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典型案例(共8篇)
1.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篇一
XX村委会XX自然村坐落在小普线旁的半坡上,现有农户34户,人口128人,全村耕地面积70.35亩,人均0.54亩。自然村现有山林50亩,无支柱产业,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全村基础设施落后,住房70%都比较破旧。群众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经济来源。
2002年,该自然村被列为扶贫安居温饱建设村,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启动,2003年5月完成了安居温饱工程的所有建设项目,12月通过了县级验收;为巩固安居温饱村建设成果,进一步发展经济,2004年XX列入了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村。2005年10月该工程正式启动,2005年12月25日全面完成建设工程。
建成后的XX村远景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全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经济来源单一。由于自然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特困户较多,资源贫乏,生活能源极其紧缺。全村房屋破旧,垃圾成堆,雨季污水横流,村内道路泥泞难行。没有群众活动的公共场所。2002年底贫困人口有87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7人,人均纯收入仅548元,人均占有粮2公斤,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全村长期(半年以上)外出打工者10多人,占全村青壮年劳力的20%以上,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达50多人,占全村青壮劳力的90%左右。
二、工程建设情况
XX安居温饱和巩固温饱建设工程,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动力,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自求发展与多方扶持有机结合,走领导带头、部门帮扶、自我脱贫的路子。始终坚持“抓扶贫首先抓领导,抓落实关键抓班子”的做法,建立政府、社会、部门、个人“四位一体”的帮扶责任制,重心下沉,定位到村,帮扶到户,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合力。
(一)安居温饱工程建设情况
XX安居温饱工程,计划总投资25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38万元。其中到位专项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3万元,投资比例达1:1.53,拉动效应十分显著。
1、村内卫生路面建设项目
卫生路面主道路由集体完成,进户岔道由各户负责,只提供水泥和沙子,弹石和铺设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铺筑了一条宽1—1.2米,长1300米的弹石沙浆水泥路面,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该项工程投资5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万元,项目资金3万元。
新建成的卫生路面
2、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项目
该工程所需的水泥、沙子、毛石、空心砖、瓷砖用工程资金支配,其他全部由群众投工投劳来完成。建设成一个集学习、娱乐为一体的60m2的公共场所,该项工程投资1.8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1.4万元,项目资金0.4万元。宣传栏内的宣传内容由村委会每个季度更新一次,从而增强群众科技文化和卫生意识。
活动场所一瞥
3、经济林果建设项目
按照“六个一”的建设要求,在林业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完成了108亩的泡核桃栽培任务,户均达到3亩以上。为XX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项工程建设投资1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0.9万元,项目资金0.1万元。
泡核桃基地
4、房屋改造建设项目
该建设项目主要对1户进行了全面翻修,1户进行了搬迁,其余进行了粉刷改造,还有20户农户自筹资金对原来底矮破旧的大门院墙等进行了改造。该项工程总投资19.4 万元,其中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达14.1万元,项目资金5.3万元。
焕然一新的安居室
5、节能改造建设项目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用沼气替代传统的生活能源。建成沼气28口,全部做到沼气、卫生厩、卫生厕所三配套。该项工程投资4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6万元,项目资金2.4万元。
干净卫生的生活灶具
6、改厕建设项目
结合沼气建设,广泛发动群众,把过去底矮破旧的厕所拆除、改造,做到与沼气设施一体化。总投资2.6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4万元,项目资金1.2万元。
7、改厩建设项目
一直以来,群众都保持着传统落后的养殖观念,在乡兽医站的宣传培训下,群众拆除和改造了过去的小厩,建盖起了卫生厩。该项工程投资4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6万元,项目资金2.4万元。
8、标志碑使用项目资金0.2万元。
安居温饱工程标志碑
(二)巩固温饱奔小康建设工程情况
XX巩固温饱奔小康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21.9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23万元。其中到位专项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3万元,投资比例达1:1.3。
1、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改扩建生活用水管道630米,每米造价45元,建成20m3和5m3的蓄水池各一座,总投资3.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3万元,群众自筹2.5万元。
2、经济发展项目
(1)发展生猪养殖33户,全村年内存栏达到200头,总投资16.1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7.70万元,群众自筹8.40万元。
(2)补植补造泡核桃100亩,总投资1.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0.5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
(3)举办科技培训2期,参训200人/次,总投资0.5万元,全部为上级补助。
(4)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对没有沼气的5户农户进行补建,全部做到沼气、卫生厩、卫生厕所三配套。该项目总投资1.1万元,全部为群众自筹。
三、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经验
1、宣传、发动到位
项目从批准到实施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就得让群众知道什么是安居温饱工程,什么是巩固温饱奔小康建设工程,项目资金有多少,建设项目有哪些,怎样实施才能得到最大实惠。建设项目多,投工投劳任务繁重,必须发动群众做好前期工作。把“扶贫扶志、扶贫扶智为根本,把综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村,走观念扶贫、素质扶贫、科教扶贫的路子。坚持“观念、科技、实效”的扶贫方针”广泛向群众群众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逐渐从自我封闭、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中摆脱了出来,在全村树立起了“治穷先治愚,治愚靠科技”的新观念,群众建设小康的信心空前高涨。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扶贫工程是一项民办公助的民心工程,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乡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实施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组,并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程的实施。XX村也由群众推选出3人的实施小组(包括社长),负责做好该项目的组织施工工作,并组织群众做好前期工作,如:备弹石、沙子、水泥等。
3、认真研究,制定好《实施细则》
由于该工程建设工期长,任务重,群众必须以高度的积极性,自始至终投入到建设中来,在这一点上,我们下了很大功夫,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制定出该项目的《实施细则》。例如《实施细则》中规定:公共工程部分各家各户的投工情况,直接关系到分户项目的安排,多投一个工,到户资金可增加20元,少投一个工则相应扣减20元。结果非常圆满的解决了公共工程与分户项目的投入矛盾。另外,将整个建设工程的实施范围和验收标准广为宣传之后,各户的具体建设项目,由农户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来,再由实施领导组审核,这样就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能满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发挥了群众的创造性。
4、强化监督管理
根据《实施细则》,由村实施小组记录好投工及物资发放情况,投工高峰期必须每天公布一次,物资发放时必须由群众签字。根据项目进展,由乡领导组分阶段公布资金使用、物资发放、投工情况等,使此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时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四、效益分析
通过该扶贫项目的实施,使XX村的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劳动者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科技运用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村容村貌和家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村128人摆脱了贫困,90%的农户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10%农户向小康迈进,人均纯收入从200年的548元增加到1450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小投资大效益,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篇二
一、我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应该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成就、新变化。
第一组数据,有两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我们全省38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已经达到了7670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5.6%,也占到人均收入的75%。这个数据在两年前,只达到了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65%。也就是说,两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第二个核心指标,贫困人口 的减少。2011年, 全省有43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是12.6%。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的贫困人口为276万,贫困发生率是7.7%,尤其是2013、2014年两年,我们2013年减贫80万,2014年减贫70万人,说明我们减贫的速度非常快。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的综合效果。这两个指标,也是国家考核一个地区扶贫开发的基础指标。第二组数据,专项扶贫。2014年省级可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1亿元,增长了15%。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全省贫困人口和3400个贫困村,逐户逐村建档立卡,实行精准扶贫。完成了5万人的雨露计划,并对58个县进行了产业扶持。第三组数据,行业扶贫方面,从2011-2014年,四年间,我们投入了2290亿,其中财政资金达到了1500亿。我们用这些资金,完成了贫困地区的村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贫困村信息化等,可以说,大投入带来了大变化。第四组数据,以2014年10月17日首个扶贫日为契机,围绕“我为减贫做件事”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10个中直单位驻赣定点扶贫,38位省级领导和82个省直单位企业联系县定点扶贫,200余个省属部门单位,5000余个市县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定点扶贫,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重点扶贫网络。2011—2014年,全省社会扶贫高达80亿元。可以说社会扶贫,已经在我省上下形成了浓浓的氛围。以上几组数据充分说明,我省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新格局。由此,我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加快改革创新,今年着重探索“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路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积极地试点和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思路,构筑了“四位一体”产业扶贫的新框架,并力求在实践中有新突破,这一框架主要有几部分组成:一是选择一个好产业。强调要在本地重点发展的优势高效产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贫困村发展的产业,提高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这个合作社是一个具有较强扶贫功能的组织,而不是打着合作社的旗帜,不让贫困人口加入,不为穷人服务的组织。这个合作社原则上以一个贫困行政村为单位组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数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如在一个乡镇有多个村分别组建了同一产业的合作社,也可建立乡镇联社;在县级层面如有多个乡镇有同一产业合作社,也可以建立县级产业合作总社。三是设立一个放大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着力破解资金不足的问题。今年准备在部分县(市、区)试点,探索在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中安排产业风险补偿金,按1:8比例放大贷款,贷款期限由合作组织贷款对象自行选择1至5年期贷款。贷款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希望试点县要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移民户的贷款需求,在贴息、直补、保费补贴以及其他政策上,向这一特定的对象倾斜,以体现精准扶贫的需求。四是创建一个帮扶机制,着力增强各部门共同推进产业扶贫的动力和合力。推进产业扶贫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合力推进,要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产业扶贫多个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受益。
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饶振华做客新华网江西频道
三、紧紧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不放,精准发力,创造江西特色的新举措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他多次强调,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贯彻好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精准识别上发力。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省扶贫和移民办要求各地对精准扶贫工作再“回头看”,看工作是否布置到位,看人员培训是否到位,看数据审核是否到位,看督查是否到位,确保全省识别的3400个贫困村,346万贫困人口数据真实、齐全,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精准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把贫困对象找出来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分类指导,分析贫困原因,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的管理》中,明确提出对搬迁移民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差别化扶持,对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补助1000元;对建档立卡的特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每人增加2000元。对于实行差别化扶持的,仍然存在困难的特困户,各地要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三是精准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难点,要依托国扶办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管理网络,及时更新信息,及时掌握扶贫对象的动态,尤其在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要到位,一切都要在阳光下运行。今年省扶贫和移民办主要是在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上,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在专项扶贫的项目管理上,都会有新思路、新举措,确保精准管理到位、有效。
四是精准考核。这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我省根据国家的精准考核的要求,在贫困县考核约束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扶贫开发的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上加大力度,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专门成立了督查处,围绕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的规范性、重要性,强化考核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四、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 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开发
10月17日一直是“国际消贫日”,每年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去年8月1日,国务院同意了国扶办关于设立“扶贫日”的报告,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我省高度重视首个“扶贫日”的活动部署,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去年扶贫日的活动主题定为“我为减贫做件事”,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省领导高位推动,省委书记强卫批示要精心组织开展好首个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扶贫济困工作中来,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省长鹿心社批示要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 ,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 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撰写署名文章《让扶贫济困美德闪烁更加璀璨的光辉》。
二是相关部门协调行动,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向小组成员单位下发“扶贫日”活动相关方案,省政府随即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营造舆论氛围 , 省委宣传部部署各设区市委宣传部及省直各新闻媒体做好我省扶贫开发成就、经验典型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江西领导参考》等各类媒体 , 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宣传扶贫日活动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据统计,扶贫日活动期间在国家级媒体报道江西扶贫20多篇。
三是积极开展捐赠活动,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和省总工会、省妇联及团省委等部门单位在认真做好扶贫日捐赠活动筹备工作的同时 , 分别向省直各单位、省属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 省直单位职工、妇女和青年、共青团员等发出倡议 , 广泛号召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本单位组织的扶贫日捐赠活动 , 捐赠款项用于本单位定点扶贫点的扶贫项目和特困群众的帮扶。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捐款累计2.23亿元。
四是活动形式富有特色,如赣州、吉安、上饶等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纷纷通过市县手机报、移动平台对公众宣传扶贫日活动情况。抚州团市委组织本地团员、团干通过“一日捐”的形式 , 开展缴纳特殊团费活动。信州区在上饶市社会扶贫公益服务中心举办医疗扶贫救助行动成果展 , 同时还开展了免费健康咨询等活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十几名学生自发组织诚信义卖为贫困群众捐款。由相关方捐资的“二七医疗扶贫基金会”在南昌成立 , 用爱心点燃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曙光。
五、 理 清 思 路, 明 确 目 标,2015年再减贫 60 万人
3.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篇三
2009年9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礼堂前一反平日的肃穆与平静。南广场上拉起了黄色的警戒线,警察和身着黑色西服的保安人员,仔细查看着每位试图进入警戒区域的人员的特别身份证,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逐个通过电子安保检测设备步入会场,携带了矿泉水、绿茶等各类饮品的人员,被保安礼貌地提醒“请不要将饮品带入会场”。
由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记者观察杂志社承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展”和记者观察杂志社参与支持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宣传表彰大会”等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宣传系列活动如期拉开了帷幕。该系列活动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特别献礼,在首都北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贾庆林参观展览并接见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礼堂的雕塑展厅,接见了此次受表彰的73位扶贫开发典型人物以及其他与会代表,并参观了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展。
贾庆林首先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从2 5亿下降到不足1500万。我国成为全球首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使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贾庆林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也进入攻坚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搞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要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表彰扶贫开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黄孟复参加接见并参观了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展。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全程出席了此次活动。
胡富国倾情全部活动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于2009年9月8日下午专门到政协礼堂对展厅布置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搞得挺好,不错,不错!”从展厅出来往会场走的路上,胡富国满面笑容。
走到会场门前,珠海市新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少雄正好迎面走来,
“看到你的雕塑了吧?一看有小胡子的雕塑就是你,很形象很生动。”胡富国和他一边握手,一边乐呵呵地调侃着说。
会场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刚刚组建的大爱艺术团正在排练节目。看到胡富国走进会场,导演叫停了音乐,现场演职人员自发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位正在台上排练唱歌的青年女演员快步走下舞台到了胡富国的跟前:
“胡部长好!”“你们辛苦了!”说着,胡富国抬起右手向女演员敬了个礼。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他在观众席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来,对导演说:“你们继续进行,不要管我。”
音乐再次响起,胡富国利用看彩排的空档仔细看了第二天将要上演的节目单。排练节目中间,导演不时地叫停音乐,对舞台上的演员进行指导。“胡部长,我们彩排节目很麻烦的,得按照程序一遍一遍过,您要有事就先忙去!明天的演出肯定安排好,您就放心吧!”
“你们该怎么弄怎么弄,不用考虑我。”胡富国说完又低下头仔细翻看节目单。
音乐再次停下来,胡富国回头握着《记者观察》记者的手说:
“我知道你们参与了这次活动,雕塑和展板弄得很好。”
轮到73位即将获奖的“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彩排走台时,胡富国放下了手中的节目单将目光转到了台上。
“今天把大家请过来,主要是先熟悉一下明天的颁奖程序和次序,避免明天弄乱了。明天还会安排咱们这些人中问的个别代表进行发言,不管谁上台领奖发言,一定不要紧张,你们都是帮助了很多穷人,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特别贡献的有功之臣,明天领那个奖,得到那份荣誉,理所应当,所以,你们应该坦坦然然地走上台领奖,大大方方地进行发言。”听到组织彩排的人员向大家做如此交代,胡富国带头鼓掌,并大声地喊了一句:“说得好!”
2009年9月9日,胡富国特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黑色西服。他在向与会代表发言时,首先强调:“今天你们得到了这份荣誉,这是对你们过去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所作出突出贡献的肯定,但是,希望大家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蹂!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一定不要干违法的事,如果犯了别的错误,改正了还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干了违法的事,就谁也帮不了你们。”
他还说:“考虑到在座的企业家们为穷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有的甚至无偿捐出了上亿元的资金投身于我们的扶贫开发事业中,好多年轻人和我说应该搞些活动把大家宣传出去,我们今天组织的这次活动就很成功,贾庆林主席亲自来参加我们的这个活动,中央的其他一些领导也亲自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这就说明,我们这么做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中央是认可的。所以,下一步我们还要把大家的感人事迹写成书、拍成电影,并且要组织艺术团进行全国巡演,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企业家投身到为穷人服务的行列中来。”
山西女商人投入过亿元为穷人服务感动中国
博宥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丁书苗作为获奖代表在主席台前发言。她是山西沁水人,曾荣获2006年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及山西省扶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当选为中国十大系列英才一一诚信英才。
出身于农民之家的丁书苗,从卖鸡蛋起步,开饭馆、搞物流,如今在北京成立了博宥投资管理集团。
她出资20万元为老家安装了电视羞转台;她出资带领300余位家乡村民赴华西村考察取经;她牵线搭桥促成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博宥基金向沁水县捐赠500万元,用于改造沁水县乡村小学及村卫生院所建设;她联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捐赠1万元美金,建设苏庄小学信息化教学项目;2009年,她又向晋城市捐赠1000万元,用于发展当地农村的健康教育和扶贫事业。
2008年3月,她亲自携带500万元专程赴云南丽江少数民族孤儿学校看望700多名孤儿学生,临走时,她将本来用于自己路上开销的3万元钱也全部留给了孩子们;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从电视上得到消息后,5月13日,她便带着司机拉上临时组织的部分救灾物品赶赴灾区,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赠了109万元,并在灾区做了志愿者;5月23日,她又二次赴川,为灾区的女战士、女护士和女性灾民
送去一批女性急需用品。并且将自己与合作伙伴共同筹集的1亿元人民币捐赠给灾区;2009年春节前,她三次赴川,将1万斤猪肉和1000多套服装等价值100万元的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2009年5月,丁书苗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她宣布要用5年时间,捐资1.5亿元,支持“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在此次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表彰大会上,她称已经有5000万元捐款到位。
“我的财富来源于社会,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因此,我也有义务将这些财富还给社会。”丁书苗带着浓重山西口音的质朴发言和她的感人事迹,感动了会场上所有的人,现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小品情动主人公原型会场上下齐挥泪
活动进行到文艺演出阶段,大爱艺术团的演员表演小品《大爱无声》。台下观众的情绪在凝固片刻后,又突然爆发——热烈的掌声,一双双饱含感动泪水的眼睛,使得现场笼罩在一片浓重的情感热潮之中。
在观众席中,一位身着黑色裙装的长发女子泣不成声,在小品节目进行中被人招呼着两度离席。
小品讲述的是一位收养了215名孤儿的妈妈,在自己生日的当天突然收到了已经失踪1个多月的大女儿的鲜花,母女相遇,母亲激动之情难以自己,但是,女儿却因为妈妈将过多的感情倾注于收养的社会孤儿身上而疏忽对自己的爱护,心生不满,甚至连一声“妈”都不喊。已经工作的女儿向妈妈提出“想要买一辆轿车”,妈妈非但没有答应,还提出因为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想要借女儿的钱为收养的孤儿们买衣服。女儿情急之下准备再次离家出走,并且喊出“你不是我亲妈”。
故事升华到高潮,母亲说出实情“我确实不是你亲妈”。音乐响起,妈妈动情地向女儿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大雪纷纷的腊月,昏暗的路灯下,一个襁褓中的小女孩小脸冻得通红,恰从旁边经过的一名女路人看到这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小生命,心生恻隐,便把孩子抱回了家,并且给她起了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名字——腊月。这名女路人便成了小“腊月”的妈妈。
这个小品来源于真实生活,故事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在观众席上泣不成声两次离席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徐莉,安徽省六安市人。现为安徽水井王子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曾获得“中华杰出公益慈善人物”“中华优秀奉献者”“十大杰出女性”“2008慈善爱心人物”“2008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热心公益奖”等多项全国性荣誉。她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的许多人。
当主持人把她请到台上时,她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现场观众自觉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后排的许多观众纷纷挤到前边与她握手。
《记者观察》积极参与支持并承办相关活动
能够为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记者观察杂志社积极主动参与了这次特别的国庆献礼活动,并承办了系列活动中的多项内容。
记者观察杂志社通过精心策划并联系制作的73位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的雕塑,在全国政协礼堂的展览活动中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也受到了全国各界与会代表的赞誉,很多代表都利用参观展览的机会在雕塑前合影留念。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宣传表彰大会活动的主要支持单位,《记者观察》还通过承制展板的形式,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基层关爱贫困群众,以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近年来的扶贫成就和此次受表彰的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内容进行了展览。同时,还承办制作了“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的纪念邮册,这些设计精美的邮册,除了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向每位获奖人物赠送出少量外,其余的几乎被一些与会企业家代表订购一空。
4.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篇四
关于在全市学习推广蒲县 马铃薯片区扶贫开发典型经验的建议
民建临汾市委
蒲县马铃薯片区扶贫开发,是我市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转型跨越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2011年以来,省市各大新闻媒体进行过大量通讯报道。
蒲县是省定贫困县,也是一个产煤大县,煤炭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县 GDP的69.6%和财政收入的62.9%仍来源于煤炭。但是,从长远来看,该县“一煤独大”的畸重经济结构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煤炭在给该县财政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由于长期过度开采,也造成当地地表塌陷、村庄下沉、房屋开裂、耕地破坏、道路变形、山体滑坡、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环境灾害。况且煤炭产业只能解决当地部分群众的生计问题,很难普惠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在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活动中,特别是2010年“十二五”开局后,我市扶贫办指导该县精心培育非煤先导产业,将马铃薯生产列入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和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经过两年项目建设,该县马铃薯产业已初具规模。2011 年全县9个乡镇常年种植马铃薯5万余亩,经济效益可达1.44亿元,亩增收入1066元,农民人均增收可达2800元,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12月份,我会委托市扶贫系统会员,对蒲县马铃薯片区开发典型经验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作指导,正确认识县域区位优势,正确把握市场态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马铃薯开发作为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精心培育本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蒲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气温8.6℃,年降水量560mm,全县80% 的耕地为丘陵旱地,海拔高,气温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相对较为充沛,土壤贫瘠质地疏松深厚,其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与南美洲优质马铃薯原产地相似,是晋南地区难得的种植马铃薯的好地方,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该县的自然环境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发展马铃薯产业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历史上该县农民也一直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出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芽眼浅,肉质细嫩,口感独特,薯形均匀,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深受客户青睐,2 是我市乃至全省著名的马铃薯产区。近年来,国内外马铃薯产量快速增长,尽管欧洲马铃薯消费量下降,但是发展中国家马铃薯消费量依然比欧洲低很多,市场潜力巨大,且马铃薯生产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人人能参与,是不可多得的短平快扶贫开发项目。该县在市扶贫办指导下,在认真分析县域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后,果断决策把马铃薯生产作为全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
2、以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作为片区扶贫开发项目抓手,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市场等经济要素,促进全县马铃薯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引领辐射全县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辐射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蒲县马铃薯片区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4572.1万元。其中省级扶贫专项财政资金2000万元,县财政扶贫配套项目资金650.3万元,部门整合财政支农资金159万元,农民自筹资金562.8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0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项目区位于该县城区以西,涉及蒲城镇、薛关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5个乡镇3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5314户,农民20439人。其中贫困村委22个,贫困户数3032户,贫困人口12676人。项目区内建设了“三级种薯”繁育基地、千亩马铃薯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和5万亩生产种植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市种 植脱毒马铃薯3.8万余亩,间接收益9120万元,全方位促进了项目区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时带动了全县储运业、加工业、营销业加快发展。
3、通过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链条拓展延伸,提高项目区综合经济效益,抵御缓冲市场风险,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山西蒲县昌源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4年,注册资金360万元,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全部为全自动流水线生产作业,年可生产马铃薯淀粉10000吨、粉条粉丝5000吨。该公司开发出的马铃薯方便即食粉丝是一种具有高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的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畅销海内外,供不应求。该企业原来年消化马铃薯 3 万吨,占到全县总产量5 万吨的一半以上,是省市县三级财政同时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该公司被列入蒲县片区马铃薯开发龙头企业后,我市使用扶贫项目资金扶持该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和加工设备升级换代,2011年已经提前完成,形成年消化马铃薯7万吨的产能,可以带动全县10000余户农民种植6万余亩马铃薯,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2011年全国马铃薯滞销,价格低靡,市场形势严峻。蒲县扶贫办的同志给算了一笔账,由于项目区马铃薯全部由该公司收购,不存在市场 滞销问题,每亩纯收入仍然可达 1500元左右,比种玉米增收约700元左右。
4、创新组织经营方式,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模式,发展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建立马铃薯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由一家一户分散独立的家庭小规模个体经营向团体合作的社会大规模集团经营转变。
蒲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区的马铃薯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内容涉及项目区内田、林、路、渠、机、电、井、站“八配套”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和加工设备升级换代的产业体系建设,以及涉及“马铃薯种薯生产—马铃薯大田种植—马铃薯深加工—马铃薯及其产品销售”全产业流程的技术培训、质量安全监管、产品标准化、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等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系统运作由龙头企业蒲县昌源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实施,实行订单合同管理,以统一马铃薯“种、管、收、运、销”为主要合作内容,与种植农户签订长期服务合同,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马铃薯生产大发展。
5、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农业先进科技的支撑作用,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提高投入产出比率,提高全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区规模经济效益。
蒲县马铃薯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实施以前,由于农民连年种植不更换种薯,全县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病害较重,品质下降,产量偏低,一般亩产500—1000公斤,最少的还有100—200公斤。项目实施以后,该县聘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大型技术培训2次,培训600余人次;由技术服务队在各项目村委进行马铃薯种植技术小型巡回培训15次,共计培训16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8000余册;并对片区内种植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培训人数4600人次。脱毒马铃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最关键的技术。2011年初,县财政拿出400万元扶贫项目配套资金,扶持蒲县昌源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新建组培室1座,现代智能温室6座,原种繁育网棚40座,负责为整个项目区薯农提供优质品种和脱毒种薯,并对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进行探索示范。2011年项目区马铃薯亩产1000-1250㎏,最高产超过2000㎏,平均比项目实施前增产40%左右。农业先进科技使该县马铃薯产业重新得到发展振兴。
5.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扶贫案例参照 篇五
20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扶贫路上的水利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农村饮水安全薄弱环节,咬定目标,坚持标准,压实责任,持续攻坚,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零负担”喝上“放心水”,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走访贫困户,摸清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四川省长宁先的水利人针对全县存在的饮水安全不达标问题台账,组成了五个复核调研组,深入一线,一户一户地了解各个贫困户在饮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贫困户原来饮水是达标的,但由于长宁“6·17”地震后,贫困户的水井干涸了,造成吃水十分困难。比如笔者跟随调研的其中一户贫困户是双河镇的王爷爷,今年73岁了,他一人居住无子女,他说前几年政府出钱给他修了房子,还安了电视机,日子过得还可以,可是就是地震后特别是遇到长时间没有下雨,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水就如针细一般,吃水成了问题。王爷爷就买了许多桶方便在下雨时把水囤起来。听到王爷爷讲述吃水现状后,复核小组的成员们马上就叫王爷爷带领我们去看他家的水井情况,询问周围邻居的饮水方式,帮王爷爷找水源、测量管距等,并详细地记录下来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点对户施策,水利干部精准扶贫用实招儿。针对走访入户发现的问题,水利干部们针对每一户的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各个突破。漫漫扶贫路,殷殷为民心,水利干部们根据人口居住特点和饮水不达标的原因,有的放矢进行扶贫。针对地震震损的水窖、蓄水池,政府兜底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维修加固。针对水井干涸的,组织水利技术专家现场踏勘,重新选水源打机井、延伸管网或则新建水厂。些吾水利干部,一枝一叶总关情,挂牌督战,抢工期、抓质量,争取工程早日完工,让群众不为喝水犯愁。同时,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保障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人,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落实到位,使农村安全饮水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水润泽民心,村民喝上放心水露满意笑容。喝上放心水折射出了水利干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承载着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来之不易,得之幸福,滴水之光,书写着水利人温暖人心的民生故事,折射出“人民至上”的璀璨光芒。经过大家的辛苦努力,很多贫困户都喝上了放心水,水利干部还不定期下乡去检查贫困户的水质情况及饮水状况,在与大家的交谈中,群众们都十分高兴,都说现在喝水方便多了,再也不为喝水犯愁了。有些贫困户还计划着去买点猪、鸭、鸡等牲畜来饲养,提高经济收入。看到群众们脸上露出的满意笑容,对党和政府的感谢,对水利干部工作的肯定和称赞,犹如一股暖流,激励水利人更加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只是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提高民生福祉,创造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6.教育扶贫典型材料 篇六
“xx这次高考考了636分的好成绩,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高考成绩揭晓后,xx 县 xx 镇长江村四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多亏了教育扶贫政策,圆了我这个贫困生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近日,面对xx县纪委监委教育扶贫专项督查组的来访,xx 详细介绍了近几年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情况。这是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以有力监督助推教育扶贫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扶贫先扶智。xx 县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制度试点县之一,为保障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该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教育扶贫项目、资金、政策三个重点,梳理确定了包含送教上门、“雨露计划”等在内的 5 项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内容,并按照监督清单内容,抽调精干人员 6 名,组成 3 个专项监督检查“小分队”,紧盯教育扶贫项目执行落实、扶贫资助精准发放等环节,重点检查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控辍保学两个方面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贫困户子女资助“不错不漏”。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 5 个,已全部督促相关单位立行立改,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今年以来,在县纪委监委的精准监督下,共发现全县教育系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35 个,已全部整改完毕。各类教育助学资金和“雨露计划”补助金按时发放 1237.6 万元,受助学
生 19391 人次,受惠建档立卡学生 13769 人次。“我们将严格对照扶贫领域监督清单,聚焦教育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问题,提升监督执纪问责实效,做到监督一项、落实一项、巩固一项,确保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如期完成。”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篇二】
投入 9890.39 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入 2136.45 万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招聘 169 名教师充实农村学校任教……这一组组醒目的数字,正是新干县 2018 年教育精准扶贫的鲜活写照。
去年以来,该县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夯基础、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始终将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落实资助政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成效,得到国家媒体高度关注,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分别作了报道。
改善条件,让乡村学校“美起来” 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靓丽的塑胶操场、现代化的多功能教室……这些过去城里学校才有的“高大上”教育教学设施,如今也被“搬”该县乡村学校里。
去年以来,该县打出大投入改造薄弱学校、大手笔城区扩容增位、“大数据”提升教育水平“组合拳”,共投入校建资金 8734.39万元。改造了 xx 等 12 所农村薄弱学校;新建的三湖镇中心小学、xx 乡中心小学 2 所学校于去年秋季交付使用;完成了 xx 中心幼儿园、xx 乡中心幼儿园所有校建工程,圆满地实现了“一乡一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该县积极化解大班额“瓶颈”,大手笔实施城区扩容增位工程,新建的华城门小学于去年秋季顺利开学,新干中学、职业中专、新干三中、新干三中二部、金川小学、城北小学等 6 所学校正在扩建当中,并启动了城东学校、洋峰学校新校建设基础工程。与此同时,该县“大数据”提升教学应用水平,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去年以来,共投入 1156 万元为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班班通”、计算机、实验教学仪器、音体美卫器材等教学设备,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优化结构,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学校办学条件变好了,跟城里没有什么区别,近年来还调进了许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我把孩子从外地转回来上学,非常放心。”今年春季开学时,看到崭新的 xx 乡中心小学,该乡 xx 村徐大爷激动地说。
去年以来,该县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三定向”培养、三支一扶、高学历人才自主招聘、新干籍在外教师选调、特岗计划等措施,共补充教师 219 名,其中169 名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为缩小城乡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提升农村学校育人质量,该县加强城区优质学校对农
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农村小学教师走教制度,坚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三笔字”基本功训练、聆听名家讲座、开展读书活动、培养教学新秀、锻造名师队伍、专业知识测试、“百校千课”竞赛、校本教研探讨、城区跟班学习、培训学习交流“十一”工程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学校教师队伍。
精准资助,让贫困学生“乐起来” 精准助学,兜住底线,不落下一个贫困学生,是教育扶贫的保障。该县以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教育资助政策,核实贫困学生信息,健全贫困学生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构建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和管理机制。去年以来,该县共发放各类助学资金 2136.45 万元,惠 11479 名贫困学生,其中:发放普惠性幼儿助学金 38.6 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补助金 665.86 万元、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助学金 280.9 万元、新考取大学贫困生助学金 94.5 万元、中职学校贫困生补助金 18.3 万元,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生免除学费 19.57 万元,为中职学校贫困生免除学费 62.47 万元,提供新考取大学贫困生路费 1.55 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954.7 万元。
此外,该县巧打“老区牌”、“家乡牌”、“校友牌”,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捐资助学,通过开展“圆梦助学”、“科瑞助学”、“关爱助学”、“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共为各类贫困学
生捐款 55.6 万元,形成了政府与社会互补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贫困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教育阳光雨露。
【篇三】
老师跋山涉水来到贫困学生家里,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宣讲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学生家长听了身心舒畅通透,脸上乐开了花……近日,笔者来到衙前中心小学看到该校老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自备矿泉水和干粮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学生了解其家庭详情,而这样的画面在 xx 县各乡镇学校已成为常态。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xxxx 县教育扶贫工作正在行动。
制定大方案确保“四个一” “有了这方案,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xx 二中党员教师郭明生说,该县印发了《教育扶贫攻坚大排查大走访大数据大宣传大帮扶大巡查活动方案》,在方案中详细解说了教育扶贫的具体做法,对他们基层教师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有了明确的要求。
“我们要把教育扶贫作为头等民生工程来抓。”该县教体局长 xx 介绍,教育扶贫工作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一个不漏(资助不漏一人),一人不辍(没有一人辍学),一分不少(资助足额到位),一户不缺(政策家喻户晓),确保教育扶贫的精准性。
该县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筑牢工作基础,集中力量狠抓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促进教育扶贫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全面有序推进全县教育扶贫攻坚战。
抓数据精准促宣传到位 坐落在歌曲《十送红军》唱的“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的五斗江中学校长李泳华介绍,一定要有一套精准的数据,这是进行教育扶贫的基础。为营造浓厚的教育扶贫宣传氛围,他们学校还制作了横幅、宣传牌等。
该县通过“大排查”“大走访”建立学校教育扶贫“大数据”。要求各中小学建立、完善辖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就学情况花名册及统计表,要统计好“在本乡镇(片)就读”等情况花名册,并制成表格,在填写表格中有分工和合作,最后落实每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教师,建立各校教育扶贫工作责任一览表,并将电子稿和纸质稿上报教育扶贫办公室,以便建立全县教师教育扶贫信息库,责任教师必须如实填写责任一览表中信息,并张贴在贫困户家中。
同时,各校在校园内外悬挂宣传横幅和永久性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一览表、张贴 xx 贫困户奖补歌,同时在村委会醒目位置处装贴育精准扶贫政策一览表,发放宣传资料,向建档立卡户发放《xx 县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宣传单、《xx 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扶贫资助政策宣传年画、填写并张贴《xx 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联系卡》;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微信公众;校长、班主任,老师通过手机短信、学校班级微信群、QQ 群等每周将中央、省、市、县教育扶贫政策进行及时上传下达;各中小学利用会议、广播、班会、文艺节目等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
度地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强大气场。
孩子盼读书,政府来资助 “本来我以为再也跟大学无缘了,心中无比绝望……”家住xx 乡贫困学生 xx 说,他高考以 576 分,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因意外造成父亲生活不能自理,爷爷中风偏瘫五六年,对上大学已经失去了信心。当政府、学校知道她家的情况后,圆她大学梦,为她享受政府资助金 8000 元和入学路费 1000 元;还联系 xx 县江南汽运公司资助她四年大学期间生活费(1200 元/月),共57600元;xx农商银行的5000元助学资金和助学贷款也已办妥。
“我的大学梦饱含着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我一定会迎难而上,实现梦想,报效社会……”她眼里闪着泪花说道。
以教育为支点,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还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共享教育扶贫的雨露,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该县教体局长 xx 说,“我们会为每一个心怀梦想的贫困学子助力正能量。” 该县各乡镇(片)的中小学校长进行“大排查”工作后,了解到的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取得乡(镇)、村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其扶贫部门建立联动排查机制,对建档立卡学生信息进行“大排查”,教师深入“大走访”活动中,对辖区内建档立卡学生信息进一步核实。全面掌握本乡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和受资助情况。
目前,该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学子女建立从学前到大学全程教育精准资助体系,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该县资助中心工作人员郭中华提供了一组数据:2016 年以来共为 3.04 万人次在县内就读贫困生发放各类教育补助 6042 万元,2018 全年面向 9845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发放教育资助资金2309万元,针对3469人次县外就读未落实政策的贫困学生,落实各项资助 345.38 万元。确保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全覆盖,做到“一个不漏,一分不少”。
帮扶暖人心,为党得民心 “我非常满意,今天又有老师到我家来,我相信有这样的老师,xx 的教育一定会越办越好。”xx 县 xx 中学的 xx 是建档立卡贫困,她父亲李根发得知老师常到家里来,电话里激动地说,他长年在矿山打工,少有时间回家一趟,孩子在学校住校,学习和习惯怎么样,他都没时间去关心,全都靠老师教,因为住校,孩子每学年有 1750 元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现在,孩子更加懂事了,更自信了,学习也有了进步。他发自内心地说:“老师,您辛苦了!” 该县通过实行“大帮扶”活动,建立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结对帮扶机制,变“家长跑”为“教师跑”。将“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大帮扶”与“万师访万家”活动结合起来。送教上门工作,解决无行动能力的残疾学生上学难问题。开展好家长学生“互教”活动。用孩子的成长让家长尝到甜头、让
家长看到盼头、让家长更有奔头,让孩子教育带动家长树立信心,主动寻求脱贫致富新出路,共同比干劲奔小康。
7.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篇七
关键词:“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
经多年的扶贫攻坚, 我国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和社会发育低下的大石山区、高寒山区等。河池市是全国最贫困的喀斯特地区和革命老区之一, 11个县 (市) 都是贫困县, 其中9个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2个是广西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该市辖11个县 (市) 139个乡镇146个社区 (居民) 委员会149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389.16万, 农村人口340多万人, 其中903个是贫困村, 占行政村总数的60.32%[1]。如何实现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持续发展, 是建设富裕和谐河池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广西河池市“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概况
1.县级基础设施功能逐步完善。
2003年以来, 广西政府在东兰、巴马、凤山三个革命老区和都安、大化两个石山特困县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修建县际二级路4条299公里, 改建县际三级四级公路5条388公里, 通乡柏油路19条313公里, 修建一大批通村四级砂石路等[2]。通过集中资金、连片开发的举措, 结束了三县不通二级路的历史;等级公路由498公里上升到2301公里[2]。大会战使东巴凤革命老区和大石山区五县缩短与外界的距离, 基本解决五县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之后, 该市“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分三批组织实施, 其中在2005-2008年的两批644个“整村推进”贫困村中, 新建、扩建村屯道路1397条4482公里、597个村通四级以上砂石路;新增人畜饮水工程631处, 新建水柜820个, 解决18万多人、16万多头牲畜饮水难问题;新建沼气池26054座, 沼气池入户率达44.5%[4]。
2.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
到2008年底,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44元, 比2004年增长了1217元。全市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由1984年的248万人减少到25.4万人, 贫困发生率由84.2%下降到7.4%[5]。
3.一批产业项目逐步成为贫困村增收的优势项目。
经多年努力, 河池市的桑蚕、糖蔗、山葡萄、板栗、山油茶、八角、毛竹、畜牧养殖等生态绿色农业优势地位逐步确立, 并通过扶贫资金扶持向贫困村覆盖, 成为贫困村增收的优势项目。其中, 宜州市成为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和广西重要糖蔗产区, 环江县的畜牧产品, 东兰县的板栗, 巴马县的长寿食品, 凤山县的八角, 罗城、都安、南丹三县的酒产品等已成为该市的拳头产品。
4.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均有较大改善。
通过两个大会战和“整村推进”投入, 修建一大批通村四级砂石路以及自然屯道路, 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地头水柜、沼气池垃圾集中点、娱乐场及改厕、改灶等项目, 85%的行政村通四级砂石路;解决了40多万人的行路难和10多万人饮水难问题;扩灌基本农田3.6万亩;11万贫困村农户使用上沼气池[6];实现村村通电。贫困村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致富奔小康有了较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贫困村四级路建设未达到交通部门确定的四级路技术标准, 管护工作跟不上, 建后重损情况普遍存在;自然屯只通机耕路;村委所在地虽通四级路, 但未开通客运, 群众出行难仍是问题;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饮水安全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2.“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投入少。
“整村推进”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扶贫资金和广东对口帮扶资金投入。2005-2008年, 上级拨给河池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 按90%安排到整村推进贫困村计划, 每个村平均得到的仅35万元, 而且扶贫资金重点安排通村四级路和饮水工程, 有的村除了农户享受扶贫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和沼气池资金外, 基本没有得到整村推进资金的投入。
3.优势产业尚未形成主导地位, “整村推进”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在“整村推进”之后, 群众很难有效地自己开发和管理已建扶贫项目, 扶贫成果难以巩固。除宜州市的桑蚕和甘蔗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较大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外, 其他县 (市) 均未达规模发展的目标。如:2008年具有优势的板栗产量仅18343吨;八角产量6782吨。贫困村仍以种植传统的玉米、水稻为主, 辅以家庭养殖和林果经济等, 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种养和外出务工收入。2007年, 河池11个县 (市) 有9个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在全广西第60位之后;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44元, 在全广西14个地市排名末位。该地区仍是广西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量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二) 原因分析
1.现存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是“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地方。同时, 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 以及返贫现象突出, 加大了扶贫开发难度。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返贫现象, 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贫困人口的相对弱势地位更加突出, 要解决这些问题, 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 脱贫致富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短期内要想投入大量资金彻底改变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 需要花更大力气。
2.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较落后, 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在部分贫困人口中, 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 有的无所事事, 坐等国家救济;有的好高骛远, 怕苦怕累;有的基层干部, 一说扶贫就是要钱要物, 缺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和方法, 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动力。在“整村推进”结束之后, 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能得到提高、基础设施不稳, 各项事业难以实现自我发展, 阻碍着“整村推进”的持续发展。
三、“整村推进”后续发展的路径思考
贫困村要实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后续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在夯实基础设施的前提下, 牢牢扭住优势产业发展主线, 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拉动、信贷资金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力量参与等措施, 形成大整合、大参与、大投入、大建设的格局, 实现自我发展。
(一)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稳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果
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起决定作用的是其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要学会充分借助外力激发自身活力, 利用外部输血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提高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充分挖掘内部潜力, 发挥优势,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坚定信心, 艰苦创业, 做到内外互动, 实现脱贫致富是完全可能的。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稳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果。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 必须杜绝“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行为, 高起点出发,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把已经进行“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扎扎实实建设好, 不断增强其造血功能, 做到推进一个建好一个, 建好一个巩固一个, 巩固一个发展一个, 建设成新农村, 完完全全地稳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果, 遏制返贫现象发生。
2.实施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是以贫困村为单元, 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始终瞄准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 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贫困村自然屯分布分散, 信息闭塞, 生产以零散型种、养、加工为主, 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特点, 必须组建扶贫专业合作社, 联合起来增效益。贫困村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 以农户为基础, 以产业为依托, 以专业协会为载体, 以富民为目的, 以自愿为原则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 全村统一培训、统一计划、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销售, 把种养、加工、生产、流通、销售有效地组织起来, 把农户、资本、技术及土地合理配置起来, 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谋, 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 提高贫困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探索出一条扶贫项目到户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相统一的路子。
(二) 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和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的关系, 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贫困地区来说, 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 理清发展思路, 拿出好的项目向上争取扶持支持。对争取到的扶贫项目和资金要加强管理, 使其真正收到扶贫效果。但不能把争取扶贫资源当作唯一的脱贫途径, 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引导和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任何好的政策、好的项目、好的致富门路, 都离不开贫困人口自身的努力。
1.加强村干部致富能力的培养, 调动农民积极主动性。
在整村推进扶贫实践中, 农村干部战斗力强弱起到直接决定的作用。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着力培养村干部的致富能力和领导能力, 尽可能多地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 让他们带头使用新技术、新品种, 成为致富的带头人。只有这样, 他们才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对群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今后安排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群众才能积极主动。
2.继续倡导信贷扶贫, 调动群众积极主动性。
扶贫信贷资金是贫困村产业发展和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信贷扶贫是促进贫困村的优势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只有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扶贫信贷资金才放得出、收得回, 农户才富得起。以宜州市为例, 2000-2008年, 该市围绕甘蔗和桑蚕产业项目, 投入信贷扶贫资金8317万元, 扶持总人口10万人, 贫困村和面上的贫困村屯桑蚕和甘蔗两大产业迅速发展。该市的革命老区村——山湾村在小额信贷资金扶持下种桑养蚕, 仅三年时间, 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的大转变, 人均收入从不足2000元提高到5000元, 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三) 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自然资源开发是基础, 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前提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说, 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差距。所以, 一定要既重视物质投入更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坚持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并重, 这是实现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加强科学种养和劳动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一要突出抓好种养技术培训, 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 使“留下来”的农民有较高的务农技能, 实现科学种养;二要切实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 让农民有本事“走出去”, 赚得钱;三要加强村级文化室和信息站建设, 让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 干起农活来做到心中有数。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
要实现贫困村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制定特殊的政策, 采取特殊的办法:一是要在县、乡两级抽调优秀干部, 分期、分批进驻贫困村与农民实行“三同”, 深入农户与农民理清发展思路;二是选派专家进村入户蹲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种养技术指导;三是制定特殊的鼓励政策, 高薪选用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大学生到贫困村当村官, 要求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山间水域洞弄, 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掌握当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挖掘出当地的优势资源。在此基础上, 集中集体智慧组成“智囊团”, 将优势资源放到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整合, 研究出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方案, 把优势凸显放大, 真正做到解决贫困问题有的放矢, 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 正确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开发的关系, 着力培植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
搞好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既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更要抓好产业开发, 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发展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增收来源。
1.不断稳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可从以下几个资金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用好用活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和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机遇, 争取国家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上级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和部门资金投入, 提高柏油路的补助标准。三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 每个贫困村开通客运班车, 切实解决出行难问题。四是各级政府要将贫困村四级路管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确保修建一条、管好一条。五是在政府引导下, 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机关定点帮扶等方式, 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六是以资金和物资鼓励贫困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 自筹资金、投工投劳进行道路硬化。
2.着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农业龙头企业, 面向市场, 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做到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走产业化扶贫道路。比如, 宜州市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做大做强甘蔗和桑蚕产业, 培植了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广西博庆食品公司和广西扶贫龙头企业——广西嘉联丝绸公司以及一批茧丝加工企业,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带动本市及周边都安县、金城江区9万多甘蔗种植农户和9万多蚕茧养殖农户, 成为广西蔗糖生产基地县和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两大产业解决了宜州市大面积的贫困问题, 由上世纪40多万人未解决温饱的穷县, 发展成为广西十大农业强县 (市) 之一。因此, 可以借鉴宜州经验, 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壮大蚕茧加工、林业产品、绿色长寿食品等产业集群, 发展罗城、都安县百里山野葡萄长廊、东兰县万亩板栗生产区、凤山县万亩八角生产区、环江县畜牧养殖区等, 成方连片建设“第一车间”, 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依托龙头企业搞好深加工, 拉长产业链, 打造出国际长寿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蚕丝绸产业基地、广西竹藤草编织工业基地、广西最大板栗生产加工基地等。只有以农产品加工的大发展拉动优势产业的大发展, 才能使农村拥有一至两项长效稳定增收的项目, 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河池市扶贫办内部资料.河池市首批“整村推进”385个贫困村通过达标验收情况总结.2006.
[2][3]李甫春等.东巴凤小康之路.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4]刘新平, 王克林, 李文祥, 谭山川, 李作威, 曾馥平, 蒙冠禧, 韦政社.喀斯特区域科技扶贫开发市场经济机制探索—以广西环江环境移民科技开发示范区建设为例.开发研究, 2002, (03) .
[5]河池市统计局.2008年12月河池市统计月报.2009.
8.滇西扶贫开发模式浅析 篇八
【关键词】 贫困 扶贫模式 农村发展
一、引言
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面对的严峻问题,消除贫困是《千年宣言》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学术焦点。贫困不单是一个普通而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至今为止,不同的学科、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对贫困的理解和解释是不同的。在历时与共时研究下探寻贫困的本质属性及其深层根源,比较不同类型的扶贫模式,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朗特里1899年给贫困所下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这一经典的定义,至今仍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中国科学院最新完成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发展中的人口压力依然巨大,按2010年标准贫困人口仍有2688万,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扶贫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还将是一个主要且巨大的任务。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作用于扶贫客体,促进扶贫客体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称。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此后扶贫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继以前三阶段的成果,2010年国家提出了按贫困片区扶贫的指导思想,为下一步扶贫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二、龙陵县扶贫开发的现状
1、龙陵县扶贫开发背景
龙陵县是一个集“少、边、山、穷”于一体的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云南省西部边陲的龙川江和怒江之间的石山区和高寒冷凉地区结合部,由于诸多因素,龙陵县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深度贫困问题突出,贫富差距继续呈扩大趋势。据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统计,2010年底,龙陵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2.95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49.78%。随着国家的扶贫标准提高,截至2011年底,龙陵县的贫困人口超过20万人,扶贫开发任务不由得变得更加艰巨。贫困问题成为制约龙陵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将有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桥头堡建设的目标。
2、龙陵县现有扶贫开发模式
龙陵县地处云南省西南地区,1980年以前,对龙陵县的扶贫工作模式主要是采取的是直接救济方式;1980年以后,开始逐渐由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方式转变。近几年来,龙陵县结合自身情况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扶贫模式。
(1)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根据《扶贫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对于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总体要求中提出“解决温饱、巩固成果、缩小差距、促进和谐”,龙陵县于2007年7月19日全面启动了“千村推进万户脱贫”工程。主要以上级补助一点、县级投入一点、部门筹措一点、企业捐赠一点的形式,在2007—2011年期间对龙陵县相关村镇投入4750万元,完成326个30户以上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
该模式的的优点是利用较大规模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在短时间内使被扶持的区域在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但是,该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一是在实践中存在整村推进的目标要求与资金投入保障的矛盾突出、资金和项目规模小等问题;二是小部分区域存在重复投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续后扶政策不足,巩固成果难度大;四是由于采用至上而下的扶贫模式,上级对项目内容的要求与群众意愿不完全一致。
(2)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模式。移民搬迁扶贫模式是指将环境脆弱的不宜开发地区、环境保护区等地域内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异地开发扶贫。2010年完成了400人的龙陵县勐糯镇小海坝、象达乡懒板凳易地搬迁项目,共投资941.76万元;与易地搬迁及整村项目有效整合的100户扶贫安居工程项目于2010年底顺利结束,共完成安居房建设100户,建筑面积29200平方米;2011年完成300人的龙陵县龙山镇、勐糯易地搬迁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较大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了人口与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该模式的不足之处,一是生活地点的变化迫使被移民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部分村民难以适应;二是使搬迁户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增加购置生活、生产工具而导致在一定时期内债务加重;三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享受不到这种形式的国家惠民政策。
(3)特色产业开发扶贫模式。龙陵县近年来把建设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来抓,广大农村逐步建立起“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龙陵县对产业建设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走活了经济发展一盘棋,目前,在地处龙川江边的横山及香柏河两个村,优质水稻的种植已富裕了一方百姓;政府所在地龙陵城区四个社区的畜牧业产业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既弥补了人多地少的缺陷,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以杨梅山、大坪子两个村为代表的冷凉山区在茶叶种植、黄山羊养殖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尹兆场、户孔、麦地、芒麦等村一年两熟的烤烟种植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前提,把握市场、确保效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为全县广大农村农民铺就了致富坦途龙陵县至力于走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建设路子,在政府的多方支持和大力协助下,目前,县内已创建了“林源石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云河石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生产的“古箐宝”、“打虎坡”两个品牌的石斛深加工产品已打入省内外市场,其产品销路较好。
该模式下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还极大的鼓舞了老百姓搞特色产业的激情,充分利用了地区闲置的劳动力,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子,但是对于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以及产品深加工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化。
(4)对口培训扶贫模式。为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龙陵县以贫困人口为对象,以示范基地为载体,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对象自愿、有序输出、搞好服务”的工作方针和培训提高素质与转移增加收入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2006以来,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676万元,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3.05万人,有序输出1.33万人。2010年完成了6500人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共完成培训6665人,完成任务的103%,实现劳务创收1400万元;2011上级补助254万元3700人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有序开展。
该模式使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增收渠道有效拓宽。但该模式的不足之处,是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和行政计划手段,带有明显的计划性、任务性,同时还面临受益对象的选择性强问题。
三、龙陵县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龙陵县政府对扶贫工作历年来非常重视,财政投入逐年增加,扶贫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2504元,提高到3376元。贫困人口从2008年的15.28,下降到2010年的12.95。由于2011年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龙陵县贫困人口为20.01万,扶贫攻坚任务重。
虽然龙陵县现有扶贫开发模式作用巨大,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积极研究对策加以有效解决,才能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找准立足点,为龙陵县扶贫新目标、新任务的提出奠定基础。
1、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基础差
贫困地区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同时社会供给明显不足,许多地方由于资金缺乏,无法完成整村推进、移民搬迁等项目,而龙陵县财力薄弱,扶贫投入主要依靠中央、省、市级扶持,且贫困人口收入低,自我投入的能力弱。同时,工业产业总量小,“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还未形成,扶贫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
2、区域性、群体性贫困突出,资源型贫困、素质型贫困相互交织
龙陵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环境恶劣的石山区和高寒冷凉地区,呈大分散小集中、点片线并存,傈僳族、彝族、阿昌族整体贫困较为突出。这些地区部分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受到严酷自然环境的影响,生产资料缺乏,生产力水平低下,且素质型贫困已经成为制约脱贫的最大障碍,如:平达黄连河、安乐村等,长期的贫困,使得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一种固有行为模式,把贫困、落后、能力缺乏变成区域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把外来的帮助理解为一种义务。一方面,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自强自立的意志和信念,形成怨天尤人的思想,脱贫、增收乏术,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3、产业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
生存基础差成为贫困群体的典型特征,龙陵县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有2.4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18.53%;住房困难户有1.8万户,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户数的51.87%。据初步调查统计,在龙陵县1642个村民小组中,还有12个小组不通电话,通讯信号网络覆盖不到,通信极为困难,305个小组不通公路,生产生活基本还是依靠传统的人背马驼,956个小组饮用水困难涉及11.6万人,水利设施的修建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并且还有141个小组不能接收广播电视。
4、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提高困难
龙陵县地处滇西南石山地区与高寒冷凉地区结合部,喀斯特地貌发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可耕种土地面积极少,人均耕地面积仅1.47亩,其中人均拥有基本农田地0.52亩;全县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完全是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种植成本大,收成受天气影响极大。
5、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
龙陵县10个乡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贫困人口和特殊贫困区域,随着国家的扶贫标准提高,贫困人口增加,截至2011年底,龙陵县贫困人口超过20万人,占全县人口27.73万的72.16%,扶贫开发任务更加艰巨。
6、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社会帮扶力量不足
从全县的角度看,还存在着制度、认识、机制体制、措施等不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要求的情况,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捆绑使用涉农资金难度大,投资分散;部分定点挂钩扶贫单位工作不主动,措施不扎实,成效不明显,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潜力还需要深入挖掘。
7、扶贫队伍建设难于适应新形势扶贫开发工作要求
一方面,随着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不断加大、扶贫开发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各类扶贫项目管理要求的不断规范,县级扶贫机构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扶贫工作机构和配备人员,致使完成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难于得到保障。
8、因灾等因素返贫的现象较为严重
龙陵县地理条件特殊,自然灾害频发,加之贫困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讯及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十分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因灾返贫现象依然存在。
四、龙陵县扶贫开发模式的对策
1、整合资金,着力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要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在政府的宏观协调下,使各级各部门支持“三农”的资金和项目,围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点面结合,尽力向贫困地区倾斜,发挥扶贫资金“粘合剂”的作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格局;要不断加强对资源整合的领导,创新整合的机制体制,为整合搭建平台,并有相应的考核督促措施。注重项目监管,着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城乡统筹的整体推进大扶贫战略
一方面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资金投入,解决整村推进的目标要求与资金投入保障的矛盾;另一方面以整乡推进为载体,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实行连片开发,着力实施特殊贫困群体和特别贫困区域的扶贫开发战略
依托国家片区开发政策,结合龙陵地处滇西及哀牢山贫困片区,充分发挥国家扶持政策,一是以易地扶贫为抓手,努力拓宽贫困人口的生存空间,有效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问题;二是以扶贫安居工程依托,努力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 三是以特殊贫困群体和特别贫困区域为重点,努力推进深度贫困区域快速发展。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扶贫开发战略
要依托龙陵县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群众从事第三产业;要大力建设生态家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生态扶贫新路子,积极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而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5、广泛动员,着力加强扶贫开发社会参与力量
一方面,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真正成为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的主体;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县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制,继续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扶贫济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民营企业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向贫困地区献计献策献爱心。
6、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实施发展型脱贫致富扶贫开发战略
一方面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则需要以产业扶持为重点,努力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以茶叶、核桃、石斛为重点,以种、养、加及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解决产业发展后续扶持资金为重点,加大互助资金的争取及扩大面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 刘鸿燕:西部地区形成“大扶贫”格局[N].农民日报,2009-12-11.
[2] 杨建洲、张建国:福建山区县域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1999(6).
[3] 张永丽、王虎中:新农村建设机制、内容与政策——甘肃省麻安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7.
[4] 周芙蓉:亚行专家认为“整村推进”不能解决扶贫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4-10-08.
[5]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 中共龙陵县扶贫办:政府扶贫工作报告[R].2001—2011.
[8] 中共龙陵县政府办公室:政府工作报告[R].2006—2011.
【扶贫开发典型案例】推荐阅读:
扶贫开发“双到”10-03
扶贫开发政策宣讲09-20
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07-11
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08-09
扶贫开发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9-28
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的12-19
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11-03
东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11-18
中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11-19
临夏县全力推进整流域扶贫开发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