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2024-09-17

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精选10篇)

1.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篇一

高中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研读

经典 感悟先贤――读...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读《<论语>十则》

北京丰台二中

李婷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在这个多少有些浮躁的时代,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娱乐,而是严肃;缺少的不是对超女快男的关注和膜拜,而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畏和仰视;缺少的不是对韩流的趋之若鹜,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读经典正是对他们灵魂的洗礼,所以高中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的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是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研读方法才能从中受益。因此,我这节课定位在研读方法上。《论语》语录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具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但是作为一部著作它又的确是有它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所以《<论语>十则》比较适合小专题式教学模式:寻找每一则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专题的统领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在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加上他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七则《论语》,因此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并不算困难。但是对《< 论语>十则》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选修课应该注重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所以如何将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对孔门师徒的思想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是选修课应该考虑的问题。

综合以上考虑,本节课的 教学目的有两个: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别是: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补充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定

根据重、难点的设定,制定教学方法如下: 1.学生阅读《<论语>十则》 2.围绕注释,进行探讨

3.回顾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4.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教案

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

――读《<论语>十则》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借助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技术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

二进入新课

研读“学”

研读“志”

三布置作业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论语>十则》字词的疏通,对十则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孔子,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主张与追求在有生之年未能经世致用,斗转星移,世人还在叹惋,年复一年;他的智慧与思想却超越了时空,时至今日,后人仍在学习,孜孜不倦?? 没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不似《孟子》的犀利雄辩,《论语》呈现给我们的是语约义丰的只言片语,是耐人寻味的人生哲学。

本节课我们将运用一些方法对《<论语>十则》进行深入的研读,以此来认识真实的孔子,来汲取人生的智慧。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认为《十则》的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预想:“治学”、“修身”、“立志”。

(一)治学

师:哪几则和“治学”有关?

师:读完这三则,请同学们思考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好学之人?

预想:

1、这个人首先是一个君子。

2、这个人对吃住没有太多的要求。

3、他得勤快地做事,说话要谨慎。

4、他主动地靠近那些有道德的人来修正自己的言行。师:我注意到你说这个人做事要(),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预想:课下另一注释。

师: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仅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专家也有不同的注解。大家看看专家对“敏”的不同解释,请同学们出声读。

幻灯:

做事勤勉,说话慎重。(《<论语>今读》)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论语>新解》)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论语>译著》)

师:归纳一下专家注释代表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敏是勤勉,第二种认为是敏疾,第三种认为勤劳,敏捷二者兼有。

师:现在请前后四个同学一起探讨一下,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某某同学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对“敏”的理解多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试试从文本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预想:慎。师:从慎怎么推?

预:慎和敏相对,它们意思相反。慎是慎重的意思,敏就是敏捷。

师:方法非常巧妙,从慎来反推敏。慎是慎重的意思这一点没有分歧,慎重是说人做事的态度,那么敏捷和勤快哪个是说做事态度的呢? 预想:勤快。

文化经典距离我们时间久远,阅读时难免遇到理解障碍,专家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由于注家太多分歧在所难免,这时候需要我们认真辨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辨析注释时,我们可以利用文言文的特点来获得正确的认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发现,一句话往往前后关照,互为解释,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以文解文。

师:现在我们明确了一个不讲究吃住,多做事,少说话,见贤思齐的君子是好学之人。

师:如果用三好学生“德智体”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符合哪一项?

预想:德。

师:看来第一则中所说的好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好学是不一样的,它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好德”。好学即好德,在这里学的内容就是道德实践,好学就是注重品德修养、道德实践。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则中“学”的内涵,在初中我们学过《论语》中的这样两则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比较第一则中的“学”与这两则中的“学”内涵是否一致。

预想:通过比较发现第一则中的“学”和这两则中的“学”是不一样的,第一则中的学是道德实践,这两则中的“学”是学习书本知识,它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意思相近。

师:孔门弟子除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有进行各种道德方面的实践,哪种学是孔子所强调的呢? 预想:道德实践

师:这是大家的猜测,这个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在看看《论语》中的相关论述。幻灯:自己出声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师: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与书本知识相比较,孔子更强调道德实践。

借助补充材料,通过知识的勾连和前后参照,我们对学的认识更深入了。

师:以上所探讨的孔子的治学思想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二)立志

师:除了“治学”,十则还谈到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立志”和“修身”。师:十则中哪一则是谈立志的。预想:第四则。

师:请大家齐读第四则。师:请一位同学翻译第四则。

师:你的解释与课下注释一致,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会接受课下注释,现在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解释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哪个更好。幻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得到关怀。(课下注释)(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们安逸,朋友使他们相互信任,少年人使他们得到关怀。预想:第二种好。

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它们的句式结构相同。如果第一个之指代老者,第三个之指代少者,第二个之应该指代的是朋友。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文解文,相同句式的句子我们可以利用对应关系以文解文。

师:请大家以四人为一组,回顾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立足文本,结合补充材料,研读“志”。完成探究材料上的思考题。

1.第四则中子路的志与孔子的志有何异同? 2.结合材料一和《侍坐》谈谈,孔子的志指什么?

材料二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思考题:

1、孔子之志和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2、《论语》中的“志”指的是什么,给出你的结论。师:孔子之志与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预想:子路之志和孔子之志都是将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幸福为着眼点。

师:子路之志与孔子之志的不同点在哪里?

预想:子路之志是他个人修身的目标而孔子之志涉及到了对老人、朋友、晚辈是他的社会理想。

师:大家认为孔子之志是他的社会理想,能不能用补充材料来印证你们的观点?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下曾点的志向,曾点的志向也就是孔子之志。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多找几位同学读,同学评判谁读得好。师:谈谈你在朗读时的感受。预想:身心非常愉悦,悠然自得。

师:你设想一下这样一幅图景应该出现在一个怎样的社会? 预想:应该出现在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

师: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孔子之志完整地呈现出来?请同学们组织一下语言,将你的答案写在探究材料上。

预想:孔子之志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安定祥和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妻离子散,没有颠沛流离,没有饥寒交迫,每个人都能闲适淡然地游玩歌咏,享受明媚的春色,无论他是老者还是少者都可以在太平盛世惬意地生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多么远大的志向。孔子之志让我们看到得是古代先贤的博大胸襟与济世情怀。

师:孔子的志向是一种社会理想,学生的志向主要是个人修身的目标和自己在政治方面的理想,你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预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服务的。提高道德修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安民,而且也正是在济世安民的事业中才能成就圆满的道德人格。

师:第四则中老师和学生的的志向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知识武装自己,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尽己所能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师:对“志”的研读我们同样立足于文本,甄别注释,结合材料前后勾联。

《<论语>十则》中论及最多的是修身,而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仁,仁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是对孔子“天下归仁”思想的生动诠释。请同学们在课下研读第九则,深入理解“仁“的内涵。

结束语:在世界日益关注儒家文化的今天,对其进行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运用今天的方法继续你对<<论语>>的研读,继续你与先哲的对话。

学生朗读

理解概括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方法总结

方法总结

问题归纳

温故知新

个性解读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小组探讨 合作交流

温故知新

问题归纳

个性解读

板书设计

辨析注解 以文解文

借助材料 前后参照

治学

敏捷

勤快 道德实践文献知识立志

修身

2.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篇二

所谓“双课堂”,即“虚拟课堂”和“实际课堂”并列运行,形成两种课堂模式的相辅相成。

这样的课堂操作流程是:1.课前借助网络平台,即虚拟课堂,让学生自主研讨以理清文章思路、提出疑难问题、初谈感悟。2.课前教师整理汇总筛选出课堂必须解决的主问题。3.实体课堂解决学生真正想了解、想学习又不能轻松解决的问题。4.课后再次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课堂让学生进行创新性拓展练习。我们不难发现,邓虹老师在信息高度化发展的今天,以一位优秀教师特有的敏锐和身后的语文素养,及时发现教学利用更快捷、更广阔的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近令人“望而却步”的名家鲁迅,通过“思考、研读、学习、升华”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多角度、深层次、更贴近原著地挖掘鲁迅作品里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精妙笔法。在这种“课前论坛热议、课堂焦点突破、课后领悟升华”的“双课堂”模式中,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对经典文本进行了“质疑、思索、研讨、争辩、领悟、表达”等综合学习,通过不断积累和“训练”,在“课堂内外”、在“唇间笔下”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药》的“双课堂”教学为例,课前邓虹老师先在班级论坛上抛出“自主研讨令”———“欢迎大家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感悟、探讨、质疑”,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跃跃欲试唯恐迟”。因为没有限制,学生们真正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此时的老师在一旁观察审视,收集从学生角度出发而不是老师凭空想象的有关教学文本的核心问题和疑难问题,当然,也要亲自或派有领导力的学生做好监控和引导工作,及时把“脱缰”的野马拉回到“马群”附近,让大家的谈论不要脱离文本。此时的虚拟课堂容量很大,不像在实体课堂上,只能“一生一生顺序说”,而是“七嘴八舌”同时展现,只要有一种说法和观点出现,就可以有许多认可者、引申者,也可以有许多反对者、驳斥者。这种“信息大爆炸”的虚拟课堂,让键盘后面敲字句的学生们思想更自由、表达不拘束、碰撞燃激情,叫学生怎能不爱?

之后,邓虹老师把各种问题做了细致的归类和整理,找出学生争论较多、关乎文章宏旨的问题,巧妙地串进三课时的实体课堂教学中,实现了“聚焦课堂”。前半节课,邓虹老师仍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们涵盖《药》各部分内容的精华帖作为引导,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到各部分内容深层分析,“容量大却不繁复庞杂,节奏快却不浮皮潦草”。这个设计既保证了课堂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也不是学生的“天马行空”;同时又能体现“课堂设计”的整体性、规划性、层次性,并切合学生实际需求。后半节课,邓虹老师根据学生自主质疑成果调整教学内容,开展重难点讨论:A.“买药”一节:结尾语句有着怎样的含义?B.“吃药”一节:小栓的几次咳嗽有何作用?C.“议药”一节:为什么说阿义可怜?“疯了”一词出现多次有何特殊效果?D.“上坟”一节:开头段的环境介绍有何目的?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有哪些?“乌鸦”的含义和作用?这样的设计,不正是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不悱不发、不愤不启”的有效教学模式?不正是现行教育改革所主张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的教育理念?

更为精彩的是,三节实体课堂结束,邓虹老师再次打开虚拟课堂的大门,并用创新形式,推荐学生阅读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从而启发学生以“围绕一个故事讲出许多其他故事”的叙事方式,以全新角度完成“与鲁迅先生合写《药》”的课外延伸练习。当学生可以用看似与“药”关联不大,其实可以客观细致透视世人灵魂的《我是一株垂死的莲》来化写出《药》中的鉴湖女侠———秋瑾女士时;当那个曾经不爱语文、惧怕语文的学生写下“我感觉自己的心灵跟伟大作家是可以沟通的”这样的感悟话语时,我们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个语文老师绝对不只是教会学生“读书写字”,而是通过语文教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乃至思想的形成,而这也必将转过来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实现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生的终身发展”!

同样地,对于《记念刘和珍君》和《祝福》的“双课堂”教学,当学生可以用“铮铮铁语”的墓志铭形式来沉痛悼念真的勇士———刘和珍君;当学生可以用工整又有深意的对联参透那个真正被怜悯着的不能“祝福”的可悲女子———祥林嫂时,毋庸置疑,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邓虹老师的“双课堂”教学,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加深加宽对经典作品的文本研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让我们再来审视一遍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是“语言(语言结构与运用)、思维(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文学鉴赏与创造)和文化(文化理解与传承)”。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应该是老师引领学生从文本到情感、到思想、到文化的延伸,再由以上积淀转回到影响其语言的表达和运用。邓虹老师的“双课堂”教学,比普通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多花出“管理和引导学生论坛、整理学生预设问题、融入实际教学生成、设计课外拓展交流”等“超额”时间,看似“费工费时”,实则科学有益,因为这是属于“登高望远”“厚积薄发”的积累,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有效实践。这给只想“高快好省”地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而忽略了语文素养具有综合性和积淀性的老师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语文教学不是快餐文化,语文能力的提高非多读书多思考不能成也!

当然,在邓老师的“双课堂”模式的成功践行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选择和研读“经典文本”!邓虹老师说“研究学生吃进什么,长成什么样,当是我们教师之责任”“在这个以‘速食’‘娱乐’为特征,浮躁而肤浅的时代,引领学生用心阅读鲁迅经典作品,吃进‘厚重’、吃进‘深刻’、吃进‘使命……以利于长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民族脊梁”。此乃醍醐灌顶之语!邓老师利用“经典作品研读”这个载体,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搭建起“思想碰撞、百家争鸣”的广阔舞台,从而促使学生更认真地回归文本研读、更真诚地走近名师大家。

而文学大家的文本之所以能被烙上“经典”的印迹,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必然是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性、时代性、蕴藉性、厚重性和崇高性,因此,在精神层面上,文学经典是蕴含了一种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力量,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而在语文学习的层面上,经典的文学文本是具有较高的语言模本的典范性,是值得反复研读、反复思考和反复回味的,因此,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不会黯然褪色。邓虹老师“双课堂”的有效践行,指引着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一次次带领学生研读“经典文本”,一次次读写结合,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3.中华经典研读 篇三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是对“乾、坤”所秉持的“易简”:原则进一步的推演:大道运行,容易就更易于了解“易”的本质,简单就容易遵从。后面一句则环环相扣进一步说明了“易知”、“易从”的好处:容易了解“易”平直的本质就会有亲附,简易顺从、容易遵从就会有功效,有成就。容易感知就使人不费解,就容易使人有亲近感和依附感,而容易遵从就意味着容易施行,就容易形成阶段性成果。的确、看看很多人的成功经历,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这段文字并不难懂,平实而优美,进一步强调了“大道至简”的道理,说明没有高深莫测的学问,只有简单平实的道理才是最有力量的。两句通读下来,更让人感叹《易经》不愧为众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百家思想;学说都能从中找到发端。道家认为“易简”有自然而然的意思,即不强调更多的人为因素,尊崇天道,顺其自然,能做到就已经很好了。

而从“易知”、“易从”到“有亲”、“有功”,孔子把儒家的人文思想融入其中了。有亲附、有遵从这属于领导学的范畴。《系辞》上传、下传都隐含着儒家的思想,即倡导人文精神的强健,推崇成就。这其实和孔子向往周朝的文化有关。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从周朝开始的,当时周朝文化正是强健而进取的,又很实际,崇尚功业;就拿周人祭祖这样一件大事来说,当时商朝是祭鬼,而周人是祭祖,并且是有选择的,即并非所有的祖先都会受供奉,比如一位先祖没有卓越的功绩,没有感人的精神,那也不在祭祀之列,此外还有明文规定列入祭祀名单的标准。应该说,正是得益于这种强健的思想、务实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延续发展。

儒家思想对人的精神强健和成就功业的主张,实际也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儒家思想认为谈天、谈地都可以,但是最后还要归结到人,归结到人和事业的关系,而对于人和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迷信和恐惧;儒家思想是把人放在“天、地、人”;三才中一个恰当的位置来表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校长经典研读心得体会 篇四

渑池县尚德小学 王伟勤

6月29日,渑池县教体局首届“校长经典研读”在曹端小学多媒体教室举行,来自局直小学和幼儿园的12位校长、书记分享了各自对“经典”的理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自己学到了许多教育管理经验,如丝丝甘露滋润干涸的心田,如颗颗明星指引前行的方向。

实验幼儿园田园长所做的《弘扬传统文化,成就美好人生》,让我们感受到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教育之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外国语小学杨校长所做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们看到杨校长对广大教师的殷殷期望和她闪烁着智慧的教育思想。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引领教师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浸润书香,快乐成长。

曹端小学西校长所做的《真经典百读不厌,大智慧历久弥新》犹如醍醐灌顶,让人警醒。当一名教师被日常繁杂的事务所深深困扰,不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面临危机,就会出现问题,只有潜下心来认真读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理论水平,才会为我们的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人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是富可敌国,是权倾天下,还是名垂青史?不,都不是。而是那犹如空谷幽兰般高洁的情操,那犹如寒冬松柏般坚韧的品格。这些比财富更重要,比权力更宝贵,比名声更持久。”西校长震耳发聩的言语响彻心扉,西校长睿智独特的思想让人敬佩不已。

县直幼儿园刘园长所做的《沁园春.雪》,从写作背景、字句赏析、艺术特色等方面对主席的这首经典词作进行了全面研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北国雪原的壮美和一代伟人的豁达胸怀。

一篇篇经典如饮甘露,一次次演讲激荡心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如果只是封闭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不去学习,不去交流,不去提高,即使他有再大的能力,再高的水平,也难以走的长远。交流产生智慧,分享有助成长。我们只有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才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新形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校长。

5.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篇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坛经》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落实文言文知识。

2.理解禅宗流派及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

3.感知佛理禅趣,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与生活的感悟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坛经》的思想内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禅宗流派及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与生活的感悟能力。

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下注释,将重要注释写到课文中,并勾画重点字 词句,完成下列问题。

2.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停留

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

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利:锋利

3.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C、如为六代祖 衣将为信禀

D、法以心传心 何以渐顿?

4.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的意义。

①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 ②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 ④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5.《坛经》是一部怎样的经文?《坛经》两则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请概述。

探究案:探究文本提升能力

一、文本研读

1.研读《慧能受法》思考:五祖为什么选择三更传法慧能,并叮嘱即速离去?

2.研读《南能北秀》思考:文本是怎么评价顿悟、渐悟的?你的评价是什么?

二、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请结合生活与学习,分享让你感悟最深的佛理禅趣(可佛理故事,可来自佛典的一些词语、可含禅意的诗歌)。

(可参考《学案》中提供的交流分享资料)。

【知识链接】

1.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最早是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唐朝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2.禅宗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坛经》为经。

3.《坛经》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禅宗六祖慧能说,弟子法海集录。

【分享交流参考资料】

1.汉语中有很多成语来自佛典,蕴含丰富人生道理。请查辞书或网络,了解下列成语的出处和本义:大千世界、天女散花、水涨船高、本来面目、头头是道、自作自受、自欺欺人、同床异梦、闭门造车、皆大欢喜、拖泥带水、神通广大、引火烧身、鹦鹉学舌、解铃还须系铃人等。

2.许多诗人受到佛理禅趣的影响,如王维、杨万里、苏轼、柳宗元等。他们写花鸟、绘山水、吟闲适、咏渔钓的诗词中有的就含佛理禅趣。复习所学过的,想想他们的诗词意境的特点,并分享你从中感受到的特点。如:

(1) 悟 道 杨妙锡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2)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

(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 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5)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6)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3.搜集自己喜爱的佛理小故事从中去谈悟到的人生道理。

参考故事: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放下》

老和尚又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抱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抱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放下》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4.生活中许多人用行动在诠释佛教智慧。

参考生活实例:张式无喉自然复声疗法:张海恭老师在33岁的时候,因为生了喉癌把整个喉咙切除了,再也不能说话了。三个月之后,掌握了一套能使气流控制在自己的意念之中,能很流利的讲话的方法。即利用丹田进气管来说话。

6.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篇六

《老子》五章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作者生平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这是一本微妙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

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课文讲解

一章【翻译】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所以:从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永恒普遍的虚无,可以理解道的消隐。从永恒的存有,可以观察道的连续。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它们竟是如此玄奥。玄奥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评析: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何谓“道”?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有无互为生灭?《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

二章【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这是永恒普遍之理。]所以:圣者作无形迹之事,传言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绝不把持,任其成熟而并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丢失。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评析: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十九章【翻译】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福利会增加百倍。放弃讲仁和义——让百姓回到天伦之爱。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仅仅写成文字,还不够。让我再嘱告人们:要坚守于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游学从而减少困扰。

评析: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

七十八章【翻译】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倒好像反话一样。

评析: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些论述体现出老子不争、无私及以退为进的思想方法。八十章【翻译】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怕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评析: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相关评论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全书即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道”是“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陈鼓应等《老子评传》 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明确: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明确: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研习思考

1、《老子》的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节有共同之处?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课后作业

1、熟读《<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2、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③);杨朱的贵我人格,(④);孟子的大丈夫人格,(①);荀子的君子式人格,②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1)锋芒毕露,正义在胸(2)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3)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4)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预习《孟子见梁惠王》和《胠箧》,尤其是自己归纳整理其中的文言现象。

7.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篇七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文!本章开始一句即上期所解读的内容为: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温故之后,从字面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前一节和本节之间总分的逻辑关系;前一节是综合来讲《易》之广、之大,而这一节则细分何为广、何为大。

若解读这一节,有两点要关注:一为“阴、阳”,代表形式为乾、坤;一为“动、静”。乾坤为两种形态,动静是两种状态;乾中有动有静,坤中也有动有静,状态不同,所表现的形态也各异。乾在静中为专,专为专一,不驳杂;乾在动中为直,无歧为直,没有旁溢斜出,如此累积的结果就是“大”。这一句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应到生活中,最形象的例子就是射箭,箭在弦上的时侯,人就要屏住呼吸,专心致志;而一旦拉弓绷紧的手“直”开,箭即直奔标的,越专一、越径直,箭射得越好;再来看坤,坤在静中为“翕”,为合,为包容;在动中为“辟”,为开,为接纳,一开一合最终成就了坤之“广”。理解坤的动静,最直接的理念对应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现实生活中,随处可感知这种“开、合”,如呼吸,如吞吐,都是人的生命系统必不可少的支撑。

8.马克思经典著作研读 篇八

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敝:破,坏 .B.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 竭:缺失 .C.赵盾弑其君

弑:杀。古代称臣杀 .

君、子杀父为“弑” D.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披:披着,穿着 .解析:选D D项,披:分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慎于言敏于事而.A.触槐而死.

志愿望子之. B.是乃圣人之过也.

雕墙厚敛以.C.今近焉,请以遗之.

首山初,宣子田于. D.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选B 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项,连词,表目的/介词,“把”;D项,介词,“在”/介词,表比较,“比”。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D.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

解析:选B A项,“是知也”中的“知”同“智”。C项,“阙”通“缺”。D项,“匪”同“非”。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A.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B.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C.夫人禀五常 ..D.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解析:选D D项,“恭敬”古今意义相近,都为“端庄有礼”。A项,“文章”古义为“文辞”“文饰”,今义为“著作”。B项,“绝学”古义为“抛弃学问”,今义为“失传的学问”或“高明而独到的学问”。C项,“夫人”古义为两个词,“夫”是句首发语词,不译,“人”指人们,今义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或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默写下列名篇名句。(8分)(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孟子见梁惠王》)(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4)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________________,不作瓦砾长存。(《史通·直书》)答案:(1)小人长戚戚(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3)过而能改(4)宁为兰摧玉折

二、阅读提升(54分)(一)课内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瑕:缺点 .B.恶名被于千载 被:遭受 .C.韦昭仗正于吴朝 仗:依仗 .D.窃撰辽东之本 窃:私下里 .解析:选B B项,“被”的意思是“遮覆”“流传”的意思。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项是(3分)()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不违忤以受害也

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①④⑤ C.①③④

B.②③⑥ D.②⑤⑥

解析:选D ①是说人们痛恨邪曲小人,与“直书之难”无关。③是说如果“直书”,许多贼臣逆子、淫君乱主的罪行就会被公开,被万代责骂。排除这两句即可。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以此来说明行君子之德的不易。

C.作者认为董狐是幸运的。他因受到孔子的赞扬,赵盾虽然不同意他对自己弑君的记载,但也没有刁难他,伤害他。

D.作者用张俨著《嘿记》,秘藏不宣;东晋孙盛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晋阳秋》,以此来逃避灾祸,说明直书之难。

解析:选C C项,理解分析错误。董狐是幸运的,但不是因为孔子的赞扬,赵盾才不刁难他、伤害他的。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句是判断句,注意翻译出判断语气。第(2)句重点是虚词的用法。第(3)句是一个长句,“足以”统辖到句末。

答案:(1)那些正直的人,是人们所尊重的,以为那是君子的做法。

(2)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3)(人们从中)足够用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二)课外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9分)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B.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C.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D.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解析:选C “老子,隐君子也”为判断句,排除B、D;两处“或曰”后不需停顿,排除A、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后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C.太傅,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又指辅导太子的东宫官,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

D.儒学,又称儒学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解析:选A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字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前往周地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孔子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B.孔子问礼归来,告诉自己的弟子,老子是一条龙,钦佩之情溢于言表。C.老子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周都。

D.《史记》上记载说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解析:选D D项,原文“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中的“史记”一词应理解为“史书记载”,而不能理解为司马迁的《史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2)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

(3)“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9分)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 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选B 首先,通读选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其次,根据画波浪线句子中主语的变换初步断句,如“为政有能声”的主语是公亮,“悉窜他境”的主语是“盗”,“不闭”的主语是“户”,“亡橐中物”的主语是“使客”,“报”的主语是公亮。再次,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殆”前面要断开,虚词“耳”后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结合选项做出判断即可。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选C 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解析:选C 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不是派使者调解,而是禁止。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派赵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曾公亮;另外,派使者去告诉赵滋,并没说让使者偕同。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句中的“锡”即“赐”;“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处之安乎”意思是“能安然处之吗”。第(2)句中的“从容”此处应是“郑重、严肃”之意;“救正”即纠正、弥补时政的过错;“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答案:(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

(2)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三、语言运用(16分)18.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解析:“苦行侠”和“赴汤蹈火”照应;“贵我”照应“绝对自我”;“大丈夫”一般 和“正义”联系在一起;“平和公正”,“循规蹈矩”是“君子”的表现,故答案应为③④①②。

答案:③④①②

19.在开展国学课堂“《论语》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中,阿毛有感而发,从《论语》及课本中选择了一些经典词语,想给自己写两副励志对联,请你按要求帮他组合成对联。(4分)对酒当歌 三省吾身 知行一致 雄心不灭 日新其德 远志长存 涉水跋山 仁智双修

第一副表达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副表达要不断反观自己、加强修为、日日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副)对酒当歌雄心不灭 涉水跋山远志长存(上联意为“即使处在享乐环境中,依然雄心万丈”;下联意为“不管前途多么漫长和曲折,依然怀抱高远的志向,勇往向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人生的目的地”)

(第二副)三省吾身知行一致 日新其德仁智双修(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经常反省自己,关键要注意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而每天坚持追求进步,则要在良知与理性两个方面都有成长)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对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③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答案:①而是菊有什么用 ②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 ③菊是可吃的(写对一条给1分)21.下面是济宁旅游形象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用印章格式,以“孔子周游列国图”为主体,配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等隶书风格的汉字和英文字样,周边有水纹和祥云图案。(3分)济宁是儒家文化发祥地,有“运河之都”的美称,兼有汉碑文化、佛教文化等特征,是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表达(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成都大二学生小胡下车后发现车票丢失,出站时被告知需补票。小胡认为现在是实名制购票,车票上有身份信息,可以通过查询购票记录来解决问题。铁路部门回应,下车后发现丢票,无法判断是否为真,给逃票留下空间,只能补票出站。

铁路部门规定:如果是在列车上发现丢失车票的,自丢失站起(不能判明是从列车始发站起)补收票价,核收手续费。不过,旅客要是在抵达目的地,下车后才发现自己的车票丢失的,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补救措施,一般车站都会要求旅客补票后才能出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读马克思经典著作集读后感 篇九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的内部刊物《未定稿》(第17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理论研究处女作《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后由《光明日报(哲学版)》(1987年1月5日)公开发表。该文已成为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甚至有专家将该文称为国内价值本质及价值哲学方法论研究的首创者(王玉梁:来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从此,我这个77级同济大学测绘专业毕业的理科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持续33年(1986-)的漫长道路。

33年来,除了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后,发表科学论文120余篇、出版科学专著三部)之外,我发表了20余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论文、出版哲学专著两部(《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人民出版社6月;《资本论(哲学卷)手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提纲》,天津人民出版社9月),初步研究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也许会有人会问:一个理科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干嘛?跟自己的绩效和职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吗?

从1986年到,33年对哲学的发展来说并不算长,但对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生涯来说则不算短,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在这33年中经历了几乎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发展。之所以能把这33年的哲学研究生涯走下来,一不为职称、二不为绩效,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魅力吸引了我,越研究越能感受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紧密结合、越研究越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所折服。所以,做一个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我思想追求和精神依靠的唯一选择。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回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则是另一回事,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

,我根据“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理论逻辑,完成了《剩余价值哲学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读:是“人与物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一文,并在《湖北社会科学》20第5期上刊登发表。该文大胆预测,我们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文章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对根据党和国家政策的揣摩、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展开和前进。

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要有“高原”又要有“高峰”:

陈先生在《伟大的马克思》中(第148页)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出版物最多的国家,也是在实践中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当然,我们的理论成果与我们的实践相比,还是差距甚远。我们还缺少能够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进行具有理论深度和说服力的阐述性学术著作。借用一句话,我们的理论研究正处于“有高原无高峰”的境地。

“有高原无高峰”,这是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困境。如何走出这个困境,还是要从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入手。

前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完整,因为漏掉了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因此,应将“剩余价值学说”进行“哲学化”、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将适用于“特殊规律”的“剩余价值学说”继承和发展为适用于“一般规律”的“剩余价值哲学”),进而建立完整的(中国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从《资本论》一至四卷的基本结构上不难看出,剩余价值学说在建立系统和完整的哲学逻辑方面并没有进行专门的论述,所以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完全有可能以哲学逻辑为内容形成《资本论》的第五卷:剩余价值哲学。

10.浅析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 篇十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问题;实践

我们一直认为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巴黎手稿》《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就已经散见着大量的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也蕴含着许多关于生态问题的科学理论。这些思想观点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启迪、指导我们进行生态问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一、馬克思生态思想的渊源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十分深入,但是他也从未放弃对于自然的关注,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马克思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恰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梳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重视世界整体性的特点,并对其“自我意识”观念进行了细致研究,打破了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强调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界的意义是由自我意识所赋予的,提出了个人主义、世界主义、平等观念等观念,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关系整体上和谐一致的新思想,从而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能动参与者。

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扬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和自然主义思想,使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类存在物”,而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看作是哲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开始真正把自然界看做人的对象性存在,自然界成为人的活动所赋予的人化自然。同时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3.马克思一直关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合理成分,化用了李比希新陈代谢的思想,对达尔文进化论中有关生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都给予了热情关注,这都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视角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生态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生态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生物的基本属性,也需要通过与自然的能量、物质交换才能生存。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人所独有的主观能动性,将对象性的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同样,无人存在的客观自然也只能是潜在的存在物,并无实际意义。

2.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自然与社会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是社会产生的基础,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且具有自然属性,而任何人都必然要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里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人类生成自然界的过程。自然和社会彼此制约。马克思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而“只有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3.从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张在实践中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实践是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实践,人和自然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推进了社会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发展,也使人、自然、社会结合为统一体。通过实践,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不断将自然界向着人化自然转变。

4.从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劳动本是人自觉自愿的生存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劳动异化成了资本家生产商品的逐利过程,这种“异化劳动”又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人过度的贪欲所打破,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科学预设,也包含着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复归,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也是真正的自然主义。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环境问题还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已经初露端倪,通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构想,我们就会发现他在生态问题方面丰富的理论创造。

1.生态问题形成原因的考察。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的出现,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膨胀是其认识论根源。启蒙运动对个人解放的宣传,资产阶级的革命历程,促发了资本主义精神所推崇的“个人主义”思想的膨胀,加之近代科学技术对人的武装,使人产生了可以主宰自然、征服一切的狂热激情。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人对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资产阶级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取和对环境的破坏都成了必然的代价。过度开发、盲目生产导致了原本平衡的价值流动和物质交换关系被破坏,也瓦解了人和自然的共同体关系,最终造成了环境的巨大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2.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在这个科学的社会理论构想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合理规划,而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此岸世界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始终是马克思哲学坚持的原则立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是马克思的理想设计,他认识到只有人类本性的合理复归,才能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要使人从异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要以自然规律约束人类行为,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以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减少自然的发展代价,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科学预设也蕴含了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其次,马克思提出利用科技手段变革生产方式。他主张通过生产过程的循环减少废料、降低环境污染,并积极利用自然科学的发展系统改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科技进步优化生产要素、促进人的提升,最终加快生产力的解放。再次,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生态环境优化的过程也离不开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四、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人道主义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自身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全人类,超越了“人本主义”单纯关注人而忽略自然、“自然中心主义”压抑了人的发展的弊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中找到了发展的光明大道。马克思生态思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索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特点,既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又为现代生态科学提供了哲学指导。

马克思生态思想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可以启迪我们解决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引导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中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可以提升我们对自然生态问题的认识,对于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有利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4]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王建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优秀作文素材下一篇:英语之修辞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