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精选9篇)
1.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篇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点1 货币的本质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卷上,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学会判断一物品是否为商品;②货币的本质;③学会区分货币的几个职能;④国家与纸币之间的关系;⑤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及相应对策。
考点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②信用卡与支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③信用卡的特点和作用。④区分外汇与汇率;⑤汇率与币值之间的关系;⑥学会判断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考点3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本考点既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以同学们最怕的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决定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②牢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把握四对关系(价值量、价值总量分别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③稳定物价的措施可以有哪些?
考点4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本考点为必考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明确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价格变动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②学会分析各类曲线图(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和不同商品的影响的曲线等曲线图);③要清晰互补品和互为替代品内部价格变动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考点5 消费及其类型 考前提示:
①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分别有哪些以及扩大内需或者促进消费的经济生活措施有哪些? ②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动的意义;③区分不同的消费类型。
考点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前提示: ①区分不同的消费心理;②消费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③学会通过材料分析判断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 生产与消费 考前提示:
①掌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并学会区分到底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②理解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③生产者应该如何应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或者说消费对于企业经营有何影响?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及其措施。
考点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考前提示:
①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②区分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③国有经济包括哪些经济形式? 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⑤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区别;⑥非公有制包括哪些经济形式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⑦国有企业改革或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考点3 企业 考前提示:
①企业的含义以及典型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②我国主要的法定公司形式是哪几个?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③公司的组织机构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④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及其意义;⑤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选、主(启示、警示、措施、建议)】
考点4 劳动者 考前提示: ①就业的意义;②学会判断不同的就业观念;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意义和途径;④怎样解决我国就业难或者用工荒的问题?或者劳动者应该如何实现就业?
考点5 理财方式的选择 考前提示:
①储蓄存款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 ②存款利息怎么计算? ③区分商业银行的几大业务;④利率变动对其他投资方式的影响;⑤区分股票和债券的含义;⑥股票、债券的收益来源分别是什么? ⑦储蓄、股票、债券收益性和风险性的排序;⑧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收益性和风险性排序;⑨商业保险的类型、订立原则以及去社会保险的区别。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考点 分配制度 考前提示:
①掌握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②重点区分不同类型的分配方式。要判断是哪一种分配方式,首先要判断是哪一种性质的经济,其中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村民之间承包土地所得收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经济收入一般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收入一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考点2 效率与公平考前提示:
①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②结合“基尼系数、收入差距、社会保障”等社会热点话题以依据型或者措施型的形式出现考查促进公平的依据或措施。
③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考点3 财政 考前提示:
①财政收入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③税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④财政收入与GDP、企业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⑤财政支出的用途;⑥学会判断财政收入的作用的具体表现;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对比;⑧注意财政作用体现型、依据型主观题的作答。
考点4 税收及其种类 ①税收的地位;②税收有哪几个基本特征?这几个基本特征之间有什么区别? ③税收的种类有哪些?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分别是哪两个?区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④税收有什么作用? ⑤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⑥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⑦依法纳税的意义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单元比较困难,写详细一点!考点1 市场经济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4个知识点——资源配置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和市场秩序。复习时要掌握:
(1)资源配置包括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2)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3)市场调节的优点与不足;(4)如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测试重点】
该考点的测试重点是市场调节和市场秩序。
首先,在“资源配置”这一知识点通常以选择题题型出现,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考点容易被偷换概念,把“市场”更改为“政府”或者“宏观调控”混淆考生视线;其次,市场调节一般以两种题型出现,一是选择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要区分市场调节3大不足,特别是自发性和盲目性,自发性突出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行为,盲目性突出的是追求利益一哄而上,无利可图一哄而退;二是“为什么类”的主观题,考查为什么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再次,市场秩序通常结合食品安全问题或产品质量问题等经济社会问题考查原因型和措施型主观题,比如:“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分析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原因型);而措施型的主观题常考设问为“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或者“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此类题目可根据上述原因对症下药,延伸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考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3个知识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复习时区分这三个基本特征即可。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记忆方法,就是字词串联法:公鸡沐浴练内力(公鸡:公有制基本标志;沐浴: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内力: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内在要求。)
【测试重点】
本考点的测试重点放在“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通常以选择题、体现型主观题和措施型主观题三种题型出现。
在选择题中要注意区分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偏重于通过财政、货币、价格等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法律手段则是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法律形式实现,而行政手段一般是通过下达行政命令指示的形式实现。
还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题的选项中经常出现的“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型主观题一般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考查体现的是哪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因此,不管在做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一定要先搞清楚。
措施型的主观题一般跟市场经济结合考查“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或者“如何调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种措施型主观题的设问一般为“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市场规律、宏观调控、市场规则、信用制度”等方面进行答题,在答“宏观调控”时注意表述完整——要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考点3 全面小康 【复习说明】
本考点包括2个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测试重点】
本考点主要是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简单来说,“全面小康”是比“总体小康”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在主观题中通常以一句话出现:“材料做法„„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考点4 科学发展观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4个内容,其中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在复习时注意区分和理解这4个内容对应的内涵即可。
【测试重点】
本考点一般有三种考法,选择题、体现型主观题和措施型主观题,其中最常见的是选择题和体现型主观题。因此在复习时要求各位考生区分不同的内容和内涵。
选择题主要以体现型主观题为主,跟体现型主观题一样,通过材料分析说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哪一条内容;
措施型主观题常考设问“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答题模式为“必须把„„作为„„”,另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经济生活整本书“怎么办类”主观题万能句,答必有分!
考点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复习说明】
本考点主要内容是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本单元第4个考试重点,也是经济生活高频考点。在复习时要掌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方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死记硬背很容易遗忘,在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记忆时可运用关键词串连记忆法进行记忆,比如“创新城乡资源结构”,用一句话记一段话。
此外,还要注意每一个点下面的具体的措施,如: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
【测试重点】
本考点一般结合“环境问题”、“城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以图表型(体现型)、意义型和措施型的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读表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比如:“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广东)”、“提高城镇化率水平的意义”、“如何提高城镇化率水平”等
考点6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两大知识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载体、实质、影响和措施;二是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怎样对外开放。在复习时要注意:
(1)区分经济全球化的3个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贸易摩擦给我国对外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3)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4)区分国际经济组织——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测试重点】
本考点测试重点是“对外开放”,通常结合贸易摩擦、经济危机、出口企业生存问题等国际贸易领域出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或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遇到类似问题,可运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利用外资、技术创新、引进来和走出去、国家贸易规则、对外开放原则”等知识点进行作答。
2.高一政治期末总复习的知识点分析 篇二
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3.初二期末历史复习题有哪些 篇三
1 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2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涉及到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3 下列各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 解放了土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③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1957年10月,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的是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钱塘江大桥 D 芜湖长江大桥
5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新中国的成立 D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 抗美援朝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时期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是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8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A.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
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10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A 孙中山 毛泽东 B 毛泽东 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 胡锦涛
11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税收自主 C 民族地方政务自主 D 民族事务自理
12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一国两制”构想
C 尊重历史与史实 D 香港的顺利回归
13 “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信息
① 汪辜会谈 ② 江泽民提出了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③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14 某旅游团要去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基地,他们应该去
A 北海舰队 B 南海舰队 C 东海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
15 今年(20)是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周恩来同志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下列属于周恩来参与的重大活动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④周恩来会见秘密访华的基辛格
A.①②③④ B. ① ② C. ①②④ D.②③④ <
16 在学校举办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展活动中,其中的一幅图片下的注释为: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这幅图片应是( )
17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
A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B 研制导弹、原子弹获得成功
C 提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业救国
18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将此说法变成现实的是
A 计算机网络技术 B 自动化技术 C 航天技术 D 激光技术
19 苗苗说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那年出生的,请你算一算她今年多大了
A 16岁 B 22岁 C 25岁 D 30岁
20 右图是许海峰为新中国夺得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请问这是在哪一个体育项目上获得的:
A、体操 B、乒乓球 C、射击 D、排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1题14分,22题10分,共24分)
21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14分)
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某班同学们为开展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请回答:
①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2分)
②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4分)
③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4分)
④以上图片资料中,都有同一位人物出现,请你谈谈他的一生对我们今天青年学子有何启示?(4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⑴请根据上图设计表格,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的变化:(表格设计正确合理3分,内容填写正确4分)
⑵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3分)
三 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26分)
23.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九年级某班同学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就,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思路设计。(26分)
(1)第一学习小组同学要按下列思路设计一套(4枚)纪念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请你按他们的设计思路,填写所缺内容。(8分)
人物篇 会议篇 改革篇 开放篇
典型事例 邓小平② 安徽凤阳小岗村 ④
理由 ① 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③ 对外开放的窗口
(2)第二学习小组同学要围绕“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主题来收集材料,请你帮他们完成材料的收集。
①写出至少两种收集材料的方式。(4分)
②第二学习小组应从人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来收集材料?(4分)
(3)第三学习小组同学要通过“历史展板”,从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科技、教育、文体等方面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下图是该组同学在经济板块展示的一幅图,想一想,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6分)
4.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篇四
初一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而散,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复习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要配套、作业要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结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本学期共六章内容,通过复习学生应熟练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有关整式的运算﹑角度的运算、近似数等方面的问题;2.有关平行线、三角形全等等方面的说理问题;3.用尺规作线段、角和三角形等作图问题;4.识别变量之间关系图等识图问题;5.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知识既有数、又有形,都是今后学习的基础。故要求学生必过双基这一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所学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下面就复习方法和和应注意的问题概括如下:
㈠计算问题
⒈整式的运算包括整式的加碱运算、整式的乘除运算。整式的加碱运算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整式的乘除运算的基础是幂点运算,所以掌握好幂的有关运算法则非常的重要。单项式的乘除运算又是多项式乘除运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复习好单项式的乘除运算。
另外,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也是整式运算的重点内容。在运用乘法公式时,要注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灵活运用。在有关的计算题中,还应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
⒉角度的计算包括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以及平行线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三角形中有关的角度计算问题。解决余角﹑补角的有关计算,关键是理解什么是余角﹑补角,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解决平行线中有关角度的计算问题,关键要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及对顶角的概念,找出所求结论和已知条件﹑图形的联系。
⒊近似数的有关知识:在确定近似数所精确的数位时,特别要注意一些带有单位的数。如近似数1.23万精确到百位,而不是精确到百分位。
㈡说理问题
⒈解决和平行线有关的说理问题,应掌握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的特征。说理要清晰,条件要充分。对于具体的题目,要注意已知条件与图形语言相结合,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分析问题。
⒉解决和三角形全等有关的说理问题,关键是要掌握所学过的“SSS、ASA、AAS、和SAS”这四种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在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除了应用“HL”去识别外,也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上面四种识别方法。说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图形中隐含条件的发现和应用,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
㈢作图问题
用尺规作三角形。
应当学会以下三种尺规作图:(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三角形。
对于一些复杂的作图题,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图形已经作出,画一个符合条件的草图,再根据这个草图进行分析,找出作图方法,然后动手画图。
㈣识图问题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先要弄清楚所给图像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一般情况下,从图像上的点向横轴引垂线,那么垂足处所标注的数据就是自变量的值;从这个点向纵轴引垂线,则垂足处所标注的数据就是因变量的值。当然,识别图像还应当根据题目的叙述,结合变量之间的关系,对照图像认真观察、分析。
㈤知识的应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利用可能性可以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利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解决测量距离问题。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构建出与之相符合的数学模型,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5.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有哪些 篇五
1、城市主要功能区有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等。城市内的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各功能区没有明确的界线,且某功能区只是该区内以该种功能所占土地比重最大,其它功能用地比重较小。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区,它又可以分为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两类。
3、城市中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与低级住宅区相反方向;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质量较差。中级住宅区一般位前两者之间;
4、城市的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区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布局的原则有市场最优、交通最优两条,前者要求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人流集中区,经营以零售业为主;后者要求商业区布局在交通环线与出城干线交汇处附近附近,经营以批发业为主。
5、城市中的CBD是指城市中心商务区,主要功能是商业活动中心和各种服务中心。
6、城市工业区主要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和郊区、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地带。在城市的发展中,工业区布局的趋势是不断向城市外围迁移、扩展,这是因为市中心在发展中,用地越来越紧张,地租昂贵;交通捅挤;工厂加剧环境污染等;
7、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因素(即愿付地租的高低),其它因素还有居民收入差异 城市发展历史 民族、种族 宗教等。
8、读图2.7,认识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同心圆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同心圆模式由内到外功能区依次是中心商务区 过渡地带 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 通勤带;(2)扇形模式城市中心是中心商务区;横穿城市的是沿交通线的轻工批发区,该区两侧是低级住宅区,两区占居城市的一半;城市的另地半是中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3)认识多核心模式城市中的各功能区的分布。(轻工批发、低级住宅集中在城市一侧,另一侧是中高级住宅)
9、在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两种城市地域结构中,低级住宅区往往与轻工业区、商业批发区分布在一起;低级住宅区与高级住宅区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城市的相反两侧;中级住宅区则分布在低级住宅区与高级住宅区之间。
10、影响城市内区域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度和距市中心距离;一般距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穿过的道路越多地租水平越高;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水平越高。
11、读图2.8,分析:(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递减,但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地租变化的递减率不同。(2)根据付租能力,OA区最可能成为商业区,AB是住宅区,BC是工业区。
12、读图2.6,分析:(1)香港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尖沙嘴 中环等市中心区,影响因素是主要是市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集中;(2)中心商务区的外围是混合用地带;(3)高级住宅区主要分布在混合地带外侧;影响因素是远离闹市区、环境优美地区;(3)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市中心区,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13、纽约市住宅区中有黑人集中的哈林区、华人聚集的唐人街等,这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区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民族、种族因素;
1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规模较小,土地利用混杂,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市中心因近市场 交通便捷等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聚集。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和市区第三产业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环境,市区的工业纷纷向外缘搬迁,市区原工业用地改造为商业和其它用地,城市空间结构随之形成和变化。
15、比较图示两种城市空间结构方案:(1)较合理的是方案方案二。(2)方案一中,住宅用地集中在市中心区,被工业区包围。这种结构容易产生:居住密度过大、居住环境难于改善;B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C居民区环境被四周工厂污染等问题。(3)方案二中,居住地比较分散,这样可以:A降低居住区的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且易改善;B减轻交通拥挤;C卫生防护带可以减轻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4)由上分析可知,合理布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分区),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和工业等区的关系。住宅区与其它工作地点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目的是方便职工上下班,创造舒 生活环境;排放废气的工厂应布局在居住区的盛行风下风处的郊外,排放废水的工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远离水源地的地区,工厂区与住宅区间应建卫生防护带。(5)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时基本原则是使各区既有便捷的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影响。
16、城市的服务功能是指城市为所在区域提供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居民到城市购物、寻求服务等;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内 附近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地区。即所有到该城来购物或寻求服务的区域都是该城的服务范围。
17、城市的服务内容(种类、级别)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越少、范围越小、能提供的服务级别越低;反之,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范围越大、提供的服务级别越高;
18、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城市等级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低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19、读图2.13德国南部及周围的城市体系图,分析区域城市等级体系:(1)不同等级城市数目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 ;(2)不同等级城市间距离的关系是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3)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是较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较低级城市的服务范围;(4)整个地区而言,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低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20、城市化是人口向城镇集聚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1、读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图:(1)图示地区城市数目增多,一些城市等级提高。(2)上述变化反映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个过程就是城市化进程。
22、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水平常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指标,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3、读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城市化这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于工业革命,起步较早;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晚,经济水平发展水平低;(3)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的速度较慢,原因是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速度变慢;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速度较发达国家快,速度快的原因是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24、读图2.20城市化进程示意,由图:城市化的进程可分为初期加速 后期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缓慢;加速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这时期随着人口、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当小汽车普及后,出现城市郊区城市化的现象,表现为许多人与企业向郊区迁移。后期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缓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5、读几个国家的城市过程:(1)分析图示国家城市开始时间差异发达国家起步早,开始与工业革命;(2)目前各国城市化所处阶段:英、美、日、巴处于后期,印度处于初期阶段;(3)分析目前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目前英、美、日、巴发展缓慢;印度可能加快。
26、读图2.22 2.23 2.24及相关材料,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和英格兰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7、城市地域的日益扩大,土地的利用方式改变,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1)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土地的质量下降;(3)影响水循环,改变水的降水 径流 蒸发等;(4)影响气候:形成城市与郊区间的环流,产生“热岛”效应,影响风的速度、方向等;
28、合理的城市化可改善城市环境,表现为实施平整土地 修建水利设施 绿化环境等措施,实现环境的良性发展;不合理的城市化则可能再现环境污染问题。
29、读城市环境污染问题:(1)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厂、居民炉灶、交通工具,主要危害是城市空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2)城市水污染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主要危害是水质下降、危害生物、人体健康;(3)城市噪声污染主要污染源是交通 工业 建筑施工 社会活动等,危害是损害人体健康;
30、读图2.27我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分析:(1)1995~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约是1%,结合我国人口总数,推算期间我国每年城市新增人口约1200万左右;(2)根据上题计算结果和你的生活体验,说明城市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环境承受压力加大,总体环境质量下降。具体是①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②地表地面环境改变使地下水、地表水循环、水质下降③局部气候改④导致环境污染加剧⑤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⑥就业压力大(3)试提出缓解上述压力的措施:合理规划城市,是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加绿化面积。
6.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篇六
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
A. 时 B. 天 C 分
2.浮力的方向是向( )。
A.下 B.上 C.四面八方
3.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 )。
A 1小时 B 1分钟 C 1秒钟
4.(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石英钟 B摆钟 C燃油钟
5.摆长( )摆绳的长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6.( )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天体运行论>。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布鲁诺
7.根据生活实际和实验测量,影长最长的季节是( )。
A春秋 B夏 C冬
8.傅科根据生活中的发现,用傅科摆证实了地球在( )。
A静止不动 B公转 C自转
9.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的是物体在( )的体积。
A水面下的 B整个物体的 C水面上的
10.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
A东九时区 B西八时区 C东八时区
11、北京和乌鲁木齐,( )先迎来黎明。
A北京 B 同时 C 乌鲁木齐
12、秋分时节,太阳直射在(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13、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秋 B夏 C冬
14、在不同的夜晚同一时间观察星座,会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
A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15、在星座旋转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
A太阳 B 月亮 C北极星
二、判断(每题2分,共30分)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 )
2、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 )
3、夏天架电线应该把电线绷得紧一些。 ( )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5、恒星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 )
6、四季的形成只与地球公转有关。 ( )
7、只有北极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没有。 ( )
8、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 ( )
9、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黑夜现象。 ( )
10、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
11、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一时间敲响的。 ( )
12、不同的金属导热性能都相同。 ( )
13、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也变大。 ( )
14、不同摆幅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 ( )
15、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 )
三、连线(8分)
空气 塑料
热的良导体
暖气片 水瓶塞
泡沫平底锅
热的不良导体
木头 铜钥匙
四、举例(9分)
1、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时间流逝的痕迹?(3个)
2、写出你自己在1分钟内能完成的事情。(3个)
3、当我们冷的时候,我们经常用那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3个)
五、简答(每题5分,共15分)
1、对于北极星“不动”,你怎样解释?
2、啤酒瓶里面的啤酒不会装满,这是为什么?
3、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六、实验(8分)
1、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如果实验中用手电筒和乒乓球作为实验材料,那么,乒乓球代表( ),手电筒代表( )。
我们可以画出实验的示意图来,用箭头表示手电筒和乒乓球的运动方式和方向。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 2、B 3、B 4、B 5、、A
6、B 7、C 8、C 9、A 10、C 11、A 12、B 13、C 14、B 15、C
二、判断
1、√ 2、√ 3、X 4、X 5、√
6、X 7、X 8、√ 9、√ 10、√
11、X 12、X 13、X 14、X 15、√
三、连线
热的良导体:暖气片、金戒指、平底锅、铜钥匙
热的不良导体:空气、塑料、泡沫、水瓶塞、头发
四、举例
符合生活实际即可得分
五、简答
1、参考课本P83,意思表述不完整酌情减分。
2、答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瓶子装满容易炸裂即可。
3、参考课本P87,思表述不完整酌情减分。
六、实验
乒乓球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
7.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篇七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 、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1:1000和1: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_______,较小比例尺是___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高一英语期末复习方法介绍 篇八
词汇只有通过使用来巩固,因此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的练习中,有意识地使用刚刚学过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想说说关于度假的话题,就可以先回忆一下上次你是在哪里度假的?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有那些词汇可以描述风景,心情,又有哪些词汇可以把动作描述得更为准确?
激活语法
结合学过的语法项目,可以稍微做一下回顾。比如本学期学了哪些句型?当我们回顾定语从句的时候,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关系代词,什么是关系副词。当我们学习名词性从句时,也应该懂得哪些从句的陈述句可以省略that,哪些不可以省。当我们学习一般过去时的时候,不仅可以描述一下上周末做过的事情,而且可以思考一下它和现在完成时的区别。如果把学英语的人比喻成建筑师的话,词汇是砖瓦,语法则是架构。由此可见,没有正确的架构,是建不起高楼的。
英文歌曲
不管是英语课前还是你准备开始学英语之前,你都可以唱首英文歌来热身。当然要选择那些容易理解的歌。这个简单有意思的活动会帮助你放松自己,迅速使大脑集中在英语上。因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保持放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激活你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会帮助你在操练英语的时候想起更多的例子。
英语练笔
如果你马上要开始复习英语了,先别急着翻开书本。而是随意写一段英文,可以是关于你的朋友的,你的一天,你的爱好等等,什么都可以。和唱英文歌一样,练笔可以帮助你很快进入到英语状态,同时也可以巩固你的知识。
读英文书
小说可以帮助你了解西方文化,杂志可以帮助你接触到最鲜活的语言。不管读什么都可以帮助你提高英语能力。注意,不要选择太难的读物,遇到生词的时候也不要立即停下来查字典,而是设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即使你非常想知道某个词的意思,也要等到读完一页或一个章节的时候再查。
每天学英语
天天接触到英语很重要。不过别误会,我可不是让大家只学英语。每天30分钟比一周一次但持续4个小时要好得多。持续时间短但频率高会帮助你的大脑永远为英语保鲜。
整理课堂笔记
把课上的笔记再整理一遍可以更好地记忆和消化学过的知识。而整理后的整齐有条理的笔记将为你以后的复习提供方便。建议同学们把语法的条目和词汇的用法分别记在本子上。语法包括不同的条目,考试重点,相关练习等,而词汇则包括拼写,词性,英文释义,例句摘抄等。
尝试不同的方法
不管你多么喜欢某种方法,都千万只锁定这一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开发你的多元智能。比如,如果你复习学过的单词时,既可以画一个词汇的图,也可以造一个句子,更可以通过前缀、后缀以及合成来帮助记忆。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巩固知识。
和朋友一起学习
9.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有哪些 篇九
1、一个地区的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人口死亡率;
2、读课本图1.2、图1.3分析:(1)由图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人口在不断增长;(2)在农业革命前,人类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这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和增长情况是 人口增长缓慢,且人口数有波动。原因是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3)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是人口总量还较少,增长速度加快;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4)工业革命开始后,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是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原因是工业化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5)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人口迅猛增长。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3、一个地区增长的人口数量取决于 人口基数 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4、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缓慢,甚至零增长、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是人口迅猛增长,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5、目前一些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例如德国 匈牙利 俄罗斯日本。
6、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是后备人口不足劳动力缺乏,社会福利、医疗等养老负担重;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鼓励生育和引进移民;
7、日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采取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数提质)
8、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量和人口迁移量(即机械增长)决定的。
9、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人们在居住地与工作地间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有多处居住地的人在居住地间流动,这些是否属于人口迁移?不属于人口迁移。(时间性指 超过一年、居住地改变)
10、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国界改变居住地。以二战为界,国际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迁移的方向是从旧大陆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迁向未开发国家;(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长期移民减少,短期劳工增加;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11、二战后,欧洲由原人口迁出区变为人口迁入区,原因是战后经济快速发展;拉丁美洲由原人口迁入区变为人口迁出区,人口大量流向美国 加拿大和西欧,原因主要是战后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过剩,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劳动力不足;
12、20世纪70年代后,西亚和北非的石油输国招募大量外籍工人,变为人口迁入国,原因是石油开采带来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不足。
13、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地区间改变居住地的现象;
14、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其次是自然灾害;
15、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国家有组织、有计划抽调人员支援内地;总体流量较少,原因是计划经济 户籍制度的限制。
16、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流量迅速增加,主要流向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镇,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流”。引起人口流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是农村等地经注发展慢,所业机会少,人口增长快,劳动力过剩;城市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等。
17、读图1.8,我国民工流主要流出省份有四川贵州 湖南 江西 安徽 河南 山西等,主要流入地区有珠三角 长三角 京津唐等。我国的民工流对人口迁出区有利影响是减轻土地村力、增加收入、加强文化交流。不利影响是人才流失;对流入区有利影响是人才、劳动力增加,有利经济发展。不利影响是环境压力增大,盲目流动引起社会问题等(秩序、交通)。
18、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主要原因有国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等。导致美国国内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主要有战争、自然灾害、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国土、建设新工业区、环境等。(能分析不同时期的原因差异)
19、从人类历史看,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样的,特定条件下,任一因素都可能是主导因素。例战争、自然灾害。
20、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指标是人口数量。
2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和其它资源、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地区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2、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 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其中资源主要是人类生存依赖的水、土地、能源;科技主要是生产力水平,即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消费主指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物质与文化消费的水平;
23、合理人口容量是指按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不影响未来人类的最合适人口数,确定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意义是制订人口战略、人口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4、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是环境能够养活好多少人。
25、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以内,到03年大陆人口已达13亿,目前我国的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资源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尤其是淡水资源的短缺。请结合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推荐阅读:
高一英语复习方法总结07-30
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09-30
高一期末考试英语试卷09-02
天津高一英语期末考试10-05
高一英语模块一复习06-26
高一英语必修一预习知识点08-14
学习初中英语的方法总结有哪些10-26
高一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巩固练习题07-01
高一英语日记总结08-25
高一期中英语总结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