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2024-08-17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精选10篇)

1.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一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追问,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对现代技术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追随沉思的道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作 者:管小丽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年,卷(期):“”(7)分类号:B516.54关键词:技术 现代技术 解蔽 座架

2.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二

关键词:海德格尔,诗意,栖居

“诗意地栖居”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为何要诗意栖居以及如何实现其可能性呢?一般而言, 我们对“诗意”的理解常常与浪漫、想象、非现实相关联, 也就是说, 诗意的栖居要超脱大地、超越现实, 生活在一种近乎梦幻的生命境界中;而“栖居”则是人们选择的许多行为方式中的一种。然而, 海德格尔对“诗意栖居”有着深刻的理解, “学会栖居”是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之理想追求。

一、 为何追寻诗意栖居

现代科技社会, 极度膨胀的工具理性让我们随处可见异化现象, 人的生存处于一种非本真状态。在技术主义时代, 人常常被沦为为技术的工具, 当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技术时, 依靠技术的力量去征服自然之时, 人们便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本质。因此无法本真的存在, 遮蔽和遗忘了人存在的真正意义。人将处于异化之中, 其尊严、价值、自由均在一定程度被剥夺。海德格尔正是从这种难以言堪的处境剖析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栖居”是他阐释这一观点的重要范畴。海德格尔关注对人的现实性, 他认为, 人们在技术社会中本真的状态遭到了破坏, 从而异化为一种技术性的栖居, 社会生活受到技术理性的干涉和影响, 人的主体性也在日益受到侵蚀和左右。因此, 自我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凸显, 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创造出一个良性发达的现代技术世界, 人是这个技术世界的主人, 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主人。在良性的技术社会, 人们用技术去征服自然时, 不再依赖自己所创造的技术世界, 因此, 人的主体性得到合理的彰显。但现实是, 技术的本质威胁着人的本质, 由于人之异化, 人们的生存已无“诗意”可言, 而对诗意的栖居的寻求更为艰难?

二、诗意栖居的本质

海德格尔为人类设想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境界“诗意地栖居”, 即表现了他对理想的生存方式的执着追求。诗意力求一种自由的生命境界,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海德格尔那里意味着生存的诗也意味着本真。海德格尔认为, 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毫无诗意, 正是因为对生活缺乏诗意的追求, 而当我们感到生活枯燥乏味麻木寂寞时, 却正体现了我们对诗意的向往和追求, 因为本真的生命里的潜意识里是诗意的。正如他所说:“栖居能够成为非诗意的, 只是由于它本质上是诗意。”因此, 生命存在的矛盾最终要得到解决, 诗意栖居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诗意的生活将是生命本真的最高形式, 是一种最本真的生存意义和状态。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 “栖居”最原初的意义是“持留、逗留”。而逗留又强调其“平静”, “平静”在海德格尔的释义里实质上就是指自由。所以, 我们可以将诗意栖居理解为追求一种“自由而平静”的状态。若能达到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 将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和平, 生命始终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生命在“诗意地栖居”的体验过程中, 可以让生命得到超越, 从而使万物间的冲突、心与物的障碍得到和谐圆融, 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诗意栖居如何可能

海德格尔认为, 在现代科技社会中, 规范化的生活使人们被限制于一定领域之内, 人之栖居异常艰难, 因为人之栖居的根本前提——自由已经荡然无存。在海德格尔看来, 不受伤害和没有任何危险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就“自由”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而言, 真正的自由乃是让物自由, 让人即栖居者也得到自由。只有拥有了自由空间, 诗意地栖居才会成为可能。现代文明社会已经陷入一种贫乏, 而这种贫乏在于人类已经丧失了终极关怀的情思。那么, 我们该如何唤醒沉沦于世的人们, 如何让生命回归本真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最有力的莫过于死亡。因为每个人从出生之初就开始走向死亡, 人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栖居之人是本真存在着的, 但他也是作为必死者逗留于大地之上, 即为死而存在的。海德格尔对死亡的沉思就是对生命存在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探求。死亡能让人深刻的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使非本真存在向本真存在回归, 呈现出一个本真的世界, 使每一个人都成为诗人、哲学家, 呈现一个诗化的世界, 只有这样人之栖居——诗意的栖居遂成可能。

结语

海德格尔对技术理性的批判是深刻的, 现代技术发展迅速几乎统治一切, 人失去了自己最本真的状态, 成为物质化、功能化的对象。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攻击技术世界, 因为反对科技进步仍是愚蠢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一切探讨不可以被理解为敌视科学”。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质疑及深刻的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担心和忧虑, 也给当代陷入精神危机的人们亮出了一种价值尺度, 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我们应将视其为面对浮躁的现代生活所开出的应对之策, 也是对急功近利的现代化的一种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三

存在 主客二分 在世之在 境域化格式 知行合一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巨大变革对教育产生了猛烈的冲击,教育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和保持文化传承、培育新人的独立性之间产生矛盾,陷入重重危机。从培育内容上来看,学生道德信仰缺失,人文修养弱化;从教育目标来看,教学机构偏重技术技能教育,忽略人文精神培养;从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过分注重市场经济效益的导向,导致学术体制功利化,学术呼唤自由之声不绝于耳。由此可以看出,在科学技术占主导因素、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逐渐迷失了自身的方向。海德格尔对“命运”和“存在”的思索,不仅对当代教育的走向有根本性引领的作用,更于重重矛盾中予以当代教育深刻的启示。

一、现代教育立足的哲学基础及海德格尔“存在”思想的深刻性

传统西方哲学认为主体和客体二分,从认识论上讲就是主体认识世界。现代教育沿袭这一程序,将学生定位为“认知主体”,将知识定位为客观对象,使认知主体研究客体对象、获取学科知识就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

海德格尔一反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传统,寻求回到苏格拉底以前主客尚未二分的思想,认为存在并非主客二元分明,而是以某种方式深刻地包含着二者。海德格尔用“Dasein”一词来表示“存在”,“Da”的含义是“这里”(此)、“那里”(彼)、“那时”、“这时”,sein一般理解为“存在”,因此存在又称之为此在或缘在,与世界的关系是“在世之在”,也即在世界中存在。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人和世界从根本上是连在一起的,人从根本上是卷入到“在世界中存在”的存在者。人的“在世”实际上是人和世界的相互维持,人以一种完全投入的方式没入这个世界里,与这个世界相互牵连。

在科学技术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主流的大环境下,立足于“主客二分”的教育采取流程化的教学方式和易于评估的考核模式,显然受到科学实验思路和经验的深刻影响。但对于教育来说,关键部分不仅在于“教”,而更在于“育”,如果忽略了人文、道德、艺术等精神的滋润,只以科学的名义将知识灌输给主体,就会出现只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忽视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等问题。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把学生和知识从“在世之中”剥离出来,形成一种人为的、强制的主客关系。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从思想根源处为现今的教育问题把脉问诊,给予当代教育深刻启示。

二、海德格尔之“天地神人四方关联域”观念启示教育应该培养“在世界中存在”的人

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然而现今社会对“人”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着偏颇性的理解。近代以来人们对“人”或多或少存在“祛魅”或“加魅”的两极化趋势。“祛魅”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手段成功摆脱对自然的恐惧和对“神”的迷信中逐渐迷恋技术手段,直至人本身也成为技术的手段和目标;一切事物都以可考核、可计算和可量化为基准,知识也不例外。“加魅”则源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人的解放”的理念,人类自此逐渐取代自然和神圣成为世界的“中心”和“万物之灵长”,自认可以掌控一切。人们开始藐视自然、宇宙,缺乏信仰。在海德格尔看来,理想中的生存关系应是“天地人神自由关联”,这里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神圣、人与他人(社会)三个最基本的生存关系。在这四方自由关联的境域里,正当的生存关系应没有人为强制的“中心”,人不是自然神圣的奴隶,但也不能以万事万物的主宰者自居。

这启示当代教育应当培养“在世界中存在”的人,意即应当引导学生回归原发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然、神圣、社会和人应该自由地相关联。从远古社会到现在,人类面对自然,从恐惧害怕,到逐渐认识,到利用开发,再到征服破坏,一步步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然而不管人类再怎么迷信科技可以造福自身,都是自然提供了可供造福的资源和可能性,没有自然,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因此,人和自然应是相互维持、相互依恋的关系。人与神圣的关系也即人有无信仰的问题,信仰体现着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可靠落实,并带有情感体验色彩,苏格拉底云:“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人类就是在这种体验中,意向性、自动的与外界发生关联,并经过内在回应,形成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意味着对外界冷漠,对自身也无要求。教育培养“在世之人”,培养有信仰的人应是必有之义。至于社会,也不仅仅是人类利益的源头而必须要加以掠夺的资源,社会与人的非强制关系才是正当的。人与他人在各自的生存方式、获取生存意义上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也不应当存在控制和支配的关系,当今校园内发生的多起枪击、投毒、刺杀事件即是对这种平等关系的颠覆,我们的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人的任何诉求都不应该凌驾于别人的生命之上。只有引导学生首先回归这种原发的生存状态,教育中获取其他学科知识才有意义。

三、海德格尔关于“存在论上的境域格式”启示教育应当注重营造“整体氛围”

从人的“在世”之在这种存在本质,海德格尔很自然推出了“境域格式”的概念。海德格尔把“境域”理解为日常实践行为的前提,境域格式包括存在论上的境域格式和时间层次上的境域格式。海德格尔认为境域格式指的是“事先”关联“格式”(综合规则)的整体性。整体性的结构以“为何之故”(Worumwillen)为核心,依次把“为了作”“所用”、“何所缘”、“何所因”等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彭立群,2010)。现在的教育有一个通病,就是仅为“所用”而教而学,忽略其他相关因素,因此走向功利化是必然的趋势。真正的教育应当把“为了作”“所用”、“何所缘”、“何所因”有机结合统一成一个整体,使得教育一方面要善于朝向这个整体,另一方面也要善于不断使得具体的教学与这个整体相适应。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是引导学生明白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而且还要让学生将所学之识运用到实践中,在世界之中把握上手之物。这样就把教学活动置于整体性的境域中来开展,教育者和学生才能获得统一性,回归原发性,避免学校培养出高分低能、动手能力不强或是缺乏人文素养的学生。

存在论上的境域格式还有一个含义:即单纯的直观行为也发生在一个背景或者整体性中。世界境域化是指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要从“境域的格式”(先天的整体性)的角度来得到理解以及得到具体的展开(海德格尔)。当代教育重视知识传输的效率,采用信息源—通道—接受者这种现代信息交流模式,用快速、有效等科学指标考核教育效果,一切都以学生机械接受、识记、认知所教的东西为界限,多少忽略了现象学意义上境域环境的营造。这样纯粹的信息“发出—接收”渠道同样也剥离了学生的在世之在,容易导致学生只接受专业知识,而难以接受道德、信仰等精神熏陶,这样的教育当然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海德格尔关于生存论上境域格式的观念启示教育应当在一个整体性的范围内展开,应当在传统主体教学之外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采取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更好地体现教育之中的“育”人功效。这种氛围应是人文、环境、学术和谐统一的氛围,中国古代教育对此有着良好的认识和传统,理应由当今教育传承和发扬。

四、海德格尔关于“时间层次上的境域格式”概念启示应当树立面向将来的教育

境域格式既包含存在论上的境域格式又包含时间层次上的境域格式。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学的存在论时间与传统时间的内涵是不一致的。传统时间观认为现在源于过去,将来源于现在,构成一个线性结构,而在存在论时间中,将来、曾在、当前一同在场,形成一个统一体。现在、过去和未来共同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境域,各个“意识原子”都要以这条“流动的河流”为背景才能呈现(彭立群,2010)。而且“将来”是生存论时间的“源始现象”,是曾在和当前的根源,过去,现在和将来皆统一于未来。海德格尔时间观中的“将来”对应于此在的存在方式是“理解”,理解是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对现在的处境加以抉择,对过去的事情加以解释。理解又分为本真和非本真之分,本真的理解是“设计”,是一种主动与世界互动,并自身计划加诸世界,让世界适应的自己;非本真的理解表现为等待和观望等,是一种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赵敦华,2005)。

这就要求我们以“将来”为向导,树立面向将来的教育。当前教育在流俗时间的背景里教育学生,只注重此情此景下教育当下的学生,学生自身也不能以“将来”为导向进行本真筹划,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方面,学科教育已经形成一种技术范式,对学生采取的是批量化、程序化和相对固定化的教学流程。但是每一个学生的此在都裹挟着他的过去和将来,不了解他的过去,又不能用面向将来的规划来引导,只用统一模式来塑造当下的学生此在,教育的不合时性是必然可见的。二是学生自身方面,学生对自身的将来没有洞见,对现行的学习又是随波逐流。因此面向将来的教育,应是教育本身以“将来”为导向展开,摒除固定化、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触及先行于自身的本真状态的存在,分析自我,结合自身状态和外在环境建立指向将来的本真筹划,反之又用这种指向将来的本真筹划引导当下的存在状态,积极行动,从而建立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五、境域化要求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毫无疑问是当代教育的育人目标之一,然而事实上却多有知与行不合一者,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世人都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但能按此标准行事者却少之又少。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主客二分使现象与本体分离,道德本体只能停留在抽象的“应当”层面上,而无向“行”过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它一方面把人与世界原本的状态经验对象化、“事实化”;一方面又把原发的生活境域“之中”的天然势态、在原本情绪(恻隐等等)中隐含着的“应当”现成化为“外在”的命令、“超验”的价值(林丹,2009)。事实上这种先分开,再结合的模式已不是原发的“知行合一”状态,它必然会造成“知”为先,行为后的后果。在学校里较为常见的是,教师只将“知”当成理论对象来研究,当成教学资料来整理,当成学科知识来教授,却不能引导学生将之内化为行为标准并将之付诸实践。而在海德格尔看来,知行合一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就是根本的存在方式,与“世界”的技艺式的“打交道”而非“理论认识”才是人与世界的最原本的关系。知本就是对实际生活经验的形式显示,他是不依据现成的“什么”而只是通过实现着的“怎么”来表明实际生活经验,表达的解释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所以要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仅靠“理论思辨”或“知识传递”是无法实现的,而应揭示出存在中原本的知行状态,即“行”总有“知”的引导,“知”总要时刻处于“行”之中。这就要求教育首先破除把知识对象化、理论化的做法,引导学生把所学之知与生活境域相打通,在行动中实践“学、问、思、辩”,让学问和行动时时处于动态的关联构成之中,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此意。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思考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其“存在之思”既是对传统主客二分哲学的有力跃出,同时也是对思想素之根的返回(余虹,2005)。正是这一深邃思考对传统思维模式的跃出和对“实际生活经验”的返回,给予了现代世界诸多启示。在当代教育面临重重危机时,海德格尔的思想无异于一剂良药,用其高屋建瓴的哲学含义引领教育回归“本真”状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效。

————————

参考文献

[1] 陈宝.时间之思—论流俗时间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时间观.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 杜松石.作为源始时间性的“未来”.北方论丛,2011(2).

[3] 林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象学分析.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57/c0.

[4] 彭立群.海德格尔的“境域格式”概念解析.复旦学报,2010(6).

[5] 肖朗.回归原初的精神世界——海德格尔的伦理之思.湖北大学学报,2013(2).

[6] 余虹.艺术与归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 张祥龙.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朱松峰.如何理解海德格尔之“缘在”的“真理”与“非真理”.哲学研究,2012(9).

[作者:刘煜琼(1981-),女,湖南新田县人,暨南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助教,硕士。]

4.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四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不但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论,而且也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概论。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静止、孤立地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就会使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变得零乱庞杂而不成体系。而如果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则不但能克服“零乱庞杂”的缺陷,而且还能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把“史”与“论”结合起来,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果、历史演进和完整体系,而且要了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以及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只有做到史论结合,才能达到开课的目的和要求。

2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根据上述三原则,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内容与体系可做如下安排。导言。概要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前沿阵地、中心内容和综合体现。

第一章,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言,概述近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及其所遇到的“两朵乌云”。第一节,相对论的建立。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讲授伽利略变换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其主要结论,广义相对论及其验证。第二节,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要介绍黑体辐射理论和紫外灾难。

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具体讲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对原子结构的量子解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第三节,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讲授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和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二章,原子物理学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主要讲授从物质结构的研究到原子能的开发和应用。第一节,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

一、物质结构初探,复习回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二、向原子世界的进军,主要讲授X射线、放射性元素及电子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原子核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对基本粒子家族的认识。第二节,原子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

一、原子能的开发研究:重点介绍原子能开发研究中的三大发现,即慢中子效应的发现、核裂变的发现和链式反应的发现。

二、原子能的应用,包括能源方面的应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能源方面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用三弹即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研制;二是核电站的发展,主要介绍从慢中子反应堆到快中子增殖堆再到核聚变反应堆的历史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可概要介绍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上的应用及其成果。

第三章,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工程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生命的技术。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生物工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多分子体系;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化成原始生命物质。

二、生物进化论,主要介绍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第二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一、遗传学:主要讲授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及其遗传学说;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及其遗传学说。

二、分子生物学:重点介绍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核酸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个部分的内容。因学时限制,可重点介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个部分。

一、细胞工程,应首先讲授细胞的全能性,然后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折合和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等内容。

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主要介绍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基因载体的发现和研制。(2)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基因DNA、获取载体基因DNA、目的基因DNA与载体基因DNA的重组、把重组的DNA转入受体细胞进行增殖和筛选转基因生物体五个步骤及方法。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生物医药的研制及应用、生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动植物的大量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说。天体演化学说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本章在重点讲述天体演化学说之前,先把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天文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概要介绍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

二、重点讲授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体介绍古代天文学、近代经典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情况。第二节,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可分三个大问题来讲述。

一、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主要介绍电磁辐射、宇宙线和中微子三条途径;

二、获取天体信息的物质手段和仪器设备,主要介绍人眼的构造和功能、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天体摄谱仪;

三、天文观测发展简史:依次介绍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第三节,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主要介绍牛顿“无限无边”宇宙模型及其疑难、爱因斯坦“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及其疑难、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

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先对星系及其类型作一简单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三、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具体介绍恒星的形成,表征恒星演化过程的赫罗图,恒星演化过程的三阶段,即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恒星的三种归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四、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两部分内容;

五、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包括地球概况、地球的圈层构造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第五章,信息技术和激光技术。人类历史在经历了6000年的农业社会和近300年的工业社会以后,现在正在迅速走向第三个文明社会———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第一节,微电子技术。

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具体介绍集成电路的诞生、集成电路的种类及其历史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

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概述: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历史发展;

二、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包括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称信息处理、实时控制或称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或称智能模拟等;

三、信息高速公路。第三节,通信技术。

一、电气通信:主要介绍电话通信和非电话通信及传真;

二、光纤通信:具体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

三、卫星通信。第四节,激光技术。

一、激光与激光器:具体介绍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点、激光器的构造等内容。

二、激光技术的应用:概要介绍激光加工(包括激光铸模、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等)技术及其在农业、医疗、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第六章,空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一节,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与航天工程体系。

一、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具体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和三个宇宙速度;

二、航天工程体系:包括航天器、运载工具、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用户地球站。第二节,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

一、运载火箭的开拓者: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现代火箭鼻祖冯布劳恩;

二、战后火箭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火箭推进的动力原理: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

四、现代运载火箭的结构。第三节,航天器及其分类和发展。

一、人造地球卫星:主要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其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

二、载人太空飞行器:具体介绍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

三、行星际探测。第四节,未来的宇宙开发工程。概要介绍卫星发电站、太空工厂、月球开发、飞出太阳系,移居其它星球等。

5.海德格尔思想中物的意义论文 篇五

一、作为用具的物

西方形而上学惯常的做法是,设定一种超然于主体的、自在自为的物的世界,比如,笛卡尔的“物”就是完全不同于意识的、朴素意义上的物质(Materie)。关于物质的本质,笛卡尔写道:“物质或物体的本性,并不在它是硬的、重的、或者有颜色的、或以其他方法刺激我们的感官。”它的本性在于广延,它是一切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的东西,换句话说,“它的本性只在于它是一个具有长、宽、高三量向的实体”。

笛卡尔对广延物的定义为其后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登场拉开了帷幕。但是,海德格尔认为,这个定义仅仅在虚假的意义上适用于自然物,或者说纯粹的“物质”,根本无法解释使用物。简单讲,海德格尔的“物”不是“物质”,不是自然物,是工具意义上的使用物,而使用物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不是纯粹的物质,它的价值和意义这种非物质的东西不能建立在不具价值和意义的纯粹的物质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如何借助物来领会这种非物质的东西呢?传统西方形而上学认为价值是附着在物上的,但这个“附着”在存在论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其实通过自然物来解释使用物是行不通的,因为只要承认价值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部分,我们就得承认笛卡尔对物的洞察的方法论基础不仅仅是不完整,而且是彻底错误的。笛卡尔方法论的漏洞不可能再通过其它补充、拼凑、联结等方式来解决,而应该是彻底的转向,并以此对“物”做一次更始源的阐释。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考察的是作为用具的物,他通过区分“在手状态”(present-at-hand)与“上手状态”(ready-to-hand),讨论了人与物的关系。当人意识到作为用具的物在其手中的时候,“在手状态”这种关系就会呈现出来。芬伯格对此给出了一种社会学的阐释,他指出,在手状态“这种独特的措辞说的是,它们在特定使用方面被给出的方式,即它们所提供的‘有用性’的给出方式”。当我们观察一台纯粹电脑的时候,电脑就是一种“在手”的物。相反,当用具的使用者对其用具毫不留意、仅专注于他使用用具所完成的任务的情况下,“上手状态”这种关系才会产生。人在专注于看电影的时候是意识不到电脑的存在的,此时的电脑就是一种“上手”的物。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重新回到了古希腊关于物的概念。“πραγματα;这就是人们在操劳打交道(πραξιξ)之际对之有所作为的那种东西”,在这里,物最先被揭示为用具,物在生存论意义上就是用具,易言之,用具是物的本真状态。作为用具的物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物的存在先已是整体性的,二是这个整体性的指引联络确保了具有一定特征的物的存在。

严格地说,从没有一件用具这样的东西“存在”。属于用具的存在的一向总是一个用具整体。只有在这个用具整体中那件用具才能够是它所是的东西。用具本质上是一种“为了作……的东西”。有用、有益、合用、方便等等都是“为了作……之用”的方式。这各种各样的方式就组成了用具的整体性。在这种“为了作”的结构中有着从某种东西指向某种东西的指引。

“为了作……之用”就是作为用具的物的存在,所以,人们基本上不会注意我们与世界打交道中遭遇到的物,而会注意物的“为了作……之用”,即“有用性”。换句话说,在操劳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并不是它们的客观属性,而是它们的有用性。因此,物的存在、物的意义最早从使用中出现,是人们认识物的基础。物的专题化、客观化、对象化只当在用具残缺的时候才有可能。只当它与指引联络的关系破坏的时候,物才显现,才能被意识到。这种破坏是走向依据科学态度观察纯粹物的第一步。此时,物才表现为非世界化,表现为世界性(整体性)的褫夺。

只有当人们从这种整体性抽身而出时,才能够遭遇到“纯粹的”物,也就是作为主体之对象的自然物。因此,笛卡尔以自然物说明物是不可能的,笛卡尔将广延作为物的规定必然是独断的,他的认识论是无根基的,他的“物”也必然是臆想的。但随着数学自然科学的发展,笛卡尔之物又恰恰是最具统治模式的。

“我思”不是人与世界最切近的打交道的方式,因为按照笛卡尔的“我思”来行动的话,人们甚至都“很难密封信笺、点亮烛光”。这种以主客二分为基础的意识与物的打交道的方式是一种“在手状态”,它只是“上手状态”的残缺形式。关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表明,物在上手状态中与此在打交道是此在原本与物最切近的交往方式,一种先于表象的状态,一种与生俱来的方式。换言之,前反思性认识是更原本和更在先的,它就是“操作着的、使用着的操劳”。

这种操劳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它不仅不同于表象、直观、反思,而且还先于它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先于”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在先,更多是指我们本来、一直、当下都处于此种“操劳”之中。在操劳之中存在,就意味着此在已经在根源上绽出于始源的空间,与之一道的是物与此在的不可分离的协和性,而当上手事物变为在手事物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表象某物的时候,三维空间才映入眼帘,所以,上手事物在此在操劳的状况下绽露的“在……之中”的空间性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空间维度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操劳的空间性是笛卡尔广延物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周遭上到手头的东西之所以能够与此在照面都是建立在操劳的空间性前提条件上的,也就是说,此在的物之所以能够和此在照面是建立在此在的基本结构基础上的。

二、作为持存物的物

海德格尔可能在撰写《存在与时间》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在之后不久写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他就指出,形而上学本身具有技术性的、制作性的把握解蔽的特征,是一种“制作主义的形而上学”。制作牵涉到在制作物之前的理念。这是古希腊人对制作的最初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历史上种种对实存的解蔽就沿袭了制作主义的解蔽传统,人类早已开始将技艺和此在的制作活动强调为把握一切解蔽模式和存在者本身存在的方式。上帝造物观念也处身于这一形而上学之中,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同样无法置身于这一形而上学之外。这种从对传统形而上主客二分的批判转向对形而上学之技术性、制作性的批判,实则已经是海德格尔从更基础的层面面对传统形而上学,此在这种有目的的存在者在现代技术世界中的命运也在这种技术性的形而上学中得到了明确阐释。事实上,技术性的形而上学在现代已经演变为技术本身,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具体体现。

作为现代形而上学的技术,它“已经使无间距的东西占居了统治地位。在切近之缺失中,我们上面所讲意义上的物作为物被消灭掉了”。为什么说技术消灭了物呢?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展开了追问。他指出:“通行于世的关于技术的观念,即认为技术是一种手段和一种人类行为,可以被叫做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对于现代技术也是准确和适切的,现代技术被认为是合目的的手段,这无可非议,但正确的东西未必真实。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分析是在更大的世界图景下展开的,“现代技术的本质是与现代形而上学之本质相同一的”。如果现代形而上学在遗忘存在的前提下,通过对某种主体的阐释和某种真理观点为这个时代的本质形态奠定了基础,因而在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内解析现代技术定然是某种主体的目的和工具,那么其本质被认定为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结论就不足为怪了。

但从切近来看,技术不是作为目的的工具性的手段,而是比手段更本质,“乃是一种解蔽方式”。通常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只是这种技术存在论意义的派生物,仅仅是存在者意义上的东西。技术按照特定的方式将物带入在场,让其显现出来。技术将物揭示为具有特定特征的特定存在。技术已经成为基本的解蔽方式,是支配一切语言和行为的实践,而这种实践使人们周遭的物以特定的方式显现了出来。

具体说来,现代技术的这种解蔽方式并不把物自身带上前来(hervorbringen,bring forth),这种解蔽是一种“促逼”(herausfordern,challenge)的解蔽。贯通并且统治着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意义上的摆置特征。这种解蔽向自然提出蛮横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在技术活动当中,“地球及其大气都变成原料,人变成被用于高级目的的人的材料”。

三、作为聚集四方的物

1935—1936 年在弗莱堡大学期间,海德格尔通过专门分析康德关于“物”的思想澄清了西方关于“物”的思想流变,这一成果集中体现在《物的追问》一书之中。海德格尔的主要观点是,康德的物自身完全被简化成了表象的根据,这种物自身只是对象自身,而对象根本不是自立的物。更关键的是,海德格尔在这段时间也意识到了《存在与时间》乃至整个30 年代的困境,此在也因之不再是其哲学的唯一主题,对物的沉思也不再围绕此在的.筹划展开。1949 年12 月海德格尔于不莱梅(Bremen)所作的题为《观入在者》(Einblick in das was ist,InsightInto What Is)的四个演讲分别是《物》《集置》《危险》和《转向》。在格拉汉姆·哈曼看来,比起被估计过高的《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来说,不莱梅演讲更可称为海德格尔的第二个学术高峰。

在《物》一文中,海德格尔仍以“什么是物”切入主题,他用壶的例子诠释了这个问题。什么是壶呢?它不仅仅是某种容器,某种被表象的对象,而且是某种自立的东西,即壶本身。对象不是物,对象与物有何区分呢?在海德格尔看来,“对象”用于描述处于非本真状态的、现成在手的实体,而“物”用于指称处于本真状态的、具有内在现实性的实体。壶不只是一个对象,原因是无论人们有无凝视它,它都是一个容器。人们或许会说,在海德格尔前期的著作中,锤头也具有如此特征,它一直都是一种用具。但在海德格尔前期著作《存在与时间》中,他更关注的是此在的生存需要:无此在就无物。在他后期的《物》中,他更强调的是关乎此在但不取决于此在的自立的物。

壶是一个作为器皿的物,需要人的制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壶的物性是人的某种东西。壶之为器皿,并不是因为它是被制造出来的,而是说,它是器皿,所以必须被制造出来。壶一经制造出来,就会成为一个独立之物。壶的制造者仅仅与壶的外观有关,与它的独立的物性无关。因此,海德格尔总结道:柏拉图这位从外观方面来表象在场者之在场状态的思想家,并没有思考物之本质,亚里士多德以及所有后来的思想家也不出其右。而毋宁说,柏拉图把一切在场者都经验为置造之对象了,而且这对于后世来说是决定性的。

他着眼于“物”这个词的历史,并指出:“古高地德语中thing(dinc)一词意味着聚集,而且尤其是为了商讨一件所谈论的事情、一种争执的聚集。”从这种语源学的洞察来看,物就是聚集起来的东西,“这种多样化的质朴聚集乃是壶的本质因素。我们德语里用一个古老的词语来命名这种聚集。这个古老的词语叫作:thing[物]”。

乍看起来,这种对聚集的强调好像只是一种在《存在与时间》中清晰表达的意义整体主义的夸张表现形式。就像是从没有一件用具这样的东西“存在”,也从没有物这样的东西“存在”,就像是属于用具的存在的一向总是一个用具整体,属于物的存在一向也总是物的整体。任何一物通常都是“聚集着”共属一体的其它物。此物的意义在其与它物的关系中被给予,就如同它物的意义在其与此物的关系中被给予一样。但是将物称为聚集起来的东西,海德格尔所意指绝不仅是《存在与时间》中的意义整体主义。物不只是聚集着其它物;物聚集着四重整体。

综上所述,前面的讨论关切到物之意义的两个方面:变化和多义性。物之意义的变化,也就是通常海德格尔学术研究所称谓的“转向”,表明海德格尔思想走向了深渊处的切近,表明他一直都在努力从现象学方法回归到物本身、回归事实本身,即走向更深渊的奠基。这也正是本文所力图揭示的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内在深层逻辑。海德格尔思想的深邃性和艰难性容易带来两种误解,即将从作为用具之物到作为持存之物的转变理解为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发展,而将从作为持存之物到聚集四方之物看作物的救赎,仿佛先有技术集置,再有物之物性。当然这种理解是适当的,但却有失肤浅,没有深切体会到物之意义的本质。海德格尔后期物之意义的多义性,关乎何为物之本质,即何为物之物性,这种多义性决不可把握为人类对物的误解,更不能为了消除该误解而进行新的“筹划”,而是只能将其把握为物之自行解蔽和自行遮蔽两种状态。物的这两种存在状态决不是一个先一个后的关系,而是共属一体的关系,是存在的命运。正如海德格尔在《物》的后记中给一位青年学生的信中写道的那样:“在存在之命运中,绝没有一种单纯的相继序列:现在是集置(Gestell),然后是世界和物;而不如说,在存在之命运中,总是有一种消逝以及早先和晚期的共时性。” 否则,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当前的处境,即,人即是技术时代的持存物又是反对持存物的聚集四方之物。只有将解蔽与遮蔽理解为物本身的运动,才能消除现在的研究者对海德格尔的误解,才能使人类从技术谋划的形而上轨道中脱离出来。

6.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六

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海德格尔思想被公认为后现代的发源地之一,但激进的后现代思想家们又不断批评其理论的保守性,他们正确地抓住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转折的方向,并且将转折所指向的维度彻底化,这种彻底化、极端化使他们反过来指责海德格尔哲学是“在场形而上学”.本文通过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此在的被抛性、向死存在及作为视域的时间、与他者的.关系等多方面的继承与批判的分析,试图揭示后现代对海德格尔思想中某些环节进一步极端化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作 者: 赵卫国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陕西西安,710062 刊 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 B565.59 B516.54 关键词: 存在论差异 被抛性 他者 在场形而上学

7.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七

一、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被技术所笼罩的时代, 我们的吃、穿、住、行等一切生活领域都被技术所支配。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决定性力量。海德格尔认为, 技术是一种手段和一种人类行为, 技术就是存在的天命, 是展现存在真理的方式。海德格尔说:“什么是现代技术呢?它也是一种解蔽。惟当我们让目光停留在这个基本特征上时, 现代技术的新特质才会向我们显示出来。”[1]

在现代技术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里, 什么是现代技术的本质呢?海德格尔用“座架”一词来命名。何谓座架?海德格尔视野中是这样描述“座架”的:“原始地把群山展开为山的形态、并且贯通着起伏毗连的群山的那个东西, 乃是聚集者, 我们称之为山脉。我们的这样那样的情绪方式由之得以展开的那个原始聚集者, 我们称之为性情。现在, 我们以‘集置’ (das Ge-stell) 一词来命名那种促逼着的要求, 那种把人聚集起来、使之去订造作为持存物的自行解蔽者的要求。”[2]“集置”是形形色色的“摆置”活动的聚集。“集置”一词是海德格尔对德语中Gestell (框架、底座、骨架) 一词的特定用法, 是他对现代技术本质的规定, 也即“座架”。被海德格尔看作为现代技术本质的“座架”有四个基本特征:促逼、摆置、订造和持存。

其一:促逼。“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蔽乃是一种促逼。”[3]何谓“促逼”呢? (德语动词Herausfordern的日常含义为“挑战、挑衅、引起”等) “促逼”这个词成了海德格尔用来区分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新特质。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同为事物的解蔽方式, 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古代技术是顺应自然的技术解蔽, 不对自然施以过分的要求;而现代技术却总是促逼自然, “此种促逼向自然提出蛮横要求, 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4]迫使事物进入一种非自然的状态。海德格尔认为, 在以前, 农民并不促逼土地, 耕作意味着养育与照料, 即把种子交给了生产力, 是一种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那样守护着它的发育;而现在, 对土地的促逼使“耕作农业成了机械化的食物工业”。[5]如为了解决饥饿和贫困而促逼转基因农作物技术, 这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则有违背自然状态之处, 很可能潜藏巨大的危险和严重的后果。

其二:摆置。摆置 (Stellen) 意味着从某方向取用某物把某物确定在、固定在某物上, 因此它又表示着定位的意思。[6]现代技术作为一种促逼着的解蔽方式, 其前提与基础就是对自然的“摆置”。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只从技术的需求去对待自然, 把自然界摆置在技术需求上。如海德格尔所说:“空气为着氮料的出产而被摆置, 土地为着矿石而被摆置, 矿石为着铀之类的材料而被摆置, 铀为着原子能而被摆置, 而原子能则可以为毁灭或者和平利用的目的而被释放出来。”[7]“水力发电厂被摆置到莱茵河上。它为着河流的水压而摆置河流, ……”[8]

其三:订造。订造和耕作均为德语动词 (Bestellen) , 但却代表着不同的展现方式。在海德格尔看来, 从前农民在田野耕作, 那时候, “耕作”是守护性的, 并不是被促逼着耕作;而现在, 耕作完全沦为一种在促逼意义上摆置着自然的订造。这里的“订造”带有很强的人类目的性, 是指技术时代人类对自然的加工制作, 而“耕作”却是守护性的。如森林中的护林人, 在今天已经被木材加工企业所订造, 孕育和滋生万物的田地已经被当作生产矿石的原材料被订造。

其四:持存。人把事物作为被促逼摆置的对象, 在现代技术的支配下, 强行使事物顺应人类的需要而进入一种无蔽状态, 是为了能够进一步被订造而在场的, 这种状况海德格尔称之为持存 (Bestand) 。“‘持存’在此的意思超出了单纯的‘贮存’, 并且比后者更为根本。……它所标识的, 无非是为促逼着的解蔽所涉及的一切东西的在场方式。在持存意义上立身的东西, 不再作为对象而与我们相对而立。”[9]海德格尔认为, 在促逼着的解蔽中, 在场被订造成了持存物。它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主动性, 完全听凭人类的摆布, 甚至连自己作为“对象”的权利都被取消了。飞机、汽车之所以存在, 并不是首先作为客观事物独立在场, 而是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 为了人类的各种现实需要。也就是说, 在现代技术的世界中, 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促逼着的摆置, 人们所谓的现实便被解蔽为持存。”[10]

通过以上对“座架”特征的分析, 我们逐渐体会出座架之本质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座架乃是一种解蔽方式。座架作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技术发展到当今社会的极至, 现代技术同传统技术一样也是一种解蔽方式, 它为人类提供一种敞开状态, 这种状态发生在真理的无蔽领域中。 (技术与真理的关系海德格尔有专门论述, 在此无力去触及这个大专题。) 人与自然都处在这一领域之中。其二是座架的促逼作用。现代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方式, 同时也是对真理的一种扩展与延伸。这种解蔽方式把世间万物包括人都纳入这个摆置解蔽的潮流中, 在现代技术座架的摆置下,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以一种“自在”状态展现出来, 它们早已成了现代技术订造下的持存物了。最重要的是人类在这个浪潮中也无法摆脱被促逼摆置的命运, 人类正在经历着最高的危险。

二、“座架”下人类生存境域中的危险

认识和分析现代技术本质下人类生存境域中危险的存在及其表现是解除危险的逻辑前提。只有真正追问到这种危险的存在, 我们才可能踏上一条救渡的道路。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是最高的危险, 从现代技术的根源意义上来说, 形而上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相同的本质, 这种本质是对存在的遗忘。也就是说, 对存在的遗忘也就是危险本身。海德格尔说:“座架的本质是危险。作为危险, 存在离开它的本质而转向这个本质的遗忘状态。同时转向它的本质的真理。”[11]在此, 海德格尔发现现代技术的本质已经深深地被人类对存在的遗忘遮蔽着。作为对存在的遗忘遮蔽着的最高的危险在人类的生存境域中威胁着人类, 这种危险“就在于这样一种威胁, 它在人对存在本身的关系中威胁着人的本质, 而不是在偶然的危难中威胁着人的本质。这种危险才确实是危险。”[12]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上来看, 这种来自命运的危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 在现代技术的统摄下, 客观事物不再作为对象而转变为持存物了, 人自然而然成了持存物的订造者。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失去自己的根基持存性, 自然万物也在现代技术的需求之下已经没有了自身的真实性, 失去了独立性和对象性。海德格尔叹道:“一旦无蔽领域甚至不再作为对象, 而是惟一地作为持存物与人相关涉, 而人在失去对象的东西的范围内只还是持存物的订造者, 那么人就走到了悬崖的最边缘, 也即走到了那个地方, 在那里人本身只还被看作持存物。可是, 恰恰是受到如此威胁的人膨胀开来, 神气活现地成为地球的主人的角色了。”[13] 所以, 长期以来,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把技术作为自己加以控制和利用的工具, 并完全以人类利益为尺度, 征服和改造自然。人类天真地认为作为能量贮备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因而可以无偿地随意使用。殊不知, 人类在寻找能源的途中, 在通过表象的方式摆置物时已经不再把物作为对象了, 而是把它作为持存物。换句话说, 也就是一切事物都在限定的基础上变成了被订造者。

另一方面, 在现代技术座架的促逼下,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一味的把技术作为自己役使的工具, 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实际上, 人类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存在, 处于存在的敞开膨胀状态中, 把周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看成是自身作用的结果, 并且以为这就是人的本质。从试管婴儿的出现到克隆技术的应运而生等等所有一切高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都表明“人作为表象者和制造者处于被伪装过的敞开者面前。因此, 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 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对象化的功能。”[14]也就是说, 人类处身于座架的促逼之中, 忽视和背离了自己的真实存在, 但并不意味着存在没有了, 或者说存在消失了, 而是需要人去应和存在, 按照存在的天命去看护存在, 达到对自身本质的认识。

海德格尔指出, 作为座架的最高危险是遗忘存在造成的, 所以, 我们要通达存在的近处。因为, 在现代技术操纵的世界里, 我们迷失了回家的路, 处于极端的危险之中。座架作为一种促逼着的解蔽方式, 它本身就蕴涵着救渡的可能性。海德格尔受诗人荷尔德林的影响, 找到了救渡之路——思:“因此, 唤醒沉思之思, 这对限制和克服现代技术来说是必要的。当沉思的思想在任何可以的机会那里考虑到对自然和世界的强求和限定时, 它或许能在人与存在的关系方面准备新的基本的并允许事物和世界具有自己特性和自身性的关系。”[15]何谓思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引我们去追问思的道路。

三、“座架”下人类生存境域中危险的救渡

面对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各种危险, 人类所曾趋赴和所欲趋赴的就是绞尽脑汁不断地尽自己的可能去寻找克服危险的办法。但是, 在寻找的途中, 我们发现每一种所谓的解决之道都是暂时性的, 继而可能会把我们带入另一危险之中, 危险始终环绕着人类。正如伟大诗人荷尔德林告诉我们:“但哪里有危险, 哪里也生救渡”。因为“我们愈是邻近于危险, 进入救渡的道路便愈明亮地开始闪烁, 我们便愈加具有追问之态。因为, 追问乃思之虔诚。”[16]因此, 需要我们不断地追问, 追问思的道路。

海德格尔认为, 所谓“思” 就是思之本身, 就是去思。如同存在一样, 我们并不能给思下一个所谓的普遍性的定义。他说:“这种思属于存在, 因为它被存在抛入存在真理的真的境界中而且为此境界而被存在起作用的;这个思所思的就是存在。”[17] “思是存在的, 因为思是由存在发生, 是属于存在的。思同时是存在的思, 因为思属于存在, 是听从存在。”[18]这说明了存在要显现出来, 就必须通过思才能从遮蔽中的在场走向澄明。也就是说, 只有在本真意义上的思才能真正通达存在的近处。存在作为存在本身, 从表象上来看, 好像距离人很远, 但是实际上却是离人最为切近的东西。然而现在最切近的却变为最远的, 人只是醉心于存在者, 完全把存在遗忘了。人只有思存在本身, 才能真正的让存在展现出来。思存在就是思存在之真理, 存在之天命。

因此, 思之本质, 在于思存在, 在于展开我们人和存在的根本性关系。存在的展开就是存在之澄明, 人的本质就是在这存在之澄明中显现的。思将人摆置于存在的澄明之中, 并在这澄明之中赢获人的本质。人类在现代技术座架的促逼摆置下, 人已经变为“非人”, 变为持存物了。这是在现代技术座架下人类生存境域中的命运, 我们必须正视它。座架就是人类生存境域本身, 是真正的危险本身。“座架, 亦即那种使人和存在进入对可计算的东西的计算之中的相互逼索, 作为本有向我们说出自己, 而本有才首先使人和存在进入它们的本真状态中, 那么, 就有可能敞开一条道路, 在此道路上, 人得以更原初地去经验存在者, 去经验现代技术世界整体, 自然和历史, 而首先是去经验它们的存在。”[19]去倾听这种思的召唤和允诺。然而, 这种思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克服现代技术的解决之道, 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因为思只是一种召唤, 一种期备, 但却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也即是说,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本质的追问就是思的过程, 是揭示现代技术不思的过程。

沉思之思最根本的是要求人类生存态度的转变, 也就是如何对待现代技术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 对于现代技术, 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切入到存在真理的层面来展开对现代技术问题的思考, 在现代技术应用于技术对象时能够顺其自然, 使物成为物, 而不是使之变为持存物;同时还要防止现代技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压迫和摆置。只有这样, 人类才能对现代技术既“泰然任之”, 又能“虚怀敞开”, 从而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2.3.4.5.7.8.9.10.13.16.[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中《技术的追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第12页.第18页.第12页.第12-13页.第13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26-27页.第37页

[6].宋祖亮.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第53页

[11].海德格尔.《报告和论文集》, 转引自宋祖亮.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第103页

[12].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第200页

[14].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海德格尔选集》中《诗人何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第433页

[15].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第190页

[17].18.《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 第400页.第361页

8.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八

物化之境:后期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的神化

在海德格尔后期关于形而上学的`思考中,对物的直观而直达物化之境构成其理论主题.在物化之境的光辉中,物被解蔽了,与其存在合而为一,这是一种天、地、神、人的共在状态.但这也是一种神化状态.在物走向功能摆设的时代,海德格尔的这一思考,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怀旧情怀.

作 者:仰海峰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03刊 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2(1)分类号:B516.54关键词:物 物性 物化之境

9.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九

批判与继承:历史语境中的苏格拉底和海德格尔

批判精神是西方哲学最根本的表现,而对“人”的关怀同样是构成西方哲学的`核心之一.这在苏格拉底和海德格尔二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共同的思想基底之上横置着一条无形的万里长城: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

作 者:靳松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7(6)分类号:B502.231 B516.54关键词:批判精神 “人” 理性 非理性

10.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篇十

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主体形而上学的克服

西方哲学至笛卡尔发生了转向,主体形而上学得以确立.随此转向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海德格尔以其“存在”理论,从笛卡尔的先天预设和认识方式入手对笛卡尔的`主体形而上学加以克服,重新阐释了“存在”的含义.

作 者:刘顺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上海,200062 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17(4) 分类号:B081.1 关键词:主体形而上学   二元   世界   存在   遮蔽  

上一篇:直线恒过定点问题总结下一篇:HSE管理体系构架清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