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2024-12-27

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15篇)

1.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一

XX畜禽繁育改良站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改革情况汇报

一、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1、机构设置方式

州级机构设置--XX畜禽繁育改良站,20XX年XX月正式成立。县市机构设置—XXX市畜牧兽医站、XXX县畜牧兽医站、XXX县畜牧兽医站,XXXX县畜禽改良站(20XX年XX月从畜牧兽医站分设)。

乡镇设置机构设置—乡(镇)畜牧兽医草原站,另加挂“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管理体制方面:XX畜禽繁育改良站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隶属州畜牧兽医局管理;县(市)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隶属县(市)畜牧兽医局管理;乡(镇)畜牧兽医草原站均为“三权归县”,即业务、财务、人事归县(市)畜牧兽医局管理,行政归乡(镇)人民政府管理。

有效履职:XX、县(市)、乡(镇)三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各自按照工作职责在努力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近几年畜牧牲畜品种改良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畜牧人还在不断努力为XX广大农牧民增收做出新贡献。

经费保证方面:XXX所属三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财政自给率不足7%,所以州、县、乡三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均按编制拨付 1

工作经费,超编人员没有工作经费,所拨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尤其是州级,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工作开展都靠所争取项目经费来解决。因此,经费都很紧张

职能定位改革进展情况: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是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20XX年开始实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我州三级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均完成了改革。

搞活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地德才兼备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引入新思想、新管理、新措施,将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将职务、职称的聘用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

二、体系建设改革中取得成绩

XXX州在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有: 20XX年XX月,成立了XXX畜禽繁育改良站,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XX年XX月,成立了XXX县畜禽改良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畜禽改良站的单独设立,业务性更强,更加专一,可以更好地为农牧民开展好畜禽繁育、改良技术服务。

三、体系建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缺乏工作经费:由于克州财政自给率不足7%,州县乡三级工作经费紧张,财政拨付的经费远远不能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

2、缺乏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由于缺乏经费,外出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的机会少,业务技术人员大多靠学校学的和工作中实践的,跟不上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尤其是猪禽饲养管理方面十分缺乏人才。

建议

1、XXX区畜牧总站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来多给我们克州以支持帮助;

2、帮助解决工作经费不足问题;

3、多给我们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最好把邀请区内外专家进行培训的培训班多放在我州,这样花费少,我们可以多派人参加,不断提高克州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以利于更好地服务农牧民,为他们的增收做出新贡献。

XXX畜禽繁育改良站

二〇XX年XX月XXX日

2.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二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 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和依托。长期以来,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 出台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 使得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总体上有了长足发展, 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民的服务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努力造就支撑有力、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强化, 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稳步发展、提高, 为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 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201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进一步健全机构体系、稳定人员队伍、转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 切实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但是, 当前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发展还存在很多矛盾, 如何保证有人推广服务、愿意推广服务、高效推广服务还存在很多困难, 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地方乡镇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 导致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 农技推广业务工作难以开展;部分地方责任机制不健全, 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没有细化, 导致工作无法落到实处;部分地方考核机制流于形式, 考核与绩效不连动, 导致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二是经费保障有待落实。当前, 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仍然偏低, 一些地方的绩效工资尚未实施, 例如国家出台的针对基层服务农技人员其工资可以上浮一档以及特殊岗位津贴等政策, 很多地方仍然未落实。2010年, 农业部对安徽、四川、吉林、黑龙江4个省部分地区调查数据表明, 乡镇农技人员月工资在1100~1700左右, 且大多数农技人员目前没有津补贴, 比同级别公务员月工资少700~1000元左右。基层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 农技人员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进村入户的日常工作费用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

三是条件建设有待加快。由于条件建设投入的长期缺乏,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技人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 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业务用房陈旧、基本没有仪器设备, 乡镇推广机构的工作条件急需改善。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投入力度, 但投入总量仍不足, 建设覆盖面偏小, 亟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建设进程。

四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队伍老化, 专业人员进不来, 新生力量补充慢, 有些地方10年没有进新人, 部分地方已出现人才断档。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人员培训跟不上, 知识更新不及时, 业务能力与生产需求、农民需要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进人把关不严, 不少低学历、非专业人员进入推广队伍, 影响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措施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出发点, 以支撑有力、服务到位、农民满意为目标,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推进农技推广机构建设, 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乡镇农技推广是公益事业,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公共财政必须承担主要责任, 进一步落实职能任务, 确保职能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身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用人机制, 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 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 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出台扶持政策, 创新用人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 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理设置服务岗位, 完善考评制度, 实行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三方考评, 将考评结果表明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紧密挂钩。落实基层人员待遇, 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面。加大条件建设投入, 加强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使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切实提升基层推广服务能力。

2.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参与, 强化农技服务能力

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开展推广服务的人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 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完善引导和扶持政策, 鼓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广大农业科研人员, 通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形式, 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组建专家大院、院 (校) 县共建等形式, 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

3.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扩大农技服务覆盖面

创新农技推广工作管理理念, 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统筹考虑, 共同部署,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科技服务, 满足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服务需求。通过招投、政府订购、委托服务等方式,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探索农技推广公共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摘要: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进一步健全机构体系、稳定人员队伍、转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 切实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但是, 当前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发展还存在很多矛盾, 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1) .

[2]温铁军, 董筱丹, 石嫣.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J].中国农村信息, 2011, (2) .

[3]梁镜财, 侯春生, 徐志宏, 崔烨, 杨小平.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与成效践行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5) .

[4]鲁振.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特点及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河南农业, 2011, (11) .

3.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三

关键词: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3-0090-01

1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战略地位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极大。农业畜牧 技术推广是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重要途径,畜牧 技术的发展对畜牧业影响很大,是保障我国人民基本生活的途径之一。而我国畜牧 技术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在技术上的更新比较慢,还沿用我国古代的落后的传统方法。当前乡镇畜牧 技术推广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畜牧兽医队伍虽然庞大,但专业的畜牧技术指导还相当缺乏,而且非专业技术人员占大多数,畜牧兽医的专业水平及素质不高。我国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基础设施简陋,破损程度较高。不能和新形势下的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畜牧业技术管理意识不够,这就影响了畜牧技术工作人员对动物进行改良、饲养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占主体地位的今天,乡镇畜牧技术全国推广的能力还不够,乡镇畜牧兽医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技术发展推广建设还需要一个过渡期。要完成对技术的推广还存在着难度和需要一定的时间,畜牧兽医技术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没有普及到,对技术指导的竞争意识不强,乡镇畜牧 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模式和系统还不够完善[1-3]。

2加强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

2.1全面改善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环境

要完善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环境,要注重在体制上进行建设和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需要完善组织领导工作,要坚持畜牧兽医机构改革,保证畜牧业建设性质不变。要在编制体制上全面改善畜牧 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在科技人员的基础条件上全面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要在心态上稳定科技人员,工作上要充分发挥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特长。要把畜牧兽医的具体工作落实到位,比如畜牧技术推广、品种改良、养殖模式、草地监测及新品种的引进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上,都要有相关的技术指导人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从农村城镇的基本生活条件出发,在实际要求上作出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畜牧 技术推广服务。

2.2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

在大力建设人才队伍的今天,对畜牧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要提高。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知识精通的、能力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是畜牧 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畜牧 技术推广体系离不开人员的专业知识指导,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努力。要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新跨越和引进人才、打造全日制畜牧、 技术推广工作形式,对畜牧人员定期地学习畜牧知识、了解相关文件、法律内容,及时准确的向乡镇人民进行宣传。让当地人民了解法律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为了解更多的畜牧技术专业知识,就要安排科技人员进修、技术培训和实地考察,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4-6]。

2.3加强畜牧技术服务力度和监管力度

要完善畜牧技术服务体系,畜牧技术服务队伍要转变服务理念,要把乡镇畜牧技术融入对农民的服务当中。乡镇兽医站要投身到畜牧服务第一线上,在服务前、中、后,做好技术推广工作。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强化推广服务意识和提高推广服务质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技术指导。要促使畜牧业安全快速的发展,在加大服务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大畜牧业的监管,做好对畜牧饲料和良种的把关,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把科学化标准化的技术推广到每一个乡镇中,使畜牧生产者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通过服务意识的提高,质量的保障,全面推广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3小结

加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才能促进我国畜牧业以及农业的发展进程。增强我国农业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全面改善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环境、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大畜牧技术服务力度和监管力度,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时玉梅,蒲春萍.浅谈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220.

[2]张成峰.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38.

[3]毕田忠.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4):94.

[4]周黎明.关于稳定我省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伍的意见[J].畜牧兽医杂志,2003,22(4):30-32.

[5]安振彬.加快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J].吉林农业,2013(16):84.

4.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篇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是我们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州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部署,各级党组织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力,聚力“五项建设”,开展“五项行动”,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谋突破,着力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一、背景及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针对**年省委点评和在日常工作中查找发现的机关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不规范,农牧民党员比例低,党内生活不规范,部分党支部虚化、弱化显等实际,**州委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巩固拓展近年来**州全面开展“支部建设年”和党支部“四化”建设成效,通过聚力“五项基本建设”,开展“五项行动”,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从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从局部发力向整体提升转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全面提升、政治功能更加凸显,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王建军书记指出,要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履职尽责上更严一筹,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纪律推进党建工作,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州委高度重视,积极对标省委“组织体系三年行动”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及时提出“持续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的工作思路并申领省级重点党建项目。州委书记亲自谋划、重点督导推进,州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等多次部署相关工作,各常委积极参与,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方案》,通过聚力“五项建设”,开展“五项行动”,全力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并结合农牧区村、城镇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系统、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7个领域基层组织实际,从党的组织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开展便民服务、场所建设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基本经费保障8个方面、30多项具体内容制定了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标准。

(一)建强基本组织,持续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一是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各级党组织在**年全州实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50%的村(社区)党组织和4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基础上,在机关围绕州县机构改革,集中开展党组织撤销、设置和调整工作,对机关党支部全部进行统一换届选举,彻底解决个别党组织不按时换届的问题。在农牧区围绕村集体经济和村级产业发展,探索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等组织中设置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两新”领域重点做好党组织关系理顺、党组织应建全建和规范党组织建设工作。祁连县突出党建引领,全面推行路街长、巷长、楼宇长“三长制”,依托辖区内24条路街巷、221栋楼宇以及54个基础网格,由24名县级领导干部任路街长、24名乡镇科级领导干部任巷长、221名党员及群众担任楼宇长,开展联帮服务活动900余场次,协调解决600余名群众诉求。二是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建,以落实党支部堡垒指数考评为重点,在前期摸底排查整顿基础上,主题教育期间100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全州214个村和23个社区进行全覆盖式摸排调研,全州先后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4个,占全州村党组织总数11.2%。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按照“四个一”整治措施(每个软弱涣散村由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做到“一乡一案、一村一策”,建立整改台账,全力推进整顿建设。**县召开“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动员部署暨村(社区)组织“星级化”表彰会,对全县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中18个优秀村(社区)组织表彰奖励,兑现奖金50万元。三是深入开展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对村“两委”班子履职情况摸排自查,对56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调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7名。严格落实“无黑恶势力”承诺制度,签订无黑恶势力承诺书

3120份。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县乡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对2216名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式“政治体检”。**县从县直机关选派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工作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各乡镇选派29名优秀干部担任“包村指导员”,并将村党支部书记和“包村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规划,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二)建强基本队伍,持续开展骨干力量培育提升行动。

一是持续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实施以百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百名村级能人培育和村级组织优化提升为主的“双百一优”培育工程,持续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在选派人员参加省级示范班的基础上,举办了全州党务干部、乡镇组织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后备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党员能人等培训班,培训300余人次。同时依托“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州县委党校和“一县一基地”党员教育基地等,用好用活远程教育、“学习强国”、**智慧党建云平台等网络平台,打造“指尖上的课堂”,使所有村干部和党员接受“普惠制”教育。伊克乌兰乡亚秀村党支部书记尕桑本参加完在北京举办的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后说,通过培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回村后用实际行动团结带领村班子和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中做好带头人。仙米乡大庄村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部分党员、致富能人等60余人,赴互助县威远镇小庄村进行观摩学习。二是严格发展党员,落实《**州发展党员五项制度》,严把政治关,把涉黑涉恶涉乱、近亲繁殖、宗族家族势力干扰等作为政治审查的重点,开展农牧民党员

“选苗、育苗、墩苗”培育提升行动,每个村培育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平均每村发展1名以上优秀年轻农牧民党员。截止10月底全州发展党员442名,年底将全部完成发展指标任务。针对青石嘴镇红山嘴村党员少的实际,把红山嘴村党支部作为**县委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直接联系点,强化跟踪指导;青石嘴镇党委具体负责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并指导落实,镇党委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米林负责抓落实,截止目前共有正式党员10人,预备党员2人(年内转正),发展对象1人(年内预备),入党积极分子4名、入党申请人6名。三是严格党员经常性教育。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两弹一星”精神、“新青海精神”和学习尕布龙、廉福章、宽卓太优秀党员活动融入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认真贯彻落实王建军书记在**调研指导主题教育的讲话精神,在农牧区积极开展“共同学好一篇文章、讲好一次党课、讲好一个领袖守初心的故事、做好一次专题调研、给群众编一台好戏、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为发展提出一个好建议、在村规民约上出台一个好章程、调解好一起矛盾纠纷、开好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活动,并区分机关、“两新”、中小学校等5个领域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深化“一名党员一面旗”“双百一千”先锋选树、“党员守承诺作表率”“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等活动,通过戴党徽亮身份、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团结教育中心展馆、西路红军二军纪念苑、尕布龙德园广场等本地党性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依托

“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一县一基地”加强党性教育,对标尕布龙、廉福章时代楷模,涌现出宽卓太、仁青、龙布、马金莲等优秀共产党员,形成了“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身边典型”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模式。

(三)开展基本活动,持续推进党内生活规范提升行动。

一是从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过“双重”组织生活,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认真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抓住要害和实质,不回避矛盾问题,严格民主评议党员,达到了红脸出汗、整改提高的目的。二是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围绕中心工作和阶段重点工作,积极丰富拓展“三会一课”内容,在年初州委书记示范讲党课的基础上,发挥宣讲团、党校教师和“高原先锋师资库”作用,送教下基层、巡回讲党课,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推进“千场党课下基层”活动。三是组织好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五统一”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员政治生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建、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作为规定动作,把涉黑涉恶涉乱等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初心使命”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追授宽卓太同志为全州优秀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对“双百一千”先锋群体中的24个先锋队、51名同志命名为州级共产党员先锋队、示范岗。**县探索开展农牧民党员“三色生日”活动,通过有意义的方式为党员过“红色生日”“蓝色生日”“绿色生日”(分别代表农牧民党员的入党日、出生日和当选为村干部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日),进一步增强广大农牧民党员党性意识,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四)完善基本制度,持续开展执行固化提升行动。

一是注重健全制度,各级党组织把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科学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州委抓基层党建工作“2+10”文件体系,按照州委《关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方案》及党组织建设标准,全面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持续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在持续推进各县委书记、各党工委书记向州委述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对上述职和对下工作报告,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议工作,几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对各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持续推进项目化党建工作,把重难点转化为党建项目,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力,持续推广“德瓦尕宝”“党员星级化评定”“党员好事坏事计分”“能人议事会”“机关党建联盟”“党群一体化区域党建”“监评会+”等有效认可的党建品牌,以项目化党建方式解决基层党建难题。

(五)强化基本保障,持续开展强基固本提升行动。

一是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报酬提高至上当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3岗17级报酬体系。每年为1000名左右农牧民老党员按照每人800元、600名左右卸任主要村干部每人14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在全面实现阵地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州县筹资

395万元,实施县乡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后续建设项目,已建成1个县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占25%;建成25个乡镇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占83.3%,力争三年内实现全覆盖。规范提升“一县一基地”党员教育基地,立足基层党校平台,推动有主题教室、有特色课程、有师资队伍、有管理团队、有培训计划、有现场教学的“六有”党员教育基地标准化建设。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各级党组织充分运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认真核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推进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利用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精准化水平。根据省委组织部部署基本完成远程教育上IPTV工作。用好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的同时,以**智慧党建云平台打造功能丰富、学用结合的网络阵地,探索开展“点对点”学习内容推送。三是持续实施“破零”“复壮”工程,**年全州214个行政村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目标的基础上,抓好中央财政支持的35个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截止10月底年收入5-10万元的村43个、占20.1%,10-50万的154个、占72%,50-100万元的12个、占5.6%,100万以上村5个、占2.3%,不断提升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有钱办事的能力。祁连县八宝镇依托旅游业发展,实行以“公共民生、后续产业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村民红利”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四分法”,组建村集体经济实体19个,实现村村有实体,集体经济年收入658.85万元。

三、经验启示

结合近年来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看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要做到五个下功夫:要在政治引领这个先导上下功夫,从决策、推进、落实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要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首要、重要的位置来谋划、来推进,推动形成党委抓,书记抓、班子成员抓,用心抓、深入抓、持续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在抓实基础这个根本上下功夫,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从最原始、最基本的设立组织、配齐班子、健全制度、发展党员、开展活动、加强保障做起,抓实基础工作,才能从更高起点、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要在补齐短板这个导向上下功夫,要始终把问题导向贯穿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建立清单,制定措施,明确时限,靠实责任,抓好落实,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来不断补强短板,破解难题,才能全面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在创新方法这个手段上下功夫,真正找准抓住新形势下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而动,把握规律性,找准切入点,从改进方式方法、创新活动载体、破解发展难题做起,有针对性地研究部署、指导实践、推动落实,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建与经济工作的高度融合,互促共进。要在完善机制这个保障上下功夫,积极适应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制度治党的现实需要,建立完善基层党建研究推进、督查调度、观摩评比、考核考评、奖励惩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推进工作落实、破解瓶颈制约、明确工作导向,激励各级干部自觉抓党建、主动抓党建。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虽然在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农牧民党员比例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村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和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部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按照州委《关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五项”基本建设,开展“五项”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坚持不懈夯实基础抓基层,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强化各级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织密组织体系,加大党建薄弱领域指导力度,着力使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覆盖到各领域、各层级。二是持续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实施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农牧区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优化农牧民党员结构,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以培育工程提升农牧民党员素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四是落实基本制度,认真梳理分析现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继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五是强化工作保障,继续探索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基层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向基层投入

5.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五

2008-07-31 信息来源:云南省楚雄州人民政府

视力保护色:【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7)85号)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我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改革和加强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广大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截止2007年底,我州有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03个(县级389个,乡镇314个),核定事业编制6103名(县级3683名,乡镇2420名),实有科技人员5665人(县级3327人,乡镇2338人)。长期以来,我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科技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科技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州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职能不清、机制不活、素质不高、保障不足、队伍不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特点和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从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强化保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科部门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功能完善、机制灵活、运转协调、充满活力、农民信赖的多元化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简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各级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县、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稳步推进全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一)强化公益性职能。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机安全监理;农林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管理,农村能源建设的服务、指导,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安全管理、水土保持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等。强化公益性职能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立足点,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承担的公益性职能进行明确细化、分解和落实。

(二)合理设置机构。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化、水利、林业等行业特点,本着方便农民、有利于业务指导、有利于有效管理、有利于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原则,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进行细化,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级要本着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县域农业产业特点、森林资源、水系、水利设施分布和政府财力等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州乡镇统一单独设置农业、林业、水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按照《关于理顺州县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通知》(楚编发(2006)56号)的要求设置。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乡镇农村经济统计职能划入乡镇统计站,农村经营管理人员调整充实到相关事业站所。

(三)理顺管理体制。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为便于县级主管部门整合县乡技术力量,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培植,确保重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为主管理的方式。在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管理站、水利管理站、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管理上,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既有分工,又要相互协调配合。人员录用(聘用)、调配、职称(职务)晋升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工作安排、考勤等日常管理和考核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级主管部门在对乡镇农科人员录用(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和工作调配上,要充分听取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乡镇人民政府在具体工作安排和考核中也要尊重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工作职责上,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提供服务和支持;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县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注重协调和沟通,体现管事与管人相结合,确保机构有事管,人员有事干。

(四)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根据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合理核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上划管理、实行县级派驻后,其编制上划主管部门,实行单列,同时仍列入乡镇事业编制总额管理;各县、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保留原核定的人员编制不变,县、市编制部门要在保留的人员编制内,进一步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县级机构和派驻乡镇机构的编制,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管理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并严格控制管理和工勤人员编制。原则上派驻乡镇机构不核定工勤编制,管理人员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现有工勤人员要通过退休等自然减员逐步消化。要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要明确在编在岗人员和超编人员,并进行永久性公示。要积极做好超编人员的分流安置。为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要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防止简单的合并。

(五)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后,人员实行聘用制,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聘用办法由各县、市人事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

(六)提高队伍素质。为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各县、市要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建立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要制定具体措施,促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要进一步落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和相关待遇等政策,对长期在乡镇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给予适当倾斜。要重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各县、市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考核体系,探索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服务对象3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各县、市要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量化、细化,严格工作业绩考核,形成长效管理制度。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对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继续聘用。要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四、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保障经费供给。各县、市要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财政部门要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支出及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同时,要积极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措施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农情统计、森林防火、汛情旱情监测等工作。各县、市要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原有设备的维护更新,逐步配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适应公益性职能要求所必需的服务设备,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二)加强资产管理。改革中,要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平调和流失。对现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要进行评估认定和清产核资,确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相应的推广设施条件。对用于经营性服务的国有资产可进行剥离,剥离后可出租或出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租赁或出售给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自愿领办、创办农业经营性服务实体的人员。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过去开展经营性服务所形成的历史债务,要在明确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分类处置,逐步化解。

五、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这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务必抓紧抓好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全州改革工作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结束。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县、市要高度重视,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县、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集中精力,主动加强协调,亲自参与调研、制定方案等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州、县两级农业、林业、水利、编制、人事、财政、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按时完成。

(二)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关系到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利益,关系到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等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各县、市要根据国务院、省、州的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真正把情况摸准摸实摸透,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农技推广体系人员队伍稳定,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力保障、竞聘上岗等关键环节,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基层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8月15日前各县、市要制定出初步实施方案,报经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加强指导,抓好督促落实。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农、林、水、编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市改革工作进度、制定实施方案等各个环节的督促指导,及时帮助各县、市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强对各县、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督促指导,州人民政府将派出督导组对各县、市进行督查指导。

6.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六

“十二五”时期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按照《四川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200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2007年1月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7]11号),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2009年、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做了专门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09]7号),四川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川农业[2009]175号),加强工作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全省已有169个县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占全省总县数的93%,取 1 得了显著成效:

——确立了公益性农技推广的职能定位。明确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性质,界定了公益性职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定位问题。在坚持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下,与我省农村综合改革紧密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的涵盖范围扩大到了农业、农机等多个部门,更加细化、更加具体。

——构建了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省有市(州)农技推广中心(站)21个,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站)176个,乡镇或区域性服务站4220个(其中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4010个、区域性服务站210个)。全省有3个市州共46个县、522个乡镇实现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了一支较为精干的农技推广队伍。全省有在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26029人,其中县级11673人、乡镇级14356人。基层农技人员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和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达到了16955人和19960人,分别占65%和77%。省级设立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专项,实现了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突破。

——强化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保障。各地将编制内属于财政供养的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障等纳入财政预算。国家2009年设立并启动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2 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覆盖我省47个县,2010年启动的基层农技体系条件建设试点项目覆盖我省16个县。各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投入都不断增加,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创新了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管理。各地在体制改革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人员聘用管理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和绩效考评机制,在人员使用激励、工作业绩考评、推广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激发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活力。

——探索了农技推广新机制新方法。构建了农科教“三家大联合”工作机制,围绕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科技需求,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试点建设,构建了“专家+农技人员+示范户”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组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化农技推广组织,共同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开展粮油创高产活动,创建农业标准示范园区等,带动了全省农业增产增收。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形势

——发展的机遇:我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60年探索、改革和发展中,组织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解决全省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农 3 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依托。“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写进了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去年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

二是前期改革工作基础扎实,从总体上看,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工作基本到位,财政保障水平也有了提高,运行机制创新也取得了一批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撑显著增强,国家设立了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已启动体系条件建设。

四是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面临的挑战:我省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也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机构但管理仍需理顺。目前,全省出台专门贯彻意见的市州只有11个,全面实现管理体制理顺的市州只有成都市、泸州市、阿坝州,仅占全省市州总数的14.3%;实现管理体制理顺的县(市、区)只有46个,仅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5.4%,管理的乡镇或区域性机构只有522个,仅占全 4 省乡镇或区域性机构总数的12.4%。

二是有队伍但素质不优。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60%,非农专业技术人员占40%,人员断层现象明显,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等新生力量难以充实到基层,人员年龄老化已成为困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民族地区有编制但空编严重,我省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州空编率达37.9%,其中县级空编率28.3%、乡镇空编率51.5%。

三是有经费但保障不足。我省基层农技人员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已纳入县级财政保障,但津补贴等工资性收入保障程度低。推广经费除成都市等少数地方能较好保障外,我省其余各地都不能实现基本保证。

四是有职能但责任细化差。人员聘用制度、推广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落实较差,包村联户、需求反馈、定岗定责、农技推广责任在一线落实难,统筹协调的县域农技推广机制难以形成。

五是推广手段极其落后。据调查,全省4220个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服务机构中,没有仪器设备的占88.7%,没有交通工具的占92.8%,无试验示范基地的占72.8%,没有自主产权业务用房的占89%。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5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设“五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有精干的人员队伍、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必要的工作条件),形成手段齐备、功能优化、基地健全、推广有力、服务到位,以乡镇农业服务站为技术集散枢纽、村级农民技术员为基本依托,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中心,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农业公共服务网络,确保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转高效、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强化公益性职能,提高履行公益性职能的能力。

——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实行农技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合建设。

——坚持实行政府主导、各级参与的原则,全面推进乡镇和区域站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提升和塑造农业公共服务新形象。

——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并重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发展目标

全面完成全省4220个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服务站条件能力 6 建设,逐步完善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通过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使我省基层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达到仪器设备齐全、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完善、试验示范基地配套和人员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实现全省乡镇农业服务机构普遍健全,推广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的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推进体制创新。要按照有利于业务指导、有效管理和公益性职能履行的原则完善管理体制,在乡镇实行农技农机综合建站或按区域建站的模式,推行县级以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将属于财政供养的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社保和履行职能所需的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实现农技推广有钱办事。要细化工作职责,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岗位职责,作为基层单位及个人工作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推进机制创新。一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要根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方式,实现县乡统一核编定岗,以岗定人、竞聘上岗、能进能出,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并逐步推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服务对象、服务所在地政府和主管部门三方参与的考评机制,将考 7 评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继续教育、解聘续聘等挂钩。三是创新推广方式方法。要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实际科技需求变化和农技推广规律,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全面推行基层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构建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合作推广机制。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进农科教联合、产学研结合,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农技推广。

——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分专业、分层次和分期分批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使基层农技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增加10%以上,不断提高进一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本领。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衔接,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和吸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扎根工作。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围绕所履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益性服务职能,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完善推广设施、改善技术装备和推广手段,每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因地制宜配置推广、检测、培训、农机、交通等设施设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是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重视和关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将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由政府组织、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统筹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级发改、财政、建设、规划、国土、农业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围绕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抓好政策支撑、综合协调、规划实施和督促检查。

(二)落实投入,强化管理。各级地方政府要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计划列入财政预算,按照建设原则配套相应建设资金。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制定实施针对性强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好建设计划、财政支持等政策。资金使用及管理要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及批复要求执行,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标准。市(州)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建设管理和指导。

(三)整合共建,协作完成。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协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衔接,争取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当地党政支持,出台支持政策,落实建设配套资金。实验室改扩建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切实保障农技推广、9 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等建设要充分利用各项农业扶持项目资金,因地制宜进行建设。

(四)明确主体,明晰产权。县(区)级农业部门是建设管理主体,在县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要建立产权关系明晰的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后,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决算入账,建立健全档案,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乡镇农业服务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和资产,确保事权与资产权统一。要健全建、管责任制,妥善安全保管并维护仪器设备,确保正常投入使用。

(五)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建设必需的业务用房、示范基地和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为重点,健全机构队伍,创新运行机制,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服务功能。坚持实行分步建设,率先在农产品主产区、体制机制理顺的地区选择符合条件的乡镇进行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县为重点,加大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力度,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做好示范、在产业发展上做好示范、在实现科技创新与推广转化的有效链接上做好示范、在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上做好示范、在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上做好示范。

7.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七

1 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现状

1.1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基本情况

1.1.1体系队伍基本健全: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设有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18个镇畜牧兽医站。全系统在岗全额财政供养职工125人, 财政定补聘用人员72人;县站机关50人, 18个镇兽医站147人 (含财政定补聘用人员72人) ;全站专业技术人员90人 (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41人) , 占在岗职工的72%, 非专业人员35人, 仅占28%。数据显示:城固县畜牧兽医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 (如图1) , 基层在岗人员比例达75%, 队伍结构体系初具规模, 这与国家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1.1.2人员结构不合理:

虽然全县畜牧兽医系统队伍基本健全, 但是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1) 年龄结构不合理, 青黄不接 (如表1) 。人员年龄偏大, 40岁以上人员占54% (其中27%的人界于50~60岁) ;30~40岁占32%;20~30岁占14%。随着老同志的逐渐退休, 新进人员的减少, 在10年内将会出现明显技术骨干断层现象, 严重影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发展。 (2) 知识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据统计, 一部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学校系统教育, 仅靠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来指导工作;另一部分是七、八十年代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 大多数由于家庭、经济、工作等种种因素, 长期缺乏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进修与培训, 技术更新缓慢, 知识陈旧、老化;还有一小部分是近年来新进毕业生, 对农村工作认识简单, 缺乏工作实践经验。所有这些, 都会影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技术要求存在着差距, 与城固县畜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严重阻碍全县畜牧业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减缓了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2 基层畜牧推广工作经费匮乏

城城固固县县畜畜牧牧兽兽医医工工作作站站是是全全民民副副科科级级事事业业单单位位, , 县县财财政政只只解解决决人人员员工工资问题, 办公和业务经费需自行解决, 加之近年来取消动物防疫费、降低检疫收费, 工作更是举步维艰。一些镇兽医站由于基础设施较差, 工作条件简陋, 技术服务手段落后, 导致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低、效果差, 一些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和适用性较强的技术因缺乏资金无法大力推广, 增加了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隐患, 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

1.3 公益性服务职能体现不足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承担着全县动物疫病预测、预防、扑灭、控制, 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 畜牧技术推广示范和管理基层乡镇站的综合职能。随着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但是, 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仍未与公益性职能分离, 行政管理与执法职能未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 损害了行政执法公正形象;另一方面, 在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以利润为主要导向的行为, 以创收为主, 停留在物资性技术买卖层面, 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商品化利益较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提供公益性技术服务、基层公益性职能体现不足。

1.4 技术推广工作模式单一, 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 城固县畜牧兽医推广工作都是以自上而下, 行政命令为主的单一推广模式, 很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的要求, 容易造成技术供给与需求矛盾, 不能满足农户和规模养殖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目前,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也推行目标责任制, 按岗位职责, 分解目标责任任务。但是, 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缺乏从质与量两层面上的量化指标考核, 工效不挂钩, 导致部分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在技术推广中, 社会责任感不强, 工作流于形式, 导致一些适应性技术不能落到实处, 不能有效地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

2 城固县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发展对策

2.1 建立完善地用人机制, 引进高学历的畜牧兽医专业人员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待遇较差, 兽医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人员偏少, 结构老化。为了稳定和壮大基层队伍建设, 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创新用人机制, 制定相应优惠的政策, 按照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开招聘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择优录取, 充实到基层兽医站。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 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优先考虑晋职晋级、年终评优, 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等便利措施, 以确保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后备人才, 扎根基层, 安心工作。

2.2 保障资金, 深化和加强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支持是基层畜牧推广工作的经济基础, 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成效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息息相关。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机遇中, 不仅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还要确保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 并按时拨付;有效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等, 以推动全县畜牧兽医技术现代化的发展, 增强基层兽医站的工作设备设施, 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 对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地培训, 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 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 使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推广队伍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知识化、高效化。

2.3 加强公益性职能, 促进公益性推广体系建设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突出公益性服务职能, 彻底改变过去执法与创收合为一体的局面, 避免执法商品化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对于一些经营性服务项目, 可以鼓励和支持三定人员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满足广大养殖户的实际需求为前提, 提供有偿服务, 获取利润, 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基层站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 可以根据各镇兽医站实际情况, 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以补贴基层站办公经费, 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

2.4 创新推广模式,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随着农户散养户逐渐退出养殖业, 规模化养殖迅速崛起, 并且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是实现畜牧业生产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 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服务, 需要面对许多问题, 诸如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都需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 以增强公益性服务的实效性。只靠以往单一的推广模式, 明显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畜牧产业发展实际, 因地制宜, 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 加强科技示范户、农业龙头企业等之间的横向联合, 向多元化服务发展。同时, 还可以鼓励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多种方式的技术承包服务, 服务利益归自己, 风险自负, 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推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

3 结论与建议

3.1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待遇, 科学合理地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 保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人员队伍持续健康地发展。

3.2 大力投入资金支持, 尤其财政资金要确保人员工资、办公及业务经费的需要, 使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

3.3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 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规范畜牧兽医技术操作, 利用各种信息服务网络, 为养殖场 (户)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4 采用多元化推广模式, 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 缩小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有效调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通过对城固县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现状的调查, 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投入资金保障、突出公益性职能、多元化技术推广模式四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8.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八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4.020

1当前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存在的问题

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一是目前进行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改革,就是把原来的农科站、水产站、农机站、渔业站、林业站等重新组合成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执行原来各站的职能工作。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范围加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二是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对外交流少,外出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基本没有,新型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加大;三是人才引进机制缺乏,年龄结构偏大,就靠山镇来说目前从事农机推广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40~50岁以上的农机人员,新鲜血液少。

工作机制限制了农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当前工作机制的限制,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多处于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人才问题。由于当前基层农机机构的待遇相对比较低,导致农机专业人才流动比较大,人才缺乏。

1.2硬件设施条件差

投入不足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乡(镇)财政无力保障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只能配备简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桌椅,致使办工、生活条件仍然十分简陋,有的站所置职工的办公、住宿于一体,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大多还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上,推广人员所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全是私人费用开支。

1.3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机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由于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镇管理,年底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乡(镇)说了算,部分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只能长期从事乡(镇)安排的非农机推广的其他工作,专业的农机推广人员反到成了兼职人员,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乡(镇)农机推广有专业岗位,而无专业人员从事农机推广工作的局面。

1.4管理体制变化

乡(镇)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在管理体制上经历了多次变更,时而由县市级业务部门管理,时而下放到乡(镇)管理,体制变动频繁。农机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乡(镇)后,农机人员从事农机推广工作的时间精力无法得到保障,使市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机业务上难于管理,先进的农机技术和科研成果难以推广,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2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对策

2.1改善农机推广条件,提高服务效率

科学设岗,确保农机队伍稳定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对在编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增强农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农机人员的薪资待遇,确保乡(镇)农机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机推广工作中。现有农机推广机构、设施和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的推广服务体系。

2.2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硬件建设

一是根据需要及时增补缺岗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稳定政策待遇,提高推广成效,让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积极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国家农机体系改革建设资金争取力度。依托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对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机推广体系的业务推广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提升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硬件水平和服务能力。

2.3创新机制健全网络

在稳定现有农机推广体系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把村中示范户纳入推广网络,在每一村落实1~2人专抓农机推广工作,用资金补助方式实行聘用制动态管理,还可把“村村大学生工程”中新引进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成村级农机推广人员。同时,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建设直接培训核心示范户和骨干农民参与到示范带动和农机推广行列中来,并完善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

2.4稳定队伍提升素质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农机人员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争做农机推广带头人。为此,笔者认为,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内部管理是当务之急。要造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让制度监督人,让制度引导人。通过健全制度、创造环境、政策激励,一个管理民主、团结向上、廉洁高效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必将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发挥出无限的光芒。

二是完善技术培训机制。为了让广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组织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及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业务进修、实习试验、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增加知识、丰富经验、拔高视野、拓宽思路,为改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做好知识储备;要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国家、省市知名专家教授、农业企业负责人、成功人士及有关领导给基层农机人员开展技术讲座、技术培训和专题学术报告和国际国内形势报告,提高专业人员专业水平、政策水平和责任意识;要有计划地开展县、乡(镇)、村之间的经验交流、参观学习、观摩考评等活动,有效提高农机人员的实际水平。

三是增加基层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编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逐步壮大农机推广人员队伍,造就一支拿得起、放得下、经得起考验的农机推广队伍。

9.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九

为贯彻落实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业部和财政部安排下发7.7亿专项资金,决定在全国770个县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每县安排资金100万元,分配给我省39个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精神,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全推广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主要实施内容

一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4号)1的要求,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保障人员经费。

二是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三是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县围绕3-5个主导产业,遴选培育1000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四是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等,每县建设10个左右示范基地。

五是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每个示范县每年挑选100名左右的基层骨干农技人员,集中培训5天以上,逐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示范县遴选条件

1、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技推广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完整的工作思路,县政府要有贯彻国发30号、省政府78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推广机构职能明确,机构设置合理,县编办要有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全供事业单位的文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顺畅,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县人事部门要制订完善的人员聘任制度。

2、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健全,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具备示范推广的基础条件;

10.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十

2012—20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作为种田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工作中的一名科技指导员,在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各示范户的支持下,坚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合资源,集中建设、择优选择,示范带动、明确职责,共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到种田乡示范户家中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科技服务指导能力根据**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种田乡农技中心举办了3次农民学习培训班。组织了600多农民学习培训。学习了马铃薯无毒种植,玉米双垄沟栽培技术等种养殖方法。通过此次培训,使自己和农民学到了科学指导种养殖的方式、方法,为科学指导科技示范户,顺利实施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生产技术的需求,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5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11.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十一

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示范县建设项目”过程中,全市10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担负着向1000名科技示范户传授农业技术与致富信息的重任,通过这项工作使基层农业技术工作状态得到了改善。

一是示范县项目使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通过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参观学习的模板。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更浓了,涌现出一大批科学种田大户、能手。农民科技素质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示范县项目使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由于项目要求每位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普通农户,增加了技术辐射面;项目又对示范户实行物化补贴,也增强了示范户的责任心;示范户除了自己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外,还经常与带动户交流经验,把从技术指导员那儿学到的技术转教给带动户,进一步弘扬了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友爱精神,达到了共同致富、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是示范县项目建设架起了专家与示范户沟通的桥梁,促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过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入户指导、面对面交流,农户在生产上一碰到难题就找指导员,拉近了技术指导员与农户之间距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技术指导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不仅增加了学习锻炼的机会,更能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于激发农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12.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十二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的畜牧业相比较,现代畜牧业具有更多的时代性,在使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方面表现很明显,尤其是兽医技术。想要使农村畜牧业更上一层,就要逐渐应用各种技术,加强兽医技术也会逐渐成为以后发展的趋势。因为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养殖中存在的许多疾病,不过在现阶段推广畜牧兽医技术的具体工作中仍存在问题。

1.1养殖户的综合能力素养比较低

在农村畜牧业中,绝大多数的养殖户都是农民,农民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或培训,对于养殖过程也还运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更加看重效益。所以,在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中,没有全身心去学习,而且效率较低,成果略见一斑。当养殖的动物患病时,还是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终造成动物死亡和自身经济损失。

1.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意识薄弱

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好多人只是嘴上说说,空喊需要兽医技术,并没有真的行动起来。归根结底,对于畜牧兽医技术还是只有很单薄的推广意识,这会直接导致推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最终不能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政府对此推广工作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各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畜牧兽医技术的顺利推广。

1.3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要想让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就需要有健全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但是现阶段的推广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存在着不足。例如,负责具体推广工作的很多兽医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还是有限,并没有掌握所有的疾病治疗技术,导致养殖人员学到的技术也不够新,致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较低,阻碍了畜牧业的进步。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策略

2.1加强对养殖户的素质教育

在具体的养殖工作中,养殖户是动物的直接作用者,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和采用的养殖方法会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很多养殖户水平较低,会因方法和技术不够而造成养殖损失和畜牧业发展缓慢。所以,要对养殖户进行多方面素质教育。对养殖户加强畜牧兽医技术的宣传和引导,让其对兽医技术逐渐重视起来,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兽医技术的各种相关知识和具体的操作;相关政府部门要培养养殖户的各种技术,使养殖户可以将所学的技术与兽医技术相结合,一步步提高知识和养殖水平,进而促进兽医技术推广;也可以对养殖户进行统一的定期培训,让养殖户看到的兽医技术的变化,学习新的技术,以便兽医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广开来。

2.2加强对兽医技术推广的重视

先进的畜牧兽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养殖中出现的动物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畜牧业的进步。要想推广畜牧业兽医技术,也要提高推广者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各级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兽医技术的宣传力度,让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的有关人员都自觉积极地学习医疗新技术,使畜牧业一步步科技化,达到大家预期的效果。除此,政府应该加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投入,不论是人力还是费用都应该全面投入,尽可能快地实现畜牧兽医技术在农村的推广,甚至是普及。

2.3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制度的完善

因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制度的不全面导致在开展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说,比较健全完善的推广管理制度对此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明确兽医人员具体负责的地点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建立考核制度,促进兽医人员更有效地做好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焯新.对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4(2):67.

13.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十三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和工作方案,结合农户的养殖现状和阶段性特点,保障示范工作科学地、有条不紊地展开,特制订科技示范户指导工作计划表。

第一阶段:10年6月份

深入家禽科技示范户,讲解科技示范项目和自己工作方案,签订技术指导与服务任务合同书,摸清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现状和要求,通过面对面交谈,更多的了解养户养殖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工作。

第二阶段:10年7月份至9月份

8月中旬(8月16日)组织培训:本阶段主要培训内容:种禽育成技术,通过育成新技术的推广和科学喂养,使育成禽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为种禽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阶段天气高温湿热,是一年中种禽饲养管理较为困难的季节,湿度、温度、光照、噪音、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和饲料中营养成分的缺乏、饲料配比不平衡、饮水质量、以及给料方式的改变、饲养密度过大、采食过少等因素极易造成种禽的生产性能下降。主要向示范户推荐如下方法:

一、改善环境、降温防暑。主要通过通风降温、绿化降温、喷水降温等方法,因地制宜。

二、是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因为蛋鸡代谢蛋白质时产生的热增耗较多 所以不能靠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来弥补 应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增加脂肪 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办法来调整饲料。

三、调整光照时间和饲喂方法。为了提高蛋鸡的采食量,可以将饲喂时间安排在清晨及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并采用少添勤喂的方法以增强蛋鸡的兴趣。

四、降低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不利于鸡体热量的散发 适当降低鸡群密度,可降低舍温,改善采,饮水时拥挤状况。

五、供给新鲜、足量饮水,添加维生素和口服补液盐。高温季节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以预防热应激。

六、高温季节消毒,在高温的夏季,蚊蝇较多,卫生条件差,饲料和饮水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 在热应激的状态下,蛋鸡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降低,还因饮水量过大,消化液被稀释,使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和防卫能力功能减弱,蛋鸡很容易发生,应特别注意环境消毒。

第三阶段:10年10月份至12月份

11月中旬(11月20日)组织培训:种禽产蛋期高产配套技术,通过种禽产蛋期的合理营养、科学喂养、严格管理高配套技术的推广,努力提高种禽的产蛋率,延长种禽的产蛋高峰期,增加产蛋量。

秋季是动物疾病的多发期,此间做好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将非常利于动物健康成长,重点深入示范户做如下指导:

一、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大动物疫情应坚持“加强领导、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的原则。

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监测以及药物预防计划。

三、秋季是畜禽集中驱虫的好时机,科学合理的驱虫。种禽驱虫宜在开产前,产蛋期驱虫要避免使用对产蛋率和受精率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第四阶段:11年1月份至3月份

2月中旬(2月15日)组织培训:苗禽育雏技术,通过科学育雏,提高苗禽的成活率和抵抗力。

春季是补栏高峰期,这个时候要做好引种和育雏,重点向示范户指导以下要点:

一、选择优质可靠的苗禽,养殖户不能单纯地追求廉价,要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孵化场采购。品种要纯,干净少病,母源抗体水平整齐。

二、加强运输管理,一定要按照苗禽的生理需求配备空调车适温运输,防止途中受热、受冷;防寒保暖,高温育雏。

三、适度通风,春季温度低,通风少,空气质量较差,尘埃、微生物较多,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要采取渐进式均匀通风,适时通风,还要防止风量过大和贼风。

四、防止潮湿,保持适当湿度,湿度控制宜采取前期高、后期低的方式,可以结合带鸡消毒提高湿度,火炉上放开口水锅也可提高湿度。

五、密度合适,减少应激,雏鸡饲养密度要合理、合适,减少应激,防止发病。

六、选择优质饲料,饲养成本的70%是饲料消耗,饲料质量直接影响饲养效果。因此一定要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保证生长发育需求,从而健康生产。

第五阶段:11年4月份至6月份

5月中旬(5月14日)组织培训:种禽重大疫病防控技术,通过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科学的免疫手段和严格消毒、封闭管理,规范检疫等种禽重大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切实有效地控制种禽疫病的发生。

本阶段重点向示范户指导重大疫病防控技术。主要以下几点:

一、合理进行程序性免疫

二、加强饲养管理

三、正确处理病禽和弱禽,消除隐患

第六阶段:11年7月份至9月份

8月中旬(8月15日)组织培训:种禽粪便污物处理技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引种养结合等模式,有效控制种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本阶段重点向示范户指导粪肥、垫料的堆肥发酵、无害化处理技术:

14.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十四

局属各单位党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机关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深化和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我区畜草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按照省、市、区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区委组织部《 关于在全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 》和区直机关工委《关于在区直机关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就在全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以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为主题,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以“五抓五促”(抓基本建设、促规范运转,抓典型培育、促示范引领,抓后劲整顿、促整体提升,抓城乡联动、促资源共享,抓考评激励、促作用发挥)为载体,以机关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进一步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全面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为推动全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转化后进党组织,提升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先进党组织,使各党支部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二)“选优训强”好书记,研究谋划一个好思路,建立完善

一套好制度,建设管理一个好阵地,健全落实一套好机制。

(三)初步形成设置合理、覆盖全面的机关党组织体系,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基层需要、群众欢迎的党建载体体系,职能清晰、任务具体的责任体系,主体明确、方法科学的考评体系,经费投入制度化、激励保障长效化的机关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实现机关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

三、工作措施及方法步骤

坚持以机关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落实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规程为载体,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机关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

(一)广泛发动,安排部署(2012年2月下旬——3月15日)。一是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按照区机关工委确定的先进、一般、后进党组织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动员部署,强化宣传。局属各单位党支部要研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推进措施。各单位党支部都要召开动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和宣传发动。同时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组织学习。组织单位党员认真学习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

(二)实出重点,扎实推进。(2012年3月15日——10月31日)。

1、突出活动主题。

局属各支部要以“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为主题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抓学习、比思想、创一流素质;抓发展、比工作、争一流业绩;抓服务、比作风、树一流形象。

各支部要分别设计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局机关党支部要开展好“服务群众做表率、岗位奉献当先锋”活动,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要开展好“做科学发展先锋队,当畜牧兽医战线排头兵”活动,区草原监理站党支部要开展好“加强草原治理,争做生态治理标兵”活动,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开展好“我是党员我带头,食肉安全我有责”活动,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努力开创全区畜牧工作新局面。

2、抓好“九个结合”。

一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共产党员活动结合起来。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把学习作为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整体性要求,在单位党员中广泛开展“爱读书、好读书、善读书”和“领导干部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先进人物讲事迹、党员讲体会”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同时要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体会、有学习刚性要求,保证学习时间,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创办学习园地,营造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学以致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各单位党支部要以“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

质量明显提升,工作纪律明显加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为目标,按照“服务发展抓作风、机关党建走在前”的要求,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改进单位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风气,建设一支“敢于创新、勤于学习、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推进重点治理和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继续抓“干部入户走访”、“联村联户联养殖企业”、“为养殖场小区(场、户)送服务”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

三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合起来。作为检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的推动和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和典型引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理念,使帮扶对象和联系干部达到收入水平、整体素质、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干部引领发展本领、科技发展意识、乡村文明程度等“六个明显提升”目标。

四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局党总支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学习型”总支、支部为重点,打造“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门”为主题,不断加强学习、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强化宗旨意识。从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严教育管理干部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以“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用人导向好、作风形象好、科学发展实绩”为内容的“五好班子”

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整体水平,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深化“城乡联动整推”结合起来。围绕“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村级组织硬件基础明显改善、党员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的总体目标,开展三送五进(送政策法规、送技术信息、送关爱温暖,干部进农户知民情、政策进农户释民惑、技术进农户解民难、信息进农户帮民富、情感进农户促民和)主题活动,落实“四个一”任务(帮助联系村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寻找一条致富路子、化解一起矛盾纠纷、解决一个信访难题),六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开展“双百四联”活动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组专家组的作用,按照“联基地、联协会、联项目、联农户”的联动辐射模式,以畜草产业发展为载体,积极为畜牧科技专家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着力促进专家优势的有机整合,实现专家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拓宽智力支农渠道,有效地推进畜草产业发展进程。通过专家联基地,使示范带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专家联协会,使技术服务体系得到更进一步完善。通过专家联项目,使产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通过专家联农户,使群众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七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围绕服务中心、建好队伍,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工作,重点在机关效能建设方面探索创新,使机关党建走在基层党建工作的前面。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特点,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亮身份、两承诺、亮形象;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参评,— 5 —

上下互评,互查互评)活动,深化机关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服务大厅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力争年内创建一个党建示范支部,其它党支部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全部实现晋位升级。

八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结合起来。要引领单位党员和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品德。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为政清廉,干事干净,慎独、慎欲、慎微、慎权、慎交友。

九是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推进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要把活动实效体现在推动全区畜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上来,体现在完成本单位、本人各项工作上来,以自身的模范行为赢得群众好评。

(三)全面总结,健全机制。(2012年11月1日——12月31日)。一是大力选树典型,掀起比学赶超高潮。充分发挥近年来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示范作用,选树本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为活动树立比学赶超的榜样。采取先进典型作事迹报告、到示范点参观学习等形式,扩大典型影响力。系统所有党支部和党员,对照本系统的先进典型,对照工作标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跟进、赶超的具体措施,使系统“五个好”党支部、“五带头”党员的比例大幅提高。二是突出党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单位党建工作创新,重点在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质量上取得突破。注重领导点评,单位党支部适时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一次点评,可以集中点评,也可逐个点评,实事求是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努力方向。

围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回顾成果。

各支部要积极参与局党总支组织的活动图片展、理论成果研讨会,全面回顾本单位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情况。二是搞好总结。各单位党支部要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系统总结,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三是考核评议。畜牧兽医局党总支对各支部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并采取适当方式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抓好整改落实和巩固提高。四是完善机制。各支部要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11月上旬,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情况进行自查,将自查报告报局党总支部。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长任组长,党总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局属各党支部书记和局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协调指导和日常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局党总支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支党支部,每半年季度指导一次工作,年内达到晋等升级的目标。

(二)靠实工作责任。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办法,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各单位细化阶段性目标和推进计划,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

(三)加强督促检查。活动领导小组将采取召开工作汇报会、座谈会、经常性督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四)注重统筹兼顾。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单位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发展畜牧业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二○一二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基层组织建设年

实施方案

抄送: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

定西市XXX畜牧兽医局办公室

15.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篇十五

1 吉林市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现状

吉林市现有县级农机技术推广站9个, 乡级农机技术推广站70个 (其中66个为独立站、4个为综合站) , 有44个乡级农机推广站属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 有7个乡级农机推广站属乡镇政府管理, 有19个乡级农机推广站属县乡双重管理, 其均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级农机推广站人员编制为87人, 现在岗人员82人, 41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占在岗人员的50%;高级职称有15人, 占在岗人数的18.3%;中级职称为24人, 占在岗人数的29.3%;35岁以下的有12人, 35~50岁的有42人, 50岁以上的有27人。乡级农机推广站编制为372人, 在岗人员为389人, 平均每个站为4~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19人, 占在岗人员的30.6%;专业技术人员272人, 占在岗人员的70%;高级职称有5人, 占在岗人数的1.3%;中级职称为113人, 占在岗人数的29%;年龄35岁以下的有44人, 占在岗人数的11.3%。乡镇农机推广站有6个独立站的办公室属于自有固定资产, 共有专用电话机12部, 计算机20台, 打印机、复印机14台, 电视机2台。其他的办公设备及试验、示范推广设备几乎没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具有大、中专及以上文凭的只有160人, 助理工程师以上只占在岗人数的27%, 高级工程师占4.2%,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31.8%。二是知识陈旧、老化, 后备力量不足。调查显示, 2003年以来, 大多数站点几乎都没有新进过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更令人担忧的是, 近3年参加过各种讲座及进修的人员比重不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2) 管理体制不顺, 职责不清。一是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管理, 既有县管, 又有乡管, 还有县乡双重管理, 管理体制上不统一。有的乡镇农机推广站人事管理权归县农业局管理, 但财物归当地乡镇政府管理, 管理体制杂乱, 导致管理权限不明确。另外, 农机人员工资由乡镇发放, 人才相互流动受阻, 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二是村级机制不健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推广应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农民接受起来困难。若通过推广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推广示范田的示范作用, 就能很快得到推广。可是村级无固定的推广员和示范样板田, 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 阻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进程。

(3) 农机推广专项经费缺乏, 制约了推广工作的开展。目前, 地方政府没有农机化专项资金, 对农机推广工作不够重视, 投入不足。农机推广机构的经费在保证人员工资之外, 几乎就没有别的投入。据调查, 我国有的地区每年都有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吉林市各县乡农机推广站一直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专项经费, 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去开展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及各种新型农机具现场演示会的召开, 严重制约了吉林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及应用。

(4) 农机推广机构办公设施差, 推广手段落后。大多数乡镇农机推广站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没有适当的培训设备以及网络办公自动化所需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 尤其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用于测试农机技术数据的仪器设备, 只能按经验估算。另外用于农机作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会的摄像设备非常少, 不能及时准确地把适时情况宣传报道出去, 严重影响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宣传、推广的力度。

(5) 县乡农机推广站的试验示范基地与形势发展不适应。多年来政府很少对县乡农机推广机构进行投入, 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法已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要的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 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但是吉林市各级农机推广机构没有建立自己的试验基地和相应的设备, 导致很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能进行试验、示范, 严重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6) 农机推广宣传培训工作开展不够普遍。农机推广宣传培训工作是农机推广工作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吉林市各县乡农机推广机构, 在事业单位改革后, 新人做推广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推广基础知识掌握的少;还有一部分科技人员知识结构陈旧, 缺乏现代高新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的实际操作经验。有的县乡农机推广站由于缺乏培训宣传经费, 科技推广人员没有机会参加省、市农机推广部门举办的农机科技创新、技术交流等高级别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及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 有的县乡农机推广站缺少经费订购农机推广方面的报纸、刊物以及用于信息宣传推广的新技术资料。导致大部分科技推广人员得不到专业技术培训, 不能站在科技推广的前沿引领吉林市的农机化事业向高层次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加强农机推广机构队伍建设, 农机树形象, 关键在推广。随着中央、省、市、县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 农机推广部门要把自身推广机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 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职能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机推广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增加投入,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办农机化事业。要巩固加强乡镇农机推广阵地建设, 保持乡镇农机服务推广机构队伍稳定, 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 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感, 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同时, 积极探索村级在不增加干部人数的前提下, 设立农机信息员, 逐步形成县、乡镇、村农机服务网络。

(2) 完善农机推广体系组织建设。国家成立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只承担社会公益性职能, 其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也将由国家财政保证。县、乡两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全部单独设立, 不再是与农机监理、畜牧、种植业等其他行业合在一起的综合站,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得到加强。在一个省内形成一个健全的、充满活力的“四级一户” (四级:省、市、县、乡4级农机推广机构, 一户:农机科技示范户) 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在优化农机推广体系组织结构中, 特别要整合区域内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资源, 通过裁、并等方式优化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推广机构, 优化农机推广队伍, 做到职责清晰、工作明确, 使直接面对基层的农机推广机构更具活力。

(3) 争取项目和资金, 促进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 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了资金的投放力度, 绝大部分是通过项目来投入的。因此, 吉林市各县农机推广站要抓住这一机遇,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做好调研、论证和项目的申报工作。一方面为当地农机化发展注入资金, 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项目的投入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办公、宣传、培训和推广条件的改善及推广服务能力的提高。同时, 既发挥了农机推广机构的优势, 也能体现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价值。

(4) 抓好农机技术培训, 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农机化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用户的素质非常重要, 要科学的、长期的把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吉林市农机推广中心每年都要根据省市农机工作会议的要求, 结合各县乡农机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做出培训计划, 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农机具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系统地讲解。在重点地区以县为单位利用农闲时间, 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进行短期或专题培训, 同时鼓励支持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参加省市农机主管部门举办的农机科技创新、技术交流等高级别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及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等活动, 从而加快农机技术推广进程。

(5) 加强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要想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实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要建立示范点、示范区, 不断总结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向周边辐射, 同时要建立协调机制, 国家、省市农机推广机构与其他农机组织要协调一致, 形成合力, 进一步抓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家乡的菊花250字作文下一篇:产品运输交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