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论文(共10篇)
1.教学研究论文 篇一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实践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等问题,我院提出了“课上有触动,课下有行动,内化思想,外化行为,厚德强能,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教学做”一体化贯彻到思政课教学中。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做 一体化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三大主张之一(其他两个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种思想正切中当前高职教育的核心。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主要通过课堂和课外实践两个载体来实施。
一、营造活跃的主体课堂,让学生动脑动手
(一)以主题作业为切入点,突出实践性
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在教学中导入若干个主题作业,学生以这些主题作业为载体,践行课堂理论知识,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主题作业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主题从所授内容中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实践性、职业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从教材中选择了九个主题作为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分别是:调查新生对大学新阶段的适应情况;我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设计;身边的爱国主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做个讲诚信的人;法律维权在行动;制止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主题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通过调查、采访、交流、讨论等实践形式,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示作业成果,实现了知识传授、行为养成,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悟边得
1、模块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置了五个教学模块:即焦点播报、典型案例、你言我语、哲理名言和视频点评。通过直观感知和热烈探讨,起到净化思想、触动灵魂、转化行为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内化思想,外化行为”的课程理念。五个教学模块自由组合、灵活运用,以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热情、培养学生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2、反串授课法
反串授课法就是师生进行角色互换。此方法旨在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选择难度较小的章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的备课,组员间相互讨论和交流,集体备课,最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发问。教师根据学生讲授的情况,进行点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此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过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3、讨论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可以大量搜集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明是非、辨美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4、案例评说法
本课程提供了大量来源真实的案例供学生阅读分析,经过剖析各种案例,让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同时案例评说又培养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素质提升能力
1、强化实践教学,注重道德行为的养成
教学内容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红色参观、校园督察、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感恩教育、责任担当六种实践活动来进行。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弯腰行动”校内志愿服务一小时活动;“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行 幸福回家路”汽车站志愿服务活动;“绿色使者”环保实践活动;“传递希望”无偿献血活动等。
2、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条件优越 1)育人环境好
我校是临沂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如:
1、五彩社团,彰显学生才华
2、书香校园,开启智慧之门
3、文化风景,一路精彩纷呈
4、“从我做起”,勇于担当
5、“感恩教育周”,与爱同行
6、“秀出真我”,展现青春风采
7、树立榜样,升华精神境界
8、争做志愿者,提高责任意识
9、加强红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这些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良好育人环境,责任意识增强,思想境界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2)设施齐备
学院有充足的多媒体教室、有文化气息浓郁的美丽校园、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大厅以及设备一流的演艺舞台,为校内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3)理论与实践零对接
为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高,外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我们在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区、校园周边设立了多个志愿者服务和勤工助学岗位。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了奉献、爱心、责任的真正含义,提高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贯彻了“厚德强能,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4)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为强化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感染力,本着立足学校驻地,服务周边社区的宗旨,我校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建立起一大批德育基地,学生定期到基地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效果良好。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自规划建立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华东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罗庄区盛庄办事处幸福院、兰山区人民法院等五个德育实践基地,分别突出了爱国主义、敬业奉献、社会互助、法律意识四个主题。让学生在参观、体验、感悟中培养高尚情操。
3、实践教学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全面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全部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让学生动脑动手,把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从而贯彻“课上有触动,课下有行动,内化思想,外化行为”的教学理念,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项目示例: 1)制订大学生涯规划 2)“我的职业理想”主题演讲
3)制作“祖国崛起、家乡巨变”图片展PPT.4)表演情景剧:小刘的困惑
5)“孝亲敬老,感恩父母”做几件让父母感动的事,做成PPT 6)调查“校园不文明现象”
7)参加校园志愿服务,制作PPT.展示成果。8)写出恋人身上你喜欢的几个关键词 9)表演情景剧:我爱我家
10)观看行业道德模范事迹,撰写观后感 11)典型案件审理:格式合同 12)情景剧表演:老板让我作假帐
同时,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选用以下项目进行教学:主要通过召开中国传统文化班级讨论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演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制作优秀文化图片宣传栏、优秀文化黑板报,鼓励学生提交一幅优秀文化作品,如画一幅国画,写一张毛笔字,做一张剪纸,弹一首琵琶曲,演一场京剧等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有根基的中国人,增强高职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防止国外文化输入引发的文化控制,建设文化强国,警惕文化殖民。
三、考核办法体现教学做的统一 改革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封闭式考试模式,采用答辩式考试法,教师在所学章节中选取能够考察学生应用能力的问题,让学生随机抽取,当场解答,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能克服机械掌握知识的弊端,又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期末考核中,我们尝试运用以下开放式题目:
1、立志高远,是不是意味着不做小事?试述其理由。
2、抵制日货是爱国行为吗?为什么?
3、比较洪战辉和马加爵不同的人生道路,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4、一个人的学历不如你高,能力不如你强,但却得到老板的赏识和提拔,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5、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通过这些开放式题目,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对于贡献突出、见义勇为或重大好人好事(如长期帮助孤寡老人,长期坚持志愿服务、较大数额的拾金不昧等),该学生可免考,成绩直接定为优秀。
考核办法体现了“教得好不如学得好,学得好不如做得好”的教学实效性考核,对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作为考核标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考。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60%(包括日常行为表现30%和实践项目考核30%)+期末考试成绩40%(答辩成绩)。
2.教学研究论文 篇二
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研究手册》第4版与第3版研究主题和具体内容的比较,揭示美国教学研究的进展和动向,以期对中国的教学研究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美国教学研究的进展和动向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与第3版相比较,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第4版的主题和内容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学研究的主题相对稳定,突出了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
由表1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研究的主题呈现出以下两个重要特征。
1.相对稳定。两版都包含教学活动构成要素(教师、学生、学科)、教学活动的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等主题,在拟出版的第5版中,建议的主题也包括这些内容。这反映了美国《教学研究手册》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继承和积累的意图。
2.突出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21世纪,出于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教授的内容更难,学生差异性大。这对教师素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进行改革。因此,在第4版中,教学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师标准和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来进行。
(二)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和发生位移
由表2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出现了以下变化特点:
1.理论基础得到了拓展。第3版主要涉及教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第4版涉及的教学研究理论基础包含更广泛的哲学社会思想资源。编者试图提供更广泛、更包容的框架。这说明教学研究受到了更广泛的社会思想的影响。
2.理论基础发生了位移。第3版教学研究的范式主要是过程—成果范式,关注教学行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实证主义的科学立场。在第4版涉及的教学研究范式中,以关注教学方法手段有效性为目的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以关注教学目的合理性、教学公正为目的的人文主义范式作为两章,分别呈现。其中,科学主义范式被编者称之为“传统范式”。这反映了教学研究范式在由科学主义范式向人文主义范式转变。
(三)突出了教学研究质性方法的地位,定量和质性方法的结合成为趋势
由表3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研究方法出现了以下新变化。
1.教学研究中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从篇幅内容来看,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介绍明显加大了比例,突出了质性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编者在书中还列举了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在1997年对教学研究刊物方法运用的调查。结果表明,9.4%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了定量方法;57.4%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了质性研究方法;33.5%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了混合研究方法。[4]
2.定量研究的技术取得突破,转向教学政策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地位突出,这并不是说定量研究的方法在教学研究中就不重要了。相反,定量研究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基于大规模的数据资料做复杂的统计分析。定量研究更关注教学效果的比较和定量研究结果的元分析,其结论往往被教学政策决策者所倚重。
3.质性研究突出了方法论的研究。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介绍进一步突出了质性研究的差异性。鉴于质性研究的不一致性,编者分多章分别做了介绍。同时,编者突出了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的思考,对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合法性做了深入分析。
(四)突出了学科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
由表4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学科教学的研究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
1.学科教学研究的位置提前。学科教学研究在第3版中放在第5部分,第4版中放到了第3部分。
2.学科教学研究的篇幅加大。学科教学研究在第3版中占10章内容,在第4版中占到14章内容。并且,在第3版中,学科和学段教学的研究是合在一起的,第4版为了突出学科教学研究,把学段研究作为单独的篇章从学科教学研究中分离出去。
(五)对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更加突出多元性
由表5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对学生的研究更加突出了学生差异性的认识。第3版中主要提到了学生的语言、智力和生理的差异,第4版中突出了学生的种族、性别和文化的差异。这反映了西方社会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移民增加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对教育民主公正的要求。
(六)对教师和教的研究突出了教学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
由表6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有关教师研究的内容呈现以下特征:
1.教师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转向社会学、伦理学。从教师行为与认知的研究转向教师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的研究,突出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2.教师研究的主题从教师行为、认知过程转向教师伦理、教师知识、教师组织和教师变革。
(七)对教学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突出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和文化多样性
由表7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突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第3版虽然以教学的社会和制度背景为题,但3章中只有1章直接谈到教学文化,其余2章与文化没有直接关联。第4版明确提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主张为学生提供与其家庭文化、同伴文化相一致的教学,以便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公平。
2.从教师文化到课堂文化,突出了教学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第3版谈到的教学文化主要是教师文化,关注教师的主观世界,教师如何理解自身的工作以及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智慧。第4版中的教学文化则谈到了家庭文化、学生同伴文化,反映了美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突出了教学文化的复杂多样性。
3.从文化作为阻力到文化作为动力和资源。第3版对教学文化作用的认识主要是把文化作为一种阻力、抵抗力,要求教学政策制定者要考虑教师的观点,避免教学改革的措施不为教师理解和抵抗。第4版则把文化作为动力和资源,认为校外的非学术经验对教学成功有重要作用,主张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在与家庭成员、邻居、同伴交往中和工作实践中的学习,教师要密切与校外人员和社区的关系,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机会,促进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真实的和高水平的学习。
二、美国教学研究对中国教学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的教学研究分为一般教学论研究和学科教学论研究。一般教学论研究主要由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者进行,侧重研究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和教学过程的原理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以掌握科学知识为目的,以教学过程的认识论为原理,以教学原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为基本范畴的理论体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主要由大学各院系从事学科教学法的研究者进行,侧重研究具体学科的教材与教法问题。这两支队伍尽管有形式上的联系,但无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与美国的教学研究相比,中国教学研究的优点在于:系统地阐述了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揭示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规律,为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提供了一般原理和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以下缺陷:重过程,轻构成;重一般,轻具体;重实践,轻理性;重思辨,轻经验;重教轻学;重知识获得,轻师生发展,等等。
基于与美国教学研究成果的比较,笔者对中国教学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拓展教学研究的主题,突出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政策研究
改变中国教学研究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同时,应关注教学政策研究,为教学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2.拓宽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过于依赖哲学、心理学基础,转向从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全面揭示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为教学活动的施教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
3.关注教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学研究的科学性
加强教学研究中定性、定量方法和混合方法的运用,突出教学研究的证据,提升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使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基础上。
4.突出具体教学研究
加强学科、学段和不同学生的研究,突出教学的差异性。如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教学过程的差异,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差异,处境不利学生的教学差异,大、中、小学教学的差异,等等。
5.整合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对话与交流
目前,国内的学科教学论工作者、一般教学论学者、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以及教师教育研究者都在开展教学研究,但是彼此之间互不对话和交流。借鉴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的做法,我们可以整合研究成果,促进各方的对话和交流,以便为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知识。
6.考察教学文化差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育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关注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种族、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把教学活动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制约性和为学生发展提供的可能性。
摘要:对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第3版、第4版内容的比较发现,美国教学研究:主题相对稳定,突出了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理论基础发生位移和不断拓宽;质性研究方法地位突出,定量和质性方法的结合成为趋势;学科教学研究地位突出;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更加突出多元性;教师和教的研究突出了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突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和文化多样性。
关键词:《教学研究手册》,教学研究,美国
参考文献
[1][4]Richardson,V.(Ed.).Handbook ofResearch on Teach-ing(4thed.).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1.152~153.
[2]SAGE Publications.Editors Appointed for AERA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0,39(6):497.
[3]SAGE Publications.Call for Editor Proposals:Handbook ofResearch on Teaching,Fifth Edition:Deadline:March 1,2010.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9,38(8):652.
3.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自主学习
东莞一个月的跟岗学习,感知体会到学校中层领导执行力对学校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学校中层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的发展。我们在办好自己学校教育的同时,更应该转变教育办学观念。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挖掘自身潜力,走内涵发展之路。
下面对照东莞中学初中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谈一些今后的工作设想。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东莞中学初中部作为省一级学校,它除了弘扬“严、勤、细、实”的东莞中学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继承东莞中学百年文化传统外,更重要的是东莞中学人能够积极营造人文校园。这几年里学校相继举办了“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套不断完善和改进德育、教学法、科研、教师、后勤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作为团场学校,我们秉承着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社会的责任。我觉得学校管理一刻也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制度第一,在学校里最有权威的应该是学校制度而不是学校领导。作为领导,首要的责任是维护制度,建设制度,为制度服务,为制度效力。建设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营造执行制度的人文环境,用制度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从而达到学校兴旺发达的目的。这应该是制定制度、完善制度的最终目的和全体教师所期盼的最佳结果。为此尽快建立以下制度。
二、教师评价管理制度
1.基本理念
(1)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2)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3)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4)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2.实施步骤(以一学期为一个周期)
(1)在学期初,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学校管理者和被评价教师拟定评价过程的具体框架。进一步明确教师评价的目的旨在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而不是为了对教师作出评判或者奖励、处罚,从而消除被评教师的种种疑虑。
(2)让教师进一步明确一学期教师评价的整个过程和步骤,使评价双方做到心中有数。
(3)确定评价的重点,探讨评价信息和数据收集的种类(主要是师德水平、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个方面)、渠道、方式和步骤,确定征求意见的人选。
(4)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键阶段。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必须大量掌握有关被评教师的信息,只有大量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发展性教师评价才有坚实的基础,被评教师才会对评价结果心服口服。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1.学生主动参与
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时间。
2.合作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必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而不是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4.鼓励创新
在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四、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学基本功。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1)课堂驾驭能力;(2)实践操作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
五、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为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学校特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制定以下制度。
1.教务处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工作。
2.校本课程的认定,由负责开发的教师选好课题,并写出课程简介,再向学校教务处申请。经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论证审核后才能确立。
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地区和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负责老师在开课一周内按要求写好《课程纲要》并及时上交教务处。
5.授课教师要加强临时班级的管理,每次上、下课都要点名,并将学生的到位情况报教务处。
以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果进一步将之从观念角度加以归纳,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
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奋发图强,只要我们开拓创新,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必然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坚信:五十团二中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单位 新疆图木舒克五十团二中)
4.教学研究公开教学活动学习心得 篇四
20xx年4月12日,在z老师的带领下,我校一行5人赴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了“深化‘导q学q展q练’循环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公开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宣传,课堂听课,相互交流,我们了解了扬大附中的教学理念。虽然只听了几节课,但感受很深,现结合几个学科教学的共同点,谈一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简案设计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从导入看,教师通过趣味化的导入,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入新课,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生成打下基础。
二、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和传统的教学过程不同的是,整个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学习过程由三大环节组成,分为预习检测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和精讲点拨环节。首先,在预习检测环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通过预习初步掌握书本知识,教师在课堂一开始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这个环节,经过学生的自主预习,让学生能够把导学案中的问题初步解决,同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发现、抛出,带着这些疑难问题展开下面的课堂教学。其次,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在课前分组准备收集有关材料,通过课前预习和小组活动,课堂上以学生的角度来讨论解读文本并进行成果展示探究,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环节,崇尚探究问题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能够通过一个个的合作探究活动得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综合认识和深刻理解,让学生充分打开话匣子,对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阐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不断扩大思考题的变式研究范围。再次,在精讲点拨环节,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合作探究展示中未能解决和尚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以突出重难点,解决易混易错点。从学生表现情况看,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展示的.欲望非常强烈。虽然展示时有所欠缺,但这样的课堂,给与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也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
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元化
现在的很多孩子对“你回答的真棒”、“你真聪明”、“下次再努力”等激励的话语已经不再显得那么兴奋,这就需要我们的评价机制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课堂教学的需要。附中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教师激励及小组加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外,还对积极参与展示及回答问题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加分,这些评价办法的使用既有助于教学的实施,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课堂教学改革又有了新的认识,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大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知、体验、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潜心教学研究 篇五
尚义县新兴街小学 杨殿森
我是2005年从县城的安宁街小学调入新兴街小学的。这两所学校的最大区别就是安宁街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老牌学校,生源主要是机关干部等工薪阶层的子女,他们从小接受家庭教育较好,成长环境良好。而新兴街小学是一所新建校,位于县城边缘,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小商小贩子女,从小家庭教育跟不上,成长环境较差。我记得刚到这所学校时,总觉得这里的孩子们和我原来所在学校的孩子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虽然也五官端正,但目光无神,虽然也活泼好动但却没有灵性,虽然也嬉戏打闹但缺少儒雅风范。我仔细地认真地琢磨其中的原因,最后在跟同学们的不断接触中找到了答案----早期教育的缺失。我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的孩子们从小没读过什么书,家里更没有什么藏书,甚至有的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他们唯一与外界接触的就是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们,而他们当中有几个是文化人。如何补救?----读书。我是语文老师出身,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深深懂得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读书是多么的重要。可惜近几年来,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每个学生都奋战在所谓的功课的学习上,忽略了读书。我跟我的老师和学生们说,趁我们还是小学阶段,没有进入到备考的水深火热之中,还能抽出时间来读书,应该在小学阶段多读一些书,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谢冕说:“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于是从2006年我校就提出建设书香校园。为了使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并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亲自申请主持了十一五市级课题《营造书香校园,引领师生成长》,把我校的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当做课题来做,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操作,这样下来,我们不光使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有了一定成果,同时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课题成功结题,并荣获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本人也被评为张家口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我校被评为全国和张家口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一、以建设书香校园为目标,提升师生素养,提高办学水平。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初衷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现在的学生,过早地承受着跟他们的身躯不相称的重负,家长的殷殷期望,老师的谆谆教诲,繁重的课业负担、沉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其次,我们希望通过实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我们 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有些老师每天都在机械重复,消极应试,享受不到教育的幸福。通过“书香”的滋养,师德的馨香会浓郁悠长,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才会脱去世俗气,真正变得高尚、纯粹。第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成独特的个性,找到学校快速发展的良策。
二、建章立制,确保书香校园建设扎实有效实施。
1、组织保障。成立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我亲自任组长,下设教材开发小组,阅读指导小组,检查评价小组,确保书香校园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2、制度保障。实施“十个一工程”:
每周背一首古诗文,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播出一期红领巾电视节目,每月出一期校刊,办一期手抄报,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大王擂台赛,表彰一批读书大王,背诵大王,每学年评出一些书香班级。
3、时间保障。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指导课,由老师具体指导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效益;每天设置一节背诵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早读、午间课、放学等时段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展视野;
4、内容保障。为了给学生打下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学校精选了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学生喜欢的三百句名言,三百首古诗,一百篇古文,三十部名著,开发编写了“新兴街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文库”:《学前小班篇》、《学前大班篇》《一年级篇》、《二年级篇》、《弟子规》、《三字经》、《五年级篇》以及《六年级篇》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把每日7:50——8:10列为诵读古诗文时间,并且课程表的阅读课也是学生阅读经典的“主要阵地”。
5、激励保障。为了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采用检查制度----周一检查一年级;周二检查二年级,以此类推,检查结果每周公布,并作为学年末评选书香班级的主要依据。每年组织的读书大王评选,背诵大王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都在激励师生和学生以及家长的读书热情。
三、身先士卒,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为了使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并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亲自申请主持了十一五市级课题《营造书香校园,引领师生成长》,把我校的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当做课题来做,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操作,这样下来,我们不光使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有了一定成果,同时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课题成功结题,并荣获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成果评比中评为一等奖。在我的带动下,我校有5个市级课题全部结题,其中1个课题获一等奖,1个课题获二等奖,在全市是独一无二的。
四、不断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我校打造成书香四溢的乐园。
1、提升了师生的群体素养。
六年来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营造了一种读书氛围、形成了一种读书气候,使师生们获得了成长的动力。从全校师生的整体风貌来看,教师中工作上认真钻研、互帮互助、共同切磋蔚然成风;学生中静心潜读的多了,讲究卫生、爱护花草和公物的多了。从师生阅读的习惯来看,改变了原来的几种不良习惯:
1、看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强,没有目的性。
2、看书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4 囫囵吞枣。
3、看书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走进现在的校园,常常会看到师生们埋头潜读,凝神书写的身影,整个校园少了浮躁,多了书香。
2、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纵观几年来我校教师的读书、反思和写作的历程,我们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实践中,教师们在课堂中角色的定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分配,课堂作业的设计等都有了明显的优化。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在教育教学报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层次也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上升。十一五期间,我校有5个市级课题全部结题,其中1个课题获一等奖,1个课题获二等奖,在全市是独一无二的。2009年我校的校训“爱心构和谐,书香浸人生”在全市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中荣获“十佳校训”,我校被评为“张家口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张家口市首批书香校园”,2012年我校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学生们读书兴趣变浓了,学生在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积淀,开阔了视野,在学习中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质量得到了提高。
6.教学研究论文 篇六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多角度的,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应用和思考,在更多的教学内容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影子。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计划,可以让自己的教学计划有序、高效地进行,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这节课要讲什么、下节课该做什么。但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计划的设计状况来看,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更多的是低效的,这也会对高效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阻碍。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还可以让自己的教学计划更加清晰自然,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一目了然。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教学计划制作成一个教学课件,在这个教学课件当中主要描述一下自己的教学计划,如教师要怎样开展这个作文教学活动,每一次作文课不是说非要让学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可以把作文的每一部分分解开来。比如第一节课的时候讲述一下开头的写法,让学生在课堂当中练习一下开头应该怎么写,此外还有中间部分和结尾,教师都要在教学计划当中有所描述。然后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自己也明白每堂课都会讲到什么,让学生清楚每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对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作文写作技巧讲述,做到授人以渔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正反映了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不足。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写作这个语文教学部分,对这个陌生的语文教学部分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也是正常的。教师一定不能盲目求快,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是不可取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做到授人以渔。作文写作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更好地在平时进行发挥。语文写作技巧的讲述成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和语文写作技巧讲述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写作技巧的讲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给学生陈列一些教学范文,教师在找范文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视野进行寻找,不能脱离学生这个主体。然后针对这个范文进行作文讲述,如范文当中有一些拟人句和比喻句,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都会使文章锦上添花。范文当中还会有一些写作方法,如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还有一些写人的方法,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仔细讲述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写作技巧讲授课堂当中,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也更感兴趣,在课堂中也更为投入,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三、构建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时,给学生构建一个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写作知识,对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有意思的视频,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搞笑的视频,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会被这种教学视频所吸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动态图片,让学生依据这些动态图片写一段话或者是一个句子,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更感兴趣,学习起来也就更为主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拥有着很大的教学优势,可以让小学作文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为了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应用,教师要逐渐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针对多媒体技术深入研究,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岚军.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学周刊,20xx(23).
[2]马立海.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xx(02).
7.教学质量要提升教学研究必先行 篇七
关键词:中职教研,三结合,三注重
搞好中职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 就能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 使教师成为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科研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那么, 如何抓好中职学校的教研工作呢?笔者谈谈对中职学校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抓好教研工作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要结合教师实际
教研教改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认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教研教改的成败。有些教师认为, 教研教改是高等院校教师、专业研究人员的事, 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子, 对教研教改产生一种“神秘感”, 敬而远之。为了消除对教研教改的“神秘感”, 明确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教研组应针对不同的教师分析其原因: (1) 要端正对教学、教研、教改等活动的正确认识, 彻底改变那种认为教研活动、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是搞花架子的错误认识, 从周边实际出发提高自身技能、知识, 端正态度。 (2) 要增强信心, 锐意进取, 从多渠道、多角度借助有益力量, 来提高自己工作绩效。 (3) 有的教师想搞教研不是怕失败受挫就是怕被人讥讽, 举步维艰。 (4) 有的教师对进行教研工作的时间缺少“挤”劲, 教研工作要求教师更多的抽出时间, 搞教研、做总结, 多读书、多做笔记, 多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针对这些原因, 教研组就应做到因人而异、帮助教师克服重重困难, 明确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二要结合教材、行业实际
搞教学研究离不开教材, 各教研组一定要加强集体备课研究, 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特别是中职学校更注重对学生动手实作能力的训练, 教师必须对实作对象内容、实作内容的行业要求、实作时间、实作地点、实训设备、实作方式方法和实作评价有明确的把握, 才能教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要求教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综合, 在知识结构上走综合型人才、跨学科发展之路, 深入行业调研, 在自己的弱势领域不断“充电”,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科领域内才能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才能给学生自主操作、钻研提供机会和空间。根据中职教育现状, 只有教师对教材和行业要求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教师引导、学生亲历实作, 才能确保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
三要结合教改实际
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教育实验既能保持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又能为深化教改指明方向, 实验项目的确定既要立足当前, 克服教育、教学弊端, 解决实际困难, 又要着眼未末, 使改革不断纵深发展, 保持实验的超前性。在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除贯彻实施相应教改策略外, 还注意了教改工作中的细节, 注意收集平时教育教学的疑难杂症, 选择一些小的研究专题, 在取得“点”上的经验外, 力争在“面”上推广应用, 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推进提高。
二、抓好教研工作应做到“三个注重”
一要注重实效
注重实际效果, 力戒形式主义, 不为教研而教研。教研活动每开展一次都应有新的收获。应适当改变形式, 采用多种样式如优质课、达标课、说明、专题讨论等活动, 充分调用教师的积极性, 每次活动的开展, 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题的选定, 二是中心发言人的选定, 三是教研活动的设计。应改变那种片面性、面面俱到、贪多求全、浮而不实的弊端。另外, 教研活动不仅限于校内, 应“走出去”、“请进来”, 请专家或优秀教师献课、办讲座等, 以此形成教学研究之风气。
二要注重实用
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应对教师有促进作用, 对教师有指导作用。 (1) 学习交流。组织教师学习新标准、新观念、新教法, 让教师把握教学的指南, 弄清各阶段的教学任务, 各章节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做到每一章节、每一课时、每一作业都有针对性、实用性, 并能依据学生特点和差异的不同, 而选用不同的方式指导, 提出不同的要求, 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 以达到相应的水平。 (2) 钻研教材教法。各教研组通过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 以不同的形式对教材作深入研究分析, 让每位教师对章节内容、重难点及突破、实作方法和要求、知识拓展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这样, 既可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又可以减少教学教法中的盲目性。 (3) 专题研究。各教研组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各年级学生特点, 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研究, 集中每个人的智慧, 从而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一些疑难。如在一次教研会上, 有教师提出“普遍中职学生对所讲述的内容不感兴趣, 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则对教法改进、教学情景的创设等提出了新课题, 大家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最终改变现状。
三要注重创新
搞教育科研放一枪换一个地方是不可取的, 但是不知道变换也不行。社会、环境、形势、要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学校也根据研究的结果和实际情况以及碰到的新问题或新课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甚至根本性的转换, 重新定位研究目标及方向, 以便形成新的学术兴奋点和开拓出新的学术领域。
三、抓好教研工作应实现“三个提高”
一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学校应千方百计创造机会, 为教师搭台唱戏, 促其成长。一是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既要学习掌握教育理论和实作方法, 又要不断地了解教改信息;既要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 又要学习同行的成功做法。二是努力提高教师调查研究能力。要善于发现教学领域内的新问题, 及时进行研究, 这样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就能常搞常新。三是提供机会让教师走进行业调研。走进行业掌握实际用工情况、掌握生产线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掌握生产操作规范和安全, 是中职学校教学内容的生命线, 这样教研活动内容才不会凭空意造, 才能明确的指示航标。四是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以及开展教研活动后的经验体会要善于总结, 要掌握写作的一般知识, 更要在实践中反复练笔, 这样既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又为学校工作留下了印记。五是提供一定的教研活动经费。对教研活动的评价、教研课题和教研开展及成果应用才会有活力, 一定程度提高教师教研竞争和参与热情。
二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世纪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新理论、新学科不断涌现, 反映到教育中来, 因此, 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更新知识, 才能不被落伍、淘汰。然而, 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 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跟不上、组织能力差的问题。所以各教研组要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朴实的教研活动, 统筹安排工作时间, 既要照顾当前教学急需, 又要看到长远需要, 有计划、有目的吸纳新知识、新理念,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向中职教师能力标准看齐。
三要努力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服务的。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发展, 也应该落脚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策略层面上, 故教研组必须明确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树立科研提质、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有了质量, 才有效益;有了效益, 学校才兴旺发达。
8.教学研究先要研究好“学生” 篇八
一、教师研究学生的内容
1.关注学生的群体特点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许多方面显现出新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烙印:比如民族责任意识较强,但爱国理性不足;悦纳西方文化,但渐离民族优良传统;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乐于追新求异,但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创新和突破的能力薄弱。
比如,高一学生,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
(1)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2)在课业学习中,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转换;(3)在学习环境上,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4)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面临着新的心理断乳。教师只有研究把握学生的特点规律,才能选准自己的教育方向,制订好自己的教学方略。
2.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
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心灵。需要教师通过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加深入而细致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特征,进而更加个性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包括: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历史、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
比如,我所带的班级中有四五位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或者自我封闭,抑郁孤僻;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游戏、交友等方面,荒废学业。自我封闭的学生可能会形成抑郁症;自我放纵的学生可能形成小团体,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造成不良影响。
我主动找他们个别谈话,通过与他们的亲密接触和积极沟通,让学生信赖我,愿意把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告诉我,进而让他们的心理症结得以排遣;然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关注、多鼓励,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让他们体验到胜利的愉悦。尤其是那位自我封闭的同学,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热心。最终,我用我的真情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
二、教师研究学生的方法
在工作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断创新。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作答卷,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了解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多方面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提供第一手资料。
2.随机观察法
一般在课堂上用。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精神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学生面露疲惫之色时,教师就要来一点幽默、给一些兴奋,让学生精神振奋起来。当学生表现出喜悦之色时,就要趁机拓展知识,让学生多接受一些。当学生有疑惑之色时,教师就要送去一些鼓励,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克服困难的信心。
3.课下谈话法
这种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无意谈话法,即利用课前几分钟,和学生随便谈谈,谈的内容可以无所不包,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二是有意谈话法,即抱着一定的目的搞针对性谈话,这种谈话一般要编写谈话提纲,这种谈话有助于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情况。
4.教师会诊法
平时多与任课老师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
(1)学生自然情况:①家庭生存环境:父母教育水平、生活状况;②学生自身成长经历:學习基础、心理素质、情感、态度、人际关系、自我意识;③学生自身优势;④家庭优势等。
(2)学生动态情况:近期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进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班上共性问题与个性的问题,通过集体诊断,对症下药形成具体的解决思路,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群体的指挥共享,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研究学生,应该是教师工作和生活当中具有的一种态度,因为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虽然教授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学生如何理解这些内容却是因人、因事、因地、因时各不相同的。因此,研究学生与这些因素的完美结合,是为师者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 山西省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9.教学研究论文 篇九
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不断的欣赏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普通高校加强和实施美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素质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技能,还包括很多直面人生的能力和各方面的修养,如道德素质、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等。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在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倾向,如逆反、好奇、注意力、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这些将构成心理素质的总体,而这些又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发挥。
人的视觉认识是从自然主义开始的,尽管一个立体的自然场景不像是一幅图画,而一幅平面的图画都被看作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公众要求艺术家在一块想象的舞台上把生活的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师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看懂了这幅画”,或是“我看不懂这幅画”,他们也许是仅限于理解了画的表面画了些什么内容,而不会欣赏画面内在的表现手法和含义。在这种认识方法中,丝毫没有审美气息。艺术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人们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都离不开感觉,这种感觉决不是依靠某些逻辑推理或者数字计算,比如对画面物体和人物的比例关系的把握就是如此,比例本来是数字形态的东西,我们可以依据数理逻辑变换出多种方案,但是,只有使数字形态视觉化以后,才能靠感觉来比较、推敲、判断出美与不美。而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加强,就会迅速找到它的美的所在,再从色彩上来分析,色彩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色彩的生理效应更为微妙,色彩美感的个性特征更强,尽管有着十分详尽的色彩理论,有着各种色表,色立体和各种配色宝典的工具手册,也只能对色彩的学习与使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如不能落实到视觉感觉上来,总是不行的。正如音乐家对乐感的感受、舞蹈家对肢体语言的感受、书法家对笔墨挥毫的感受一样,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感觉来实现着艺术的升华。
具体到普通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师要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与开阔学生的审美天地,让学生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美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如通过中国美术史论的欣赏,懂得各门类画种的美感特征与技法特点,懂得其透视上的高远、平远、深远和散点的运用,用墨上的浓、淡、干、湿、焦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创境达意的艺术手法。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的种类繁多,比如从种类上分:油画、中国画、水彩水粉画、版画、雕塑、建筑、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等;从时间上分,外国美术有:原始与古希腊、古罗马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8、19世纪欧洲美术直至现代抽象艺术等,中国美术有:新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商代青铜器、秦汉石雕、魏晋壁画以及唐以后的绘画;从作品的内容上分:人物、风景、静物、风俗画、宗教画、装饰画等;从艺术流派上分: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后面的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超越现实主义等;中国画中顾恺之的《传神阿睹》,吴道子的《吴带当风》,范宽、郭熙的《高山仰止》……这些美术欣赏的内容,可自成体系,但也有局限,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找切入口,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建立“真实”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真实有不同的理解。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格尔的“古典主义”,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以及非洲的木雕,中国的农民画等等,于创作者来说,都是真实的。因为每位艺术家都以自己内心中的“真实”的尺度来描绘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在观念上、风格上的差异却是相当大的。同样,作为欣赏者来讲,每个人也会因修养、知识、性格的不同而对“真实”的体系标准做出不同的判断。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英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曾十分形象地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称为“审美层”,也就是讲,看一幅画,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画面表现的内容:人物、场景或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其次,再看一看画家是用何种方法来表现,如构图、线条、色彩、笔触以及总体的表现符号等等。最后,综合以上两点,想一想作品给你一种何样的意境,强烈程度如何,是否领悟到了一种以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体验,如果有了,那应该是基本上看懂了。
现在我们拿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来作为欣赏对象,第一眼的印象是一个安详、温和、完美的女性形象,然后知道艺术家在应用了科学的方法在绘画观念、技能上采用的独特方法。然后,将其和以“神”为主导的中世纪作品相比较,《蒙娜丽莎》那传神的眼睛和会心的微笑,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性的赞扬,从而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类似的表现技法,在今天屡见不鲜,但在那个年代,那个历史环境下有如此成果,确实是相当有艺术价值的。
我们再以毕加索的现代作品《格尔尼卡》来欣赏,画面中的各种奇怪造型令初见者费解,然而那种具有张力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感受得到的。接下来,如果我们了解了牛头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马是民众的象征,孩子的哭号挣扎的形象以及立体主义的基本造型方法与法则,那我们就会知道毕加索在画中表现了人民受到各种苦难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气氛,画家用犀利的笔触表达了他对法西斯的仇恨与宣泄,而立体主义就是他观察、表达事物的一种表现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美是具有多样性的,但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艺术的价值并非在于精确地摹写事物的表象,而在于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以及传达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的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外部世界向内心精神状态发展的过程。从每个时代所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前人的成就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仅看懂一幅作品或是几幅作品并无太大的意义,只有通过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并且使这些作品在脑子里串起来,形成一定的概念和框架,逐步建立起学生自己的审美价值系统,这才算真正地学会了欣赏。
10.实验教学研究记录 篇十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 2016年3月22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涂林
主讲人:王忠 主题: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内容: 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它有着比普通教室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神秘和新奇的吸引力。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学环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自然实验室的建设、教学仪器的配备,是优化教学环境的必要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标准完全配套,现在实验室各项建设标准化,教学仪器配备齐全,为优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利用资源,努力提高质量。
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实验教学任务量增大,在实验设备、实验仪器齐全的情况下,科学老师结合新课程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 加学生的动手机会,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并且强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一些抽象的实验形象化,模糊的现象清晰化,微观实验得到宏观演示,解决了许多以前无法克服的1 难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努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科学水平。
实验室工作要紧跟当前素质教学的新形势,必须要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现代教学技能,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学校还为教师订购了《实验教学和仪器》等杂志,专职老师要积极参加学习研讨活动,实验员能坚持学习有关实验专业知识的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有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内容,进行综合科学教育、生理卫生常识教育,如通过《人体内部的秘密》、《人的一身》这两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卫生保健。从营养分析看偏食的坏处,改掉偏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劳动技能素质。实验教学能贴近生活、接触实际,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如学习《生活中的机械》一单元时,能提高劳动技能。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 2016年6月6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涂林
主讲人:王忠 主题: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
内容:在这种特定的场所中,标准化的建设、齐全的设施、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重视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实验室这一潜在的课程资源呢?
一、加强仪器管理,充分发挥效益。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条件的投资效益,教育效益,学校要坚持做好四个管理:(1)计划管理:每年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教学仪器添置管理计划、实验教学计划,凭计划去组织、实施、检查、总结各项工作。(2)技术管理: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仪器分类造册,每个陈列橱上贴上目录,使帐物相符,一目了然。抓好管理,提高效率,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3)制度管理:根据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维修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借还赔偿制度,标本室维护保养制度等。学校通过看记录、听课、看现场、了解制度,落实情况,使实验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4)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实验教学工作序,按新课程要求和教材规定的要求完成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并做好记录。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一切科学都来源于实践。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多方面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热祖国、爱大自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自然实验室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更应该成为科学课程的一种有效的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有效利用,让自然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的沃土和科学理想的家园。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 2016年9月26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马红霞
主讲人:涂林
主题:关于实验室的管理
内容: 关于实验室的管理情况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所有仪器设备、模型、标本根据使用需要存放,常使用的放在下面几层,很少使用的放在上面一层。
2、标本、模型、仪器、量具、工具分门别类,科学有序,定橱定位。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3、做好防潮、防霉、防腐蚀工作,定期给所有剥制标本放置樟脑丸、干燥剂,经常给浸制标本添加或更换药水;经常检查仪器设备,做好防变形、防碎裂等工作,并做好每一次记录,确保每节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4、实验室设有《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簿》、《仪器设备损坏赔偿登记簿》、《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簿》、《实验教学情况记录簿》。
5、每节课下课都将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冲洗干净并放回原位,最后整理、清扫室场,课桌椅排放整齐,使实验室始终保持整洁、文明的环境,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6、强化安全、科学管理。
(1)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特别是明火或化学反映产生气体、发热、膨胀等实验,每次实验前都给学生讲5 清楚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序的实验步骤,防止事故发生。
(2)药品安全
按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对有毒药品、危险品重新分类存放,并严格保管制度以保证安全。
(3)三防安全
防火、盗、电工作步步到位。门窗安装了防盗设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天天检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如果只念书,没有爱好,没有实践活动,没有动手能力,就会缺少创造力。动手能引发动脑,激发创造欲,催化创新意识。所以,校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室要密切配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教具、学具、动植物标本、拼装航模、建模、风筝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分析、思考,获得了真正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 2016年12月19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马红霞
主讲人:马长庚
主题: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
内容:众所周知实验室工作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实验室建设,一次性投资就能见效,而管理则需做大量经常性的工作才能见效。如果管理不善,建设越多,浪费越大,损失也更大。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反应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有着其特殊的情况,不得不有别于中学实验室管理。下面围绕小学科学实验计划、实验记录工作来谈一谈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
在评估检查中,领导总是要求我们在每学期的实验计划标注出实验进度,以加强实验的管理。我按照要求一做才发现,这其实就是加强督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忽视实验教学。这一规定确实有合理的地方,也是规范实验室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问题是当时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一共只有我一个科学专职教师,这些东西贴出来给谁看呢?真的需要通过做这样的一些工作来督促我自己吗?
还有一次,在接受检查过程中,领导也总是要求我们从严规范实验室记录,平时既要完成额外的分组记录表,又要完成科学书后面都有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这样一来,时间上有些局促。而且小学科学实验室大多都是科学教师兼任实验员,实际上就是“管用一体”的情况。7 两头兼备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应该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做的事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我们科学组上述的几点只不过是教学之中的教学经验。总之,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要合符农村小学的特点,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由最初单纯操作者,发展到参与设计和操作,最后变成独立设计者和操作者。探究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结果由一开始的幼稚,不严密,向成熟和科学方向发展。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科学认识一般模式,掌握科学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2017年4月19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王京平
主讲人:涂林 主题: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
内容: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如《蜗牛》一课,要学生了解蜗牛是如何进食,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因为蜗牛的牙齿肉眼根本看不见,而作业本上要求写出蜗牛是如何靠牙齿进食的。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如此把原本不可言传的科学道理化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知识性。
一堂科学课,实验教学毕竟有限,一两个实验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大部分内容是要在课前或课后去实践、去掌握,这就使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不确定性。而通过运用教学幻灯片、教学碟片、远程教学资源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观看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短短课堂40分钟内更多、更全面地去学习,去掌握知识,实验教学也更加轻松,更加全面。
3、转变教师角色,引导验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应从一个实验者向辅助实验者转变,教师不能告诉同学“应这样做”、“实验结果是这样的”,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实验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放,就要放到底,同时要注重实验时的正确、耐心的引导,尤其是学生一些创新的的想法,更要鼓励他们去试一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功的经验。
4、巧妙安排,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
探究式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学生在实验初期往往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不完整的方案,以填空的形式,要求学生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数据,引起学生对探究过程的重视。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和感悟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2017年6月25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马红霞
主讲人:王忠 主题:如何实现高效地实验教学
内容:实验是辅助学生探究科学世界的一种手段,为此,老师应该做到的是:
(一)准备充足的材料
材料是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会直接对实验现象和学生的探究方向造成影响。实验前针对预设的实验目标准备充足、合适的材料,是实验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实验教学中也是一样的,实验前教师一定要事先对材料进行研究,对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提供一定数量、种类、能展开有效性探究活动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实验的有效进行提供充分的材料资源保障。
而对于如何准备材料,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器材配备虽然已考虑到各个方面,但对于某些实验来说器材仍然是不够的。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如学校内的图书馆、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校外的公园、社区、工厂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家中的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等家庭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在四年级《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需提供食材很多且最好是新鲜的,求得家长的支持,发动学生从家中带来,学生有兴趣,获得了所需的土豆、鸡肉青菜等十余种食材;又如在教授《油菜花开了》11 这课,可以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灵活选择要观察的对象,如果有条件能够带领学生到实地去观察花最好,这样学生兴致高昂,且培养了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设置激发兴趣的导入
运用设置问题、小游戏、故事、小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实验动机,变“要我实验”为“我要实验”。例如,在教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时,可以设置了“蒙眼尝生、熟苹果,生、熟青豆”的环节,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尝的同学认真辨别,看的同学也跟着一块乐,后面的实验教学就顺理成章的往下进行了。
(三)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可在实验教学前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验前让学生分析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实验方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对于实现高效的科学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如学生不经历这个过程,没有针对提出问题做出预测或假设,就开始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了,那么这种不经过思考之后开始的实验往往会得不到结论,亦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2016年10月23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马长庚
主讲人:涂林 主题:实验中的措施
内容:
(一)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实验教学中科学老师的语言一定要简练、明了,给学生以明确的实验目标,为学生动手操作安排更多的时间;第二,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可以进行分解,降低实验难度,尤其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实验更应该简单、易于操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是要认真,但不能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每一种现象都抄下来,刚接触实验的三年级学生会写的字并不多,书写的速度很慢,用笔记下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比记在脑海里的更有价值。如果有需要用笔记录的实验,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或者对实验记录单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实验赢得时间。
(二)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实验教学中,我们应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交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可以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经验分享,也可以对于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甚至争论,这些都能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通过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例如:在《造一艘小船》教学中,13 学生就能通过合作交流设计、制作能浮着的小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沉浸在与同伴真诚合作的快乐之中。
(三)实验应注重对比性、规范性
小学科学课程中绝大部分实验是对比实验,当学生进行设计、分析时应注重对比性,需确保只有单一变量,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以及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即要知道对比什么,怎样对比,对比的结果与实验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着哪些因果关系。
实验,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同时也是一种严谨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该适时教给他们探索世界的方法。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实验的小学生来讲,既要保证实验的生动有趣,也应当适时的指导,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比如说,实验中使用的器材要用规范的名称。第一次使用烧杯时,老师要教学生用规范的名称,而不要为了接近学生的生活而称“杯子”。并且在下次出现这种器皿时,要以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认识它。此外,有些特定的实验器材要严格遵守实验的操作方法。比如说利用天平称量物体时,有的老师习惯性地用手去抓砝码,给学生极为不好的示范作用,规范的做法应该是用镊子夹取,而且,老师在实验时要用简短的语言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2017年12月11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王京平
主讲人:沈开强 主题:实验后的思考
内容: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的时间多了,活动量也足了。但如果我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到活动体验上,而不考虑到活动后的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很热热闹闹,可在一番热闹过后,学生的头脑里却依然一片空白,到总结时往往只有干巴巴的几条,收获无几,其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这样实验教学的效率将大打折扣。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为了解决问题,而要引发更多的思考。“动手做”之后我们更应强调“动脑思”。因为真正的探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头脑里。“动手”之后“深思”才能保障实验教学的高效。
对于本学期实验教学的要求
1、认真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把实验教学落实到实处。
2、通过备教材,了解实验的目的,同时对实验中应注意的地方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课前,尽量做“下水实验”。
3、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力求标准,各个实验操作力求规范。
4、教材中出现的实验,做到演示实验必做,分组实验有针对性地选做,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深刻领悟到科学学科的真正魅力。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2018年3月5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王京平
主讲人:涂林 主题:部分科学实验的建议
内容:
1、烧杯的使用:不可用烧杯长期盛放化学药品,以免落入尘土和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反应物需要搅拌时,通常以玻棒搅拌。倒入药品时要用玻棒导流。当溶液需要移到其他容器内时,可以将杯口朝向有突出缺口的一侧倾斜,即可顺利的将溶液倒出。加热时的使用则应注意:①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以避免玻璃受热不匀而引起炸裂。②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过多,以防沸腾时液体外溢。加热时,烧杯外壁须擦干。③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液体溅出。
2、酒精灯的使用:用酒精灯给较重物体或易传热物体加热时,先将物体放在三脚架的圆环支撑柱上,如果是给玻璃类物体加热,则需要先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再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移入三脚架下。用小木块调整酒精灯高度,使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使用酒精灯时应移开玻璃盖,再把点燃的火柴移近灯芯点燃,不能在使用中拿一只酒精灯移近另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当发现灯芯消耗太快时要调整灯芯裸露在外的长度使之变短。酒精灯不用时,只要将灯盖盖上即可,不要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玻璃部份有任何裂痕时都不能继续使用,如万一酒精泄漏引起地面、桌面有火,只需用湿抹布由火的侧方滑上掩盖住16 泼洒的范围即可。添加酒精或调解灯芯时要熄灭灯火再做。
3、显微镜的使用:应用时置于观察舒适的倾斜位置,调整反光镜使物面得到均匀而充分的照度。转动调焦手轮,镜筒移至较高位置,将标本压夹在载物台上,对准载物台中心,向下转动调焦手轮,至视野出现清晰的像。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西山小学
时间:2018年6月24日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
主持人:涂林
主讲人:刘伟
主题:学习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的内容标准。
内容: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18 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提出问题。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猜想与假设。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制定计划。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观察、实验、制作。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 文字表达。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 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
搜集整理信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19 合理的解释。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教学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音乐教学研究论文11-13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08-11
幼儿园教学研究论文11-08
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研究论文08-20
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论文06-21
数学教学研究成果论文11-25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09-14
涉外护理专业口语教学研究论文11-15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08-01
物理生活情境教学的研究论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