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5篇)
1.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一
附件
2天津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申报指南
一、申报组织
1.市科协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指导单位,负责受理、审查建站申报材料、组织评审等建站推动工作。
2.各区、县、滨海新区功能区、集团公司科协,申报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作为推荐单位,负责本地区、本系统的建站推动和申报组织工作。推荐单位需对建站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3.建站申报时间一般为当年4月至9月,具体时间安排请参看《申报通知》。请推荐或申报单位于截止时间之前报送书面申报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4.书面申报材料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的院士专家与企业(单位)《共建协议》要求为原件。
二、申报材料
建站申报材料包括《建站申请》、《“院士专家工作站”登记表》、《共建协议》、《企业介绍》、《项目技术需求》、《已请或拟请院士专家情况》、《建站条件》和相关附件。
(一)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请
《建站申请》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单位)简介(含企业注册地址、注册资金、企业组成、人员情况、从事行业或主要产品等);
2.企业(单位)资质;
3.企业(单位)研发团队、条件及状况(承担重大课题或取得重大成果)的简要介绍;
4.企业(单位)建站目的。
(二)“院士专家工作站”登记表
应逐项填写,并签章齐全。
(三)共建协议
共建协议一般应包括建站目标、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双方权利义务、知识产权约定及其他相关事项等内容。共建协议可由建站企业(单位)与院士专家专门签署,也可包含在有关课题或项目的合作协议中,但协议条款要有明确的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内容的表述及院士姓名。
(四)企业(单位)介绍
企业(单位)介绍一般应包括:
1.企业(单位)一般情况介绍(可参看《建站申请》的相关内容);
2.企业(单位)架构、资质、人员情况;
3.企业(单位)主营业务及近三年经营状况;
4.企业发展目标。
(五)项目技术需求
与院士专家在《共建协议》期限内,拟开展(或已经开展)的合作项目、课题的现状、研究目标、合作内容、主要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设想)等。
(六)已请或拟请的院士专家情况
应包括院士专家的一般情况及主要成果。
(七)建站条件
一般应包括:
1.企业(单位)规模及在行业内的地位;
2.企业(单位)研发(研究)团队情况(列表);
3.企业(单位)科研投入情况(列表);
4.企业(单位)产学研合作情况及取得成果(列表);
5.工作站基本工作条件及主要研发、试验仪器设备情况(列表)。
(八)相关附件
一般应包括: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法人代码证复印件;
3.企业资质证书;
4.企业科技成果、科技奖励或获奖证书等。
三、申报、评审程序
1.建站企业(单位)向推荐单位提交申报材料电子版;
2.推荐单位(区、县、滨海新区功能区、集团公司科协或业务主管单位)审核;
3.申报材料电子版提交市科协;
4.市科协审查申报材料电子版并提修改意见;
5.建站企业(单位)报送正式书面申报材料;
6.现场考察;
7.评审。
四、联系方式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业企业工作部: 联系电话:27121449 27114778 电子邮箱:tast2008@126.com 联 系 人:刘振信
通信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邮政编码:287号 300041
2.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二
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成效显著。从2008年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央七部委《关于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的意见》以及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持作用的意见》的精神,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针对浙江籍院士多而在浙江工作的院士少、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强烈的现状, 在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浙江省科协与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经信委、科技厅、教育厅、人保厅、财政厅等部门合力有序地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 (以下简称工作站) 建设工作。经过4年来的努力, 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共建站252家 (其中省级站53家) , 签约院士190名 (其中省外院士171名, 外籍院士3名) , 共有1 700余人次的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进驻工作站, 累计举行地方和行业发展战略咨询活动50余场次, 签订科技研发项目600项, 有效转化成果近300项。主要成效可归纳为“四个一批”:一是柔性引进了一批院士专家高端人才, 推进了浙籍院士与专家的回归。170多名外省的院士加盟浙江省, 成为浙江省的“编外院士”, 其中多数是浙籍或在浙江工作、学习过的院士, 因而被形象称为“浙籍院士回归工程”, 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智高点”。二是共同搭建了一批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创新平台, 推进了多方主体的协同创新。通过院士直接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大院名校及创新团队参与浙江省企业科技创新, 如杭州通过建站引入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研究中心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并建立了相应的研发基地;依托院士专家所在院所的科技资源改造是提升建站主体的研发机构, 增强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如海圣压力器械公司依托邱贵兴院士工作站筹建了绍兴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院。三是合作攻关破解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 推进了建站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宁波东方集团在黄崇祺院士团队的主持下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大长度、大截面高压电等级”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研发基地, 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 研制了我国第一线110 k V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 打破了国际封锁。工作站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动力”。四是联合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人才, 推进了科技信息的共享与利用。“依站办学”实行传帮带, “借站留学”把企业人才送到院士所在院所深造, “驻站求学”则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就地培养。如李依依、费维扬、张齐生院士相继在企业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并与工作站实现联合互动的培养新模式, 出站博士多数留在了建站企业。
此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国科协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继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和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后,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第二次对工作站建设作重要批示, 浙江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给予肯定, 作出批示, 提出要求。中国科协陈希书记来浙江省调研工作站建设并提出了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新要求, 书记处张勤书记来浙江调研时也肯定了浙江省科协在工作站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验。2012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两办”《意见》) , 省编委正式批复成立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 省财政将以奖代补的省级工作站经费纳入预算, 并与省科协联合下发了《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省委人才办还对省级有关部门进行了“两办”《意见》的任务分解。所有这些, 不仅凝聚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工作站建设的关心支持, 也为浙江省工作站建设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特色鲜明。一是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 着力构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高端智力创新平台。现在的创新平台和载体很多, 工作站如何实现差异化, 贯穿浙江省科协工作的始终, 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三五七”的建设思路, 即:“三共同” (共创平台、共建机制、共谋发展) , “五平台” (引进高端智力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战略咨询与信息交互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成果转化平台) , “七原则” (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项目为纽带、实质性合作为基础、产业化为目标、内生驱动为根本等) 。对工作站的这些理解与定位逐步得到了院士专家和企业的认可与肯定, 为工作站建设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二是以“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和“有为才有位”的理念, 竭力打造具有科协特点、浙江特色的科协服务创新品牌。科协具有人才荟萃和组织网络化的优势, 但缺乏资金、项目、政策等手段, 举党委人才办、组织部的旗, 与科技、人才、教育、财政、经济等部门合作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方式, 既可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 又可以争取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而在理念上坚持有作为才有地位, 不仅使这项工作逐步得到了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理解、关心、支持, 解决了机构、人员、经费及政策措施上的诸多瓶颈, 而且也使这项工作进入了党委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之中。目前,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技术创新试点省份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人才发展目标任务分解与考核中都已将工作站建设列入。三是以制度、管理的顶层设计为保障, 努力构建服务工作站和院士专家的长效机制。由于工作站建设是自下而上推动的, 是从院士行活动逐步演化而来的, 故缺乏整体布局、长远规划, 也没有其他创新平台那样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为此浙江省科协从一开始就依靠并联合省级有关部门以协调小组的名义下发实施意见, 并逐步探索管理办法、评审认定办法, 以及考核办法等, 及时指导各地和工作站加强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各地也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推动方式和工作站管理模式。特别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两办”《意见》印发以后, 不少地方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及管理办法。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也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工作站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 工作站建设还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正式确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对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明确, 我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 而是必须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因此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加快科技创新, 向人才要“红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不仅对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还对科协所属学会组织 (即科技社团) 提出了“三个发挥作用”的具体任务, 这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以文件形式第一次明确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可以发挥重要的职能和作用。可以说, 工作站建设是科协及学会组织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与抓手, 如何进一步推进并更加富有成效, 是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换句话说, 如何建立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内生性的引导、推进、激励与服务机制, 促进高端智力集聚浙江、浙江籍院士专家回归、推动浙江创新发展, 是需要认真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按照新的形势要求提升认识、丰富内涵、科学指导、优化运行、形成机制, 工作站建设就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就会被其他协同创新平台和新的产学研用合作形式所取代。此外, 工作站的发展还不够平衡, 区域协调、部门合力、内生驱动、上下互动还需要强化, 部分建站主体对工作站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建设意见, 相应的政策、环境、载体、途径、保证等还不够明确, 这些也是制约工作站建设的因素。因此, 工作站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进一步深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一是对工作站及其建设的认识要有新的提升,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目前, 浙江省的工作站建设已从过去的面上推进与数量扩张进入到内涵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对工作站的内涵与本质也要有新的认识, 要与时俱进。过去认识的高度不够, 甚至还有误区。这与这项工作是基层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缺乏及时的总结提炼有关。发展到今天, 工作站建设已经不是前些年单纯的院士行, 也不只是单向的技术推广、一次性的项目合作和被动的成果转化, 而是在供求对接的基础上、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的紧密“联姻”, 发展成为基于院士及团队与企业双方内生驱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并且在合作内涵与职能上已拓展提升到发展战略咨询、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国家重大专项合作承接、高层次创新人才合作培养, 许多工作站已成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核心, 从而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部分建站院士也已经进入从点到面、从技术合作到投资经营机制的综合性合作, 实现了一些地区或行业共性技术的共享。这正是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其他创新平台单向性、被动性、短期性、间接性的不同所在, 特别是发展战略咨询、合作培养人才的职能和直接无缝对接、双向内生驱动、互动互利协同创新的特点是其他创新平台所不具有的。
从本质上讲, 工作站是有助于推动形成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是基于内生驱动的产学研用的有机统一。这符合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是符合国家推进创新的路径与政策方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双方有效需求为导向、以内生驱动为动力, 就是要通过院士团队把高校、研究院所、其他创新平台的科技资源或创新要素与企业的资本、技术及其经营机制相聚合, 因而能够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系统。作为高端智力人才, 院士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 实现“两富”现代化浙江的最大潜力、优势之一。浙江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 需要更加重视并发挥院士“智高点”的引领作用。其实, 院士及其团队就是一座“金矿”, 院士及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所构建的工作站平台可以做到3个能够:一是能够汇集一流的专家和富有潜力的后备力量, 使相关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从而起到了“聚宝盆”的作用;二是能够搭建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交叉综合的战略决策咨询平台, 使企业成为创新的决策主体, 从而起到了“航向标”的作用, 引领企业发展;三是能够突破传统体制并穿越高校、院所、政府与企业的边界而推进知识的生产、扩散与应用, 从而真正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智本和资本的交融。工作站就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平台、智本与资本交融的载体。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会进一步增强推动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也就弄清楚了工作站是一种怎样的协同创新组织形式或合作模式, 应该如何推动院士团队与企业结成基于有效需求和内生驱动的协同创新机制。
根据“两办”《意见》, 今后要在浙江省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 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等, 集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 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团队, 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平台, 形成一套有利于吸引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激励机制, 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产学研用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与机制。对此, 工作站建设不仅是有效的载体, 也是重要的抓手。
二是工作站建设的内生驱动与工作推动机制建设要有新的推进,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如上所述, 工作站建设是实践中自发产生的, 又是主要由科协来推动的, 缺乏顶层设计, 各方面的认识也有差异, 有先天不足。因此, 一方面要继续以“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 集中各部门的职能与优势, 在党委人才部门的旗帜下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切实落实各部门对工作站支持扶持的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 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工作站建设与发展, 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成熟一家建一家, 不攀比、不求数量、更不能徒有形式, 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院士团队建站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数量控制;申请建站的单位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有内在的有效需求, 还要对区域、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带动、产业集聚与提升、科技辐射与推动作用, 从而放大工作站的成效;此外, 还要完善工作站申报认定、绩效考核、表彰激励、动态管理的制度与方法, 健全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引导各方自律, 努力提升工作站建设的水平, 确保富有成效和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建站主体, 不仅要为院士专家团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工作站为平台、以院士团队为旗帜, 有效整合各方的科技资源、吸纳凝聚各方面的创新要素, 在与院士团队的合作上形成互动互利、协同协作、集聚集成的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工作站建设已有4年实践和探索, 企业与院士团队的合作在形式上也有许多卓有成效的模式, 没有最好、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适用就是最好的。当然, 作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企业主体、有效需求、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就是基本的关键词。其实, 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双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作为企业在科技创新合作中的有效需求就是指企业既有合作创新能力又有合作动力的需求, 而院士及其团队不仅具有技术供给的能力, 更有研发成果工程化、市场化的需求。浙江省科协的任务就是要在二者之间构建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 并为使双方的交易成本最低提供服务。下一步还要推进工作站与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创新团队乃至专业研究生培养等创新平台 (载体) 的相互促进, 优势互补。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 可以为工作站建设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条件。
3.“借力”院士专家工作站扬帆 篇三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保障
大北农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依照中国科协和北京市科协相关规定,合理布局,科学规范化管理,由集团总裁、董事长邵根伙博士牵头组建工作站领导小组和由4名专职管理人员组成工作站办公室,对工作站工作进行专业化管理和高水平服务。集团高度重视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为工作站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设立了企业自筹专项资金,不仅确保了日常所需办公经费,还对在站院士专家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单位,在每个项目的初始阶段,划拨10~20万元的经费支持,保证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进站院士一直以来作为集团高智力资源、顶级智库服务集团发展,在集团战略咨询、技术指导、新产品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研发团队培育,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充分发挥进站院士的高端智力资源优势,为集团技术创新带来活力。集团在院士专家的悉心指点下,大北农技术创新战略开始进入“加速跑”阶段,集团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人员得到良好的锻炼,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成果产业化合作带来了良好运营成效,创新成果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集团动物医学领域研究上处于国内民营企业研发的前列,投入巨大,成果凸显,在进站院士陈焕春、夏咸柱、刘秀梵、张改平技术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自主研发,顺利获得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国家新兽药证书(2011新兽药证字28号),解决了养殖业领域重大的科技难题,产品获得了广大养殖业主的好评。该疫苗自2011年投产至今,由集团疫苗生产基地福州大北农和成果转让单位成都天邦共生产约3000 万头份,新增产值超过3 亿元。2012年12月,大北农集团以此疫苗合作参与申报的“重要动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集团动物饲料领域在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基础平台上开展研究,在项目合作研究上与范云六院士团队多次商谈植酸酶玉米的产业化方案,实现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现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在此创新领域将会带来極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饲料领域新型原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集团于2014年引进李德发院士进站,并和李院士及其团队开展长期和紧密的合作,双方在实时测料配方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实行开发与推广等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应用数学、统计学和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手段,研究我国猪饲料营养价值模型化技术。应用“猪饲料的实时测量配方”,可全面提高大北农猪饲料配方技术水平,降低大北农饲料配方成本,对巩固大北农在行业的领导地位和加快大北农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1年12月,大北农集团作为项目第三完成单位承担的项目“仔猪健康养殖营养饲料调控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北农研究的技术和产品首度得到国家的认可。
郭予元院士指导并积极推动集团植保产业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邱德文研究员带领的生物农药团队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启动“新型生物农药—灰葡萄孢植物免疫蛋白创制与生产”研究,双方以蛋白质生物农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为核心,开展合作研发与推广,并对未来生物农药领域开展了全方位战略合作。目前,蛋白产品创制与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剂登记等工作全面展开。未来该项目将重点在生物农药病毒病制剂、生物种衣剂、生物保鲜剂以及生物肥料上开展全面示范推广,预期实现年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大北农集团科协扎实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以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技术研发主力军,极大提高了集团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院士站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结合集团发展实际,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集团现有基础平台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建立与进站院士专家团队项目对接的长效机制,务求实效,开拓创新,真正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创新性国家建设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
4.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 篇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0]39号)、《绵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绵委发[2011]8号)和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人才创新发展集聚中心的意见》(绵委发[2011]10号),为规范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作用,促进绵阳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依托省、市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平台。
第三条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在全市重点优势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及高新技术园区等,建立5—10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知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服务产业、突出重点;供需对接、实现共赢的思路。通过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在我市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吸引凝聚一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创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平台,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快速成长,探索一套有利于吸引市外高层次人才来绵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
第二章 任务与条件
第五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
(一)通过政府引导,以产业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为建站单位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鼓励有条件的院士(专家)工作站采取企业化运作,面向区域、行业开展科技服务。
(二)指导和帮助企业与行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重点产品研发,组织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
(三)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建站单位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四)与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人才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
(五)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智力及项目。
(六)通过建站,促进院士专家所在单位(团队)与建站单位建立长期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
第六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依托企业和各类园区建立,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当地及本行业竞争力强、发展态势好,且对建站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各类企业。
(二)有明确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和稳定的经费支持,有较完善的技术支撑条件和服务体系,能为院士(专家)进站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他后勤保障。
(三)具备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研发团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原则上,进站从事研发人员达10人以上。
(四)与1名以上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研究方向符合我省、市重点产业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有明确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项目。所指“专家”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合作项目属可转化的成熟项目,能引领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五)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发载体,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的单位以及市级以上创新型示范企业、省级产业化基地或园区等可优先建站。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七条 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报评定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基本程序为:
(一)申报推荐。符合条件的创建单位按要求填写《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书》(绵阳市科协网下载),由相关部门初审推荐,报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办公室(市科协)。
(二)专家评审。评审工作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的指导下,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专家评议和实地考察,评审产生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三)批准认定。评审结果经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批准认定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文认定为“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并授牌。
第四章 管理与服务
第八条 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实行动态管理。建站单位应每年底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报告建站情况及成效。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组织对建站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对管理先进、成效显著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及优秀工作者给予表扬;考评较差者,予以告诫或摘牌。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设站单位,由联席会议核准后,取消“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
(一)在申报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建站单位因技术原因发生重大安全、质量或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
(三)建站单位因偷税、抗税、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的。
第十条 建站单位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主体,应当制订具体管理办法,所需专项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列入预算,与院士(专家)签订聘用与合作协议,为引进的院士(专家)及其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必需的研发设施及相关科技管理人员,并为每位签约院士配备1名以上的科研助手。
第十一条 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国资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协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科协。
第十二条 各级政府应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指导和服务,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市级有关部门对院士(专家)工作站承担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予以倾斜和支持;对工作站引进急需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等给予大力支持;对进站专家优先推荐享受各类专家荣誉。第十三条 批准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满1年后,经考核评估、业绩突出的,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配套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条件改善、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等。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由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5.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 篇五
为促进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建设,提高工作站的运行质量和水平,促进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对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强市建设,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根据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六个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浙科协发[2010]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建站条件和工作内容
第一条 工作站是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重要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平台。
第二条 申请设工作站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在杭州市[包括区、县(市)]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能为院士专家进站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它后勤保障;
2、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研发能力;
3、与相关领域1名以上院士专家签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明确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项目;
4、申请建站单位必须为工作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安排专门的办公场地。
5、已与院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载体,承担过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的可优先设立工作站。
第三条 工作站主要工作内容:
1、开展产业及企业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2、围绕企(事)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3、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
4、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第四条 鉴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中小型科技企业聚集的实际情况,鼓励上述开发区以“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式组建工作站,为区域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也为区域内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第二章 申报程序
第五条 申报工作站程序为:
1、符合条件的单位自愿申请,由县(市)、区科协,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市级企事业单位科协负责归口申报;
2、申报单位提出申请,经归口申报单位推荐,由“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统一受理;
3、由“市院士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调研、对申报材料进行核实,并提出初步意见,经“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批准,择期公布。
第六条 申报工作站须提交的材料:
1、企(事)业法人证书一式两份(复印件);
2、《“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申请表》(见附件2)一式两份;
3、企业自行制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
4、与院士或院士团队的合作协议。
第三章 考核管理
第七条 设站单位是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主体,必须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公室”,负责制订本单位《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安排专项科研经费和运行经费预算,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做好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科研和生活服务工作,并为每位签约院士配备必要的科研助手。
第八条 工作站每年向签约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提供工作指南,具体包括工作站工作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和企业技术成果需求等。第九条 工作站实行考核、动态管理。由建站主体负责总结和上报,经“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评审后,上报“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核准并公布绩效评价结果。
第十条 批准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满一年后,经评估,合格并绩效明显的建站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50-100万元;其后,每年进行考核,对合格单位给予一定资助;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建站单位,予以摘牌。
第十一条 被批准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给予一次性的配套资助。
第十二条 奖励和资助经费在杭州市人才发展战略专项资金列支。
第四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三条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科协和相关单位成立“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统筹协调,研究制订工作站建设的总体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开展调查研究,研究解决建站中的共性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推进机制创新;核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协调小组下设“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设在市科技咨询中心,主要职责是指导市内各工作站建设,负责全市工作站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协调建站单位与院士专家的交流,负责建站单位的组织申报、评审、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五章 附则
6.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贯彻产学研合作方针,更有效提升成都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高科技成都和试验区建设做贡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旨在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引导省内外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向企业集聚、为企业服务,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撑。
第三条 “工作站”建设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按需服务、实现共赢”的原则。“工作站”以设站单位命名,称为成都市××(设站单位简称)××(技术领域名称)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第四条 鼓励各行业专家以多种形式支持和参与“工作站”的工作。企业可采用多种形式与专家或专家团队合作。
第二章 建 站
第五条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主要任务 “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
(一)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二)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
(三)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四)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第六条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申报条件
(一)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或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和有条件的独立法人资格,企业进入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态势好,经营或运行状况良好并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各类企业(国企、民营、股份制)。
(二)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有一定规模和数量,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三)已形成较完善的院士(专家)进站工作支撑条件和服务规范,有明确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和稳定的经费支持,能为院士(专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后勤保障。
(四)对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并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的单位可优先考虑设立工作站。
第七条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申报与授牌
(一)符合第六条条件的单位自愿申请,并填写《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申报表》(见成都市科协网站http://下载区),由相关部门推荐,报推进“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工作办公室。
(二)成都市推进“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工作办公室对初审合格的,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对通过论证的单位由市经委、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工商联、市科协联合审核批准设立并予以授牌。
第八条“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管理
(一)设站单位是“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主体,企业科协及专人负责“工作站”的建设,并责制订本单位“工作站”管理办法,编制工作计划,安排专项科研经费和运行经费预算,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做好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科研和生活服务工作,并为每位签约院士配备1名以上的科研助手。
(二)“工作站”每年向签约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提供工作指南,具体包括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和企业技术成果需求等。
(三)进入“工作站”的院士,以设站单位名义聘请,实行柔性流动和动态管理方式,其服务时间、方式、报酬及其它事项,由设站单位和院士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商定。
第三章 管 理
第九条 成立成都市推进“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工作办公室,挂靠市科协,工作人员由上述各部门相关人员按需 组成。该办公室负责管理、协调、指导全市各“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企业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相关政策、规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二)受理新建“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初审工作,并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对符合建站的企业作好授牌工作;
(三)加强与省内外院士(专家)的工作联络,组织协调相关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对接,协调院士(专家)进站工作;
(四)定期对工作站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组织全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合作与交流。
第十条 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工作站”在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对批准设立的“工作站”给予适当经费支持,主要用于改善科研条件、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等,积极支持“工作站”开展的科研和成果转化等项目。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市经委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工作站”,对符合技改资金、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的建站企业予与优先支持;
(二)市科技局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对建站企业在科技立项、成果鉴定、成果登记、成果奖励、科技计划等方面予与优先支持;
(三)市人事局积极给予企业所需专家政策支持,对建站 企业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等方面予与优先支持;
(四)市工商联负责推荐符合条件的会员企业建立“工作站”,并对建站企业在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方面给予积极协调;
(五)市科协负责企业所需院士、专家的引进协调,并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定期召集成员单位研究相关问题。
第四章 考核表彰
第十一条 “工作站”挂牌正式投入运行后,办公室对企业“工作站”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限一般为三年,每年召开工作总结会,每三年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对评估优秀者,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评估较差者,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予以摘牌。管理期间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撤销。管理期满仍需要继续设立的,经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后可予以重新确认。
第十二条 对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享受各类专家荣誉。
第五章 附 则
7.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七
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中国打印耗材行业发展的两大瓶颈。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使改变这一现状,显得尤为困难。
中国最早、全球最大的通用耗材制造商之一,天威拥有中国专利金奖86T墨盒系列等专利产品,国内外专利注册数量达1100件,居全球通用耗材行业领先地位。
天威飞马负责人认为,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是广东省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为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进高端人才或技术的重要措施。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通过政府相关机构介绍与引进高端人才,不仅提升了企业行为的可信度,双方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也更易被对方接纳,将使产学研项目合作成功率大大提升。
8.北京市新成立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八
仪式上,周立军副主席为圣谷智汇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北京圣谷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荣为进站院士颁发聘书。郭应禄院士在讲话中表示进站院士专家将倾力参与工作站的有关工作,和公司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争取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随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大一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脑科医院与房山区良乡医院分别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与北京圣谷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8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文/北京市科协)
9.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九
省科技厅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院士和高水平专家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黑龙江省企业院士工作站(以下简称院士工作站)是以我省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省内外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导向,以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为目的的联合攻关组织机构。
第三条 院士工作站采取技术需求单位提供运行条件,院士及其团队实质参与,政府部门规范引导的模式来建设。
第四条 院士工作站的主要任务:
(一)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科技进步提供支撑。
(二)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开展关键性、共性技术的研究及重大新产品的研发。
(三)推动和吸纳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成熟技术和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兴产业。
(四)发挥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科技优势,推动我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服务。
(五)依靠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建立博士、硕士培养基地,推进我省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五条省科技厅是院士工作站的主管部门,全面负责院士工作站的规划、审批和管理(日常工作由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承担)。其职责是:
(一)制定全省院士工作站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协助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与院士及其团队建立联系,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合作。组织院士及其团队深入实际,为院士工作站建设提供支撑和服务。
(三)依据建设规划对院士工作站的设立进行评估、审核、登记和批准。
(四)对院士工作站进行检查、考核、审验。对院士工作站拟开展的应用研发项目以及以院士工作站研发成果为核心申报的产业化项目择优给予立项支持。
第六条 院士工作站依托单位职责:
(一)提出本单位院士工作站设立申请,制定本单位院士工作站工作目标及运行管理规划,落实人员、场所、研发和运行经费等。
(二)根据需要聘请1位以上院士作为院士工作站专家,根据国家政策,按照自愿、互利原则与院士商定服务时间、方式、报酬及其它事项。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由双方签订协议,明确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
(三)对本单位院士工作站进行管理。
第七条 申请设立院士工作站,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运行状况良好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结合联合申报的,要确定一个依托企业。
(二)有明确的研发任务和稳定的经费支持,能为院士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研发团队拥有较高技术水平或具备较强的技术承载能力。对已经与院士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或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或承担国家及省级重大项目的企业,可优先考虑设立。
第八条 符合条件的单位可自愿申请设立院士工作站,填写《黑龙江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申请书》。院士工作站应以依托单位和专业技术领域命名,称为“黑龙江省×××(企业名称)×××(领域)院士工作站”。
第九条 审批部门对申请单位的材料及现场进行评估、审核,符合要求的,批准设立并授牌,同时报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备案。
10.浙江省地方志专家委员会章程 篇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充分整合和发挥我省地方志人才资源,提高我省地方志工作决策水平和二轮志书质量,促进我省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成立浙江省地方志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专家委员会)。
第二条省专家委员会由浙江省地方志系统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是为全省地方志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咨询、专业评估、教育培训等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专家组织。省专家委员会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方志办)领导下开展活动。
第三条省方志办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省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作,为省专家委员会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并为其工作支付必要的劳动报酬。
第二章省专家委员会职责
第三条省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全面跟踪了解国内外地方志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工作进展和学术动态;
(二)联系指导省级相关部门和省内各市、县(市、区)修志工作;
(三)承担全省地方志领域内重大项目(课题)从立项、实施到成果鉴定的全程指导工作;
(四)指导并承担全省方志学学科和学术队伍建设工作;
(五)承担《浙江方志》有关稿件的审读任务;
(六)参与并指导省地方志学会的有关工作;
(七)承担省方志办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省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条省专家委员会成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向省方志办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
(二)参与决策咨询、业务指导、志书评审、成果鉴定等工作;
(三)可自愿退出省专家委员会。
第五条省专家委员会成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浙江省地方志专家委员会章程》;
(二)积极完成省方志办委派的工作,切实履行职责;
(三)在项目立项、成果鉴定以及优秀成果评奖等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科学严谨。
第四章省专家委员会成员聘任
第六条省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省方志办聘任,聘期三年,可连聘连任。
第七条省方志办根据工作需要,在全省范围内选聘省专家委员
会成员。符合以下条件并经有关推荐程序,可聘任为省专家委员会成员。
(一)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责任心强;
(二)在地方志领域及相关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影响力,或者具有丰富的修志实践经验。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年龄适宜,身体健康,能够履行省专家委员会成员义务、承担省专家委员会相关职责。
第八条省专家委员会成员可以分批选聘。在聘期内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增补。省专家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五章市、县(市、区)二轮修志业务指导工作
第九条省专家委员会根据《浙江省市、县(市、区)志书审查验收和出版管理办法》,承担全省各市、县(市、区)二轮志书编纂指导、初审和复审工作。
第十条省专家委员会以对口挂钩指导的方式开展各市、县(市、区)志书编纂指导、初审和复审工作。各指导组要根据各自对口指导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可包含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并通过努力达到预定目标。每位省专家委员会成员每年至少对挂钩指导对象单位进行1—2次指导,指导方式视具体情况可相对灵活。
第十一条省方志办定期调查、考核省专家委员会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挂钩指导单位反应良好、指导效果明显、业绩突出者,视情给予表彰。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11.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十一
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健康发展,11月17日,“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创新人才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郑浩峻、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梁细弟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20多家省、市科协及所属服务企业创新相关部门、园区科协和建站企业的60多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闫树龄主持。
梁细弟副主席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情况及依托工作站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他强调,浙江省工作站建设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坚持发挥科协优势与推动科协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坚持探索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作站建设的管理服务体系;三是坚持企业主导地位与科协服务引导相结合,着力培育直接为企业服务的高端智力协同创新平台。他指出,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创新人才既是强化工作站与企业的联系,也是强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同时促进企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留住人才。
会上,浙江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天津市科协、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北京科技咨询中心等8家单位及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试点企业—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作典型发言,围绕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工作,分别介绍了主要做法、成效、经验及建议等。浙江省作为全国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研究生站点的唯一试点省份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该省试点工作自 2014年开始,整体进展情况良好。截至目前,共申报评定了2批共16家工作站作为试点单位,其中第一批已培养进站研究生14名。会上,与会代表还交流了开展“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活动”的主要成效、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更好开展示范工作站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郑浩峻副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对推进建站后续工作的意义,并介绍了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的整体工作,强调明年的工作中,不仅要抓好工作站建设,也要抓好人才培养,更要依托工作站建立一批工程中心、国家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他要求,在未来三到五年中,一是要围绕企业创新服务的焦点目标,创新工作方法,继续发挥群团优势;二是要建立全国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地相关资源,打造跨地域的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三是积极拓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功能,丰富资源,加强交流合作。
会议通报了2015年评定的全国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示范单位名单,其中包括上海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北京科技咨询中心等单位。
会后,代表们参观了浙江省依托工作站培养创新人才试点单位—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学习和交流企业依托工作站培养工程硕士的经验、做法及成效等。
12.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十二
荆门市市长万勇, 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 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副总经理、特飞所所长陈东升等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辞。湖北省国防科公办副主任程锦华、荆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胡道银等出席会议。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 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分会主任甘晓华, 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分党组书记、副总经理费斌军等10名专家、学者分别作特邀报告。
张彦仲院士在报告中指出, 中国浮空器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要坚持跟踪国内外浮空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 加强研制方与供需方的沟通以及该领域专家、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的学术交流, 最终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大会共收到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学术论文10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浮空器的开发与应用、总体与气动、结构与强度、动力与能源、航电与系统、飞行与控制、气象与传热等七大专业领域。
13.浙江大学考博专家推荐书 篇十三
该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在硕士期间进一步深化了专业方面的理论学习,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掌握了。。研究方面的理论与实验操作中所需的先进技术,并重视理论课和实验技能的结合,具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理论并结合文献进行思考。在硕士期间的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细致,能够针对现象分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工作出色,组织能力强,反映出该生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该同学英语已过六级,能熟练使用英语阅读和交流并自如地阅读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以及用英语撰写本领域的学术论文。
14.院士工作站总结(本站推荐) 篇十四
1、哈尔滨市科协作为“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组织实施部门,成立了院士专家服务团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哈尔滨市科协基层工作部。
2、“院士专家企业行” 专家服务团开展活动15次,参加XX多人,其中院士15人次,专家90多人次。
3、进入院士专家服务团的科技人员总数共83人,其中院士19人;完成科技成果数3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项,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开展以来签订的合作协议5项。
二、哈尔滨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产生的背景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党的xx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出了重要部署,为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市科协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是从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高度,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活动,将院士专家的高端智力引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开展技术咨询、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直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对于促进哈尔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在黑龙江省是首次开展,开创了科协组织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先河,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了有效的工作载体和平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一年来哈尔滨市科协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情况简介
为充分发挥我市高端人才资源优势,在企业与院士及各领域专家学者之间搭建起有效的双向沟通、合作共赢平台,推进科技界与企业界之间的交流合作,将院士专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科研项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使哈尔滨市高端人才手中的技术、项目在企业开花结果,把我市的科技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市科协从科技群众团体的职责优势出发,发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作用,开展了以“凝聚高端人才智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为主题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组织筹备工作,通过征求院士专家意见和征集企业需求,了解掌握了58项我市部分重点企业亟需攻克的重大技术难题,拟引进、合作研究开发的技术项目以及需提供科学评估的科技项目等实际需求。组建了院士专家服务团,制定了工作制度,19位符合专业需求的院士、64位相关领域专家加入到哈尔滨市院士专家服务团,建立了5家企业项目研发和人才实训工作站。在此基础上,将院士专家基础信息和企业需求信息编辑成册,并根据双方需求进行了有效对接,促成了首批合作项目。这次活动得到市委,省科协、省院士办的高度重视和在哈院士、企业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XX年10月25日,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启动仪式。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位各领域专家和20多位企业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5家企业与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正式签署了1000mw水轮发电机运行性能研究等5个研发和人才培训项目。哈尔滨市政府副市长王莉,黑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闫永华,黑龙江省院士办主任朱琳出席了启动仪式。王莉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对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启动仪式结束后,市科协定期跟踪签约项目进展情况,多次深入企业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截止目前,五个签约项目中已有三个完成,一个接近完成,一个还在继续实施。XX年,市科协继续把这项活动作为企业科协工作的一个重点,召开了院士专家服务团联络员会议,进一步征集专家和企业信息,组织专家服务团的各个专业组深入企业开展活动。得知红光锅炉集团急需焊接工艺师帮助解决问题,市科协及时联系林尚扬院士和哈工大李冬青教授赴红光锅炉集团技术会诊,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关。应哈飞集团科协的请求,市科协聘请哈工大胡津教授为哈飞集团科技工作者做了题为《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专题讲座,帮助企业科技人员提高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得到了企业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四、“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的主要做法及建立的工作制度
1、成立哈尔滨市院士专家服务团,首批19位符合专业要求的在哈院士和64位各领域专家加入了院士专家服务团。对应哈尔滨市企业产业结构特点,服务团下设电子电气、机械材料、农林食品和医药化工四个专业组。服务团设团长1人,负责服务团的领导工作;每个专业组设联络员1人,负责各专业组的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基层部,负责服务团的日常管理、服务及有关活动的计划、安排、联系、协调事宜。
2、制定了《哈尔滨市院士专家服务团工作制度》。
3、院士专家服务团实行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制度。服务团到企业开展讲座、咨询等短期服务活动,原则上不收取报酬。服务团成员与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项目论证、人才培养等长期项目合作,按市场化机制,由企业给予相应报酬或资金支持。市科协将根据服务团活动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重点的科技攻关项目,市科协将积极推荐并协调有关部门在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4、院士专家服务团平均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一线的服务活动。活动可以团队形式集体组织,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专业组进行;服务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企业生产一线解决技术难题、培养技术骨干、传递新的科技和产业信息;以院士企业行活动为结合点,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关系。
5、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发布制度。服务团办公室通过各企业科协,定期收集掌握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咨询论证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向服务团成员发布,以此指导服务团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对接活动。
6、建立院士专家研究成果推介制度。服务团办公室定期收集、归类、整理服务团成员拟转化的研究成果,并及时向有关企业推介,通过举办成果推广会、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开展好科研成果交易活动,实现科研成果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与资金的对接,尽快使院士专家的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
7、建立服务团成员联系制度。市科协领导和服务团办公室直接同院士专家建立联系,经常深入所联系专家的单位了解情况,与专家保持经常性的通讯往来,并以举行座谈会、开展相关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院士专家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基本情况,广泛征求院士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院士专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8、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实行动态管理。成员聘期为两年。服务期满后,市科协召集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组成考评组,对服务团成员开展服务的情况进行考评。经考评,凡能积极履行职责者,将予以续聘;凡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或因其他原因不适宜参加服务团者,将不再续聘。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员,市科协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哈尔滨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参加活动企业和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的极大认可。
XX年10月25日,首批五个合作项目在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签约。一年来,市科协定期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多次深入企业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截止目前,五个项目中已有三个完成,一个接近完成,一个还在继续实施。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尔滨市院士专家服务团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占生教授签订的《可倾瓦支承轴承实验研究》项目已经顺利完成,为汽轮机可倾瓦轴承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汽轮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证;哈尔滨四海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市香坊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计雁滨签订的《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培训》项目已经完成,先后4次为企业培训各级各类人员284人次,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哈尔滨红光锅炉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广播教授签订的《锅炉设计与技术创新培训》项目已经完成,先后7次对红光锅炉集团员工进行了锅炉设计与制造工艺、节能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共培训人员867人次,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者;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医药工业研究所专家于喜水签定的《苦参总碱注射液(生态型新工艺)研究》项目已接近完成,目前,苦参总碱提取工艺已在前三代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摆脱了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弊端,在分离提取工艺上采用最廉价的水作为提取溶剂,合理设计工艺技术参数,得出了无有机溶媒、无污染的环保型新工艺,实现了高科技含量、高纯度、低能耗、低成本、无污染的研制目标。采用此工艺得到的中试收率达到2.85%,纯度达80%以上。顺利完成了药材、中间体(总碱)、成品指纹图谱的研究工作,结果显示三者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完全符合要求,使苦参总碱注射液达到了无色的中药注射液标准。完成了苦参总碱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制定。同时,药理、毒理的研究工作也在稳步进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与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戈宝军博士签定的《1000mw水轮发电机运行性能研究》项目虽然仍在继续实施中,但是已经取得了巨大收获。本项目开发了水轮发电机综合性能模拟试验电机和测控系统,解决了水轮发电机转动部分物理量的测试难点,尤其是建立了阻尼系统电流的测试方法。同时,基于该试验系统平台,还可以进行真机运行现场通常难以进行的各种瞬态过程性能试验,由此使水轮发电机运行性能的试验研究手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经申报了二项发明专利:一是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阻尼绕组电流测量的方法(专利号XX10072257.7);二是水轮发电机电磁性能模拟机(专利号XX10072253.9)。通过开展本项目合作研究,提出了技术改进17项,技术攻关12项,技术创新8项,合理化建议1924件,在最佳技术改进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中有多个项目获奖。其中本项目内容之一的“三峡巨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获得XX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冲击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获得了黑龙江省一等奖。在XX年5月22日北京召开的三峡三期工程重大设备国产化立功竞赛总结大会上,哈尔滨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刘平安、本项目负责人孙玉田分别被授予“三峡三期工程重大设备国产化立功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XX年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中,市科协于年初召开了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会议,邀请部分服务团专家和企业科协负责同志进行面对面座谈,准确掌握了企业需求,明确了重点工作,制定了推进措施。除重点跟踪服务五个已签约项目之外,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重点开展了技术诊断和技术培训工作。组织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林尚扬院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冬青先后赴哈尔滨红光锅炉集团,为该公司的风力塔架焊接工艺进行技术诊断,帮助诊断并解决了企业急需解决的焊接技术问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誉;组织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郭黎利赴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做了关于制导技术的专题培训,120多名科技工作者得到了专业培训;组织院士专家服务团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学院教授胡津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400余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科技论文撰写培训讲座,提高了企业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的水平。
六、工作站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哈尔滨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感到,由于没有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科协组织没有更多的经费可以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只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投入一些经费,因此,部分企业和进入院士专家服务团的专家积极性受到一些影响,制约了活动发挥更大的效果。
2、由于哈尔滨市没有设立院士办公室专门负责与院士的沟通联系,因此,我们在开展活动时,需要邀请院士,就要通过黑龙江省院士办来联系所需要的院士,工作起来多有不便。
七、今后的工作打算和计划
15.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篇十五
1959年到1963年, 王守觉成功研发了全部硅平面的工艺技术, 并研制成功五种硅平面型晶体管, 获得1964年国家发明奖与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1974年他还成功地用自制国内第一台图形发生器与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模板。1976年起, 在对新电路的研究探讨中,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值与连续逻辑高速电路——多元逻辑电路, 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 多年后应用于国防工业所需高速模数转换器中, 使转换速率提高了20倍, 从80纳秒的转换时间降低到4纳秒, 达到并部分超越了当时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此后, 王守觉院士的科研工作相继获得中国科学院二等奖3项 (1983年, 1992年, 1996年) , 三等奖1项 (1986年) , 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 (1996年) , 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 ,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1年) 和台湾潘文渊文教基金杰出科研奖 (2002年) 。
王守觉院士与本刊编辑合影
1990年起, 王守觉致力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机器形象思维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基础研究, 在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中, 承担了神经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攻关工作, 研制成我国唯一一个产品化的半导体神经网络硬件系列, 相继两次被评为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 开创了用神经网络对多变量控制生产系统进行总结经验全局优化的方法。王院士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新理论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出“仿生模式识别”新理论新方法。这种新理论新方法使平面上全方位实物模型的识别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ORL人脸库做人脸识别效果比较, 识别效果远优于支撑向量机。“仿生模式识别”像人类一样对事物一件一件的认识, 在学习认识一件新事物时不会打乱原已学到的旧知识, 这是传统模式识别难以做到的, 它为模式识别开辟了理论上的新途径。这一基本原理被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创始人之一、美籍华裔教授斯华龄推荐到国际神经网络杂志上发表.
王守觉院士提出和发展的“高维仿生信息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可实现对高维空间点分布的分析和研究, 为解决维数高、自变量数多、计算复杂度大的计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人类思维中难以用数学方程描述的形象思维问题提供了创建新算法、新模型的新思路。在数字化时代, 它不仅为信息与信号处理提供了新理论, 也为解决机器形象思维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论文获得2003年、2004年中国科协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唯一的一篇期刊优秀论文奖。为促使这种新理论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企业家的支持下, 发展了仅凭磁条上48个字节极少量存储量的身份确认安全卡系统, 正确确认率超过了95%。
王守觉院士自主创新发展的高维仿生信息技术理论著作已于2008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他亲自在多所大学为研究生开课。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大力支持下, 王守觉院士正带领团队把高维仿生信息学理论应用于动漫自动化的技术开发, 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王守觉院士结合自己数十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志存高远、放眼世界, 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养成主动学习、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积极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会勇攀科学高峰, 争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为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强调当代大学生在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上, 要克服“三座大山”, 一是要克服崇洋媚外、迷信外国的思想, 敢于超越外国人;二是要克服迷信权威的思想, 开启创新思维的链条;三是要克服迷信金钱的思想, 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王守觉院士说, 回顾十多年前步入神经网络时的认识, 得到的深刻经验体会是高科技探索领域的创新要从源头上做起, 不要受传统的概念与基础的束缚, 随时注意基本概念上的创新, 才能使我国目前相对落后的高技术领域得到有更快、更大的发展。
【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推荐阅读:
浙江省监理工作标准11-17
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08-01
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要点11-23
浙江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单06-30
浙江省工业合作协会2012年工作总结12-05
浙江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10-01
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申请07-14
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09-18
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10-30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