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选读论文(共8篇)
1.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篇一
英美文学选读复习
1.莎士比亚的生平
2.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生涯
3.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品及其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
(1)威尼斯商人
4.莎士比亚的诗歌
(1)叙事诗
(2)十四行诗 18
5.莎士比亚戏剧的思想意义
(1)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对人文主义的颂歌
6.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
(1)人物塑造
(2)情节结构
(3)语言风格
7.选读
十四行诗 18 的主题、意象
《威尼斯商人》的主题、人物性格、语言特点
《哈姆雷特》的主题、人物性格、语言特点
B约翰?弥尔顿
1.弥尔顿的生平
2.弥尔顿的文学创作
3.《利西达斯》:挽歌及其特点
4.选读
史诗《失乐园》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作品意义
C亚历山大?蒲伯
1.蒲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蒲伯的时代观与文学观
3.蒲伯的主要作品介绍
4.蒲伯的语言风格
5.选读 《论批评》第二部分
(1)作品简介
(2)作品体裁、结构、语言风格
D丹尼尔 笛福
1.笛福的生平:个人事业和社会活动
2.笛福的社会观
3.笛福的主要作品介绍
4.笛福的创作特点
5.选读:
《鲁滨逊漂流记》4
故事简介 作者的创作意义:时代精神的.写照
1.华兹华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主张
3.华兹华斯的诗歌
(1)抒情诗:《丁灯寺旁》
4.华兹华斯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
6.华兹华斯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7.选读:
《我孤独地漂泊犹如一片浮云》
《作于西敏寺桥上》
《她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孤独的割麦女》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
F珀?比?雪莱
1.雪莱的生平
2.雪莱的诗歌创作主张
3.雪莱的主要作品
抒情诗:《西风颂》 《云雀颂》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散文:诗辩
4.雪莱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雪莱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6.选读:
《西风颂》: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
G约翰?济慈
1.济慈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济慈的美学思想
3.济慈的主要诗作
《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安底弥翁》《伊莎贝拉》
4.济慈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济慈的诗歌对同时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6.选读:
《希腊古瓮颂》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
H简?奥斯汀
1.奥斯汀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奥斯汀的小说创作思想
3.奥斯汀的小说
《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公园》《傲慢与偏见》《爱玛》《劝告》
4.奥斯汀小说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
5.奥斯汀的小说对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6.选读:
《傲慢与偏见》1 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I查尔斯?狄更斯
1.狄更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狄更斯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与社会改良主义倾向
3.狄更斯前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4.狄更斯后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5.狄更斯的创作特色与艺术成就
(1)语言
(2)3种人物的刻画
(3)幽默与哀婉情感的交融
6.狄更斯小说目录
7.选读《雾都孤儿》第3章
故事简介
主题:济贫院
J夏洛特?布朗蒂
1.夏洛特的生平
2.夏洛特的创作思想和主题
3.选读《简?爱》第23章
故事梗概
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作品的社会意义
作品女主人公的形象
在逆境中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主题
K托马斯?哈代
1.哈代的生平与创作
2.哈代的创作倾向: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并存
3.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观”
4.哈代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5.哈代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选读
《德伯家的苔丝》19 故事梗概 作品主题
L威廉?勃特勒?叶芝
1.叶芝的生平及文学生涯
2.叶芝的诗歌创作思想
3.叶芝诗歌的代表作品
(1)早期诗歌:
(2)中期诗歌
(3)晚期诗歌
4.叶芝诗歌的特点及思想意义
5.叶芝诗歌的艺术成就
6.叶芝的诗歌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7.叶芝的戏剧创作
8.选读:
《茵纳斯弗利岛》《在阔叶柳花园旁边》
M D.T.S.艾略特
1.艾略特的生平几创作生涯
2.艾略特的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观点
3.艾略特的主要诗歌作品
(1)《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2)《荒原》
4.艾略特诗歌的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
5.艾略特的戏剧
6.艾略特的艺术成就
7.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思想对当代英国的影响
8.《荒原》主题、结构、神话、象征、语言特色及社会意义
9.选读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结构、思想内容、语言特点、艺术手法等 N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1.劳伦斯的生平及文学生涯
2.劳伦斯的创作思想
3.劳伦斯的主要小说
(1)《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
4.劳伦斯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
5.劳伦斯的诗歌与戏剧
6.劳伦斯的小说对现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7.《儿子与情人》的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
8.选读
《儿子与情人》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艺术手法等
2.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篇二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2002年开始开设英美文学课。但因为原有的培养计划所定学时偏少,英美文学课程总共才90学时,其中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45学时,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45学时。对于源远流长而且佳作频出的英美文学来说,这些学时只能令学生浅尝辄止,无法领会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如何利用这么少的时间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做到重点突出而不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一直是文学课老师绞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但结果证明,文学课的授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往往不敢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也很少有人能一次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除去其它因素,文学课上学无所得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目前英语专业是文理兼招学生的,文理科学生的比例大体上为1:1。2004级、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文理比例更是达到了1:3,理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两倍。理科学生的文学基础弱于文科生,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为这样的学生上好文学课,对教师来讲更是一个挑战。
其次,文学课还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历史、宗教、风俗文化等,对授课对象的要求很高。学生往往是满怀热情地听过几次课后就因为其内容庞杂、头绪过多而失去兴趣。如何使文学课内容更加深入浅出、更加吸引人,这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最后,以往英美文学课被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授课。这阶段往往只有考研的学生认真上课,许多学生缺课去找工作,也使得文学课的授课效果不好。
二、研究方案与结果总结
综上所述,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都亟待改革与完善。2006年,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修订了原有的培养计划,将英美文学课细分为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等四门课程,并相应地增加了学时,调整了授课时间,此项改革于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开始施行。我们尤其针对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希望通过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完善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模式,设计合理的授课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进一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模块、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具有延续性、一致性。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文学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体来说:
1. 大一阶段
(1) 结合泛读课,为学生介绍简写本的文学名著,规定阅读书目并要求撰写读书报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又能令他们初步感受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唤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2) 让学生背诵精读教材每课课后的名言警句。一方面通过背诵可以使他们掌握名人名言,并有机地应用到写作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熟悉一些名家名人,为以后的文学课打基础。
2. 大二阶段
(1) 结合泛读课,介绍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原著,并组织“每月一书”读书报告会、名著改编表演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又通过阅读原著,加深了对英美国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宗教等方面的了解,扩展了知识面,为大三阶段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结合精读课,为学生介绍名篇佳作,使学生有机会领略英语的语言魅力。一方面通过背诵和模仿这些名篇佳作,学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为专业四级考试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能继续扩大词汇量,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3. 大三阶段
(1) 结合影视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再现的名著魅力,同时也可以与文学课同步,相得益彰,体现了教学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2) 结合英美概况课,系统学习和掌握英、美两国的历史、宗教、社会背景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为文学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有益的基础。
通过这些方法,尤其是大一、大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我们能很好地解决前文提及的具体问题,为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讲授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为学生打下坚实、全面的英语基础,帮助他们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各科教师通力协作。这样不仅能使各学科很好地融会贯通,体现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各学科的内在联系,找到学习规律,做到更有效率的学习。
其次,针对修订后的英美文学选读课设置结构,确定合适的教材。以往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所选用的英美文学教材多为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合一的编写模式,并且侧重于文学史的介绍。作品涉及少而且不具有代表性,学生不感兴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教材与其它高校英语专业所用的英美文学教材不一样,为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考取外校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大纲修订后,我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与美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各为45学时,美国文学选读为40学时。可以说,教师有了比较充分的时间介绍和分析文学作品。这样,选择合适的教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选读课教材选用王守仁、陶洁编写的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文学史教材选用刘炳善、常耀信编写的英美文学史。整套教材内容详实丰富、重点突出、编写规范、观点准确,是一套适合我校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
再次,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英美文学选读课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名著已被拍成了电影,录制成了录像带或光碟,这一切都使得文学选读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我校一直注重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和评比,这使得教师有机会得到充足的经费制作有效的教学课件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前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和设计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教师还会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理论等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利用课件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作者对文学的贡献,然后介绍和分析该作品。在联系分析作品时,教师会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就会帮助学生随着讨论的展开对理论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教师会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寻求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面上的文本分析,而是引发了多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培养了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能力。
最后,针对文学课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授课模式。以往的英美文学课大多采取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其实文学课应采取启发式教学: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就相关历史和名章选段提出问题,令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然后在课上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除了对相关的史实做必要的归纳和分析、对作家的写作风格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总结、对重要作品进行重点的剖析和鉴赏,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力上,教给他们分析文学作品所需的理论,使他们能够逐渐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独立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某部作品讲了些什么。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不应搞“一刀切”,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理解能力、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各不相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不应强求一致。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但因为开设时间短、教师缺乏经验,一直以来,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意见较大。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进行研究,以找出适合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文学选读课授课模式,可以使我校英语专业文学选读课的授课效果得到提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英美文学作品的知识和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进业, 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8.
[2]Chris Kyriacou, Essential Teaching Skills, 2nd ed.Nelson Thornes, 1998.
3.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篇三
关键词:RICH;课程改革;人文主义教育;话题讨论;网络媒体
一、引言
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是浙江师范大学一项持续近十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是一场以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为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吴宗杰,黄爱凤等2005:36)。RICH是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整合性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群体学习(Community Learning)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Humanistic Outcomes)的英文缩略词。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知识面的拓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随时带着探究的状态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因此而不断激发新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达到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整合性课程包括三个方面,即利用话题探索进行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方式的整合。群体学习主要关注学习群体的构建,善于利用群体中的各种资源来进行学习。群体学习有多种形式,而小组讨论(包括课堂以及课外讨论)是群体学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术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格内涵必须得到同时的发展。
RICH的教育思想吸收了新人文主义(Neo-hmanism)教育思想,如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他个人的发展需要,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吸收了现代西方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教育哲学思想(如Dewey;Kilpartrick;Vigotsky;Piaget等人),如知识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创造;语言学习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是自我成长的认知发展过程;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群体和良好社会关系是促进这种社会交流的前提,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也吸收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语言学习是学生个人的经历和体验。“RICH可以被理解为后现代课程论思想的尝试、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教师发展的叙述历程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学科领地”(吴宗杰,黄爱风等2005:5)。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是中国外语界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为我国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师发展机制建设开创了新的实践方式、理论视角和学科研究方向。本文试图从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视角来探讨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并就某些方面的问题对这一课程体系进行商榷。
二、教学目标改革
教学目标是教授任何一门课程都要首先解决的问题。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新《大纲》)指出:“外国报刊选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和杂志的能力。通过熟悉英美报刊、杂志的文章的一般特点,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报刊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巧、阅读策略等,因此阅读材料应包括各种知识,除语音、语法、词汇、篇章、语体等语言内容之外,还应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学等文化内容,同时应涉及到预测、搜读、速读、寻读等阅读技巧”(王雪梅,戴炜栋2005)。“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作用是为学生打好阅读英文报刊的语言基础,使他们掌握英文报刊的文体知识、阅读英语报刊的必要常识以及与报刊相关的国际知识等。”(贾爱兵2001)。从上述这些文字不难看出,英美报刊选读课一直被认为是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技能课程。在新《大纲》(2000)列出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课程中,外国报刊选读被列为高年级专业技能课程中的选修课。根据新《大纲》的描述,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是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也就是说外国报刊选读(本文主要指英美报刊)和基础英语、听力、口语、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一样,只是一门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强调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的能力,掌握英美报刊文章的语言技巧和文体知识,通过阅读扩大视野,获取信息,那么“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是否只是一门英语阅读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强调语言概念还是人文概念?是强调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是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RICH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英语教学本质上是教育而非教学。大学生在学外语时,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朱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格内涵必须得到同时的发展。”(吴宗杰,黄爱风等2005:64)也就是说通过RICH方式,最终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任何语言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说语言作为一种声音和意义任意结合的自然代码,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掌握多一种可以传达同样思想的工具。所谓人文性,是说语言是一种文化代码,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胡文仲,高一虹1997:4)。而现在的英语教学,包括“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就面临着重语言轻人文这个问题,认为传授语言知识在报刊选读课堂教学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过度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语言的人文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将支离破碎的符号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割裂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割裂了语言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被严重制约,长期以来被看成是知识结构单一、口语流利但思想单纯、谈话没有思想深度的群体。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毕业后对自己学了什么,如何学以致用,完全找不到方向,根本谈不上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坚持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对2l世纪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不管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国家,人文主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之本。在中国,除了“文革”期间,贯穿始终的是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刘祥清2007)。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英语本科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莫亚平,许凌渝2007)。笔者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具有其他英语类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报刊英语不仅语言时尚鲜活,内容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法律、文学、科技、娱乐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报刊英语针砭时事,揭露真相,是公众舆论思维的体现,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例如在面对自2007年以来出现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新闻热点时,班里这些生活优裕的
80后大学生感到非常困惑,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仍然会出现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西方各国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视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称中印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两个“食肉喝奶”大国,两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是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莫须有”的言论,作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应如何应对?如果他们仅仅只是能够流畅地陈述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事实,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大量的报刊阅读和广播电视新闻了解事实真相,搜集材料,用强有力的思辨和准确恰当的英语语言进行有理、有力、有据的驳斥,告知西方各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粮价暴涨的“罪魁祸首”是生物燃料,推动全球粮价飙升75%,其中美欧“贡献”最大。笔者认为这种在进行新闻阅读和视听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从人文的视角来看待和学习用英语构筑起来的这一整套文化视界应该是英美报刊选读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
新《大纲》(2000)明确提出了高校英语专业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笔者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属于复合型和应用型课程,应更加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所谓“复合”并不是英语和另一门专业知识(此处指新闻媒体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思维模式和认知方法的融合。如果只是强调通过英美报刊选读课程获得一些简单的新闻业务知识和技能,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或达到扩大词汇量、熟悉新闻文体结构、提高阅读能力、拓宽知识面的目的,那么这仍然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学习。笔者在教授该课程时只用30%的时间讲授新闻知识,70%的时间则用于新闻视听讨论和学生小组活动(下一节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因为这些视听讨论和小组活动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新《大纲》(2000)把英美报刊选读列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已经不是乔纳森(Jonassen,摘自温彭年,贾国英2002)所提出的初级阶段的学习,而是高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开始接触大量的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乔纳生(Jonassen 1991)等人提出新的知识类型的划分方法: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以概念和技能为基础)、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以相互联系的知识为基础)与精细结构领域的知识(图式化的模式)]。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联系,通过分析和思考,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因此笔者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是坚持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在掌握一定新闻知识和阅读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这是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笔者教授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三、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很多西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流派传到了中国,被广大高校教师吸收和采纳,其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是教育界的共识,交际法教学和任务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交际教学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时至今日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核心概念。“它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学观念,把语言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和语言功能的剖析,因时、因地、因培养对象而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武和平1999)。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以计划和操作为其中心内容(岳守国200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次课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教师所预定的任务。
但是大部分教学理论,包括交际教学思想和任务教学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仍然是在教师的掌握和调控下进行的。它们或者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交际活动的话题或任务,或者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问题。这些教学思想和方法虽然比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有质的区别,但在这种接受任务,问题一搜集资料一小组合作讨论一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一切活动仍然是在教师的思维体系和框架中。那么教师所提出的任务,问题是否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是否靠近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即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是否体现了对学生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的尊重?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提出交际活动话题,并以群体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话题讨论。正如RICH所提出的观点,话题不是作为一项内容而是作为一种问题和兴趣提出来的。它不是教师给予、教材规定,而是学生根据他们内心的感受和对社会事务的关注逐渐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发育出来(吴宗杰,黄爱凤等2005:13-14)。笔者认为,这种由学生“自下而上”而不是由教师“自上而下”提出交际活动的话题和任务的观点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它将提问的主动权,将话题的话语权交回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提出问题。他们讨论问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要在讨论的过程中享受思维和辨析的快乐,感受自我的成长。这种个体需要和兴趣的内在动机是学习最大的驱动力,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重要参数。由学生主动提问式的教学不是西方教学理论的独创,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论语》记载的106条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有102条是孔子的学生先提问,然后由孔子来解答。孔子通常不是直接回答,而是循循善诱,引证说明。
但是笔者认为RICH提出的由学生自下而上提出交际活动话题应当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当今高校大量扩招,大班上课的情况下,如何在课堂上协调学生个人需要和兴趣与班级其他同学的需要和兴趣?笔者在英美报刊选读课上通过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求学生订阅一份英文报纸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或年级的不同可订阅China Daily或21stCentury),每个小组交际活动的话题从该期报纸内容中选择。二是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时必须与班级其他同学互动,使他们参与到小组交际活动中来。全班订阅同一份英文报纸作为课外阅读材料,目的是通过大量阅读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审视和思考。此外,报纸涵盖的内容广泛,政治、经济、科技、娱乐、教育、时尚无所不包,而且贴近生活,时效性强,能够比较容易选择到班级大部分同学认可的话题,同时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通过阅读熟悉了解该话题。为了使小组活动更好地体现新闻性,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小组活动一般以新闻发布会、新闻采访调查、专家访谈、新闻讨论会,辩论会(由一个小组的同学通过角色扮演的
形式演绎一个新闻事件,再由全班同学一起对该事件进行反思、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进行,并且要求该小组的同学通过随机采访、即兴问答、记者旁听席等各种形式调动全班所有学生,使他们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因为是生生之间而不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是现场即兴的,能够充分刺激学生表现欲和挑战欲,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准备,一旦被同学提问,他们都能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另一个问题是笔者对学生的一次课堂问卷调查显示,有93.6%的学生最喜欢最经常读的是娱乐新闻(Entertainment),只有4.05%和9.34%的学生经常读政治和经济新闻。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都是一些轻松愉快的新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适当地深入讨论一些严肃性话题而同时又让他们觉得很感兴趣呢?这需要教师进行有益的引导。有一次一个小组给全班同学观看一个美国歌星的访谈并准备就这十话题进行小组活动展示。访谈中当被问道最喜欢吃哪国菜时,这位歌星说了一句“我从不吃中国菜,因为没有质量保证”。这个回答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不满,也有十部分学生表示了不屑。这时笔者想起了近期美国ABC、CBS新闻以及New York Times等各大报刊连续刊播的有关中国产品的报道:毒牙膏、宠物食品、含铅玩具、劣质轮胎、问题水产品等,已经在海外市场造成了巨太的负面影响。那么那位歌星所说的“我从不吃中国菜”是否与此有关呢?笔者于是引导学生到学校校园网上去着录播的美国ABC和CBS英语新闻,或从其他渠道,包括平面媒体和电子网络媒体,获得最大额度的信息。笔者并没有向学生提出问题,只是告诉他们认真阅读或收看新闻材料,准备两周之后的课堂活动,他们可以从任何角度,以任何形式提出任何问题,表达任何观点。两周之后学生搜集到了大量的有关信息,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的主流媒体会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集中报道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问题的责任全在中方吗?是不是美方故意刁难中国而吹毛求疵?中国大众应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又应如何正视并处理这些问题?应如何消散国际社会舆论对“中国制造”产生的影响?由于关系到中国,关系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学生对此话题非常关注。借助于大量报刊(包括纸质和电子媒体)材料,他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点他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对这一系列产品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及时消除事件对中国产品乃至中国形象的影响。这种通过教师引导而将一个学生自选的娱乐性话题深入为严肃性话题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又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促进、引导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改革
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兴起给教学手段的改革带来了空前的机遇。RICH的教学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因此,虽然它强调对互联网的综合利用,但仍然只是停留在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的初级层面上。笔者认为,由于英美报刊选读课的特殊性,其对网络媒体的综合利用应该是多维立体式和互动式的。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传统教学资源是教材和纸质媒体,教学资源的局限性造成了该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互动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互联网的普及使英美报刊选读课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样。很多一线教师利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的特点,从国际国内各大英文报刊的网站下载最新的文章,以弥补教材和纸质媒体内容局限、时效滞后的不足,但是这仍然没有走出无声阅读的局限。这些教师还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另外两大优势:超文本性和交互性。
网络媒体的超文本性能够有效地将信息以多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即除了文字外,同时以图像、影像、声音等有机结合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给受众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正如施良方(1994)所言,视觉影像是一种强有力的记忆辅助手段,如果搭配适当的视觉图像,学习者回忆相关说明性文字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一段影像画面往往胜过几千字的文字叙述。当读者在阅读一段有关伊战平民伤亡的文章时,那些伤亡数字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字,但当他们看到画面上血肉模糊,亲人痛苦的场面时,心灵一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一篇有关科技最新发明的文章可能让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配上一段清晰的影像说明就能让他们恍然大悟。影像画面上的人物表情、身体语言、背景渲染以及说话者的语音语调都是单纯的文字无法传达的。网络媒体调动了人体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感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网络媒体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交互性。这里的交互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在网上,传与受几乎同步进行,互联网的速度快、范围广和超文本链接等特征使得传播者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可以立刻得到反馈。二是原来的受众改变了自己的地位特征,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或改写信息,做一个信息的传播者(黄鹂2000)。Ken Ellis(2005)也指出,“today's youth……,are acquiring a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media,Media is。for them,not something to be consumed,but also to becreated,This has broad consequences for how we designmedia,howtheyoungaretaughtin schools,and howmassmedia markets will need to adjust”利用网络媒体交互性这一优势以及当代年轻人希望在网络上能有所自我创造的特点,笔者在网上开通了英美报刊选读课的课程博客。它有两个功能:(1)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转贴英语报刊上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感兴趣的任何文章,或者自己写新闻,并且就这些文章进行评论。笔者要求每个学生一学期至少要写五到十篇评论;(2)师生可以随时相互留言并及时回复,达到一种即时沟通,共同探讨,相互信任的情感交流。在网络媒体的环境下,交流的双方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精神交流,因此学生可以摆脱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时所承受的无形压力,其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的“本我”,即潜在的“本能”体现,有助于他自由发挥和随意创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教师则以一个参与者和讨论者的角色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开通师生平等自由交流的博客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本我”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传统的教材和纸质媒体虽然在信息容量、报道范围和新闻时效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系统性、准确性和深度性上比网络媒体更具优势,是学生系统深入学习的一种阅读方式。因此笔者在教授英美报刊选读课时将教材、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有机地相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立体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五、结论
诚如RICH所强调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教育的目标不止是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新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确定了在英语教学,包括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强调语言的人文性,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术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对英美报刊选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对部分教学过程享有决定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仍需要所有教师不懈努力。
4.英美文学选读教案以及复习要点 篇四
英美文学选读教案以及复习要点
英美文学选读教案以及复习要点 专业八级资料 Lecture 1 William Shakespeare 1.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 (1) This course is called 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you. It will be finished in 12 weeks. And in each week well meet each other two times. (2) In this course, you will have to read some original works taken from English and American classics. It may be a little bit difficult for you. However, its also a chance for you to know some great treasury in world literature and 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m. (3)Comparing with the literary history courses, this course mainly focuses on original productions. The course book is a nice one with classical works and detailed notes. (4) For the final test, 10% will be decided by your attendance, 20% by your homework and 70% by the test paper. About the homework, after we finish each writer, Ill give you a name list of recommended works written by the writer. In the whole semester, you should choose at least one piece of English writers works and one piece of American writers works recommended by me. And then you should write a small paper on the piece of works you chose. That means you should turn in two papers in the whole semester. (5) A very important suggestion: preview the productions before the class; otherwise itll be very difficult for you to catch me in the class. 2.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 1616)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A. Queen Elizabeth I: a powerful England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B. Renaissance: an intellectual movement sprung first in Italy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gradually spread all over Europe. Two features are striking of this movement. The one is a thirsting curiosity for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other is the humanism, which means the new feeling of admiration for human beauty and human achievement. C. Shakespeare lived in such a period and also such a period made him the most famous and most important English writer. (2) Life (Read paragraph 1 and 2 on page 1 after class. These two paragraphs a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reat writers life.) A. His complete works include 37 plays, 2 narrative poems and 154 sonnets. B. He is mainly famous for his great plays, especially the outstanding Four Great Tragedies. (Hamlet, King Lear, Othello and Macbeth) He is also the author of some other famous plays, such as Romeo and Juliet, but today well learn the excerpt from one of his great comedies - The Merchant of Venice, which well talk about a little bit later. C. Shakespeares sonnets are also very good. Well first introduce Sonnet 18, the most famous sonnet written by Shakespeare. (3) Sonnet 18 A. A sonnet is a lyric poem consisting of a single stanza of fourteen iambic pentameter lines linked by an intricate rhyme scheme. It was introduced to England from Italy by Sir Thomas Wyatt and Henry Howard, Earl of Surrey. (It is a very popular poem form and used widely in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Elizabeth era, Edmund Spenser was also famous for his sonnets. And later, John Milton, Byron and Keats all contributed excellent sonnets.) B. Though the sonnet is a fixed form, but the rhyme scheme of the sonnet is not fixed. (few minutes for students to find out this poems rhyme scheme.) Answer: abab cdcd efef gg. This is a typical rhyme scheme used by Shakespeare in all his sonnets. C. Explain the poem sentence by sentence. temperate: moderate or mild; rough winds: strong winds; darling: lovely; lease: 租约;complexion: appearance; dim: darken with cloud; brag: boast; D.(discuss) Theme: expressing the deep love to his friend (4)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 Famous comedy written by Shakespeare in his youth B. Setting: Venice, the Middle Age C. Characters: Bassanio, Antonio, Shylock, Portia (let students discuss the characters) Portia: Shakespeares ideal woman, beautiful, intelligent, cultured, gracious, independent, a daughter of Renaissance Shylock: most successful character, a Jew, a greedy and merciless usurer and also a victim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religious persecution (sympathy) D. Plot: Read the introduction from P3 to P4. E. (Discuss)Theme: Mercy wins over malice. F. The selection is the most famous scene of the whole play and also the climax of the play. (Ask students to read it thoroughly after the class.) In the class, well learn a short part taken from the scene. (P10 to P11, the famous statement about mercy made by Portia) G. (the last but not least) form of the play: verse drama written in blank verse mostly blank verse: unrhymed iambic pentameter. Soon after blank verse was introduced by Henry Howard, Earl of Surrey in his translation of Virgils works, it became the standard meter for Elizabethan and later poetic dramas and some poets, such as John Milton, also employed this form to write their long poems. (5) Recommended Reading Sonnet 29; Sonnet 73; Sonnet 116; Four great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3. Homework 1. Preview the next chapter about John Milton. 2. Find out the form and rhyme scheme of the poem To Cyriack Skinner on P23. Lecture 2 John Milton (1608 0 1674) (Comparing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 few people read his great productions today. However, he is also a classical writer in English Literature.)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Discussion: Any important event happened during Miltons life time in Britain )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King (James I and then Charles I) and the Parliament Profound conflicts: the Old Feudalism and New Capitalism In religion: The Anglican Church and the Puritan The consequence of those contradictions: the Civil War (1642 - 1649) The King was executed in 1649 and monarchy was abolished. Oliver Cromwells dictatorship (1649 - 1660) The Restoration: Charles II and then James II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 2. Life born in a rich and cultured family - handsome and hardworking - graduated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got master degree - six years private study and the most knowledgeable poet in Britain - writing pamphlets for the Commonwealth - blind in 1652 - arrested and fined after restoration - produced three great poems in plain life Most important works - three great poems: Paradise Lost (1667); Paradise Regained (1671); Samson Agonistes (1671) (poetic drama) Besides three great poems in his late years, he also wrote some excellent sonnets including the one well learn today. 3. To Cyriack Skinner (Ask the questions of homework) (Answer: Sonnet; abba abba cdcdcd) (1) Form: Sonnet (2) Rhyme scheme: abba abba cdcdcd (different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s sonnets) (3) Explain the poem sentence by sentence (4) (Discussion) Theme: the author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his blindness (another sonnet on blindness seems more discouraged.) 4. Paradise Lost (《失乐园》) (1) Miltons masterpiece; greatest epic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epic(史诗): it is a long verse narrative on a serious subject, told in a formal and elevated style, and centered on a heroic or quasi-divine figure on whose actions depends the fate of a tribe, a nation, or the human race. Notic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epics and literary epics. Paradise Lost is a literary epic. (2) Its a long epic including 12 books. The plot is taken from the Old Testament of Holy Bible. *Holy Bible对于理解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分为《旧约》(The Old Testament)和《新约》(The New Testament)两部分,这两部分写于不同的时期,而且使用的文字不同,《旧约》主要用希伯莱语写成,《新约》则用希腊文写成.圣经最早曾被翻译成希腊文,然后是拉丁文,在欧洲各国通行.《圣经》英译始自8世纪,但各种版本都不算通行,直到Martin Luther宗教改革之后,16出现的.Authorized Version至今通行,对英国的语言和文学影响极大.推荐阅读英文版《圣经》节选或房龙《圣经的故事》中文版. Plot: (paragraph two on P24) revolt of Satan and some other angels 0 their defeat and throwing into the Hell 0 temptation of Adam and Eve 0 expulsion of Adam and Eve (3) Theme: to justify the ways of God to man (su
5.现当代文学选读 篇五
推荐书目
鲁迅:《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废名:《竹林的故事》
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子夜》
老舍:《离婚》《茶馆》《骆驼祥子》
巴金:《家》《寒夜》
萧红:《呼兰河传》
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流言》
钱钟书:《围城》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孙犁:《荷花淀》
郭沫若:《女神》
周作人:《苦雨》《喝茶》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冯志:《昨日之歌》《十四行诗集》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
第一个十年的新诗 1917—1927重点:《女神》、闻一多 Ⅰ、20年代新诗发展轮廓
白话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含十四行诗)—象征诗(以节奏到旋律)—政治抒情诗
Ⅱ、第一节初期白话诗
1、胡适 《尝试集》
代表作:《老鸦》《鸽子》《权威》《乐观》
2、月夜
3、相隔一层纸刘半农(1917)
4、初期白话新诗一览
胡适《尝试集》
刘半农:“白描派”,对新诗形式颇为关注
周作人《小河》
沈尹默:“象征派”
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朱自清
5、初期白话诗总体特点
散文化:基本不用韵及平仄;虚词较多,采用白话散文的句式章法
注意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取和借鉴:1920年成立北京文学歌谣研究会
以个性解放,关注民生为主要内容
第二节自有体诗
1、概述
2、郭沫若与《女神》
㈠ 《女神》概述
㈡艺术成就
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形式上的“绝端自由,绝端自主”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自我表现,个性解放,理性追求;抒发感情时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㈢内容
㈣ 《星空》《瓶》《前茅》
㈤历史剧
第三节 小诗
第四节 格律诗
茅盾及其《子夜》
Ⅰ、生平与简介
㈠1927年以前,从事文学理论
1927年以后,从事文学创作,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现实
1949年以后,以领导工作为主,中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 ㈡沈得鸿 字雁冰
主张:为人生的写实主义文学
提倡:现实主义
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他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思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
Ⅱ、创作历程
三大革命失败《烛》(《幻灭》《动摇》《追求》)
个帝国主义侵略时期(鼎盛时期)《子夜》民族工业破产《林家铺子》商业经济的破产《农
村三部曲》农村经济破产
阶新中国成立后以文学评论为主,创作逐渐衰落
段
《子夜》
Ⅰ 内容
《子夜》反映了1930年左右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
Ⅱ 人物形象
吴荪甫:一个悲剧的英雄,一个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他出生于封建家庭,同时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他既具备经营实业的本领,也养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志向。性格特点中首要的是果敢,自信,敢作敢为,刚愎自用,有发展实业的热
忱,同时又又凶残,残酷的一面,色厉内荏,脆弱胆怯,空虚惶恐,害怕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他的性格充分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充满恐惧心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与军阀混战局面的不满,另一方面又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也是名族资产阶级固有的两面性。
吴本人的意义生动而深刻的反映了30年代初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比嗷嗷漏了他们两重性的经济特征,揭示了中国两半社会的社会性质,驳斥了托派谬论。
Ⅲ评价
《子夜》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个第一
1、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中国社会剖析小说
2、正面描写民资的形象
3、“史诗般”的全面展示20世纪30年代社会的经济生活
4、规模宏大和结构复杂的长篇小说
老舍创作经历
㈠20年代中后期(1924-1929)在英国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作品以文笔轻松畅快,富有北京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里,引起读者注意。㈡30年代初至抗战爆发,代表作品:长篇《猫城记》《离婚》《牛天赐转》《骆驼祥子》 中篇《月牙儿》
㈢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长篇《四世同堂》中篇《我这一辈子》
㈣建国后话剧《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
巴金与《家》
Ⅰ 生平及创作综述
前期创造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抗战开始后,创作日益成熟严谨,中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小说《寒夜》
文革后,迎来第二个创作高峰,1978-1986《随想家》
成就最高者《家》
Ⅱ创作的三个阶段
⒈ 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⒉ 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憩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
⒊ 文革后,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笔录》
Ⅲ《家》
⒈ 觉慧寄予作者的激情与理想的人物
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逆者,是巴金人格和性格的象征
两面性:一个准求个人的反抗,追求人权平等,人道主义,基本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敢爱敢恨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走向放抗家庭的道路,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环境影响,有时反抗显得软弱。在情感上对祖父既反抗又有点依赖,在爱情上犹豫不决。⒉ 觉新
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具有双重性格的人。觉新在新旧交替时期,接受了新思想,他又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人。他作为长子,在封建家长制的压抑下,使他变得性格懦弱,不敢反抗,心理压抑,学会妥协和和忍受。他在即担任了封建大家庭的责任,又在思想深处接受进步思想矛盾中,封建家庭占了上风。所以,一方面听祖父的,维系家庭,一方面理解觉民,觉慧,结果不仅使他自己成为封建家长制的帮凶,而且自己也付出惨痛代价。
⒊ 高老太爷
专横,顽固,虚伪,腐朽的封建家长,他极力维护封建礼教,仁义道德,荒淫腐朽。⒋ 女性群体
被凌辱被损害的人。
⒌ 《家》的艺术特色
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⑵、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特色的人物形象
⑶、情节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十二章四十年文学
Ⅰ 国统区的讽刺和追忆小说
⒈ 暴露和讽刺小说
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⒉ 体验和追忆小说
路?与七月派作家原京派作家萧红《呼兰河传》
Ⅱ 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⒈ 张爱玲
2、苏青《结婚十年》
3、钱钟书
Ⅲ 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解放区文学创作
(1)时间:1942年5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5月2日第一次会议,毛泽东发表“引言”
5月23日第三次会议,毛泽东作了“结论总结”
1949年,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合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内容:作为政治家,毛泽东从政治策略角度论述文艺问题。讲话涉及文艺与生活、政治的关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批评标准,文化继承,统一战线等多种问题。
赵树理
1、文艺观
(1)问题小说意识和工具论的文艺观
“文摊文学家”“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
(2)注意小说的讽劝教育功能
俗话说“说书唱戏是劝人呢”这话是对的(3)紧密反映现实,但不盲从现实,对现实有独立的思考
(4)拒绝五四新文学传统和外国文化传统,重视民间文化传统
2、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显示了农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其小说的名族化、群众化特点
(1)小说情节结构多数运用传统的手法,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
有尾,大团圆结局
(2)人物塑造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性格
(3)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
动
孙犁
创造特点:
典型形象的塑造
不以情节取胜,而采用散文式的抒情结构,采用情景交融的诗的手法
新颖,明净的语言风格
乡土小说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白毛女
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上的“白毛仙姑”传说改编。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四十年代的诗歌
艾青《我爱着土地》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联合更多作家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形成“剧联”“影联”“社联”“记联”等左翼团体,有中共中央通过“文化总同盟”统一领导,与国民党对文化的领导形成鲜明对比
时间:1930年3月2日——1936年自动解散
地点:上海
6.当代文学名著选读复习题 篇六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答案中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常识。略。
二、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主要是表现“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在当时中国社会有广泛影响。作品中充满了往昔的苦难岁月,其基调基本是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情感过于强烈,说教意味浓烈。“伤痕文学”的主体是短篇小说,包括刘心武的《班主任》、古华的《芙蓉镇》
2.反思文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反思文学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代表作王蒙《蝴蝶》、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
3.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是后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两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内在同一性。“红色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展示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超越而开放的人类文化品格”,渗透着人类、民族和个人生存与命运的深层关系,揭示了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历程,是推动人类走向文明的有力力量。代表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岩》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代表作:北岛《回答》、舒婷《流水线》
“第三代诗人”
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末出现的一批诗人,如韩东、于坚、徐敬亚、杨黎、李亚伟等。以平民化的诗歌与私人化的小说写作而著名。近期在小说创作方面有所发展,被称为“新生代作家”。第三代诗人采用象征主义、黑色幽默、意象派等手法把物像进行机械化的组装,使诗变得扑朔迷离,波谲云诡,让人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他们反英雄,反崇高的价值观念,反意象、反优美的艺术观念。一些在朦胧诗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开始不满于它的停滞及局限,于是决定自行探索,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方式,他们带有强烈实验味道的诗歌,具有迥异于前辈诗人的特征,也被称为新生代作家。
女性文学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关注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学,或者是基于超性别意识(隐含性别主体意识)、超性别视角(隐含性别视角)表现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内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本。
如郁达夫、叶灵凤
8.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是在1989年,由《钟山》杂志正式提出的。指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展示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状态。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与作品包括池莉《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叫“百花文学”?有哪些重要作品?创作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向?
(1)、百花文学即于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称为 “百花文学。”(2)、重要作品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宗璞的《红豆》,丁玲的《在医院中》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
(3)、趋势:在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口号后,其突破了僵化教条的文学形式,出现的新文学形式。着重探索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探索,二是对人性人情在文学中的价值和地位的探索。创作上多是干预社会现实、描写人情人性的。对后世文学启蒙起到了促进作用。
2.《茶馆》采取了什么样的艺术结构?(1)、《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2)、老舍在构造《茶馆》时,没有运用中心情节和贯串全剧的冲突,而是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三族风俗画”的创新形式。艺术构思独特,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 “坐标式”结构。其深层结构,就是人物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场面更加生活化,更真实。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 “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 “人像展览式”方法。
(3)、话剧以茶馆为典型环境,以茶馆的变迁和一些小人物悲剧命运来表现时代的主题。戏剧采用了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群像,以人物塑造带动故事情节发展,将丰富的时代生活场景进行横断面式的穿插,制造矛盾与矛盾之间的接触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以点带面、多线纷呈的蛛网式结构模式,突破了舞台的限制,极大地拓宽了戏剧的表现领域。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通过描写他们怎么活着和怎么死去的生命历程,展现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迁。
3.怎样理解《神女峰》对礼教神话的解构与现代女性意识的张扬?
《神女峰》是舒婷诗歌的一篇代表作,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宣扬女性对生命本体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与宣告。
1、神女峰是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2、“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指代人们对这种所谓的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和盲目信仰。
2、“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表达的意思是作者对这种爱情观的怀疑,游人争相一睹这一“风景”时,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因为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对男性视觉中的贞节发生了深刻的怀疑。
3、:“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困惑,更是质疑:那神女,那许多的妇女,有着鲜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呢?她们为着一个没有价值的期待,错过许多幸福,多么荒谬。
4、“金光菊与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这些植物生机蓬勃,自由自在,体现着生命属于自己,应由自己支配,暗喻女性应该挣脱旧的伦理枷锁,追求自己的自由。
5、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抒情的最高峰。这是新时期的女性发出基于生命的本真呼唤,呼吁女性们大胆的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哭为爱而笑,而不要为了什么“贞女节妇”的虚名牺牲自己的幸福。
5.有人说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温暖的诗,你怎么看?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首温暖的诗,相反,这是一首苍凉的诗。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似乎宣告了诗人面向尘世,充分享有这个世界,不再一个人孤寂。
2、诗人下定决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表明过去诗人缺少幸福感受,现在打算重建生活,追求幸福。
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想象中构建着自己的幸福家园,可以面朝大海,获得精神自由。
4、“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表现了诗人对山山水水的重新审视,重新感受、发现。
5、“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表现了他用真诚的祝愿、世俗而实在的祝愿为陌生人祈福。
6、“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暗示了前边的一切,原来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去拥抱世俗,而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海子不属于尘世的幸福。不是温暖而是苍凉。
6.《命若琴弦》的主题是什么?你觉得小说的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是否会影响作品的价值?
主题:1.人生必须有目的,希望给人力量。人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满足,不断追求希望,人才有动力。
2.在苦难的命运下,生命是具有韧性的。面对强大的命运,只有用更勇敢的心来迎接。
3.目的是虚设的,但虚设的目的却能引导着实在的过程。承认人生目标的虚设,让虚设的目的引导你,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的人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4.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即局限——突围——获得幸福,人在突围追求幸福的同时,体现出了生命的意义。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不高。
故事的可信度不会影响作品价值。作家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人生就是人的有限(局限)和人不断突破有限的过程,同时探求人生的意义。只有相信有一天可能会实现,你才有了活着的动力。老瞎子在绝望中突然明白,这目标原来是虚设的,史铁生的小说令人感到悲凉与厚重,同时又会有顽强生存的信念。看到人本的困境,但又不会彻底绝望。当艺术达到了理性的极限,它就走向了哲学。史铁生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哲学沟通的可能性。
7.《爸爸爸》中的丙崽是怎样的形象?寄寓着作家怎样的文化思考?
丙崽形象:是个弱智、呆傻的侏儒。生下来只会说“爸爸爸”、“X妈妈”两句话。见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说“爸爸爸”,如果别人朝他瞪一眼,他就翻个白眼,咕噜一声“X妈妈”,除此之外一律不懂。在鸡头寨人与鸡尾寨人打仗之时,丙崽却被鸡头寨人奉为神灵,称为丙仙,加以顶礼膜拜。鸡头寨人要杀丙崽祭谷神,天却响起炸雷,丙崽躲过一劫。当鸡头寨人要进行民族迁徙时,丙崽属于弱智者,要毒汁,但丙崽又一次大难不死。丙崽形象的象征含义:(1)弱智,意味着愚昧与落后。(2)人们对丙崽的敬若神明,象征迷信与落后,表明现代精神或民族理性精神的缺失。(3)丙崽历经劫难而不死,一方面表明民族虽然落后,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由反映出愚昧、落后的古老民族文化的顽固性。
文化思考:对人生命意义的理解,正如丙崽娘所说的那样,“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去就去了”。活在世上,鸡头塞人最大愿望是——活着有“话份”。这可把它看作是塞里人对个体人生意义的解释。就在这种人生意义上,丙崽的母亲用“剪鞋样、剪酸菜、剪指甲”的剪刀去为人接生,剪出了山寨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种族的生命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顽强而无理性地延续着。在这里含有个体生命和种族生命之间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在这部小说里,作家认真地探求着个体生命、种族生命以至人类生命的关系,它们的形成,以及生存的艰难过程”。
《爸爸爸》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形态表达了一种理性批判,探询了在这种文化形态下的生命本体意识,并力图从文化的角度找出造成现代中国人生存困境的埋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劣根。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韩少功的《爸爸爸》的寻根意识与鲁迅揭示“国民劣根性”的启蒙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9.在《我与地坛》中,有许多关于母亲的细节和片断,映射着母亲素朴而高贵的灵魂。试举一例简要阐述。
母亲放心不下残疾的儿子,整日里四处张望,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像守候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生怕他一不小心跌倒似的。好多时候,母亲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作者的动静。当他发疯似地摔打东西时,母亲并没有嗔怪他、阻止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如能减轻儿子的苦痛,母亲甘愿儿子把那些东西摔打在自己身上、心上。母亲千方百计地讨好儿子,千方百计地使儿子好受、快乐;母亲的心却在滴血。长期的苦楚、劳累使她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走时,一定还在惦念着她那有病的儿子。她不情愿地走了。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地自诉:可是母亲走了,可是母亲走了„母亲的走,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无可挽回的遗憾。“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分明是在告诫我们,生命中的遗憾,是在不经意间铸就的。而我们唯一得到的启示就是:珍惜一切!
10.高晓声塑造的李顺大、陈奂生等农民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
《陈奂生上城》,给人不少的启迪,不仅真实地描述了当代农民的现实生活,深刻反映了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由穷向富过渡的转机,表现了农民对精神生活新的追求,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对生活中所存在的农民意识,应该如何去认识,怎样去理解的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千百年来,农民埋头于自己的尺寸之地,没有过高的祈望,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一代一代地走着小农经济的老路;他们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方式粗鄙,形成了愚昧、保守偏狭自欺的性格。小说《陈奂生上城》,好就好在能够正视这种深层的社会心理现实,敢于描述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既可爱、又可叹既可笑、又可哀的旧式农民形象。作品对陈奂生在招待所住宿的一幕,写得是何等精彩:他想想一夜就花了两顶帽子的钱,便决意要用足到次日中午十二点钟,能捞回多少是多少。他还竟用提花枕巾来干搽嘴脸,衣服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即便房间成了猪圈也不值”。在距十二点还差几个钟头时,他肚子饿了,再呆下去,怕没有粮票,饿得走不动又要睡上一夜,不得已只好忍痛出了招待所。这样的情节实在滑稽,初看还觉得这样写当代农民似乎有些过分。陈奂生形象不正是二十年代初鲁迅笔下的阿Q吗?可是,这里明明写的是一个当代的农民。若细细品味,人们就会觉得现实中这样的农民确实不少,可以从许多农民兄弟身上看到他的影子,找到他的原型。
老一辈的种田人总说,吃三年薄粥,买一条黄牛。说来似乎容易,做到就很不简单了。试想,三年中连饭都舍不得吃,别的开支还能不紧缩到极点吗?何况多半还是句空话!如果本来就吃不起饭,那还有什么好节省的。李顺大家从前就是这种样子。所以,在解放前,他并没有做过买牛的梦。可是,土地改革以后,却立了志愿,要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造三间屋,究竟要吃几个“三年粥”呢?他不晓得,反正和解放前是不同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确有得积余,因此他就有足够的信心。前前后后,他一共把自己卖了三次。第一次的卖身钱,付了草屋的地皮钱;第三次的卖身钱,付了爹娘的坟地钱。一个翻身的穷苦人,把造三间屋当做奋斗目标,也许眼光太短浅,志向太渺小了。但李顺大却认为,他是靠了共产党,靠了人民政府。才有这个雄心壮志,才有可能使雄心壮志变成现实。所以,他是真心诚意要跟着共产党走到底的。一直到现在,他的行动始终证明了这一点。他觉得浑身的劲倒比天还大,一铁耙把地球锄一个对穿洞也容易,何愁造不成三间屋!他那镇定而并不机灵的眼睛,刺虎鱼般压在厚嘴唇上的端正阔大的鼻子,都显示出坚强的决心;这决心是牛也拉不动的了。别说牛,就是火车也拉不动。天没有眼睛,地没有良心,穷人受的灾,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尽„„没有房子,唉!做了这些腐蚀别人的事,李顺大内心惭愧,不敢告诉老书记。但是他的灵魂不得安宁,有时候半夜醒过来,想起这件事,总要骂自己说:“唉,呢,我总该变得好些呀!”
在理想方面,主人公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虽然只是造一间自己住的屋子,但是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个样,要经历很多的曲折和障碍。文中最后也是以苦涩的胜利作为结束。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描写手法,描述了中国基层农民的朴实、执著、坚忍不拔、苦尽甘来的喜悦等特征。
四、论述题:(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全做不加分;不得少于800字;30分)
1.试述巴金《随想录》中的“忏悔意识”。
《随想录》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作为巴金忏悔意识的最高峰的《随想录》,其价值和影响己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它“唤醒的是人的良知,肯定的是人的价值”这部大书主张反封建,坚持说真话,并通过控诉“文革”解剖自己来反思历史,从而达到对人性的忏悔的高度。
《随想录》从开始了对文革的反思,逐步加大了反思忏悔的力度,勾勒出作者忏悔反思的思想历程,描绘出从“忏悔的奴隶”还原到“忏悔的人”再到人性的忏悔的轨迹。这时的忏悔是对五四精神的回归,但是比起从“五四”时期到全国解放以前巴金忏悔更进了一步。
一、从巴金忏悔意识的思想内容涉及的广度来看,他以一位老作家的良知和勇气剖析民族的灾难和个人的悲剧。以个人的方式反思“文革”,“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历史的教训。
二、从忏悔的力度方面来看,比起解放前巴金那段主要通过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来表现忏悔意识的历史时期,《随想录》通过以第一人称写作,作家自己直接站出来倾诉自我内心的想法,巴金的忏悔意识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忏悔的力度更为深刻。“从‘我’的视角出发,记叙‘我’的见闻,抒发‘我’的感触,表现‘我’的思考,渲泄‘我’的情感波澜”。当巴金把自己完全摆放在历史的天平上去衡量,看自己的得失,翻拣灵魂深处那些丑恶的东西时,他的忏悔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三、在深度方面,巴金在《随想录》中的忏悔,完全是自觉主动的,既不同于《灭亡》、《新生》、《家》等作品里的赎罪,也不同于5旷-60年代迫于政治压力的自我批评,更迥异于文革中的自我的否定,它不仅展示了灵魂深处的冲突、挣扎和苦痛,还呈现了防患于未然的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和人性深层缺点的暴露。在写作《随想录》中,仟悔意识已经从以前的为家族、为人民的忏悔上升到为人性的仟悔。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仟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他响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这应该说是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最深刻的反思。“巴金《随想录》的真实在于其忏悔的深刻性和无私性,着眼的是民族、国家和人类的未来。”
在《随想录》中,巴金的忏悔上升到人性的高度是通过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性实现,这也是作家对自我灵魂的无情拷问、痛定思痛之后的自我忏悔的结晶。巴金把自己灵魂里丑恶的东西统统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是一颗忏悔的灵魂在冶炼中寻求新生。把赤裸裸的自我真实地袒露在读者面前,告诉大家“没有神,没有兽,大家都是人”。强调他的忏悔是为过去的错误还债,是为了血和泪讨回代价,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纵观巴金一生的思想,从为人民的赎罪意识到独立话语的缺失再到主体意识的回归,巴金的忏悔意识经历过了一个由忏悔的人到仟悔的奴隶,最后升华到为人性的忏悔。
2.试述80年代中期的“文学寻根”潮流,请结合相关文本进行简释。
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贾平凹的《浮躁》等。对根的态度:
(1)文化批判型。对传统文化持审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韩对民族落后文化形态的理性批判。丙崽:民族文化“劣根性”的象征物。
(2)文化认同型。对传统文化持一种理解。认同、肯定的态度。阿城《棋王》——中国文化精神,内涵更接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王一生:不随流,不合污,矢志弥坚,操守如一,超然于世。
(3)原始生命型。莫言《红高粱》——对祖辈豪爽自由生命力的张扬。余占鳌和戴凤莲:高密东北乡人高粱般鲜明的性格。
3.汪曾祺说他的一部分作品“有一种内在的欢乐”,如《受戒》和《大淖记事》。试述这类小说的主题意蕴。
汪曾祺的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具有原始意味的市井民间形态,这里充盈着蓬勃旺盛健康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的境地。这样的市井民间文化形态是自然的、舒展的、欢乐的。汪曾祺在他的小说中所要表达并极力推崇和赞美的正是这样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或者叫做生命存在。这在其代表作《受戒》和《大淖记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汪曾祺在这两部作品中,以优美的笔调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富有“异质性”的地域。在《受戒》中,是那个法外之地“荸荠庵”,在《大淖记事》中,是“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的“大淖”。这里的一切都显示出一种自然的原生形态,人们的风俗习惯、是非标准、伦理道德与“念过‘子曰’的人完全不同”,显示着一种独立于传统之外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比如,他们把“出家”叫做“当和尚”,不同的说法,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内涵。“出家”意味着了断尘缘,灭绝人性,去过一种非人的生活。而“当和尚”,却像“当画匠”、“当箍桶的”、“当弹棉花的”一样,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或方式。敞开生命的激情、享受世俗人生的欢乐、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不正是我们民族悠久传统的一部分吗?
《受戒》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内容】
小说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出和尚。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娶亲。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气氛。在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作品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小英子一家4口人,尽管性格不同,但都禀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小英子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她和常往她家跑的明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明海在受完戒与小英子划船回家时,两人表白爱情,把船划进了芦苇荡。小说结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主旨】
作品中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通的,具体的联结就是明海的行动;不仅如此,两个部分还互相印证,流贯着共通的精神--中国人的求生意志。《受戒》有着一种内在的欢乐,浸润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世主义精神,令人想起《诗经》和古代乐府中那些欢快的民歌。这是一首人生的赞歌,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散文式的结构手法】
散文化的笔调是这篇作品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这从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看到。从人物塑造来说,作品并不着力于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而是努力捕捉能够表情达意的人物的神情、动作和话语,从而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世界。《受戒》与汪曾祺的其他小说相比。情节性要强一些,却又不以情节取胜。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色彩给作品带来了独特的风致。《受戒》花了很大篇幅描写风俗人情和地方色彩不是离题万里,因为正是庵赵庄善良的习俗熏陶了两个小男女对现世生活的热爱,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则铸造了他们自由恬淡的天性。
【言语的口语化自然化】
作品的语言亲切自然,素朴、雅洁。作者既追求口语的鲜活和传神,又讲究书面语的精妙和雅洁。作品的语言很生活化,没有冗长的文学描写和种种陪衬。作品虽然很雅致,透露出浓厚的书卷气,但人物的语言并不是文诌诌的,而是非常切合他们的身分,简洁传神。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也是中国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大淖记事》的情境取自乡风民俗“与街里不一样”的大淖边上,故事以挑夫的女儿巧云和小锡匠十一子颇具波折的爱情为核心,凭借当事人和乡邻对“巧云被玷污”和“小锡匠挨打”两事件所衍生的一系列行为和态度,展示了一种奇异的、很有些寓言意味的“大淖文明”。汪曾祺关注最多的是人情、人性,是人们比照道德的自我规范,所以他的小说常以温情抚慰人间苦难,以善意反观世态实况,以幽默品评国民心态。汪曾祺善于把人物和美对应起来,热衷于写凡人,写凡人的微笑,写凡人苦楚后的微笑。他强调的是个体人格的自动完善,醉心于汉民族的道德美、情操美和人性美的描摹。他乐于用温柔的心来和解人生中各种层面上的尴尬,使作品呈现出和谐的韵致。与《受戒》类似,《大淖记事》采取的是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与民间文学常用的叙事方式如出一辙。这种叙事有以下一些特点:
1.想象中的读者(隐含读者)是一个充满猎奇心理期待的信息接受者,他对本文的叙事并不信以为真,而是将其视为与己相距甚远的、理想中的或另一世界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的”故事“(history)。
2.叙述语调的民间性。如本文所采取的平缓流畅的叙述语调,简短朴素的句式,”主干突出,旁枝逸出“的叙事格局(在插叙刘号长其人其事时即采用此种策略)。
3. 叙事结构的民间性。
《大淖记事》的叙事采用了传统文学、民间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模式--”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的格局。这是传统文学及民间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情爱模式“。
作者通过本文叙事所努力追求的正是一种美的意境,美的境界。本文所呈现的”美“,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自然美(包括景色美,色彩美,如那片沙洲、飘散在大淖之上的炊烟)、人情美(美好的人际关系、乡俗风情)、人性美。人性美是作者企图抵达的最高目标。大淖人古朴纯真的生活,自然无拘束的男女关系,要多野有多野的女人,开放的性爱观(原则是”情愿"、乐意),小锡匠与巧云那一段动人的爱情……所有这一切,经由作者以淡淡的语调娓娓地叙来,从而笼罩上了一种素朴清雅的优美。4.怎样理解《红高粱》中的人物形象和叙事主题?
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小说刻画了很多迥异不同的农民形象,我爷爷、我奶奶、罗汉大爷、、、、、、他们都是矛盾的混合体,卑微与伟大、善良与残酷、勇敢与怯懦。他们身上的对立面时时碰撞出激烈的火花,照着他们的命运。
我奶奶,一个张扬不羁,绝对不是循规蹈矩的女人,可以说是个性解放先驱,妇女自立典范。她野性又感性,不甘于惨淡的命运,敢爱敢恨、豪爽开朗、追求自我、勇敢反抗日寇的鲜明个性,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内涵,承载了导演反叛传统的主观创作意图。我奶奶一生的所作所为颠覆了传统道德伦理,冲破了纲常束缚,轰轰烈烈追求自己的幸福,致死不渝。我爷爷于占鳌也是一个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并在 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又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他一生杀人越货,与我奶奶纵情野合,国难当头之际又领军起义,捍卫家园。他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普通民众身上那种深邃、复杂的人性之光和强大、坚韧的生存意志。深邃的人性自由之美、放荡不羁的反封建之勇和搏击生活之顽强是我对他的形象概括。罗汉大叔身上有传统农民的奴性,对东家不变的忠心,对强权本性的惧怕和委屈;同时,他又有传统农民身上的勤劳、老实、智慧。
叙述者把这些人物都作为自己的家族长辈来写,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以前革命历史故事少有的任性与平易之感。这就使得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亲和方面,都非常鲜明的表达出了一种真正向民间崇尚生命力与自由价值取向。
叙事主题: 《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的用意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者对民间自由自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赞美。它张扬的个性的解放精神——敢说、敢想、敢做。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司令余占鳌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故事。
《红高粱》的叙述沿两条线展开,主线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体现出了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叛逆,是以追忆的姿态讲述的故事。在莫言的艺术世界里,蕴含着中国农民的生命观、历史观、乃至时空观。
7.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篇七
伴随着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 2002年9月, 我校开始着手开发校本课程《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当时是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 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旨在促进学生情感与智慧的和谐发展。
也许是上苍特别的眷顾, 小小金湖竟然三面环湖, 河、汊、港、荡、桥、涵、闸几乎随处可见。这里充盈着水, 浸润着水, 氤氲着水气, 就连天空也是那么蓝莹莹水灵灵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水乡的特质赋予了金湖人特有的灵秀。他们在这片膏腴的沃土上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形成了颇具水乡风韵的金湖地方文学, 又叫“湖城文学”。利用这个丰富的资源, 对学生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智的启迪, 都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 开发《金湖县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旨在增强学校文化中的“人文”内核。
学校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其功能是“化人”。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 进行课程的合理构建, 即开发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道融注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之中,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张扬个性, 生成智慧, 发展创造能力, 真正地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金湖地方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家乡的历史和现状、人文和物产、风土和人情等地方文化。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意在让它成为学校文化的品牌, 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
其三, 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旨在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供“抓手”。
众所周知, 校本教研是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兴起的学校教育的一种新范式, 它具有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开发校本课程《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 势必要求我们以学明理, 以理导行。在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实践中, 我们确立了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采用以观察、访谈、案例、行动、反思等研究方式, 并与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相结合, 既保证校本课程《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编写质量, 又提高“校本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突出了研究的“草根化”。
二、编写《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构想
当我校决定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时, 并不是一开始就组织人员编写教材, 而是边选编边开设, 边开设边选编。我们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逐步形成编写《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构想与思路。
1. 编写指导思想
在现代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试图让《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成为学生学习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而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属。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以接受地方文学作品熏陶为支点,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锻炼他们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2. 编写体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分三大部分:阅读课文、自读课文、附录。
阅读课文文体多样, 有小说、诗歌、散文、通讯, 还有民间故事、民歌、楹联等。按主题划分单元, 每个单元有一段简短的主题词,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引入阅读实践的学习情境。每篇课文前编有“阅读引导”, 它并不是引领学生对课文主题、写作特色的思考, 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导引学生感受课文的家乡文化情韵与内涵。课文后的“注释”较为翔实, 其中题注除交代课文出处、介绍作者外, 还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主要特色;文中难认的字、生词、地方特色的词语, 也作详细的注解。学生借助这些助读系统,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把握与理解。课文后还设有作业题, 它与语文教材中的“探究·练习”不同, 不是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设题, 而是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走近作者, 走近家乡某一地方、某一人物, 侧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自读课文课前有自读提示, 不设作业, 由学生自己设题, 自主解答, 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附录中的课文主要是反映金湖地方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三种文艺样式, 以使学生对金湖地方文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3. 教学建议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供七、八年级学生按规定的校本课程课时, 在一个或两个学年中使用。老师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 不一定按教材顺序来教学。阅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只是一个相对的划分, 教学时也不一定有什么明显的区别。采用活动式教学, 让学生通过访问作者、观察家乡实地实景实物、搜集相关材料等活动来学习这门课程, 使学生在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中增强感性与理性的认识。
三、《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实践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这门课一开出, 便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感到新鲜———金湖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文学!感到惊讶———金湖还有这么一批文学作者!他们阅读到的都是身边人, 身边事, 身边的景物, 身边的历史;感受到的都是家乡的情, 家乡的意, 家乡的襟怀, 家乡的抱负。他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 学得有味道有兴趣, 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语文老师们对此课程的教学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教学课型。
1. 欣赏课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中有很多反映水乡佳景的文章, 文质兼美, 教师一般采用欣赏法来教学。比如《入江水道放歌》, 教者和学生代表在广播电视局找来“话说金湖入江水道”的电视风光片, 让全体学生欣赏入江水道上连洪泽湖、下接高邮湖, 贯穿金湖大地的自然风光;带着学生到横跨入江水道的金湖大桥观看滔滔淮河之水经入江水道下泄的壮观场景;让学生赏读课文, 了解入江水道工程建设的历史以及对金湖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话观看感受, 画入江水道泄洪图, 谈金湖人修入江水道的艰苦奋斗精神, 对雄奇瑰丽的入江水道有了深厚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欣赏活动。在语文组的打磨下, 这一节课在向全市公开教学中受到听课老师的普遍好评。
2. 实践活动课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中介绍家乡特产的文章, 教师常常带着学生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一位老师在教《家乡的蒌蒿》时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首先组织学生讨论, 确立研究课题“金湖蒌蒿的采收与制作研究”, 接着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 分别走访县内几家蒌蒿厂、县招商局、县环保局、县农业局等十多个单位, 采访本文的作者, 生产蒌蒿的农户及相关科技人员。学生们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发挥自己的想象,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按照方案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成果汇报会上, 学生提出很多独到的采收与制作蒌蒿的设想与措施, 他们的成果汇报发言, 以及对专家、老师提问的解答, 无不显示出创造性的才智, 他们的课题研究实验报告闪烁着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3. 沙龙式课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中叙述凡人风采、古韵情悠的文章, 教师往往采用沙龙式的教学法。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尧乡金湖》一文时, 将本书中的《忆北阿古塔》《塔集八景随笔》与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教者邀请了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县文化馆的有关研究人员、“尧生塔集”的考证人员等,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他们聊文章中的故事, 也聊与文章有关的故事。如:尧生金湖塔集是怎样考证出来的?塔集古镇为何叫北阿?我们如何打出尧乡品牌来加快金湖的发展?学生在沙龙式的愉悦氛围中了解到了金湖的某一方面的人文与历史, 增加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四、开发实施《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成果与体会
我校开发实施《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已经六年多了, 从最初的一张张充满油墨香味的讲义, 到2006年10月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书, 凝结了我校语文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 特别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他们坚持“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五位老师使用《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课程面向省内市、县兄弟学校公开教学, 受到普遍赞誉。中央教科所的詹万生一行专家组对《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开发与实施予以高度评价, 认为是我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是为达成新课改目标的一项新举措。2006年, 在省教研室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评比中, 我校“《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开发与实施方案”获二等奖。2008年, 县宣传部、县文联、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出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专门召开了这本书的首发式, 观摩了这课程的教学现场, 并向全县推广我们的经验与做法。
开发实施《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第一, 这门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走进“新”课堂的意识,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尽管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 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课堂教学的开放度仍还不够。而《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是一种学生完全自主且学习方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任教的语文老师, 不仅教学行为不断更新, 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认真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力争使每一课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不是墨守成规, 才能真正地使课堂充满情感与智慧, 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才能使课堂更有实效性。
第二, 这门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情感与智慧的交融发展, 带来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
这门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并没有设计那些阅读训练题, 而是力求与学生的生活结合, 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地方文学作品, 潜移默化地积累知识, 积累智慧, 积累情感。
第三, 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8.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篇八
【关键词】英美文学评论 文化差异 影响
世界文坛的绚烂性和多元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文学评论的内容包括戏剧评论、诗歌评论、影视评论、小说评论和散文评论等。加强对英美两国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对英美文学正确的、合理的作出评论,促使文学评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发展
英国文学有着较悠久的发展历史,各种历史、政治理论、现实社会现状和文化等都对英国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英国文学的每一次变革。中古时期经历了英语文学和中古英语文学阶段。16世纪英国民族主义日益高涨、国力逐渐强大,英国文学处于文艺复兴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家,例如萨里、华埃特、斯宾塞、马洛、海伍德和莎士比亚等。17世纪经历了玄学派和骑士派两个阶段,玄学派主要表达了作者信念和怀疑相互交替的复杂观念,骑士派主要表达了一种末世浪漫色彩情调。18世纪初期,英国文学推崇新古典主义。19世纪浪漫主义英国文学形成,1815年雪莱、拜伦、济慈等人将英国文学浪漫主义阶段推入更为广阔的文学境界。19世纪后半期,英国文学的题材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婚姻问题、女权问题、共产主义社会、科学幻想等多个领域。进入20世纪,英国文学经历了爱尔兰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两个阶段,巩固了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
与英国文学不同,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较短,加上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国家,移民较多,因此,美国文学具有庞大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包括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和二战后。殖民时期经历了印第安人和早期移民文学阶段。革命后形成了民族文学、早期浪漫主义、超验主义、后期浪漫主义、绅士派、废奴文学等多种文学。一战前形成了乡土文学、心理分析文学、现实主义和黑人文学等。二战前经历了现代派和南方文艺复兴阶段。二战后由于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使这一时期出现较多样式的文学。按照文学风格的不同将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后现代主义逐渐取代现代主义,形成独具美国特色的文学时期。
二、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评论是文学发展中形成的产物。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快速发展逐渐繁荣、辉煌。在文学评论的发展初期,可以将读者对作品的看法和评价等作为文学评论的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高。评论家通过对文学作品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品鉴,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可以通过评论家对自己作品的评论,发现自己创作时的不足和缺陷,接受良好的建议,有助于形成较为客观的创作思路,从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改进、完善。结合以上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发展的分析,从语言差异、人本差异分析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1.语言差异的影响。语言是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交流的载体,英语是英国和美国的主要通用语言。英语可以将作者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思想象征性、表达性的进行传达,因此,英国文学作品和美国文学作品都将英语作为创作工具。
从公元450年至今,英语具有1500余年的发展历史,早期的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同之处,随着两国的发展差异,两种语言之间逐渐突显出许多不同。作为一个移民性质较强的国家,美国受经济、政治和自身文化的影响对传统英语进行改进,语言使用时无所顾忌,个性较强,改变了英语传统意义上中规中矩的使用原则,但美式英语仍然保留了传统英语较为核心的内容。美国对优秀文学进行评论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性,这种特点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进步和发展。英式英语的历史较为悠久,是传统英语的来源,尽管与印第安语相互融合产生大量新词汇,但英式英语在使用中仍保持传统英语中规中矩、有所顾忌的原则,体现出英式英语的庄严和沉稳,表现出对传统英语的崇敬和尊重之情。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使得两者在对英美优秀文学进行评价时出现较大差异。
2.人本差异的影响。人本主义是一种体现人类价值、本质、地位、个性和使命的理论。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都在精神主义上推崇人本主义。英美两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不同决定了文学评论中人本主义表现的不同。英国优秀文学评论中体现出较强的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文学表达形式较为压抑、较为保守。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较短,没有遗留问题和历史问题。美国在现代发展中,更是形成了具有民主、自由、冒险特色的文学氛围,在对优秀文学进行评论时较为激进,同样具有民主、自由、冒险、创造性等特色。
总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象征和民族灵魂,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形成了繁荣的世界文坛。一个人的个人阅历、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英美优秀文学评论造成一定影响,其中由于文化背景产生的文化差异对评论的影响最大。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相关文献,针对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值得广大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选读论文】推荐阅读: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12-19
英美文学论文答辩08-28
英美文学入门07-29
英美文学介绍10-11
英美文学书目清单06-15
10周英美文学鉴赏07-03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08-27
英美文学复习资料112-20
英美文学教育助力大学生素质培养10-25
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