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下的尘土》练习题(4篇)
1.《地毯下的尘土》练习题 篇一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
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 彭娅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童话的特点。
(2)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积累字词,理解人物性格。
(3)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童话主人公勤劳、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这篇童话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善良、诚实、勤劳的美德。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手法。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富有生活情趣及教育意义的童话作品,课文通过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懂礼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因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学习时要结合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让学生特别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生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讨论该
—1— 怎样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教师可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由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 提问启发 交流讨论 归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白雪公主》导入童话知识后揭示课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完后请同学们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正音:
勉强(qiǎng)葱茏(lóng)眷顾(juàn)
真挚(zhì)被褥(rù)教诲(huì)
3、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能交待清楚主要故事情节即可。)主要故事情节:穷苦人家的孩子米妮常帮妈妈做家务,为了谋生,米妮出外找工作,她巧遇小矮人一家,好心地帮他们做家务,七个小矮人收留了勤劳善良的米妮,米妮用自己的真诚通过小矮人
—2— 的考验,获得了礼物,从此回家和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再读课文,品析课文,理解主要人物。
1、听读课文回答:你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米妮小姑娘哪些美好品质?
明确:善良、勤劳、诚实。(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点拨。)
2、小组讨论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米妮是一个勤劳、善良、诚实的孩子,并分析其采用的描写方法。
3、思考:文章为何用《地毯下的尘土》作为题目?
4、重点句子品读: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四、小结
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学生畅所欲言
五、送给学生的一句话
板 书 设 计
地毯下的尘土
勤劳 正面描写
米妮 诚实 相结合 善良 侧面描写
—3—
2.《地毯下的尘土》教学实录 篇二
执教人:吕静
班级:民权县老颜集乡初级中学七年级4班
师: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拥有美德,就拥有了不竭的力量之源。同学们,你认为人应该具备哪些美德? 生1:认真做事。生2:诚实守信。生3:团结。生4:热爱劳动。……(生争相发言)
师:是啊,美德的内涵非常丰富。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编写了一部《美德书》,书中通过神话、寓言、童谣等各种形式向人们展现了人类包括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诚实、信仰、忠诚在内的十种美德。目前该书重印40多次,精装本发行超过200万册,有世界十几种语言的译本。今天我们有幸来品读其中的一则童话,题目是?——(学生齐答:《地毯下的尘土》)(板书课题、作者)
师:按照课堂常规,哪位同学来汇报预习中的字词问题? 生1:(以问题填空形式板书字词)生2:(填补板书中的空白)生3:纠错并解释其中重点词。
(指名基础较差同学逐一朗读黑板上字词)
师:大家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请根据预习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预习收获,记住,一定要用上题目“地毯下的尘土”。
生1:这则童话写小姑娘米妮在母亲生命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自己出去找工作,帮助掌管金币的七个小矮人打扫房间,连地毯下的尘土都认真打扫的故事。
生2:主要写小米妮劳动非常认真,有一次却忘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后来又打扫了,结果得到了小矮人给的十二枚金币。
生3:其实,“地毯下的尘土”就是“心灵上的尘土”,米妮主动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说明她的心灵是纯洁的。
师:很好!主要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和读书感受都有了,看来大家预习的非常认真。下面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说说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5分钟后)
生1:我从“她的两个女儿很能干,对她很有帮助,她不在家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这个句子中看出米妮是个能干的、勤快的孩子。
生2:我从“她的姐姐米妮就洗盘子、擦地板,把家弄得漂漂亮亮的。”这个句子也看出米妮的勤劳。
生3:我从“亲爱的妹妹,我必须出去找工作,因为家里的东西快要吃完了。”这个句子中看出了小米妮很懂事,很孝顺。
生4:从“她急匆匆地往前面走着。黑夜很快就降临了,树林里的影子已经拖得越来越长。”这个句子中看出米妮是个勇敢的孩子。
生5:从“她匆匆地赶过去,敲了敲小屋的门,没有人答应。她敲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人应。”这个句子中看出米妮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生6:从“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这个句子中不仅看出米妮的勤劳,还可以看出她做事很有条理。
…………
师:原来大家有这么多发现,读书就是要这么认真,有思考才会有收获。那么,在这么多的品格中,文章主要表现的是米妮的什么品格呢? 全体学生:勤劳。
师:是啊,看来大家对米妮的勤劳颇有感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看看 2
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米妮的勤劳的。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圈画出你认为能表现出主人公勤劳的语句,并想一想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学生放声读书)
生1:“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这个句子写米妮劳动的过程,她干活很有条理,表现出她是个勤劳的孩子。
生2:“第二天一早,她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了,起床后她做一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从此每天都这样,米妮一直这么认真地干着,直到仙女的假期到了最后一天。”这个句子也写了米妮劳动的过程,她起得很早,一天都不闲着,做事很认真,都说明她是个勤劳的孩子。
生3:“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这句话是星星对米妮的赞美,没有直接写米妮的劳动,也让人感受到米妮的勤劳。生4:“你刚来时我们的房子的样子有点惨,但现在你已把它收拾得清洁又敞亮。”通过房子样子的前后对比,表现米妮的劳动成果,也可以表现米妮的勤劳。生5:“一跨进门,她就吃惊地缩回了脚。”和“天啊!”小女孩说,“这儿怎么这么脏!”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这些句子看出米妮对脏的东西特别的敏感,也说明她是一个清洁的勤劳的孩子。
…………
师:直接写米妮的劳动过程叫做正面描写,通过她劳动的效果和其他人的反应来写叫做侧面描写,看来,表现米妮的勤劳作者用了——? 全体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师:对,用这样的方法写作会表现得更充分、更全面,效果也更好,希望同学们在平常习作的时候也尝试用一用。
师:同学们,这么勤劳的米妮,却因为陶醉于窗外美景而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内心非常的纠结。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与斗争的 3
过程呢?
生:从75页“直到她上了床”一直到76页“开始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师:大家同意她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这部分的内容是以米妮和星星的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我们来认真地体会一下,看我们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心情和语气来读星星和米妮的对话呢?请同学们小声试读一遍。(生小声读)师:体会到了吗?
学生1:星星的语气是很轻松的,米妮的语气是很紧张的,因为星星不知道米妮没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所以还夸奖她。
学生2:星星的语气应该是热情的,我们夸奖别人的时候都会用这样的语气;米妮的语气应该是不安的。
学生3:首先,我认为夸奖别人的时候更应该是真诚的。还有,米妮的话其实并没有说出来,是在心里想的,所以声音一定很小,心里还很矛盾。可能正想着要不要再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师:说得很好,你试着读一读米妮的话,用简单的语言把米妮所想的表现出来。(学生3读“地毯下的尘土”,理解到位,读得有特色。)
师:我们大家一起试试吧!同学们就是那一颗颗热情的、充满真诚的小星星,老师是当时很不安、很矛盾的小米妮。(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体会一下,如果你就是米妮,这个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1:我一定要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些天一直打扫,就这一次,怎么可以不坚持到底呢?
生2:如果我真的懒了这一次,不是欺骗了善良的小矮人了吗?不是辜负了小星星对我的赞美了吗?
生3:我一定要迷补!我要马上行动,不能再犹豫了。
师:好,这就是心理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可以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准确,通过体会小米妮的心理活动,我们知道了她内心的不安和自责,正是通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她的诚实和善良克服了一时疏忽造成的失误,最终打扫了地毯下的尘土。同学们看,故事的结尾怎么样? 生:地毯下出现了十二枚闪闪发光的金币。师:对于这个结尾,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1:大家经常说:“好人有好报”,我想跟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道理。生2:付出就有回报,歌曲里面也是这样唱的。(另一生小声说:要做就做最好。)
师:是啊,米妮努力地做到了最好,也应该得到最美的收获了。
生3:这是善良的小矮人对米妮的照顾,当然也是米妮的勤劳和诚实换来的。生4:金子是珍贵的,小米妮的美德也是可贵的。生5:小米妮诚实的美德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师:是啊,美德像金子一样可贵,同学们,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小米妮的美德已经感染了你,让美德驻守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指导我们的行为吧!生6:我们要向一米妮一样勤劳、一样善良,要有更多的美德,因为美德是像金子一样可贵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偷懒了,不然我们也会内心很不安的,还会感觉对不起父母。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于米妮的疏忽,而令你的内心很纠结的经历吗?在我们充满理解和友爱的课堂上,把它说给你要好的同学听吧,相信一定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的,你的内心也不再疙瘩,也会像米妮一样敞亮起来!(生自由结伴,诉说心结。)
师:通过刚才的诉说,你们一定扫除了心灵上的尘埃,老师建议大家把刚才的交流感受记录到你的成长日记上,一定会是你生命历程中的一颗小珍珠。同学们,让我们用纯洁的心灵来承载美德吧,齐读小矮人的话,感受美德带来的力量!(完成板书)
生(齐读):亲爱的孩子,金子就给你,因为你证明了真挚和诚实;
但如果你不翻动地毯,你能得到的就只是遗憾。
我们的爱随着金币一起给你,哦!今生你要牢记,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
3.《地毯下的尘土》读后感 篇三
因为课文里的米妮,她是一个勤劳的女孩。而我却是一个懒惰的女孩。
平时,我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动手去干。只是,吃喝玩乐,例如:有一次,放学回家。肚子饿得要命 。我看见妈妈还没煮饭,立刻大声大喊的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煮饭,我肚子好饿了。”妈妈又不出声,走进厨房里煮饭。妈妈一个人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呢!我当时为什么这么懒呢?我应该去帮妈妈煮饭,让妈妈来抄菜。现在想起来也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很懒。
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出差了。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我每天一放学就去买饭吃,从不自己动手去做。吃完饭就放在桌上,什么也不动手。
4.《地毯下的尘土》练习题 篇四
编制时间:3 月 24 日 编制人:七年级语文组 学科组长签字:
预习内容:
[知识链接]
本文作者 是 作家。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葱茏( ) 眷顾( ) 真挚( ) 勉强( ) 教诲(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我们的报答将要把你眷顾。
眷顾:
⑵她津津有味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
津津有味:
⑶因为你证明了真挚和诚实。
真挚:
⑷秋天树木葱茏。
葱茏:
巩固训练
词语巧搭配
( )的鲜花 ( )的阳光 ( )的笑声
( )的寒风 ( )的雪花 ( )的树叶
增添( ) 感到( ) 绽开( )
想一想,该填什么词
专心地看叫 视 盯着一个地方看叫 视
抬头向上看叫 视 低头向下看叫 视
直直地朝前看叫 视
课后检测:
⑴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⑵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⑶“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⑷小女孩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人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⑸“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于。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⑹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地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⑺“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⑻“噢,看见过,”仙女们说,“星星常在我们脚边的草丛里闪光。和我们一起跳舞吧,也许人会找到星星。”
⑼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没有找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来哭起来。
⑽“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选自英国童话《天上的星星》)
1、第一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2、“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这一句在行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文段刻画小女孩的主要方法是( )
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心理刻画、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神情描写 D、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4、文中的小女孩给人一个什么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天真单纯 B、沉着勇敢 C、理想远大 D、幼稚无知
张语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