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2024-07-16

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精选8篇)

1.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一

关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有关人才、税负问题的建议

一、关于民营科技企业人才落户问题

民营科技企业人才落户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留京落户指标已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方向和就业单位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与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相比,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急迫,但在引才落户方面其面临的处境却更为艰难。一是高端社会人才的引进落户问题。现行的北京落户政策仅针对行政机关、大专院校、中央企业等少数单位的社招人员设有进京落户的绿色通道,而对普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则无法通过正常的政策途径解决引进的社会高端人才的落户问题。对于民营科技企业来说,其引进的社会人员多是行业高端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是企业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对于企业生存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高端人才常常由于无法落户、子女就学难、公共福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而可能选择不去或离开民营科技企业。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最关键要素除了机制就是人才。目前社会人员的落户难问题已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科技队伍稳定和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的主要瓶颈。

二是应届毕业生的留京落户问题。应届毕业生年轻、有活力,是民营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队伍中的生力军。由于政府人事组织部门在体制、规模、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分到的毕业生留京落户指标很少,而且该指标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分配不合理,有的企业几年都没能获得1个指标,有的个别企业却以10~15万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公开叫卖户口指标。由于分配的垄断性、不公平性分配,使得户口指标分配的实际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方面需要指标的单位对指标可望不可即,极大的影响了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使单位仅凭薪金待遇无法招到优秀的毕业生;而另一方面获得大量留京指标的企业却把户口指标当成牟利工具,或者在招聘环节仅仅把指标作为招徕应届毕业生的幌子,不注重考察毕业生与单位岗位的契合性,也就是引才过程中存在短视或短期利益行为,这无论对于企业自身或者毕业生就职者本人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现行户口指标分配的机制、标准和结构现状,与民营科技企业对创新人才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留京户口指标的迫切需求还不适应,给民营科技企业的青年创新人才梯队的组建、稳定和补充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户口指标分配机制、标准及结构,做到流程规范合理高效,做到分配公平公正公开,兼顾效率与公平,力争切实满足各类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在社招人员落户和应届毕业生落户方面,给予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近似或相当的待遇,保障人才引进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市区人事部门分配户口指标时,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倾斜,优先满足其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对于符合各项申请条件、但连续三年申请户口指标未果的企业,可直接为其配发1~2个户口指标。

四、加强对户口指标分配使用后的监督、管理和追踪。对于虚报人员冒顶指标、倒卖户口指标的,一经查实取消公司今后申请户口指标的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和刑事责任。对于使用户口指标效率低下(使用户口指标引进的员工违约率高、业务素质低下、流失率严重等)的企业,建议逐步削减其申请户口指标的名额直至取完全取消。

二、关于民营科技企业税负减免问题

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相比,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的资源很少,但承担的税负却很重。在创新投入方面,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可以依赖国家投入或资本市场融资,而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投入来解决,因此其对资金积累增值和再投资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进一步降低民营科技企业税负、提高其研发投入能力,成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和做强做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议进一步扩大民营科技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像研发投入及间接费用、生产线扩大或收购投入等),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实行更优惠的所得税、增值税税率等,提高企业进行自我投资、自主创新、做强做大的潜力和实力。

2.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二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实地调研,内源性障碍,政策建议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外因只是内因发挥作用的诱导因素。目前, 理论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障碍分析与未来发展探讨, 都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一基本原理, 把“融资难”这一外部原因带来的负面影响无限上纲, 似乎只要“融资”的问题解决了,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题就解决了。这类文献俯拾即是。须知, 此种观点有失偏颇, 正如生活俗语说得好“没有钱万万不能, 有钱也不是万能”!

在任何发展环境中, 都有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即使是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 生意红火依旧者亦不乏其例。本文由此认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起多大的作用, 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企业内部各因素的完善程度。基于这个考虑, 本文通过对荆门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实地调研, 在对比成功企业与失败案例基础上, 总结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内源性发展的四类障碍, 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目前, 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概念上的界定, 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技术界定标准。因此, 尽管理论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很多, 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却因作者的个人理解不同而不同。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 “科技型”是其本质属性, “中小”则是其规模特征。所谓科技型企业, 就是以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企业, [1]这个涵义是明确的。至于中小企业, 则一直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一) 界定标准

在实践中, 人们一般遵循差异性和相对性原则, 把规模标准和地位标准结合起来考虑。[2]

规模标准或是以企业的某些客观指标为标准, 主要包括销售额、就业人数、总资产等, 其中使用最多的指标是就业人数;美国的标准是就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欧盟的标准是就业人数在750人以下。规模标准也有以行业中的相对份额指标为标准, 就是不管一个行业中企业实际规模的大小, 只确定一个百分比, 凡在这个百分比以内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美国常用的相对份额指标是, 把累计只占所在行业总销售额75%的那些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

地位标准主要是指根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对企业进行分类。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经常发生变化, 仅以规模标准来划分中小企业, 已经谈不上很科学;从保护竞争的角度出发, 只有使一个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占有相当比重, 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美国的中小企业法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 并在某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 一概属于中小企业。

(二) 本文界定

本文对荆门中小企业的界定原则是以地位标准为主、辅助以规模标准。地位标准则以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分割状况与行业地位为主要依据, 兼以考虑该企业在荆门及周边同类企业中的话语权。

以湖北日月油脂有限公司为例, 尽管该公司仍处企业发展成长期、在行业中也不居支配性地位, 但公司主导产品“双低菜籽色拉油”的市场空间极大, 公司满负荷运转也无法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考虑到公司在湖北市场的地位, 在荆门同类企业中的话语权, 及该公司由浙江凯凌集团注资新建、资金相对充裕等原因, 所以本文在界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时, 并不把该公司列为调研的范畴。因此, 本文所称荆门科技型中小企业, 是指既除荆门石化等中小企业 (一般规模都较大) 、又除与湖北日月油脂有限公司同类型公司之外的其它所有科技型企业。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内源性发展障碍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荆门几家有代表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地调研, 并和不少荆门企业家接触、交流, 总结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不强、做不大的四大内部原因。

(一) 企业合伙人之间的矛盾

几个合伙人之间在企业中各自的权利、义务与分担的职责在公司成立时划分不明晰, 在合作的过程中, 合伙人中也没有产生一个绝对的权威。

在企业发展初期, 由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生存, 合伙人一般都能齐心协力, 同甘共苦。一旦日子好过一点, 企业的主要矛盾就从如何生存转变为如何发展。合伙人之间或由于对企业发展的理念不同, 或由于选择的决策方向不同, 或由于经济利益分配的看法不同, 很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那些由技术持有人和资金持有人合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当企业发展到年产值几百万这个规模的时候, 投资方已经收到回报, 技术方对资金的需求也不象以前那样迫切。这时候, 双方观察问题、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为了各自的利益很容易产生矛盾。

如果双方不能就产生的矛盾, 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 也没有事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 一个很好的企业就可能由此错过成长壮大的市场机遇, 而一直改变不了自己“中小企业”的市场身份。甚至于企业也有可能因矛盾激化而解体。

(二) 企业发展定位不准

企业发展定位不准, 主要是指二个方面, 一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 二是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定位。

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刚开始成立的时候, 都把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确定为以贸易养技术, 属“贸易型”, 精力大部分放在流通领域。随着竞争的加剧, 贸易的利润率开始下降, 以贸易经营为主的企业就很难有大的突破, 一些从业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经营战略, 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荆门几家较有名气的电脑公司都属这种类型。

有的企业尽管属“生产型”, 但将产品定位在较低档次, 没有精品意识、单纯追求过低的成本。往往是进入市场容易, 扩大市场难, 当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后, 一般会在二个方面发生问题:要么是由于进入低端市场的门槛低, 竞争者不断涌入, 早期发展顺利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必将被淹没在众多新加入的竞争者中;要么缺乏战略眼光, 习惯于现有产品的市场开拓, 习惯于围着现有的市场转, 不仅技术上没有独到之处, 对产品进一步创新的投入也不足, 当原有产品逐渐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没有及时推出新产品, 企业慢慢就被市场淘汰。

(三) 惯性管理思维

科技型中小企业刚开张的时候, 一般人员少, 资金也不多。企业决策与运营都是几个合伙人商量着办, 企业管理的典型特点是:决策简单化、人员使用随意化。这种现象在企业刚开始的时候, 确实有节省开支、管理灵活等优点。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简单的内部管理就逐渐暴露出不少弊病。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思维, 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较为规范的管理体系。但现实中一些企业容易沉溺于以往成功的惯性思维中, 主观努力往往滞后于客观现实, 导致企业管理出现问题、后劲不足。

惯性思维影响企业发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不能适应由小市场向大市场的转变。一些企业凭借其既有“关系网络”或市场知名度, 产品比较顺利地进入市场, 但当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就需要走出既有关系网络与固有市场, 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竞争, 这就要求企业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 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开拓大市场。由于一些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开拓进展缓慢, 不仅没有能够拓展新的市场, 原有市场也被外地进入的大企业蚕食, 一旦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过去, 企业就会被边缘化。

还有一种情况: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 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分工越来越明确, 销售人员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开发人员、财会人员与办公人员逐渐分离开来, 整个企业的管理费用大幅上升, 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当市场出现波动, 企业管理者又没有适时调整思维方式, 一旦这种波动持续一段时间, 多数情况下实力不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开始走下坡路。

(四) 盲目冒进带来恶果

一些企业在顺利发展一段时间后, 产生了求大、求快的冒进思想, 这个时候有二种情况可能导致企业失败。或者对国家政策可能的动向缺乏必要的了解, 盲目布点, 或者热衷于上新项目、片面追求经营上的多样化, 特别是未经充分调研, 就贸然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 导致经营不利、投资失败。

据荆门市工商联介绍, 发展势头很好的一家以经营纺织品出口业务的荆门公司, 亏就吃在这上面。该公司为了单纯追求贸易便利, 在长三角地区布点纺织印染类企业, 却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 面临着在投资所在地无法立足的尴尬。

显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小企业基于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自我认知、自我创造、自我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点, 以“科技”为企业主要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尤其应该如此!

三、政策建议

目前,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大多围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展开。有“以融资服务为核心”[3]的建议, 有“业务外包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4]的建议, 有“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企业发展”[5]的建议, 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6]的建议……

囿于立意, 这里着重针对上述内源性障碍展开讨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内源性障碍是客观存在的, 是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鉴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固有特点, 破解内源性障碍这篇“内部文章”要从政府这个“外部推手”做起、且只能从政府做起, 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体系。

(一) 加强创业指导, 提供创业服务

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限制了其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财务管理、技术水平、人才素质等方面也逊于大企业。因此, 政府应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明确的创业指导与创业服务。

具体的服务内容应该包括:建立地方政府参与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积极为企业引进风险投资, 并借助风险资本的介入, 在管理理念、资金管理、市场开拓等多方位对企业加强培训。强化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 充分利用共享空间、共享资源的优势, 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进行必要的培训, 通过联合培养、专题讲座、培训班、交流会等多种教育培训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养熟练工人、技术骨干、企业管理人员乃至企业家本身;积极提供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市场动态等信息服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 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管理咨询、市场咨询等多方面的咨询或中介服务, 聘请专家为企业进行诊断, 为企业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借鉴的机会。

(二) 引导企业强化工作环境建设

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中小”特征明显, 企业管理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追求, 而忽略企业文化建设、忽视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

在中国企业管理情境下, [7]工作环境与知识创造存在相关关系, 特别是工作环境中的工作团队支持, 挑战性工作、工作资源这些因素与知识创造活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良好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员工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正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源泉, 是企业获得持久创新能力的动力。

政府要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不断推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 还要引导企业强化工作环境建设, 鼓励企业不断为员工提出具有挑战性、多样性的创新工作, 及时为员工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工作资源。

(三) 引导企业开拓市场, 推动企业间合作

荆门这样层次的中等城市, 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着“进入市场易, 扩大市场难”的问题!曾有人讲, 怎么样算是为荆门作贡献?!怎么样算是爱荆门?!很简单, “喝金龙泉啤酒, 穿周健西服”。金龙泉是荆门品牌企业, 其产品“金龙泉啤酒”是中国名牌产品;周健西服则是以一位荆门籍企业家名字命名的西服企业, 在荆门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个观点非常简单、非常朴素, 实践指导意义则十分深刻。政府就是要针对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特点, 多做一些引导人们“喝金龙泉啤酒, 穿周健西服”这一类的事。

在金融海啸冲击下, 中国不少家具企业把产品针对性地调整到拉丁美洲、中东甚至非洲市场, 从策略上避开风暴中心;也有不少玩具出口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把目光从国外转移到国内, 不只是看着国外的订单来吃饭, 而是看着中国人的腰包来消费。政府就是要瞄准新的市场,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间合作, 通过建立民间地方商会、行业协会、互助协会、创业协会、革新促进会等, 一方面弥补政策性扶植措施的不足, 一方面提高市场谈判能力, 降低谈判成本。但要切记, 企业间的合作绝不应该是政府的“拉郎配”。

(四) 鼓励技术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但现实却是,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小”特征体现得十分充分, “科技型”特征却相对弱化, 政府就是要鼓励技术创新这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型”特点。

由于资金有限、信息渠道不畅等原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部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完全依赖其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太现实。因此, 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就具有决定性作用。

政府要对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做出明确规划, 并以产业的优先顺序制定不同优惠措施, 努力促进优先发展的产业率先实现技术升级, 促进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及大企业研究部门的合作, 共同研究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同时, 政府要千方百计开源节流、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用到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体系的建设上、用到公共技术平台的构建上、用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金融海啸爆发后, 国家一些税收政策的调整十分有利于企业发展。据税务部门测算, 2009年荆门市企业因税收政策调整, 可得到2.35亿元的好处, 政府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把这些资金真正用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内涵发展上。

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的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 正因为十分注重技术创新, 不仅有效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冲击, 反而变“危”为“机”, 与意大利宾霸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 抢占了部分意大利市场。正如金汉江公司董事长周家贵所言: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 但金汉江心里已经有了底, 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扩张了新的市场、占领了新的市场。

(五) 切忌过多介入企业微观经济活动

政府在加强指导、提供服务时, 一定不能过多介入企业微观经济活动, 否则, 事与愿违, 不仅没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反为有可能演变为“阻力”!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看重的是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 政府工作则不同, 属于公共事务, 强调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 政府职能就是着眼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通过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为社会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

政府过多介入微观经济活动, 客观上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同样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外来企业与本土企业享受的市场待遇却大不相同, 其后果就如人们常说的“招了女婿, 慢待了儿子”, 也有人戏称为“外来和尚好念经”, 极大挫伤了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一些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本来就相对困难, 再加上市场竞争不公平, 问题就来了。本土与外地二类企业间顶多也就是个零和博弈, 外来企业的市场所“得”不过是本土企业的市场所“失”, 就整个地域经济实力而言, 并没有实质性增长。

参考文献

[1]由丽丹, 刘传哲.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3) :20-21.

[2]李作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制度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5) :207-208.

[3]黄志刚, 赵玉林.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 (9) :114-118.

[4]王宏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业务外包战略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 (5) :77-78.

[5]陈国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的路径探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运作实践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6, (6) :52-55.

[6]龚莉.浅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新路径[J].江苏科技信息, 2007, (5) :28-30.

3.出版与科技融合成为发展新引擎 篇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新闻出版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新闻出版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提升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媒介形态和媒介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一、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背景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出要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兴国、文化强国战略”,这为新时期文化与科技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科技部联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物局等部委推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更是明确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目标、指导原则与主要任务。

“融合”在《辞海》中的定义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笔者的理解,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是指新闻出版业借助高新技术装备与高新技术成果,打造新兴出版业态,推出新兴产品,提供多样化内容服务,提高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式,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传播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预见,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是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必然要求。

二、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西方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业务收入比例不断提升,但在我国,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现状不容乐观,新闻出版科技创新进程缓慢,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依然偏少。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3387.7亿元,其中移动出版和网络游戏收入分别为784.9亿元和869.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3.17%和25.66%,两者合计占据半壁江山,而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69.8亿元,代表主流阅读的业务规模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务总产值增长迅猛,但这一增长的主因得益于短阅读、浅阅读等泛娱乐化数字出版产品,主流数字阅读产品和服务在总体数字出版产值中所占比重依然偏低。因此,加大主流新闻出版产品的投入、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领域的国家政策支持与投入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包括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电子书包研发工程等多个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目前,上述重大研发工程纷纷进入实施阶段,但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这些重大研发项目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政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研发企业体量整体偏小

目前,制约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企业创新缺乏动力。主要表现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尚不健全;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滞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版科技研发企业技术能力与资金实力依然偏低,体量、规模不占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内容资源规模、转化程度仍需加强;如无外部资源支持,企业主动进行设计、研发、销售的动力依然不足,影响了新闻出版科技化进程的总体进度。

2.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缺乏统一的协调性管理机构

当前制约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矛盾有:

一是传统出版企业在推进数字出版技术自主研发方面,缺乏动力。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对纸质出版物的依存程度依然偏高,限制了企业对新技术运用的深入了解。同时在数字出版新技术运用方面,由于自身发展不足,与高新技术企业相比,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技术标准、运营模式、利益分配上缺乏话语权。

二是传统内容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力研发自主创新技术不具优势,受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很难把自身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提供数字技术的企业整体数量偏多,规模较小,无形中造成标准不统一、彼此分割,导致系统互不兼容、效率低下,在推进数字与出版融合方面成本居高不下。

三是复合型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目前,行业缺乏数字出版专业型人才,尤其缺乏既懂传统出版编印发业务,又懂数字出版专业技术的全能型人才。在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缺乏全方位的培训与提升,导致企业在团队组建、梯队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受到限制。

因此,面对新的出版模式,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加强出版管理、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制度、新办法,从出版、科技、财政方面,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从市场准入、行业竞争、技术标准、版权保护上制定新的规则,加强管理,减少无序化竞争,减轻企业的准入、准出门槛,进一步降低政策风险。

3.政策配套不尽完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在政策配套方面,对以国有出版单位为主体的数字出版等新企业、新业态,在税收减免、项目补贴等方面,还未享有与出版改制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对数字出版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取得的收入,希望能够按规定的年限,免征部分营业税;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版权交易能够在资金补贴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优惠;数字出版企业在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基地(园区)方面,要予以大力支持和指导,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

在资金投入方面,出版企业在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通信运营商同台竞争中,除了自身体制、机制、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劣势外,资金投入方面亦不占优势。一方面研发技术项目投入大,短时间内难以取得相应回报;另一方面,新闻出版企业又存在保值增值和风险防控的压力。资金保障是解决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必要手段,国家和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闻出版科技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多方开拓融资渠道,从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建设方面予以必要的资金扶持。

nlc202309091605

三、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促进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优化顶层设计,加紧建立有利于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由面向读者到抓住用户,由内容生产转变为服务提供,关注用户体验,注重互动交流,形成新闻出版产品生产经营新机制,利用科技优势,推动转型升级;用先进的体制机制、不断积累的丰厚内容资源,推动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生产、经营、服务新局面;加紧研究促进融合和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制度、新办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从市场准入、行业竞争、技术标准、版权维护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则,减少无序竞争,实现新闻出版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2.提升公共服务与社会化管理水平,建立新闻出版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行业提供更准确、更客观、更高效的公共服务。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加速发展版权保护服务平台,形成健康有序的产业秩序;建立出版发行公益性信息交换平台,充分满足产业链需求;推动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建设,形成标准统一、国际领先、引领行业的数据积累与规范化平台。同时,进一步提供学术热点分析、流行词汇分析、作品影响力分析、机构影响力分析、版权交易分析、国外相关数据对比等全方位、多角度服务。

3.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实力,进一步提升新闻出版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完善数字版权保护相关技术,逐步建立出版信息动态监控机制,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数字出版技术,广泛开展前瞻性课题合作,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力争在前沿性技术研发领域有所突破。

要加快制定企业自主创新扶持政策,加大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力度,鼓励优秀科研成果转化;继续完善重大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对出版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给予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措施;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基金等对新闻出版科技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对数字出版及绿色印刷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工程及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为提升新闻出版科技水平提供充分资金保障。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4.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四

中文题目: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分部: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日期: 年 月

目 录

摘 要 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2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2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 2

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任务 3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

1.企业党组织不完善 3

2.部分国企领导思想意识薄弱 3

3.企业党组织建设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进程 4

4.企业领导干部、党员素质不同,管理难度大 4

三、国企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4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4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5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5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5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5

四、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5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 5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 6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6

(四)国企党建的发展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政治色彩 6

(五)企业党建的发展保障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7

(六)企业党建的发展促使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7

五、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 8

(一)与企业组织架构的融合 8

(二)与企业廉洁文化的融合 8

(三)与企业制度层的融合 8

(四)与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合 9

(五)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融合 9

参考文献 11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企企业的经营模式、市场导向、以及员工的理解认知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国企党建工作出现的诸多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状况。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必定会对党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性、实用性的党建管理体系就成为当前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背景、形势和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策略,从而实现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在任务上的统一性、在效果上的互促性,实现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党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体制、开拓进取、转变思路,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良好融合,在新形势下构建更具科学化、准确化、信息化的党建管理体系就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性,也高度参与市场竞争。从当前形势来看,企业文化的发展和企业党建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需要国企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共同发展以克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缺陷。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只有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要求。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性作用,在自身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监督企业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促使员工以饱满的工作情绪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其生产经营要以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为前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要在工作中突出政治功能,使得基层组织的覆盖面积更为广泛,积极发挥党员的能动作用,使得各项工作能够积极落实到位。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执行党中央各项政策方针的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国有企业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党建作为国有企业的特有发展方式,只有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要求

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任务

(1)始终加强党的建设,在发展中要深化管党治党,持续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作用。建设具体化的组织体系,促使党建与时代相结合,大胆创新,通过党建引领,将企业的战略部署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来,促使党组织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带领企业党员及员工勇于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发展。

(2)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建的政治属性和企业的经济属性相结合,发扬不甘落后,不等靠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3)始终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使得党建发展机制推动企业整体的变革发展。积极发挥不同产业间的优势,增强协同效应,增强核心力,调动创新活力,激发创造动力,提升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产品服务线。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企业党组织不完善

部分企业没有摆脱传统的路径的依赖和体制的惯性,依然力图通过体制的途径获得管理权或组织权,以便重新确立党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这就使得企业的党建工作呈现出单一的发展特性。还有些国企党员数量较少、党组织不健全,存在不发展党员或者有党员而不管理现象。种种的问题使得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没有实际的作用。

2.部分国企领导思想意识薄弱

认识不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往往忽视党建的作用,认为只要业绩提上去就万事大吉,甚至部分企业领导会认为发展党建工作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而影响企业的业务经营,有损企业的发展。部分国企领导把党建工作交由企业内年纪较大或者由办公室人员兼职管理,导致管理僵化或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精力不足难以将党建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而企业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资本,节省开支,可以将更多年轻有为的工作人员安排到其他重要岗位,久而久之,党建工作慢慢就成为企业内被边缘化的工作,致使管理党建工作的人员就成为企业内即将被裁剪或是富余的人员,极大地影响了党建工作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3.企业党组织建设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进程

部分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党建的地位,导致党建工作发展较为单一,工作缺乏活力,使得党组织的学习形式变成了任务型和形式化的学习。因为缺少多样化、独特性的活动,部分党组织的学习活动仅仅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传达文件精神等方式,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活力,致使一提到党建,员工就会出现抵触情绪,党建创新步伐落后于企业发展需要。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又要求党建工作不能片面单一,要与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导致党建工作效率与质量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进程。

4.企业领导干部、党员素质不同,管理难度大

由于国企覆盖的领域比较广,企业内员工年龄跨度比较广,导致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环境、认知水平、思想意识差距较大,且党建工作自身又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独特性,且部分领导对于国企的党建工作关系不够、学习不足,和职工缺乏沟通,基层员工往往也不够重视,认为与自身的关系不大,不足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和工作性热情。

三、国企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作为构成企业的核心要素,在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其中包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等。在制度层面,企业文化通过制度化融入管理,影响着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及树立企业形象。在行为层面,企业文化的理念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还对企业的风俗及仪式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形象层面,企业通过文化传播、产品服务等向外界传播和传递社会形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长期牵引力。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的经营上,缺乏长远战略。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认为文化建设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在思想上未足够重视,行动上被动应付,谈起来会认为企业文化很重要,但是做起来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真正忙起来又会抛之脑后全然不顾的情况仍然大有存在。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部分国企领导和员工的工作仅浮于表面,形式化较为严重,由于管理层面对于企业文化方面的理解不深,且对于专业性的知识理解不够,缺乏沉下心认真钻研的精神,使得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强,没有真正将理论的东西落实到实处。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企业文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特性,部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他们都采用一个标准、一个思想来管理企业和参与企业活动,很多企业在建设品牌文化的时候,因为缺乏独特性,很难将目标客户的眼球吸引过来,使得企业虽然有文化,但是毫无个性,在遇到新事物和新的竞争对手的时候接受能力较弱,竞争力和危机感更是薄弱。

四、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党建的各项制度是体现企业文化的有机载体,而企业文化在发展中无形的对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党建管理需要企业文化来推动和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党建制度来维护和保证,缺少任何一项,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抓好党建工作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在各部门、各岗位、各领域培养出一大批深受员工尊敬、厚爱、信赖的英雄模范,既可以促使更多优秀的人才崭露头角。又可以激发更多的员工的参与意识,对企业管理层面的广集思路、科学决策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服务标准。规范的行为和良好的服务标准好比一把精确的标尺,激励员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就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其形成对比,从中寻找差距进而不断改进。二者相结合,还有利于改善员工的思维定式,并且使员工之间树立信任感,使之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工作的自豪感,有利于创造公平、公证、民主的组织氛围和环境优势,使之在实践行为中“劲往一处使”,从而产生强大的核心力和凝聚力。这种以精神文化创新为主线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系统化的发展,有利于员工个性的激发、培养和塑造,可以积极调动员工的民主意识、自主精神和潜在能力,不断强化组织的优势,确保各项党政法规的落实,大大提高党组织工作的效率。

(四)国企党建的发展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政治色彩

政治性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助推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明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党建的发展保障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把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资源。良好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风和反腐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成败。如果企业领导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保持坚定立场,就会导致企业文化发展中出现集权、腐败、形式化等问题就是出现。如果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既有利于创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还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精神斗志。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正是企业文化发展所需要的。

(六)企业党建的发展促使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以企业的发展大局为前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确保企业稳定、全面、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创新以其强大的系统组织力、执行力作为保障,一方面有助于扩大企业党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企业文化创新的力度,充分发挥主动性。企业文化的创新体现了“人本”的思想,也彰显出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在工作中,既可以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发展,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也可以使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保证了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利益,在根本上实现了员工个人与企业长期进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综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一种精神支撑,既可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又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广大职工的实际问题,让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在职工心中产生积极影响,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既离不开本身的向心力、凝聚力,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二者相互融合,相互配合,使得企业未来的道路走的更远更宽阔。

五、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与企业组织架构的融合企业党政组织架构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基。坚持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党政组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形势,从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做到了党建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设置,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进行。在所有基层设立党支部,根据管理规模和党员人数科学配备党支部班子成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责任落地机制,推动党支部和行政职责融为一体、工作深度融合,对党员较多的党支部划分党小组,推选党小组长,把各小组的经营业绩、技能达标等作为党小组建设要求,建立党小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二)与企业廉洁文化的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要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达到维护良好生态的目标。如果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不能遵章守纪,坚持原则,就容易使官僚主义、集权主义等不正之风就会蔓延开来。要想杜绝腐败现象就要建立相关机制,建立健全受贿处理机制、领导问责制等制度,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以及对员工满意度、忠诚度等方式保证监督的落实。通过标本兼治、惩防一体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

(三)与企业制度层的融合要想与企业制度层的融合,首先要建立一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企业发展相协调,把党建工作机制融入到公司治理的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融合;其次,要围绕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与治理的统一,不断完善党建制度体系。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如:专题学习会、书记上党课等。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研究方面公司高层领导要发挥民主协商机制,避免决策的失误。要不断完善各种公开制度,设立意见箱等民主管理制度,用制度把员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制定起来,将企业高层领导的执行力再提升一个档次。

(四)与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合国有企业在发展精神文化时要充分与中华民族“坚韧不拔 刻苦磨炼”的奋斗精神将党建与企业文化进行了充分融合。在传统的企业文化视觉之外,要想在企业中发挥党员的能动性,企业党组织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生产经营特点,善于利用党员的特殊身份,积极利用企业报刊、宣传栏、网站等载体开展党员学习培训、党员志愿奉献日等主题活动,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锻造其凝聚力、创造力、和乐于奉献、勇于克服苦难的品质,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他们利用岗位精神发挥榜样精神,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期、重点难点工作推荐时刻形成合力,通过党员先做先行,带动公司普通员工共同进步。

(五)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融合在新经济时代下,物质条件对企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小,而人力资本的权益比重却越来越大。在人本观念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最终是考虑如何将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自身的利益、员工的利益进行有效兼并。员工的发展可以促使企业更加进步,但是企业的发展也要最大化地满足员工的需求。把党建与企业文化工作相结合,将组织生活与企业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员工为核心,不断强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为员工解疑答惑、理顺情绪、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还要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依托党建这一载体,坚持以学习宣传引导人,积极开设各类学习培训讲座,搭建员工书屋,利用网络媒介、微信、学习强国等学习的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外部聘请、企内内部推荐等方式,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以考核的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和培训,从而增强思想意识,利用好党组织学习的号召力,引领企业进行全员培训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环境下,做好党建与国有企业文化融合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环节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找准党建工作的定位,不仅要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任务,还要担负起企业员工的全面健康发展、企业发展与企业员工之间和谐统一的重任。以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融合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和探索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有企业党建内容的有效渗透,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引领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112

[2]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C〕.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45.[3]周秀红.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构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7,(2)

[4]钟洁.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30-31.[5]高彦斌.关于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关系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

5.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五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应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

纵观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演进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创新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位势更迭的“一招鲜”和“先手棋”。当下,第六次科技革命率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爆发,我国要想在全球创新版图的重构过程中实现赶超跨越,就需要在科技事业布局中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系,既有所区别又彼此关联。创新链是产业链得以发展的源泉,产业链是创新链得以物化的结果。如果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进行脱钩式发展,其结果要么是创新成果被视作“奇技淫巧”,要么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根据《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我国从事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比重仅为38.1%,有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发表论文的目的是职称晋升,有90.4%是为了完成考核要求。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的二元分离造成了“孤岛现象”。因此,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自主创新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制造到智造的本质,是将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升级为高端产品。改变纯粹以产业链为导向的应用技术供给传统,构建以产业链激发创新链为导向的共性知识供给体系,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品创新高度互嵌、融通创新。加快完善多层次、跨区域创新布局。不仅要在国家层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力量,而且要推动各地区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要实现国家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创新互动,而且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创新联动。积极探索新型自主创新范式。自主创新当然是突破技术和市场双重壁垒的不二之选,但这绝不意味着自主创新就是闭门造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上述各种创新策略的应用,要注重因地制宜,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靠“中国智造”布局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科技前沿产品,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中国智造”完全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布局以我为主的产业链,关键在于零部件供应。建立重大危机处突机制。对产业链中可能被“断供”和“封喉”的供应环节进行预测,对该供应环节中的“卡脖子”技术进行识别,对已经发生的技术封锁、技术打压等重大危机进行响应。加强自主可控供应体系建设。以重大战略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向创新链集聚,形成集设计、研究、制造、营销为一体的供应体系。如华为手机在采用高通芯片的同时,成立了基于自主创新的高端芯片制造公司——海思,当华为手机被高通芯片“断供”后,迅速用海思芯片补位,以此提高化解系统风险的能力。加快促进创新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重视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加大,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整个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仅为6.0%,与发达国家15%左右的占比仍有差距。基础研究相较于应用研究,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大,资金难以自觉向基础研究环节流动。如果放任资金链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自由嵌入,那么基础研究环节的融资难题将彻底无解。因此,要围绕创新链优化资金链。一是完善多元支持的投融资网络。创新链上的科研活动很“烧钱”。加强政府主动投入,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调节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的配比。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成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专行,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交叉合作,共同为基础研究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创投企业加入,根据创新链各个环节的特点形成差异化的创投模式,引导创投企业以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欢迎天使投资个人进入,通过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成立股权众筹联盟、迭代天使投资模式,促使更多的天使投资人向基础研究环节集聚。二是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不够紧密。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为融资方、投资方、中介机构提供沟通载体。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系统构建以投融资交易平台为主体、创新主体信息平台为基础、科技金融互动平台为载体、信用担保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为两翼的结构模型。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完善“一网通办”,将平台资源化繁为简,提高互联互动效率。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指导和政策引导,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提高平台运营效率。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人才集聚效应能够引发信息共享、思想碰撞、知识溢出,对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路径实现有显著效果。因此,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国家。但大而不优、多而不精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每千人劳动力中专职科研人员的占比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第二,“诺奖”级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顶尖创新人才、冷门稀缺人才比较缺乏。我国科技事业要想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全面提升,必须拥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科技人才队伍。因此,应围绕创新链完善人才链,突破人才瓶颈。一是加强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科技人才是解决国家关键领域中科技创新难题的主力军。要增强战略科技人才的问题意识,将个人的科研问题意识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同向聚合。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多责任,让他们在把握世界科技大势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创新发展高地,实现“非对称”赶超。培养“前瞻式”的战略科技人才。根据前瞻式探索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培养一批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科技怪才”。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让战略科技人才持续涌现。二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人才是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的助推器。培养“甘愿奉献”的基础研究人才。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旦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将对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个人而言,其并不一定获得直接经济回报。要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发扬甘坐冷板凳、埋头做科研的科学精神。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薪酬激励、声誉激励、职称激励、情感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体系,为基础研究人才解决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后顾之忧,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培养“毅力强”的基础研究人才。根据基础研究的长期性、风险性等特征,鼓励基础研究人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闯新路、敢于试错、永不言弃。制定灵活的评价机制,探索分阶段考核办法,给予基础研究人才较大的宽容度。

6.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六

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有一个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安排,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将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使纵向与横向协调起来。制定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应当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情出发,即要有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的进取精神,又要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制定的战略决策,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以免战略失误,减少挫折,使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一、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和挑战

(一)外向型经济对科技质量的新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拳头产品优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产品远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和创汇效益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我国“入关”之后,面临的是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后能否站得住脚,其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尽管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行质量监督等活动,大大地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勿庸讳言,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单位仍然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不仅阻碍打入国际市场,连国内市场也难保住。所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就成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以质量求繁荣、靠科技求发展,才能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对科技的挑战

贯彻GB/TI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和ISO14000及QS9000系列标准,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和高新技术创新在国际上已成为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这方面起步稍慢,进展迟缓。中国大型企业集团要发展、振兴,严峻的管理现状困扰着企业。同时,由于科技质量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严重阻碍质量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行。加之,欠缺科技质量激励机制,致使科技质量创新工作缺乏生命力。再则,科技质量管理人员亟待培养提高,加强科技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面对现实,别无选择,只有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教兴国的企业发展之路。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工作的进展

(一)成效与评价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诚然,我们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还有不完善之处,仍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改进。

就科技管理而言,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推行科技攻关历尽艰辛,尽管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的转变:

1.科技管理意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2.科技管理观念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科技管理方式由引进型向独创型转变;

4.科技管理方法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5.科技管理人数由专业型向全员型转变;

6.科技管理范围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型转变;

7.科技管理对象由硬件型向软件型转变;

8.科技管理特点由把关型向预防型转变。

此外,全员性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已被全行业广泛接纳采用,不少单位运用这种方法,加强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这八大转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但潜在的力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推动我国企业集团科技工作蓬勃发展。

(二)问题与结论

当前,某些企业已进入“科技管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现在,企业科技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以下几个误区:

●管理误区

1.误认为科技管理仅限于成立攻关小组。其实科技管理要包括范畴和内容很广、很深的科学管理方法。国外不少跨国公司及卓越企业已设置了总工程师、科技总经理、质量总经理等头衔以及科技管理、科技控制、科技咨询等中高级系列职位,以推进管理,提高质量。质量管理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管理、采购供应质量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管理、使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改进、质量审核、质量成本、质量可靠性管理及质量体系等等。我们还有很多科技质量工作有待开展和深化,可惜不少单位误认为科技管理就只是攻关组,故设立一个人或半个人(兼职)在那里“对付”,象这样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吗?

2.误认为科技管理是在阻碍生产。好象加强管理就是在限制生产。其实,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将关系理顺了,就能促进生产,这与抓生产并不矛盾,同时,也只有将“事后把关型”的管理转变为“预防进攻型”的管理,才能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3.误认为科技管理就要立竿见影。君不知要搞科技攻关提高质量是个慢攻夫,需要从设计、生产试制、制造、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质量、振兴企业。

●操作误区

1.一些基层操作人员(及管理者)自己不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操作,反过来又说科研成果是“水的”,甚至说科技攻关是“假的”。

2.个别单位为了达标、升级、获奖等目标,不是为振兴企业而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而是为获奖而创奖。有的单位一旦获奖之后,便不再向这方面投入,甚至削弱科技质量部门。

3.个别厂级领导对科技质量工作认识片面,不重视。

●政策误区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从国家、行业、部门直至企业难免存在一些不配套的政策,致使基础工业投入多、产品低,抑或某些产品对企业而言,质量好坏并无大碍。然而,产品要参与“世界级”的国际竞争,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靠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靠名牌拓市场。

三、当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仍然在东部沿海。虽然,当前国家正在加紧西部大开发,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外在条件的许多差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西部企业争取国家支持,并对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把全部或主要希望寄托于国家的支援上,便会在等待中贻误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的战机。企业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横向联系的趋势不断扩大,原有的质量竞争格局开始打破,新的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市场正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质量,确保效益,取得长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后劲,是今后竞争的主要特点和中心内容。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将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运影响。谁能适应新形势并能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谁就有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常规和传统的办法,寻找适合世界趋势和本国企业特色的新路子,进行新的战略选择,探索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途径,扬长避短,克服不利因素,在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高速度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取主动,增强后劲。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即将来临的大冲击大变化,企业界都在积极地研究对策,做好“入关”准备。

(一)“入关”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入关后,将使我国在现有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更多机会。

1.有利于加快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看,“入关”是一个促进。面对国外产品的挑战,我们企业要生存下去,除要增加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外,还必须“以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运行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速中国大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

近年来,我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为适应市场营销新需求,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说来,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产品还很薄弱,产品结构调整还不适应快节奏的需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因此,入关后将迫使企业以调整产品结构为核心,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努力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品质量。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当今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企业振兴的关键所在。要提高质量,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4.有利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外向型经济。

中国“入关”后,许多企业不管其愿意不愿意,都将被卷入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去,促使我们企业致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都要把质量体系作为确认质量保证能力的依据。因此,必须贯彻ISO14000—ISO9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随时提供充分的证据,使需方相信所提供的产品,能稳定地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使需方对所购产品的质量放心,才能顺利地进行贸易往来,赢得国际市场,跻身世界强手之林。

(二)“入关”后给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带来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面上看是一个进口体制问题,实际上对整个经济领域以及体制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利大于弊。但“入关”要承诺调整关税、取消进口审批等多种行政性手段。届时,我国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幼稚工业,再则就是钢铁产品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质量生产规模上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与国外抗衡。“入关”后所形成的质量冲击波将可能冲击到为数不少的企业产品,甚至危及一些支柱产品和企业的生存。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产品合格率和优质产品率分别达到98%和74%,而我国目前仅为71.3%和24%。据国务院权威人士披露,企业中不良品每年损失达20__亿元。朱róng@①基总理针对当前质量问题尖锐地指出: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质量管理松驰,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有效手段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出口产品中掺杂、假冒名牌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信誉。

四、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大型企业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靠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技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用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建成一流的现代化跨国公司。

我们高科技企业以及跨国公司要振兴和繁荣,必须确立科技质量战略指导思想:把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把从严求实作为我们推进科技工作的立足点;把统筹兼顾和重点推进作为深化科技工作的落脚点。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本部精品名牌产品为依托,以主体成材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为主导的多种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适应国际标准化管理并促进企业振兴的新型科技质量体系和技术管理创新体制。

五、战略重点

1.加快发展科技质量步伐,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振兴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体制改革步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行质量体系,形成一个机制灵活、高效精干的科技管理新格局,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2.适应市场经济,努力推进科技管理现代化。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转换机制,怎样站稳脚跟,跟上时代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追求卓越,优化管理,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步伐,是我们振兴企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3.加紧培养人才,加强智力开发。

人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面临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明显。在整个物质生产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济能否较快地发展,质量能否提高,都受到什么样人才、有多少人才的制约。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在质量的竞争。实质上都是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我们必须切实把加强智力开发,培养科技与质量管理复合型人才作为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战略重点抓起来。

六、战略方针

按照上述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拟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外引内拓、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

七、战略模式

我们推行科技工作所采取的战略模式:理顺一个关系,明确二个坚持,贯彻三个依靠,实际四个强化,注重五个做法。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只有真正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这种模式去实施,才有利于推进企业振兴。(即①摆正全面科学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思想的关系。②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和坚持常抓不懈、真抓实干。③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质量控制手段;依靠技术创新创出质量新水平;依靠加大考核力度,增强科技管理内在动力。④强化科技管理机构,保证专职队伍;强化科技教育培养骨干队伍;强化科技战略,深入推进技术进步;强化科技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⑤注重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求实是方针;培训是基础;技术是动力)。

八、战略举措

深入进行科技质量攻关,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前提;搞好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创优质名牌产品,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主要战略举措是:

1.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

2.加强科研组织,增大科技投入;“文秘站”版权所有

3.加强科技培训,培养科研人才;

4.加强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注重质量改进;

5.加强科技研究,增强企业活力;

6.实施科技战略,推进国企发展。

“入关”后,不会再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商品。这就要求我们把科技管理、科学控制、技术创新,尤其是健全科学质量体系作为常抓不懈的战略。加快“贯标”和学习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国际市场中的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生产,我国“入关”后,对此没有选择余地。我国生产企业贯标有一定基础,但难度很大,必须加快科技管理同国际标准接轨进程,以取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和ISO14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实施计算机资源集成制造工程和工业管理工程,需要制定科技质量体系推进计划,即在组织上分配落实,在生产各环节中展开,在目标上保证标准的实施,在措施上确保体系的运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以贯彻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为契机,打破传统的科技质量方式,开创中国大型企业科技质量管理新局面。在宏观上指导企业现代化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在微观上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尽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

字库未存字注释:

7.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七

1 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基本情况

1.1 孵化器区域分布情况

截止到2011年底,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发展到44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心城市,占全部孵化器总数80%以上。

1.2 孵化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各孵化器着眼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创业成长需求,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形成一支创业导师团队,以一对一辅导方式,指导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2011年,孵化器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入2 650万元,为6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1 758项次,服务总收入55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孵化器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1.3 孵化器在孵企业获知识产权情况

随着孵化器孵化能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逐步涌现。2011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共申请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总数达602件,获得批准的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数483件。其中,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发明专利80件、软件著作权124件。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数23项,当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

1.4 孵化器创业投资环境情况

科技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资金瓶颈的问题,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解决初创企业种子期的资金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目前,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基金总额已达7 827.5万元,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额3 663.2万元,获得投融资的企业达103家。

1.5 孵化器促进创业就业情况

目前,黑龙江省在孵企业中大学生创办科技企业287家,留学生创办企业10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科技企业孵化成功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2 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主要做法

2.1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孵化环境

为服务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黑龙江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均提出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或强化科技园区的企业孵化,优化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2.2 加强服务指导,强化有效管理

根据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办法,研究制定了“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复核申请报告及复核指标体系”,已对16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考核。

2.3 加大资金支持,促进快速发展

2010年以来,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内的各科技园区企业及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超过1.5亿元。通过国家及黑龙江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培育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促进了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园区健康发展。

2.4 整合技术资源,强化成果转化

黑龙江省9家国家级孵化器已建成水污染治理高新技术产品质量检验、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测试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5 鼓励多元投资,推进机制创新

在国家投资办孵化器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大学、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及个人参与孵化器的投资,力求改变过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资金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活力的现状。

2.6 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认真借鉴国内外创办和建设孵化器的成功经验,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哈尔滨高科技创业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俄罗斯、韩国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创业中心与国外孵化器,创业中心孵化企业与国外中小企业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3]。

3 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黑龙江省大部分企业孵化器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多是事业单位管理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有些孵化器并不是针对自身特点和孵化器的功能为未来的发展定位,只注重硬件条件,贪大求全,对于入孵企业不加选择,对毕业企业不加引导,使孵化器成为廉价的写字楼和企业的收容所。

3.2 孵化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黑龙江省没有相应的法规来细化规范,造成各孵化器所能得到的政策不同,形成对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却忽视了孵化服务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此外,黑龙江省还缺乏以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为目的的建设区域科技孵化体系的整体有效战略,也没有形成国土、税务、发改和科技等各部门合力扶持和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机制。

3.3 孵化资金和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黑龙江省孵化器目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及银行,主要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等,资金来源单一且不足,制约了孵化器的发展。融资困难成为孵化器在孵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成了孵化器望而生畏的难题。

3.4 孵化功能和服务能力尚须加强

随着孵化器事业的发展,租金已不是孵化器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孵化器的发展与服务创新上,应该用优质的服务、技术平台、创业氛围等因素增加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4]。黑龙江省大多数孵化器还没有走出“物业管理+优惠政策”的老套路,企业孵化能力比较薄弱。

3.5 孵化器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目前黑龙江省诸多孵化器机构中管理人员一般是很少或没有创业经验,专业性不强、学历层次不高、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不足,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这就直接影响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效率,影响孵化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4 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对孵化器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研究制定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以创业苗圃、孵化器、企业加速器为载体,加强孵化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创新创业人才、文化之间的内在衔接,形成更为广泛的建设孵化器集成力量,形成新兴产业创新集群,成为黑龙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支撑。围绕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导师、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国际交流等,制定出适合孵化器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并积极推动落实。

4.2 加大对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

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资金,每年安排相应的资金为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无偿拨款、资本金投入和信用担保资金3种方式对在孵科技企业的项目进行支持。

4.3 强化孵化器的孵化与服务

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政策信息、技术支持、资金融通、项目申报、市场拓展、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国际合作、产权交易、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的孵化服务。支持孵化器以创新产业集群为基础,建设开放、共享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加强与省内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联系与合作,面向在孵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因地制宜、积极研究和探索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在产业选择、内部服务等方面实现专业化,使研发或经营方向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拓展孵化器有偿服务模式,推动收益方式要从单纯依靠房租和政府财政补助向通过市场运作和与在孵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转变,通过市场运作方式获得收益[5]。

4.4 支持构建全省孵化器联盟

借助孵化器联盟,加强孵化器发展研究,提高孵化器的服务质量,完善创业企业的进出机制,强化孵化器的市场营销,延伸孵化器产业链,充分利用孵化器的网络资源,正确处理孵化器与孵化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的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5 加强孵化器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与孵化绩效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懂管理、熟悉科技开发、了解投融资业务,具备创新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及短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孵化器的管理队伍中。制定并实施针对孵化器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孵化器现有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多层次、系统的、全面的培训,提高孵化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4.6 建立孵化器评价考核体系

为保证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的规范性和政策的严肃性,制定一套符合孵化器发展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对全省孵化器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从孵化器孵化功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高低、创业成功率,入驻企业的优劣、在孵企业的成长速度、毕业企业的质量、科技资源的集聚、创新成果的转化、创业资本的吸引及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对孵化器的评价、孵化器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创业企业吸引就业能力等方面来衡量孵化器的发展优劣、质量和水平,并据此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和处罚措施,促进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快速发展[6]。

参考文献

[1]林强.高科技企业孵化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61-63.

[2]赵黎明,吴文清.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投合作治理及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46-47.

[3]张玉明.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5-67.

[4]刘艳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运行与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31-33.

[5]罗公利.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5-27.

8.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篇八

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是国内外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闻出版企业没有对科技的应用,就没有现代新闻出版业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对新闻出版业的渗透,就没有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快速驱动力。但是无论数字出版发展多么迅速,它的发展方向始终是由消费市场的特点决定的。

一、国外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状况分析

1. 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程度高,数字出版发展进入成熟期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新闻出版业,特别是美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出,几乎是一部新闻出版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的历史。它们对科技的重视一方面源自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另一方面也说明,科技在推动新闻出版产业生产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之前的传统发展时期,西方国家的新闻出版企业就一直重视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在基础技术的研发、相关技术的核心应用方面都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在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现代发展时期,它们更加注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新闻出版的融合,不仅较早实现了自身内容资源的全部数字化,而且还开拓出了许多新的数字化业态和服务领域。在数字化转型的阶段上,专业出版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的转型,教育出版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的中后期,大众出版算是转型最慢的一个领域,但是还是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头,已经进入前中期。

在科技投入的收益方面,许多先行者已经尝到了甜头:对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而且还拓展出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盈利模式。在企业的全部利润中,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数字出版成为全部产业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全球排名前5的出版机构中,数字化业务占全部营业收入比例分别是:培生12%,厉德·爱思唯尔63%,汤姆森-路透90%,威科71%,阿谢特集团20%。

2. 高新技术企业借助技术优势重新塑造新闻出版业态

提到新闻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就不得不提以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对新闻出版业的渗透和塑造。亚马逊Kindle电子书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几乎改变了新闻出版的业态和人们的阅读习惯,苹果的App store和ibooks也在极大地改变着新闻出版的呈现方式和营销方式,谷歌的搜索引擎对于促进数字报刊,特别是“尾部”图书产品的销售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它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为人们更快捷、更方便查阅图书信息和使用信息,几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在,他们加快了向新闻出版内容生产领域扩张的步伐。在平台建设方面,苹果和亚马逊都建立了与新闻出版内容相关的平台,都在抢占内容资源的地盘。2012年他们主要做了这些事情:苹果2012年年初宣布进军数字教科书领域,借助平板电脑普及以及廉价又实用的iPad Mini,苹果正在推进数字化教科书计划。

亚马逊2012年加大了对原创内容的支持力度,省略掉出版社,帮助作家直接出版作品。亚马逊要建立的是涵盖图书、音乐、电影等各种应用的生态系统,内容生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012年8月,谷歌表示将收购出版商 John Wiley & Sons 旗下的旅游指南品牌 Frommer’s。这意味着 Google 将会获取大量内容源,未来将发力内容市场。这是继Google 开始在电子书、音乐、电影等内容生产上发力后的又一举措。

2012年微软已经完成对巴诺书店3亿美元投资,组成的新公司包括了巴诺的数字业务,还包括Nook电子书阅读器、平板,以及667个大学书店,并将免费推出Win8版Nook电子书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新闻出版内容生产领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在给这一领域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分割着新闻出版产业这块大蛋糕,传统出版单位如果不变通变革、奋起直追,留给自己的蛋糕份额势必会越来越小。

二、国内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状况分析

1.国内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程度偏低,数字出版才刚刚起步

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传统出版业与科技融合首先表现在传统出版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然后才是传统出版业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通讯等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具体是指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根据《新闻出版行业科技发展调查报告》,可知新闻出版企业有60%以上进行了机房建设,90%企业建有局域网,60%的企业接入互联网带宽10兆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门户网站,对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较好,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可以说整个新闻出版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上还是很有成效的。

在初步完成信息化的建设之后,传统出版单位大约90%以上都正在和准备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并且通过自建数字内容投送平台或者借助第三方平台运营自身的数字内容业务。目前借助的第三方平台实现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一、通过数字图书馆渠道实现合作,譬如,与方正阿帕比、中文在线和国家图书馆的合作;二、通过互联网阅读平台实现合作,如,与盛大云中书城、百度等的合作;三、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如,与当当网、京东的合作;四、通过与运营商阅读基地的合作,如,与移动、联通和电信手机阅读基地的合作;五、通过与海外数字内容平台的合作,如,与亚马逊、Overdrive、英捷特、苹果等合作。

在数字化的业务开展方面,国内各出版集团的努力和尝试一直走在全行业的前面,也代表了全行业的最高水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例,已初步实现了数字技术对出版流程的再造:在编辑领域,数字化的编纂平台实现了编辑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在印刷领域,成立了专门负责POD业务的数字印刷公司;在发行领域,开展了“基于神经网络智能配送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实现对销售品种的自动跟踪、分析;在物流领域,建立了采用现代网络传输技术、达到发达国家先进的图书配送模式水平的图书物流平台。在管理方面,通过实施编辑、印刷、发行、人力资源、财务一体化的ERP管理平台,全面优化了管理流程。在数字教育领域,开展了电子书包项目和《基础教育云端资源与数字课堂集成解决方案》项目。在数字出版产品方面,开发了数十种电子词典,数万种电子书,多种数据库,点读笔以及各种APP应用程序。除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外,其他出版集团也都在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再造,搭建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建立内容资源数据库等方面做出了成绩。

nlc202309031144

但就新闻出版行业整体而言,在内容生产数字化环节,大部分的出版单位尚未完成自身内容资源全部数字化的工作,在稿件编辑加工、图片资料处理、电子稿件网络投递、稿件校对等业务环节应用数字技术的单位,也仅仅占到一半。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信息时代,一切都以比特的形式呈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出版单位如果不将自身有价值的内容资源数字化,将会错失在这个领域最好的发展机会,也不可能从网络出版、手机出版这些如日中天的新媒介中获益。

在管理环节,集编、印、发于一体的复合数字出版管理系统以及与此相类似的整合系统,目前还在建设中,距离真正的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还需一定时间。虽然出版集团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相对整个出版业还是星星点点。在这一环节,整个行业也就是刚刚起步。对于协同编辑平台的使用,尽管官方不断倡导,许多传统出版工作者因为工作习惯,对此还是比较抵触,推进工作进展缓慢。

在产品形态环节,根据原新闻出版总署出的《新闻出版行业科技发展调查报告》,80%图书出版单位生产的主要数字产品形态为电子书,28.8%的单位开展手机出版业务,20.9%的单位开展数据库业务,18.4%的单位开展按需印刷业务。报刊出版单位也主要以数字期刊和数字报纸作为主要产品形态,总体来讲数字化产品形态很单一,其他业务拓展太少。

在传播渠道环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出版物的传播渠道不断扩展。从最初的在互联网上销售实体书、电子书,用电子书阅读器浏览电子书,到现在的在应用商店销售电子书,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阅读电子书,传播渠道着实扩大了不少。但是在全国所有出版实体中,与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和运营商合作并取得业绩的并不多,处于观望的还大量存在。

2.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布局

鉴于新闻出版内容资源的重要性,技术商、运营商、电商等都将触角伸向了内容生产领域,纷纷加大了数字出版布局。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当当、京东、淘宝都分别在近两年开始运营电子书分销平台业务,亚马逊也正在为进入中国电子书领域做各种准备。

腾讯、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早早就开始向内容领域扩张。纷纷开设读书频道,汇集原创网络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网络杂志等内容资源,还有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文档在线分享平台,其中涵盖各种英语学习、计算机业务、法律咨询等方方面面的文档,不断汇聚在线内容资源。可以说这些平台都在抢占内容资源的优势,为了做到一家独大,不断蚕食着传统出商的利益。不仅如此,门户网站还对旗下的新闻业务、视频业务、游戏业务、动漫业务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更加紧了自身对“入口”优势的资源布局。

与前两者相比,运营商虽然没有内容资源的优势,但是借助渠道优势,也纷纷成立了手机阅读、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基地,聚合内容资源。据了解,现在和运营商合作的出版单位已经达400家。

面对强势的网络公司与运营商,传统出版单位该如何应对才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呢?

三、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新闻出版和科技融合的方向

传统出版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但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方向还取决于当前消费市场的习惯和特征。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三元结构并存的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并存,由此形成相应的阅读方式就是传统阅读方式、现代阅读方式和后现代阅读方式并存的局面。传统阅读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作者为中心,阅读内容是事先安排好的,是被迫的,是小众的,阅读是安身立命之本。现代阅读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大众化,功利性很强,是一种基于内在需求的、以寻求知识和提高竞争能力的主动活动。后现代阅读方式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社会的崛起而形成的后现代社会的一种阅读方式,后现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摒弃“绝对和普遍真理”的观念,反传统、反理性、反整体性,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阅读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以读者为中心;2.是一种感性的、以享受为主的阅读;3.是一种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破碎的阅读;4.是海量的、浏览性的浅阅读;5.是调侃的、消解的和颠覆传统的;6.是多元化的、时尚的,充满不确定性的;7.是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的;8.是偷懒的、具有惰性的;9.是趣味指向的;10.是交互的、互动的、对话式的。 从三种阅读方式的发展趋势看,传统阅读方式正日渐式微,现代阅读方式处于主导地位,而后现代阅读方式作为后起之秀,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改变着国民的阅读结构和阅读习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是三种阅读方式并存的:有些内容是被迫阅读的,有些内容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主动阅读的,而另有一些则是为了娱乐、放松而进行的一种以浅阅读为主的阅读方式。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在人们有限的可支配时间内,人们用现代阅读方式和后现代阅读方式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用传统阅读方式阅读的时间则很少了。

传统出版单位在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后,在出版与科技融合的方向上,首先就要考虑自身面对的是怎样的消费市场,读者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的问题。在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领域不断出版精品力作的同时,要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形式,开拓新市场,适应国民新的阅读方式变化。针对后现代阅读方式的第一个特点,有些出版单位已将自身的定位从数字内容出版商向数字内容服务商转型。针对第二个特点,近两年业内尝试比较多的“富媒体”“多媒体”就是例子,以电子书为例,可以多种方式开发,纸质书、普通电子书,特别是对多媒体电子书的开发,增加视觉、听觉的用户体验,每一种方式都对应不同的阅读方式,使一本书的读者圈最大化,价值也得以最大化。对于调侃的、时尚的、我行我素的、趣味指向的阅读倾向,基本能说明以盛大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壮大的原因了,盛大文学以“消费文字”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内容广泛的阅读平台。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受教育程度多高,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学,近两年的畅销小说都是玄幻、穿越类的占据榜首,这是后现代阅读方式兴起的表现。

总之,面对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化的转型中,要让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必须对自身的定位进行转型,把过去以出版社为中心或者作者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把满足读者的合理需要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在内容出版上也必须进行转型,尊重读者的互动需求,把读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具体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出现,要以不同的读者群和不同载体自身的特点作为依据。

(作者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上一篇:五年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下一篇:高二学考复习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