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2024-08-08

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共9篇)

1.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篇一

读书分享<用尊重成就孩子一生>

1.2 “一百零一句”表扬孩子的话

我家小儿子三猪三岁时,小小年纪就有了口头禅,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要缀一句“Good Job!”(干得好!)

有一天,我和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这事儿,老师笑着问我:“你平时怎么表扬他?”我想想好像自己说的就是“Good Job”这一句。

老师说:“这就对了,孩子都是跟大人学的,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这句话一定是被你用了无数次以后,在他心里被强化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扬话。”

老师建议我以后试试其他表扬鼓励孩子的话,淡化这句“Good Job”的作用。

原来是我这当妈的语言单调造成了孩子的毛病。

下一次再见到老师,她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说:“这个或许对你有帮助。”接过来一看,上面打印的是:101句表扬孩子的话(101 ways to praise a child)。我看了之后大受启发,表扬孩子的话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啊!

1.Good Job!干得好!

2.Excellent!太出色了!

3.You tried very hard.你很努力了。

4.You’re so sweet.你真贴心。

5.Thank you.谢谢。

6.Good for you!这对你太好了!

7.I can see the progress.我已经看到了进步。

8.You’re special.你是独特的。

9.Wow!哇!(叫绝声)

10.I trust you.我相信你。

11.That’s amazing!这太令人惊叹了!

12.How nice!多好啊!

13.Great!太伟大了!

14.You’re adorable.你真可爱。

15.I’m proud of you.我为你骄傲。

16.I knew you could do it.我知道你能做到。

17.Awesome!了不起!

18.Super!好极了!

19.You’re a good helper.你是个好帮手。

20.You’re exciting.你真令人激动。

21.You’re beautiful.你真美丽。

给孩子自信的十句话

要让孩子有接受挑战的勇气,不畏挫折的决心,关键就在于孩子的自信心。要培养孩子满满的自信并不难,其实只需要家长多留心,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你会发现语言是有着神奇的魔法效力呢!

1、“我能看到你的好。”

人与人对话的过程中,很多信息是通过眼神传递的,而且这种目光信号是人们不容易控制的。所以,孩子完全能够从父母的眼睛中读懂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话。因此,如果你偶尔对孩子发出不太明朗的目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的眼睛里只有孩子的弱点,那么就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有时候,换一种角度看孩子,让你的态度适应孩子的脾气和方式,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2、“我们在你身边。”

孩子需要被父母保护、不会有可怕事情发生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万能的,不能将所有的危险和不友善的眼光带走。因此,你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一天天地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学会面对风险,避免陷入可预见到的困境当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学会面对真实的生活。

3、“我理解你。”

孩子生活在自己的感觉和幻想当中,这是成年人难以进入的,因此理解孩子变得困难起来。但是,让孩子相信父母理解他和他的行为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因此我们还是要努力。理解并不意味着将冲突、错误、缺点掩盖起来。你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去思考和改变。但是你也该调整自己的观念,告诉自己孩子大部分的错误都不是因为性格或品质上的缺陷,而是他还缺乏经验。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会在游戏中作弊、欺负小妹妹、不让别人动他的玩具。但是在你的帮助下,他终有一天会处理好各种情况。

4、“我们谈谈你的感受”

孩子的感情丰富,情绪波动剧烈,他常常自己都不清楚心里为什么不舒服。总之,就是不高兴。因此,你最好的对策就是将孩子的乖张感觉当做正常表现,不要反感和反应强烈。虽然你不能完全明白他的心思,但是你认为他的激动或伤心是可以接受的,对他来说非常有益。暴风雨过去之后,你可以通过与孩子交谈,帮助他理解和识别刚才的感受,并且找到解决办法。

5、“你行的!”

孩子对掌控未来生活方面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信任感,它会使孩子相信,自己必将越来越灵巧、越来越专心、越来越强大,哪怕这当中要经历很多的失败。所以,你可以经常带着孩子乐观地展望未来。此外,你们还应该经常以积极的态度回顾过去。“你还记得你学骑车吗?你摔了很多次跤,但是现在你骑得多好呀。”孩子越多地联想到具体的、积极的经历,其自信就会越发地增强。

6、“你可以尝试改变。”

“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历过很多疼痛的手术,然后一年又一年地躺在床上。我每天都写故事,然后把它们寄给著名的《希区考克推理文学志》。被退回来的文章我就把它挂在墙上的钉子上,后来到我14岁的时候,钉子已经承受不了退稿的重量,因此我按妈妈的建议,把它们挂在钩子行,然后继续写。

这是全世界最会说故事的鬼才、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金少年时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动机和耐性的力量,而且如果没有感情丰富而又意志坚强的妈妈,多病的金会少了很多期望。

7、“我们原谅你犯错”

“尝试、错误、再尝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正常的反复,所以我们也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接受孩子的错误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宽容地对待孩子。杯子摔碎在地上了,手工作业没有做好?你可以对他笑一笑,轻松对待。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出错,那么他就会越来越紧张,慢慢地用沮丧的眼光看世界。

8、“我相信你可以管理自己。”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应该慢慢地给他些权力。比如他的房间他自己说了算,他的零用钱可以由他自己支配一部分。让孩子明白什么叫“我决定,我负责”。当然,“管理”还包括另外一层意思,他有义务每天早晨叠好自己的被子,每天晚上将玩具放回橱里。另外,孩子也可以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支配,比如在父母的同意下去好朋友家过夜。

9、“你会和别人相处得很好。”

孩子需要与他人交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和更新知识、经验、感受能力、自我控制力、幽默感和处理冲突的能力。什么时候用“你”,什么时候称呼 “您”,和爷爷奶奶怎么说话,对老师用什么态度,什么时候可以开玩笑,什么时候必须严肃,好朋友打假了该怎样劝„„这些经验都是孩子从你、你家、你们周围的世界中模仿而来的。

所以,鼓励孩子走出去,告诉他要用友好、尊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成为坚强后盾,是你的责任。

10、“这些事你可以自己做做看。”

与其不断地指导孩子如何去做,不如给他勇气,让他自己去做。你过多的指令会让他无助且懦弱。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可以放手让他独自准备简单的水果、切蛋糕、去报亭买报纸。而且,从某一个时间开始,你可能不再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因为孩子也需要有秘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长大。

2.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篇二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读书笔记1

和我们相比,美国妈妈对孩子跟放手些。比如两岁的孩子摔倒了,美国妈妈顶多看一眼眉毛都不会动一下,该干什么干什么。孩子如果摔疼哭了,妈妈会扶起,孩子告诉他下一次要小心些,很具体的告诉孩子要注意什么,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中国人看到孩子摔倒,一般都是赶紧扶起孩子,很多老人不仅要扶,还得哄着孩子。如果因为拌着什么东西啦,要打那东西几下。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不管自己出了什么状况,都是别人的责任,都可以怨别人。美国妈妈的观念是你摔跤了,那是你自己不小心,是你自己的责任,摔疼啦,下一次就学乖了,知道该注意什么了。

美国妈妈很尊重孩子,他们和孩子说话都会蹲下来,让孩子平时就可以看到妈妈。对孩子说话请,谢谢不离口。两三岁的孩子穿衣吃饭都是自己动手,妈妈只是在旁边帮帮忙而已。

冬天在公园里玩,孩子热了就把棉衣脱下来,妈妈们一声不吭。随孩子们去,我们中国父母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是否叫孩子增减衣服,不会让孩子决定这件事,觉得孩子太小,要为孩子把关。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

俱乐部经常有孩子们的手工活动。妈妈们都是三三两两的聊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胡搞”。如果孩子孩妈妈帮忙,妈妈会过来启发一下。不管孩子做出来东西有多么离谱,妈妈都会发自内心地,使劲地给予表扬,好像孩子做了多了不起的艺术品一样。他们只是让孩子动手,让孩子参与,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做成了一件东西的成就感。并不在意孩子是否有艺术细胞,是否做的比别的孩子好。

美国妈妈对孩子品德上,为人处世的规矩上要求的非常严。如果一个玩具几个孩子抢着玩,大人会设定时间。比如每个人可以晚两分钟按照顺序轮着玩。或许哪个孩子不守规矩,妈妈就会把它拎到一边。让他反省什么时候认识到错了,好好排队完什么时候才可以归队。

感想:

1、对我的启示:长期以来,和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过多干预孩子的生活,认为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做得不好,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以为这是爱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得自我体验的机会。

2无论是做手工还是别的什么,有一种思想: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结果在比较中,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少。美国妈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让孩子动手,让孩子参与,让孩子体验成就感,不在意手工做得结果怎样?

3孩子的品德和为人处世要求严格。美国父母对孩子“请、谢谢”不离口,比较起来,我们太缺乏,礼貌待人要说出来,做个示范给孩子看,只是嘴里强调而已。我们在孩子玩耍时缺乏规则意识,对孩子太宽松,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4全职太太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国情不同,美国对于无工作的人有大量的政府补贴,工作不工作对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同样是国情决定,父母需要工作养家,只得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导致在孩子幼年期缺少父母的陪伴。

总之,我会学习有益的观念,改变一些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的做法,尝试新的育儿方法,让孩子成长更好!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读书笔记2

正如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用他们的语言去和儿童交流,不要站在成人的思维角度,用一把尺子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孩子,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阻断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影响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严重地说,这样会误了他们的一生。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书是幼儿教师的必读书,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它阐释了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经典著作,理论艰深,逻辑性强,需要我们静心地去研读,才能深刻的去认知和体会其中的观点。初读该书时,我觉得其中有些地方晦涩难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地,当我将自己以幼儿教师的身份全然融入时,结合自己平日工作实践和心得体会,我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我的正确行为得到了佐证,同时也扭转一些错误思想的苗头。

该书提到,在传统幼儿理念中,总喜欢用定式的东西,去形容和评判孩子。谁循规蹈矩就是表现好?谁的数学多考了一分?谁的单词都写得出来?而他们身上隐藏的其他闪光点,却被人无情的忽视和遗忘了。或许在他们中间,有未来的运动员,有未来的科学家,有未来的美术大师,现在却仅仅只剩下可能了。瑞吉欧教育体系把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只有读懂孩子的这“一百种语言”,才能真切走进他们的世界。

我们是孩童的朋友,是他们心灵的倾听者,是他们思想的交流者,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生活的陪伴者。幼儿信赖我们,不用将信赖作为高高在上的砝码,而要低下身子,沉下姿态,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以前教过一个孩子,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她并不优秀,甚至说,她有时候的表现是糟糕的。读书笔记她调皮爱闹,甚至将好东西占为己有,也鲜有小伙伴喜欢和她玩,可能因为小姑娘在家娇宠惯了,缺乏分享意识。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她对色彩非常敏感,于是我有意识地锻炼她的画画能力,于是有了惊奇的发现,她确实是一个画画小能手。为她举办一个小小的画展,小伙伴都来欣赏她的画作,她因此树立了自信心,收获了成就感,我趁热打铁对她说,你看,小伙伴都来欣赏你的作品,你是不是也应该把好东西分享给大家!

遵循守时,静待花期。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作为灌溉者和孕育者,只要用一颗饱满的爱心和充分的耐心去等待,去见证那一个幸福的时刻。“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开掘他们的潜能和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一名聆听“一百种语言”的用心人。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读书笔记3

这是一本有关教育的书,是由被誉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的李跃儿所著。她善于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本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没有华丽文藻,没有专业的术语。她站在一个叙事者的角度,详尽却不繁复的讲述一个一个她所遇到、看到、听到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正确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家长和老师之中,通常,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维,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正确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虽然父母都是从孩子的阶段慢慢成长起来的,却早已忘记了当时的自己是用何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会误解了孩子的本意,错误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在家教中心实习的一个月中,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班上一位小朋友画画画得很不错,颜色也涂得非常漂亮,但是每次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批评孩子:“哎呀,你看你这画得是什么啊?老师画的是皇冠啊,你怎么画成蝴蝶结啦?为什么不好好学啊,要跟老师画得一样啊……”第一次的时候我没怎么注意,可是多几次之后,我发现那孩子便不愿意再听妈妈说话了,每次妈妈发表意见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撅着嘴,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非常委屈的样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告诉家长以后不要这么说她了,孩子很努力,画得也很好,本来幼儿画画就不是为了要让她画得跟老师的一样,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能够愉快的度过这个过程。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注意启发孩子,让孩子能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造的能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所谓的画画的基本技巧,不过是家长急于看到成效而超过了孩子本身所能负载的东西而已。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孩子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他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都爱他时,讲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发现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轻易爱他,也不会接纳他。”

我很认同这段话,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咋还能的社会,我们更多关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学历、高素质,各种技能的比赛、书面的文章……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者被评定能不能胜任幼儿教育这一职业时,是不是要再次评定他是否怀有一颗有爱的心?幼儿工作之琐碎、繁复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与教育两者间,我们更趋向于保育。刚刚脱离父母的孩子有着独自面对社会的恐惧,用蹒跚的小腿走向远方,离开他们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这种环境下,我想再强大的技能知识都是无力的,如果这时的教育者没有一颗爱的心,面对孩子的哭闹,他烦了;面对孩子的调皮,他恼了;面对孩子的彷徨与无知,他厌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心中都有爱,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许多幼儿园教育者虐伤孩子的事件了呢?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读书笔记4

我也很欣赏李老师在对幼儿培训时的方法。她会向孩子们讲述一个故事,是关于长袜子皮皮的,然后她会用语言描述长袜子皮皮的长相,再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当孩子遇到不会画的地方时,便会求助老师,这时老师再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单独辅导,我想,这也是一种因才施教的方式吧,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去教给幼儿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不是统一教给每一个幼儿同样的东西,这跟中小学学的学生上课有什么两样呢?但是家长却闹意见了,说把孩子送过来真么久了却没看到孩子学到了什么,而且孩子画出来的画也看不懂,画得都不像。李老师想的这个解决方法简直太令人佩服了,她发给每个家长一张白纸,然后让家长跟着她一起画了一个小女孩,画完以后,她又让家长再画一幅,这次是由李老师来口述,家长自己画,画的是长袜子皮皮。家长们画好以后,李老师让家长自己看看自己画的画,几乎每个家长画出来的画都是一样的,都是正面对着自己,两腿张开等的特征。家长们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时,李老师说:“你们画的第二幅画,是不是受了我教给你们的第一幅画的影响?”家长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发出哄笑。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如果老师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是先教给孩子怎样画,然后再让孩子画,那么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就变小了,这是一种思维侵略,当老师先教给孩子们东西,再让他们想的时候,思维就会被教的东西控制了。所以,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而是应该多角度,对方面地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激发孩子,让孩子自己大胆的想象,大胆的表达,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放飞想象,放飞思维,放飞什么都行。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许我们都要反思,看完全书我才觉得这句话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惊心。没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宝剑的骑士,这样的他将如何面对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荆棘?他的人生还能完整吗?希望家长们也能够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能够与老师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丰富有启发的环境。不仅是对孩子现在,对于其将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读书笔记5

今天我有幸读了西方教育名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一本书,此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这是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书中提到一个被勒令退学的孩子——比利,因为他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而被勒令退学了。

还有一个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原因是她总是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其实年仅六岁的她原本就是一个活泼好学的孩子,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的第一天她是何等地激动,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她眼睛里充满了迷惑,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却被认为是“痴呆生”。

其实,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分非议的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副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鱼夫在深海里打捞到一个硕大的珍珠,他无比兴奋,因为珍珠实在很大,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颗黑珍珠上有一个白点,鱼夫不满意。拿到家后小心的剥掉白点,就在鱼夫细心而谨慎的剥离下,珍珠越来越小,到最后鱼夫泪流满面——珍珠没了。其实,鱼夫的心态和我们的选择思路有着相同之处,就是错误的钟情于缺点,更可悲的是总跟在缺点后面,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无法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人从愚昧到觉悟、由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暂时混沌,便将其看扁看死;也不能为了让学生所谓的早日开化、醒悟,而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去拔苗助长。教师要坚信学生将被唤醒的必然,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积极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浅能,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这种显现,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眼光,善于于无声处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3.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篇三

-------万晓国

寒假读了《细节成就孩子一生》这本书,这是一本指导教育孩子的很好的书,是著名教育专家卢勤强力推荐的一本好书。说它是好书的原因是:它操作性很强;这些习惯在孩子的一生中非常重要。下面我简单说出我的感悟。

不错,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而所谓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家庭是教育的最好教室,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做一个好父母开始。做好父母,先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本书就是第一本成就孩子一生好习惯的经典范例,是第一本父母必读的教子有方的宝典,是第一本系统探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专著。本书分别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学习细节、爱心细节、道德细节、沟通细节、文明细节、责任细节、品行经节、心理细节、卫生细节、文明细节、责任细节、就餐细节、安全细节等方面,列举了108个教育孩子的细节,不仅介绍了基本的方法,还有具体的操作建议,是成功父母必读书籍之一。可以让阅读者从本书中学到方法,让孩子习得好的习惯。相信您在读过本书后,会高度关注这些教育中的细节,让每一个细节为培养孩子服务。

可以这么说,从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父母教育孩子必须从小事抓起,长期坚持。习惯的养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可能件件都是大事。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古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仿佛恰恰印证了细处决定成败的观点。细想之下,不然。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若只注重细节,忽略宏观,那将失去目标、毁其心志。无法想象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事必躬亲,每天去擦六次桌子的情形。只关注细节的后果就是“尽去扫屋,怎能扫天下?”

在读了《细节成就孩子一生》后,感觉到在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

也许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事物的细节,太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殊不知,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小事,假如每个人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已经很不简单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育人工作是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这些工作还得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抓起。认真对待每一件关于学生的小事,促使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我认为必须把常规工作做到位,以身作则带领教师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不能只看到人家成功的辉煌,而很少去关注他们工作中对细节的用心。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要积极倡导: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水桶理论”已是老生常谈。学校要想做好,做强,必须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没有任何解释的理由;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把小事做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在平时工作中对教师严格要求,经常引导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每做一件事都要精思熟虑,这种用心工作的作风,能对我们周围的人一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这个集体,从领导到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书中众多的例子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细节在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的人。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细节是一种创造。由此可以创造就不一定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细节调整同样是一种创造。“细致到点”,从细节中找到创新的机会――这就是王永庆成功的秘密。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把握了创新之源,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谈,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既能创造正效益,也会产生负效益。在学校办学过程中,我认为如果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上任何一个细节做得不好,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现在各种优化办学层出不穷,假如我们在工作中有一个细节没有做好,致使教学质量低下,那么无疑会把生源送给人家,假如我们注意了各种细节,任何工作都超过别人,那我们就会立于不败之地。“窥斑见豹”,细节是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有力的环节。关注细节,完善细节往往体现了学校真诚地为学生着想的拳拳之忱。一个真心实意地在细节上下功夫的学校,其办学品质一定非常优秀,家长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所以,学校只有细致入微地审视自己的办学情况,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才能让教学质量日臻完美,在竞争中取胜。

细节实质是什么: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你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你才能做到为使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否则,再注重细节也是精心导演了一幕让领导过得去的演戏。在物理学上可以细分到粒子,医学上可分到细胞,数学可以从0到无穷大,让我们从0做起,1就是1,2就是2,心中有一万,着眼1+1,才能创造出人生财富和价值。细节不是空喊出来的。细节就是一种积累的经验和习惯,关系着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4.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篇四

随着幼儿升入中班,我们三个老师明显感觉到,幼儿比在小班时活跃了很多,即便是原来比较老实的几个孩子,也明显的比较喜欢和老师对着干,上课时拿着笔在脸上手上乱画,吃饭时用手把饭玩一会再吃,玩积木时随意摔打,户外活动时争夺玩具,……对老师的话视而不见,这些孩子是怎么了。我们老师该怎么办?

在读《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这本书时,有一个小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小小“破坏王”。它告诉我,孩子爱搞破坏是有许多的原因的:1、好心却办成了坏事;2、只是感到非常的有趣,随兴趣而做的;3、原来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自己不满意的事物有意发泄;4、用以要挟成人,满足个人需求。而且孩子喜欢“破坏”,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并不完全是坏事。

怎样合理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就是关键。针对这四种心理现象,我又学会了四种应对方案:1、面对好心办成了坏事的孩子,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

自己不懂的事要先请教大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2、面对只感到有趣而实施破坏的孩子,要及时制止幼儿的不当行为,让孩子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后的严重性就可以了。3、对于幼儿故意搞破坏的行为,一定要制止,而且要严厉的批评,让孩子尝到有意破坏东西的后果。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就不会再由着性子搞破坏了。4、对于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搞破坏的孩子,我们要先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与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孩子一旦出现不良行为,就要严肃批评,加以指正。

5.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篇五

遇见孩子,也遇见未知的自己!亲子阅读总动员,希望每天推送的文章能给你带来新知、欢笑、感动。动动手指,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吧!大家的支持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心姐姐卢勤的教育经验介绍吧。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享受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我常对儿子说这句话。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下乡插队时,把膝盖摔坏了,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课程),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孩子要“放养”,不能“圈养”,要舍得放手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使用女儿,我也有一句话:欣赏你的女儿,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有个女儿真好!”这是父母对女儿的欣赏,也是对女儿最大的鼓励,它能使女儿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充满乐观与自信,学会善良与关爱。

一个女孩,从小能够得到父亲的关爱,有助于培养她良好的性格、开朗大度的胸怀以及善于交往的能力。相反,一个从小失去父爱的女孩,在择偶时容易选择一个父亲般的男友,或者总是对男性心怀仇恨。

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一片蓝天;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天地合一,万物才能和谐健康地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天下的父亲都该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自己的女儿、欣赏自己的女儿,陪伴女儿在人生的道路上长大。

6.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篇六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成就,他们的成就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梦想、努力、坚持才取得的。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名人故事让我很震撼,也很感动。比如说胡达。克鲁斯一直有一个登山的梦想,但年轻时工作很忙,一直没有时间,直到70岁,她觉得实现梦想的时间到了,就去告诉家人,结果他们大吃一惊,她并没有灰心,她自己去一个俱乐部报名,最后在她执着和努力下终于登上了日本富士山,并创下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纪录,那年她九十五岁。

还有托马斯。穆勒,有一次他在攀登道拉吉里峰的过程中遇到了雪崩,但是他非常冷静,临危不乱对大家说:逃跑虽然是人的本能,但还有一种 更保险的方法就是等。因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虽然雪崩来临,但是他们都毫发无损。等风雪停止后他们继续前进,并顺利地攀上了峰顶。

7.读后感《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篇七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养成每一种好习惯都要有毅力,要坚持,要有耐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这句话一点没错。我们最初的习惯全部来自父母的培养。比如诚信,只有父母先做到诚信,孩子才会诚信。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我们。然而,我们也要付出行动。父母为我们树立正确地榜样,我们也要按照父母的去做。我也从书中看到了很多好习惯。我要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拥有它,使它成为适合我的好习惯。

8.《用一生去忘记》读后感 篇八

现在的人都说自己是沧浪之水,自认为一路走来,再也没什么能让自己心动了。以前总是想,是什么让这些人不再动心了呢?伤害?恐惧?还是心里的`放不下?后来,才慢慢明白,是经历,是一次次的经历摧毁了最初的希望和期待,不愿意再次陷入情感折磨,所以,才会拒绝。

小说的主人公刘嘻哈,从小由富商爷爷刘百田抚养长大,直到大学毕业她都是顺顺利利的,没经过多大的困难,所以当她开始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时,她的天真倔强,注定了她要经过一段炼狱般的成长。亲情,爱情,友情的伤害一起到来,使得她和爷爷十年没有见面,与丈夫分居八年,与朋友则是永远的决裂。最后,精神得到升华的刘嘻哈原谅了欺骗的她的爷爷,回到了等她八年的丈夫曹宁宁身边,虽然还喜欢着苏光夏,却决定用一生去忘记他。兔子,刘嘻哈最好的朋友,她选择了爱情,只有失去友情,对于她,这两种情感,都无法割舍,却不能共存,她一直抱有愧意争取修补她和刘嘻哈的友情,可,终究是徒劳,刘嘻哈不再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那个刘嘻哈了。四季,这个一贫如洗、到广州打工的青年,从一开始一心只想做个好人,到后来的发迹后处心积虑的报复行动,再到后来的幡然悔悟,使的他整个人生都充满了伤感。最令人感动是刘嘻哈和四季之间的感情,它不是爱情,似乎也不是友情,也许是内心同样的善良,让两个人身份悬殊,追求不同的人,能够互相怜悯和同情,刘嘻哈想为四季争取一个公道,与唯一的亲人爷爷决裂了,十几年后,四季感念刘嘻哈为他所做的一切,放弃了报复,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9.成就一生好习惯读后感 篇九

是啊,成功的魅力是无限的,成功的作用也是无穷的,一个由孩子自身努力而收获的成功,如春风化雨,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快乐的种子。我每天在抱怨着学生上课练习不积极,抱怨着学生错误动作屡犯不改……杨冰说过: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来说,是理解、是激励、是宽容和信心,他们从鼓励和肯定中感受教师的爱,对生活充满了自信。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良药,是暖暖的阳光,是潺潺的清泉,是绿绿的春风,是绚丽的花朵……可我为什么不能慷慨地把这些送给学生们呢?总以为严师出高徒,可不拘言笑就是严师吗?一味严厉就一定能教出好学生,就一定是好老师吗?回忆偶尔的课堂上,我被学生精彩的创新回答或出色的动作而打动,不经意地流露出赞许的目光时,学生是那么的快乐,他们回报给我的是更多的快乐,是更多精彩的表现。

上一篇:市长质量奖下一篇:汽车营销模式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