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2024-08-19

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精选6篇)

1.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篇一

常平镇2008年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2008年是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年。在镇选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镇农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已于3月份完满结束。常平镇委高度重视这次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做到早统筹,早部署,早准备,早实施,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法规文件的规定,平稳、顺利完成这次全镇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已有32个村(居)党支部顺利完成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换届选举共产生支委162名, 其中男支委138名,女支委24名。新一届支委成员平均年龄只有41.5岁,比上一届低了2岁。其中35岁以下的有44名,35-45岁的64名。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87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2名。从选举的全过程来看,这次换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参选率高。在顺利完成换届的32个村(居)党支部中,参加本次支部换届选举的党员共有2040名,参选率达到近九成半。二是选中率高。在党委批复的164名支委候选人中,经过选举有162名顺利当选,选中率达98.8%。三是工作效率高。整个选举过程按计划、快速、有序地完成。镇委对换届条件成熟的32个村(居)党支部集中在2天内完成换届选举工作,1顺利产生新一届党支部班子。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重视,加强领导。镇委高度重视这次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而农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前提保证。为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镇委成立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换届选举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选举日常工作。同时,设立了15个工作指导组实行分片党委抓领导,驻村工作组抓指导,各村党支部抓落实的工作方式,保证选举工作顺利进行。镇委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抓紧各项工作的落实,多次深入到农村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落实督促工作。镇组织、纪检、农办等部门共同协作,具体落实换届选举的实施方案。

(二)及早摸底,及早调整。常平镇党委明确指示农村换届选举是一项关系到农村稳定与发展大局的工作,必须要统筹好、组织好、协调好。因此,为做好这次农村换届选举工作,我镇提早部署,狠抓落实。

首先,提前做好摸底调查。去年年底,镇组织部门已经对各村党支部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并重新整理了农村两委干部名册,掌握了农村党支部干部队伍的总体情况,为今年的选举工作做好基本资料准备。

其次,对部分农村党支部已做调整。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我镇对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做到早调查摸底,早调整充

实,在今年初对全镇32个村(居)委会两委班子进行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并在摸底基础上,抓紧对支委干部的调整配备,共调整3个党支部,2名支委成员,其中书记2名,为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大力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选拔农村后备干部的进度,将那些群众基础良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好经济管理能力的农村工作人员提任到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中来,改善我镇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结构,拓宽农村干部选人的渠道和范围。重点加大了农村挂职大学生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三)加强培训,精心组织。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性认识和思想觉悟,为选举工作打牢基础,我镇加强宣传,指导各村做好对换届选举工作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时,为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举行农村换届业务知识培训。镇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在换届前召开工作会议对各村(居)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农村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和镇选举办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增强他们依法选举的意识,提高指导组对换届工作的指导水平和监督能力。

(四)执行政策,从严把关。我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依法办事,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法选举原则,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和发挥广大党员的民主权

利。三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组织考察等环节的工作,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特别是优秀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中来。四是坚持有利于保持农村稳定的原则,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动态,正确分析各村党支部建议的实际情况,统筹部署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五)严格程序,确定人选。我镇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中共东莞市委办公室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8年全市村、社区“两委” 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东委办发„2008‟8号)要求进行,坚持标准,严格选举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依法选举。一是认真做好“三推一评”。“三推”即是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意愿,将那些年富力强、公道正派、群众呼声高、在村里有威望的党员确定为候选人。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组织民主推荐,为正确评价现党支部班子成员和选好配强下届党支部班子成员提供参考;二是认真做好组织考察。在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指导组对各党支部现届班子成员和经民主推荐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进行组织考察,以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支部建设、群众工作、社会管理、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为考察的内容,充分了解掌握他们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三是拟出村党支部委员人选安排初步方案。由驻片党委、各指导组与各村现届党支部班子成员共同研

究,提出各村党支部委员会人员安排初步方案报镇党委;四是集体讨论。镇党委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研究并确定各村下届党支部委员会的预备人选方案,并批复给各村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

(六)周密部署,依法选举。在经过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条件成熟的村,全镇集中在3月22日、23日两天内进行换届选举,各村分另召开党员大会,顺利产生新一届农村党支部班子。对情况较为复杂的个别村党支部,镇委采取集中人力、重点突破的方式,从机关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村广泛听取包括全体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彻底调查,弄清情况;在综合调查考察、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一届党支部人事安排方案,并报镇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后再进行换届选举。

三、几点体会

(一)务实加强领导是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我镇以这次换届选举为契机,调整充实农村党支部班子,改善干部队伍。但由于我镇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结构欠优、素质偏弱等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调整的人员较多,面临的困难较复杂。因此,必须有强大的领导力量作支撑。为更好落实各项工作,实现这次换届选举的既定目标,我们实行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片党委逐个抓、工作指导组抓指导、各村党支部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强大合力,顺利排除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各种障碍,解决了各种困难,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二)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是确保换届选举高质量完成的关

键。

为做好这次农村换届选举工作,我镇提早部署,反复酝酿,狠抓落实,特别是在选准党支部书记人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今年5月份开始就着手准备换届工作。一是全面考察,摸清情况。由镇委主要领导亲自带头,驻片领导和换届工作指导组成员多次深入到农村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对各村(居)党支部书记的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做好更新统计,掌握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总体情况。二是镇委书记、分管组织人事的镇领导和各驻片领导与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逐一谈话,进一步掌握支部书记的意识形态,同时要求他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从选举的全过程来看,党委批复作为书记候选人人选的全部当选,当选率达100%,其中连任书记32名,连任率达100%。未连任的两个书记一个是因为年龄问题,另一个是自己提出辞职。

(三)坚持依法选举是保证换届选举有序进行的前提。

在开展换届选举各项准备工作过程中,我镇上下坚持依法严格按政策办事。在确定候选名时,镇党委多次深入各村,广泛征求党员干部,集中最广泛党员的意见后确定新一届农村党支部支委候选人。在选举过程中,严把程序关,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选举工作的规定,把工作细化到每个选举环节,确保了选举的严肃性、民主性、真实性,在整个换届选举中没有发生因不公平、不公正而引起聚众闹事等扰乱选举秩序和群众集体上访事件。

2.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对基层党支部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出现了多样性和广泛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随之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找准新的着力点,抓住“新”字做文章,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才能把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一、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涵

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探索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新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手段,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如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标准化管理等,逐渐融入到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管理之中,并为一大批优秀的金融家所接受,在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要求,就无法在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担负起新时期的政治使命和历史重任。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借鉴和吸收现代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

二、创新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用于指导社会实践,都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形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适应“新常态”,探索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

(一)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建网络化政工体系

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等媒体的所有优势,开展新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要挖掘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潜能,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创造更为新颖、有效、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

(二)借鉴科学的管理理念,创建规范化政工体系

借鉴科学的管理理念,积极规范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可以引入ISO9000基本原理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同先进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管理模式的成功接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文件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目标、规范、相关表格和工作记录。程序文件包括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工作记录控制程序、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控制程序、宣传工作控制程序等38个控制程序。所有工作实行过程控制,均按照“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标准要求进行,每项工作和活动均采取PDCA闭环控制,对各专项工作从年初部署,组织落实,考核评比,到年终总结,以及责任人、所要达到的效果都做了明确规定,进行量化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实现了管人、管事、管思想的有机统一,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对经营管理的作用由以往的号召型转为切入型,促进了经营管理的顺利开展。

(三)整合基层党支部的有生力量,创建系统化政工体系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整合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有生力量,真正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创建系统化的大政工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投入,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开展任何工作,都有投入产出问题。只有投入,方见成效。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入的精力太少,投入的人财物太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要及时把一些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政工队伍中来。同时,要特别注意搞好政工队伍培养,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人员素质,保持政工队伍稳定。对政工人员,除待遇与行政人员一样外,在培训、进修、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改善办公条件等方面,都要给予有力的经济支持。其次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做好政工生产结合文章。改变以往政工干部单纯抓政工,经营干部单线抓经营的状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

三、丰富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

创新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形式上创新,更重要的是紧密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发展建设的实际,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

(一)围绕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经营管理创新

围绕农村商业银行的基层经营管理,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是党的“十八大”在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广大政工人员,要紧紧围绕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努力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注重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文化建设创新

党的“十八大”落实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注重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既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论,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农村商业银行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改变农村商业银行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农村商业银行物质产品、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的目的;以思想、观念、精神和文化因素为改造对象;追求对农村商业银行活动整体、长久和系统性的影响。正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处于农村商业银行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农村商业银行文化建设领域转移。然而,农村商业银行文化包含了农村商业银行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农村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村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相应的工作内容、方法、措施都会因势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

(三)突出关心广大基层员工创新

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广大员工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思想认识问题外,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在解决广大员工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时,要注意掌握情绪,研究员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首先要坚持把为员工办实事、为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从员工住房、子女就业等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每年有计划地办几件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努力寻求解决员工思想疙瘩的方法,增强说服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力的组织保证。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实行公示制度,对有关人事任免、职称评聘、工作分配调动、资金发放等关系到员工生产、生活及单位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先予公示,增加工作透明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鼓励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批评,不断激发广大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就是做人的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新常态”下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和改进,尤其是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上务求有所创新,不断保持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继续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思路方法,不断探索总结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力求以点带面,将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瑞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N].光明日报,2006.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

[4]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DB/OL].当代教育论坛,2003.

3.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篇三

根据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桂阳县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自今年2月以来全面推开,整个工作坚持程序,发扬民主。5月中旬,全县494个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顺利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基本情况

全县494个村党支部,换届后共选举产生1578名支部委员。其中,中专、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839人,占53%,比上届增加1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739人,占47%,比上届下降了10个百分点;妇女149人,占10%,比上届增加了2个百分点;支委平均年龄43岁。在新当选的494名支部书记中,上届支部书记连任的389人,当选率为79%。中专、高中及以上中文化程度303人,占61%,比上届增加了11个百分点;平均年龄46岁。同时积极推行“交叉任职”,支部委员兼任村委委员874人,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51名。换届选举后的支委班子,文化结构得到了改善,年龄结构得到了优化,以40岁左右为主体的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和致富能力的优秀党员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也储备了一批村级后备干部。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抓宣传。为抓好此次换届选举工作,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开展‘两推一选’工作的意见》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县乡两级都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抽调1100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乡驻村督促指导换届选举工作。为提高指导组人员依法按章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县、乡、村三级层层开展了骨干培训。在整个换届工作中,各乡镇着眼于教育,立足于宣传,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为换届选举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全县共张贴宣传标语1.2万条,出板报、专刊1000期,分别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980余次,走访党员、群众2万人次。

2、严格条件抓初选。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对村干部任职条件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各基层党委在确定村干部候选人选上严格把握:一是政治思想。支部成员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宗旨意识强;二是工作能力。支部成员要求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有市场经济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一定的组织和决策应变能力;三是文化素质。支部成员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支部书记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是年龄结构。支部成员要求在45岁以下,支部书记要求在50岁以下。因此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人选为支部成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3、发扬民主抓推荐。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各村党支部先后两次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民主推荐支委候选人,较好地体现了广泛性和群众性。参加推荐的群众代表包括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以及共青团、妇联、民兵等村级组织负责人。据统计,全县参加“两推”的党员、群众代表达2万余人,推荐产生村党支部候选人初步人选1800人。为全面掌握党员、群众对村“支委”班子的信任度,在实施“两推”中,对各村党支部委员三年多来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把评价村支委成员“称不称职”的裁判权交给党员和群众。最后,乡镇党委对“两推”推出的新一届班子初步人选进行公示,并通过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进行了全面考察。

4、规范选举抓程序。各乡镇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制定的《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坚持程序不变通,坚持原则不走样,严格把握候选人的产生过程和候选人条件,认真制定选举办法,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党支部委员,使整个选举工作保持了较强的操作性和严肃性。在选举过程中,推行“现任干部报告述职,候选干部演说竞职”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在具体操作上,严格把握“三关”:一是严把人选确定关。乡镇党委按组织程序从党员和群众代表推荐票较多的人中确定支部委员候选人,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严把选票填写关。在进行无记名填写选票时,积极创造宽松严肃的环境,确保每个参加投票的党员都能充分行使个人的民主权利。三是严把唱票计票关。所有的选票,均在下派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党员代表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票、计票,不搞“暗箱操作”,充分尊重党员的意愿。

5、严肃纪律抓督查。在换届选举中,县、乡指导组加大指导监督力度,对个别村没有按程序要求操作的,及时给予纠正,消除了负面影响。同时,认真调查核实群众信访案件,对反映情况不实的,及时向党员、群众澄清,消除群众误解。在换届选举中,县委组织部共收到群众举报6起,经组织专人调查核实后,对不按程序违规操作的2个党支部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重新进行选举,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真正让党员、群众心服口服。

三、体会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各级党组织切实加强领导,组建了由县、乡(镇)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的领导小组,县乡领导小组实行指导组分片巡回督促制度,县委领导及组织部门同志经常下乡入村,对选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3月中旬,分别召开了2次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提出了解决的意见和措施;乡镇党委实行工作组人员挂钩包村制度,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思想到位,确保了此次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宣传透彻,广泛动员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基础。在此次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县、乡两级党组织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认真组织开好六个会,即:县“两委”换届工作动员会、乡镇党委班子会、乡村干部大会、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小组长会和党员大会,有针对性地讲解村党支部委员的任职条件和职数,引导党员把握好手中的民主权利,保证了党委的主张变成广大党员的意志,选出了党满意、群众拥护的新一届党支部。

3、层层培训,提高素质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关键。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任务艰巨、程序复杂,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有序地进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换届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各级党委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重要环节采取分阶段总结汇报和安排部署的方式进行,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进行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位工作人员对选举整个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任务明确,保证了实际选举过程中,不违规、不违法,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4、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是换届选举成功的保证。一是县委组织部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制定了便于操作的《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流程》,规范选举活动。许多党员反映,规范选举程序,增强了党内选举的严肃性,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党员能认真负责地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确定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扬民主,又严格按章办事,在整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严格按党内程序进行选举,坚持“两推”的办法,对候选人的情况进行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举人的意愿,对其它一切影响、干扰和破坏选举工作的行为,严肃查处,及时纠正,保证支部换届工作健康地开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工作取得圆满结束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支委班子后备力量缺乏。从党员队伍状况看,农村党员队伍“两偏”(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现象比较突出。加上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增多和部分村党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部分村出现了“后继无人”、“无人可选”的现象。

二是部分支部班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干部队伍建设看,“两推一选”改变了过去“少数人选人”的弊端,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极少数村党支部班子整体素质依然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

三是少数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从社会因素影响看,农村派系观念、宗族、家族势力向党内的渗透,一定程度影响和干扰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少数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在选举中,从本家族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干扰正常的选举工作。

五、下步工作打算

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下步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1、实施“兴桂阳,新党建”工程,进一步加强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按实施“兴桂阳,新党建”工程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抓好当选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是首要任务。抓好当选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对新进支委班子的干部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形成以县委党校、乡镇党校、流动党校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基地,以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重点的培训格局,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二是要加强文化和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三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农村工作的新需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全面实施“三个培养”,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今后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今后,乡镇要大力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加大选拔后备干部的力度,彻底消除“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狭隘思想,切实改变过去只停留在口头上应付式的做法,确立备用结合、“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使后备干部在一定的环境中磨练成长。另一方面全面实施“三培养”工作,即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3、探索有效的考核办法,努力开展争创“五好支部”活动。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今后,乡镇要紧紧围绕县委组织部下发的《“五好”村(社区)党支部目标量化考核细则(参考)》,结合实际,把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员联系群众、党员处置、党内政治生活等基础性工作实行量化计分,进行考核,并把量化考核指标与村党支部成员的报酬挂钩。这样既能调动农村党支部的积极性,又可以加强上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夯实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

4.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 篇四

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实行“两推一选”,即“群众民主推荐,党员民主推荐,党内民主选举”。

一、准备工作

1、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培训工作专班,确定职数配备及任职要求。

2、层层召开会议,宣传“两推一选”的意义、程序、步骤,公布村党支部成员的任职条件、职数,组织符合条件的对象报名,党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推荐提名。

二、召开群众会议,推荐产生建议候选人

3、村党支部公布推荐提名及报名竞选对象的基本情况。

4、召开会议进行推荐。规模较大的村,召开各级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或村民小组长、村各配套组织负责人参加的推荐会;规模较小的村,可以以户为单位组织推荐。参与推荐的人数或户数一般要达到50%以上。村党支部根据群众推荐情况,取前10名为建议候选人。

三、召开党员会议,推荐产生初步候选人

5、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参与推荐的党员一般不少于党员总数的80%。

6、公布建议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7、无记名投票,等额或差额确定书记初步候选人;多于总职数30%的差额确定支部委员初步候选人。

8、推荐结果报乡镇党委。

四、组织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

9、乡镇党委组织有关人员对初步候选人进行考察,提出正式候选人初步人选意见。村党支部根据乡镇党委意见,召开支委会或党员会议,等额或差额确定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名单,按多于1名的差额确定委员正式候选人名单,结果报乡镇党委审批。

五、党内民主选举

10、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宣布大会开幕,奏《国歌》;党组织书记作工作报告。

11、通过大会选举办法;推荐监票人、计票人。

12、介绍村党支部书记、委员正式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13、无记名投票。计票结束后,监票人向大会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大会主持人宣布当选结果。

14、大会闭幕。奏《国际歌》,宣布大会闭幕。

六、结果报批

15、选举结果报乡镇党委批复。

5.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篇五

为了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村党支部的群众基础,扩大群众参与权、推荐权与监督权。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在本届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党支部采用“两推一选”办法进行换届选举,选举过程中始终保持公平公正。截止2011年12月24日,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村两委及党员群众的积极配合努力下,本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结束,无论是选举过程还是选举结果,都基本达到了选举的预期目的。

一、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300户人家,总人口952人。本支部共有正式党员55名,预备党员2名。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党员55名,其中长期外出19名,因病不能到会一名,在家且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党员36名,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7名,参加测评的村民代表21名,推荐产生党支部候选人7名。通过“两推一选”,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6名。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营造气氛。村党支部在全镇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后,本村迅速行动,制定了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并于12月10日召开村两委主干会议,研究部署安排本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分管组织的宣传委员、包村干部到会议现场做重要工作指导安排,宣读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周密部署支部换届选举前期工作及交代选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支持广大党员与村民代表的意愿,在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中,村党支部着眼于筹划,立足于宣传,注重于引导,始终把宣传发动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选举工作全过程。宣传透彻,广泛动员是本次换届选举取得成功的基础。通过召开村代表动员大会宣传本届支部选举活动,使得“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及方法、程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党支部换届选举推荐大会上,在家正式党员36名,实到35名,村民代表27名,实到22名,党员到位

率97%,村民代表到位率81%;在12月23日的换届选举大会上,在家正式党员36名,实到35名,党员到位率达到97%。

2、发扬民主,强抓推荐。根据镇党委统一部署,我村于12

月21日举行党支部换届选举推荐大会。在之前我村党支部召开

村两委会议,再次对选举工作进行强调部署,专门讨论确定此次

选举的计票人员与监票人员,采用公开推荐的方式并进行无记名

投票推荐。同时,动员村两委干部对会场进行布置安排,分工明

确,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此次选举大会的圆满

成功。在推荐大会上,我支部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发挥民主、公

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了推荐,会上一是听取本届党支部委员会委

员的述职报告,二是公布了下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条

件,最后通过党员推荐和村民代表对党员推荐的初步候选人进行

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7名党支部委员初步候选人。本次推荐

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推荐出党员、群众满意的候选人,也为

12月23日的选举大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规范程序,组织落实。在整个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过程

中,本支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做好三方面内容:一是做好调查

摸底工作。在选举前,按照镇党委的要求,召开了村两委干部述

职述廉会议,党员、村民代表等对村两委干部三年来的工作表现

给予评分,一定程度上为此次选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二是

规范选举环节工作。在支部选举前集中精力,分工负责,认真做

好选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党员到会率,确保大会选举成功。在具体操作上,严格把握“三关”:一是严把人选确定关。在确定

支部候选人时,按组织程序从党员和群众推荐的人中确定初步候

选人,并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组织审查、考察公示,真正做

到公开、公平、公正,既尊重了党员群众意愿,又体现了组织意

图。二是严把选票填写关。在进行无记名填写选票时,积极创造

宽松严肃的环境,确保每个参加选举的党员都能充分行使个人的民主权利。三是严把唱票计票关。所有的选票都在镇党委工作组的指导下,在监票人及全体党员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票、计票,不搞暗箱操作,唱票、计票结束后及时对全体党员加以公布。三

是做好两届党支部工作交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上一届村党支部在新一届村党支部产生之日后,完成了工作、公

章、办公场所、集体财产账目、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经济合同、档案资料等交接手续。四是做好落选党员思想工作。对在推荐大

会、选举大会上落选的党员,通过交流,做好谈心疏导工作,主

动上门谈心,努力化解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为此次党支部换届

选举工作划上圆满句号。

三、存在的不足

在工作取得圆满结束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次换届选

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从党员队伍状况看。

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着年龄偏大、年龄分布结构断层、文化偏低、女党员偏少的现象比较突出。二从班子队伍建设来看。在年轻化、女性进班子比例上还存在着欠缺,文化素质不是较高,班子结构

还需进一步改善。

总之,村党支部在本次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选举的规范程

序,不折不扣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及省、市、区、镇党委关

于加强党的基层支部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等一系列要求,以推进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支部、促进科学

发展为目标,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

机结合起来,为沙卜窑村党支部选出了组织满意、群众拥护的新

一届党支部班子。配强了村党支部班子,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6.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篇六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选举文化;村民自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18-02

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概述

(一)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现状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我国民主的最小构建单位,以其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基于实际探索总结的伟大创举。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普遍应用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经过千年沉淀的乡土文明碰撞出了独具特色的村委会选举文化。前者建立在民主传统和法治之上,后者则以臣民文化和礼治为特征。在当今中国的村委会选举中可以找到不同程度“臣民依附”型文化的对应,冷漠参与、贿选拉票等。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内在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有关。经济价值与选举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密不可分,而政治价值与村民个人的政治认同有关[1]。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个去政治化的过程,村民已经成为“最为典型的理性经济人”[2]。一方面,村民希望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所推选出来的村委会能带领全村发家致富。但往往由于上次选举的结果不能达到村民预期的经济利益诉求,让村民对民主选举这一公共物品的有用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选举作为公共产品,其不公正的后果是由全体村民共同承担的。这会放大村民在参与选举过程中的不负责态度。再加上村民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村委会选举是自身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使得重构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相适应的选举文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的法律属性

我国的村委会选举文化既是政治文化,也是法律文化。政治文化是由内化的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组成的整体,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点。法律文化由多重法律符号和载体表现,包括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在广义上,法律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法律文化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盛衰变化相同步,正如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总结的:“则法学之盛衰,与政之治忽,实息息相通。然当学之盛也,不能必政之皆盛,而当学之衰也,可决其政之必衰。”[3]但两者对选举的制度安排不同,在政治文化的语境中,选举是把权力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的分配与委托;而在法律文化的语境中,选举则是公民最基本的宪政权利。基层民主选举权利的保障,法律的固化是我国法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唤醒公民对制度和规则的信奉与遵从,需要完善我国的村委会选举法律制度,确保选举过程和选举结果的合法性。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主要体现为四个要素,选民意志表达的自由选择性、候选人的竞争性、投票行为的秘密性和选举过程的公开性[4]。建立崇尚平等、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的选举文化,可以增加村民参与选举的政治效能感,提高其对自身选票重要性的认识,逐步让村民真正意识到作为农村自治体基本组织形式的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

(三)我国基层选举文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村委会选举是典型的直接选举模式,然而有直接选举的政治实践并不一定等同于真正的代议制民主。直接选举民主法治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和政治的支撑,需要相适应的政治选举文化的配合。

我国的基层民主选举文化应该具备成熟的选举文化的共性,例如选票的价值、分量、权威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承认,每一个拥有选票的社会成员都坚信自己握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控制政权的权力等[5]。这种认识应成为村民自治的普遍心理和基本的政治常识。同时,考虑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乡土文化影响深远,农村人口众多的基本情况,需要的是一种和谐均衡、温和稳妥的选举文化。过于高涨的参与热情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而冷漠消极的态度难以体现民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沿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影响最深远的儒家文化为代表,其倡导的“礼治”是历代封建王朝运用于政治实践的指导思想。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到,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秩序是一种“礼治秩序”。在少有变动的乡土社会,血缘、亲缘、地缘联结形成的身份登记秩序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人的思想产生根深蒂固的控制。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积累和重复熏习形成了强大的惯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妨碍因素。从礼治到法治的转型需要平稳缓和、循序渐进的过渡,儒家提倡的中庸也使得村民更容易接受和谐温和的选举文化。

二、构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的路径

选举制度作为我国乡土社会之外的知识体系,在植入我国农村以后发生了很多适应性的变式。构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需要从观念、实践、制度三个维度入手。

(一)培育村民民主法治精神

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途径是提高村民的政治法律素质,古希腊思想家曾经提出公民拥有的精神与美德是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培育村民的政治角色意识。政治角色意识是指公民在政治民主活动中对自己所承担角色的认知、看法和态度。村民作为村民自治的主体,其对自己在基层民主运作和村委会选举中所扮演角色的自我认识,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民主进程。

其次,要普及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运用村民普遍接受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普及有关民主选举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平等、自由、正义、竞争、效率等法律理念和价值真正深入人心,提升公民法律素养与民主精神,逐步让村民真正意识到作为农村自治体基本组织形式的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

再次,要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培训。定期向村民讲授政治民主选举理论,提高其对自身选票重要性的认识。在村委会选举前,向选民广泛宣传有关本次选举的基本信息,增加选民的知情权,以便其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使每次选举成为有实质民主意义的选举。

(二)遴选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候选人

完善候选人遴选机制,在村委会选举中引入候选人竞职演说的形式,让他们通过公平竞争进入乡村政治权力格局应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值得提倡的[6]。更重要的是,竞职演说有助于村民对选举过程和选举结果形成心理认同。选举本身是一种淘汰机制,其结果必然是为多数选民所认可的。而选举文化就是在选举淘汰机制与社会大众文化心理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公开竞职演说作为与选民良性互动的有效载体,同样是构建我国成熟的选举文化的路径之一。

推行候选人公开竞职演说,引导群众由“选熟人”转变为“选能人”的实践,已在多地取得良好效果。村委会选举是对当地“精英”的推选,选民关注的是被选举人的品性、能力与信誉。公开竞职演说对展现候选人、自荐人的自身素质和个人能力、以加深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是必要的,有利于拉近候选人、自荐人与选民的距离,帮助选民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候选人与选民可进行面对面的了解与接触,有助于培育良好的选举氛围,有利于村民理解自身参与选举的重要性。

(三)优化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整体性、时序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社会的转型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全面推进。时序性是指各部门的推进存在时间的先后。社会运行机制的革新往往先于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因此完善制度设计成为构建于农村直接选举相适应的选举文化的先行选择,本文主要从村委会任期角度提出思考与建议。

1.延长任期的必要性

村委会任期过短,频繁换届,首先,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降低了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其次,三年一届任期的换届频率难免会造成人员的变动,会损害“村官”的稳定性,不利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成长。再次,任期过短,容易造成村委会短期行为,忽视对长远发展的关注,并且由于不同的班子人员对村情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别,会造成各届村委会做出不连续的、甚至是方向不同的规划安排,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延长村民委员会的任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光狭隘短浅的问题,矫正急功近利的心态。

2.延长任期的可行性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在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在现在三年一届的任期基础上,可以采取“大小选”方法。即当新一届村委会任期满三年时,只进行由半数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参与的民主考核和信任投票,即“小选”。如果村委会信任票过了半数,只是个别村委会成员的信任票不过半,则只需将该成员按法定程序罢免后进行补选,而无需换届选举;如果村委会班子和每位成员的信任票都过了半数,则全体留任,也无需换届选举。这样,就可以待到该村委会第二个三年任期届满时再举行换届“大选”。当然,在“小选”中,如果村委会得到的信任票不过半数,就应该进行换届选举[7]。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任期尚未做出修改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变通方法,——既不与现有法律相抵触,又能够避免由于村委会任期过短引起的弊端。从长远考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将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由原来的三年一届改为五年一届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赵爱明,史仕新.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

[2]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3]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43.

[4]唐晓腾.城市化中的农村民主选举:制度、方法及影响——对东部1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证观察的一项综合分析[J].社会科学,2007,(7).

[5]胡海东.营造真正的“选举文化”[EB/OL].http://www.gmw.cn/03pindao/pinglun/2004-06/02/comtent_37620.htm,2004-06-02.

[6]林少敏,吉青.乡村社会对村民选举的回应—对影响村民参与选举的因素的考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上一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ABC下一篇:济南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