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共8篇)(共8篇)
1.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一
农民减负要建立长效机制
李风臣
农民负担问题一直为党中央、国务院所关注,也一直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从今年开始,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税,必将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必须致富与减负并举,加法与减法并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建立起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
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不是单纯让农民少拿几个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全局、事关长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在农村。只有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其进—步增加投入、发展生产,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农村稳则天下稳。只有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必须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民收入增加的多少。只有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因此,要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健全完善科技服务网络,组织涉农部门深入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引导农民推广使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增加农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每年培训农民都在1万人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5%。
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民造成农民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增收乏力和广大农村的贫穷落后。目前,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因此,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思维定式,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围绕农业资源兴办农业龙头企业,优化发展环境激活民营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引导更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获得较高的收入。近年来,我们实施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两大工程,全县50%的村干部、30%的农户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同时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农民多年来,政府缺位造成的农村公共产品缺失是农民负担重的—个重要原因。减轻农民负担,政府职能必须发挥到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要加大对农机补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近年来,我县每年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有效灌溉率达95%。投资2亿元,新修农村公路1250公里,全县90%以上的村通了油路,70%的村通了客车,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去年协调支农贷款1.8亿元,扶持种养大户6000余户。
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必须大力优化环境保护农民当前,侵害农民利益的事很多,农民仍然面临名目繁多的各项收费,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尽人意。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要保护农民权益,杜绝向农民的乱收费行为,为农民创造休养生息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们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有效防止了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和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要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从纪检、政法部门选派100名干部组成优化农村环境督导队,保护了群众利益,实现了农村治安安定,社会稳定。
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时下,有的农民群众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有的花钱搞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大量支出人情消费,有的不惜债台高筑进行赌博等违法活动。这些都成为农民沉重的隐性负担。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思想教育农民。要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坚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帮助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我们在农村普遍开展了“以城带乡,城乡牵手”、“星级文明户”创建和农村文化创建等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减轻了农民的隐性负担。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山东省齐河县委书记 李风臣
2.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二
(一) 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的必然要求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 农民工非农化、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升级, 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另一方面, 要求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又十分匮乏。从最初的民工潮到技术性人才的民工荒, 甚至农民工返乡回流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背后, 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素质偏低是深层次的根源。因此, 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 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实而明智的选择。目前, 我们正在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将面临更为复杂, 更为艰辛的挑战。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经历相比,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融入现代经济, 不能真正为现代经济所充分吸收和利用, 而是在城市形成“候鸟栖居型”的农民工阶层。从表面看, 农民工阶层的存在, 是城乡户籍管理等制度性因素和歧视等社会性因素造成的, 但从深层次看, 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技能不高, 难以适应劳动市场需求, 才是其主要原因①。从这个角度看, 只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才能充分地发挥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 使他们主动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三) 是促进农民工实现现代性的必要手段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人是主体力量。就农民工的现代性而言, 主要指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导致了我国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断裂, 形成了城乡两个不同的文明。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 无论是城市的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 科技含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然而, 农村的生活体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为的、心理的、人格的特点却无法在短时期内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工作的流动性、不稳定性, 导致了经济基础的薄弱, 也是他们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 缺乏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无法实现与城市的社会整合。在这种情况下, 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资源获取方式和空间位置的改变, 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现代性的实现③。因此, 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内在素养, 在改善其经济境遇的同时, 也有利于农民工生活方式、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重构与再社会化, 有助于其接触并内化城市文明, 从而实现农民工的现代性。
二、制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原因剖析
(一) 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一方面, 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 视野较窄, 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亦工亦农的特点使得许多农民工只是把进城务工看作是一种暂时性的举措, 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 使一些农民工根本就不想参加培训。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 使广大农民工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 在自卑状态的阴影中, 害怕参加培训, 会上当受骗③。同时, 由于没有必要的职业准入制度, 一些农民工觉得参不参加培训意义不大, 缺乏参加培训的外在压力。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农民工受限于经济实力、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原因, 在面对职业技能培训时显得非常无奈, 尽管有参与培训的意愿, 但整体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来从事职业培训, 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职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可望而不可即。长此以往, 也使广大农民工对职业培训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
(二) 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
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当前就业者中最不稳定的阶层, 农民工就业活动性大, 职业转换快, 这对于农民工培训造成了很大困难。即不易确定培训内容, 也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 容易导致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培训投资与收益不对称, 发生收益外溢的现象, 从而使用人单位对培训的投资动力不足。在那些用工季节性强的企业中, 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同时, 由于众多农民工分布在次要劳动力市场, 就业于各种非正规部门的中小企业, 在企业追逐利润的前提和经营压力下, 在政府还没有对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企业进行资助的情况下, 众多农民工就业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或难以独立地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
(三) 政府缺乏必要的培训资金投入
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培训的资金投入问题。目前, 农民工培训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当前培训投入基本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相关研究报告显示, 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25亿元, 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6亿多元, 这对于解决逾2亿流动就业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各级政府纷纷投入了大量的培训资金, 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但这只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种临时性举措, 还没有规范化、常态化。投入不足, 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 但财政支出中没有把农民工培训经费作为一项常项工作, 使得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很受限。有的地方财政本身就很困难, 农民工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障,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当前, 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既是规划者, 又是执行者;既是资源配置的制定者, 又是资源的分配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使他们不能指导、规范、监督培训体系中其他主体的活动, 而且还容易导致政府角色发生错位或越位, 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不清晰。同时, 政府、企业、培训单位、行业组织、农民工个人, 作为不同的参与主体, 彼此之间表现为复杂的行为方式, 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多重制度和对策, 来调动不同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发展。然而, 从目前来看, 由于整体培训体系和机制还有待于健全和完善, 上述培训主体之间还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 缺乏统筹安排, 培训资源亟待整合。
(五)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是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 一些培训机构流于形式, 培训质量不高, 课程设置呆板, 缺乏针对性;有的培训和社会发展要求、劳务需求脱节, 缺乏实用性, 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其结果, 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到理想人才, 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 培训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并未得到本质性的提高, 仍找不到合适工作, 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 坚持以政府主导, 强化组织管理和培训服务工作
政府要积极宣传, 转变农民工观念, 使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工认识到, 参加农民工职业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认识到参加培训对自身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进而形成农民工重视培训, 积极参加培训的良好氛围。同时, 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各级领导要站在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 要强化政府行为,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收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 要建立常设的组织协调机构, 要编制规划, 制定政策, 保证经费, 落实人员, 还要建立监督机制, 保证落实, 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组织保证和服务工作。通过发挥政府推动、引导、示范、组织的作用, 使农民工技能培训精心规划, 周密部署, 循序渐进稳妥地推进④。
(二) 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保障机制
在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上, 继续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应强化其主要责任, 中央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 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各级财政要把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 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 提高使用效益,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工输出前培训补贴, 使政府成为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的主体。用人单位应承担在岗农民工的培训费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订单等形式激励企业培训在岗农民工⑤。同时, 作为主要受益人, 农民工在培训中, 也应承担相应的费用, 增强其责任意识。
(三)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分类分层推进职业技能培训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 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以企业为依托,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信息档案, 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制度, 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 克服培训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 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时, 要注意量体裁衣, 因人制宜。针对那些希望长期在城务工的农民工, 要重点加强系统性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其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 突出一技之长,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也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做好知识的储备;对愿意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工来说, 要使其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 尽快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对有一定资金积累, 并有创业意愿留的农民工, 要培训创业技巧, 提高创业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⑥。
(四) 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对现有就业培训资源进行充分整合, 形成以公共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 社会培训机构和大企业、龙头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相配合的培训体系, 同时统筹规划, 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企业的自培自用作用, 社会民办培训机构的市场调剂作用, 公共培训机构的拾遗补缺作用, 省、市中职教育机构的专业培训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 官民并举, 输出地与输入地联合, 学校教育、机构培训与远程培训结合的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同时, 要注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推进力度, 以培训的公平竞争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形成按市场需求招标培训,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公私培训机构平等竞争, 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促进培训质量提高的新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 注意规范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标准, 推进农民工培训规范化、标准化;要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下沉培训重心, 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满足多元化的培训需要;同时, 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衔接起来, 做到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 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教育结合, 扩大培训覆盖面,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五) 制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
为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投入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用人单位除了以利润为主要来源建立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之外, 继续尝试实行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 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 计入成本, 在税前列支;对于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 可申请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 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 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 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六)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
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准入制度与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 逐步建立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劳动准入制度, 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劳动准入制度的管理, 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制定和完善各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标准衔接起来, 强调用人单位应依法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员工。劳动部门应加大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 确保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摘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工现代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制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完善多元化培训投入保障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改革培训方式,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 规范劳动准入制度, 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机制,路径
注释
1蔡玲.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N].光明日报, 2009-2-17 (12版) .
2向春玲.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144-150.
3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55-57.
4吴健辉, 黄志坚.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159-161.
5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8, 177-179.
3.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三
绥化市望奎县科协立足烤烟、甜菜、万寿菊、无公害蔬菜、生猪、肉鸡、地产果等优势农业发展目标,积极创新培训载体,拓宽培训内容,建立了农民科技培训长效機制,依托党校、协会、企业、基地等载体为农民开班授课,近两年来全县共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培训1 500余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3万人次。望奎县科协坚持整合资源、共创共建的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起一张由科协牵头、各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民培训网。如今,党校培训网络、“农家课堂”培训网络、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合力推动全县农业科技培训蓬勃开展,已培育出1万多名科技种养能手和土专家,全县还涌现了140余名致富能手型、带动致富型、“双带”型农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占农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总数的80%。
目前,该县合理规划建设78个以发展甜菜、烤烟、万寿菊、生猪、肉鸡等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专业村,典型带动使这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绥化市科协 于洋 编辑:吴建国)
(黑龙江省科协)
4.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四
哪“三变”?
农民变市民 农民变股民 农民变产业工人
今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15%左右,达18500元以上。
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农民如何实现长效、稳定增收,确保实现“六年倍增”目标?太仓市探索让农民实现“三变”来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即农民变市民、农民变股民、农民变产业工人,预计今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15%左右,达18500元以上。
去年以来,太仓市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民收入水平、结构、来源,了解农民增收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分析农民增收潜力,并围绕“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出台了关于发展合作农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第三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等一批更加细化的意见和制度,为农民的持续、长效增收提供了政策保障。
规模化、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但简单种得出、养得好不是现代农业。农业要实现高效,必须依托快捷、高效的流通体系。为此,太仓市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到目前为止,该市各镇都建立了农产品配送中心,让地产优质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产生更高附加值。与此同时,该市投入近亿元资金落实了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农业总面积累计达25.83万亩。
目前,工资性收入约占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左右,增加就业是农民实现增收的主要途径。太仓市对农村“5060”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将劳务合作社就业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大龄失地农民及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到目前为止,太仓已累计组建村集体劳务合作社85家,入社农民超过1万人;今年1-10月份,已实现劳务总收入1.2亿元,平均每个社员年劳务收入在1万元以上。
扶持农民创业,既能实现农民致富又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太仓鼓励镇、村集体投资建设创业载体,对该市户籍农民初次创业租用的,两年内下浮20%的租赁费。对农民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费办理有关证照,三年内免收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援助证》 的农民,三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通过种种优惠政策,帮助农民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今年1—9月份,太仓新增个私企业5296户,累计达3.7万余户。
“大河水涨小河满”。强村是富民的有力支撑。太仓市鼓励各地打破村域界限、以镇(区)为单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对物业经济实施集聚发展、抱团发展,合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初步统计,太仓今年村集体总收入预计将达6亿元,村均550万元左右,大约增长15%。村级收入的增加为股份合作社分红和农民的财产性、经营性和保障性收入增长创造了条件。
5.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力军,从一定程度上说,农牧民的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败。几年来,克旗委立足实际,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为重点,对农牧民培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得了一定成效。
一、农牧民培训现状
我旗现有农牧民19.7万人,其中80%以上农牧民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文盲半文盲仍占一定比例,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理解难、接受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旗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旗努力探索农牧民培训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牧民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农牧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牧民学科技的意识有所提高,部分农牧民能够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在科学种田、科技养殖等方面达到了“村村都有明白人”,掌握一定技术和本领的“土专家”、“乡土人才”队伍不断长大。
二、农牧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农牧民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相关部门也多方努力,并且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1、农牧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牧民的培训意识不到位,缺乏培训动机,积极性不高,培训班出勤率低。尽管政府埋单农牧民免费参加培训,可事实上,多数培训班农牧民的出勤率不够理想。根源就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受居住环境、接受信息、思想观念等影响,很多农牧民仍然比较保守, 安于现状, 怕担风险,排斥新鲜事物,一些农牧民认为培训费时费工影响收入,其成本效益远没有其他投入来得直接,不愿意来参加培训。
2、农牧民培训管理有实际困难。农牧民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流动性大、年龄大小不
一、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牧民教育培训难以管理,决定了农牧民对科技的认知、需求、接受和实践操作上有很大的差异,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3、培训资金缺乏,培训规模偏小。对于农牧民的培训往往是喊得响,落实少,财政投入比较少,培训资金缺乏整合,培训手段和设备相对落后。培训规模偏小,工作难以深入仔细的开展。虽然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搞农牧民培训,但没有制度化、系统化,具体表现在培训部门多,部门间沟通少,配合力差,大部分局限在农牧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最基层培训,而涉及到第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开展得少,没有给农牧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
4、培训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现有培训缺乏切实有效的调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观性,培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生产相脱节,培训内容过于笼统,培训的形式依然停留在课堂讲解的形式,在培训科目的设臵方面也比较的落后,理论性过强,不能解决农牧民实际生产、创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满足农牧民多样化生产的实际需要。另外,有的培训老师水平较低,讲课不生动,农牧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农牧民厌烦情绪,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5、培训“形式化”现象普遍存在。培训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临时性,项目培训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现有农牧民培训工程化、项目化、政绩化的短期行为难以满足农牧民培训长期性的要求。首先体现在项目的实施本身具有时间局限性,强调在3年或5年内完成多少人数的培训,结果是无法科学合理的评价培训效果,最终只会注重数字的统计而忽略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其次,农牧民通过学习、掌握、运用乃至实现培训效果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另外,农牧民培训工作也很容易随着人事的更替而变动,培训缺乏持续性。
三、建立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采取的措施
1、成立农牧民科技宣讲团。2008年初旗委组织部聘请5名农牧民产业引领人、5名专业技术人员和5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组成了农牧民科技宣讲团。宣讲团深入到全旗11个苏木乡镇的35个嘎查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口传授农牧业种养技术,通过集中授课,实地指导,电话解答等多种途径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了135个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农村集市,设立农牧民培训咨询台,广泛开展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共发放科技实用资料8000册,科技实用光盘1000张。
2、加大对基层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2007年全旗党员总数12651人,其中农村牧区党员7839人,他们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克旗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大对基层党员的培训,并且将其制度化长期化,并纳入地方党委和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嘎查村级党员活动中心作用,使党员具有一技之长,使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领路人。通过努力全旗现建立5个农牧民党员培训基地:金峰公司良种肉羊产业协会、经棚镇光明村胡萝卜产业协会、宇宙地镇刘营子村蔬菜产业协会、同兴镇安乐村特色养殖产业协会和新开地乡高地村土豆产业协会,全年共有15300多人次到这5个培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实地操作,为加快克旗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3、加大投入,广泛运用高科技成果。全旗加大培训设施投入力度。旗委投资46万元,在克旗广播电视台开通了远程教育频道,在各苏木乡镇建立了党员电教站,并为各电教站配备了硬盘播放机。在各嘎查村分别建立了党员电教点,统一配备了电视机和VCD。2007年,共组织25次“科技电教大下乡活动”,免费发放实用技术光盘1.2万张,约有3.6万多农牧民群众接受了远程教育,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4、聘请专家授课。为提高培训质量,我旗还积极邀请旗内外农牧业科技专家到我旗讲学,对种养专业村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传播高新的农牧业科学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我旗畜牧、蔬菜等方面土专家、种养能手的模范作用,传授他们生产、经营中摸索到的适用本地情况的技术经验。
5、外出参观学习。积极引导各苏木乡镇组织农牧民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种养业实用技术。经棚镇、万合永镇、同兴镇组织党员群众1400余人分赴松山区、敖汉旗、吉林长白山等地参观学习种养业实用技术,在他们的示范引导下,全旗有60%以上的嘎查村确定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成立了种养协会,这些协会的建立为农牧民走合作化、产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四、经验和启示
1、坚持以农牧民需求为中心是教育培训生命力之所在。培训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农牧民的愿望,切实把握农牧民的需求,掌握农牧民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培训时间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培训目标,突出重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培训的盲目性,体现出按需培训的差异化特征,也只有实效性提高了,针对性增强了,教育培训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2、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是提升教育培训整体效果的关键。培训内容是整个培训的核心,培训内容的灵魂是让农牧民听得懂、用得上,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臵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培训形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的好坏,实践证明,在农牧民培训形式上要把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实地指导和具体操作并重;把专业技术人员讲授与“土专家”、“田秀才”介绍经验并重;把集中授课和经验交流、座谈讨论并重,以培训形式的创新推动培训效果的提升。
6.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六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以调节结构、扩张总量、改善环境、提高素质为重点,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点经济、提高优质服务,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最具活力的力量。
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不少企业在静音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企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产品档次不高,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较大,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较低,科学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部分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产业报国精神和光彩事业精神,导致社会上“仇富心理”膨胀直接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文化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善于经营管理的非公经济人士队伍,是实现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市、县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助手,以尽自身最大努力做了许多积极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在这项工作中还存在着教育培训知道不健全、长效机制未建立、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方式比较单
一、培训经费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意见》(中发【2010】16号文件)和省、市《实施意见》精神,为全市培养一支数量充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1、建议市委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和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每年的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教学计划。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社会责任感强的代表人士队伍。
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建议在市委的领导下,成立有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财政局、非公经济党工委、工商联、党校、社院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市、县党委将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总体规划,市、县政府将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建立健全联合调训机制、学习考评激励机制和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推进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7.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七
一、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就像是唇齿之间的关系, 无法让他们分开。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我们把实现小康社会的希望放在走城镇化的道路上时, 城镇化、工业化就会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掀开新的篇章。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 改变了土地上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 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失去土地这条生存底线的农民, 非常希望能和城市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 通过社会保障来支撑起未来的生活, 但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失望。据有关资料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 十几年来的圈地运动至少造成我国农村2000多万农民“下岗”。以前搞开发区, 最高峰时开发区多达8000多个, 全国当时每年流失耕地数量大约为1000万亩以上, 十几年来全国失地农民数量大约达6500万人次。我国东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人均耕地只有几分, 失地农民的数量就更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供的数字表明, 1987年至2001年, 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万亩, 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征地, 这就意味着至少有2276万亩耕地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变成国家所有。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0年至20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 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的队伍还将继续扩大。
客观地看, 在城镇化的早期, 失地农民的问题并不严重, 农民能够在国有企业内转为产业工人, 过上吃“皇粮”的日子。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农民失地并转变身份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表现, 也是现实发展的必然, 因为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 政府再也无法采取就业安置的办法把农民推进企业, 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突显出来。而且,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失地这一现象还将继续。第一, 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提速, 这在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和人多地少的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有关专家估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征用土地规模逐步扩大, 失地农民数量还将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第二, 失地农民平均生活水平较低。按现阶段主导安置方法货币补偿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经市、乡、村三级截留后到农民手中已所剩无几, 如得不到其他的补偿, 农户的收入自然会逐年降低。第三, 失地农民就业条件较差。农民失去土地后, 受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小农经济意识较深、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和外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当地政府不采取措施, 大多数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将十分困难。第四, 失地农民就业难, 并且就业后下岗、失业现象严重。据国家农调队对云南的调查表明:高达24.6%的失地农村劳动力处于“赋闲在家”的状况。另据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的调查, 截止到2003年底, 全省134.12万征地农转非人员中, 仍处于就业年龄内的有88.08万人, 其中从征地后一直未就业的有45.64万人, 占征地农转非劳动力人数的51.8%。2001年, 北京近郊城乡结合部地区因土地被征占, 共有“农转非”人员20.5万人, 其中劳动力11.4万, 获得就业安置的5.3万人, 仅占46%, 其余的都是自谋出路。而获得就业安置的人员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比较低, 在企业减员增效时成了第一批下岗者。第五, 失地农民劳动技能普遍偏低, 结构性失业严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知识型人才紧缺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矛盾以及失地农民不断提升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值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增加了失地农民就业的难度。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第六, 缺乏对失地农民全方位的长期保障。目前国家没有在农村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作为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失去土地就失去基本的生活来源, 也就失去了医疗、养老、求学、发展等全方位的长期保障。
二、失地农民安置途径情况分析
我国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后, 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把失地农民转为国家职工, 农民很欢迎。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深化, 我国失地农民安置的主要依据是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及各地方政府的地方法规。据了解, 目前安置失地农民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的方法;二是通过留地安置, 保证被征地集体的长期收益;三是通过集体土地作价入股方式, 给被征地集体提供较为可靠和长远的生活保障;四是通过劳动技能培训, 招工安置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五是引导失地农民从事非技术性工作, 保证文化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失地不失业;六是帮助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异地租赁土地发展高效农业;七是通过社会保障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中的老、弱、病、残者;八是通过住宅安置, 尽量保证被征地农民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这些安置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性。
全国范围内失地农民主要安置途径是货币安置, 现有其他的安置途径因其本身的局限性或条件不成熟, 加之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政府的措施不到位, 从而没有广泛施行。采用货币安置途径对失地农民来说, 则意味着有限的安置补助费是他们失地后最为现实的生活、再生产和养老保障, 如果将安置补助费在短时间内消费完毕之后, 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将面临生活和养老风险。加之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失地农民步入老年, 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 其养老问题将更加堪忧。总体来说, 一次性货币安置的利用价值极小, 只是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短期生存问题, 如不与其他方式相结合将难以长期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重新择业安置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是可行的, 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也许就难以消化。农业生产安置虽然安稳, 但只适宜于人均耕地较多的地区, 且可能会延缓当地的城镇化进程。入股分红安置,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快, 从长远来看相应风险也很高。异地安置由迁出地人民政府和移民协商, 签订协议, 办理有关手续, 迁出地人民政府将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交给安置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移民的生产、生活, 经安置的移民不得擅自返迁。这种方式在促进资金、劳动力流动, 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时因面临较强的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和群众性带来的重大关系的调整, 其具体操作也存在困难。分析以上这些问题, 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现行的制度存在缺陷
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存在弊端, 征地补偿往往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 失地农民拿到征地补偿金如同国有企业职工买断工龄一样, 其实质均是失业。货币安置简单、易于操作, 农民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但它却不利于失地农民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的就业。许多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 没有合理利用这部分资金。据一些地方的调查表明, 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将领到的土地安置补偿费用来补贴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而真正将这笔钱用来发展和投资从事个体经营的只占一成。
(二) 土地管理制度不严格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和基本方向。在这一进程中, 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解放土地, 解放土地的过程实质上是解放农民的过程。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这个过程不是能在短时期实现的, 而将是几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过程。因此, 在当前的城镇化过程中, 不应过多地强调对农村土地的占用, 而是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因为这种土地被占用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社会对农民的吸纳能力。
(三) 没有从政策上调整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在整个用地成本中所占比重过低的问题
总的来说, 一个项目的征地费用有5项:征地补偿安置费 (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偿费) 、地上附着物、地方税费 (新地开发建设基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基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70%、耕地占用费的50%) 、国家税费 (耕地占用费的50%、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30%) 、其他 (勘仗定界费、规划选址费、征地管理费、安置管理费) 。这些都是很早以前制定的, 与社会的发展相比, 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在整个用地成本中所占比重过低。
(四) 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 也是重要的生活保障, 土地的资产属性直接体现了利益问题。征地时没有认真对待和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征地范围没有明确界定, 征地范围过宽;二是征地补偿没有充分考虑土地所有权及其经济属性, 标准偏低;三是征地安置缺乏妥善安排, 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有效保障;四是征地程序不规范, 极易滋生腐败。
(五) 我国就业形势严峻, 市场就业竞争激烈
国企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使我国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有专家估计, 我国实际的失业人口已超过世界12%的警戒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 转业退役军人的安置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等就业群体庞大, 就业竞争激烈, 失地农民进城就业处于不利地位, 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即使找到工作, 大部分人从事的是临时性、稳定性低、收入少的工作。而且现在许多企业都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小。
(六)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在近年针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工作的实践中, 各地政府根据地方实际, 出台了一些不同的安置措施和设想。在以货币安置为主的模式下, 积极探索招工安置、农业安置、划地安置、住房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方式, 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各地的总体情况看, 绝大部分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没有解决。国家在制定和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时往往偏重于城镇, 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 当农民同国有企业职工一样处于下岗的情况下, 农民则无法享受社会最低保障。
三、失地农民安置长效机制建立的路径
失地农民安置既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随着城镇化不断深人发展, 农民失地尤其是城郊农民失地现象不可避免, 在失地农民的安置上要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 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 建立优化组合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将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优化组合机制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 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 从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要明白, 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让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 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 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镇化建设中对城郊土地的征用也是对现有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和优化组合, 有利于农民富裕,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清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对土地的征用必须达到能使土地完全优化组合、充分合理利用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必须做好补偿安置工作, 并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因为这个优化组合是全方位的, 不是只考虑征地方的利益, 而损害被征地方的利益, 要把重头放在后者才行。土地补偿安置费是农民的“保命钱”, 政府对其分配和使用的监管必须到位。
(二) 建立思想工作机制
过去各级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安置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使部分失地农民得到了安置, 但是仍有部分失地农民从自身利益出发, 对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理解不透, 提出了一些过分要求。因为长期以来, 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 从联产承包制中尝到甜头, 他们满足于温饱, 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针对这些问题, 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应加强组织领导, 对失地农民进行思想和政策教育, 帮助失地农民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一些开发区地处城郊, 作为当地经济的载体, 外向型经济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区域强了当地农民才有富的可能, 所以, 已经做了规划的就应如期开发。但对那些尚未开发的要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 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 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 使部分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 实现农民增收, 这也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必须要先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使开发工作变成农民的自愿行动, 不能搞强迫命令式的开发。只有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 才能树立致富的信心;农民收入增加了,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就能有效地减少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生, 稳定才有基本发展。
(三) 建立配套制度机制
一要尽快制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办法。同地不同价、资金不到位、村集体滥用补偿费等, 是征地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关键问题。在城镇规划区内, 凡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 要根据不同地段、地型、人均耕地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划定区片, 统一制定分片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二要制定土地补偿金管理制度。土地补偿金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要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杜绝乡镇 (街道) 等其他任何单位截留或变相截留。
三要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 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 清理各种乱收费, 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政治生活及社会保障待遇。在就业安置中, 要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并建立使用被征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 规定进园区企业每使用一定亩数土地后, 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本企业就业。
四要制定和完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支持一时找不到就业门路的被征地农民发挥其农业生产技能, 承包经营农业园区、基地等, 继续从事种养业, 壮大镇村集体经济, 使其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五要建立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把失地农民培训纳入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体系, 由各地总工会、劳动局牵头, 个人、镇、村共同出资,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 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 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或者在劳动力市场内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先对开发区企业需求的工种进行全面调查, 由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提供“菜单式”的技术培训项目, 失地农民凭政府发给的“免费培训券”自行“点菜”, 接受技能培训, 然后到企业应聘上岗。企业也可根据需要向培训机构下“订单”, 与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培训就业协议, 以法律形式明确双方职责, 使失地农民就业有法律保障。同时, 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农民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 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要制定规避投资风险制度。严格限制村级集体资产投资一般竞争性行业, 对已经介入的要逐步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 努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要鼓励土地连片征用, 要求连片征用的土地按照项目落实情况分期开发和投入使用, 不得抛荒闲置。
七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类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 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部分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 并由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承受能力和目前条件, 按分类分层保障原则扩大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引导农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 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 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 以提高参加社会保险费率的基数。要在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尽快把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基本社保项目建立起来, 保证失地农民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劳动安全等方面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并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并入城乡一体化的轨道。
(四) 建立以人为本机制
以人为本,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搞城镇化、开发区建设, 必然要占地, 占地必然涉及群众利益。在开发建设与群众利益二者关系上, 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搞开发区建设, 要用关爱下岗职工的思路去关爱失地农民, 像“亲商、安商、富商”那样“亲民、安民、富民”, 从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 积极开展工作, 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让失地农民有干头、有盼头。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安置失地农民。把促进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出台就业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同时, 注重建立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 避免简单地“一分了之”、“一推了之”、“一安了之”, 切实做到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 终身有保障。
三是坚持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 立足本地实际, 不一味与发达地区比补偿标准, 不单纯追求政策一步到位, 注重用先进的机制、发展的眼光、市场的手段打破常规, 针对不同农户, 灵活运用政策规定, 创造富有人情味的灵活工作方法, 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和路子, 让失地农民在发展中享受开发区建设的成果, 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加速农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单纯务农向务工经商的“三个转变”。
(五)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机制
为解决失地农民能够长期劳有所养, 病有所医等问题, 就必须深入研究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 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 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依据政策引导失地农民积极投身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失地农民启动“低保”政策, 按城镇居民待遇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城市, 为推进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余额的不足部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和国有资产变现收入来弥补。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 农民也应有分享其变现所得的平等权利。因而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 在基金的筹集方面可参照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方式, 由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政府承担的部分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增值收益中列支以及安排专项财政拨款, 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 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可视其具体经济状况在安置补助费中扣除。失地农民在各类企业就业后, 可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失地农民既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当符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 可从二者中自愿选择一种待遇。养老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和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作相应的调整, 使失地农民既有履行应尽的义务又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在领取养老金时, 失地农民的工龄可用土地被征用前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和就业后的工龄相加来计算, 因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些时间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应该委托金融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员如遇死亡, 其个人账户本息金额, 应依法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继承。要继续推行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对于生大病、重病的人员, 应纳入困难群众大病、重病医疗救助体系, 优先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六) 建立法律服务机制
失地农民与城市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城市贫民一样同属社会弱势群体, 当其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 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因寻求行政救济所需的成本 (包括金钱、必要的法律知识等) 。但政府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 为其能够接近法律, 平等享有行政救济权利建立畅通的渠道。在土地立法方面, 尽快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 主要包括: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身份, 以法律条文的方式明确国家关于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期的政策, 从法律上严格控制各级政府部门对土地的征用等, 使农民对土地权利的行使得到法律保护。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各地应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尽快修订关于失地农民的地方社保法规。对侵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利益的地方政府和单位, 应该依据法律查处, 严惩影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有关人员。与此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群众上访、领导下访制度, 强化信访受理和办结机制, 集中依法处理征地补偿安置中的突出信访问题。对历史遗留的各类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问题, 在排查、梳理、分类、排队的基础上, 采取集中与分散处置相结合, 依法妥善处置征地补偿信访案件, 对与拆迁安置政策有偏差的行政行为和违法行为应进行及时纠正, 有效杜绝新征地补偿安置中不到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建社, 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2].贺学峰, 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2
[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
[4].李小云等.2003--2004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朱京燕 王尤贵, 北京郊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5/19
8.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篇八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13-0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 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实现“生活宽裕”依靠的是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民增 收的长效机制,就是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以此来建立促进农民 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于重庆——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来说,最大特征之一是“ 大城市 、大农村”并存,实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对于重庆市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这 一目标,就要有效运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
一、 制约重庆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扶农措施,重庆市农业经济持续稳 步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05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9.3元,增加298. 90元,同比增长11.9%;农村经济总量1110亿元,增长9.7%;农业增加值463.5亿元,增长4. 4%;粮食总产量1168.2万吨,增产23.6万吨,增长2.1%。纵观2005年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快速增长,但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仍然存在,具体有以下 几个方面:
1.农业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较低。 重庆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设施老化。主要表现在历史投入欠账多,水利工程 年久失修,配套不全,不少区县农村仍在种“望天田”。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重庆 市现有水库中约占70%的水库存在病险隐患,65%的堤灌设备陈旧老化,大部分渠道有渗漏, 输出效率低;农业水利的总体规模小,供水能力不足,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0%左 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洪基础设施差,安全保障能力低。在公路建设中仍存在着资金不 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公路网行车条件差、抗灾能力弱等问题,重庆市1153个乡镇在2003 年就已全部通公路,但真正实现畅通的只有50%。重庆市大多数农村地处山区,由于地理条 件的约束,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推广困难,耕地机械化水平不到1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排在全国倒数第3位,农业大多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层次上,加上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 频发,使重庆市农民家庭收入增长步履维艰,徘徊不前。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成本增大。 2005年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大宗农产品价格呈现逐季大幅度回落,使农 业生产效益明显下降,对农民增收构成不利影响。据初步统计,2005年农民购买生产资料费 用支出达到492元,增加177.1元,增长31.2%,其中50%左右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致。 由此产生了种粮不划算,种粮太难了,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想法,许多人根本不想在家种地。 加上现在一些农资新产品质量较差,种子种出来没有宣传的那样长势,农药又达不到预期效 果,甚至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农、损农事件频频发生,又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损失。
3.农民素质偏低,阻碍收入增长。 据有关资料显示,至2002年底,重庆市有人口3113.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92.38万人,占 总人口的76.83%。重庆市农民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只有7.4年,农民中不识字的或识字很少的 占11.87%,小学占52.03%,初中占32.4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是高中及以上人数的3.4倍 。人力资源这种低文化层次结构,必然影响到重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兴农政策及非农 化进程。加上重庆市绝大部分农民处在山区,许多农民尚具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这 些传统观念主要包括:浓厚的自给自足思想,万事不求人,与外界交往有担忧;重农轻商, 农本商末;安贫认命,安于现状,小富即止,小富即安。他们仍生活在“吃饭去种田,养猪 为过年,养鸡养鸭换点油盐钱”的生存模式中,收入增长缓慢。
4.城镇化水平低,收入增长能力弱。 按常住人口计算,重庆市2004年城镇化率为43.5%,在四个直辖市中最低,而且还低于农业 人口大省江苏4.7个百分点,说明重庆市总体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重庆市城镇规模普 遍偏 小,2002年建制镇平均人口2.85万人、从业人员1.54万人、镇区人口不足5000人,分别比全 国平均水平低0.6万人、0.23万人和0.23万人,与东部地区各省市差距更大。据了解,重庆 市多数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山区70%左右的城镇还缺乏有规模、有档次的特色产业 和支柱产业,工业水平多数还停留在原始初级阶段,为之服务的第三产业则更为滞后,缺乏 足够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对农民增收不利。
5.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重庆市农村经济中,粮猪型结构比重过高,2004年末粮 食和生猪产值占农林牧总产值的42.2 %。没有摆脱“趋同型”的生产布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短链型”的生产模式,农 业结构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新产品比例低 ;二是一般性品种多,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比较优势尚 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 提高,引起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优质、健康型、营养型农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农民受传统 指导思想的约束,生产结构不能和需求结构有效对接,导致总量有余和结构需求短缺并存, 农民增收困难。
6.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重庆市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农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对话地位很低,形不 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农户的供给对市场价格影响甚微,而作为需 求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都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农民 组织化程度低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 现在:产前环节信息网络不健全,水利、交通、电力等设施薄弱;产中环节主要是农技推广 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不能满足需求;产后环节主要是没有建立较稳定的产后服务保障,包 括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刚起步等,这些对农民增收是不利的 。
二、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主要措施
促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内容很多, 针对制约重庆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 的原则,动员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农业和农村 经济建设。逐年加大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依 法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和农林基金的征、管、用,确保专项投入农业建设。按照建立公共财 政框架的要求,改变过去以提高粮油产量、为工业化积累建设资金为中心,转向到稳定农业 经济增长、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节农村分配关系为三大政策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以高质量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国家投入始终是有限的,为了使有限资金 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必须合理界定资金投放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应放在首位。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事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资金缺 口。尤其是重庆市地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因此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来 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重点支持节约灌溉、积蓄雨水等抗旱设施建设,及时修复排灌 设施,清理维修山平塘,再造一批蓄水能力强的中小型水库,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快推进行政村公路通达工程和乡镇连接公路“通畅工程"建设,提高公路油化硬化比例 ,努力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同时保证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工 程的投入,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引导和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民素质的竞争。全面提高 农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农业竞 争力的源泉所在。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一是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 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四是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3.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分区的基本原则 ,重庆市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 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农业类型区。都市经济圈自然条件相对较好 ,主导产业应围绕精准 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重点发展“精、珍、新、奇”为主的农业工程,稳步发展菜、 奶、花、鱼等近郊优势品种。要提升产业层次,在全市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渝西经济走廊具有承接主城区辐射量大,农业生产条件好,小城镇建 设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快的优势,应逐步建设成为优质粮、油、猪、禽类产区。同时,要 加 快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和名优水果走廊,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机制名优茶,依靠科技进 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水陆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应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机遇,逐步建成生态农业区。种植业 以粮油和柑橘为主导产业,形成以优质水稻、双低油菜、名优柑橘为优势产业带。畜牧业( 含中低山区)要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机会,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建设商品羊、牛、兔的 养繁基地,逐步建成我国南方大型草食畜牧业基地,稳步发展生猪生产。同时要重点抓好库 区渔业的开发利用,发展名特水产品养殖。发挥山区特色干鲜果品、烟草、茶叶、野菜等优 势,逐步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绿色食品基地。 (2)发展优质、专用、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竞争力。近 年一些农产品出口被拒,实际上是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存在问题。为此2005年“两会”期间, 有的 代表提出:“农民增收,一个标准胜过十万精品”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要将标准化生产 的装备、技术、观念、意识等及时有力地导入农业和农村之中。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标准组织 生产,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拉动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加大撤乡并镇力度,提高小城镇规模,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突出特色,发展具有市场竞 争力的支柱性产业。重庆拥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许多小城镇在主城区周围和沿江、沿路 分布,交通、通讯十 分便利;有多种优势矿产和经济作物,动物资源中猪、牛等在全国占有优势;旅游资源 更是特色,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久负盛名。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各小城镇要按 照各自资源特点、经济基础等确定其特色经济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市场型、 旅游型、加工型等有内涵具特色的小城镇。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支柱产业和具有品牌优势 的产业发展,扩大市场辐射范围,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强镇,从而带动农民 收入的增加。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质的提高,不应单独追求数量的提高,要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城镇化建设。同时要加快户口、住房、就业、医疗、 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化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相对较低,因而,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 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 来,重庆市的乡镇企业无论在吸纳劳动力人数还是在实现企业利润指标上,都实现了快速增 长 。仅以2004年为例,吸纳劳动力人数达191.63万人,实现利润总额达79.20亿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7.1%和32%。在乡镇企业发展中,要注重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因为 民营经济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强,为此要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鼓励农民自立创业,吸 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下乡,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乡镇企业。以乡镇企业作为发展 农村非农产业的主要力量,用非农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
5.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实现农民稳定持续增收。 (1)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让农民从土地的长期收益中持续增收。 第一,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决禁止违法侵占耕地。要 将公益性占地和经营性占地严格分开,经营性占地要退出政府征地范筹,一律按市场规则运 作;公益性占地要提高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形式可以多样化,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经济利 益和安置问题。第二,完善农村土地的使 用制度。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落实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长期使用权、经营自主权、 流转选择权、收益权和法定处置权。 (2)继续推行农村税费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第一,进一步落实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 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和农民 负担“责任追究制”、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第二,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减少 富余人员,转变政府职能。第三,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反映农民合理意愿 和行使合法权益的民主机制。第四,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第五,今后税制改革的方 向为:国民平等纳税,城乡统一税制。 (3)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有效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落实农民应有的国民待遇的最好体现。第一, 要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残病人群的供养、 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第二,进一步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 及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支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强度和保障范围,防止农民因 病返贫,因病失医。第三,根据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4)改革和创 新农村金融体制。县域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瓶颈。当前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主要 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真正把信用社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立足 自身优势,进行营销创新。要集中精力把农户小额贷款做成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产品。积极推 广农民客户经理,以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与控制贷款风险。第二,在加强对金融中介监管 的同时,培育民间金融组织、采取多种抵押担保形式,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第 三,重新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一个更完善、 更有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6.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我国农业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借鉴亚洲相似性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重庆市农业 社会化服务的行为主体,应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要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一方面离 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农民协会和各种专业合作社。合作服务 组织通过农民自己的组织联合,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助、自救、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多 重功能。另一方面应尽早制定相应的组织章程,规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洪钧.2005年重庆市农村经济形势.重庆经济,2006(3)
2.陈天培,何娟,毛建兵.试论重庆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2006(6)
3.宋华玲.增加农民收入的实现途径.经济与科技,2006(5)
4.盛春雨.重庆市农民收入问题结构性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重庆 400037)
【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推荐阅读:
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调查研究11-16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09-10
农民培训一封信06-29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报道11-0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同11-05
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建设探究10-0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机构的申请10-19
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总结12-19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07-12
农民工岗前培训方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