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2024-10-05

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一

申报人,xxx,女,1977年12月出生,大专学历,1997年9月参加农行工作,专业工龄10年,年月获经济师资格,初级任期内考核为优秀。入行以来,先后从事出纳、储蓄、记账、联行结算等工作,现任农行xxx支行城中分理处综合柜员。根据自已从事专业工作的时间、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就,已符合申报经济师的有关条件。现将取得经济师资格证书以来的有关工作表现向上级行总结汇报。

一、学识水平

参加农行工作10年来,为了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工作的需要,在重点学习国家各项金融法规政策和上级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我还深入系统地学习了《货币银行学》、《证券理论与实务》、《银行公文写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计算机》、《商业银行会计学》、《工商企业会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为适应农行改革对员工素质的新要求,我于今年报名参加了中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学习。xxxx1年获得国国家人事部颁发的《英语合格证》、《计算机等级合格证》,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二、业务能力

(一)具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xxxx2年我担任东湖储蓄所储蓄员,该网点当时存款出现了下滑趋势,我通过分析,找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不熟,工作效率低;二是服务质量不高,态度不好。于是我立即向分理处领导汇报,并在储蓄所负责人带领下对症下药,白天细心办理每一笔业务,想储户之所想、急储户之所急,夜晚苦练点钞等业务技能,全力为储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并严格按照会计出纳制度办事,做到了钱不错、账不乱,经过大半年努力,该所存款迅速回升。

(二)具有了防范风险团结协作的业务能力。众所周知,在天门支行辖内,城中分理处是比较忙的一个点。每天每人的业务量平均就要达到一百多笔,接待的顾客一二百人。尤其是新业务种类不断出现、大额资金进出频率高、小钞和残币特别多,因此这样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再认真,严格按上级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实际操作。一年中始终如一的要求自己,在我的努力下,xxxx年我个人没有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在我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用我多年来在储蓄工作中的经验来帮助其他的同志,同志们有了什么样的问题,只要问我,我都会细心的予以解答。当我也有问题的时候,我会十分虚心的向其他同志请教。对待业务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自己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

三、工作成绩

xx年,本人在支行和分理处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配合营业室各位同事,认真执行营业室“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为中心,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的这一工作主线,经过营业室全体人员的精诚合作和自身的不懈的努力,营业室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截止xxxx7年10月20日营业室各项存款达xx亿元,比年初新增xxxx万元,创历史最高。基金保险等中间业务收入也创历史新高。

(一)做好新业务学习和营销工作。今年,可以说是我行产品的营销年,我行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我本人也抓紧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新业务,掌握新技能,把我行的产品营销作为今年的重点,大力宣传和营销我行产品,同时协助本网点其他同志开展新业务的推销活动,努力发展中间业务,由我办理的基金业务金额近400余万元,在市行排名中名列前茅。我还在分理处的安排下对网上银行、贷记卡业务、VIp客户等新业务进行了深入学习。

(二)做好吸存增储工作。班上谈存款、班下跑存款,提高存款意识、指标意识。和同志们总结了“新客户以服务吸引,老客户用感情稳固”这一经验。对于我本人来讲,尽力做到了“二个服 务”。一是给客户服好务,由于我是综合柜员,几乎每天都有不好处理的业务和客户与我打交道,本着“客户就是上帝”的意识,每次我都能圆满的让客户满意而归,成为了农行的忠实客户。二是给本营业室的柜员服好务,不论柜员业务、设备出现了问题,我都能主动解决,主动关心和帮助。

四、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和同事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农行员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我所努力的目标。

2.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二

本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系2007届毕业生163名同学为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2年5月以来, 通过多种形式对该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分别向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82份, 有效回收率达82%。

本次毕业生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毕业生目前的工作情况

1. 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 因经济学所含内容比较广泛, 就业面覆盖较广, 涉及到经济行业的各领域, 就业岗位对口率比较高, 82人中有68人从事经济学及其相关工作, 岗位对口率为82.9%, 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岗位比较满意, 只有8个同学对自己目前岗位表示不满意, 仅占9.76%。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 大多数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都能安心本职工作, 对所从事的岗位有较客观的认识。

2. 毕业生工作单位地点分布情况

在回收的有效调查样本中, 在四川地区就业的有38名毕业生, 占调查总人数的46.3%;重庆地区7名, 占调查总人数的8.53%;6.1%的毕业生去了北上广, 还有39.07%的毕业生选择在其他地区就业 (如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地) 。在调查样本中, 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四川、重庆地区就业, 主要因为学校在四川, 学校就业在川渝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工作单位地点和我校生源地有一定的重合趋势。

3. 用人单位性质

从图3中得知, 经济学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为主, 人数比例高达73.9%, 而仅有4.3%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 相对来说去外资企业的概率较小, 而民营企业在吸纳毕业生的行业中占据相当大的主体,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也是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生力军。

(二) 毕业生对学院的评价

1. 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根据网络交流和电话访谈得知, 毕业生根据就业经历认为虽然经济专业开设了大量专业课, 但总体来说, 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精简, 缺乏深度, 专业内容更新不快, 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同时, 实践课与职业相关联过少, 比如金融教研室没有综合实验室, 没有开设金融管理实际操作的课程,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 专业实习流于形式, 毕业实习名存实亡, 这给他们的就业之路增加了阻碍。

2. 毕业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如表2所示, 在这5项指标中, 毕业生相对最满意的是教学手段, 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师能熟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上课。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效果这一指标, 不满意的毕业生高达20.7%, 结合前面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指标的数据, 可以看出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毕业生对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不是很满意, 无法更好地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因此更谈不上创新了。

3. 毕业生对考试管理的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 毕业生对考试管理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 毕业生对教师的考试分数论颇有微词, 多数毕业生认为考试内容过于呆板, 过于注重简单记忆, 没有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还容易导致学生抱有作弊的思想倾向。

4. 毕业生对初入职具备基本能力的评价

经过统计, 不难看出, 大部分毕业生初入职时对专业的理论知识把握还可以, 具备开展工作、适应环境的条件, 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觉得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 未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导致工作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面对的是全新的知识, 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具体工作。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 笔者发现我校经济学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 整体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重视:如毕业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实践教学欠缺, 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进入角色较慢, 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影响毕业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根据这次结果, 对今后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 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一方面建议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人文方面的课程, 比如管理学、法律、人际关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与强化学识,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岗位技能。

(二)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投入,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而言, 经济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 就业面较广, 人才培养要区别于重点大学研究型培养模式。在今后的学生培养中,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加大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 真正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深层次综合教学, 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处理实际案例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弥补教学的不足。在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继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开拓校外资源, 与企业一起联合开发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 加强同行业更加先进的管理与理论的交流, 积极为学生开拓实习和就业场所, 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

(三) 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应紧密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优势, 依托行业背景, 面向市场和需求, 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从重实践、重创新能力培养出发, 注重创新课程模块建设, 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着重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倡启发式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 强化学生的实践, 倡导创新文化, 包括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参加建模、设计大赛等。

摘要:为了更好地为我国的建设事业输送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 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西南科技大学经济学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追踪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高校教学改革的互动机制, 为建立科学的毕业生评价指标体系及完善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经济学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蔡中兴.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分析研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2011届毕业生为例[J].科技信息, 2012 (12)

3.走进经济类专业 篇三

现在,大家在选择专业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今后的就业。就业状况,往往成为考生及家长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高薪、稳定、需求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经济类专业今后就业前景的看法,而一些人力资源公司、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更让这些想法获得了有力的支持。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显示,2012年就业率最高的五十个专业中,经济类专业占据了榜单的十分之一,其中税务专业高居榜首。这份报告还指出,在薪金方面,2008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也是经济学,为5976元,该专业三年内月收入涨幅在本科主要专业门类中也最大。在智联招聘网上,与经济行业相关的职位占据了“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和“薪水最高的岗位”榜单的半壁江山。

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实总比想象残酷。经济类相关行业依靠竞争来维持其生存,人与人容易拉开差距,在这些行业中,处在顶端的人只是少数,少数的人占有多数的资源,领取高额的薪水。一名刚毕业的学生要想脱颖而出,绝非易事。整个行业的高收入水平是纯粹平均水平所造成的假象——少数高收入人群与大量中低收入人群进行平均。事实上,这个行业内,管理层与基层,经验丰富者与应届毕业生,甚至不同公司的员工之间,收入水平都会有天壤之别。

经济类专业在高校的布点增加,也埋下了许多隐患。这类专业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多,又强调数量化的概念和实战能力。扩招很容易降低单个学生享受到的教学资源以及用人单位的关注度。本科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也导致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对于市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经济类人才”,但却不一定需要“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是市场对高素质经济类人才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却是高等教育中经济人才培养的缺乏。

经济学是一门下游学科,所谓下游学科,主要是指非基础学科,这些学科在进一步深造时大多只能在本学科内继续努力,极少能转向其他学科。所以,如果你还对其他学科有一些兴趣,或者学过奥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经济很感兴趣,可以先读四年基础学科,到了研究生阶段再考经济类专业。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这类专业在运算和逻辑方面的知识,能够较好的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进行对接。

目前的经济类专业有两大分支,一类是理论经济学,一类是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顾名思义,重点在理论的研究,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经济学专业就是理论经济学。它还分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但是这些都是研究生的范畴了。而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经济类专业。具体又细分为财政学、金融学、经济与贸易等。

经济学包罗万象,选择了经济学这个大类后,最好还要有一个自己专攻的领域:擅长英语和交流的考生,可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专业基础好的考生,可从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这些点进入经济学;了解资源环境的考生,可以报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对公务员感兴趣的考生,可以加入到财政学、税收学、国民经济学的学习中。

4.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四

级职称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贵州铝厂工贸实业总公司龚凤凌

本人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年月调入贵铝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

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

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

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在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工贸实业总公司作为贵铝集体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事科最后审核。我从年到工贸总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贵州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多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好评;××年月,贵铝分流改制上市,工贸总公司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

都发生严峻变化,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在总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由我科室具体承办的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资管理人员,我参与了公司推行工资实行全额浮动的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措施的制定、讨论和修改工作。在具体讨论、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过程中,我多次提出有见地、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思路,受到主管领导的肯定。最后,由我执笔完稿的我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纵向核算比较后,在年初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我公司实行的工资全额浮动方案,是在本人档案工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变革。其中,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总公司对各分公司实行总的全额工资浮动分配,职工每月只能领取原月均工资收入的,其余视单位经济效益上下浮动,半年兑现一次。同时,在我的提议下,公司还进行了岗位结构工资制的

改革,我和同事们一起,对全公司职工工资收入进行反复核算比较后进行套改,将原来名目较为繁多的工资明细项目用统一的岗位工作制来套改替代,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奖金、职称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突出了岗位定收入高低的特点,公司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形成了“岗位凭能力”“收入靠贡献”的格局。最初,实行这样大幅度的工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贵州铝厂范围内第一次实行这样的岗位工资改革,且实行全额浮动,肯定是触及了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在科室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作为直接的业务经办人员,我对个别收入受到影响,暂时有抵触情绪的职工,耐心向他们做好细致入微的说明和解释、沟通工作,为公司××年推行三项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我从事人事工作年多时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其他方面工作因其不占我工作内容中的主导地位,在此就

不再敷述了,总的来说,我自年浙江经专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人事科的业务经办人员,多年的工作实际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有较为熟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生存、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总结 篇五

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效指导下,我院依据市场调研情况,制定了专业建设目标:通过五至八年的努力,以“语言能力+外贸知识+综合技能”三者并重,突出“英语+外贸”核心技能,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地方经济,面向浙江省的中小外贸企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品质,具有国际贸易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和外贸跟单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2+1”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模块化教学;设置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依据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报关与商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并分阶段对核心课程进行了建设,目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

本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现已建成6个专业实训室、7个语言实训室、10个多媒体教室以及27家校外实训基地,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实施了认知实习、英语视听实训、单证技能实训、商务模拟谈判实训、外贸模拟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项目,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与紧密型合作基地开展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实用型人才。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对四门专业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改革考核、考试方法;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在对老师的测评中满意率大于90%。

具有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规范、齐全,严格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教学档案管理规范、齐全。

通过学风建设,通过学用结合,本专业学生掌握了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国贸专业学生获国家各类奖学金106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体现了本专业学生较好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在各项知识竞赛、专业技能比武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83.33%的G06级国贸学生取得了一本以上的外贸类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踊跃参加各类活动和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缩短了与岗位的距离,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内部培养、聘请的方式,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科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已公开发表论文35篇。主编、参编教材6本、自编教材4本,自编讲义和习题集4本,主持金华社科联立项课题1个,院级课题2个。

经过近三年的专业建设,特色也已初显端倪:

1、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产、学合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

2、有序地实施为地方经济培养专业人才的计划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会展,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志愿者、翻译、导购等会展服务工作的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地方经济输送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3、积极为地方培训各类外贸人才。

6.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六

关键词: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作用分析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组织放到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高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并对社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寄予了厚望。随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 以及农村经营体制的不断创新, 近年来, 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不断涌现, 如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2008年底仅河北省就有农村专业经济组织2000多家。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不仅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而且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体现的提供公益服务、动员社会资源、社会协调与治理、政策倡导与影响等功能表明, 这一组织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组织化的平台, 大大加快了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马克思强调分工的极端重要性, 并指出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体力形式的生产力。组织起来的农民以专业合作的形式展开农业市场化经营, 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分工、协作的生产力, 而且通过扩展规模、突破地域限制而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生产力, 从组织、制度和结构的层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作为联结市场和农户的中介, 承载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提供了公益性服务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它改变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势单力薄的地位, 使个体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 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理顺的组织结构和适度的规模进入市场。可以说,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 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基础。同时,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向一体化经营, 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如易县蜂产品协会, 以黄山养蜂龙头企业为依托, 发展带动农户5000多家, 形成当地特色产业。农村专业经济组织还可以为成员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 并能享受国家某些减免税待遇, 有利于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如涞源县村办互助金组织, 极大方便了本村农民种养殖小额贷款问题。再者,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不仅承载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也承载了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功能, 从根本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给广大农民提供了组织的依托和学习提高的平台,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中, 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得到脱胎换骨的更新和改造, 他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更重要的是现代生活和科技的信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营销和投资的理念、社会参与的意识以及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的发展将催生出新一代的、整合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 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保证。如易县西陵镇古建修缮协会, 拥有农民各类技术会员500多人, 在周围省份有较高知名度, 常年在京津承担古建筑新建改造及维修项目, 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

2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组织使个体农户联结成有力的群体, 获得分工协作的生产力, 发挥了动员社会资源功能

传统的家庭分散经营条件下, 个体农户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往往选择兼业经营, 这种小而全、小而散的经营方式首先使得农户在生产环节上零打碎敲, 既无协作效应也无规模可言;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上则面临匮乏的信息和较高的购销成本。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以专业经营项目为纽带, 把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形成横向的区域规模效应, 可以在生产中应用现代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展开分工协作;在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上, 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 改变和影响市场结构, 获得市场谈判的有利地位。同时, 专业化的经营培育了专业化的人才, 开拓了专业化的市场, 提升了专业化的技术, 从而打造出精品的产业。另外, 专业化经营还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化布局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易县狼牙山农产品经贸中心, 按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细化分工, 整合各类人才、资源优势, 解决了原来各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上小而全带来的高成本、耗费精力、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良好的品牌和经营效益促进了广大农户的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 农民得到了实惠。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基本上没有形成专业化经营, 不同地域之间生产结构高度雷同。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可以在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专业经营项目, 突破小区域限制, 在更大范围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 支撑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化布局。

3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有效的依托, 促进和加快了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发挥了社会协调与治理的功能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也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依靠力量。但是这些年来,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县乡基层“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广大农户的技术来源主要是依靠自学以及亲朋邻里的传播。以邻居种的、市场上兴的为参考, 小农户的这种跟风而动的技术传播途径是低效率的, 甚至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的成立, 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可以面对有组织的农民, 展开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市场化的技术运作, 合作组织中的农民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增强, 也使科技推广更富针对性。与此同时,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还推动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体制创新。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下, 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接收是被动和单向的, 农技推广人员只管“教”, 农民只管“学”, 缺乏双向的交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 使农民在合作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依托组织的力量, 基于对更高经济目标的追求, 他们产生主动寻求最新科技成果的主观愿望。近年来, 不少的农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协会纷纷与农业科研、教育部门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建立比较稳固的关系, 在技术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方面展开合作。农户通过合作组织掌握了高端的科技成果并得到实用技术服务咨询, 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中获得经济效益。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 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实现良性互动, 实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创新, 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保证。

4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上发挥着政策倡导与影响功能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主体,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第二, 作为特定群体的代言人, 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 努力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谋求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公正。第三, 农村专业经济组织通过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相关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倡导和影响政策结果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一些组织还以公众参与的形式直接介入政策实施过程, 成为政策的监督者甚至执行者, 积极影响公共政策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铁民, 席晓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是一种生产力.光明日报.2007-5-22.

[2]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学术月刊.2006 (9) .

7.一个经济专业学子的梦想 篇七

初识“经济学”

多年前,父亲朋友的女儿丹丹姐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出国后进入摩根斯坦利工作,年薪数十万元。人们告诉我,“经济学”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于是,“考名校的经济学院”成为我中学时代的梦想。当我倦怠之际,这个简单的梦想,能让我静心学习。

几年后,我考进复旦大学。那天傍晚,我来到了经济学院。学院大楼的玻璃幕墙在晚霞中熠熠生辉,发出炫目的光彩,梦一般近在咫尺。眩晕中,我有了新的目标:争取进入经济学院“热门”的金融系。

我每天穿梭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同时,一如既往地研习数学,以助专业知识的提升。我的生活很忙碌,忙得没空看望百里之外的父母。

第一个学期匆匆逝去,寒假我到一家券商实习。公司的职员大都出自名校经管专业,但他们的工作似乎并不需要用到太多专业知识。他们或推销产品,或陪客户聊天,或里外打杂,每个人都机械而忙碌。

“你天天重复工作,不觉得单调么?”某天午休时,我问同事小王。

“还行。高薪工作难找,枯燥一点不算什么。”小王满足地答道。

“你所学的知识对工作意义大吗?”我追问。

“意义不大也不要緊。反正文凭已经证明了我的实力。”小王轻描淡写地说道。

小王的话,令我思索。十余载寒窗苦读,结果是抛开知识,从事一份机械的高薪工作?我不禁问自己:职业理想唯高薪是求吗?

思考“经济学”

为解疑惑,我拜访了正在休假的丹丹姐。她在高盛的香港分公司工作,年薪高达70万兀。

“丹丹姐,你的工作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我径直问。

“我主要负责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检验,用的仅仅是c语言,以及《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许多工作用不上专业知识,技能大多在工作中所学。”丹丹姐耐心解释。

“据说,投行的工作很辛苦。”我探询道。

“没错,工作到一两点很正常。薪水高,总要有所牺牲嘛。”丹丹姐很坦然。

我隐隐感到失落:“如果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就更理想了。”

“做经济研究挺好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引领实践的先进理论。你可以去数理经济班,那个班有名师指点,研究氛围浓厚。”丹丹姐这样建议。我知道,国家迫切需要高端的经济人才;我也清楚,挣钱远不是我的梦想。

我渴求知识,并希望运用知识有所建树。但是,庞大的经济学大厦建构至今,已经相对完善,我能有所作为吗?一个人静处时,我问自己:你的梦想到底在哪里?

选择“数理经济”

大一第二学期,我提前自学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并继续强化专业数学知识。我广泛阅渎经济学文献,深感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体味个中精妙,甘之如饴。经济学的魅力,不仅能让一个人充实,更能推动一个民族昌盛。

时光滑去,“旦园”春红断落,夏叶始发。我读过的书日渐增多,从《宏观经济学》《博弈论》等专业课本,到数学系的重要专业书《集合论》等。此时,梦想若隐若现。

大一期间,校园里噩耗不断传来。从经学宗师朱维铮到几何巨匠谷超豪,那些我景仰的大师相继辞世。徘徊在校园小径,看着静默的千纸鹤,我的心底陡然升腾起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学术研究应该薪火相传。每当这个时期都该有年轻人站出来,勇敢地继承先辈的事业,继承优良的学术传统,弘扬严谨的治学精神。小则为校争光,大则为国出力。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经济学家。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毛泽东主席的嘱托,遥远而清晰地在耳边响起。如此朴素而真实,热切而疑重。

二年级专业分流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理经济”。难道我的“天命”是“经济强国”?

坚定“经济强国”

夏去秋来,校园里的梧桐树枝叶零落。大二的第一学期倏忽远去。数理经济班的生活紧张充实,我接触了精深的技术理论,见识了丰富的学术思想。我赞叹经济学体系的完备,忧虑自己能否有所建树。我试图学习更深的数学理论,从而“更完整地理解经济学”,却不能在抽象的数学与精微的经济学间找到更多契合;我设想通过重复实验,总结出像“物理学定律那样的经济学定律”,却很快陷入经济学繁多又难以驾驭的变量之中。

“经济理论真的难以突破?怎么才能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这些疑惑一直盘桓在我的脑际。

元旦期间,我偷闲读完了袁志刚教授的著作《非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此书以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双轨制经济实际,对现有经济理论作了大胆的扬弃与创新,成功地解释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诸多现象。

掩卷沉思,我醍醐灌顶:一切经济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让人们生活更幸福。只要还有亟待改善生活的人群,经济学家的使命便没有完成。经济建设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就是经济研究最好的突破口。

我开始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现状。我对“市场经济改革关键期”的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虽然,经济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反复试验,可是中国经济转轨期相当于人类历史中一次经济学实验。作为一名经济学子,能够身临其境,面对大量涌现的经济学问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了亿万同胞生活更幸福,上下求索,何等幸运!我的“天命”就是“强国富民”啊。

我找到袁志刚教授,交流了我对经济学的思考,恳请他做我的学习导师。袁老师愉快地答应了,让我参与他组织的每周五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袁教授的激励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参与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的经济动态。今年4月初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公司”的骤然倒闭,让我意识到,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补贴对新兴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危害形成的机制可以用“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博弈论”的知识加以刻画。如能深刻地认识这一机制,我国的产业政策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我将想法变成了正式研究课题,成为复旦“曦源项目”。

或许,我的研究不能给自己带来财富,但研究与我的祖国密切相连,与我的同胞休戚相关。春秋时期的冉求追求“富国足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成为经济学家,强国富民,是我的梦想。

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中还有一段话:“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万物唯一。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

“强国富民”,我的梦。

8.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八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于2005年底被学校批准进行品牌专业建设。近两年来,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较大成绩,也有一些困难和不足。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品牌专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自学校批准我系为品牌专业建设点后,我们立即成立了以院长胡继连教授为组长、专业主任薛兴利教授为副组长、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品牌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品牌专业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等工作;召开了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的品牌专业建设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布置了各自的任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深入实际调研,同时借鉴其它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形势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专业建设现状,制订了品牌专业建设的详细实施方案。随后,本专业即开始了全面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高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近两年来,我专业引进教师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人,博士后1人。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助教1人;专职教师中现有博士8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5人,其中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8人,比例达90%。胡继连等三人入选“1512”第二层次,薛兴利等5人入选“1512”第三层次,张吉国等四人入选“1512”第四层次。胡继连、杨学成、史建民、薛兴利四人为学科带头人。总体上,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合理的教学、学术梯队,发展趋势良好。

2.把教学当作中心任务来抓,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近2年,我们一方面注重了对青年教师授课技巧的培训、加强教学督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3.切实抓好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工作

(1)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实际,于2007年春天,对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7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课时安排等方面有较大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为完善,更加符合现实要求。

(2)进行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本着突出重点、提高质量,注重特色、推行精品,丰富品种、优化配套的原则精神,初步建立了符合专业实际的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体系。

3.狠抓教学管理,使其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主要做好六方面工作:

(1)是建立了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2)维护教学计划严肃性,实行教学环节规范化;(3)慎重选聘任课教师,保证主讲队伍水平;(4)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强化教学过程管理;(5)严肃考风考纪,改进考试办法,实行考教分离;

(6)严格学籍管理制度,把住学生质量关卡。4.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

(1)科研成绩斐然。近2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主持省级课题12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46篇;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表明本专业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在全国属一流水平。

(2)教研成绩较为突出。近2年承担省级教研课题2项;出版全国规划教材5部,其中国家教育部、农业部立项出版的教材4部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

(3)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针对本专业课程作为社会科学变动大的特点,不少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了最新知识。教研成果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5.实验室、教学基地及资料室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2年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迅猛发展,中央、省、学校及本院的投资迅速增加,加快了实验室建设步伐,新建实验室1个,对原实验室的设备进行了更新,投资达100多万元。同时注重校外基地建设,先后对四个校外基地进行了设备添置、改造,改善了实习条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校外实习基地---淄博市淄川区张庄乡农林经济管理实习基地。学院资料室及本系新购置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图书3000余册,学院资料室报刊、杂志225种。这些条件的改善,基本保证了教学的需要。

二、品牌专业建设中的困难和不足 1.建设经费紧张。近2年虽然学校、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专业发展快,还不能很好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2.教育研究不太够。新上教育研究课题,特别是省级以上教育研究课题太少。其原因有二:一是学校及相关部门提供教育研究课题的机会较少;二是教师对申请教育研究课题的积极性远远赶不上申请科研课题的积极性,这与学校对教育研究课题的重视程度相对科研课题的重视程度低一些有一定关系。

3.实验室、教学基地及资料室建设须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教学基地的设备有些老化,未能及时更新,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也需要增添新的设备,并需要提高现代化程度。院、系资料室用房太拥挤。

4.专业教学、办公用房太拥挤。近几年专业新进教师较多,但办公室未增加,教学用房增加很少,不能满足办公、教学的需要。

5.新进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困难和不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希望学校、学院在专业建设经费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想办法争取其它渠道获取经费,以更好满足专业建设之需要。

2.切实加强教育研究。一是建议学校和学院在评职称、评先进等工作中更加重视教育研究课题及论文;二是对教育研究课题和论文加大奖励力度,以鼓励教师多上教育研究课题、多发表论文,特别是省级以上教育研究课题和高质量的论文。

3.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教学基地及资料室建设。加大实验室教学基地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实验室、教学基地的设备,根据教学需要增添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设施。新建教学基地一到二处。

4.希望学校、学院体谅我们用房的难处,增添二到四间办公用房、四至六间教学用房。

5.加强对新进年轻教师的教育与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9.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九

2009-02-03 21:18:04|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经济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因此,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总数将高达千万人。一方面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方面却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如

何能在这场就业危机中杀出重围,找到一方立足之地,成为2009年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

这里我主要谈一下保险精算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的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保险精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

1、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里适合精算专业学生的工位包括:精算岗位,核保、理赔岗位,会计岗位、讲师岗位、督训岗位、营销岗位、秘书岗位,等等。

2、银行;在银行里,主要适合岗位有:审贷部(风险管理部)、投资银行部、个人业务部等。

3、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里的适合岗位主要有:投资银行部、综合业务部等。

4、贸易公司;适合岗位主要有:业务部,综合管理部等。

5、其他企业。

6、保监会(局);

7、政府财政部(厅、局)的社会保险部门;

8、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中,毕业生要想进入6—7这几个政府部门,都需要先行参加公务员考试,那

就务必提前做好公务员考试的准备。

其次,要为推销自己和将要进行的面试做好准备。推销自己,首先要编制好自己的简历。做简历,一不要千遍一律,要因岗而异,显现个性化;二不要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而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三要事前通过各种渠道弄清楚招聘单位的业务性质,做到有的放矢,并尽可能找到“关系”;四要直接表明自己要应聘的岗位及其所具备的相应能力以及个人的特长。除了推销功夫外,还要注意面试时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一是要注意衣着打扮,一般要正式些,不要太随意。二要注意谈吐,表达要清晰、准确、简明扼要,为此,事前不妨练一练。三是要学会与招聘方人员套近乎,拉近距离,特别是要勤快做事,善于抓住机会

表现自己,以赢得招聘方的好感。

另外,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还要注意应聘部门和应聘地区。应届毕业生应该尽可能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在筛选应聘地区上,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上海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

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找工作要客观认识到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变压力为动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上面几点也只是一个粗框架,各点上都需要自己好好琢磨。只要你们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好了,我想

你们一定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记住,“天生我才必有用”。

10.假如当年莫言学习经济学专业 篇十

莫言获奖,各方关注。各大图书网站、出版商、电影商纷纷出动,欲与之合作。总之,一时间,莫言作品字字千金,洛阳纸贵。

作为一个文学的业余爱好者,看到在中国能有一个作家受到如此推崇的盛景,当然值得高兴。也许能够以此作为作家境遇在中国改善的一个转折点吧!学中文,当作家在中国似乎面临着比国外多得多的困难。而我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给那些高考填志愿的学生提建议的时候,感受尤其明显,假如当年的莫言也遇到现在的选专业的问题,假如当年他选择了热门的经济学,那么现在的莫言又将有何样的前途呢?多年来,我接待过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在面临着填报志愿选专业的问题上,他们疑惑重重。而最为艰难的一个选择到底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呢,还是选择所谓的社会热门专业?

当然啦,如果自己感兴趣的正好是那些热门专业,那就没那么多麻烦事儿了,可问题就在于自己感兴趣的恰恰又是那些长期以来的冷门专业,比如说中文,我就遇到一个学生从小就热爱文学,古今中外的小说读了很多遍,平时写写东西,发表过作品,小有成就,可谓年纪不大,才气不小。可就是中文专业就业前景堪忧,这是事实,所以父母坚决不同意他报考中文,搞得这个学生纠结不堪。还有个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痴迷不已,先秦的诸子学说读了不下五遍,精读文本几乎已经能够做到考据的程度,自主选校报考复旦大学的哲学系,面试老师很喜欢,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被迫报考法律专业。

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就不少,如果再关注一下教育新闻,那就买在是太普遍了。每当这时候,我都感到十分可惜,也许就是这么一个放弃,中国未来就少了一位国学大师,或者文学家,或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足球明星等等。放弃兴趣,选择未采的一个比较保险的饭碗,着实是一个硬性的选择,毕竟人都是要吃饭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要求水平的提高,还要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加舒适。对冷门专业的兴趣至少在短期的时间内是不能满足这些需要的,这是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想法。所以当我看到中国内地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个文学家而非经济学家、法学家或者科学家时,我感到非常欣慰。也庆幸当年的莫言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坚持下来了。而他的这种坚持对那些持有以上的流行观念的人无疑是一个警醒,对那些选择冷门专业、坚守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爱的同学,无疑是一剂振奋剂。生活毕竟不仅仅只是为了吃饭,它还有着更高的价值。

专业的冷与热只是社会一时需要的反映,并不能体现专业本身的价值,冷专业照样可以做出非凡的成就,莫言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1.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十一

1 在多学科教师的配和下进行经济学知识框架的构建

在我们的以往教学中是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各个部分又由最重要的内容组成, 各部分的重要内容又可以具体成关键点, 有如单个的树, 把所有的单个的树连起来, 就形成了知识的森林。学习的过程有如从找到一棵棵树木发现森林, 又在森林看到每棵树木。在经济学专业学生入学后应首先进行经济学知识框架教学, 但整个教学不是讲授具体知识而教育学生学习站在高处先领略整个森林, 然后再进入其中寻找每一个经济问题的what? who? how?知识框架构建后, 以后的学习就如栽树, 树栽得越多, 森林就越加繁茂。并能将这些原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中需要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多学科教师从经济学的体系的几方面即数理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史, 还有经济哲学入手培养最初高瞻远瞩的经济学眼光。要使专业学生从以下角度高屋建瓴的掌握经济学专业将要学习的内容。数理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构建经济学的数学模型, 和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各种各样的模型。计量经济学:构建了经济学的模型之后如何来验证这一模型是否符合社会经济运行的现实呢?这就是计量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同时计量经济学也通过统计数据来提出一系列的假设。 经济学原理:在经过了数理经济学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的检验之后的理论才能堂而皇之的步入经济学理论的殿堂, 我们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所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是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之后的。经济学的原理粗略的可以分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体制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经济学分支科学, 比如说就宏观经济的货币供给和利率问题衍生出了货币银行学, 国际市场的分析衍生出了国际贸易学, 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衍生出了发展经济学;在微观领域, 对于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衍生出了产业组织理论, 对于规模经济在城市形成方面的作用衍生出了城市经济学和产业集聚理论, 等等, 多的不计其数。经济史学:主要分为两方面, 对于经济学本身发展历史的研究——经济研究史, 和对社会经济现象历史的陈述——经济史。经济哲学主要是两方面,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问题, 以及经济学者的立场与秉持的道德观念的问题。哲学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多学科教师要定期开展学术教研交流活动, 及时掌握整个知识框架体系的调整变化。通过各种渠道, 千方百计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 要有准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

作者所在的高校山西师范大学位于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古尧都山西临汾市, 是山西省五所老高校之一。是省属重点大学, 是山西省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艺术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中心。建校近50年来,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 坚持立足山西、为山西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为己任, 坚持师范教育为主、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 已经为社会输送了以基础教育教师为主的各类人才10万余名, 为山西的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引导专业学生的准确定位, 按照学习能力的大小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为几个层次, 愿意在经济学上继续深造的鼓励其考取研究生。但对于大部分同学要立足在做基层性、地方性经济学人才。专业加辅修专业的学习, 加强其在综合能力方面的训练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专业化的要求。着力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 做到社会需求好——学生学习动力足—毕业生质量好—社会需求更高的良性循环, 防止专业学生好高骛远, 不利于专业的学习。

3 快乐学习态度的培养

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快乐学习不但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学习方法。虽然作为大学生, 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但很多同学还是把大学学习作为不得不为的一件苦差事。学真正有用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感受到快乐。把为什么学习的思想搞对头, 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 使他们向着坚定正确的方向去努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 逐渐形成信仰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组织教学, 根据所讲授课程大多具有宏观性、理论性与学术性等特点, 努力探索出以科研带教学, 教学促科研, 搞好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即教师本人结合专业课教学, 根据课堂教学之中发现的新问题、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跟踪学术研究;将学术研究中的新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去, 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来搞好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以激发、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大课堂信息容量, 活跃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学习。利用多媒体工具在教学中, 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 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许多现在的大学生是生理上是成年人, 但在其心性上还显得很幼稚。因此大学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中教导学生有关的学术知识、做学问的途径、做人处世的道理, 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 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风范。, 努力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 并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一不调侃学生。不以年龄与学历优势、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调教学生。不表现自己, 上课不故弄弦虚, 不要摆弄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来表现自己的博学多才, 来误导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是专业学生对学习也产生压力。引导学生有规划的学习, 若没有规划, 一团乱麻, 连自己掌握哪些, 没掌握哪些, 都不能区分开来, 这会导致大量的无效学习, 并造成畏难情绪。只有看到自己该学些什么, 能学些什么, 理出一条脉络来, 那才可能做到有规划。在教学中要适当缓和专业学生学习的压力, 给予一定的鼓励, 不断的鼓励能够积累起信心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使专业学生内心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觉、有成就感, 不到快乐的向前进。

摘要:基于在教学实践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经济学精神”内涵的深入分析研究, 形成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对学生的效用分析, 对高校在经济学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揭示当前许多高校的普遍存在的经济学教育的遗漏问题, 在学生培育中缺乏对经济学领域的信仰、精神培养等问题, 利用经济学的原理, 通过对示范作用的研究, 提出相应的“经济学精神”培育的策略, 以期提高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经济学精神,培育,价值定位,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盛洪.经济学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

[2]熊秉元.经济新观察.熊秉元系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于祖尧.理论经济学在中国改革中的命运[J].经济学动态, 2004.

[4]任小军.朱成全.经济学中的科学与人文[N].光明日报, 2006-02-14.

12.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十二

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建人函〔2011〕20号

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单位:

根据原省人事厅、省建设厅《关于开展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皖人发〔2006〕79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建人〔2006〕381号)规定,现就2011全省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原省属公有制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在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建设工程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和程序

1、申报的标准条件。2011全省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原省属公有制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在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建设工程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按照原省人事厅、省建设厅《关于开展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皖人发〔2006〕79号)和原省建设厅、省人事厅印发的《安徽省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建人〔2006〕381号)执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须提供相应的有效证件。申报人的任职年限统一计算到2011年12月31日。

2、破格人员笔试和面试答辩。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须经过笔试和面试考核。笔试时间定于3月20日,笔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笔试内容为所申报专业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参照2008年5月印发的《安徽省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理论考试大纲》)。破格人员请于2月28日—3月4日到所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人事或职改部门报名。报名时应填写《高级工程师资格笔试报名表》、《工程师资格笔试报名表》(附后),同时要交近期免冠一寸照片3张。笔试报名表由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为单位统一汇总造册(附电子文档),务必于3月11日前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职改办,逾期不予受理。笔试工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费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2005〕72号)规定,按每人100元收取考试费。参加面试答辩者,请在规定时间到指定的面试地点报到、集中,到指定的考场进行面试答辩,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面试内容主要是申报人所从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面试考核合格者,再提交评委会评审。

3、全省非国有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程序为:个人申请,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初审。经初审合格后,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报。原省属公有制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和在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程序为:个人申请,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由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初审。经初审合格后,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报。评审材料(含学历学位证书、资格证书、聘书、实绩材料等)的真实性由本人及所在单位和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负全责。

4、凡需转岗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并说明转岗原因,经业务主管部门初审、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报相应评委会评审。

5、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费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2005〕72号)规定,评审费收费标准为:高级300元/人,中级160元/人,初级100元/人。

二、申报的材料

1、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委托评审函1份。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样表见皖人发〔2004〕81号文附件。按栏目要求填写工整,贴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破格申报人员须在评审表封面右上角注明“破格”字。复印无效),申报高级工程师者报一式3份,申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者报一式2份。

3、《2011年申报非国有建设工程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评审情况一览表》(附件1,用A3纸打印,加盖公章)及电子版(Excel格式)。属推荐破格申报人员还须填写《破格申报审批表》(附件7)。《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理论考试报名汇总表》1份(附件3)或《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理论考试报名汇总表》1份(附件4)及电子版(Excel格式)。

4、《2011年申报非国有建设工程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附件2,用A3纸打印),申报高级工程师者报一式25份,申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者报一式20份。

5、《专业技术人员任期考核表》1份(并能显示每的考核结果)或任期内每年考核表各1份。

6、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1份(加盖单位公章,原件审核后退回,下同)。

7、任现职后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著作(须提供刊物原件)或撰写的技术报告(须打印成册,并由单位及专家签署评价意见,加盖公章)。

8、近五年以来的业务工作总结或专业技术总结1篇(须打印成册),由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9、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学历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获奖证书及其它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须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审验盖章,并由审核人署名)。

10、根据本人完成业绩提供主持或参与某项工程的相关材料,比如:单位工程综合评定表、竣工验收报告、工程量结算单、监理单位出具的项目部班子成员人员名单、项目经理证书及项目经理手册记录、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等。主持完成必须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比如:施工项目中负责技术、质量、安全的主要负责人。不能如实提供相关业绩材料的,或提供相关材料有涂改等弄虚作假的,一律按业绩不符处理。

11、破格人员须提供所在企业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2、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真实性承诺书1份(附件9)。

13、近期2寸半身正面免冠照片5张。

三、申报的时间和要求

2011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材料申报时间为2011年4月7日—4月29日(省直单位为4月7日,淮北为4月8日,亳州为4月11日,宿州为4月12日,蚌埠为4月13日,阜阳为4月14日,淮南为4月15日,滁州为4月18日,六安为4月19日,马鞍山为4月20日,巢湖为4月21日,芜湖为4月22日,宣城为4月25日,铜陵为4月26日,池州为4月27日,安庆为4月28日,黄山为4月29日),逾期报送以及申报者个人单独报送的材料,不予受理。

各地申报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材料,由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统一汇总成册,连同委托评审函一并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事教育处。原省属国有改制企事业单位申报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材料可直接上报。为确保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由所在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在本单位公示其申报材料,对公示后无异议的人员,须由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在申报评审表“申报材料公示情况”栏如实填写公示情况,否则不予受理。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申报评审人员的材料要严格审核,并在申报材料的复印件上盖章认可。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将在全省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申报材料中的有关表格须按附表的统一格式填写,其中“任职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必须报电子版(Excel格式),由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统一汇总,上报汇总表(纸质表和电子表各1份)。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职改办地址: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楼五楼

联系电话:(0551)2871270、2871257

附件:

1、2011年申报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评审情况一览表; 2、2011年申报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

3、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理论笔试报名表;

4、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理论笔试报名表;

5、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理论笔试报名汇总表;

6、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理论笔试报名汇总表;

7、破格申报审批表;

8、安徽省非国有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目录表;

9、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13.经济师专业工作总结 篇十三

高职《经济法实务》课程的设置, 符合经济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该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技术课程,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从事企业经济活动的能力。我院从课程的定位与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高职经济类专业《经济法实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与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定位

行业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及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经济活动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类专业人才需求激增。新形势下, 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大改变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 我国相关经济法的单行法律规范 (如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等) 也逐步健全完善, 各类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科技企业、市场中介组织、跨国组织大量建立, 对既懂经济, 又懂法律的人才的需求和吸纳大大增加, 相当多的经济类专业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促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变。

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分析多年来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 确定经济类专业职业岗位群主要有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统计、进出口外贸、审计等。针对这些职业岗位群, 通过企业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研讨, 确定了这些岗位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并进行分析整合, 归纳出以下39个典型工作任务 (见表1) 。由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14个行动领域, 转化配置为16个学习领域, 构建了“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式”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 (见图1) 。《经济法实务》课程成为高职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前导、后续课程

《经济法实务》课程是在学习了前导课程《法律基础》、《经济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学生掌握了法律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 为《经济法实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该门课程, 掌握了我国具体的单行经济法律后, 既可以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后续课程服务, 又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胜任各类企业经济活动中法律实务岗位的工作, 还可以为学生通过营销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起到支撑作用, 真正做到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课程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是深入企业, 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切入点,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掌握从事经济活动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和处理相关经济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在经营管理和经济交往活动中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实现经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本课程还要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学习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深入观察、仔细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本课题组教师通过与企业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法院等一线技术骨干共同讨论, 确定了企业经济法律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经过详细调研, 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5类。课题组打破了原有的按照单行法律规范分章节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 确定了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实务、合伙企业法律实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实务、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实务及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实务等5个学习情境 (见图2) 。

依据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检查六个步骤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先是教师下达学习工作任务, 由学生自主利用课外时间查阅学习情境的相关知识 (资讯) , 然后根据获得的知识拟定工作方案 (计划) , 继而进行研讨、论证、修改、确定方案 (决策) , 再进行工作方案实施 (实施) , 之后进行效果评价 (评价) , 最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效果进行总结检查

根据岗位工作评价标准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依据评价范围全面性、评价指标系统性、评价主体多样性、评价方法综合性的原则, 实行“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评价方式, 即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笔试、答辩与任务完成相结合,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考核相结合。

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选取要满足企业经济活动中法律实务工作过程能力的要求

与企业密切沟通合作, 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岗位设置和经济活动, 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 使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一致,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中法律实务的工作技能, 确保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所选取的每个工作任务, 其内容都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日常性、实用性强的工作任务, 来自于企业, 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针对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山东省地处沿海, 进出口贸易发达, 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外商投资企业比例很高, 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几率较大。针对这一特点,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 我们设计了“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实务”学习情境, 训练学生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实务工作技能, 旨在为学生毕业后在此类企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序化

以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为序设计递进式的5个学习情境

企业的类型不同, 其企业规模、内部经营管理及经济交往活动的复杂程度也不同。我们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 设计了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实务、合伙企业法律实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实务、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实务、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实务等5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式的学习情境, 将根据岗位分析与归纳得出的《经济法实务》课程的相关知识、技能序化整合到这5个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5个学习情境的学习, 可逐步掌握5类企业经济法律实务的工作技能, 并可实现知识的迁移。

按照工作过程序化每个学习情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每个学习情境都是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 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过程, 因此, 应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 将从事企业经济活动法律实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序化、整合到每个学习情境中。通过每个情境的学习, 掌握一类企业法律实务的工作技能。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课程组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在深入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后, 结合高职经济类专业特点和我院生源实际, 探索出适合情境教学的“真实任务、模拟运营、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 (见图3) 。

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情境

根据岗位群调查确定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 据此设计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 保证了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完全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任务,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由于课程组教师与企业紧密联系, 经常为企业进行相关经济法律事务的技术服务, 如公司设立法律文件准备、合同拟定、法律纠纷咨询等, 教师将这些服务项目纳入到学习情境中, 使得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任务。

通过设立“模拟公司”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以班级为单位, 成立“模拟公司”, 可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氛围, 一个班级成立两个公司, 学生按10元一股认购股份。教师将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交给“模拟公司”完成, 以此确定“模拟公司”工作任务目标, 整个学习、工作过程按公司化模式运作。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 达到学训一体的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设计情境教学

在学习情境中, 学生是主角, 应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设计教学情境。学生为胜任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 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分工协作, 通过查阅资料、实践动手等方式达到锻炼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9) .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9) .

上一篇:背书众生相作文下一篇:五一劳动节送员工的祝福语问候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