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2024-12-01

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精选11篇)

1.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一

道路运输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范本

目录

第一部分

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组织

管理标准化体系........3

第二部分

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体系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体系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体系........4

一、安委会会议制度.............4

二、安全专题会会议制度...........6

三、安全检查制度..........8四、四、隐患排查管理制度.............10五、五、道路运输事故管理制度.........12

六、安全教育制度..........14

七、驾驶员管理制度........15

八、车辆技术安全管理制度.........17

九、动态监控管理制度.............19

十、包车安全管理制度............21

十一、安全生产考核办法...........24

十二、机动车驾驶安全操作规程.....26

第三部分

安全责任标准化体系安全责任标准化体系安全责任标准化体系安全责任标准化体系.......29

一、领导岗位安全责任............29

二、部门责任人岗位安全责任......32

三、安全科科员安全责任..........34

四、其他岗位科员安全责任........35第第第第四四四四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安全基础管理台账标准化体系安全基础管理台账标准化体系安全基础管理台账标准化体系安全基础管理台账标准化体系.....36

一、安委会会议记录..............38

二、安全检查记录.........39

三、运输事故登记.........40

四、隐患登记记录.........41

五、重大隐患验收表..............42

六、车辆保险登记.........43

七、驾驶员安全信息记录..........44

八、驾驶员岗前安全培训纪录......46

九、驾驶员安全学习记录..........47

十、违章、肇事驾驶员再培训记录.........48

十一、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记录......49

十二、车辆基本状况登记表........50 第第第第五五五五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应急应急应急应急响应响应响应响应管理标准化体系管理标准化体系管理标准化体系管理标准化体系.........51 第第第第六六六六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安全文件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文件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文件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文件管理标准化体系.........53 第一第一第一第一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化化化化体系体系体系体系为了进一步落实公司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减少或杜绝种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公司经济发展目标,特制定安全组织体系管理标准。第一条 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任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副职领导任副主任,有关科(处)室的负责人定期研究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综合、协调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委员会下

设办事机构,办事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督办安全生产委员会所议定的事项。第二条 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企业的每一管理层级均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或层级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第三条 落实工作机构安全工作经费。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将安全工作经费纳入预算,落实预算工作经费,保证安全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第四条 逐步改善安全工作机构的办公条件。根据安全工作机构基本的需要,逐步配置办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座机电话、传真、打印机及必要的交通工具。第二第二第二第二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制度制度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化体系化体系化体系化体系一一一一、、、、安委会会议制度安委会会议制度安委会会议制度安委会会议制度为了加强公司的安全管理,提高综合管理安全的能力,及时沟通公司各方面的安全信息,分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措施,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 安全生产委员会是综合协调公司安全工作的议事机构,负责研究、协调安全管理工作。第二条 安委会会议由安委会主任或委托分管安全的领导主持,会议原则每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由公司安保部通知,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安委会原则上全体成员都应参加,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向会议主持人请假。第三条 安委会会议的职责。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管理的文件;研究全年的安全管理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协调本单位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统一安全管理思想。会议讨论议定的事项,成员单位应认真组织贯彻落实。第四条 建立安委会办事机构,负责安委会会议的筹备工作,负责向安委会成员单位通知会议时间、会议地点,收集需安委会集体讨论的议题机构,负责草拟安委会会议纪要,负责督办安委会议定的事项.第五条 安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传达和学习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特区及交通、安监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组织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和有关领导关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指示。

2、通报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情况,分析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对策,提出下阶段的安全工作目标。

3、分析本系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其他生产领域的典型事故,查找事故原因,举一反三,研究防范措施。

4、听取有关成员单位报告上一次安委会会议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第六条 安委会办事机构负责将会议研究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形成会议纪要,印发给成员单位。负责督促、检查安委会讨论议定的事项,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二二二、、、、安全专题会会议制度安全专题会会议制度安全专题会会议制度安全专题会会议制度为切实落实公司安全管理,研究和解决生产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或矛盾,加强安全管理的协调、配合,保障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安全专题会会议制度。第一条 安全专题会议是针对公司当前安全生产或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的专门会议。专题会议由分管安全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分析和研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第二条 安全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安全专题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收集安全专题会议的议题,提出参会单位的建议,向分管安全的领导请示会议的时间、会议的地点、参会的人员,拟发会议通知。第三条 安全专题会议主要研究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议由分管安全的领导决定。第四条 安全专题会议由分管安全的领导主持或其委托安全管理工作机构的负责人主持。参加专题会议的人员应做好会议发言准备。第五条 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议定的事项,有关责任单位要按照会议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并将贯彻落实情况报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备案。第六条 安全专题会要形成会议纪要,安全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将会议研究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各单位的责任等内容形成会议纪要,并负责督促、协调、检查会议的落实情况三三三三、、、、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范和标准,了解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发现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深入分析 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对策,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安全检查制度。第一条 安全检查主要检查本公司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安全方针、政策、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等项工作在基层得以落实。第二条 安全检查分综合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综合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工作机构组织,制定综合安全检查方案,有关部门参加,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由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牵头,制定专项安全检查方案,对本业务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第三条 安全检查的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公司生产场所的生产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第四条 在重要活动或重大节日前夕,根据特区管委会或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综合安全检查。综合安全检查应分别由分管业务的领导带队,到所管辖的业务范围进行安全检查。第五条 不定期的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安全检查由分管安全的领导带队或委托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带队开展安全检查。第六条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安全检查主要是检查生产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方针、政策、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要求的落实情况。同时检查生产场所、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第七条 安全检查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深入到基层单位和生产场所进行检查,获得安全生产的真实情况,为制定政策或措施提供参考。第八条 安全检查的重点对象。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安全管理薄弱的单位、经常发生事故的单位、容易导致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对重点单位或场所的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掌握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情况。第九条 安全检查要填写检查纪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填写以《安全检查隐患通知书》,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和整改的时限,通知受检单位负责人,限期整改。第十条 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隐患,要研究整改方案,制定整改计划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重大隐患整治前的安全,有效控制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第十一条 安全检查小组应将每次检查的情况,书面汇总交 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安全管理工作机构整理汇总报领导阅示。第十二条 妥善保管安全检查的资料。安全检查的资料分保存,以备上级部门的检查四四四四、、、、隐患排查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隐患排查的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制定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第一条 隐患是指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工作环境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缺乏基本保障,可能对人的生命安全或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一般隐患是指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较小,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较大,应当局部或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专项治理方能解除的隐患。第二条 安全管理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工作,指导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出来的一般隐患要进行登记,整治完成后要消号,并报行业管理机构备案。重大隐患实行快报制度,重大隐患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经行业管理机构初步认可,并报市级行业管理机确认。重大隐患整治后,应经行业管理部门验收。第三条重大隐患报告的内容:隐患产生的原因及其现状、隐患整改的责任主体、责任领导、整改方案、完成时限、经费落实情况。第四条 隐患整改治理。按照“谁的隐患、谁治理”原则。一般隐患及时整治或限时整治,重大隐患实行挂牌整治。重大隐患治理实行“五落实”制度(落实责任、整治方案、整治措施、整治经费、保障预案)。

2.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二

联合国“道路安全十年行动计划”于2011年5月11日发起,致力于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和伤害的发生。该“道路安全十年行动计划”是一个专家项目,到2020年前,每一年将拯救190万人的生命。

ISO通过其两个技术委员会(ISO/TC 22——道路车辆和ISO/TC 204——智能交通系统)已经为机动车行业制定了800多个标准,包括与道路安全相关的200多个专用标准。

目前,ISO正在制定盼望已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未来的ISO 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使用指南要求》将对全世界交通安全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减少严重的公众安全隐患。ISO 39001标准未来将采用两种方式发布:或是以国际标准草案的形式,或是作为完全公开的技术规范。

“道路安全十年行动计划”包括一个“全球计划”,该“全球计划”阐述了改进道路和机动车安全的措施;增强紧急服务;建立通常的道路安全管理体系。该“全球计划”也号召完善法律法规和强制头盔、安全带、儿童约束物的使用,以及避免饮酒、超速行驶。目前,仅有15%的国家有综合的法律法规强调所有这些问题。

3.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三

交通运输部:

我国道路集装箱运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港口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道路集装箱运输车辆主要由牵引车(拖头)和半挂车(拖架)组成,称为集装箱牵引列车。牵引车可牵引装载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多辆半挂车,开展“一头多架”的甩挂运输,适合标准化作业,能够极大地提高长途运输效率,是先进、高效的公路运输方式。

目前我国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缺乏统一的准入标准。某些地区考虑到道路集装箱运输业的特殊性,执行严格的准入标准;但也有部分地区将道路集装箱运输列入普通货物运输管理范畴,执行普通货物运输的准入标准。由于各地执行的准入标准不统一,导致道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无序,安全隐患突出。目前各地执行的准入标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质要求不一

各地对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应具备的资质缺乏统一要求,如专用车辆数、车辆吨位、停车场地和注册资金等。在某些地区,只有1辆牵引车或半挂车的运输企业也可从事道路集装箱运输。规模弱小的运输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货损事故,无力承担巨额赔偿;再者,小型运输企业通常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地,容易导致车辆乱停乱放。

2技术要求不一

各地对牵引车发动机功率与牵引质量的关系、半挂车轴数与载质量的关系、集装箱最大载质量及集装箱牵引列车组合后的超限标准等技术要求不一。原交通部发布的《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工作规则》明确规定,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某些地区却对此不作要求,有的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发动机功率只有左右。集装箱半挂车可装载1个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或2个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满载后重约,20英尺集装箱满载后重约,因此,牵引车发动机功率不足,势必导致车辆超负荷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安全管理要求不一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以及驾驶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国家应统一各地对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在道路集装箱运输经营许可中增加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要求,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

4设施要求不一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应当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工作规则》要求集装箱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各地对集装箱运输车辆设施的要求不统一,不利于行业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及经营管理。

5其他

各地在道路计重收费和处罚规则,集装箱运输车辆的生产、维修、配件和油料,集装箱牵引列车的税费、保险费、路桥费,以及道路、桥梁、涵洞和场站的通行条件等方面也缺乏统一标准。

4.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考核标准释义 篇四

一、组织机构

1、企业简介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图(附企业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2、制定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主责,要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要以文件形式设置,至少设置办公室、财务科、安全科、技术科、车队等部门,并现场查看。

4、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要以文件形式任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有任命名单。安全管理人员要附由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合格证书复印件。

5、企业要以文件形式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企业负责人任主任或组长。

二、运输安全

1、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制 1 度;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明确提取标准);车辆GPS管理制度;防止车辆超载超限制度等。

2、建立相关台帐档案:①车辆管理台帐,附车辆单车档案(参照车辆年审档案,增加车主及驾驶员信息、车辆二级维护、违章罚款、交通事故等项目);②从业人员花名册,附身份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职称证书复印件;③经营场地安全设施设备台帐(包括平面示意图、警示标志、消防器材、监控探头、停车场进出口、值班室及人员数等内容);④车辆消防防护设备台帐(包括车辆标志标识、消防器材、人员防护设备、危险品车辆安全设备等内容);⑤建立事故档案,包括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及现场救援情况、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事故责任认定书、整改措施等。

对经营场地、车辆要进行现场检查,与台帐核对。

三、经营行为

1、企业每要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查阅相关部门记录、媒体报道等,确定是否出现上访、投诉、曝光、群体性事件等负面行为。

3、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文明经营和服务规定。

4、严禁超范围经营管理规定。

四、企业管理

1、建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文件收发管理制度;基础资料管理制度;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事故报告制度;目标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例会制度(每月2次例会);安全学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停车场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按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停车场地分别制定)。

2、要求企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3、要求企业与车主、驾驶员(押运员)签订“安全营运保证书”。

4、现场检查企业每年一至两次全员教育培训的方案、考勤、试卷。

5、现场检查企业进行应急演练的方案、总结、照片等(危险品企业每年两次)。

6、核对从业人员身份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等证件;安全管理员的身份证、工作证、安全生产合格证书等证件。

7、现场查看每月至少2次的企业安全例会和从业人员安全学习培训记录(附有签到簿)。

8、现场查看车辆年审档案,重点检查车辆检测等级评定、车辆二级维护卡、集装箱车箱锁完好证明、危险品车GPS安装使用情况、重型 牵引车行驶记录仪安装情况、危险品车辆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情况等。

9、现场检查GPS监控情况,通过轨迹回放核对监控记录。对发现的不按规定使用GPS、超速等行为进行内部处罚教育的情况记录。

五、监督检查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明确定期、不定期两种情况);车辆月检制度(附月检方案、小结及总结);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从业人员违章处理制度。

2、检查隐患排查记录台帐(包括隐患内容、责任部门、发现时间、整改措施、排除时间、安全员签名等内容)。

3、检查企业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整改复查意见书及隐患整改报告等。

4、检查专项检查记录、车辆月检记录、从业人员违章记录等。

六、加分项目

1、现场检查车辆和人员。提供企业车辆和人员的照片、录像;统一式样的相关说明及取得的效果。

2、现场查看记录和相关资料,核对普货车辆的GPS或行驶记录仪的安装、使用比例数;核对企业自有车辆比例数。

3、现场查看荣誉证书、奖牌,由企业写出受奖情况及明细。附证 书复印件、奖牌照片等。

5.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五

广东省WTO/TBT中心 吴宏宽

摘要: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作。业标 准 化

食品安全

标准建设 关键词:农

来 我 国农 业 积 极推 行 农 业标 准 化 , 使我国的农业得近年

到了快速较好的发展,从世界农业标准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标准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标准化没有一

本人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想从继续加快 建立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入手,充分利用 WTO 规则内的“农业标准化”政策,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三个薄弱环节”:

(一)、技术现状落后,技术储备不足,难以跟上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进程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指标低且项目不齐全的问题突出。如,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仅有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等指标,没有涉及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含量指标,进口茶叶受检农药品种在欧盟、德国、英国、日本分别为62种、56种、13种、64种,而我国只规定两项指标;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残留量,共291个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CAC)对176种农药在3 75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项农药最高残留标准。

实现“农业标准化”创新跨越式发展,必须清醒认识我国“农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我国“农业标准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其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在0.5%左右,而我国却不足0.3%。我国农业科技高端产品缺乏竞争力,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的良种,70%以上的农产品先进加工设备,90%以上的高级蔬菜花卉品种都依赖进口。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使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人才资源储备不足,难以跟上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的需要

我国农村自然资源刚性约束加剧,迫切需要科技助农。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使发展农业科技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最为迫切的话题。以耕地为例,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亿亩减少到2010年的18.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这就更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打造更具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村人才资源形势日益严峻,迫切需要科技强农。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这就需要提高农村人才资源跟上劳动生产率和增强农业科技能力。国外农业老龄化之所以没有威胁到农业生产,是因为他们较高的农业机械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美国农场主的平均年龄是57.1岁,日本农业从业者中65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为61%。可见,农业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重要作用和对人才资源的要求。

(三)、是监管手段不足,农业标准陈旧,检测、认证与管理难以跟上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需要。国外的农产品标准每隔2年或5年修订一次,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年至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以加工食品标准为例,据统计,我国加工食品标准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的有1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标准的有40%,采用国际制酪业联合会标准的有5%,所占比例都不高。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的大量使用,我国食品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屡禁不止。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增加,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并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食品重大安全问题仍然不断发生,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们对农业标准化实施问题不得不作进一步思考。大量食品安全事件表明,标准化生产实施关键是重视基础生产环节,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只有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解决农产品生产诸环节标准化实施中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由于各种污染和农药等残留的存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实现食品安全的保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时刻;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我国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产业化、增加农民收的重要途径;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是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生产资料标准化、加工制成品标准化、生产过程生产工艺标准化等,这些都是相关部门要重视的方面。

二、以上农业标准化问题中对我们的启示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已经从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业阶段,建设现代农业的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启示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的道路,而农业标准化是科技兴农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面临农 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农业资源过度消耗以及农业国际竞争 力不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 农业标准化,利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力量武装农业,把科技兴农落到实处。

(二)农业标准化应在全局视野下实现中重点突破。我国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有自己的特色,因幅员辽阔,各个区划的农业有各自的特点。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重点任务中就“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于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经济,在激烈的全球竞争的环境下情况比较复杂。要增强我国的农业发展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国 际生存能力、竞争能力,争取国际市场份额,应该加快农业标准 化的发展,而农业标准化的主角在于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起到充分的带头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发展壮大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带领并引导这些企业务必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和开展销售工作,企业与生产基地 或农户完成密切的产销合作关系,龙头企业向农户下单,从而促进农业标准化顺利开展,同时完成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方面,《规划》在保障措施部分就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力度、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做了明确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突出抓好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和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尽快建立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级、物流设施、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政府需增加经费投入。农业标准化建设是科技兴农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农业标准化的经费投入,用来确保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秩序发展提高。而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业方面所投入的资金经费,我国还相差甚远。美国联邦制定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经济事业,对农业进行巨额的补贴,保证粮食稳定增收和农户的稳定收入,鼓励农业经营投入,加大农业经费投入,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语

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

运 用 农业 标 准 化手段,发 展 益性为主的定位,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农 业 还 需 要 许 多 其它内、外部环境条件,我们必须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努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美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

吕婷婷 王立娟

中国海洋大学

[2]实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肖贵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第30卷第2期 [3]农业标准化概论

张洪程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2月

[4]三安超有机标准化农业系列丛书

张令玉

6.道路照明及LED路灯标准 篇六

dzsc.com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 2010/12/13 | 1443 次阅读 | 5次推荐 | 0条留言

Samtec连接器 完整的信号来源 molex精选商品劲爆折扣价 每天新产品 时刻新体验 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 下单既有机会获取IPAD2 来自全球领先品牌的最新产品目录 最新电子元器件资料免费下载 完整的15A开关模式电源 首款面向小型化定向照明应用代替

摘要:LED路灯是LED在照明领域应用的一大亮点,但目前尚无涵盖LED特性的LED路灯标准。LED路灯必须满足现有道路照明标准的要求,现有灯具标准基本都适用LED路灯,可供参考使用。本文介绍了道路照明*价指标和道路照明标准,并给出了LED路灯相关标准。

LED路灯的示范工作已在许多国家展开,中国大陆成为一个先行者。在LED路灯的试点与示范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尚未制定出能够涵盖LED特性的LED路灯国家标准。

从LED路灯的相关标准来看,目前已有道路照明标准,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灯具标准体系。LED路灯必须能够满足道路照明标准要求。现有的灯具标准基本上都适用于LED路灯,可供LED路灯参考使用。有些省市制定的LED路灯地方标准,也可供LED路灯厂商参考。

1、道路照明的*价指标

由于道路照明的首要目的是为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安全舒适的视觉条件,所以*价道路照明的所有质量指标,都是从驾驶员的角度来考虑的。道路照明的*价质量指标如下所述。

(1)路面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

从驾驶员的视觉功能来考虑,驾驶员对于路面情况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的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由于人眼在夜晚处于中间视觉状态,对物体颜色差异的敏感性减弱,主要是依靠物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来分辨,因此路面亮度和照度影响驾驶员的对比灵敏度和物体相对于路面的亮度对比度。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亮度和照度并非同一概念,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其复杂的原因是路面的材质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均匀漫反射,也不是镜面的反射,而是与入射光线方向关系密切的一种复合反射。沥青路面的亮度是照度的15倍以上,水泥路面的亮度为照度的10倍以上。

(2)路面亮度和照度的均匀度

合适的路面亮度和照度均匀度对视觉功能和视觉舒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路面亮度和照度的均匀度不能保证,视觉区域中过亮的路面就可能产生眩光,而太暗的路面区域则可能出现视觉暗区,使驾驶员无法辨认该区域中的障碍物,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3)眩光限制

所谓眩光,就是因为在视觉范围内出现了非常高的亮度或者是亮度对比度。眩光分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两种类型,前者影响人体的正常视觉功能,但人眼不一定感觉到不舒适;后者恰相反,它不一定影响人眼的视觉功能,但让人眼感觉到不舒适。

(4)环境比(SR)

环境比(SR)也称作环境照明系数,它是用来*价道路与周边环境亮度状况的一个指标。环境比定义为“相邻两根路灯灯杆之间路边5m宽区域内的平均照度与道路内由路边算起5m宽区域的平均照度的比值”。在通常情况下,SR≥0.5。

驾驶员的视觉状态主要取决于路面的平均亮度,但道路周边环境较亮时,人眼的对比灵敏度将会下降,这就需要提高路面的平均亮度,而在较暗的环境下,由于驾驶员适应了较亮的道路区域,其视觉则难以接受周围黑暗区域中的物体。在此情况下,照明需要兼顾路边的相邻区域,并降低眩光。

(5)视觉诱导性

视觉诱导(或视觉引导)是为驾驶员和行人在道路最大允许速度下和一定距离内,快速认知前方道路走向而采取的措施。在夜晚未被照亮的道路,视觉引导被局限于汽车前照灯所照射的范围之内。为了提高视觉引导性,一般是沿着道路走向紧密地布置道路照明,以有助于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与便利。对于一些弯道和交叉的道路来说,良好的视觉引导更为重要。

为了防止错误引导,在进行道路照明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有中央隔离带和分隔车道的道路上,宜将灯杆布置在中央隔离带上,以利于视觉引导;

②在弯道处,灯杆应布置在弯道外侧,以有助于清楚地显示道路走向;

③在不同道路上采用颜色特性不同的光源进行照明,以清楚地指示出不同的道路,以提高引导性。

2、道路照明标准

对于道路照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机动车道、交叉道路及人行道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对每一个质量指标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道路标准是《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该行业标准自从在2007年7月1日实施后,原标准《CJJ45-199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则被废止。

2.1 道路照明标准

2.1.1 机动车道路照明标准

(1)CIE标准

CIE将机动车道路从低到高分为5级,即M5~M1,如表1所示。

CIE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

表1 CIE机动车道路分级

表2 CIE对不同等级道路的照明标准

(2)我国的道路照明标准

相比CIE道路照明标准,目前我国的标准要求相对较低。我国现在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居住区道路。

①快速路:城市中距离长、交通量大,对向车行道之间设有中间分车带;

②主干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例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③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路网、起集散交通作用的道路;

④支路:次干路与居住区道路之间的连接道路;

⑤居住区道路:居住区内的道路及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街巷。

在机动车道路照明中,主要分为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见表3。

表3 我国道路照明标准

注: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约30%。

2、计算路面的维持平均亮度或维持平均照度时应根据光源种类、灯具防护等级和擦拭周期,按照标准的附录B确定维护系数。

3、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4、表中对每一级道路的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给出了两档标准值,“/”的左侧为低档值,右侧为高档值。

2.1.2 道路交汇区照明标准

对于道路交汇区域而言,无论对于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非机动车驾驶者,或者是行人,整个区域的照度都是很重要的。这时,一般将照度作为标准的要求指标。

由于在道路交汇区交通的复杂性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应较高,为达到降低交通事故率的目的,提高道路交汇区的照明标准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为了防止眩光,交汇区的照明标准还针对眩光限制提出了要求。

不同类型道路形成的交汇区类型都有不同的平均照度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类型道路交汇区照明标准

注:表中对每一类道路交汇区的路面平均照度给出了两档标准值,“/”的左侧为低档照度值,右侧为高档照度值。

2.1.3 人行道照明标准

人行道照明主要是为行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照明环境,使得行人在夜晚行走时能看清道路和周围情况以保证其安全,或者说能辨别路面存在的障碍物或者察觉可能逼近的危险。人行道照明对于均匀性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对于路面最小照度有要求,具体要求如表5。同时,为了帮助行人看清道路上的障碍物,对于垂直照度也有相应的要求。

表5 不同人行道类型的照明标准

2.1.4 节能标准

道路照明除了要满足前面提到的照度、均匀度、眩光及环境比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外,还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节能指标。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以照明功率密度(LPD)作为照明节能的*价指标,其值不应大于表6的规定。

表6 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值

注:1.本表仅适用于高压钠灯,当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时,应将表中对应的LPD值乘以1.3。

2.本表仅适用于设置连续照明的常规路段。

3.设计计算照度高于标准值时,LPD值不得相应增加。

2.2 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

道路照明光源、灯具及附属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源及灯具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能效标准规定的节能*价要求。

(2)路灯长期暴露于室外,其防护等级一般不得低于IP54。

(3)对于四周无建筑物的道路、快速路和主干路,必须采用截光型灯具,从而使得道路的亮度高、均匀度好,而且几乎无眩光;对于一般的城市道路、次干路或者周围有建筑物的道路,须采用半截光型灯具;而支路或者周围场所明亮的情况,则应使用非截光型灯具。

所谓截光型灯具就是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0°~65°之间,90°和80°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10cd/1000lm和30cd/1000lm的灯具。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

所谓半截光型就是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0°~75°之间,90°和80°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50cd/1000lm和100cd/1000lm的灯具。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

而非截光型就是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不受限制,90°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的灯具。

灯具的配光类型将直接影响道路的均匀度、眩光等。另外,灯具的悬挑长度不宜超过安装高度的1/4,灯具的仰角不宜超过15°。

(4)选择灯具时,在满足灯具相关标准以及光强分布和眩光限制要求的前提下,常规道路照明灯具效率不得低于70%,泛光灯效率不得低于65%。

(5)气体放电灯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85。

(6)除居住区和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道路以外,在深夜宜选择下列措施降低路面亮度(照度):

1)采用双光源灯具,深夜时关闭一只光源;

2)采用能在深夜自动降低光源功率的装置;

3)关闭不超过半数的灯具,但不得关闭沿道路纵向相邻的两盏灯具。

(7)应选择合理的控制方式,并应采用可靠度高和一致性好的控制设备;

(8)应制定维护计划,宜定期进行灯具清扫、光源更换及其他设施的维护。

2.3 照明方式

根据不同道路和场所的特点,道路照明应当选择不同的照明布置。常规照明灯具的布置可分为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布置、双侧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和横向悬索布置五种基本方式。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时,应根据道路横断面形式、宽度及照明要求进行选择。

按照不同的照明布置方式、灯具配光类型、安装高度等情况,方可决定路灯间距,见表7。

表7 不同布置方式、灯具类型、安装高度对应的路灯间距

3、LED路灯标准

3.1 中国大陆的LED路灯及其相关标准

3.1.1 LED路灯地方标准

我国内地有不少颇具实力的企业都制定了LED路灯企业标准,目前有几个省市还出台了LED路灯地方标准,例如: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1229-2009发光二极管路灯灯头通用技术条件;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609-2009 LED路灯;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813-2008道路照明用LED灯具。

3.1.2 LED路灯相关标准

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灯具标准体系,可供LED路灯参考使用的相关标准有:

GB7000.5-2005道路与街道照明灯具安全要求;

BG7000.1-2007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T24827-2009道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

GB17743-2007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

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制谐波电流发射限制(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制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制;

GB/T18595-2001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要求。

路面面积不同,灯杆高度不同,对路灯在空间光分布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路灯的配光性能和配光测试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灯具的光度测量已有相应的国家标准GB/T9468-2008灯具分布光度测量的一般要求,该标准是对先前标准GB/T9468-1988修改而成的。但是,对于灯具测量后得到的光分布结果如何进行*价,目前还没有对应的国家标准,致使对于灯具的好坏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尺度。

3.2 台湾地区的LED路灯标准

台湾地区于2006年10月修订公布了CNS10779道路照明标准,于2008年3月修订公布了CNS9118道路照明灯具标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于2008年8月发布了《发光二极管道路照明灯具标准》(草案)。台湾的LED路灯标准草案已经应用于LED道路照明示范,不仅用其验证LED路灯产品的性能,同时对标准的修正提供重要的参考。

LED路灯标准草案的主要内容包含适用范围、测量条件、规格和试验方法。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LED路灯,具体包含电源供应器、散热装置、光学设计及相关机械结构。

(2)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包含温度(25±2℃)、湿度(相对湿度为60±20%)、稳定状态(点亮60分钟后测试)、试验用电源(变动范围为±0.5%)及光强度测量注意事项。

(3)规格

主要内容包含绝缘电阻、绝缘耐压试验、枯化点灯、基本特性、电压变动率、温度循环、开关试验、耐久性试验、耐湿开关、突波保护、电磁、防尘防水、风洞试验和振动试验。

在基本特性款项中要求:“LED路灯的功率因子须在0.9以上,且其功率因子测试值须在标示值95%以上,总电路功率需在厂商标示值±110%以内,输入电流谐波失真不得超过表8的规定值,且电流总谐波失真不得大于33%”。

表8 谐波容许值

在配光特性款向中要求:“LED灯具光度分布必须符合表9的要求(光度角度示意图见图1),LED路灯的初始发光效率不得低于表10的规定”。

图1 光度角度示意图 表9 灯具光度特性单位:光度(cd)/灯具光通量(klm)

表10 灯具之初始发光效率

(4)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具体包含绝缘电阻试验、绝缘耐电压试验、枯化点灯、基本特性试验、配光试验、电压变动率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开关试验、耐久性试验、耐湿开关试验、突波保护试验、电磁噪声试验、防尘防水试验、风洞试验和振动试验。

台湾地区的LED路灯标准草案,既参考了台湾已有的路灯相关标准,也参考了国际上IEC和美国能源部(DOE)能源之星及ASSIST等组织的LED灯具规范,是目前比较全面和实用的一个标准。

4、结束语

LED路灯是一种新型道路照明灯具,目前处于试用阶段,尚无一个统一的可以涵盖LED光源特性的LED路灯技术标准。但是,现有的灯具标准基本上都适用于LED灯具,可供LED路灯参考使用。为满足道路照明标准的要求,在一些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LED路灯的应用情况,抓紧制定的LED路灯的国家标准,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业界的一个期待。

来源:北极光

该文章来至网络或用户,仅供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LED路灯的设计与相关要素

近几年来各类型LED路灯产品的开发在两岸三地蓬勃发展,尤其在2008年台湾与大陆皆规划了也许多的LED示范道路的工程案,为LED产业界注入了技术继续成长的动力。

从2008年...LED路灯在寒地环境下应用的关键技术分析

尽管LED路灯技术水平的发展较快,但是大多数LED路灯厂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忽略了在寒地应用环境下的特殊技术要求。一个普遍的错误认识是:LED在寒冷地区应用有利于散热,不...太阳能大功率LED 路灯的设计

摘要: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号召,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围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LED照明技术,设计了一套太阳能LED 路灯照明系统。介绍了太阳能电...太阳能LED路灯MX01-008T的参数与特性

技术参数:

LED功率:30/50/75W

输入电压:DC12~36

功率因素:98%

电源效率:>90%

光通量:2400~6000lm

色温:3000/4000/5500k

显色指数:...太阳能LED路灯MX01-004T的参数与特性

技术参数:

LED功率:30/50/75W

输入电压:DC12~36

功率因素:98%

电源效率:>90%

光通量:2400~6000lm

色温:3000/4000/5500k

7.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七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犹如海绵一样, 无论是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 还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 均具备较好的“弹性”。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 在需要的时候则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 以便于进行循环再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 并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进行有机融合。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基本前提条件下, 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积存、渗透和净化, 提升雨水资源化水平, 确保生态环境。建设海绵城市的六字方针是“渗、蓄、滞、净、用、排”。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

2.1 城市道路的路面材料选择

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传统城市道路路面常用的材料。为了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 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路面材料的选择。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透水沥青路面组合方式。第一, 路面水由面层进入到基层, 然后再排入到临近的排水设施中。第二, 路面水直接进入到表面层, 然后再排入到临近的排水设施中。第三, 路面水进入到路面之后渗入到路基中。上述几种组合方式中, 前两种组合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排”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降低路面径流和噪音问题, 然而却未能有效解决渗、滞、蓄、净等相关问题。第三种组合方式只有在路基的渗透系数超过了7×10-5cm/s的小区道路、广场以及公园等相对荷载较轻的道路中采可以使用, 而对于城市的主干路、快速路等车流量较大的重型、超重型荷载的道路中却无法使用。因此, 要想更好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研究道路路面材料, 以便于探究出强度更高, 更为环保的沥青路面材料。

2.2 道路横坡及绿化带设计方式

过去设计的城市道路模式, 多采用的是由中间向道路两边倾斜的模式, 并且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口。在下雨的时候, 雨水主要是从道路的排水口流入到雨水管系统中, 而绿化带则设计的为高于道路25-40cm的凸起模式。要想真正实现海绵城市, 更好的实现城市道路的“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 建议将城市道路做成向中央绿化带倾斜的方式, 进而实现雨水向绿化带中排放的功效。同时将绿化带改为低于道路5-10cm的凹型模式, 从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同时, 还应该将碎石盲沟设置在绿化带的下方, 并将碎石层设置在盲沟地面并且超过路基工作区的深度范围内。此外, 在具体设计中, 还应该尽量减小雨水管径, 降低道路雨水口篦子, 而换用智能开关的控制模式。若雨水量较大且地面排水速度较慢时, 打开雨水篦子开关, 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将其排放至雨水管排水系统中。总之, 科学设计道路横坡和绿化带, 能够将传统的雨水管收集模式改变为绿化带渗沟“渗、滞、蓄”以及反向路基渗流、路面渗透以及雨水管收集的三种流向模式。

2.3 道路人行道设计方式

我们知道, 人行道的人行荷载比较低, 在具体设计中, 可以运用透水人行道板来进行铺砌。一般可以用透水混凝土来铺砌基层, 而碎石层则可以做垫层。为了降低对路基工作区的影响, 应将隔离层设置在靠近道路的一侧位置, 同时设置大约30cm的碎石沟, 并依据路基工作区的深度来确定碎石沟的具体深度, 并有效谅解路基地面碎石渗水层和人行道范围, 进而较好的实现雨水渗流的处理。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 也可以依据绿化带雨水收集途径来设置渗沟和底层渗水层。不过需注意的时, 透水人行道对于土基的渗透性有着明确的要求, 要求土壤渗透系数需要大于1.0×10-3mm/s, 并且渗透面需要距离地下水位超过1m。

2.4 边坡支护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 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同时生态护坡也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诸如平铺草皮、植树以及植草等模式更是应用的极为广泛。但是若边坡类型为石质边坡, 则在开挖的时候极为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建设海绵城市, 需要亟待解决石质边坡的支护问题。具体再说合计石质边坡的时候, 应该依据岩层的性质以及走向, 合理确定初边坡坡比, 并将坡率适当放缓, 并运用窗式护面墙植草、挂网喷土植草和方格网植草的支护方式。最好不要采用抹面和喷浆的方式。此外, 还应该将排水沟设置在边坡坡脚位置, 并设置碎石盲沟在沟底, 还应该使其和道路基层底面的碎石渗水层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较好的雨水渗流效果。

总之, 日趋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以及自然灾害, 使人们日渐感受到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下, 开展城市道路优化设计, 需要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理念, 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方式, 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实现人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排水优化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 06:25-28

[2]李玉芝, 周围, 陈亮明, 张旭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 2016, 07:1726-1729+1734

[3]黄钦寿, 胡耀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 2016, 05:24-27+31

8.山区道路安全审计探讨 篇八

关键词:山区道路;安全审计;内容;步骤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033-02

道路安全审计(Road Safely Audits,简称RSA)是从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事故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人手,对道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规划、设计、施工和服务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审核,从而揭示道路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安全性能,是国际上近期兴起的以预防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为目的的一项新技术手段。其目标是:确定项目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考虑了合适的安全对策;使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或以较低的代价降低其负面影响,避免道路成为事故多发路段;保障道路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都考虑了使用者的安全需求,从而保证现已运营或将建设的道路项目能为使用者提供最高实用标准的交通安全服务。

1道路安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1991年,英国版的《公路安全审计指南》问世,这标志着安全审计有了系统的体系。从1991年4月起,安全审计成为英国全境主干道、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的程序,使英国成为安全审计的重要发起与发展国。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安全审计,主要有两个渠道:①以高等院校为主的学者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检索国外文献,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引入道路安全审计的理论;②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配套科研课题。在工程领域开展道路安全审计的实践。

目前,在澳大利亚、丹麦、英国、冰岛、新西兰和挪威等国已定期地执行道路安全审计,德国、芬兰、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葡萄牙、泰国以及美国正处于实验或试行阶段,其他许多国家也在就道路安全审计的引入进行检验,比如希腊等国家。国外研究表明,道路安全审计可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数量及其严重度,减少道路开通后改建完善和运营管理费用,提升交通安全文化,其投资回报是15~40倍。

道路安全审计在我们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提高安全性方面,对经济性也有帮助。而山区道路的安全比起一般道路来讲,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毕竟山区道路的崎岖以及地势的高低相对与一般道路对驾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其发生事故的死亡率也比其他道路高很多,因此,审计对于山区道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山区道路安全审计内容

加拿大等国家认为,在项目建设的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道路安全审计最重要、最有效,因而早期的道路安全审计主要重点是在项目建设的初步设计阶段。现世界各国都普遍认为可在已运营的道路和拟建道路项目建设期的全过程实行安全审计,即在规划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道路通车前期(预开通)和开通服务期(后评估阶段)都有所侧重地实行审计。山区道路安全审计同样与其他道路的安全审计工作内容一样。

3审计要素

典型的道路安全审计过程为:组建审计组+设计队介绍项目情况及提供资料+项目实施考察-安全性分析研究-编写安全审计报告+审计组介绍项目审计结果+设计队研究、编写响应报告-审计报告及响应报告共同构成项目安全文件。

整个安全审计的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为保证安全审计的质量,审计组人员的构成至关重要。审计组的人数依项目的规模大小一般由26人组成,审计组应由不同背景、不同经历、受过培训、经验丰富、独立的人员(与设计队无直接关联)组成。审计人员一般应具备交通安全、交通工程、交通运行分析、交通心理、道路设计、道路维护、交通运营及管理、交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应保证审计组人员相互间能平等、自由地交流、讨论和商议安全问题。审计人员应本着对社会(用户)负责的态度、安全第一的观点,依据道路标准规范,对项目各种设计参数、弱势用户、气候环境等的综合组合,展开道路安全审计。道路安全审计人员(审计组)与设计人员(设计队)的区别在于: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投资、土地、政治、地理、地形、环境、交通、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因数,限于经验、时间的约束,对安全问题难免有所偏颇。而安全审计人员不考虑项目投资、建设背景等因数,仅仅考虑安全问题,只提安全建议,最后由设计人员决定:采纳、改进或不采纳。因而可以说道路安全审计的关键点为:它是一个正式的、独立进行的审计过程,须由有经验的、有资格的人员从事这一工作,要考虑到道路的各种用户,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考虑安全问题。

安全审计报告一般应包括:设计人及审计组简述、审计过程及日期、项目背景及简况、图纸等,对确认的每一个潜在危险因素都应阐述其地点、详细特征、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事故的频率及严重度评估、改进建议及该建议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等。审计报告应易于被设计人员接受并实施。响应报告应由项目设计人员编写,其内容—般应包括:对审计报告指出的安全缺陷是否接受,如不接受应阐述理由,对每一改进建议应一一响应,采纳、部分采纳或不采纳,并阐明原因。

4现有山区道路的安全审计

对现状山区道路进行安全审计,主要评估现状道路潜在事故危险性,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以降低未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现状道路的安全审计与新建道路相类似,也需进行上面所提到的工作,但现场调查以及评估资料及文件这两步与新建道路有所不同。此时事故资料被作为欲审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资料也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潜在性的一些不利因素的详细资料。

理想的关于现状道路网的安全审计应该建立在有规律的基础之上。它可以以连续几年审计的结果为基础,采用滚动式的审计方式对路网中的每条道路都进行评估。对于里程较长的道路(一般>100km),其安全审计工作可按两阶段进行,即初步审计阶段和详细审计阶段。前者主要对道路总体上进行粗略审计,给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所处位置,后者则对找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里程较短的道路(<30km)可直接进行第二阶段的工作。而对里程在30km~100km的道路,两阶段审计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

由于欲审计道路已修建完成并已经运营,此时现场调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不管是拟建道路或已建道路、线内工程还是线外工程,安全审计工作必须全方位细致地进行。要考虑不同道路使用者对道路安全性能的不同需求。例如:①由于坡度太大或海拔高而使得驾驶员的心理产生恐惧;②半径太小可能使得驾驶员无法在规定视距范围内看到对方;③山体的稳定性也可能会影响到驾驶员。

9.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九

(1)路灯基础、设备基础的外形尺寸、预埋件、预留孔、底脚螺栓的规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灯杆的垂直度≤3mm/m。

(3)路灯杆的安装位置:灯杆偏离中心线≤50mm。

(4)路灯金属灯杆的接地电阻≤10Ω,

(5)路灯控制箱、配电箱的接地电阻≤4Ω。

(6)路灯控制箱、配电箱及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相间、对地)≥O.5MΩ。

(7)路灯供电相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8)路灯启动后应正常点亮。

(9)路灯的光控、时控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10)路灯供电电缆工程质量标准见上述第(二)管道与缆线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 广告宣传与精装修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 药品工作总结

★ 药品会议邀请函范本

★ 药品生产工作思路范文

★ 药品消费常识

★ 药品验收工作总结

★ 药品会议开场白

★ 药品库房年终工作总结

★ 药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0.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化 篇十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837元。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

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778元。

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

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6元。

得出:

1、城镇居民的死亡赔偿金为515100元。

农村居民的死亡赔偿金为188920元。

2、丧葬费用为21418.5元。

2013年山东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公式

根据山东省统计信息网2013年02月28日发布的《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837元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78元。

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6元。

赔偿项目及计算公式:

(一)交通事故的一般赔偿范围(受害人没有达到残疾级别)

1、医疗费赔偿计算公式

挂号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天数

3、营养费赔偿计算公式

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4、受害人误工费赔偿计算公式

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5、陪护费赔偿计算公式

陪护人的原收入×陪护时间或者同等级别护工报酬标准×陪护时间

6、交通费赔偿计算公式

实际发生的合理交通费用(凭票据)

7、住宿费赔偿计算公式

一般公职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天数

(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范围

8、残疾赔偿金计算公式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25755元×20年×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9446元×20年×伤残赔偿指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25755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9446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25755元×5年×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9446元×5年×伤残赔偿指数

9、残疾辅助器具费计算公式

残疾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10、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计算公式

(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4)被抚养人在75周岁以上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11、伤残鉴定费

12、康复费

13、护理费

14、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范围

15、丧葬费赔偿计算公式

丧葬费赔偿金额=42837÷12个月×6个月

16、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25755元×20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9446元×20年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25755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9446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25755元×5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9446元×5年

17、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计算公式

(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4)被抚养人在75周岁以上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5778元×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6776元×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18、交通费

19、住宿费

20、误工费

21、精神损害抚慰金

除以上各类情况外,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可能还同时包括财产直接损失(交通事故直接造成财物损毁的实际价值,依据发票和合理性结算)、营运车辆停运损失。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

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如两个十级、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又如一个五级、一个七级和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五级,五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60%。这里需要注意,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在存在几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按附加指数计算。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是指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用百分比表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取值范围为:0≤Ia≤10%,也就是说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指数不同。对伤残赔偿指数上述标准有明确规定,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比例(指数)。而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则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对应比例(指数)。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围内(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一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一个固定值。Ia的合理取值应为:二级为10%,三级为9%,四级为8%,五级为7%,六级为6%,七级为5%,八级为4%,九级为3%,十级为2%。

11.道路交通安全解决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57-01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使得车辆的人均占有量大幅度增加,车辆数量的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增加了道路交通运输压力,特别是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1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1.1 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行为的主体,驾驶员的思想观念影响着驾驶员的交通行为,从而影响着交通安全事故的数量。调查显示,由于驾驶员主观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在行使中过于自信,不能小心开车,疏忽大意造成意外伤害,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违法交通行为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占总事故的百分之九十。虽然国家近年来对酒驾、超载等问题严格控制,但还是不能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即使在道路交通状况都良好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有交通事故现象发生,这说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对交通事故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具备安全意识,才能正确引导交通行为。

1.2 车辆质量有待提高

车辆质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很大,车辆的质量如果不高,即使驾驶员有较高的驾驶技术也难以保证安全行使,车辆质量主要包括车辆制动、转向装置、车轮、喇叭、前后桥、灯光、仪表等部件的质量,车辆故障还有漏水、漏气、漏油等因素,影响着车辆的技术性能,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在这些影响车辆质量的因素中,车辆制动、转向装置、轮胎、灯光等是引起交通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车辆质量不高还因为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有限,不能全面检查车辆存在的问题,国家对车辆的控制也还存在漏洞,有一些应该报废的车还能够上路行驶,给道路交通带来了隐患。

1.3 道路承载力有所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直线上升,人均车辆占有量也大大增加,人们为了自身出行方便,纷纷购买私家车。但是我国道路设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车辆数量的增长速度,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力也下降,面对越来越多是车辆,道路交通变得拥挤,路面也受到破坏,没有时间整修,人车混行的现象比较常见,缺乏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公路铺装率较低,高级公路在公路总量中占有的份额也较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道路的建设速度和养护质量也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我国道路设计不够合理,很多道路的车道宽度、视距、线形、转弯半径等都不合理,每年因为道路面光滑造成的交通事故比重最大。

1.4 道路交通环境需要改善

道路交通环境包括交通标志、天气因素、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等。车速的设定一般根据道路的等级和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决定,但是很多高速公路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或者由于工作的疏忽,没有完善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建设,使得对此路段地形不熟悉的驾驶员降低了安全警戒意识,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点是在阴天下雨下雪的恶劣天气,没有交通标识会增加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管理方面来说,交通管理不善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原因,我国关于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人员的水平较低,力度欠缺,对违章驾驶的执法不严,对安全驾驶的宣传力度不够等。

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对驾驶员行为的管理

1)应该加强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定期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他们的驾驶行为,自觉遵守安全行驶规章制度。2)应该严格对驾驶员的管理,规范驾驶员培训市场,严格机动车驾照考试制度,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只有在驾驶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能力才能发证,坚决杜绝买证行为。3)重点做好大型营运汽车驾驶员的思想工作。大型营运汽车的驾驶员负责数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交通部门应该重点对这类驾驶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

2.2 提高车辆质量以及检修养护水平

提高车辆的质量和检修养护水平需要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来进行,既要完善车辆安全检测制度和车辆维修制度,又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驾驶员应该重视的车辆的检修和养护,抽出时间定期对车辆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车辆进行检修能够提高车辆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车辆检修部门应该积极引用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车辆检修技术的科技含量,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车辆检修水平,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车辆在安全状态下上路行驶,减少事故发生率。

2.3 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道路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日益增长的汽车流量和日益下降的道路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国家应该加大对道路交通单位的投资,帮助道路管理部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路的定期养护工作。国家还应该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加大对高等公路建设的力度,严格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设标准,杜绝道路建设豆腐渣工程,同时,应该加强对道路规划建设,改善路网结构,合理进行道路规划,避免人车同行的混乱局面,还给人们一个标准有序的道路行驶环境。

2.4 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首先,应该完善交通标志、安全设施建设,在需要提醒驾驶人员的位置务必要明确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要根据道路的特点进行设置,不能千篇一律,只搞形象工程。改善高速道路的环境,在路边种植一些植被,起到缓解驾驶员疲劳、愉悦驾驶员心情的作用。其次,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落实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针对人们与交通管理部门的矛盾出台相应的对策,完善交通事故管理机制,严格安全《交通管理处罚条例》来进行道路交通管理,加大违章驾驶的处罚力度,交通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职业道德,对违章行为严肃处理,坚持公平公正。

3 总结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又包括车辆质量、道路承载力、道路交通环境几方面,虽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客观因素比较多,但主观因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交通部门应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尽量避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陈勇兵,王爱华,何小卫.GPRS/GPS车载网络终端硬件与驱动程序设计[J].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6-90.

[2]陈明伟,袁晓华,潘敏,谢汶莉.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8:59-63.

[3]许洪国.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8.

[4]刘志强,龚标.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和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6,4.

上一篇:班组长提升方案下一篇:巡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