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2024-08-17

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共14篇)(共14篇)

1.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一

让识字教学在身边绽放异彩

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明德小学 马文玲

内容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我把抽象的文字与具体事物的认识相结合,根据字形结构巧妙的分析汉字,建立语言文字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准确的认识汉字。

关键字:激发学生兴趣

以读促记

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新课改以来低学段识字多,难度大,传统单调的识字教学,使原本枯燥的识字课更加乏味。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识字课有滋有味

在新课改下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我把抽象的文字与具体事物的认识相结合,根据字形结构巧妙的分析汉字,建立语言文字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准确的认识汉字。

教学“棉”字,我这样一步一步引导:首先让学生明白棉花的生长特点,从其特点引出汉字偏旁的特点。我告诉学生棉花种在土壤里长大了就像一棵棵小树,所以棉是“木”字旁。“棉”字的另一部件我这样提示学生:秋天棉桃开了露出雪白的棉花,棉花被纺成线,织成毛巾所以“棉”字是“木”字旁加“白”和“巾”摞起来。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让学生用“棉”组词。学生很快说出:棉花,棉桃,棉线,棉布„„我将这一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很快能举一反三。如学习带三点水的字,他们能联想到与水有联系。带提手旁的字联想到与手的动作有联系等等。

教学“瓜”字,用多媒体出示“瓜”字,老师引导:看到这个字我们就会想起,自己曾津津有味地吃过(学生补充西瓜、甜瓜、香瓜„„)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些瓜里都长有种子。种子摇身一变成了“瓜”字的“点”。所以写这个字时不能忘记写点儿。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注意了“鸟”字不能少点。“羊”字的一竖不能出头等等。

二、结合语言环境,以读促记

课文是语文识字教学的载体,结合具体的语言以识促读,以读促记。低年级学生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脱离语言环境学生学习的字词容易忘记。教材中的儿歌或小故事,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下来,但是单个的生字却不一定能记住。因此,在上早读时我先让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然后放慢速度一字一句的让学生反复用小手指读课文,使学过的生字反复出现,学生在语境中无意注意的识记生字。遇到篇幅比较长的课文,文中生字又比较多,我采用摘句朗读以读促记。如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把容易读错的生字“爬”“趴”“急”随机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并读出生字所在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先找优秀生的表演读,再由小组内交流读,以优带差,然后齐读这样不但认识了生字也练习了朗读。一年级课文内容都很简单,主要是朗读和背诵。这样也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三、走进生活,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生活处处有语文,儿童的想象是新奇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识字的源泉,把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更易于接受,效果会更好。如:教学《在家里》我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家观察自己客厅里摆放的家具,然后由家长帮它们把名字记录下来做成卡片,看看谁能把自己卡片上的字准确的读出来。第二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的卡片,相互交流着指认着,兴趣很高。谁能给大家读一下自己的卡片?学生都举起了手,我指了一名积极的男生,他跑上讲台一边举卡片一边读,“我家有‘椅子’‘桌子’‘电视’‘电话’‘电灯’‘沙发’‘茶几’。”又有一名女生举起卡片说“我这还有电脑、钟表。”接着学生开始补充,我这儿还有书橱等等。这节课学生不但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教学《菜园里》我让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去菜市场或超市寻找蔬菜的名字并观察蔬菜的颜色、外形。因此这一课全班学生都很轻松的认识了生字,背熟了儿歌。教学《棉鞋里的阳光》用“奶”组词语,梁璇组了“纯牛奶”我问:“你从哪儿看到过这个词?”他说:“我每天都喝牛奶,从包装盒上认识的。”是啊学生平时吃的用的有许多都有包装,从食品包装上识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孩子们回家最喜欢事的是就看电视、玩电脑。好多家长在这方面都觉得很伤脑筋。既然孩子喜欢看就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于是我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允许孩子每天看半小时的少儿节目。在看的少儿节目中记录下你认识的生字、新词。第二天小组交流,这样一周下来学生能认识许多课外生字。识字课上教学用“收”组词任凯冉同学写了“收买”,毕艺文用“合”组词写了“巧合”。这都是从电视上学到的词语。在满足孩子欲望的同时也起到识字的作用。在班里创作自主识字专栏把学生在课外自主认识的生字自制成各种各样的生字卡片贴在专栏上。每周一评,评出本周的识字大王加一颗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又激起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顺应了学生的个性。

四、识用结合,提高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起始部分,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巩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每节识字课上,我都要求学生用认识的生字进行组词,说话训练。字识了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记牢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故事。我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经常性的组织,引导学生听故事、看课外书。学生看书时我总是提醒学生注意看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他在故事中组成的什么新词,看到后把他告诉同学和老师。课下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校园文化。室内走廊的墙壁上张贴着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学生的手抄报。室外有黑板报、宣传栏、花坛的警示标牌等。能不能找到你刚认识的生字,找出来告诉大家。这样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见学过的生字,起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字词。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以及低年级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巧妙的选择,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识字教学活动,让识字教学变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2.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二

一、激发学习兴趣, 组织有效教学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物教学要提高学生兴趣, 就应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 遵循“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 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 构思教学活动, 使学生用较少时间、精力获得最大进步。第一,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 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直观,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例如, 在介绍知识成果、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行为、植物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时, 采用录像机就能很好地完成。在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生物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等方面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突破重难点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些演示实验 (如观察花的结构、心脏的结构、肾脏的结构等实验) 中, 采用实物投影仪会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 学生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和生物实验, 采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减少教师讲述的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 体验课堂美、学习美、知识美。第二, 利用生活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打造互动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与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是一种体现师生、生生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互动过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努力营造“互动”型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好途径。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要做到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应该改变“唯我独尊”的教条主义, 从“我教你学”转为“你学我导”, 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信任送给学生, 敢于放手, 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 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 在教学“伸肘和屈肘”时, 课堂上, 我不急于讲解, 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 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 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分析, 互相讨论, 再直观演示, 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 并让学生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 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 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 (全部同学做伸肘和屈肘动作) 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 学生兴趣高涨,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 顺便让学生再分析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地轻而易举了。

三、设计创新实验, 促进有效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大胆让学生设计实验,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 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 又能培养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绿叶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在滴加碘液后颜色的变化,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绿叶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又如, 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学生分别把装有新鲜蔬菜和烫熟的蔬菜的塑料袋内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产生不同的现象, 从而得出规律:只有活细胞才有呼吸作用, 产生二氧化碳。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 真正获得知识。达到了生物教学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 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 确实有一定难度, 不妨一试小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把一个小粉笔头捏成粉末状, 随手烧一张小纸片,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 在教师的指点下, 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 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现了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四、注重发现教学, 提升有效教学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知识信息的简单接收体, 而应使实验教学成为“发现教学”的窗口。那么, 在实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如何让学生自己动手, 自行选用仪器, 确定实验步骤或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呢?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呼吸作用》时, 课前我布置作业, 让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们设计了如下操作:以罐头瓶代替广口瓶, 用水杯代替试管, 用吸管代替导管, 选取小麦、玉米、菜豆等种子为实验材料, 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来复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把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在瓶中, 24小时后, 观察蜡烛在两瓶里燃烧情况, 再把萌发的种子按书中所示装起来, 经过两、三小时, 往瓶中注入清水,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发生变化。用两个暖水瓶 (甲瓶装已发的种子, 乙瓶装煮熟的种子) 各插入温度计, 经过两、三小时后, 观测这两个暖水瓶中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且经过思考、分析、比较, 最终概括出种子呼吸时吸收氧, 释放二氧化碳, 放出热。经过这样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 学生们很轻松地把自己的观察、记录的内容表达出来, 其他同学相互补充, 印证, 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了解了种子的呼吸作用。

初中生物要实现有效教学, 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快乐学习, 所以作为我们教师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坚持不懈地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从而打造初中生物的精品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 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教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 激发学习兴趣, 打造互动课堂, 培养创新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初中生物课堂绽放异彩!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兴趣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生物学教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让语文教学绽放异彩 篇三

一.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和谐沟通和交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只有身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在潜能,激活积极的思维状态,自主创新与创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一技术可以使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教师以此创设直观形象、绘声绘色的教学情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有效化解知识难点、突出知识重点,启发学生对知识表象进行分析、概括、综合、总结,促使学生思维得到逐步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和进取。同时,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

二.精心设计激发兴趣的问题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在不停转换的,学生只有在保持有意注意状态时,才能获取高效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应注重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长他们进行有意注意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具有刺激度的问题,来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会植树的鸟》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激情导入法:“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你们所见到的鸟类有哪些?”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兴致盎然的介绍自己所见过的鸟类。然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话题进行描述:“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不仅有着美丽的羽毛、婀娜的舞姿、婉转的声音,还有着奇特的生活习性,为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种很特别的鸟——会植树的鸟,你们见过这样的鸟吗?”这句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应,纷纷表示出莫大的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文章大意后,再提出一个整合性的问题:“通过阅读文章,你们是否跟文中的小主人一样喜欢植树鸟呢?为什么?”这个问题包含了课文好几个段落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再次深入了解文章,并在激烈的讨论中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书本和板书教授知识,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乏味,缺少感染力,会让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降低课堂效率。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趣,使语文课堂达到完美意境。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随着柔美的音乐来到“黄山风景区”,观看黄山的美景。随着音乐与画面的涌动,一座座奇石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入意境,仿佛身在其中,甚至想象自己已经飞到风景秀丽的黄山上,亲手触摸那些奇石怪石,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随着语言的描述学会放飞想象,将自己想象成奇怪的石头,摆出奇怪的姿势。通过寓情于景的教学方式,不但唤醒了学生的情感思维,而且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有效拓展,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化的“神奇”,获得了心灵的熏陶与感染,达到了心灵与文字相通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教师和大家的鼓励和肯定,渴望教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关怀。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鼓励教育,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情况,本末倒置,背道而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多采取激励性言语,比如:“你是最棒的!”“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又进步了。”“你下一次能做得更好。”这样一来,学生的努力成果都能得到教师的赞赏,会使学生产生勇往直前的动力和勇气,爱上教师,喜欢上语文,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4.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四

——《记叙的线索》课堂教学流程观课报告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竹而闻名遐迩。他笔下的竹子如临风的谦谦君子,高洁隽逸、清秀挺拔,具有超凡脱俗的美。郑板桥一生都在描绘、揣摩。正如他在诗中所写:“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笔下的竹子美在意蕴,美在“清瘦”,美在“冗繁削尽”后的简约。

新课改下的课堂呼唤高效、简约之美。高效的课堂不是漫无目的的“大撒网”,也不是刻意修饰的“细雕琢”,要努力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思想。

一、设置悬念,导入自然 董老师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三幅图片,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冰心一篇散文中描绘的三个画面,接着提出问题“这毫不相干的画面她是怎样巧妙地纳入一篇文章的?它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董老师的问题式导入,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建立知识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为学习下面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做铺垫。

二、整合内容,删繁就简

一堂课可以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则往往面面不到。老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

这节课董老师始终围绕“记叙的线索”来教学,真正做到了简明扼要、删繁就简。

三、简化环节 张弛有度

董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初读导引,整体感知;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线索的定义,线索的分类并举例。3.精读导引,寻找线索;这个环节董老师给学生出示了四篇文章的题目,让学生说这四篇文章分别是以什么为线索,并说明理由。4.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这个环节老师先让学生回到导入时提到的冰心的文章,找出这篇文章的线索,接着是“同窗文章找线索”,然后是用线索串联材料,在这个环节老师展示了自己的下水文,老师的文章文采斐然。5.布置写作作业。其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董老师的设计做到了教学环节的简约:授课线索清晰、重点突出;结构紧凑、疏密得宜;课堂训练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具有典型性;小结简洁明了、精妙收笔。

5.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篇五

目前,各位课题组的教师都在根据自己所担任学科的特点有机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但由于方式太单调或者太生硬,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这些心灵和精神上的教育不需要太多地设计,也不需要刻意地安排,它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一句鼓励的话语。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真实,因此,让学生的心灵之花自然绽放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力争达到的目标。

语文教学历来是“文、道”一体的,语文教师把生命的意义和民族的精神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是责无旁贷的,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关注的就是人的心灵,人的成长。当然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和思想课,但语文课可以适时地把那种真善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使孩子的心灵之花在语文学习中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一、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自我教育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很有效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它能将人性美之根深植于学生的心底并绽放绚烂之花。

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环节,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契机。学生可以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可以谈社会生活及自己的看法,可以推荐有哲理有感情的文章或经典诗词。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有学生谈论生活中天价手表、天价手机有人争相购买,社会上从比名车到比名狗、学生中比名牌„„可以说,比富现象是比比皆是,这是一种畸形的跟风和炫耀心理。我微笑着对她表示赞赏,并适时加以补充:我国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我国年轻人的手机更换率却很高,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你们是否也向父母要了高档的手机?高档的服饰?我希望大家能认真的思考。有的学生交流了自己出游时的感受,她很痛心地说:在游玩过程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摘树叶,攀缘树木,有的古树旁边明显地立着牌子“保护古树,禁止攀登”,可很多人熟视无睹,抢着爬进栏杆的古树上拍照。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摘叶的时候,在攀缘树木的时候,已经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使自己的心灵有了污点。我看到有人摘叶、攀缘树木时都提醒他们,可人那么多,我又怎么能提醒过来„„我们被她深深地感动了,我凝重地对其他学生说: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说脏话,不践踏草地„„有的学生推荐了《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书上一些有哲理的感人的文章。学生从韩少功的《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中感受到人、动物、自然的相互温暖与感激;从徐伟军的《那一抹微笑》中懂得每个人多一份善良,多一份感激,生活就超越了贫穷、陌生,人的心灵就得到温煦;从苁蓉的《穷人的的自尊》中开始思考自己做生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要学会尊重。学生在三分钟演讲里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自我教育,这比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有效地多。

二、让学生从优秀诗文中汲取生命营养

优秀诗文,本身就是伟大心灵活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营养。我指导学生摘抄优秀诗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放声朗读优秀诗文,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叩问伟大的心灵,从中获得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汲取了生命的营养,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如在教《沁园春•雪》时,上阕我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的领悟情感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产生共鸣。然后让他们再次诵读,结果激情

飞扬,为下阕的“论史言志”的领悟做充分的蓄势。学生通过涵咏、朗读,用心灵去领悟时,作品中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了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

每一次和李白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对生活的狂热和激情;每一次和杜甫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的沉重与感动;每一次和王维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宁静与诗情;每一次和鲁迅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崇拜与热血„„语文课在育人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的优势,但如何发挥优势是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去思考,去探索的。诗人汪国真曾这样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三、教师在语文课堂自然渗透做人的优秀品质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纸屑,或者拖把倒在地上,或者黑板擦得很不干净,你会怎么做?是将学生责骂一通,还是给学生讲道理,抑或是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我不会忘记当我弯腰捡起纸屑时学生惭愧的表情,不会忘记当我慢慢把黑板重新擦净时下面的鸦雀无声。我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用行动将美好的心灵种子播洒到孩子的心田。

其次,在授课中自然地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性中真善美。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让学生课下查阅朱自清的有关资料,上课时作介绍。有学生在课上慷慨激昂的作了介绍:1946年仲夏,朱自清走出了书斋,义无反顾地投

身于救国救亡的潮流中。他拖着病重的身躯,不为五斗米折腰,饿死不领国民党的嗟来之食。毛泽东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里对朱自清这种高风亮节的人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以一生的经历,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和气节。他的发言使很多同学受到了震撼,我顺势补充了几句: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操守!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

四、师生用笔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互动中寓教育于无痕

随笔是我最喜欢批改的作业,因为随笔里的文字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且我喜欢在随笔里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予以指导。一个学生写道:一次研究课上,由于老师管得比较严,我们不习惯,与老师发生了言语的冲撞„„她虽然希望此类事情不要再发生,但言语中流露出对老师的不满,觉得是老师的错。我看到后,马上在她文章后写道:“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最期待的是你们学会从自身找原因,然后改正,你们做到了吗?”另一个学生写了自己在校运会上几次摔倒,但在同学们的热情鼓励下,她即使擦破了手和膝盖仍坚持跑完了全程。我在后面写道:“你是好样的,坚持下来就是一个英雄。相信你也深深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那么热爱你所处的集体吧,为你集体的荣誉拼搏吧!”有的学生在随笔里写了自己糟糕的成绩,写了自己的苦闷,甚至绝望。面对这些,我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他,使他燃起对学习的渴望,告诉他生命中难免有低谷,我相信他一定能走过低谷,取得理想的成绩。并且用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来勉励他:“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随笔

里,师生敞开心扉,用真诚的文字互相感动,教师也很好地将生命的意识和人性的光辉渗透其中。

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当然,要达到这种最高的教育境界,需要我们用智慧进行不懈的探索。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将生命教育和民族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角角落落,力争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自然地完成语文学科的育人任务。我们知道教育工作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我会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一起风雨兼程、同舟共济,使学生的心灵之花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实验课题教师个人简介

该同志是锦州市二十三中学一名普通教师,他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任职以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于奉献,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理论学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

在工作中,他针对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提高用理论指导、驾驭工作的能力,特别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朴实无华的学风,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不足找差距,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几年来,自己多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经常工作到凌晨以后,杜绝了浮华和表面文章,练就了教育教学工作较为过硬的基本功,在现职岗位上得到了成长锻炼。

自该同志参与实验课题工作以来,能积极主动开展实践研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让生命教育绽放异彩,为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生活上,该同志为人朴实,乐于助人,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学生如夏天般热情,对待工作不畏难、不抱怨,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

6.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六

关键词作文教学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加强积累注重交流提高能力

中学生的作文,贵在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我们常常抱怨中学生作文最大的流弊就是生编硬造、假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缺少新鲜活泼的个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中学生的作文,贵在以事感人,以情动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多功能教室的大量建成和使用,让我们的作文课堂可以把大量带有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起来。不仅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化整合,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际教学中的做法来浅谈一下我是如何让信息技术辅助语文作文教学,让语文作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绽放异彩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

远离了现实的文章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所做的也只能是“一凑、二抄、三套”。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心中没有积累,写作时也就没有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之一后果学生生活单调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全用在课业上了,从而没有足够精力和的时间来观察生活,平时读到了有意思的作品或文章也是当时感觉很好,没有深入思考,细心研读。所以学生在作文时选题材的面就非常的窄,无论拿到什么题材的作文全都无话可写,不知道如何下手。以至于全班的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全是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的罗列而缺少生活的真实感与情趣,面对这些千篇一律的作文。老师要巧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重新回到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去,并且能把自己当时的心里话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1、巧用信息技术,体味生活是写作之源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恰当运用,恰好可以给我们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我们在写作文《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以录像回放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最近的一次全年级拔河比赛。让同学们回顾当时自己是如何准备的,各班的气势怎样,同班同学之间是如何加油助威的,结果出来后各班同学们的表情怎样,都说些什么,班级荣誉是如何在比赛中得到升华到。通过写作前观看录像让学生重返当时比赛的现场。同学们这次带着作文的任务去认仔细的观察、思考,这时趁热打铁来,学生通过自己人真的观察、思考、整理就有内容可写了、有感而发了。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不会千篇一律。诸如此类,通过录像回放的作文机会还有很多。如我们在作文课上还可以安排《生活中的第一次》这样的作文。首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由于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自然会有话可说,但是由于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往往又不能很好的表达出细节,所以这时我们可以适时的利用信息技术,把平时老师留心拍摄的“第一次滑旱冰”“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炒鸡蛋”等许多有意义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这样很容易勾起学生的回忆,因为有许多和自己当时的经历是一样的,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看到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是看到自己没有经历而别的同学经历过的事情时跃跃欲试、欢欣鼓舞。这时学生自然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胸中现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时,拿出来就是。”此时学生在写作文时,自然知晓往何处落笔。

2、恰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在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开拓写作思路,有助于写作的创造能力的发挥。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要培养想象力。而想象力并非是坐在教室中拿到作文题目后苦思冥想,无中生有这是徒劳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

地昼夜不息。”这事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生活不能治其性。

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通过鸡鸣的感悟。说明黑暗即将过去,黎明一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朱自清的《春》的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也是通过对春天的花草、春雨的观察力提炼出“春”的想象。例如我们课堂作文《春游》,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对春的理解,写一下自己头脑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环境描写,也可以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春游写下来不需成篇只需一两段或者是一二百字即可。上课时,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实物投影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自己。让学生真实的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然后我们通过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古人在春游时,见到美丽的春光发挥自己的想象而写下的优美诗句。如描写静景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动景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当同学们看到这些诗句时一点也不陌生,因为这全是学生平时在口头天天背诵的。可是当老师把与这些诗句相对应的大自然景色,或与这些诗句相吻合的画作展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把一幅幅画面与刚才的一句句诗句对号入座,并且会认真的观察大自然的风吹草动、一草一木。同时会很自然地想象着自己或独步于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或与家人假日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真正的生活、或与同学在清晨或午后漫步在春天的林荫道上的惬意……这种作文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写出来源本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优美文章。

3、试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在作文的仿写练习中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写作能

力。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有许多的世界名篇名段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漂亮的朋友》托尔斯泰的《穷人》《凡卡》经常需要续写。学生往往是在读作品学课文是积极性很高,但是一谈到写,无论是些什么全都有点触头。分析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作品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还不了解,或者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还很不够。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放映同名的电影或动画片等相应的影音资料,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会随着电影走进主人公的世界,会全面深刻地了解作品,那么,此时续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在作文中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良好文风。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三.借用信息技术,创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法

作文讲评科应该是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作文讲评应该是一座“加油站”给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能源”;作文讲评课也应该是一座“桥梁”,是学生达到较为理想的作文境地。

学生作文写好后,最理想的方式是能立即讲评,这样做文人印象深全班同学也印象深刻,而且通过大家都共同评赏,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明显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不能实现的。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当堂作文当堂讲评。首先,学生在作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中的局域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以与学生个别交流,因材施教,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或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课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共同探讨,打开思路从而当堂解决问题。

其次,在作文写好后集体讲评时。老师可以将学生的作文通过实物投影,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共同欣赏,分组写评语。然后,把每组的评语分别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之间不但可以快速地评出作文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还可以积极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在互评作文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欣赏能力。同时还锻炼与同学的合作能力。

再次,作文讲评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大家共同认为是白的片段进行“精彩片段改写练习”因为这时身边人的作品,所以同学改写的积极性很高。同学把自己不同的观点写出来后与作者的对比,从而帮助写作人。使学生不仅对正误了解于胸,而且做到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进步在哪里。

7.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七

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汇聚而成的、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 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它对于民族精神影响巨大, 也是每个民族的根基所在。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滋养着语文,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携手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学习传统文化, 提高道德水平

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来崇尚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 思想意识容易被塑造, 正是提高思想素质和积累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 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比如《论语十则》《劝学》《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等教材中的优秀作品都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初中正是进行文化储备的时候,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累积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国还有许多优秀人物和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阅读我国历史经典作品, 古人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学生吸收, 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二、利用初中语文教材, 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 各种外来节日或西方文化学生耳熟能详, 但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和经典名著却置若罔闻。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过时、老土,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 在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为学生的人生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努力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 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在讲屈原的《国殇》时, 除了讲解作品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外, 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当时楚人不忍贤臣屈原的离去, 于是许多人划船去追赶, 追至洞庭湖却不见踪迹, 这成为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在五月五日这天百姓蒸糯米、制粽糕祭祀屈原。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讲述了“居陋室而清闲, 慕情操而自得”的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情怀;《爱莲说》讲述了“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德和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贞洁操守。

张之洞说:“由小学入经学者, 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 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 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 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 其经济成就远大。”现代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教师和全社会大力推动, 对中学生的教育要有更多的文言文、更多的名篇, 我们希望中学生, 在学习的道路上, 都能读一点《四书》和《史记》等。

三、创新教学模式, 挖掘文化内涵

8.让“体验”在作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篇八

无意间,我读到一篇《妈妈回来了》的文章,文章写到“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是一个名叫郦思哲的一年级小学生写的。假如让你来评判。你会判多少分?如果我告诉你,就是这样一篇仅107个字的短文,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你信吗?这一篇获奖作文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从内容看。这区区107个字的一年级小同学的作文,也许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作文,而只是一种“说话”。这一段话之所以让我们眼前一亮,并且有一种隐隐的感动,就是因为作者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了”这一生活片段所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有过的是伤感和思念。这个时候,作者用由己的纯真的感受,带领我们重温了“母爱”的温馨及其无所不在的美丽。这样一篇小文获奖其实是一个启迪,它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二)从形式看。这篇获奖作文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小学习作,尤其是中低年级,不在于形式,不在于长短,只要能写出童真童趣,能再现学生精神和生活的原生态。就是好文章。

想起于永正老师在一节四年级作文课上的做法。他不论篇幅长短,形式的优劣,只抓习作的亮点,不停的加分。最多的一个竟然得了150分。这样的引导下去,何愁学生不喜欢作文,何愁学生写不好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我也在尝试着如何才能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

记得那是上午的第三课,也是我的语文课,我的课还没上到一半,突然天黑压压的,快要塌下来一样,这时,教室里开始有人蠢蠢欲动,看着越来越沉下去的天空,有更多的人,开始东张西望,正愁这个星期没写作素材的我灵机一动,放下课本,对大家说:“这一课不上了,索性给你们到外面看看去吧。”我的话刚一落,有几个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坐在第一排的孙锋就拍着大腿哈哈大笑,笑那些人误解了老师的意思,出去的人被他这么一笑,就涨红着脸不知所措的走进教室,我又补了一句:“去看吧。”他们又出去了,刚一走出去又被孙锋笑了回来。这一次,我很认真很诚恳地对大家说:“放心吧,大家出去吧,仔细地观察今天的天气。”这时。大家哄的一声笑起了孙锋,这一次红脸的就是孙锋了。针对这一事件,我让学生写了三篇作文,《下雨了》《难忘的一堂课》《我的语文老师》,这三篇文章其实一篇写景,一篇写事,一篇写人,因为有了体验学生把要下雨前自己的担心害怕,老师叫出去玩时的不知所措,以及孙锋被哄笑时害羞得像一个即将出嫁的新娘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写作的情绪很高。

经过这次偶然的尝试,我感受颇深:

一、真切体验是作文的诱因

这一次习作之所以成功,原因是真切地体验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素材,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动机。很多时候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真切地体验,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前,首要的是设法让学生形成真切地体验,当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时,作文便成为一种倾吐的需要,一种自然的表达。

二、真切的体验是指导的“抓手”

教学生写作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的前因后果。下雨前的环境以及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老师叫出去时,同学们所表现出的不同反映,然后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人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写,这样,抓住重点的细节,最终让作文更生动具体。更好的表达了思想内容。

三、“共同交流”是作文指导的法宝

很多时候,学生面对单一的读者——教师,得到的回应仅仅是一些分数和一些模棱两可的评语,当然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学生完成作文后,我采用了师生互相交流批改的方法,先让学生互改,再由教师进行检查性批阅,以增强作文的兴趣。这样,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作文,可以学到方法,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吸取教训,每互学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

9.青春因奉献而绽放异彩 篇九

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有一种品质叫做高尚,有一种感动叫做青春。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轻盈欢快的小溪,青春是健康跳动的脉搏,青春是美好生活的依托,青春是人生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段旋律。我常常在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该如何谱写这最动听的青春旋律呢?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对,正是如此,青春才是一个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青春,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啊!对我们来说,青春就是我们正在用尽力气精彩的当下,没有太多的顾虑;青春就是要放肆的演绎出我们对未来梦的追求,不用太多在乎;青春就是我们唯一可以去绚烂的日子,不用担心的太多。

工作者是美丽的,奉献者是快乐的。当我在书上看到了《雷锋好事做了一火车》这篇文章后,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雷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人,他以“做好事”为主要标志,而为全国上下当作榜样。显然不是人们简单的被“好事”而感动、而敬佩。或许,一滴小水珠的冲击不足以荡起激昂的波涛。或许,一缕阳光的光芒不足以照亮深邃的夜空。又或许,一粒粮食的力量不足以哺育有用的生命。虽是如此,也请不要轻看这一滴、一缕、一粒,正是这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颗颗粒粒,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而绽放的正是青春中最美丽的花朵!所以,这段只属于我们的青春应当用尽一生的力气去绽放,未来的你会懂得你现在的疯狂。

生命中最大的奖励并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奉献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在我们的心目中,奉献就是抗洪英雄的奋不顾身,是抗非典医务工作者的置生死于度外,是教师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情怀;奉献是李素丽的任劳任怨,是牛玉儒的一心为民,是雷锋的无私奉献。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还是一篇篇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

有时我会这样想:我与别人,生命的重量是一样的。我很重要,并不意味着我最重要。那么,我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是否也要为别人考虑呢?曾经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为别人考虑的时候,可以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与狭隘,可以为你我他之间注入温情,也可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只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是人性光芒的尽情展现。然而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是缺乏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多一点考虑别人,在心中架起一座天线,向别人发出关怀的电波,让每一个接收者感到温暖,也让自己心中的温暖源源不断。

10.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十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土储工作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绽放异彩》。

2000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00多年前,政治家范仲淹有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00多年前,郑板桥赋诗道“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50多年前,共产党员焦裕禄又言“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回眸历史,抚今追昔。人生在世,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的事业与老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才会体现永垂不朽的价值。他们之所以被传唱至今,就是因为他们牢记了为民情怀,秉承了务实作风,保持了清廉本色,因为他们坚持了群众路线。

每个人的一生,均如夏花般绚烂。默守三尺讲台的老师,选择的是无私奉献,让园中之花璀然绽放;承载治病救人使命的医生,选择的是无怨无悔,让生命之树常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选择的是辛勤劳作,让稻穗金黄

饱满。而我——一名普普通通的土储中心工作人员,我挚爱我的职业,甘愿为她坚守信仰,奉献毕生精力。

践行群众路线,因我微笑而绽放异彩。曾几何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在机关中盛行,这无形中成为广大群众与机关单位之间的一层隔阂,严重损害着机关形象,严重伤害了群众感情。微笑,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微笑,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微笑,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细微之处见真功,一言一行总关情。我要用真诚的微笑,倾听群众声音;用真挚的微笑,打开群众心结;用温和的微笑,托起土储工作的一片蓝天。

践行群众路线,因我俯首而绽放异彩。俯首便是“接地气”。“接地气”首先是祛“官气”。俗语说,你离群众有多远、群众就离你有多远,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离你就有多近。我一定把基层当课堂,拜群众为老师,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接地气”重点是聚“人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老百姓的智慧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群众之中有方略,群众之中有真理,群众之中有力量。“接地气”落点是有“底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朝人张贤聪有一段为官箴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

吾公。”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我将怀揣爱民之心、奉献之举,深接“地气”!

践行群众路线,因我躬行而绽放异彩。践行群众路线,就要从小事做起,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践行群众路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真真切切将群众路线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各位评委,朋友们,悠悠巴河水,殷殷故乡情。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我所吟诵的韵律便是风雷激荡、鞠躬尽瘁;如果说,人生是一支歌,我所唱出的便是波澜壮阔、激情荡漾;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我所描绘的便是浓墨重彩、酣畅淋漓。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土储人,愿土储工作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绽放异彩!

11.美术教学,让情感价值绽放异彩 篇十一

【关键词】 美术情感 呵护 培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4-007-01

一、美术蕴含丰富的情感

美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对于陶养人的心灵和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把自己的美好情感融入画面,把美的画面传递给他人,鼓舞、温暖他人是件幸福的事。陶行知说过,我们不是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艺术家、音乐家,主要是要陶治他们的精神情操和品德。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美术的启蒙就是情感的启蒙,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情感的升华。《文心雕龙》中说“情动而辞发”、“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有情才有文,有文才有画,情感人至深,方为佳作。并且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可见引导学生欣赏有情之作,就必须用情导之,以情引之,而不是枯燥的灌输。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当站在人文的角度来教书、育人,让孩子成为一个睿智、有德、进取、负责、有爱心、有理想的人,树立正确在人生观、价值观。

二、走进孩子的心灵,呵护孩子的情感

(一)“乐教”促“乐学”。孔子把学习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知学、好学、乐学,故孔子说“乐学”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乐学”能促进孩子的智能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有助于身心健康。只有“乐学”情感教育才能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孩子,教学中要以“乐教”促“乐学”。 “乐教”能够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营造学生快乐情绪的氛围,让孩子充裕快乐而富有兴趣的学。因此,教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在教学中要用自己对美积极探究的精神,热爱美的强烈情感,真挚的爱,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修养,来感染孩子,使孩子为之动情,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教师的强烈情感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催化剂。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人文性,美术教育就会因失去了灵性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老师就应爱每一位学生,学会关注并欣赏孩子的闪光点。一个微笑,一个有力量、肯定的大拇指,就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上进的乐趣。

(二)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中孩子可谓良莠不齐,面对课堂闹情绪的孩子请不要放弃,或大线条的解决问题。要运用情感教育,用心去和他们交流。1. 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学会利用一些批评的技巧:从心理学角度讲,当孩子受到了委屈,或者是情绪上产生了波动,他最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同和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反弹琵琶效应” 先不要急着批评或惩罚他,而是要充分肯定或表扬他的长处,使他自己去反省,进而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也可以采用“三明治效应”,就是我们可以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第一层是对他认同、肯定的积极语言,中间一层夹杂着对他的批评,第三层是对他鼓励、信任的积极语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 抛弃成人的主观偏见:我们要抛弃成人的主观偏见,把自己的心态摆在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和观念来了解他。领会他的内心世界,才能理解他的很多想法和行为,才能读懂孩子的画。3. 设置一些添画或补画作业,让差生也得心应手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老师的言传身教,细心呵护,会让孩子从中学会如何欣赏别人的优点,懂得鼓励、表扬别人。

三、吸取艺术之美,点燃情感之火

美术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容易唤起情感,因为美术作品会讲故事,而孩子喜欢听故事。美术作品又没有国界之分,没有语言约束,孩子容易接受。通过欣赏高雅、优秀的美术作品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学会用不同的点、线、面、色彩的明暗冷暖关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自己喜怒哀乐。让孩子与大师之间进行情义沟通,既能读懂艺术作品又能分享艺术活动情趣的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坎坷的人生经历、创作的艰辛过程及其时代背景等生动的事实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刻苦、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的生动素材。对学生的情感学习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四、感悟生活,提升情感

艺术源于生活,怡人的风景、秀丽的山川、感人的事,甚至,一个在课堂上引导孩子联系生活作画。带领孩子走进生活,去体验生活,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教会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表现美的双手。适时地引导、启发,使孩子进入美的境界,接受美的感染,了解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使得孩子们更加热爱身边的人、热爱生命和大自然。在《我最尊敬的人》、《友谊卡》、《我的老师》、《妈妈的节日》、《那一刻的我》、《家乡的变化》等主题创作,孩子在回忆、构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人画面,正是情感升华的时刻。孩子学会表达、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使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充满童趣、感情的作品。作品展示交流让孩子彼此产生爱的情感共鸣。探讨中懂得领略生活中的美并拥有一颗敏感细腻、懂得感动的心,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畅说欲言,探讨人生真谛,团结互助,大胆创作的乐园。那种洋溢着个性、贯穿着积极向上的情感的学习永远存在美术课堂上。梁启超认为:“古来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冶,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我们孩子的情感启蒙才不至于夭折,才有利于情感的升华。让我们一起努力,大手拉小手,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 杨景芝著.儿童绘画解释与教程.

[2] 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12.让拼音教学绽放异彩 篇十二

一、强化意识, 培养兴趣

(一) 提高对写作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强化写作的意识

“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 但他常常只对能有益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因此, 当学生从心里感到写作是“影响个人行为”的技能时, 他的写作兴趣就能生成。于是,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深植于学生的意识中。

首先, 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 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上第一节写作课时, 我们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和一些大学同学的求职经历, 向携手讲述了写一手好文章的重要性, 同时, 结合某一些职业性质, 充分强调了写作能力作为个人素质的重要意义。课后, 很多同学在随笔中都表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 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性。如让学生参加一些写作竞赛, 鼓励学生周末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 搞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得到了能力锻炼, 同时他们认识到写作上存在的差距, 意识到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二) 感受写作乐趣, 诱发写作意识

中学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浪漫的遐想, 有独立意识, 对外部事物有怀疑和批判欲望, 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利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 使他们逐步懂得“一个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在这种态势下, 教师就可以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们放开手脚, 自由写作, 进而使他们认识到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 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是心灵的写真。

总之, 使学生不仅重视写作, 而且乐于写作, 使他们都具有牢固的写作意识。

二、积累写作素材, 激活写作兴趣

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保证写作激情的前提。于是, 在教学中, 我们引导学生广开渠道, 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 多读、多听、多看、多说,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思维。

(一) 勤积累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丰富的积累是学生写作的活水, 阅读是写作的蓄水池。

很难想象学生脑中无物, 腹中无墨, 又怎能写出文章来。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丰富学生的生活, 让他们去感受生活, 体验生活, 创设生活, 把他们的视线和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学校、家庭, 让他们放开眼看, 竖起耳听, 接受新事物, 接受新信息。有了这个基础, 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 言之有物, 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现象……离开了生活, 写作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要强调学生做有心人, 把平时自己看到的、悟到的精彩的内容记下来, 或摘除, 或做成卡片, 随手翻阅, 写作时便可以信手拈来。

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年轻的心, 最容易被打动。应教会学生更多地投入生活, 让心灵与自然交流, 用心灵感受生活, 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二) 善创新

美国哈弗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写作中, 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特别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人们常说,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告诉学生:一千个作者, 同样要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好的文章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在作文中, 我们应诱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而求新。如“班门弄斧”既可以批判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又可以歌颂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开拓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含有贬义, 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 我们也可以赋予它新意:赞扬不断进取的精神。逆向思维可以给文章出人意料的清新与生气。

(三) 抒真情

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 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 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 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感人之心, 莫先乎情”, 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 写得有人物, 有情节, 文笔流畅, 合乎文法, 就是引不起人的激情——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 读之令人索然无味。在作文教学中, 要一定学生倾真情, 用我手写我心。

三、选择写作形式, 保障写作兴趣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随笔常比传统的命题作文要好。原因很简单:学生自由写作, 无拘无束, 处于自由的写作状态, 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其实, 我们说选择写作形式, 毋宁说是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写作空间。我们一直很注重学生写作状态的培养和呵护, 写作心理的观察和调控。我们采用了灵活的写作形式, 力主“个性写作”, 倡导“个性作文”。

所谓“个性作文”, 就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章体裁、着眼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 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入的素材, 书写自己最独特的见解、最真挚的情感, 写出永远属于自己的文章。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 鼓励学生对事物作深入独到的理解;允许学生随意运用各种文体;鼓励学生写最真切的感情。使学生处于宽松的写作状态, 处于最佳的思想触发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们一般都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拥有可以引以为豪的写作技巧。

四、滋润写作激情, 巩固写作兴趣

(一) 积极鼓励, 巧用评语

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 急需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急需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我们在平时的评语中尽量找出他们文章的闪光点, 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位同学在一次课前演讲中说道:“老师在我的随笔评语中总是极力地找出所有的优点, 对我进行表扬和鼓励, 我知道我的文章并没有老师所说的那样好, 我知道那是老师想激励我们, 想激发我们的写作热情, 想唤起我们的写作自信心, 看着老师的评语我心里感到欣慰和喜悦, 我想我现在有愧于老师的褒扬, 但终有一天我会做到无愧于老师的希望”。

即使写作能力强的同学, 也需要我们通过评语有效地对其进行指导, 有一位女同学的文章文采飞扬、语言华美, 但是内容空洞、华而不实, 我在评语中写道:“文笔优美, 语言清新, 但注意文章的整体风格, 大气一些、充实一些会更好。”这位同学看后, 欣然提笔:“感谢老师的点评, 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给了我中肯的指导。”积极的鼓励、谨慎的叩诚恳的交流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滋润。

(二) 加大认可度, 满足快乐欲, 增强激情度

13.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十三

玉门市花海镇中心小学

刘海燕

***(内容摘要: 小学的拼音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拼音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把基础学好了,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学习语文,并利用拼音识字、学普通话、查字典等。)关键词: 拼音

情景

实物

卡片

儿歌

游戏

提起拼音总让教一年级的老师很头疼,四个字“无从下手”。因为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同时拼音又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在实际学习汉语拼音中,许多孩子难以掌握拼音知识。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小学的拼音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拼音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把基础学好了,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学习语文,并利用拼音识字、学普通话、查字典等。

因此,如果说我们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那么拼音教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必须抓好拼音的教学,这样做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为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是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那么,一年级学生怎样能够尽快地掌握拼音,学好拼音,有什么好的方法呢?现将自己的一点教学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观图法学拼音。

语文课本上由许多情景图,如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拼音单元第一课中出现的画面。整个画面涉及“ a”“o”“ e”三个单韵母。在此画面里,一个男孩练唱“啊啊啊”是提示“ a”的音,公鸡喔喔啼的“喔”是提示“o”的音,小河里游动的鹅是提示“ e”的音,鹅的倒影提示的是“ e”形。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同学们就能形象直观地掌握“ a”“o”“ e”。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 的特点,来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二、实物法学拼音。

用实物来记忆某些字母的音和形,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学习声母“f”和“t” 时,“f”和“t” 的形就像一把雨伞的把,伞把向上可表“f”,伞把向下可表“t"所以记住雨伞,就记住声母“f”和“t”的形。

三、卡片法识拼音

卡片是一种常用的识拼音方法,并且卡片也很灵活。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即学会了写拼音,又学会了读拼音、识拼音。比如,学完了6个单韵母后,让学生自己回家制作卡片。这样,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复习了6个单韵母a、o、e、i、u、ü,又让学生掌握了写法、读法,还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做好卡片的技巧。

四、唱儿歌学拼音

学生对唱歌很喜欢,所以把拼音编成儿歌,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起来会感觉特别轻松。例如:“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学生在唱歌的欢乐中,即学会了拼音,又增加了兴趣。

五、做游戏学拼音

在拼音教学中还可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拼音,掌握拼音。如在教学a、o、e、i、u、ü时,可把韵母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戴着拼音字母头饰上台,一边用动作展示a、o、e、i、u、ü的样子,一边介绍自己。“小朋友好,我是a。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下面的小朋友都大声的说:“a,你好!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在生动活泼的游戏的影响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事物,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涨,从而也在游戏中掌握了拼音,学会并运用了拼音。

六、学生合作学拼音

这种方法得在学生掌握了前面的一些拼音的拼读方法后方可实施。如,学习了b---a---ba的拼读法后,学生会灵活读它的四个声调。再学习bo、bu时,学生就会举一反三,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先试拼,再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纠正一些错的读法。这样,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好的帮助差的,差的跟着好的,学生互助合作,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愉快,教师教起来又轻松。

七、在平时教学中巩固拼音学习。

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规定两年内完全学会,可实际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一年级的上半学期就必学学会,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多人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拼音的书写它不像汉字字形那么独特直观好记,没有规律可循,像b.p.d.q.四个声母,能力差的学生四年级都分不清楚别说一年级了,通过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最好的记忆办法是多读,由家长陪同读拼音绘本,课堂上读带拼音的课文等。

多写,平时写生字本或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给词语加拼音,久而久之,学生把拼音深刻的记在自己的脑中,用哪个,写哪个动笔就来,再不用翻书查找,这样真的就学会了,拼音再不是绊脚石了成了自己的了,因此我们不要着急“逼”学生快速的学会,这样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拼音的兴趣,在一、二年级的两年学习中慢慢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此外,还有拍手记忆法、问答法等方法。用这些方法学习,同学们也就愿学、乐学,从而也就达到会学、好学,学好汉语拼音也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总之,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终实现能主动地读,积极地思考,自主地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无定法,拼音教学也更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边教边学,边想办法,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快速接受。

同时在汉语拼音教学也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1、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字母和拼音方法,难点是复韵母,鼻韵母和三拼音连续的拼音方法。教学时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用四周左右时间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

2、拼音教学要扎实、训练严格。

为了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这个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拼音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对学生训练一定要严格,达到发音,拼音、书写正确。发音、拼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要示范,让学生观察听准、体会发音及拼音的要领和方法,掌握规律。比如教学单韵母时,让学生注意口的开闭,舌位的高底前后,口型的形状大小这三方面的因素。例如,发a的音时,口腔大开,舌头不前不后放得很低。中间部分略为隆起,嘴唇呈自然状态,嗓子用力。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强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记忆字母。

3、不断复习巩固,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作用。

14.创新教法_让拼音教学多元高效 篇十四

仪陇县永乐镇小学 吴欣武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拼音教学将对学生识字,阅读,背诵以及写作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语文水平。刚跨入一年级的学生,根据其年龄特征,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活泼、好动、贪玩,面对内容单调、枯燥、抽象的汉语拼音,如果老师只是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读写拼,学生肯定不会感兴趣。而汉语拼音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拼音没学好,会给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带来障碍。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让拼音教学多元高效。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拼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拼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在上汉语拼音的第一节课时,我带了好几本学生爱看的童话书、故事书到课堂上,并从中挑选了学生最爱听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讲给大家听。故事讲完了,我问学生:“孩子们,故事好听吗?”“好听!”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想读更多的故事吗?”我又问。“想!”学生高声回答。“那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拼音,学会了拼音我们就可以自己读书看故事了,就不用缠着爸爸、妈妈帮我们讲故事了。”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想学拼音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上课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爱学拼音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发挥其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克服不良环境,限制其消极作用。因此,我们要创设环境,给学生一个学习拼音的氛围,让学生想学拼音。为此,我把教师布置成“拼音的王国”,比如在墙壁的四周张贴学生喜爱的色彩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物图,熟悉的卡通相,并附上相应的拼音符号名称,让学生置身于拼音的世界里,目睹拼音的魅力,兴趣盎然地学习拼音知识。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愿学拼音

根据儿童爱听故事的天性,创设情景,让学生愿学拼音。比如在教学整体认读yi、wu、yu时,考虑到这三个整体认读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特意创编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愿学拼音,如:有一天,i u ü三个小朋友要出去玩。(拿出卡片i u ü)可是它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它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说:“好!我带你去!”(将y卡片放在i前面)大y带着小i一块儿走,一块儿唱歌(读yi yi yi),就成了音节yi。(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yi的读音,练读yi)。大w带着小u也一块儿走(将w卡片放在u前面),一块儿唱歌(读wu wu wu),又成了音节wu。(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wu的读音,练读wu)。小ü见大y、大w领着小i、小u出去,还那么高兴的唱着歌儿,再看看自己孤零零的没人带,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就对小ü说“小ü妹妹别哭了。我带你去,快把两滴眼泪擦 掉,高兴点儿”小ü听了高兴地把眼泪擦掉,跟着大y走(将y卡片放在ü前面,把ü上两点擦掉),也快了得唱起了歌(读yu yu yu),这就成了音节yu(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yu的读音,练读yu)。就这样,他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唱歌,他们成了三个整体,我们称他们为整体认读音节。

学生在听听、学学、唱唱、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yi、wu、yu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的能力。

三、创编儿歌 让学生善学拼音

喜爱儿歌是孩子的天性。为了帮助学生区分b和d 这两个字形非常容易混淆的字母。教学时,我把b和d同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区别,由学生得出b的半圆在右下方,d的半圆在左下方,然后告诉学生b和d是两个好朋友,它们面对面坐着,想想它们会做些什么呢?(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然后我顺势教给学生一段儿歌:“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bd对坐笑呵呵。我们都是好朋友。”这样,学生既巩固了b、d的读音,又区别了b、d的字形。

j、q、x与ü相拼,这可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一边引导学生明确j、q、x不但不能与u相拼,并且与ü相拼写时ü要去掉头上的两点,一边引导学生创编儿歌,增强理解。学生都非常熟悉口诀“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把帽摘掉。”儿歌背得滚瓜烂熟,轻松有趣地突破了 j、q、x与ü相拼的难关。

四、喜做游戏 让学生乐学拼音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拼音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编儿歌(根据字母发音的口型或字母的形状,读音等变成儿歌),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开火车(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去掉或增加一笔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拔河比赛(易混淆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五、利用插图,助学生学习拼音

插图具有启发性、提示性的特点,有的内含了字母的读音,有的图画包含了字母的形状因素,学生看见图画内容,根据图上的事物,就能“据物发声”“据形书形”。在教学“i u ü”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图画中蕴含的“声音”和“象形”因素,引导学生认读字母,形象记忆字母。在上课时我亲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看书上插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在晾衣服。”“衣服衣服,i i i。”我顺势引出“ i ”的读音,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在教学大“y”的书写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乌鸦的窝在什么地方,学生观察后回答:“在树叉上。” “对,在树叉上,今天我们学的y是不是就像一个树叉呀?”“是。”学生欢快地回答。我顺势引出“y”的字形,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六、小组合作,让学生会学拼音

由于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等的个体差异,学习汉语拼音时有些孩子接受得快,有的孩子接受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我 通常采用学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引导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还让优生带差生看拼音读物,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增设了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渠道,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读积极性。

七、联系实际,让学生巩固拼音 在学完了全部声韵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我每天还送学生一首诗,让他们自己去拼读;还鼓励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事,写得好的帖到墙报上展出;在图书角上摆上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还让学生练习用拼音写出父母、兄弟姐妹或同学的名字,学生饶有兴趣的写,既自然达到了练习巩固拼音的目的,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中西方餐桌礼仪差下一篇:居民区青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