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2024-10-19

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共9篇)

1.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一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全市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8〕17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为重点,以实施优质小麦加工贸易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我省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国有、混合所有和民营等各类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力。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促进产业融合,注重协调发展。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进粮食种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各环节有机衔接,以相关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融入“一带一路”,拓展“两个”市场。依托连接欧亚大陆桥战略通道、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及甘肃国际陆港物流集散地等优势,搭建粮食贸易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开放共赢的粮食贸易大格局。

4.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营方式、产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功能,促进粮食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市市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优质小麦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四)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适应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活力。按照区域布局合理、经营优势互补、整体实力增强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优化重组,做强做优做大一批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积极推进粮食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统一监管,加快建立国有粮食企业收购贷款融资担保机制,为拓展市场化经营提供融资担保。培育、发展和壮大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

(五)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优质粮食种植,带动农民增收。有重点地引进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项目,壮大我市粮食产业规模和实力。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前提下,探索创新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效益为纽带,大力培育粮食产业“产购储加销”联合体。鼓励大型骨干粮食企业和多元粮食市场主体组建“嘉峪关粮食产业联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信息共享,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竞争实力。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扶持民营粮食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粮食经纪人等新型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参与“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建设。指导粮食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为粮食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沟通协调、政商协作、自律监督等服务,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

(七)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扶持优质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特色杂粮发展,重点支持优质春小麦种植、杂交玉米制种和小杂粮产业发展。健全完善特色粮油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支撑,特色杂粮为补充的粮食生产体系。鼓励骨干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建设规模化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优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优质粮食产品供应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粮食企业开展绿色优质粮油定向种植、专收专储、专加专供,体现优质优价,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引导粮食实现产销平衡。(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省内粮食主产区、特色粮食产区兰新铁路沿线货场和铁路物流园等粮食物流节点,重点推进我市粮食产业物流园区建设,整合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和人才等资源,推进粮食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带动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九)加强粮食领域交流合作

支持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周边国家和相关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粮食主产省合作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商务局)

(十)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支持粮食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探索开展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提高粮油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倡导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体现再利用、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仓顶阳光工程”等新能源项目,开展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逐步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粮食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

(十一)积极发展新业态

规范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推广“网上粮店”“放心粮油+主食厨房”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粮食银行”。利用兰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吸引大宗粮食业务进场交易。支持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旅游等新业态。(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十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加强我市粮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食品牌。开展粮食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活动,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联合打造区域粮食品牌,提升品牌美誉度和产品附加值。借助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支持粮食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和精品粮油展示,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加大粮食产品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信用中国、信用甘肃、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三)推进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

适应粮油产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转变的需求变化,以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为重点,构建覆盖更全、服务更优、质量可溯、渠道可查的放心粮油供应网络。支持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严格统一授牌编号、统一店面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报表台账、统一质量承诺,合理布局,动态管理,规范服务,引导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鼓励有条件的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开办主食厨房,加快粮油的转化和增值,使其成为政府监督规范、行业动态管理、百姓评价满意的“大厨房”。(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加快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现内销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食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升级扩面。推广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支持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林局)

(十五)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

支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马铃薯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和特色食品。促进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成品粮储备、粮油销售、主食厨房融合发展。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建设,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放心粮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推动军粮供应主副食品向即食化、野战化、军种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六)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

大力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重点扶持优质小麦、杂粮、亚麻油等地方特色粮油精深加工。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升转化能力和转化质量。适应养殖业发展趋势,立足优质玉米资源,鼓励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助推养殖业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七)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坚持科技兴粮,推进形成政府有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加强与国家粮食科研机构和有关高等院校的有效对接,深化符合我省粮食资源特点的种质资源创新、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和特色粮油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支持粮食企业引进国内外粮食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扶持科技型粮食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建立粮食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粮食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六、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十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积极申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我省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工程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加快示范企业建设,扶持优质特色粮油种植基地和粮食加工能力建设,加大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优质粮食品牌效应,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产后减损和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九)完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优化仓储企业和物流节点布局,着力改善仓储物流设施基础条件,提升粮食仓储物流能力。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成以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为龙头、大型骨干库为支撑、基层购销网点为基础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依托铁路大通道绿色环保和运能运力优势,增加铁路运量,加快物流关键节点公铁联运能力建设,推进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十)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粮食质量检验机构检测能力,形成以省级为骨干、市级为支撑的公益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林局)

七、保障措施

(二十一)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将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甘肃省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支持范围。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粮食仓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为粮食企业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险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局、人行嘉峪关市分行、市银保监分局、农发行嘉峪关市分行)

(二十二)切实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

围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总目标,结合各地实际,优化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优质粮食生产、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制定符合我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际的目标,细化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加大粮食考核比重,全面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二十三)认真履行战略合作协议

坚持“合作、共享、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落实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订的《共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对接,落实支持措施,促进我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本地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市粮食局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部门协作机制,并发挥好粮食等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在标准、信息、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政府办、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市发改委、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

2.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二

会议指出, 在过去的一年里,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畜牧业生产在平稳中调整, 在调整中优化, 完成了“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任务, 实现了“十二五”的顺利收官。2016 年是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畜牧业发展要按照农业部党组确立的“提质增效转方式, 稳粮增收可持续”工作主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转型升级, 推行种养结合、绿色环保的高效生态养殖,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完善组织模式, 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制保障, 依靠创新驱动, 不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与会专家聚焦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踊跃发言, 就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专家们提出, 2016 年及“十三五”畜牧业发展, 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优化调整, 引导产业专业化分工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要加快现代畜禽牧草种业创新, 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 调动育种企业积极性, 形成富有活力的自主育种机制,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促进国内养殖水平上新台阶;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变化, 主动做好畜产品生产消费信息监测分析,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引导生产者立足消费需求开展生产;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带动能力强、增收见效快的优势, 加快贫困地区特色畜牧业发展, 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1 个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研究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3.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三

摘要:本文介绍了榆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变方式上探索出的经验、做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结构调整;转变方式;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02

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4712平方公里,总人口130.8万,现有耕地584.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7万亩,2015年粮食总产67亿斤,连续十一年保持全国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296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在農民人均收入构成中,粮食、畜牧、蔬菜、劳务大体是4∶2∶2∶2,初步实现了多业发展、多项增收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榆树市大力培植新的主导产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然而随着农村奔小康的步伐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劳动力老化、市场变化等的因素制约,发展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存在短板,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求发展,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提升生产能力、竞争能力、增收能力、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1 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发展空间

1.1 调优种植业结构

对于粮食作物,大力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等种植,到2015年底,全市这几类作物种植面积19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5%,收入占粮食作物50%以上。对于蔬菜,大力发展温室大棚,以发展返季节蔬菜为重点,现在全市蔬菜温室大棚面积达到19.8万亩,棚膜蔬菜园区发展到106个,年实现产值73亿元。

1.2 调强畜牧业结构

围绕丰富的粮源,抓好猪、肉牛、鸡高标准牧业小区建设。累计投资26亿元,已建成牧业小区709个,规模标准化养殖率达到94%。截至2014年年底,出栏猪715万头,肉牛165万头,鸡4800万只,畜牧业实现产值76.9亿元。泰国正大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8.6亿元。目前,已建成超欧盟标准肉鸡养殖场10个,年出栏肉鸡2330万只。

1.3 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第二、第三产业

以中粮、吉粮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目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10亿元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转化粮食170万吨,屠宰生猪、肉牛130万头,农产品加工业年实现产值400亿元。初步形成了玉米化工、生物制药、畜禽加工、白酒酿造四大农业产业体系。

2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

2.1 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重点实施两个“百万亩工程”,即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百万亩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近年来,年新增高标准农田20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达到262万亩,占耕地面积44.8%。在全程机械化发展上,利用农机购置补贴,以发展机插、机收和大马力拖拉机为重点,有针对性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2.2 着力建设高标准粮田示范工程

在全市11个乡(镇),新建高标准农田49.2万亩,增长22.4%;实施土地整治项目51.9万亩;完成卡岔河清淤工程,改造河道340公里,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5亿公斤。

2.3 重点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7万千瓦,落实补贴资金9450万元,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30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

2.4 突出抓好高标准牧业小区工程

累计投资6亿元,新建牧业小区20个,提档升级46个,节能减排改造137个。泰国正大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建成超欧盟标准肉鸡养殖场10个,年出栏肉鸡2330万只。

2.5 积极打造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投资6000万元,新建蔬菜园区5个,新增棚膜蔬菜面积6000亩,露地菜发展到18.6万亩,建成以蔬菜为主的八大生产基地。

2.6 全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10亿元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转化粮食突破170万吨。

2.7 积极建设新型商贸物流市场

投资1.6亿元,建成365生活馆现代物流市场,建设年交易量1亿斤以上的蔬菜批发市场3处。

2.8 开展智慧农业应用项目试点

投资1080万元,实施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实现生产信息自动采集,及时发布信息200万条。

3 整合可利用资源,制定农业转型升级推进政策

3.1 集中打造农业科技园区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引进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投资9100万元,占地90亩,建成了农业产业园区,园区总占地面积2041亩。重点研究分子育种和靶基因育种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2 充分利用项目资金

3.2.1建成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 占地1951亩,投资264万元,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召开了首届农业科技节,参观人数达5万人,已经成为区域性科技示范中心和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

3.2.2集成开展农业高产攻关 赤眼蜂防螟、农田灭鼠、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投资480万元,对3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统一供应物资、统一化控措施。

3.2.3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投资1.2亿元,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开展旋翼飞机航化作业70万亩次。投资916万元,建成30个人工防雹站,购置8部增雨火箭车,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显著提升。

3.2.4 建立多点联动的科技推广体系 在保证农技人员工资、经费的前提下,为每个乡(镇)解决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风险政府买单,盈余奖励干部职工,办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

3.2.5 利用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 榆树市现有大中专专业技术人员3712名,按照28个乡(镇),30个高产示范片,分期分批,依农时季节定期下乡培训,实行定点指导,做到良种良法入户到田。

3.2.6 大力推进规模经营支持专业性服务 扶持12家星级合作社,鼓励通过托管、入股等方式与经营者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施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对2070名农场主和合作社经理人进行系统培育。全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4682家,总资产近40亿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62万亩,流转率达到44.8%。全市29个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公开,规范了合同签订。建成了市乡两级完整的土地仲裁体系。新型经营主体还款期限由一年可延长到三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62万亩,同比增长13.1%。

3.2.7 实施品牌开发战略 以政府为主导,全力打造“榆树大米”品牌,现已进入北京等17个省(市)的市场,进驻全国600多家大中型超市。

3.2.8 扩大社会订单 依托农业信息平台,签订粮食、肉类等订单73.7万吨,订单履约率达到84%。依托长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全市六大类产品实现网上批量销售。

4 农业转型升级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4.1严格坚守耕地560万亩红线不动摇

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工业用地,严禁改变耕地性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

4.2不断扩大有机肥还田覆盖面

在全市6个行政村开展增施有机肥试点,施用商品有机肥4.6万亩。在1000个自然屯推广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统一还田”治理模式。

4.3积极推广耕地保护技术措施

大力推进秸杆综合利用,在3个乡(镇)开展秸秆二次粉碎全部还田试点利用秸秆总量达到105万吨,既增加了地力,培肥土壤,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4.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四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中共偏坡营乡党委

偏坡营乡人民政府

2013年,偏坡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基地规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促农增收惠民生”的思路,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28万元,占任务312%;引进县外资金2200万元,占任务220%;财政收入达到691万元。落实蔬菜复种面积3.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00亩),牛饲养量达到4万头,新建果园2303亩,改造各类果园4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848元。

一、做大蔬菜基地规模,促进集约化生产。采取公司承租、种菜大户承包、蔬菜合作社统一签订订单等多种方式和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建设千亩设施菜生产示范园区。一是泰丰公司有机蔬菜设施建设,棚室总量达到320个,同时发展高效蔬菜、花卉等育种生产。二是隆丰食用菌种植建设,投资280万元续建占地100亩,使总面积达到200亩,棚室总量达到160栋,发展香菇、滑子菇种植。三是由承德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占地260亩高标准日光温室150栋,预计12月份整体完工投入使用。设施菜基地规模稳步扩大,逐步实现集约化生产,带动全乡直至承围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二、做大做强养牛产业,培树新型龙头企业。按照“抓大户、带散户”的主导思想,多方筹措资金投入,为养牛产业发展强后劲,促动规模场、户提档升级。一是抓实基础母牛繁育示范村建设,实施优质肉牛工程,抓好品种改良,落实基础母牛补贴和日本和牛新品种培育,实现肉牛生产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乡新增基础母牛1000头,全年牛饲养量达到5万头,存栏3万头。二是重点抓好凤林养殖公司龙头企业建设。今年凤林公司投资100万元,扩大养殖厂面积38亩,新建牛舍1000平方米,新建饲料仓库1200立方米,牛存栏2000头,出栏肉牛15000头,带动周边7个村养牛产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建设特色种植园区。今年我乡把加快发展传统和特色林果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使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全乡共新建果园2303亩,改造各类果园4000亩,栽植各类苗木22.5万株,投资30余万元,新打深水机井6眼、租借和购买机泵管带12台套;投资360万元在黄酒铺村续建大果平榛、树莓示范园350亩;在白银沟、靠山营两村建设中草药基地1500亩;在哈沁营村建设玉米大蒜套种基地1000亩。

四、做好产业链条延伸,推进产业化进程。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加工型农业产业项目。一是源丰保温包装箱厂与北京宝德瑞食品公司合作建设果蔬粉加工项目,占地20亩,一期安装果蔬粉加工生产线一条,项目已投产运营。年可加工各类果品、蔬菜2万吨,生产果蔬粉2000吨,产值可达3000万元。全乡落实胡萝卜、南瓜种植基地3000亩,该项目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二是凤林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牛粪深加工有机肥续建项目,扩建厂房、新上生产线一条,收储周边村规模养牛户牛粪进行处理。达到年加工牛粪4万吨,生产有机肥1万吨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年可消减COD3000吨,氨氮50吨,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使农业生产

逐步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五、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农产品产销结合。为发挥流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筹建了隆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项目占地71.9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商办用房、净菜车间、仓库、冷藏库、半山洞式恒温保鲜仓库、交易大厅等。计划总投资1亿元,于2013年3月开始建设,全部建设内容计划2015年10月完工。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完成通水、通电、建设区土地平整、商办用房和半山洞式恒温保鲜仓库基础建设。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该项目建成设施完善、服务优化、经营规范、功能互补、产销结合的农产品转运中心。

六、采取得力措施,保障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一是创新机制,推进规模化经营。转变土地流转模式,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采取换、租、转、招等方式引导群众合理流转土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采取“公司+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乡政府对农业重点项目和种养植户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在贷款、用地、水利配套、电力、技术指导等方面重点支持。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重视农业科技人才技术更新,加强对乡村干部、种养植大户的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定期组织部分乡村干部及种养植大户到农业较发达地区实地参观学习,提高技能,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经济主体呈现出传统农户萎缩、新型经济主体增多的态势,种养经营大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诞生,引发了金融需求的转变,这就要求县域金融加快创新,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二、农业产业经常发生病虫、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为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应加快农业保险发展。但目前政策机制建设滞后,政府对农业保险有效扶持不足,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对开办农业保险积极性不高,保险品种匮乏,专业人才匮乏,农民对农业保险参保意识淡薄。

三、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大,发展周期较长,资金回收慢,县、级两级财力有限,难以承担长期的大量资金投入。

四、农业产业发展技术落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转化增值能力较差。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一、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关键作用,更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市场主体,使农民变成职业农民,带动农业现代化,需要县域金融创新更加给力。建议金融机构将服务下沉,降低信贷门槛,利用农村宅基地、经济林权、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等办法来满足农村三农的金融服务需要,创新县域金融产品,支持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在金融创新中,金融机构既要注重增加县域信贷投放来源,让有“水”可放,也要加大县域金融体系和融资机制的创新扶持和引导力度,解决好渠道问题,确保创新产品真正适合农民的需要,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让县域经济强壮起来。

二、建设农业保险体系,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通过政府推动,引导现有保险分支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要根据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强化产品创新,优化险种结构,推出能够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业大户及单个农户需求的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二是强化农险人才培养与业务宣传,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深入乡村开展农业保险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农业保险法制建设进程。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为农业保险有序操作提供法律依据。四是完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农业保险补贴,引导农业保险业务有序开展。五是构建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共保基金。

三、增加上级资金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上级的大部分涉农项目建设政策规定地方财政要按一定比例给予资金配套,由于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资金配套,困难很大,同时也给乡村两级造成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建议上级财政应加大政策性民生项目投入负担比例,切切实实让基层群众从中受益。

5.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五

湖北省发改委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湖北工业化进程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着力推进八大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抓好实施“三个一百”工程,提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带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通过“三个一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改善工业发展环境,促进我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按照《湖北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的总体发展战略,我省以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医药、纺织、建材、食品等八大行业为主,全面启动工业结构调整。

汽车行业:重点支持和服务东风汽车公司与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抓好神龙轿车二期、东风本田二期扩建、东风—日产生产能力完善配套和规模化生产,提高我省专用车生产水平和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钢铁行业:重点支持武钢二冷轧和硅钢改扩建、新冶钢配套设施改造;支持武钢和鄂钢联合重组及冶钢做精做强。石化行业:重点支持武汉石化800万吨、荆门石化600万吨炼油改扩建及抓好仪长输油管线湖北段建设;进一步整合烟草行业资源。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支持长飞、邮科院等企业,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激光加工设备等产品。医药行业:重点支持三类以上新药的开发,加快生物制药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进程,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纺织行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棉纺织、服装生产力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建材行业:重点支持“四新两高”产品发展,依托华新等企业建设7

条大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食品行业:重点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利用和节能降耗水平。

二、抓好100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据调查,2005年全省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共803项,总投资额1487亿元。预计有400个项目在2005年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预计新增产值580亿元、利税116亿元。初步选定机械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纺织、轻工(含农产品深加工)、能源、高新技术行业100个项目,列入2005年“三个三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预计有5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这些项目包括:

——机械汽车行业中有神龙汽车二期扩建工程、东风本田12万辆乘用车、东风有限襄樊中高级轿车基地和中重型车技术改造、东风车桥改造、中德合资激光拼焊汽车底盘总成,武锅锅炉回收等14个项目。

——石化行业中有武石化及荆门石化炼油扩能改造,湖北化肥厂油改煤,湖北宜化10万吨聚氯乙烯,沙隆达新品种农药,宜昌兴发集团三聚磷酸钠等10个项目。

——冶金行业中有武钢二冷轧、二硅钢、冶金节水改造、500万吨球团,大冶有色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鄂钢转炉技改等9个项目。

——建材行业中有华新水泥南漳熟料生产线和粉磨站,武穴日产6000吨水泥,宜都二期日产4000吨水泥,大冶尖峰日产4000吨水泥,长利玻璃深加工,三峡新材浮法玻璃生产线等9个项目。

——纺织行业中有孝棉实业扩建32万纱锭、经纬化纤3万吨粘胶短纤,爱帝集团针织服装等10个项目。

——轻工行业中有武汉晨鸣林纸一体化、武汉统一饮料扩建、武烟技改、TCL300万台空调、武汉小天鹅80万台洗衣机等14个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中有武汉光迅光电子器件产业化、武汉邮科院移动通信(3G)产品、湖北三环信息银税一体终端、长飞光纤扩建等12个项目。

——医药行业中有宜都东阳光6000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中联药业扩建、广济药业1300吨核黄素、八峰药化700吨氨基酸等8个项目。

——船舶行业主要是长航青山船厂出口船舶基地扩建项目。

——能源工业中有清江水布垭、宣恩洞坪水电站、阳逻电厂三期扩建、黄冈大别山电厂等13个项目。

三、继续支持100家大企业做强做大、100家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抓好100家重点大型企业、100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是“三个三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继续做好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适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情况,对企业进行调整,择优充实新的企业和项目。二是争取100家大型企业和100家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以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力争100家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合计达到300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家(东风有限、神龙、武钢、武石化、荆门石化、长江电力),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东风本田、鄂钢、冶钢、江汉油田、武烟),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8家;力争100家大型企业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31%。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联系制度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做好季度详细分析报告和月度统计工作。四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协调服务。

四、继续推进“三个一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一是按照省政府“三个一批”工作的要求,今年再完成武钢、大冶有色、南方集团、医药集团、铝业集团、江南实业、宜化等15户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以及50户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基本实现100户国有骨干企业改制的任务;继续巩固省属企业改制改组和管理体制调整成果,基本完成10户省属重点企业改革脱困和改制重组任务。二是因企制宜,分类推进企业改制。大型国有企业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要形式。对国有中小企业鼓励实施管理层收购,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制的有效形式。三是加强规范运作和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程序,健全改制报批制度,做到每一个环节依法运作、规范透明。四是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以东汽、武钢等15户大型企业为重点,加快企业自办学校、医院、公安消防等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五是推进市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市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提高经济调控能力。一是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发展,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国家禁止的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二是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扎实做好列入国家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林浆纸一体化、装备本地化等国债专项计划项目建设或前期工作。三是继续集中部分省预算内资金,实施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农产品深加工、技改贴息专项,带动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增加对重点工业行业的投入。在各市州、县市全面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融资条件。四是切实加强对重点工业项目的协调和调度,及时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五是加快武汉乙烯、湖北核电、东风雷诺轿车等重大项目,以及列入我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的一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

底前有300个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能进入前期启动。六是加快我省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制定和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

6.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六

阿里巴巴农业2013-02-18来源:新农村商网专题:农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为契机,按照“一优三高”农业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创新产业扶持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努力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一批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一批知名品牌,把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特提出以下政策意见。

一、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自治区与市县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对全区分布范围广、发展潜力大、品牌优势明显,在农业农村经济所占比重高的优质粮食、园艺、马铃薯、清真牛羊肉、奶产业、枸杞、葡萄、适水产业、优质牧草产业和农作物种业,由自治区整体规划、统筹布局、政策引导,区市县共同推进,重点扶持。红枣、苹果、中药材、压砂瓜、鸡、生猪、西芹等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充分发挥市县的自主作用,由已形成一定优势的相关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自治区定向支持,促其发展。

(一)优质粮食产业。

提升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化水平,支持有品种权、具备原种生产条件的科研单位、企业建设稻麦原种扩繁基地,按照区内原种销售量,每公斤补助1元;支持制种企业购买原种,建设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优质水稻、小麦良种生产基地,按照区内良种销售量,每吨补助100元。补助后原、良种实行限价销售,让利于农民。

促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按照“三覆盖,五统一”(良种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控防治达到100%,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要求,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支持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引导带动农民建设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小杂粮和油料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每年100个,其中农业部安排下达80个、自治区配套创建20个,每亩补助16元,重点支持配方肥应用、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实行示范片补助政策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支持中南部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在中南部地区推广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200万亩,其中:秋季全膜120万亩、秋季半膜40万亩、早春全膜40万亩。按照“村申报、乡实施、县验收、区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每亩地膜补助50%,农民自筹50%。

(二)园艺(瓜、菜、花卉、设施水果)产业。

扩大设施园艺规模效益,以农民为主体,重点支持千家万户扩大规模,推进设施园艺规模扩张和旧棚改造。新建日光温室每亩补助5000元;新建大中拱棚每亩补助2000元;改造日光温室每亩补助2000元。鼓励设施园艺生产经营企业与农民实行联合,建设基地,向农民提供种苗、农资、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企业自建日光温室超过50亩的,原则上不再补助;空棚率超过10%的县(市、区),设施园艺整体上不予支持。

推进工厂化集中育苗,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育苗大户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化、商品化集中育苗。对年育苗能力500万株以上、90%以上供应当地农户的育苗中心,主推品种每推广销售1万株补助500元,主要用于配套育苗床架、喷灌等设施。补助后种苗实行限价销售,让利于农民。

推广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重点支持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推广,以园区为单位整体推进,每年推广实施1万栋,每栋补助200元,主要用于统一采购菌种。

建设高标准外销蔬菜基地,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设高标准外销蔬菜基地,新建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配备喷灌、1 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主要用于配套杀虫灯等设施设备、品牌创建保护等。

建设高标准花卉、设施水果基地,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建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高标准花卉、设施水果基地,配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花卉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1000元,设施水果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500元,主要用于种球、种苗引进、病虫害防治、配套相应设施设备等。

(三)马铃薯产业。

提升种薯繁育能力,加快一级种薯示范推广。在继续执行中央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采取政府与企业双向投资机制,强化市场引导,逐步推行马铃薯种薯企业自繁自育,农民自选自购。支持马铃薯种薯繁育单位(企业)繁育马铃薯原原种,2013年每粒补助0.2元,2014年每粒补助0.1元,2015年不再补助,全面推向市场。加强种薯质量监管,严格建档立卡,鼓励种薯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基地,支持马铃薯一级种薯示范推广。每年一级种薯整村推进200个,到2015年一级种薯整村推进村达到600个,按平均每亩用种薯100公斤计,每公斤补助种薯生产企业0.4元,补助后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的一级种薯实行限价销售,让利于农民。

(四)清真牛羊肉产业。

滩羊:加快滩羊品种提纯复壮,以滩羊养殖专业村、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支持存栏滩羊母羊30只以上的养殖户(场)繁育推广周岁龄滩羊种公羊,每只一次性补助800元;在盐池、同心、海原、红寺堡等滩羊养殖核心区建立二级以上优质滩羊种母羊群,支持存栏滩羊母羊30只以上的养殖户(场)开展滩羊保种选育,每只种母羊一次性补助100元,实行整村推进,整场优化,建档立卡、在线管理。加强滩羊规模养殖场(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农民联户新建规模养殖场(园区),棚圈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符合《宁夏标准化羊场建设规范》(DB64/T749-2012),按照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主要用于水电路、防疫、饲草料调制等基础设施配套。支持规模养殖户改善饲喂条件,转变饲喂方式,对新建棚圈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滩羊母羊存栏100只以上,按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支持龙头企业开拓滩羊肉高端市场,对有稳定的外销市场,有与农户联合建立的养殖基地或自建基地,通过分割加工、品牌营销,面向高端市场,年销售滩羊肉2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价15%以上,年销售量每增加10吨,以奖代补2万元。

肉牛: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每冷配1头,补助冻精、液氮等18元。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支持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的养殖户(场),每繁育1头犊牛一次性补助500元,实行建档立卡,在线管理。发展中南部肉牛养殖专业村,采取整村推进,对农户新建棚圈60平方米以上,青贮池30立方米以上,肉牛存栏达到5头以上,按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支持企业、农民联户新建保准化规模养殖场(园区),新建棚圈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存栏肉牛200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40%以上),符合《宁夏标准化肉牛场建设规范》(DB64/T756-2012),按照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主要用于水电路、防疫、饲草料调制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高档肉牛生产,支持养殖,加工企业建立高档肉牛生产基地,完善繁殖、育肥和加工销售生产体系,对年销售高档牛肉5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销售价格高于普通牛肉价格一倍以上,年销售量每增加10吨,以奖代补2万元。

(五)奶产业。

加快奶牛“出户入场”,支持企业、农户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并通过收购、托管、租凭、入股等方式接纳散养奶牛入场,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繁育、统一防疫、统一检测、统一销售”。棚圈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以上,存栏奶牛 2 200头以上,符合《宁夏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DB64/T759-2012),按照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200元,主要用于水电路、挤奶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产种子母牛繁育基地,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引进国外高质量冻精,实施性控胚胎移植,开展智能化精准养殖,打造种子奶牛(成母牛年均单产9000公斤以上)繁育基地。对种子母牛存栏达到300头以上的奶牛场,每场一次性补助10万元。开展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养殖示范,支持扬黄灌区、奶业新发展区规模肉牛养殖场,开展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养殖示范,对新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示范场,基础母牛存栏达到200头以上,每个示范场一次性补助2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乳肉兼用牛种公牛冻精、配套挤奶设备、完善基础设施等。

(六)优质牧草产业。

加快中南部地区苜蓿更新种植,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每年支持中南部地区退化苜蓿更新复种114万亩,每亩良种补助50元。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加快盐池、同心、海原等中南部地区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160元;实施国家奶牛苜蓿推进计划,支持草业公司、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有灌溉条件的区域,对选用适宜品种,推行根瘤菌接种,精量播种、测土施肥、适时机械收获等适用技术,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并建立稳定产加销经营模式的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600元。推进牧草产业化经营,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面向农户开展适时机械收割、订单收购、包膜加工。对组建牧草联合机收服务队,年收割农民苜蓿5000亩以上,每亩补助30元;对订单收购农民苜蓿草(折干物质)3000吨以上,每吨补助30元;对生产包膜青贮2000吨以上,每吨补助30元。

(七)农作物种业。

加强种业能力建设,在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域,每年建设100亩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推广园区15个,每个补助20万元。鼓励种子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新品种选育,对通过自治区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补助3万元-5万元;对自主选育并通过审定,3年内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的主要农作物优新品种,每个品种补助50万元。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股份制改造,做大做强,对取得自治区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在本区工商部门注册,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种子繁育基地1万亩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每个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对取得农业部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在本区工商部门注册,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种子繁育基地3万亩以上并建设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每个一次性补助400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加工设备、仓储设施升级改造、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套及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八)道地中药材产业。

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鼓励草原承包大户等培育野生甘草采种基地,对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的野生甘草采种基地,每亩补助20元;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设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甘草、黄芪、黄芩、板蓝根、银柴胡等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出苗率达到70%以上,推广育苗新技术,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设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甘草、黄芪、黄芩等中药材种植基地,重点示范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

(九)地方特色产品。

按照“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的原则,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在县域经济占有一定比例的鸡、生猪、小杂粮、小茴香、西芹、辣椒、红葱、黄花菜、苗木等地方特色产品,实行“市县申报、专家评审、竞争立项、自治区确定”的工作机制,项目资金打捆整合,由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局、财政厅直接分配,切块到县,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品牌培育和市场体 3 系建设等。每年对产业发展情况、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作为下一项目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先将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重点培育,对在宁夏依法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进入辅导期拟上市的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成功挂牌上市的龙头企业,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宁政办法【2008】180号)执行。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享受自治区招商引资有关优惠政策。

支持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对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固定资产投资等,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川区贷款800万元以上、中南部地区贷款300万元以上,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凭证,给予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种养基地,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十合作组织十农户”模式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当年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与农户签订正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吸收40%以上流转区农民以产业工人身份优先进入企业或基地务工,每亩补助50元。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当地农户签订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合同,当年订单收购初级农产品达到1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每个一次性补助30万元。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承贷承还、信贷担保等形式支持农户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原料基地)500万元以上,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凭证,给予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对龙头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新建宁夏特色农产品直销店、外销窗户,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每个一次性补助20万元(枸杞、葡萄酒外销窗口按照枸杞和葡萄产业政策执行)。对龙头企业建设鲜活农产品运储初加工冷链体系,年销售蔬菜1500吨以上、肉禽蛋奶鱼1000吨以上的,每个一次性补助30万元,重点用于冷链车辆、预冷库、冷藏库补助。对龙头企业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区内外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根据参加次数和参展规模,适当补助摊位费、广告费等。对龙头企业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国外展会,其费用范围及标准按《中国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纳入自治区商标战略奖励政策。

支持龙头企业提升自身素质,对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创建农产品加工、开发、贮藏、保鲜等科技研发中心,经考核验收达标的,每个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龙头企业引进吸收再创新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并发挥效益的,每项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龙头企业科技投入200万元以上,按照基准利率上浮3个点,给予贷款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每年选择100名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经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集中参加国内外企业管理专题培训,每年补助培训经费100万元。加强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动态管理,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对优秀龙头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坚持依法有偿自愿,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流转,培育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家庭农(牧、林)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牧、林)场流转土地200亩以上,连续三年每亩给予50元的补助。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创建活动,对入社农户100户以上,开展统一新品种引进、投入品购销、生产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产品分级包装、收购销售等服务,经考核验收,认定为自治区示范合作社,每个一次性补助10万元。

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围绕黄河金岸、贺兰山沿线、生态六盘,支持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对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在金融部门贷款30万元―200万元的休闲农业场点,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凭证,给予贴息补助。

三、加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

加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完善13个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优化专家团队结构,竞争确定首席专家,任期三年,通过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吸纳多方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服务团队负责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规划,遴选产业主推技术、主导品种,指导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根据服务企业、示范基地的数量、成效和实际蹲点服务的天数及考核结果,安排专家团队科技服务工作经费10万元―20万元。针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择优确定专家团队,竞争承担自治区农牧、林业等部门及特色优势产业指导组确定的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对完成项目任务的,每个专家团队补助20万元―30万元。

开展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围绕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依托,以自治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由自治区农牧、林业、财政等部门及产业专家团队,分产业制定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打破行业和区域界线,面向全区农技推广单位、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公开招标,竞争立项,经自治区农牧、林业主管部门专家评审后下达项目目标任务,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按照项目计划每个补助50万元―100万元。

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支持农技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创办和领办经营性农业科技服务

组织(专业合作组织),或到示范园区承包经营设施种养业50亩以上(水产200亩以上),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种子种苗供给、病虫害防治、农机化作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辐射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经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个补助10万元。

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整合各类培训项目,由自治区农牧、财政等部门,分产业分提出培训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培训机构。筛选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产业基础的职业农民3万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每年集中脱产理论培训5天,现场实训5天,连续培训三年。每年通过技术人员入户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到周边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科技文化赶集等方式,普及性培训农民5万人,受训3天(次)以上;每年筛选文化素质较高的优秀青年农民300人,开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等创业培训,集中脱产培训10天以上,通过创业带动其他农户发展。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支持全区现有7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每个市场补助资金20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设备12台;支持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综合批发市场,每个市场补助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设备6台;由农牧部门下达检测任务,检测数据联网监督,实现检测、处置、执法联动。加强乡镇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每年支持63个乡镇,每个乡镇补助资金2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设备1套。配合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支持中南部市、县(区)农牧部门加强初级农产品检测,每县(区)每年补助检测费5万元,每市每年补助检测费10万元。

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年建设全国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集中连片种植同一种作物不少于10万亩(蔬菜不少于3万亩),每个补助15万元;当年认证“三品一标”数量达到10个以上,其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不少于3个,根据具体认证数量,每县补助10万元―20万元。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绿剑护农”行动,按照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明码标价、统一台账制度、统一服务规范的要求,每年创建农资经营示范店30个,每个一次性补助2万元。

五、加快提高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执行国家补贴不超过机具价格30%的补贴比例,且单机补贴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利用自治区财政资金对马铃薯生产机具、玉米收获机具、牧草收获和包膜机具,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再累加补贴10%-20%。调研制度全价购机、定额补贴试点方案,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在全区逐步推行。

推进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区建设2000亩以上玉米、马铃薯、水稻、苜蓿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每个补助10万元,重点开展机械化收获、育插秧、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支持建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维修站(点),投资150万元以上的,每个补助30万元-40万元;继续推行农机免费管理,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补助资金500万元。

六、加快推进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

促进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村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养殖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补助政策执行。从2013年开始,按照“项目支撑、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原则,以农业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每个生态移民村成立一个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服务组,技术人员驻村包户指导、蹲点帮扶,一定三年不变。技术指导服务组根据帮扶村实际,制定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建设产业示范基地,普及推广节水灌溉、覆膜保墒、设施种养、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报经自治区农牧、林业等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下达目标任务和项目计划,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按照项目计划每个补助50万元―100万元,重点用于技术培训、种苗、滴管设施、饲草料青贮、动物疫病防控等物化技术配套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补助资金不得用于生产性补助和基础设施补助。建立主管部门、服务对象监督考核机制、根据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经考核完成任务的技术指导服务组,给予适当奖励。

七、强化现代农业激励保障能力建设

(一)开展创建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扶持方式,鼓励各县(市、区)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创建活动。从2013年起,按照“县区申报、专家评审、自治区确定”的原则,每年根据各地产业规模效益、科技水平、经营机制、产业链条、市场开拓、资金投入、农民收入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择优评选,特等奖1个,以奖代补200万元;一等奖2个,其中川山区各1个,每个以奖代补150万元;二等奖5个,其中川区3个、山区2个,每个以奖代补100万元;三等奖5个,其中川区3个、山区2个,每个以奖代补50万元。对于达到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创建标准的县(市、区),予以挂牌命名。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下一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二)开展金融担保贷款。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要降低门槛,放宽政策,支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农业产业化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政策性担保保证金规模持续增长机制,自治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搭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融资担保平台,按照1:5的比例通过银行放大贷款,滚动使用,发展特色产业。

(三)推行农业保险补贴。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鼓励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种植业和林果业,小麦、水稻、玉米、葵花保费中央财政补贴40%,自治区财政补贴40%,投保人缴纳20%;其他品种自治区财政补贴50%,6 市县财政补贴30%,投保人缴纳20%。养殖业、奶牛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5%,市县财政补贴5%,投保人缴纳10%;能繁母猪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0%,投保人缴纳20%;肉牛基础母牛、肉羊种羊、基础母羊保费自治区财政补贴50%,市县财政补贴25%,投保人缴纳25%。

(四)规范资金拨付机制。各市、县(区)组织申报项目,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局等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审查后下达项目确认计划,并先期预拨50%-70%项目资金,其余待验收合格后予以拨付,各县(市、区)财政、农牧、林业等部门对于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不得延误。未完成任务的项目,扣回先期预拨资金。稻麦原良种、水稻秧苗、马铃薯一级种薯、园艺作物种苗、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设种养基地、承贷承还贴息等补贴农户资金,通过企业兑付。

(五)完善财政支农正向激励机制。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合理分工、管理有序”原则,加强部门协调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依据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等考评结果,作为下一产业化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形式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大县扶持力度,补助资金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要优化安排生态移民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从事的特色产业项目,到户补贴资金要向产业扶贫示范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少生快富户倾斜。建立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原则上不低于上财政收入法定增长比例。

(六)加强项目监督检查。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局、财政厅根据政策意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检查验收办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落实好项目实施及资金监督管理,项目确认计划、检查验收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确保项目实施公正透明、优质高效;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如发现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将依照《国务院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427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令第69号)和自治区《关于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违纪违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规定》(宁党办【2006】54号)等相关法规制度严肃查处。

7.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七

1 2009全省畜牧经济工作成绩显著

2009年, 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生猪价格下跌等多重压力, 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经济发展全局,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线和“止滑提速, 加快发展”基调, 开拓创新, 务实工作, 推动畜牧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生猪、水禽、兔、蜂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

生产方式优化提升。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297个, 增长25.4%。全省生猪、奶牛、蛋鸡规模养殖面, 分别提高6.9、3、3.7个百分点。新建种畜禽场531个, 增长近1倍, 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67%, 提高2个百分点。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省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畜牧龙头企业18家, 畜牧业亿元企业达到123家, 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6%以上。

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 有效抗体合格率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11~23个百分点,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全年实现清净无疫。

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成绩。2009年新增退牧还草960万亩, 国家投入3亿元, 实施范围新增6个县, 累计退牧还草面积达8460万亩 (1亩=667平方米, 下同) 。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区生态明显好转。全年无草原重特大火灾发生。

一年来, 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强力推动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资阳、遂宁、眉山三市现代畜牧业试点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畜牧经济各项指标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 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 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370万头, 生猪调出大县由48个增至52个。争取到位国家和省级畜牧业专项财政资金25.66亿元, 全省145个畜牧业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6.07亿元, 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全社会畜牧业投资38亿元, 力争达到50亿元”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畜牧业灾后重建, 51个重灾县已落实中央和省级畜牧业项目资金5.85亿元, 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完成投资25.85亿元, 共开工项目234个。

第三, 积极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生猪调控是2009年工作的一大亮点。面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严峻形势, 我们多措并举, 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全国。

第四, 加大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制订畜产品市场开拓工作方案, 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市场。尤其在西博会中成绩突出, 畜牧兽医系统6个单位获中国农交会执委会授奖, 25家参展畜牧企业产品获奖。2009年累计签订了50.9亿元的购销投资合同。根据生猪产地检疫统计, 全年出省活猪758.46万头, 同比增长4.27%。

第五, 全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全省170个县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21个市 (州) 、88个县 (区、市) 成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在我省举行的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中, 农业部领导对我省应急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六,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 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 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饲料、兽药企业全覆盖检测, 抽检饲料4584批次、兽药产品910批次, 从源头上保障投入品安全。严格落实检疫“四到位”制度, 检疫畜禽50267.63万头 (只) , 活畜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达到98%, 规模场达100%。严把市场准入关, 加强畜产品检验检测, 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共抽检畜产品7329批次。

第七,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 集中力量编制了《四川省藏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 争取国家更多支持。抓好退牧还草等草原重大工程建设, 得到了国家检查组“草原生态良好、管理工作扎实、经验值得推广”的高度评价。

2 准确把握现代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1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向好。总体上看, 今年我省发展面临的外部和宏观形势将好于去年。从国际看, 近期世界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 世界经济有望缓慢复苏。从国内看, 我国顶住了国际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成功实现了“保八”目标, 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 各方面发展信心明显增强。从我省看, 去年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正处在爬坡上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 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重大工作推进攻坚期、积蓄的发展动能释放期、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奠基期, 这些都有利于扩大畜产品消费需求。二是政策措施扶持有力。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 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从政策层面支持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和畜禽良繁、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去年省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从产业政策, 财政金融和涉农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这些为我省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发展基础良好。2007年现代畜牧业试点以来, 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素质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特别是在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 为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发展机遇独特。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 整个西部包括四川将迎来新一轮以国家政策为坚实后盾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利用趋好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爬坡上台阶, 蓄劲求突破, 开创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2.2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波动常态发生, 稳定发展压力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 产业波动的诱因越来越多, 呈常态化趋势。二是养殖成本刚性攀升, 比较效益面临多方挤压。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落后, 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目前我省畜禽分散饲养比例仍然很大, 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任务仍然很重。适应新形势, 提高竞争力, 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 加强质量监管, 提升畜产品品质。

2.3 走符合省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

一是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现代畜牧业定位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各地要始终把握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是为农民培育增收致富支柱产业的过程, 绝不是把农民边缘化、被迫退出原有增收产业的过程。在确定养殖模式、落实扶持政策等方面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把国家强农惠农的项目资金用在支持农户发展产业上。

二是坚定不移地把优化品种、调整结构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全面推进品种改良, 加强动物、草种新品种选育推广及配套技术开发与运用, 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和优质牧草比重, 形成特色品种优势。在继续实施新增100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 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 巩固和发展生猪产业优势的同时, 发挥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 调整畜禽养殖结构, 选择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作为主攻方向, 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 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

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行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我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努力方向在于加大对传统畜牧业改造力度, 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 把广大分散农户引入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坚持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 以牧促农、以农养牧, 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环境友好型农牧互动生产模式。

四是坚定不移地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发展规范有序、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必须优化环境、强化服务,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兴办种畜禽场、精深加工、现代物流营销等农户办不了的现代企业, 在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扩散带动农户发展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必须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纽带、联结、载体功能, 引导农户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联合起来, 提高进入产业体系的组织化程度。必须着眼市场效益和加工需求, 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组织农户为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稳定的原料基地。必须创新完善畜牧产业各环节不同利益主体的联结方式, 建立“平等参与, 合作互助, 风险共担, 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 实现家庭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结合、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致富相结合。

3 扎实做好2010年畜牧经济各项工作

2010年畜牧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扣“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 突出“投资拉动, 产业支撑”两大重点, 坚持“富民为本、产业优先”原则, 以现代畜牧业重点 (试点) 县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 以创新推广发展机制为动力, 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提升生猪品质, 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 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特色小家畜禽, 提高养殖效益。在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户 (小区) 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

目标任务是:计划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79万吨、164万吨、73万吨, 畜牧业产值达到2155亿元, 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50元以上。继续实施新增100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 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50万头。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实现上述目标, 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3.1 抓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川府发[2009]14号) 文件和资阳现场会精神, 坚持重点县建设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相结合, 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推动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试点三市要针对省上试点分析评估中提出的突出问题, 强化措施, 深化试点, 实现提质增效。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和2个牧区试点县要按照年初全省现代畜牧业推进工作会的部署, 狠抓工作落实, 确保取得实效;统计上报的数据要真实可靠, 经得起检验。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37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所在县, 要加大工作力度, 力争年内全省示范片覆盖250个行政村,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3万户, 户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5万元。

3.2 抓灾后恢复重建和大项目建设

一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 确保今年畜牧业恢复重建完成85%以上, 在重建中实现灾区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提升和跨越。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中期评估结果, 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 落实重建资金, 加快种畜禽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草地生态重建步伐, 加大农户标准化圈舍重建力度。在农村住房集中重建区, 引导农户联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对分散重建住房的农户, 指导他们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并及时补栏。通过发展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特色养殖, 为灾区农户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二是进一步健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机制, 在项目储备争取、推进实施、运行监管上下功夫, 力争全年完成畜牧业全社会投资50亿元。要抓住国家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 依托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 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良种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储备上报工作。通过国家扶持政策及相关项目实施引导,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拉动更多的资金、资源投入现代畜牧业发展。三是要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 进一步深化对省情认识, 注重发现和发展我省比较优势,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引领“十二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四是要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 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 确保项目质量;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 决不允许挪用、挤占、截留, 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 用在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上。

3.3 抓标准化健康养殖

没有标准化, 就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按照现代畜牧业“圈舍标准、设施配套、品种优良、管理规范、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省局把2010年确定为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 制定了实施意见, 各地在严格执行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防疫技术等标准规范的同时, 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是推进圈舍及配套设施标准化。要依托国家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民居风格特点, 参考省局提供的各类畜禽养殖设计图纸, 统一规划选择圈舍标准, 指导农户集中联建或分户建设 (改造) 标准化圈舍, 实现新建 (改扩建) 圈舍与农户住房相协调, 产业发展与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环境整治的有机统一。要探索建立租赁、转包等圈舍流转机制, 提高圈舍利用率。二是推进适度规模养殖。要充分考虑土地环境容量、产业发展基础、农户经济条件和留守农村劳动力现状等因素, 参考省局提供的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的各类畜禽养殖规模, 引导农户发展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养殖, 把畜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三是推进畜禽养殖良种化。要依托畜禽良种工程和良种补贴项目, 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种畜禽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 做到良种扩繁场到乡镇进村社, 生产基地及其辐射带动的养殖户 (小区) 做到自繁自养, 全面实现良种化, 提高养殖效益。

3.4 抓产业化经营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在强化服务, 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 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2010年全省要新增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要把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 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合作社向法人社方向发展, 农户由自然人向法人社成员转变, 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全年新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680个, 规范发展1150个。三是大力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各地要大力推行“六方合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产业发展机制, 引导分散农户转变发展方式, 进入现代畜牧业。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 多渠道、多形式做大融资平台, 破解产业发展融资瓶颈。资阳市将城市土地用于农业投资担保的做法, 值得各地学习。要进一步创新风险防范机制, 特别是通过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 建立市场风险调节金, 增强养殖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加强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监测体系, 加强对生猪等重要畜产品的市场监测与预警, 指导广大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和营销。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组织动员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 积极参与国内外畜产品推介会、对接会, 努力提高我省生猪等优势畜产品省外市场和出口市场占有率。

3.5 抓动物卫生安全

一是突出抓好强制免疫。要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和日常补免, 做到“应免尽免, 不留空档”, 保证免疫质量。二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今年要高度关注非洲猪瘟和甲型H1N1流感两种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按照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边境地区、生猪养殖小区的监测工作, 增加生猪监测数量、比例和频次,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提高分析预警能力。充分发挥村级疫情观察员的作用, 加强疫情举报核查, 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强化应急处置,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果断处置疫情, 确保“有疫不流行, 有病不成灾”。四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畜禽交易市场实行到场、到点、到户检疫。坚持堵防结合, 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重点加强畜禽市场交易和跨省调运防疫监管, 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坚持24小时值班, 对跨区域调运的畜禽, 要严格检查检疫证和抗体抽查合格报告, 降低畜禽贩运传播疫情的风险。五是坚持群防群控。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 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 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

3.6 抓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 国家将举办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 沪、粤两地都是我省重要的畜产品省外市场, 确保世博会、亚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 是2010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必须强化源头治理, 狠抓全程监管, 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一是加强投入品监管, 深入开展饲料和兽药“全覆盖”检测, 整顿和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秩序, 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安全。二是加强养殖监管, 加快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小区养殖档案, 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检疫监管, 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 对所有定点屠宰厂 (场) 要100%派驻动物卫生监督人员, 严格值班制度。四是加强质量检验检测, 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坚持每月向社会公布一次检测结果, 各市 (州) 也要及时发布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度。

3.7 抓草原保护建设

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 围绕省委省政府牧民定居行动、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的总体部署, 大力发展牧区特色畜牧产业, 加快畜种和草种的“两个改良”步伐, 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与轮牧、休牧相结合的科学饲养方式, 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 提高牧区草畜生产能力和水平, 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要抓紧抓好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 切实加强项目监管, 确保退牧还草任务及时圆满完成。要抓住国家第五次西藏工作会政策机遇, 主动做好《藏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衔接工作, 争取扩大退牧还草实施范围, 增加建设内容。要坚持依法治草、依法管草的路子, 继续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草畜平衡试点工作, 加大草原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推动草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进程。要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工作, 增强牧区畜牧业抵御草原火灾、雪灾、病虫鼠害等灾害的能力。

3.8 抓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今年全面完成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任务, 适时启动国家动物防疫二期工程, 进一步健全疫病防控体系, 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努力实现“以改革促防疫、以防疫促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和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畜牧业“四法三条例”学习, 规范部门执法行为,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畜牧部门的职责。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 推进学习型单位建设, 提高执政兴业能力。三是加强畜牧系统行风建设。坚持把关注民生、解除民困、帮助民富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的政治任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强化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 营造“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行业新风。

最后, 强调一下当前春防和防灾减灾工作。

尽管去年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但当前疫情防控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国外看, 去年已有12个国家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1个国家发生口蹄疫疫情, 3个国家发生疯牛病疫情, 19个国家发现动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别是非洲猪瘟, 目前尚未研发出防控疫苗, 疫情已在俄罗斯全境爆发, 一旦流入, 将对我省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造成极大损失。从国内看, 去年从12个省份检出禽流感病原学阳性样品87份, 禽流感、口蹄疫病毒不断变异重组, 病毒污染面较大, 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当前正值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期, 加之节后畜禽补栏、活畜禽及其产品调运交易频繁以及候鸟迁徙等因素, 疫情远距离、跨区域传播风险机率上升, 防疫堵源任务艰巨繁重。

对此, 全省畜牧系统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 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准备。要按照春防工作会议部署, 强化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处置等关键措施, 集中免疫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确保免疫密度100%, 有效抗体合格率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 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春防结束后, 省局将继续采取市 (州) 集中交叉抽样、省上统一检测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的方式, 强化免疫效果评价和目标考核。

今冬我省气温将比正常年份偏低, 发生低温雪冻灾害天气的可能性增大。对此, 牧区畜牧部门要高度重视, 认真做好防灾抗灾准备。一是加强组织协调。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 认真部署畜牧业防灾抗灾工作, 按照“无灾防灾、有灾抗灾、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 主动与气象、民政、卫生、交通等部门配合, 做好人力、资金、救灾物资等各项准备。二是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针对雪灾发生及防灾救灾工作的各个环节, 尽快制定完善适合牧区实际的“处置重大草原雪灾应急预案”, 有效应对灾害发生。三是加强饲草料贮备。积极引导和动员农牧民群众开展人工种草和冬春牧草贮备, 提高自身抗御雪灾能力。同时摸清州县储草情况, 一旦发生雪灾, 就地就近组织调运饲草料。四是加大牲畜出栏。加大宣传力度, 教育农牧民改变传统观念, 落实鼓励出栏出售牲畜的各项政策措施, 推动和督促农牧民加快牲畜出栏, 减轻草场压力, 尽可能避免牲畜因灾死亡。五是研究建立抗灾保畜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国营牧场资源, 规划建设好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 从根本上增强牧区畜牧防灾抗灾能力。

8.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八

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央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赢得了“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双双迈上新台阶,水利建设和民生改善加快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提速、全线飘红,是本世纪以来总体发展最好的一年。农业农村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管理通胀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作出突出贡献。

应当看到,这些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在诸多困难背景下,取得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实属不易。更应当看到,这些困难和不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绝非易事,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仅要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务工增收,也要更多地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因此,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科技制高点;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要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9.加快发展畜牧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篇九

强力推进五化进程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基地,是绿色食品生产大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2002年8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评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全市幅员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11万亩,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处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215.2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四连增”。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725元,同比增长26.1%。

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推进“四个换位”为重点,大力实施基地建设集约化、农业设施标准化、生产全程科技化、市场营销品牌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粮食产能达到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一、强力推进基地建设集约化

(一)扩大规模经营。我市人均占有土地多,适合规模经营。种植业积极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面积达到1320万亩,同比增长5%。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250万亩。牧业向养殖能人集中,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牢固基础。

(二)建立有效载体。建立并推广联合经营、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场县共建七种经营模式,重点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

(三)发展优势产业。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带,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规模经营效益。在全市集中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色”、“一县一业”优势产业带,着力建设好58万亩甜菜、950万亩专用玉米、230万亩水稻、523万亩专用大豆、125万亩马铃薯、70万亩杂粮等七个产业集中区。

二、强力推进农业设施标准化

(一)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本着兴利除害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围绕加强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围绕加强重要水源工程、配套灌区及丘陵山区抗旱水源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快推广大型喷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大型喷灌灌溉面积100万亩。

(二)加快大型机械应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增加大型现代机械数量,扩大标准化作业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200个,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同时,搞好土地、林网、道路调整规划,规范修建耕作道,为大型机械作业创造条件。

(三)加快电力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农田灌溉大部分用柴油,生产成本过高,影响农民收入。我省是电力输出大省,电力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向上争取,加快电力设施建设。

三、强力推进生产全程科技化

(一)新品种研发与应用。一是重视农业科研工作。扶持技术研发,建立科技力量集中、科技资源配置合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二是加快产品品种创新。加速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抗灾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培育优良新品种。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工程化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品种优化和效益增加;促进科技型龙头企业与加工型、市场型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和检验检测机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新技术推广与普及。一是丰富手段。按照“品种技术集成、农科教集成、专业技术集成”思路,分区域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玉米等生产基地以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带,在主干道沿线和观光旅游示范带,建设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园,集中展现农业生产水平和形象。二是改进方式。把科技推广应用贯穿于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把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领域,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向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民协会和种植大户“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建设,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三)新科技指导与实施。一方面,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为目标,全面实施农民培训工程。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现场示范指导、电视台专题节目、发放技术资料、开通农技服务热线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另一方面,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组成科技入户小分队分片包镇,进村入户,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实施。

四、强力推进市场营销品牌化

(一)以加强市场建设为重点,打牢现代农业市场营销基础。一是加快编制市场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产业、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市场建设规划,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二是加强和规范市场建设。加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升级传统批发市场,运用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市场档次和交易能力。三是增加市场建设资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外商等资金投资市场建设。

(二)以搞活产品流通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市场营销网络。一是建设适应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营销网络。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生产、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二是提高农业市场营销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区位条件、农产品资源和市场需求,选准、新引、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企业,推动龙头企业规模化,形成“农户+龙头企业+营销组织”的联合体;建立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培养农民经纪人,引导农业行业协会和农产品产销协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拍卖市场和超级市场等现代市场。以发展订单农业为起点,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供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三)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核心,更新现代农业市场营销策略。一是策划品牌。创建知名品牌或驰名商标,增加品牌附加值。做大做强飞鹤牌奶粉、红光牌绵白糖、北大仓牌白酒等7枚驰名商标、39枚著名商标、85枚知名商标等知名品牌。二是培育品牌。培育一批特色明、规模大、质量好、信誉佳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认证有机、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达到230个。三是创新品牌。立足品牌兴农、品牌兴市,发挥农产品特色优势,创新一批质优价实、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占领和拓宽市场。

五、强力推进服务体系社会化

(一)完善组织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在村级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站,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是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断完善合作社发展机制,突出抓好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机合作社和功能配套齐全的大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三是加快农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财政、金融功能,建立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及农产品运销、加工的专项基金。

(二)强化协调整合。一是公共服务的协调系统。加强政府对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的干预和协调,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二是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涉农企业服务的协调系统。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调节杠杆,规范和调控其市场行为。三是农业产业安全保障的协调系统。建立有效的应急防范工作体系,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检疫网络,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上一篇:写给高中生的励志信下一篇: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