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2024-11-09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精选8篇)

1.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一

上海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出炉”

以南京西路至华山路一线为中轴,宽约0.5公里、长约3公里的区域,依托戏剧大道、商城剧院、美琪剧院、百乐门等剧院资源而打造的一个以音乐剧、都市话剧、时尚戏曲等为重点的现代戏剧策划、创作、演出、营销集聚区———静安“现代戏剧谷”,连同上海其他14个园区通过了市委宣传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联合审定,作为上海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今天正式亮相。

这是上海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按照国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地域分布广、定位分工清晰,包括位于浦东新区的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位于中心城区的徐汇电子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徐汇数字娱乐产业基地、2577创意大院、长宁多媒体产业基地、长宁新十钢视觉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卢湾区田子坊和静安现代戏剧谷;位于郊区的金山中国农民画村、南汇新场民间技艺文化创意基地、松江仓城影视产业基地,以及普陀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M50艺术品创意基地、杨浦五角场800艺术基地。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较早地意识到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三者之间互为促进的联动关系,明确了“以市场运作为主发育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以政府推进为主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的策略。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出炉”正是体现了这种发展策略。

伴随园区建设,探寻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之路

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的申报单位虽然是各园区的管理、经营机构,但要获得申报资格,必须得到园区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的认可和推荐。“这是为了突出每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在促进区、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市级园区所在区、县各项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的延续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公室负责人反复强调这一点。

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继张江提出建设“硅谷”、“药谷”后,打造文化产业“第三极”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2004年,在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支持下,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在张江启动建设。

短短四年间,基地已形成200多家文化科技创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2008年,文化科技创意企业实现年总产值逾70亿元。广阔的发展前景促使浦东新区坚定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2008年6月,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启动建设。2008年7月,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又落户浦东张江。这两个基地的建立,成为浦东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也确立了浦东新区在文化产业领域“先行先试”的改革者形象。

松江仓城影视产业基地是松江区构建大影视产业格局的第一步。十年前,当台胞投资的胜强影视拍摄基地落户松江仓城时,工业污染源与之比邻。十年后,松江区政府“腾笼换鸟”,将土地资源从工业企业手中置换出来,并依托胜强在华语影视圈的影响力集聚资源,加大对影视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松江仓城影视产业基地内已形成创意、拍摄、制作、发行的全过程产业链和循环运营机制。一个以仓城、车墩和佘山影视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大影视区”发展前景已清晰可见。

目前,上海各区、县对发展文化产业有很大的积极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

透过园区建设,搭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脉络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认定过程中,特别关注园区定位,要求园区的产业特色能体现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趋势两方面的结合。现在看来,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定位无一不体现了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和重点争取突破的领域。”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分析,首批15家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中,定位于发展与网络、数字多媒体等新兴技术相关文化产业的园区至少有7家,占到近一半;“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园区有2家,若算上定位“以民俗文化为主要表现打造国际文化社区”的田子坊,一共3家;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的园区有3家;另2家分别致力于发展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

地处上海南站的徐汇电子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最大的特色是发展理念创新。这个成功举办两年“上海电子艺术节”的电子艺术展示平台,在艺术与科技的跨界探索方面得心应手。据悉,在由电子艺术创意活动衍生的版权运营、人才培训等相关产业,目前加入探索、尝试的以发达国家创意机构居多,在国际范围内尚属创新。

同样定位于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还有普陀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和长宁多媒体产业基地。前者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网络文化产业为特色,2008年入驻企业实现销售15亿元,其中文化相关企业实现销售7亿元。后者更是致力于培育数字内容产业的“先行者”,2008年园内已集聚企业398家,税收贡献达5亿元,拥有水晶石、环球数码、上海卡通、EPIC、2K、分众传媒等一批影视动画、游戏制作、广告传媒和数字媒体的领军企业,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数字内容产业集群。

“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孕育着上海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位于枫泾镇中洪村的金山中国农民画村聚集着上海金山、吉林东丰、天津杨柳青、重庆綦江、云南腾冲、青海湟中、陕西户县、山东日照、湖北黄州、河南舞阳十个农民画乡的画家。画村年接待游客已达50多万人次,带动了周边农民500多人就业,实现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南汇新场民间技艺文化创意基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场古镇。成片的古建筑和中原、沿江、沿海传统文化,老上海人世代生息的过程,自然形成了具有上海原住民特质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集聚区。与中国农民画村不同的是,新场更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聚焦园区建设:提升内涵,扮好产业“助推剂”角色

自2004年提出发展创意产业以来,上海已先后建成75家由政府部门认定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与此同时,更多冠以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老厂房、老仓库、老大楼改造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高租金”则令集聚区纷纷被投以“创意地产”、“商业地产”的质疑。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与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什么区别? “集聚区建设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能否认定为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我们不看这个园区是不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关键看它能不能承担产业‘助推剂’的角色,能不能从‘二房东’实现价值和内涵的提升”,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公室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比如,五角场800艺术基地定位高端艺术画廊产业,园区对于推动产业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举措。作为园区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以艺术家个人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艺术品的数字化扫描、拍摄、标准化图像处理并存储入数据库,使其最大限度应用于互联网、出版印刷、展览、影像资料、艺术品复制和衍生产品开发等。更重要的是,该平台可应用于艺术品认证领域,通过行业专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保障措施,使艺术品鉴定有据可依,使艺术家、收藏家、消费者获得迅速核查艺术品真伪的便利,长远来看,这一旨在制约艺术品造假的举措,有望对上海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巫志南研究员认为,文化产业园区能够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剂”,与定位明晰密不可分,也是本市文化产业园区区别于一般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特点之一。今后几年,上海应继续加大对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并以此为载体,大力促进文化企业成长,不断开发优秀文化产品,使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更符合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要求。

上海创意园区

1999年,上海刚开始尝试改建旧仓库及厂房为创意园区。

上海已发展了三批创意产业园区。

第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田子坊、8号桥、创意仓库、天山软件园(上海慧谷白猫科技园)、时尚产业园、传媒文化园、乐山软件园、静安现代产业园、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虹桥软件园(慧谷创业)、周家桥(创意产业之门)、设计工厂、M50、同乐坊、卓维700、昂立设计创意园。

第二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海上LOFT(海上海)、上海创意产业联盟、2577创意大院、X2创意空间、车博汇、63号设计创意工场、天地园、慧谷智慧桥创意产业园、尚街LOFT、合金工厂、通利园、空间188、逸飞创意街、东纺谷、尚建园、旅游纪念品设计大厦。

第三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创邑·源、JD制造、数娱大厦、1933老场坊、西岸创意园、湖丝栈、华联创意广场、新十钢、绿地阳光园、优族173、98创意园、E仓。

2.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二

关键词: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战略研究,创意旅游

1 引 言

近年来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政府大有继在郊区建造工业园区的大潮后, 掀起在城市建造和改造“创意产业园区”的第二波热浪之意。借鉴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经验的“造园运动”, 深圳、上海于2004年带头建立创意产业基地, 随即北京、南京、杭州、苏州、青岛等城市纷纷打造创意产业园区。至2006年年底, 上海已打造出75个创意产业园区, 吸引各类创意类企业集聚。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众多创意产业园区, 多数是一种跟随现象, 即一个地区的政府看到别的地区在建造和改造创意产业园区, 也随即模仿着建造和改造起来。然而没有人考虑过这么做是否正确、为什么要建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能否真正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研究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从整体性、功能性和前瞻性的视角观察出发, 力图发现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海建设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几点构想及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这一问题, 为上海今后如何建造改造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2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崛起, 源于第一次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功能, 实现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1997年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城市型工业的口号。1998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明确了“都市型工业”新概念, 并于2000年实质性启动, 确定了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6000平方公里的郊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布局, 即“两个优先”发展的方针。从而, 中心城区的老工业向郊区转移。产业结构调整, 在中心城区形成大量空置的老工业建筑, 创意产业园区正是借鉴了国际经验, 作为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运而生。

在过去几年中,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数量激增、规模拓展、影响扩大。据统计, 自2005年4月以来, 历经四次授牌, 至2006年11月,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总数已达75家, 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在上海各创意产业园区中, 入驻有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设计企业, 产业门类涉及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重要领域。

3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类型和特点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3.1 校企运作型

这种运作模式是建立在院校品牌之上的一种延伸服务, 即通过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背景, 通过整合资源对老厂房进行统一改造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是“虹桥软件园”创意产业园区。

3.2 依托老建筑改造型

通过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大楼形成创意产业园区, 这类创意产业园区占总量的2/3以上, 比如光复路的创意仓库、泰康路艺术街、8号桥、田子坊等, 还有由远东屠宰场改造而成的1933老场坊等。

3.3 依托传统布局型

依靠传统的布局, 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基地, 也是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途径之一。黄浦区河南南路33号的上海城市广场, 已经辟为上海市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

3.4 全新创造型

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便是利用开发区的优势, 全新打造的创意园区。该基地以影视制作、游戏软件、动漫制作等为主要产业导向, 并建立相关的中介、展示及版权交易平台。

根据2007年年初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调查, 上海75个创意产业园区具有以下特点:

3.4.1 园区生存:中心城区数量多, 5万平方米以下

其中徐汇区、虹口区、长宁区的创意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全部超过10家, 同时在十个中心城区中分布了72家创意产业园区, 占总数的96%。可见, 创意企业的发展在中心城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图1是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生存情况的调查。显然5万平方米以下的园区比较适合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 主要原因:一是投资额度较小, 为更多企业的参与提供了可能性;二是招商容易, 为投资企业的快速回收资金提供了保障;三是便于管理, 面积较小, 入驻企业数量较少, 为管理运作提供方便;四是容易形成特色。

数据来源:2008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3.4.2 入驻企业:国企少、民企多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对75家创意产业园区的110家入驻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2008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由图2可知国有企业由于各种原因, 缺乏创意、创造力, 在创意企业中占据很少席位;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船小好掉头”, 集聚了相对较多的创意类人才, 在创意企业中占据大多数席位;而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将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在创意企业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

3.4.3 租金:低于商务楼

近年来, 上海甲级办公楼平均租金每年上升15%左右, 2005年全市平均租金为6.72元/平方米/天。而创意产业园区的平均租金为2.5元/平方米/天, 远远低于商务楼的租金水平。

3.4.4 效益:社会经济双赢

根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2007年1月份对75家创意产业园区的调查结果显示, 经过改造后的园区, 地方税收增加许多。以第一批创意产业园区为例, 2006年税收总额为25646万元, 远远大于以前的税收水平。原有老厂房几乎没有就业人员, 但经过改造后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的调查分析, 前三批48家创意产业园区总从业人数近2.7万人, 如果75家创意产业园区入驻率达到100%, 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

4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整体性、功能性和前瞻性的视角来看,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4.1 各创意产业园区之间分离而自成体系

由于不同的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建设主体, 有的是政府, 有的是企业风险投资, 总之涉及复杂的利益主体, 所以就目前各园区的发展现状, 出现各自发展的局面, 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4.2 创意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合作

园区内企业紧紧停留在分享巢内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带来的低成本上, 各个企业之间都是“大而全, 小而全”的封闭的生产体系, 企业间缺乏知识、信息的交流, 缺乏合理分工基础上的主动合作, 彼此信任度差, 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持续发展能力差等。

4.3 创意产业园区内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目前的状况是园区内企业与其园区外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普遍的脱节现象, 这样会增加企业生产中的困难, 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甚至导致创意产品最终无法生产出来以实现其经济价值。

4.4 与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相关的人力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利用

大多数园区内的企业都普遍存在创意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园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4.5 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融资渠道过窄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目前创意产业园区研究和开发经费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看出目前上海市已建和在建的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大量问题, 使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5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几点构想

5.1 正确区分园区的功能定位

园区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只有通过准确区分产业类别, 建设相应的配套园区, 才能够更合理便捷地对园区进行综合管理, 打造更多的优势, 获得更多的收益。

图3反映了2004—2007年上海创意产业各分类的增加值情况, 研发设计创意增加值最高, 接着是咨询策划创意, 建筑设计创意, 文化传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不过通过年份的比较, 显然其各产业类别的增加值都是逐年递增的。所以显然园区功能定位是必要的。

数据来源:2008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5.2 有效确立园区内主导企业

创意产业园区应当突出有限的支柱产业方向, 并严格入区标准, 防止发生夹生现象而贻害久远。更为重要的是, 在主导产业中, 我们要注重确立那些有较大规模, 生产最终产品或者产品中关键部件的主导企业成为龙头企业或者骨干企业, 这些企业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性, 能够快速构建园区产业链网络。针对一些新建的创意产业园区, 建议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 重点引进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驻入, 这样其相关的配套产业自然会在龙头企业四周迅速聚集, 构成有特色的园区产业链网络, 以带动整个园区的发展。

5.3 建立相关资源的无形网络联结

创意产业园区的无形网络联结能够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 使得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创意产业园区无形网络联结是这一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也是使园区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关键。要提高一个创意产业园区内的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绝不仅仅是园区内各企业的问题, 必须从一个系统的观点出发, 统筹系统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 从而使园区内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有效配置整合, 使园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5.4 发展创意旅游之路

在创意经济背景下,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创意产业的一个子产业, 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正在改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上海都市旅游自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 业绩骄人, 增加值已经达到全市GDP的7%, 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而目前上海旅游产业正面临新的升级, 所以发展创意旅游是创新发展之路。见下表。

资料来源:2008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6 发展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对策建议

6.1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激发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

上海创意产业协会要通过组织合作交流、咨询培训、中介服务、会展招商、出版发行等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以创意产业为主题的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博览会和设计比赛等, 加强各创意产业园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会员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通过建立创意产业测评体系, 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和资质认证等工作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6.2 建立集群风险投资机制

拓宽投融资渠道, 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个人或外商。相关政府部门应牵头, 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 建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为重点行业的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设立创意产业创新基金等手段, 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活动, 鼓励创意产业出口,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收购创意企业等, 增强竞争优势。

6.3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一方面, 我们要增强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 要在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的同时, 把重点放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上, 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 为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6.4 完善园区内吸引高素质创意人才的各项政策

消除各种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减少园区内的各种阻碍创造力发挥的制度性障碍, 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以期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高层次的创意产业的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6.5园区内成立信息中心

为了降低单个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 园区需要建立信息中心专门为群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包括提供新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知识和行业咨询。该信息中心可以为园区内每一个企业公开免费提供信息, 但考虑到信息中心自身资金问题, 也可以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 但使用费用要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不宜过高。

6.6园区内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技术研发中心以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开发工具平台、测试平台等服务,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 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 积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 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 在产业领域开展面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 积极支持园区内企业开展创意产品实现消费阶段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研发。

除此之外, 还要在租金、税收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和支持。比如可以降低园区地处位置的租金和成本, 入住园区的企业享有租金减免优惠政策, 流转税实行超额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如忠.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10) .

[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3]厉无畏, 王如忠, 缪勇.积极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J].社会科学, 2005 (1) .

[4]厉无畏, 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 2005 (8) .

[5]上海市经济委员会,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创意产业[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6]厉无畏, 蒋莉莉.上海创意产业行业分析[R].2008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三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特钻石模型

衡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文化产业发展條件,它就像是坐落于齐鲁与燕赵文化交汇融合之处的一颗明珠,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它散发着耀眼的文化之光。若论衡水的知名文化,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便是衡水老白干、习三内画、武强年画、武强乐器了。除此之外还有与内画鼻烟壶并称为“衡水三绝”的侯店毛笔、宫廷金鱼等。

一、概念界定

1、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地缘集聚现象,从纵向看,它表现为产业链及其价值链条的链式结构,从横向看,它表现为不同行动者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聚具有前瞻性、共享性、联合性、风险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的外溢性较强,共享性的技术资源等要素的合作促成了联合性的发展,使得产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作为现代产业生命周期中必经的阶段,产业集聚的程度不但能反映产业发展规模的经济效应的好坏,还是实现一个国家地区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产业集群可分为产业集聚化阶段、产业集群化阶段、集群调整转型阶段三个阶段。

2、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四个基本要素。波特钻石模型的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六边形的理论框架。在钻石模型理论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立足于本身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新企业的形成,增强创新意识,加快创新步伐。

二、衡水文化代表

衡水地区以衡水老白干为代表的生产企业众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武强年画、武强周窝音乐小镇等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产业集群。

衡水老白干酒业公司是由传统私营酿酒作坊收归国有组建而成,拥有历史悠久的酿造技艺,此技艺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老白干又先后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衡水老白干公司于2002年成为衡水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

衡水内画是汉族独有的一门鼻烟壶内壁绘画民间技艺,其工艺精湛、精妙异常、独树一帜,成为衡水的艺术典范,也正由此衡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武强年画博物馆座落于武强县城,是我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使世代流传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得以很好地保护与传承。

河北金音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坐落于武强县,成为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吸引国内外音乐家长驻周窝,通过每年固定时间组织开展国内、国际音乐交流活动。作为中国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乐器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群。

三、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家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须具备的软实力。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新兴产业起步晚,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势头强劲,文化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就衡水地区而言,近年来,衡水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诸多优惠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立足衡水文化资源的特点,锐意创新,着眼于衡水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深度挖掘、整理、开发、利用衡水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衡水老白干、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多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衡水这个北国小城的知名度也渐次提高。但是,任何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衡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存,衡水独有的品牌文化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困境,陷入发展的瓶颈阶段。由于政府对文化产业及其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对产品的宣传与开发,再加上经营单位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在面临市场经济发展浪潮冲击时,不能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及时采取措施,造成许多产业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

四、对策及建议

1、政府引导、扶持带动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产业化。鉴于目前衡水老白干、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产业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其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生产与市场的配套建设,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益,相互促进并发展,形成相辅相成的格局。尤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还应该将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整体“走出去”,树立品牌意识,从而发挥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缘集聚效应。

2、引进先进器材,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针对当前衡水老白干、内画、年画的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条件的现状,其发展方向为追求高层次发展,实现产业现代化。产品的开发需要突出自身特色,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原有的发展特基础上,开发出品种多样、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另外,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加大产品宣传与市场推广的力度,重视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区位、地方资源、环境优势,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积极创造特色文化产业,最终加强地缘集聚的扩大效应,带动衡水市经济整体发展。

3、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技术。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要想上层次、创特色,创造品牌效应,真正实现地缘集聚效应从而带动整体化发展的目标,仅依靠政府调拨资金需要调动民资,招商引资不仅能加大资金支持,获得充裕的现金流,而且能够引入市场、管理、技术、人才等重要发展要素,引入更强的竞争力,针对当前衡水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现状,衡水老白干的管理技术的相对落后,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的发展前景与宣传策略问题,对此,这些要素都是衡水老白干、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4、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特色文化产品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塑形描绘技艺要时刻突出传统技艺和地方特色以及现代工艺的结合,增强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依据特色资源,尽可能的弘扬当地风俗、文化意境、历史渊源,从而加强文化集聚效应。

5、龙头带动战略。衡水老白干作为衡水知名企业,在酒业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生产企业的联系,加强文化交流与渗透,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从而提升衡水老白干酒产业的整体水平,进而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篇四

该园区位于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总面积13.4万平方米,2011上半年园内文化企业总营收达8000万元。园区是以艺术设计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国棉八厂改建而成,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独特。园区建立了M50半岛1919创意设计工作站,引入杨明洁、潘微、日本文化村等设计师、艺术家和多家设计机构。园区通过聚焦艺术设计、艺术培训等特色文化产业,致力于打造国内重要艺术设计创意园区。

2.新十钢

红坊位于凯旋路、华山路之间,坐拥徐家汇和淮海路两大商圈,毗邻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高调诠释“国际文化时尚社区”。曾经上海钢铁十厂工业时代的厂房焕然一新,15000平米的中央绿地广场被红砖厂房围绕,其中B区超过2000平米的活动会场曾上演OMEGA110周年庆典。如今的租户多为建筑设计、文化艺术、传媒、时尚设计、广告设计行业,世界著名的眼镜公司夏蒙眼镜、追求个性时尚的NOVO、意大利品牌fornarian争相入驻。

3.8号桥(其他)

该园区位于黄浦区建国路8-10号,园区总面积2万平方米,上园区内文化企业上缴税收约5000万元。园区是以广告设计、动漫影视制作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唯晶动漫、吴思远电影后期制作室等特色文化企业。下一阶段,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各个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4.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原是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由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五家工厂组成。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厂效益逐年下滑,有些厂房闲置多年。2000年5月,在市经委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田子坊进行了改造。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米,吸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企业,并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如今,田子坊被外界称为“上海的苏荷”。

5.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是老上海30年代的建筑,欧式经典建筑中蕴含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如今丰富多彩的时尚活动为这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一系列热力四射的定期活动已经在这里拉开序幕,从派对到演出,从创意市集到话剧沙龙,全新的打造让人耳目一新,更成为了沪上时尚达人汇聚的地标之一。

历史与时代的碰撞,时尚与建筑的结合,艺术与设计杰作的辉映,1933处处彰显独特的魅力。1933非凡的空间、绝妙的体验和汇聚多种创意元素,必将引领上海时尚创意新潮流。

6.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Xintiandi·Shanghai)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它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7.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永丰街道辖区之内。“永丰”,得名于境内明朝天启年间的永丰桥,自古以来就是万商云集、文人辈出的富庶之地。“永丰”以深厚文化底蕴和众多文物名胜见证了“苏松赋税半天下”的历史辉煌,在镇中千米街道上,分布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著名的大仓桥、云间第一桥、葆素堂、颐园和杜氏宗祠等,仍在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为发展“松江”支柱型影视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周庄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行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附)9.创意仓库

苏州河北岸,坐落着一幢20世纪20年代修建的四行仓库。曾经,旧上海四大银行以此为库;曾经,八百抗日将士在此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它沧桑的外表下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人文底蕴;而今,当推开那厚重的大铁门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艺术空间:灰色的水泥圆柱整齐矗立,黑色的旧时铁门威严地划分着空间,悬空的灯光楼梯似乎通向未来世界;还有纵横的钢索,错落的空间,锈迹斑斑的索引牌,层次丰富的灯光„„这座有80多年历史的仓库,迎来了它的新生——创意仓库。

10.SVA越界

越界,漕河泾10万平方特大型创意产业园,原址为金星电视机厂。由国际知名建筑机构阿特金斯规划,率先引入OFFICE PARK概念,融合“办公 / 创意 / 休闲配套”三大功能,是目前上海最大创意产业园之一。

11.2577创意大院

国内外知名创意工作室,艺术机构,知名创意品牌代理,艺术家经纪人机构,国际艺术指数办事机构,知名品牌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艺术银行,领馆文化机构和交流中心,广告创意制作机构,艺术传播媒体,艺术书店,人才培训机构,艺术院校试验基地及相应配套服务机构和会所等。同时积极引入长期展览展示和发布活动。

12.中图蓝桥

中图蓝桥创意产业园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虹口区政府、上海市科委联合创立的一所兼有科技园、但突出以文化服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园区的主要功能包括规模企业的招商引进、中小企业的定向孵化、服务标准的研发与输出、促进特定文化服务业的集聚等。

13.1919创意码头

1919创意码头,系昔日国棉八厂,该厂筹建于1919年,至今保留了原厂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式建筑。整个园区占地13.5万平米,合计建设面积14.1万平米。1919•创意码头集合历史与现在,商业与艺术为一体,以码头和滨江景观带作为依托,打造成为北上海创意文化中心。在保留了历史建筑独特风格的同时又引入现代的时尚元素,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14.名仕街

上海名仕街时尚创意园位于上海市洛川中路1158号,总占地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其中个性化创意、商务办公用房30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四个中心、发布厅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生活商务配套设施6200平方米。周边交通便利,靠近南北高架和内环高架上下匝道口,地铁1号线延长路站等。

15.创邑•Young

5.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五

四、创建不同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天津抓住各区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会,搞好规划,研究政策,给予支持。在挖掘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文化与金融相结合的思路,努力构建一区一品、一区一园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格局,结合各区县的地域地缘不同文化资源类型,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创意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综合分析天津的文化产业园区,从业态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资源依托型、文化创意型和科技引领型。

1、资源依托型。如西青区杨柳青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就是挖掘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文化内涵,依据历史文脉和文化渊源,按照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打造“风物醇美、文化昌盛、商业发达”的杨柳青古镇。继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之后,将对保存下来的南运河北岸十几所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的民宅大院进行重新修建,建成4万平方米、包括十余个博物馆和陈列馆在内的大院文化区,将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聚集区,为中外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津派民俗提

供了良好去处。

又如享誉中外的天津五大道小洋楼文化产业锚地、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意大利风情区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天津留下了九国租界、两千多幢小洋楼、五百多处名人故居,租界文化和寓公文化成了此处的一大特色。近三年来,天津共整修历史风貌建筑434幢,65万平方米,依据“整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目前,铁道部的《环球邮报》总部、台湾人办的五一洋楼文化体验式酒店、梁斌艺术研究

会办的《红色金典》等都已入驻五大道经营。

2、文化创意型。如和平区的6号院创意产业基地,最初是一批艺术家在这三栋文化用品大库房做服装设计、建筑装潢设计等。由于一商集团文化进出口公司,看中了海河岸边这块风水宝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氛围,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打造,如今已有几十家从事创意产业的设计公司和艺术家在这里落户,并有不少外地机构对这里表现出极大兴趣。如福丰达影视科技公司成功地制作了《马三立相声》动漫系列片,目前正在向3D动漫进军。该产业园现已形成了定期举办各种展会及创意交流等多种活动的管理机制,成功地为入驻企业搭建了展示、交流和交易的平台,成为天津高级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六号院在第4届北京国际文博会上,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佳创意产业园区”

又如3526创意工场,是河北区人民政府和市科委主抓的以创意产业、动漫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制作、人才培训为主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园。占地85亩,厂内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天津美术学院利用厂区现有建筑物和基础配套设

施,投资进行改建后,将天津美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迁入此地。园区设立了彩立方创意中心、创意展示厅、文化用品超市以及动漫创意工作室等,使之成为动漫、电子网络以及IT企业等创意产业的聚集区。中国动漫协会天津分会、天津高校动画联盟已在此落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漫设计、影象视听的制作基地,为创意

人才搭建了大展鸿图的舞台。

3、科技引领型。典型代表是中新生态城的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这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由文化部确认的动漫产业园。中新生态城重点在发展动漫产业中的创意编剧策划区、研发与孵化区、综合服务区、高端设备集成和智能衍生品集成基地、高端办公区、动漫人才培育学校和动漫主题公园等方面体现优势。目前入驻中新生态城的动漫项目有:中国传媒大学将在生态城设立“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动画学院”,建设“国家动漫国际交流与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学创作基地”;《读者》出版集团在生态城设立《读者》出版集团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成立《读者》新媒体公司,从事动漫产品的制作发行以及人才培

训等。

又如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IT软件园,也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由于出台了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并佐以良好的服务保障体系,使得在园区入驻的企业达600余家,如李宁的运动服饰及体育用品品牌总部、“神界漫画”、“仁勇动画”、“空中猛犸

(手机游戏)”等均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

五、构建不同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

天津的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从发展的模式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社团组织主导型以及三方联合主导型。

1、企业主导型。如凌奥创意产业园,是本市第一家注册的创意产业园,也是天津目前最大的综合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当时占地面积16公顷的“凌奥园区”,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创新产品发布、展示交易为重点,产业化程度较高。园区为企业搭建的四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服务于动漫和动画的面部创作系统,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也是世界数字动画创作产业中领先的技术服务平台。规划中的三期工程竣工后,凌奥创意产业园将成为占地300亩,可容纳百余家创意产业企业,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发布、展示、交易及品牌推广等

为一体的创意产业旗舰。

又如“天津经济快乐特别区”,是从一个乐器生产厂起步,依托静海乐器加工制造产业相对集中的优势,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建设集乐器制造、演出演艺、旅游休闲、展会交易于一体的“天津经济快乐特别区”。特别区成立了“中国北方乐器产业联盟”,举办国际快乐经济产业高峰论坛,组建国家乐器检测中心,成立“民间乐器大师考评中心”,建造超大型乐器文化演艺中心。可实现年产值30亿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形成产、学、研、吃、喝、玩、乐、游、购等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构筑完整的乐器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条,已经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乐器出口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主要产品有铜管乐器等六大系列300余种产品,并被选派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09

年国庆阅兵式。将丰富的乐器产业资源转换成文化产业资本,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在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政府主导型。如河东区政府主抓的音乐街,依托天津音乐学院周边300多米长的108间欧式风格建筑,打造成一条专业音乐艺术街。该街区是天津首家音乐艺术专业市场,已形成影响力大、知名度高、辐射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的特色品牌文化产业市场,带动河东区相关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通过业态规范引导加大招商,满足社会各层面需求,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以音乐为主的相关艺术和门类的“一条龙”文化产业市场。同时创建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创业、就业基地,为吸引和聚集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

长,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又如红桥区政府主抓的意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红桥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并主动将其融入市、区规划建设项目之中,形成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文化为内容、市场为导向”的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集中发展建筑设计、园林园艺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工业设计、咨询策划、城市空间创意设计等六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城市设计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数字化服务。“意库”获得了“2008年全国十佳创意产业园区”称号。

3、社团组织主导型。如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由天津华夏未来少儿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艺术中心成立16年来,曾先后荣获国家文化部全国“少儿蒲公英”计划三星奖、“全国文化工作单位先进集体”称号、国家民政部“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中宣部等十部委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殊奉献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殊荣,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从1993年借用16平米一间地下室,到2002年建成拥有自主产权的集排练、培训、实践、演出、接待、交流、活动、服务为一体、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现代化儿童活动阵地。2005年又建一座1.9万平米的演艺中

心,同时改造一座年久失修的公园为华夏未来儿童公园。

至此,华夏未来成为占地百亩,建筑面积达3.6万平米,集室内活动与园林设施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儿童乐园。仅2009年一年培训小学员超过10万人次,培训场地遍布天津市18个区县共30余个。每年为社会解决就业人员1100多人。华夏未来特色文化广场自1996年举办以来,共演出182场,观众达15万人次。自200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农村、新文化、新儿童”工程以来,已相继在天津12个涉农区县建立18个“乡村童乐园”。举办了7届天津市残疾儿童艺术节、3届全国残疾儿童艺术作品展。承办了八届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邀请来自五大洲近200个国家、地区和全国31个省市的少年儿童欢聚天津。推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10年来,访演65个国家和地区,20余万华人华侨、50万外国观众从他们的演出中认识了中国?天津。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秉承“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造了无数奇迹,被文化

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4、政府、社团、企业联合主导型。如蓟县盘山的盘龙谷影视基地,由中央电视台杨伟光先生领导的中华文化名人联盟与蓟县许家台乡共同立项,由上海绿

地集团承建,该园区以影视创作制作、交易展演、评选、颁奖、体验、旅游为主,占地28平方公里,是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又一种新模式。

又如武清区中国国家画院创作基地,由原文化部长高占祥领导的中华文化促进会倡导支持,由武清区河西务镇和天津卓达艺都集团联手开发建设,占地1400亩,总投资20亿人民币,可为200名画家提供创意工作室。目前,已建成“三溪塘艺术家俱乐部”、“张艺谋电影艺术成就馆”和4万平米的画家工作室,已

有38名艺术家、20个文化机构签约入驻。

六、构建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大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并轨,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提升滨海新区的产业功能,完善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引领滨海新区新一轮发展的新引擎。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选址在渤海湾北岸、蓟运河两畔,此地除了具有高新技术和经济实

力的支撑之外,还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自然、人文资源优势。

地形地貌特点是:海湾、滩涂、海岸、运河、湖泊、湿地、盐田、田园、海淡水、养殖,盐土+沼泽土+潮土。

资源特色是:温泉、葡萄、盐田、田园农场、芦苇、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沿海滩涂、水库海泊、沼泽湿地、相对优越的海岸线。

社会人文特色有:历史悠久的盐文化、唐王足迹―一系列贞观地名、京东望海奇观―海天东胜、漕运古道―蓟运河、古代寺庙奇观、妈祖文化等特色民间文

化。

积极筹建“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已列入天津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之中,并列为2009年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由市政府督查室按季度进行督办。以天津本土文化、开放文化、时尚文化、游乐文化为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四大基本指向,以收藏业、会展业、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广告业为六大文化业态,努力形成集策划、设计、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文化产业链条。在天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下,由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担当的示范区的发展战略研究经过一年多努力,已进入设计方案论证和送审阶

段。

《天津市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规划背景、项目意义、规划原则和思想为切入点,分为“序言”、“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理解”、“宏观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文化产业分析和产业定位”、“总体战略定位与定义”、“空间规划”、“行动计划”、“海外研究支持”、“各功能区空间表情示意及导则”等九个部分,对文化产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做了系统的、全方位的表述。这项规划研究成果对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

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刚刚诞生的首届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天津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这将是我们天津和环渤海地区

6.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六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数字创新基地

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总论 项目背景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 项目招商范围 项目功能 项目经营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筹集与经济效益预算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当前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220亿美元并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占美国GDP的12%;英国GDP的10%。就业人员各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0%、10%。美国影像出版等年收入超7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航天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上升。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已超过4万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为推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陆、台湾两地联手合作,发挥台湾文化创意、研发创新、高科技、国际金融、资本运作、运营管理和人才技术等产业精英的优势以及中原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联合在郑州市建设“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基地”。

一、战略发展定位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发展定位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成果,创造财富和就业,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科技化为基本运作思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创造为动力,建立起以市场为龙头,依托广告、高新技术研发设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电影与录像、数码娱乐、动画制作、书画制作、时尚生活产品设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音乐、表演艺术、新闻出版业、电视和广播及旅游、博物馆、美术馆、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教育培训、体育以及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创业孵化、金融保险、贸易物流、信息交流、展览展示、影视艺术、模特艺术、网络技术、动漫游戏、有机生态农业、媒体媒介传播技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基地,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成为衡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两岸文化创意研发企业的区域集聚区,文化创意成果的展示窗口,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易中心,文化创意企业的孵化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最具创新氛围、最具投资吸引力、最具企业发展空间、最具人文活力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成为新兴文化旅游中心和人们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的世外桃源和人间天堂。

二、基地发展目标

总目标是:力争在2015年前引入、孵化2000家以上入园企业;引入经销户超5000家,年交易额超200亿元;全部就业人员超10万人,坚持以低碳、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为重要着力点,争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大型区域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和上市公司,与中岳齐名与日月同辉,提升郑州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绵薄之力!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表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前,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两岸经贸文化空前活跃,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极扩大各界往来,开展文化、教育等交流,使两岸同胞联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利益更融合,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同时,两岸同胞积极为增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互信和民意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和民族繁荣而努力奋斗!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拥有众多的有利因素:

1、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悠久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独具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文化市场等。

2、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旅游、娱乐、信息、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较少,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以智力密集、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科技手段、低能耗等优势,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要求。

4、郑州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坚实基础。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文化、影视制作、出版、古玩等单位。IT产业基础雄厚,南华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都将成为衡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基地

2、项目选址:郑州市。

3、拟请项目指导单位: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台湾中华建设党等相关组织和团体

4、投资单位:由台湾牵头,组建基地项目投资公司

5、项目投资额:预计总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

6、建设规模:基地计划占地2500亩,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其中中国台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10万平方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20万平方米,文化创意企业创业孵化中心10万平方米,现代疗养康复中心20万平方米,文化演艺中心10万平方米,生活区50万平方米,相关配套服务区(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等)26万平方米。

资金投入上,首期投入5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并按照现代企业治理规则,成立专业项目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同时根据项目需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助、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渠道,组织建设资金;在条件允许时,吸收部分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筹集建设基金,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7、项目主要指标 建筑密度:<35% 容积率:1.5 绿化率:>45%

8、项目功能设计

项目设计以建筑为体,产业为本,创意为魂。项目运作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基本思路。

9、规划立意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是一种连接过去(丰富的文化遗产)、未来(文化创意事业)、现在(社会共享的多元文化),以个人创意和产业化的组织形态为核心的一种族群结构,是一种能聚集创意资源的优良社会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规划,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完善内部功能的同时,坚持特色性、整体性的统一。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绿化为铺垫,灵动的水系为串联,产业功能区为线索,道路为框架,生态为理念,市场为中心铺叙全区空间构架,融汇先进文化元素的现代休闲设施,博物馆、科技馆、画廊、艺廊、特色走廊、步行街、影剧院、酒吧、茶室、音乐厅、保龄球馆、网球场、游泳池、健身馆、汽车电影等混合组合,使创意人在紧张与放松、压力与兴奋的交替中,激发出最大的创造热情。

第四章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

基地主要建设项目为中国台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孵化中心、现代疗养康复中心、文化演艺中心(剧院)、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园、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国际书画家之家、文艺广场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遵循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原则,项目功能设计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为指导思想,环绕主题,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主要建设工程有:

1、中国台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台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是基地标志性建筑。大厦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为各国驻华文化机构、国内外和港澳台文化创意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服务机构提供办公、商务用房,成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主办单位将发挥行业优势,协同外事管理部门和驻外使领馆现任和退任文化参赞等权威人士,邀请外国驻华文化管理机构在中心设立办事机构,并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各种便利。通过他们的影响,吸引各国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主办单位将协调国家(广告、媒体、设计、服装、影视、图书、建筑)等机构,在中国台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设立分支机构,创意策划举办国家级会议、展览、评比、文化演艺等活动,使其成为行业政策发布中心、活动中心、信息中心。

大厦将集聚服务机构,如物流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中介经纪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投资机构,成为基地管理机构和综合办事场所。

2、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

中国台湾国际展示交易中心是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转化的关键。中心将全力争取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展示交易产品、服务的场所,使创意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文化创意企业和创意族也可通过市场迅速了解国内外消费动态、消费信息、市场发展方向,以市场为中心进行创意创新。

展示交易中心拟建面积为20万平方米,设立8000个展示单位,集聚5000个以上单位在此设点展示产业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配套建设20000平方米博览中心,用于政府有关部门、基地、展览机构及基地企业、个人等举办的各类展览、会议、画展、新闻发布会、产品发布会等活动。

展示交易中心主要交易品种为影像制品、数码娱乐、动画、时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图书、演艺经纪、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广播、经纪服务、民族手工艺品和休闲旅游景点、旅游用品等。

展示交易中心在开展实物交易的同时,建设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上交易,形成实物贸易与虚拟贸易相结合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3、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孵化中心

孵化中心主要为各类准备创业的个人、新办企业、有创意成果但缺资金的个人提供商务、办公用房,提供融资、入股等孵化服务。

孵化中心将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为入园企业争取资金、税收、房租、税费减免的支持,设立孵化企业创业基金,通过多种手段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孵化中心将设立为入驻企业、个人提供生产制作的服务场所。如电影电视拍摄、后期制作的摄影棚、编辑线;雕刻、广告制作、喷绘、模型制作;新闻发布、时尚产品发布、商务洽谈的舞台、会议室;实验剧场;印刷、复印服务等,让各类企业、个人享受全方位服务,促使入驻企业健康成长。

4、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主办单位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国内外及港澳台有关大学、研究机构,依托基地资源和台湾文化教育、人才密集的优势,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或依托著名大学在基地设立独立学院或分校),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训、产业研究、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建设目标是以大学为基础,连接信息、软件、游戏、创意、影视制作、表演艺术、模特艺术等各个产业,形成充满了科技、文化气息的科技型文化创意产业园。

5、文化艺术广场及配套服务区

文化艺术广场设置在基地中心,是一个以时尚、前卫、流行为主题的大型生态乐园,融合了现代、清新、时尚、高品位的元素,具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文化艺术广场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各类露天表演、时尚活动、嘉年华、狂欢节活动(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设计节、服装节、画展、主题雕塑、旅游节等),让入园人群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休息、调整,以激发起创意热情和灵感。本广场将因其灵动、前卫、消费风向标,成为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必到场所。

配套服务区主要是为在基地工作人员和贵宾提供生活、后勤服务保障,如:购物中心、星级酒店、别墅、公寓、宿舍、餐饮、健身、酒吧、停车等生活设施;提供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工商、税务、邮电、金融、医疗、物流、行政等服务。

6、国际书画家村

国际书画家村将依托南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吸引国内外及港澳台等各地优秀原创画家和经纪商入驻,进行创作。

村内将配套建设美术馆、画家公寓、收藏家会所等配套项目。力争将画家村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艺术家工作室群落,为游客呈现一个集艺术性、观赏性、体验性为一体的文化休闲特色旅游景点。

在书画家村,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元化的原创绘画作品,而且能够和创作者面对面的进行艺术交流、挑选、收藏喜欢的艺术作品,充分体验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在画家村挂牌成立中国美术家协会南岳创作基地。

7、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园

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园将依托和借鉴台湾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和美食文化,打造健康有机食品基地。

第五章 项目招商范围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依据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创造财富的原则,总体规划入园企业、个人的范围,以周到的服务,一流的硬件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吸引各类创意人才、企业进驻基地。

为有利于入驻企业的发展,基地将按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明确招商范围,初步规划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视觉艺术、时尚艺术设计、影视表演艺术、动漫游戏设计、传媒图书出版、创意生活设计、软件及技术服务、古玩及文博、咨询服务、民族工艺品及旅游用品等功能区。

为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主办单位拟联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服装学会、中国电影协会、中国动画学会等国家级行业管理机构和社团组织,成立联合办事机构,或邀请这些单位在基地设立办公室(可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开展各类活动,共同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发展。各功能区的具体分工:

1、工业设计区:包括模具设计、汽车设计、摩托车设计、IC设计、IT设计、手机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

2、建筑设计区: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环境景观艺术设计、道路桥梁设计等

3、视觉艺术设计区:包括书法、美术、雕塑创作和展示;广告设计、策划、制作、代理;网页设计等

4、时尚艺术设计区:包括服装设计、珠宝设计、美容美发设计等

5、创意生活设计区:包括各种家具、日常生活用品设计及人们生活相关商品的设计和创意等

6、影视表演艺术区:包括电影电视创意制作、演艺创作、经纪等

7、动漫游戏设计区:包括动画、漫画、游戏等的创意创作、制作、传播等

8、传媒图书出版区:包括各类新闻媒体、杂志、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等

9、古玩及文博区:包括各类古玩、文博用品展示、交易、拍卖等

10、旅游景区及旅游用品区:包括各类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工艺品、民族服装服饰、旅游纪念品的制作、展示、销售等

11、软件技术服务区:包括系统软件、合约、解决方案,系统整合,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结构与设计,项目管理、基础设计等,成为服务外包的集聚中心

12、咨询策划创意:包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商务、投资、教育、生活消费及其他咨询和策划服务活动以及市场调研、证券咨询、会展服务、市场调查的创意活动

13、相关服务区:包括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印刷、装备、技术、纸张及文化用品,道具、灯光、音像工程、摄影摄像器材、舞台搭建等

第六章 项目功能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是文化创意产业完成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展示交流、行销、旅游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是有效、便捷、配套服务周全的服务贸易平台。园内汇聚文化创意产业成果,荟萃文化创意商品、服务,形成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时尚流行的产品线。

主办单位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争取承办地政府的优惠条件,开展紧密合作,搭建好服务于入驻企业、个人的六大平台:展示交易经纪平台,创意研发孵化平台,时尚潮流发布平台,创意生活旅游平台,人才培训教育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展示交易经纪平台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以其强大的政府资源和行业背景,及时发布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法规,汇聚国内外和港澳台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成果,提供物流等配套服务,让创意研发者、生产制作者、经纪策划行销者、消费者在场内进行直接交易,最大程度地节约交易资金、时间成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集散地。

主办方将建立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网上贸易,使文化创意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全天候贸易服务平台。

创意产品的成功需要经纪公司的推动,一个好的策划就能创造很高的价值。基地将大力培育中介经纪机构,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经纪人、中介经纪机构,通过这些经纪人、经纪机构的作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把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变成经营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创意研发创业孵化平台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国际化、人性化管理,实施政府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全过程、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为入住企业的成长营造最优良环境空间。基地提供人力资源、公关策划、财务体系、法律事务、战略发展、信息技术、办公后勤保障、融资模型设计、市场营销拓展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完善从政策支持、创业基金、基地配套、产业配套到生活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基地将建立广泛的融资渠道,搭建包括政府资金、海外资金等为投资者和企业、创业者服务的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获得项目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通过风险投资、租金折股、服务折股等多种方式,为入园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主办方将筹建专业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公司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专项用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主办单位将在国家版权部门的支持下,建立集产权登记、展示、发布、保护、策划、交易、服务结合的版权中心,保护入园企业和创意人的合法权益,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人才培训教育平台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把将人才培养、引进放在重要位置,以创办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为基础,吸引国内外著名大学来园设置分校、独立学院;鼓励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与基地企业对接,吸引高端人才入驻创业;引导高校在基地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创办各类教育培训基地,运用人才培养的先进方式,建设复合型、实用型、工程型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训实习集聚地。

对于中高级文化创意人才,基地将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建立文化创意人才测评、从业资格管理、中高级人才推荐和猎头等服务项目,以建立市场准入和高效有序流动体制,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的集聚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4、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通过构建公共技术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公共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降低企业创业成本。基地将充分利用各方资金支持,搭建通用开发工具平台和购置共享设备,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流的技术开发环境;逐步建立图书馆、情报资料室、设计作品数据库、音效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动漫原创图形数据库、演艺人才数据库等,为入园企业服务。

基地将注重软硬环境建设,强化管理和服务,为入驻企业创造舒适、整洁、安全的环境;提供适合入住企业、创业者要求的智能设施,实现全面自动化和宽带、电话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共享,包含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多媒体通讯平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5、时尚潮流发布平台 基地将通过与文化创意界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每年定期举办重大的文化创意类展览展示活动,每月、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潮流发布会,如时尚服装、流行色发布;模特比赛、影视剧新闻发布会;时尚活动举办;新产品发布会等,使基地成为国内外潮流的发布地、媒体和人们的注目中心,成为国内以至国际时尚和潮流的风向标,以塑造起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取得行业的话语权。

6、创意生活旅游平台

为充分发挥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使基地的工作、生活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基地的生活情趣和知名度、影响力,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每年、每月、每周以至每天举办国际最新潮流发布SHOW、模特大赛、选美比赛、新电视(新电影)首映式、新产品展示会、举办艺术大师画展、设计大师画展、设计成果展示活动等;举办音乐节、电影节、电视节,制造流行品牌;办潮流艺术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拍卖会,成为高端产业的集聚地。

基地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办每年五月前后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大会”,每年年末举办的“中国文化产业年会”,力争使这两个活动成为文化产业界的“奥斯卡”盛典以及力争举办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基地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国内外设计名师大家、名模、演艺大腕云集,成为潮流的制造者,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吸引国内外爱好者、消费者、行销者的广泛关注。最终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蜂拥而至,使基地不仅是文化创意产品的集散地,更是一个时尚之都,一个旅游观光胜地。

第七章 项目经营管理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市场建设项目,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政府、项目方、入驻企业、各级管理机构以至社会的精心关心和支持,为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环境,为进园企业、个人的成功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基地运作的基本原则

基地运行基本原则是“两岸携手、政府支持、行业集中、市场运作、功能完善”。建立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机制,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以文化创意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为出发点,风险投资作为发展的助推器,增值服务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主办方将求得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台湾有关方面的支持,整合国家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台湾地区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管委会,代行有关管理职能,高效率协商处理各类问题,提出促进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方位为入园企业服务。

二、基地的运作和推广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联合有实力的单位,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专业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

基地建立经营者、采购者、业主协调机制,帮助消除经营困难,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和谐的商业经营环境。

基地建立市场营销推广中心,综合宣传报道、产业论坛、国际交流、招商引资等各种媒介和手段,通过协同营销,整合媒体传播,加强基地整体宣传,强化基地品牌,打造基地知名度,扩大基地影响力,为入驻企业拓展市场服务。

基地建立商务情报信息中心,研究跟踪产业前沿动态,为入驻企业提供市场行情、消费需求、动态信息;提供贸易咨询、法律服务、营销策划等支持;建立反欺诈服务体系,维护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做好产业辅导孵化工作

秉承“成就他人成功,才是基地的成功”的理念,完善企业创业孵化辅导、管理咨询、风险投资及融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专项资助、租税抵减、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入园企业接受培育辅导和顾问服务。积极推动和落实信息提供、短期诊断、个别辅导、观摩会、资助培训、参观考察等各类辅导形式。

精心设计企业创业和经营辅导内容,以提高企业商业运作能力为着眼点,不定期地邀请各方面专家举办财务、营销、工商、税务、外贸、法律法规等培训;研究企业经营解决方案,切实推动提升企业在运作流程、组织创新、人才发展等战略发展瓶颈。

基地建立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投资推介和产业说明等机会协助入园企业建立与金融机构、企业集团、投资基金及私人资本的联系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通过组建基地风险投资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和创新型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资本。

四、做好入园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基地建立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和服务贸易、经纪服务。为入园企业在国内外的专利和商标注册提供代理服务;建立成果转让和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体系;联合有关单位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为企业代办项目申报等业务,协助基地企业申请科技经费、推广基金、贷款、申请融资担保服务。

广泛宣传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规划和优势,加强国内外和港澳台的交流合作,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招商工作,吸引海内外和港澳台优秀文化创意研发机构、设计企业进入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

第八章 项目建设资金筹集与经济效益预算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区对发展商、地方政府都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初步测算项目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在资金投入上,首期由投资单位投入15亿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并按照现代企业治理规则,成立专业的项目建设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管理。根据项目需要,争取政府财政资助、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扩展融资渠道,组织建设资金;在条件允许时,吸收部分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筹集建设基金,确保项目按时按期完成。

1、前期启动。为使项目顺利启动,特邀台湾中华建设党等境内外机构共同出资组建“河南豫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共同承担本项目的前期启动与投融资,为项目整体策划与产业项目规划提供可靠的人、财、物保障。

2、投融资组织。由台湾与大陆紧密合作,组织协调相关的金融和投资机构,按不同的产业项目和投资业主组织资本。

3、请市政府、市工商联牵头组织协调本项目的招商。项目建设目标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并与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环境,培育一大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

到2015年前力争引入、孵化1000家以上的入园企业;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10家;超千万元以上企业100家。文化创意展示交易中心引入各类经销户5000家,年交易额超100亿元。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最终将形成超50亿元的GDP,基地就业人员超10万人;每年财税综合收益可达20-30亿元。当整体项目完全成熟运营并持续发展时,财政可支配综合收益可达50亿元以上,并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停车、餐饮、物流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升所在地城市化水平和软实力,提高衡阳市的服务业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建设,将有力推动 “统筹城乡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实施与发展,同时在引导民营企业家和民间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示范意义和巨大的联动发展效应。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建设工期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期限初定为3-5年,即从2012年8月至2015年。

二、项目进度安排 1、2012年下半年项目有关单位及主要投资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取得共识,明确项目建设中合作各方的权益和责任,组建项目运行队伍。

2、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实质性接触,尽快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确定建设地点、用地规模、征地等问题。

3、项目工作组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程序,办理项目建设各项手续,尽快办好项目建设的手续。

4、在办好各项手续后,项目进行实施阶段,力争在余下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2013年正式启动。

三、项目总体实施时间

1、整体可操作性策划:3-6个月;

2、产业项目实施性规划与设计:6-10个月;

3、可实施项目的土地测绘与控制性详规:6-20个月;

4、开发与建设总周期:3-5年;

5、总体产业项目基本成熟:5-8年

四、组织分工

(一)项目分工

1.策划初规: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湖南省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台湾

2.项目包装:

3.项目组建与前期投资: 4.项目融资: 5.项目投资:

6.测绘详规。本项目的土地1:500的测绘、土地评估、控制性整体详规由衡阳市区政府实施。

7.公共设施:公路与道路、市政设施、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水电气通讯网络及市政管网等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由市、区政府投资。

(二)项目领导、监督、实施与管理

1.拟请中共郑州市委统战部、南岳区政府、市工商联共同组建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

2.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拟为:中共郑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政府办公室、、市台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招商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发改委、政府、台湾等。3.本项目实施由市政府和领导小组全程监督,项目设计、项目规划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审议,报请市政府和领导小组审批。

4.拟在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下设:衡阳湘台惠民风情文化小镇开发建设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市政府领导担任,执行副主任由市台办、台湾。并由街道(镇)、各行政村、市台办、台湾担任共同组成管委会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本项目的日常事务和实施。

第十章 项目结论和建议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符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产业政策,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具有良好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中国消费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服务业也至少还有30年的在增长期,项目优势明显。

项目充分发挥了国家、地方政府、两岸投资单位的积极性,实现了社会、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投资收益率较高,投资风险低,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

1、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区是一项大型综合性项目,对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衡阳经济建设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项目设计符合两岸民众意愿和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超前性、可行性和独特、高起点的特色。

3、项目选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具有区位优越、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具有合理性。

4、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市场潜力、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这个项目会给合作各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5、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与聚集丰厚人才、智慧、技术、产业、资本、经营理念等优势资源的南岳国家自然保护区配套建设,相得益彰,将有效地发挥资源优势,成为衡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建设运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1、基地的生命力在于政府、企业、团体上下贯通,相互配合;投资、服务、营销、物业等各环节左右贯通;内容研发、生产加工、发行营销、中介代理、政府服务各环节全力合作,相互启发,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活力。

因此在基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通过衡阳市委、政府争取向文化部申报成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试点单位,在政策上取得实质性支持。

同时要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中国服装协会等组织和团体的支持,通过创办、承办海峡两岸、国家级、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打造产业高地。

全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的支持,组织好“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大会”和“中国文化产业年会”的组织工作。

2、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有与世界密切的联系。

为此基地要满足文化创意人才工作、学习、生活、娱乐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技术创造(发明能力)、经济创造(企业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知识经济的潜力。

3、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是最富创新活力的地区,也是科研、文化创意人才各得其所的地方。基地要对人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有专业化分工,文与理、设计与制作、创意与营销等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使之在不同思想、学科的碰撞中激发灵感。

4、为有效开展基地建设和营运管理,所在地政府应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和发展,鼓励项目运作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并比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各项财政、资金、政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总而言之,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天时、地理、人和具备方能创造奇迹,有效的整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资源,才能做出非凡的业绩!同时,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提升两岸经贸文化合作的广度、深度、层次和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不愧为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项目初规:台湾公司、中华建设党 主持策划:唐民华

7.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七

一、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发展的现状分析

1. 江西文化产业园区现状调查。

江西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 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大批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 培育了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企业。如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九江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中心、共青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上饶创意产业中心、樟树剪纸公司等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在政策支撑体系下, 我省初步形成了集聚态势初显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如南昌围绕新闻出版业雏具以印刷、文化用品制造为特点的文化产业集群,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对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品牌, 提升江西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构建浅析。

品牌也会经历一个由萌芽、成长、鼎盛和衰退的自然成长过程, 在品牌成长的不同阶段, 分别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在品牌发展的萌芽阶段, 由于缺乏园区品牌的意识, 园区内有少量的文化企业集聚, 且企业间割据状态明显、竞争异常激烈。但园区品牌的意识对园区内部的企业和机构来说已经开始产生, 而对消费者来说什么是园区形象并无知晓, 更没有形成忠诚度与美誉度, 典型企业有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共青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等。在品牌成长阶段, 随着园区规模的发展壮大、软硬件设施逐步的完善和园区内部文化企业的赢利创收, 此时园区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属性相同的企业和相关结构汇集至园区内。通过战略规划文化园区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初具雏形, 各企业紧跟园区战略规划的步伐进行分工与合作, 产业链也由此逐渐形成。园区的竞争优势也日益突显。但园区品牌影响力仍需加强与深化;典型代表有九江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在品牌鼎盛阶段, 园区品牌意识日益彰显。文化产业园区的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 园区内企业无形中也经历了一场优胜劣汰的整合与重组, 弱势企业逐渐被淘汰。各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更加科学与紧密, 产业链得到不断的完善。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产品符号, 具有园区特色的文化内涵和集群品牌形象在园区已经形成, 此时文化产业园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已经代表着该行业的发展水平。在整合营销的传播下, 园区品牌形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消费者中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反响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的步伐刚刚开启, 多数文化产业园区的品牌尚处于萌芽阶段, 对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有所意识;处于品牌成长阶段的文化产业园区只有少部分, 这少部分文化企业正在努力通过对园区品牌建设积极提升园区的集聚群形象, 试图将园区品牌建设向鼎盛繁荣阶段迈进;目前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几乎没有。

二、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初步了解到江西省大多数的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尚处于初级水平状态, 对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的规律认识不足, 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

1. 建设主体不明确。

承载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受益主体通常是品牌主体所囊括的内容。对品牌主体的明确是品牌构建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园区品牌的产权应该是政府、相关协会和园区内所有企业共同拥有, 并非某个特定的企业所有, 它具有多重性。文化产业园区一般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统筹建设的, 自发集聚而成的文化园区甚少;在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战略和品牌建设的前期由于政府缺乏科学的前期规划, 因此势必会对园区品牌产权归属造成模糊, 进而出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主体不明确等影响园区品牌构建的因素。由于园区品牌建设主体的模糊, 使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在品牌建设过程缺乏有力的领导, 导致园区品牌建设不够系统。政府、相关协会和文化企业三者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对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品牌构建的进程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瓶颈。

2. 园区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缺乏。

作为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 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通常由各级政府和各市、区、县管委会共同管理, 市场化运作程度低, 在对品牌的运营与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水准的指导。当前江西文化产业园区的品牌推广与宣传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和管委会, 而企业对品牌运营设有专门的如战略规划部、公关部和市场部, 同时还大力借助广告等传媒中介积极进行品牌推广, 目前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运营效率与效果都不容乐观。此外, 在园区的品牌运营方面, 缺乏既懂品牌管理, 又懂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各级政府和管委会的人员懂管理, 但不一定懂文化创意;而文化园区的人员懂文化创意, 但不一定懂品牌管理, 从而导致文化园区很难从园区品牌的高度有效配置园区资源, 进行科学定位的市场化推广与运作。

3. 文化产业园区品牌的营销与推广手段欠佳。

当品牌形象与品牌文化在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后, 需要通过对文化产业园区品牌进行整合营销, 不断增强品牌效应, 提升品牌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品牌主体的不明确, 这对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的营销方式与营销力度都造成了不利因素。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和园区的文化企业在文化园区品牌营销上共同努力, 才能促使其得到持续有效的支持。此外, 商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归属特定的企业, 作为集群品牌一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园区品牌, 它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因此, 对园区品牌形象的保护逐渐被园区内部文化企业所忽视, 出现“搭便车”者多而维护者少的现象。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 对品牌存在的风险我们自身所具有的防范意识薄弱, 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强, 健全的文化产业园区风险防范体系亟待建立。

三、江西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对策探索

1. 科学的园区顶层设计。

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合理布局与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对不同的文化创意基地或园区进行功能的科学设计, 避免同质化发展。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挖掘与帮扶力度, 挖掘各地文化特色, 在支持南昌、景德镇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 也应积极支持赣州、上饶、九江等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力促实现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协调发展。

2. 延伸产业链, 助推园区发展。

在产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 要坚持“两翼齐飞”, 一手抓园区建设, 一手抓企业集团发展。选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项目带动战略的文化企业作为龙头企业,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园区集聚发展。提倡名优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 对产业进行融合与促进, 增强产业孵化功能, 发挥集聚效应,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与专业化的水平。与此同时, 各产业园区要围绕定位完善产业链,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分工明确、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良好发展态势。如九江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借鉴国外动漫产业园的模式, 集聚与动漫相关的如创作、发行、传播等相关的企业入住园区, 打造动漫完整的产业链。

3. 集群品牌对策。

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品牌形象是园区集群品牌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主要包含符合识别、环境功能识别和意象识别等。集群品牌形象识别的构建主要包含提炼集群品牌核心价值观、设计集群品牌文化符号、优化集群品牌形象载体。园区集群品牌价值观是品牌的灵魂, 它是园区品牌在追求园区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的园区精神、经营理念和奉行的目标。因此, 在对文化产业园区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构建园区意象识别体系时, 文化产业园区的商业属性与人文属性均需要加以考虑。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品牌的符号识别体系, 它是园区意象符号化的表现形式, 主要包括园区象征性的标志、象征性的标准字和标志色、寓意园区形象的图案等识别要素及其运用的载体。园区标志即LOGO, 是园区精神内涵的形象表达, 它是一种符号艺术, 因此对它的设计既要求个性鲜明, 又要美观大方。园区标语是引起消费者注意力的广告语, 因此必须依据园区宗旨或理念进行设计。集群品牌形象载体包括园区文化产品、园区服务、园区环境形象等。文化产业园区向消费者提供的是文化体验的产品和服务, 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因此注重对“文化体验”的设计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设计时必须坚持的原则。园区环境的设计应围绕园区的特色与功能进行科学设计, 良好的园区环境有利于提升园区形象与知名度。集群品牌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

4. 品牌营销对策。

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文化产业园区具有浓厚的特色产品、科学的品牌定位、系统的形象识别体系, 也需要消费者在头脑中对这些信息有所了解并认同,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精心策划文化产业园区品牌营销策略。

8.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篇八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华莱坞

1 辉煌不再,转型迫在眉睫

一个民族要经受苦难、铸造辉煌,文化的支撑力量不可或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促进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作用。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与支柱,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以电影领域来说,以往有观点认为进口国外大片会挤占我国电影的市场,然而,中央认为利多弊少,一定范围内会有冲击,但反过来会刺激国产影片的发展。现在看来,从《泰囧》到《捉妖记》,不仅没有造成国有电影产业的萎缩,反而刺激了发展,使其更具竞争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发展的产物。无锡影视基地(三国城、唐城、水浒城)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领头羊,也可算无锡较早的文化创意园区,一度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旅游参观,探索影视拍摄制作的奥秘。每年更是招揽上百个剧组在此进行上千部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对本地影视业、旅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北京怀柔影视基地的崛起,影视拍摄地的需求日渐饱和,其的特色优势已不如当年。全国各地影视城,上规模的已有100多家,小的加起来可能上千家,但是真正盈利的很少,估计不到10%,勉强维持生存的估计有20%,70%多可能都是亏损。那么,如何促使影视文化园区转型,使其作为解决区域文化产业的统筹协调问题和培植区域文化产业新增长点问题的突破口,值得我们深思。

2 政府支持,打造转型全新载体

立足全国,放眼世界,成功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比比皆是。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影视文化都市也好,影视文化基地也罢,都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链的深度开发,才能使自身形成独特的现象。尽管无锡的影视产业已受到严峻的挑战,但无锡作为江苏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全方位的作用。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无锡华莱坞数字电影产业园应运而生。这是无锡影视产业的一个全新载体,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区。园区总规划占地约6平方公里,分为中心平台区、制作集聚区、产业配套区和预留发展区。经笔者调研,无锡华莱坞电影产业园最初是从效仿三国城等老牌影视基地模式起步的,经营模式是“提供拍摄场地、租赁拍摄器材、吸引游客观光”。这样老旧的模式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呢?答案是否。华莱坞电影产业园已经一度陷入瓶颈期。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同类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同质化现象的加重以及游客新鲜感的减少,达到巅峰的无锡影视文化产业已失去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再加上影视资源的缺乏、影视人才的匮乏和影视产业的激烈竞争,若再不改变发展模式,将很难继续生存。我们不妨深入分析华莱坞电影产业园的成功转型,以此为研究对象,探索无锡影视文化创意园区的转型模式。

3 华莱坞特色,开创转型新模式

3.1 确定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

华莱坞影视文化创意园区,是以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机遇,全面打造“创意无锡”的引擎。通过借鉴国际典范,立足区域资源,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的、专业功能聚合型的国家级影视基地,带动太湖影视圈的全面腾飞。并且,全面提升区域时尚、文化和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电影产业园持续发展,靠其最初简单的道具器材租赁、提供拍摄场地的模式是赚不了钱的,必须形成完善、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才能更好地盈利。笔者认为,在大力发展影视产品的同时,若影视文化产业园能扬长避短,兼具有影视内容生产、影视人才培养、影视交易、影视消费、影视观光旅游、城市公共文化集聚区等多元化能力。那么,将影视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建设,影视技术(包括软件、硬件)的研发、生产,影视高端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关联产业,在影视产业运行过程中加以重点培育,使其逐步成为园区的财务支撑产业和产业转型基础,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3.2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华莱坞作为影视文化产业,重点必是突出电影的专业功能——将电影产业园打造成为影视技术服务体系和制作体系完备、专业特色明显、设备先进、配套及基础服务完善、能满足现代影片生产需要、人才结构合理、专业全面、企业聚集的中国影视专业功能型技术和服务产业基地。其强调电影产业园的投资融资、业内交流、市场推广、版权交易等节点聚合功能。将电影产业园发展成为国内外导演、制片公司集聚,国际影视制作发包商、会展策划公司、演员经纪机构、影视金融保险机构和影视媒体分支机构,以及各类设备生产商、技术提供商、服务代理商众多的中国影视制片公司及影视机构总部,凸显电影产业园品牌传播功能。以“太湖”为地域特色品牌,将电影产业园建设成为影视节庆活动多、档次高、影响力大的专业传播基地,形成无锡乃至全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展示传播中心。

(1)影视内容制作不再单一。第一,产品类别。电影拍摄、电影后期制作、电影数字化后期制作。第二,业务范围。面向全球、立足本地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第三,业务内容。电影室内镜头、室外实景拍摄,电影后期编辑、剪辑、配音、合成,电影运动捕捉、动作捕捉、特效制作、特技制作等数字化后期编辑制作。第四,拓展业务。影视高级人才培训。

影视室内拍摄录制功能:华莱坞园区利用现代化的光电技术和高科技置景手段,配备6个高科技摄影棚,并拥有世界上较先进的水下摄影棚,皆按照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准搭建。摄影棚配套的化妆、备演、换装、调光、布景等功能基本配置齐全。

影视外景拍摄功能:华莱坞的整个园区看成是一个大舞台,除了专门设计的湖光水景区景观外,在其中各个功能的建筑物、市政设施(如民国街、商业街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拍摄场景,功能于场景之中是园区的一大特色。现通过《武媚娘传奇》《三打白骨精》《缘来是游戏》等电视电影的拍摄,分步骤建设部分专门的拍摄外景,使每一个拍摄外景在建设之初就有了目的性。同时,使用完成后,承载着电视电影的故事情节留在了园区,随着电影的宣传更具有了观赏性。

数字影视内容后期制作功能:后期数字电影制作是园区的主打牌。通过规划建设,园区已吸引国内外一大批具有较强后期制作实力的大型影视企业,以及大量具备优良条件和技术的专业化后期制作公司入驻园区,如美国BaseFX、猛犸影业、加拿大摩科影业、澳洲泓雅集、英国E3D、韩国SPC集团、中国灵动力量等,从而使项目成为国内提供视觉、音效数字加工,三维、二维动画处理、录音、画面剪辑、合成拷贝等后期制作服务的高端集散地。并且,还和人才培训形成联动效应,吸引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数字影视后期制作高级人才,作为地区乃至全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人才输送园地。

华莱坞产业园充分发挥后期制作的特色优势,不断放大专业影棚及功能平台产能,加快承接知名影片的拍摄制作业务。园区影视剧拍摄制作项目达100多部,其中包括热映3D影片《太极Ⅰ、Ⅱ》《十二生肖》《环太平洋》,爱情片《非常幸运》,纪录片《习仲勋》等。

(2)产业服务日渐完善。如今,华莱坞电影产业园已建成5大服务平台。为打造功能齐备的产业环境,园区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金融、协拍、政策、人才、交易五大服务平台,在业内形成良好口碑。其中,协拍平台特色鲜明,能够为入园企业及剧组提供高效、优质的一条龙服务,平台上的数字影视拍摄中心、3D拍摄制作中心、音频制作中心和后期制作中心,可以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联合无锡各大景区为剧组提供优质的拍摄资源,与市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取景许可问题。同时,提供住宿、餐饮、人才等全方位的协拍服务。园区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丹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卢卡斯集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机构合作,打造国内高端数字电影人才基地。

(3)商业旅游顺势而上。按照“产业带动商旅,商旅反哺产业”的理念,华莱坞园区基本形成“产业、旅游、商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旅游项目精彩亮相。目前,园区4A级景区规划方案已通过论证,正在进行深化完善,4A级景区申报工作正在紧张筹备。电影科技馆、华莱坞时尚艺术街、寻找好声音、品啦蜡像馆等旅游体验项目正式开放。园区倾力打造的5D光影秀已开始定期放映,该项目通过运用国内顶尖全息激光技术与电影特效技术,结合大型楼体投影、水幕投影、灯光音响等手段,在国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声光电表演形式,场面震撼绚丽,5D光影秀已成为各大媒体和无锡城市民众追捧的热点。同时,主题商业彰显特色,华莱坞时尚街突出电影文化主题和品质,打造影视特色商业街,目前已有渔湘恋、咖啡人、克莱码头、寻芋记、那美书吧等26个商家正式营业。据了解,结合二期商业规划,园区已与上海新天地团队全面合作,未来将引入更多品牌商家,优化商业结构,全力打造无锡影视娱乐新天地。

3.3 未来发展的建议

华莱坞特色的确开创了无锡影视文化园区发展的新模式,但归根结底其产业链整合与浙江横店、北京怀柔等影视园区走的路线还是有相似之处。相比之下,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占地规模、投资规模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与怀柔比,我们在技术、人才、品牌上都没有优势;与横店比我们投资少机制不够灵活。因此,笔者认为,继续挖掘华莱坞影视文化创意园区无与伦比的独特性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1)资源整合,发挥优势。文化产业园区要体现旅游功能、观赏游览、娱乐休闲功能、影视制作传播等某一种或某几种核心功能,同时延伸多重业态,打造核心竞争力与整体综合实力。在这种政策背景下,笔者认为华莱坞创意产业园在如今的初期阶段切勿面面俱到,必须要有侧重点,坚持、坚决把后期制作这块业务做大做强。

由于占地面积的局限性,园区不可能像横店那般大规模地修建形式各异的外景基地,这意味着很难吸引更多的剧组来锡拍摄和游客观赏。一方面,笔者认为可与三国城、水浒城等老牌央视影视基地进行外景整合,完善拍摄环节的配套服务,吸引剧组从而拉动周边的就业。另一方面,园区可将“后期制作”的优势发扬光大,继续引进有影响力的后期加工公司,吸引更多大片的后期制作环节在园区完成,在业界打响知名度。

(2)搭建平台,引进人才。政府打造、市场化操作,集全区、全市之力打造的华莱坞产业园。作为一个电影产业的窗口,提供一个平台,整个科教园都可以作为华莱坞的延伸和后台支撑,周边的教育业、软件服务业、都可以作为关联产业,形成影视产业辐射。

产业园的各种制作公司可以作为影视人才实训平台。科教园的北大软微、江大数媒、埃卡内基等一批高校学院,可为影视制作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产业园与各大学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在此过程中也引进了大学的智力资源,成为电影产业园发展的专业后盾。同时,利用电影产业园的条件,与大学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影视专业培训班,或者直接申办相关教育机构,为电影产业园不断输送各种人才,满足进驻的各影视机构的需求。

4 结语

本文对相关的研究文献、新闻报道、政府报告、网络资料等进行梳理与整合,对无锡华莱坞数字电影产业园的过去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及研究。深入园区实地调查,总结出其以“国际化视角、工业化手段、市场化运作,将集合影视内容产业,拓展影视关联产业,产学研于一体,创意、生产、交易、消费联动,突出数字化、高新技术特色”的转型模式。并选取了国内外著名影视文化产业园区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索和挖掘无锡影视文化创意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针对无锡影视文化创意园区发展之转型的研究中,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以三国城水浒城为代表的老牌影视园区靠着简单场地租赁、观光旅游的经营模式,已逐渐走下坡路。但鉴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华莱坞为代表的影视文化全新载体正蓬勃发展起来,开启了影视文化创意园区转型的序幕。第二,通过对华莱坞园区的目标定位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分析,明确指出,尽管影视园区兼具影视内容生产、影视人才培养、影视交易、影视消费、影视观光旅游、城市公共文化集聚区等多元化能力,但影视技术(包括软件、硬件)的研发生产、数字后期制作的品牌效应和影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必须作为重点关联产业。在影视产业运行过程中,加以重点培育,使其逐步成为园区的财务支撑产业和产业转型基础。

笔者认为,探索以华莱坞为代表的无锡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转型模式,虽然属于个体研究,但具一定代表性,对推动无锡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对推进整个无锡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学习价值。同时,也为其他地方政府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不久的将来,无锡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将日渐突破企业、产业以及社会文化空间等各种界限。通过加强消费者的参与,形成一种连接经济、社会和文化组织及其一切相关利益群体的商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不断满足动态而又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实现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终达成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镒,黄远水.基于价值链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J].企业活力,2011(03).

[2]谢鸣宇.无锡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太湖,2013(04).

[3]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张祖群.影视与旅游联姻:基于2014年的影视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J].电影评介,2015(01).

[5]杨锐.辽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01).

[6]田靓雯.影视旅游的营销模式与文化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2017驻村干部工作民情日记下一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