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精选5篇)
1.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 篇一
习作5 教材简析:
“××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学会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
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每人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懂习作要求,拓展思路。教学过程:
一、初读例文,感知写法。1.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2.出示课本中的小闹钟插图,教师口述介绍《小闹钟》。
3.议一议:老师的介绍和你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引出“自述的形式”。4.教师小结:把小闹钟当作人来写了,像这样的写法,叫做“自述的形式”,(板书:自述),也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二、研读例文,学习写法。1.学习例文《小闹钟》。
(1)其实,老师介绍的《小闹钟》就在你们的书上,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例文《小闹钟》,想想:它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生:介绍了小闹钟的大小。
师:请你读一读描写的句子(学生读)。
师:写小闹钟的大小就是介绍它的外形(板书:外形)。
生:还介绍了小闹钟的颜色是天蓝色的。
师:写小闹钟的颜色也是介绍它的外形。
生:介绍了小闹钟的时针、分针、秒针,调节时间的旋钮和改变报时音乐的操纵杆。
师:这是介绍小闹钟的构造,(板书:构造)还有哪句话也介绍小闹钟的构造?(学生读:“在我的头顶,有一处精致的小房子,上面有精美的花纹,看上去像是古代帝王的宫殿。”)师:小作者看到闹钟上精致的小房子,就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宫殿,这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板书:展开想象)。
生:还介绍了小闹钟的作用,它可以到点报时和定时闹铃(板书:作用)。师:在介绍小闹钟的作用时,用了几个这样的词,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来读这些词,你觉得这些词用得怎么样?(师读:告诉、伸出、拿着、敲、唱)生:交流。
师:用拟人的手法,展开了想象,把小闹钟写成了会说、会动、会唱的人,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2.学习例文《小溪流的自述》。
(1)指名读《小溪流的自述》,其余学生边听边想:《小溪流的自述》这篇文章又是怎么写的?(2)学生交流。(板书:心理)3.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例文在用自述的形式 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时,是从事物的形状、结构、作用、心理等方面去写。那是不是介绍一个事物,这每一个方面都要写到呢?对,我们要抓住这个事物的一两个或两三个方面的特点去写,把它写得具体、生动。(板书:抓住特点)
三、明确要求,练写自述。1.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齐读书上习作要求。教师强调:今天要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事物,就是要把这个事物当作“我”来写。2.开拓选材思路。
(1)师:在我们身边,除了你今天带来的东西以外,还有哪些熟悉的事物?(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归类板书。如:玩具、家用电器、学习用品„„ 3.指导写作。
在这么多的熟悉事物中,你准备选哪个熟悉的事物写?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之间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拟稿。教学过程:
一、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拿出作文纸,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个事物写个自我介绍吧。注意写的时候不要看别人的,也不要说话,一个劲地往下写,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
二、赏读习作片断。
请两位学生分别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围绕习作要求来对照习作,共同评改。
(如果学生是写带来的物品,交流时可出示物品进行指导。)
三、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作文评讲。教学过程:
2.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 篇二
师:同学们,第六单元中一共有三篇文章,一篇是《诚实与信任》,讲的是一场小车祸;一篇是《珍珠鸟》,讲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还有一篇是《九色鹿》,属于童话范畴。编者为何把它们编排到同一单元里?
生:(小声嘀咕)是诚信?
师:对,概括得非常好!第六单元的主题就是“诚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练习六》(板书:练习六),重点也是来聊聊“诚信”——— 一个是聊聊有关诚信的故事,另一个是聊聊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
【思考:聊课,一个“聊”字,预示着聊的双方地位平等,关系融洽。聊课,某种程度上讲只是拉近师生距离的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聊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从而真正落实聊的内涵。】
(二)
师:首先我们来聊聊有关诚信的故事(板书: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练习六》,默读“处处留心”下面的故事,并试着用几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故事)
师:谁来试着说一说?
生:说的是兄弟俩卖酒的故事。
师:很好,点出了主要人物、事情,但是老师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谁来补充一下?
生:有一对兄弟卖酒,一开始生意很好,后来破产了……
师:概括得非常好!兄弟俩卖酒,一开始生意很好。故事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生意十分兴隆。是“兴隆”这个词语。
师:有没有呢?再找找。实在找不到的,再把故事认真地读读,记住要读到底。可以同桌讨论一下。(生同桌讨论)
师:(总结)是的。“红火”与“兴隆”意思差不多,都是说生意非常好。(板书:兴隆=红火)老师还有个问题,就是兄弟俩卖酒,开始为何生意兴隆呢?记得多读读第一小节,认真找一找,想一想。记得,至少读三遍。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是物美价廉,你们认同吗?
师:我看大家的答案并不统一,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物美价廉”这个词中,“物”在文中指什么?还有“廉”呢?可以先组一下词,看看哪个合适。
生:“物”指卖的酒。“廉”可组词“廉洁”。
师:想一想,廉洁与本故事有关系吗?
生:没有关系。
师:那么,“廉”又应该怎样组词呢?
生:是廉价。
师:对,说得很好,是廉价、低廉。那么,“物美价廉”这个词语在故事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酒美,价格低廉。
师:说得很好!“物美价廉”的意思就是酒的质量高,价格低廉。这也是酒店以前生意红火的原因(板书:物美价廉)。但是到最后它却破产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酒里掺水了。
师:是的,酒里掺水了。表面上看,弟弟多赚了钱,但是哥哥却认为弟弟把他们最值钱的东西卖掉了。你们说说,这值钱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生:是酒?
师:再想想,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齐)诚信!
师:对!对于商家来说,最值钱的东西是诚信 (板书:诚信)。但是弟弟却把它用二两银子卖掉了,所以酒店破产了。他最终明白了,流着眼泪,悔恨地说———弟弟会说些什么呢?好好想想。
生:我明白了,原来做生意最值钱的是诚信。
师:一开始生意很兴隆,到最后却破产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了诚信。同学们,课后如有时间,可以接着往下编。其实,不仅做生意需要诚信,做人更是需要,因为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一点。
【思考:聊课,虽然聊的气氛融洽,但是聊的内容却容易跑题。而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方向,正确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概括故事内容这一环节,我的预设是按部就班,围绕故事后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边读题边思考,但是学生在概括故事内容时,意外提到了酒店生意很好,最后却破产了。于是,我引导学生顺势而上,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兴隆”“红火”以及“物美价廉”的意思,而且还知道了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从而将整个故事的学习“聊”成一个整体。】
(三)
师:我们聊了诚信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来聊聊有关诚信的名言(板书:名言)。刚才一位同学说得非常好,“火心要空,人心要实”。现在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这几句诚信名言。大家先跟我来读读。
(教师领读三遍,声音一遍比一遍高。接着学生自由诵读几遍,并尝试背诵。)
师:同学们,对这些有关诚信的名言,相信你们肯定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请你们说说,这些名言是什么意思。任选一句谈谈。
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的理解是,君子答应的事,就是四匹马也难追回。
师:大致意思差不多。只是这里的“驷马”不是四匹马,而是指四匹马拉的马车,形容速度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意思是只要话说出口,无论怎样也难以挽回,即便当时速度很快的四匹马拉的马车也不行。其他同学有没有?
生:“人无信不立。”我的理解是做人的根本是诚信。
师:说得很好,很有哲理。还有吗?
生:“火心要空,人心要实。”这句名言的意思是,烧火中间要空,才能烧得旺;而做人却要实在,不能虚假,这样才能交到真朋友。
师:你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言必信,行必果”和“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生说)
师:同学们,书上的这五句名言,你们说得非常好,理解得也非常透彻。现在我们集体再来背一背。
师:同学们,有关诚信的句子还有哪些呢?
生:还有《诚实与信任》中的“人与人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师:对!那么《珍珠鸟》这一课呢?
生:(齐)“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
师:那你们能不能再想一想、说一说有关诚信的句子呢?(生说)
师:他们说得都非常好,稍一提炼,不是名人名言,起码也是凡人小语。学名言,更重要的是用名言。我希望课后同学们把这五句诚信名言背下来,会默写。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用上,不仅用在作文里,还需要用到做人上。你们能不能做到?
生:(齐)能!
师:好!我有这个信心,因为我们班的学生总是最棒的。
【思考:有关名言的学习,要求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背诵,一个是理解。在学生聊的过程中,我也积极关注生成。聊课,说到底就是一种对话。教师在对话中要把握方向,启迪学生思维。】
(四)
师:在这节课中,我们围绕“诚信”聊了两个话题,一个是故事,一个是名言。虽然课聊到这里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有关诚信的教育才刚开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班的学生能够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下课!
【思考:针对教材中的练习,相对而言,教师能够发挥的余地较小。在这堂课上,我跳出常规模式,结合大单元思想,通过“聊”来串起整个课堂,不仅使课堂板块分明,而且还为学生的精彩生成营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通过聊故事、聊名言,最终聊到学生做人。一节课聊下来,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3.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 篇三
尝试一:“写什么”和“怎么写”谁主沉浮
第一次磨课开始了。通过讨论,大家一致通过,“写什么”一笔带过,重点落在“怎么写”上。三位老师从两篇例文的不同教学方法入手,由点到面,着重指导技法,写好同一类的物品。思路一:以电脑为例,学第一篇例文《小闹钟的自述》,让学生学会写电器;思路二:以扫帚为例,学《小溪流的自述》,让学生学会写教室里的物品;思路三:两篇一起学,放手让学生写一件熟悉的物品。
第一遍试教下来,我们听者着急,上课者更着急。课堂上学生被动说电脑、写电脑,无兴趣、无激情,再加上学生对电脑的构造很难准确表达,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单调,缺乏吸引力。整个课堂感觉充斥着写作技巧的指导,缺乏儿童的童真、童趣。
尝试二:“技法多”“童趣少”如何改观
第二次磨课开始了。面对不成功的尝试,我们开始寻找失败的原因和新的对策。像电脑这一类的电器,是学生不够熟悉的,也是很难表述的,看来内容得换,就换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吧,如玩具等;重点指导写一种物品,看似教会学生写细致生动,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创意,看来该放手让学生写,在学生习作后作重点指导,可避免这一问题。新的思路形成了:思路一:学第一篇例文《小闹钟的自述》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通过观察心爱的物品说一说,然后介绍某个方面;思路二:学《小溪流的自述》后,教师出示一把扫帚,让学生观察练说,再展开想象,写一写扫帚的遭遇;思路三:学完例文后,出示大树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大树的内心,通过口头自述,指导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第二次尝试也结束了,效果仍然不满意。写心爱的物品,学生有些兴趣,但主要是以观察为主,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写扫帚,只是出示了一把平平常常的扫帚,观察、想象很平常,写出来的文章也很平常;写大树,更是与学生离得远,无法引起共鸣。问题出在哪儿呢?
尝试三:从“有我”到“无我”
大家仍在反思,仍在琢磨,似乎一定要找到一条真正回家的路。有的说,还是以大树为例,出现各种各样的树,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其实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但我们当时还没能走出误区,信心不足;有的说,还是写书包吧,这是学生的随身之物,学生有感情,有话写。有的说,我们重写扫帚吧,两把扫帚比较着试试看,一听构思,行!就这样上。
结果,一举成功!
这堂课上,老师带着学生学例文后,拿出了一把新扫帚,让学生帮这位不会说话的扫帚小姐介绍自己。学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展开适当的想象,将扫帚的外形介绍得较为生动有趣,教师则借机指导叙述要有条理。听:“我是一位美丽的扫把小姐,头上长着又密又长的红头发,就像一丛草,红通通的脸蛋上长着两个小眼睛。‘眼’不可貌相,它的作用可大了!如果没有它们,我的头发就会七零八落;更重要的是,我的眼睛虽小,视力却是3.0,地上的一点小碎屑都休想逃过我的眼睛……”接着,老师拿出了一把扫帚,告诉学生:两个月后,这把扫帚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让学生看了一段同学伤害扫帚的录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笔来替扫帚小姐“控诉”一下。学生自然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感而发了。看:“那一天,是我永远忘记不了的日子。放学后,扫楼梯的两个同学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一位同学败下阵来,却又不甘示弱,一把操起我,狂舞着向对手冲去,对手也拿着一把扫帚,剑一样向我刺来。‘啪!’ 我的脸皮立即被刺破了,几乎昏了过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同学立即又发出了‘破空寒冰砍’,又是“啪”的一声,我苗条的身子一下子被撞断了……”
【教学反思】回顾我们的教研之路,我想: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回归本真,真正踏上回家之路,我们必须记住两点:
1.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已经储备了很多关于“写什么”的积蓄,问题是在我们的习作课堂里能否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话题,从而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地唤起学生的储备。因而,“写什么”即文章的内容是第一位的。至于“怎么写”即用怎样的形式来写,那要看对何人表达,在何种场合表达,为达到何种目的而表达,不必刻意去“包装”。
2. 教师“有童心”比“讲技巧”更重要。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在第三次试上的作文课上,教师的教学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面对漂亮的扫帚小姐他们禁不住赞美;而面对面目全非的扫帚小姐,他们同样生气、难过。在他们有话要说,有情要诉的情况下趁热打铁,让他们动笔写自然水到渠成了。
这样,当写作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完全融为一体时,写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变为写作了。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追寻一种儿童精神。我们的教师具备童心非常重要,因为童心闪烁真诚,童心引领发现,童心诱发灵感,童心升华情趣,童心会使教师时时充满童趣,时刻理解关注孩子。
【同伴点评】纵观这次课题研究活动,虽然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败有荣,但对于老师们来说,付出值得,收获颇多。尤其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真正明白了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创造各种条件和机遇,便能激发儿童的潜质,擦亮他们尘封未启的“天使之眼”,教会他们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用自己的童眼、童心去感受、去爱憎、去感动,产生倾诉的愿望,从而写出一篇篇感人的作文,描绘他们美好的童年。
4.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 篇四
一、各课课外知识:
6、《天安门广场》:1949年10月1 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祖国妈妈今年迎来了她68岁生日,我国的开国领袖是毛泽东,现任主席是习近平。
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新北京十六景”:1.天安丽日(天安门)2.紫禁夕辉(故宫)3.白塔推云(北海公园)4.红楼大观(大观园)5.大钟声远(大钟寺)6.圜丘清音(天坛)7.卢沟狮醒(卢沟桥)8.香山红叶(香山公园)9.颐和慧海(颐和园)10.明陵落照(明十三陵)11.燕塞雄关(八达岭长城)12.慕田古堞(慕田峪长城)13.盘古遗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4.十渡浮峦(十渡风景区)15.幽峡流碧(龙庆峡)16.龙潭漱玉(白龙潭)
二、字词
(一)会写、会读、会组词
第二课:瓦 栋 央 泽 严 宣 政 府 仪 式
(二)易读错 第二课:政 泽 宣
(三)易写错
第6课 :栋 政 宣
(四)词语表达与运用
1、方位词的运用
2、“象征”的涵义。
3、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富丽堂皇、金碧辉煌、雄伟壮丽、雕梁画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4、描写人高兴的词: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喜气洋洋、欣喜若狂、眉飞色舞
5、描写花多的词: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颜六色
6、描写欢庆场面的词:欢天喜地、热火朝天
三、句、段
(一)语法 第6课:
1、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3、“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象征的手法。
4、“五十盆鲜花·······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比喻的手法。
5、“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对偶的运用。
(二)标点
第6课:双引号的使用。
(三)积累要求
第6课: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四、篇
第6课:《天安门广场》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本文在表达上结构严谨、层次井然;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壮观辉煌,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五、小练笔
5.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根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着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引起学习兴趣。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渗透理想无贵贱)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那你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吗?通往理想的桥梁又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说勤奋
解题:“说”就是谈的意思。这是一般说理的文章。说理性的文章和我们平时学的文章不同,它要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去用事例证明,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
2、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勤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检查课文是否读顺。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疏通课文引导分段
作者通过哪2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说明观点、列举事例、总结观点 再次快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讲解难写字。
惯:右边笔画较难写上面不要写成“母”,不是两点而是一竖。末:上横长,下横短,注意“未”区分。
2、学生描红仿影。作业设计:
1、了解一些名人勤奋的故事
2、书写生字、形近字组词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童第周、司马光等的勤学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投影出示: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认识设问句——自问自答。
(3)理解通往理想的桥梁是指“实现理想的途径”。
(4)将这句设问句换一种说法: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5)小结:是啊,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6)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艰辛的劳动。说说读了这句话之后的感受
古今中外指:中国外国古代今天,就是说所有的
成功者的成功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作者说得对不对哪?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中作者给我们举了那两个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2)出示自学要求:A、认真朗读2、3 自然段,看作者主要写了谁的勤学故事?B、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他们的勤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C、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人的故事。
(3)交流:A、围绕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材的故事。
B、我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人,从他小时侯砸缸救人,从他在别人玩的时候专心读书可看出。“警枕”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C、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
天资聪明
勤奋成材
编成《资治通鉴》)
(4)出示句子: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5)听完了这个小故事,我想你对这两句话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6)小结并过渡: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加上他的勤奋学习,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童第周的情况并不与他相同,谁来说说童第周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童第周 起步晚
基础差 勤能补拙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7)交流:A、认为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B、从“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可看出他的基础很差;从“终于”可看出他的成绩得来不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都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来之不易。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C有感情地朗读童第周的故事。
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背诵2、3自然段。
4、小结:勤奋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材,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古今两个人的生动事例证明了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5、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名人勤奋的故事,那你知道哪些外国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引述:难怪说: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导学习第三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____,才能____。
(3)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在文中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出示第一节中心句。那你看到我们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你想把那句话送给他? 积累有关名人名言。作业设计:
1、抄写一句名人名言勉励自己。
2、准备一个名人勤奋的小故事,故事会。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
天资聪明
编写《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练习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只有一生勤奋,才能____,才能____。
2、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二、感情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第四题。四.讲故事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不论是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能成才。今后,希望同学们以司马光和童第周为榜样,勤奋刻苦学习,相信你们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了解李时珍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老师简介李时珍
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2、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3、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三、再读课文
1、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就更好了。(生读文)
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
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3、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引出: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哪个好,为什么?联系生活用“一心”说句话。“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4、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鸟儿都飞回到树林中,他们怎样?引导读句子,读出他们的焦急心情。小结:原来,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5、你认为当时李时珍在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引导从“就”字,你读出“随便、毫不犹豫”)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吃的是一点点苦吗?从中你看到什么?
三、拓展延伸
自学课文,思考: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下节课交流。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他们吃了那些苦呢?
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联系“找枯枝、生火、舀水、煮水、啃干粮”等动作体会)你还可以想像,他们还吃了什么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理解“长年累月”和“50岁”
补充资料: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4、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明白李时珍所吃的苦)
学生写话
5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6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听了这句话,你认为他是——人。
1、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1)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对比感悟:李时珍端详了一阵。
李时珍看了一阵。随文理解“端详”,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感受他的“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
(2)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李时珍是个严谨认真的人)
(3)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照在李时珍的脸上,只见见他......(学生想像——叙写)(4)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2、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2)出示:《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本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你知道哪些中药?知道它有什么用嘛? 三复述课文 作业设计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_______与______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师徒谈话 以苦为乐 月下记录 认真严谨
18、维生素C的故事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的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实践。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你吃过维生素C吗?那你知道你身边的人谁吃过?为什么要吃?课前,让同学们了解了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知识。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2)指名认读,齐读。
3、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板书设计
18维生素C的故事 拖累 艰苦 浑身无力 神秘 危险 不治而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复述课文主要意思 二阅读理解
(一)品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反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2、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到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读后讨论。
4、指导朗读。
5、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结果船员就会慢慢死去。
6、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二)品读课文2—5自然段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茺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这时有个奇迹发生了,是什么奇迹哪?请同学们自由朗读6到8节,找到答案。
(三)品读课文6—8自然段
1、什么奇迹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6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2)改为陈述句。
3、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总结课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板书设计
18、维生素c的故事 沉重
海上凶神 擒着眼泪 更沉重
又惊又喜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以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为主。教学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语言叙述,导入新课 同学们, 我们背了很多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进行一次赛诗会,我说上半句,你接下半句,敢接受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海内存知己
(1)会对吗?齐对(天涯若比邻)连起来读两遍。
(3)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当然“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齐读
(2)找出两组反义词远(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说距离远,咫尺是说距离近。(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朗读时,我们应该强调前半句, 还是后半句呢?
(4)指导朗读,用上关联词语说句话,一会转折关联词语突出的重点。
2、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3、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你想了解它吗?你想到网上漫游,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过渡:真是没想到呀!同学们家中都有电脑,也会上网,那就来说说你对电脑的认识吧!
二、学生质疑,自学课文
1、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2、生质疑。学生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奇妙的国际互
蜘蛛 跨越 熟悉 邮递
付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交流问题,学习课文。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看见的电缆、光缆,看不见的无线电波)(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我们以前也见过这样的,你还记得哪些?我们在写作文时,我班同学写自己跑的快时就用上了双引号,来形容自己。同学们以后在文章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一用。
(9)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3、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3、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找出答案画出来)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引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4、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作业设计: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3、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速度快
近在咫尺
息息相关
无所不有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习作5 教学目标:
从两个习作片段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重点、难点:
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准备:
课件、例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学习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感受它每天的生活,体会它的喜怒哀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两天我们同学都把自己介绍了一下 这就是自述。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你们通过自述让别人了解自己。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些新朋友,他们非常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乐意吗?
2..投影出示:书包 黑板 文具盒 钢笔 台灯 小闹钟 布袋
他们也很高兴认识你们,初次见面,总得介绍下自己吧。可是他们不会说话,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交流。3、感知学法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瞧,小闹钟开口说话了。(教师手拿小闹钟,范读例文《小闹钟》,老师最好把例文背下来。)拟人,想象他们的想法、语言。
学生听,然后说说听后的感觉。(没有生命的东西开口说话了、有趣、生动)教师小结:象这样的写法,叫“自述的形式”(板书)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可以示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二、学习范文1
1、小闹钟的自述很有趣吧!其实他就是想告诉我们一句话:“,我是小闹钟,我很()。”
2、生回答。“我很漂亮。”“我很可爱。”……
3、过渡这只小闹钟会说话,会唱歌,多么特别啊!(板书:我很特别。)深化主题:
4、读例文《小闹钟》,思考: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介绍了哪些特点? 文并思考。
出示;并板书: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再读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
4、在我们身边很多事物都像小闹钟一样想介绍自己,你们愿意帮他们说说吗?在教室里找一找,你想帮谁介绍。
三、学习范文2
1、同学们,这些事物和我们是老朋友了,因此不必介绍自己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等,它想和你们说说心理话(板书 “心理”),把他们的高兴、伤心以及自己的愿望(板书 “愿望”)都告诉你,你愿意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吗?
2、人有快乐、烦恼,这些事物他们虽然不会说话,同样也有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烦恼。读读《小溪流的自述》,体会一下小溪流的快乐、烦恼是什么?
3、你看,事物有快乐也有烦恼,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你是快乐的,这个事物就是快乐的,你用烦恼的眼光看他,他也是烦恼的。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事。
出示:课桌 书本 小花 蔬菜 水果
假如你是这些事物,你会说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如“课桌、书本”原来的样子,后来被学生损坏,心情,愿望,“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不爱吃等
四、总结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要求;
1、用“ XX 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2、要求写具体、生动。
看来有些事物还真烦恼呢,其实不是样样事物都这样的,播放《小草》看,这是一棵小草,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过渡:这棵小草从来没有寂寞,没有烦恼,最大的快乐就是和朋友一起遍及天涯海角……很多事物他们有烦恼,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它们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把他们的快乐撒向四面八方。大家找找看,有这样的事物吗?让我们也替他们说一说。
通过自述就能让别人了解这些事物,要让别人了解就要介绍得清楚,小闹钟通过自述让我们喜欢他,小溪流通过自述让我们更关心、爱护他,只有我们介绍得生动,才能使别人喜欢这些事物,关心爱惜他。
五、开拓题材
其实像小草一样的事物有很多,你们看蜡烛、绿叶、泥土、无名的小花还有很多。尤其是我们同学使用的文具,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他们写个自我介绍吧。
如果你不想写这些,也可以写你喜欢的其他的事物。
1、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3、修改。4、誊写。板书设计:习作5 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自主修改
1、修改的途径;同学们,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
现在我们就进行写作文的下一项——修改
同学们你们可别小看修改这一项内容,古代的诗人在修改的自己写的诗的时候,有时能用几十个字进行修改。最后直到用的词最准确才罢休。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就修改了几十次。那么修改我们的作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开始呢?把你们的想法会说一说。
错别字
不通顺的句子
病句
不恰当的词语
1、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2、修改: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把你们最中肯的建议说一说。互改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六、誊写:
在誊写的时候注意:要认真书写每一个字。
练习5 教学目标:
认真读短文,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体会用上成语的好处。熟记成语和鲁迅的名言。练习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短文内容来把故事补充完整。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处处留心”这一综合性练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读读背背,积累8个成语和一则名人名言。教学过程:
一、教学“处处留心”
1、出示电脑图,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脑的几个主要部件及作用?(1学生介绍电脑几个主要部件的作用,导入新课。自读《争功》。
(2)你能说说这则童话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小主人会说些什么呢? 2反馈
3、有感情朗读故事。
4、把故事补充完整。
5、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话写下来。
6、把划线的部分用成语代替。
7、师评议。
二、教学成语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本单元相关的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3)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2)集体背诵。
练习说话:用上一两句成语说一段完整的话。
一、教学名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名言?它是什么意思?
1、指导。
(1)让学生自读名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名言的含意。(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把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5)集体齐读。
2、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3、反馈。
(1)指名试背。(2)集体背诵。(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5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指导写好“捺”,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指导
1、指名读字。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
3、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共同点。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捺要伸长,才能托住上面)
二、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三、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四、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图意,②补画第2幅图,③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二)指导
1、指导看图,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个人?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他们取名。说说看图的要求
2、揭题:帮他出主意。
3、指导。
(1)创设情境:过几天,我班要举行“神6”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队委员们正犯愁呢!你能帮他们出点子,想想办法吗?(2)指名说。
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要动脑筋,想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说话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4、集体交流,评议。(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是否把注意说明白)
5、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做法,对于这些做法,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
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办法有简单有效才行。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1、当别人遇到难题时,你是怎样帮别人出注意的,那个注意管用吗?自由谈一谈。
2、假设别人遇到什么难题,你会怎样帮他?
三、面对班级实际谈谈
1、班级最近正在选“我与奥运”美文征文,大家都觉得是一个表现自己文采的好机会,但却没有人将文章写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2、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自由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苏教版四上语文习作一11-19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06-16
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四11-2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范文11-11
苏教版语文上册习作二10-23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教学计划07-15
六上苏教版习作六范文11-1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范文07-23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四范文10-25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1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