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画作文(9篇)
1.我与中国画作文 篇一
我的家乡,在中国也算是有名的,川菜的发祥地——四川。这个四川啊,不光有好吃的川菜,优美的景色,还有我们富有特色的川剧。
川剧的历史,也算比较悠久了,据记载,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要说川剧的种类,那可是多了。川剧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先来说一说昆腔,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它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川剧的胡琴腔是西皮、二黄二类声腔的合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正调二黄宜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川剧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
川剧的种类太多了,实在介绍不过来。这些你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有一样,你绝对看过,那就是我们四川川剧的变脸。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那种速度,那种神奇,让人看一眼就能牢记在心。变脸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是演员将化妆油彩预先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在脸上一抹,便可以使脸成为另一种颜色;
吹脸,是演员将粉末状的化妆品(金粉、墨粉、银粉)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上的容器内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类器皿中,到时闭眼、闭气、用口一吹,便使脸色变色;
扯脸,是演员将画在绸了上的若干张脸谱叠在一起蒙在脸上,每一张脸谱有一根特定的丝线,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表演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的迅速扯下来。此法贵在巧妙、干净、利落;
运气变脸,是演员运用气功的作用使剧中人物变脸;面具变脸,是演员根据实际需要,事先将不同的脸谱绘制在以木、纸、布、绸、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脸壳来施以变幻。
另外,我们川剧中还有许多绝活,如吐火、藏刀、顶油灯……我们川剧还有许多有名的剧目,如《伍三拿虎》、《三娘教子》、《白蛇传》……我喜欢川剧在于它那有趣的四川方言,令人百听不厌。
怎么样,现在你对川剧有一些了解了吧。戏曲,是我国的特色,在戏曲中,我们能够学会许多东西,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听一些戏曲,了解更多关于戏曲的东西。篇七:黄梅戏
说实话,我以前一点也不喜欢中国的传统戏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的唱个不停一点也没有趣味。
但是,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段黄梅戏,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表演者的嗓音是那么轻柔,音乐也那么优美,听过以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人,而且还有这么悠久的传说呀。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虽然流行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而忘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呀!我们只要用心去体会不难发现传统戏曲的美妙之处。所以,请大家和我一起,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美,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它们!
2.我与中国画作文 篇二
不意进入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殿堂
我进入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领域, 从不自觉开始, 到不得已而为, 再到自觉为之奋斗, 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 国学的启蒙老师是我父亲。他是一位重视子女教育的严父。父亲是书法家, 别人求字多了, 他会攒在一个星期天写。写字时总是要我去帮他铺纸、研墨。有一次, 父亲写完字问我要不要也给我写一幅, 从此, 我的书桌前一直贴着父亲写的一幅警语对联, “戒骄戒躁戒任性, 耐劳耐苦耐吃亏”。我此生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 克服娇骄二气, 学会吃苦耐劳。十二岁以前父亲教我读《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 给了我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小学三年级时, 我迷上了数学, 上中学后, 仍然爱做数学难题, 高中毕业一心想报考北大数学系;不料想学校动员我, 要我同意保送北师大中文系。这和我少年时代的憧憬相差万里, 但那时年轻人的思想就是以国家需要为个人志愿, 于是我就放弃了个人爱好, 到北师大中文系学习。
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对社会的进步有引领作用, 学中文, 当然奔的是文学。1958年大学本科毕业, 按照国家需要至上的思想, 我报名支援西部边疆教育, 被分配到青海师范学院, 又不料想, 仅仅因为普通话说得标准, 却分到了汉语教研室。我在青海教了三年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虽然并非自己所愿, 但仍然要求自己做得“最好”。青海是一个缺氧的高寒地区, 省会西宁海拔2 100米, 比中原地区缺氧24%。因为气压低, 水到82度就开了, 如果不用高压锅, 米饭总是半夹生, 馒头也总是黏的。生活艰苦尚能克服, 工作的艰辛更是一言难尽, 而当时的“政治运动”又加一层压力。语言学不是我属意的专业, 极左和浮夸更是单纯、诚实的我无法适应, 尽管这一切都在“建设边疆”的崇高理想激励下克服了, 但在努力工作之余, 渴求理解和渴望学习的心情难以抑制。
1961年, 教育部决定招收第一批文科研究生, 条件是在本专业工作三年, 教学效果优秀, 还要考两门外语。我因为偶然的机会允许报考, 考上后, 便来到陆宗达先生的文字训诂学课堂学习。就这样, 我无意之间跨进了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殿堂
陆先生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殿军章太炎先生的再传弟子, 他在20世纪40年代登堂入室, 做了章太炎先生大弟子黄季刚 (黄侃) 先生的嫡系学生。“章黄之学”是“乾嘉之学”的延续, 是一个维护国学、继承传统很重要的学术派别。乾嘉之学在清代以考据为主要手段, 专门研究经学、“小学”。“章黄之学”不仅继承了这个特点, 而且赋予这个学术领域极为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弘扬传统的历史使命。那年我25岁, 满怀激情, “章黄之学”背后深刻的民族大义激励我尽快入门, 所以, 我那时学习是百倍努力的。
尊崇师承变“不意”为“有意”
跟陆先生念书, 小时候不管受到多少国学教育, 在中学和大学里不管学了多少文言文, 都是些支离破碎的东西, 对研修“章黄之学”是远远不够的。第一年点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同时用大徐本作《说文》系联。这工作就是把《说文》甲条中与乙、丙、丁……诸条有关的各种形、音、义材料, 全部抄到乙、丙、丁……诸条下, 九千多条一一如此处理, 毫无例外。段注的后面, 明明印着一个《六书音均表》, 但陆先生不让看, 要我们自己把《说文》的非形声字 (包括象形、指事、会意) , 按黄季刚先生的二十八部十九纽全部填入韵表, 再把所从之字系联上去, 九千来个字无一例外。开始做着还新鲜, 有时能碰上几个疑难问题, 翻翻弄弄, 兴头挺大, 但耐不住一天十几个小时就干这么一两件事。半年以后, 陆先生开始请萧璋先生为我们讲《毛诗》, 请俞敏先生为我们讲《马氏文通》, 他自己讲《论语》《孟子》和《左传》。老师们讲的篇目并不多, 可要求我们自己连白文加注疏一起点读。本来, 《论语》《孟子》的白文不少人都是通读过的, 可陆先生指定的书是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焦循的《孟子正义》, 这两部书引证经、史、子书之广博, 当时实在令人吃不消。我记得初读时光查、记引文的书名、篇名, 就整整折腾了一两个月, 这才不至于把人名、官名、书名、篇名当生词给讲到文儿里去。我印象最深的是听也是黄季刚先生弟子的刘盼遂先生讲《说文》的《一部》和《亥部》。《一部》加重文共六个字, 《亥部》加重文共两个字, 这八个字, 刘老讲了三回没打住, 又补了三回, 于是我的笔记上错别字加拼音, 整理笔记比听课用的时间还长。听讲是这样, 自己点读古人的注疏会是怎样, 那就可想而知!我在日记上记着, 1962年4月, 我把点读过的《说文解字注》拿去给陆先生看, 陆先生一边翻一边笑, 没批没改, 只对我说:“再去买一部重点吧!”连着点了三遍《说文解字注》, 还同时把《说文》大徐本和小徐本仔细对校了三遍, 心里刚豁亮了一点儿, 又上来一门音韵学。有了填韵表的底子, 声、韵、调不生疏了, 可音韵学的那些跟现代科学难以挂上钩的术语, 也够让人头疼一阵子的。幸亏陆先生讲音韵学从来不先摆弄空泛的道理, 总是从实际的训诂材料出发, 要我们先把该背的背下来, 用熟了, 才过细地讲音理。后来我知道, 陆先生跟黄季刚先生念书的时候, 季刚先生就是这么教他的。
我在念研究生的时候, 已经是一个充满了当代意识的人, 与古人的隔膜说不清有多厚。在过古书阅读关的同时, 我还认真地选了一门马列原著选读课, 读《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六本哲学著作, 两者的反差使我无限惶惑, 陷入矛盾与思考之中:一个现代人如何尽快地去接近古代?面对文化积淀如此深厚的古代文献, 我们这一代人继承遗产的能力究竟有多强呢?如果我们过这一关还这么艰苦, 还有可能再往下传吗?我一边刻苦读书, 一边努力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终于从自己学习的甘苦中明白了:一个略通训诂学的现代人, 首先需要积累大量的先秦文献和注释、纂集、考证材料。要想在同样勤奋的前提下加快这个积累的过程, 重要的是做一个明白人, 知其所以然地去攻读, 把握科学方法去积累。形成语感与明了语理是相互促进的, 熟读与弄懂应当同步进行。从那时起, 我便对训诂材料中反映出的诸多文献语言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那时候, 我每两星期到陆先生住的前清厂去一次, 一方面给先生办事, 一方面有机会就问问题。其实, 笔记上、书头上和心里攒下的读不懂的书是一大堆, 但我从不去问“这段书怎么讲”或“这个字怎么解释”。陆先生常说:“书看不懂, 再往下看, 看多了就懂了, 不要急着问。”我也觉得, 占用老师那么宝贵的时间问他一两个字, 等于拿老师当字典。尽管陆宗达先生对古代训诂和《说文》的熟悉程度, 够得上一本“活字典”, 但学生这样来消耗老师的时间, 是很不恭敬的。我问的问题应该是:“这个现象该怎么理解?”所以, 我每次去先生那儿之前, 都要把读书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做一个整理, 并试着去解释它, 然后拿到先生那里去请教、讨论。久而久之, 这种师生的讨论形成了一种习惯, 每次我去, 不等我发问, 陆先生总是先说:“上次咱们谈的那个问题, 我又有个新的想法。”或者说:“有个问题我正等你来一块儿琢磨琢磨。”也有时候, 先生已经把好几本书翻开摊在桌子上、椅子上, 专等我去了指给我看, 我得到这种指导的益处实在太大了。我体会到, 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把握现象, 从现象的分析解释跨越到对自己本民族语言的理性认识, 再把这些理性认识放到普通语言学的大环境中去思考, 这是一个认识升华的过程, 是摆脱盲目从材料出发的烦琐、重复的一剂良药。从那时候起, 我开始学会读书, 也开始培养自己重视理论的素养。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 我进一步理解了自己的老师陆宗达先生, 也理解了自己的太老师黄侃先生、章太炎先生, 他们在传统被全盘否定的时代, 把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无限眷恋, 转化为认真去选择和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教育责任感。而他们也在教导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过程中, 把自己的足迹踏向现代。这种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便成为我坚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一种动力, 永存在我心里。继承传统语言学的“不意”渐渐转成了“有意”。
普通人民的感召促使我一往直前
1964年, 我自己感到已经走出困惑, 读书之“苦”虽未绝对结束, 但“苦尽甘来”的程度却在日渐加深。更有意思的是, 我觉得自己抓住了传统语言文字学方法中的许多朴素的或彻底的辩证方法, 在感受古今差异的同时, 也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古今的沟通, 这更是让我喜出望外。研究生的幸福时代也就在这个新的起点上结束了。在这里, 我还要说到的是我同届的八位研究生同学——王玉堂, 杨逢春、谢栋元、钱超尘、余国庆、黄宝生、傅毓钤、张风瑞。我们是20世纪50—60年代第一批专门面对古代“小学”的研究生, 我们一起承受了批判“厚古薄今”的巨大压力, 经受了自身的古与今思想冲突的考验, 经历了步入古代文献的艰苦学习历程。陆宗达先生常常提起我们这些他的头一届研究生, 他为了带我们牺牲了其他重要的机会, 但他说, 他不后悔, 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 便使那么多的年轻人站在维护民族文化的立场上, 这是他献给国家的一笔财富。
毕业时中文系领导找我谈话, 他们说, 陆先生希望我留在他身边, 但那一年北师大中文系没有留校的指标, 我可以先去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工作一段时间。但他们又说, 我属于“在职研究生”, 青海师范学院的校长曾经到教育部来要教师, 也顺便提出希望我回去。所以, 是留是回, 由我自己决定。我心里明白, 只要自己表示愿意留在北京, 是完全可以如愿以偿的。想到青海三年的种种不顺利, 留在北京就当老师、照顾母亲的愿望难以抑制, 但是就在这一年, “学习雷锋”的运动铺天盖地而来。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决定再次回到青海。现在的青年人无法理解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心态——他们大多在中上等经济条件的家庭中长大, 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 期盼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 把学习的优秀和政治的进步当成铸造自己的标准。他们对祖国的强大有着一股痴情, 希望达到“忘我”的境界而进入“先进的无产阶级队伍”。他们的确很“傻”, 但那种坚定的进取心和自我改造的意志实在是万分可贵。
我回到青海后的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先是“四清”, 后是“文化大革命”。如今, 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人都已经跨过70岁, 不平常的阅历使他们看事情透彻多了。反思起来, 大家都已经明白, 在那种环境下, 越是单纯、求实, 越容易招来祸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我七下农村牧区, 在高原最贫瘠的山坳里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与农牧民相处。我献身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激情被泼上了一瓢冷水。但是, 被无限强化了的理想, 又时时在胸中翻腾。曾经吃过那么多苦头读得刚刚入门的书, 内心无限珍惜, 舍不得放弃。每次下乡, 《说文》和《十三经注疏》, 总是选几册线装本夹在枕头里带下去, 后来改带《史记》《诸子集成》。怕把音韵的字表和韵部忘记, 抄成一张张的小纸片, 藏在笔记本的包皮里头, 有空就拿出来温习温习。为了独自看书, 常常争取住在老乡的柴房甚至马圈的边上。和淳朴的农牧民相处, 我有过几次十分强烈的震撼。有一次, 房东家里宽绰, 自己可以单独在柴房的炕上睡。那是运动期间, 文化已经成为革命的对象, 读书是冒险的。出乎意料的是, 偷偷读书偶然被房东和农村干部发现了, 我以为自己找来了祸事, 但他们非但没有让我遭受打击, 反而送来了心照不宣的保护和尊重的目光。那天晚上, 我忽然发现, 房东让她的小女孩锁儿, 偷偷在我的油碟里加了两根灯捻儿, 怕夜里寒气太重, 还用一块破毡挡住了我的窗户。烧灰肥是青海山区十分艰苦的农活, 照例, 这种活我们是必须跟着上山的。可出工的那天, 大队长忽然把我拉出队伍悄悄对我说:“人手够了, 你别去了, 在家念你的书吧!”面对一年只有180斤原粮、土豆熬汤多加一把青稞面就算过年的善良农牧民, 我忽然明白了, 自己读的那些书, 农牧民谁也不懂, 但是他们希望我读, 鼓励我读, 帮助我读。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一种真正属于祖国和人民的理解和默契, 而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找回他们自己的文化精华, 这应当是我从事这个专业的更为根本的目的。在农牧区, 我接触了经验丰富、聪慧有加的老者, 渴望读书的孩子, 遇到任何挫折都不屈服而求生抗死的妇女, 以及富有正义感、敢作敢当的基层干部。我不知道自己的所学还有没有用到的时候, 也不知道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我知道, 拥有这样人民的祖国不会没有希望!
我的年轻朋友和学生, 常常奇怪我会在讲解一个与现实并无直接关系的传统文化命题之后, 不知不觉地提到“还没有获得温饱的人民”——或许, 在他们看来, 他们已经进入中国硕士、博士学习阶段, 和我说的那些还处在文盲阶段的人无论如何搭不上话了。也或许, 他们以为这是20世纪50年代的人“过时的说教”。我想, 这恐怕就是一种“代沟”吧!我深深感到, 年轻一代在聪颖和智慧、锐敏和强记, 甚至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坚韧与刻苦方面, 都会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人, 但是, 他们的心里能否充容着对自己民族的深爱, 对祖国和人民的尊重和顾惜, 和守住自己民族文化精华的高度责任感?唯有有了这些, 他们才能跳出个人名利的诱惑, 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 为伟大的事业而甘于自身的平凡, 保持自己的强大而不去欺凌弱者, 在人格和学术上, 获得双重的成功!
或许正是这个潜在的动力, 使我能够忍受各种艰难、委屈、压抑, 留在这个被称为“长线”“冷门”的岗位上。也正是那种与民族、人民默默相通的感受, 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我的太老师章太炎先生和黄季刚先生, 他们在那个国学被全盘否定的时代, 宁肯背负“守旧”的十字架, 为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 读了、批注了那么多的古书。季刚先生直到49岁临终的前一天, 仍手不释卷。他毅然抛弃仕途, 嘲讽名利, 背离时潮, 坚守故辙, 这绝不是任性, 更不是保守。民族文化是不属于个人的, 它是若干代人共有的财富, 践踏她、舍弃她, 甚至冷落她, 都是对人民的一种背叛。我明白了陆宗达先生提起季刚先生为什么怀着无比的崇敬, 他又为什么坚持用季刚先生教他的办法来教我们。
我的认识正是在那个“知识无用”“古文化反动”的时代得到了深化;我的心正是在那些被饥饿和贫困笼罩着的山村和草原上, 面对不识字的父老乡亲而安定下来。我那时便已完全懂得, 传统语言文字学讲究的是朴学精神, 古文经学家喊出的口号是“为实”和“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 应当从现存的典籍中, 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 找回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这门学科是解读古书的工具, 但自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研究历史文化的学科, 比起研究现实问题的学科, 已经注定是“冷门”, 研究历史文化的工具学科, 当然更得是“冷门”。“冷门”不等于不重要, 相反的, 因为需要的人不可能很多, 反而更要精心保护。再加上, 一进入这个学科的门儿, 从打基本功起, 就得不断地读书。或从第一手材料里找到解读疑难字词的证据, 或从第一手材料里归纳总结语言文字的规律。这个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过程, 无论如何不能跳跃, 也不能减少。这门学科和急功近利、风头主义的浮躁风气, 永远是格格不入的。能守着这个专业坚持到底的人, 应该既是养成了踏踏实实治学态度和读书习惯的老实人, 又是对民族文化有真正的感情, 富有高度责任感, 从而能用一颗火热的心为之献身的智勇者。在阴冷的山谷里, 夜听松涛呼啸,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否愿意忍耐寂寞?是否能够吃尽苦头?“文化大革命”十年, 在青海这样的文化教育不发达的西部高原, 茫茫然不见前路, 我不断问自己, 如果永远没有风风光光地传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自己能否像黄季刚先生那样, 背负着“封资修”甚至“反动”的十字架, 留在这个既属于过去又应当属于未来的“寒冷”地带, 通过教育, 为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化的火种?我也不止一次地回答自己:“我愿意, 也能够这样做。”我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 我还能从事自己的专业, 我将去其艰涩, 求其平易, 让它尽量贴近普通人。”
为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迈出新的一步
1976年, 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转折, 从这一年起, 学坛开始复苏, 教育开始振兴, 也使我献身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夙愿得以实现。那时候, 我已被迫离开学校, 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做影剧、音乐、舞蹈评论工作。1979年, 我又被借到文化部去从事电影剧本审查工作。但是, 从事传统语言文字学教育的志向不减当初, 我时时准备拒绝文艺工作, 仍然回到学校去教书。这一年, 陆宗达先生应北京出版社的约稿, 要把1957年写的《训诂浅谈》扩充为《训诂简论》。出版社天天催促, 工作进展却十分缓慢。陆先生把我找去, 要我帮他在最短的期间完成这个任务。我得益于念研究生时与先生的师生对话, 得益于二十年死死保存不忍被抄家抄去的谈话记录和自学笔记, 按先生的意思完成了书稿。其后, 我陪陆先生去中国社科院等处讲《说文解字》, 也是借助于对老师教诲的时时研习, 我总能不需指示便替先生写好板书。陆先生曾说:“带着你, 我省了大事儿了!”也许正是这种教与学的默契, 陆先生萌发了要把我调到身边的念头。他催我返回青海师大去上课、评职称, 同时向学校和教委申报调我来北师大作他的助手。于是, 我放弃了即将拥有的优越环境, 准备回到本行教书。但是, 调回母校虽有陆先生的极力奔波, 仍十分艰巨。经历了整整4年, 到1983年, 我才在许多界外朋友的无私帮助下, 最后得到段君毅书记的亲自批示, 正式调进北京。不管怎么说, 我终于回到陆先生的身边工作。直到先生逝世, 前后整整八年, 我和自己的老师有机会更深入地继续20世纪60年代的那种关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们讨论问题的中心是创建训诂学基础理论。汉朝、唐朝和清朝的训沽大家, 对语言文字现象感受十分锐敏, 要害抓得十分准确, 最后的结论总是那么出奇制胜, 让人初时料想不到, 接下来又似乎尽在意中。其实, 这正是他们有一种内在的思路, 因为这些思路符合了规律, 所以这些大家的工作很少出错儿。可惜的是他们并未把这些思路总结成通论, 他们在描绘现象、阐发规律时, 又不太讲究使用科学的术语, 这就使初学者学起来赞叹不已, 自己一做却迷于歧途。我曾不止一次对陆先生说:“19世纪50年代, 是您的《谈谈训诂学》和《训诂简论》带头呼唤训诂学的复生, 但是没有奏效;19世纪60年代, 是您带头培养了一批训诂学研究生, 为训诂学的复生作了人才的准备;19世纪80年代, 您理所应当成为训诂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带头人, 使训诂学有条件进入高等学校中文系的课堂, 并引导更多的现代青年接受这门有用的学科。”我向陆先生呈上自己的学习札记。这些札记是我在农村、牧区和做文艺工作的时候抄写干净、编辑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回青海师大开训诂学时, 曾将最基础的部分写成《训诂学》讲义, 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教学效果。陆先生让我再做一些加工, 写成文章, 再集成1983年出版的《训诘方法论》。为了配合《训诂方法论》给读者提供综合的训诂实例, 根据陆先生的指示, 我还同时整理出了一本《古汉语词义答问》, 可惜这本书到1986年才正式出版。从1985年起, 我协助陆先生带研究生, 教学和指导论文的工作, 这对训诂学基础理论的创建既是促进, 又是检验。我在这些工作中的体会是, 每一回我弄明白了一个“为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就自觉了, 一旦自觉了, 书就读得快、记得牢, 分辨和把握同类现象也就准确了, 遇到疑难问题往往轻车熟路, 易于解决。我明白, 一个知识结构与古人完全不同的现代人, 是要用科学规律来思考的, 不会甘心只知“当然”, 而不追究“所以然”。这就是黄季刚先生所说的“明其理”和“得其法”。1996年, 我出版了进一步思考训诂学理论的《训诂学原理》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月版) 。我在自序里说:“一个略通训诂学的现代人, 首先需要积累大量的先秦文献和注释、纂集、考证材料。要想在同样勤奋的前提下加快这个积累的过程, 重要的是做一个明白人, 知其所以然地去攻读, 把握科学方法去积累。形成语感与明了语理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 熟读与弄懂应当同步进行, 轻视理论和轻视材料的不聪明并无二致。”
我从自己走过的路体会到, 创建基础理论, 对引导初学者入门和防止务求者步入歧途, 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没有忘记自己在山村、牧区存之于心的誓言:要对训诂学“去其艰涩, 得其平易, 使之更接近普通人”。在《训诂学原理》的序言中, 我说:“对于社会科学来说, 普及是忽略不得的。一门学科一旦走入‘象牙之塔’再也走不出来而与社会隔绝, 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总结基础理论的确是一种不易被承认的工作。一种现象, 初接触时迷惘困扰, 脑子里翻江倒海, 一旦弄明白了上升到理性, 说出来却是如此平淡无奇。凡是总结得成功的规律都是十分平易的, 不像解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生僻字那样显得功夫深。启功先生把关于古代文化、文献最平易的基础知识称作“猪跑学”;其实, 没真正赶过上百上千头猪的人, 还真总结不了“猪跑学”呢!如果没有人传授“猪跑学”, 而让每个现代的年轻人都到古书中云里雾里地从头摸索, 我们将要损耗多少宝贵的时间, 吓跑多少满怀热情奔这个学科而来, 又思想准备不足的青年人啊!
陆宗达先生去世已经二十多年, 我仍坚决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为了有效地保持传统, 打好基本功, 我一如陆先生当初带我们那样亲自带读古书, 要求学生点读《说文》和《十三经注疏》, 引导学生养成逐字逐句将一本书连同注疏一起从头读到底的良好读书习惯。但我知道, 时代要求于现代青年学者的, 比我作学生的时候要多得多:为了和国际学术界对话, 他们要学习外语;为了充实更可靠的新材料, 他们必须学习出土文字和新的典籍;为了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站在较高的起点上, 他们要广泛搜集全世界的学术信息;为了获得科学的方法论, 他们还需要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我们这一代人, 要帮助他们解决古书阅读中的困惑, 使他们由于理论的具备、自觉性的增强, 而加快对第一手材料积累的速度, 还要为他们使用先进的计算机, 更大量、准确地贮存和整理材料, 创造必要的条件。
从1994年起, 我们创建了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 建立了以计算机为研究手段的古汉字与古汉语实验室, 不断完善汉字构形学和理论训诂学, 努力使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接轨。这一切无非是希望使传统语言文字学更适应当代, 对青年人多有一点吸引力, 而防止这种对弘扬民族文化十分有用的学料再一次地断裂。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 也希望在21世纪, 传统语言文字学领域里能产生更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
到了21世纪, 计算机在当代社会生活融入很快, 人文科学吸收了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研究方法, 有些地方也必须采用计算机手段。在传统文化采用计算机手段的问题上, 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和做法:一种看法, 认为计算机在帮助传统语言文字学存储和检索材料、加速浏览阅读、改进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这些人急功近利, 事事依靠计算机, 不再塌下心来夯实基本功, 闲着人脑光用电脑, 过度量化忘了人文科学还要研究个性和评价, 这两样是电脑无论如何完不成的任务, 结果是把人文科学的人文性取消, 把复杂的人文现象简单化;有些计算机专业的人员, 还有“技术至上主义”, 以为一切都是自己凭借技术实现的, 他们不明白, 电脑没有人脑提出问题、指出规律, 是一事无成的。电脑程序不但要编写, 更要训练, 都不是纯技术能够解决的, 人机对话的主导是“人”而不是“机”。另一方面, 也有人认为电脑操作与传统的表达方式有冲突, 又以为电脑资料一律不可靠, 连扫描的古籍都不相信是原貌, 他们固守一切“手工操作”的做法, 不相信很多问题凭有限的少量材料会有“一孔之见”的片面性, 只有海量材料才能见到真相。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社会上不如意的现象片面归罪于电脑。他们认为, 现代青少年写字水平下降, 就是因为有了计算机。按照这个逻辑发展, 要继承传统, 必须取消现代化。如果真是这样, 人类是不是要去钻木取火了?他们不明白,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必然是有衔接又有差异的, 但不应当是对立的。恰恰相反, 传统要想在当代传承, 必须具有现代化形式, 而现代化手段如果不关注文化传承, 就不能起到服务现代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无能的、不完善的。青少年写不好字, 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 丢掉了历史借鉴、弘扬传统的意识, 衡量人的价值只看他能挣多少钱, 能不能“耍帅”, 而不看他全面的文化素养。字, 只有写, 才能亲和。光看字, 是亲近不了它的, 只是一个视觉的接受者, 怎么能对字有感觉?要去写字, 才能产生亲切的心理过程, 发生情感的变化, 养成对汉字的审美意识。这正是一种汉字文化素养培养的过程。有些人以会说几句英文为荣, 而不以把汉字写得七扭八歪为愧。这种意识一旦进入了自发的审美观层面, 即使没有电脑, 又怎么能让青少年写好字?放弃读写、抛弃历史、一味崇洋、连中国字都写不好, 这样的退步怎能归咎于计算机!
有一件事在我心中是很神圣的, 那就是教育。孔子周游列国, 对政治失望了, 就从事教育。孔子之伟大, 首先在于他是主动的教育家, 而不是一个依附他人权势的政治家。他通过教育的渠道体现和传播了他的思想。只有守住教育, 才能守住未来。要实现一种学术目标, 就要做好高质量的教育传承, 这是我从不放弃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 甚至不放弃对中小学教学关注的动力。也有些好心的朋友问:“你有那么多好的想法, 为什么先在课堂上讲出来, 而不赶快出书?出书才能获奖。”人各有志吧!至于荣誉, 当然不是坏事, 但有时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在一个评价机制不健全的体制下, 荣誉可以负载空泛甚至虚伪, 有形式而内容恰恰相反。荣誉也有偶然性, 我们的很多师辈, 学问比我们丰厚, 道德比我们高尚, 贡献比我们突出, 但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的光环!跟他们相比, 我们已经愧受了不少荣誉, 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当然, 有些人拿到的荣誉比我们还不值一提。
妇女工作与女性问题研究
1994年, 为筹备1995年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 学校委派我去参加陈慕华、雷洁琼等中央领导人发起的“女教授联谊会”。由于北师大在高校的地位, 我担任了首届联谊会的副会长。会长是工艺美术学院的院长、常书鸿的女儿常莎娜, 她既是名人又是领导, 非常忙碌, 知道我是中文系的教授, 就把“女教授与女大学生”论坛的组织策划工作交给我去做。当时北师大党委副书记李英民找我谈话, 叫我同时担任校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说起李英民老师, 我要在这里多说两句。李老师原来是数学系的总支书记, 数学系从来都是最和谐、最敬业的集体, 我总觉得和她的榜样作用有关。李英民老师做事公平, 为人低调, 是非分明, 我在工作中遇到许多不平之事, 向她述说, 她总是十分通情达理地设法解决。她自己的生活极端简朴, 也从来不说什么豪言壮语。我内心十分敬重她, 把她当作可以交心的领导。如果不是李英民老师让我去做妇女工作, 我一定不会接受。因为当时我自己就很轻视妇女工作, 认为那是婆婆妈妈的家庭妇女才干的事。我是一个对任何接受了的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的人, 做了这件事, 认识了许多这条战线上的奉献者, 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在一篇纪念全国妇联已故的黄启璪副主席的文章里说:“从担任北师大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到现在, 我业余进入妇女工作领域已经8年, 在教学科研超负荷运转的同时, 妇女工作占去了我许多的时间, 占有了我相当多的思绪与情感。在这8年里, 我脑海中常常浮现的, 是我在青海农村、牧区24年结识的阿奶、阿娘、大妈、大嫂, 她们在食不饱、居不安的日子里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 她们在烧灰、拔草、担水、扬场的繁重劳动中总是透露出无比的轻松, 她们蔑视十年浩劫编造的所谓‘阶级敌人’的神话, 非常自信地用自己的眼光去分辨好坏人。是那段回忆伴随着我, 去了解奋斗在高等学校的女教授们。两种文化差距极大的妇女群, 同使我感受到中国妇女的纯净与坚韧、正直与智慧, 使我对妇女工作从不情愿到难以推脱, 从勉强投入到无怨无悔。在这8年里, 我还接触了许许多多妇女工作者, 她们大多是当年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面对着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妇女, 以自己的模范作用, 执着地带领那个勤劳、正直、努力、聪慧、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优秀群体, 争平等, 争发展, 争权益。她们代表着母亲、儿童——社会发展实际的主体, 工作却常常处于边缘, 即使是在世妇会那样的国际论坛机遇中, 她们的辛劳也不一定能进入全局工作的主流。也许因为她们的才能和美德都展现在普通群众的面前, 难以为上级领导觉察;也许因为她们的工作既普通又有特殊的专业性, 一旦熟悉了就难以顶替;也许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历史性偏见, 妨碍人们洞察她们的才能……总之, 她们被提拔到其他岗位的机会非常少, 所以, 她们很难有机会把自己在无数经验中拾掇起的先进的性别意识, 带进那些性别意识荒芜的领域。但是, 她们似乎传染上了中国妇女的‘只问耕耘, 不计收获’的惯性, 高高兴兴地在自己的园地里播种、浇灌、刨锄, 为姐妹们的成功感到极大的快意。她们是我遇到的最不具有官僚气、最具有平常心和人民性的领导。”我觉得, 为这个弱势又优秀的群体做一点事, 是应该的, 也是正义的。1995年, 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国际上和我国妇女界的一件大事。我在大会期间, 组织了N G O论坛的女教授和女大学生对话论坛, 成为我国高校女性理论开拓空间的首例。我还跟首都其他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女教授合作, 跟世界许多国家的妇女精英对话, 在北京市和国家级的平台上, 建立中国知识女性的话语权。在这些方面, 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是有比较明显的收获的。
我想告诉在座的年轻人, 在我们中国, 从事妇女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举个小例子说, 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本来是定在首都体育馆的著名建筑场所召开的, 后来听说世妇会的个别代表团的人员构成不大符合我国政府的规定, 就把会挪到怀柔郊区去开了。比较一下, 奥运会也是世界性的, 代表团成员也有不同的意识形态, 但国家的重视程度大不相同。另外, 女性歧视的偏见有时不是来自外部社会, 而是来自女性本身。有的女同志问我:“你已经在学术上有了一定的成就, 干吗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呀?”她们自己是妇女, 但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的压力也给女性自身带来了自卑, 这是更可悲的。我在青海工作多年, 接触了大量的基层社会、农牧区普通妇女, 我对她们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压力感同身受。回到北师大工作后, 看到晋升职称、评奖评优, 很多时候, 都是男性占先, 女性忍让。许多自身需要发展又举步维艰的女性师生道路曲折, 这种曲折在我个人的经历中也屡屡发生。在妇女工作中, 常常是费力而对个人没有收获的, 但是我想, 不要把个人荣誉看得太重, 真正需要得到的, 是人生和事业上的充实。自己的工作是否尽力,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敢不敢面对各种学术挑战, 肯不肯坚持做艰苦而又没有名利的工作, 这些才是永存于人格中的真的东西——真的东西是不需要依靠外在评价来支撑, 更不会被任何强大的外力所剥夺的。
3.我与中国的一生情 篇三
从我记事起,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中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我是吃中国杂烩菜长大的,也曾经在唐人街徜徉。有关中国的一切,无论多么平凡或媚俗,对我来说都闪耀着异国情调的魅力,都是那么炫目迷人。后来詹姆土·克拉维尔的小说和有关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进一步激发了我对中国的热情,1979年在我读大学期间,我开始学习汉语。我当时想,在中美关系走向繁荣的前景展望中,学好汉语必然能帮我抓住一些事业的良机,说不定我能参与美国外交事务,或者在政府职能部门任职。或者,学好汉语能助我迈入新闻界或步入商界。早在1979年,人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会是怎样的景象。
1981年我大学毕业后搬到洛杉矶,这里接近太平洋沿岸地区,方便我寻找在中国工作的机会。当时还处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初期。当年,想到中国一趟或者在中国找份工作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方便。1989年9月我移居中国香港。当年10月,我开始为香港一个实力雄厚的制造商打工。这位香港制造商在深圳北部边界地区的发展奇迹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从1989年直到1998年离开香港,我曾为两家中國制造商打工,它们是中国千万家轻工业产品制造商的缩影,它们的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当时我是这两家公司里唯一的西方人。我对自己曾参与这一蓬勃的产业感到欣喜,更让我自豪的是,我是以西方人的身份参与中国产业发展的,而且还有幸占了前排位置,因为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得以列席公司重大会议。在中国公司工作这么多年,我对中国人的感性与理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的欣赏,而这些优点绝少被老外们体会和赏识。
在中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富有生趣、令人愉悦的职场之旅,同时也是漫长而曲折的旅程。直到今天,我从事的依然是自1989年以来就在做的事情,20多年来,我一直在帮助中国人与难打交道的西方人周旋,打开局面,处理问题,应对危机,另外我还做过翻译、口译、导游,还负责过不同的项目。在公司需要我作为公关专员或者撑门面出现时,我表现得体,我的雇主都在一边偷着乐,因为他们觉得我让他们在老外和官员面前倍儿有面子。
1979年时,许多亲朋好友取笑我居然要学汉语。当然他们只是善意地寻开心,但是自从学了汉语,我就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早在1979年,天知道21世纪的中国会是什么样。我成为了帮助中国制造商与西方世界搭建联系的外国专家、经理人、智多星和市场专家。当我听到“桥梁”这一个词被用来形容某些个人或组织时,我觉得再也找不到比“一座桥”更合适的词来概括我在漫长职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了。
二十年如一日,我发挥着桥梁的作用,也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当做中美关系的大使。在制造业界,在所难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许多中国工厂不得不吞下失误所造成的恶果,他们面临的是巨额罚款或昂贵的返修费用。在现今这个缺乏宽恕的社会里,对失败的惩罚尤为严酷。因此,当灾难来敲门,我总是打前阵,竭尽所能为中方雇主争取最大利益。
我努力为中美双方营造友好的双赢局面。而后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有很多用武之地:在街头、商场、公园,或在机场,我自然而然会对那些初到美国来的中国人伸出援手。我想许多曾经访问美国的中国人都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忆起他们遇到过一个讲中文的热心老外。
曾经在六七岁时对中国所抱有的兴趣和激情直到现在还伴随着我。我的职业生涯的一大好处就是我能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中国,研究中国语言和文化。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即使我多几个有生之年,我也永远无法完完整整地了解中国。
我越来越感觉有必要让美国同胞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于是我在互联网上推出了一个podcaSt播客节目向大家介绍中国历史。在iTunes上,我的podcast名为中国历史播客。每个星期,我会从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挑选一个议题来解读。鉴于互联网上遍布这样的教育播客,我根本不指望自己能激起一朵小浪花。意想不到的是,我这—石头投掷下去,激起千层浪。我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的电子邮件,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使我得以坚持把播客做下去,从而满足他们探究中国历史的共同兴趣和需求。
我曾是中国高层官员的座上宾,也曾与普通老百姓、打工仔、乞丐打过交道,跟许许多多致力于中国研究的“老外”一样,我在中国的生活到处是故事。对跟不同人会面、接触的每一个机会我都一样珍惜,因为从中我学习到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不同层面。现在,我把这些年学习、积累到的知识传播给我podcast的听众们。我不会忘记,我的美好生活始于1979年5月,当时我恰好看到一则张贴在大学校园里的广告,宣传的是两个学期的中文语言课程。
我想我的中国故事就是我一生与这一古老的国家密密织就的一块布料。我没有成为政府外交人员,没有成为一名著名记者,也没有为中美两国关系作出巨大贡献。我是一直默默奋战在基层的普通一员,努力帮助中国企业,把做好分内事作为我对美中关系的美好祝愿播撒出去。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已经渗透到许多中国人的生命里。现在通过我的中国历史播客节目,我深入到了世界各地更多人的生命中。我觉得好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拉斯洛·蒙哥马利目前居住在加利福尾亚州南部。他在中国香港生活了9年,现在供职于总部在宁波的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处理对美商贸事务。在工作之余,他开了中国历史播客(www.chIn8HlstoryPodcast.com),听众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我与中国古诗词作文 篇四
我是一个记忆力很好的小伙子。
我非常喜欢背古诗。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古诗,要我每天背一首,开始,我很不情缘,可爸爸坚持要我背,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后来,我才发现背古诗有很多好处。我便慢慢的习惯了,爸爸知道了,就让我一天背三首,我听了,便爽快的答应了。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间,古诗书上的古诗也快背完了。
现在,我对古诗还很有兴趣呢!于是,我就要求给我买本《古诗三百首》。现在我又把那本《古诗三百首》背完了,爸爸说,过几天还要给我买本《宋词》呢!
5.我与中国梦初二作文1500字 篇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黑色的眼睛;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虽然,我们还小,还不能像周总理那样,为人民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还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样,用鲜血和生命去换取光明;也许,还不能像运动健儿那样,用汗水谱写祖国的光荣与梦想。但,水滴石穿,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尊重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缓解国家日益紧张的资源危机,弯腰捡起脚下的垃圾,多参加一次环保活动,这是我们可以随手做到的,我想,这并不难。
一方水,养育一方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华夏子孙的足迹。长江黄河是我们脉管里涌动的血液;三山五岳是我们身体里挺立的骨骼;草原盆地是我们敞开的胸膛;森林草地是我们繁茂的毛发,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雪山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别样韵味的风土人情,还有奇特的地理景观。既有北国风光,也有江南风尚,可以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养育着我们。我们应该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独特的环境,保护起我们祖国的生态平衡,拒绝滥砍滥伐,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物品,让这环境永远的保存下去,造福于千秋万代。这,才应该是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们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们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们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在我们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流芳百世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在那些个物质与精神都相当匮乏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想象,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编写了一篇又一篇佳作。我们应该珍视起我国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热爱阅读,好好铭记前人的智慧,前人的经验,为自己的人生,绘出一条色彩斑斓的正道。
我们那长城一样巨大的手臂,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我们祖国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首发到2012年6月3日,搭载着我们‘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实验母船从江苏江阴苏南码头起航,奔赴马里纳海沟区域,进行7000米级海试航任务。充分展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壮举,一种自豪感从我的心中冉冉升起,我又一次的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强盛。有一种想为祖国复兴作出贡献的念头,渐渐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感觉到心口有有一种力量,将要喷薄而出!这,就是是我们的中国梦。
花开花谢,风水轮回,时间这把利刀,仿佛要报一切都埋没在厚厚的尘埃中,这是所有事情的结局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民族魂在我们年轻人的心中永存。我们的心中永远装着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永远铭记着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要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与精神素质,我们注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承担。
6.我与《中国教师报》 篇六
《中国教师报》如位温馨的朋友,让我了解窗外广阔的世界,真实而温暖;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让我汲取营养健康成长。想起做学生的时候,羡慕老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拿着教鞭玉树临风的神采,当真的毕业,也做了一名老师之后,才发现老师远不是想得那么潇洒与神气。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多么生人怦然心动,同时知道了我的脆弱和单薄。我攀登的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路在何方?一年的教学下来,难免跌跌撞撞,气喘吁吁,漏洞百出。我困惑、我彷徨。偶然的一次在网中认识了——《中国教师报》这位好朋友,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是他这盏指路灯给了我“黑夜”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从此《中国教师报》成了我课余时喜爱的一份报纸,一个个体现新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反思,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让我不禁黯然泪下。从“班级在线”中的《从三国演义中学习激励艺术》、《温暖的心》、《学生成绩滑坡情绪低落怎么办》等文章中,让我懂得当好老师,当好班主任要有一颗慈爱的心,一双温情眼,一句阳光话……还学到了许多做好班主任的“窍门”。
有了《中国教师报》的相助,教学生活中的每一天的阳光新鲜了许多,我爱课堂,更爱孩子。因为我体验到了教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你一个太阳。新课堂的孩子们,时时为自己学习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他们能更多得到老师或同学的欣赏和赞美。课堂里少了紧张、恐惧、担心和不安,没有了训斥、责骂,更多是给孩子信心力量的话语,因为有了一次次关爱的力量,他们心动了,追求成功,是人的本能需要。他们的每一天都自觉为之而努力,渐渐班级中少了迷茫的眼神、忧愁的目光。每张小脸是那么自信,那么满足,就像拔节麦苗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霖。我拥有现在,我感谢《中国教师报》。
在教学实践与《中国教师报》这片肥厚的土壤中,成长才有新活力。面对课堂,在《中国教师报》一文中李烈校长认为,教学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这种负责要从教学设计开始,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发展的课堂——学生想学、乐学和愿意继续学的课堂。而现实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不多,华东师范大学周彬博士在《中国教育报》撰写责问:课堂是“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值得我们教师深思。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年轻一代的教师我们有责任为那些身处“功利场”中的孩子们忧思: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的“功利场”,也来享受学习的快乐?只有让课
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爱心才能结出智慧之果。跳出传统的课堂观念,课堂上学生有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的思想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条条框框,有的是自由、直率、坦诚、争论、碰撞、和谐。学生快乐、充实的感受知识的美好、道德的美、知识的真、艺术的美、浸染学生的心田。要让学生享受知识快乐,教师除了充满仁爱之心,像对待鲜花上的露珠一般的呵护,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像对待自己的错误一般宽容,让每一位学生在爱心中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博学、睿智,能让人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沐浴春风,有人格,学识和智慧的魅力。这具有挑战的课堂——生活家园,多少教师为之努力,只有思变、创新,教育才能绽开光彩!
《中国教师报》一路有你,我的教学生活精彩飞扬。
江西省上高县泗溪中心小学
7.我与学生一道写作文 篇七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 恕我直言, 我们的作文教学法, 多是在形而上的基础上作所谓的理论的俯瞰, 缺乏形而下的实际指导。换言之, 就是我们习惯在理论的层面上给学生套框框, 叫学生如何立意, 如何构思, 如何行文, 甚至教学生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这样指点, 不能说没有一点收效, 但终究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下次遇到不同的作文题, 有的学生又是两眼一抹黑。于是老师又去指点, 他们的独立行文的能力始终提不高。有的学生甚至暗下嘀咕:老师呀, 你站着说话真是不嫌腰痛, 我掏心挖肺写出来的文字, 就怎么入不了你的法眼呢?有本事, 你来试试呀!
学生有此想法倒不奇怪, 我们曾经做过学生, 心里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老师的文章是什么模样, 若是老师写了一篇文章, 学生会特别感兴趣, 必想先睹为快。这不足为怪, 很符合青少年的心理, 孩子们还小, 好奇心强, 喜模仿就是他们的节目之一,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些学生特别模仿某些老师的动作、神态, 甚至模仿得惟妙惟肖, 可见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影响多么深。我们如果能从写作角度给他们提供示范, 那么对学生的影响该是多么大, 青少年大多有自己的偶像, 如果语文老师能成为他们的偶像, 你拥有这么多可爱的“粉丝”, 做老师的, 这应该是莫大的幸福。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如果你能高抬贵手, 亲自写下水作文, 你就会以你的视觉重新审视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 如何搜检素材, 如何行文。这样指导学生就会更有效, 更富有操作性, 再加上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看到你的作文以后, 自会评头论足一番。有的甚至会产生与老师一比高下的念头, 这样不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吗?可能有些老师脸上有点挂不住, 觉得这样受指点有损老师的尊严, 有失老师的威信。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从来一篇文章不可能没有瑕疵, 字字珠玑的文章, 天下是少见的。有哪篇经典文章不是修改来的?有的甚至是在批评中成熟的。何况《礼记》中也说:“教学相长”嘛!我看, 长期这么做, 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会大有长进, 你的文章也会越写越漂亮, 我担心不这么做, 倒是我们许多老师可能成为了“言语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学生的习作水平提不高, 自己的教学成绩也上不去。到那时, 还谈什么尊严、威信。
当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自己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更要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我们虽不要求学生对你有“高山仰止”的感觉, 但至少要有让学生佩服的一两招。否则的话, 作语文老师是悲哀的。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我在此不赘述, 我只想说,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俯下身亲自来体验一下写作的甘辛, 亲自体验作文题的难易, 这比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 也更能提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虽然我们的教学任务繁重, 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篇作文都亲自“下水”, 但学生写作遇到困惑的时候, 亲自示范, 是有必要的。
古语云“师傅不高, 徒弟累弯腰”, 要想“名师出高徒”, 老师的标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 教学生作文单靠讲什么顺叙、倒叙、插叙、比喻、夸张、衬托和对比、开头和结尾等等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要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语文老师就是学生身边最近的、最有效的资源。阅读老师, 学生还倍感亲切, 我们何乐而不为。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以上可说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当否, 当请方家指正。
下面是我的示范作文, 题目是:著名学者于丹教授说“有什么样的眼光, 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行立意, 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眼光与人生
上帝给予人类身上最不朽的器官便是眼睛。人们通过它了解世间万象, 观察世态人情。究其实, 地不分南北, 人不分种族, 此物大不会过于牛眼, 小不会细于蜂眼, 眼力再佳不会超过鹰眼, 视力不济 (只要不是瞎子) 也能看到自己的鼻端。但是它放出的光芒 (眼光) 却千差万别, 有的如炬, 有的似豆, 有的显现通红, 有的翻出青白, 有的充满爱心, 有的溢满仇恨, 有的善良, 有的阴冷, 有的透亮, 有的茫然, 有的热情洋溢, 有的冷若冰霜……眼睛无甚差别, 眼光却千奇百怪, 折射人的心态, 有什么样的眼光, 就会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格, 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风雨如磐的暗夜, 鲁迅先生孤身一人, 目光如炬, 在解读我们这个民族身上千年的痼疾。他用笔作手术刀, 灯光下, 无情的解剖我们这个民族业已千疮百孔的躯体。于是在我们引为自豪的五千年文化中, 先生看到了“吃人”的本质。虽然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然而先驱者的觉醒, 促使他要去唤醒那铁屋子即将被吃的熟睡的人们。他不惜粉身碎骨, 以飞蛾扑火的勇气, 向黑暗的社会作猛然一击。尽管这一击, 回声飘渺, 但在黑沉沉的天空, 能扯出几缕耀眼的光芒, 能给熟睡中的人们送去几许微弱的光亮, 这本是先生最大的心愿。然而先生的眼光太超前, 他周围的黑暗太强大了, 使他的生活常伴有孤独的悲哀, 在他的生活里, 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有的只是道路固然曲折, 前途未必光明的沉重。先生曾告诉他的学生:“我的作品太黑暗了, 因为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 乃是实有。”人们熟睡得太久了, 对于先驱者的启蒙之光, 不太习惯, 甚至反感。因为那几缕光芒, 打搅了人们千年沉睡的酣梦, 那几缕光太耀眼, 刺痛了人们的眼睛, 于是就有人向他纷纷叫嚷, 因此先生的命运注定被许多人误解。这也难怪, 先知大多在本城邦是不受欢迎的, 不然的话, 苏格拉底怎么会被他挚爱的雅典人当作疯子处死呢?
鲁迅先生从精神上关注国民的生活, 但国人沉睡既久, 大多体会不到先生的关怀。众生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 荣辱得失。“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为了得到这些利益,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贪婪, 透出了阴冷, 网满了血丝, 挥之不去的是这些物质的诱惑。“叫我如何不想它, 这世间变得太快了。”有了这些, 于是生活中上演了一幕幕或喜或悲或闹的戏剧。“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的有之, “因嫌纱帽小, 致使锁枷杠”的有之, “金满箱, 银满箱, 转眼乞丐人皆谤”的有之,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的有之。红尘千丈繁华地, 众生如蚁般在这社会的搏击场中上演着千年不变的戏剧。“成则为王, 败则为寇”,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世事如烟, 到头来, 人们到底获得了什么?
人们重物质利益, 轻精神观照, 工业文明的进步, 让人们在物质的囹圄中难以自拔, 精神的家园荒废已久。有的人腰缠万贯, 有的人官位显赫, 有的人功成名就, 有的人甚至学富五车, 他们一辈子的奋斗, 赢得了人们的艳羡、尊重、仿效。他们自己也“欣欣然有得色”, 认为人生的意义莫过如此。可是, 他们有的人灵魂这本书却从来没有翻开过, 精神一辈子在荒原上流浪。这是“未经省察的人生, 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 。赫拉克利特对此深有感触, 他放弃了王位, 有一天他让自己的灵魂登上了奥林匹斯神山, 从那里俯视尘寰, 但见众生如畜般爬行, 他知道自己渺小的肉体也在其中, 于是他对自己说:“一切在地上爬行的东西, 都是被神的鞭子赶到牧场上去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肉体的蔑视, 对灵魂无所归依的无奈。连圣哲尚且如此感慨, 那一辈子都没有和灵魂对过话的人, 是不是活得太卑琐了呢?一辈子只关心外在, 而忽略内心的人, 人生是不是有缺陷?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省察自己的内心”, 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富足, 使自己的眼光充满爱意, 使自己的眼光变得透亮, 这时候我们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到那时, 我们就不会奇怪德蕾莎一文不名, 为何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庄子穷愁潦倒, 为何还持竿垂钓濮水边;嵇康名满天下, 为何还在小镇上打铁;斯宾洛莎白天打磨镜片, 为何晚上还在写他的哲学著作。
8.我与中国的32年投资缘 篇八
◎他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强势的十位老板之一”
◎1984年创办个人投资公司A. Robert Abboud & Company
◎在石油及天然气领域有46年投资经验,金融、国际事务领域经验丰富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总裁、多家大公司的总裁及审计委员会主席
“那是1978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我在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当董事长,希望能做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外资银行。当时的副总理余秋里先生,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我们⋯⋯”
罗伯特·艾博特,今年81岁的传奇投资人物,他在中国的投资经历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他成为第一代“掘金中国”的海外投资家。
“之后我担任了西方石油的总裁,在中国开展了大量的合作,包括在珠江打探油井。但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在山西平朔开发中国第一个露天煤矿。我当时是美方代表,副总理李鹏负责中方的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们不时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于是我们就到邓小平先生那请求‘裁决’。邓小平先生坐在中间,我们俩人一左一右,然后大家一起把问题解决掉。再之后,我去了田纳西银行做董事长,我们给中国企业发放贷款⋯⋯就像爱情故事一样。”
这一次,罗伯特是为了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而来。他说,到了这个年龄,声誉是最重要的,他想以一种比较安全又合法的方法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让他们不仅可以拿到他们预期想拿到的东西,而且可以把他们的投资合理的、合法的收回来。
与中国的美妙情结
罗伯特·艾博特是标准的美国移民之后,父母是黎巴嫩裔。他在金融界、在国际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被业界贴有“传奇色彩”的标签。做事雷厉风行的罗伯特,投资标准却是标的物是不是足够“美好”。
罗伯特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在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这是当时美国的五大银行之一。1958年,他加入了国际业务部门,1975年升任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总裁。“实际上从二战开始,中美已经发生关系,这是很长的一段历史,也是两个非常伟大的国家。所以我在担任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的董事长后,就希望我的银行能做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外资银行。”
“尽管当时美国国内存在一些怀疑的声音,但我相信,中国将急速成为世界经济领袖,并且在我们两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和商业将为世界和平带来一个强大的声音。我也相信在两国之间建立具有历史意义的温和关系会促进新市场的产生,创建很多行业和贸易机会。”罗伯特确信与中国建立金融业务的往来是十分必要的,是件美差。
过程并不像回顾起来那样简单而充满标志性。“为了实现建立办事处这个愿景,当时我们银行的高级官员们都加入了筹备工作。有威廉·麦克多诺,他后来做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还有诺曼·罗斯,我们一起策划了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及芝加哥第一银行1979年在北京举行的董事会会议,以纪念银行办事处的正式启用。”
不得不说,这个会议意义非凡,来参加会议的董事们都是重量级人物,为许多美国企业开拓在华业务奠定了基础。“当时出席的董事都是美国大公司的主席,这些大公司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百特实验室、国际收割机公司、桂格公司、家庭金融公司、内陆钢铁公司、卡夫食品、阿莫科公司、阳光公司等等,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他董事都是第一次访华。这次行程让他们开启了与中国的商业往来,即使到今天,作用都是十分巨大的。”
后来,罗伯特开始在中国寻找投资机会。他看准了煤矿产业的机会,在协助将资金、技术和管理引进平朔项目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罗伯特介绍说:“(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协议签署于1981年。当时我和美国岛湾煤矿公司董事长艾伯特·戈尔参议员、美国岛湾煤矿公司总裁斯托尼·巴克、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与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签署了协议,共同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开采煤矿之一。”
罗伯特认为,中国和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今天,我们都对世界如何运行有着几乎相同的看法。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在世界上领先的经济体。这两个国家都认识到,他们作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具有重要的责任;两国都明白,他们必须负起使命,谦卑地全力以赴帮助别人找到和平与公正的解决方案。”
关注人,关注生活
投资故事中,离不开人,离不开生活。罗伯特热爱观察和体验生活。
“1982年,发生了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罗伯特讲述了一段对他触动颇深的回忆,“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哈默博士,有一系列艺术收藏品,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幅达芬奇的作品。于是,我们将这些艺术收藏带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是没有博物馆的地方,供人们欣赏。有一次,我们在西部偏远的一个煤矿附近进行展览。收藏陈列在一个大型会议厅。一个年龄大约是15到17岁的穿着朴素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就坐在达芬奇的作品前,坐了很久,一直研究那幅画。我看了他好几分钟,然后才有胆量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我来自一个偏僻的乡村,离这儿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把我唯一的财产——我的自行车——给卖了,好能够来看看这幅画,因为我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再看到它了。’”
罗伯特从那时起意识到让艺术接触到所有人。“接触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人类艺术留存的唯一途径。”这是罗伯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获得的最深的生命感悟。与投资无关,更真实。
这个“老投资家”今天做的事似乎也与资本运作无关。他此次来中国推介其公司A. Robert Abboud & Company代为监管的一个美国投资移民项目“Wood Dale老人特护中心”。项目的中国方是锦国怡凯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将向25位投资人募集1250万美元,投资期限为5年。
“Wood Dale老人特护中心”是一个养老地产项目。项目方将开发一个位于芝加哥城区40公里外的新辅助生活设施中心,这是一个特别对老年痴呆症和其他长期病患者提供配有记忆护理辅助设施的居所。
“随着美国人口持续老龄化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不断增多,整个美国对护理和照顾设施的需求增加已成为一种必然。由于国家和州一级的预算减少,在过去五年中私人的护理服务提供者有显着增长。长期预测显示,私人记忆保健服务中心是老人特护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罗伯特表示,“像我这个年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的声誉。我们和合作方想以一种比较安全又合法的方法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让他们不仅可以拿到他们预期想拿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把他们的投资合理的、合法的收回来。”
一个好的EB-5项目的标准是:最好是一个小项目,比较容易快速完成;最好是全额投资,然后把它转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方便控制;第三应该让投资人知道,在何时能以何种方式收回投资;最后,投资人选择的应该是有监管的项目。而罗伯特做的,就是其中最后一条。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投资。
谈及对质量的控制,罗伯特说:“我们首先对这个项目做了经济分析,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研究它的经济模式是否合理、是否实际。然后我们请来养老院的运营商,面试和评估他们是否在市场里面有声望。第三我们知道当地的机关、当地的政府部门支持这个项目,在建设中不会为难。下一步是对建筑开发商进行面试和选择,按照商业计划书的进行来评估他们的工作。从A到Z跟踪和监控。”作为第三方监管,A. Robert Abboud & Company会在建设期的时候监管资金的使用情况,在经营期的时候监管养老院的运营商、雇员的工作和其他细节,退出阶段则代表投资者跟运营商谈判,以合理的价钱把养老院卖出去,收回投资。
最看好制造业和知识产权业
虽然改行了,但罗伯特仍很关注产业投资机会。在他眼中,现在美国两个产业最有前景:一个是制造业,对那些在中国做得很成功的制造业厂家,他们可以到北美开发市场以后,以北美作为出口,进入南美和非洲;第二个就是知识产权。
“目前和今后许多年之内,知识产权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有利可图的。”罗伯特对知识产权这个产业的投资前景非常看好。总结起来,这种投资机会实际上来源于一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未来会更好”。罗伯特说:“人口在不断地增长,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扩张。全世界的人们都希望过更好的生活,需要用更好的产品、更新的产品,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学会更精明地营销,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拥有更清洁的空气和水、更健康更充裕的食物。而所有的这些需求,知识产权都可以使之成为现实。”
世界上的人们想要的如出一辙:安稳的生活、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孩子们比自己过得更好。罗伯特对此深信不疑,而知识产权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他补充说:“此外,对于我们的地球、宇宙以及深海的探索,都需要人类投入大量的智力研究,这个探索过程反过来,会回报给人类巨大的知识产权财富。”
除此之外,罗伯特还看好美国制造业的投资机会,而这个投资机会与中国的发展不乏渊源。“中国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工厂之一,然而,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市场在美国,最终这些制造品会走向全美洲。”
9.我与中国梦_论文 篇九
税 务1102柳钰2011030669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我们有一个梦,梦自己,梦中国。
中国梦需要伟大的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激励一代人的偶像力量,于是我们收获林丹、刘洋;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坚持努力;于是我们收获千千万万为美丽中国付出的人。2012年11月29日,于人民大会堂隔天安门广场相望的国家博物馆,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今天的中华民族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赢得越来越多的民族荣耀与民族尊严。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国梦”,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更加现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正经历空前的社会巨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价值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多样。然而,价值追求的多样化并非与最高理想的截然对立,多样化的存在往往推动着人们对最高理想的意义作出更深的理解,强化着人们对最高梦想的渴求,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更多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科学路径,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今天,继续“中国梦”的“圆梦”之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在“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
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的条件无疑是非常优渥的,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我们和长辈有这不一样的想法,长辈们总是说我们这群80末90初的孩子是——目光千里之外,两手屁股之后。看得上的够不着,够得着的看不上,想得多,做得少,是浮躁轻狂的一代,但是我想说——80末90初的我们是敢想敢做的一代,是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成长的一代;80末90初的我们不是随意绽放的花朵,因为我们是为了理想而绽放的一代;80末90初的我们是为了理想而一次次的撞了南墙不回头,想尽各种方法,努力跨越困难,是向理想的征程奋进的一代;80末90初的我们是一群渺小的蚁族,终日为了理想而忙碌奔波的一代;80末90初的我们是„„ 当我们把抽象的梦想变成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发觉我们离梦想是那么的遥远,但是我们却不放弃,不抛弃我们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虽然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的事儿,只不过区别在于有好有坏而已,但是,我们只是将这些事儿放到今天以前,虽然明天,它们还会跟我们迎头相撞,但是我们的态度是——我们谁也不怵这些事儿!不论好与坏,我们都会扬手阔步的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未来的中国需要我们,我们是开拓者,建设者,我们这些90后奔波于各个岗位,为中华之未来而努力,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来证明我们不是颓废的一代。刘洋可以登上太空实现中国梦,刘翔可以成为第一飞人实现中国梦,莫言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实现中国梦,我们已可以用努力实现。
生活让我们变得深刻,挫折让我们学会成长,经历使我们丰富,也学着一切都归咎于我们春时的梦想,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任何事物,光鲜只在表面,藏在背后的永远是不为人知的伤痛。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我们学会了强大,学会了保护自己。就像有人说的那样——青春的主题永远是选择与较量,然而无论是选择还是较量都是围绕着我们的梦想而展开的。现在的我们正是充满着朝气的时候,前路虽朦胧,但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事业、爱情,面对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我们毫不犹豫,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皆因为心终有梦,用这个梦来支撑着我们去面对人生中的种种不顺利与挫折;人生本是时而输,时而赢,常常头破血流,但仍一往直前,皆因心中有梦;心灵伤痕累累却日渐丰盈,即使犯了错,闯了祸,没关系,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去改正。假如说错误是我们成长的代价,那么改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因为年轻,我们都犯过错,只要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及时的改正补救,就永远不会失去救赎自己的机会,因为在青春的字典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成长却永远始于困惑。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有精力的时期,我们更要努力,要有愈挫愈勇的精神!如今的社会日益浮躁,我们大学生不该沦落,要有当为国之中流砥柱的勇气,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与中国画作文】推荐阅读: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10-17
我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07-18
我与我的中国梦演讲稿11-20
我与诗经作文07-24
我与同桌 作文09-02
我与字典作文12-26
我与李白相遇作文09-10
我与侄儿的作文12-11
我与同学之间作文01-02
我与历史共成长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