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

2024-10-02

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精选10篇)

1.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 篇一

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语文课程网为例

新的语文课程资源观要求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是改变单一的纸质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优势,在构建语文课程网的`过程中,对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方法.

作 者:张静芬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62刊 名: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CSSCI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FO年,卷(期):“”(11)分类号:G203关键词:课程资源 信息化 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网

2.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 篇二

针对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研究, 主要通过对海南森林资源的简单介绍, 分析海南发展森林旅游的相关措施[4]。为了进一步讨论海南森林旅游的可行性, 分析了海南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劣势, 并对国内外森林旅游进行了综述, 找出适合海南的发展道路[5]。然而, 对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在微观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通过对海南省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结合海南省森林旅游资源实际, 从定量方面确定开发价值, 为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6]。本文旨在结合当前海南发展热带森林旅游的良好宏观环境, 对海南主要热带森林公园进行项目设计, 对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开发研究进行适当补充。

1 森林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1.1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海南全省处于热带地区, 植被类型多样, 有特有的热带山地雨林和季雨林生态系统, 复杂的植被环境下, 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海南热带森林中有陆栖脊椎动物577种, 其中两栖类37种, 爬行类104种, 鸟类360种, 兽类82种, 21种兽类为海南所特有, 海南坡鹿、海南长臂猿、云豹、孔雀雉、巨蜥、蟒等14种列入国家I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野生植物4600多种, 其中针、阔叶树种1400种, 乔木800多种, 特有珍稀名贵树种45种, 药用植物2500多种, 占全国乔灌木植物种类的28.6%。海南省良好的自然森林资源加上大量植树造林, 形成了较好的森林蓄积量与森林覆盖面积, 2010年全省森林蓄积量达1.25亿m3, 森林覆盖率60.2%[7]。当前, 对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以森林公园为主体, 详细分布情况参照表1。

注:资料来源于海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页, 由于“五指山、铜鼓岭”等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也极为丰富, 但是名义上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8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6个) , 不属于森林公园范畴, 故不在本表的统计中。

1.2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特征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的特征, 表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外与温带森林旅游、亚热带旅游相比,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表现为热带资源特有性、旅游项目季节变化小等特征;对内海南各热带森林旅游相比, 出现了“冬热夏冷”、“南北热中西部冷”的特征。

1.2.1 旅游资源的特有性

海南所处热带地区, 称为“天然大温室”, 季节性差异不明显, 年平均气温22~26℃。良好的气候环境一方面特别适合热带森林的生长, 加快了热带森林生物群落演替速度;另一方面, 宜人的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吸引游客前往旅游, 旅游项目受气候的影响小。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具有资源的特有性, 与温带、亚热带森林相比, 热带森林植被更加的复杂多样。热带森林里生存的动植物物种比其他森林类型更丰富, 不仅可以作为热带森林旅游资源开发, 还可以更好地维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 表现出较明显的资源稀缺性。同时, 热带森林还提供了广阔的旅游空间资源, 更重要的是热带森林比其他类型森林表现出更强的功能性, 表现在净化空气、提供天然氧气、静谧心灵方面, 能给游客带来更大的满意舒适度,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日益成为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

1.2.2 呈现反季节变化特征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作为海南旅游的重要补充, 与海南旅游市场呈现出同样的特征, 呈现出反季节特征的特点 (考虑到气候的因素, 国内森林旅游旺季都为夏季, 淡季为冬季) , 表现出冬季为旺季, 夏季为淡季的特点。以2010年为例, 海南夏季 (每年5~8月) 来岛旅游人数为780.07万人, 冬季 (11月至来年2月) 来岛旅游人数为968.12万人[8]。按2009年海南热带森林旅游人数占总人数的17.8%保守估计,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夏季人数为138.85万人, 冬季旅游人数为175.53万人, 冬季比夏季人数多36.68万人。随着海南各级政府加大对热带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 以及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热带森林旅游将得到进一步关注, 这种反季节差异将会更加明显。

1.2.3 呈现区域不协调发展特点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受海南旅游市场影响, 呈现出区域不协调发展的特点, 表现出海南“南北部旺、中部淡”。由于海南旅游主要以“海口-三亚”形成的海南东部旅游线路, 海口、三亚旅游辐射作用最明显, 形成了以海口、三亚为核心的热带森林旅游热。海南热带森林公园开发南部以保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三亚亚龙湾森林公园、三亚甘什岭省级森林公园, 北部以海口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主, 海南中西部热带森林公园分布广泛, 且形成的生态环境很原始, 但由于诸多原因则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

2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设计精品特色的热带森林旅游产品, 有助于开发海南丰富的热带森林旅游资源, 达到既开发、利用又保护热带森林, 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考虑每个热带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 对不同热带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优先选择交通便利, 靠近旅游景点、风景区的热带森林公园进行分层次开发;对不同基础设施、热带森林景观森林公园设计旅游产品, 形成不同项目森林旅游体系。为了对热带森林旅游进行产品开发, 结合海南热带森林资源实际情况, 引入十大类森林旅游, 分别是观光游览型、滞留服务型、康体健身型、保健疗养型、野趣游乐型、参与体验型、科考科普型、商务会议型、文化艺术型、乡村返朴型[9], 并对上述十大类型的森林旅游进行相关旅游项目设计, 详情参照表2。

注:表中“项目”的设计主要根据各海南热带森林公园的相关简介, 来源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7093.htm) 中输入各公园的名字检索所得。通过对各热带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游客接待能力、主要特色资源开放程度、现有的森林旅游产品经营现状等综合因素研究所得。

根据表2可以得知:设计的海南热带森林旅游项目主要为休闲度假、科研考察、医疗保健, 原因是海南的热带森林风光旖旎, 特别是以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等森林覆盖率高, 空气中负氧离子较高, 且物种特别丰富, 特别有利于休闲度假、科研考察、医疗保健;三亚甘什岭省级森林公园、三亚亚龙湾森林公园靠近三亚, 借助三亚旅游市场, 特别适合开发旅游观光、国内外会议、电影拍摄、婚庆、休闲娱乐比赛等项目;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火山岩地貌特征、新盈海上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海上红树林景观等, 适合开发特色科研考察项目;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拥有天然温泉适合开发温泉医疗保健项目;上述不同特色的森林公园, 开发不同特色的森林旅游项目, 成为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

3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1 政策优势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打造世界旅游胜地, 国家林业局与海南省政府签订《关于加快推进海南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战略合作协议》[10], 相继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出台政策;海南省各级政府都把热带森林旅游作为新兴朝阳产业, 其中15个市县完成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并获批复, 森林旅游、温泉旅游等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11]。特别是《海南省热带森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出台, 探索海南建设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中国森林旅游实验示范区, 开发海南省林业生态资源, 走“优先保护, 试点精品开发”的新路径[13]。规划在开发利用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资源, 提升海南旅游产品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不断加大对热带森林资源开发的同时, 通过立法保护海南热带森林资源, 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对海南海防林、红树林进行保护, 各种法律、法规、条例总数达到15个[14],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热带森林保护法律体系, 为热带森林依法治、开发提供法律依据。

3.2 生态环境优势

海南提出生态立省,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0年海南省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为84.1%, 森林蓄积量达到6363万m3, 有林面积207.20万hm2 (其中天然林65.93万hm2、人工林121.87万hm2、灌木林19.40万hm2) , 森林蓄积量达1.25亿m3, 森林覆盖率60.2%[15], 良好生态环境是开发热带森林旅游资源的基础。同时, 海南热带森林环境静谧, 空气清新, 海南的热带雨林中, 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5万个/cm3[16], 既是回归大自然的最佳选择, 也是最好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和天然大氧吧生态场所, 成为开发热带森林旅游最大的吸引点。

3.3 客源优势

海南热带海岛旅游享有较高的国内外声誉, 接待过夜游客人数逐年快速增长, 以2009~2011年为例, 2009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为2250.3万人次、2010年达到2587.3万人次、2011年增加到3001.34万人次[17], 年增长率分别为14.98%、16%, 快速增长的游客为海南热带森林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假定以2009年海南热带森林游客占海南游客17.8%的比例计算, 2009年海南热带森林旅游人数为400.55万人次, 2011年达到534.24万人次, 3年内海南热带森林旅游人数净增加133.69万人次。随着海南热带森林旅游项目的推广, 特别是广大游客崇尚大自然、接近大自然心理的不断强化, 热带森林旅游将得到进一步的认可与接受;加上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与深化, 热带森林旅游项目日益健全, 热带森林景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热带森林旅游占海南旅游人数的比例将进一步的提高,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的客源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3.4 热带特色优势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表现在热带岛屿森林资源较强的资源独一性、季节性, 能够施行旅游差异化发展战略。热带特色优势具体表现为:游客在享受海南热带森林旅游时, 不仅可以领略独特的海南热带森林地质地貌、热带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自然景观, 还可以感受海南独特的黎族文化、热带风土人情, 还可以呼吸热带森林带来的新鲜空气, 享受热带森林带来的旅游观光、医疗保健功能, 促进游客身心愉悦。上述3个方面的特色优势, 使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在与其他地区森林旅游保持优势, 在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上, 辅以良好的宣传, 就能促进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

4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4.1 海南省各级政府完善长期的政策支持体系

海南省合理规划各市县热带森林旅游项目, 实行保护优先, 兼顾开发。各级政府完善长期支持热带森林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策体系包括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17]。探索与林区农户土地合作流转制度, 为海南热带森林旅游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庄园升级提供土地支持;政府设立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补贴海南热带森林项目在台风中的损失, 以及发展所需的资金瓶颈;对发展热带森林旅游的项目实行减税支持, 实现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成立专业的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协会的创建, 组织对热带森林旅游项目员工的培训, 提供热带森林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咨询;探索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多元化投资主体, 积极吸引集体、企业投入;制定海南热带森林旅游长期境评价体系, 包括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的生活污水排放、废弃物的处理等, 严格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政府还应积极宣传, 引导游客投身海南热带森林旅游消费。

4.2 完善海南基础设施体系, 促进区域资源的快速流动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呈现“沿海热、中西部冷”, “南北热、中部冷”的现象。然而海南中西部地区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给海南热带森林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完善海南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中西部地区市县区域高速公路建设、西线高铁建设、森林公园道路网建设, 优化住宿环境与热带森林景区环境。通过对热带森林旅游项目的升级, 提高游客对中西部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增加游客消费预期, 吸引游客二次消费。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还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投资中西部海南热带森林旅游项目, 对海南东线旅游消费者分流, 促进海南各地区热带森林旅游协调发展。

4.3 打造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精品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应避免项目雷同易造成资源的闲置和过度开发, 做到热带森林旅游项目的多元化和精品化, 特别是在衣食住行方面创新产品, 植入“生态、自然、绿色、保健”等元素, 打造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精品。加强热带森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开发, 制作符合各自热带森林特色的高中低档次纪念品、土特产, 完善热带森林旅游产品体系。对海南各地区热带森林旅游项目分级开发, 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项目, 打造不同主题的热带森林旅游公园。

4.4 拓宽宣传渠道, 创新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经营方式

3.对“海南农技网”的探索和实践 篇三

郑有东

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海南 海口 570203

【摘 要】本文介绍了海南农技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良好运行的措施,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农技网;网站;问题;对策

1 综述

遥远战云点燃的烽火说明重要信息需要快速传递。普通的家书,从船邮、马邮、车邮到航空邮;有线无线的交流,从电话、电报、传真到如今电脑网络传输技术,从低分辨率到高清,从静态到动态,单动双动到众人互动,互联网信息把我们带入绘声绘色、色彩斑斓的世界,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为我们创造了全新的空间和惬意的体验,哪怕远在天边,也仿佛近在眼前。海南农技网是在互联网空间中由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创建的活动服务平台。

2 基本情况

海南农技网网址为 http://nongwang.hainan.gov.cn,网站设有农技动态、农技大事记、涉农案情、政策法规、农业新技术、新农村集锦、农资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服务网络等九个专栏,信息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特点突出,贴切服务“三农”。网站自2007年创办至今,走过了不平凡的六个年头。六年来,"海南农技网"已办了12期信息员培训班,共培训信息员300多人次,信息员提供信息5000余条,平均每天都有新信息,信息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展现了“海南农技网”的风采以及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如果把六年时间换成空间,那是一段不短的距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网站能够像河流那样蜿蜒前进,主要得益于领导的重视和各位农技信息员们的支持。

3 主要做法

3.1 领导重视,保障经费,增进情感交流

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每年都举办信息员培训班,通过持续的办班学习使"海南农技网"信息员后继有人,保证信息员队伍人数稳定,不断补充新人员进来;通过多次交流,培养了信息员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在独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海南农技信息队伍的生力军。海南省农技中心给每个市县农技中心均赠送了一部电脑供信息员使用,体现了领导对农技信息的重视和对农技网快速发展的殷切期盼。

3.2 积极引导,调动信息员积极性,不断提高信息员写作水平

海南农技网给审核的信息按条数提供津贴,鼓励大家积极把单位或个人的工作以及经验见解等情况反映到网站上去。琼海市农技中心4位信息员在半年时间里提供了500多条信息,领取津贴1万多元,起到调动信息员积极性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强调信息数量的同时,"海南农技网"也强调信息的质量,追求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重要性,强调信息主要靠自己编写,与每位信息员签订了提供信息的协议,要求他们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时间是信息的生命,提供信息必须及时,有一些信息的时效性非常强,也非常重要,过时的信息则暗淡无光,重要性无从谈起。

世界因人而异,信息因你而美丽。人是最基本的信息资源,"海南农技网"努力维护信息员队伍稳定,全面提高信息员写作水平。在信息方面,没有落后的市县或部门,只有落后的人,实质是不负责任、不思进取的人拖了单位和部门信息工作的后腿,因此,信息工作既要由高素质的人担任,也要有合理完善的组织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文昌市农技中心信息员林书,早期提供了不少信息,后因工作变动借调到市政府机要室,文昌市的农技信息一度陷入空白,幸运的是林书回来了,文昌市的农技信息才得以恢复。琼中县原农技信息员林培也提供了不少农技信息,后来考上公务员,安排到乌石镇工作,导致琼中县的农技信息一度中断,通过与琼中县农技中心主任多次沟通,琼中县农技中心有了陈仁强和林树政两位新的信息员,由于他们的不断努力,使得琼中的农技信息展现出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陵水县和昌江县自从换了责任心较强的信息员,工作便上了新台阶。儋州市农技信息也搞得不错。临高县农技信息员余曼花已经退休,她表示信息工作她还将继续做下去。"海南农技网"的优秀信息员都明白:农技信息是农技推广的一部分,是以项重要的工作,信息是多方面的,是颇具渗透性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做不做工作,做得怎样,大家都看在眼里。自己负责的信息工作没做好,不但辜负了领导的一片心意,无法为平民百姓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3.3 注重农技信息为农业发展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社会好评

东方市农技中心提供了当地农产品的上市时间、价格以及数量等信息元素,使大家对东方市的农业有了一定直观的了解,假如全省的农技中心都提供了当地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就能给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农民和种植业主排忧解难。

4 存在问题

(1)国家落后遭挨打,信息工作滞后被看低。"海南农技网"总体是优秀的,但某些单位和个人做得还远远不够。其实农技部门有不少信息,问题是我们的开发程度不深,在外界看来,我们有点像养不大的孩子,这与不重视信息宣传工作是分不开的,宣传工作没做好,社会效益便难以体现,农技推广的局面没有真正打开,我们几乎是白忙活。

(2)“合纵连横”,资源整合有待提高。"海南农技网"把各市县的信息资源集中起来,在纵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横的方面,省农技中心六个站室所提供的信息还是很少。因此,在信息资源整合上,不仅"合纵"必须加固,而且"连横"也需要提高。与以往不同的是,最近这期信息员培训班,省农技中心各站室均派人参加,反映出省農技中心领导对农技信息工作的重视和期待。

(3)海南省农技中心信息工作面临组织体制未建立、工作机制不健全的尴尬局面。

5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保信息真实和完整。信息工作是客观实际反映某个部门、某个领域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和工作进度的有效平台,是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合理布置工作的有效参谋和助手。

nlc202309012143

①积极完善信息员组织体制,建立信息管理员岗位;

②健全信息员队伍。组建并维护一支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开拓创新的信息员队伍;

③畅通信息上报渠道,维护网站信息安全。“海南农技网”运行了多年,当年用作开发的操作系统已经更新了好多代,当今世界,一边是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一边是网络安全不停掀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狂澜,“海南农技网”的信息安全自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不确定今后怎么做的情况下,网站还按照目前的模式运行。

(2)结合实际、把握关键,切实查找信息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严格要求,不断改进以下工作。

①信息工作不平衡成了事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某些单位对信息工作不重视、投放力量少,信息工作存在死角,导致不论是好的做法和经验,还是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不能及时反映;某些个人对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存在时冷时热、被动应付的现象。信息工作上不来,监督工作无法到位,这严重影响了单位整体工作的开展。

②信息质量不高。部分信息以流水型、会议型、一事一议的点式信息为主,信息空洞无物,价值不高。

③信息时效性不强。俗话说:“文当其时,一字千金;文背其时,一钱不值”。时效性是信息的第一生命,倘若时过境迁,再准确、再好的信息也没有意义。

(3)强化责任,真抓实干,为信息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作贡献。信息工作既是个苦差事又是个良心活,需要在默默无闻中讲奉献,在循序渐进中见真功,在有为中求有位,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信息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信息工作迈上新台阶。

①为信息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工作创造条件。各单位要把信息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和要事来抓,把信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的信息工作方案,努力形成本单位信息工作完善的组织体系。要做到在谋划工作中想着信息,在推进工作落实中想着信息,在总结工作中想着信息,在下基层调研中想着信息,时刻保持敏锐的信息意识。要积极主动地为信息员配备电脑、照相机等工作器材,不断推进网站系统建设,改进信息处理、传输手段,拓宽信息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信息质量。要安排信息员参加有关会议和业务培训,阅读有关文件,赋予他们调查了解有关情况的一定权限等。希望各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亲历亲为、真抓实干,为信息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②建立奖励制度。建立好信息评比和奖励制度,采取各种形式激励工作人员写出好信息,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③坚持走自己网站特色的道路。网站不能做得太大太笼统,也不能做得太“小”,最理想的状况是“适者生存”。首先,网站(包括网站群)做太大,访问的人多会加重带宽的负荷,易塞车,严重则瘫痪;其次,很多一线的信息可能挤不上大网站的主页而遗失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即使擠上主页也是昙花一现,很多人还来不及看就被挤下去了;再次,太笼统会一损俱损(塞车的时候),抹杀网站的特色,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网站不能做得太“小”,一个小单位或部门作一个网站或子网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容易被忽视。而"海南农技网"不大又不小,正适合发展。

④只要网站有思路就不愁没内容,网站可以作为新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反腐倡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海南省和市县农技部门基本都设有"五站一室",各部门尤其是五个专业站都有项目,工作几乎是围着项目转,如果项目在进行的各个主要时期及时把反映项目实施进展的概要上传到网站,大胆面对领导和群众(包括媒体)的质问和监督,那么对项目的管理就容易到位。信息员应尽量多了解单位的真实情况,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着想和办实事,为国家着想和办实事,不哗众取宠,拒绝低俗下流慵懒散贪,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想认识,在领导的指引下起到抵制弄虚作假、预防腐败、打造阳光品牌项目工程以及更好地贯彻和维护党的正确群众路线的作用。

4.海南热带森林度假景区开发研究 篇四

摘要:海南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是世界范围内小区域生物种类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茂盛的热带森林遇有独特色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是物种的基因库,可发挥多种生态功能,具有发挥咱生态型产业的天然基础,非常适宜开展森林旅游和生态旅游。热带森林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字:热带森林 热带雨林 海南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生态 海南天气气候 环境保护

海南丰富的森林资源

“海南有世界一流的热带雨林资源,就是与世界著名的其他热带雨林地区相比,也毫不逊色。”省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说,这是海南引以为傲的资源,海南要认识到自己世界一流的资源优势,方可高水平地开发一流的旅游产品。

到2005年海南游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别是: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海口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和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黎母山是五大热带原始森林区,海南的热带天然林面积广大,据统计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热带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因地理条件而垂直分布,至上而下有山顶矮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针叶林、红树林等。更为重要的是,我省国家级森林公园体系丰富,在东寨港、南丽湖、儋州新英三个国家湿地公园。

2008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带领“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考察团来琼调研,得出结论:海南拥有世界最美的热带动植物和热带雨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旅游性价比优于普吉岛和夏威夷

海南具有世界热带雨林共有的神奇特征,海南雨林资源的优势在于它的独特及稀有。岛上生物长期独立进化,许多物种是海南独有,据海南日报2009年12月22日报道,海南动物特有种885种,野生维管束植物特有种571种。而且在长期的地质演化中,海南地形地貌独特,如俄贤岭整座山都是石灰岩山脉,有我省最大面积喀斯特原始热带雨林,举世罕见。尖峰岭还被联合国命名世界基因库。

“海南当前广为人知的是它的热带海洋、阳光海岸特性,其海岛纵深处成片的热带雨林‘莽原’、‘清新’、‘养生’、‘神秘’等特性还不被游客所熟悉和了解。”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认为,海南岛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以及与其共生的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将会承载起重要的历史使命,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做出巨大贡献。当前,海南应加大热带森林优势资源的宣传,提高游客对它的认知度,擦亮热带雨林生态游的品牌。

海南森林生态景区的发展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省乐东县,建于1976年,面积约1600公顷,保护对象主要是热带原始雨林和栖息于此的组冠长臂猿、孔雀雉等珍稀动物。“尖峰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热带雨林公园,拥有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热带原始森林。尖峰岭的热带林植被类型齐全且成系列,野生物种丰富,既有 2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植物--树蕨(杪椤),又有多达20余种罕见的国家级保护动物,自然生态景观原生、纯朴、雄伟、神奇。

尖峰岭的自然奇景除森林外,还有云雾、大海奇观。进入尖峰岭,就如同置身于雾海,云雾蒸腾,一片迷茫。深山里、高峰上、森林稠密处,雾气越加浓重。山风吹时,身边的云雾随风翻滚,会出现瀑布云,仿佛大海的波涛,气势磅躇。在尖峰岭的黑岭东边,有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由于终日被云雾笼罩,云雾在其中翻卷飘荡,因此得一”天池“美称。登上黑岭,可以看到南边浩瀚的北部湾。由于距离太远,大海变成一条隐约的飘带,仿佛天边的浮云,在阳光映照下变幻着色彩。

七仙岭温泉森林公园为国家温泉森林公园,这是国家林业局今年批准建立的35处国家森林公园中唯一一处既有森林又有温泉的森林公园。七仙岭国家温泉森林公园是海南省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也是海南省推荐申报国家计委与国家旅游局的“中国旅游发展优先项目”,它是我国少有的既有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优质温泉的旅游胜地。七仙岭国家温泉森林公园位于保亭县城东北郊,距离县城7.8公里。该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貌景观壮观生动,水文、植物、气候旅游资源俱全,还有众多的社会人文旅游资源等,是一块集奇峰、温泉、风情、田园、气候、森林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吸引地。

吊罗山是我国珍稀的原始热带雨林区之一,1999年5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是海南省东部规模最大的森林公园,总面积达3.79万公顷。公园距高速公路陵水县开口处仅22公里,与海南一些闻名景区相辉映,其周边东部与兴隆温泉、东山岭佛教文化区、石梅湾、香水湾毗邻;南部与南湾猴岛、三亚市相望;西部与保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市接壤;北可远眺五指山。公园内外交通便利,景区区位条件优越。

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层次众多,植物类型多样,植物品种繁多。有1900余种维管束植物,250多种兰花,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宝库“,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海南粗榧、子京、坡垒、有号称植物活化石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属二级保护的有蝴蝶树、青皮、野荔枝、罗汉松和当年材种被称作”中央材“的陆均松等。该公园也是海南省动物分布密度较大且具代表性的地区,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海南大灵猫、穿山甲、孔雀雉、白鹇、猕猴、原鸡、水鹿、蟒等20余种,以及大量的昆虫,仅蝴蝶就有近四百种。吊罗山区还是一个盛产中药村的宝库,尤以南药闻名,如槟榔、益智、沉香、粗榧、巴戟、灵芝、金银花、鸡血藤等。

吊罗山区年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长年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仅为20℃,是一个长夏无冬、四时花开、人们避暑、避寒、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也是人们理想的修身养性、康体保健的”天然氧吧“和”自然康复中心“。其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品位而又十分富集的众多森林风景景观,使自然的神、奇、古、野、幽、险、雄在有限的时空内即可得到充分的展示,具有无法替代的鲜明特色,完全有别于岛内众多滨海人工景区和”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的传统特点,因而”对游客产生一种不可抵御的魅力"(原美国夏威夷国家森林公园负责人丹o泰勒先生语),也是游客选择生态旅游难觅的一块宝地。森林公园气象万千,千姿百态,而又蔚为壮观而神秘的原始热带森林风光,与海南岛内的椰风海韵及黎苗民族风情,共同构成了海南旅游扣人心弦的三部交响曲。

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其主要山峰都在1000米以上,主峰高1495米,是热带野生动植物的宝库,是我国热带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林区内原始林木种类达140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如见血封喉、陆筠松等有27种之多。由于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有很多珍稀野生动物在岭上生长繁衍,如斧头岭一带是濒危的世界上四大类人猿之一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生息的地方。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总长84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三江农场、三江镇,与文昌市的罗豆农场交界,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12公里,距海口市中心约30公里。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偏废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目前海南的森林旅游产品趋同化,走到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差不多都在看似曾相识的热带雨林。事实上,海南不同的热带雨林有不同的特质,我们要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系统的规划,突出区域特色,用差异化的产品吸引游客。

热带雨林游可以利用雨林中负氧离含量高的特点,开发花样繁多的森林浴;开发出“养病、养身、养心、养智”的雨林旅游产品,鼓励并吸引人们来海南从事文学、艺术等创作,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旅游收入,还能提高文化内涵。

海南拥有世界可多得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之一,具有世界性的保护价值。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两者应协调发展,不可偏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命线。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以保护促旅游,旅游养保护”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同时作好旅游区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同时也是实现森林乃至海南西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我们的开发不能仅仅是索取,对大自然也要有奉献和投入。生态旅游的前提是生态,不保护好生态环境,自然就没有生态游。如果以环境为代价,迎合极少数有钱人的需求,我们失去的将会更多。

海南热带雨林生态游的发展应该是复合型的,多元化的。这么丰富的资源,又分布在不同市县的行政区域中,以国家公园的模式进行开发,既能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又能保护好这些资源。

我们可以把整个海南都当成一个巨大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来建设来规划,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开发,把海洋、雨林以及海南的本土文化都融入到这个大的规划中。

5.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 篇五

1 地方文献在海南省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特殊地位

海南地方文献属于典型的地区研究文献,其地域范围包括海南岛、南海及南海诸岛。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在海南省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1.1 价值的地域性

海南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从事渔业、航海业、农业和官方从事政治、军事、考察、调查海及其岛礁的成果,而且还有主权纷争等档案材料。随着人们对南海地区认识的不断深入,地方文献在本地域的价值进一步增值,从而决定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

1.2 搜集的特殊性

海南省内藏有较多的地方史料。海南岛修志始于宋朝,初盛于明,盛行于清。宋代的方志已失传,明代海南方志存于世者,有明正德十六年(15)唐胃纂修的《正德琼台志》和明万历四十六年(16)曾邦泰等编的《儋州志》。清代陆续重修,内容记述海南岛的舆地、经政、海黎、职官、选学、人物、艺文等。至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南岛各种版本府县志达到80多种。海南岛以其丰富的渔业、磷矿、石油、天然气、旅游等资源而逐渐为世人重视。但地方文献多为非正式出版物,且大部分为民间收藏,这使得其搜集难度较大。海南省政府于拔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再版中国及海外所存的海南省各市、县的地方县志,底将出版文昌、临高等五个市、县的县志。这对于保护、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有着深远的意义。

1.3 使用的专指性

海南地方文献是开发、建设海南及南海诸岛的起点。海南岛作为全国最大的特区,建省十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地方文献都有记载,而南海诸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但由于本世纪发现南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引起周边国家的觊觎,并挑起主权争议。本世纪中国学者对南海诸岛的研究有两次高潮,原因主要来自主权归属,第一次是30年代初延至40年代,第二次是70年代中后期。海南地方文献是南海诸岛主权历史的最有力见证。如1992年李鹏总理访问越南前夕,为准备参加解决中越边界争端的会谈,需要关于疆界划分的历史资料。国家外事办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处查访,最后在海南师院图书馆找到了清代出版的《儋州志》,从中取得了原始依据,使这次谈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海南地方文献在全国图书馆藏书体系有其独特的价值意义。

地方文献由于上述特点,同时地方文献由于跨越时间较长,书本出版日期长,其中还有不少古籍,因此在保存方面可设地方文献珍藏室、陈列室,配备优秀专业人员专司其职。唯有此,方能发扬底蕴,光大基业。地方文献获之不易,保存困难,普遍受到各收藏单位的重视,产生了“重藏轻用”的偏向。只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开发,地方文献才能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地方文献数字化势在必行。

2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及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由“数字信息革命“所引发的文献载体变革,使文献信息的存贮、检索和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沿袭数十年的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很难适应和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只有利用计算机在资料的储存、整理、检索、数据统计以及索引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进程,才能使更多、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而言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

2.1 开发、利用工作模式的转变

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数据在各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网络中是唯一的,每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对于因特网也是唯一的。这种“双重唯一”的价值,可在“以特色参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海南省教育厅205月召开全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会议,要求海南省各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本馆地方文献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这标志着海南地方文献开发、工作模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开始。

(1)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发生变化

1995年海南师院图书馆开展自动化建设,采用ILAS集成系统对本馆地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建立了题录式的专题数据库。系统能成批显示检索结果,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在10月海南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然而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使地方文献整理工作变得更细、更深、更专、更重时效。题录数据库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建设地方文献全文检索数据库,与Internet实现连结是海南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为此,海南师院图书馆购买北大方正的Apabi资源管理系统,采用方正Desi数据库创建软件对海南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包括本馆所珍藏的地方资料,网上相关的海南地方资料。

(2)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经过整理获取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将采用超媒体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存储。超媒体方式使地方文献资源信息互相链接,可使地方珍贵的图片、字画等不外借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使读者一饱眼福。海南师院图书馆注重地方文献中的乡土文化,将省内各地名胜古迹包括乡镇庙宇也作为文献资料进行拍摄、撰文并纳入数据库。数据库拟于完成,发布在校园网上实现与Internet连接,旅居海外的华侨可通过Internet登录海南师院图书馆查看自己家乡的变化,以解乡愁。

2.2 突出地方文献的特色,开展网上服务

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是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的首要项目和具体工作内容。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全国有90%的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信息,且绝大部分站点都是将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内容推出。而海南地方文献中的家谱、族谱资料无疑是珍品中的珍品。

“宗族观念是我国二千多年来遗留的传统,统一派序,人最赋予思想感情,有立正派,兄弟间即能辨别尊卑,区昭穆,而定名也。”(《冯氏正派序碑》)此语道出世界华人的普遍心声。海南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性会址后,许多华侨纷纷回琼“寻根问祖”,海南师院图书馆的领导充分重视这一现象,特开辟“家谱、人物”收藏专柜,发动本馆同仁不辞劳苦遍踏琼岛走访乡贤,或多方开展馆际协作,目前收集省内七大姓氏的族谱及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的家谱,从而使海南师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的保存及利用独具特色。一国一邦珍其正史,一家一族宝彼私乘,家谱、族谱现已形成专门的谱牒学,被研究者广泛重视。由此可见,家谱、族谱是一笔不可估量的亟待开发的地方信息资源。

家谱这种地方文献是重要史料,其利用的社会效益较好同时关联千家万户,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新加坡寻根网公司,利用Internet将家谱资料辐射世界,公众访问率非常之高,一天网上点击率高达几十万次。海南师院图书馆受海南省教育厅委托,目前着手建立“海南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此全文检索数据库以宣传琼籍华侨、服务琼籍华侨为宗旨,运用Internet信息分布海南岛的各大家谱及族谱,从而使世界琼籍华人今后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外域,只要用“鼠标一点,家族发展史就会出现在荧屏前。

3 建设有特色的海南地方文献藏书体系的重要性

信息网络化给各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高求。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地域的限制已不复存在,传播的方式及途径也十分方便、快捷,人们更愿意访问那些信息量大、能满足其需要、服务方便的图书馆。因此面对这一变革,各图书馆必须自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因此建设持续发展的`、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在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尤为重要。

3.1 不断创新,保持“特色”优势

所谓“特色”,即格外突出的风格特点,只能在比较中存在。一般说,上述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各个方面都可能成为特色。但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今天的特色,也许到明天就不成为特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里,要使“特色”得以保持,就必须不断创新。海南师院图书馆在1992年建立海南文献专藏库,确立海南地方文献为本馆的特色馆藏。经过十年的建设,本馆海南地方文献的内容不断延伸和拓展,成为海南省各大图书馆的一大亮点。2002年10月底我馆专职工作人员赴广州中山图书馆考察、学习,并承担上海图书馆负责的《中国家谱总目》中海南家谱部分的编目工作,在编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海南省各大家族编撰族谱、家谱的信息,因此我馆又将目光投向家谱、族谱这些亟待开发的地方信息资源。相信若干年后,家谱、族谱资料的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将成为海南师院图书馆的另一大优势。

3.2 特色化建设与持续发展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于公共服务。如何能使地方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健康、向上地持续发展,关系到其特色化建设的效益上,只有获得社会效益,只有得到社会认可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地方文献自身的特色化建设才能持续发展。这种特色化建设须是有目的地选准切入点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利用,从而达到双向双倍的公共服务效益。海南师院图书馆在民间家谱的收集、整理、修复、保存家谱工作中,常与海南省政协、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扩大宣传,重点突出我馆进行目录著录、编撰、发行、上网的计划,以及其作用和意义。如:省政协捐赠书,民间两大姓氏梁氏、邢氏与我馆联系希望能将族谱上网传播等使我馆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化获得了社会各界支持,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因此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要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可以保持本馆特色馆藏,并且可利用自身活力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4 结 语

总之,海南地方文献的保存、利用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未来的千秋伟业。面对信息网络环境,各图书馆需适应时代的发展,坚持走特色化建设的道路,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自己的特色馆藏数据库和特色网站,将特色数据库纳入网上,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能,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下,有序发展,充满生机。

6.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 篇六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为指导,分析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深度分析海南的乡村旅游开发,提出研发旅游纪念品、创新乡村旅游新模式、海南乡村旅游精品化建设等对策。

一、ASEB栅格分析法

ASEB(Activity,Setting,Experience,Benefit)栅格分析法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把消费体验归入分析范围的一种市场分析法。它的优点是站在消费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重视消费者感官体验,是一种基于SWOT分析法的改良法。ASEB栅格分析法与SWOT中的四个要素相互结合起来,形成16个单元矩阵(见表1),再依次对这16个矩阵进行分析研究,以评估消费者的满意度,继而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对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行策划或改进。

二、海南旅游产品概况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也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热带海滨度假休闲胜地。这里四季无冬、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且水清石现,被誉为人间天堂、南海明珠。同时,海南民风民俗独具地方特色,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优势。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解决海南“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2000年开始,海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开始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通过“四化”(净化、美化、硬化、亮化)建设,改善了海南农村的面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省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结合“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的建设,联合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工作,效果明显。截至2017年6月,全省共有17 536个文明生态村,覆盖率达到84%。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其定位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部署。

虽然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迅速,目前,乡村旅游基本上在海南遍地开花,其中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于2012年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海南省定安县于2015年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海南解决“三农”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种政策,同时也契合了国家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三、ASEB?鸥穹治?

通过对海南典型乡村的实地考察走访,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得海南乡村旅游资源相关信息,再使用ASEB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见表2)。

从上表可知,海南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只要开发得当,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政府政策的倾斜、基础设施的完善,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2017年,全省旅游经济整体呈现“旺丁更旺财”的大好局面,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超额完成任务。全年接待游客6 745.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1.99亿元,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旅游收入增长明显高于接待游客数量增长比率。入境游提前3年完成接待百万人次的目标,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1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9.5%,旅游外汇收入6.81亿美元,同比增长94.6%。再加上海南健康旅游项目的不断落地,海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得到不断丰富。

四、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海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一)研发生产特色精美的乡村旅游纪念品

海南乡村旅游纪念品是海南乡村旅游资源的精华浓缩,是海南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是海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已开发出来的乡村旅游纪念品多是热带水果、椰子系列产品、当地美食和土特产品,品种看似较多,但是开发形式比较粗糙,和其他地区的产品存在雷同的问题。因此设计时应充分正视海南乡村本土特色,结合旅游消费时尚,设计出符合旅游者个性化及多层次需求的纪念品。

(二)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挖掘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海南乡村自然条件极为优越,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为避免出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创新是唯一的手段,这就要求每个地方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型乡村旅游项目。如探索亲子体验休闲农业文化,让游客充分体验海南特色农家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定制自己的农田,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常识教育,这种模式既可以改善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又可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创新乡村旅游新模式,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环保意识,推广可持续发展观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当地美食产品,让游客享受全新的饕餮盛宴,从而达到身心满足,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合理配置资源,创新乡村养老旅游模式。

(三)海南乡村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建设

海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热带海滨条件、政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干预以及海南保留的较原始的生态环境,为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地方的特殊民情风俗,给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文化内涵。除了常见的“农家乐”“渔家乐”外,海南也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旅游,目前,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已经建成了琼海市北仍村、三亚市中寥村等名气较大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北仍村已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之一,中寥村甚至成为新农村建设宣传的典型模式。为了加强海南乡村旅游的精品化建设,还要加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培养乡村旅游所需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水准。

除了对以上这些之外,还应落实相关的奖励措施,开展低碳旅游模式,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必要助力。

五、结语

海南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主导,以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为目标,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善农村环境、改革农村生态治理机制且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与此同时,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策略 篇七

国内海洋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兴起, 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 但目前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总体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尚处于粗放型发展[1]。海洋民俗体育也是近几年在沿海地区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解释,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海洋民俗体育的历史文化渊源、体育特征与功能以及旅游开发。本文认为, 所谓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是指以政府管理机构与企业为开发主体, 将海洋民俗体育资源转化为海洋体育旅游产业并实现最佳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过程, 它是以海洋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为基础, 以海洋体育旅游产品为目标, 以旅游者为消费对象的经营与管理活动。

2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在传统节庆祭祀、渔民生产生活和传统舞蹈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由于现代渔业生产方式和渔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海南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海洋民俗体育项目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每年超过3000万人次的庞大游客量, 其中很多国内外游客对海南渔民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由此催生了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需求市场[2]。但由于我国海洋体育的发展刚刚起步, 海南现有产品主要集中在新奇刺激、参与性强的现代海洋体育旅游项目, 如海上摩托艇、潜水、空中拖曳伞等[3], 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另外, 现有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项目雷同, 缺乏文化内涵, 设施简陋, 产品单一, 科技含量不高, 主要以私人经营的旅游客船为主, 通过导游把游客引入临时码头, 带领他们观光、体验渔家乐等。实践经验表明, 没有本土文化参与的旅游目的地无法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有了本土文化的参与才能使旅游目的地具有特色, 从而产生核心竞争力[4]。

3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原则

3.1 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开发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商业价值, 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民生, 但也有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质。因此, 需要科学对待和合理开发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商业价值。对正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的海南海洋民俗体育, 需要加以积极的保护与传承, 尤其要注意把保护的内容限定在一个正面的、健康的、剔除了糟粕的框架之中, 保持海洋民俗体育文化氛围, 提供原真的生活环境、竞赛、表演和游乐活动, 形成良性开发。

3.2 突出参与性

海洋民俗体育是海洋渔民借助海洋资源开发的, 根据其依托的资源主要分为四类:船上、海上、海滩、码头 (岸上) [5]。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就要充分利用这四类空间, 做好产品设计, 满足现代人寻根、健身、体验、参与的心理需求, 策划亲近、体验大海的系列活动, 如船头拔河、沙滩椰子球、水上射击等参与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项目。

4 适合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产品类型

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海洋文化财富, 也是发扬优良海洋文化传统, 创造现代人需要的海洋体育旅游文化的基础[6]。目前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最困扰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把握。众所周知, 游客从观光到度假是一种成熟, 度假客的成熟往往会主动寻找文化, 如文化的主题、文化的体验等。度假有了文化主题与体验, 异质性才能突出, 才能吸引游客, 因此, 海南须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 富有文化内涵的海洋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4.1 祭海节庆民俗体育旅游类

通过专门策划, 把独特的地理位置、浓郁的区域文化、特有旅游资源组合一起, 形成贯穿整个海南岛, 以祭海节庆为主题的特色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线路。如:在海滩开展“拉乌龟”、打狗归坡;在海上“摇船、升帆”;在码头舞鲤鱼灯、攀藤摘花等。在产品设计上既重民俗特色和又加以旅游改造, 打造游客在参与和体验海洋文化的同时, 满足健身、娱乐和休闲等多种需要。

4.2 海洋体育游乐园类

通过在特定的滨海区域设立海洋体育游乐园, 以生态、海洋民俗文化、现代休闲娱乐为理念, 积极开发“3S” (Sun, Sand, Sea) 旅游产品, 白天可以开展海上娱乐项目如海滩休闲、海上运动、海上游乐。如游艇既可以提供海洋民俗文化的观光旅游, 也可近海岛屿探险、帆船、帆板、冲浪、滑水等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晚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民俗体育、舞蹈表演活动, 如篝火晚会、露营、传统舞蹈表演等, 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休闲娱乐场所[7]。

4.3 海洋民俗体育展馆类

“文化旅游不仅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旅游细分市场, 更具有政治内涵, 能够优化国家和地区的形象”[8], 南海航海更路径 (国家级) 是由特定的人用特定的文字和特殊的方式, 画出特定地区域的航海图, 是海南渔民开发南海诸岛的重要见证[9]。

海洋民俗体育展馆的建设除静态展示南海航海历史外, 还可以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 加强游客互动环节, 将激光成像、发光地图、虚拟海上驾驶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 打造成一座集海洋运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展馆。

5 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对策

5.1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惠及当地居民

首先要制定发展保护和开展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规划, 处理好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旅游、文化、体育、海洋渔业等政府职能部门, 要进行部门互动、资源整合、职能转换, 适时推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监督管理办法, 完善运行机制, 依靠政府设立专门机构, 投入经费, 选派专业人员着手进行普查和研究, 对海洋民俗体育还要积极申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政策给旅游开发公司一定优惠, 进行适度商业开发, 在满足旅游市场的同时惠及当地居民, 建立“政府+企业+渔民”等灵活多样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产业资源联合开发模式, 达到可持续发展。

5.2 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增强旅游目的地整体吸引力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 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海南渔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旅游业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也较薄弱, 在开发多种类型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活动的同时, 必须着眼于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海、沙、泥、浪、景”为特色的整体吸引力, 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开展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5.3 联合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是一个跨行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其从业人员具有特殊性、多样性和交叉性等特点, 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旅游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尤其是目前紧缺的经营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类人才, 借助他们的智慧, 才能避免走简单的模仿路线, 设计多元化精品, 增强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

5.4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不仅需要优质的海洋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 还要进行有效的市场宣传和促销以扩大知名度。海南在举办现代大型海上运动赛事的同时, 还需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动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发展, 打出自己民族品牌, 有了本土文化的参与才能使国际旅游岛更具民族文化特色, 从而产生核心竞争力, 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与美誉度。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 发现: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海洋民俗体育项目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现有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项目雷同, 缺乏文化内涵, 设施简陋, 社会参与不足等。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原则、适合开发的产品类型以及对策。

关键词: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黄玲.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内涵式发展的优势与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1 (5) .

[2]海南休闲渔业如何靠海吃海海钓经济效益大[EB/OL].2013-05-30.http://news.sina.com.cn/o/2013-05-30/062127263687.shtml.

[3]凌平, 刘金利, 李雪飞.对我国海洋体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 (3) .

[4]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员会.建议申报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N].南国都市报, 2010-01-24 (4) .

[5]黄永良, 傅纪良.海岛民间民俗体育的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7) .

[6]黄玲.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3) .

[7]黄晓东.海洋民俗体育文化融入旅游之我见——以舟山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0, 27 (2) .

[8]HOWARD HUGHES, DANIELLE ALLEN.Cultural tourism in Central and Eastem Europe:the views of“induced image fonnation agents”[J].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 (2) .

8.海南区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监督 篇八

和林业调查规划调研的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根据自治区林业厅要求,我局结合海南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和林业调查规划调研活动,现就林地林权、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经营加工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监督、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调查规划队伍状况报告如下:

一、林权管理。海南区林地现主要为国有林地。林权证发放情况:全区目前累计发放林权证1012份,累计发证面积6856.6亩。围绕林权档案收集、分类、整理、保管及利用、统计报表、数据管理与林权分布图制作等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重点培训。目前,我区出现了林权流转多样化的趋势,以买断造林、联营造林为主的林地流转势头非常强劲,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的长足发展。

二、林地管理。乌海市海南区处于大陆深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度达4.05度,为极干旱荒漠区。气候特征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燥多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海南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只有17%左右,但植物品种并不少,木本植物约30种,草本 植物约200种,而且从低等孢子植物如藻类植物发菜、菌类植物马勃,中级裸子植物如木贼麻黄、杜松、到高级被子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繁殖生长。

海南区对于林地管理非常重视。一是对于我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都有严格程序。我区征占用林地坚持专家审批制度,根据乌海市实际、海南区实际情况及相关政策,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拟征占用林地990.3亩,实际占用990.3亩;我区近年来加大林地保护力度,2002年至今未损失国有林地;重视海南区的林业科学发展,2000年-2010年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8.86万亩,其中2003年-2010年,“三北四期”工程实施7年,完成造林面积5.05万亩,平均每年以0.72万亩的建设规模推进;2000年-2010年,在巴音陶亥镇共完成天保工程17.68万亩,其中,围栏工程10万亩,飞播造林7.68万亩;2002年-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13.23万亩。通过集中连片、点面结合、综合治理和禁牧、草畜平衡、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实,全区生态环境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目前我区森林植被面积逐年增加,对由于城市发展等因素而被征占用的林地,有计划的实施恢复工程,其中乌海市建设运煤二线工程、黄河大桥海南区公路段、海亮塑胶公司植被恢复造林共投入74.5万元,并计划对现有厂(矿)生产作业区的绿化治理和已废弃厂(矿)作业区进行土地整 理和植被恢复。公乌素、老石旦等工矿区。造林1万亩。植被恢复工程总体呈良好方面发展。我区计划“十二五”期间主要以宜林荒山荒地建设为重点,以植被恢复为主,修复方式为补植补造,年均达到1005亩;每年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5万株,“十二五”期末完成义务植树75万株。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我局对于林地用途建立严格管理制度,以保护现有林草植被为主,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和商品林体系建设,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围栏育林、抚育更新、低产林改造和建立保护区等措施,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抓好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以葡萄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及其后续产业开发。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结合我区自然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采伐管理。认真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林木采伐限额和采伐计划,严格控制采伐限额指标。根据全海南区森林资源状况,本着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分不同林种、树种、林龄、经营类型、采伐方式及强度,测算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根据乌海市林业局规定,“十二五”规划期我区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85立方米以内。搞好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建立健全采伐管理档案。

四、木材运输经营加工管理。我区没有相关工作。

五、森林资源监测。对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固定区划小 班方面,我局采取目前比较传统的技术手段,即采取地形图(或航空片或卫片)进行区划,确定各地类面积,调查小班蓄积,绘制林相图。下一次调查采取同样的技术。新技术运用方面,为解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要消耗大量物力、人力的问题,遥感技术被应用到调查中来,但由于影像图的成本和分辨率的矛盾始终难以统一。林业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评价都是由自治区林业厅派专业技术人员,我局相关工作人员配合共同合作来完成,主要分为外业、内业两部分,其中外业方面主要是对我区荒漠化土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典型的、有重点的野外观察、调查和监测。内业方面主要由自治区专业工作人员来完成。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和统计年报工作,我局配备精干技术力量,改善设备设施条件,保障工作经费,严把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质量关,开展小班变化情况的收集、归类、整理和检查,使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与林木测土配方、森林资源保护和造林绿化目标衔接。做到了按期完成,及时出数。

六、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我局对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高度重视。一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并选派人员,参加由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的内蒙古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给资源管理部门配备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森林资源管理业务的人员作为信息系统管理员,管理使用维护信息系统。二是确保应用和管理正常化。我局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建立和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使用制度,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信息系统使用、维护、管理,安全、保密、数据更新信息产品发布使用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保密管理,强化保密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把安全保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从而强力推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用工作。三是配合上级单位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并修改完善数据更新机制,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数据改造入库和数据更新、数据库建设等做好准备工作。

七、调查规划设计队伍管理。目前海南区没有有资质的调查规划设计队伍。

八、森林资源监督。以林业各个领域数字化信息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为主,打造数字林业。

(一)建立林业资源信息监测管理体系

建立重点公益林资源监测站(点),乡镇配备森林资源管理技术人员。全区每隔5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清查和土地荒漠化监测,每年开展新成林调查,营造林和采伐更新的核查。通过布设固定样地定期对重点公益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保护管理、经营利用情况开展综合监测,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加强资 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和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和资源信息数据系统。

(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体系

规划建设基层防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与智能决策平台建设、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信息网络和检疫基础能力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疫区林木采伐、销毁及发生地林分改造与更新项目建设、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项目。

(三)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和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提高执法监督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森林植物检疫、种苗检验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执法能力。装备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完善各专业执法队伍的侦察、检验、检疫仪器设备;建设各专业执法必须的仓储、选种、除害处理场所。进一步规范林木种苗市场,强化林木种苗执法体系建设和管理机构建设,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行政管理能力。严格资源林政行政执法,依法规范采伐限额和征占用林地管理程序。

9.去哪儿网Java开发笔试经验 篇九

1. 数学逻辑(组合数学 排列)等知识

2. 数据结构、算法概念(先序,后续,中序排序,时间复杂度计算)

3. linux内核方法(如何创建线程)等

4. apache access.log统计脚本怎么写?

5. javase基础问题,Core Java、线程、Java集合,冰法concurrent,nio等

6. 数据库索引、表空间、SQL性能等,

7. 实际写算法

a.有系统自动生成的四位数和用户手动输入的四位数,

要求这两个数字逐位比较。如果两个四位数的`每一位数字和位置都相同就是一个A,如果数字相同位置不同,就是一个B。例如系统自动产生一个1024,用户输入一个4031.0都在百位上所以就是一个A,有4和1两个相同数字,但是位置不同就是两个B,比对结果返回的就是1A2B。如果既无A有无B,那么就算是错误一次。错误达到六次提示游戏重来。获取系统数字的函数是getRandomNum.获取用户输入数字的函数是getUserNum()

b. 我们有很多瓶无色的溶液,其中有一瓶是毒药,其它都是蒸馏水,实验的小白鼠喝了以后会在5分钟后死亡,而喝到蒸馏水的小白鼠则一切正常,现在有5只小白鼠,请问一下,我们用这五只小白鼠,5分钟的时间,能够检测多少瓶液体的成分

10.海南人力资源开发局网 篇十

地产泡沫回眸:泡沫为何发生?

1992年发端的海南地产泡沫,到泡沫破灭只持续了一两年的时间,但带给海南的冲击和影响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弥合。这场泡沫的主要“遗产”,是给占全国0.6%总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占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全省“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直到现在,海南省的“烂尾楼”才基本消化殆尽。

地产泡沫留给海南地产业的是反复的提醒和长鸣的警钟。直到2004年,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才开始逐步升温。泡沫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当时的海南刚刚建省,政府管理还很不完善,经验不足,再加上求功心切,致使市场秩序混乱,投机成分增多,非理性行为增加;1988年8月23日,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立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但由于海南建省时间有限,政府管理还很不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管,最后沦为彻头彻尾的投机行为,泡沫越吹越大,最后不免破灭。

二、海南当时的经济实力、社会需求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配套设施难以跟上。而岛外人奔向海南购房投资以投机炒房为主。解放初期的海南岛,经济基础相当薄弱,除了海南农垦总局等少数半工半农性质的单位外,其他工农业生产都尚未形成完整产业。海南中线高速修建到五指山区域的时侯还有瘴气的存在,可见海南当时的开发之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也非常滞后,现在仅需2个多小时从海口到三亚的车程,当时最快也要1天时间。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滞后,显然最终无法支撑迅速膨胀的地产泡沫。

三、开发商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由于利益的驱动,非理性行为增多。开发的产品单一,投资幅度小、施工量少,积压房、闲置房增多。由于买楼花现象严重,致使整个楼市泡沫剧增,质量下降;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655.8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1993年6月23日,当最后一群接到“花”的玩家正在紧张寻找下家时,终场哨声突然毫无征兆地吹响。当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次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 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银根全面紧缩,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南房地产热顿时被釜底抽薪。

四、金融管理混乱,银行介入太多。泡沫生成期间,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海南,总数不下千亿。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精明的开发商们纷纷把倒卖地皮或楼花赚到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房子高价抵押给银行。在这场空前豪赌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血机,有的甚至自己当起的开发商。当泡沫破灭之时,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当银行开始着手处置不良资产时,才发现很多抵押项目不过是虚幻的存在。

海南的现在:地产泡沫是否重现?

2006~2008年,海南的房价开始走出低迷,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涨幅连续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三亚市和海口市的新建商品房均价已接近或超过泡沫期间的商品房均价。很多人开始担心新一轮的地产泡沫又可能抬头,甚至重现。但只要着重分析海南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现在地产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毕竟海南在中国有太多的独特性,有如下理由支撑海南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复苏并稳健发展:

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房地产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海南地处热带,是中国唯一一个所有陆地面积全部处于热带的省份。海南省的气候具有全年暖热,雨量充沛等特点。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冬季最低温度一般都在10℃以上。是全国难得的避寒、冬泳、度假的旅游胜地。其次,海南拥有绝佳的生态环境。海南岛森林覆盖率51.8%,为全国之最。1999年被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地表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护良好状态,是全国水质最好的省份之一。海南这个“未受污染的长寿岛”、“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受到众多中外游人的青睐。再次,海南具备“3S”的独特自然资源。阳光,沙滩,大海组成的“3S”资源在全国而言首屈一指。海南每年的晴日在300天以上,阳光资源充足。海南作为中国第二大岛,享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洁白的沙滩,加之能见度极高的大海,海南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高尔夫、大型会议和会展、养老等多种物业类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具有极其显著的“天时”和“地利”优势。以海南的高尔夫球场为例,目前海南全省高尔夫球场已超过20个,三亚亚龙湾高尔夫球场、博鳌乡村高尔夫球场、博鳌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球场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正是由于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高尔夫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海南高尔夫地产的大发展。

资料来源:上海五合智库搜集整理(WISENOVA)注:蓝色属未完成的交通规划项目

第二、海南的地理位置及交通的改善,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海南位于我国华南的南部,毗邻香港和澳门,隔海与越南、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过去交通条件过于滞后,大大制约了海南的经济发展。海南的经济发展曾严重滞后于大陆大部分省份。1988年海南建省并顺利成为经济特区后,海南的交通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从海口到三亚的东中西三条主要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便利了海南省内部的交通联系。过去海南到三亚之间两天的车程迅速压缩到了2个小时;同时,海南还打通了粤海铁路大通道,密切海南和大陆的物资和人员之间的联系。机场建设也成效显著。1994年和1999年,三亚凤凰机场和海口美兰机场陆续通航,并迅速跻身中国国内干线机场行列。目前,琼州海峡跨海工程也已正式进入评审阶段,海南东环高速铁路正在建设当中;博鳌专用机场、琼海、东方、五指山三个民用机场的建设,也将对海南房产的勃兴做了巨大的推动。未来海南的交通的瓶颈将彻底打破。海南的物资与人员的往来将更加紧密,海南的房地产的未来也更加值得期待。

注:蓝色属未完成的交通规划项目

第三、海南的经济发展和大型项目的建设和引进,为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在条件。建省二十多年来,海南的实体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对海南房地产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海南金融环境持续改善,上世纪形成的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已因处置积压房地产完毕而被摘掉;先后建立了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并成功成为华南唯一保税港区。大力开发海南莺歌海的盐业资源,石碌的铁矿资源和南海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引进外资加快汽车工业建设,逐步构建起海南工业体系;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国务院已函复批准我省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商店,以方便国际游客旅游购物,作为全省旅游工作重点之一的争取免税商店等更加优惠的政策已经实现。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内涵的“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近期获得国务院同意,其目标是到2013年,入境游客人数达到1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亿美元。在经过海南房地产泡沫之后,海南把拉动经济的重点逐步转向旅游、能源和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等三大支柱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海南经济逐步走出房地产泡沫的阴影,地产业也在旅游和经济的双重刺激下,重新回到良性轨道。

第四、国家和海南省政府的行为趋于理性,不断调整整个房地产市场并使其健康发展,促使外来的知名开发商入琼步伐开始加快。海南省《关于规范企业参与土地成片开发的通知》明确规定,开发商基础设施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最长不超过5年,完成开发区域内全部自有项目建设,以及落实全部招商引资项目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8年,最长不超过10年。否则,开发商将被解除协议,终止其开发权利。短期利益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吸引了大批实力雄厚的房产地产大鳄,万科、中南集团、富力地产、华润集团、中信集团、和记黄埔等相继进入海南房地产市场。这些房地产大鳄不仅实力雄厚,更为重要的是注重信誉、品牌和长期投资。正是因为对海南地产的未来充满信心,才会加紧对海南地产的战略部署。

资料来源:上海五合智库搜集整理(WISENOVA)

“海之南”,寄托了多少人对大海,对椰林,对黎苗少数民族风情的向往,海南的地产市场也因海南的诸多特殊性而备受期待。当然,目前海南的地产市场依然存在诸多障碍,比如地产泡沫带来的信心不足的阴影依然长期存在;农垦系统的改革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对农垦系统所在的土地的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整理和梳理;海南旅游业发展相比夏威夷、济州岛等国际知名度假区还存在不小差距;海南目前的经济发展相对其他沿海省区依然比较落后,省内各县市之间的经济社会水平还参差不齐,中部山区的经济发展依然滞后;地产市场岛内的消费能力有限,过度依赖岛外市场等等。但只要海南的独特性还在,海南的自然环境得到保护和发展,海南发展地产特别是旅游地产的前景将十分的广阔。海南,对于有志于中国地产开发投资的地产商和投资商而言,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选择。

上一篇:养老院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伤感心痛的女生qq网名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