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2024-12-10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精选13篇)

1.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一

中国残联发布2013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带领下,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残联组织辛勤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康复

2013年,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746.8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县培育活动,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儿童残疾预防,尤其是 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指导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大力宣传和普及康复知识。

在901个市辖区和2014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已建社区康复站的社区总数21.4万个,配备37.9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1458个县的1844个医疗卫生机构陆续开展残疾儿童筛查工作,新诊断0-6岁残疾儿童5.0万人。

开展视力残疾康复机构总数达到805个,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74.6万例;为29.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为12.9万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3.8万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12.0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推进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规范化管理,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已建设省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32个,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机构1014个。新收训聋儿2.0万名,在训聋儿3.2万名;规范聋儿家长学校,开展家庭训练,共培训聋儿家长3.9万名;开展各级各类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共培训专业人员6448人;实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4288名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资助4500名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开展彩票公益金成年听力残疾人(助听器)康复项目,为1.0万名贫困成年听力残疾人免费验配助听器,各级康复机构共为3.2万名成年听力残疾人提供技术服务。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1927个,其中,省级康复机构39个,地市级、县级康复机构1888个;培训各级各类肢体残疾康复人员3.5万人次;全国共对35.4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实施救助项目资助3.5万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资助6721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

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418例,开展宣传普及教育,为麻风患者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1471个,其中,省级康复机构35个,地市级、县级康复机构1436个;培训各级各类智力残疾康复人员1.6万人次;全国共对13.1万名智力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实施救助项目资助2.4万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同时培训儿童家长。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2627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584.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79.1%,显好率达到66.2%,社会参与率达到51.4%,肇事率0.17%;解除关锁3702人;对46.9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建立了34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1.7万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进行了康复训练。

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为残疾人减免费用供应辅助器具128.3万件,其中装配假肢2.9万例、矫形器4.7万例,验配助视器12.5万件。

二、教育

2013年,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了更好保障,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

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全国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1万余人次。各地也积极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对3489名残疾儿童给予学前教育资助。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194个,在校生7313人;其中聋高中125个,在校生5704人;盲高中27个,在校生1609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198个,在校生11350人,毕业生7772人,其中6200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有7538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388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8.4万人,其中视力残疾儿童0.5万人,听力残疾儿童0.5万人,言语残疾儿童0.5万人,肢体残疾儿童2.6万人,智力残疾儿童2.6万人,精神残疾儿童0.3万人,多重残疾儿童1.2万人。

三、就业

2013年,残疾人就业取得新进展。城镇新就业残疾人36.9万,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10.7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8.7万,公益性岗位就业1.5万,个体就业及其它形式灵活就业14.6万,辅助性就业1.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数445.6万;1757.2万农村残疾人在业,其中1385.4万残疾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5357个,其中残联兴办2022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335个,37.8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13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0111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94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4704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936个;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中,分别有334人和1043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

四、社会保障

2013年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已有401.4万城镇残疾人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65.1%。在60岁以下的参保残疾人中有77.9万重度残疾人,其中73.1万得到了政府的参保扶助,代缴补贴比例达到93.8%。有56.8万非重度残疾人也享受了全额或部分代缴的优惠政策。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达到162.0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共有1638.3万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71.2%。在60周岁以下的参保残疾人中有重度残疾人314.0万,其中302.9万得到了政府的参保扶助,代缴补贴比例达到96.5%。有175.2万非重度残疾人也享受了全额或部分代缴的优惠政策。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达到628.1万人。

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到296.7万,城镇残疾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达到547.3万人,城镇264.8万和农村828.2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镇集中供养残疾人和农村五保供养残疾人分别达到11.7万和65.2万;366.2万和92.0万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分别享受了稳定的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266.0万城乡残疾人得到了其他救助救济。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5677个,共为16.0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1750个;日间照料机构2000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1927个。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达到78.4万人。

五、扶贫开发

2013年,残疾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238.7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其中120.6万人通过扶贫开发实际脱贫;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85.6万人次。

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持7.9万农村残疾人, 6.4万个单位和40.5万个人对贫困残疾人开展结对帮扶。残疾人扶贫基地达到6201个,安置16.4万残疾人就业,扶持带动24.6万残疾人。

完成12.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各地投入危房资金11.5亿元,14.4万残疾人受益。

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帮扶7684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安置6925名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贫困残疾人创办2372个村级农村店。

六、宣传文化 2013年,“中国梦”、“走基层”等国家重点宣传栏目推出了多篇有关残疾人内容的报道;结合“帮扶贫困残疾人”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推出扶贫工作系列深度报道《农村残疾人扶贫应该怎么办》;广泛开展典型宣传,组织媒体对全国11名优秀残疾人基层工作者事迹进行报道。全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残疾人题材报道40条,《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播出88条,《人民日报》刊登相关社论、侧记和事业综述等80余篇。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20个,电视手语栏目36个;地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539个,电视手语栏目227个。

残疾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活跃,残疾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更加全面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以落实中宣部等11部委《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为重点,全国26个省(区、市)出台了本地加强残疾人文化的意见,136个地市制定了本地实施意见;批准了全国32个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市(区)和10个内地与澳门残疾人文化示范市(区)创建;组织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的5000余名演职员参加了声乐、器乐、舞蹈和戏剧小品四大类的比赛,少数民族节目超过20个,节目总数达348个,间接参与汇演的残疾人超过10万人,达历史之最;拍摄的残疾人题材电影《一生有爱》获蒙特利尔电影节优秀节目奖,联合摄制的电影《吴运铎》在俄罗斯举行的第十届尤·尼·奥泽罗夫国际军事电影节上荣获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导演奖。

七、体育

2013年,残疾人体育工作以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能力和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为着力点,全面实施“自强健身工程”,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举办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全国27个省(区、市)开展了残疾人体育健身培训、比赛及体育进家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6000多场次。全国累计培养审批了524名国家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在全国27个省(区、市)命名资助了90个自强健身示范点;为中西部地区配发了35套健身器材,并纳入示范点统一管理;累计共资助建设自强健身示范点203个。组织第七次全国特奥日活动、特奥足球比赛及家庭论坛等系列活动,特奥运动员达到115.9万人。举办了18项全国单项赛事,2200名运动员参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参加第22届世界夏季听障奥运会、第十届冬季特奥运动会等27项国际赛事交流活动。其中,参加第22届世界夏季听障奥运会获得12金、5银、8铜,位居金牌榜第四位。组织了27批次575人次的运动员集训,残疾人体育人才队伍和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注册登记的残疾人运动员达到6800人,审批的裁判员1188人、分级员45人。国家级残疾人体育培训基地达到31所。

各地深入开展残疾人体育工作。组织省级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254次,5.8万多人次参加;建设省级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达到596个;培训省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达到5352人;组织省级残疾人体育比赛114次,参赛运动员达1.3万人次;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已达207个。组织地市级残疾人体育活动4568次,63.6万人次参加;设立地市级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591个;培训地市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1.2万人。

八、维权

各级残联维权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维权工作全面开展。

2013年,修订《残疾人保障法》地方实施办法4件;制定或修改了关于残疾人的专门法规、规章省级5件、地市级26件;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省级30件、地市级76件。全国县级以上人大进行《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799次;政协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746次。全国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6606次,105.2万人参加;举办法律培训班1670个,9.6万人参加。

截至2013年底,全国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1306个,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901个,办理案件7905件,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3096个,办理案件2.3万件,有力地促进了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

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得到加强,各级残联协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1743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1464件。无障碍建设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国共出台了444个省、地市、县级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419个市、县、区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全国开展无障碍建设检查3492次,无障碍培训3.6万人次;为13.6万个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为65.7万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全国各级残联共处理残疾人群众来信5.4万余件,接待残疾人群众来访32.3万人次,其中集体访1145批次、1.8万人次。

九、组织建设

2013年,30个省级残联领导班子中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251个地市级残联在领导班子中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1625个县级残联机关配备了残疾人干部;已建乡镇(街道)残联4.0万个,已建率达到98.0%,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4.6万名;已建社区(村)残协58.1万个,已建率达到92.6%,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53.8万名。

全国省市县乡残联实有人员已达11.1万人。各级残联共举办培训班3.2万期,培训机关干部、协会干部及残疾人专职委员76.5万人次。

全国共建立省级以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15410个,市级专门协会已建比例为97.6%,市辖区专门协会已建比例96.3%;县(含县级市)级专门协会已建比例为90.4%。

十、服务设施建设

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2094个,总建设规模424.1万平方米,总投资119.6亿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542个,总建设规模100.7万平方米,总投资32.7亿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353个,总建设规模78.2万平方米,总投资19.6亿元。

十一、信息化建设 2013年,中国残联网站访问量达到6900万次,刊发各地残联稿件超过1.2万篇,内容更新总量达到1.6万条。全国33个省级残联、277个地市级残联和1307个县级残联开通网站,比2012年增加77个。33个省、291个地市、1779个县级残联实现网上信息报送与审核。首次将网站无障碍纳入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范围,对117家部委和省政府等网站开展无障碍专项评估。

中国残疾人服务网连续第3年开展央视龙年春晚(文字+视频)网上无障碍直播服务,访问用户超过28万人。为盲人提供图形验证码网上识别服务达127.4万人次。加强与社会专业招聘信息网站合作,提供残疾人专属就业岗位信息超过4000余个。连续组织7期淘宝网“云客服”招募超过1000人报名。

截至2013年底,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累计采集、收录持证和非持证残疾人4020余万人。结合全国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调查,采集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需求信息1500余万条。作为国家权威的残疾人基础信息资源,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取得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二

《公报》指出,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 比上年减少2所。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 (含独立学院292所) , 比上年增加49所;成人高等学校297所, 比上年减少5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70所, 比上年增加25所;高职 (专科) 院校1321所, 比上年增加2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 其中普通高校548个, 科研机构282个。

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 比上年增加2.17万人, 增长3.68%, 其中, 博士生招生7.05万人, 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 比上年增加7.41万人, 增长4.31%, 其中, 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 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 比上年增加2.72万人, 增长5.59%, 其中, 毕业博士生5.31万人, 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99.83万人, 比上年增加11.00万人, 增长1.60%;在校生2468.07万人, 比上年增加76.76万人, 增长3.21%;毕业生638.72万人, 比上年增加13.99万人, 增长2.24%。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56.49万人, 比上年增加12.54万人;在校生626.41万人, 比上年增加43.30万人;毕业生199.77万人, 比上年增加4.34万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766.30万人次, 取得毕业证书73.42万人;非学历教育报考958.7万人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 (专科) 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814人, 其中, 本科学校14261人, 高职 (专科) 学校5876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9.63万人, 比上年增加4.19万人;专任教师149.69万人, 比上年增加5.6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5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5.64万人, 比上年减少9195人;专任教师3.36万人, 比上年减少5746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4154.95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加3094.5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09.58亿元, 比上年增加374.21亿元。

3.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三

《公报》指出,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比上年减少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比上年增加49所;成人高等学校297所,比上年减少5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70所,比上年增加25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比上年增加2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其中普通高校548个,科研机构282个。

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3.68%,其中,博士生招生7.05万人,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41万人,增长4.31%,其中,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比上年增加2.72万人,增长5.59%,其中,毕业博士生5.31万人,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99.83万人,比上年增加11.00万人,增长1.60%;在校生2468.07万人,比上年增加76.76万人,增长3.21%;毕业生638.72万人,比上年增加13.99万人,增长2.24%。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56.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54万人;在校生626.41万人,比上年增加43.30万人;毕业生199.77万人,比上年增加4.34万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766.30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73.42万人;非学历教育报考958.7万人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814人,其中,本科学校14261人,高职(专科)学校5876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9.63万人,比上年增加4.19万人;专任教师149.69万人,比上年增加5.6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5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5.64万人,比上年减少9195人;专任教师3.36万人,比上年减少5746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415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094.5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09.58亿元,比上年增加374.21亿元。

4.关于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 篇四

黑教发函﹝2011﹞95号

关于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行署)教育局,省直有关厅(局)教育局(处),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及《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更好地完成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黑龙江省统计监督处罚条例》,省教育厅决定开展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各市(行署)、县(市)、区教育局、研究生培养单位、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等。

二、检查内容

1.各单位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2.统计队伍建设情况,即是否依法设立了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

3.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即是否有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现象;是否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

4.统计分析资料编印情况,即是否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

三、工作步骤

此次检查分为自查、抽查和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4月份)

各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检查内容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自查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省教育厅。

(二)检查阶段(5-6月)

检查工作由省教育厅组织人员对重点单位和内容采取抽查方式开展。

(三)总结阶段(7月份)

检查结束后,各单位要进行认真总结。总结要突出体现此次检查的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材料于7月10前报省教育厅,我厅将依据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四、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做好准备工作。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本次检查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梳理问题及成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全面提高我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水平。

联 系 人:毛宏放周凯

联系方式:0451-***3***

电子信箱:zk123450@126.com

附件:1.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县(区)级管理工作核查项目

附件1.doc

2.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管理工作核查项目

附件2.doc

3.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统计管理工作核查项目

附件3.doc

4.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统计管理工作核查项目

5.石井小学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总结 篇五

现将我校2015年教育事业统计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做好今年的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统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数据质量。为了使教育统计数据真实,在培训时带领大家学习了统计法,使大家认识到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时有法可依的。

二、加强培训工作

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了教育事业统计的水平。

三、健全教育统计工作网络

加强对基层学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下去查看工作开展情况,组织统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制度和网络建设,全县教育统计工作有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工作成绩非常显著,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四、做好培训工作

按照教育局要求,我校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水平,为今后的统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确保教育统计数据准确

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中心任务。我校教师认识到,学校是教育统计工作的基层单位,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分析全市教育事业的基出。因此,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每一个数据准确可靠非常重要,我校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要求和 把关非常严格。

六、加强教育统计资料管理

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统计数据按要求整理,装订整齐,保管规范。

6.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六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规划残疾人事业未来发展蓝图。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常委会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对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出重大部署,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深刻阐述了残疾人事业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向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残疾人体育、特殊教育、就业和社区服务工作,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观看残奥会比赛和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给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带来巨大鼓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修订案,批准我国加入残疾人权利公约。这些都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法制保障和理论支撑,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举办北京残奥会、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空前浓厚热烈。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赛场上自强不息、奋勇争先,再次取得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双第一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重大荣誉。北京残奥会极大地增进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了解和重视,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空前浓厚。残奥效应必将长久发挥,为残疾人事业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开幕式,李克强同志向大会致祝词,邓朴方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对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残疾人工作开拓创新、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7号文件,结合实际出台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很好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各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

2008年,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56.2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37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指导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宣传和普及康复知识。

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8.8万例;为25.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全年为3.5万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儿童家长1.1万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

图1-1 全国白内障复明手术“十一五”任务完成情况

全年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2936人。

加强省级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全国共对20122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规范聋儿家长学校,开展家庭训练,共培训聋儿家长24314名;培养各类专业人员5417人次;实施彩票公益金聋儿康复救助项目,资助贫困聋儿6000名,为贫困聋儿配戴助听器12000台。

图1-2 全国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十一五”任务完成情况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2008年,在1644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444.3万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86.38%,显好率达到70%,社会参与率达到56.88%,肇事率0.22%;解除关锁10033人;对30.6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图1-3 2005-2008全国精神病人监护情况

成立了29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有1027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

全年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1034例,开展宣传普及教育,为麻风患者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止到2008年底,累计建立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2203个,为残疾人减免费用装配普及型假肢2.6万例,供应辅助器具109.5万件,装配矫形器1.2万例。

图1-4 全国普及型假肢、矫形器装配“十一五”任务完成情况

全年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6352个, 对3014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装配了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进行了术后康复训练;对1.6万肢体残疾儿童进行了机构康复训练;对8万肢体残疾人进行了社区康复训练。全年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2083个;对2.7万名0—14岁的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对2万余名智力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了康复知识培训。

在780个市辖区和1411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77142个,配备13.4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757.4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二、残疾人教育工作

2008年,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了更好保障,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

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72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44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约58万人。

图2-1 2008全国特教学校建设情况

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95所,在校生5464人;其中聋高中76所,在校生4458人;盲高中19所,在校生1006人。全国有6273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032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图2-2 2005-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残疾考生情况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区、市)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系、专业)达1757个,接受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普通机构有1974个,77.4万人次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有10.7万人次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中等学历的职业教育机构有162个,在校生9932人,毕业生6033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4460人。各地积极开展扶残助学工作,2008年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贫困残疾儿童35510人接受义务教育。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2万余人,其中视力残疾3.1万人,听力残疾3.1万人,言语残疾2.1万人,智力残疾4.5万人,肢体残疾4.9万人,精神残疾1.4万人,多重残疾2.8万人。

图2-3 2008全国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

2008年,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城镇新安排36.8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的残疾人11.3万人,社会各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9.9万人,个体就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的残疾人15.6万人;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达1717.1万人。

盲人保健按摩事业发展迅速,保健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08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74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0517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306个;在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中,分别有1325人和2920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全国有45名盲人医疗按摩师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图3-1 2008全国城镇残疾人新安排就业情况

自2008年7月召开全国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以来,托养服务及机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已建、改建、新建托养服务机构1703个,为2.2万智力残疾人和0.8万精神残疾人及1.8万其他类别中、重度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

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国城镇已参加社会保险的残疾人达到297.6万人;在已经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共有738.6万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62.7万残疾人在各类福利院、养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五保供养;377.3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和定期补助。

图3-2 2005-2008全国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四、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帮包带扶”,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2008年,扶持贫困残疾人179.8万人,其中136.3万人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当年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近87万人次,投入培训经费近2亿元。

图4-1 2006-2008全国扶贫开发解决温饱情况

2008年,安排各类扶贫资金3亿余元(不包括康复扶贫贴息贷款8亿元)。有534.4万贫困残疾人享受到多种优惠政策的扶持,对贫困残疾人开展结对帮扶的单位和个人分别达到11.8万个和85.1万人,帮扶物资折款及资金投入共计3亿余元。建立残疾人扶持基地3157个,投入资金3.5亿元,安排和扶持贫困残疾人137.8万人。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县级残疾人服务社1883个,实有人员5562人;残疾人服务分社13861个,实有人员17499人。

2008年,完成9.8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投入危房资金8.2亿元,受益残疾人近14万人。

图4-2 2006-2008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情况

五、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

2008年,残疾人事业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第18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成功开展,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紧紧抓住北京2008年残奥会在我国筹办的难得宣传契机,将残疾人事业与残奥会的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残疾人事业和人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有效地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影响。组织2007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第八届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展播,并有三件作品获当年的“中国新闻奖”。配合主要业务领域,围绕五代会和“经典中国——辉煌三十年”等残疾人事业的重大活动,给予集中宣传,展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成就。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开辟省级报刊专栏40个、报刊专版296个,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31个,电视手语新闻栏目22个,其他电视残疾人专题栏目17个;建立省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28个;共开辟市(地)级报刊专栏495个,报刊专版938个,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616个,电视手语新闻栏目143个,其他电视残疾人专题栏目455个,建立市(地)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179个。

残疾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活跃,残疾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更加全面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积极配合北京奥组委做好残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工作,残联系统近900名残疾人演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直接参加了残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残疾人演员在开闭幕式和开幕式仪式前的精彩表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共开设省级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41个,各类文化活动场所56个;举办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比赛及展览75个,已成立残疾人艺术团队16个;市(地)级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308个,各类文化活动场所3474个,残疾人文化艺术比赛及展览637个,已成立残疾人艺术团队153个。

六、残疾人体育生活

2008年,我国派团参加了44项国际赛事,包括残奥、特奥和聋人三类残疾人运动,涵盖游泳、田径、轮椅网球、轮椅击剑、盲人门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射箭、帆船、射击、硬地滚球等项目,共夺得200枚金牌、138枚银牌、109枚铜牌。

同时,进一步推进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普惠性。已开辟或设立的省级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139处,市(地)级体育活动场所1053处;已挂牌的省、市(地)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分别达到174个和533个。省级相对稳定教练员645人,市(地)级相对稳定教练员1301人,各省共开发适合各类残疾人体育健身的项目96种,举办省级残疾人运动会及各类残疾人群众体育比赛活动57次,参与的残疾人运动员达11964人次;举办市(地)级残疾人运动会和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784次,参与的残疾人运动员达62107人次。参赛北京残奥会是2008年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届残奥会是迄今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盛事。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32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20个大项472个小项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运动员人数、参赛国家和地区数、比赛项目数都创残奥会历史新高。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重视下,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组团备赛工作进展顺利,扎实有序。2008年7月17日,中国残奥代表团在京宣告成立,成员由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32人,比上届增加132人。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全部20个大项的比赛,其中马术、轮椅橄榄球、轮椅篮球、赛艇、帆船、硬地滚球、盲人足球、脑瘫足球、盲人门球9个项目首次参加残奥会。我国选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状态出色完成了参赛任务,以金牌89枚、银牌70枚、铜牌52枚,奖牌总数211枚,56人次打破92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再次位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同时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斗志昂扬的出色表现,深刻揭示了残奥运动的真谛,充分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赞誉。中国残奥代表团圆满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参赛目标,履行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庄严承诺。

七、残疾人维权工作 各级残联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无障碍建设、残疾人法律救助实施方案,维权组织建设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执法检查和监督工作力度加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取得进展,协助残疾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工作稳步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进展,信访工作得到加强,残疾人维权工作全面开展。截止到2008年,制定或修改了关于残疾人的专门法规、规章省级4件、市(地)级23件;制定或修改了直接涉及残疾人利益的法规、规章省级14件、市(地)级36件;残联参与制定或修改了29件省级和42件市(地)级法规、规章;制定或修改了8件省级、114件市(地)级、621件县(市、区)级的扶助残疾人规定;制定了63件省级、171件市(地)级、559件县(市、区)级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文件。

全国县级以上人大进行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1201次,其中,省级人大执法检查11次、市(地)级人大执法检查141次、县级人大执法检查1049次。全国各级政协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1085次,其中,省级政协视察24次、市(地)级政协视察146次、县级政协视察915次。全国县级以上政府残工委组织专项检查1709次,其中,省级残工委专项检查21次,市(地)级专项检查231次,县级专项检查1457次。

2008年,全国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6572次,其中,省级69次,市(地)级800次,县级5703次。全国开办了普法宣传教育培训班1966个,近29万人参加,其中,省级28个,2642人参加;市(地)级230个,1.9万人参加;县级1708个,26.7万多人参加。全国印制普法宣传材料952.6万份,其中,省级26.7万份,市(地)级290.2万份,县级635.7万份。全国举办法律工作者培训班813个,2.2万人参加,其中,省级19个,1007人参加;市(地)级116个,4502人参加;县级678个,1.6万人参加。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711个,办理案件2.1万件,其中,省级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4个,办理案件678件;市(地)级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93个,办理案件4793件;县级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394个,办理案件1.5万件。全国共命名了6717个维权示范岗,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案件有3万余件,其中省级命名残疾人维权示范岗741个,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案件有708件;市(地)级命名残疾人维权示范岗590个,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案件有12689件;县级命名残疾人维权示范岗5386个,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案件有1.7万件,有力地促进了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

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2082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1329件。2008年,无障碍建设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国有7个省、83个市(地)、330个县(市、区)出台了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全国有8个省、148个市(地)、720个县(市、区)成立了无障碍建设领导协调组织;全国有874个市、县、区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全国开展无障碍建设检查1668次,无障碍培训1.8万人次,无障碍媒体宣传4383次,印发无障碍宣传材料224.3万份,为“十一五”无障碍建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全国省、市(地)、县(区、市)级残联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60件,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全国各级残联共处理接待残疾人群众来信来访约45万件(人次),其中处理来信6.5万件,接待来访38.5万人次,其中集体访1495批次,24230人次。

八、残疾人组织建设

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残联的共同努力,全国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代表性得到较大加强,干部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残疾人工作者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与广大残疾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残疾人干部配备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32个省级残联中,领导班子基本上都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50%的省份配备了驻会盲人理事,46.9%配备了驻会聋人理事;18.8%的省级残联机关配备了15%以上的残疾人干部。15个副省级城市及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中,93.8%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18.8%配备了驻会盲人理事,25%配备了驻会聋人理事。358个市(地)级残联(含直辖市的县、区)中,60.2%的领导班子配备了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2927个县级残联(未含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中,59.2%的县级残联机关配备了残疾人干部。

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整体推进。以县为单位,县(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整体推进,1783个县级残联达到了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占全国县级残联的56%。

在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方面,3.96万个乡镇(街道)中,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3.68万名;52.1万个社区(村)中,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34.5万名。残联干部综合培训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国省市县乡残联实有人员已达9.45万人,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2008年,全国各级残联共举办培训班2.13万期,培训干部43.7万人次,对提高残联系统干部队伍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专门协会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全国共建立各类别残疾人专门协会15204个,其中盲人协会3081个、聋人协会3055个、肢残人协会3125个、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2922个、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2916个、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和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二者合一的105个。全国的市和市辖区级专门协会已建比例为94.8%;县(含县级市)级专门协会已建比例为88.2%。

图8-1 2008全国市(含地级市、市辖区)专门协会建设情况

图8-2 2008全国县(含县级市)专门协会建设情况

九、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基层残疾人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205个,在建项目共计291个,筹建项目共计307个。其中,省级行政单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数已达65个,总占地面积78.2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58.2万平方米,总投资15.9 亿元;地级行政单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数已达249个,占地级行政单位总数的74.8%,总占地面积148.1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99.6万平方米,总投资26.2亿元;县级行政单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数已达1891个,占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69%,总占地面积246.2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210.9万平方米,总投资41.9亿元。

图9-1 2008年全国建设完成并已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十、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建设

7.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七

【关键词】统计学 高等教育 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28-02

统计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如果实质性学科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统计学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因此,教育统计的产生则是为了处理和研究教育问题。

1.反映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教育信息动态、熟悉国家教育政策、把握教育发展方向,以便指导日常实际工作。每年国家都会向社会发布《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包括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是为以统计数字显示的教育工作总结、规划、目标进行诠释。这些是各类有关部门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备资料,是教育界各机关、学校指导部门制定教育计划、指导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依据。

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反映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规律。纵观近五年统计数据,反映了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就业、师资等信息每年的增长或减少态势;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规律,可以推测出国家近五年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当控制招生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而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来。

2.揭示高等教育的社会关系

《高等教育法》中这样描述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由社会性质决定,怎样的社会就会有怎样的教育,社会发展促使了高等教育改革与进步。同时,教育则传承与发展社会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以2014年为例,四川省范围内高等教育招生情况为:研究生教育27817人,普通高等教育408941人,成人高等教育179380人,网络本专科129099人,以上数据反映了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745237人,普通高等教育所占比例54.87%为最高。纵观2010-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占高等教育比例也是遥遥领先,说明整个社会高等教育仍以普通本专科教育为主。

3.国家对高校宏观调控的依据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随之逐步加大,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指导性文件、教育教学法规无不以数据为基础。如现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是在有关教育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对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制定的具体量化标准,是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各高校年度《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包含上千条数据信息,其中反映的主要信息有: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均占地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等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国家教育部以《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为标准,根据这些指标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

4.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是高校实行科学管理的工具

高校通过建立健全统计网络、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建立基础数据库和统计台帐,规范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高校内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与其他教学、管理工作彼此关联、相互促进。高校招生、就业、财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信息,由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汇总信息,为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数字依据、规律分析,反映变化特点。

高等教育事业统计信息客观反映了特定时间段内高校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情况,并通过同比、环比间数据比较,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参考政策法规,通过全面统计分析,为高校领导实施决策、规范管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数字和文字依据,充分体现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参谋作用。

5.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是高校进行评估的重要方法

教育部从2004年起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高等教育事业统计为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提供参考,评估理论依据之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与教育部在2004年公布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其中有许多指标都有相似之处。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是评估的基础工作之一,为学校自评提供基础数据依据。通过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所提供的原始数据,高校依据《评估指标体系》,对比数据差距、找出主要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制定整改方案,真正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

8.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八

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发函〔2012〕12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3〕37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的通知》(黔教办计〔2013〕294号)要求,为了积极配合此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我校按照教育局精神,对学校的教育统计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通知精神,使具体工作队员按章办事,有法可依。

2.加强统计人员的管理,指派专人专项负责学校各种数据统计填报工作,使数据内外一致,不走样,不参水分,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3.为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专门为统计人员配备计算机,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为统计人员配备U盘,对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减少和杜绝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

4.建立档案室,制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使用制度,建立学生档案,建立教职工花名册,并适时更新,建立了统计台账,实行文本档案和电子台账同步管理。

5.加强数据管理与维护,我们要求统计人员要经常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上报各类数据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修改,确保学校基表与上报的数据库相一致。我校今年学生数为334人 图书室现有图书8539册,生均25册,学校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教职工20人等数据,经核实与上报数据一致。

9.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九

刘庙小学经过对2013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与学籍库数据核对,发现一至五年级2013年教育事业统计学生数为110人,学籍人数为103人,相差7人。

原因是一年级开学时有7人的实际年龄不足6周岁的入学年龄,按上级要求不能办理学籍。与学生家长协商,准备在一年级留级,因此未办理学籍。特此说明。

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签字)单位:西华县皮营乡刘庙小学(公章)

10.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1977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得以恢复。当年,全国570万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总量突破8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

2003年开始,“远程教育”这项重大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丰富了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年,西部农村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

革。2007年春天,这项改革推行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学生因此受益。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2007年,国家实行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资助。三年级学生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近1200万名在校学生因此获益。

同年,国家实施以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每年500亿元的各级财政资金覆盖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

30年来,一项项不断推进、力度空前的助学政策,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果,又体现了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理念。亿万学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增添了投身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速着教育事业自身的调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创新的教育,适应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继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后,于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全部使用新课程。21个省份在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力度的重大举措,使一直受到歧视的职业教育开始拥有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图景日渐清晰。

面对质量下滑、债务沉重等扩招带来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积极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十一五”以来的3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招生计划增幅控制在5%以内。本科教学评估、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多项举措的推进,使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教育拥有国际化的水平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的留学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2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扩大168倍。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0年来,中国已累计接收来华国际学生123万人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034个。

30年来,教育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到3000万人。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含孔子课堂)262所,分布在7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已有46个国家设立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教育的开放,历史性地放大了中国人视野,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信号。透过教育这个窗口,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学、善学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的远景,期待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国家财政每年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达数百亿元,并逐年增加。各地通过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国在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又于今年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同时,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有志于从教的人可以安心从教,终身从教。

在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曾在一定历史时期被人们认可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和考验。

30年来,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以及录取手段等方面推进改革,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在新时期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考持续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近年来,根源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监管体制松散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择校乱收费明显减少,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校务公开、依法办学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各级各类教育正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迎难而上,循序破题,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坚定迈进。

11.镇统计站VPN内网接入工作 篇十一

镇统计站完成VPN内网接入工作

为充分发挥统计网络优势,提高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开展多方位的统计对外宣传,进一步拓宽统计信息服务领域,近日,乡镇统计内网接入工作进行现场安装调试,截止目前,我镇的VPN网已成功接入。乡镇统计站内网的接入,能够满足乡镇统计工作站与市旗两级进行数据传输的各种要求,随时可以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及时了解最新统计工作动态,为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12.对统计事业的调研报告 篇十二

通过近期的调研工作发现,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作用,统计事业有序发展。但相对来说,全县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县统计工作的现状

(一)沁源县统计机构设置情况

沁源县统计局为县政府直属行政单位,履行统计管理职能,现统计局共有15名领导及干事。

(二)各乡(镇、街道办)统计机构设置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各乡镇基本重视统计事业,确定一名主管领导和专人(统计员)具体负责本乡镇统计工作。

(三)各行业单位统计机构设置情况:

各行业单位统计工作除极少数规模以上企业有专职统计外,其余各企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大多由企事业中的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兼做。

二、全县业务基础工作情况

1、常规工作方面:统计涉及到所有的国民经济行业,重点有综合、核算、工业、科技、农业、建筑、房地产、投资、社会、贸易、劳动、基本单位、妇儿监测、开发区、能源、交通、农村住户、城镇住户等方面的专业。

2、国家大型普查方面: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投入产出调查。

二、目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比较薄弱

虽然我局大部分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经过多年的业务锤炼与培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工作需求相比,与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是要扎扎实实地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

(二)统计业务比较繁重

我局每一名同志面对着市局几个科室的业务工作量,每一名专业同志身上了承担着一到二个专业,对下要每月收取、审核、汇总专业报表,对上要上报报表、衔接数据、沟通业务,所以统计工作是相当繁重,因为报表具有一定的质量性和及时性,为了一张报表、一个数字,同志们加班加点,跑上跑下。

(二)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统计负责人变动较为频繁,近几年来14个乡(镇)有8个乡镇的统计负责人全部变动。按《统计法》规定,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究其原因是基层统计工作繁重琐碎,所以统计人员变动大。

(三)基层统计服务方面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一般由企业中的财务兼任,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统计人员对企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缺少综合统计和分析,不能满足企业对其经济情况分析的需求。少数基层统计由于工作任务的日益加重,虽说在行使综合统计的职能,但工作力度相对有限,有时只能忙于应付上面布置的各种任务,无暇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综合服务,往往给上级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不重要的感觉。

(四)统计执法相当欠缺

沁源的大部分单位对《统计法》认识不足,对统计工作存在思想不积极、工作不到位,不能按时按量报送报表,有时还发生瞒报、漏报、迟报、拒报的现象,往往在开展统计执法,会遇到强词夺理,推诿扯皮,根本上影响了统计执法的有效开展;往往由于企业单位主动承认错误,放弃统计执法。

三、对加强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沁源县的统计工作要服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以“加快改革、强化建设、提高质量、优化服务”为工作出发点,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为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1、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理念。

全面统计报表仍然是我国常规统计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它能够定期、连续地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抽样调查是统计报表的有力补充。因此,一要建立健全基本统计单位名录库,并及时更新。二要健全企业统计队伍,认真做好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三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好统计报表的搜集工作。以统计报表为主,抽样调查为辅,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实现能为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

要始终坚持“市场经济发展到哪里,统计就反映到那里;党政领导决策到哪里,统计就服务到那里”的统计服务宗旨,积极投身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去,准确、及时、权威地反映并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要做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住户调查,准确反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准确反映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析上述各项收入的变动情况等等,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

2、加大依法统计的力度。

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统计法》,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学法、守法的自觉性。《统计法》明确了统计工作中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也明确了调查对象和个人的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必须得到保护。要结合统计从业资格证培训、普查和年报工作会议等活动,教育、督促调查对象准确、及时地上报统计报表,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拒报、不迟报。

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数据质量。基屋统计站要扎实管理全镇统计数据,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向下布置统计报表,统一收集、整理、汇总统计数据,统一审核上报和对外提供统计数据。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加强对数据的审核与评估,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加强统计执法检查。要采取切实措施,对模范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的单位予以表彰;对报表不报、数据失实的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3、科学发展,不断创新统计工作。

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预测,进行以经济社会领域的现象和过程为对象所进行的统计描述与分析。要注重调查研究,写好统计分析报告,深化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进社会了解统计工作,以“有为”争取“有位”。

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统计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在线收集、整理、分析、交换和共享,以此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又可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统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广大统计人员要响应县委县政府“打造学习型政府”的号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积极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证培训、全国统计专业资格考试和省局专业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精通统计科学、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3.中国教育事业统计网 篇十三

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名单

一、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60个)

(一)市、县(区)教育局(40个)

1、南昌市(4个)

南昌市教育局计划财务审计处、南昌市东湖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南昌县教育体育局计财股、安义县教育体育局计财股

2、九江市(4个)

九江市教育局计财科、永修县教育局计财股、都昌县教育局计财股、彭泽县教育局计财股

3、景德镇市(1个)

景德镇市教育局计财科

4、萍乡市(1个)

萍乡市湘东区教育局计财股

5、新余市(1个)

新余市教育局办公室

6、鹰潭市(1个)

余江县教育体育局计财股

7、赣州市(7个)

赣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科、于都县教育局财务股、寻乌县教育文化体育局财务股、兴国县教育局计财股、大余县教育局财 —1— 务股、赣县教育局财务审计股、宁都县教育局财务股

8、宜春市(5个)

宜春市教育局计财科、奉新县教育局计财股、樟树市教育委员会计审股、宜春市袁州区文化教育局计财股、靖安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

9、上饶市(6个)

上饶市教育局办公室、鄱阳县教育局计财股、万年县教育局财统股、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上饶县教育局计财股、玉山县教育局计财股

10、吉安市(5个)

吉安市教育局计财科、安福县教育体育局财务股、吉安县教育局财务股、吉安市吉州区教育局财务科、遂川县教育局财务股

11、抚州市(5个)

抚州市教育局计财科、乐安县教育局财务股、崇仁县教育局财务股、广昌县教育局教育专柜、资溪县教育局财审股

(二)高等学校、中专(20个)

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南昌航空大学党政办公室

井冈山大学后勤管理处

—2— 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办公室

江西中医学院党委学院办公室

赣南医学院院长办公室

赣南师范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

南昌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校长办公室、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院院长办公室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计财处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江西省医药学校行政办公室

江西机电学校行政工作部

萍乡市卫生学校教务处

二、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个人(150人)

(一)市、县(区)教育局(95人)

1、南昌市(6 人)

南昌市教育局 乐 峰

南昌县教育体育局 涂东军

安义县教育体育局 熊林秋

新建县教育体育局 李 红

—3— 东湖区教育体育局 张玉花

湾里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黄文坚

2、九江市(13人)

九江市教育局 万盛华

武宁县教育局

都昌县教育局

德安县教育局

永修县教育局

浔阳区文教局

庐山教育科学体育局

修水县教育局

瑞昌市教育局

九江县教育局

湖口县教育局

彭泽县教育局

都昌县教育局

3、景德镇市(3人)

景德镇市教育局

浮梁县教育体育局

昌江区教育体育局

4、萍乡市(3人)

莲花县教育局 李杨斌

侯细超

洪卫国

邓伦英

文 鸿

苏 阳

黄良根

陈新浩

徐义雄

王晓峰

吴志进

罗华明

方 芳

江政治

周文军

王新华

—4— 湘东区教育局 何水兵

上栗县教育局 曾 瑕

5、新余市(3人)

新余市教育局 陈 武

新余市渝水区教育体育局

分宜县教育文化体育局

6、鹰潭市(3)

鹰潭市教育局

贵溪市教育局

月湖区教育体育局

7、赣州市(17人)

赣州市教育局

章贡区教育局

赣县教育局

南康市教育局

大余县教育局

上犹县教育局

安远县教育局

龙南县教育体育局

定南县教育体育局

全南县教育局

宁都县教育局

—5—敖水生

贺 虹

李正祥

陈小华

杨海青

余振柳

何庆利

张郁昆

刘建平

饶文兴

尹准英

魏晓鹏

钟继齐

罗发玉

黄良善

管小斌

于都县教育局 谢检发

兴国县教育局 陈仪辉

瑞金市教育局 钟久法

会昌县教育文化局 钟贱生

寻乌县教育文化体育局石城县教育局

8、宜春市(11人)

宜春市教育局

袁州区文化教育局

樟树市教育委员会

丰城市教育局

靖安县教育局

奉新县教育局

高安市教育局

上高县教育局

铜鼓县教育委会

宜丰县文化教育局

万载县教育局

9、上饶市(10人)

信州区教育局

上饶县教育局

广丰县教育局 廖春城

李崇森

张印华

徐庆丰

杨 卫

罗剑峰

雷克忠

熊瑞正

黄立新

肖 晖

蔡文凯

杨 琴

曾少华

王晓梅

邱远飞

许晓斌

—6—

玉山县教育局 董裔燕

横峰县教育局 夏春琛

弋阳县教育局 叶建军

德兴市教育局 陈水根

婺源县教育局

万年县教育局

鄱阳县教育局

10、吉安市(14人)吉安市教育局

吉州区教育局

青原区教育体育局

井冈山市教育局

吉安县教育局

吉水县教育局

永丰县教育局

新干县教育局

峡江县教育体育局

遂川县教育局

安福县教育体育局

泰和县教育局

万安县教育体育局

永新县教育局 余学勤

江 溢

俞 觅

郭 虹

肖娟娟

肖志浪

黄裕明

卢 影

周旦平

肖振华

邹玮玮

王润根

王江群

朱晗笑

李佐泰

胡乐生

贺可敦

—7—

11、抚州市(12人)

抚州市教育局 周 瑛

临川区教育局 储丽霞

金巢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许 红

资溪县教育局

崇仁县教育局

金溪县教育局

东乡县教育局

南城县教育局

乐安县教育局

广昌县教育局

宜黄县教育局

黎川县教育局

(二)高等学校、中专(54人)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宜春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8— 吴锦根

曾抒怀

饶辉林

危接生

郑亚平

谭 鸣

廖水明

王清华

潘中晖

黄新志王 昀邱家菁刘晓荣赵国辉郑 晖邹卫东李承红

九江学院 彭小琴

南昌工程学院 程 巧

江西蓝天学院 黄辉玲

南昌理工学院 谢 浔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校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9— 朱景燕

谢东胜

王燕丽

刘良福

杨 虹

方爱华

温常青

王玲霞

魏素英

李 玲

郑 箐

李 樱

谢 艳

陆丽萍

舒叔斌

易开宇

王金龙

段 帆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邱小红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黄佑平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张文斐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皮亚雷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

南昌教育学院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

江西省商务学校

景德镇市体育运动学校

鹰潭应用工程学校

上饶师范学校

—10— 黄俊华

吴 莉

许丽艳

朱建梅

魏先林

傅南英

谢黎明

曹晓琴

万锦明

王 颖

程 强

朱秋明

陈利清

程小燕

陈 南

邓 达

陈振平

周 群

江西机电学校 刘小艳

南昌市卫生学校 叶 倩

(三)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人)

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周民武

上一篇:演讲稿:责任与梦想下一篇:中考祝福语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