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艺术随想录随感(共6篇)
1.读教育艺术随想录随感 篇一
我是第一个教师节走上讲台,算到今年已经有26个年头,清楚的记得那年那月,教师节很热闹,开大会,戴红花,送贺卡&&站在讲台上,走在马路上,坐在办公室&&学生见到你都会响亮地说一声老师,节日快乐!时时受感动,处处暖人心,我觉得当老师很光荣,我也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骄傲。或许是习惯成自然,以后的教师节学生少了当初的热情,老师自己也不在意,没有花香,没有鸟语,甚至没有了祝福,但是并不代表忘记。
曾经的教师节,我收到过许多的卡片、小装饰、小玩意&&我用盒子放好它们,每次看着这些小东西,那些调皮、机灵、文静、可爱&&的学生就活现在我眼前,和学生相处的日子有过烦恼甚至是眼泪,但更多的是快乐。
有一年的教师节,我们一家三口去逛街,拦了一辆的士,老公坐前面,我和孩子坐后面,平常一样的到站下车,老公从口袋里掏钱付费。可是司机却用手把拿钱的手往回挡,我正纳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司机嘻嘻的笑着开口说话了今天是教师节,我是X老师的学生,难得这么巧遇,不用给钱了,算是学生小小的心意,祝老师节日快乐!这时我才认出来司机原来是我教过的学生。虽然只是不多的钱,平常的几句话,着实让我感动了好久.
又一次女儿生病,我自己一个人抱着小不点去医院,看病的手续好复杂,问诊、划价、取药、打针&&跑前跑后排长队可麻烦,急得我恨不得掉眼泪。最后一道程序总算是完了,我轻舒一口气拿着药去注射室挂针,把药送到护士小姐的手里,戴口罩的护士小姐随手拿起一支笔在单子上面划了几个数字又丢给我,还要交观察费,我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只见抬头看我的护士小姐收回单子,一声不吭的离开,不一会就拿着瓶子来给女儿挂针了,做完一切后她取下口罩,我才知道她是我教过的学生,事情过去很久了我也才知道,女儿挂针的十二块钱的手续费是她替我付的。又一次的让我感动。
&&&&&&&&&&&&&&&&&&&&
如此多的感动让我喜欢上了老师这个职业。开始当老师时的情景一直在脑海里,那时候我的年龄比学生大不了多少,站着和学生一样高更多的学生比我高,坐着没有人能知道我是老师完全是个中学生的模样。不过很有激情也充满信心。
备课几乎可以说是背课,书本和教材教参的所有都弄的清清楚楚记下来,到处查资料尽量让自己是满满一桶水,可是就是这样在上课时候也没有能应用自如,讲课还是像背书一样的生硬。处理学生问题就更糟糕。因为我所在学校是企业学校,那时可以直接招工上班,所以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调皮捣乱的特别多,尤其是遇到一个年轻新老师,学生欺生,对老师评头论足一番不说,还送老师一份见面礼,他们弄来几条毛毛虫放在讲台上,我满怀信心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一见毛毛虫吓得大叫学生哄堂大笑。回家后独自掉眼泪越想越委屈甚至是想逃离不再做老师,不过我并没有当逃兵。
接下来有领导的关心、老教师的帮助、尤其是班主任的积极细心的配合,自己也就逐渐的适应,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疯闹,了解了学生,另外知道应该在讲课上下功夫,尽力让自己的课精彩吸引学生,让学生佩服老师,喜欢老师,就这样我这个老师就一直做下来。世上许多事情很难说的,在学生时代什么职业都幻想过,就是没有想过当老师,而事情恰恰相反,老天爷还偏偏就让你当了老师。
后来的教学生涯中也陆陆续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所以工作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每天往讲台上一站,滔滔不绝,学生下面乖乖的,全神贯注的听着,我高兴;改作业拿着红笔画着圈圈和勾勾,鲜红的醒目的一百分送给学生,学生喜悦挂在眉梢,我也高兴,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和学生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我还是高兴&&在大街上老远听到学生的一声老师好,我激动,分享学生学业的成功,我还激动;&&那感觉是难于言表,真幸福和快乐,一段时间里还真喜欢上当老师的感觉。
随着教书时间越长人心就越疲惫,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厉害的情况下,越来越感觉烦躁,学生不爱学,老师逼着学,痛苦。教育也有恶性和良性的循环,学生爱学老师不怕辛苦的不厌其烦的教没有厌言,学生不爱学,就像给吃饱了的婴儿喂奶一样的,他不仅不吃还恨不得要吐出来,还是没有办法。
教育要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年年讲,月月讲,考试制度一天不改,全都是空。看看我们的学生,满心疲惫,看看我们的老师,满面倦容,看看我们的家长,满面焦虑,都是高考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考试的题目越来越偏怪,哎,无奈,迷茫。
2.读巴金的随想录有感 篇二
巴金四川成都人,现代杰出代表作家、翻译家,著译甚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寒夜》,散文作品《随想录》五集等。
《随想录》五集,即《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一百五十篇,四十二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文艺界人士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
我看得这本是《随想录》的第一集,曾经只是听说过这本书,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看。这本书刚一借到手里,我首先看了总序,总序里巴金是这样说的:我年过七十,(写于1978年11月1日)工作时间不会多了,在林彪和“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我被剥夺整整十年的大好时光,说是要夺回来,但办得到办不到并没有把握。我不想说空话,多说大话。我愿意一点一滴地做点实在事情,留点痕迹,我先从容易办到的做起。我先写一本小书:《随想录》。我一片一片的写,一篇一篇的发表。这些文字只是记录我随时随地的感想,既无系统,又不高明,但它们并不是四平八稳,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人云亦云,说了等于不说的话,写了等于不写的文章。那么就让它们留下来作为一声无力的呐喊,参加伟大的“百家争鸣”吧!
看了这几行简短的文字,我对巴金是深感同情的,同时又是十分佩服和赞许的。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作家而感到自豪。我知道作为一名作家,在当时“四人帮”时期他们受到了无比巨大的打击和迫害,对这一点我是非常同情他们的。同时看到巴金用直白却又有穿透力的几句话说明他要写《随想录》的原因,我看出了,他内心充满了憎恨与愤慨,从而用文章来吐露他内心的愤怒。
谈《望乡》,再谈《望乡》。望乡?不知道,看了第一句话我才知道是一部日本影片。当时那个年代他们都认为这是一部“黄色电影”,应该禁播。我虽然没看过这部电影,但是我认为这肯定不是什么“黄色电影”,我想在当时那种还被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中,说是“黄色电影”肯定是人们太敏感了,太虚张声势了。巴金说他喜欢这部电影,而且认为是部好电影。巴金这样说,是通过电视机看的,我流了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阿琦的命运像一股火烧我的心。而且巴金写道,他没看一次这部影片就受到一次谴责,仿佛有人在质问: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来改变那个、那些受苦人的命运。看到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巴金那种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巴金是通过谈《望乡》来告诉人们,我们的青年并不是看见妇女就起坏心思的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国的成立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不需要把他们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让他们看删减后的《望乡》,这是极其可悲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欣赏的应该是《望乡》中人物坚强的性格,和面对生活的勇气。了解我们要杜绝的东西
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著。说到“四人帮”江青读书很少还敢大放厥词,觉得就她看过西方文学,别人都没看过似的,只有在“四人帮”下台之后,我们才可以把头伸到圈圈外面看。一看就知道我们不是天下第一,而是落后一二十年。所以,究竟是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咬紧牙关、往前赶上好呢,还是把门关紧、闭上眼睛当“天下第一”好呢?“四人帮”对西方名著一番“清洗”之后,西方作品实在是少得可怜。看到这些,我愤慨的想,这不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吗?简
直是无知的表现。没想到到那年代了,还居然让历史重现。正像巴金所说:“多印几本西方文学有什么不好?”
“结婚”。我看了这篇之后觉得更是可笑。居然谣传巴金要结婚?而且以至于连巴金老师的女儿、女婿和他的妹妹都来打听这事。这个谣传实在是传得太真了,并且有凭有据。为什么大家都对谣传感兴趣?巴金这样问,其实是因为林彪、“四人帮”这伙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个人眼前只有一团漆黑,因此种种奇闻奇事才可以分他们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甚至花时间来传播留言。其实,我认为,现在谣传现象仍然存在,难道还是因为“四人帮”?不,我觉得是人们空虚的表现,现代太多人无所事事。怎么才能充实自己呢?我的答案很简单——看书!
怀念萧珊。萧珊是巴金的妻子,这是巴金在萧珊逝世六周年的时候写的,可见巴金非常的怀念她。读了这篇之后我更是心痛,原来巴金和他的妻子在“四人帮”时期,生后他们的迫害,被批斗,被打,被关,被写“思想汇报”等等这些苦巴金的妻子和他一同受。并且萧珊在尽力保护巴金的同时,还不断的鼓励他。萧珊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到自己的丈夫平反的一天,但是,她没有等来,在“四人帮”的迫害下,她倒下了。我看到的是夫妻之间那种真诚的爱,还有坚强的毅力,我很佩服他们,更是憎恨“四人帮”和林彪他们这些毒虫,笑他们太无知。
一颗桃核的喜剧。首先看到题目会显得很费解。但看了之后才明白,这是一种讽刺。这里有个故事:皇位继承人把桃子吃了,然后把核放到了窗台上,一官员把它拿走之后把它给了太太们,太太们爱不释手。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这种“喜剧”经常上演,真可笑。林彪整天念他的“政变经”江青整夜坐吕后和武则天的梦,“四人帮”居然混了十年,而且越混越厉害,在国际上混到了“激进派”的称号,这是天下之大稽!想起来即可悲又可痛。但也怪我们“吃”封建货色。我认为种种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判断力,没有主见,不识真假好坏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文化。
我现在也只能先写到这了,以上是我随看随写的感受。
彭薇
3.读《驾车随想》札记 篇三
最近又一次读到了龚海鸿的文章,题目叫《驾车随想》,又题《女人爱上驾驶》。与以往一样,她的文章充满灵气和大气,却绝少脂粉气。不同的是,这次的文章除了才气而外,还充满哲理。
先看文章的几个标题:“买自己的车让别人说去吧”,“城市越来越小距离越来越大”,“走错了的也是路”,“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不是很有哲学意味?
哲学意味更浓的,是这样一节:“我被锁在外面了”。她写道:“上周末我犯了个低级错误:把车钥匙落在后备厢里,再也开不了车门了!手机、钱包都在车内拿不出来,而服务区内竟然没有公用电话,好言协商借人家手机,很快又没电了,平时都是集团短号,偏偏这一段在省外,短号不能用。没有钱,没有手机,记不清长号码,真是苦不堪言。”读到这里,我们也会为她着起急来。然而,话锋一转,她却写了这样一段话:终于联系上了4S店,“于是安心等候。这时才发现,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事干,是多么妙不可言。辽阔的夜空那么大、那么美!摇曳的夏草,那么深、那么密!虫鸣叽啾,空气清新。只有不远处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那明明灭灭的灯光,如流萤般地倏忽闪过。我有点儿恍惚,不知道自己是被锁在外面,还是平时一直被锁在里面?……手机和汽车是供人驱使的工具,还是牵制着人的枷锁?”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这样一个命题,想一想人怎样才能活出真趣,活得真好!这个高度物化的社会究竟是不是我们人类真正的乐园?
“城市越来越小距离越来越大”一节,写得非常有趣。她说:“有车之后,距离感与方向感有点儿紊乱。”笔者无车,但能想象:“有车之后,日常活动范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常去的地方增加了加油站、车管所、修理厂、检测站、保险公司、洗车店,还有高速公路、隧道、立交桥……。偶尔骑自行车上街,不知不觉中会骑到机动车道上。”是不是很好玩?且慢,还有更精彩的:“难得乘了一次无人售票公交车,还闹出不少笑话:一是没准备好硬币,只得花十元大钞投币;二是在钱箱的前后左右摸索半天没找到投币口,乘客们的眼光就像看着一个乡巴佬;三是以为目的地就是站名,一直等着报站名坐过了头,到了终点站一问傻了眼,又花几十元打出租车回头。”由有车而派生出来的趣事,原来很具喜剧效果。
当然,笑过之后,我们似乎也能受到一些启示,世事原来如此,得失之间,相依相傍,谁都不能逃离!这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何其相似乃尔。
在“走错了的也是路”一段,作者由车而想到路,由路而说到人,由人而喻其理,也很发人深省。作者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走错了的也是路,只要无悔地往前走,总能走得通。”但是,作者接着写道:“人生的路很长很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叉道口时,特别能够体现这一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紧紧相邻的两条道路,向左或是向右,一步之差的抉择,将决定着未来漫漫长途截然不同的目的地。”明说的是车和路,暗喻的是人生道理。在这个充满诱惑、道德失范、价值多元的社会,在人生的紧要处,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不是能够选对了路,真的不敢打包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失足成千古恨等等古训,绝对不是故弄玄虚的。
当然,车辆给作者带来的除了哲学思考,更多的还是方便和快乐:“有时一家人都在车上,讲笑话、猜谜语、玩成语接龙或脑筋急转弯,谈笑风生,轻松愉快,感觉汽车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家,车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并没有什么需要急急赶去的地方。”其实,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家更多时候不是房子,而是人;当然,光有人在也不行,还要心在,正如诗人所说:“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作者在结束处写道:“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真的很有道理,试想如果少了人,哪里还有什么家?一家人平安快乐地生活,活得心安理得,那才是一个家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少了快乐,什么样的家也不能够能让人感到温暖和温馨,少了心安,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也不会有家的感觉。这没有什么艰深的道理,但却具有很深的哲理!明乎此,才能超物累,乐天机,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家的温馨,安妥自己的灵魂,度过美好的人生。
龚海鸿最近写了“女人系列”,《女人爱上驾驶》(驾车随想)、《女人爱上掼蛋》(掼蛋之乐)等。首篇《女人爱上摄影》(初当“好色之徒”)发表在《灌河潮》杂志第三期,风趣幽默,很值得一读。
4.读诗词名句的随想 篇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寥寥数字,却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衣絮飞扬,超然脱俗。连绵起伏的群山,幽长蜿蜒的小径,浓绿灵秀的田野,遍地的似锦雏菊以及微微的风。陶渊明,这样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就生活在这一片独好的风景里。可是,他却是在放弃了荣华富贵,退出仕途之后,才过上如此恬静的生活的。诚然,放弃就意味着获得。有时候,我们需要放弃。当我们放弃一样东西时,上帝不会亏待我们,他会赠予我们另一样东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索,悲壮。易水边,飒飒的风声,华盖下燕太子殷殷的期待与满腹的担忧。而荆轲,却坚定着他的信念——刺杀秦王。“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荆轲,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伟大人物,虽未刺秦成功,可他的勇气,他的决心却时刻在告诉我们: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个桀骜不驯的灵魂,一代诗仙,却与繁荣的大唐王朝一同销声匿迹。杨相国脸上永恒的恼怒,高力士手中高高扬起的官靴,都折射出他的傲气与清气。李白,诗剑双绝,“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他的狂,他的不驯,是他的真性情,是他对奸臣的鄙夷与不屑,不管怎样,人首先要有自我,不能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个性是一个人的魅力,是自我的体现。
5.读教育艺术随想录随感 篇五
假如换着普通“白丁”,因为读错一个词而遭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反倒显出抨击者的宵小与刻薄来。
然而,当得知读错这个词,是中国最高学府的最高领导人时,人们几乎要惊愕掉了下巴颏!而后,看到了他的道歉公开信之后,我那杀猪的哥哥,忍不住开口骂娘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于初中语文教材《陈涉世家》。从此,成了同学间显摆自己鹤立鸡群、志向高远时,随口而出的一句常用语,跟生僻字还真扯不上。如此低级错误,不要说”北大校长“”不可以有“,就是放在中学校长身上,也会羞赧得无地自容的。但若是口误,则另当别论。当然,从林校长致歉信里知道这个可能是被否定的。
我的天!”北大校长“,什么概念?在常人历来的印象中,该是个多”牛逼“的形象啊!当然,这种”牛逼“是有真才实料来支撑的。与当下”土豪“那种暴发户式的狂妄自大,完全是两码事;也与现今那些只要给银子,就可以昧着良心指鹿为马,信口雌黄的”精英“”砖家“”大师“不可同日而语;更是耻于与沽名钓誉、蝇营狗苟之辈为伍。他们的伟岸是让人钦佩和仰视的!
谁曾想,到了盛世当下,林建华凭借一个词,就彻底颠覆了”北大校长“的形象!
也许有他的拥趸要喷我,说我有失偏颇。暂且打住,看我手中的”柳叶刀“是否剖岔道儿。
为了对林校长有个大致了解,我”百毒“了一下:“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亦就是说,学问蛮深,属于“大师”级别的。
然而,似乎无法理解的是,读错个词,本不算个事儿的事,咋就这么轻松地拧开了大众“焦虑和质疑”的吐槽“阀门”呢?个中缘由不说也罢,既然提起,就让我们来捋一捋多年来耳闻目睹朝野之怪现状吧:东抄西凑出了两本书,或胡诌了几首谁也看不懂的诗,就敢自称“作家”和“诗人”;涂鸦了几幅图,托关系走门子下帖子,办了几场个展,就牛气哄哄地以“著名”自诩;有权有势或有名了,就有了底气,把自己那鬼画符的毛笔字当作绝世书法,四处现丑捞金,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就连素来清高孤傲的象牙塔里,也早已不是一块净土了。甘守清贫寂寞静心做学问的少了,四处张扬卖弄风雅强奸国学的多了;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德艺双馨的少了,热衷功名利禄心浮气躁疏于实事的多了。更有甚者,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奴役学子经费入囊;对女生潜规则而逍遥法外等等。如此的大环境下,林建华校长一个不慎的错读,而引起举国哗然,也就不奇怪了。
再允许我揣度一下,林校长之所以出错的 “可能性”版本吧。假如这个讲话稿是他亲自操刀,那么,在写“鸿鹄”一词时,他把脑子里本对其错误的读音,自以为正确答案而肯定下来,有句俗话不是说“字读半边不为错”嘛。从中起码可以看出林校长的惰性和马虎。读书人平常应该不放过遇到的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每个字,从小学老师起就这样教诲的。
当然,另外一种可能更大,即秘书代笔,这没任何不对的地方。许是公务繁忙仓促上阵,这也正常。谁料普通的一个词,竟让人们意外看到了现任“北大校长”,原来是“银样镴枪头”的货色?如此的高位,如此的要害去处!能不让人失望至极,进而惊诧吗?
如果凭此就否决了林校长的一切,这绝对是武断不公的。他在其它方面毫无疑问有其所长。我要说的是,他完全可以从事与他所长相匹配的工作,如果造诣够深,担当该学科的领军人物都行。但是,另一方面,可以肯定的说,仅北大内部,比他学问更大,能力更强,更胜任“校长”一职的,大有人在!
6.读余秋雨《行者无疆》随想 篇六
——读余秋雨《行者无疆》随想“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我站在雪地里”
这是余秋雨先生所著《行者无疆》自序中的第一句话,初看之时平淡无奇,却不曾想其中隐藏着余秋雨先生作为文人而对自我作出的探索与反思。文人往往是脆弱的,恰如《东林悲风》中所说,文人何其柔弱无力,他们所仅有的也就是那么一点“骨气”,而所谓的“骨气”亦不过两点:一为脊梁骨,二为喉骨。余先生在自序中也说:“文人离开书斋总是危险的,离开越远危险越大”。然而他依然选择了走出书房,不,应该称为走出了“象牙塔”更为准确。在自序中,余先生借用英国近代学者科林伍德的一段话指出了长期困守书房的危害,他说,象牙塔看似高雅精致,却是一种自我囚禁„.囚禁在象牙塔里的文艺精英除了自己之外别无可谈,谈完了自己就互为观众„.全部无聊、麻烦、伤害,就产生于这种狭小空间里的“互为观众”„.科林伍德的这番论断颇有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味道,但我也知道这不足为奇,伟大而明智的人往往心有灵犀。于是,带着不达目的誓不回头的觉悟,余秋雨先生毅然选择了“叛逃”,化用当年余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的名字,我称之为“余秋雨突围”。
“囚禁是叛逃的理由,但走得远了,这个理由渐渐退去,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余秋雨
紧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和追溯千年的历史,我们亦步亦趋地走进古老的城市,百年的大学,名人的故居,优雅的乡村,陈列丰富的博物馆。在体会欧洲文明的发展期间产生的阵痛中,不停地与中华文化进行对比思考。这也许是余秋雨先生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新的欧罗巴,一个隐藏在种种繁华、喧闹与激情之中的欧罗巴。原来,繁华的背后也有淡烟衰草,喧闹的身前亦是冷静执着,那令人艳羡的激情之下,也有着无比厚重的岁月的沉淀啊!
不仅如此,原来——
原来,贪婪的人性对于友谊的忠贞也不过是权势的囚徒。每每到了险恶的情势,那些自愿放弃道义的人,便一齐打击那个比较卓越出色却又被麻烦所困惑的人。这是他们的本能,本能的排除心中的堵塞与超越自己地位的隐患。那些见利忘义的人的生活,应该是岌岌可危了罢。难保哪天,自己所谓的挚友也重蹈覆辙——将自己出卖,至自己于万丈深渊。那样的生活,着实让他们虚妄的人生疑云密布,险象迭生。
原来,宗教对人类的蒙惑,早已使得没有抵制力的民众们丧心病狂。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为了获得责斥的快感„„他们成了很多无耻暴行的参阅者和欢呼者。背信弃义的伙伴竟然成了自己悲苦命运的伪证
人。他的良知何在?难道教皇的利益真的高于真正的事实。名誉的确是身外之物。可谁又会愿意被那些子虚乌有的谰言污蔑呢。
原来,无端陷于重围的人们是那样的粗鲁与野蛮。色彩注定带来无可避免的灾难。却不料,它会摧毁一个艺术创作者的下半生,并且积压了二十七年的冤案竟然依旧没有平反昭雪。他用自己所能描绘下的情景,将《夜巡》的艺术价值恢弘地淋漓尽致。可没有人懂得用心欣赏。他们携带着嘲弄的笑意,聚集在喧嚷街市的角落,并起用对他人遭殃的兴奋来微笑。那邪恶的微笑使他们成功的划清了自己与这副无价珍品的界限。因为,他们认为它给全城带来了莫大的耻辱。
原来,不听旁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却也能使人们看到了预期之外的景象。世界上不少故意的恬淡往往是一种掩饰性的表演,但奥斯陆不是。那里的历史原本是茫然的存在的。却因智者执着地透露,让历史“虏获”了诚实与尊重,让历史确切的痕迹不显得苍凉、寂寞,让历史不必无奈地凝冻于时光的流逝之中„„正因为这样,历史才没有把奥斯陆给删除,并引来了极多的参观者。这或许便是诚实、恬然面对历史的“代价”——那里由此收获了深厚而斯文的文化内涵。
然而,这一切都还不够——
无论是火山灰掩埋下的庞贝古城的剧场,还是但丁故居的三层老楼;无论是西班牙风情的小巷老门,还是塞维利亚
古老的窄街;无论是牛津大学因一个笑话而形成的圣诞传统,还是波恩城中贝多芬弹奏的英雄交响曲;无论是名居还是普通的街道艺;无论是有形可观的古迹还是不可言状的风俗习惯。余先生都用富有感情的充裕文字,带领我们穿越那神秘的土地,体现路程中的奇景异象。像浓郁的红酒,让人记不得,只得细细地啜饮,慢慢品味。
正如欧文的名言:在传奇和诗意的联想上,欧洲别具魅力。不管命运如何,我漂泊的宿愿终于实现,游历了很多国家,考察了变化万千的人间真相。
【读教育艺术随想录随感】推荐阅读:
艺术教育行业现状07-06
小学艺术教育答案08-16
艺术教育自检报告08-28
小班艺术领域教育总结09-26
艺术教育的思考论文06-22
2010艺术教育工作总结07-05
小学艺术教育调研报告07-20
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09-02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09-14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