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理论(8篇)
1.职业选择理论 篇一
前 言
根据职业性向理论(Career Orientation),同一类型的人与同一类型的职业互相结合,才能达到适应状态。而“人”在一生,面临着许多职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职位的选择、甚至具体项目的选择,这些选择是否能与其类型相匹配,也是影响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测验是基于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兴趣测验的本土化产品,它不仅能够测出你对什么类型的事情和工作感兴趣,而且还反映出你的做事心态、以及你的部分性格特点。
例如:倾向与“人”共事并且在该方面颇具技巧的人能在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乐趣,并且喜欢人际交往中的领导、劝说、教导或咨询等事务;对“数据”王国颇感兴趣并具备一定才能的人倾向与通过词语和符号表达出来的数字和抽象概念打交道;喜欢实用机器、工具、器械的个人则属于喜欢“事物”的人,他们喜欢在实际的物理环境中解决问题。喜欢观念的人可以从事抽象的、利用想象的工作。
模 型 解 释
霍兰德提出了六边形模型,如下图:
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霍兰德所提出的六种类型。六种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按照彼此间相似程度定位,相邻两个维度在各种特征上最相近,相关程度最高。距离越远,两个维度之间的差异越大,相关程度越低。
类 型 解 释
社会型:(S)
共同特征: 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性格特点: 为人友好、热情、善解人意、乐于助人。
典型职业: 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艺术型:(A)
共同特点: 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性格特点: 有创造性,非传统的,敏感,容易情绪化,较冲动,不服从指挥。
典型职业: 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善于事务性工作。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注:通常在企业中艺术兴趣高的人倾向于理想化,做事追求完美。在企业中,艺术的测试不是指人们做艺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艺术,倾向于将事情做得漂亮、有美感、有情调、锦上添花,追求完美。
企业型:(E)
共同特征: 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性格特点: 善辩、精力旺盛、独断、乐观、自信、好交际、机敏、有支配愿望。典型职业 :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附:工作中通常要求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要有较强的企业兴趣,企业兴趣强则做事目的性强,务实,推动性也较强,若企业兴趣弱<40% 则做事的推动性较弱,速度较慢。
调研型:(I)
共同特点: 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性格特点: 坚持性强,有韧性,喜欢钻研。为人好奇,独立性强。
典型职业: 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注:工作中调研兴趣强的人做事较为坚持,有韧性,善始善终,调研兴趣弱的如<20% 通常做事容易浅尝辄止,常性也弱。
常规型:(C)
共同特点: 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性格特点: 有责任心、依赖性强、高效率、稳重踏实、细致、有耐心。
典型职业: 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并具备相应能力。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注:常规型的人做事有耐心、细致,如果人的常规兴趣弱,若<20% 通常表现做事较为粗心,容易丢三落四,不够踏实。
实际型:(R)
共同特点: 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性格特点: 感觉迟钝、不讲究、谦逊的。踏实稳重、诚实可靠。
典型职业: 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要求具备机械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
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
2.职业选择理论 篇二
一、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困境
告别紧张的高中生活, 自豪地踏入大学校园, 这种兴奋似乎还没有褪去, 四年的大学生活却匆匆地结束了, 大学生们又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未来的漫长人生究竟怎么展开? 究竟是考研升学、考公务员、进工厂,或者雄心勃勃地自主创业,他们又陷入了一片迷茫。
有些同学本来对继续读书深造并不感兴趣, 但看见同学们都在忙忙碌碌地读书复习, 于是也随大流, 跟着汇入了考研大军。他们认为,不管未来的路怎么走,多拿几张文凭总不会是坏事。殊不知,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去读研究生。
现在公务员炙手可热, 一旦成功考上公务员, 从此就端上了金饭碗, 过上了高薪稳定的日子, 还有可能在某一天当上领导干部。于是现在的毕业生很多人都参加过N次公务员考试, 甚至成为考公务员专业户, 毕业后什么工作都不干,一心要考取公务员。且不说考取公务员的难度,就算考上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公务员, 或者说公务员未必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
在直接就业的大学生中, 大部分又挤到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国外跨国集团, 私营企业、小微型企业则很难得到大学生的垂青, 大部分都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选择。国有大型企业或国外跨国集团当然有其令人羡慕之处, 但是大型组织分工精细、管理严密, 个人成长空间有可能被局限,而在小微企业里, 个人才华可以得到尽情发挥, 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还有一些同学觉得所找工作不合心意, 干脆回家当起了啃老族, 当起了宅男宅女或职业网民, 大学时期所学的一点点知识被一天天荒废,最后即使想出去做点事也力不从心。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毕业之前就胸有成竹, 毕业后马上自己创业, 虽然开始不见得能多成功,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少人还是取得了成功。他们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而且还为他人就业创造了机会, 为个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
总之, 面对茫茫的未来,大多数同学都感觉茫然,不知道未来之路究竟怎么走。面对选择的困境, 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定的理论来为茫然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我们的大学生究竟要如何进行自我分析来找准自己的未来定位? 管理大师德鲁克提供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自我分析工具。
二、德鲁克的自我分析理论
彼得德鲁克 (P. Drucker, 1909 - 2005)是美国最著名的管理学宗师, 被称为“管理大师的大师”, 他一手创立了现代管理学, 在个人管理、组织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都提出了诸多的独创性理论。[ 1 ]在个人管理领域,出版了著名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提出了知识经济中, 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2 ]要实现自我管理,就必须对自己了如指掌,就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在1999年5月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 德鲁克中系统地提出了自我管理的理论, 并将之归结为如下5个方面的基本问题:[3]
1自己的长处有哪些 ? 实现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分析自己的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或长处。许多人认为了解自己, 其实不然。要实行自己管理, 就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德鲁克认为, 发现自身长处的唯一途径是反馈分析 (Feedback Anal-ysis)。每当你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或者采取一项重大行动时 ,写下你预期将发生什么。9至12个月后, 将实际结果与你的预期进行比较。只要持之以恒, 这种简单的方法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或许两三年)向你显示你的长处和短处。反馈分析给你行动上的启示是: 首先, 专注于你的长处; 其次, 不断改善你的长处, 获得新技能; 第三, 发现你知识上的愚昧无知,并加以克服, 而不是自欺欺人。纠正你的缺乏礼貌和妨碍你的效能和业绩的坏习惯。
2自己的做事方式是什么 ? 德鲁克指出 , 如何做事是每个人的特性, 它们同我们的优势一样是各不相同的。我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是否擅长某一学科, 也取决于能否按照自己的行事方式去完成。德鲁克认为, 通过考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收集信息的方式等细节来了解其个性。第一, 从学习习惯来说, 应考察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贝多芬就是善于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学习, 利用草稿来帮助自己记忆, 通过写作来学习各种新知识。第二,从收集信息的方式来看,应考察自己是善于倾听还是善于阅读, 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找和训练自己最能创造绩效的学习方式。德鲁克就是一个善于阅读之人, 而有些人则从倾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三,从学习压力来说,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下学习, 他们喜欢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被追赶着, 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动力, 而有些人则喜欢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 悠然自得地学习。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还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还要了解自己是一个与人共事者还是独来独往者。德鲁克认为试图改变自己是不大可能获得成功的, 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表现方式。例如德鲁克自己就是终生靠个人奋斗, 不善加入任何组织而做出卓越贡献的。
3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 我们已经在上面分析了价值观对个人学习及其效率的影响。我们还要说明的是, 价值观不是一个道德准则问题, 而是一个“镜像检验”问题, 即每天早晨你在镜子中希望看到什么类型的人。你的价值观念与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相冲突, 那么, 你在这个组织中工作要么遭受挫折, 要么碌碌无为。有时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其长处之间存在冲突,但价值观念是最终的检验。
4自己的归属感在哪里 ? 成功的事业不是靠计划实现的。一旦人们对机会有所准备,成功的事业就开始发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自己的价值观念。知道一个人的归属是什么, 这能使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成绩出众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5自己适合做什么 ? 回答这个问题 , 必须处理好三个不同的要素,即社会形势需要什么? 鉴于自己的长处,表现方式和价值观念,怎样才能对需要做的事做出最大贡献? 最后,为了发挥影响,必须实现什么结果? 由此得出的行动方针将是:做什么, 在何处以及如何开始做, 确立什么目标和最后期限。
三、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原则
进入大学之时, 大学生们还刚刚摆脱中学时候的稚气,在选择大学及专业时也还比较盲目。但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锻炼, 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 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逐渐显露, 行事方式也逐渐凸显, 因此大学毕业之时, 大学生们应该认真地按照德鲁克的自我分析理论对自己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以便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此,我们根据德鲁克的理论,认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 选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的地方。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锻炼, 大学生们应该逐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中小学阶段因为忙于学习, 基本上对自己缺乏充分的了解,大多数学生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加, 学生们逐渐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于是不少人后悔自己选错了学校或专业。例如, 有些人学着热门的金融、会计专业, 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于是毕业后改行。有些人学完时髦的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 毕业后却毅然放弃, 改学西方哲学之类的冷门专业。大学毕业之时, 学生们应该认真反思自己在哪方面有优势, 做什么是自己的擅长, 不应该迷迷糊糊继续随大流, 浑然不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于是跟着大众考研或考公务员。
第二, 选择符合自身的行事方式的地方。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是个性的标签,很难被他人或环境改变。自己是善于倾听还是善于阅读? 善于模仿还是善于创新? 善于学习还是善于行动? 是喜欢随群生活还是特立独行? 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 了解自己的行事方式, 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才能更快速地取得成功。比如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 喜欢动手摆弄, 他们适合到实干企业, 可偏偏随大流去考公务员, 然后又不习惯对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有些人很有主见, 喜欢特立独行, 可偏偏挤进要求螺丝钉一样工作的大型企业里, 最后让自己难受一生。了解自己的行事方式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第三, 选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观的地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要再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既愉快又成功, 就必须了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例如有些人认为读书和研究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愿意为读书而读书, 金钱、地位都难于与读书之乐相媲美, 那么这种人就应该选择继续考研, 在硕士、博士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并继续留在科研院所,可以一辈子快乐读书和研究。有些人对钱兴趣盎然,他们就可以选择经商。有些人对权力、地位看得较重, 那么考公务员是一条捷径。人的价值观是多样性的, 而且不一定有对错之分, 在职业选择之时有必要选择价值观跟自己比较一致的职业或部门, 这样更不容易导致价值观的冲突。
第四, 选择能够找到自己归属感的地方。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属于哪里——合适的位置, 那么他就会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毫无头绪, 找不到正确的行为方向, 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必须找对地方,“材”才真正成为“材”, 否则就成为“柴”。怎样的位置才能体现自己的归属感呢? 自己喜欢,个人能力能够胜任,而且可以创造出优异成绩的地方, 就是自己的合适位置。有些人虽然身处他人看来特别羡慕的单位, 但自己却找不到归属, 于是始终觉得痛苦万分。自己觉得能够为之奋斗, 并能够与大家和谐相处的地方基本上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也就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己就是所属单位的一份子,归属感也就油然而生。
第五, 选择能够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做出贡献是每个人的期盼, 也是自己能够在所属单位的价值体现。如果一个人在某部门始终默默无闻, 不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不但部门领导不满意, 连自己也觉得很失败。卓越, 要用成果、贡献来说话。选择职业时,不一定贪图公司大,贪图政府工作有面子, 要反复衡量自己在哪里能够发挥长处, 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有些人在“小庙”里干得得心应手,很快就茁壮成长,早早成为成功人士。有些人在政府机关、国家大型企业不但能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且还游刃有余, 因为大单位机会多,他们很快就位高权重。你在哪里能发挥优势,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做出最大的贡献,你就属于哪里。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选择是人生的重大选择, 就像诗人艾青所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而职业选择就属于紧要的几步中。职业的选择虽然有点难, 但按照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自我分析理论, 还是能够找到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人生的道路怎么选择,关键还是认清自己,对自己做透彻的分析。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自己才知道。在职业的选择上,我的地盘我做主。
摘要: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往往面临着各种选择困境,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才能做好这次人生的重大选择。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个人管理理论通过个人优势、做事方式、人生定位等三个维度的分析,能够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准确的定位。
3.浅析公共选择理论 篇三
关键词:公共选择;空间理论;选举政治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61-02
正如梅尔文·希尼克和迈克尔·芒格在本书前言中所说,“古希腊时代的政治一词必然与公民如何参与他所在的‘城邦或城市的管理有关。这个希腊词总是涉及政府决策的过程以及这些决策的质量。”[1]因此,在今天生活的世界中,“政治是关于多数人的意愿”或者“多数等同于道德”等看法是需要反思的。作者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中一些基本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了细致的解析,试图引导大家对关于政治的某些特定理论作出更深入的思考,对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及其局限做出中肯的评价。
一、背景知识——公共选择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经济思潮中独树一帜的一个理论流派,第一次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分析非市场的政治问题,即一国的政府行为以及相关的政治行为,主要的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选举规则、选民行为、国家理论、党派政治及官僚体制等等。但是,公共选择理论采用的研究方法却来源于经济学,采取了三个基本的前提假定:一是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二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三是政治的可交易性。
公共选择理论早期的研究重点普遍集中在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两位开创性的学者:阿罗(Arrow Kenneth)和布莱克(Black)。此后公共选择理论在直接民主领域所作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阿罗和布莱克这两位学者之前的研究展开的[2]。阿罗社会选择理论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同布莱克一样,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贵族学者孔多塞(deCondorcet)对“投票悖论”的研究,以及博尔达(deBorda)、查尔斯·道奇森(Dodgson)等人对投票程序的研究;第二,柏格森(Bergson)和萨缪尔森(Samuelson)等学者对于社会福利函数的论述。阿罗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十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主要讨论了加总个人偏好是如何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或者如何满足那些规范标准的问题,也就是讨论了在单个选民偏好是已知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何样的社会状态,以及研究了给定的政治偏好在不同的选举规则下应该选择何种结果这一问题[3]。布莱克的研究贡献则在于他对于直接民主中投票问题的研究,他对不同的投票规则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讨论,并在孔多塞和道奇森等学者对多数票规则可能产生循环的学理论述的基础上对于此循环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最终证明了著名的“中位数投票人定理”(又称为“布莱克定理”),即:当投票人的政治偏好为单峰状态时,多数票规则往往会产生出一个均衡结果,而且该均衡结果是中位数投票人的偏好[4]。
现代民主社会大多都实行代议制民主已然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公共选择理论要想进一步发展就有必要对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安东尼·唐斯(Anthony Downs)首次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府的分析模型,并进一步界定了政党的动机和选民理性。他提出“政党是为了赢得选举从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才去赢得选举”[5],进而建立了政党竞争的基本模型—投票的空间理论。
二、政治学的解析与空间模型
正如作者所言,“解析是将一个复杂的整体分解或拆解为多个不同的局部。解析不仅帮助我们理清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亦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体的本质。”[6]因此由于政治现象的扑朔迷离,我们更有必要将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分解为更容易为人掌控的不同部分,将模型运用于这些组成部分,并考察它们是如何运作的,以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现象。“数学模型的优势就在于其对假定阐述的清晰,但如果假定本身似是而非,那么清晰就只是一个优势而已。”而解析政治学的目标即是要区分不同情况,在何种情况下这些原理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或是依赖于模型之外的其他变量而有条件正确的。
空间竞争是关于政治选择的一个简单的但在直观上很有现实可能的模型。政策立场可以被视为“空间”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点。每一项议题都与空间中的一维相关联,而“维”则是不同议题的一个有序集合[6]。其主要假定是:候选人或政党空间模型上结合了空间模型的规范理论:为分析实际政治完整的分析框架,审查并检验观念。
空间理论将政治学的分析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选民的选择:每一个选民根据其对政府应该有何作为的理想概念选择“距离”最近的候选人或政策。
第二,政府政策平台的选择:政党知道选民如何选择,力图提出能够吸引绝大多数选票的政策主张(或选择候选人)。
第三,选择结果的质量:在某些情况下,政党(两党制)或政府的联盟(多党制或议会制)会向选民分布的中心靠拢。反之,可能偏离这个中心,趋向某个极端。无论哪种情况,空间理论都详细描述了导致变革的一系列因果联系。
三、思考与评介
对于政治领域中的投票行为研究,从安东尼·唐斯开始的理性选择理论家一直将其作为集体行动的问题加以探讨。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中一共存在两个变量之间的博弈:一方面是与公共利益或个体利益相关的投票参与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投票参与有可能带来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虽然大多数公民可能十分关心哪个政党会在选举中获胜,但处在国家大选这样大规模的民主投票中,每个公民也都能预期到这样一点,那就是自己手中的选票处在数千万计选票中确实是微不足道的,换句话说,个人往往并不具有影响选举结果的能力。处于这种情况下,作为个体的公民难免会疑惑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投票站投票的必要性。个体基于对“收益——成本”的分析,似乎并不会为了像民主这样的集体性事业而积极地参与投票。应该说,从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定出发进行论证,以上这种投票悖论似乎是理性选择理论带来的必然结果。然而,理性选择理论却面临着一个双重的考验,一方面,从经验性的角度考虑,理性选择理论似乎并不能解释参与美国大选的那另一半选民,他们在同样面对投票悖论的情况下,为什么最终就参与了投票呢;另一方面,从价值选择的层面上考虑,不存在任何反民主的理性选择论者,他们也不愿意得出普遍的“投票冷漠”现象。因此,如果理性选择理论想要在投票现象中获得其强大的解释力,要么就如布坎南和哈丁等理性选择理论家所主张的那样,干脆把投票行为当作是理性选择理论所不能有效解释的现象,要么就只有拓展或完善其中的某些理论主张。
社会选择理论以严密的模型建构、高度抽象的数学推理就社会选择的规则或过程提出了诸多反直觉的结论。不过颇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社会选择理论提供了诸多极富启发性意义的发现,其影响却长期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内,特别是与政治学领域基本上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就社会选择理论揭示出传统政治理论所无法洞见的投票规则的深层运作逻辑而言,这一局面尤其令少数深谙该理论之重要价值的学者扼腕。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身处社会选择理论领域的学者都倾向于用大量的数学符号、公式和图表来进行推演,并满足于在少数有同样旨趣的“模型建构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技术成果”,但是却从不试图就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民主理论究竟有何种意义进行阐释。这就使得主流的政治学界无法理解甚至是知晓社会选择理论之于政治学的潜在理论贡献。
赖克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系统性地对社会选择理论的诸多技术性发现之于民主理论的意义进行独特的阐释。自此以后,社会选择理论对主流政治学界产生了真正重要的影响。社会选择理论甚至被视为主导当今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两大流派之一[7]。赖克所说的投票随意性问题,是指同样的偏好序列集在不同的投票规则下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赖克为此构建了多种情境来说明这一问题。赖克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投票规则可以同时满足一系列的公平性条件,而且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评判这些规则的优劣,也就是无法证明何种规则真实、公平地聚合了人们的偏好,所以当我们面临不同规则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一随意性问题时,我们也无法判定何种规则下的结果才是最应该接受的结果。在赖克看来,随意性问题主要是让我们对投票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也就是我们无法确知何种结果才是最具正当性的,而民主的不稳定性问题却让我们怀疑这些结果本身的意义,即我们甚至不能确知这些结果本身到底意指什么。简言之,民主的不稳定性是指,即使是同样的偏好序列在同一种规则下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梅尔文·希尼克、迈克尔·芒格.解析政治学[M].陆符嘉译.译林出版社,2009.
[2]Arrow Kenneth J.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M].NewYork: Wiley, 1951; Black Duncan.On the Rationale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8,(56):23-24.
[3]Arrow Kenneth J.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M].NewYork:Wiley,1951.
[4]Black Duncan.On the Rationale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8,(56):23一24.
[5]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分析[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梅尔文·希尼克,迈克尔·芒格.解析政治学[M]. 上海:译林出版社,2009.
4.军事理论选择题 篇四
1、伊拉克战争主要城市进攻与战局转折阶段持续了()天。
A、3 B、4 C、6 D、10
2、陆军的兵种大体可分为()类。
A、9 B、8 C、10 D、12
3、()属自主制导,即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必依靠外部提供信息,具有能独立进行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和隐蔽性好等优点。
A、遥控制导
B、寻的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4、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
A、信息化战争
B、高技术战争
C、高技术局部战争
D、信息化局部战争
5、()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实现精确制导的新技术,一般用于攻击地面静止目标。
A、遥控制导
B、卫星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6、弹道导弹是根据射程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以及洲际导弹,洲际导弹的射程()。
A、小于1000千米
B、介于1000-3000千米
C、介于3000-8000千米
D、大于8000千米
7、导引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设备安装在弹外制导站,由制导站执行全部或部分的测量武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参量并形成制导指令的任务,再通过弹上控制系统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方式称为()。
A、遥控制导
B、寻的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8、我国实行以义务兵役为主体、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
A、武装力量动员制度
B、征兵方式
C、兵役制度
D、战时武装力量
9、强击航空兵通常用以攻击敌()内的小型活动目标,以航空火力支援地面、海上作战。
A、战略纵深
B、战役纵深
C、战术纵深
D、高空
10、《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反映了孙武的()思想。
A、无神论
B、宿命论
C、天命论
D、实践论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作战力量一体化是指()。
A、武器装备一体化
B、诸兵种合成一体化
C、诸军种联合一体化
D、军民武装力量一体化
2、民兵制度规定()。
A、女民兵只编基干民兵
B、基干民兵为一类预备役
C、普通民兵为二类预备役
D、基干民兵年龄在28岁以下
3、下列属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是()。
A、军事结盟
B、国际恐怖主义
C、民族分离主义
D、宗教极端主义
4、以下关于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进一步向综合化发展
B、发展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C、效费比将进得到一步提高
D、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军民共用
5、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6、在中日东海之争中,我国坚持按()划分。
A、大陆架的延伸
B、中间线
C、冲绳海槽
D、自然分界线
7、美军运用于海湾战争等近期局部战争的作战思想()。
A、空地一体战
B、指挥控制战
C、精确闪击战
D、网络战
8、目前大量使用的地面传感器有()。
A、震动传感器
B、声响传感器
C、磁性传感器
D、红外传感器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有()。
A、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B、制定有关国防方面的基本法律
C、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D、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10、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按侦察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可分为()。
A、雷达探测技术
B、光电探测技术
C、水声侦察技术
D、地面传感器技术11、2005年《美国国防战略》中提出的国防战略目标是指()。
A、确保美国免遭直接攻击。
B、确保战略进入(进入关键地区、重点交通线和全球“公地”)并保持全球行动自由。
C、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
D、建立有利的安全环境
12、海军的编成除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外,还有()。
A、海军航空兵
B、岸防兵
C、航母编队
D、陆战队
13、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空袭作战第一阶段重点打击的要害目标有()。
A、打击在科索沃清剿阿族武装的南联盟军队
B、南联盟首都的防空系统
C、军队指挥控制系统
D、主要军营
14、基本作战指挥程序和信息流程环节包括()。
A、发现目标
B、进行决策
C、下达指令
D、部队行动
15、美军的C3I系统中的C3指()。
A、指挥
B、控制
C、计算机
D、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陆军的兵种大体可分为()类。
A、9 B、8 C、10 D、12
2、我国陆地边界线为()千米。
A、20800 B、21800 C、22800 D、23800
3、以下导航卫星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美国的GPS B、俄罗斯的GLANASS C、中国的“北斗”
D、欧洲的“伽利略”
4、()是用来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重力场的分布、地面的城市、村庄和军事目标地理位置的卫星。
A、气象卫星
B、通信卫星
C、导航卫星
D、测地卫星
5、美英联军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精确弹药所占比例是()%。
A、50 B、60 C、70 D、80
6、衡量现代国防的强弱,主要是看国家的()。
A、军事力量
B、战争潜力
C、综合国力
D、外交能力
7、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动员全国()岁以下男子随时准备参战。
A、45 B、50 C、60 D、65
8、中国古代军队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战国
D、三国
9、信息化战争初步形成时期是()。
A、1981-1991 B、1991-1999 C、1999-2001 D、1991-2003
10、中程导弹射程为()。
A、1000千米以内
B、1000一3000千米
C、3000一8000千米
D、8000千米以上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电子战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是指()。
A、隐身与反隐身
B、侦察与反侦察
C、干扰与反干扰
D、摧毁与反摧毁
2、信息化战争交战双方可能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
B、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
C、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
D、少数个人与社会团体之间
3、交通运输动员的内容广泛,但最基本的包括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动员。
A、公路
B、水路
C、航空
D、管道
4、在中日东海之争中,我国坚持按()划分。
A、大陆架的延伸
B、中间线
C、冲绳海槽
D、自然分界线
5、提高火力突击能力应做到()。
A、实施拦阻射击
B、实施后向射击
C、活用火力
D、抓住战机,快速射击
6、下列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因素的是()。
A、军事结盟
B、地缘争夺
C、宗教极端主义
D、军备竞赛
7、我国近代国防是孱弱的,缘于()。
A、政治腐败
B、居安思奢
C、装备落后
D、愚兵牧民
8、指挥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包括()。
A、战场感知
B、信息传输
C、指挥控制
D、战场对抗
9、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可归结()。
A、拥护正义战争
B、反对非正义战争
C、无论什么战争都拥护
D、无论什么战争都反对
10、我军新“三防”训练是指()。
A、防侦察监视
B、防电子干扰
C、防精确打击
D、防原子、化学、生物武器
11、军事思想是关于()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A、战争
B、军事
C、国防
D、军事建设
12、目前已经进入实用化的载人航天器有()。
A、载人飞船
B、航天飞机
C、空天飞机
D、空间站
13、国家之间最复杂、最困难、最容易引发冲突的问题是()。
A、经济纠纷
B、边界争端
C、领土纠纷
D、民族问题
14、伊拉克战争按作战意图及进程大致可分()。
A、火力空袭与快速突进作战阶段
B、战场控制与消耗作战阶段
C、主要城市进攻与战局转折作战阶段
D、扩展战果与搜剿稳定作战阶段
15、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导致了()。
A、128个诸侯国只剩下7个
B、军事理论极大繁荣
C、郡县征兵制度产生
D、“富国强兵”战略发展为“以夷制夷”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是由地面或飞机上的电磁波照射器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导弹上的导引头接受目标反射的电磁波,并以此来探测和跟踪目标。
A、主动式制导
B、被动式制导
C、半主动式制导
D、自动式制导
2、我国的国防类型属于()。
A、扩张型
B、自卫型
C、联盟型
D、中立型
3、()的变革贯穿在其他三个方面的变革之中,被认为是军事变革的重要手段。
A、军事技术
B、军事理论
C、军事组织
D、军事管理
4、邓小平同志指出()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A、霸权主义
B、帝国主义
C、私有制
D、国家利益
5、中国古代军队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战国
D、三国
6、工业时代战争的物质基础是()。
A、机械化武器装备
B、信息化武器装备
C、信息化作战平台
D、数字化装备
7、江泽民提出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
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B、打得赢,不变质
C、科技密集型和质量效能型并举
D、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双重并举
8、()是目前军事上最重要的探测设备。
A、望远镜
B、夜视仪
C、雷达
D、热像仪
9、我军建军唯一的宗旨是()。
A、听党指挥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服从党的领导
D、党指挥枪
10、《孙子兵法》“五事七计”中的“五事”是指()。
A、“道、天、地、将、法”
B、“仁、义、礼、智、信”
C、“智、信、仁、勇、严”
D、“天、地、智、信、法”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以下属于电子反干扰的技术措施有()。
A、尽量缩短开机时间
B、波形抗干扰
C、频域抗干扰
D、空间抗干扰
2、硬杀伤型信息化武器主要指()。
A、精确制导武器
B、各种信息化作战平台
C、常规武器
D、化学武器
3、信息化战争打击的目标主要是()。
A、对方的军事力量
B、对方的战争潜力
C、对方的武器装备
D、对方的意志
4、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及()组成。
A、海军
B、空军
C、第二炮兵
D、预备役部队
5、指挥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包括()。
A、战场感知
B、信息传输
C、指挥控制
D、战场对抗
6、下列属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是()。
A、军事结盟
B、国际恐怖主义
C、民族分离主义
D、宗教极端主义
7、信息士兵系统的组成()。
A、综合头盔分系统
B、武器分系统
C、综合人体防护分系统
D、电源分系统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概括为()。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E、行政权
9、美国对伊开战理由是()。
A、萨达姆实行独裁专制
B、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
C、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D、伊违反联合国1441号决议
10、弹道导弹的弹道包括()。
A、发射段
B、助推段
C、自由段
D、再入段
11、国家之间最复杂、最困难、最容易引发冲突的问题是()。
A、经济纠纷
B、边界争端
C、领土纠纷
D、民族问题
12、红外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B、降低红外辐射强度
C、调节红外辐射的传输过程
D、采用特殊的吸波或透波材料
13、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做到()。
A、建立对敌隐身机群实施伏击部署
B、加强对空射击训练,提高火力突击能力
C、建立对敌隐身机群实施截击部署
D、熟练掌握武器性能
14、人民战争思想基本精神的实质是()。
A、战争的目的为了人民
B、进行战争依靠人民
C、充分动员和武装人民
D、胜利果实属于人民
15、我国国防政策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强调()。
A、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B、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C、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D、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目标就是()。
A、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B、打得赢
C、不变质
D、实现两个转变
2、()是我国国防的最高准则.A、国家利益
B、安全利益
C、发展利益
D、生存利益
3、()是大型的、绕地球轨道作较长时间航行的载人航天器,是多用途的空间基地。
A、载人飞船
B、空间站
C、空天飞机
D、航天飞机
4、()也成为“种族武器”或“种族炸弹”。
A、基因武器
B、粒子束武器
C、等离子体武器
D、气象武器
5、()所显示的图像实质上反映了目标各个部位的温差。
A、微光夜视仪
B、热像仪
C、电视摄像仪
D、陀螺经纬仪
6、()是通过导弹上的导引头发射电磁波并接受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并以此来探测和跟踪目标。
A、主动式制导
B、被动式制导
C、半主动式制导
D、自动式制导
7、导引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设备安装在弹外制导站,由制导站执行全部或部分的测量武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参量并形成制导指令的任务,再通过弹上控制系统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方式称为()。
A、遥控制导
B、寻的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8、“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A、1996年4月2001年6月
C、1998年4月
D、2000年6月
9、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动员全国()岁以下男子随时准备参战。
A、45 B、50 C、60 D、65
10、伊拉克战争火力突袭与快速突进阶段持续了()天。
A、3 B、6 C、9 D、10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现代国防强弱主要看综合国力中的()。
A、军事力量
B、经济实力
C、民族凝聚力
D、政治影响力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包括()。
A、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中国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C、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保障精确化达到精确程度的的具体要求()。
A、时间精确
B、空间精确
C、数量精确
D、质量精确
4、以下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有()。
A、电磁炮
B、激光武器
C、高功率微波武器
D、粒子束武器
5、目前,一般将国际格局分为()。
A、单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两极格局
D、突变格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概括为()。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E、行政权
7、基本作战指挥程序和信息流程环节包括()。
A、发现目标
B、进行决策
C、下达指令
D、部队行动
8、毛泽东人民战争与历史上一般的人民战争的区别是()。
A、战争的目的不同
B、依靠群众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C、战争的结果不同
D、动员的对象不同
9、非致命武器可用于()。
A、反机动
B、反基础设施
C、反C3I D、反传感器
10、以下属于电子反干扰的技术措施有()。
A、尽量缩短开机时间
B、波形抗干扰
C、频域抗干扰
D、空间抗干扰
11、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首次实施了C4ISR指挥系统有()。
A、“初期联合空战中心能力系统”
B、“北约综合数据传输系统”
C、“海上指挥控制系统”
D、空中预警与指挥系统
12、以下属于侦察卫星的有()。
A、核爆探测卫星
B、海洋监视卫星
C、导弹预警卫星
D、军事通信卫星
13、测地卫星可用来()。
A、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B、地球重力场的分布
C、地面的城市、村庄和军事目标地理位置
D、进行地球资源的勘察
14、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15、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反映了美国多重战略的重叠与综合作用,包括()。
A、地缘战略
B、能源战略
C、经济战略
D、反恐战略
1、在陆地上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个。
A、10 B、15 C、16 D、17
2、国防的行为主体是()。
A、军队
B、国家
C、民众
D、民心
3、()是目前军事上最重要的探测设备。
A、望远镜
B、夜视仪
C、雷达
D、热像仪
4、()是一种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云团来摧毁进入其中的导弹、飞机等目标的武器。
A、动能武器
B、粒子束武器
C、等离子体武器
D、气象武器
5、中国人民解放军其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
A、中央军事委员会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国防动员委员会
6、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在作战保障上采用的原则是()。
A、各取所需
B、适时、适地和适量
C、伴随保障
D、跟进保障
7、人们通常把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超过()以上的武器称为精确制导武器
A、50% B、80% C、95% D、100%
8、创新的()是军事变革的主导要素和灵魂。
A、军事技术
B、军事理论
C、军事组织
D、军事管理
9、()通过爆炸性的自我复制方式在网络上从一台计算机扩散到另一台计算机。本身其不修改其他程序,而是用大量数据在网络上传播造成网络过载,进而造成网络拒绝服务,最终使整个网络瘫痪。
A、“蠕虫”程序
B、“特洛伊木马”程序
C、截取程序
D、逻辑炸弹
10、陆军航空兵是以军用()为基本装备的兵种。
A、运输机
B、无人机
C、直升机
D、歼击机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孙子兵法》中提出的“避实击虚”在具体运用中有以下几种方法包括()。
A、勿邀正正之旗
B、勿击堂堂之阵
C、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D、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战争、军队、国防
B、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C、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D、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
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
A、宣布战争状态
B、发布战争动员令
C、授予在国防方面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D、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有关国防方面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4、人民防空动员的基本要求。
A、充分准备、积极防护
B、统筹安排、保障重点
C、快速行动,走、藏、打、消相结合D、全民动员,统一指挥
5、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可归结()。
A、拥护正义战争
B、反对非正义战争
C、无论什么战争都拥护
D、无论什么战争都反对
6、交通运输动员的内容广泛,但最基本的包括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动员。
A、公路
B、水路
C、航空
D、管道
7、《美国国家军事战略》中的“三大”军事战略目标是指()。
A、保护
B、预防
C、战胜
D、反应
8、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组成。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民兵
D、预备役部队
10、伊拉克战争按作战意图及进程大致可分()。
A、火力空袭与快速突进作战阶段
B、战场控制与消耗作战阶段
C、主要城市进攻与战局转折作战阶段
D、扩展战果与搜剿稳定作战阶段
11、衡量人民战争最基本的标准是()
A、战争的阶级性
B、战争的正义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鲜明的先进性
12、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主要特点是()。
A、注重斩首,直接打击要害
B、空地并举,多种力量协同作战
C、因情变阵,实施灵活指挥
D、随机作战保障
13、以下属于功能假目标的有()。
A、角反射器
B、同比例的坦克模型
C、红外诱饵
D、箔条
14、以下属于侦察卫星的有()。
A、核爆探测卫星
B、海洋监视卫星
C、导弹预警卫星
D、军事通信卫星
15、属于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是目前军事上最重要的探测设备。
A、望远镜
B、夜视仪
C、雷达
D、热像仪
2、与“以镒称铢”相匹配的军事含义是()。
A、以寡击众
B、以少胜多
C、以弱胜强
D、以众击寡
3、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
A、军事理论创新
B、信息技术
C、高科技知识
D、战争实践
4、()是攻击者在远程网络交换机或主机中有意插入的一种软件程序。它侵入敌方计算机系统后,可监视信息分组包,并将其复制后返回攻击者,攻击者通过检测可以获悉敌方计算机系统的口令和用户名而闯入系统。
A、“蠕虫”程序
B、“特洛伊木马”程序
C、截取程序
D、逻辑炸弹
5、信息化战争在战争指导上追求()。
A、歼灭敌人
B、速决取胜
C、打击要害
D、精确战
6、信息化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
A、暴力性增强
B、无暴力性
C、暴力性减弱
D、不确定
7、“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体现了孙武的()思想。
A、备战
B、重战
C、慎战
D、计战
8、美英联军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精确弹药所占比例是()%。
A、50 B、60 C、70 D、80
9、弹道导弹是根据射程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以及洲际导弹,远程导弹的射程()。
A、小于1000千米
B、介于1000-3000千米
C、介于3000-8000千米
D、大于8000千米
10、机械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是()。
A、热能
B、机械能
C、体能
D、信息能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人工遮障伪装按外形可分为()。
A、水平遮障
B、垂直遮障
C、掩盖遮障
D、变形遮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概括为()。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E、行政权
3、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
A、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B、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
C、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体制和编制
D、会同国务院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4、地地战略导弹()。
A、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
B、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
C、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
D、肩负着威慑和实战双重使命
5、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
A、侦察卫星
B、通信卫星
C、导航卫星
D、攻击卫星
6、以下属于功能假目标的有()。
A、角反射器
B、同比例的坦克模型
C、红外诱饵
D、箔条
7、信息化战争交战双方可能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
B、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
C、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
D、少数个人与社会团体之间
8、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既是(),是兼后备力量建设与动员工作于一体的机构。
A、同级党委的军事部门
B、政府的兵役机关
C、地方公务员
D、非现役文职军人
9、美国对伊开战理由是()。
A、萨达姆实行独裁专制
B、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
C、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D、伊违反联合国1441号决议
10、国防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国防建设受()制约。
A、国家性质
B、国家制度
C、国家政策
D、国家利益目标
11、目前,一般将国际格局分为()。
A、单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两极格局
D、突变格局
12、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
13、电子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减少无线电设备
B、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
C、避免电子设备天线的被动反射
D、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
14、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包括()。
A、电磁空间
B、网络空间
C、心理空间
D、外层空间
15、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战争、军队、国防
B、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C、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5.职业发展特征因素理论 篇五
职业生涯发展
第三节
职业选择与决策
一、特征—因素理论
(一)起源
特征—因素理论由“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创立,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后由佩森特发展成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基本观点是核心是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人—职匹配”)。
(二)名词解释
特质: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过心理测量工具加以评量。
因素: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资格,可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
(三)假设(理论前提)
1.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即所有人在发展和成长的各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
2.某种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与某些职业因素存在着相关,不同职业需要配备不同特性的人员,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逾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3.人的特性可以客观测量,职业因素也可以进行分析。
(四)基于特征—因素理论的职业选择实施步骤
1.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以便做到特性匹配,即不同的人去找适合自己的“活”。
2.了解各种职业的岗位要求模式: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何种职业中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及晋升的机会,以便做到因素匹配,即要知道某类的活适合什么样的人。
3.对以上两方面做出明智的思考,尽可能达成两者的平衡。
(五)基于特征—因素理论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过程
1.探究个人,通过生理和心理测量或调查,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做出分析评价。
通过心理测量及其他测评手段,获得有关身体状况、体质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身心特点,分析自己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课外活动、业余兴趣、工作经历等情况,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2.熟悉并分析各种职业岗位的职责及其对人的要求,及有关的其他职业信息。包括:
(1)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及晋升可能性。
(2)任职的最低条件,如学历要求、所需专业训练、年龄及其他心理特点的要求。
(3)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及费用等。
(4)就业机会,职业信息咨询渠道,如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以及由国家领导人、劳动部的权威人士、各行业的专家、各专业的教授、职业指导专家、中学教师等撰写的额职业指导类书籍等。
3.使人—职匹配。在了解了个体的特性和职业因素之后,就要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
(六)意义与不足
特征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征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所提供的对个人有关职业资料的服务,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能增进职业指导的功能;考虑了人职匹配过程中的个体与职业的双向作用,符合逻辑方法;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但同时特征因素理论过于强调理论工具的使用,忽略了个体与职业的发展过程,不利于现实职业生涯的变动分析与决策。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所谓“特质”:就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所谓“因素”:则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
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
①因素匹配(活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6.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启示 篇六
——学习李文博《德国职业理论与前沿理论介绍》的体会 畜牧兽医专业谷振山01 2014.11.10 2014年10月10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文博老师在全国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给我们生动讲述了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并对其中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学习后感觉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源于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引导,德国的职业教育主流思想包括职业教育设计导向,职业教育能力的开发,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论等五个方面,核心的内容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这种模式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其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所授课程中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双元制职业教育录取过程是学生先同企业签订学徒合同,然后根据学徒的职业,再到相应的学校报到学习,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之后我们知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内容按照各专业部制定的培训条例进行,并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并实施的,以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而在我国,则很少有学校和企业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种合作,具体表现是:
1、职业教育与企业脱节。要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用结合,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分配,尤其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前一直是由学校单独完成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职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大量的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如今不少学校在推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企图通过此类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但是尽管在理论上谈的很多,真正能够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却并不多。
2、职业教育教学系统无法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教材经常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进行更新和替换,授课的教师也有很多时间下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了解最新的技术知识。而在中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讲教材而且教材不变教师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就业市场没有去了解当前的形势缺
乏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积极性。
3、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没有规范。教材改革盲目而上自成体系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材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编写教材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区域的标准和特色往往是各学校自己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材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所以教学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4、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的监督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协会部门没有真正地沟通好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督不力学校的理论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有些技能鉴定部门为了追求效益和合格率开始降低标准导致学生在就业时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发挥作用行业协会基本没有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没有为职业教育提供准确的用人信息。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单一的学校行为,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和形式模拟的实践教育只使得职业教育的理论化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化,成为偏离“职业”教育的障碍。虽然自我国大 力推进职业教育以来,已经有许多学校在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模式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些大喊“实践和教学要统一”的教育模式其实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少学校的学生即使要实习或者进入企业,都是被要求在校学习1-2年之后,才能到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实习。这种教育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并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差别仍然不明显,除了比普通学校多配备了一些实验实习的设施之外,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就国内来看,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大潮流也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着。往往毕业考试的优异成绩,就基本上承认了某一个人已经是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实习成绩,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与毕业考试比起来微不足道。而至于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否能熟练的操纵先进的工业设备,校方完全留给了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人员到企业以后,不能马上地形成生产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把岗位需要与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把就业与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真实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加之以相关必要的学校理论教育,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
1、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上的支持。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流,初中毕业时再次分流,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我国也急需建立合理的教育分流机制,改变不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招生考试制度,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当然,这需要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给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待遇,加强职业教育的立法,完善各种配套制度的建设。
2.,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德国的“双元制”,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非常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是停留在接收毕业生的低层次上,而是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于我国的职业学校而言,虽然也 提倡校企合作,但大多数仅仅是停留在就业这一个层面,其他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探索的方面。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定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诚然,高要求必然会有高待遇,德国的职业教师都享受公务员待遇,并享有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和发展提高的机会。
4.构建多元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和互补性。如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实现模块化课程与教学,学生所学课程、所取得的学分、获得的证书、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许多便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5.,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历系统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德国建立和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文凭或资格证书才能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统一并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的特点。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只具有学历证明作用,如果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另外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这实质上是弱化了职业院校的就业培训功能。各级政府应从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出发,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对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的技能含量给予直接的职业资格认可,实现两证并轨,多证合一。
6.,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能真正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符合企业需要和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改革策略强调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这与我国现行的以理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对我国职业教育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当然,对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不一定就能完全照搬照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适合中国自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模式,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真正的进入企业当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目前最适宜的一种模式。在共同商定课程计划、实训方案、考核标准、就业方向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得到了确切保证。在学校仍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授课,在企业则分成小组由师傅指教。企业培
7.公共选择理论与我国公共财政 篇七
一、公共选择理论及财政渊源
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形成的。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邓肯·布莱克被尊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 他于1948年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理》一文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的领袖人物当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布坎南因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建树, 尤其是提出并论证了经济学和政治决策理论的契约和宪法基础而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该年度的颁奖公告中指出:布坎南的贡献在于他将人们从相互交易中各自获益的概念应用于政治决策领域, 他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弥补了传统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政治决策分析的缺陷, 有助于解释政府赤字为何难以消除的原因[2]。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 一个是经济市场, 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 (需求者) 和厂商 (供给者) , 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 (需求者) 和政治家、官员 (供给者) 。在政治市场上, 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㈡财政渊源
公共选择理论最初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 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之源。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 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 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 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 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它分支区别开来, 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 (如消费者、生产者) 的活动, 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 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 这种分析内容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 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 (Knut Wi cksel l) 认为, 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 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 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是被批准的话。一般地, 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 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 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 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 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 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 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从正统的财政学问题逐渐转移到了分析政治决策机构, 研究宪法规则上。”
二、公共财政的公共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政府财政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配置社会公共财政资源, 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必须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社会福利是整个社会个人效用的总和, 社会每个人对私人产品的效用可以通过市场揭示出来, 但是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在消费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隐瞒自己的偏好, 试图“搭便车”, 从而难以通过市场揭示出来。要提高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效率, 必须揭示社会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欲望和偏好, 但是个人的偏好往往会因为个人的利益环境条件, 表达出来的不是个人真实的偏好和欲望。我们可以用布坎南教授介绍自己的贡献时说的例子来做一个说明。一幢公寓大楼里, 住着许多住户。大楼的外墙需要粉刷, 一群户主得决定到底给外墙漆上什么颜色。合理的办法是投票选择:哪种颜色得票最多, 大楼外墙就漆什么颜色。这时候, 许多人凭直觉认为, 通过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程序, 得出来的结果, 一定体现了大部分人的意愿。布坎南的不同就在于他说“不”。理由是:假如有个住户最喜欢的是“粉红色”, 但他也知道喜欢“粉红色”的人少, “粉红色”一定不能胜出。最有可能被选中的是“黄色”和“蓝色”, 而这个住户极其憎恶“蓝色”。于是, 他并不按照自己的偏好来投“粉红色”, 而是出于对投票结果的预期投了“黄色”。布坎南故事的含义是, 当人们参与公共选择的时候, 他们不是选择自己“最喜欢”什么, 而是选择自己“最不喜欢”什么。因此, 当看到公共选择的结果时, 比如说庞大的赤字, 高昂的关税等, 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说这些政策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意愿, 而只能说这是“公共选择”的次优结果[3]。
经济学分支的财政学与政治学结合在一起的财政问题是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单纯的经济角度考虑, 传统的经济学已经解决了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问题, 然而, 公共财政如何实现公共产品的提供, 以怎样的方式和程序提供, 提供怎样的数量和结构?同时, 政府官员也是“理性人”, 在行政官僚和社会民众目标函数并不一致的情况下, 怎样保证公共财政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不输出政府自身的偏好?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都要借助公共选择的分析工具[4]。从另一个方面讲, 公共选择所做出的决策内容大都与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关。从现实的角度讲, 公共产品的财政供给问题由社会公众通过公共选择来民主决策, 其效率要高于少数政府官员的单边决策。因此, 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 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二是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分析, 财政部门本身也属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 因此政府失灵的情况同样也存在于各级财政管理活动中。在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财政管理主体可以通过这种垄断的权力取得内部利益集团的相关利益, 这种利益即可以表现为财政管理机关的部门利益, 也可以表现为财政管理机关的内部利益 (如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利益博弈) 。社会民众与政府财政的关系类似于一个股份公司, 民众是广大股东, 议会是董事会, 政府财政是经理。股东对经理实行激励与约束机制, 促使经理与股东的目标函数一致。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的链条太长, 以及激励约束不够等原因, 经理在经营过程中也会违背民众的意愿, 实现自身的利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除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之外, 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引入公共选择机制, 建立民主的、有良好监督的公共财政, 即实现财政管理的公共化。
三、公共选择理论与我国公共财政建设
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市场这种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言, 中国与西方国家是一样的, 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财政体制和模式也有共同的地方。因此, 借鉴公共选择理论, 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和财政决策机制, 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是理论和现实的客观要求。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 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引入公共选择理论的某些作用机制将对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起关键作用。
㈠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 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党对政府官员权力的监督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着眼点的公共财政, 带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 其一举一动都要牵涉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同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 在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过程中, 人民群众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意识将逐渐增强。要通过公共选择机制使财政收支运作纳入法制化, 财政收支决策科学化, 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化, 最终使财政活动效率化。目前, 尽管宪法赋予了人民代表大会在财政活动上的根本权限, 但除了相关税法和财政立法工作之外, 日常的、例行性的对财政决策的监督活动相对缺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存在一个基本前提, 那就是所有政府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而我国目前有相当部分的财政性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 这使得公众对财政活动的监督大打折扣。二是目前的预算法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预算失误没有作任何追究与处罚的规定。从资金的审批、拨付到使用, 任何人不需承担法律责任, 这就造成了部门敢开口, 有权力的敢批, 拿到钱的敢用[4]。三是预算的透明度不高, 预算报告不够细化。改革公共财政支出体制, 进一步界定财政资金供给范围, 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使财政资金的支出更透明、公开。
㈡转变政府职能, 缩小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范围,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管理机关内部的约束机制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特许经营证等, 可能同时也为寻租创造了条件。政府虽获取了一定的租金, 但是却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5]。政府应转变职能, 改革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 从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活动中退出来, 把更多的事情交给“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来调节。我国政府机关, 包括财政管理机关在从事公共经济活动时, 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和无约束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整治、约束、规范财政管理机关自身的行为入手, 有些也必须牵涉到政治程序和具体财政制度的改革,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对财政管理部门行政人员政绩考核标准的改革和完善。在承认其人员存在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当通过建立相应的财政问题集体决策的制度、专家咨询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来规范、约束、监督其行政行为, 从而使财政管理活动合理、合法、程序完备。因此, 形成对政治权力运作的根本约束限制机制及其相关的政治制度与程序, 是确保财政运作符合市场根本要求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 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 也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观点已成为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大量应用于公共财政活动分析, 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招顺, 汪翔.公共选择理论与赤字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 1993, ⑴.
[2]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薛兆丰.公共选择与财政赤字[J].互联网周刊, 2004, (23) .
[4]陈旭东.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J].理论学刊, 2005, ⑺.
8.职业选择理论 篇八
1﹒用“愿景”引领。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转变观念,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从旧观念中跳出来,理清思路,制定出各自的愿景目标,实现自我跨越,然后把一个个个体的自我超越聚合成团队的、组织的整体超越,形成集体的合力,就能够使群体智力得到提升。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建立共同的愿景就是通过激发全体教职工的智慧,逐步形成对全体教职工有号召力的办学思想与目标。因此,校长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和教师们一起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让大家朝着渴望现实的共同目标,自觉地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从而使学校欣欣向荣。
我们学校是2003年由两校合并而成的一所实验小学,当初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我们对这一办学目标的诠释是:人本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关注师生的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价值,让教师和学生的素质都有提高。整体是学校管理的着眼点,整体推进就是面向全体师生,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办学的各要素相互协调,整体合作,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谐是学校管理的目的,和谐发展就是让学生愉悦发展,让教师自主发展,让学校持续发展。三年多来,由于全体教职工同努力,学校由一所区一级小学相继晋升为市一级学校和省一级学校。为了使这一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化,我校在去年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按照“三个面向”和教育创新的精神,坚持“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的办学方向,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与提高的家园”的办学理念,积极创设优质的社会化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体教师相应制定了《个人发展目标书》,使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每个教师的发展目标形成整合。
2﹒用“感染”引领。一旦形成“温水里的青蛙”而浑然不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当今,我们教师中安于现状的人为数不少,职业倦怠的年龄在向前推移。校长要防患于未然,善于催生教师的教育热情。一是用已经步入教育智慧殿堂的孜孜以求者的成长故事感染他们,如窦桂梅、吴正宪等教师的成长。二是校长在教师面前要做好表率,以治学严谨的精神感染教师,这种感染比其他方面的感染对教师来说更直接、更有效。
3﹒用“读书”引领。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使教学闪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彻底改变教师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读书能促进教师智慧地思考人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升华。可见,校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读书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营造书香校园,引导教师把书本理论自觉地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
4﹒用“教研”引领。有关调查显示,98%的教师渴望与同伴进行专业切磋,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校本教研可以满足教师的这一需求,为教师提供对话、交流研究的平台,为教师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因此,校长应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课例研究、教育叙事、小课题研究、教学论坛等教研方式,激活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增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营造教师“在教学的状态下研究,在研究的环境中教学”的工作氛围,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
5﹒用“评价”引领。校长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一是强化教师的正向行为。对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善于反思的教师给予表彰激励,把教师中互帮互学的典型介绍给大家,通过正向强化,帮助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二是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记录教师成长过程,展示其个人成果,激励其不断进取,促进其自我反思,培养其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负责的精神。
【职业选择理论】推荐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中的自我分析10-25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选择题08-18
职业规划: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职场路10-21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07-12
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08-24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08-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选择题)08-01
2010海南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库选择题2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