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14篇)
1.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一
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作文的方法就是修改、修改、再修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种种的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不可能时时都在他们的身边去指导,所以靠学生自己去修改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一、课题的提出
修改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让他们去修改自己的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只能把几个错别字找出来,对于语句通顺与否,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等根本不知如何修改,有的学生干脆不改,这并不是说他们的作文没有毛病,只是学生缺少对作文的修改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呢?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措施
1、正确鼓励,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把本子发下去,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所以互动的效果并不理想,真正的收获还是很少的,因此,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要有耐心,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正面鼓励为主。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批语尽可能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适合学生心理,以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积累“改”的经验,明白“文成于改”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只写不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改好一篇文章并不亚于写好一篇文章。只要学生能动手修改,就得肯定,暂不去计较修改得是否正确,让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习作成功的期望,激发习作动机,以推动修改作文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
2、阅读与修改相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叶圣陶说过:“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且有效的。”平时上习作课时,学生写完作文,并不急着让他们上交,而是要求其自己小声读读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与同学交换读或分小组读,通过读作文,发现自己或别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改,一句话,一个词,使学生了解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坚持阅读与修改相结合,以读促改,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做好作文评课,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作文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作文讲评课时教师讲评的目标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提高。
4、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面批面改为主,以批促改。
现在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面批面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并能很快地反馈到学生的修改情况。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了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教师在书面批阅的基础上,将学生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可以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修改,通过师生亲切的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打下基础。
三、实施效果和反思 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对学生来说,作文修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质量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学风,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课上,必须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入手。
当然,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使学生人人学会自己的方法修改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培养全体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文的乐趣。
2.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二
一、从作家的初稿中学习修改
鲁迅在谈写作时, 曾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 他的作品, 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 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 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怎样写’, 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因此, 他主张把一些作品的初稿印出来, 使人们把它同修改后的定稿对照起来读, 从中明白“不应该怎样写”。因为有比较才能鉴别。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可以像鲁迅说的那样, 多搜集一些作文的初稿, 然后再让学生把定稿和初稿对照着看, 对照着学习, 看看究竟是哪些方面做了修改, 又是怎样改的, 还有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改, 依照这样的思维方式确实是很有效的一个学习途径。
二、采用多种方法,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无论是做什么事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修改作文也不会是初次接触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而是一个训练与学习的过程。在一开始, 学生都不大会修改作文, 即使是发现了某些不大合适的地方也不知道该怎样改会合适。当发现这种情况时, 教师就应该一步一步地指引他们, 比如说, 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标明一些符号, 告诉学生哪里错了, 该怎样改, 改成什么样的, 或者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对于各自的作业互相发现、互相纠正、互相修改。如果遇到学生的一些个别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 通过亲切的交谈, 当面的指导, 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要修改之处。经过这样有步骤、有指导的锻炼, 学生们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控、语句的推敲等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经过一定的阶段之后, 教师就应该放手, 让其独立完成对于作文的修改。学生自改以后, 教师检查, 然后讲评。经过这样由扶到放的训练, 使学生形成自我修改的能力。修改自己的作文, 不仅要掌握方法, 形成能力, 而且要养成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 要从练习作文之日起就开始培养, 从认真改一句话, 到认真修改片段, 再到认真修改成篇的作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介绍他的写作窍门是曾经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 一个东西写完了, 一定要再念再念, 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再念再念”这个窍门值得学习。这种习惯要从小培养, 这种习惯养成了, 学生将一辈子受益无穷。
为了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可以鼓励学生不打草稿。在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之后, 对其作文列一个大概的提纲, 然后直接在本子上写, 写完之后, 如果发现不妥之处, 再直接在原稿上修改。老师在看过这个稿子之后, 既要看原稿又要看修改稿, 讲评的时候, 不仅要鼓励和表扬写得好的, 而且还要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 使学生对“写”和“改”给予同样的重视。这种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改”的习惯的培养应当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我们不能平时不注意, 只到作文的时候才去指导改。
3.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三
一、更新写作观念,大胆交出写作主动权。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使某些学生养成了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其作文效果可想而知。而教师每一次练习后要面对数十篇作文,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只能写写“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语言不够生动”的简单批语,甚至一些批语学生都看不懂。所以我们教师真的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试一试了。怎样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每次习作后,留时间让学生自改,反复改好后再交给老师批阅。其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学生的习作由学生自己拿主张修改,这时,教师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二、培养修改能力,精心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引”、“助”、“放”的方法。
所谓“引”就是先就一篇作文作修改示例,由老师指导,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一下。教师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制成投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讨论,集体修改。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作示范。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简单说明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使语句更通顺,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积极性。通过修改,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样改,改的理由,从而达到了知识的迁移。集体修改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模仿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在其间加以个别指点、辅导,使学生人人收益。
所谓“助”就是作文上标记号,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修改。例如:
1符号批示。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教师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______?”。对表达直白的甸子用“_____!”,对错别字用“_________”,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提示。教师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如这个词能不能换个更好的词,这句怎么说更生动。
所谓“放”就是让学生自改或互改。
1自改:(1)着眼全篇,从整体上进行修改。面对已写好的作文,要求学生先从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看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新意,看所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然后再考虑作文整体框架方面的环节,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2)局部修改,先求“清通”,后求“工巧”。所谓“清”,就是文字简洁,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一律去掉。所谓“通”,就是文从字顺,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安排得井井有条,行文合理连贯,相互照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修改。做到文从字顺,简洁明了。2互评互改:(1)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针对优点和不足展开辩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畅所欲言,在辩论中,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2)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发给别的学生批改,老师提出修改要求,学生修改完成后再二轮互相打分。学生改到好作文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三、鼓励学生自改和互改,积累修改经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还得注重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多提供训练平台,逐步提升学生写作及修改能力,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促使写作水平的进步。批改作文时,学生进人教师角色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使心理走向成熟。
4.浅谈小学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修改 篇四
姚翠琴
摘 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具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它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校的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通过对“应试教育”中小学作文教学层层分析,找出一些阻碍学生作文创新的因素。然后,我开始激发小学生创新兴趣,点燃了学生创新火花,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并给他们创造出积极思维的条件,克服了学生畏难情绪,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质量。我构建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出现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现象,从平时的习作和考试中的临场作文中经常发现雷同作文特别多,好像有人指挥似的形成了那种统一的写作格调。在信息时代,在多彩的社会,学生有鲜活的写作素材为什么不写,而总是“老调重唱”呢?学生的创新能力哪去了?我认为主要是目前作文教学中普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下面,我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转变这些因素,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一、制约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渐渐感悟到影响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题目内容写老师,就会有大部分学生写老师给自己补课,或者熬夜为学生批改作业;题目内容写爸爸、妈妈,学生马上想到写自己生病,爸爸妈妈如何无微不至照顾……而且有的同学只要一写作文,就写原先的材料。可见,学生的写作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这必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应试考试“超近路”,窒息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现在,在我们的身边,有相当一些学校,为了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就通过单一的、简单易行的“考试”在判别,一些地区还设定了重点学校、重点班。为了应试,一些语文教师教学生背报刊、杂志发表过的优秀作文,已成为教育公开的秘密。有的教师布置学生把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作文各背几篇,以应付考试,况且有部分教师已经尝到了甜头,对于一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背下的作文就是比临场作文好;有的教师还想出了移花接木的妙招——教学生把背下的作文进行改头换面的套用,以便一篇作文应付多个题目!显然,一些语文 教师不在教导学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花功夫,而在如何应付考试“得 高分”上花气力,这样不仅丢失了作文这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窒息了作文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心理,扭曲了学生的人格。
(三)作文教学模式的僵化,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布置习作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从实质上看就是“教师中心论”,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 作文教学的改革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角度去思考,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幻想作文、争论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系统而有层次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思维,从旧中悟新,写出内容有特色、思想有深度、立意较新颖的文章。
二、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创新兴趣,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
学生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做求知欲。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爱因斯坦、牛顿就是最好的例子。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同时,它也要受到心理因素,如:情感、欲望的制约。所以,我从学生一开始进行口语训练、造句和写话时就要他们在学习、模仿中“创新”,“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对上述训练中的新词、新句式、新比方等要大加赞扬,鼓励他们造出自己的最好句子,用一个词语,从不同的角度造出几个不同的句子来。以此来激发学生他们从小就有创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的条件也很重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我创造出以下条件。
1、在学校或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再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创新园地。
2、有趣的剪贴写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出示“花卉、小桥、天空、动物……”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景,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景的内容写下来,可以是一句或几句,一段或一篇话,然后举办画展或讲解比赛,评出创造性设计和创造性解说奖,给予奖励,并分批吸收为“小创作家协会”会员。
3、利用童话故事。童话以幻想来结构故事,与学生的想象特点相吻合。童话故事写作也是训练想象力的重要路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比如,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山羊一家人。一天,羊妈妈对羊姐姐和羊弟弟说:“我们家的白菜丰收了,仓库里都堆满了,家里急需一辆手推车,把白菜运到集市上去卖,你们各带上50元钱去集市买一辆手推车。”要求以《小羊买车记》为主题编一个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钱是辛勤劳动得来的,要合理消费。这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使世界万物都具有人的灵性。这样,学生很感兴趣,①阎立钦.创新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6-17 收效也好。
4、猜猜我写的是谁?在学过根据人物特点写人的外表以后,还可以搞一次“猜猜我写的是谁”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快速构思,从正面写班上任意一位同学的外表,鼓励用上新颖的比喻和写法。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大家来猜,被一下子猜对并有创造性的都给予高分。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给予及格分。此活动也可以事先布置,一周后进行,以提高作文质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注意从正面描写同学的外表,不得写对方的缺陷和短处。除上述之外,我还通过创设作文情境、参观、访问、看生动的画面(激动人心的场面)、即兴提问和就一人一物进行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运用
想象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1、将大量想象创新练笔放到阅读课中
我们都应看到,大量的阅读范文中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好素材。如一个省略号、一幅图画,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更有许多文章可以让学生写感想、续编,如学完《穷人》一课结尾,续写《桑娜揭开帐子以后》,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学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后写《二十年后》等等,从而促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2、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其实,学生的想象力强了,对一件事就想得多,想得深,作文的立意就会深刻,因此,在平时练习作文时,教师应放胆让学生展开想象,给其自由发挥的空间,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只求敢想敢写,不求合情合理。由于小学生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在他们的发现和创作中往往会有缺陷,他们在想象性习作中常有自己的幻想和见解,或许不严密,但确有个性童心,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苛求,更不能讥讽“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认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都应鼓励。
(三)构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目前那种封闭的、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的热情。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可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兴趣,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合作,营造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因此,在良好的扭转环境里,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思路就会开阔起来,创新意识被开发,创新热情被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就能得到培养。
2、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
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组合,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这里的交流合作是指在学生习作初稿完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互评互改。
(四)教给学生创新方法,进行创新作文实践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我结合作文训练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方法,并进行生动有趣的多种形式创新作文实践,以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1、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为发展创新打下基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功夫在平时。我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寓作文训练于生活之中,既提高作文水平,又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2、鼓励学生爱问、善问。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 ①在每事问”我结合作文训练教给学生如何提问的方法,养成爱问的习惯,并注重引导学生从问题解答里增进知识,学会善问,启发他们创新思维。
实践证明,今天的小学教育重在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创新人才与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小学作文训练为启迪学生思维、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此,应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赋予它新的生命,我相信:它具有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生命力。
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对于新时期的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既要富有创新精神,又要善于利用教育环境,还要善于发掘自身潜能,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架起创新思维的桥梁,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5.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五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 者:黄瑞宁 陈德伟 作者单位:黄瑞宁(潮州市湘桥区锡华初级中学,广东潮州,521021)
陈德伟(江西省奉新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西奉新,330700)
6.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六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不断的推层出新,尤其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索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当然,对于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就要求老师具有更高的能力。本文就浅谈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词:初中英语;自学能力培养
引言:既然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授之以渔”是老师的职责,为了更好的跟上现代教育前进的步伐,就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新世纪人才。
一、初中英语教学概述
“教育兴国”是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新世纪人才就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意味着新世纪人才要成为具有自学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好的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利用自己拥有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不断的探索一些新的知识,而且能够更好的把这种知识为我所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以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英语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的课堂里,英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不断的给予学生以鼓励和信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渐渐的形成一种习惯,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培养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可行方法
2.1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的心理感到自由,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不断的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探究能力。所以,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的心理自由,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所传递的知识。因此,一个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在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时,视学生为学习道路上共同作战的好伙伴,好战友,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时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不能只考虑优等生,要一视同仁,兼顾其他学生的感受,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最后,就是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敢于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表现在我,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这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气氛中,用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投入到学习中去,肯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更加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2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学生更加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指人渴望认识某中事物或某中活动的心理活动,这种感觉往往是愉悦的,从而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它是学习过程中最原始的动力,也是推动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的力量。一旦学生对其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来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和探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演唱英文歌,情景对话,小组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幻灯片,视频,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更加的详细和透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进行更加细致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3.1.预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一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也有利于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但是预习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预习有词汇预习、对话预习、课文预习。因为预习的内容繁多,教师的指导就至关重要了,对于不同的内容,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明白去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抓住预习的要领所在,做到有轻有重。
2.3.2.听课方法的指导。听课并不是单纯的用耳朵去听,而是要做到眼、耳、心、口、手并用;眼,是为了更好的看老师上课时的动作,表情和黑板上的重点;耳,是用来听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重点,自己用心去领悟和理解,也可以在自己的心里默记重要内容;心,就是要用心去记住该记得的内容;口,就是要学生有很好的交际能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的回答问题;手,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及时的记录下老师所讲的重点。
2.3.3.作业方法的指导。老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三性”,即针对性、层次性、新颖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对于学生做作业方面也是有要求的,除了准确、规范、快速,还要善于自我检查。像在英语学习中做选择、翻译和改错题时的语态、时态、句子结构、习惯用法、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的变化、冠词的用法还有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都是要仔细考虑的。自我检查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活学活用。[2] 2.3.4.复习方法的指导。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就要求要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及时复习法、睡前复习法、分散复习法、试图回忆法、过电影法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习效率。2.4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良好的习惯与学生的自学能力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好的学习习惯必定能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效果就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如下的学习习惯:1.发音是很重要的,要抓好学生的发音方法,训练好的发音习惯;2.书写也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要勤加练习,自己动手写,自己去体会,不能出现汉语似的句子。3.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经常听,认真听,善于他人用英语交流,反复锻炼,提高听、说能力。4.学生要经常背诵和朗读经典英语课文,经常读,经常背就会有所收获;5.学习贵在坚持,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3]
三、总结: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课充满兴趣,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共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参考文献:
7.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能力的尝试 篇七
一、首先让学生懂得改什么
一是改作文内容;二是改语言文字表达。作文内容修改的要求是内容要具体,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要有重点,要有想象,情感要真实。语言文字表达的修改要求是:表达意思选词用语要适当,句子要通顺连贯,要有条理。学生明确了修改的内容要求,修改时就不会陷入盲区,就容易达到目的。
二、每次修改作文,要有侧重点
侧重点要根据作文训练的目标而定。比如一次作文基础训练:要求是写一天晚饭后你家里人做事的动作、表情,这就是本次作文训练的重要要求,学生修改作文时必须围绕着这个重点要求去修改。这样才能达到本次作文的训练目的和要求。
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教师范改——学生仿改——教师导改——学生独改”等方法,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教师范改具体做法是:教师从学生作文中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用纸复印给学生,由教师做示范修改。通过示范修改,让学生懂得哪里要改,哪里要删,哪里要补,哪里要添,哪里要调的道理,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打基础。
学生仿改:因为模仿是小学生智力活动的本能,小学生语文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已做范改后,学生仿改准度不大,容易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范改后的作文,要求学生仿照教师的修改方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可由全班同学集体仿改某一篇作文,也可以分小组仿改一篇作文,还可以互换仿改和各自仿改。改完后,全部交给教师下评语。
教师导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修改。导改比仿改难度要大些。但这时学生已基本具备修改的基础和愿望,只要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是会自改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要求学生按照这个训练重点要求,如果写的不够突出,就各自充实。教师发现学生作文中有语病时,由教师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再思后各自修改。如果学生自己还不会改,就叫别的同学帮改,如果全班同学都不会改,再由老师指点,仍然叫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笔去改。修改完成,全部或部分作文交给教师查阅并下评语。
学生独改:独改是在范改、仿改、导改的基础上进行。是要求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的重点,独立的自作修改作文。独改难度较大,要求较多,范改、仿改、导改,可单独用一学时进行专项训练。而独改一般要求在第一节作文课的最后五分钟完成。命题、构思五分钟—一作文三十分钟——修改五分钟。独改不受范改、导改的制约,有利于排除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学生修改完后,由教师抽查写下评语。
我们的习作评改课最终就是教学生自己独立地去修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吗?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教给学生最重要的独改的方法:一看、二改、三查。一看就是看习作有无中心,内容是否具体真实,条理是否清楚等;二改。改有三种形式,即删、增、换。删就是删去重复的字、词、句以及与文章中心无关的段落等。增就是增添残缺、丢漏的字、词、句、标点和段落等。换就是将写错的字、词,不搭配或者有矛盾的地方调换过来,使其语言准确、通顺;三查就是把修改后的习作默读几遍,边读边想,检查是否修改彻底,纵观全文,直至满意为止。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当然,学生在修改作文时。教师不可袖手旁观,任其自然,教师要加以及时的评定和指导。要求学生反复吟诵,不顺口的地方要修改,要做到视听结合,促进思维发展,经过自改作文的实践,能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评改能力的提高;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8.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八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做法,使教师花费很多时间,消耗很多精力。由于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较长,信息反馈往往在学生写作热情减退之时,因而学生很少有仔细阅读教师评判内容的兴趣,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况且整个评判过程是教师全权包干,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培养和写作技能的形成。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展开了一些有效的探究。
关键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72-01
修改作文就是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及时指导他们评改自己或他人的作文。学生只管“作”、不管“改”,或教师把“改”的任务全部包揽,都不利于学生自己修改文章能力的形成。“作”和“改”都是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说,文章总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臻于完善,对小学生的习作来说,更是如此。学生学习作文的最终目的,是在走上社会以后能够独立写作,而独立写作和独立修改是不可分割的。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对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和心理品质,无疑都是有益的。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一、激发修改愿望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修改文章的重要性。第十一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单元里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中讲了叶圣陶先生帮肖复兴修改了作文,对肖复兴的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成了有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文章。这件事也教育了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这单元还学了《胡萝卜》,文中把“原作”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的“改作”同时摆出来,让学生自己对照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修改文章是对读者、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从文章中也看到了修改的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自我修正,增强改好文章的信心,体会修改的乐趣。
二、教给修改方法
文章的修改程序一般是:一改内容,看文章是否离题,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二改词句,找出遣词造句中的语病,包括用得不当的标点符号;三辨感情,不光看,还要放声念,辨别语言的连贯性和感染力。在修改文章过程中,教会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具体是: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如《胡萝卜》中把“原作”中的“一个……作物”不准确,改为“一种……蔬菜作物”;“原作”中的“检查了……胡萝卜罐头”,“检查”一词比较含糊,改为“化验”就准确了。
2.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原作”中的“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人们栽培胡萝卜那更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合清理,人们栽培一种作物,总是有目的的,栽培胡萝卜,当然是为了吃它,不可能栽培的历史比食用的历史更久,所以朱先生作了修改。
3. 把长句改为短句。“原作”中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胡萝卜还有个优点,就是虽然蒸煮日晒,其中胡萝卜素损失也不大,如隔绝空气防止氧化,还可作长时间保存。”句子很长,也不通顺。朱先生作了修改,而且改成了两句。
4. 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原作”中第一句“胡萝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作物”,“历史悠久”与“古老”重复用一个就行,所以删去了“历史悠久”。
5. 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的更清楚完整。“原作”中的最后一句,把“无上光荣”之类的词用在胡萝卜上,显的不论不类,所以“改作”中删去了这一句,加上了“这是胡萝卜能长期贮存的很好的证明”。
6. 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及用错的标点符号。应当强调把修改纳入写作的全过程中进行。动笔之前,推敲题目,取舍材料,安排详略,都要认真斟酌,养成成文之前能统揽全篇,精心构思,修正“腹稿”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逐步提高要求
小学生写作能力不强,修改能力则更低。多数学生的修改只限于订正错别字的水平。修改文章的训练应当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与各年级写作重点配合,从教师指导下的修改过渡到独立修改,从修改别人的文章过渡到修改自己的文章。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修改难度,体现从“扶”到“放”的要求。指导低年级学生对“写话”的修改,在把重点放在词句通顺,前后连贯方面;中年级的修改重点应放在条理清楚方面;高年级则应以“中心明确”为修改重点,使各年级“作”和“改”的要求相一致。
9.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篇九
一、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的重要性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难说就不与写作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就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于教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都懂,但更要让学生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首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然后规定运用统一的批改符号,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
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的方法
1.冷改法。冷,即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的心理,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3.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吕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这种方法。
4.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更不能是让学生莫明其妙、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5.示范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6.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0.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十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 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 要设法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 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 循循善诱。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 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 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
然后, 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 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 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 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帖得体等。二是改结构, 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 层次是否清晰, 过渡是否自然, 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 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 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 主题是否突出, 论点是否鲜明, 能否统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 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 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 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只要能修改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 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 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 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呢?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冷改法。冷, 即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 不忍于割截” (白居易语) 的心理, 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 在潜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 以鉴赏者的姿态, 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 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 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 最后由教师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举一反三, 打破学生思维定式, 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吕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这种方法。
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 提出切实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 更不能是让学生莫明其妙, 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 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 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 是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示范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并做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 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 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 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 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 循序渐进, 循环往复, 各个击破, 步步为营, 最后综合起来, 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述六种作文修改教学法,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当然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 而要不断交换地综合使用, 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总而言之,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都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教师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 练习游泳的本领。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1.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十一
1. 所有学生的作文情况我基本上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都是在作文的批改中了解的。并鼓励学生写主动作文, 多做面批, 在增、删、添、补中完善与提高。不管学生的作文能有多大进步, 我都为他们鼓掌, 同时在作文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话语。例如, 你的思维真敏捷, 富有多彩的思维; 你的悟性真高, 文章明确了很深的哲理; 你的观察力很有天赋, 如果你能持之以恒, 坚持写的同时多读好的文章, 不久你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优秀的作家……这样, 同学们自然会产生写作的热情, 在读、积累及写作等方面都会做得很好, 学生的作文水平必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 把写好的作文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都参与到评改中来。与此同时, 写作略差的学生也学会了写作文。认为作文并不难, 从心体会作文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引导学生注意积累, 多读好的文章, 从文章中读出自己, 读出生活, 读出感情。有了积累, 就有了素材, 写作才能成为易事, 喜欢做的事。
3. 互批互改能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在选材、组材及写法上触类旁通, 共同提高, 同时也为差生指点迷津, 逐步养成写作、修改的好习惯。我们懂得, 一个爱写作的学生, 他就是一个懂得生活而细心的知书达理的好学生, 一个注重修改的学生。他的自身修养、自身约束力会很强, 他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作文就像做人一样, 他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都会随之而上升的。
4. 语文老师的工作量, 就其批改作文一项而言, 那是非常繁重的一项工作。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能力作为宗旨的, 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服务人生。在学生作文批改这一块, 我所坚持的就是让学生逐渐学会互批互改, 共同提高。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 1)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 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记住了每次写作文的具体要求, 而且对这些要求了解得越来越深刻。在此基础上, 他还可以有余力去指导别的学生应该怎样写, 不应该怎样写, 这样, 大家的写作能力便会共同提高的。
( 2) 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 这样就很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到自身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与不足, 学生的思想便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 3) 每次批改作文, 每人只批一本, 负担不重, 每次又都抽签换人, 批的人有新鲜感, 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 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 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 自然而然也会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 同时也激起学生想看同学批语的兴趣。这就将写作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 4) 批改作文的时候, 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 进入教师的角色去思考问题,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及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 促进学生心理走向健康, 走向成熟。在此同时, 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 自然学生的修改、书写、阅读等方面也会相应地提高, 越往后提高的幅度会越大。
( 5) 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学生的批改结果, 在短的时间内看多篇同学的作文, 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 让教师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 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以去节省大量的用笔批改的时间, 这样老师做教学研究的时间就更充裕。
经过自己的努力, 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及习惯由少到多, 由无到有, 逐渐形成。在学生形成作文修改能力及习惯之后, 学生的作文兴趣及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这为学生的将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语文教师都知道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 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所在。可是, 虽然都知道这个道理, 却呈现出, 语文老师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 不少的教师仍然是遵循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的陈旧方法。这样, 老师尽管付出了诸多的辛劳, 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提高不上去, 提高的幅度不是很大。为此, 培养学生自身修改作文的能力及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修改作文,能力,习惯
参考文献
[1]姚美娟.要重视小学高段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参与[J].作文教学研究, 2009, (05) .
[2]张凤平.抓好四个环节, 学生作文不再难[J].学周刊, 2011, (29) .
[3]庄洪荣.小学生作文评讲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 (教师适应) , 2011, (04) .
12.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十二
关键词:修改作文的能力;写作;阅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84-01
一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文章的修改呢?教了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学生修改作文能力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叶圣陶说得好:“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文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叶先生的话,击中传统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的问题,阐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培养的方向。首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可以使老师从习作堆里解放出来。作文教学中,重点指导写,作文后引导学生修改。使作文教学出现一个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主动作文的生动局面。其次、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普遍提高,不但促进了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学生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思考,去鉴别,去发现问题,去修改文章:1、文章与中心是否一致;2、文章结构是否完整;主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恰当,前后是否呼应;3、用词造句是否恰当;4、作文格式、书写、标点是否正确。第三、学生在修改作文中发挥了很大的主动性,提高了写作的责任感,克服了只完成任务,马虎了事的不良现象。老师经常钻在批改作文中,而且学生只看评分、评语。修改错别字,也要老师再三强调,看到这种情况,我着手进行了学生自批修改作文的尝试。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养成了写好作文稿子之后查一查,改一改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作文后跟他人交流,再修改最后缮写。拿到作文本子后看老师给自己的批语,并互相交流,按照老师给自己的批语进行修改。
那么,怎样引导和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的呢?
一、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
老师把作文本发下去,要求学生修改,收起来却是原封不动;开展作文集体互评互改活动,也冷冷清清。究其原因,表现在:一是学生依赖着教师改;二是不会改。三是害怕改……,但是,老师要看到,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极强,如果这一特点一旦发挥出来,就能变成奋发求知的上进心。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的做法是:
1、抓好坏典型进行讲评
我给学生讲许多名著都是作家反复修改得来的,如马克思的一本《资本论》就修改了四十条。并要求学生以这些作家和革命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来鼓励自己”,教师在课堂上讲评他们修改前后的习作,讲他们奋发向上的事例,激发学生“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信心。
2、采取各种办法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
方法是:一、自己改,默读,修改文章内容和结构。二、分四人小组改,自己轻声读,考虑用词造句是否恰当,互相讲评,组长负责写评语。三、四人小组评改后,自己又反复有感情朗读,全面检查组里的批改是否正确。结合课文教学,我在班上开展了品评好的和差的作文的活动,在活动中,以好带差,以点带面,看谁作文进步快,评谁作文修改勤。由于上述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在愉快的写作环境中学习作文,学习改文,无论是好生或差生都感到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和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第一、在讲读中进行修改。教师把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带进讲读课,让大家来评议。在讲读老舍的作品——《养花》一文时,我进行了一次试验,让学生仿照此文命题,写作,由养花改为某种动物,把学生的水平分上、中、下三等去写,并要求学生打破旧框框,以《养花》一文为例,全文以写事来说明为什么要养这种动物,写完后,我又针对性地选了好、中、差几个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讲评。经过反复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水平好的同学写具体了一件事,但不生动;中等的同学,写清了一件事,但不具体、生动;差点的同学既没写具体,又没写生动一件事。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精读《养花》一文中的片段——养花劳动带来的乐趣。启发学生,老舍在写到这一段是通过人物的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问,学生就悟到了:是通过人物一系列动作和感受表达爱养花的情趣,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习作的实际,提出修改意见,结果通过评、议、改,三类同学的作文都写得较好。
第二、抓修改同互改相结合。不论是好生还是差生,他们的作文程度虽然有高低,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习作,往往总是自以为把最好的写进去了,自己发现不了问题,修改不了。但对于别人的问题就较敏感了,不仅好生会发现,差生也会发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就要从易到难,从教师挑选的,有代表性的,错误较典型的文章,然后,按四人小组,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展开互评,每人观阅其余的三篇,并写上修改的意见,后互相交流启发。对某些问题见解不一的可以争论,最后由本人修改自己的习作,取长补短。在学生有了互评能力的基础上,教师着力于引导学生自评修改。先评讲好的习作或较差的典型习作,让学生以别的同学作文的优点和缺点为镜子,对照自己的习作,分析和找出自己习作的长处和短处,再进行修改,这样抓修改和互评相结合的指导,学生修改能力的训练就易上路,学生修改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修改能力也能不断提高。更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不但尝到了修改作文的甜头,而且更爱写作文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和阅读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13.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十三
激发写作兴趣
要让学生不再为写作文头痛, 重要的是让学生写得其法, 有兴趣写, 有能力写。而此“法”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写作技法是有差异的, 更偏重于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得法。笔者经过教学实践, 认为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是行之有效的:
一、厚积薄发, 引导学生读好书
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作文水平的问题上, 我们往往认为学生只要多读作文指导教辅书, 甚至背那些所谓的“范文”, 就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但如此而成的作文, 少了那些能真正打动我们的东西, 学生写的也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或有感而发的东西, 久而久之, 作文也就成了机械作业。因此, 读书不仅要读那些作文教辅书, 更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语文必修1-5册课后的“名著导读”, 读那些真正意义的好书, 如《论语》、《巴黎圣母院》《红楼梦》等名著, 读老舍、巴金、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 读一些贴近生活、贴近自己的好书。“厚积而薄发”, 书读多了, 积累足够了, 自然能获得写作必备的起码的文字功底, 自然能拥有自如地驾驭语言的能力, 也自然有东西可写。
除了用心读一些好书, 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 做生活的主人, 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生活中去,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二、革新作文题目, 展示能力与潜力
曾看到过一篇文章, 文章提到美国教师布置的课业作文与我国的作文教学的异同。首先, 与我国的命题作文不同的是, 美国教师不定题目, 而是定“场景”。譬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 你漂流到—座荒岛上, 你将怎么生活等等。其次, 与我国的作文可以闭门瞎编不同的是, 美国教师出的作文显然是必须经过查参考书、利用图书馆、电脑查询等多种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才有可能完成。第三, 与中国作文的“小”题目如“—件小事”、“我最高兴的一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等不同的是, 美国教师出的作文题都非常宏大, 如“我心中的美国”、“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等等。
从美国教师所布置的课业作文中, 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呢?是的, 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当对作文的题目大胆革新, 选取能让学生感兴趣、喜欢的题目, 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让学生能写、乐写, 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能力与潜力。
培养修改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作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学生本人,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养成了自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也就是说, 在作文教学中, 不但要让学生写得其法, 还要让学生改亦有道, 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并且终身受益。
那么, 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搞好作文的评改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
一、提出评改要求和制定评改标准
首先, 提出评改要求。要求学生明确评改的意义, 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 在评改过程中展开合作与交流, 虚心学习, 取长补短。
其次, 参考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制定作文评改常规标准。
二、传授评改方法、步骤
首先让学生前后座位的4—6人组成—个小组, 作文在小组内互评, 组员轮流评改, 讨论完成。每篇作文由一个学生主评, 至少要经过四个学生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每个学生至少要阅读四篇作文。具体可遵循以下的方法、步骤:
1.通读全文, 根据评改标准逐项评价。给自己主评的作文写出评语, 并给出作文的综合分数。评语要求既肯定优点, 又指出不足, 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全组轮流批改完后, 小组集体讨论并推荐本组范文, 拟出评语, 选一人上讲台读范文以及评语, 全体同学听后讨论、评议并发表看法, 教师最后点评。
3.作者自改, 反馈交流。作文回到作者自己手里后, 首先改正错别字和病句, 再参考同学的评语修改作文, 然后写出后记, 总结本次作文得失。
14.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十四
关键词:兴趣;习惯;评改;学生参与;互评互改
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教师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换言之,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修改过多,持过多否定态度,不仅无此必要,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给予成功能导出更大的成功。过多否定,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抑制创造潜力,或者对教师的修改产生误解甚至反感。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他都会欢欣鼓舞,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当前轰轰烈烈的的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叶老这一思想一语中的,于是,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尝试着探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新路子,并取的阶段性可喜的成就。本文就指导学生互评互改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明确作文评改内容 ,让学生有的放矢
在学生评改之前, 明确作文评改内容至关重要。具体地说,作文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方面。小学生在做题、写作文,大多是凭直觉。一看要求就急于动笔,连题目都把握不好,如写学校喜欢的一处景物,有些同学会写全校,有些还会写其他处的景物,中心、题目偏差很远,也就是说离题。评改作文首先应着眼于内容,内容立不住脚,形式上再改也没有什么意义。 因此主要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一篇习作,中心一旦确定之后,就要看习作是不是围绕中心选材。
2、语言文字方面。小学是作文的起始阶段,主要看标点是否正确,书写、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规定,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谴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书写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形象贴切。对于这些基本的知识就要严格要求,不能有 在学生作文上,不少学生基础差,错别字较多,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等语言毛病比较普遍。
二、创造良好的评改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我首先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欲望;我经常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在上讲评课前,初步阅读学生的作文草稿,带着“放大镜”在他们作文的字里行间寻找“闪光点”,并及时圈划出好词佳句,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时刻关注他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感受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在讲评课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请被圈出好词佳句的同学上台绘声绘色地朗读,通过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如“你这个句子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厉”,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婉转地指出,使“忠言”也能“顺耳”。如“言之无物,语言啰嗦”改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写得再细致些,再具体些,就会更加充实、动人。如果从中能多挤些水分,语言就更简洁了。”这样的评语,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便于修改。总之,教师的作文评语要动真情、有魅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力、富有创造性,对学生、对学生的习作有着真诚这一做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又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之余,学会作文评改的方法!
三、指导方法由浅入深,批改形式不拘一格
首先,教师要提出批改要求。批改要求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第一次只提一条,第二次再提第二条。从格式、书写、卷面、标点、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句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开头是否巧妙?主体部分表达方式是否别具一格?结尾是否深化中心,留有余味?全文是否有画龙点睛之笔?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真实的感情?是否有特别的构思技巧?
其次批改形式应不拘一格,批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议老师式。先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即教师写下水作文,然后让学生一起评议教师文章的好坏优劣—可以专门从一个方面入手,如语言方面、结构方面、立意方面等等;也可以总体评价。最后让学生对照一下,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师生双方文章的比较,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学生对存在问题的理解比老师批改的效果要好得多。
2、自评互评式。作文写好后,教师立刻把评分标准拿出来,先让学生对照评分标准给自己的作文打个分数,然后同桌互相打分——打的分数一律写在小纸条上,不让对方看见,打好后立刻上交给老师。教师的任务是,马上统计出分数差,分数差最大的作文立刻取出让全班学生评议。
3、小组批改式。全班学生每四人一组,每人一本作文(非本组同学的),规定5分钟读完,每人负责一至三条批改要求,并在文章末尾写上一句感受最深的话,然后传给本组其他同学。传阅一遍后,每组推出一篇佳作,组长负责推荐一名发表评论的同学,并给每一本作文打上分数。最后教师根据各组推荐情况有代表性的作文,由本人朗读,推荐小组代表点评,教师总结发言,表扬优秀作者和推荐者。
4、集体修改式。教师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或口头读给大家听。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集体讨论,共同修改。教师引导学生把习作读一读,看看有哪些地方还没有说清楚,然后逐词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摆优点,评不足,提出修改补充的意见。这种评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使他们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价,学会如何合作。
作文批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师生行动起来,才能使作文批改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不断变着方式改,作文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也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被感知、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受到认同和赞赏的感受将会转化为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6(1).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推荐阅读:
培养职业能力11-20
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09-2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06-14
试论《观赏植物学》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论文08-28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结题报告07-21
职业兴趣职业能力07-05
职业能力调研提纲10-2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15
职业团队协作能力习题07-01
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细则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