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决策

2024-08-31

信息不对称决策(精选8篇)

1.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一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规制

近年来,信息经济学已步入主流经济学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都是因为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他们完成的信息不对称及相关理论构成了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个市场有四大假设:第一,有众多的买主和卖主,没有任何市场参与者能决定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第二,买卖双方自由进出市场;第三,产品是同质的;第四,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西方经济学家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并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现实中,完全满足上述假设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于是经济学家们为了使理论解释更符合实际,不断突破上述假设,进行新的研究。如研究不符合前三条假设的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这大大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但第四条假设的突破是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70年代才完成的。他们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突破信息完全的假设,从而极大推进了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和解释现实的能力。

一、逆向选择模型

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发表了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被公认为是信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开创性文献。在美国俚语中,“柠檬”俗称“次品”,这篇研究次品市场的论文因为浅显先后被三、四杂志退稿。然而,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逆向选择理论揭示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又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在旧车市场,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买者也不傻,尽管他们不能了解旧车的.真实质量,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愿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就可能会退出市场。接下来的演绎是,由于上等车退出市场,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退出市场;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一辆车都不成交。现实的情况是,社会成交量小于实际均衡量。这个过程称为逆向选择。

为更加清楚地说明逆向选择模型。我们可以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假定卖者出售的旧车有两种可能类型:θ=6000(高质量)和θ=(低质量),每一种车的概率分别是1/2;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且对车的评价等于车的质量。显然,如果买者知道车的质量,均衡价格P=6000(高质量)或P=2000(低质量)。买者不能知道车的真实质量,如果两类车都进入市场,车的平均质量E[θ]=4000,由于买者不敢保证出高价就能买到高质量θ=6000的车,所以愿意出的最高价格P=4000,希望能够买到θ=6000的车。但在此价格下,高质量车的卖者将退出市场,只有低量车θ=2000的卖者愿意出售。买者知道高质量的车推出以后,市场上剩下的一定是低质量的卖者。唯一的均衡价格是P=2000,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果市场上是θ=6000到θ=2000的连续分布,尽管推理稍微复杂一些,但同样证明这一理论。

这个例子尽管简单,但给出了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第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因为在上述模型中,有买主愿出高价购买好车,市场――“看不见的手”并没有实现将好车从卖主手里转移到需要的买主手中。市场调节下供给和需求是总能在一定价位上满足买卖双方的意愿的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失灵了。第二,这种“市场失灵”具有“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也就是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传统市场的竞争机制导出的结论是――“良币驱逐劣币”或“优剩劣汰”;可是,信息不对称导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劣币驱逐良币”或“劣剩优汰”。逆向选择理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可以说给人们提供了逆向思维的路径,会加深市场复杂性的认识,由此能改变很多被认为“常识”的结论,使市场有效

[1] [2] [3] [4]

 

2.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二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决策,直觉模糊软集,灰色关联分析,D-S证据理论

1引言

单点及多点互动的加强,以及打破行业、区域界限的跨界经营,使企业的决策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环境从相对稳定状态变为连续多变的超竞争状态,经营决策也从充分信息状态下的确定决策转变为非充分信息状态下的不确定决策。基于此,本文拟通过直觉模糊软集的方法,研究企业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的经营决策问题。

由于单个证据(或者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事物运行规律的特点,只有在综合运用多证据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因此,Shafer[1]等提出了 用证据融 合的方法研究复杂环境下不确定性决策的问题。刘付显等[2]提出了基于不确定融合证据的决策方法。刘思峰等[3]深入研究了“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系统,通过对已知部分信息的生成、开发和序列算子的作用,形成以关 联度大小 作为备选 方案优劣 的准则。莫山农等[4]探讨了基于D-S证据推理在不确定性项目选择时的综合决策模型。王育红等[5]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系数和D-S证据理论的区间数投资决策方法。李鹏等[6]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D-S证据理论的区间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但是,证据融合的方法解决的只是充分证据下的企业决策问题,而借助关联度大小作为备选方案的序列因子决策法只能解决“小样本”的不确定性决策;D-S证据理论法在解决小信息时的不确定性问题有作用,一旦面对多信息需求,且信息还是不对称时,在进行操作计算时,会非常麻烦。基于此,本文将灰色 关联分析 和D-S证据理论 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软集的决策方法,为企业在大量混沌信息环境下,即超竞争环境下,且信息不对称时,进行不确定性决策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法。

本文研究的前提与基本假设:假定论域U为有限集,E表示有限个参数构成的集,2U表示U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族,IF(U)表示U上所有直觉模糊集构成的集族。

2研究基础与相关定义

2.1直觉模糊软集

1999年,Molodtsov[7]提出了软 集的概念,这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理论,其优点在于对对象的描述不需要很精确,只需进行近似性说明即可。在现实工 作中,对决策信息的收集往往是不充分的,并且软集对对象的描述也没有限制条件,人们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参数形式,使得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时可克服传统数学理论的一些缺陷。因此,这种方法与对现实案例的处理非常接近且有效。软集参数设置的无约束性极大地简化了决策过程,使得在信息量不完全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地决策,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提高决策可信度。

定义1[7]若f是E到2U的映射,则称(f,E)为U上的一个软集。

换言之,软集是一个 参数化的U的子集族。对 每个参数e,f(e)可看成软集(f,E)的e近似元素。

定义2[8]A称为U上的一个直觉模 糊集,若A =〈(x,μA(x),νA(x))|x∈U〉,其中μA(x)和νA(x)分别为x关于A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即μA:U→ [0,1],νA:U→[0,1],且满足条件0≤μA(x)+νA(x)≤1。

实际上,同一个对象并不是对所有的参数都是完全确定的,也可能存在对 参数的模 糊性描述。Maji等[9]结合直觉模糊集和软集提出了直觉模糊软集的概念。由于软集中参数设置的无约束性,它比直觉模糊集应用更广且灵活方便。

定义3[9]若f是E到IF(U)的映射,则称(f,E)为U上的直觉模糊软集。

换言之,直觉模糊软集是一个参数化的U上直觉模糊集构成的集。对每个参数e,f(e)是U上关于参数e的模糊直觉值 集,记f(e)= 〈(x,μF(e)(x),νF(e)(x))|x∈U〉,其中μf(e):U→ [0,1],νf(e):U→ [0,1],且满足条件0≤μf(e)(x)+νf(e)(x)≤1。

定义4设(f,E)是U上的直觉模糊软集,其中f(e)= 〈(x,μf(e)(x),νf(e)(x))|x∈U〉(e∈E),称序对(μf(e)(x),νf(e)(x))为对象x的e直觉模糊数,称μf(e)(x)为对象x关于参数e的支持度,称νf(e)(x)为对象x关于参数e的反对度,称πf(e)(x)=1-μf(e)(x)-νf(e)(x)为对象x关于参数e的犹豫度。

例1某企业 在进行经 营决策时,由于信息 的不对称,存在多种备选方 案,假设有x1,x2,x3,x4,x5,x6六种备选方案,对每种方案的评价可以有e1,e2,e3,e4,e5五个方面的指标。这样六种方案就构成论域,记为U = {x1,x2,x3,x4,x5,x6},参数集为E= {e1,e2,e3,e4,e5},设f是E到IF(U)的映射,定义如下:

f(e1)= {〈x1,0.9,0.1〉,〈x2,0.7,0.2〉,〈x3,0.8,0.2〉,〈x4,0.5,0.4〉,〈x5,0.6,0.3〉,〈x6,0.7,0.3〉}

f(e2)= {〈x1,0.8,0.1〉,〈x2,0.7,0.1〉,〈x3,0.6,0.3〉,〈x4,0.4,0.6〉,〈x5,0.8,0.2〉,〈x6,0.5,0.3〉}

f(e3)= {〈x1,0.6,0.2〉,〈x2,0.5,0.2〉,〈x3,0.4,0.5〉,〈x4,0.7,0.3〉,〈x5,0.8,0.2〉,〈x6,0.6,0.2〉}

f(e4)= {〈x1,0.4,0.5〉,〈x2,0.9,0.1〉,〈x3,0.7,0.1〉,〈x4,0.7,0.2〉,〈x5,0.8,0.1〉,〈x6,0.8,0.1〉}

f(e5)= {〈x1,0.9,0.1〉,〈x2,0.4,0.5〉,〈x3,0.8,0.1〉,〈x4,0.7,0.1〉,〈x5,0.4,0.5〉,〈x6,0.7,0.2〉}

f(e1)表示用第一种评价指标e1进行评价时,存在模糊程度不同的差别。具体对于方案x1来说,其对e1合适程度为0.9,不合适程度为0.1(即参数e1对方案x1的支持程度为0.9,参数e1对方案x1的不支持程度为0.1);同样,f(e2)表示六种不同方案用第二项指标e2进行评价时的评价函数。同样由于存在认识的模糊程度不同的差别,对方案x1来说,其对第二项指标e2的合适程度为0.8,不合适程度为0.1(即参数e2对方案x1的支持程度为0.8,参数e2对方案x1的不支持程度为0.1);以此类推。

2.2D-S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是以基本信任分配函数作为度量标准,进行证据合成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

定义5[1]设Θ为辨识框架,如果集函数m:满足m(φ)=0,且,则称m为Θ上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也称Mass函数),m(A)称为A的基本概率分配值;令,称Bel(A)为A的信任函数值,称Bel为Θ上的信任函数。

辨识框架Θ是关于命题的相互独立的可能答案或假设的一个有限集,且假定这些答案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m(A)表示支持A成立的信任程度。Bel(A)为A中所有子集的可能性度量之和,即表示对A的总信任度。

3基于直觉模糊软集的决策方法

3.1模型构建

(1)问题与假设

假设:一个决策问题有m个备选方案n个参数,且xi的ej直觉模糊 数(即参数ej对方案xi的支持程度为,参数ej对方案xi的不支持程度为

由定义E到IF(U)的映射f,则(f,E)是U上的直觉模糊软集,这里C = (cij)m×n称为由(f,E)诱导的矩阵。

问题:确定备选方案的优劣顺序,并且根据信度函数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方案。

在本文中,将决策问题的论域视为辨识框架、参数视为证据。

决策方法的构造思路是,先利用记分函数和参数的确信度来构建不同证据(或参数)下的各方案的Mass函数,再利用D-S证据合成法则进行信息融合,最后信度函数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方案。

(2)提取参数不确信度

定义6设是对象xi的ej直觉模糊数,称为cij的记分函数。

S(cij)可把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来处理。它表示在参数ej下支持程度与反对程度的差值,即净支持程度,并且该值越大,说明参数ej对方案xi进行客观选择所起的作用越大,参数信息的不确定度越小。反之,则作用越小,参数信息的不确定度越大。

特别地,当S(cij)=1时,表示参数ej完全赞成方案xi;当S(cij)=-1时,表示参数ej完全反对方案xi;当S(cij)=0时,表示参数ej对方案xi的支持程度与反对程度一样。

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的前提是计算出各证据(或参数)下的不同方 案的Mass函数,而求解证 据(或参数)的不确信度是关键,参数不确信度的提取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下面用灰色关联方法求证据 (或参数)的不确信 度。为得到不同证据(或参数)下的各方案的Mass函数,考虑到记分函数有可能出现负数,因此要根据下列公式进行规范化:

由此,得到记分矩阵D = (dij)m×n.

定义7[3]设Xj= (xj(1),xj(2),…,xj(m))(j=0,1,…,n)为系统行为序列,其中X0为特征序列,Xj(j=1,2,…,n)为因素序列。记

则称r(x0(i),xj(i))为特征序列X0与因素序列Xj的i点灰色关联系数,简记为r0j(i),其中ρ∈(0,1)称为分辨系数,一般取ρ=0.5。

任意一个因素序列与特征序列中所有的点灰色关联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构成这两个序列的灰色关联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之间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之间的相似程度,因此,r0j(i)可部分地表征因素之间的相似程度。

在规范后的记分函数矩阵D = (dij)m×n中,如果某参数相比其他参数,越匹配于参数的平均信息,则说明该参数包含的信息越有利 于决策,该参数信 息的不确 信度越低[4];反之亦成立。因此,把规范后的记分函数矩阵D =(dij)m×n中对象xi在所有参数下对应的信息结构算子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系统特征序列中的第i特征元素xo(i),即,所有的特征元素组成特征序列X0.同时,信息结构 映像序列 矩阵中各 对象xi在参数ej下对应的信息结构算子构成因素序列Xj(j=1,2,…,n),其中xj(i)=dij.由定义7,可得各因素序列与特征序列中对应元素的点灰色关联系数r0j(i),所有点的灰色关联系数组成灰色关联系数矩阵R = (rij)m×n,其中rij =roj(i)。由此,得如下各证据(或参数)的不确定度。

定义8设

则称DOI(ej)为ej信信息息不不确定度。

(3)构造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定义9[10]设长度 为s的有限差 异信息序 列x =(x1,x2,…,xs),且存在xj ≠0,映射f:x→y为序列x的信息结构算子,这里被称为信息结构映像序列。

由记分矩阵D = (dij)m×n和定义9,得到信息结构映像序列矩阵,其中

在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不确定决策的过程中,要想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 择出最佳 方案,必须对不 同的证据(或参数)信息进行融合,而基本概率分配值的确定是进行信息融合的基础。

由上述分析,可得不同参数下各方案的Mass函数如下:mj(i)=yij(1-DOI(ej)),其中mj(i)为参数ej下的方案xi的基本概率分配值。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们知识的缺乏或认识的局限性,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参数ej下各可行方 案的基本 概率分配值之和小于1,即,存在整体认识的不确定情况。把这一部分基本概率分配值赋给辨识框架Θ(即论域)本身,表示支持所有可行方案的程度并参与信息融合的计算,以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可得到参 数ej下整体不 确定性的Mass函数:

3.2进行信息融合

在得到不同参数 下各方案 的Mass函数后,要进行决策,需要运用D-S证据合成法则对它们进行证据合成(即信息融合),确定组合后的概率分配函数:,最后根据信任函数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方案[4]。

定义10[1](D-S证据合成 法则)Θ上n个集函数m1,m2,…,mn的合成法则为:对X∈2Θ,

这里,

若K =1,认为m1,m2,…,mn矛盾,没有联合基本信任分配函数。K的大小反映了证据冲突程度,系数称为归一化因子,其作用是避免在合成时将非零的概率赋给空集。

命题1[6]D-S证据合成法则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3.3决策实施

1由直觉模糊软集诱导的矩阵和定义6计算并规范化后,得到记分矩阵D = (dij)m×n;

2由D = (dij)m×n和定义7得到灰色关联系数矩阵R = (rij)m×n;

3由R = (rij)m×n和定义8计算各参数的信息不确信度DOI(ej);

4根据记分矩阵D = (dij)m×n和定义9得到信息结构映像序列矩阵Y = (yij)m×n;

5根据DOI(ej)和Y = (yij)m×n构建不同参数下各方案的Mass函数mj(i)以及整体不确定性的Mass函数mj(m+1);

6利用D-S证据合成法则进行证据信息融合;

7根据信任函数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方案。

4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进行决策时的具体应用

为便于比较,采取文献[11]的算例,即例1考虑某企业在多方案下的决策问题,备选的六种方案构成辨识框Θ= {x1,x2,x3,x4,x5,x6},参数集为E = {e1,e2,e3,e4,e5}。下面用本文方法选出最合适方案。

1由直觉模糊软集(f,E)诱导的矩阵如下:

规范后的记分矩阵如下:

2由D = (dij)m×n和灰色关联系数公式可得到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如下:

3由灰色关联系数矩阵R和信息不确定度函数计算各参数的信息不确信度如下:DOI(e1)=0.2927,DOI(e2)= 0.2844,DOI(e3) = 0.3145,DOI(e4) = 0.2430,DOI(e5)=0.2558。

4根据记分矩阵D和定义9得到信息结构映像序列矩阵如下:

5根据DOI(ej)和Y = (yij)m×n构建Mass函数mj(i)以及整体不确定性的Mass函数mj(m+1)如下:

6利用D-S证据合成法则进行证据信息融合:

7备选方案的优劣 顺序为,并且信度函数值在不断减小,从最初的0.2781降低到融合后的0.0338,根据信度函数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方案为x1,与文献[11]的结果完全一致,说明该方法是可信的。

5结论

3.“信息不对称”亟需解决 篇三

在整个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上海市各个区县、街镇均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市民互动宣传活动。据统计,上海市的220个街镇都开展了宣传活动,覆盖人数达全市50%以上;各部门和区县共组织动员大会、现场宣传咨询、讲座、培训2 471次,有50万余人次直接参与;制作并发放了40余万份各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材料,宣传展板 10 334块,电子屏(黑板报)1万余块,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等共27 500张(条)。

宣传展板主要介绍《食品安全法》实施进展和《上海市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的特点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种食品科普知识,市民在活动现场对每块展板都认真阅读。

在金桥国际广场举办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现场咨询会上,王女士告诉记者,她通过这次讲座了解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具体工作以及出入境时不可以携带的物品;学会了从编码辨别进口食品的产地;知道了茶叶中的农残是怎么一回事儿。“讲座是蛮好的,但是有些内容还是蛮专业的”,王女士说到。记者看到,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两个小时的讲座虽稍显枯燥,但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有的市民还带着纸笔,将知识点记录下来。在闵行区仲盛广场活动现场,14家闵行地产农业生产企业现场销售优质价廉的蔬果及肉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张老伯感叹:“这样的活动蛮好的,企业和百姓直接交流,得到实惠的是老百姓,如果家附近能有这样一个物美价廉的菜市场就好啦!”张老伯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据悉,闵行区首家平价菜市场——古阳菜市场开张了。

除了各区县组织的活动外,截至6月20日,“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注册的参赛者已超过1万名。截至6月20日14时,新民网推出的新民民调“网友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共有16 712位网友参与投票。民调显示,20.2%(3 375名)网友投票给“地沟油重新流回餐桌”,成为首要关心的问题;此外,网友较为关心的问题还包括“用假的或工业原料制作食品”(18.2%)、“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17.5%)、“牛奶等乳制品质量不佳”(16.0%)、“蔬菜水果农药残留”(15.3%)、“售卖过期食品问题”(12.7%)。可见,市民对食品安全状况还是十分担忧的,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市民对国产乳制品质量仍不信任。

4.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四

三、信息传递机制下的变化 3.1、信息传递的含义及引入 3.2、当前改善的方法及建议 3.3、解决高校就业难的措施

3.1、信息传递的含义

信息传递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向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提供信号传递。例如对于优质品,质量保证书、包退、包换、包修等是一种成本低廉且短期效果明显的信号传递方式。另外,建立自己的名牌产品也是一种较好的信号传递方式,虽然其投入成本可能较高,但其长期回报却十分丰富,如海尔电器、麦当劳等等,其品牌本身就传递了产品室优质产品的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信息,从而消除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信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它的有效发挥必须以成熟的就业市场为前提,所以有必要把信号传递机制引入到就业市场来分析。

1.在我国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通过信号发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往往需

要耗费很高的成本。我国高校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除了承担直接支出的成本之外,还 须承担诸多其他成本,如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有许多学生放弃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而忙于各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滋生和 助长了求职中的腐败,考验着学生的诚信等社会公德,并在学生心理方面造成了巨大的 负面影响。现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以及相应的问题不仅考验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也 考验着学生的经济实力和心理承受力,学生过高的求职成本将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其 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2.劳动力市场中即使引入信号发送机制,有时仍然会存在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

虽然不同的单位与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信号 发送过程中存在弱信号与强信号以及发送的信号的有效性与可信性不同,对应地会存在 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在混同均衡下,不同能力的学生发送了相同的信号,用人单位无 法区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高低。而在分离均衡下,高素质或高能力的学生发出了低能力 学生不能发送的信息,所以就将自己与后者区别开来,而用人单位也就相应地挑选到了 合意的员工,并给予相应的报酬。

3.从理论上来说,信号发送和信息甄别机制的引入有时并不一定优于没有这些机

制的情况。比如,当市场上的劳动力仅有极少一部分属于低效率者时,如果没有信号发 送机制,企业按照劳动力的平均效率支付报酬,高质量的劳动者的收入也不低,但是,在存在信号发送机制的情况下,高效率劳动者为了避免被当作低效率者也不得不接受一 定程度的教育。

4.在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信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

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作为劳动力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两种典型方式,在就业竞争比 较激烈的情况下,应聘者主动发送信号(投递简历)比较常见。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 相对来说比较多,并且多数学生都不太愿意到老少边穷地区就业,同时,由于目前的教 育体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各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作为发 送信号最常用的文凭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其结果导致了学生就业求 职过程中出现过度自我包装,高校间互设信息壁垒,“造假风”、“投机风”盛行等诸多 弊端。

5.我国低层次劳动力市场的信号状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逐渐形成和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中国新形成的劳动力市场以教育作为 信号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的特征十分明显。以一定级别的教育信号(通常是中专)为界限,就业市场被划分为人才市场(即高层次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即低层次劳 动力市场)。前一市场的求职者能从教育信号获利,而后一市场的求职者则不能。因为 根据斯彭斯的信号发送模型,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个信号均衡点,比如中专,只有均衡点 之上的求职者才能通过这种信号发送获利,而且这些求职者的数量在求职者总体人数中 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人数较多的处于均衡点之下的求职者不能从教育信号中获利。这样,低层次的求职者由于缺乏信号资源,其质量就难以被雇主识别,从而形成劳动力供求双 方交易的障碍。

3.2、当前改善的方法及建议

虽然信号传递机制的引入,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但总体来讲,这种机制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使就业市场能正常、稳定、健康、有 效地发展。为了加强它在就业市场中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加以改善。1.利用市场上的企业家才能。商品市场通过品牌、质量担保等方式来传达信号的

做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劳动力市场。当有企业家能够觉察到一种信号需求并且能够通过满 足这种需求来获得利益的时候,信号短缺的问题便通过市场运行得以解决。例如,在某 些城市的旧家电市场上,那些可以识别旧家电质量的交易中介通过提供质量担保来克服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交易障碍,结果不仅交易火爆,而且中介商由此形成了自 己的品牌。企业家才能在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劳动力 市场上,企业家可以通过区分和判断求职者的才能和品德来获利。很多家服务公司将求 职者作为员工管理并对其服务进行担保,公司的品牌便成为一种有效的信号辐射到求职 者个人身上,解决了他私人信号短缺的问题,企业的品牌价值越高,这种辐射能力越强,因此,知名的大企业进入就业服务须域,对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将会起到重要的促 进作用。

2.发挥社区就业的作用。社区就业是解决求职者信号不足的重要途径。社区的地

域相对集中,社区成员之间通常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亲密的关系,社区内有关个人的 信息更容易通过街头巷尾的闲话等非正式渠道得以传播,个人的能力和品行往往能为其 他成员所了解,社区成员内部之间往往比较注意讲信誉。社区相对于社会具有更畅通的 信息沟通渠道,在整体社会范围内缺乏信号资源的低层次劳动力,如果被锁定在社区这 样的相对狭小的范围内.使具有了各种各样的丰富的信号发送形式。由此可以理解为什 么社区就业在解决城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 收入的增加以及传统的自给自足家务劳作方式向社会分工的转化,会使社区孕育出越来 越多的就业机会,如社区保安、城管协管、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等经验证明,各国 政府在社区就业方面的投入是对就业中弱势群体的有效援助。

3.增加双方的信息供给。劳动力市场信息来源于两个方面:用人单位的岗位空缺

信息和劳动者个人素质信息。作者认为,可从两方面采取对策,增加信息的供给。劳动 力方面,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求职者必须要具备一定具有认证资格的信号。这就需 要在更多的行业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人们通过就业前的职业教育,或者就业后的正规和非正规培训,并且通过相应的技能水平测试而获得的资格认证。职 业资格证书也是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质量信号或市场信号,对于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信 息不完全,或者信息不对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正在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强信 号。城乡新增劳动力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文凭信号,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一种 可以使自己获益的信号发送方式。职业教育也有品牌。一些规模大、信誉好的技校会成 为一种信号资源附着在它的学生身上。资格证书是一种更直接的信号,统一、严格的技 师认证和晋升制度会创造出技工市场的信号系统。企业方面,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发 展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用人计划,并建立预测预报制度,对需要新增劳动力的单位,应提前向有关部门提出增人数量、工种和条件等有关项目预 报,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丰富的岗位信息。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发布信息,如举办招聘 会、建立自己的人才网站、在各大劳动力信息网上发布信息等。

4.政府干预主要包括:①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使得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成为劳动

力市场主体,并加快户籍、档案、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机制与环境。②加强劳动力市场统筹规划和法制建 设,要完善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制度,加强就业管理,杜绝用行政干预和劳动力 市场信息不对称进行垄断、欺诈活动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 调作用。②建立劳动力信息网,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加速就业市场信息来源和 传递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交流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3、解决高校就业难的措施

信号传递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对称性,那么 如何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有效的信号资源,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显得尤 为重要了。

考虑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解决需依赖大学生 和企业都放弃非理性期望,回归现实,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为打破这个局面,企业和 大学生自身都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对用人单位而言,要适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减少用人的盲目性,要着重做 好四方面工作:

(1)要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吸收各类人才。要避免两种极

端的用人观念:一是不管是否需要,一味追求高层次毕业生,造成人才闲置或浪费,从 而导致不正常的“跳槽”行为;二是用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选人标准,对毕业生挑三 检四,要求毕业生上岗就能派上大用场。缺乏用发展的眼光选拔人才,这种观念也会妨 碍事业的发展。

(2)要在对本单位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对所需人才进行科学定位。一般情况下,在

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往往供大于求;在小城镇或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毕 业生又出现供不应求。因此,在宏观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又蕴含着反向的结构性失衡。企业如果定位不准,采取非重点或名校毕业生不收的态度,往往难以如愿以偿并坐失良 机。毕业生所在高校、所学专业和学习成绩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但也不能拘泥于此。基本素质好、又有较强事业心的一般高校毕业生同样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和我国加

入 WTO 后面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开发人力资源,构筑人才高地已成为各级政 府和企业的共识。不少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大 学毕业生供应渠道,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库。这种具有超前性的、互利互惠 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对那些没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的企业也是可以借鉴的。(4)要努力营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这也是任何企业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 主要目标。“三留人”中最重要的是“事业留人”,有了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才能使本 地区、本单位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创造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就是创造良好的留人环境。在用人制度的改革上还要打破传统的“身份制”局限,树立“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 所有”的用人新观念。

另外,作为输出大学生的高等院校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首先,必须提高对毕业 生择业工作的认识,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需要结 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纳入到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轨道上。其次,需要广泛开展 职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方法和技巧。再次,要积极 开展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 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

对大学生而言,要回归现实,更新观念,做好职业规划。解放思想、实事求实是大 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转变,加上经济也处于结构转型的过程 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就业都处于“买方市场”。为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择业观,对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首先,必须改变择业观念。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上 的反映,它直接影响和决定择业行为。正确的择业观将引导毕业生走向合适的岗位,而 不适当的择业观只会使就业越来越难。择业前,对自身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认 识愈清楚,在择业时就能把期望和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有变通意识。城市 人满为患,广大农村还求贤若渴;沿海地区人才济济,中西部还大有用武之地;传统的 就业渠道窄了,还有更多的新渠道尚待开掘。因此,毕业生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一个地方。另外,毕业生还要有竞争意识。就业制度变化后,毕业生再也不能“等、靠、要”政府 为自己安排一个好工作了,而要勇敢地走向市场,勇敢地和他人竞争。

5.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 篇五

题目: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

2016年6月4日

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

摘要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产品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市场上消费者与厂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的失衡,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产品这一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假冒伪劣,信息不对称,原因,危害,解决办法

近些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十分盛行。毒大米,毒馒头等等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各种山寨产品,也挑战着我们的底线。并且假冒伪劣产品并不只出现在一些小的作坊里,像三鹿这样的大企业也难逃其咎,可见假冒伪劣产品的发展已经到了多么迅速的地步。虽然各种媒体以及相关部门都在不断的曝光和惩治这种行为,但现实中的假冒伪劣产品依旧严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原因

1.1 定义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1.2 传统原因

传统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一是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利润的贪婪追求;二是消费者的软弱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法律不健全和地方保护主义。前两个原因其实和问题基本上是无关的,因为卖方对利润的贪婪追求同样也是技术进步和质量改进的强大动力,这关键看厂商所面临的市场约束条件;消费者买了假货不诉诸法律解决也许完全是出于理性的计算,比如想免费搭车等。至于说法律不健全和地方保护主义确实揭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合约的实施效力问题,但这种解释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运用法律手段来监督和实施产品质量的成本——包括昂贵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这些分析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没有揭示假冒伪劣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能想到的就是“地沟油”,“毒奶粉”等等,这些有关食品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它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健康。对此种假冒伪劣产品,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花取更多的钱来购买高质量的产品,防止此种假冒伪劣产品对自身产生大的伤害。另外一种假冒伪劣产品就是人们所说的各种“赝品”,这类产品虽然质量比较差,但是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进行使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所以部分消费者就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水平,以及利用程度,部分人就会因此选用这种假冒伪劣产品从而放弃正品。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假冒伪劣,给了部分消费者截然不同的选择。信息经济学解释下的原因

2.1 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信息在各主体之间分布不均,与客观现实存在偏差。

2.2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第一是由于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对每一项专业来说,专家和非专家所具有的知识差距越来越大,同一行业的两位专家都完全有可能无法理解对方的专业知识。第二是由于私人信息的存在。人是复杂的,难以捉摸的,这使得关于人自身的一些信息具有隐蔽性,如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以及消费偏好等,都成为隐蔽的个人信息。

2.3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原因

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面有可能采取欺诈手段,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而这种谋取私利的行为往往会损害对方或社会的福利。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平衡,人们天生的利己心决定了信息优势方往往会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隐蔽有关的信息,转嫁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成本或风险,牟取不正当的私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同厂商相比处于相对信息劣势地位,而厂商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厂商对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了如指掌,而对广大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厂商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只能通过对商品商标、品牌获得粗略的信息。一些不法厂商往往滥用这种信息优势,利用他们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生产、销售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欺诈活动,不但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和正当经营厂商的权益,并且危及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危害

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很难能够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市场失灵。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事前、事后之分,相应的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事后之分,相应的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消费者由于缺乏鉴别优劣真伪的有效信息,只能根据市场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决定支付意愿,从而导致生产者选择低劣化的现象。逆向选择的经典案例是阿克洛夫于1970年对二手车市场的研究。在旧车市场上 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拥有二手车质量方面的隐藏信息,买主只有在购买了二手车之后才能了解它的质量。二手车市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在时间轴上可以表现为如下

因而,买者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入市场,结果是市场上出售的旧车的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此循环,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

道德风险问题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代理方在合同或契约签订后,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或隐藏行动,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居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的利益,以至损害社会福利的一种行为。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后,相当于被欺骗,商品部分隐藏的信息也会由此暴露出来,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威胁。

3.1 增大社会交易成本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使消费者产生逆向心理,比如把所有的人都当作骗子,把所有的产品都视为假冒伪劣。因为缺乏安全感大多经营者认为在商务活动中需要提防,在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密切配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密切配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时都要经过调查再买或直接去生产厂家购买,而选择直接去市场购买的比重则降低,这种逆向选择增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3.2 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

生产和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决定了任何国家发展经济都必须利用外资。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更是把引进外资作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措施。但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国外名牌产品价值数额巨大包括名牌时装、洋酒及家用电器等,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严重影响到我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这一违法行为也吓跑了一部分想来中国投资的投资者,因为他们认为假冒伪劣已成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风险。

3.3 使国内名牌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知名企业产品的市场被挤占,企业长期创立的品牌等无形资产被侵害。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打假主体错位的现象,企业为打假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名牌产品杏花村汾酒,受山西朔州假酒案连累,销售量曾一度下降了一半多多年盈利的企业竟因此而出现亏损。

3.4 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卷烟零售市场每年就平均有100万件假冒“红塔山”、“中华”、“阿诗玛”等名牌香烟,单此一项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亿元之多。从另一方面看,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而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市场上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导致市场失灵,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

3.5 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考生十年寒窗苦读,却毁于考试时用的假冒伪劣中华2B铅笔。因假冒伪劣的2B铅笔远远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造成电脑阅卷机识别不出或识别错误,造成缺分少分甚至零分。考生真是欲哭无泪。广州毒酒案令人震惊。假种子导致农民颗粒无收、假药害人性命等令人触目惊心。

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假冒伪劣现象的几点建议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缩小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信息拥有量的差距,使彼此之间的信息得以均衡,这样可使假冒伪劣的制造商失去伪装和保护,使其假冒伪劣商品难以在市场上立足,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假 冒伪劣商品。

第一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拓宽信息传递途径,强化社会信誉观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更好的使信息双向、多向流动;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加大制假者的制假成本和风险。

第二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增强消费者自身的维权意识,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靠自身的努力抑制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使假冒伪劣失去立足之地。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质量法规体系建设,严格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四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各种质量承诺、完善商品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心,通过企业向消费者传递各种信息,帮助消费者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这样如果制假者也提供同样的承诺,他们将面临更高的赔偿,反之如果他们不敢向消费者提供这样的质量承诺,就自然而然的证明他们商品的质量问题,这样也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联系二者的桥梁——商品的质量问题得以隐藏起来,价格对商品质量的反应也会失真,这让假冒伪劣商品有机可乘。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难免会出现信息获取上的不均和差别,治理假冒伪劣也不是短期内就能迅速解决的,还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完善、信息传递和获取机制的建立、社会信誉体系的构成以及消费者获取信息和识别能力、维权意识的增强,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善,假冒伪劣也将逐渐丧失市场。

参考文献

6.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六

从信息的角度看,税源管理就是对税源信息的管理,是对税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和应用。税源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纳税人违规违法的可能,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各级国税机关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税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在当前的税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体现在国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处于信息源头地位,国税机关很难全面、真实地掌控纳税人的所有税源信息;其次是信息结构的不对称,体现在上级国税机关与基层国税机关之间,信息集中以后,上级国税机关侧重于掌握某行业、某区域纳税人的宏观信息,基层国税机关侧重于掌握某一具体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对接应用不够充分。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量涉税信息尚未被采集和整理。受税源管理方式、信息管理意识、信息采集手段、信息存储方式、信息管理责任等因素综合影响,现阶段税源信息主要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日常管理和税务稽查等环节采集,这些信息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纳税人自己报送而获得,真实性、全面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大量的企业生产流程、产品配比、产废率、主要财务指标以及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等所拥有的核心信息数据尚未被有效采集。由于某些系统的设计原因,有些重要的税源信息不能进入系统,其交流主要靠税收管理员的个人经验,形成了别离于征管信息系统之外的“体外循环”,这一点在零散税源、流动税源、隐蔽税源和边远税源的控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是信息关联性和及时性不强导致使用价值低。当前,基层国税机关的税源管理以静态管理为主,缺乏连续性,对纳税人信息变动往往不能及时采集更新。同时,纳税人不完全遵从税收法规,账外经营、账务不实、故意瞒报、虚报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采集时,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工作技巧以及熟练程度、细致程度等差异都可能导致信息失真。此外,纳税人信息分布在各环节,采集时缺乏整体规划,人为地切断了各类信息之间的联系。加之受目前经济条件制约,国税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对,也影响了信息质量。

三是信息加工技术不强无法深度应用。由于统计分析技术的滞后和人力资源状况的限制,目前国税机关特别是基层国税机关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行业、分税种等指标分析模型,缺少对不同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缺乏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变化、存货变动、实际税负等经济变量的比较分析,不能有效地发现税源异常变化情况,掌握企业税源变化趋势,表现为分析预测、引导决策的功能较弱,分析成果和判断结论的可信度不高,大量的数据只是沉淀在信息系统中而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使用,信息资源的“附加值”很低。

二、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税源管理的基本对策

(一)健全信息采集整理机制

一是明确税源数据采集内容。税源信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户籍数据,财务经营数据,申报纳税数据,发票税控及举报数据等。目前最急需同时也是最缺乏的信息,一是纳税人的经营数据信息,如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等;二是社会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如企业资金往来、车辆信息、保险信息、重大项目建设备案审批表单等。二是拓展税源数据采集渠道。在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平台效用的基础上,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管理规范,保证数据畅通交流。动态采集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信息,逐步扩大国地税联合征管范围,将发票、申报、税收优惠等信息都纳入共管,注意增加与工商、财政、房产、国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采集传递。

三是优化数据采集技术手段。积极推广各类税控装置,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实施源泉控制。设计综合调查表,采集如企业工艺流程、工资计算方法、主要耗材、投入产出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活信息。将税收管理员掌握的隐性信息“显性化”,如管理员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基本判断,对企业负责人处事风格的了解等。

(二)强化信息筛选鉴别机制

一是开展真实性筛选。从信息来源、提交主体等多方面进行筛选甄别,通过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数据来源进行印证比对。

二是开展完整性筛选。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核实信息是否全面,是否影响对纳税人的整体判断,是否满足多重指标体系应用需求。

三是开展关联性筛选。如运费与企业库存、销售之间,投入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关联性筛选,发现数据是否完整齐备,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四是开展及时性筛选。信息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时效,信息不及时采集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税源情况。及时是对有用信息的基本要求。

(三)畅通信息存储传递机制

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存储平台。将各类系统整合纳入一个平台运转,特别是要增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运转、重大事项等重要信息的录入途径。平台可以将单位或者部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相关信息发布归集到户。建立信息目录体系和类别设置,可分为纳税人基础信息库、业务信息库、决策支持库等部分,实现信息的分类存储,实现多种形态信息的共享。

二要建立规范的信息交换平台。根据跨部门业务协作的需要,确定指标和信息交换流程,搭建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国税主管、政府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税源信息共享格局,逐步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传送,定期或实时进行自动核对。

三要建立分层的信息应用平台。按照“上下贯通、适度分层”的原则,实现上下级之间信息的基本对称:上级国税机关掌握海量信息,进行宏观层面、行业模型等的分析和计统分析应用;基层开展微观层面、具体纳税户的分析和风险应对。上级及时发布基层需要的宏观信息、行业税负信息、周边地区相关信息,并且适度开放数据访问权限,促进信息的分层应用和深度应用。

(四)提升信息挖掘应用机制

一是信息的简单加工。与外部门登记类信息进行直接比对,发现新开业纳税人和漏征漏管户;对纳税人申报信息、发票信息、资格认定信息等进行关联性分析,找出企业异常申报的原因。建立各类统计报表和税源结构分析模型,分析各税种税收缴纳、税负预警区间等情况。

二是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用财务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宏观,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对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对比和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建立包括税源总目标、分税种目标、分地区目标、分行业目标和动态目标的税源宏观预测分析模型,掌握经济增长变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未来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开展GDP与税收收入、利润与企业所得税等关联项目之间的税负与弹性的分析,通过纵向(与往年)、横向(与经济发展相似地区)比较,掌握经济发展与税收的关系。

三是信息的智能分析。建立“集中分析、分散管理”模式,由省市级税务机关集中进行数据分析,开展纳税评估;县级局主要进行核实和采取税收征管行为。建立健全分税种、分行业、分规模级次的纳税评估体系和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率、平均物耗能耗等评估指标体系,开发能对涉税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的统一的纳税评估子系统,自动读取数据、选定评估对象、进行数据测算,结合预警分析疑点,使整个纳税评估工作在严密规范的程序化控制下进行操作。

7.论信息不对称与银企交易 篇七

1 不完全契约与金融交易

契约, 亦称合同、合约或协议。在经济学中, 所有市场交易都被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 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说, 人们的经济活动都是借助契约进行协调和激发的, 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特定的契约安排在实际生活中, 交易各方制定和执行的契约往往共有不完全性, 总包含缺陷和遗漏, 总有模棱两可或含有歧义的规定。

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为契约的不平等性、不完善性和风险性等三个方面, 而其存在的原因, 在于个人的有限理性,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 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易费用, 使得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观察或证实一切。与此同时,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缺陷而导致契约双方的行为难以得到约束, 在某一方违约时而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也造成了契约的不完全。这种契约的不完全在我国银行与企业的金融交易中十分突出。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为了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 通过行政或政策手段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或优惠贷款, 而这些负债对国有企业只是软约束, 可以长期占用不还, 并且银行通过法院获得国有企业偿债率很低, 所以在这样的信川制度安排下国有企业利用这种特殊的、不完全的契约而形成了“赖帐机制”。

2 不对称信息与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就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对未来收益权利的平等自愿转让。在金融市场上, 货币资金需求方与货币资金供给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往往是不同的, 前者要远大于后者。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品市场份额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都有充分的认识, 而银行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 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资金供求双方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质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交易发生前的逆向选择;二是交易发生后的道德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二者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银行出现“惜贷”或“惧贷”。这也是信贷交易发生前的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

3 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

(1) 巨额不良资产是背在银企身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是改善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关系, 改变银行面临的“硬负债, 软资产”的困境。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 一方面是银行的不良债权, 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的不良债务, 这已成为背在银行和企业身上沉重的难以化解的历史包袱。

(2) 企业信用低下以及信息严重失真导致的最终后果是银企关系扭曲, 银行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企业信用低下, 信息成本增加, 信贷风险上升, 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水平表现为向上浮动来增加预期收益;另一方面贷款利率高, 又会带来两种风险。一是不计成本的企业将会把低风险偏好的企业逐出市场;二是利率提高的事后效应极可能诱使企业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或在制度监控不力的情况下改变贷款用途。最终由于信息失真, 信息披露不完全, 加上制度惩罚不力, 违约成本低, 银行不愿贷款, 企业不愿还款, 市场行为扭曲。

(3) 政府行为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 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同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但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并未因《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而发生根本性改观, 甚至某些政府官员还没有意识到违反银行法也是违法。

(4) 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对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 企业预算软约束、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银企之间金融交易的信用结构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银企之间普遍缺乏信任, 诚信贬值。在W TO的背景下, 积极探索改善我国银企之间信用关系, 营造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经营氛围, 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是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考虑以下几条途径:

①以银监会为中心搭建网上企业客户信息咨询平台, 充分发挥银监会的特殊地位和监管方面的信息优势, 为各商业银行获取企业信息提供便捷的渠道。这个信息平台可以以银监会已有的信贷信息登记系统为基础, 会同工商、税务、海关、司法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 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资信、银行授信及守信情况等信息管理的功能, 并且实现联网运行。

②整合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及其资源, 建立“客户经理服务网络”, 增强商业银行对企业授信风险的应变能力。首先, 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应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业务特点的, 涉及银行各层次的, 市场营销、信贷管理、业绩考核、利益分配等体系和机制, 为实现各层次机构之间在企业客户营销与风险控制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供动力。其次, 商业银行内部应将目前各自分散的网络整合起来, 建立以总行为信息中心、各分行为子系统的客户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为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 加强对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将各级分支机构及其各个客户经理连接起来, 组成“客户经理服务网络”, 增强客户经理整体力量, 使得企业的重要信息能被最大限度的捕获, 增强商业银行对授信风险的应变能力。

③创建新型银企关系, 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 只有相互依存, 互惠互利, 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 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 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 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 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 通过提供理财服务, 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 解决客户实际困难, 改善与企业的关系, 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④贷款承诺。银行通过向企业客户提供贷款承诺来创造长期联系和收集信息。所谓贷款承诺, 就是银行同意在未来某一时期中以某种与市场利率相关联的利率向企业提供某一限额之内的贷款的承诺。这样做对企业的好处就是当它需要贷款时便能得到。对银行的好处则在于贷款承诺开创了一种长期联系便利了它的信息收集工作。此外, 提供贷款承诺, 要求企业连续不断地提供其收入、资产和负债状况、经营活动等等的信息。因此, 贷款承诺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减少银行筛选和收集信息成本的有力手段。

摘要: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研究了银企金融交易的内在机理,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银企交易,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范长缨, 田梦云, 柴美群.信息对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7, (1) .

[2]范长缨, 李希文.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 2006, (3) .

8.会计信息不对称与媒体作为 篇八

随着我国起始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一股独大”的制度性障碍已基本消除,这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扎实的基础。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毕竟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有些深层次信息监管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证券市场中只有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信息的传输,才能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然而,现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信息质量低、数量不足或过剩、时效性差,其根本原因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大众媒体是一种社会力量,被称为经济信息的“超市”和“中转站”,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广泛地传播信息。凭借这种优势,它在遏制信息不对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地利用大众媒体打造新型的、适应目前市场变化及满足各方投资者需求的会计信息非对称的强势治理模式。

要培育会计信息非对称的治理模式,首先就应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般而言,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供需雙方的不对称。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一般只能被动接收,对接收的信息还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和吸收,也不一定完整,在市场中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信息接收的时间不对称。上市公司掌握着关于企业经营状况的第一手信息,即使公司愿意全部对外公开,会计信息也是经过加工和整理再传输给投资者,其时效性已大打折扣。2.信息发布的内容和公司本身的质地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制下,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只有企业、管理当局、个别机构投资者清楚。上市公司为了保牌、配股、增发或是追求私利配合庄家出货,很容易产生钻法律制度的空子,摆弄会计原则和政策、粉饰会计报表、虚构交易以增加销售收入或其他收益、与关联方进行债务重组、资产置换、非货币性交易,给投资者造成虚盈实亏的假象。有的上市公司甚至组织一些券商、研究机构、股评人士撰写资信报告、评论性文章来欺骗投资者。3.信息模糊不清,引发错觉性不对称。上市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或虚夸利润,利用会计核算方法上的技巧,对公司财务数据和指标进行重新整合,并加以公告,使投资者难以分辨。4.会计元素处于不同评价的双机制中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健全信息机制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作出正确评考。5.信息的数量不对称。信息的数量不对称是指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不足,没有达到投资者赖以决策的“充分性”。有的上市公司有意识地对企业的对外担保、股权转让、股权收购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给予漏报,或当公司业绩下滑时,对于一些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确定事项故意隐瞒不报,这些都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市场投资者的决策。6.信息解读上的不对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专业性强,完全读懂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都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能,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利用投资者的这一弱点,混淆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可谓林林总总,然而不管其怎样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包含的主客观原因各异,但有一点“信息”非要“传播途径”传输出去。当然这个传播途径也可能是口头传播,但其影响的力和面毕竟有限。而只有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才具有社会与市场的影响力。实际上我们只要具体阐释一下会计信息的传播模式,也许就更一目了然了。会计信息的传播与一般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会计信息的传播是在双界面进行的,一个界面是由会计人员到内部使用者,过程为:会计人员→会计信息A→传播途径→内部使用者(庄家);另一个界面是由会计人员到外部使用者,过程为:会计人员→会计信息B→传播途径→外部使用者。这两个传播途径可以处于统一的平衡之中,当其平衡统一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形也许微乎其微,但在会计信息传播时这两个界面往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会计信息A往往要比会计信息B真实全面,内部使用者往往也比外部使用者早获取信息,这就自然导致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发生。但如果我们能够在传播途径中构建一个具有真实准确监督检查特质的媒体传播枢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给市场众多的投资者带来的损害,从而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大众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专业化组织,在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信息质量、数量、发布时间等不对称现象,大众媒体应该有应对之策。它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传播会计信息,并且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告知功能、宣传功能、引导功能、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在传播会计信息时要极大地满足投资者的知情权,教育投资者以及约束管理层的行为。针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形式,大众媒体应如何通过及时发布信息、客观解释信息、公正舆论监督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呢?

第一,大众媒体要构建一个高效、快速、方便的传播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杜绝防范会计信息质量、数量、时间上的不对称。就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信息的披露又包括常态性信息披露和大众媒体编辑性披露。大众媒体除了发布上市公司的常态性信息外,还要针对上市公司或证券市场相关的编辑性信息披露。这主要是财经记者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采访获得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而且往往这种第三者获取的会计信息更能够反映客观实际,是对上市公司常规性信息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大众媒体(尤其是财经证券类媒体)有责任有目的地去开展深入调查,并把获取的第一信息及时地向投资者发布,给广大投资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在这个方面,《财经》、证券广播网、《证券直击》等在开展上市公司投资评估、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宏微观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财务及经营危机、揭露违规违法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充分、及时、可靠的传播理念向投资者发布信息,为投资者减少盲目投资决策、降低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大众媒体要精准、翔实地解释会计信息和分析会计信息。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会计语言是一种深深打上专业烙印的商业语言,而且会计信息具有层阶性,人们的第一感知往往是表层信息,所蕴涵的经济价值也是最小的,要获得深层次信息的投资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散户化比较明显,大多数为中小投资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工人,其解读会计信息的业务素能很低,根本就吃不透会计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盲目跟风、道听途说的投资者居多。有鉴于此,大众媒体为了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利用媒体的优势负责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多层次的解释说明。大众媒体应匹配懂会计知识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资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论和预测,揭示蕴涵在表象会计信息背后的中层和深层会计信息,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发布,使会计信息为投资者所懂所用。

第三,搞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舆论监督,防患于未然。大众媒体不能仅止于传播会计信息的角色,还应司其舆论监控的职责。它应利用舆论对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的行为进行尖锐的批评、否定和谴责,形成一种舆论制裁和约束。大众媒体应通过网络、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等手段与投资者互动,并在媒体上开辟相应的专题和栏目,对上市公司形成一种软控制,及时地把企业制造和传输的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给予曝光和揭露,如果企业舞弊违规行为曝光,它就会在市场中失去诚信度,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有大众媒体进行监督,理性的企业必将选择诚实行为,并力争在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声誉,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大大提高。

第四,大众媒体应练好内功,搞好自律机制和建设。大众媒体在发布会计信息、解读会计信息和舆论监督上有着政府部门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它凭借广泛分布的媒介资源,依赖特有的职业特性,对上市公司的问题更有机会去加以发布、传输、揭露、曝光,能较全方位地把企业的真实情况反映给投资者和相关的契约的主体。但不可忽视的是大众媒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支具有扎实会计知识、证券知识、法律知识等的报道队伍,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在技术上就不能胜任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报道的重任。另一方面,大众媒体也是利益主体,也有自身的特殊需求,其一旦缺乏应有的自律机制,也有可能左右决策部门,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所以加快大众媒体行业自律机制和监督机制建设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媒体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彻底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上一篇:沏茶优秀作文下一篇:农村蔬菜种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