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24-10-20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共12篇)

1.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一

中国近5年来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中国近5年来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苏海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摘要:本文通过检索中国货币政策相关文献并经行了分析,认为2006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货币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收到了关注等。但是,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基础理论仍为取得突破,货币政策对于垄断行业的影响这一领域未收到足够的重视,对货币政策本身也缺乏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跟经济之间的关系用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来形容或许不怎么恰当,但足以能表达出二者之间的那种依附关系。因此,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关注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发展动向,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所谓货币政策,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有关货币方面的各项政策。具体而言,它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信用量和货币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与措施的总称。而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操作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作用于总支出,最后实现既定目标所取得的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深入,中国的经济政策已日渐趋于成熟。中国众多经济学学者的开始投身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来贡献于祖国经济的发展。2006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笔者在“CNKI”数据库网上,以“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为检索词,以“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经济与管理”为检索范围,总检索到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类文章12篇(出去重复类和不相关类的文章),并将其进行了分类:货币政策有效性基础理论研究2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研究5篇,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2篇,我国货币政策与世界金融研究3篇。从数量分布情况来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研究最多,占总数的42%,其它领域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这也能反映我国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在某些方面的问题。

1,货币政策有效性基础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市场经济的出现,使货币政策显得重

要起来。而货币政策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货币政策基础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关注重点。

张建斌,刘清华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中指出,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运用既可以引导经济向其目标方向发展,也可能和其目标方向发生偏差,甚至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作者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础理论出发,通过研究维克塞尔经济学观点、“凯恩斯经济学说”、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以及现代货币主义,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否有效调节经济,不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而在于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和条件。文中还对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高效运作的阻滞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余建干在其《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一文中指【】

出: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就是货币政策具有真实效应,能够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2【】

以上二位学者主要从货币政策基础理论出发来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并取得一定成果。在研究中还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研究

中央银行,简称央行,是负责该国或该一地区货币政策的主体,通常也是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唯一货币发行机构。在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陈亚雯在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从信贷渠道分析》中,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并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了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系列建议。3邓雄、蒋中其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考察》中,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

式”和“三元冲突”理论,采用理论论证和实证研究方法,论述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客观基础,并分析了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4单玲娜在其《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中指出,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经济,是为达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手段,对一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从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性角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5谭旭东在【】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中,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提高,其有效性的相应提高。因此,实

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6【】王俊海、李鑫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一个新凯恩斯理论的视角》中,基于新凯恩斯理论的视角,构建Sidrauski—type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央行未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时,一单位技术冲击导致的产出波动幅度约为采取积极主动时产出波动幅度的2.3倍,投资波动幅度约为1.9倍。因此,当前央行所采取的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能够“烫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并且盯住同伙膨胀率的目标在我国是行之有效的。

【7】

上面这些学者或从中国央行本身出发,或以央行近期所推行的货币政策为依据,来研究央行所实行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来研究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3,货币政策有效性与经济增长研究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操作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作用于总支出,最后实现既定目标所取得的效果。很明显,经济增长就是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否的标准。

吴艳芳在其《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标准去量化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大小,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测度。袁仕陈在其《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一文中,应用平稳性检验、协调检验和因果检验,就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的影响,进行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之间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着稳定的因果关系。【9】 【8】

4,我国货币政策与国际金融研究

楚尔明、赵朝霞在《双顺差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中,通过对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目标、货币供给以及外汇储备等几个指标的协整检验和分析后认为,双顺差下,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货币政策虽然短期有效,但有效性成都不高。【10】王伟在其《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中引入货币政策转向虚拟变量,通过对2004年7月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等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在加强,存款准备金对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作用较小。【11】

总结:2006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理论成果上,又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理论成果成绩显著,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正如每一学科在其发展历程中都需要不断完善一样,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要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广大从事该方面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建斌、刘清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6)

【2】 余建干·《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

【3】 陈亚雯·《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从信贷渠道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8)

【4】 邓雄、蒋中其·《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考察》【J】·统计与决策,2006(02)

【5】 单玲娜·《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1(08)

【6】 谭旭东·《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J】·经济研

究,2008(09)

【7】 王俊海、李鑫·《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一个新凯恩斯理论的视角》【J】·统计

与决策,2010(22)

【8】 吴艳芳·《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09(07)

【9】 袁仕陈·《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1)

【10】 楚尔明、赵朝霞·《双顺差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J】·南京财经大学学

报,2009(03)

【11】 王伟·《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J】·求索,2011(02)

【12】 徐茂魁、陈丰、吴应宁·《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解释》·经济

研究参考,2010(26)

2.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二

1. 电子货币的定义

在国际上国际清算银行最先给出了电子货币的概念,它对电子货币做出下面的定义:电子货币作为支付工具,本身是一个预付储备货币价值的工具,它的支付对象是发行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同时也不依赖银行体系的。我国央行于2009年第一次正式给出电子货币的概念,即电子货币是一种预付价值,它是由人们所拥有的支付交易方式在电子媒体中储存的价值。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

1. 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认为灵活偏好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大需求动机共同确定的。他指出上述前两个动机就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它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大小,并且与居民收入呈同向变动的关系。

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在现代货币供给模型当中,对货币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具体为:M0,通常是指流通中的货币C,也就是我们习称中的现金;M1,即狭义货币,为M0加活期存款;M2,即广义货币,所以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量为M1,它是由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放大后共同决定的。基础货币B是由流通中的现金C和央行规定的各种存款准备金R所决定的,即B=C+R。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准备金都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货币政策要求所决定的,因此电子货币对于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中性的。

(2)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现以狭义货币量为例,探究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以及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狭义货币量以及狭义货币乘数的公式如下:

式中,e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k是现金漏损率,r为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由货币当局来决定,t是定期存款比率。

电子货币对于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当商业银行的营运资金不足时,可以通过电子货币来快速低成本融资,及时缓减当前面临的资金不足。基于这个原因,电子货币的使用就会降低商行的超额准备金率e,而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有负相关的关系,因此e的减小会导致m增大;由于电子货币的交易额正在逐渐的增大,这会促使商业银行用于日常结算的超额准备金逐渐增大,即超额准备金率e变大,而m与e之间存在负相关,因此,m会变小。基于以上两点原因,货币乘数既有可能变大,也有可能会变小。(2)法定准备金率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具体的货币政策所决定的外生变量,因此受电子货币的影响没有确定性。(3)电子货币会对现金产生替代效应,人们会将部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换成活期存款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流通中的现金会减少,活期储蓄会增加,现金漏损率k会减小,从而货币乘数将会增大。(4)电子货币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小居民和企业对现金的需求量,人们会将多余的货币存入银行,定期存款的总量增多,从而定期存款比率t增大,因此会导致m减小。总之,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乘数既有放大的趋势也有缩小的效应。

(3)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现实经济运行可知,电子货币的普及对货币供给产生两大影响:第一个影响是替代加速效果,而第二个影响是替代转化效果。其中替代加速效果是指电子货币的普及对传统货币产生极大的替代,它的支付主要依托于电子计算机,从而间接的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v。替代转化效果是指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降低了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促进低收益的金融资产向高收益的金融资产转换。而由于高收入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较差,从而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结论和对策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虽然刚刚起步,但它现在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如何规范电子货币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是:第一,及早制定对电子货币的监管框架。我国的电子货币起步晚,市场不成熟,有关部门应当在电子货币发展初期就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从而减小监管成本。第二,完善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准入机制。现阶段有关发行机构的监管不到位,会导致一些不法机构乘机发行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与交换的电子货币,影响到居民的利益。规范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并且规范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其操作合法合规。第三,属于预收款项的电子货币,管理当局应当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预收项目的电子货币,属于发行机构对持卡人或使用者的负债,因此要严格监管发行当局,并使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同时也应当提取一定比率的准备金,以适应日常的交易需要。第四,货币当局在拟定货币政策时,应当将电子货币这一因素考虑在内,选择合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光友.电子货币对货币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阴[J].财贸经济,2010,(7).

[2]庞贞燕.电子货币对货币及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9,(3).

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三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

1、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才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各国中央银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做出的不同选择。总体上,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l)一般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数量型的调控工具,从理论上说,这些工具主要是基于对货币供给总量的调整,对某个固定的部门或产业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金制度,即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2)选择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质量性控制工具,主要包括道义劝说,信贷分配控制、利率控制以及不动产、证券、消费等领域的信用控制。这些调控工具着重对个别信用领域进行调节,从理论上其调节的主要是货币供给的结构。中央银行的主要调控工具是一般性的调控工具[1]。利率工具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各种利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进一步调整货币的供应量,最终影响实际投资,从而影响产出。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是指货币政策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其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起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包括:货币政策当局操作一—货币市场一—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环节。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来影响作为杠杆的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对外贸易三类总需求变量,从而间接的影响实体经济。具体的传导渠道主要有两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2]。货币渠道是货币传导机制中最早的理论,它又包括利率和汇率等方面,出自凯恩斯的IS一LM模型的利率理论指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利率的降低,资本成本的降低,从而投资相应的增加,促使产出和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此外还包括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预期渠道强调人们对利率所得和通货膨胀变化的预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小。利率是货币渠道传导中的关键因素,而弗里德曼也提出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有四种影响,分别是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在四种效应当中只有第一种是导致利率下降的,而后三种则会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的上升,所以货币渠道发挥作用实际上是以货币供给的增加产生的流动性效应至少在短期内大于其他三种效应为前提,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则是以市场的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为前提。

信贷渠道是指经济中的银行贷款与债权和股票的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变化影响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影响信贷供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微观主体理性预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一种以理性预期为假说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政策的新的思想体系。“所谓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期到未来经济的变化趋势时,利用了一切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当前信息,并按照合理的原则处理这些信息,以达到使预期与经济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目的。”典型的例证出现在1988年的夏天,因为有关部门提出了“价格闯关”的思路再加上以前人们对物价的上涨还存在预期,使得从南到北掀起了一股“抢购”狂潮,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挤兑银行存款现象。

4、 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指从政策开始制定到政策目标最终实现所需经历的时间。而时滞的长度是难以预测的,中央银行从认识到问题出现到制定政策需要时间,而从政策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也需要时间,这些长而变动的时滞使得实施货币政策变得极为困难[3]。很明显,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容易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后首先作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于金融市场,接着又进一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家庭等经济主体,通过经济主体投资、消费活动的变化使政策目标实现。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必须经过由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等作为中间指标的复杂的传导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宏、微观经济背景、经济管理体制、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时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灵敏度等诸多因素都会是导致货币政策的时滞期趋长或趋短,增加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5 、金融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一个长期因素,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必然会涉及到各项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连续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改革如财政、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给宏观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金融制度的变革,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尤其巨大,也增加了我们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判断难度。

6 、结束语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是中国特定时期各种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这些变化包括金融体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政府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

参考文献:

[1]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3一58,23一35

[2]宋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第一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5,49一56

[3] 徐青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实证分析

4.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四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特征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制定和贯彻执行。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它通过调节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给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而达到某一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二是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影响社会总供给及构成,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以及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亦然。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亦然。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由于各目标间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有那些手段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第一、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亦然。由于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2)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再贴现率工具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因而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中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等。

(2)间接信用指导是指央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四、如何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第一、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金融风险。到2004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均有较明显的下降,但应当清醒的看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占比依然较高。防范和化解工作已刻不容缓,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还应当看到,处置潜在的风险隐患,把风险处置和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考虑,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

第二、改革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激励机制。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是盈利,而基层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发点是维护金融秩序,所以两者存在不一致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多层化,造成基层商业银行对央行实施的各种货币政策反映不充分。因此,必须改革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一方面要给予各个层次一定的贷款审批权,可以广泛推行综合授信制度.另一方面要废除一些不合理的考核指标,能够促进贷款增长和效益提升的激励机制。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划分信贷管理权限,完善信贷管理责任制,制定信贷标准,根据客户类型。

第三、解决区域经济中结构性资金供求矛盾。当前,出现这种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相对过剩等。二是资金流向变化,大量资金滞留在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企业存款分布结构不均衡。三是信贷资金多集中于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贷款投放集中化倾向明显,造成信贷风险过度集中。

第四、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环境。目前,由于个别地区银企关系不协调,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村农户融资难。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最大障碍,严重的阻滞了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因此,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秩序,为货币政策传导奠定物质基础,以利货币政策的正确贯彻实施。

第五、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央行要抓住国家发展农业、巩固农业、加大农业投入时机,坚定不移地支持“三农”。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对经济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集约型、效益型的增长模式,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要进一步督促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树立“以农为本的经营观念。其次,央行要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确定扶持原则、信贷政策和管理办法。二是要保持支农再贷款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的持续稳定投入。三是要综合运用政策引导、窗口指导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农业信贷投入,确保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

5.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五

 【摘要】:

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明显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在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导致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

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力度;计划生育;

 【案例】:

某县新任领导为挣脱长期以来背负着的“计划生育落后”的帽子,积极推行其 “计划生育高额罚款”的新政策。具体的新政措施如下:针对不同超生数量的情况而定的不同等级的罚款处理。另还附加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用来解决基层工作的艰巨性而带来的经费不足、及工作人员的消极情绪等问题。

而在两年后的调查中发现,这个本是为有效控制县中的人口数量的政策,却没有达到县政府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不但没被解决,结果却是愈演愈烈。具体又包括:一方面,县中的村民宁愿缴高额罚金(甚至举债超生)来买超生的权利,并认为这是种理所当然的事了;而另一面,县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人员将这种罚款当作创收的途径,对超生现象乐此不疲。

 【背景透视】: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积极贯彻由国务院领导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各地方政府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其所管辖区域内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并合法的受法律保护”。因此,案例中县政府为落实上级任务而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办法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县政府在制订执行政策措施这一方面是由法律基础作为保证的。那么作为政策服务对象,该县村民为何如此钟情于超生?也是有其情感原因的。由于此县长期以来的落后封闭,导致人们的思想无法与外界交流而造成其顽固的传统观念以根深蒂固,意识僵化。

而当村民们的这种“多子多富、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群众思想与县政府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发生冲突时,自然造成了双方利益的矛盾,甚至陷入不可解决的难堪状况。事实上,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过程,更是双方的一种利益博弈的较量。只有双方都满足就可以达到平衡状态。若双方都不妥协退让时,就导致问题的无法解决,造成公共政策难以有效地被执

行这一现象。

 【分析成因】 :

一、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手段冲突

公共政策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是政策主体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手段作用于政策对象,使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过程。可见,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手段是影响政策执行的原因之一。

目标,即行动方向,具有导向性与规范性作用。同样,在政策科学当中政策的执行更是不能缺少政策目标的引导。可以说政策目标就是政策之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若目标偏差或不明,都将公共政策的执行导致失败。

在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通过某些渠道来执行政策,它是指执行机关人员为实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贯彻落实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的总和,即公共政策执行手段。执行手段有很多种,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及技术手段。多种手段的恰当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力的大小和效果。

在本案例中,通过采用“罚款机制”这一经济利诱手段,迫使许多工作人员把村民的超生看作自己的创收途径。虽然加强了他们的经济意识,但无形中他们已经被金钱化、物质化了,这不得不使大多数工作人员只能向金钱利益低头。此案例中政策目的本是为了减少超生数量,而通过不适当的“罚款提成”的执行手段,使结果相反方向发展,越办越糟糕。

二、“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政策执行偏差

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明显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在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导致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

在此县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者由于考虑到私己的特殊动机,使得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县政府的这种做法纯属挂羊头卖狗肉的替代式政策执行,即执行者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用自己的一套政策代替既定政策,对于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充分利用。

三、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欠缺,道德欠考察

作为政策的执行主体是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并存的。人们在一个社会中,就赋予了人们多重的社会角色。然而,当私立与公立发生冲突时,作为行政主体就应该毫不犹豫的追求国家利益,这是公务员最起码应该具备的公务特性。

相反,在案例中的县政府工作人员没有为民众派有的使命感,仅仅凭着手中人民授予他的权力私用。在利益因素、心理因素的考验下,他失败了。

四、作为政策执行对象的人们的传统观念太重,太愚昧,其思想观念严重被束缚。

这是长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贫穷、封闭让他们不开化,导致他们顽强的从不退化的传统思想和利益取向。因此,对他们做说服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宣传,提高他们接受政策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加强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取向分析,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

五、封闭的环境不利于人们接受新鲜食粮

任何案例都是处于一定的客观系统当中,有其自身特有的社会背景。置身于环境当中自然受环境的影响并改变着环境。

在此县,由于没有一个沟通交流机制让大家被驱使着思考一些事情。大家的思想还很封闭,未得到完全发展。只有置身于社会互动的环境下,才能让人开拓,接受新事物,不断地丰富自己且更易于接受开放先进的思想理念。

六、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 这表现在:

1)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比较起来,素质普遍不高, 从而, 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政策、科学知识的训练, 很难形成科学行政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难免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2)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 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浓厚。目前, 政策执行中“按章程办事的运作”, “受规则约束的运作”, “形式主义的非人格化的统治”, “不因人而异”等观念并未深入人心,随处可见官僚的“任性专断”, “这种官僚主义常常以„党的领导‟、„党的指示‟、„党的利益‟、„党的纪律‟的面貌出现, 这是真正的管、卡、压”[ 4 ]。书面形式的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官场逻辑, 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显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递减的重要原因。

3)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5 ]。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利益的分配问题, 所有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经历四个环节: 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和利益落实。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调整和规范社会的利益结构, 促进整个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因此, 它适用于全社会, 代表和维护的是一种整体利益, 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 甚至损害广大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 以致目标群体难以认同和接受这些政策, 进而对政策的执行产生消极情绪和抵触。同时, 政治决策者和市场决策者一样, 也是理性的追逐自身利益的人。在政治环境中, 犹如在市场环境中一样, 个人也会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 人们追求的是效用的最大化。我国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表明, 人们是在利益的推动下去实施政策行为的。公共利益与地方利益、私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决定了政策执行偏误的现实可能性。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长期存在的。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上级政府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以及作为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的广大利益主体必然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在一个制度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中, 在法定的权限和正当的利益范围内, 官僚们在制定政策时, 由于受自利动机的驱使, 往往会尽可能地在公共政策中体现、维持、实现、扩大自身的利益, 但是这种自身的利益会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围之内, 不至于与公共利益发生严重冲突。相反, 如果在一个制度不完善, 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下, 官僚的自利性往往难以受到有效的约束而发生膨胀, 他们就会通过所掌控的公共权力, 通过公共政策这一“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手段进行“政策寻租”, 把公共政策变成赤裸裸的追逐自身利益的工具。

 【解决办法】:

一、建立公共政策监督机制

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奥斯特罗姆指出: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有不顾道德规范、已有可能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人;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潜在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恪守信用的人也会违反规范。因此,有了行为规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就有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跟踪、评估,强化控制。并加强了廉政建设。

二、引入竞争

公共选择理论学派之“政府中的个人也是经纪人,都天生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政府机制并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他们常常以公仆的角色自居却不能公开追求自身的经

济利益,因此他们的自利动机受到限制,从而迫使一些公职人员的寻租行为和心理倾向的产生。因此要结合竞争和奖励机制,比如公开选拔、考试等。

 【参考文献】 :

[1] 李成智编著:《公共政策》,团结出版社,2000年8月。

[2] 曾纪茂等主编:《公共政策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3] 朱崇实等著:《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4] 胡宁生著:《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6.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六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讲只能初步解决一个懂的问题,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使学习的知识形成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通过复习、完成作业等活动才能实现。作业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课堂教学互补。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做到缓解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几位专家从不同方面阐述自己独到见解。

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分享了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和设计的一些经验。缪校长在交流中,风趣地比喻道,作业是一个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了解最少。他说,城区小学生作业多,时间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双减”首先是把作业量减下来。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要把落实教学目标的行为延伸到家庭作业,更不要把查漏补缺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作业上。

如果课堂低效,作业就是学业负担;如果课堂高效,作业是锦上添花。作业减负,关键在于课堂提效。围绕“双减”,凤凰小学在作业管理上做了很多尝试,这其中包括了五个“无”。无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两个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但有多种非书面“好作业”。学校依托校本阅读课程,开展全员畅读,亲子阅读。引导每一个家庭践行“把体育带回家”的理念,开展健身,亲子运动。阅读与运动,让学生丰盈精神,强健体魄;无手机打卡作业。学校杜绝利用手机端进行作业打卡,倡导纸质化阅读和必要的纸质化书面作业,保护儿童的视力;无家长批改作业。利用作业抽样调查和家长学生问卷等方式,防止出现家长代劳批改作业的现象。每个教师耕好一亩三分地,做到作业全批全改;无布置后不批改现象。学校严格按照“精选、先做、全批、及时反馈”的作业十字规范,有布置就必有批改,有讲评,有反馈,有辅导,强化作业的诊断功能;“无作业日”每月一次。学校已连续三年对3-6年级学生实施每月一天无作业日。学期之初,有计划地结合每月的节日或节气等排定一个学期的无作业日主题,给出无作业日的实践体验建议,让学生放下作业,亲近自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此外,除了日常的短作业,凤凰小学还开设了长作业。比如学生有“生活之美孝悌单”,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融入家庭生活等。有“气质翩翩艺体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艺术活动,展现个人才艺。缪校长说,“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通过一项作业,让孩子变成诗人、音乐人、剪辑师、画家……最重要的是收获了自我价值,发现了兴趣爱好,同时也懂得了感恩!”

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红星说,作业设计是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管理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时间管理,很多教育智慧都来自一线教师,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是做好作业管理的重要路径。周主任介绍了金华一些学校的做法,浦江县实验小学的作业减量、提质、增趣行动,并通过错题库提升学习的质量,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和高效。学校还开展“小鬼约题”活动,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从作业中选取“题目”(难度较大、思维含量高)模仿教师进行出题、改编并讲解。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他建议教师要经常反思,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是否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习得了方法、激发了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还要非常重视作业诊断作用,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掌握学习的情况。采用面批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诊断;通过作业,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校长董建康介绍,柯桥实验中学在作业管理上坚持四个导向,分别是——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数据导向,科学精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发展导向,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发展学习能力,培养悟性;社会参与导向,助力学生未来发展,实现学以致用。

董校长说,柯桥实验中学有《作业管理制度》,提炼了作业标准,对作业类型、作业量、内容、难度、作业时间、分层情况、批改与反馈等做了具体要求,细节处甚至连字号、字体、行间距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学校现在的作业类型有分层校本作业、自主作业、创新作业、实践作业4大类。学校一直以来立足规范,不购买任何教辅资料,除了校本分层作业以外,不布置任何附加作业。分层校本作业由一位老师主设计一节课后的作业,分三个层次难度设计,学生做完后,老师再对作业质量、批改等进行检查、统计,查漏补缺。

他认为要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教学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学校很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启动每个学生自带的“引擎”,发动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问题,自己去解决。学校很早就出台了《关于鼓励学生自主作业的实施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己“定制”作业,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自己学习中的“短板”,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更加灵动。

浙江省省教研室初中部主任章新其作了“促进学与教的作业设计”专题报告,他认为作业的内在本质功能是承载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业好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教学,一头挑着评价,成为教学和评价之间的纽带。学科知识要引导迁移运用,学习方式要走向真实深度,教学形态要注重学习指导,最终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育人的目标。

7.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篇七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VAR

一、引言2010年1月以来, 央行连续12次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到2011年6月, 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也进行了持续性调高。皆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学者多从信贷和货币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M1、M2做为货币供给的变量, 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做为信贷渠道的变量,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明确何种途径更为有效, 而忽视了货币供给量与信贷规模的内在联系。在实际经济运行中, 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 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受央行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大, 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进行分析有不妥之处, 本文选择货币供应量做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变量, 以国内生产总值做为最终目标, 分析货币供应量对国内产出的影响, 进而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文献综述王振山, 王志强 (2000) 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表明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王欣 (2003) 对我国1994年至1997年以及1998年至2003年第一季度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 在第一阶段信用渠道起主要的作用, 而在第二阶段货币渠道起主要效果。蒋瑛琨, 刘艳武 (2005) 通过实证检验认为, 以各个经济变量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的稳定性为标准, 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 M1优于M2, 优于贷款。邵立 (2011) 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实际产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二者都容易受到非政策因素的影响, 造成短期内出的大幅波动。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 变量选择选择M1和M2做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做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 数据区间为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 数据频率为季度。并对M1、M2和GDP三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生成lnM1、lnM2和lnGDP。 (二) 平稳性检验用Eviews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lnGDP、lnM1、LnM2三组变量的ADF统计量分别为-2.620859、-2.075654、-2.201076;5%临界值分别是-3.526609、-3.513075、-3.520787。△lnGDP、△lnM1、△lnM2三组变量的ADF统计量分别是:-35.95068、-4.090967、-3.066324;5%临界值分别是:-2.933158、-2.932404、-2.933258。根据检验结果, 各变量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序列, 其一阶差分项为平稳序列。 (三) 协整检验运用E-G两步法分别对lnGDP, lnM1和lnGDP, lnM2进行协整性检验得到方程 (1) 和方程 (2) 。lnGDP=0.020063+0.929913lnM1 (1) 回归方程 (1) 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对回归方程 (1) 产生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得到的ADF统计量-3.227678小于1%显著水平下临界值-2.622585,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因此我们认为lnGDP, lnM1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lnGDP=-0.100377+0.865133lnM2 (2) 回归方程 (2) 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对回归方程 (2) 产生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得到的ADF统计量-3.993291小于1%显著水平下临界值-2.622585,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因此我们认为lnGDP, lnM2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的拟合优度较高, 并且残差序列平稳, 说明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够引起国内生产总会的增加。四、结论 (一) 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货币供给的合理增加能够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而如果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产生流动性过剩, 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所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应当避免过度的经济刺激计划, 保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增长。 (二) 实证检验证实, M1和M2都能够在长期内对经济产生影响, 但M1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比M2稳定, 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时, M1优于M2。

参考文献

[1]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 2005 (5) .

[2]邵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介目标相关性和可控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 2011 (5) .

[3]王振山, 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0 (12) .

8.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八

我们预期,只要外部条件没有严重恶化,未来五年GDP增速将降至每年8%,CPI每年增长2-3%。GDP增长将更多地来自内需(尤其是消费),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出口将依然稳步增长,但进口增速将超过出口。因此,预期未来五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5%降至4.5%。

我们相信金融、能源和消费品行业在中期将高于各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能源价格改革以及强大的潜在需求将推動国内能源厂商的利润增长,尤其是石油公司、大型煤炭公司以及电厂。金融机构的加速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开放将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银行和保险公司,尤其有外国战略投资的公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消费增速已十分惊人且未来有利好政策出台,消费品行业将发展迅猛。

目前货币政策基本无效

1997-2005年期间中国实际上采取的是固定汇率,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逐步融入全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日益削弱。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使中国获益匪浅,同时亦让中国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因此,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增强中国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抵御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这要求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扮演更重要、更积极的角色。

美国的货币政策具有高效、前瞻、逆经济周期的特点。这反映在美国经济增速和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紧密关系上:经济上升期间利率上升,经济下降期间利率则下降,过去25年里,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名义GDP增速的相关性高达64%(图1)。而且利率水平密切追踪名义GDP的变动情况。

对比而言,我们失望地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无效,缺乏前瞻性,且对变化的宏观经济条件反应迟钝。利率水平严重偏离经济增速,两者甚至呈强负相关关系,1998年以来相关性为-60%(图2)。这反映一个事实,即在经济上升期,收入和资本流入快速增长带来的资金面宽松使得利率偏低。低(高)利率往往导致通胀(通缩)或资产价格泡沫(暴跌),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金融稳定性构成重大风险。

亟需放开利率管制,提高央行独立性

中国货币政策的病根在于汇率不灵活、央行缺乏独立性。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资本控制日益失效,汇率的僵硬大大阻碍了货币政策的发挥。中国亟需把以汇率为导向的货币政策架构转变到关注价格稳定上来。

我们认为,中国应在目前的政治、行政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央行运作的独立性,即使没有完全的独立性亦应赋予更大的权限决定货币政策的关键参数。具体来讲,国务院可以提高央行在未征得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调整利率的权力。一旦成为现实,央行便可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政策立场、给市场传递清晰的信号,进而降低宏观经济调整的成本。

目前维持国内外利差的做法有助于调控汇率的市场压力,但亦存在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中国可在维持实际有效汇率(real exchange rate on atrade weighted basis)稳定的同时加大名义汇率的浮动范围、提高汇率的灵活度,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加速将与国内通胀率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同步,这个政策正是新加坡所采用的。

9.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九

关键词:公共政策;收益;成本;不均衡

1.公共政策中存在收益与成本分布不均衡

从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功能来说,公共政策带来的利益与公共政策支付的成本并不需要也很难集中到同一社会群体身上,公共政策中收益与成本分布的不均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1公共政策固有的缺陷

公共政策本身所固的缺陷也是导致政策收益与成本不均衡现象存在的一大因素。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尚未出现十全十美的决策机制。阿罗定理所揭示的循环投票现象表明了综合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可能性。

1.2有限的政策资源

资源的支持是政策制定的基础。政府制定政策时所依靠、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经济总量、技术水平、信息容量、人力资源、政府权威、主导意识形成以及民意认同,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政策资源是有限度的,其消耗不能超过社会本应支持的成本,否则导致政策的有效性弱化,政策体系的整体效率就会下滑。

1.3源源不断的政策需求

政策需求急剧增加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千变万化的政策环境和日益增多的利益团体。政策环境对政策主体提出诉求并限制政策主体的行动。当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后,政策主体仍沿用原本政策解决新的问题,就难免落入俗套,导致收益与成本的不均衡。日渐增多的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会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向政策制定机构施加压力,表达政策愿望、提出政策诉求。因此,有限的政策资源不能满足所有政策的所有需求,从而使一部分政策客体产生收益与成本的不均衡。

2.公共政策中收益与成本分布不均衡存在的主要原因

2.1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与维护公共利益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然而政策要使得社会每一个集团都获得利益是比较困难的。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是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共同诉求对象。政府必须建立一定的标准来平衡不同的政策诉求。公共政策应立足于发展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了维护和追求这样的利益,不得不暂时让一部分政策客体付出更大的成本。比如当前在住房、医疗、养老、失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无疑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为了使政策顺利推行,应做到使政策尽量能够对大多数人有益。在公共利益的处理上,政府决策水平应集中表现在发掘相同点、平衡不同利益需求的能力上,通过一种合理的政策序列的设计和安排,既保证公众的利益一致,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需求,还能顾及少数公众的特殊利益。

2.2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扶持

无论人们多么强调社会平等,无论采取哪一种公共政策,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现象都客观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利益集团发言权的大小不同,公共政策的中所体现的利益倾斜度就大小不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因道德或其他动因,在某些场合显示出对社会中弱者的关心和扶持。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进行着大调整。所以,出于对政治稳定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提倡,政府会主动采取相应政策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事实上,这会对公共政策客体的收益与成本的不平衡产生影响。

2.3政府自身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是多元利益主体之一,也要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行为组织,政府由若干成员组成,每个成员的利益以及他们的总体利益是借政府的机构来实现的。政府中的个体也是经济人,都天生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政府机制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对政府及官员的物质激励非常有限,他们常常被置于“公仆”的地位而不能明目张胆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这就迫使他们采用其他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政府规模的最大化、部门支出的增长等都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扩张行为。这种人为的、主观的选择特征,必然使公共政策在分配社会利益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3.处理公共政策中的收益与成本分布的不均衡的对策分析

公共政策中收益与成本的合理适当不均衡分布是必然的,若严重失衡,则会违背公共政策的本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公共政策中收益与成本的不均衡分布处于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

3.1给予受损的社会群体合理的利益补偿由于国家宏观规划和战略选择使一部分政策客体做出巨大牺牲,政府应当注意调整政策,使获益与成本的不均衡度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应改善因战略选择而人为制造的利益成本分布不均的状况。对于政府因维护公共利益,通过政策调整利益关系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政府应对这一部分因政策而失利的受损者进行合理补偿。

3.2限制不公正的政府行为

政府受自身利益驱使而制定的收益与成本不均衡的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无疑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但如此不能忽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应该承认其合理的自利动机,对其应有的权益给予充分保障,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政府利益约束机制。

第一,政治约束。主要包括宪政约束。宪政制度是确保国家能够忠实代表公共利益的关键。政府行为必须限定允许的范围内。民主约束。政府利益必须受民主约束,这是政府利益合法、合理的前提。

政府接受人大的监督和约束,既保证了政府利益的自主性质,又使自主性保持在限度内,接受社会制约,获取社会的支持。

第二,经济约束。主要包括财政约束。现代财政预算制度的建立有效地约束了政府的财政收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利益的扩张。分配约束。政府既是利益分配和调节的主体,也是客体,政府也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在利益分配中,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精简和优化机构和人员。

第三,建立政府自律的工作机制。一是行政责任机制。指依据政府行政职能和政府公职人员职责建立起来的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力、政府利益相结合的系统。二是行政效率机制。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政府行政的结果的度量和评价行政效率最基本的标准。

第四,重构政府自律的行政体制。重构政府自律的行政体制的途径在于创新和改革,一方面要创新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要从计划经济取向转向市场经济取向,行政活动不能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利益不能违背和超越市场运行规则,更不能借助政府行政手段追求政府利益。行政组织改革方面,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应以职能和效率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注重行政活动法制化。确立政府行政的权力行使规则和程序规则,保证行政权力行使不超出必要的限度,以实现保护市场经济运行和市场主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0.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十

2013-10-2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调研组 余昌淼、李宁、黄德锋

2010年12月,按照中央和江西省委关于创先争优的部署,着眼于再现“苏区干部好作风”,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赣州市创造性地组织市县乡2.3万余名干部下基层,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为主题,开展了“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简称“三送”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三送”活动,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干部作风,使基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李源潮同志对赣州的“三送”活动作了重要指示:“江西赣州组织两万名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很好,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应在争先创优中推广。”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认为,“三送”工作是新形势下全市党员、干部别开生面的“进村赶考”,成为促进作风转变、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益探索。

赣州开展的“三送”工作采取领导联系乡、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进工作人员挂职锻炼的方式,实现群众与干部双向全覆盖,使“三送”工作覆盖全市各级干部、覆盖城乡居民、覆盖外出务工人员,确保每位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赣州市开展的“三送”活动,成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有效抓手,为顺利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送”缘由与初衷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赣州市开展的“三送”工作,其初衷,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历史渊源。赣南是苏区精神发源地和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形成地。苏区时期,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形成了“苏区干部好作风”。“苏区干部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赣州市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现实需要。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新老更替,有群众反映,一些干部长期作风散漫、脱离群众,现在路宽了、通讯发达了,但干部却难见了、事情更难办了;有的地方一些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庸懒散奢、办事不公、与民争利等问题突出。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牢固树立“民生为本”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固本之要。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他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一切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是从作风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稳固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开展“三送”工作,就是要让干部“接地气、鼓士气、增底气”,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力量之源。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无数革命先辈和赣南人民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与梦想。国家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寄托着中央对赣南人民的深切关怀。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将为赣州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这些时代机遇面前,赣州市委认为,要全面贯彻中央和江西省委重要部署,把政策落到实处,需要干群同心,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抢抓历史机遇,用足用好政策,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送”做法与特点

“送政策”,立足宣传、解惑,着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送温暖”,立足排忧、解难,着重解决感情不沟通的问题;“送服务”,立足发展、致富,着重解决宗旨不落实的问题。赣州市坚持每一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每一户群众都能得到干部联系服务,干群双向互动、网络全面覆盖。

联系全覆盖。依据部门职能差别、干部工作经历等因素,实行机关干部挂点联系,乡镇干部分片联系,下派干部驻村联系,编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各有侧重”的立体式群众工作网络,干部与群众保持直接的、常态的、相对固定的联系。全市9.318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238万户群众,实现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推动了市县乡为民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

干部沉下去。赣州市优先选派刚参加工作的“三门”干部、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长期离开农村的干部、拟提拔重用的干部组成工作队,常驻村(社区)(简称驻点)一年以上,每人至少联系群众 20户,并要求访遍所驻点所有群众。驻点干部工作日都在点上,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简称“三同”),和群众一起过、一起苦、一起干,节假日实行轮休。田间地头就是他们的办公室,群众的大事小事就是他们的行动令。

为民办实事。赣州市依托“三送”,开展“20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广泛征求群众对扶贫工作及干部作风的意见,摸清全市困难群众的真实生产生活状况。“三送”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五促进”:促进创业致富,找准发展路子,提升创业技能,发展致富产业;促进环境提升,加强村镇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生改善,抓好扶贫开发,落实惠民政策,帮助解难济困;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平安创建,化解矛盾纠纷,丰富群众文化;促进基层党建,建强领导班子,培优党员队伍,发展基层民主。

服务常态化。赣州市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防止和克服群众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阵风”“两张皮”“三板斧”现象。实行单位联系点、干部联系户“届期制”,原则上五年不变,真正把群众当家人、亲戚关怀牵挂。

管理数字化。赣州市打造了群众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专门申请了“96333”短号,建立了群众信息服务中心,构筑了集政策信息发布、社情民意传递、干部作风监测、应急事件调度于一体的群众工作服务平台。目前市、县两级都开通了“96333”群众服务热线与网站,对群众诉求实行全天候受理,并形成了一整套集中受理、分级承办、限时反馈的工作机制;着手建立群众信息库,对每个干部的联系服务对象实行信息化管理。运行制度化。围绕“怎么服务”“怎么监督”“怎么评判”等关键环节,赣州市建立了群众诉求解决制度,要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必须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村乡县市逐级上报,四级联动解决,建立了联系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村情民意恳谈制度、资金保障制度、明察暗访制度和群众工作考核制度,制度化建设得到很大的加强与提高。“三送”成效与启示

赣州市开展“三送”工作两年多来,给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党群干群关系、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

领导决策更加科学,执行的底气更足。在“三送”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大量的、直接的、及时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实情、摸清了家底,干部深化了市情县情认识,提高了决策的准确度、科学性,对执行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得心应手,底气更足。

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赣州市广大“三送”干部弘扬苏区精神,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入手,党群干群之间那堵“隔离墙”不见了,苏区时期那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干群密切关系又回来了。

基层组织更加稳固,加快了发展步伐。“三送”工作推动了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增强了基层干部和党员的为民服务意识,让基层党组织焕发了新的生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赣州“三送”工作两年多的实践,给予了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的启示。

贵在直接和常态联系群众。干群如亲戚,越走越亲。勤走动、常联系,群众自然就会把干部当亲人。随着“三送”工作的深入推进,干部作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赣州市通过干部“三送”,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直接联系、全面覆盖、常态落实的问题,使干部真正服务于民、扎根于民,干群之间打成一片、鱼水情深。

核心在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以利益为纽带,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群众工作就能实打实、一通百通。“三送”工作中,干部带着责任下去、解决问题回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事事见真心,把工作做在群众急需处、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得百姓赞誉。

关键在坚持群众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工作方法千条万条,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最关键的一条。要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示范带动下,充分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组织起来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三送”工作中,下派干部坚持宣传、组织、教育、引导群众,把政策送给群众掌握,把意见交给群众讨论,把资金划归群众管理,把“三送”的过程,变成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激发事业发展内生动力的过程。

根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三送”工作、群众工作的核心,都必须扭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必须依靠群众和激发群众活力,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节点难点问题,上下齐心、攻坚克难,谋求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生命力在于形成长效机制。赣州市委从开展“三送”活动之初就把建立健全制度作为一项重大事情来抓,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三送”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干部作风、加强党性锻炼的有效载体,不能把活动当成一阵风,搞形式走过场,要把好的做法、经验制度化、常态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1.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篇十一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一)國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上存在的不足

1、分支机构收缩。从前金融机构是贷款权限下放到各部门机构,现在则是贷款权限上收,以至于绝大部分县支行甚至地市行几乎没有放款的权利。银行信贷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重点行业集中,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以致造成贷款上的“农转非”,资金上的“乡养城”,县域经济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贷款的激励机制,而约束条件苛刻。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强有力的传导渠道,上述迹象表明,国有商业银防范金融风险所出台的措施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有时是不完全符合的,这样造成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

2、商业银行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难度依然很大。尽管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剥离了部分政策性业务,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全国剥离了13900亿元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仍然很大,增量仍在滋生。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

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行使时受到多方干扰,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央行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政府通过专业银行向央行分支机构贷款,分支机构向总行争贷款的“倒逼机制”,刺激央行多发基础货币以满足资金需求,这十分不利于实现货币稳定的目标。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外部时滞问题

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产生应有的效应。

三、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策

(一)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我国的货币政策要真正实现间接调控必须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利率弹性,完善利率体系,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二)扩大汇率浮动范围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当前形势下,对资本实行严格管制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试图通过资本管制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方法不太可取,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是一条比较现实的途径。从中长期来看,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能有效地减少固定汇率目标所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的冲击,实行更加积极和更有应变能力的汇率政策,走出被动应付的局面,提高央行在货币调控中的主导地位。

(三)在扩大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冲国际资本流动、调节货币供应量以稳定宏观经济最有效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性强、时效性强的特点,既可通过货币市场调节利率,又可通过外汇市场调节汇率,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通过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的协调配合,调节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的供求,有利于实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的统一。

(四)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加强货币合作的广度,寻求多方货币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合作范围应逐步扩大,从两岸三地的合作到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再到与其它主要经济国家的合作,最大限度减少其它国家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溢出效应。

12.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篇十二

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原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 其实施的效果与调控预期的差异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中国经济持续升温以及宏观层面上的诸多问题, 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 而这恰恰是货币政策最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央行近几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回收流动性, 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以此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与调控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仍处高位, 而且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也被打破,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提高, 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二是年初制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被突破。因此, 有必要深入分析造成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原因。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

通常,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的直接影响, 而这种效率是特定的金融制度、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主要原因有: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 金融市场不健全, 融资结构单一, 公众预期不稳定, 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投融资行为等。这些问题是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引起的, 在短期内很难有效的解决。

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目前, 中国成本型通货膨胀压力巨大:一是国际粮食价格进一步上行的可能性很大;二是资源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保持持续走高趋势。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通常只对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能够进行有效的调控, 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无能为力。

3. 资本自由流动使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及资本自由流动, 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和强度受到很大制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很大。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均衡造成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 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 央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 买进美元, 大量投放人民币, 同时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 要考虑中美利差因素, 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造成较大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

金融创新是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 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创新作为一种金融工具,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1. 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 商业银行充当重要的作用, 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和意图通过商业银行传达到经济社会中。金融创新降低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的力度, 证券业务、表外业务和服务性业务的比重不断加大。这势必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 特别是随着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传导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 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 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随着经济发展, 货币需求总趋势呈现增长态势, 但是, 金融工具的创新却从结构上弱化了货币需求。许多新型信用工具, 如银证通、银保通, 除了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 还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和变现功能, 使得货币需求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3. 金融创新放大了市场化效应, 弱化了行政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理财产品业务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影响值得关注。理财产品作为银行资金来源, 却不是存款, 因而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由市场决定, 而且多数情况下高于存贷款利率, 这在利率水平上与货币当局调控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意图是一致的, 但是, 货币当局却不能影响或作用这部分资金运用比例, 这对有效调控流动性不起作用。

4. 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 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运行更加繁杂多变, 资产更具流通性, 价格也更具易变性, 分散了货币当局的注意力和控制点, 影响了货币当局的正确抉择, 加大了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另一方面, 金融创新导致金融业务大量交叉, 新型金融工具的运用与金融衍生品的出现, 使得利率与汇率政策的传导更具有不确定性, 传导时间更难以把握, 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外在时滞, 给货币政策的判定效果带来较大困难。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得出中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高的结论。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因此, 需要对中国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 降低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在政策体系方面, 针对金融创新的灵活性, 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自我调整机制, 运用不同的政策方式, 借助不同的政策工具, 进行灵活调控。在政策主体方面, 针对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弱化, 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的地位, 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政策操作方面, 针对金融创新工具的多样性, 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更多重视货币政策操作对社会公众的导向性影响, 通过调整社会公众的预期, 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在政策环境的改革方面, 针对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必须适当加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严格控制改革转轨风险, 循序渐进, 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摘要: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和评价, 探讨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原因, 在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 指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将产生重要影响, 增加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难度。为解决金融创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产生的问题, 提出了针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建议, 以便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有效性,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小丽, 杨晓光.基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 2008, (3) .

[2]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 2009, (4) .

[3]白钦安, 李安勇.试论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J].国际金融研究, 2003, (6) .

[4]王煜.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中国金融, 2001, (7) .

[5]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学校基金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成长作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