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特点(精选15篇)
1.莫言作品特点 篇一
读莫言作品有感
对于莫言这个作家,我也是从网上猜测他可能会得到诺贝尔奖才知道的,因为,我极少阅读,所以对作家也不感冒,但是,当在网上知道他只读过小学,之后就辍学在家务农,21岁当兵,慢慢地走上军旅与写作的生涯,就觉得很佩服、很好奇这么低学历的人是怎样会成为诺贝尔大奖得主呢?我好奇他的作品,想知道诺贝尔奖的作品与作者,因为作品脱销,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图书馆借。
目前为止,我只阅读过他的《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十三步》、《散文新编》、《小说的气味》。
我从他的自述中知道他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会去为某个阶级充当吹鼓手或是枪手。他的作品的确是这样,这一点是最令我敬佩的,我想这也是他能获诺贝尔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他说,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在我的笔下我都用一种同情的态度,站在人的立场上的一种写作,这可能是我能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以上这些我从他的作品《天堂蒜薹之歌》中体会到了,它的创作背景是80年代,有个县政府被因为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农民放火烧砸而酿成了震惊全国得“蒜薹事件”,引起很大的轰动,促使他放下手头的创作,仅用了一个月就写出了义愤填膺的《天堂蒜薹之歌》。
我会陶醉于他妙语连珠精彩的、细致、细腻的和虚幻的描写,例如这段文字:“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亮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月亮河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天安门集会,青蛙在池塘开会。”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没想到的,随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出现。当然,能启发、鼓励他用一种全新的感官去创作的,是美国福克纳老头,他是从福克纳作品的其中一句“我已经一点也不觉到铁门冷了,不过我还能闻到耀眼的冷的气味”。这句话他感到“冷不丁有了气味而且还耀眼”,一种对世界的奇妙感觉方式诞生了,从此他开始大胆的打破常规的描写,开始他奇思妙想的创作王国。
他是一个最高产的作家,平均一年一本新作。《红高粱》共五部,第一部只用了一个星期完成。《天堂蒜薹之歌》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但是他的《丰乳肥臀》,却是腹稿十年不知如何写起,却因为一次在地铁口看到一位瘦弱的母亲为双胞胎哺乳时,泪流满面而有了灵感,灵感如潮 喷涌而出,只用了90天左右就完成了整部的创作。这是一本最精彩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作品,还差点为此而被所谓的当代作家逼得锒铛入狱。
其实《丰乳肥臀》我还没有机会阅读,为什么我会知道呢?因为,很幸运。我阅读了他的《散文新编》我从他的这本书了解了一些有关他的童年、他的成长、创作、还有作品等等,他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窗口,我一个从不阅读的人知道有福克纳的名作《喧哗与骚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香水》等等,还有更多的内地名作家、名作品。看到他的介绍,我为我的孤陋、浅薄而感到自卑!但是却又觉得我是幸运的。所以,我认为要阅读可以先阅读他的《小说的气味》或者《散文新编》,这两本书只换了几篇小篇章。
2.莫言作品特点 篇二
莫言作品进教材积极的一面在于,至少能提振当前传统文学颓势,也能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目前正是年轻读者对莫言作品最有兴趣的时候,选进教材可以缓解学子不读文学作品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材比较看重思想政治标准,莫言的作品“人性”色彩浓厚,能进教材应该说也是一种思想解放。
莫言作品进教材除了慎选适合学生的作品外,还要把后续工作做好。被高中教材“接纳”后的莫言作品,希望不要失去原有的“魔幻”色彩,甚至成为标准答案的牺牲品。
3.感受莫言作品的魅力 篇三
1.一道道的闪电,刺目的蓝白之光,然后是震耳的雷声与倾盆大雨。四面八方都是响亮的水声,挟带着浓重土腥和腐烂水果气味的湿风从窗棂灌进洞房。红烛将残,抖抖颤颤,终于熄灭。我感到恐惧。一道持续数秒的闪电猛烈抖动着,在这瞬间我看到小狮子闪闪发光的眼睛。她的脸在闪电下宛若黄金。然后是一声近得仿佛就在院里发生的雷声,还有刺鼻的焦煳味儿。小狮子一声惊叫,我与她抱在了一起。我原本以为小狮子是块木头,但没想到她是一个木瓜。一个饱满充盈,轻轻一碰即会淌出汁液的木瓜。
(节选自莫言《蛙》)
2.他上身穿着一件砖红色的羽绒服,油渍斑驳,闪闪发光,如同铠甲。正是农历四月时节,熏风送暖。遥远的麦田里,小麦正在灌浆。远处的池塘和近处的牛蛙养殖场里,蛙类正在追逐交配并发出响亮的叫声。年轻姑娘们,已经穿着轻薄的绸裙在展示身段,而这老兄,竟然还是这样的打扮。看着他我都感到热,但他却蜷缩着身体发抖。他的脸是古铜的颜色,头顶秃了的部分,似用砂纸打磨过一般闪闪发光。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戴上一副肮脏的口罩,是为了遮住那个引人注目的鼻子?他的目光,从深陷的眼窝里射出,与我畏畏缩缩的目光相碰。我慌忙避开,去看他的狗。他的狗也在看我,也是那样冷漠而茫然的目光。
(节选自莫言《蛙》)
3.车底的弹簧板嘎嘎吱吱地怪叫着;头不断地碰到驾驶楼的顶棚。听到司机骂道路,骂人;粗俗的语言出自一个比较秀丽的少妇之口,产生黑色的幽默。禁不住看了一下她。她穿着一套蓝帆布工作服,粉红衬衣的领子高高地钻出来,护着一段白脖子;双眼黑里透绿,头发很短,很粗,很黑,很亮。戴着白手套的手攥着方向盘,夸张地打着方向,躲避着陷坑。往左打方向时她的嘴角往左歪,向右打方向时她的嘴角向右歪。
(节选自莫言《酒国》)
4.卷扬机绞着银灰色的钢丝绳,哧溜哧溜转动着,因为生锈,也许是油漆,铁架子在阳光下呈现出暗红的颜色,很脏。那巨大的定滑轮是黑色的,很严肃。川流不息的钢丝绳放射着虽不耀眼但十分吓人的银亮,让他联想到盘结在一起的毒蛇。眼睛感受色彩和光芒的同时,听到定滑轮唿隆隆的转动声、钢丝绳嘎嘎唧唧的抽动声以及从地下发出的沉闷的爆炸声。
(节选自莫言《酒国》)
5.拐进高粱地后,雾更显凝滞,质量更大,流动感少,在人的身体与人负载的物体碰撞高粱秸秆后,随着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水珠扑簌簌落下。水珠冰凉清爽,味道鲜美,我父亲仰脸时,一滴大水珠准确地打进他的嘴里。父亲看到舒缓的雾团里,晃动着高粱沉甸甸的头颅。高粱沾满了露水的柔韧叶片,锯着父亲的衣衫和面颊。高粱晃动激起的小风在父亲头顶上短促出击,墨水河的流水声愈来愈响。
(节选自莫言《红高粱》)
6.局促地站在河堤上,罗汉大爷彻骨寒冷,牙齿频繁打击,下巴骨的疼痛扩散到腮上、耳朵上,与头顶上一鼓一鼓的化脓般的疼痛连成一气。清冷的掺杂着高粱汁液的自由空气进入他的鼻孔、肺叶、肠胃,那两盏鬼火般的桅灯在雾中亮着,杉木栅栏黑幢幢的,像个巨大的坟墓。罗汉大爷几乎不敢相信,这么容易就逃出来了。他的脚把他带上了那座腐朽的小木桥,鱼儿在水中翻花,流水潺潺有声,流星亮破一线天。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呀,什么也没有发生。本来,罗汉大爷就可以逃回村子,藏起来,躲起来,养好伤,继续生活。可是,当他走在木桥上时,听到在河南岸,有个不安生的骡子嘶哑地叫了一声。罗汉大爷为了骡子重新返回,酿出了一幕壮烈的悲剧。
(节选自莫言《红高粱》)
4.莫言代表作品 篇四
《红高粱》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的是自发的造反势力,有的是混乱和无纪律的地方首领。他们没有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意识。他们反抗的原因来源于为自身的生存而抗争。
整部小说中没有着墨太多的正面形象,“我爷爷”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的双重身份,土匪的野性和英雄的血气使人物更加丰满和真实,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一幕。在小说中,莫言竭尽全力的对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无论战争场面的大小,甚至人与野狗在吞噬尸体时的较量也用了极多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血淋淋的画面。在这些血肉交汇之中,莫言描绘了一片红如鲜血的红高粱,整个世界都是血红的。莫言正是以这种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5.莫言作品读后感 篇五
《蛙》以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的一生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国家人口政策的历程,展现了时代变迁给人们精神上、物质上带来的巨大变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挣扎的,邪恶的东西源于美好,而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却孕育着更邪恶,这就是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原因。
《蛙》,据说是莫老爷子四年磨一剑,无疑是成功的。一部成功的小说一定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甚至是揪心掏肺的挖掘之上的,至于非要让其承载所谓的历史使命则大可不必。当然,大气之作是无法脱离历史而孤立存在的。
对人性的剖析,就如同将一个人放在手术台上,放在高倍显微镜下,把轻易不容发觉的东西淋漓尽致地、暴露无遗地、血淋淋地展现出来。其过程是痛苦的,更是不堪的,如同把心掰开,再揉碎。更像是把人放在油锅里煎熬,直至水分全无,让人产生一种透过表皮看到灵魂般的感觉。只有这样,小说中的人物才鲜活,才有冒着热乎气般的真实,读者才会有对号入座的冲动,才会与作者共鸣。
6.莫言作品蛙读后感 篇六
小说是乡土中国六、七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为背景,并以作者姑姑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姑姑”这个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传奇而复杂的一生,并通过“蝌蚪”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闪烁着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和敬畏。
小说中的“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是因为抗日时期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日本驻军地,而后因男友叛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年轻时她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或者说是孕却睁只眼闭只眼。文中可笑的是“姑姑”曾是高密东北乡的送子观音,但而后却成了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工作者,她又不得不在自己无奈的叹息声里中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成长发育,被视为杀人的魔王,在那场与那些想超生的妇女们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与争夺中,结果造成她的侄媳王仁美、张拳的老婆死去,或许陈鼻老婆王胆的死与她没有根本关系,但是也与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说是带有悲剧性的,其实她是珍视、敬畏生命的,对强制性人工流产的做法有意见却无能为力,内心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和煎熬,而姑姑从本性上说是对生命充满了尊重和关爱。然而到了晚年的“姑姑”充满了不安与自责,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却被蛙吓着。在她看来蛙声是那些被她堕掉的成千上万个婴儿的哭啼声和控诉,那些蛙是回来索命的,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惭愧与后悔,而自己也因为蛙与自己身份不符的捏泥艺人结婚,到最后有些精神疯癫,而小说最后那句台词“万心,你得好死!”是对她生命意义的一种拷问和问责!
小说中的另一主人公“蝌蚪”,为了个人的前途,最终决定把自己的妻子和差不多足月就要降生的孩子推上手术台,最终导致两人的死亡。而后来却因为姑姑的劝说娶了自己好友王肝苦苦追求的对象“小狮子”,完全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名义上是为了照顾自己年幼的女儿,实则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被小狮子“荡漾起伏”的胸给征服了,还说什么对王仁美有多爱,真的是多么的可笑。后来到了五十出头的时候又因为孕更体现出其重男轻女的思想,尽管是小狮子背着他去弄的,可是到孩子出生后发现是个儿子后那个喜悦与前面的愤怒形成强烈的反差。其实小说中的那些超生的人都是想生个儿子来传宗接代,这折射出的是对那一代甚至是现在社会依然存在的重男轻女这一不良风气的一种唾弃和一种拷问!特别是对蝌蚪这一知识分子的不屑与讥讽嘲笑。
小说中那些小人物特别是张拳老婆、陈眉,前者为了能逃脱姑姑的魔掌,跳入水中就是想生下肚里的孩子,忍受着痛苦盼望着孩子能早点生下来,然而却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而陈眉的出生就预示着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母亲日思夜想想替陈鼻生一个儿子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后生下陈眉后便逝去。而她父亲沉痛在她母亲死去的悲痛中将其遗弃给姑姑抚养,即使以后被父亲接回去抚养后也逃不过父亲的痛骂与折磨,长大后与姐姐在工厂里打工却遭遇大火毁容并失去姐姐,最后沦落到为别人孕的地步,这是多么地惨痛。其实小说中那些近似疯癫的人比如晚年的陈鼻、郝大手、秦河都是某种社会畸形的代表,他们用疯癫的方式来反映这个社会存在的某些阴暗,只能用这种无声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小说中出现的代现象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因为目前社会也的确存在这一现象,什么地下卵子市场等,这都说明那些陈旧的思想还没有剔除干净,这是一种畸形的变态心理的反应,作者呼吁的是一种平等和人性,以及唤醒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7.莫言作品特点 篇七
莫言从未排斥过作品的影视化改编, 从《红高粱》和《高粱酒》改编成《红高粱》 (张艺谋导演) 起, 他的作品《白狗秋千架》《白棉花》《师傅越来越幽默》和《姑奶奶披红绸》分别被改编拍成了《暖》 (霍建起导演) 《白棉花》 (李幼禾导演) 《幸福时光》 (张艺谋导演) 和《太阳有耳》 (严浩导演) 。改编有成有败, 有的影视作品荣获国际电影节大奖, 赢得了世界声誉, 如《红高粱》《暖》和《太阳有耳》等;有的如《幸福时光》出品后屡遭非议, 《白棉花》更被观众狠批一顿, 被视为“最不值得看的影片”。原著同出莫言之手, 但影视改编成效却大相径庭, 其改编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可为以后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借鉴。
一、改编之得
《红高粱》《暖》和《太阳有耳》等改编片通过传递本土文化的遗传密码, 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代文化话语的发展空间, 以及在视觉媒介条件下建构文化话语的模式, 赢得了好口碑, 其经验不得不引起人们研究和深思。
首先是人性的力量在莫言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为改编打下了深厚的内涵基础。在改编中, 虽然导演试图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考来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 对原著的主题意蕴进行了修改, 但不可否认, 正是有莫言作品将生活还原为吃、喝、生育、性爱、暴力、死亡等与生命本身密不可分的形态, 展现出了人性深层的本质特征, 负载着更为深刻的历史蕴涵和更为广博的人文情怀, 才使得导演改编的基础沉郁厚重, 能够为观众提供如《红高粱》般洋溢生命激情、张扬那种人之初狂野本性的精品。《红高粱》原著中想象丰富, 汪洋恣肆的乡野传奇、家族演义, 在影片中则集中伸张为“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浪漫激情, 针对在儒家文化桎梏下人的本真性的蒙蔽与失落, 中国人原始生命力的退化与萎缩, 而大力张扬其个性的解放、对生命的肯定以及对自由的追求, 这些恰恰是对民族深层文化心理中郁积的冷漠和保守, 现代人处于人性迷失而不能自拔的困境的反拨。
其次是莫言在消解权威话语的同时, 选择了一种“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言说方式, 力图建构一套民间话语的言说系统。张艺谋、霍建起和严浩等导演在《红高粱》《暖》和《太阳有耳》里则延续了这种话语特点。充分调动各种艺术形式, 如色彩、影调、景别和声音等, 造成新鲜的场面、新的叙事信息, 线索明晰, 故事简易明白。梦一般的美感赋予其作品以热辣或幽深之美, 使“我奶奶”“我爷爷”敢说敢干、叛逆反抗的个性精神和旺盛生命力尽情挥洒出来;使“暖”爱情故事的背后暗含着的城乡文化的冲突凸显出来;使油油对潘好爱恨交织、复杂幽微的感情传递出来, 在那些人们似曾相识但又有陌生感的人物和故事中, 探寻一种新的话语实践方式, 使其审美张力与审美空间被放大。
最后, 虽然莫言小说底蕴丰厚, 对历史理解、现实理解和文化理解都相当深入, 影视改编中有所吸收, 但毕竟两种文本各自艺术规律不同, 莫言小说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被打破, 随着作者情绪的任意流动而自由的切割和讲述,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意识流特点。改编时自然不能亦步亦趋, 按图索骥。影片往往注重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就必须进行艺术改造和加工。比如, 从《白狗秋千架》到《暖》, 原作的主题、情节、人物、背景、语言等一系列的叙事因素都被改得“面目全非”, 但是遵循了影视视听语言的创作规律, 将具有隐喻式的主观意象实化为普通的客观实体, 由虚到实, 把秋千架等物象作为载体加以形象化, 使之叙述诗意盎然, 含蓄蕴藉, 也因此改编获得了成功。
二、改编之失
虽说改编自莫言小说的影视作品成就不小, 但也有改编不甚成功的作品, 《白棉花》《幸福时光》等影片的艺术效果均评说不一, 遭受非议的原因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一, 改编后失败之作的人物性格塑造缺乏个性, 缺乏丰富的生活细节, 远离了人性的主题、缺少了心灵的震撼。比如, 《白棉花》原著中22岁的方碧玉是一个“浑身上下装着弹簧”的人, 充满生命活力, 是个“周身都是迷人故事”的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女人。她勇于追求自由的爱情, 勇于冲破传统的束缚, 具有坚毅的品质和在苦难中生存的耐力。此形象也包含了对男性中心、夫权主义和失去人性的社会的批判。而影片中宁静主演的这个人物, 似乎没有很多机会去体现她的女性美, 也没多少篇幅去展示人物个性魅力, 缺少生气, 个性平庸甚至模糊。欲望化的叙述成为关注的焦点, 成为影片建构叙事、塑造人物的主要支撑点。如此仅仅突出性爱欲望, 视野显得狭小局促。
其二, 过于追求戏剧性效果, 匠味太浓, 掩盖了作品应有的更为深刻的主题。比如, 《师父越来越幽默》讲的是下岗老工人在荒僻的林间开设了一座情人小屋, 不得不以一种颇具讽刺性的方式谋生, 其背后有着对城市文明积弊的思考。但改编成《幸福时光》后, 加上了众人一起帮助盲女的爱心故事, 在张艺谋的电影世界中失去了现实本身丰富的色彩, 而蜕化为清汤寡水的表述, 生编硬造的戏剧色彩, 无法将现实残酷性的深度思考传达出来, 以轻飘的艺术感觉对待现实和感受现实, 使现实的宏伟厚重在这个单薄牵强的故事中消失隐退, 只剩下浅薄、柔情的气息徘徊蔓延。
其三, 试图用温婉伤感的唯美情调将“残酷”略去, 模糊和冲淡了作者的批判意识。比如, 《暖》里人物对城市的向往一览无余, 去掉了原著中城乡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这恰恰反映出影片改编最大的疏漏, 它将商业操作、受众的怀旧心理和对温情的渴望有机融合, 创造了一个经典而唯美的消费神话, 却略去生活不堪承重的隐痛, 过滤掉故事原本的残酷色调, 让故事的精神内核与唯美的叙述情境之间产生了极不协调的叙述裂隙, 使得在莫言作品里原本升腾起来的悲怆感受被消解掉, 削弱了观众对崇高悲壮之美的深刻体会和感受。
三、给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启示
将莫言小说的改编作为典型个案加以研究, 总结其得与失, 能为今后的文学改编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也给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如今, 视觉文化早已为人们所关注和探究, 显而易见, 它和当代传媒的突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影视文化产业的趋向关系密切。文学作品借助具有传播优势与影响力的视觉媒介, 将现代文化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富有时代内涵的文化, 通过观照心灵成长与文化生态的角度纳入传播视野, 使得更多的读者或观众对其加以逐步地认知和了解。正是在媒介传播力量的带动和扩散下, 莫言作品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让更多国外读者能欣赏到它。当然决定作家作品文化影响力的根本因素, 是其自身属性中蕴涵的历史力量和现实价值, 但这种文化历史力量和现实价值的大众认知, 这种大众认知的规模化, 是借助媒介文化的影响功能实现的。因此, 不可否认, 从小说到影视剧的过程中, 媒介的力量不容小觑。
随着文化产业日益深化, 影视走向市场, 并参与国内国际文化资本的激烈竞争, 就必须以“内容为王”, 走品牌化建设之路, 形成文化产业动向、文化资本流通、文化市场前景等信息服务的互通与共享。而要实现这一点, 其中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借文学这股强劲的东风, 加强影视艺术的含量, 将丰富的文学资源提炼为影视艺术形象, 并注入鲜活的元素进行包装, 通过影像化的技术手段使其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并发生传播效应。故此, 文学对影视文化产业的促动作用也不能忽视。
如此看来, 视觉文化对于文学艺术具有无可争议的传播效能和改塑功能。同时, 文学为影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其现代性思考的精神指归和意义认同对影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进了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长效发展。可见, 在视觉文化时代, 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有着特别意义, 文学与视觉文化共谋, 会构建起具有超越意味的艺术世界, 也给影视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可以想见, 莫言作品影视化改编在将来还会引发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大众传媒视觉文化与当代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3) .
[2]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 2001 (2) .
8.莫言作品特点 篇八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 《蛙》
一、认知隐喻与文学
以Aristotle为代表的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辞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隐喻与明喻、借喻统称为“三级譬喻”。20世纪下半叶,认知语言学逐步发展成熟,其中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学两大研究领域相对完备,而在认知语义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即为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在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得以具体阐述。隐喻是我们概念化世界的一种有力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它们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Lakoff认为,隐喻的映射有所不同,有些是普遍性的,有些是范围较广的,有些则是带有文化特色的。而这种文化的概念,会因为作者自身的经历而受到影响,形成其相应的观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作者在文本中的表达。所以,如果能借鉴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探究文学隐喻的特征,无论是对于理解具体的文学文本,还是对语言学学科的开拓,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蛙》与认知隐喻
莫言的作品《蛙》被认为是其获得诺奖的主要依据之一。《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它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以及东北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60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一)认知隐喻解读下的“姑姑”这一形象
“姑姑”是根正苗红的妇产科大夫,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可后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被誉为“中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蛙》,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部使用隐喻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方面,第一,“姑姑”作为主角是作者首要刻画的人物,“姑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隐喻映射的原域,其目标域是新中国所有妇产工作者。在《蛙》中,“姑姑”这一形象具有深刻的隐喻特性及理性辨析的成分。一方面,她是女性也是政治化人物。她既具备女性本身所具备的身份及特征,而且承载历史与命运的多舛对女性的磨砺,也不枉忠诚之思想及情操的坚守。另一方面,她非女性而是历史符码,是命定文化的承载体,是历史与文化意蕴的解码器。她的存在诠释着一段历史、一种信念。对于后者,莫言始终缠绕着历史理性的思考及阐释,而这又是几十年来在人们心灵上烙下的最深刻的历史记忆。
《蛙》从事着女性角色转换的历史书写,既是“姑姑”的生命史,也是其伴随现实社会演进而展示其性格变化的历史;既是一部英雄史,又是一部苦难史,同时也是一部书写人性蜕变及善恶转换的历史。“姑姑”最爱听初生儿的哭声,当她把婴儿从孕妇的产道中拖出,一切阶级观念都化为乌有。“姑姑”之所以惧怕青蛙,意在作为一位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却又对生育与繁衍有所敬畏。职业操守使得她将自身的母性藏匿,但这种畏惧亦隐喻其身为女人而本应有的一种情愫。《蛙》中的“姑姑”是贯穿小说的女主人公,也是唯一的一位主人公,所以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虽从性别视角出发,但逐渐使其脱离了自身的性别特质,并将其定位在了一个“双性别”的人物形象上,最终落脚点是将其升华为一个兼具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极富人性光辉的形象。
(二)小说的内容及主题隐喻
文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命名均隐喻其性格和命运,隐喻映射村民们的取名特点是本书对于人物的第二个隐喻。在第一封书信的开头,作者就点名他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人体器官命名……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书中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是拥有优雅而别致的名字的,如王仁美、王小凋。作者这样取名绝非随意,其中包含着深层次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可以给人以更深含义的启示。在读完小说细细品味之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以器官命名的人中的大多数有着这样那样的人性缺陷,如,只关心老同学手中的高档香烟的陈鼻,没心没肝的王肝。这些器官名要映射的其实是人们在人性方面的缺失。有所不同的一个人是“姑姑”,她的名字叫万心。隐喻的映射过程有放射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万心所要映射的目标域也许是赞许姑姑接生大量婴儿的慈善之举,也可能是批判姑姑在强制人流工作执行时的万恶行为。
在文章主题上,《蛙》的全篇都在讲一个关于生殖和繁衍的故事。小说题为《蛙》,谐音“娃”,象征孩子;谐音“哇”,象征孩子出生时的哭声;谐音“娲”,象征传说中人类的祖先女娲。作者用青蛙这一意象隐喻生命繁衍。“娃”是人之婴幼时的称谓;“娲”作为原始意象是对人类之途的历史解读及文化阐释;“蛙”是与人为伴的生物体,蝌蚪从其形体形态到游历状态也与生命个体的最原初形态相似。或者小说直接是进行比附:女娲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故《蛙》中处处见蛙,故事的讲述者笔名为蝌蚪,县文联内部刊物名为《蛙鸣》,后来我的小学同学袁腮创建了一个以牛蛙养殖为幌子的代孕中心。“姑姑”退休的那个晚上遭到成千上万的青蛙的包围袭击,被青蛙撕扯得赤身裸体。这似乎是被姑姑毁灭的成型及未成型的生命体。蛙之于娃的抗争是其渴望生存的呐喊。莫言还赋予了蛙多重含义:蛙腹多产,一夜间便可产出成群的蝌蚪;而蛙的原始意象意在生殖崇拜;蛙与娲同音、蛙与娃谐音,提到蛙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孩子,因而蝌蚪说自己的话剧既可以是《蛙》、《娲》又或者《娃》。所以,蛙不仅显其生物实体,又借指生育繁衍,更深一层含义是借小狮子——蝌蚪的第二任妻子之口说出: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的。这种超现实的畅想及性属特征亦在诠释着一个崇尚生育的民族伦理与现实境遇间如何契合。
另外,《蛙》在故事情节上,讲述“计划生育”前后发生的一些曲折离奇的大事小情,用隐喻的方式和魔幻的语言揭示了丑陋残酷的现实,如此“虚实结合”地映射到读者的认知中,属“认知关联理论”的隐喻阐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虚构的“高密东北乡”象征了整个中国农村,“东北乡”即是一个容器隐喻,在此特定容器内发生的特殊故事,属典型的空间隐喻。
三、结语
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在语言的使用中充当重要角色,在认知视阈中隐喻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日常言语会话高出很多,这不仅因为隐喻是一种辞格,更是因为在文学作品中,隐喻是由作家的认知这一原域映射到作品中,再从作品映射到读者的认知域,最终被读者接受。莫言曾说:“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虽不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但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在类似题材中找到深刻的历史痕迹和深沉的人性色彩。文学的本质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和人的命运。我们研究的认知隐喻实际是透过隐喻看历史和人性。敏感的问题总是可以集中地表现出人性,所以作家选择书写女性形象在特定背景下的传奇人生,是非常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天枝,韩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隐喻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
[2]张佩.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莫言作品蛙读后感 2 篇九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社会中掀起了莫言热。于此同时我们学校准备了关于莫言的讲座。我们怀着好奇的心去了却告知老师今天来不了了,回到宿舍后便用手机搜起了莫言的作品来看看。
《蛙》描述的是姑姑—万心由一名助产士最后成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她专门与那些想超生的妇女们之间的斗争。结果使得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张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满了不安与自责,每当夜晚,她听到蛙的叫声仿佛是成千上万个婴儿的哭啼声和控诉。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惭愧。国家是要感谢她的,她是为国家奔波前后的、她心里只有国家这一个政策。可晚年,她还是忏悔了,站在人性的角度,她怕了。年轻时,她是“大我”,晚年了,她回归了“小我”。这是多么矛盾的一对结合,以至于她内心的纠结把她整得有点痴了。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姑姑的命运也带有悲剧性。她珍视、敬畏生命,对强制性人工流产的做法有意见却无能为力,内心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和煎熬,而姑姑从本性上说是对生命充满了尊重和关爱。”莫言坦言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剧作家蝌蚪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他其实是50年代中国男性以及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在自我剖析和反思中萌生了对生命的期待与虔敬。”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小说引起了众多争议。对此,有些人给予了崇敬的赞叹,有些人报以冷漠的旁观。另外,小说中融入了大量国际化的细节,比如蝌蚪信件的收信人是日本作家杉谷义人,写作剧本的参照对象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角色的一家人具有俄罗斯血统,作品的一个重要场景——堂吉诃德饭馆处处取材于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堂吉诃德》,等等。于是又有人据此尖锐地指出这是作家莫言向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献媚”策略。
这样的故事虽然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我觉得作者恰恰以这种方式表达出了一种人对生命的爱,一种母亲对子女的爱。就像他说的:“人类最庄严的感情就是对生命的热爱,以此相比较,其他都是庸俗的、低级的。”这种爱是一种悲悯,是一种怜惜,是一种对弱者的同情,它真诚而又虔诚,就像母乳一样,天生就是婴儿的御用品,这种爱不是喜爱和可爱,喜爱和可爱只是占有欲的表达,是所有动物都具备的一种属性,因为我们是人,所以不仅需要后者,更需要前者。
我们未曾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没有资格去评论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没资格去悲悯或是嘲笑,历史永远都是过去,没有为什么,只有结局,但我们可以读它,借鉴它。
但愿此作能警示后人,使得日后的生命更加神圣不可侵犯!
莫言戏称自己被“妖魔化”了,“批评家在评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时情可偏、理需正,我的写作始终是对中国读者的一种致敬。”在莫言看来,作家有权利也有责任书写个人、民族乃至社会的疼痛。”
书中还有一些“痴傻”之人,痴傻之人自有可敬之处,他们的感情更为单
一、纯洁,目标更为明确。作为一个正常人,都是有矛盾的、有犹豫的、有退缩的、有点自私的。可是他们没有,所以我远远的敬重他们,却不敢靠近!
10.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 篇十
多年前的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那戏虐,调侃是对超生夫妻们的讽刺与规劝。我甚至听到了自己当年那年幼无知的笑声。《蛙》描述的是高密东北乡的“超生游击队”从东躲西-藏的男人和女人们的疼痛与哀号。许多母亲们要从腹中未曾出世的孩子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相信我读完《蛙》,你也会为自己当年那年幼无知的笑声感到羞愧的
《蛙》的主人公是一名叫万心的共产党员,她曾是高密东北乡的送子观音,但却成为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
20xx年是我们生命中最黯淡的一年,作为女人我不幸”怀孕了,计划外的,也就是腹中的这个“孽种”开始了我们的恶梦。后来政府知道了,后来多次带人上门,恐吓,吓的我们夫妻俩带着腹中的这个“孽种”一路逃亡,辗转苏北,后来由于中央型前置胎盘又亡命与南京,由于整日东躲西-藏,每日都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最后在市幼剖腹产下奄奄一息的男婴,三天之后不幸夭折了。此时镇政府已惨无人的拆除了我家的楼房。这是何等的绝望让人撕心裂肺。而后只要看到人家怀中的小孩便不由自主道要是我家的孩子在也这大了。丈夫劝我说你不要这样了你可不要成为祥林嫂呀。的确这是祥林嫂念念不忘阿毛那句只能与丈夫抱头痛哭蛙里发生着1也的确是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与争夺,那些有着顽强的身体曾经遭遇了怎样的磨难,被追赶的孕妇张拳的老婆多么渴望跳到河里逃脱已生下她那快足月的孩子,——被救上时每一个人都看到了她双腿间流下的鲜血及她和孩子都行将死亡,而对无情
姑姑,这个女人留下了最真切的诅咒;“万心,你不死!”
姑姑晚年充满了负罪感,在一个夜晚她听到了蛙鸣。仿佛成千上万个婴儿在哭泣和控诉!
11.莫言作品特点 篇十一
【关键词】 莫言;文学作品;英雄形象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原名管谟业,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自80年代中期,莫言凭借《红高粱家族》展现了自身“怀乡”的复杂情感,将民间故事与幻觉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又将当代社会与历史相融合,将艺术类的英雄转化为了平民,又将平民转化成了英雄,颠覆五六十年代作家所塑造的英雄形象,让他笔下英雄群像更趋近于真实的人性。在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莫言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艺术审美创造了一系列反传统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英雄形象,而对于英雄形象的叙事风格和审美取向等问题成为了研究莫言作品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莫言小说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莫言笔下的人物通常都是以他的故乡(山东高密)为背景的,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原型也都是莫言自己十分熟悉的亲人、乡亲,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正是如此,莫言曾被学者们归类为“寻根文学” “乡土文学”的代表。本文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研究了莫言笔下的英雄形象。
(一)土匪英雄
在莫言的小说中,尤其是中长篇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他都是以传奇的形式演绎英雄的命运和历史的。这些英雄形象,摆脱了主流的价值观,远离了政治意识形态,在更多的方面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本能和意识。例如,在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中,该作品的历史背景为抗日战争,主要讲述了“我的爷爷”余占鳌一生的传奇经历,并通过余占鳌来展现了“我的奶奶”戴凤莲的独特个性,通过这两位主人公来寄托了自身对于英雄的看法。
余占鳌,在当时社会中属于英雄好汉和“王八蛋”的合体,他既能够组织和训练自己的队伍抵抗日寇,成为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同时余占鳌也是一个杀人越货、作风不正、公报私仇的土匪;而戴凤莲则既是一个充满英气的巾帼女英雄,同时又是一个“不守妇道”的妇人。由此可见,在《红高粱》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都是“不纯粹”的英雄,他们自尊、爱国、有骨血,同时又猥琐、冷漠、小农意识,与以往的英雄形象相比,莫言笔下的土匪英雄们通常是矛盾而又真实的。
(二)凡人英雄
在1995年创作的《丰乳肥臀》中,莫言又从另一种视角描述了另一类的艺术英雄形象——凡人英雄。凡人英雄穿梭于战争与和平时代,在独特的情调中开始了自己的英雄之旅,展现出了不同于《红高粱家族》的英雄特质和英雄历程,上官鲁氏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上官鲁氏是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里塑造出来的的最为成功、最为鲜明的艺术形象。十六岁的上官鲁氏被姑姑做主嫁给了铁匠上官寿喜,因“必须生儿子”的传统落后观念,而备受婆婆和丈夫的呵斥和虐待。因而,上官鲁氏只能与孩子们相依为命,并带着孩子走过了漫长的艰苦旅程,展现了最为原始又真挚的亲情。上官鲁氏在遭受了年代不公、婚姻折磨、战争摧残之后,仍旧顽强地生活了下来,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而伟大的女人。在众多的不幸当中,她忍受着侮辱、迫害、家园流散、亲人离世等重创,一人肩负起养育九个儿女的重担,成为了一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在莫言的笔下,上官鲁氏只是一个十分平凡的妇女,她出身并不高贵,承担着社会带来的苦难和沉重,但是她却展现出了出奇的坚强,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并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真正的英雄。
二、英雄形象的创作审美风格与叙事策略
(一)悲欢交织中的英雄塑造
审美取向和叙事策略成为了莫言笔下英雄给人印象深刻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审美取向会具备深刻的内在联系,而蓄势策略则体现了作家的外在转化能力。有些研究者认为莫言的作品风格实际上狂欢的,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恰恰相反,认为它是悲剧的。其实,狂欢和悲剧实际上是没有本质性的冲突的,尤其在莫言的作品中,狂欢和悲剧实际上都蕴含着身后的审美意蕴,并通过有效地叙述方式进行表达,将英雄问题和悲欢风格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英雄背后的深刻内涵。
弗洛依德曾经说过:“英雄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并不会因其他演员的出现而受到干扰。这位悲剧中的英雄注定必须受苦,这也是构成悲剧的核心。”在莫言的作品当中,英雄和悲剧、狂欢夜正是如此。在悲剧的描述当中,莫言将作品个人命运的悲剧置于民族命运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以此来展现传统文化氛围笼罩之下的乡土社会。例如,在《檀香刑》当中,我们看到了无辜村民被杀害、孙丙的妻子遭到外国侵略者的调戏等等,民族危亡之下的荣辱沉浮都贯穿在莫言作品的始终,并陪伴他作品的最终成熟。
而在狂欢的审美取向当中,莫言又将个人作品中的英雄展现得更具备“崇高之美”,因为他笔下的英雄都在悲剧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下不断地抗争,从不屈服于命运,争取自身合理的生命欲望和生活需求,展现了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例如,在《红高粱》当中,余占鳌为了爱情和生命自由,开始于传统到的社会抗争,为了生命的尊严,余占鳌在去阻击日本军队时展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却足以让人震撼,这种出于人性自由的抗争足以让人感受到狂欢的巅峰。
由此可见,莫言笔下狂欢的悲剧是一场人性与社会、人情与历史对抗、融合的过程,并逐步形成了哲学和世界观的深度。
(二)具有传奇性的英雄塑造
历史现实中的英雄通常是具有丰功伟绩的,而在艺术作品中的英雄往往在人性上展现了具有传奇性的艺术魅力,莫言笔下的英雄形象就是如此。“传奇”模式既是莫言描写英雄的叙事模式,又是一种塑造英雄的审美趋向。莫言曾经说过:“作为小说“传奇”叙事模式不论是西方小说传统中,还是在中国小说传统中,好奇的情节取向都是它的基本要素……”在描写英雄形象的过程中,莫言利用二次塑造的方式来放大“英雄”的传奇形象,以此来突出了英雄的传奇性。在《红高粱》中,余占鳌不仅仅被置身于传奇事件中被描述,而且莫言还将其介入到日常生活当中,被再次凸显传奇的命运和生活。因而,在莫言的作品当中,两次塑造共同的产物是英雄形象被塑造的常用方法,这有利于增加了英雄形象的艺术魅力。
总之,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作家之一,莫言在他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充分展现了独特的的艺术观和人生观,并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反传统英雄形象。莫言作品中的英雄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除了具备勇敢、智慧、机制等的共同素质之外,还能够在崇拜、传奇和人性之间共同完成伟大的英雄任务,突破了传统英雄形象的塑造模式,增强了作品以及人物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①袁伟丽.感觉的狂欢——莫言小说论[D].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范秋玲.语言狂欢与生命自由——王蒙与莫言语言狂欢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②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18
③莫言.发明着故乡的莫言——与《羊城晚报》记者陈桥生对谈[A].作为老百姓写作:访谈对话集[C].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7):57
④王东.传奇叙事与中国现代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2.莫言作品特点 篇十二
——读《食草家族》有感
读莫言的《食草家族》,感觉作品与其他小说有很大不同之处,我称之为“另类”。
一、细致描写让人感叹。
作品中的描写细致入微,声情并茂,很富有想象力。例如:我们好像依傍着,但实际上隔着很远,就这样钻进了门洞。葫芦蔓和海草立即垂挂下来,遮掩了门洞。风风雨雨被抛弃在身外,只有那嘈嘈切切的雨声和屋顶上击鼓般的轰响,唤起我们对历史的一些杂乱无章的回忆。脚下的卵石湿漉漉的,水在地下流动,叮叮咚咚的清脆水声上达地表,在空空荡荡的门洞里回响着。水声使火把映照出的奇异景象更加迷人。持火把女子用大而无当的眼睛盯着我们。她身上散发着浓重的樟脑的味道,我暗暗猜想,也许是从她那些飘飘袅袅的衣服上发出来的樟脑味道吧?火把上滴落的油火流淌在她裸露的腕子上,烫得她的皮肤滋滋乱叫,我心中恻隐发动,便说:“姑娘,您回去吧,我们摸索着也能找到要去的地方。” 在这段故事叙述中,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原因在于描写细致:描写了葫芦蔓、海草、雨声、屋顶水落下的声音、卵石、地表水流声音、持火把的女子。描写细腻,富有想象力。像这样的描写充盈在作品的每个角落。
二、大胆展现人对“性”的原始欲望。
作品对人的本能欲望“性”的冲动描写,毫不避讳,写得淋漓尽致,在其他小说中很难读到这样的一些描述,有避而不谈的含蓄。但莫言作品中的一些描写又显现出原生态,不觉得必须避之不读。例如对持火把女孩的描写:“墙上渗出的水珠像珍珠一样。她单薄如蝉翼的衣裙被珠光照彻,里边的肉体如同裸露。”有作者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更有作者的想象。“她从一个地方拿起一节蜡笔状物,然后仔细的涂抹着乳头。她的两只乳房笔直前挺,乳头微微上翘,这在有着巨大吸引力地球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她把一只乳头涂成粉红色,宛若一颗水灵灵的樱桃。” 细致的描写把人本性的原始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描写“我”和梅老师的感情起伏时也是直截了当,凸显出本能的状态。在描写“我”和三位女考察队员讲故事的情景更是让人感觉另类,但又让人感受到当时人的单纯。
三、长句的运用表达异样的感情。
作品在描写阮书记与赤脚医生片段运用了长句。“他们看到她看着那个白玻璃的酒瓶子想到这只盛过葡萄糖注射液的瓶子里泡着一根弯弯曲曲的黑树根一样的东西想到这物是鹿鞭即公鹿的阴茎很恶心猛然一惊难道是妊娠反应怪不得他像匹种猪一样整夜折腾肚皮好像要着火一股墨绿色的胃液与胆汁的混合物慢悠悠爬上她的咽喉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从这时刻起他们获得了洞察别人五脏六腑的能力。”这样的长句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赤脚女医生各种反应的连续性,反应速度之快,另一方面也透视出阮书记等一类人的人性丑陋与变态。“阮书记笑着说你发愣着快把它吃啦不用愁什么都不要发愁一切有我给你做主入党啦回城啦上工农兵大学啦一切都包在你阮大叔也就是我老阮的身上啦„„”这一长句把女赤脚医生的无奈与无助,把阮书记之所以能够肆意妄为的嘴脸描写得淋漓尽致。
四、以故事与梦境的形式呈现使作品空间无限。
作者用讲故事的形式,若干个故事与梦境穿插、链接出了本作品,让读者对故事的荒诞离奇、富有夸张性的想象不再质疑,作品有了无限的空间。
作品中呈现:大猫说“弟弟,你听听这个小屁孩在说梦话呢!”“我们做了许多梦。许多丢人的梦。”因为是梦境,所以故事情节才不合常理,因为是梦境才会想入非非。让读者体会作者用意的同时又感觉理所应当。二姑奶奶被抛弃与她的两个儿子天和地复仇环节,读了之后让人不寒而栗。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变态,人情的冷漠以及人们的愚昧与无知,让读者目睹了落后的农村社会现状。而这些又是故事,是祖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难免会荒诞离奇,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在描写食草家族由来部分更是以童话入手,绘声绘色。
总之,读了莫言《食草家族》这一作品,感受了近代农村人们的生活现状,情境展现真实而不加修饰,展现人性的本能状态而又描写得不让人唾弃。质朴的语言、以故事与梦呓的形式展开描述、细致的描写、夸张的描写、丰富的想象等使作品展现出来独特的魅力。
13.莫言作品特点 篇十三
及其文学作品
2014大学生村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会考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这让广大考生大为苦恼,接下来大学生村官网为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莫言及其文学作品》
一、莫言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2月17日,祖籍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 “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红高粱》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1日13时(北京时间19时)公布。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
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作品是《蛙》。
三、莫言文学作品《蛙》的简介
《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2009年出版。小说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融合为一体,塑造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形象,以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贴近生活的史诗般叙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路程。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蛙》的作者莫言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姑姑在乡亲们心目中成为魔鬼似的人物,但姑姑毫不动摇,对亲戚邻居也不手软。为此,侄儿蝌蚪的妻子王仁美因流产丧生在手术台,村里的王胆因被姑姑紧追不舍,在木筏上生下孩子后大出血死去。为了计划生育将无数“娃”阻挡在人世大门之外的姑姑,在宣布退休那晚喝醉了,回家路上,误入一片洼地,被无数青蛙包围、袭击。“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这时候,蛙和娃,通过姑姑的幻觉,打通了内部联系。在万分危急之中,姑姑狼狈万分地跑到桥上,遇上了郝大手。步入中年的姑姑跟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是某种意义上的忏悔。这时候,姑姑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但她对孩子充满从未有过的期盼,于是,她几乎是不择手段地让自己的侄儿和徒弟得到了一个孩子„„没有生过孩子的47岁的姑姑,最终救下了一位超生妇女的孩子,这也让姑姑的形象与内心变得格外复杂„„
14.黄庭坚作品特点 篇十四
1.早期
《花气诗帖》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早期所作。这件书作无款印,原是元二年(1087)附在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草书,纸本,纵30.7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篇字用笔顿挫分明,遒劲雅健,墨色浓枯变化相当自然。但作此书时,但用笔生硬,少圆转,结字缺乏生动,似乎尚未见到怀素《自叙帖》。还没形成驰毫骤墨,飞舞盘旋,谲怪恍惚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诗”字右旁写成“寸”,与“讨”字不分,这在草书中是不多见的。山谷素善雅谑,是否怪王诜一再送花催讨诗作,所以故意写成这样相戏?整幅字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小品。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诗中说:你送来的花香气袭人,彷佛使平日修行禅定的功夫都被扰乱了,但我毕竟已过了中年,今春欲写诗,思路艰涩,像在逆水的滩头行船一样。可知原诗是为王诜所作,确实有开玩笑的意思。
2.中期
《杜甫寄贺兰诗》帖,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4.7 cm,横69.6cm。北京故宫藏故宫博物院藏。
该帖系《宋元宝翰》册中的一开。笔法圆劲,笔势连绵,如龙蛇飞舞,达到心手两忘的境界。尾“寄贺兰”四字写作行楷书,矫拔精健,与前草书诗文的飞动气势相映生辉。虽短短八行,却是黄庭坚的草书佳作。此诗帖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庭坚《花气诗》帖堪称双美。《吴氏书画记》卷五、《平生壮观》卷二、《石渠宝笈初编》卷二著录。
3.晚期
15.莫言作品蛙读后感 篇十五
合上书的时候渐已破晓,一人,一灯,一夜,无眠。
这是一个关于娃的小说,莫先生用信的形式娓娓道来。四封信,一剧本。彼此间相互渗透着,渗透着人性的那份悲悯。
娃,孩子,作为全书的中心,姑姑接生娃,姑姑打掉娃,姑姑帮偷娃。读罢,心却久久难以平复。这该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远离了昨日的我们,在今朝回头看看过去,还是,会留下泪水吧。
建国,发展,天灾,作者没有任何的渲染,只是作为一个经历者,一点一点道来。朴实的言语,却组成了深情的故事。那段岁月,那些日子,也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慢慢叙述。
姑姑,人性服从于社会的代表着。政治家摩根索曾说过,政治受根植于人的客观理性支配。计划生育政策来的那么突然,姑姑由松子娘娘般的人物变成了刽子手,她秉公执法,将那些孩子送走。我不知道她内心是何等的悲壮,她定是一边受着非议,一边定是悄悄抹泪吧。
姑姑一辈子没有孩子。年老,她常常看着那些泥人。姑姑给每个泥人都命有名字。她记得每个逝去的孩子,一直记得。看到姑姑告诉蝌蚪那些名字时。心,一颤。
人权,社会。姑姑坚定贯彻自己的信念,然而面对着孩子的亡灵,她也困惑,她也懊悔。可是,那般环境下,还有可以选择的权利么。
死亡。
妈,常告诉我,女人生孩子就像经历了一道鬼门关。看到想方设法为生男孩的王仁美死在手术台上时。心,堵堵的。如果不是那个时代,没准,王仁美生下的孩子真的会天资过人,成就一番伟业。
可是,这是如果。
那个时代注定刻在历史的丰碑中。
人性,时间,磨砺。
那个时代姑姑的严厉执法不近人情似乎让那个时代感觉暗无人性,但现今时代钱权的驱使,看似很多事更近人情世故,但只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对弱者去缺少更多的关怀。
陈眉,一个才色过人而命理悲惨的弱者,从打工被毁容工厂不给补偿,到父亲车祸再到为人代孕骨肉分离。现代执法者对权利的亵渎一一展现,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姑姑看似不近人情,但她身上有更多人性的光辉,而现今人看似很有人情味,其实都是虚伪的表演。
文章在小狮子分泌出乳汁后戛然而止,这是社会的漠然。人性的冷漠至此到达顶峰,留下来的只是思考。
田中的蛙鸣,婴儿的啼哭,似乎真的在耳边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