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民俗文化

2024-07-31

浓郁的民俗文化(共11篇)(共11篇)

1.浓郁的民俗文化 篇一

抒发浓郁思乡之情的诗句赏析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出自: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自: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出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出自: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出自: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出自: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出自: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1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出自:李白《渡荆门送别》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渭城曲》

2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2、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出自:杜荀鹤《江岸秋思》

2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出自:杜甫《阁夜》

24、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出自:郑谷《鹧鸪》

25、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出自:杜牧《赠别》

26、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出自:元稹《远望》

27、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出自:周贺《冬日山居思乡》

28、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出自: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

29、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出自: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30、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出自:范成大《州桥》

31、家乡安处是,那独在神京?——出自:白居易《江上对酒二首》

32、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出自:王建《辽东行》

思乡诗概述

思乡诗,顾名思义,写的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主要描写的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抒发的是游子漂泊无依、凄凉孤寂的感情,由而产生对温馨家庭的怀念几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我们知道,古代交通条件不便,没有便利的通讯手段,然而又有各种原因(赴考、出使、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不得不离开家乡,因此古典诗词中多离别也多思乡。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或漂泊他乡;或谋求仕途,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等等,这些原因即造成所谓的“羁旅思乡”,因此思乡诗绝大多数也是羁旅诗。这类诗,多抒发羁旅的艰辛孤独、绵绵不尽的乡愁,郁郁不得志的悲愤。

当然,一部分思乡诗写于回乡途中,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作者与家乡长时间音讯隔绝,彼此不知生死,这期间,家中的人境况如何?他们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获罪而受牵累,甚至遭遇不幸?因此,作者越来越害怕,所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通过“情更怯”与“不敢问”,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与由此生产的极度精神痛苦都透彻地表达出来。

也有的思乡诗,表达的.是人生的旷达。如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词》,寄寓的是作者有家难回、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这两句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现出词人善于自我排遣的旷达心胸。“诗酒趁年华”,作诗饮酒都要趁着时光未老啊,意谓只有超然物外,忘却尘世烦恼,抓紧时机以自娱,才不辜负好时光。

思乡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可以看作是作者情感的触媒,或者是情感的寄托,从写作手法上看,对应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些常见的意象有:月亮、鸿雁、夕阳、杨柳、秋风、秋霜、衰草、梧桐、杜鹃(杜宇、子规)、猿啼、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浮云、寒山等。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数月亮、鸿雁、杨柳、杜鹃。

2.浓郁的民俗文化 篇二

新鲜出炉

《我是什么》第一版教案, 诞生在一个寂静的雨夜, 她来得悄无声息, 但每一字、每一句都闪现着我对文本最初的感悟和思考。

一、读课题, 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我是什么

师:如果让你给课题加标点, 你会加什么?该怎么读?

二、读全文, 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读全文。师板书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学生难读准的词语并组织学习这些词语。

2.学写“器”。

3.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 大家一定发现课文中的“我”是一个顽皮又可爱的魔术师。 (板书:“我”会变) 你们愿意做这个魔术师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说说魔术师变成了什么, 变出哪些衣服来打扮自己。

2.当照片解说员。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变成云以后又会变成什么呢?自读课文, 完成表格。

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重点感悟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五、简略学习第三自然段

六、结课:你知道“我”是什么吗?

第一版教案试教后, 在教研组老师们的议论中, 我做了如下反思:

1.虽然这是一篇科普短文, 但这一课上下来应该没有常识课的嫌疑, 因为“我是小小魔术师”贯穿整堂课, 让学生始终融于文中, 融于课中。

2.课堂紧密围绕“变”展开, 而这个“变”又是多维度的。从文章的内容看, 水会变出不同的形态, 水会在不同的地方“安家”;从文章的用词看, “变”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雨”是“落下来”, “雹子”是“打下来”, “雪”是“飘下来”, 水在“池子”里是“睡觉”, 在“小溪”里是“散步”, 在“江河”里是“奔跑”, 在“海洋”里是“跳舞、唱歌、开大会”。以“变”带动全文, 真可谓事半功倍。同时, 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 从文章的重点词入手, 组织安排教学, 教学浪费的现象会明显减少, 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3.字词的学习内容从学生中间来,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情。课堂时间是宝贵的, 应该让学生花大力气去研究的东西, 必须做透做足。而简单的、或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组织教学时, 应该腾出些时间来。

4.遗憾的是, 利用表格的形式自学第二自然段, 学生虽然对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有所感悟, 但不深刻, 且自学成果的汇报, 教师很难组织, 所以后半堂课显得突兀, 与整堂课的情感发展不相吻合。填写表格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

回锅烹制

如何让课堂形成统一的风格呢?

我想, 情境的创设应该更加强些, 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要将学生牢牢定位在“小魔术师”这个角色。

诵读应该更加重些。情感的体验为了读好课文, 读好课文为了更好地激发情感。多种形式的诵读, 让情更浓郁些。

经过两个晚上的埋头夜战, 我把修改的重点放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上。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交流:“小魔术师”变成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雹子雪雨点儿)

2.那你这个小小魔术师最喜欢变成什么呢?是重重的雹子, 轻轻的雪, 还是可爱的雨点儿?选择一句, 自己读读。

为了让学生读好“落”“打”“飘”三个准确的动词, 教师可对朗读进行评价:

“小魔术师本领强, 变出的是一个很大的雹子!”

“这小雪花轻轻的, 还会跳舞呢, 美极了!”

3.小结:“我”这个小小魔术师本领真大呀, 能变成云, 云又能变成雨、雹子和雪。这个神奇的“我”到底是谁?

[反思]

1.取消了表格式学习之后, 整堂课的情感线变得十分明朗, 学生扮演的始终是有超强法力的“魔术师”。“魔术师”会变成“重重的雹子”“轻盈的雪花”“可爱的雨点儿”, 学生沉醉于这个角色中。

2.让学生读出“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的区别, 教师是通过学生比试魔法来达到这一目标的。法力最强的变出的雹子最重, 法力最神的变出的雪花会轻盈地跳舞。学生通过重音、语速、语调, 很好地感受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

第二版教案比起头一回来, 确实更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但课堂总想精益求精, 那到底还要怎么修改呢?我有些茫然。

倾力敬献

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 我有幸得到了虞大明老师的指点, 把修改的重点仍旧放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上, 并且在全文学习中贯穿“有时候……有时候……”这一句式练习。

修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时, “当照片解说员”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看图, 用“有时候……”说话。

修改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交流:“小魔术师”变成了什么?

2.你最喜欢变成什么就读相关的那一句。要求:你的朗读要让大家一下子听出你是怎么下来的。 (还是利用第二版本教案中的教师评价语言)

3.学生自己小结。

课件出示:

(1) 我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 有时候会变成 () , 有时候会变成 () , 有时候会变成 () , 有时候会变成 () 。

(2) 我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 有时候会变成 () 的 (云) , 有时候会变成 () 的 (雨) , 有时候会变成 () 的 (雹子) , 有时候会变成 () 的 (雪) 。

师:这个神奇的“我”到底是谁?

修改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时, 教师用“有时候……”的句式引读第三自然段。

当我如释重负地走下讲台, 问孩子们:“喜欢这堂语文课吗?”

“喜欢, 当魔术师的感觉超棒!”

“我的法术很高的, 其实我还能变出霜、雾这些呢。”

……

听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谈论、说笑, 我有些得意。是的, 他们在这堂语文课上得到了一些, 情感上的, 语言文字上的, 等等。虽然孩子们的收获有差异, 但已给我疲惫的心以慰藉。而且, 语文课后, 他们还在思考, 在自由拓展,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在学生的脑海里打下一个印记, 哪怕是细小的, 也挥之不去;或者留下一点星火, 哪怕是微弱的, 也可以燎原。

不难看出, 第三版教案中, 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更丰厚了。虽然在研究教材时,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我是什么》用词的准确性, 但从未把眼光落在“有时候”上。可虞老师“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 挖掘出“有时候”, 这个朴实的词语, 而它恰恰能很强烈地折射出文章用词准确这个特点。虞老师这一点拨, 让我有了把语言训练做实、做亮的想法, 因此在三个自然段的学习中, 都运用了这一句式训练。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学生小结时, 教师的设计是有梯度的, “有时候会变成 () 的 (云) ……”这一组训练, 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词汇储备, 学生个个说得精彩纷呈。因此, 我深深地感受到, 只有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 才能解决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乡情浓郁的河南民俗生活画卷 篇三

刘庆邦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他的短篇小说大都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情节跌宕,语言生动、有趣。作家根植于自己生存的土壤,在作品中描绘了一幅幅充满温情的河南民俗生活画卷,读来像在品一壶陈年老酒,让人回味悠长。

关键词:刘庆邦;民间风俗;人情美

庆邦是生活在豫东平原上的作家,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厚,传统文化一代代沿袭下来,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他的小说根植于这块土地,描写了在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的生活。作家热爱家乡的风物美,人情美,小说描绘了一幅幅家乡的风景画,讴歌了那些具有美好心灵,向往和希望美好生活的人群。小说的故事在这里展开,人物在这里生活,民间风俗也在这里呈现。

在农村,农民自古一辈子两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而娶媳妇是重中之重,围绕结婚娶媳妇的一系列工作都那么重要,程序是:相家,见面,定亲,下定亲礼金,三大节走亲戚,逢季节男方给女方添置衣服,结婚,结婚后第一年的年初二去丈人家走新客,回门等,每一样都是那么的隆重,那样引人关注。相家是女方的家人到男方家,详细考察了解男方人怎么样,家里的情况如何,再来决定是否走下一步。在农村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同意了,孩子也不会有意见。《相家》中的女孩染到了定亲的年龄,一家有女百家问,有人及时给介绍了亲事。即便媒人是染的表叔,即使表叔把男方家夸成了一朵花,染的母亲还是不放心,决定到男方家走一趟。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而介绍对象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谁都愿意给人介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介绍人的眼,给谁介绍是看人的。《姐妹》中的福梅出嫁了,由娘家陈庄嫁到了卞庄,福梅的漂亮能干贤惠成为娘家陈庄姑娘的代表,有人自然就想托福梅把她娘家的姑娘介绍过来。而福梅开始是不愿意把娘家姑娘介绍到一个庄,但禁不住卞玉春对她买好,便把“自己一个嫁到卞庄挺好的,把陈庄别的闺女再拉扯过去,不见得就好”这个念头压下去了,还是做了娘家姐妹福兰和婆家小伙卞玉春的媒人,促成了这件好事。在这篇小说中,作家把农村媒人介绍对象的风俗,媒人的心理,媒人促成好事的技巧写得细致入微,让人觉得,媒人的巧嘴一张,想让谁和谁一家,躲都躲不过。

此外,女孩定亲后,应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而且必须全部自己一针一线的做,谁也不能替代(《鞋》)。刚结婚的新女婿必须在第一年的大年初二去丈人家,要带着红尾巴鲤鱼,鞭炮,猪肉,点心等礼品;新女婿到了丈人家都要被人闹一闹;新郎的家族长辈爱在背后“骂”新郎的老丈人(《走新客》)。嫂子可以和小叔子乱,调戏小叔子,怎样都不为过(《嫂子和处子》)。红白喜事要请吹响的,吹响的年轻姑娘小伙子请到村后会受到那个村的年轻姑娘小伙子的注意(《响器》)。

农村众多的风俗礼仪,都寄托着家人亲朋的关爱和祝福,使得小说在描写风俗时注入了浓浓的乡亲和亲情,主人公身上都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辉,读来让人温暖不已。小说的主人公或许不那么完美高大,甚至由于生活环境和个人的原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她们的感情是纯真的,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下固守着他们认为的幸福和追求幸福的方式。在现代的今天,在传统礼仪越来越淡化的广大农村,固守风俗成为落后的一种表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挣脱束缚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固然是一种进步,但传统的美好也没有了。快餐式的爱情,现代的婚姻,没有了父母之命,也就更自我,分分合合的悲喜剧一幕幕上演,甚至有人质疑,为什么我们追求现代,反而没有传统美好呢?父母辈们的感情是那样稳固,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让现代的年轻人为之汗颜。

在传统风俗礼仪中,父母为孩子着想,孩子领会老人的用心,爱人之间的一个小礼物,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流露出无限的爱意,邻里乡亲善意的关爱,这些在小说中都表现了出来。小说表现的有小我,也有大爱。《鞋》中,姑娘守明要给心上人做鞋了,从买鞋布到准备袼褙和垫底的碎步,到纳鞋底选择花型,守明都是那样的认真严肃,尤其是选花型的心理描写,“是梅花型好?枣花型好?还是对针子好呢?”,姑娘都要思忖半天,当守明把枣花印到鞋底,一朵一朵的绽开时,姑娘那种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对心上人的爱意,都在这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了。作家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含蓄的表现了人物的纯真、专注、娇嗔。《走新客》中,新女婿长星害怕在年初二那天去走新客,因为担心妻子大银的娘家人跟他瞎胡乱,并且给大银说如果村人闹得不像话回来就跟大银算账,直到大银答应如果村人闹得厉害她就搬救兵。那天在大银的娘家,长星对他们的“刁难”百般容忍,可到后来他感到自尊心彻底被伤害了,坚决不点烟了,这时大银叫来大奶奶,闹新客才算结束。小说以晚上回到家,大银和长星拥在一起,按原来的约定“算大账”来结束。作家不仅把农村“闹新客”的风俗写出来了,而在闹新客中出场人物表现出的善意的捉弄,展示了这一习俗下的人的淳朴美,尤其表现了小两口的恩爱,两人虽爱面子,自尊心强,但都为对方着想。

刘庆邦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这是一种对家乡风俗人情情有独钟的乡土情结,在传统民俗文化生活下的人们,是那么的淳朴,善良,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对亲人的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家笔下醇厚的民风,闪烁着美的光辉的人们,读来像在品一壶陈年老酒,让人回味悠长。

【参考文献】

[1]张翠平.浅析刘庆邦小说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山东文学,2010(12)

[2]刘庆邦.响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4.浓郁的民俗文化 篇四

当夏天的烈日普照着大地田园,那片片树木顷刻间披上了绿色的衣衫。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木的枝叶把手相连亲昵地相挽,一路上缠缠绵绵,如大海中起伏的朵朵浪花,在风浪的冲击下述说着别后的情感。

垂柳多情躲在远处驻足凝望,春姑娘有意扯片绿纱遮住了羞涩的笑脸。火红的太阳直射着地面,暖暖的.午日飘来阵阵浓郁幽香的花甜。丁香花如同娇羞紫色的新娘,含情脉脉地在绿荫中径直的灿烂绽放。

丁香树不是很高,花朵也不是很大,但是它在绿荫中静静的绽放,阵阵的花香引来了路人观赏的目光。仿佛要透过人们的眼睛,告诉它虽不是花中之王,但是它有浓郁扑鼻的幽香,这不能不说它妩媚迷人,在绿荫中显示出丁香醉人的高贵典雅。

我站在丁香旁,情不自禁的俯下身,把脸埋在丁香花中,阵阵幽香扑鼻沁入到了肺腑,好香的丁香,忍不住低叹。丁香花不停的在枝头上绽放,又不停的在枝头上飘落,春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走了,但是它带不走紫色美丽的记忆。

浓郁的丁香花开了,香的枝头,月冷凝昼。独自守候的云薄玉露在清韵的夜里,静静的剪下一片被柔风摇碎的月花。在一簇丁香的清新里悄悄的点染出几分少女独有的纤柔之美。月色调淡了夜的风景,在回忆的雨巷里,那盛开的油纸伞遮不住抑诺挠甑巍

穿行在落花时节的那场冷雨,把丁香带入了四季的梦中。不知是丁香选择了雨巷,还是雨巷选择了丁香。一阵冷风,如月下的礁石闪烁着星光的飘摇,浮云滑过深蓝的波,布撒着这暮晚时分的花开之音。在寂寞的雨露里投下她丁香般柔丝的絮语。月在倒影的飘零里诉说着,四季雨落下的涟漪。当风弦独行在雨巷的每一处时,绚丽彩蝶翩舞着柔漪凝华的丁香,划落在半空中,静静的飘落了昔日的清愁。长久封存的那舞动的香波,将平静的思绪渐渐零落在丁香的浮萍之中,起舞婆娑。

一些飘飘扬扬的落叶踏着云烟的足迹,独自穿行那一刻秋风卷愁云雨巷里。幽梦难以派遣的白云终守在季节褪色的边缘。一抹笑艳自晚荷边走过,清冷碎落的雨滴,在梦幻的薄暮上渗透心中的那一片茵茵芳草地,岁月在古老的夜光杯上绘刻下丁香般的烟风朝雨。

岁月的雨巷口,当瑟瑟的枯草把时间踯躅在湛蓝水寒的沧桑里,暮霭的氤氲把丁香那纤细的指上萦娆成落红般的妩媚。看雨水从残缺的屋檐流落,雨季中沉寂的深巷。萧凄抱拥着阴靡的院落在幽暗的古宅里。发散着几点微弱的烛光。几根冰冷的琴弦弹出沉闷的声响,在飒沓的风中那丁香般翩絮的裙角徘徊着。雨滴下虚掩的院门古窗,风吹落昨日枝头上的繁华,而今日的离别是带不走的失落与惆怅。

5.生命浓郁缕缕香散文 篇五

五月槐花香。

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溢满了淡雅清幽的甜软花香。

一路走来,随风飘舞的洁白素雅的花花,如晶莹的雪花,如银蝶翩翩妙曼轻舞,一路纷纷扬扬,一路淡香飘逸,一路甜香相伴。

轻轻用手盈握素雅清美柔姿的花瓣,给人一种拎香惜玉般的爱恋。

轻轻托在掌心轻轻嗅闻,好香,好香,真的好香啊!

一路春光无限美好!

再次轻轻,捻起岁月的一缕馨香,感悟生命的纯美。

再次轻轻,撩起心海的美丽心窗,那清脆叮铃铃的生命美妙的旋律风铃,依然在那清浅的岁月里,慢慢地低吟浅唱。

一路春风摇曳荡漾,一路花香绕鼻妙曼芳香。

生命之美原来,竟然是如此的盎然浓绿,馨香满怀!

一路花香,一路歌,一路的精彩,谱写着人生的精美华章!

都说文字“有毒”,谁染上了,心就跟着一路沉醉,一路芬芳。

只是,在某些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及时传递内心的情感诉说于文字之上。

岁月沉淀了我们年华的浮躁,在一份哲思中清醒,只好任凭生命去阻碍。

平平淡淡,真真假假?与你相遇邂逅在那个虚拟的世界。

心还是会想你,在零点零一分。

你说,离不开我声音的温馨,逃不掉命运的安排,却渴望永恒的`真爱。

只是,伊人何在?水飘香;那个秋天的童话故事里,会不会演绎出灰姑娘水晶鞋的完美爱情故事?

平淡,想念,念起,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心里,只需要淡淡的一份真实就好。

心有彼此,已然足矣!

嘤嘤鸟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好像是说一只鸟在树上叫,是为了寻求知音。一个爱好文字的人,键盘敲下的时刻发布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是一种心情,渴望关注的心灵呼唤……闭目,凝思心灵的牵挂;睁眼,觅寻千年的传说;一睁一闭间箭离弦,还给人间一米温暖的阳光念想!

写的实在是美啊,人生,生命最美“清,平,乐”心境之最唯美追寻!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最暖的距离;那种美丽的温暖距离,我给它起了一个很魅力的名字,叫做“背靠背之美”。

这份浓情,有时比亲情还要温暖,比友情还要可贵,与爱情一点都不沾边,只是一种对望心境追寻欣赏的距离。

背靠背的温暖,是因为,只是彼此关照,彼此默契,彼此相伴走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牵牵绊绊。

因为在人生之路上,彼此心知肚明,向前走,彼此的方向一直是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方向的走向,一直不曾错过。

对望是因为彼此关照和欣赏。

温暖只是因为感动!

人生,背靠背的温暖感动,只存在纯洁高尚的心灵之唯美之中。

人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生命之美,缕缕香甜的呐喊,渴望唯美,诗情画意,文字为伴,馨香飘逸,生命如歌,岁月如酒,浓情牵手,风雨同舟!

我是一片飘逸的云朵,自由潇潇洒洒!

渴望唯美纯真的梦幻世外桃源!

云是我的梦,雨是我的诗,

花是我的歌,叶是我的情!

文字为伴,心灵纯净澄清!

生命之美幸福感觉缕缕香!

幸福的感觉,就是你心里在想我,我心里也在想着你。

幸福的感觉,就是叶绿花红鸟语花香。

幸福的感觉,就是花开无语月知心的灵犀,柔情唯美之享受。

幸福的感觉,就是你不说,我也会读懂你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幸福的感觉,就是不管你身在何方,我的真诚祝福永远陪伴在你的身旁,伴你风雨兼程坎坷路。

幸福的感觉,就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彩,秀美俊丽的山山水水在路上。

幸福的感觉,就是拿起电话听到的那个,最温暖的问候和那最爽朗的甜甜笑声。

幸福的感觉,就是彼此天涯海角永不相忘!

幸福生命浓郁缕缕香,一路欢歌携手唱!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路花香,一路轻吟低唱。

6.构建历史味浓郁的高中历史课堂 篇六

弄清历史情景, 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情景是历史现象, 是“史实”, 它是客观存在的景象和状况, 不因人的意志与好恶而转移。它是一次性的, 虽然人们常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却不可能完全相同, 同一个历史情景不可能再次发生;它是具体的, 发生在某一具体的时空里, 有具体的场景, 有具体的主客体参与了整个过程, 并形成了具体的影响;它是逝去的情景, 是过去完成时态, 不能为师生直接观察到, 即使使用各种手段也只能再现史实的一部分。作为客观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 历史情景虽已逝去, 但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是学生的重要认识对象。

历史情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产品, 是历史情景的“再现”和“复原”, 可以说没有历史情景就没有历史情境。“复原”是凭借各种在不同侧面反映历史情景的历史材料来实现的, 具有很高程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但在“复原”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 因而情境只能趋近于历史情景, 不可能完全等同, “史实”的“再现”没有终点, 这正是历史研究和学习的魅力所在。

坚持遵循原则, 合理创设情境

1.创设的历史情境要有目的性, 要有选择地创设。传统教学模式下将历史事件满堂灌是不行的, 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不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面展现历史的全貌。将历史情景满堂灌也是行不通的。因此, 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创设历史情境, 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对象。

2.创设的历史情境要能真实再现历史情景。历史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 而且最好尽可能地使用一手史料和公认的史学研究成果, 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兴趣度, 不加思考和选择地应用稗官野史, 甚至随心所欲地编造“史料”。真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创设的历史情境离开了真实, 科学性就无从谈起了。

3.创设的历史情境要能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所在,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被打开了, 才能对历史情景给予关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能提高, 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 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历史情景并深层次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

案例:《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一笔, 谭嗣同之死使变法运动更为悲壮, 笔者在教《维新变法运动》时, 通过收集一手史料 (谭嗣同的言行和诗文) , 用谭嗣同的言行和诗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走进谭嗣同的情感世界, 感受谭嗣同的才华横溢, 感受谭嗣同的思维缜密, 感受谭嗣同的豪气万丈。

情境1:引学生读谭嗣同13岁时写的楹联———《丁丑除夕撰联》, 让学生感受谭嗣同自小心胸坦荡, 志向高远, 颇仰慕侠士。

情境2:引学生读甲午战争的消息被谭嗣同听到后的悲愤之作:“诸君素怀忠君爱国之忱, 谅必同深此耻。故愿与诸君讲明今日危急情形, 共相勉为实学, 以救此危急之局。”感受谭嗣同忧国忧民, 自己不愿苟且偷生, 并唤醒人们共同拯救危局的爱国情怀。

情境3:谭嗣同听闻政变消息后, 首先想到营救光绪帝, 计划落空, 劝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 而自己留下。引学生读谭嗣同在此间的两段话:“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感受谭嗣同的头脑冷静, 临危不乱, 感受谭公的大将之风。

情境4:提供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接着再让学生感受谭嗣同就义前的高呼:“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如果单独让学生看后一句, 学生更多的会以为谭嗣同是一种无奈, 是一种绝望, 联系《狱中题壁》上面提到的两个人物:张俭和杜根, 去适当讲解这两个人的历史, 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谭公信念的坚定, 他坚信失败是暂时的, 同时他挂念逃亡在外的同志, 他坚信, “还政于帝”“杜根复出”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所以谭公就义时不是无奈和绝望, 反而是一种从容和坦然。

7.浓郁的魅力 篇七

在这个秋天,绛紫色的唇妆被用到了极致,它将女人的性感与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

浓郁质感

像油画般浓郁的膏状质地出现在这一季的眼妆中,画法则以率性的线条、简洁的几何结构为主,勾勒出眼神的无限魅力。

妙趣珠光

珠光的用法变得大胆,在眼周涂鸦般的金属眼影膏、布满双唇的璀璨唇膏,让色彩看起来浓郁又多变。

晶莹肌肤

模特的肌肤质感就像透明玻璃纸一样光滑、水润、吹弹可破,充满水润光泽的底妆轻薄而自然。

秋妆不冷艳

浓郁、饱满的浆果色,如同风情万种的女人般性感又有味道。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秋天的色彩不仅仅是浓郁的,也可以跳跃、闪烁且清透。

虽说秋天一向给人性感、浓郁的感觉,但它不仅仅体现在色彩的选择上,有纹理感的厚重膏状、颗粒感的珠光、玻璃般晶莹的粉底都会让你的秋妆变得生动而时髦。彩妆师们也不再将秋天的颜色局限于单调的黑色、大地色、暗紫色,鹅黄色、嫩绿色、紫色甚至白色都可以在这一季运用。而在质地的选择上,晶莹如瓷般的粉妆、浓郁如油彩般的膏状成为趋势。

虽然秋天的彩妆色彩和质地与夏天比起来都略显浓郁和厚重,但因为画法简洁、质感轻薄,所以妆效看起来依然保持着洁净、自然的感觉。

Point1 晶莹的肤质

利用含有细腻珍珠光泽的妆前乳,让肌肤透着自然光晕,水润轻盈的粉底液则可以帮你营造出充满光泽又丰盈健康的少女肌肤。抛弃暗色的修颜粉吧,用高光来打造脸颊的立体轮廓,并用粉色或橘色调的腮红膏打造出脸颊红粉绯绯的模样,为妆容增加几分纯美。

Point2 亚光深色唇

深色唇膏不容易驾驭,建议你尝试这一季最热的渐变深色唇。让嘴唇边缘的色彩比嘴唇中央的色彩稍稍浅一些,且要选择亚光质感的唇膏,用手指将唇膏轻拍在嘴唇上上色,让色彩保持亚光的雾感才够时髦。需要提醒的是,选择这样的唇妆,请保持脸庞的白净,并淡化其他部位的色彩,让唇妆独领风骚。

Point3 妙趣眼妆

普通的大地色烟熏已经不是这个秋天的首选,厌倦了暗色眼妆的你可以选择任何浅淡的眼影色彩,或是直接用璀璨的金色或银色在上眼睑随意地涂鸦或是画出简洁的线条。因为浓郁的膏状和珠光质地眼影容易晕妆,为了避免眼影晕染开,可以先用打底膏或散粉为眼妆打底。

1.Maybelline New York色彩印记眼影膏 69元

2.Bobbi Brown流云眼影膏250元

3.M.A.C流畅眼线凝霜 200元

4.Giorgio Armani 决战时尚眼影 560元

5.Burberry自然明亮饰底液 390元

8.芝士蛋糕浓郁的深秋气息 篇八

2.将消化饼装入食品袋,封好口,用擀面杖将饼干压制成饼干碎;

3.将饼干碎倒入融化的黄油,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按平、压实,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备用;

4.蛋糕糊的制作,将奶油奶酪切小块,室温软化后加入白砂糖搅拌至顺滑无颗粒状态;

5.将鸡蛋打散,分两次加入奶酪糊中,搅拌均匀。注意此处需待第一次蛋液与奶酪糊完全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剩下蛋液;

6.倒入柠檬汁,混合均匀;

7.加入淀粉,搅拌均匀;

8.倒入牛奶,搅拌均匀;

9.将完全混合后的蛋糕糊倒入模具中,轻震两下震出气泡。如此处使用的为活底模具,则需用锡纸将模具包裹,以防烘焙中水分进入;

10.将模具放入烤盘,向烤盘中倒入热水,水量约为模具的三分之一即可;

11.此时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下层(有条件的为中下层),160℃隔水烘焙约60分钟,最后3分钟~5分钟可将温度调高至180℃帮助表面上色。出炉后待冷却脱模,冷藏后即可食用。

原料(6寸圆模)

饼干底:消化饼干100g,黄油50g;

蛋糕体:奶油奶酪(Cream Cheese)250g,白砂糖90g,鸡蛋2个,淀粉20g,柠檬汁10g。

工具

食物秤;擀面杖;蛋抽。

原料解读

奶油奶酪,英文名cream cheese。它是一种未成熟全脂奶酪,只经过短时间的发酵,经加工后,其脂肪含量可超过50%,质地细腻口味柔和。其容易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且保存期相对较短,所以开封后需尽早食用。虽然名字中含有奶油,但其实它是奶酪的一种,不过其色泽洁白、质地柔软,适宜涂抹,近乎于奶油。奶油奶酪是乳酪蛋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9.浓郁的民俗文化 篇九

叶圣陶和朱自清两位先生在《国文教学》中曾经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所以语文教本不只是个终点, 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它说明课本教学只是手段, 课外阅读才是目的。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说的“目的”, 并不是指读书活动本身, 而是指读书活动所内含的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主动与自觉, 这种积极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即叶圣陶先生所谓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当前, 各地都在实施书香工程, 即课外书进班级, 每个班级都有书柜, 都有大量的课外书, 这给学生课外阅读大大提供了方便。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外读书活动, 切实把课外读书活动搞好, 让其发挥实效。

一、要对学生的课外读书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

只有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 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让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进。

(一) 定目标

要给学生“导行”, 要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比较好的读物, 或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介绍要读的书目。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半幼稚时期, 他们开始思索, 富有激情, 但缺乏理智, 所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对学生影响很大, 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的, 就是选择好书。”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文相关或节选编入课本的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读, 让他们在受到良好文学熏陶的同时, 又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感化。比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之后, 我就推荐学生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有几个学生读了之后, 都来告诉我这本书非常好看。在同学的推荐下, 全班同学人手一本《草房子》。借着这个“东风”, 我就推荐曹文轩的另外几本书, 如《青铜葵花》《小羊不吃天堂草》等。那一段时间, 教室里掀起了阅读曹文轩作品的高潮, 下课了学生聊的是曹文轩, 作文里写的也是曹文轩。

(二) 定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 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如常用的浏览法、略读法、精读法, 让学生边读边思, 并做好读书笔记。在实践过程中, 我让学生结合周记写读后感、给作品写续集等。这样, 学生既不会觉得周记无话可写, 又及时强化了阅读的效果。

(三) 定时间

因为班级的书是大家看的 (当然我也鼓励学生自带书看) , 如有几个同学读得慢, 就影响大家交流看, 于是我就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让学生养成合理利用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

二、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读的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读的欲望, 才会去自主阅读。

(一) 引导学生随文阅读课外作品

教学名家名篇时, 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题,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寻求答案。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后, 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他创作的童话让人百看不厌, 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外, 你还知道哪些?准备好故事, 下节课时讲给大家听。”又如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 我设计了如下作业:“阿长虽是鲁迅家的一位保姆, 但在鲁迅眼中, ‘她却有伟大的神力’, 直到后来鲁迅一直追忆着她。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 如《社戏》中的阿发, 《故乡》中的闰土, 《阿Q正传》中的阿Q, 你知道这些人物吗?讲讲他们的故事。”这样, 设计的问题既是作业, 又带有一定的诱惑力,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切入点, 鼓励学生多读

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六次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注重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 是落实“扩大阅读面, 增强阅读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相机引导的方法, 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时, 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整部书, 感受书中人物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陶冶情操。

三、引导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阅读

语文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生活处处有语文, 自然界中皆学问, 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阅读。如在报纸杂志中阅读, 形成有个性的读书思维,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广播电视里阅读, 通过学习模仿, 促使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与人交谈中阅读, 在“听”与“说”中丰富知识, 增强表达能力;在编写课本剧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读, 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广泛阅读汲取营养之后, 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以致用。这种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社会发展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四、言传身教, 树立课外阅读的榜样

要学生多读书, 教师自己首先要爱读书。众多“名师”的成功之路都有书相伴。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 还要接触报刊、图书等, 把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图书带进教室, 供学生传阅, 要“蹲”下来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阅读, 和学生聊读过的书。看到老师也读类似的书, 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高涨。读书不应只是生活的准备, 而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本身。做一个“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教师, 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10.让作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篇十

一、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说真话诉真情

曾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一篇好作文同样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快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都是作文写作的源泉。

学生写作文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有生活体验,做到有感而发;二是写作时要有真切、发自内心的生活感受、想象、思考等。文字的核心、灵魂,就是作文中“我”的存在。综观学生作文,发现绝大多数同学缺少生活体验,个性不强,牵强附会无病呻吟。很少有个性鲜明、真情体验的作文。

写作是要用心的,只有那些仔细观察生活,用真情去感悟生活的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生活真实的表达出来,这正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那些忠于内心、根植生活的文字,才显得更有真情。

1.引导学生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生活是作文的题材库。学生的作文首先要写实,叙写真切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表现真知灼见,按照柳斌先生的说法“写真就好,有我更佳,扬善则美”。

写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切的体验,亲历亲为的经验。把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现象变成自己的感受,写自己身边的人或事,这样才会更真实。如父母的挚爱、朋友之间的友谊、老师的鼓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感人的先进事迹。如一位同学写老师时,发现老师的手指上缠着白色的胶布,通过观察知道老师的手指是被粉笔侵蚀的裂了口子,特别是冬天最严重,于是学生买来了护手霜,一件小事真实的写出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2.引导学生有目的、独特的观察。如朱自清的《春》,抓住了春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们。语句通俗易懂,生动优美。这样学生就会对生活中随处可见、毫不惹人注目的事物有新的发现,并会产生特独的感受。又如对秋天的描写,作者一改秋的悲凉,抓住秋风、秋雨写出它们对人们生活所起的的作用。

3.关注生活中的感动。说真话,诉真情,以情动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细心照顾,特别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精彩描写,打动了无数人。写作前一星期让学生回家细心观察父母,有的学生通过父母年轻时的照片与现在的日益变老形成对比;写冬日里天气严寒,父母依然劳作,手冻裂了;写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外出打工……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亲情。

可以借助媒体,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比如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这个节目,让每一个学生都去观看,去感受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的长期坚持,最终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挖掘出最精彩的写作素材。

4.关注生活中的哲理。写作要学会由现象到本质,要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张晓风在《敬畏生命》一文中,由看到柳絮随风飘散,漫天飞舞,无数种子的播撒,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读来耐人寻味,令人深思。通过引导,大部分学生能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小草从石缝中顽强钻出来;藤蔓固执的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不会因为认为的因素改变生长方向……等。

5.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中学生,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时刻关注社会中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深远影响的,能见证历史发展进步的事件。从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繁荣富强、国力的增强。

二、从描写方法入手,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1.作文有了丰富的素材,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法。生活中的细节最能打动人心。细节描写的真实,才是文章真实的核心,点点滴滴闪真情。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在生活细节上进行合理推断、虚构、想象是不会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反而会增加作文的真实感。细节描写的缺失会使文章显得空、假,失去个性化的色彩,导致作者的真实情感流于平淡。如写母亲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写母亲的手、写母亲的眼睛、写母亲的背影,写母亲的白发等。

11.构建历史味浓郁的高中历史课堂 篇十一

弄清历史情景,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情景是历史现象,是“史实”,它是客观存在的景象和状况,不因人的意志与好恶而转移。它是一次性的,虽然人们常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却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个历史情景不可能再次发生;它是具体的,发生在某一具体的时空里,有具体的场景,有具体的主客体参与了整个过程,并形成了具体的影响;它是逝去的情景,是过去完成时态,不能为师生直接观察到,即使使用各种手段也只能再现史实的一部分。作为客观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历史情景虽已逝去,但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是学生的重要认识对象。

历史情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产品,是历史情景的“再现”和“复原”,可以说没有历史情景就没有历史情境。“复原”是凭借各种在不同侧面反映历史情景的历史材料来实现的,具有很高程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在“复原”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因而情境只能趋近于历史情景,不可能完全等同,“史实”的“再现”没有终点,这正是历史研究和学习的魅力所在。

坚持遵循原则,合理创设情境

1创设的历史情境要有目的性,要有选择地创设。传统教学模式下将历史事件满堂灌是不行的,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不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面展现历史的全貌。将历史情景满堂灌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创设历史情境,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对象。

2创设的历史情境要能真实再现历史情景。历史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而且最好尽可能地使用一手史料和公认的史学研究成果,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兴趣度,不加思考和选择地应用稗官野史,甚至随心所欲地编造“史料”。真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创设的历史情境离开了真实,科学性就无从谈起了。

3创设的历史情境要能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所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被打开了,才能对历史情景给予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能提高,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历史情景并深层次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

案例:《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一笔,谭嗣同之死使变法运动更为悲壮,笔者在教《维新变法运动》时,通过收集一手史料(谭嗣同的言行和诗文),用谭嗣同的言行和诗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走进谭嗣同的情感世界,感受谭嗣同的才华横溢,感受谭嗣同的思维缜密,感受谭嗣同的豪气万丈。

情境1:引学生读谭嗣同13岁时写的楹联——《丁丑除夕撰联》,让学生感受谭嗣同自小心胸坦荡,志向高远,颇仰慕侠士。

情境2:引学生读甲午战争的消息被谭嗣同听到后的悲愤之作:“诸君素怀忠君爱国之忱,谅必同深此耻。故愿与诸君讲明今日危急情形,共相勉为实学,以救此危急之局。”感受谭嗣同忧国忧民,自己不愿苟且偷生,并唤醒人们共同拯救危局的爱国情怀。

情境3:谭嗣同听闻政变消息后,首先想到营救光绪帝,计划落空,劝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而自己留下。引学生读谭嗣同在此间的两段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感受谭嗣同的头脑冷静,临危不乱,感受谭公的大将之风。

情境4:提供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接着再让学生感受谭嗣同就义前的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如果单独让学生看后一句,学生更多的会以为谭嗣同是一种无奈,是一种绝望,联系《狱中题壁》上面提到的两个人物:张俭和杜根,去适当讲解这两个人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谭公信念的坚定,他坚信失败是暂时的,同时他挂念逃亡在外的同志,他坚信,“还政于帝”“杜根复出”的时机一定会到来,所以谭公就义时不是无奈和绝望,反而是一种从容和坦然。

上一篇:有关宁静作文700字下一篇:六年一班升旗讲话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