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6篇)
1.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二十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
文化艺术的繁荣
1、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历程:
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文化艺术工作者排除“左”的思想干扰,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其主要成就表现在: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②电影《青春之歌》
③昆曲《十五贯》的演出成功,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④第一部彩色电影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也风靡大江南北。
⑵文化艺术备受摧残
⑶改革开放后:
文化艺术迅速由复苏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艺术手法上,继承传统,借鉴国外经验,大胆创新,流派纷呈;在创作题材上,视野开阔,勇于拓展,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新时期的文化艺术生机勃勃,以其活泼多变的风格呼应并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①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
②文化部组织创办了中国艺术节,每四年一次,在国内重要城市轮流举行。
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1、体育事业的成就:
⑴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
⑵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⑶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⑷在第27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
⑸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2、个人成就:
⑴1953年8月9日,25岁的吴传玉在第四届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男子100米仰泳比赛中夺冠,获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⑵1956年6月7日,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⑶1957年11月17日,20岁的郑风荣在北京的田径场上成功地跳过1.77米的高度,打破了世界纪录。
⑷1959年4月,容国团获得第25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⑸1959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3、中国运动蓬勃发展走出国门举世瞩目
4、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5、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
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体育从过去主要是少数富裕阶层享用的“高雅娱乐”,迅速发展为全民健身活动,并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通过,中国体育事业开始进入依法实行行政、依法治体的新阶段。
2.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篇二
导学案的使用变和教学模式。笔者在长期的改变开始, 的实践中其次便是, ︱︱︱︱摸索出了以下三步法, 在此提出, 和大
家共勉。
一、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江
苏邳
1. 自主学习
教师导入新课后, 对学习目标进州行明确, 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导学案
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找出相应的●荐重难点;写出自学提纲;找出疑难问清
伟
题;在组长主持下进行组内交流, 得到共同认识和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 首先教师以新旧的两张照片来对比, 引出“新旧‘四大件’”;接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 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掌握改革开放前后, 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 小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学、勾画, 并将学习所得形成提纲, 组内进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的提出。为此, 教师可以用难度较小的题目来进行自学的检测。
2. 合作探究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 为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重难点来设计探究题目, 以“议一议、说一说、讲一讲”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 通过讨论来获得新的认识。
如本课时的学习中: (1) 说一说:改革开放前和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 (2) 议一议:“铁饭碗”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解决难点“对改革开放后, 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而问题二是为了解决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如此一来, 重难点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避免了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教授。
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并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 而是要和学生一起讨论, 及时对小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肯定或引导。合作探究在发挥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 做到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二、小组展示, 评价内化
1. 小组展示
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 让知识形成系统性。如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对比得到了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单一、物质匮乏、而现在人们吃得好、住得好, 收入增加了、思想解放了等认识。此时, 教师就要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汇总, 形成统一认识。如本课教师板书“衣食住行的变迁———基本实现小康;就业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2. 评价内化
在这个环节中,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鼓励, 在此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由知识向技能过渡, 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提高应用能力。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如在本课中, 学生通过小组内探究学习和组间讨论对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化有了具体认识, 但对经济发展下面临的实际提出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 如何进行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积极鼓励, 同时引导学生来讨论这一问题。如以“请你支招”环节来进行, 这和教材的114页“动脑经”就结合起来了。再如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 也可以创设情境, 结合“铁饭碗”的讨论来进行解决。
三、及时检测, 巩固提高
到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什么收获、知识是否掌握、技能是否形成, 这还需要定量的评价手段来进行。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中, 提倡当堂检测、当堂内化、巩固提高。在检测中, 教师要注意题目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结合, 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
1. 双基检测
主要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度, 让学生将当堂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 巩固提高。如在本次教学中, 以多项选择题“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A:人们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B:居民凭粮票、邮票购买食品;C:人们的多样化;D:私家车逐渐增多”一类的问题来进行检测。也可以用简单的题来进行, 如“请简述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一类。
2.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更多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问题的设置和形式上也更灵活, 在问题的难度上更大些。如在本课时中,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改革前后我国人们生活的变化, 可以用“材料题”来进行, 也可以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
目前, 高效课堂在各省市逐渐进行试点, 其实, 高效课堂的创建还是以自主学习模式为基础的, 注重的还是学生的全面参与和提高, 依然坚持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结合, 操作上更注重过程的高效。新课改的过程中, 作为历史教师, 不但要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 更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 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方能让改革得实效、促发展。
笔者在设计《好玩的陶艺》一课时, 依据“激趣———解疑———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在轻音乐播放的背景下欣赏图片。首先设计三个问题问学生: (1) 什么是陶艺? (2)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陶艺? (3) 你了解陶艺吗?它们在生活中都应用到什么地方?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它们。这里主要依据大纲要求, 学习内容图文并茂,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以及古筝音乐的渲染让学生领略神秘的原始陶器、宏伟的兵马俑、绚丽的唐三彩、高贵的白瓷、典雅的青花瓷、丰富的彩绘瓷和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艺作品。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认识陶艺定义、起源、历史、应用。使学生感知到了陶艺的艺术美和实用美, 体会到陶艺的价值,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接着引领学生通过视频、网页搜索、掌握有关陶艺的制作过程、方法、工具等一些跟陶艺有关的资料。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文件夹, 把一些好的知识图片保存到文件夹中。教师给出要搜索的重点问题:陶艺制作方法, 过程, 装饰方法。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教学重点的体现, 同时这个教学过程主要体现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体现。它还包含了大纲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陶艺造型的基本技巧及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学习, 对陶艺的制作有系统地了解。让学生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造型技巧佳作中受到启发, 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作业的创作。而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体验阶段, 继续设计两个问题: (1) 你收集的图片采用了什么方法制作完成的, 如果是你来完成它, 你会在加些什么方法。 (2) 你在实践中打算如何设计, 采用什么方法?这部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为学生提供了以中学美术大纲中必须使学生掌握的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徒手捏制法等陶艺的造型方法的相关知识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在这里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就同一作品发表自己的理解看法, 或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具体案例。
一、激趣
﹃激趣
苏玩好解江靖的疑
例践
﹄的美术课堂
师:你们知道“中国”的英文是什么吗?生:China!师:很好,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被叫做“China”呢?生:因为“china”是瓷器的意思, 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师:恩, 同学们回答得简单明了。以陶瓷 (china) 的闻名世界而得名, 这是被公认的原因。此外中国被称为“China”还有不少的其他来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一下。那么同学们, 听了我刚才的提问和课桌上的这件作品, 可以猜到我们今天学什么了吧。就是陶艺创作! (学生活动:由“中国”展开对陶瓷的联想)
二、解疑
师:新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追其根源也有近万年的历史, 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 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 我国在商代发明了瓷器。中国被世界誉为陶瓷的故乡。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 还提供艺术的享受。现在, 陶瓷器具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三、实践
3.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指导(二) 篇三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了《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点拨:此题通过设置情境,综合考查了长征的过程。学生只要牢固掌握关于长征的基础知识,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井冈山会师后建立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所以D项是与史实不符的一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如右图),它是一把手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
D.秋收起义
4.决定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特殊国情B.国民党的反共政策
C.毛泽东思想的指导D.苏俄的革命经验
5.井冈山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6.在一次历史课上王老师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王老师的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7.毛泽东《长征》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红军所渡河流,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湘江 ②乌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⑤大渡河
A.②①④⑤③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8.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主要旅游点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遵义会议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
A.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B.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在这里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状况是()
A.已经恢复了正确的领导,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B.已经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还在“左”的错误路线上徘徊
D.正同国民党进行主力大决战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A 5.C 6.B 7.C 8.D 9.A
二、10.(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2)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或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材料二: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从前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到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之旅”,再到福田首相访华的“迎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暖春之旅”,两国关系逐渐走上了正常轨道。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右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温总理所说的“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和“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2)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3)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点拨:这是一道将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紧密结合的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同时本题又将中日两国从古到今的关系纵向联系,对中日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题目的最后一问体现了期待中日关系向友好和平方向发展的导向。
参考答案:(1)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中日之间50年不幸的史实: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2)“结冰”的主要原因: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如何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3)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这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其中的“十四年”是指()
A.日本昭和十四年B.民国十四年
C.1931年到1945年D.1937年到1951年
2.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索活动中找到一张旧报纸(见下图),他们对该报纸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
B.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涉及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等人
C.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和平解决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通过这张报纸的报道可以看出该报纸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为是支持的
4.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5.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6.李红同学在参观下列城市的著名景点时,发出了一些感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图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B.图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图三:让我们继承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
D.图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爆发后D.黄埔军校建立后
8.某媒体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经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这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改革开放
9.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10.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反省材料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1.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前提下,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选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A.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坚持的敌后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际盟友的支持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日战争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14.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观察图片后回答:
(1)这是哪一次会议?
(2)小明同学在看了该图片后,为图片写了如下注解:在全国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修改党章》的政治报告,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将面临两种前途的选择。以上表述有什么问题吗?
(3)此次会议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C 6.C 7.C 8.C 9.A 10.D 11.B 12.D
二、13.(1)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邓世昌,左宝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义和团。(2)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4.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四
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7月,北平
2、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3、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④会议还决定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的缅怀。
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的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
2、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2、时间:1951年
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4、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5、参加部队:中华人民志愿军
6、指挥者:彭德怀
7、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8、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9、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10、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1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P11):①粉碎美国侵略野心;②巩固了中朝边境;③提高了我国国家威望。
12、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1、时间:1950年----1952年
2、法律依据(开始的标志):《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
3、原因(P13):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4、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意义(P15):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
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要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五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原因(P23):土地改革后,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3、目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阶段: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1、时间:1954年----1956年
2、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3、特点(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它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
②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评价:三大改造总体是成功的,但局部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
5、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艰苦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0,....0,....1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行:
1、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①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②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③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表现(犯的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③犯错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遭破坏。
⑤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⑥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⑦对国民经济的调整(P28):1961---1965八字方针
3、十年建设中出现的模范人物:兰考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大庆石油工人 王进喜。
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P28):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发展。②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原文: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至于复辟的危险。)
2、时间:1966年----1976年(10年)
3、开始(P29):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4、**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迅速恶化。
5、抵制抗争:①“二月逆流(二月抗争)”: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②“四五运动”: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以后,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但被“四人帮”镇压而结束。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在文革后期,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形势的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
8、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③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9、教训和启示: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④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10、“文革”结束的标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一、真理大讨论(背景): 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针对“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 的束缚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讨论序幕: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
3、思想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是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
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5、大讨论实质:一场重新确立实事求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想解放运动。
6、“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主要内容:①思想方面:这次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②政治方面: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方面: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时间:1978年
4、意义(P36):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起点。
5、拨乱反正:1979—1982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正确评价毛泽东,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问: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左倾”错误和“左”的错误有哪些表现?这些“左倾”错误又是怎样得到全面纠正的?
答:①1958~1960年大跃进。农业浮夸风和工业全民大办钢铁是其主要内容
②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挫伤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防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都是通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全面纠正的。)
0,....0,....2第八课 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背景: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发展。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的目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形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意义:①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③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主要内容:①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制度。
3、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这些重大调整或变革各有何作用?
答:分别有: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历史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九课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时间:1978年12月
3、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4、特区建立意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5、对外开放的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建立沿海经济特区:1985年起,建立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上海浦东新区、闽三角开放区。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P44):2001年12月
第十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P46):
1.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在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52
3.南方谈话(1992):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他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4.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中共“十五大”(1997):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写入党章。
6.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邓小平的评价: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中共“十七”大(2007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9.中共“十八”大(2012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为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十一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梦: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
2、再次提出“中国梦”: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5、“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6、“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①第一个一百年目标(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诚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第二个一百年目标(1949--2049):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造。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新发展理念:
1、时间:2015年10月
2、五项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
3、新发展理念的意义(作用):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③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措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影响: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4、什么是“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十二课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
2、特点(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6、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措施: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②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④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西部大开发: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三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主权问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3、内涵(什么是“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1)中英两国政府在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3)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答: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供,国际影响提升。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有效运用。③中央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④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内政问题)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相关史实:
三国时,吴国派卫温赴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
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2、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1、第一次: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2、第二次:《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第三次是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注意:前两次是由于外来侵略造成的,第三次是属于内政问题。
3、建国后对台政策:
A.(毛泽东时代)建国初:要武力解放台湾; 50 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以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C.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指导思想)
4、改革开放前,海峡两岸关系:敌对隔绝
5、改革开放以后,哪些措施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变化?(时间、事件、意义)
时间 | 历史事件 | 内容或意义 |
1979年 | 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 | 走向缓和 |
1987年 |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 打破隔绝状态 |
1990年 | 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 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
1991年 | 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
1992年 |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 |
1993年 | 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 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05年 | 胡锦涛会见连战 | 内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意义: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
2015年 |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对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祖国统一是历史潮流,台湾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
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分裂祖国活动注定要失败。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5、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阻挠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
1、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2、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难点: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针对台湾问题,而最先实践是在香港
2、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下,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表现: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实现“三通”。
第十五课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的表现:①由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的转变。②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3、海军:(1)部队建设:①第一支海军部队: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装备建设: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兵种建设:①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4、空军:(1)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2)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强军改革: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指挥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十六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P81):
1、建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3、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①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交。②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首次确认):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万隆会议的召开:(1)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3、“万隆会议”的意义: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地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十七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的原因:美国: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改善中美关系,可以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中国:改善中美关系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建交过程: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6、中美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到邦交正常化,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7、影响外交的因素:国家利益、国家性质、综合国力、国际形势
二、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外交策略:(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外交成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第十八课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1)成就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航天成就(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3.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4.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5.改革开放前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6.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十九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表现
改革开放前 | 改革开放后 | |
衣 |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
食 |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 | 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
住 |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
消费 | ||
结构 |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3.交通运输的发展:(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2)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4)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5)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4.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信事业: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2)互联网: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5.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篇五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④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⑤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⑥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⑦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⑧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内容:①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开国大典的意义:
①(对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对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49年3月23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1951年
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战争原因:
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a、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干涉内政
b、美国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c、美国入侵台湾海峡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支持。
2.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10月25日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国际主义和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5.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
6.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① 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 ③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中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10月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953年7月
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第三课
土地改革
1.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4.本次土地改革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5.土地改革的意义:①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②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
除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9年
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1.“一五”计划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一五”计划原因: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一五”计划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一五”计划成就:
类别
成就
类别
成就
工业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
桥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到1956年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公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铁路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工业基地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原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有如此成就的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人民建设热情高涨、苏联大力援助、土地改革作了准备工作
4.“一五”计划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巩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6.制定《宪法》的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及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7.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3年~1957年底
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第五课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分散经济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进行农业改造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4.进行农业改造的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进行农业改造的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6.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7.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法: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8.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9.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10.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
事件
1953年至1956年
进行农业合作化改造
1954年至1956年
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召开背景:①(国内)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②(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
2.中共八大内容(正确指导思想):
①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中共八大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探索中的失误表现在:“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5.提出“总路线”的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着。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6.对“总路线”的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②(消极)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7.错误思想指导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8.“大跃进”表现在工业和农业上。存在的问题是: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9.人民公社运动存在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
10.“左”的错误是指过分激进,脱离实际。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11.这次错误思想指导的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失误原因)是:①对国情分析不够
②缺乏建设经验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12.出现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错误发动
② 自然灾害
③ 苏联背信弃义。
13.中共八大后时间的建设成就:① 主要工业产品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② 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③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模范人物主要 有:
“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精神、坚强意志)、“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14.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56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9年~1961年
三年困难时期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错误的继续,加引号表示这不是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
2.“文化大革命”原因:
①对党内、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
②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
③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④根本原因:“左”的错误没有及时彻底纠正,使其不断发展而导致。
3.“文化大革命”目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动者:毛泽东。
4.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重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也和他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5.“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反对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的运动。这次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文化大革命”性质:这是一次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文化大革命”危害:①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下降
②政治上全国**
③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④科教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8.“文化大革命”启示: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对阶级斗争做科学分析,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9.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
1967年2月
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进行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
1966年5月
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第八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①人们要求纠正“文革”错误
②中共中央提出“两个凡是”方针,阻碍纠错(直接原因)。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错误,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
①“文革”十年积累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左”的错误
②“文革”结束,社会趋于安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①(思想)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原因:①从这次大会开始,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拨乱反正
②改革开放由这次大会拉开序幕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以这次大会为起点
④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大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的。
9.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
①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他恢复名誉
②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平反 意义:调动了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他们精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10.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全国人大立法:
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11.本科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1977年10月
中国恢复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1978年5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82年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
第九课
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对内改革的表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表现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作用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表现: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①+②使企业活力增强,③使职工积极性提高。
5.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6.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
近现代开放区别:近代国家无主权的被迫开放,现代主权国家的主动开放。
7.对外开放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8.对外开放区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特点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沿海经济开放区由北向南依次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厦漳泉三角区、珠江三角洲。
10.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实事求是。
11.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80年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
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第十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邓小平为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1>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
改革开放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3>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
“南巡”讲话:
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6>
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7>
中共十五大: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四项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是: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3.党的十二大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党的十三大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指:第一步——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7.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原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8.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9.党的十四大内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0.党的十五大内容: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的三次巨变:辛亥革命(孙中山)——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13.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1.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实行的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于1954年开始实施。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联系,在近代以来的共御外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同时,这也是新政权巩固的需要。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
2.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的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西藏地区发展实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新藏、青藏、川藏公路通车;
1959年~1961年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如今的五大牧区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
3.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政府重视、给予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后,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被割占史实: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地区;1898年租借新界。
澳门被割占史实: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进入;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居住权;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侵占凼仔岛、路环岛。
2.“一国两制”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目的是维护祖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内容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政策合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港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收回港澳地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党、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武装解放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平解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八项主张
——→(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国家分裂法》
2.台湾问题的由来: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对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割让给日本,1945年回归祖国。
3.两岸关系的改善:①
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②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③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④ 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⑤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两岸交往密切的表现:台湾来大陆探亲的人数增多、两岸经贸联系加强、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协会海基会联系密切、连战、吴伯雄、宋楚瑜访问大陆
两岸频繁交往的影响: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利于国家统一。
4.两岸实现如此频繁交往的有利因素(条件):
①
实现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迫
②两岸有共同的血源、文化、血浓于水,密不可分
③
中国国力和地位的提高
④ 一国两制得到国际认可,正确的对台政策
⑤
港澳回归提供成功范例
⑥
《反国家分裂法》提供法律保证
⑦
台湾政策松动,调整“三不”,海基会成立,与海协会交流
⑧
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第十四课
钢铁长城
1.海军的发展:
①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
到70年代,建立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③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④
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⑤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活动范围遍及全球
海军发展的变化:① 从无到有 ②
从没收敌军战舰到自我研制 ③
从小舰艇到大舰艇发展
④ 从科技含量低到高科技配备发展 ⑤
从单一舰艇到多兵种发展
说明的问题:① 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海防 ②
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 ③
科技对军队发展很重要
④ 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
2.空军的发展:①
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
②
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辉煌战绩
③ 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制造了多种机型
④ 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新型飞机,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海军、空军发展的共同点: ①
由弱变强 ②
科技不断应用于军事 ③
自主研制的武器不断增加
3.导弹部队的发展(担任核反击任务):
①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②
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
③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
④
改革开放后,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4.发展国防力量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 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
震慑反华势力,维护国家领土
国防力量发展的原因:
①科研水平提高,科技人才勤劳工作
②
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③ 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重视
④
国防的需要,面临帝国主义包围封锁
⑤
吸取长久以来历史经验教训
⑥
实行科技强军的战略
国防力量发展的意义:
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
有能力保卫祖国领海、领空、领土的安全,巩固了国防
③ 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④ 进行独立平等外交的基础
⑤
综合国力的组成,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
⑥
为建设发展提供和平环境,带动科技经济发展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强军之路的保证 ②经济发展是国防的物质基础 ③
强大的国防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如此外交政策原因:①
和平是历史的主流,时代的主题
②
中华民族是一个天生爱好和平的民族
③ 要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
2.建国初期严峻的外交形势: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3.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打破了孤立,巩固了政权,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恢复经济。
4.1953年底,我国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①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 指导中国处理外交关系,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③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6.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主题为“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邓公共同关心的问题”。
7.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同”指遭遇相同(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面临的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异”指社会制度不同和意识形态不同。
“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了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万隆会议意义:①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②
形成万隆精神。
8.1954年4月至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十六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①
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②
1971年4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乒乓外交)
③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④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的意义:
①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出现于中国建交的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③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④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鼓励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
③希望进入中国,获得经济利益
④中国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⑤牵制、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⑥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中美关系正常化意义:
①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推动建交热潮 ②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②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提高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条件:① 第三世界的崛起支持 ②
中国国力增强,地位提高 ③成功的外交政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①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
带动了建交,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的原因: ①
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②
国际形势的变化
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会议召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外交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APEC会议的成果: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上海共识》,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5.我国有如此外交成就的原因:①
新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②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
针对国际形势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我国有如此外交成就的意义:开创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了国内的发展、维护并推动了世界和平。
启示: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努力提高自身实力,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创建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核政策: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此后我国多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成功完成一箭三星发射,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将卫星收回地面。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006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2008年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并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的太空行走。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于2001年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它不仅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也是规模空前的移民工程。
2.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王淦gàn昌、王大珩héng、杨嘉墀chí、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在当月批示,形成《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形成“863计划”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中国要追赶世界先进科技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
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
3.我国有如此多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原因:
①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支持 ②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人员的努力、奉献精神 ③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着增强,经济不断发展提供基础 ④
教育事业进步培养大量人才
4.科学技术促进国防的发展,国防的强大保障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第十九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198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邓小平提出,为新世纪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4.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所得成绩显着: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5.1989年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首倡并组织实施了一项募集海内外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公益事业,称为“希望工程”。第一所希望小学是安徽金寨县南溪镇的希望小学。
6.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指出“三个面向”,新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
“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内容,弘扬民族道德精神。
3.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历史剧《武则天》(郭沫若)、长篇小说《红岩》、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话剧《茶馆》(老舍)、短篇小说《班主任》、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冬天里的春天》、《李自成》、《东方》、《将军吟》、《芙蓉镇》。
优秀的艺术作品有:故事片《大决战》、电视剧《日出东方》、故事片《林则徐》、故事片《开国大典》、故事片《抉择》、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4.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5.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乒乓球开始赢得世界的瞩目):
①
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②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这是中国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③
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三大球比赛中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
后来又创下世界大赛中“五连冠”的空前纪录。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选手在历次亚运会上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⑤
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健儿在第36届世乒赛上夺得全部比赛的冠军和各个单项的亚军。⑥
第27届奥运会时,中国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三。第29届奥运会时,中国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一。⑦
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子体操队获团体冠军。⑧
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2001年申奥成功(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⑨ 1982年,李宁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获得六枚金牌。
称我国是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原因:
①群众性运动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开展
②新中国成立后努力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③综合国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举世瞩目。
5.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原因:
①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实现改革开放,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呈现出崭新的历史面貌。
第二十一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迁:①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 ②
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②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
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严重不足,部分未解决温饱
吃饭问题得到解决,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
居住条件较差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行
交通条件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快2、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4、就业制度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统包统配”→“铁饭碗”
(改革开放后)就业渠道拓宽,自主选择职业 →
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
5、社会保障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
社会保障改革的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完善并保证了社会成员的生活,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7、实行票证供应的原因: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
实行票证供应的目的:缓和供应紧张,保持物价稳定。
取消票证供应的原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物资丰富,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6.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六
八年级的同学们是要学好历史知识,这是离不开对历史知识的总结的,下面由 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1、英国因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成为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殖民国家。
2、因中国鸦片泛滥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若听任鸦片走私泛滥,数十年后,中国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3、1838年底,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4、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将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5、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主持译编《四洲志》。6、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序幕。7、1842年8月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求和,同英国签定《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等。
8、《南京条约》的后果: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 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9、《南京条约》的影响:从《南京条约》开始,再随后的百余年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再割地、赔款、丧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10、1856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修约”,蓄意制造事端,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北犯天津,进而长驱直入北京,迫使清政府两次签定不平等条约,时人称此次事件为“神州赤县自古未闻”的惨祸。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二11、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恣意烧杀抢掠,纵火焚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1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稍后一段时期内,沙俄共掠夺中国华北与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9世纪八十年代,《伊利条约》以及其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
1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洪秀全发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攻下南京。1860年太平军在宁波、慈溪及上海等地痛击“洋枪队”,取得了多次胜利。1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浪潮,美、日入犯台湾,英、法进窥云南、广西,俄、英侵凌新疆、西藏。一时间,边疆警报频传,狼烟四起。15、1865年,在英、俄支持下,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政权,随后新疆地区出现复杂混乱的局面。16、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粉碎了俄、英分裂并进而吞并中国西北的阴谋。17、1880年清政府特命曾纪泽为出使俄国的钦差大臣,与俄国举行谈判。1881年,中俄签订《伊利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9、1894年,朝鲜内部发生民变,清政府应朝鲜国王请求派兵如朝,“代平内乱“。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趁机出兵朝鲜。并蓄意挑起中日战争。战火从朝鲜牙山、平壤一直延烧到中国本土。这一年为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0、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率舰全速冲向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于200余名将士壮
烈殉国。此战后,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三21、1895年初,日本海、陆两路攻陷威海卫海军基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2、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命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 约》。条约规定:
一、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
二、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
三、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等。
23、《马关条约》的影响:是《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4、“三国干辽”: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引起了德、法、沙俄的不满,在三国强力干涉下,日本被迫“还辽”,中国则付出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款”。
25、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也由此开始。
26、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政治性条件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增设银行,加紧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7、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开了列强争占“租借地”的恶劣先例。28、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至此,今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的中国领土全部沦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先是,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接着,又通过1860年的《北京条约》,将香港界址拓展至九龙;随后,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又以“租借”形式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全部划入香港地区,进一步扩大侵占范围。“租借”自1898年7月1日起,为期99年。)
29、义和团运动:首先开始于山东,一开始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之后,清政府下诏“剿灭团匪”,义和团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宣告失败。
3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英、法、俄、美、德、日、意、奥等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四
31、《辛丑条约》:1901年(农历辛丑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美、德、日、意、奥、西、荷、比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一、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二、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三、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四、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由各国派兵常驻;
五、改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2、《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这是一个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洋务派”: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员,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34、洋务派代表人物:在中央有恭亲王奕,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相标榜,掀起了洋务运动。35、60年代初,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开始兴办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建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36、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
37、洋务派的进步性: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8、“公车上书”:1895年5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与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39、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印行书刊,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务报》、《湘学报》、《国闻报》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40、“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这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
一、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法,澄清吏治;
二、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
三、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初中八年级历史试题07-14
初中八年级历史复习计划08-21
初中历史八年级教学工作计划06-24
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10-17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12-01
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07-20
初中历史知识讲座08-16
初中历史提纲重点知识点06-22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整理09-28
初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点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