

考点: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方法、受体细胞的选择、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8.(10分)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__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分)(1)松果体

化学(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3)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 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雄激素含量的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9.(10分)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 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请问答相关问题:

(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_________条带。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答案】(10分)(1)P3P3或P4P4(2)25%

3(3)a1a2a3

100%(3)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中均含有P1、P2、P3,则三倍体的基因型均为a1a2a3。由此推之双亲均为纯合体。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

10.(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 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由此推断,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答案】(12分)

(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2.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 篇十二

2018年理综化学试题在题型、分值设置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抓住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察的同时,兼顾对学生能力、方法、学科素养的综合考察。体现了化学试题近年来“遵循考纲,稳中求变,注重能力,综合创新”的一贯命题风格

一、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稳重求变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每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突出了所考查范围内的主干知识。例如第7题化学与资源回收再利用,第8题第11题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第9题实验基础,第10题阿伏伽德罗常数,12题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第13题电化学原理。第26题以“醋酸亚铬制备”为背景重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第27题(1)(3)化学方程式和电极方程式的的书写,(4)氧化还原滴定的简单计算。28题(2)反应热的计算、平衡常数Kp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等均属于高中化学必备的主干知识。第35题以锂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与能量关系、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原因分析、离子空间构型、杂化类型判断、化学键类型判断、第一电离能、键能、晶格能、晶胞计算。第36题通过由化合物A制备W的合成路线,考查有机物命名、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分子式、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名称、简单合成路线表述等基本知识。考查方式与2017年基本类似,选择题部分减少了水溶液中电离平衡图像的考察,增加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察。

二、立意高远、注重能力,全面考察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素材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图像、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构模型的观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突出考查了学生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全面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第7题化学与资源回收再利用,突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3题电化学题型新颖,学生需要从文字信息和图像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题目本身不但和物理学科有一定交叉,还对污染防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选择题部分,选取化工生产中的多个素材,以陌生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数据图表、化学反应流程等创设问题情境,信息量大、呈现方式多样、背景陌生甚至包含干扰信息,要求学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提炼出信息背后的知识与规律,在与已有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认识并运用于情境中解决问题。26题实验题学生如果能从背景材料中找出制取物质的性质,看懂实验装置图,了解各个活塞(K1、K2、K3)的作用,就能够结合实验目的给出正确答案。27题从三种制备焦亚硫酸钠的方法入手,结合工艺流程图和三室两膜电解装置图,考察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8题为例,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情况,用压强(p)代替浓度(c),考察两个连续反应中某一时刻对应物质压强(P)和平衡常数(Kp)的计算,同时题干中还巧妙提示了在N2O4转化过程中N2O5量的变化。

总之,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完全符合“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不仅能够很好的评价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为今后的中学化学教学和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点评二

雅礼中学名师点评2018年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

于引导高中化学教学,又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卷以中学化学必备知识为基础,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中心,考查能力为核心,既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又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试卷在整体难度、题型等方面保持稳定,但“陈”中有新,在情境设置、难度结构、素材选取、设问方式等方面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化学选择题的选材既有与工农业挂钩的第7、13题,又有来自课本的8、9题,考查内容和题型稳定,全部都是这几年常考的考点,考生比较好下手,感觉也会不错,也为我们中学教学指引了方向。选择题整体比较容易,前面有些题很容易得出答案,到12、13题稍有难度。如12题设置了氟化钙和硫酸的反应,这在中学人教版教材中未出现,这给考生设置了一定障碍,但还是可以从逻辑分析得出答案。

化学必做的填空题稳中有变,难度适中。考查形式和内容和以往保持一致。其中26、27题的情境在各省市的模拟试题中都出现过,甚至26题的图都差不多,我们很多同学感觉很熟悉,但设问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变。第28题有新的探索和尝试,但考查内容还是选修四的内容,包括平衡常数KP的计算都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化学选做题难度不大。其中的有机题基本上不用做物质推断,考查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保持不变,学生很容易上手。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再次给我们启示:在教学和学习中要注重挖掘课本,研究考纲。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的复习中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要关注热点,突出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环境、材料、化工等方面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新情境、新材料的能力。

点评三

高考试卷点评(七)黄新颖:化学试题难度“稳”字当头 素材“新”鲜不断

与2017年的全国I卷相差不大,选择题难度中下,考查概念多于推理,如单糖、双糖、环戊烯的分子式、电势等;后面的大题难度呈递增趋势,先后考查了化学仪器的辨别,实验步骤的内容和某个操作步骤的目的等,其中计算题有7分,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必须要懂得进入本试卷所创设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素材:“新”鲜不断

选择题第11题,考查了螺环中每个碳原子是否共面,12题用萤石和浓硫酸制备氢氟酸(2014年福建省化学竞赛初赛2-4考到),第13题的电势(阴极电势低)以及EDTA(乙二胺四乙酸,一种螯合剂),26题气相分析中常用的氧气吸收剂醋酸亚铬的制取,27题焦硫酸钠的多种方法制备与测定,28题考查了气体的压强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动力学考点让一些化学竞赛生想到了稳态近似和平衡态假设理论。

考生易丢分的知识点分布与解题策略

福建的考生普遍选考物质结构,而第11题A选项中环戊烯的分子式是属于选修5的内容,故对A选项许多考生没有太大把握,在本题中考生必须对C选项有坚定的立场,螺原子带四个单键,为sp3杂化;

关于选择题13题,考生要能从光伏电池中判断出这是个电解池,石墨烯电极区发生了两步反应,第一步为电极反应(确切来说是阳极反应),第二步为阳极的生成物与Fe3+将硫化氢氧化(这种将电极产物与溶液中其他离子反应的试题在2011年福建省化学竞赛初赛第5题考到:用阳极产物亚铁离子还原工业废水中的重铬酸根),再根据阴级电势低可得出正确答案;

26题的(3)(4)两题的突破口在于题干信息提到的:醋酸亚铬难溶于冷水,在气体分析中做氧气吸收剂,所以不能在敞开体系中制备;

27题(4)最后一个计算题,考生不太明白什么叫做“以SO2计”,考生只要能用电子得失守恒的观点,去分析SO2和I2的物质的量是1:1的关系,此题必然做出;

28题的(2)中②求五氧化二氮的分压让不少考生头疼,因为题干中那个表格的数据太多,不知道怎么用,然而在求解本题中并不需要这个表格的任何一格数据,只要利用五氧化二氮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为1:2便能求解。

28题的(3)(4)(5)得分率估计是本份试题中最低的了,第(3)题必须从温度和物质的量分别与压强的关系这两个角度去解释,第(4)题计算量很大;第(5)题探讨的是动力学概念,D选项的活化能属于热力学范畴,不能选。

备考时注意:

选考物质结构的考生,有机化学也要适当兼顾,反之亦然!一轮复习注重概念、夯实基础、注重元素知识的累积;二轮复习注意大学化学的具体分支在高考化学中的渗透。

点评四

难度略降稳定创新 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化学试题立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了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考查,无偏题怪题,知识点考查没有面面俱到,整体难度比2017年略有降低。

1、知识涵盖:突出主干知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大部分为近年全国卷高频考点,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考题主要来自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等主要模块,在原理部分,保留了电化学所占的比重,削弱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考查(只有选择题第10题涉及了Fe3+的水解),另外,选择题中有机化合物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大。

2、试卷结构:既稳定又创新。与2017年相比,7个选择题的知识考查只有2个题发生了改变,删去了化学与传统文化、电解质溶液部分,增加了化学工艺流程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化学与生活、化学实验、有机化合物、元素周期律和物质推断、电化学等知识的考查与2017年考查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调换了试题顺序。非选择题部分的26、27、28、35、36题延续了17年的化学实验、工艺流程、化学原理、结构、有机的考查,试卷结构具有稳定性;在创新方面,工艺流程出现在选择题中“大题小做”,以及26题中以常见的实验仪器组合的简单的实验装置考查原理和操作,是本试卷的特色之一。

3、试题取材:试卷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在2018年的化学试题中,有6个题涉及到社会生活、工业生产、科技进步的相关内容。如第7题的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回收,11题的对天然气中的CO2和H2S的去除,26题以气相分析中常用的氧气吸收剂醋酸亚铬的制取及27题的焦亚硫酸钠的制取等,取材于真实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如何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4、试题立意:试题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知识的整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选择题侧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考题的内容与课本的联系增大,如9题中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的考查。试题注重以过程为出发点,以信息为导向,全面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对新信息分析与应用的素养和能力。如26、27、28题,均要求考生准确领会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依据原理来答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涉及新科技关注生产应用】 湖南师大附中化学高级教师 殷艳辉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讲究应用和创新,凸显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具体特点如下:

一、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化学试题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考查,如第8、9、10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实验都来源于化学教材;试题中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考查都较常规基础,不偏不怪。

二、试题情境以新科技为主。化学试题多次以近几年化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情境,如第7题“磷酸亚铁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第13题“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第28题“采用N2O5为硝化剂的绿色硝化技术”,这样的试题情境可很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中化学的应用价值,也符合高考评价体系中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三、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提供情境让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原理、评价实验方案、分析化工流程原理、解释相关操作目的、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这些都是化学核心素养考查的体现。其中,第28题根据表格数据信息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既是对学生相关化学知识应用的考查,也是对学生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这样的高考化学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重视化学实验,动手动脑,深入探究,注重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点评六

化学: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湖南省化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长沙市实验中学化学教研组长、特级教师谢应龙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境素材,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考生,落实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发挥科学育人功能

今年的高考化学挖掘古代科技文献,以我国古代化学化工成果为情境命制试题。例如II卷26题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III卷35题中提到“《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碳酸锌)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这些试题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我国化学领域最近取得的重大创新科研成果。例如I、II卷中选取了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学顶级刊物上的“一种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高效协同去除转化装置”“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在考试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情境来源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将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交叉学科内容作为试题素材,考查合理正确地使用化学原理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如II卷第8题和III卷12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III卷10题考查化学品在水处理工程的应用。给水处理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在水处理工程中,絮凝剂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对于水体悬浮物脱除的助力效果。

提供绿色生产技术试题,让学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和技术,体现化学科学为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如I卷13题以协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新型电化学转化装置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再如II卷36以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和异山梨醇等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测评学科关键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关键能力。今年的化学试题在测评关键能力方面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主要特点。

第一,创新设问方式,考查独立思考能力。在试题命制过程中,依据考查内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设问方式,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相对熟悉的内容,增加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III卷27题提供了两种合成碘酸钾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独立地从中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第二,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例如,供量化数据关系。反应速率是反应原理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中学阶段对其的认识停留在定性的阶段,并没有到定量的阶段。不同物质、不同物理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实际上可以用定量化的数学关系模型来表示反应速率。例如II卷27题提供沉积碳生成速率与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压强的关系方程,要求学生分析积碳量与反应压强的之间关系,判断选择反应的具体条件。

上一篇:战争类古诗词下一篇:英语最简单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