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的名人故事(精选7篇)
1.关于创业的名人故事 篇一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点击下页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
2.关于创业的名人故事 篇二
模仿是入行的敲门砖, 但一要仿得准, 二要仿得像, 三要仿得“高”
模仿“市场”临绝境
1986年, 看当地很多制作塑料喇叭的小企业效益不错, 蔡东青产生了“学着做”的想法, 就借来800元钱, 购进简单的设备, 办起了小作坊。
尽管生意还算平稳, 但做这种小产品终究赚不到多少钱, 蔡东青整天想着“如何把事业做大”。后来他“听说”有个项目有前途, 就凑了7000元, 与人合作搞这个项目。由于盲目上马, 加之产品不对路, 投资很快失败, 做小喇叭赚到的几千元全部赔光。
模仿“源头”见成效
创业失败后, 蔡东青到一家塑胶店打工。一天, 老板拿了一支大喇叭给蔡东青看, 说:“你看看人家义乌的产品, 多好, 全国都畅销。你能不能生产这样的产品?这可是你翻身的机会!”
蔡东青经过反复努力后, 终于生产出了同样质量的产品。产品进入市场, 订单就纷至沓来, 20万支, 30万支……
看到前景, 蔡东青重新买了设备, 二次创业。靠着“仿得像”, 快速积累起事业的第一桶金。
模仿“高端”一炮红
1992年7月底, 在香港, 蔡冬青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玩具四驱车, 马上意识到这个产品在国内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回来后, 经过一番运作, 蔡东青正式引进生产四驱车, 于1993年办起了奥迪塑胶玩具有限公司 (奥飞动漫的前身) 。因为外观精美灵巧, 形态逼真多样, 动力简单, 1994年, 四驱车产品投放市场后, 迅速受到青少年消费群体的喜爱, 一炮而红。
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要有目的, 二要有步骤
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蔡东青考虑的却是如何转型的问题。
为避免竞争及走出渠道单一的瓶颈, 蔡东青确定了三步策略。
第一步, 渠道——与电视台合作
通过1995年与广东电视台常识性搞了一个四驱车大赛引起关注、带动产品销售的大幅提升后, 蔡东青开始引入车模教练推荐, 在全国建立代理制模式。经过一年多努力, 1996年他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开展全国“奥迪杯”四驱车大赛, 吸引了全国28个城市近60万青少年参加, 兴起了全国性的“四驱车风潮”, 体育总局还把四驱车比赛纳入了国家比赛项目。在比赛的带动下, 蔡东青迅速建立起全国代理销售网络, 当年收入超过1亿元, 占领了中国同类产品的五成市场。
第二步, 产品———“动画片+玩具”
虽然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蔡东青清醒认识到, 自己还停留在“仿制”的层次上, 没有创新, 终难成大器。他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 并开动智慧进行创新, 力争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当时日本有一部动画片叫《四驱小子》, 蔡东青用110万美金把片子引进来。他认为, 通过动画片播放促进玩具销售, 反过来, 玩具销售又可以促进动画片的收视率。事实也证明这一点, 在“动画开路, 玩具收获”的新产品模式的带动下, 2002年, 奥迪销售额达到了3亿元。而这种模式也成为后来玩具动漫行业的一个经典。
第三步, 突围———完善产业链
树大招风。进入2003年, 奥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产品被仿冒严重, 销售滑坡, 销售团队信心低迷……蔡东青认真研究美国孩之宝和日本万代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 提出打造从动漫内容制作、图书发行、到玩具等衍生品开发制造、再到形象授权等的完整产业链。
3.创业名人的共同特点 篇三
★下围棋不要下象棋
台湾荣德电子公司老板施振荣熟谙各种棋术,他将棋术用于企业管理,提出了一个“经营企业要像下围棋而不要像下象棋”的观点。他说:“围棋不同于象棋,象棋讲对杀,偏向于单打独斗;围棋讲布局,注意集体作战。做生意跟下围棋有着相同的道理。”
下围棋要造眼,造无数个活眼,做生意则需要开源。施振荣说:“只有一项产品、一条销路,一旦遭受围堵夹击,必死无疑。”
下围棋是长策略,推广到企业经营,施振荣说,一个企业要健康成长,必须保持一股新鲜的活力,在竞争中方能以气势压倒对手。这气势就是企业蓄积的人与物这两大因素所形成的内部力量。同时,做生意还要节流,为企业生命多留口气,以免血流光了,体力不支而倒地。
下围棋注重“集体作战”,讲究“呼应连战”。一招棋看似无关紧要,而高明的棋手往往能审时度势,为以后的棋路埋下“伏笔”。他不喜欢象棋的“单打独斗”,提倡围棋中的“团体精神”。他说:“经营企业不是一个人的事,管理企业也不是一个人的事。”
★做调温器不做温度计
温度计,无论是体温表、气温计,还是什么光学测温器,都是反映外界温度变化的,它本身身不由己,被动得很。调温器跟它不同,比如室内空调机,它能自动地左右一个房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使之达到一定的要求。
好的企业家或者一个成熟的企业,就好像是一个自动调温器,以其基本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调节着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蹩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从不会主动地去改变任何事情,只是一个被动反映外界作用和影响的温度计。
有一个在商界流传甚广的故事。一天,一个灰头土脸的乞丐走进一家富丽堂皇的星级饭店去买一个豆沙包。小伙计面对又黑又脏的手递过来的一元钱,呆若木鸡,不知是该卖还是不该卖。这一切,饭店老板看得一清二楚,他走过去,干净利落地打包好食品送到乞丐手上,并恭恭敬敬地接过乞丐的钱,亲切地说:“谢谢您的惠顾。”乞丐走后,大堂经理说:“您吩咐一声卖不就得了,杀鸡焉用宰牛刀?”老板严肃地说:“为有钱、有身分的人服好务,这没有什么稀罕。那些能掏出身上仅有的一点钱来光顾我们生意的人,才是最难得、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我没有理由不亲自为他服务。”
★做望远镜不做显微镜
美国财星顾问集团的总裁史蒂文。布朗认为,把90%的时间花在处理业务问题上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影响到10%的生产力,这同样是一种管理错误。
一个企业家或者经理人如果像显微镜一样,总把身边的甚至鼻子底下的常规决策或日常管理看得很清、很重、很大,将目光局限在目前的工作和组织当中,他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
纵观卓越的企业家、杰出的经理人,其最主要的共同特点就是见识层次高,他们就像望远镜那样,总是把目光投向更深远的未来。
可口可乐创业时期,不是什么经济条件的人都能喝上一杯提神醒脑的冰可乐的。然而就在那时候,总裁罗伯·伍德鲁夫就大胆宣布:“我们将看到每个军人用5分钱买一瓶可口可乐,不论他人在哪里和成本多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伍德鲁夫又表示,他要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喝过可口可乐。实际上,他是要把美国精神传遍全世界。他做到了。
迪斯尼公园的创始人华德·迪斯尼在公园创建之初,就产生了建立一个主题公园的想法,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令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在他的精心策划与筹备下,公园的雏形已渐渐形成,然而,他自己却没能活到公园举行落成开幕典礼的那天。迪斯尼公园开幕时,他的接班人在致词中说:“可惜这一切,华德先生未能亲眼看到。”华德夫人听到这时立即站起来,严肃地纠正道:“不,他看到了。”
4.名人创业的励志小故事 篇四
放着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话》、《大家》栏目的主持人不做,曲向东带着一群成功人士上路,奔波在沙漠和极地。痛苦了几年,这个生意终于上了轨道。
“知行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玄奘之路戈壁商学院挑战赛创始人”,现在,人们这么介绍他。
借钱
一张办公桌和一把老板椅就把他的办公室塞满了。墙上挂着四个字“玄奘之路”,这是戈壁挑战赛的名字。之前,这里挂着的是另一幅字,“上善若水”。
换下的那块牌匾印照着他过去的一段心情。“那是我创业最黑暗的时候挂上的字”,那时,这四个字给他安慰和智慧,“要像水一样勇于接受变化”。
他从拿工资的人变成了开工资的人。,初创的公司,他一睁眼就面对钱的问题。公司就像张开了嘴嗷嗷待哺的婴儿,他得养活。
和草根创业者不同,曲向东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文人和央视前主持人,有自己的矜持和家底。
创业之初需要的资金,首先想到的不是募资,而是自己的腰包,“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搭上了”。还好他夫人还有工作,家里生活有起码的保障。
但仅仅靠一年一次的玄奘之路商学院挑战赛的商业收入,公司运转不下去。拿着纸笔认真算了一笔账,他说:“第一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挑战赛的收入,只够我给一个半员工开一年工资。可我有十多个员工啊!”
这些员工是他创业之初的团队成员。他不舍得也不好意思解散。
员工、债务、生存忽然把他原本悠闲的生活占得满满的。这个从小就不喜欢管人的人,无意之中走上了一条既要管人又要管钱的道路。
为了赚钱,早期,他的公司广开门路,能沾上的都做。比如给地方台组织策划一台文艺晚会,他飞到某个地方主持个商业活动。每拿到一笔报酬,还没焐热,他就迫不及待地花出去了。
但钱还是不够,像总堵不住的窟窿。他想了想,管自己家人借钱,三万元五万元地借。“逼急了,跟外人借钱,又太不好意思开口”,挣扎酝酿半天。有人支持了他,也有人很干脆地回绝了他。
他不是没有想过要闪的,两年前,他还盘算着,要不要去找个职业经理人。可转念一想:“还不赢利的公司就好比没出生的孩子,还在肚子里,你交给谁带去?”
又过了两年,他的公司三大业务的雏形已经清晰,客户都是成功人士,玄奘之路商学院挑战赛,是组织他们去沙漠徒步;“极地旅游”的目的地是南极北极;新项目“发现中国”走文化考古的方向。
项目一个滚一个,商业模式清晰,收入也多了。
一个个投资者上门拜访他,希望入股、投资。
商业上的春天离他越来越近了。
出入央视
曲向东出身军人家庭,有两个姐姐,家教甚严,同时被脉脉的温情包围。
5.名人创业故事 篇五
第二次融资经历尼葛洛庞蒂的访华让张朝阳一下子获取了注意力,也由此吸纳了诸多人才的加盟。不过,张朝阳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他所创办的爱特信公司账上现金已经消耗殆尽,需要进行第二轮融资。如果说第一次融资的股东多少是基于对张朝阳个人的信任以及私交的话,那么第二次融资则再也没有这样的情感因素帮忙。对于张朝阳来讲,这次融资的过程几经起伏,长达半年的融资经历令他刻骨铭心。在张朝阳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听他的计划。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接见这个中国创业者的投资人都很困难。在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引荐下,张朝阳自费前去美国加州见那些亿万富豪。他先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用绿卡租了辆车,然后用了两天时间不停地打电话与几位可能改变他的公司命运的人约定见面时间。9月11日让张朝阳终生难忘,他至今为自己在这一天表现出来的能力而骄傲-在这一天中他马不停蹄地见了4位风险投资人。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朝阳应该在早上9点先去见英特尔投资公司的人,接着是12点与世纪投资的负责人会谈,下午3点是软银,下午5点则是后来给王志东投资的亿万富翁罗伯森·斯蒂文森。前三位投资人都在硅谷附近,而最后一位则在旧金山。为了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头一天晚上张朝阳利用雅虎地图已经把路线搞清楚,准备第二天飞车前去会见这4位超级富翁。谁知道第一个会面就被推后了半个小时,虽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但当会面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张朝阳匆匆在麦当劳买了食物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吃地赶往世纪投资。当张朝阳见完前三位投资人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再加之那天赶上旧金山的地铁罢工,所有的车都在地面上爬行,严重的堵车迫使张朝阳勉强开下高速公路。到了距离罗伯森·斯蒂文森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他到的时候,罗伯森·斯蒂文森已经等了他将近一个半小时。还好,双方谈得不错,罗伯森·斯蒂文森表示出很强的投资意向。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的搜索引擎中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6.名人创业故事 篇六
采访王永信时,正赶上美家居首届合伙人年会,一直忙到晚上凌晨,他才腾出时间接受采访。干了十几年的职业经理人,美家居是他第一次创业,也正是为了美家居他才下决心创业。
放弃百万年薪,从国内最大的红木家具厂辞职创立红木家具O2O平台,到现在已经快一年的时间,当我问他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有什么感受。王永信回答得很直接:“真TM累!”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从线下走到线上O2O项目,同时又处在暴利与混乱齐备的红木行业,美家居目前的成功艰难但快速。从项目创立至今,半年多时间,已经发展200多家店铺,在烧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创业背景下,美家居没有花投资人一分钱。
最早的职业经理人
90年代末,王永信大学毕业,正赶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和许多满怀抱负的青年一样,他从内陆奔赴到南方沿海,在福建一家服装厂开始了职业化的历练。当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有相当一部分是早年受台湾公司培训而成,王永信也是其中一个。
彼时的广东、福建,集中了中国半数以上的服饰企业,产业的高度集中,带动人才与资金的大量涌入。行业飞速发展,企业对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吸纳了大量的台湾职业经理人进入大陆企业。
从 站姿仪表、演讲能力,到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再到生产营销,王永信经历了五年的严格的全方位训练,迅速成长为中国最早一批的职业经理人。此后,他陆续在服 装行业、玩具行业担任过多家企业的职业经理人。9月份,经猎头介绍,王永信进入了中国最大的红木家具厂,一呆就是八年。
如果将商 业世界比作一场场游戏,红木行业绝对是最惊险、最刺激的游戏之一。八年时间,王永信见证了红木行业的暴涨暴跌。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帮助企业制定发展 战略,完善人才录用考核体系,升级品牌营销体系,这个传统的浙江家族式企业从简单粗放式的管理逐步规范,也正如此才得以在风雨飘摇的行业中稳居头把交椅。
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永信:红木行业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暴涨暴跌?
红木行业的真相
经过八年行业摸索,王永信看清了红木行业的真相:红木暴涨暴跌的行情,完全是人为操控,木材商才是最大的庄家。他们囤积居奇,大肆炒作,致使红木价格飞涨,市场有价无市。然后,木材商高位抛售,厂家无奈接盘,承担风险。
在王永信看来,红木行业之所以是一个“有钱也难以砸进来”的行业,正是因为红木的行情太难控制。
“今天10万元的货,可能明天就涨到了20万;今天卖出的20万的货,明天有可能进价都不止20万。”
和 大多数行业不同,红木行业讲究现货交易。门店找厂家拿货,必须支付全部货款,然后厂家拿着钱去找木材商进货,然后才开始生产。等门店拿到成品,已经是几个 月后。而在这几个月中,红木价格随时涨跌,无论是厂家还是门店,除了付出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原材料成本、利息之外,还承担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与此同时,行业混乱导致假货泛滥,消费者不仅难辨真假,更是常常被“宰”。这也就是为什么红木行业常被调侃:“有文化的买不起,卖的起的都没有什么文化。”
杀死野猪的人
马云讲过:“杀死野猪的一定是企业家,而不是职业经理人!“
对于王永信来说,他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其实一直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直到6月23日。
“一家真正好的企业,不应该由市场推动发展,而应该主动去推进市场良性发展。”
年6月23日,王永信将一沓44页、思考了四个多月梳理而成的商业计划书交给了董事长。这是一份通过“互联网+红木”,构建红木家具O2O交易平台的商业 计划书,他希望通过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结束传统红木行业的乱象。然而,董事长接过来随手翻了不到两分钟,就丢进了身旁的抽屉。王永信霎时“心都凉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反复找董事长商量,只要能让他操盘新项目,哪怕自己只拿几千块钱的基本工资也愿意。可结果总是得到一样的敷衍——“董事会要再商议一下”。
王永信回忆,当时非常不能理解董事长的态度,这么好的模式,为什么企业连尝试都不愿意?直到自己创业坐上老板的位置,他才逐渐明白其中缘由:企业大了难调头,从传统业务全面转型新业务会担心“转死”,而且作为一个家族式企业,董事会不能接受一个“外人”加入。
心中一半是对红木家具行业新模式构想的兴奋,另一半则是对抱负得不到兑现的沮丧。月28日,甚至来不及等到过完年,王永信向董事会正式提出辞职申请。他决定带着自己的构想出来创业,亲手杀死传统红木行业中的“野猪”。
从0到1
从职业经理人到企业创始人的角色切换,远比王永信想象中困难。
7月24日,美家居第一家线下旗舰店在南京开业,同时这也是美家居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合伙人众筹大会。
头一天晚上,王永信忙到了凌晨一点多才回到房间,同房间的业务经理已经睡熟,而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凌晨四点钟,王永信起身来到阳台,一个人默默抽完了两包烟,“眼泪水都快要涌出来了”。
此时,距离美家居红木家具O2O平台正式启动只过了两个月时间。
在得知王永信另立门户的消息后,前老板向红木行业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和王永信的公司合作,否则断绝一切业务关系。业内的龙头企业对自己实施业务全面封锁,美家居举步维艰。
最艰难的时候,王永信依据美家居模式亲自写出一套招商手册,两名业务经理带着用A4纸打印制作的名片前往中国红木家具最大的消费市场山东进行推广,而彼时, 美家居还只是王永信脑海中的一个模式,没有一家线下门店。虽然临行嘱咐业务员时王永信信心满满,但是从业务员踏入山东的第一天起,他悬着的一颗心始终没能 放下。
尽管没有一家线下店,但10天“扫街”下来,总共收到了5000多元意向金,20多位商家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5000多意向金中多则1000,少至100,但市场的反馈让王永信有了底气——美家居第一场合伙人众筹大会有了这20多位“种子商家”。
红木家具O2O平台
7月24日,美家居南京旗舰店开业,同时也是美家居首届合伙人众筹大会,王永信登台介绍红木家具O2O模式,他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
“美 家居红木家具O2O模式搭建了一个规范对接经销商和生产厂家的平台,在生产厂家一端,挑选优质厂家入驻,取得网络独家代理权与最低价格采购商品的权限;在 经销商一端,采取合伙人机制,在线下统一采用美家居品牌形象装修,在线上平台统一订货。通过对B端生产厂商、经销商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C端市场的规范与 掌控。”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美家居不是一个简单对接经销商与厂家的掮客。通过掌握大量的生产订单与销售渠道,利用规模优势最大化降低成本, 解决传统市场价格混乱的难题。在解决产品品质方面,美家居与国内红木检测唯一国家认定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任何一件对外出售的红木家具,都会贴 有南京林业大学的检测证书,解决了消费者真假难辨的难题,帮助终端经销商建立市场信任。另外,美家居合伙人机制使得对终端门店具备了绝对掌控权,基于平台 实现红木家具售后30天包退还的服务机制,帮助经销商分担售后服务的包袱。
宣讲结束,王永信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兴奋的商家,假意轻松中掩藏不住激动:“明天将是你们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机会,早上7:50会议室打开大门,8:10准时关闭。美家居股权众筹,我,在这里等你们。”
7月25日8时5分,王永信走进会议室,所有人全部到齐静静等待,没有人多说一句话。从踏进会场的那一刻,王永信明白,他成功了。
全场股权众筹,一共募集200多万,一战定乾坤,美家居活了!
当问及为什么愿意将股权开放给线下加盟商,王永信回答,除了成立美家居投资管理公司向经销商开放股权,还成立了红美投资公司,向公司员工以及木材商开放投资窗口。
“美家居全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司的股东,这样大家才会利益捆绑、共同努力,也避免不再发生我在上一家企业的遗憾。”
7.外国名人的幽默故事 篇七
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也有关于掌声的出色发挥。有一次基辛格应邀讲演,主持人介绍后,听众马上站立,长时间鼓掌。掌声停息后,听众慢慢坐下来。基辛格开口说:“我要感谢你们停止鼓掌,因为要我长时间表示谦虚是很困难的事。”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选定某一天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教授生涯。这天,他在哈佛大礼堂讲最后一课时,一只美丽的知更鸟停在窗台上,不停地欢叫着。桑塔亚那出神地打量着小鸟,许久,他转向听众,轻轻地说道:“对不起,诸位,我要失陪了,因为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言毕,微笑着走了出去,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皮埃尔是法国的前卫派画家,一次,他在塞纳河畔开了一个画展。
展览期间,有位50多岁的妇人前来参观,看到一幅画像时,老妇人对皮埃尔说:“你这画可真有意思:眼睛朝那边、鼻孔冲向天,嘴是三角形的呢!”
皮埃尔对老妇人说:“欢迎你来参观,太太,这就是我描绘的现代美。”
“哦,那太好了,小伙子,你结婚了吗?我把长得和这张画一模一样的女儿嫁给你好吗?”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一次去访问美国时,应邀到一家专门做烤鸡的餐厅进餐。他十分礼貌地对女主人说:“可以来点鸡胸脯的肉吗?”
而女主人却认真地纠正道:“丘吉尔先生,我们不说‘胸脯’,而喜欢把它称作‘白肉’。”
第二天,丘吉尔派人给女主人送去了一朵漂亮的兰花,并附上一张卡片,卡片上写道:“如果你愿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耀——丘吉尔。”
(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幽默与口才》编著:张笑恒)
【关于创业的名人故事】推荐阅读:
关于名人董明珠的职业创业作文06-22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经典12-03
名人创业故事-没有谁是随便成功的11-19
关于农村创业的范文07-06
关于创业创新的口号10-29
关于挫折的名人故事06-22
关于爱国名人的故事11-12
关于要创业的辞职报告10-30
关于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06-10
关于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观察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