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2024-08-07

企业纳税筹划管理(精选8篇)

1.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篇一

浅析纳税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论文

刘肖君摘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发展,必然承担法定的纳税义务。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和业务的多元化,很多企业需承担较重的税收负担,这种支出有时又成为制约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的桎梏。所以税款征收与合理避税,成为企业管理一直关注的问题。纳税筹划实质上仍属于财务管理范畴,是一种理财活动,其管理效果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新税法的颁布后,企业所从事的纳税筹划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首先总结现阶段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突出新税法体制下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企业纳税筹划的具体运用,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纳税筹划;合理避税;税收负担;企业税负

一、企业管理中开展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

纳税筹划追求的是企业实现合理避税,与偷税、逃税有本质上的区别,任何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必须以尊重税法、遵守税法为前提,通过适当的手段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从国家立场上看,虽然企业纳税筹划会相应减少应缴纳的税收额,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从事的合理避税行为有利于政府发现税法制度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能够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征收管理实践来不断补充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更好地实现依法治国。从企业的角度分析,纳税筹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纳税筹划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财务管理活动,它具有事先性和筹划性的特点。该活动已经超越了单纯狭隘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企业相关负责部门和人员在进行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之前,需要征求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战略的考虑意见和要求,特别是当纳税筹划环节涉及经营活动时,是否需要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更是需要高层管理的介入。

所以合理的纳税筹划会使企业的管理层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制定出正确有效的财务决策。而筹划方案的选择与确定期间,又会促使很多经营管理环节发现不合理之处,尤其是成本核算与风险控制等财务管理环节,对每个不足之处的改进又可以很好地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利于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税收筹划简单地说就是合理利用各种税收筹划工具,综合企业的各个纳税环节,最终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负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税后利润。因此,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方法,其最终的目的是合理、合法地提高企业的税后利润,这种管理效果可以直接促使企业顺利地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这种行为的满意度持续增强时,又会更加刺激企业规模经营,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不断的成长。

鉴于纳税筹划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纳税筹划工作。不同的企业面临的具体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采取的纳税筹划方法也不同,而且任何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与完善。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的变化

对企业来说,可能涉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各种税收缴纳。但众多税种中企业所得税是税负负担中的主要部分。

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此次修订主要是借鉴国际经验,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具体征收与缴纳做出了修改。这种变化使很多企业在旧的法律环境下使用的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失效,所以现阶段企业要继续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工作,必须详细研读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关注制度变化带来的筹划手段的调整方向,准确把握新体制下企业合理避税的各种途径。

概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注意调整。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取消。为实现公平竞争,我国彻底取消了实施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纳税人的税收待遇统一起来。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就不能企图通过设立成外商投资企业的方式来减税。二是很多具体的优惠政策都发生了变化。总体来看,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原来的“区域调整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调整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政策。而且我国的税收管理条例具有典型的时效性,在此政策方向的指导下,目前我国税负的很多优惠政策都是短期内一年甚至具体到几个月份有效,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关注政策方向的变化和具体优惠政策的限制条件而简单地通过选择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点为注册地来避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很可能已经触犯了税法和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所以企业必须实时关注政策、法规、条例的细节变化,认真分析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使合理避税行为变性。三是新企业所得税法要求企业在报税时附送关联业务报告。很明显政府是想通过对企业关联业务的检查,发现一些利用转嫁收入、提高成本等关联交易避税的行为,所以企业之前利用关联交易合理避税的做法就行不通了。这是与旧所得税法相比变化较大的部分,需要企业对纳税筹划方案予以及时的调整。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很多方法,本文将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分析纳税筹划的运用。

1.设立阶段选择企业组织形式避税

虽然取消了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很多企业通过设立外资企业进行避税的想法失败了,但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对企业组织形式、税率和税收优惠等放松了限制,并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最典型的.就是如果企业集团想扩大经营,那么在分立公司时,考虑到分公司前期组建投入较大,而且初期经营不稳定,市场有限,很可能会有亏损产生,所以就会选择先以分公司的形式存在。因为分公司属于非独立法人,在计算税负时允许与母公司合并纳税,这样就可以减少企业集团的经营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分公司又不必在经营利润不佳的情况下承担税负,减轻了成长与发展的阻力,而整个集团的税负必然大幅度降低。当分公司步入正轨之后,获得了持续的稳定经营利润,可以再改变为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形式,为母公司分担税收负担。例如,A集团母公司成立了B分公司,第一年因人力、物力投入集中,成本较高,而创收有限,总体经营亏损100万元。如A母公司今年的经营利润为1000万元,那么在计算所得额时就可以减掉100万的分公司亏损,只对900万元承担纳税义务。而如果设立的B公司是以子公司的形式,在亏损100万时,子公司不纳税。而A母公司仍应对其1000万元的经营利润承担纳税义务,多缴了25万元企业所得税(100万元*25%)。显然,初期选择子公司的形式不是最佳选择。

2.筹资阶段选择税负低的筹资渠道避税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健全,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宽阔: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企业自我积累、企业间拆借、发行债券和股票、商业信用等形式都可供企业选择。但不同的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差异很大。抛除其他影响因素,从减轻税负的角度看,企业利用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筹资承担的税负最轻,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税负最重。因为,作为企业形式存在的市场主体,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取得经济利润。一旦获得利润之后就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利用其他企业的对外投资发展实业,那么在企业经营产生收益后,投资企业因获得投资收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这样使被投资企业实际税负相对降低。如果是从金融机构贷款取得发展资金,因为财务费用允许税前扣除一定的比例,那么企业在按期归还借贷资金利息后,又可以降低经营利润,即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所以筹资渠道的选择也是纳税筹划的重要环节。

3.投资阶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避税

税法根据企业不同的设立方式规定了不同的纳税义务: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并与接受投资方分配利润,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当前很多企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迅猛,投资方式也多元化。而不同的投资方式有不同的纳税义务,这样在具体的选择上就是纳税筹划的分析点。如果考虑到上述优惠政策,企业在投资时就可以视企业当前的发展实力和具体条件加以组合:A企业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出资,B企业以货币出资,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这种投资方式可以免缴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在房产出售环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又可以享受加计20%扣除的优惠政策,只需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极大地减少了税收额。在经营目标完成后,如果企业有新的投资方向或其他考虑,又可以解散或分立或进行股权转让。

除了投资方式的选择有值得推敲之处外,投资行业和时间的选择也都可以实现避税效果。但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掌握税法条例的及时变化,动态地进行纳税筹划管理。

4.利润分配和纳税申报阶段的合理避税

当前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形式一般有两种: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如果以现金股利的方式分配利润,那么企业股东需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我国并未对取得股票股利行为规定纳税义务。所以,很多股东为了避税或考虑到企业现金流动性等其他原因,往往要求企业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这也是企业在分配利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

2.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篇二

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最大限度的运用流动资金进行筹资、投资等等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是社会的细胞, 它的健康发展才是税收的保证。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不仅是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更是实现企业净利润的最大化重要的一环。因为净利润等于利润乘以一减去所得税税率, 最直观的反应了税收对企业最终利润的影响是百分之百的。净利润的多少的间接影响因素有计入管理费用的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以及其他税法的特殊规定等等。

合理的纳税筹划是寻求企业最大发展的与政府政策最佳结合, 是与现代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必要选择, 使政府与企业实现共赢的选择, 同时使企业合理的优化资源, 保护环境, 增强企业纳税意识, 减少偷税、漏税的发生, 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纳税筹划的影响因素

1. 纳税在财务管理中的体现。

企业主要的收入、资金链的循环来源于货物的销售, 而具有咽喉作用的销售是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主要税种。企业完成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 在货物进口环节缴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在生产环节缴纳消费税;在批发零售环节缴纳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最后完成货物的流转, 就所得部分缴纳所得税。

国家税收来源于个人行为:转让无形资产交营业税、销售不动产交土地增值税、书立和领受签订合同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交印花税、购买车辆交车辆购置税、从事非农业活动占用耕地交耕地占用税、接受房产交契税......

税收是对国家财富的再分配, 为了平衡社会财富缩小贫富差距。因此国家对个人的所得使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的不动产交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农村的住房不缴) 。

税收渗透在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 随着资金的流动而产生, 每个环节相互联系, 环环相扣。因此, 进行纳税筹划不仅仅针对某一环节、某一行为、某一物品, 而是要在财务管理的角度纵观全局,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是总体企业效益最大化。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结合国家政策来考虑税收筹划问题, 同时要兼顾局部,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局部着手, 整体筹划做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2.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体现。

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通过最终的财务决策表现出来, 而每一个财务决策影响企业的方方面面, 财务决策的成败决定一个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生死存亡。细节决定成败, 进行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决策的百年大计。纳税筹划是具有明显特征的企业高层的管理行为。企业管理者主要是财务总监要对企业的纳税筹划有一个明确而又清晰的认识, 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安排, 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必须及时获取各种信息, 例如:国家的新经济政策、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调整、变更。企业管理者站在总体的角度对企业发生的相关纳税项目做一个统筹处理, 制定合理的纳税方案, 选择其中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纳税方案, 做出最优的财务决策。

二、纳税筹划的方法

企业为实现净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其中纳税筹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纳税筹划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减少计税基础。

最终企业缴纳税款等于应纳税额乘以适用税税率。两个变量, 其中适用税税率是通过法律明文规定的, 不可变更。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计税基数来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减少税基的方法:

方法一:分割从税率的特点来看, 有许多的差别税率, 国家从实际出发避免繁重的税负, 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和财产过了某一临界点, 税率会大幅度的增长, 对于巨额财富利用税收进行二次分割, 促进社会平衡。纳税人这时就可以对收入和财产在多个纳税主体之间进行分割, 这样不但减小了计税基数, 同时也可以降低税率层次, 双向减少所缴税额, 也有利于国家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纳税主体分割的筹划, 还可以设立分支机构, 以大化小, 以小化无。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 随着业务的增多利润额也在上涨, 庞大的业务量运营体系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也带来了危机, 同时还有繁杂的税收。企业极易出现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可以通过设立分支机构, 成立独立的企业法人, 自负盈亏独立承担责任, 不但可以解决公司体制日益膨胀的问题, 还可以享受国家税收政策的优惠。从公司的发展角度来讲由于公司设立初期亏损性较大, 以盈补亏, 不但享受了国家政策还可以避免多交税, 同时分支机构的后续发展会日益壮大, 促进公司整体的发展。

发展社会公益, 也可以减少计税基数。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 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要想名利双收, 就必须得发展社会公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国家在此企业的投入上给予了极大的税收优惠。企业发展公益的实质是拿国家的钱, 赚企业的名声和信誉, 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例如:“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的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准确及时的关注国家宏观政策, 调整财务计划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 发展企业设施等。国家出台了法律规定“2013年12月1日起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 (包括开票机) 支付的费用, 可凭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 (递减额为价税合计额) , 不足抵减的可结转下期继续递减。”这样不但减少了税收, 也方便了企业的纳税管理。

2. 推迟缴纳税款的时间。

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与税务机关打交道, 纳税管理中税款的缴纳都有一个合理的期限的限制。在财务管理中我们知道货币的时间价值, 推迟缴纳税款并没有减少应纳税额, 倒一个时间差获得一笔资金流, 同时可以减少企业对银行的债务利息, 节省企业资金成本, 积少成多,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过程中,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企业财富。这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合理的利用现金流量的重要筹划。

三、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前的筹划, 纳税筹划不仅仅是在纳税义务发生时的合理避税, 而是发生于企业各个环节。首先我们来看看增值税, 在需求计划制定时, 纳税的潜在义务就发生了, 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也随之而开始。实例来看看纳税筹划可以节省的资金:

A为民营企业 (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的适用税税率为17%) 在购买F材料时, 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从N民营企业购买原材料F (N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税率为3%, 并可以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每平方米的含税价为9000元;

方案二:从Q个人独资公司购买原材料F (Q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 只可以取得普通发票) , 每平方米的含税价为8000元;

方案三:从M民营公司购买原材料F (为增值税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税率为17%) , 每平方米的价格为10000元 (不含税) ;

假设该批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每平方米的不含税销售额为18000元, 其他相关费用2500元, 为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对A公司的购货方进行比较和选择:

企业发挥财务管理的要进行纳税筹划分析, A公司从N公司购买原材料F (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由于A为一般规模纳税人而卖方N为小规模纳税人) 可以按3%的进项税额抵扣, 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Q处购货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则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从一般纳税人购得的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不同的抵扣额会影响企业最终的税负, 进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因此, 我们要用数据做最有力的证明:

方案一:净利润=

方案二:净利润=

方案三:净利润=

我们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应向N公司购买原材料F, 通过纳税义务发生前的筹划, 会给企业财务节省近1372.5至2459.56的资金, 积少成多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庞大的资金。

纳税义务发生时我们也应该比照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首先制定合理的纳税计划, 通过各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既要依法纳税又要合理的减少纳税额, 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中, 纳税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相辅相成, 相互渗透共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并做好纳税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 (03) .

[2]晏双彪.做好税收筹划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云南地税, 2006, (06) .

3.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作用1前言

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便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资产融资、投资和经营管理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财务管理是科学的一个价值管理体系,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纳税筹划则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经济变量,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经济环境要素。由此可见,挖掘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内涵,将纳税筹划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对企业的健康及长远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纳税筹划的主要特性分析

2.1筹划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有着显著的提前筹划及规划的特性。通常而言,随着企业发生一系列的经营行為,才逐渐的出现了税款缴纳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纳税。与此同时,企业的纳税筹划并非是等到经营成果变现或者经营活动进行时才对纳税筹划加以考虑,而是在立项初期,在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之前便对纳税筹划的合理方案加以预先制定,并且这种纳税筹划方案的确立应当与投资理财知识、纳税体系知识以及经济运动加以有机的结合,并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的部署及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税款缴纳的正规基础之上促使最大化经济收益的实现。

2.2合法性。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纳税人应当以相关税法方面的财经法规条例当作纳税筹划的执行准绳,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纳税活动和征税的有依有据及执行有序,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不可以违背我国相关税法方面的财经法规条例,并且必须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合。因此,在企业的纳税筹划下所执行的各项决策方案基本上都是在存在多种可供方案、确实未明确方案时进行的,并且具备着显著的合法性。

2.3专业性。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是税务计划的一种过程,然而,在具体的计划当中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因素,所以,必须根据所涉及因素的多样化及多元化,采用与之相应的多样化筹划方案。从执行筹划方案所涉及的诸多方法来看,通常主要的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法、决策部署法以及预测方法等;从相关体系知识的利用方面来看,其包含的主要是运筹学方法、会计事务处理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等。因此,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所运用的方法十分的复杂与系统化,也就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专业性。

3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分析

3.1在投资方面的作用。企业要想在进行投资活动当中开展纳税筹划,那么就必须借助于合理且科学的对企业的投资行业、组织形式以及投资对象加以选择,并且对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及经济决策加以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减负,充分的确保最大化企业利润的实现。比如,在设立之初,企业应当合理的对多种组织形式加以选择,合伙企业及法人企业有着不同的税收政策。法人企业可以切实的享受各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还不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企业虽然无法使用各种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缴纳方面,仅仅需要按照个人的实际收入进行税款的缴纳,相对而言,合伙企业在所得税缴纳方面是较为有利的。然而,通常合伙企业都属于小规模的纳税主体,因而不准许抵扣增值税当中的进项税额。因此,在企业的投资活动当中,纳税筹划能够对多个方面加以权衡,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而严格的确保企业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最终获得最大效益。

3.2在筹资方面的作用。在企业的筹资活动过程当中,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主要是促使企业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纳税数额的降低,以便于实现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是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因此在不同的筹资活动当中,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比如,在税前,由于负债筹资所造成的借款费用会被扣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减少,来实现企业纳税数额降低的最终目的;通常权益性筹资是根据税后利润所进行的利润分配和股息分配活动,因此,无法切实的达到企业纳税数额减少的目的。由此可知,在企业开展筹资活动时,必须深刻的意识到负债的优势,适当的将权益性筹资减少,而增加一定的负债筹资以实现企业纳税数降低的目的。然而,我们应当明确,负债筹资的增加还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企业必须掌握好尺度,控制好二者的比例,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

3.3在经营活动方面的作用。正是因为企业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在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时,往往会选择将企业成本的增加当作筹划的主要方式。比如,存货计价的不同方式对当期的企业存货成本有着不同影响,因此,能够应用合理科学的存货计价方式来增加当期企业存货的成本,而企业当期利润的降低则能够促使企业当期税负的减少。再比如,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也应依据国税发(2009)81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能够使用的加速折旧法,进而不断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最终减少了当期负税。然而,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当中进行纳税筹划组织时,需要对企业的诸多情况及因素综合性的加以权衡,而并非是仅仅将降低税负作为主要的目的,所以,企业应当把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置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纳税筹划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应当找到一个合理科学的平衡点,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李微.浅谈企业财务纳税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时代金融(下旬),2011(9).

[2]赵娟.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B综合),2005(3).

[3]杨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纳税筹划的应用[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3).

4.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篇四

操作指引(纳税人版)

1.征管归属确定

总机构:2009年起新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其总机构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的基本规定确定的原则划分征管归属;

分支机构:2009年起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部门均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征管部门相一致。

★视同独立法人管理的挂靠、加盟类分支机构仍按上述原则确定征管归属。

2.税务登记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或分支机构,在办理税务登记时除需提供税务登记的基本资料外,还需视不同情况分别提供以下资料:

1、总机构、分支机构均需填报《2008版汇总纳税信息维护表》(一式二联)。其中一联交由主管税务机关;一联纳税人留存。

2、若为二级分支机构,则需报送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具体来说,包括:

(1)总机构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内容包括该二级分支机构的身份说明、总机构将进行统一计算、汇总清算及出具分配表的说明;

(2)其它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与该分支机构直接相关的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任意一种(如果无上述资料或虽有相关资料但无法表明与该分支机构有关的,则不需提供)。

3、若为三级分支机构,则需报送:其二级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由其二级分支机构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内容包括该三级分支机构的身份说明、并入二级分支机构统一计算、集中预缴的说明。

4、如分支机构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的,则由分支机构出具书面情况说明,对其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情况作出说明,该分支机构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总机构下辖的分支机构均为挂靠、加盟类分支机构,总机构无法出具分配表的,应由总机构出具书面情况说明,该总机构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3.征收方式鉴定

实行跨地区汇总纳税的总、分机构均须按查账征收方式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视同独立法人管理的挂靠、加盟类分支机构可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征收方式,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可以提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申请。

4.预缴申报

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并在总机构与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

总机构预缴申报:需要提交当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按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50%预缴,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9行和18-20行。其中25%就地入库,填报18行;25%预缴入中央国库,填报19行。应分配给分支机构的50%税额填报20行。

分支机构预缴申报:需要提交当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和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按分配表显示的分配比例和分配数额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22行。

★新设立分支机构在设立次年的上半年,由于其上上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的相关数据无法获得而未分配税金(包括分配税额为0或总机构未出具分配表的情况),该分支机构可进行零申报。这种情况下若总机构未出具分配表,分支机构进行预缴申报时可不必提供分配表。

注意:当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小型微利企业的二级分支机构:当新设立的分支机构、上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汇总纳税企业的二级分支机构(需提供上总机构小型微利企业备案证明为依据)当不需就地预缴,但需办理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按该分支机构分配比例为零的情形处理,进行零申报,不提供分配表。

★以上资料需盖企业公章。

5.汇算清缴

总机构在终了后5个月内,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总机构汇算清缴报送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及其附表;

2、财务报表;

3、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具体为由总机构填报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并在分配表下方注明“分支机构分配税款已按规定进行预缴”或“XX分支机构分配税款未按规定进行预缴”);

5、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报送中介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

6、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报送资料:分支机构不进行汇算清缴,但需在汇算清缴结束后一个月内将本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营业收支情况和总机构将其纳入汇算清缴的情况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该项具体资料为:(1)书面情况说明,列出二级分支机构及下辖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因素情况和成本费用情况,如该二级分支机构为非独立核算单位,则由总机构出具书面说明注明其营业收支情况;(2)总机构当年申报表主表复印件;(3)总机构按当所属期填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复印件。

6.分支机构注销操作

分支机构办理注销时需提交总机构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包括分支机构撤销的情况说明,及其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将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的说明。办理注销当季由于无法取得分配表,可进行零申报。

★分支机构办理注销不需进行清算。

7.总机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处理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我市总机构设立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且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部门,可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企业可提供以下资料申请:总机构提供的书面情况说明,内容包括:总机构各部门设置情况说明;视同分支机构的部门其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情况说明;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情况说明。以及总机构的法人(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8.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5.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篇五

摘要:对于企业来讲,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和分析,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资产使用率,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纳税筹划,本文就纳税筹划的具体内容以及企业纳税筹划具体操作方式进行相关的阐述,着重对纳税筹划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体现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说明,希望对于企业日后的纳税筹划工作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纳税筹划 财务管理 内容 方式 作用

众所周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是极为重要的,而纳税筹划工作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又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快好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什么是纳税筹划

作为企业首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追求利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与国家相关规定政策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严重的还会触犯国家相关的法律条例,出现违法行为。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得不偿失的。由此,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在不触犯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又要实现自身的最大效益,就不得不进行纳税筹划来实现这一目的。

所谓纳税筹划即是指企业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或者是专门的纳税筹划人员结合公司的财务组成情况以及公司营业收益等,依据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筹划操作,以期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强化纳税人意识

企业是一种自发型趋利避害的组织,但是在一定的利益诱惑下,企业往往只能做到“趋利”而无法做到“避害”,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利润的追求是无形的而且没有节制的,如果没有纳税筹划这一环节,企业盲目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极易触犯国家相关法律,从而严重损害企业的发展。纳税筹划工作是企业科学合理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还能协调好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关系,实现双方的共赢。

(二)提高企业财务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政策以及公司财务的现状,可以反映出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而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纳税筹划工作本身就是属于财务管理范畴,它的顺利开展就是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直接体现。

(三)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纳税筹划工作能够强化企业纳税人的意识,督促企业按时按质缴纳相关税负,除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之外,还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纳税筹划工作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高效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些作用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主要是从成本和利润来进行计算的,利用最低的成本支出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这是所有企业都期望达到的杠杆效应。纳税筹划工作在这一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就企业的物资纳税筹划来讲,企业可以利用存货计价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筹备规划,这样在缴纳赋税的过程中增加了企业的存货成本,从而降低相应的利润收益,企业相应的税负减少,与之对应企业的最终收益增加。除了存货筹划之外,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加速折旧,从而减轻企业的税负负担,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当然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应注意,应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权益平衡,不能只是一味的以减少企业的税负为目的,应该将纳税筹划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利用筹划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上来。

(二)筹资中的纳税筹划

除了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纳税筹划实现企业的最大收益外,还可对筹资过程中产生的税负负担进行相关筹划。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筹备,就现阶段企业的筹资来说主要有两种方式: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就这两种筹资方式来讲,负债筹资所承担的税负较权益筹资更轻。负债筹资本身在一定程度就减轻了企业的税务负担,如果是权益筹资的话,要想达到减轻税负来实现企业利益的目的,就要通过利润分配的环节来进行筹划操作。作为企业来讲,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但是同时也应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负债筹资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企业应思虑周全,比如在自身经营运转良好,并不适宜与负债筹资这一筹措渠道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考虑,选择最优的策略,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再进行相关的操作筹划。

(三)权益分配中的纳税筹划

权益分配中的纳税筹划主要指的是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收益情况和相关的分配政策进行全面的筹划,最终得出一种最为合理、最为优化的分配策略,比如企业在利润分配的过程中,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减免税费的政策,尽可能多的加大科技以及宣传的投入,从而获取相关的政策支持,减轻相关税负,增加收益。权益分配中的纳税筹划工作还应注意,应密切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明细指导,避免出现操作上的偏差,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投入,不仅不能实现合理的纳税筹划,还极有可能对企业的效益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纳税筹划工作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在企业具体的纳税筹划工作中,应密切注意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利用好税收杠杆进行纳税筹划,调整收益分配,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条例的基础上,合理的实现企业的成本收益,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国家经济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周利芬.借纳税筹划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会计,2013,(2):41-43.[2] 刘文,符刚.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筹划分析[J].内江科技,2008,29(1):58-59.DOI:10.3969/j.issn.1006-1436.2008.01.050.[3] 蒋漱清.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2,(7):171-172.DOI:10.3969/j.issn.1005-5800.2012.07.075.【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2015年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

在XXXX年X月,本人从XXXX学院毕业,来到了实现我梦想的舞台--XX区文化馆工作。在这里我用艰辛的努力,勤劳的付出,真诚而认真地工作态度认真的做好自身的每一项文化馆相关工作,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工作业绩。随着一场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一台台戏剧的成功出演,在这个带有着梦想和希望的舞台上,转眼之间我已在这里渡过了XX年的青春事业,我亦与舞台共同成长,逐步由一名青涩的毕业生,历练成为了今天的XXX。梦想在于不断坚持,未来的旅途在于不断的前进,在这个承载着梦的舞台上,我持以坚定的信心和丰富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一步一步超前迈进着。下面我将自身XX年来的工作能力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专多能服务

1、高端学识水平。

本人于XXXX年XX月毕业于XXXX大学XX专业。随后于XXXX年X月进入XX区文化馆从事XX工作,至今已有XX年的时间。在本人从

事文化馆XX工作的XX年里,我始终坚持积极探索、勤奋学习,做到辅助教学与实际工作相长,坚定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努力攻克各项困难,将提高效益型,能力型的工作绩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自身的素质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强化与提高。

我深知,要不断充实自身能力,深化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为我XX区文化馆的发展与活动做出奉献。为此,我树立起了牢固的学习思想,除积极参加上级机关以及本馆内组织的各项思想教育以及业务培训活动外,我还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和学习各类与我文化馆工作相关的理论书籍与系列杂志等相关信息书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广泛的阅读,我吸取了优秀工作者以及高级文化工作人员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逐渐开拓了视野,以高效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此外,我还实时关注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方针,及时总结在党政新政策中有关于文化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与研究,并结合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实自身的党政清廉作风,实际提升自身党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并做到上传下达,实际带领全馆人员展开党政新政策的落实工作,以全面提高我文化馆的整体党政能力。

2、强效专业技能。

由于从事XXX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需要对在我文化馆内展开的各项大型活动进行具体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成功召开。在XX年来的工作中,我曾多次策划组织大型活动XX场,其中文化义演、教学宣传、(XXXX客户可自行添加活动种类)等类大型活动达XX余次,并均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成效。在进行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的过程中,我紧密围绕我区委、区政府的中心规定内容,切实服务于我区文化的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开展活动主题所具有的特殊性艺术魅力和影响力,切实使文化活动贴近群众生活,服务我XX区群众,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一定影响、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化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区民的一致好评。在此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一是精心策划,善于创新,打造浓厚文化氛围。我XX区文化馆我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办单位,通过XX年的工作历练,我深刻意识到我文化馆对于我区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发回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坚定主动出击,做到精心策划,善于创新,努力丰富活动内容、打造多样化活动形式,与相关单位部门联手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主题、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影响效力强盛的文化活动,营造出一系列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文化活动,以提升区民的文化的兴趣以及文化了解度。并精心组织各部门人员以及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开展文化活动,准确规划组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安排专人和部门承担活动的导演、节目创作、编排、辅导以及舞美、灯光、音响、舞台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对每场演出我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求的最好的演出效果。

二是关注社会文化现象,紧抓热点问题,在第一时间推出宣传及相关主题活动。在文化活动敲定的当天,我就紧密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主题推送工作,紧密结合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着重关注民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敏锐的捕捉相关文化信息,组织一起为题材抓手的文艺作品的创作,筹划相关热点的首场演出。并在准备的同时,及时做好活动的选出以及组织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获得文化活动的巨大成功。

三是立足基层,走进区民,深入服务群众。在活动准备工作展开的同时,我坚持展开深入区民的活动意见调研,征求各级群众以及单位人员的建议,并对收集到的建议以及意见进行总结研究,选出最合适文化活动的建议,进行扩展策划,使得文化活动深入群众生活,进一步推进先进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大大活跃区民的文化生活。四是注重营销,开拓市场,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在从事XX工作的近XX年来,本人共组织策划商业性演出XX余场,营销收入XX万元。在此过程中,本人积极尝试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及时捕捉信息,增强活动的预见性、超前性和自身发展活力,努力提高活动的影响力扩大影响面。并做到积极与区内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与联系,并及时带回反馈信息,不断修改、调整节目内容,并其满意度得到实际的提升,使得我馆在演出获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能够与企业达成建立合作的意向,以推动我文化局的发展效益。

3、专项多能服务。

虽然我本人从事的是XX专业工作职位,但是我却能够在工作中做到“一专多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还深入活动建设,在展开活动策划工作的同时,我还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丰富了我工作阅历,创新了我的工作方式,并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以创设模拟情景与活动场地模型等方式,丰富了对我馆内XX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实际提升我馆的文化活动效率。此外,我还经常会根据活动的需要,亲自上阵结合自身的组织、策划、导演等多方面才能,辅助文化活动,参加舞台的细致化工作。

二、科研能力成就

在从事XX工作的XX年里,我始终坚定落实科学发展体系,实时进行相关文化活动的科学策划研究,并带领全馆人员共同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理念方针。以作为科学体系为主线,以提升文化活动影响力与工作力度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围绕馆内不同层次专业的文化活动建设展开深入的科学调研,做到具体活动细化研究,使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成果在文化活动工作中得以体现。

从XXXX年至XXXX年为止,本人发表过XXX余篇相关性专业论文,其中有:XXXX

三、人才培养工作

在日常的工作中,除做好我馆的文化活动工作外,我还紧抓馆人人才建设,创新辅助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导与人文培养上不断创新。在XXXX年初,为提升我馆内的人才能力,我从新修订了培养方案。组织我馆内XX名人员参与了活动方案专题论证会,使我馆内的文化活动能够深入馆员工作实际,提升人员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达到更加合理的活动安排效果。此外,我还强化了专业实践环节的训练,将培训实践环节从过去的模拟方式转变为实战,并根据文化活动特色与规律,为馆内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实际提升了馆内人员的活动工作技能,做到将特长与实践相结合。在XX年的人才培养工作里,通过我的不懈钻研与努力,我馆的工作人员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绩效:XXXX

四、管理建设工作

在对我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切实加强了人员素质与制度管理,做到将管理与实践相结合,要求人员做到将工作与服务相结合,并建立起了管理的长效机制。我制定了定期的培训学习制度,规定馆内人

员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提高政治素质能力。并定期开展民主交流会议,使员工在会议中交流经验,深化思想。此外,我还完善了馆内活动机制与相关管理制度,强化了职工服务职能,以人性化管理方式为职工提供方便。在XX年来,由于我的工作绩效突出,本人曾多次获得XXX奖项。XXXX(客户添加),并且我文化馆也成功举办了XX为数XX次的文化活动,深入的宣扬了社区文化氛围,收到了上级领导与群众的一致好评。(单位绩效客户添加)。

2015年工程部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2015年在紧张忙碌中飞快地过去了,工程部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八字生产方针,始终把如何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目标作为部门日常管理的核心工作,与其他部门携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回顾2015年,工程部施工任务刷新了历史记录,2015年我们又取得佳绩。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们工程部完成开工项目76个,验收项目40个,完工待验收项目5个,尚在建跨项目29个,完成总产值约8700万。不可否认,我们是欣喜的,但在欣喜的同时那些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和困扰我们仍然会谨记于心。那些力不从心日子,那些检查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需要我们刻不容缓解决的日子,那些为了保证工程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我们不辞艰辛的日子……这些

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不足,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新年新岁新的开始,在此,我代表我们工程部向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工程部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的工作重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核心工作控制情况

1.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开工前,三级安全交底贯彻到位,安全文明施工设施配备齐全,现场布置到位,严格监督检查,杜绝了较大事故发生。

2.进度控制:2015项目部共计实施了76个项目,70%的项目能在合理计划工期内完成。未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1)计划制定不合理。没有结合工程所需设备、部分定制材料的供货时间编制,提前进场施工,导致中途出现设备不齐全、材料供货不及时,被迫停工,进而延误了计划的工期。

(2)计划工期控制不严格。工期偏离时未及时采取措施纠偏,或纠偏措施不及时。

(3)施工班组施工力量较弱,人员不足,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班组不予积极配合。

(4)项目部施工过程未能做到天天梳理,发现问题时也没有及时汇报,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

(5)工程变更增补导致工期延期,不具备开条件进场施工,加之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途停工。

3.质量控制:质量是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我们拥有较为完善的国家和企业施工规范标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工程部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行事,具体表现在:项目部施工现场严格把控,工程部、质检部配合监督检查,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确保了2015年所有验收项目基本一次通过验收。

4.成本控制:我们对项目实施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关键环节予以把控,侧重事前准备工作,熟悉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条款,实地勘察现场,参与图纸现场交底,优化深化设计图纸,领悟建设目标,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精确的施工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需求计划,降低事中施工期间的材料重复采购、窝工、返工等所产生的可控费用。事中严格对照执行事前计划,控制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减少损耗,及时完成变更签证手续,完工撤场材料及时统计入库,并将有效时间内完成的竣工资料汇编成册。及时申报并完成公司内部验收流程,对影响项目竣工验收的各种因素,积极面对完善,保障项目及时竣工验收和回款。

(二)存在的问题

1.施工力量不足。一方面,项目经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项目经理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不足,对项目管理的理解不够,职责不明确,现场协调能力较差,导致了工程质量缺陷返工、工期滞后、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施工劳务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导致现有施工班组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多项目同时施工的要求,同时,新的班组对专业性较强的机房建设,还需要全过程指导,这也就加大了项目经理的管理难度,进而使得部分项目的计划工期滞后,质量缺陷返工,项目成本增加,甚至少数项目还因此推迟了开工日期。以上问题就是2015年管理工作中最为严峻的两大难题,影响了部门的发展。如何解决问题是2016年重要工作之一。

2.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部门有较为完善的项目经理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但在2015年却落实不完善、不彻底。主要原因是部门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分工和职责不够明确,导致了检查工作不够彻底,审核工作不够细致,工程实际成本不准确,部门日常管理文档不够严谨规范,项目实施全过程难以有效把控等问题。

二、2016年工作重点

(一)完善部门人员结构,实施部门明确分工

充实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加大对项目开工前各项计划的审核力度,严格控制项目开工时机,确保工期制定合理,材料计划准确,监督检查工作及时,从而协助项目部有效控制施工全过程。同

时,招聘2-3名项目经理或作为项目经理为培养对象的人员,实施优胜劣汰制度,提升项目经理整体管理水平,保障2016年更高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升项目经理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要由始至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项目工程的全面管理,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项目经理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具体做法:

1、激励项目经理通过二建从业资格考核;

2、收集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对项目经理展开全面的培训工作。

(三)完善绩效激励制度,提升部门工作积极性

为稳定部门建设,在2016年我们部门会完善绩效激励制度,对于以往绩效激励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并且根据部门的实际发展和建设做合理的调整;同时,还会将项目增项部分的提成比列做单独的调整,并纳入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中。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项目经理工作的积极性,也是为了提升整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争做同行业中最优秀的工程部门。

(四)落实劳动力资源储备工作,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对于我们工程部门而言,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要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配合好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保证项目工程准时开工、顺利施工、完美竣工。为此,在2016年我们工程部门要坚决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1.落实市场调研工作。分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然后,再结合市场调研实际情况,对2015年施工班组的施工单价及标准重新论证,一旦发现有差距就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单价合理。避免与市场信息脱节,导致施工单价过高,给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落实班组成员整顿工作。一个部门要想发展好、建设好,就离不开一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优秀员工,因此,对部门班组成员的整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2016年里,我们部门会坚决落实对现有班组成员的筛选工作。一方面,会先稳定老班组成员,另一方面,对于班组成员中做事不听指挥、施工工艺较差的要坚决予以取缔。确保筛选过后的班组都能以部门的发展和建设为首要工作,对于部门安排的工作也会坚决执行,让部门的员工真正融为一体,发挥出部门团结的力量。

3.落实部门人员招聘工作。根据部门2015年的工作情况,我们会在2016年招聘安装人员2名,木工班组2组,整体分包班组两组,智能化班组两组。对招聘的人员我们部门也会严格做到公开招聘,秉承着“有能者居之”的招聘原则,严格依照公司的规定和部门的要求进行招聘。一方面,可以为部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公司更高目标的完成做好储备。

4.落实部门绩效考核制度。一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必须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这样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才会心服口服。因此,2016

年我们部门会在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将完善后的绩效考核制度展现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面前,人手一份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清楚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然后,分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月为单位,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考核情况进行统一的公布;最后,就是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再将每月的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将考核结果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但为了让考核更加公平和全面,我们部门还计划在考核方式上进行创新。除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的员工进行考核之外,还要鼓励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批评、指正和考核,鼓励部门干部跟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批评、指正和考核,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的公平和全面。另外,在考核的同时还要落实员工的反馈工作,如在考核的过程中员工认为有不公平或是不正确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反馈给部门干部或是相关负责人,保证有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5.落实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培训工作。俗话说: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尽其责。这也是一名工作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在2016年里,我们部门会坚决落实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培训工作,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员工的心态培养。要让部门员工认识到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端正自己的工作心态,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或是置部门的利益于不顾。(2)员工的品质建设。作为工程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应该认识到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如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时间的安排等,绝不允许出现偷工减料、使用不符合标准施工材料等现象出现。(3)员工的压力沟通。做好跟员工的沟通工作,适当地给予员工帮助,不能让员工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6.落实场地建设工作。工程的场地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在2016年,我们部门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严格依照场地建设的相关要素着手:建筑退界、防护距离、防火间距、日照间距、日照分析、防噪间距、建筑高度控制、通视要求、现有地形以及边坡或挡土墙退让。为各项目工程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6.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篇六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税务研究》2007.05 总第264期

加强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谢旭人* 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依照国家税法和管理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各税种税基进行控管的税收管理活动。通过税源管理,税务机关可以全面掌握税源的

规模、分布以及各税种税基的构成与变化特点,审核评估企业的纳税申报,及时发现和解决申报不实等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从而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使国家税款的实际征收数不断逼近应征数。可以说,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源管理的水平决定了税收征管的水平。加强税源管理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深化税收经济分析、强化企业纳税评估是税源管理的重要方法。

一、深化税收经济分析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增长需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是衡量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标准。税收经济分析,就是利用相关的税收经济指标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税收经济分析是税收征管工作的眼睛,是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正确指导组织收入工作,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控税源变化、加强税收征管、客观评价税收工作的重要手段。做好税收经济分析,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真实反映经济税收运行情况,把握组织税收收入的主动权。第二,通过税收经济分析延伸到对征管措施成效分析以及对征管力度的量化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税收征管状况,查找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化税源管理的措施。第三,利用税收经济分析的成果,可以进一步分析某项税收政策、管理制度及其调整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增减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提供依据。第四,通过剖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动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的作用机理,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时期宏观调控整体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适时调整相关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更好地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税收经济分析,最直接、最主要的是税收负担分析(简称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

(一)税负分析

税收负担是税收与税基的一种比例关系,是税收经济关系的静态指标,税负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结构、税收政策影响和征管水平等综合因素。从国家的角度看,税负反映的是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也就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征多少税;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负反映的是纳税人在缴纳税收时的负担水平,即一定的产出承担了多少税款。衡量税负水平的指标较多,主要有宏观税负、地区税负、行业税负、税种税负等指标。税负分析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具体指标的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税负的基本状况、税负变动特征及其成因。

1.宏观税负分析。宏观税负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期间内税收收入占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税收的总体负担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我国税收与GDP的关系看,税收主要来源于GDP中的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通过对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的纵向比较,可以分析税收制度的完善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通过对不同国家之间宏观税负水平的横向比较,可分析一国与其他国家税制和征管水平的差异。在分析宏观税负时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地区税负,由地区税负再延伸到地区行业税负,由地区行业税负延伸到税种税负、企业税负。通过层层对比,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2.地区税负分析。地区税负是指一个地区的宏观税负水平,反映一定时期某地区经济总量所承担的税收额度,用某个地区一定时期征收的税收总额作分子,用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作分母比较得到。地区税负分析要重点把握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变化、行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等因素对本地税负的影响,合理剔除一些特殊因素,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比较,从而科学判断本地区税负水平。

3.行业税负分析。行业税负是指某个地区某个行业一定时期缴纳的税收占其增加值的比重。行业按照由大到小的层次,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下分别为行业门类,再下分别为大中小类行业。与行业分类相一致,行业税收负担具体包括产业税负、行业税负和产品税负。在同一行业税负内部还可按产品计算税负,产品税负是全国(地区)某产品所承担的税收与该产品增加值的比值。由于行业间的市场环境不同、适用税收政策不同,行业间的税负差异可能会很大,分析不同行业的税负状况,可以为税收政策的调整、有效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4.税种税负分析。税种税负是把各税种收入与其对应的生产销售额或增加值以及对应税基进

行对比的结果,反映该税种的征税强度,用来分析主要税种的税负水平和变动趋势以及税负形成的原因分析等。通过分析税种税负,可以准确找出税收制度和征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征收管理,确定税收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税收弹性分析

税收弹性是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这一指标动态地反映经济变化对税收变化的影响,体现税收增长与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的同步性或相关性,也是判断税收征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税收政策不变的条件下,税收收入根据一定量的经济规模依率计征,并随着经济总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税收增长的速度大于对应的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税收增长的速度小于对应的经济指标增长的速度,如果税收弹性系数等于1,表明税收增长的速度与对应的经济指标增长的速度相等。在一般情况下,税收弹性系数应等于1,即税收与对应的经济指标应保持同步增长。考虑到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环节变化的影响、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以及税收征管强度变化的影响,税收弹性系数更多情况下是在1附近上下波动。开展税收弹性分析,可以判断税收增长与对应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并据此对收入形势是否正常做出判断;可以通过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原因的剖析,进一步查找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化的因素,从中发现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税收弹性分析,不仅要从税收总量上来进行分析,而且更要注意从分量、税种、税目、行业以至企业等进行税收弹性分析,从而科学判断税收与对应的经济指标增长的协调性。做好税收弹性分析要注意剔除税收收入中的特殊因素,以免其影响真实的弹性,掩盖税收征管中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增值税与工商业增加值、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弹性分析,分析消费税、营业税各税目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弹性,开展各地方税种与对应税基的弹性分析。通过深入细致的弹性分析,深挖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适应的原因,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税源分析

开展税源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真实税源状况,判断现实征收率,并据以查漏补缺,应收尽收。长期以来,税收分析和加强征管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申报、征收入库这一过程上,忽视对真实税源状况的分析监控,对纳税申报的审核往往就表评表,很难发现问题。有些地方申报率、入库率几乎月月100%,但宏观税负和行业税负明显偏低,反映实际税源并未都转化为税收。可以说,不研究税源,不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税源变化,税收征管工作就深入不了,拓展不开,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也就成了空话。加强税源分析,不仅要分析纳税申报表上的应税额,更要分析反映真实税源的应征数。为此,在进行前述的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分析的同时,要充分掌握各种社会信息数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新的税源或新的增长点,还要利用现有数据,查询第三方信息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资产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其应纳税数量。在分析时,要注意引进工商、银行、统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外部信息,实现各外部独立数据与纳税人申报数据的比对分析,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税源情况,提高税收征收率。

(四)税收关联分析

税收关联分析主要是从相关税种税基的内在关联性出发,对相关的各类税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中异常情况以及税款征收中的问题。如发票记录的销售额与申报表应税销售额、申报应征税款与入库税款和欠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与契税、土地使用税与企业占用土地、宏观经济和企业财务与税收税源等数据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关联性。通过不同数据的相关分析验证,可以发现纳税异常和税收管理上的问题。比如,通过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对企业进、销项税金进行对比分析,国税局、地税局之间就运输企业发票开具和抵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海关完税凭证、农副产品发票、废旧物资发票等进行比对分析,等等,都能有效提高增值税、营业税的征管水平。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是税收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在税收管理实际工作中,要视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加强税收经济分析,有机结合,更加全面地反映税源状况和征收情况,通过分析,及时准确地提出加强税收管理的意见。既要关注税收收入总量增减的变化,更要重点分析税收收入相对于经济的变化,以及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经济、政策和征管等方面因素,科学判断税收收入增减的原因;既要分析税收收入计划完成进度,更要加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对不同地区、产业、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各主要税种收入增长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弹性;既要作一般性分析,又要注意收入增长中一些特殊因

素的影响,还应注意剔除特殊因素后的宏观税负和增长弹性情况,以免因特殊的因素而掩盖了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要有税收宏观分析,还要有税源的具体分析,要善于将一个地区税收增减的总体状况,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和企业等微观方面,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税收经济分析制度,明确各级税收经济分析的重点。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建立税收分析工作规范,定期发布税收质量监控指标,为基层税务机关提供税收分析方法上的指导,推动税收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省、市税务局具体负责分析和监控地区、行业税源税收情况,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质量,指导基层做好分析工作;县税务局具体负责计统基本数据的采集,确保数据质量,并认真开展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分析。

二、强化企业纳税评估

企业纳税评估,就是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税收征管。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准确性,集中体现为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等关键数据指标的真实准确性。纳税评估不仅是对申报表所报税额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对纳税人申报税源的真实准确性进行评估。评估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不能只就表评表,而要评估申报应纳税额与真实税源之间的相关合理性。所以纳税评估实质上是在审核纳税人申报时,运用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对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的评估,也即对应纳税额的评估。企业纳税评估是税收经济分析的进一步延伸。通过税收经济分析,可以从总体上看到收入增减变化的情况和趋势,发现税负弹性偏低等问题,但要找准原因还必须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也就是说,不仅要对 该地区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宏观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而且要结合该地区的经济结构、行业分布和重点税源等方面的特点,深入剖析影响该地区税收收入增减的具体原因。这样,就将一个地区税收增减的总体状况,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和重点税源等方面,以便及时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用以指导基层税源管理工作。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和基本功,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开展企业纳税评估有利于加强税源监控能力,提升税收征管水平。纳税评估是税收与经济关系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应用,通过利用来自企业内部的纳税信息和来自企业外部的参考指标信息,把握企业经营成果与税收形成的内在关系,可以推断企业真实的纳税能力,提高税源监控的准确性。第二,开展企业纳税评估有利于加强征管各环节的协作,提高税收征管的整体效能。纳税评估通过综合运用企业各方面的涉税信息开展分析评估,可以进一步加强税款征收、税源监控与税务稽查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工作衔接,促进税收征管综合效能的提高。第三,开展企业纳税评估有利于提高纳税遵从度,减少税收流失风险。企业纳税评估的核心内容是估算企业应纳税额或税务部门应征税收,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相关征管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降低税收风险,并通过举证约谈等方法,调整纳税申报,促使纳税人真实足额纳税。

(一)企业纳税评估的主要内容

企业纳税评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根据税收经济分析结果以及相关数据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二是综合运用各类对比分析方法筛选确定纳税评估分析对象;三是利用相关数据信息的对比分析对所筛选出的纳税人申报纳税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定性

和定量判断;四是对评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约谈辅导、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稽查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等方法进行处理;五是对评估分析资料、处理处罚结果等税源管理数据进行维护与更新,为税收经济分析提供基础信息等。开展企业纳税评估要把握两点。首先,评估对象申报纳税真实度是纳税评估的核心内容。在纳税评估过程中,税务部门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针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通过对企业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投入产出关系、税收负担、税收弹性等指标的评估,以判断纳税人申报纳税真实程度,促使纳税人提高纳税遵从度。比如,可以通过税负分析,找到低于税负预警线的企业,找到企业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差距。其次,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的审核分析是纳税评估工作的关键。具体包括: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履行申报纳税义务,各项纳税申报附送的各类抵扣、列支凭证是否合法、真实、完整;纳税申报主表、附表及项目、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适用的税目、税率及各项数字计算是否准确,申报数据与税务机关所掌握的相关数据是否相符;收入、费用、利润及其他有关项目的调整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申请减免缓抵退税,亏损结转、获利的确定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并正确履行相关手续;与上期和同期申报纳税情况有无较大差异以及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认为应进行审核分析的其他内容。

(二)建立企业纳税评估的指标体系

企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由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两大类组成。其中,通用指标是指各税种通用、与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相关的主要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等。特定指标是指涉及评估分析、分税种税负等特定用途的评估指标等。比如: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包括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等。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包括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等。纳税评估指标是动态开放的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时对各类指标要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在应用上述指标体系的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细化和补充完善。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和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为各级税务机关界定各类纳税评估指标的功能、计算公式及其分析使用方法提供了参照,对增值税、内资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特别是关联交易类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和功能指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配比分析的方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开展企业纳税评估分析,要综合运用各类指标,并参照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经济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及其合理变动范围,是评估指标分析的重要参照物,一般由各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和计划统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测算预警值,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所辖地区综合经济水平、经济税源规模、主要经济类型、主体税种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企业纳税评估的主要依据及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户式”储存的纳税人各类纳税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基本情况,各项核定、认定、减免缓抵退税审批事项的结果,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各类票证比对结果等。二是税收管理员通过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规模、产销量、工艺流程、成本、费用、能耗、物耗情况等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三是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宏观税收分析数据,行业税负的监控数据,各类评估指标的预警值。四是本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产业和行业的相关指标数据,外部交换信息,以及与纳税人申报纳税相关的其他信息。

(三)企业纳税评估对象的选择

企业纳税评估的对象为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税种。总的来讲,筛选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结果等数据,结合各项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要将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作为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同时,对所辖区域的重点税源户、特殊行业的重点企业、税负异常变化、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下、交叉稽核发现的发票异常、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纳税人也要列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纳税评估对象可采用计算机自动筛选、人工分析筛选和重点抽样筛选。

(四)综合运用企业纳税评估方法

企业纳税评估工作必须遵循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的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管户责任来进行,对同一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各个税种的纳税评估要相互结合,统一进行,避免多头重复评估。开展评估工作可以根据所辖税源和纳税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分析方法,确保评估的针对性。一是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对,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二是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三是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四是将纳

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五是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勾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六是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七是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五)把握税种关联性,统筹进行企业纳税评估

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一般是在审核纳税申报时,分析该企业实际应税能力,评估其纳税申报的真实准确性,并经与纳税人约谈,依法查补税款或进一步稽查处理。所以,纳税评估主要是对纳税人取得的

生产经营收入和实现利润的评估,并结合不同税种计征要求,评估企业依法应缴相关税收的数量。各税种都有自身计征的特点,相应的应有各自的纳税评估办法,但有些税种的关联性较强,其税基或者评估参照的经济指标是相近的,所以在评估时,对这些税种应统筹进行分析,以利于提高评估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比如,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评估应结合进行。增值税是以企业增加值为税基的。我国目前是在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按照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方式逐月计征税款。由于企业进、销项在月度之间存在差异,为均衡计征,增值税的评估分析期限一般应在三个月以上。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实现利润课征的税收,即按税法规定在企业利润的基础上确定应税所得额,再乘上适用税率,计算应税额。在征收方式上,企业所得税是按月(季)预缴,汇算清缴。由于企业利润按会计制度在一年内确定,所以评估期限一般是,季度只能作初评估。企业增值税税基的实质是增加值,所得税税基是利润,企业利润又是增加值的组成部分。增值税和所得税具有较强关联性。对这两个主体税种的评估,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利用企业财务指标的逻辑关系建立评估分析指标体系。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主导,利用财务指标的配比关系建立评估分析方法。以半年和一年为期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根据增值税和所得税计征特点,评估的关系性指标主要是企业销售收入、直接消耗材料、增加值和实现利润。为印证这些指标,要注意分析诸如用电量、用水量、运输量、统计信息等第三方资料。运用以上基本数据、评估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收入为起点,区分零申报与非零申报。对于零申报,通过表票比对与查账提出问题。对于非零申报,再区分企业收入增长和下降两种情形评估。在企业收入下降的情形下,要判断企业收入下降的真伪与合理性。在企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要判断企业增加值下降的真伪与合理性。在企业增加值增长的情况下,要判断企业利润下降的真伪与合理性。在此分析基础上,判断有无税收。如企业会计核算增加值大于零,就应有增值税税收;企业会计核

算利润大于零,就一定有所得税税收。进一步作税源检验,基本方法一是进行逻辑关系检验,比如经营利润大于等于零,增加值一定大于零;二是应用同行业平均参数,比较企业纳税额与企业增加值、利润比例是否正常,对企业的增值率低于同行业增值率、税负低于同行业税负的,要进行预警;三是纵向分析,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均衡性,测算同一纳税人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波动情况,观察差异,发现问题;四是相关分析,对企业增加值、利润和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税源质量。

(六)纳税评估结果的处理

评估结果的处理是企业纳税评估的重要环节,要针对评估对象行为的客观事实、性质和后果,进行有

针对性的结果处理。对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需要纳税人自行补充的纳税资料,以及需要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目的,税务机关应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逐项落实。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税务约谈要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并事先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提前通知纳税人。税务约谈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因评估工作需要,必须约谈企业其他相关人员的,应经税源管理部门批准并通过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安排。纳税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时接受税务约谈的,可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延期进行。纳税人可以委托具有执业资格的税务代理人进行税务约谈。税务代理人代表纳税人进行税务约谈时,应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人委托代理合法证明。对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对调查核实的情况,要作认真记录。需要处理处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对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稽查部门处理的案件,税务稽查部门要将处理结果定期向税源管理部门反馈。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业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需要调查、核实的,应移交上级税务机关国际税收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企业纳税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出评估分析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征管工作的建议,并将评估工作内容、过程、证据、依据和结论等记入纳税评估工作底稿。企业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工作底稿是税务机关内部资料,要加强统一管理。

(七)加强对企业纳税评估工作的管理

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所辖税源的规模、管户的数量等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纳税评估的工作能力,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合理确定纳税评估工作量,对重点税源户,要保证每年评估分析一次。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和积累纳税人各类涉税信息,不断提高评估工作水平。要经常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征管工作的建议。要做好评估资料整理工作,本着简便、实用的原则,建立纳税评估档案,妥善保管纳税人报送的各类资料,并注重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要建立健全纳税评估工作岗位责任制、岗位轮换制、评估复查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加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日常检查与考核。各级税务机关的征管部门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纳税评估工作业务规程,建立健全纳税评估规章制度和反馈机制,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明确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定期对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各级税务机关的计划统计部门负责对税收完成情况、税收与经济的对应规律、总体税源和税负的增减变化等情况进行定期的宏观分析,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各级税务机关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各税种、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管理部门以及县级税务机关的综合业务部门,负责进行行业税负监控、建立各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测算指标预警值、制定分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三、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

强化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是做好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税源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真实地了解税源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将现存的税源通过征管措施转化成为现实的税收收入,并进而搜寻、挖掘出潜在的税源。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地方宏观税负和行业税负明显偏低,但并未引起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分析与征管工作脱节,征管查之间不协调,税收分析往往局限于收入的纵向比较,满足于任务是否完成,较少在分析中发现征管上的问题。税款征收、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工作有时也相互脱节,信息不共享,起不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有些地方在稽查中发现了问题,往往查补税款了事,在查找漏洞促进管理上做得不够,稽查过后有些纳税人又没有正确申报。这种状况影响了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因此,就需要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将这些不 同的管理环节统筹考虑,优化管理流程,在税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链条式的税收管理机制。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税收经济分析主要是从面上分析税收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乃至某个企业,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纳税评估则是从点上具体分析某个企业相关

税种纳税情况与其销售收入、实现增加值、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从而把握企业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都是强化税源监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加强分析和评估,掌握税源状况,强化税源管理。在评估和分析中发现企业有偷骗税的嫌疑,则通过及时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就是在分析掌握它们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目的是在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达到优化业务流程,整合管理资源,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效果。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认识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对于强化税源管理、加强税收征管的重要意义,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建立健全这一互动机制。从建立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入手,强化税收与宏观经济税源分析、分行业和分税种的分析,从宏观上把握税源的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纳税评估的方法和机制,加强对具体纳税户的评估,了解纳税人的实际纳税情况;充分运用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强化对税源的监控,进一步挖掘增收的潜力;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分析评估发现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稽查部门,稽查部门查处的结果和建议及时反馈税源管理部门。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省税务局要利用数据搞好税收经济分析,并建立数据定期发布制度,指导基层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源管理,基层要利用各方面数据包括“一户式”数据搞好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共同推进税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以分析引导评估,以评估协助检查,以检查促进管理。

四、坚持“人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纳税人数量迅速增长,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繁荣,与纳税人有关的海量涉税信息已经成为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工作量不断加大,基层税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税源管理,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必须依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各个管理环节之间的信息及时共享和有效沟通,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发应用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税收宏观经济分析系统,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对纳税人信息实行“一户式”储存管理等,对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要防止片面强调计算机而忽视人的管理作用。那种认为配备了计算机、应用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就自然加强了税源管理,或者认为信息化手段不足就不能实施管理、从而不注重发挥税务干部的管理作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信息技术只是管理的手段,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人。也就是说,在税源管理中,既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又要充分发挥税务干部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人机结合”。在进行税收经济分析时,一方面,税收管理人员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充分利

7.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篇七

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内涵

(一) 纳税筹划的意义及目的

纳税筹划建立在以国家允许范围内的企业内部纳税事项系统之上, 是一项纳税人通过对税收进行一定的安排和统筹, 策划出一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 且操作方案可实行并使得所在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的理财经济活动。纳税筹划存在“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的可调整性”以及“税率差别性”, 但不同于不了解的人所误以为的“避税”和“偷税”, 恰巧纳税筹划正是利用了“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的可调整性”以及“税率差别性”的存在, 在经济活动产生过程中综合了多种合法的纳税方式之后积极选择其中纳税最少的一种方案进行税收。

纳税筹划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 降低经济增加的幅度, 直接减轻企业或个人的税收负担;第二, 延缓资金缴纳时间, 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三, 纳税人在保证没有少交必须税款的基础上, 保证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二) 财务管理概述

对企业或个人财务作为整体目标, 对这个整体目标进行资产的投资, 资本的筹资和经营中营运资金, 以及利润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资产分配的管理, 就是所谓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 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经济流转工作部门, 财务管理是财经法规制度制定, 并按照其原则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上的处理进行管理。财务管理部门是一个企业顺利运转的核心。

二、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决策的基础

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方案、政策进行筛选和最终决定的过程就被称之为财务决策。纳税筹划方案也的确立会影响与之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 因此, 财务决策所起作用即为所在企业的最终确定一个能从拿手筹划的成本最低化带给企业最大利润效益化的方案。其中, 纳税筹划方案确定的最终目标是要切实可行地使企业从中获得最大化的效益。

(二) 纳税筹划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个企业想要快速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纳税筹划的制定是势在必行的。由于纳税本身离不开系统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 因此, 从事纳税筹划的相关会计人员首先要掌握会计知识、精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之下, 还要熟悉当下国内所现行的税收政策以及税法, 才能在对纳税的计算以及筹划上做到精准的调整以及策定。

(三) 纳税筹划影响企业的收益分配

纳税筹划中的收益分配是指将税后的利润汇报给投资者的这样一个过程, 并且各个企业、单位或个人在对自身的收益分配上各有各的一套标准。茅台葡萄酒集团公司在2013年3月对2012年度利润进行分配, 两个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了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申报, 共向母公司上缴70%的利润, 合计约2488.55万元, 而子公司也相应得到了价值约1066.52万的收益。这是根据茅台葡萄酒集团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 结合国家的税法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考虑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贡献率所指定的纳税利益分配筹划。收益分配得合理, 则企业整体的效益也会达到最大化, 实现社会效益、企业利益以及个人所得之间的共赢。

(四) 纳税筹划使我国税收制度完善

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当中, 我国相比之下由于改革开放较晚, 相应的税收制度的改革时间也并不长, 因此现有的税收制度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纵观其他纳税筹划发展优良的国家, 他们的税收制度都走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沿。我国税收制度虽然在向前发展, 但发展的过程一直反复无常, 不成熟, 而企业对税收制度的完善能够以小带大地推动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 使得我国税收制度能够被间接完善。

三、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纳税筹划的建议

(一) 对企业全员进行纳税筹划意识的树立

对于企业的工作人员而言, 无论是对纳税当事人还是对从事与纳税筹划相关的工作人员, 都应该树立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纳税筹划的意识。只有在企业工作人员将纳税意识融入工作之中, 才能从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细枝末节中解决和改进纳税的根本问题。

(二) 保持纳税方案的灵活性

根据纳税筹划本身的特点, 企业纳税筹划具有“税率多样性”的特点, 并且在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进行过程中会耗费很长的一段时间, 由于企业纳税筹划是跟着国家纳税政策及法律法规而变化和改动的, 因此企业纳税筹划的工作应保持其灵活性。做到与国家税法法规的“与时俱进”, 以此保证企业纳税筹划不断的适应所在的社会发展环境。

(三) 对纳税筹划事前事后相结合

在对纳税筹划的工作开展中, 由于纳税工作存在“灵活性”, 随着我国税法制度的不断更新, 纳税筹划的内容会随时发生一定的改变, 因此, 通过对纳税筹划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事后的总结工作, 减少企业经济经营和经济效益所受到意外事件带来的波动, 以此使企业能够平稳度过企业重组的过渡期。

(四) 加强纳税筹划工作人员内外的交流

纳税筹划相关的工作人员团体是庞大的, 由于人数众多, 在纳税工作人员各自工作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数据差异性, 因此在纳税筹划中所产生的问题也需要及时得到解决, 工作人员之间需要及时对方案的进程进行商榷和讨论。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及合作能使整个企业的工作运作流通通畅而高效。虽然在企业中会有明确的关于纳税筹划意识的培养和灌输, 但在纳税筹划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的沟通交流和动手合作之下, 纳税筹划的工作中所收集的信息以及资料的真实性会使纳税筹划的方案更加更加真实可行。

四、结语

纳税筹划对于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而言, 都是一项需要在拟定筹划方案之中面面俱到的工作。与工作涉及相关的涉税事项包括小到纳税筹划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协作及配合情况, 大到需要纳税筹划的方案与国家税法制度保持一致。在整个纳税筹划的工作进行中, 纳税筹划的进行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关系无疑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在会计核算以及各方面不断的相互配合, 才能使企业收益顺利达到最大化。

摘要:税收是纳税人在经营活动时最直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的体现方式。纳税筹划对许多西方国家的企业来说已经非常熟悉, 而在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之中还是一个刚刚兴起并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概念。随着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 为了能够有效节约企业的经济运营成本, 对税收进行系统的纳税筹划, 对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而系统的纳税筹划, 需要在明确纳税的概念及定义上, 分析其过程中的纳税特点从而针对性地将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提高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对策, 以此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纳税筹划,财务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任姝敏.试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 2016 (18) .

[2]张慧荣, 郭广忠.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03) .

8.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篇八

关键词:纳税筹划 财务管理 作用

在企业的运行中,如何在不违背税法的情况下制定出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使企业成本及收入差值最大是企业应当格外重视的工作。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将对其应用进行研究,以供企业发展参考。

1、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领域中式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对企业的运营影响十分重大。他可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一切优惠选择多种纳税方案使企业减少税收,这样就减少了企业的一项巨大支出,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来调整自己企业内的经济配置方式来实现的,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迫使企业家谨慎选择企业内部的经济行为,来实现减少投资生产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另外,它还能够约束企业财务分配,延期纳税,改善企业生产结构和经营决策,降低了税务处罚的概率。第二,它可促进我国国税的发展,发挥出税收杠杆的作用,长期平衡国家经济收入和企业收入;有利于外汇收入,增加国家经济收入。

2、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已经有了飞速发展,同时,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也逐渐规范和标准,企业纳税筹划价值管理系统的形成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大计,作为现代企业财务决策,内部纳税筹划的变量对兼职管理系统的影响十分大,因此,考虑到企业内部财政管理和经济效益,对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意义和必要性。由于现代企业内部合适的经济环境,纳税筹划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改革机会,但是因为在财务管理方面,我国现代企业还没有建设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加上当今的多数企业对其内部税收筹划很少重视,仅仅是将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人事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所以我国大多数纳税人对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意识不高,缺乏专业的纳税管理能力。因此,探讨现代企业中财务法律中的纳税筹划应用十分重要。

3、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1、现代企业中的纳税筹划原则

(1)合法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2)服从财务管理种人体目标的原则。(3)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的原则。企业只有通过企业经营的安排才能实现其税收筹划,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经营、获利和融资,其税收筹划不能独立于企业的财务决策,必须选择服从。(4)成本效益原则。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得降低纳税支出,即降低成本。这一原则就是要纳税人在某项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他才采用此方案,否则,弃之。(5)事先筹划原则。实现筹划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实现安排和筹划企业的各项活动,以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

3.2、现代企业纳税筹划的应用研究

(1)通过延期纳税实现财务利益

资金本身拥有无形的时间价值,这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延期纳税即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可获得资金的无息贷款的利益。如果企业的经营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不考虑通货膨胀,在一段较长的经营时期内交纳的税款总额不变,仅由于不同的会计政策,各期交纳了不同的税款。根据规定,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需在前后期保持一致,不可随意改变。若存货成本已经确定,理论上说,购置存货时确定的成本应随该项存货的耗用或销售而结转,由于存货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和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存货计价方法不同,对财务的各项状况也不同,从而影响到当期企业所得税。但从长远来看,在整个使用期限结束后,存货全部耗用和固定资产对企业在该期间的利润总额和所得税款总额没有影响。纳税筹划此时具有延期纳税的作用,相当于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2)通过优化企业税负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

通过优化企业税负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换言之,就是企业通过对从事享有税收优惠的经营活动或控制某些纳税节点来实现经济利益。

(3)筹划企业的各项活动来实现纳税筹划

企业的各项活动包括很多,比如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具体筹划,实现企业内部的纳税筹划。拿投资过程来说,在投资者进行新的投资时,为了实现节脱的投资净收益最大化,投资者可从投资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等多個方面进行优化选择。由于税收直接构成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而且相比于其他流出量,税收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方面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故而在估计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时必须对这一部分流量的影响予以充分考虑。做好了对企业的各项活动的筹划工作,就可比较轻松地进行纳税筹划,进而实现企业的创利目标。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用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权来进行纳税的筹划。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产品销售利用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来确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纳税人可以利用结算方式的选择权,采取没有收到款不开发票的方式,从而达到递延税款的目的。

4、总结

总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不仅影响到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和运营状况,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纳税筹划重视意识的增强,纳税筹划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深化,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的重要性,并在其经营过程中逐渐树立起纳税筹划的工作项目,使纳税筹划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具体,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刘百芳,刘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原则及其应用[J].现代财经,2004,12(24):42-44

[2]段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探讨[J].财经界,2013,8(22):236-238

上一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论文下一篇: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