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2024-10-25

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精选8篇)

1.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篇一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摘要:“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正确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意义的思考路径是“从人间到天国”;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消灭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重要理论支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论述和思想,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维护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 王莉莉 Author: 作者单位: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北京,101101 期 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PKUCSSCI 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年,卷(期): ,(6) 分类号: A12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市民社会 意识形态维护 文化建设 软实力 机标分类号: F71 I10 机标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维护与发展指导意义文化建设实践意义理论支点发展过程虚假性新世界历史性旧世界阶级性天国思想路径 基金项目: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6)王莉莉“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正确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意义的思考路径是“从人间到天国”;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消灭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重要理论支点.马...

2.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篇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是对黑格尔国家观的继承与发展,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对国家观做了经典论述。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是以自由意志为基点,阐述了国家是自由意志在伦理中外化的形态。“这种把自己从其自身的形式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就是最高的自由和自己对自己有了确实可靠的知识。”[1]这种自由意志是黑格尔从法哲学角度论述国家的理论起点,因为法哲学是法的理念的展开,而“法的理念就是自由”[2]理解黑格尔的自由概念才能理解他的国家观。黑格尔的自由非简单的规定性,而是一种总体性的概念,它体现了黑格尔对近代自由概念的批判性反思,即对自在的自由及自为的自由的超越。黑格尔真正的自由是从自在自由到自为自由的自在自为的自由,从纯无规定性的自由到无数规定性的自由最后又返回自身达到全体的自由性的真正自由。黑格尔的法作为自由意志的定在,应是在抽象法作为自由意志的外在定在和道德作为自由意志内在定在的基础上,最终一并统一于伦理之中,使自由意志发生了外在转化,形成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3]在黑格尔看来,国家是借助于最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它直接存在于风俗习惯即整体的社会意识中,而间接地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中。黑格尔以自由意志为基点的作为自由意志在伦理中外化的形态的国家是在绝对精神的逻辑基础上论述的,他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这一精神从纯无规定性到有规定性再到对有规定性进行扬弃返回到自身成为包含无数规定性的圆满的绝对精神,国家是绝对精神的实现,国家是现实理论的实现,“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己分为自己概念的两个理想性的领域,分为国家和市民社会”[4]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理念自身的分离,从属于国家,是国家有限性的领域,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代表公共利益,而市民社会代表个人利益,国家代表的公共利益通过对市民社会和个人利益的扬弃达到了包含特殊利益的公共利益。国家通过个人既作为市民又作为公民这一中介实现了由市民社会向国家的过渡。黑格尔运用其哲学的思辨与抽象把资本主义追求的自我利益最大化通过绝对精神的方式扬弃了。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其国家观的本质进行了有力批判,“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5]。《德意志意识形态》彻底超越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抽象,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观,这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国家的前提是现实的,而不再是思辨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6]第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基于现实的基础,指出国家是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形成的现实存在的虚幻共同体,而非黑格尔所指的地上行走的神物,进而明确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非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7],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8],《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此说明了国家是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这里所指的市民社会不是指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构成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发源地,后称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的国家是立足于阶级社会的国家,国家作为虚幻共同体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结果。这些充分体现了国家是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由市民社会决定的,而非黑格尔所指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理论渊源,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扬弃与超越。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包含了国家的产生,国家的发展,以及国家最终消灭的历史发展趋势等内容,这些都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形成的国家观。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的产生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阐述了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不再是以人类思想的思辨为前提,而是以现实的人类历史生活为前提,并且深刻揭示了国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最后立足实践不断超越国家消灭国家从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指出了国家产生的三个前提:物质生活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繁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了“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9]。这表明没有物质生活生产这一物质前提人类无法生存,国家无法形成。其次,马克思阐明了国家产生的第二个前提是“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即物质资料再生产。有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国家的历史形态才能更替,人类历史才能进步。最后,马克思提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1]是国家产生的第三个前提,没有繁殖,人类不可能继续发展,国家即使产生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在这些前提下生产力、交往形式不断变化,在市民社会作为交往的社会组织基础上形成了国家,国家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的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的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分工和私有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论述了,在人类历史活动中,分工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的实践活动,起初只是自然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2]。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13]。这些论述表明了分工和私有制是在现实的生产和交往中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随着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正是由于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14],国家是在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分工和私有制下,人分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单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共同利益始终存在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国家则充当了解决矛盾的角色。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分工和私有制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与现代分工和私有制相适应的现代国家,“现代国家由于税收而逐渐被私有者所操纵,由于国债而完全归他们掌握”[15]。在分工和私有制下,国家成了调节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虚假共同体。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但是从根本上仍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

3、国家最终“消灭”的历史发展趋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国家不再是永恒不灭的真理,而是虚假的共同体。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成为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存在利益的尖锐对立,无产阶级虽承担社会负担,但不能享受社会福利,无产阶级由于利益冲突的竞争而无法生存陷入绝境,导致无产阶级“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16]。国家的本质是虚幻共同体,资产阶级不会实质代表公共利益,只会代表本阶级的利益,所以无产阶级为了争取自身利益实行彻底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共产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在消灭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包含着对自身阶级性的否定,当一切阶级都被消灭后,建立在阶级之上的国家也会随之消灭。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国家这一虚假共同体只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个人不得不生活在异化中,处于被物的社会关系所支配的状态,并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社会的各个人迄今借以表现为一个整体的那种形式即国家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17]个人只有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推翻国家这一虚假共同体,处于自觉的真正共同体中才能以人类自身能力发展为目的本身,从必然王国真正过渡到自由王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发展最终会以人类本身为目的,国家这一虚假共同体的消失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立足于社会实践,揭示了国家产生、发展以及灭亡的历史趋势,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国家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职能,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并且呈现怎样的形式,最终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统治。人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国家将从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再到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国家最后也会消失,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然而现在社会还没发展到高度发达的程度,国家仍然有存在的意义,在维护国家阶级统治职能的同时,应当尽量扩大国家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结语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一方面,《德意志意识形态》说明了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科学揭示了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国家的发展以及国家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阐明了人们立足社会实践,进行社会革命,必然消灭国家这一阶级统治的工具,实现共产主义,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揭示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所具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及现实主义态度。另一方面,《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使我们对国家树立了科学的认识,国家虽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然而现阶段,国家仍然是客观存在,有存在的意义。国家作为虚幻共同体不仅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阶级职能,而且具有以共同体形式存在的合理性及公共管理的职能。所以我们应当立足当下承认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在维护国家阶级统治的同时,尽量扩大国家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向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迈进。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虽然历时已久,但是对于现代国家的建设与治理,以及解决现代国家的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篇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6-0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845-1846年共同著作的一部哲学巨作,主要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基调,首次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最初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此著作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并基于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综合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科学内涵应该包括以下相统一的三个方面: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规定。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阶级,消灭旧式分工。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揭示,指出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并且共同的劳动生产能力成为共同财富,所有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才真正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将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定。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某种历史束缚进而推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在《资本论》的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正式提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他們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共同的关系……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1],它的出现是个历史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人与人之间没有形成丰富的联系,单个人表现出原始的全面性。这种原始的全面性与人类的蒙昧和野蛮相伴,是人类发展的低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工人阶级深切意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并利用资本本身消灭资本,以排除这种限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所代替,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的物质基础。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和历史的产物。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规定。

人的完整、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规定是根据人的不平等、畸形和不自由发展提出的,体现出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规定,回答人的全面发展有哪些具体内容的问题。在旧式分工下,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这样的形式:畸形的发展——人的某一方面才能得到了发挥,而其他方面的才能却得不到发展。不自由的发展——人的活动受各种客观的限制,长时间只能从事一种操作,不能自由变换。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的自由、完整发展。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给人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才会给人们提高自由的从事科学、艺术、社会交往以及其他活动的时间,才会使闲暇时间增多。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会逐步消灭旧式封锁导致的工农差别,给人一个平等发展的空间。”[2]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越高,标志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越深刻,人就越有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越全面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人类能够进步和发挥在那,原因之一就是人会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传授教育活动,把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经验和技能通过教育由少数人掌握变成多数人掌握,并且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人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恩格斯也指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4]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马克思认为,人除了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精神需求。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当代社会不仅需要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全面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我们要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从而广泛地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建设先进文化要求立足现代社会实际,面向世界先进文化发展前沿,塑造具有当代社会特色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陶冶人民的思想情操,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德意志意识形态 篇四

伍胤鸿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彻底清算以及建立唯物主义史观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做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再去研读这部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人的解放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意识形态理论中产生一些启示,这些启示对我们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的解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意识形态理论;启示

作为唯物史观建立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著作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彻底的清算的同时也建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当代中国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引领的。从经典文本中寻找对当代社会建设有启发性的理论是很重要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标志

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大约在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期间。1845年春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会面时就商定:“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1]学的形式来实现的。”这本经典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创作《神圣家族》之后的另一篇巨著。因为各种原因《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发表,后世的译本存在与原文意思不符的现象,但是这不影响人们对重要理论的理解。通过这部著作马克思恩格斯想去建立并深化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利用这样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来完成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

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过两次重要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转变。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成书正是这两次转变大致完成标志。这部著作基本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哲学发展史上书写了一页华丽的篇章。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理清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结论的进一步升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揭示标志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科学的正确把握,同时也为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形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理论以及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1.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人的解放思想的问题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史观的批判,提出了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现实的人。在第一卷第一章中写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这里的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②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是历史的、现实的人,在受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条件下,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存在基础。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他的所有的生存基础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历史性

[2]的。此外这里说的“现实的个人”不能和“孤立的个人”等同。“现实的个人”要与其他个人形成一定的联系而且属于一定社会形态。在这里我们可以将“现实的个人”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相结合。首先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要注重发展有质量,这就要求用新理念去引领新常态。新理念与新常态也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也是建立在旧理念和旧常态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忽略了旧理念和旧常态中的合理成分,这样对全面发展不利。此外我们在发展的时候要有大局观,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在全世界发展中寻求有利成分为我国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在人的解放过程中,分工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耕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③“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④“分工的各个不断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态。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

⑤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的,而与此同时分工也在不断地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与分离。而在分工不断发展的同时所有制也随之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简要介绍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而这些所有制在本质上就是私有制。“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

⑥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不同的人因为物质条件的差异产生了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差别,正是这样的差别使得阶级的出现。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对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从属与社会利益,但是个人利益总是将共同利益认为是“异己的”力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在共同利益的约束下变得难以前行,这样不仅对于个人利益的发展有抑制,同时在对共同利益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分工和所有制的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目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物质生产并没有达到完全公有制的要求。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肯定,其次利用多种所有制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公有制的发展。其次在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方面我们可以延伸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2.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8.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3.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不允许有个人利益的追求,相反个人利益的追求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展现极大生命力。但是这里的个人利益追求并没有脱离共同利益,政府的作用不仅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合法追求,同时也在推动共同利益的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当代启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放在了“历史”的角度下去探讨。“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①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在生产力决定下的基本的社会关系正是由需要和生产所决定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共同组合起来产生了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产生了“历史”。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也从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的基②础。”将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将改造世界的[3]历史活动与人结合,人与历史的发展变化不再分离。我们可以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目前我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要认清基本国情,我们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认清“历史”,准确把握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更好地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找准方向。其次在对人的发展问题上,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能将人与历史和现实相脱离。

3.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

[4]对唯物史观的论证为今后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青年黑格尔

③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④⑤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⑥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阐述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多种文化并存发展,去粗取精,全面发展。其次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问题。大数据时代,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往往会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和冲击,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好各种意识形态间的矛盾和问题。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吸收其他意识形态的有利成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3.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5.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5.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参考文献:

[1]许俊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04)

5.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五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在这本著作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该书虽然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获益匪浅,感受到了它重要的启迪意义。

分析书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对于其历史出发点的看法,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的指出了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的观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理解了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后,引起了我对人的本质的一些思考,首先,“感性的活动”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得以存在的方式,马克思首先注意到,人的第一个存在对象是自然,因此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同样,自然只是在以人为存在对象时,它才从它的最高产物因而也是最新对象那里获得了“人的自然”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于人与自然的互为对象性,而人与自然同一性的生动不已的关系却在于主体的人的对象化和客体的自然的“人化”。所以,没有主体的人的对象活动,没有自然界的“人化”,或者说没有“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没有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自己的存在。同时,马克思注意到,人的这种“生产生活”是在“需要”和“满足”这一链条、开放、互生的关系中持续不断地展开的。这一展开,一方面使作为人的存在的对象的自然日益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也使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日益成为“人的自然存在物”的人,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这种生产实践的不断展开是人类整个历史持续不断的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必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又由这种满足和生产活动引发新的需要。“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就是这样以自然为对象存在,在“感性的活动”作用下,循着“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运动,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只不过是人的“感性的活动”在时间中的一种展开。

第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全部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结构,是人的现实的生存境遇或人的生命活动的现实。《形态》中,马克思这样概括自己的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我们认为马克思对自己历史观的这一概括,最明白不过地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整体揭示,以及对这一整体境遇中人的各种生存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描述。马克思还进一步地指证了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1)意识形态是世俗基础本身分裂的结果。(2)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意识形态具有思辨目的论和抽象普遍的形式。(4)意识形态总是歪曲颠倒现实的关系。正是意识形态的这些特点,它实际地透露了现实世界中人的不同生存状态。所以,马克思又指出,对意识形态必须进行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从理论上说,不揭示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秘密,就不能去除意识形态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境况的歪曲和对自身的掩蔽。从实践方面说,既然意识形态是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分裂,是从内部对立的人的生存状态中产生的,那么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就意味着实际地“改造工业和社会制度”,意味着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对立,而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其目标指向的是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

最后,“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是人倾向于未来的最佳生存状态。《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偶然的个人”和“虚幻的集体”这样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随着人的生活进展,“异化”现象终究会得到“扬弃”,而“偶然的个人”和“虚幻的集体”也将最终为“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所替代。这是“感性活动”的主体的价值取向,也是历史运动本身的逻辑必然。共产主义就是对这种价值的认定和逻辑必然的揭示,其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在人的对象性的现实关系中可能得到的解放。通过对《形态》整个思想的阐释,我们看到,当马克思把“感性的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并循着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时;当马克思把“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作为“人类解放”的一种终极可能和最佳生存样态时;当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全新世界和关系的获得不是一个理论或伦理问题,它的现实性在于处在非人的生存境遇的人对既在世界和关系的实践地扬弃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实际地道出了人的存在的秘密。无怪乎,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这样评价道:“人们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共产主义的学说及其论据,但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看来,确定不疑的是,一种对有世界意义的东西的基本体验在共产主义中自行道出来了。”海德格尔的这一评价无疑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马克思作为一位当代哲学家,他对人的存在的澄明,是在新的存在论哲学基地上,通过去除理性形而上学,洞穿意识形态的虚幻,着意于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返回“存在本身”,而通达“存在之真理”的。因而,任何站在近代哲学视域中去读解马克思,都只可能造成对马克思学说真实意义的“遗忘”。

理解了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应当是人,但这种人不是任意想象的、抽象化的人,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特别指明了“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活动的人。联系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若从“现实的人”出发,就会把今天的十几亿中国人正在想什么、正在干什么、正在追求什么,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就会真正懂得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必须“了解国情、分析国情、把握国情”的深刻道理所在。

其次,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头足倒置,用范畴和意识来演绎现实人的存在和生活。实际上,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新生活的创造者,总是不断地把生活实践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新的生活实践会不顾原来的思想意识而按照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观念,依据社会生活的新经验,不断地发展理论。

再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穷的普遍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三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和一切上层建筑的存在与发展。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使中国的贫穷现象有了根本改观,这一切恰恰来自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发展。现实人的普遍交往,可以带来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转变。两位导师认为,古代的落后民族由于受到狭隘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制约,人与人的交往只是在极为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其生存空间只能是狭隘的地域性存在。近代社会随着人的普遍交往的扩大,欧洲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巨大高涨,地域性市场逐渐向世界市场过渡,“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世界历史的眼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交往和社会开放意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就很可能停滞在落后、封闭、狭隘的社会生存空间中,我们民族历史的发展就永远达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完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6.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有感 篇六

摘要:作为工科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没有过多接触到马克思,进入大学虽然上过关于马克思课程,但是没有考研的打算所以当时也没有认真的去学。懵懂的我直到选修了这门课程,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能上全所以的课,但是为了写这篇论文浅谈也做了一些准备。主要写了一下我对马克思的认知以及我所参考资料的理解和根据我大学学的相关课程、大一的入党培训。有些观点是我借鉴别人的,还有些想法是个人拙见。关键字:马克思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重要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突出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关键。

二、德意志形态

全面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墓本的原理;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关系”巴想;第一次表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应该说,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和《德意志形态》本身的思维逻辑这纵横两方面进行考察,这几种说法又都还没有真正落到最深层的范畴上,也没能揭示出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比如,说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轮廓,但它是从什么基础出发进行这种勾画的,其一系列原理的核心物在哪里,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能回答的。故其研究只是浅层的,而非根本性的。

个人认为《德意志形态》最核心的思想是科学的物质生产范畴的形成和发挥。它是的理论基石和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三、感受

据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3—1852年间,是有众所周知的革命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虽然书中是以唯物主义谴责了唯心主义并且阐述了法律、道德的观点以及其他宗教信仰。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内容方面的变化。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也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意识形态的存在前提是人类的存在,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人类的发展阶段的本质是需求不断提高,从本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一切历史冲突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理想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且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已经证明,马恩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论断是科学而有预见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为了使之成为活生生的、永不枯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它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来的基础,还是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前进。马克思逝世以后,首先是恩格斯,后来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其他许多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根据自己的时代,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7.《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篇七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整部书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各种内容。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确,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掩盖它给当下个人所带来的真实境遇。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每个人都是不能忽视的存在,不管是伟大的英雄还是普通的人民,只要他存在着,就一定为历史的创造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会提出诸如“人类的历史不是英雄的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伟人”的观点。

然而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历史的呢?文章为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另外,通过两个“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一个是精神生产活动,一个是人类的繁殖”,我们可以全面的认识到,应该把社会活动看作是三个方面。从人类的祖先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并且至今发挥着作用。人类历史缺少了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寸步难行,但是总有一种意志力图以第一个前提的基础性打压本该齐头并进的其他活动。正是这种妄图以整体的人压制个体的人的意志,企图以封建思想摧残平等自由的精神!所以为了粉碎这种封建思想,广大群众必然联合起来,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民主国家。这个过程坎坷重重,一轮又一轮的阶级斗争在历史舞台不断重演。“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在这里,国家代表的不是单个利益,也不是全体利益,而是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同样存在弊端。共同利益是彼此牵制而相互妥协的表现形式,相当于国家就是“强迫”的代名词,在这种“强迫”中应该容许妥协的各方在适度的范围内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提示我们要从对“主体性”的探讨转向对“主体间性”的研究,透过“主体间性”的特征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意识形态的特征和本质。

8.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篇八

班级:10政本姓名:吴鸿学号:201006074012

首先,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做人做事面前都很务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的事,我绝不像有些人一样,对于不懂的东西却刻意用美化了的辞藻来夸大其词,对于懂的事我会直接·简单的表达出来。所以,在本读后感中,有些观点我认为是对的。那么,我会直接把它摘抄下来。有些观点我认为有待思考的,我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我认为对一个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诸多观点。本人没有在完全了解和透析的情况下,亦不敢多发揣测,甚至有时我在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不知道是作品太深奥了;还是本人愚笨,确确实实的读不懂。但是,后来想想读不懂也很正常。人家倾其一生来研究人类的发展规律,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作者对人类发展规律方面的一旷世之作。如若我们几下子的功夫就把它完完全全的理解和透析,那么,我只能说你比写出这“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的马克思还要天才。所以本人只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知识水平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个别观点的进行论述和理解。下面关于历史的认识:赞同的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是为了生活,人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这时学会了生产的人们,也就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市民社会是在过去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受生产力的制约,又制约着生产力的一种交往形式。它包含着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各个个人的一切物质交往。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所以,可以这样说,市民社会是所有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表演的舞台。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

不赞同的观点:“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可否认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在创造

上一篇:幼儿教师个人优秀心得体会下一篇: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