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中学田径教学(精选11篇)
1.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一
江门市港口中学 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报告
2009年6月3日
受江门市教育局、江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派,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组8人于2009年6月1日至3日对江门市港口中学进行了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组根据《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开展评估工作,听取了李国锐校长所做的学校自评报告和蓬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新国同志代表办学单位所做的推荐意见,查阅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召开了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座谈会,听了28节课,察看了第二课堂活动,对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专访。对照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全面考察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形成对江门市港口中学教学水平评估的初步意见如下:
一、基本评价
港口中学是江门市蓬江区属的一所初级中学,创办于1988年,1999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现有25个班,学生1255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52人。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校园人文气氛浓厚。
学校历经艰辛努力自我发展,实现了从借校上课到新建校园、从“一楼学校”到现规模扩建、从市一级学校到省一级学校三大跨越。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遵循“崇德、尚能、恒信、笃行”的校训,秉承“以人为本,培养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质量立校,情感育人,科研促教,特色创优” 1 的办学思路,形成“育人情感化,校园数字化,健身群体化”的办学特色,实现了从城郊学校向都市学校再到现代化、信息化学校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的教育手段,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评为“ 广东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单位”、首批“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示范学校”、第三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东省“绿色学校”、首批广东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建特色校园
1、更新理念,人本管理。
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树立“以生为本,培养特长,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力创教学特色”为指导思想,通过两“提高”、两“狠抓”、“凝心”工程等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教学行为。学校还充分利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摄影比赛、演讲比赛、舞蹈比赛、合唱比赛以及社区、社会团体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使教与学和谐发展,形成了“团结、勤奋、文明、创新”的校风。
2、健全制度,共谋发展。
学校重视新课程改革与常规教学管理,制定了《港口中学课程改革方案》、《港口中学教职工工作岗位责任制》、《港口中学考核评价制度》、《港口中学教师绩效奖励方案》、《港口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港口中学课堂评价指标》、《港口中学考试制度》、《港口中学学籍管理制度》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证课程的落实。学校还采用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多元化评 2 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辅导、教研等环节进行量化考核,以打造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使学校、教师、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3、挖掘资源,彰显特色。
学校在按《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树立开放、融合、发展的课程观,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实施课程目标。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当地资源先后开发了《寻找侨乡的名人》、《校园网球》等校本教材。同时还积极推进校本教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被评为“广东省首批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示范学校”。2006年学校在江门市“初中教育质量年”工作例会上作了题为“巧借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全过程”的经验介绍,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省、市、区、校多个课题的研究,全面推动整体发展,取得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不断强化教学保障,设备设施达到先进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速教师能力提高。
一是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学习活动,形成“为人师表,爱生爱岗,乐教善教,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范。二是完善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实施 “名师工程”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师徒结对、新老挂钩”等形式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五年成为骨干,八年能当学科带头人”。三是开展“互听、互评、互学、互促”和“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加强与校外交流,加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四是狠抓课题研究,积极实施科研强校。
2、完善学校设备设施,改善办学环境条件。
近年来,学校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累计投入1000 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征地9亩兴建一栋335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增加了电脑室、3 图书馆、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以上的功能室和所有的课室配齐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和数字广播系统,满足了各学科教学需要。学校拥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网球场1个,羽毛球场7个,体育馆1个,大厅风雨活动室1个,兵乓球室1个,有标准3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1个。图书馆藏书共45430万册,生均35册;各科教参1200种、工具书1326种,阅览室对学生开放超过10小时/周。学校设备完善,设施先进,能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
3、重视信息技术配臵,强化现代辅助教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有100兆主干校园网,有10兆互联网出口,多媒体网络教室8间,多媒体电教平台28个,TCL计算机室1间,移动PC计算机室1间,多功能阶梯室(综合电教室)1间,软件制作室3间,电视编辑室1间,视听阅览室1间(图书馆),音像教材库1间,各学科电教室2间。其中8间多媒体网络教室,每室设有一块VCM互动式电子白板、一台2500流明亮度的实物投影仪、一套中控电源控制讲台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全校共有585台电脑,每位教师都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全校教师都参加了计算机应用全员培训,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非常高。
(三)重视科研引路,优化教学过程
1、直面学生实际,优化情感教育。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港中学生后进面大,不少学生基础不扎实、自信心不足。针对学生实际,学校从2001年开始“情感教育研究”,致力开展“以情感教育为载体,优化管理为纽带,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员育人为根本,促自主转化为目标”的课题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三年来,该校在重点抓好情感教育研究的同时,努力构 4 建了学校德育“四化” 新模式(科研化、网络化、常规化、活动化),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创了学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2、开展校本教研,引领专业成长。
港口中学十分重视教师个人创新与集体智慧的有机结合,要求各级各科备课组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四备四定五统一”,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使用资料、统一考核。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运用快答器定期开展教学情况调查,并及时向老师反馈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意见。每学期组织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及外出参观学习等教研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公开课,课后评议,写成书面材料,记入教研活动记录,学校教研室每学期对科组工作进行量化考评。通过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课题研究,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3、落实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港口中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严、精、实、活”的教学风格。“严”就是严格从教,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检查。“精”就是上课目标明确,精讲精练,作业适量。“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把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等环节落到实处。活: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两者相结合。通过这种教学管理,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次教学质量评估,我们听课28节,其中优良课(25节)比例89.3%,优秀课(10节)比例35.7%,令人满意。
(四)现代信息特色突出,教学效果提升显著
1、现代技术整合高效,教学科研逐步优化。
港口中学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学校在七、八、九年级共开设了六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验班,配备300台带液晶显示的高配臵电脑,学生每人一台,进行中、英、数、政、史、地、生、图、音等九个科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改实验。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电子白板和宽带网。95%以上教师能熟练制作课件、使用电脑和电子快答器。现代技术为教师自主建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主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两天评估组的听课情况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比较合理,教学效率较高,教师建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意识较强,学校的教学科研过程各环节正在逐步优化。
2、成长平台形式多样,教师群体争先创优。
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港口中学以信息化特色为抓手,搭建 “师德”、“充电”、“名师”、“接力”、“互动”、“专训”、“辐射”七大平台,并通过六次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有效提升。近年来,学校共培养出3位省级优秀教师,1位市级优秀校长,1位“侨乡师德之星”,还有31人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科研工作者,13人被列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被列为市“百千万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有15人次在省、市级教学比武中获奖,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脱颖而出。10人获得全国省市区学科公开课、说课、班主任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3人被聘为江门市兼职教研员,1人被聘为江门市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80%教师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的研究,承担这些课题的骨干教师近60人,已完成结题的“十五”国家省市级课题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子课题3个,省级2个,市级 6 2 个。申报结题省级课题1个,新立项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各1个。一批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茁壮成长。
3、科研促教提质量,情感育人结硕果。
学校贯彻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以生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科研促教和情感育人,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梁荣锟同学荣获市直中考状元和数学科状元,两位同学获市直中考第3名和第四名。近三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数占初一新生的比例分别为98.7%、97.7%、99.2%;考上省一级以上高中的人数占初一新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1.8%、31.4%、50.2%。学校成立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有81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07人次获省市级奖励。其中文化学科竞赛类: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有39人获奖;全国数学竞116人获奖;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9人获奖;全国初中化学竞赛7人获奖;江门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7人获奖;获音乐、美术、体育竞赛个人奖励的有97人次。学校田径队在2005年、2006年江门市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总分分别获第三、第六名;2008年江门市蓬江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校在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先后被评为“ 广东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单位”、首批“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示范学校”、第三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东省“绿色学校”、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二、发展建议
1、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评估标准二级指标 “教学研究”8分,“教学实施”16分,这是 7 有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中“教学研究”中明确规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提出课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取得研究成果,并在推广应用中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自评说明中也有表述,但学校能提供支持 “教学研究”的材料还不多。所以,建议学校创新校本教研方式,加大应用性教学研究的力度,研究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等。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2、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每个学生发展创造条件。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评估标准之一,学校自评报告中也少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嫌薄弱。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建议学校以课改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和信息化优势,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施,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质量特色两手抓,争创优质品牌学校。
短短20年的艰苦奋斗,学校已完成了从城郊学校向都市学校再到现代化、信息化学校的跨越,实属难能可贵。建议学校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强化特色发展,要特别突出地把抓课堂教学质量和校园信息化特色结合起来,将网络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多元互动等方法引入常规课堂,使新课程理念内化为常态的课堂教学。另外,学校要抓基础,抓常规,抓落实,抓养成教育,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学校有了质量和特色这两块金字招牌,港口中学就是一所当之无愧的江门市一流品牌学校。
三、评估结论
对照《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评估组认定江门市港口中学达到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标准要求,并按程序报江门市教育局、江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审批。
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组 组 长:李开良 副组长:何勇涛
组 员:伍结弟、李荣晃、郑钰玲
汪长勇、李满棠、蒋 恒
2.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二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基础的项目,它的形成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田径教学要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田径是传统的竞技项目,是可创性强且健身价值高的健身项目。大多数学生应该将这项运动向着健身方向发展。因此目前中学田径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并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我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力求趣味
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和开发上应极力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把内容的趣味化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田径运动项目简易化、游戏化、趣味化是改革和开发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三、田径教学凸显理性
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技术动作,对学生“懂不懂”关注得较少,无法帮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的原理,达到“懂与会”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长跑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长跑的价值与有氧运动的特点,教会学生利用长跑制定运动处方,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各教材化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的特点。在教材化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等因素。只有学生爱好的内容,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地学习;只有学生喜欢的形式,学生才会投入;只有学生能够完成的动作,才能带给学生成功与快乐。在教学的组织、评价等方面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材化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进行,实现校本化,体育教师根据目前各学校的体育设备状况、地区文化、体育传统具体地选择田径教学内容;教材化要体现出教师教学艺术的个性化,让教师的能力得到发挥,在教材化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敢于想象、敢于尝试、敢于创造,充分发挥个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教师之间还应通过交流与总结,最终实现以不同的形式完成共同的目标。
四、采取分层田径教学
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在课堂上我们可根据他们的起点、水平与能力进行分层次、分级和分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练习小组,这样能够使同一层次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起练习,水平低的可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水平高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五、构建科学测评体系
由于田径本身就是一项传统的竞技项目,因此中学田径课的成绩评定与考核基本仿用竞技方式。如教几次三级跳远就采用竞技体育规则考核一般学生,将高水平运动员比赛的做法用在中学生身上。这实际上是考核中学生的竞技能力水平,混淆了教学成绩的考核与运动成绩的测量两种不同的事物。而体育成绩的考核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准,学生跑得越快,跳得越高、越远,投得越远就得到越高的分数,以达标率作为评价体育教师能力与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标准。显然这种评价标准已经偏离了体育的目的,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不利于田径教学的开展。我们无意贬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价值和作用,但不能达标至上,否则必然会导致测什么就练什么,测完后不知学了什么和练了什么的应试现象。加强对学习、锻炼的独立性、创造性等的评价,并注重评价的原则、指标、内容、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将有助于田径教学的和谐健康发展。
3.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 篇三
关键词:中学;田径教学;对策
一、高中田径课教学现状
1.两极分化
初中体育受中考加试体育的影响,只对学生进行田径应试教学,高考不加试体育,加之田径单调枯燥,在体育课上的比重逐渐萎缩。
2.观念不清
田径是以走、跑、跳、投等运动形式所构成的锻炼身体的运动手段,是按特定规则进行竞赛的运动项目。利用田径的基础练习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评价不科学
田径科目的成绩是以学生考试考核的绝对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制度抹杀了学生的努力程度。
4.投入不足
现阶段中学在体育课教学上投入远远不够,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田径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田径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
2.运动技能
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
3.身体健康
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4.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
5.社会适应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三、相应对策
1.明确目标
中学田径教学的目标要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开展。在发展自身运动能力,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获得成功感,具备控制好个人情绪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进一步扩大对整个社会的体育与健康问题的关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2.改革内容
田径运动的小项目多,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男生)、掷实心球和掷垒球等都是田径教学内容,如果要学生都掌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取舍?我觉得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
(1)健康第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田径课应该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的。因此,我们要从大量的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中去选择那些能有效锻炼学生身体,并增加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项目和技术动作来作为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2)寓教于乐。田径技术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的心理需要,这往往造成学生对田径技术教学的厌烦情绪。因此“寓教于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老师在选择田径教学内容的时候进行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将原本单个的技术动作编排组合成为新颖的、有趣味性的综合练习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3)简单易行。在田径教学中贯彻这个原则,一是在具体的动作技术上进行简化,降低难度,动作的形式和结构要符合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该是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另外就是在具体的规则上进行简化,降低难度。
(4)循序渐进、中学田径课教学中,基本技术是基础。没有正确的技术很难发展体能,甚至可能导致伤害事故。体能较差又会影响技术的掌握,技术和体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技术来帮助学生提高体能,等体能提高了进一步提高技术的要求和规格。在中学田径课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
3.改进评价方式
高中田径课运动成绩考核是考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田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运用田径手段锻炼身体的热情,达到提高技术、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考核也为老师总结和改进田径课教学提供有效依据。我认为目前的评价方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地区、各校应考虑各自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期开学的时候宣布考核项目和标准。
(2)安排一次摸底考试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定下正式考试时间,留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
(3)除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考试后得出运动成绩外,还应该有反映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出勤等方面的分数。
(4)正式考试前要充分动员,认真组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让学生能以最轻松的心态和最完美的身体状态来参加考试。
(5)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安排好辅导,动员优等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4.运用竞赛手段调动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学校每年要进行的秋季或者春季的田径运动会就是开展田径教学最好的方式。比赛场上激烈的竞争能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所以要做好田径运动会赛前的动员,以点带面,促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调动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另外,班级内部、班与班之间的一些田径类项目的比拼,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5.学校应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强学校相关领导对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视程度
在学校领导思想中建立正确的体育课程观念是学习好的一个动力而非阻力的概念。要走出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拓宽领导的视野,从而促使学校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同时也促进了田径的教与学。
以上是本人多年来的一些想法,供同仁参考,不妥之处望多指教。
4.中学田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 篇四
一、田径多元化教学模式——趣味性
心理学家指出:只有对某项事物充满兴趣,才能在活动中对其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给予优先关注。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在中学田径课上,只有学生对田径课表示兴趣和关注,才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探索中,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趣味性田径教学首先要在组织形式上进行丰富,中学阶段学生精力充沛,有着强烈的进取、比拼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丰富田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在百米短跑练习中,单纯的跑步比赛形式较为单调,教师可以将百米短跑改变为接力赛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累积积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期、持续而富有竞争力的比赛项目,随着比赛分数累积的不同, 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会更为高涨。教师可以将接力赛积分划分为一周、一个月、两个月等不同时间段,达到某一时间节点时对成绩进行点评。这一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比赛、拼搏进取的集体精神, 同时短跑成绩也会明显提升。
二、田径多元化教学模式——适用性
田径运动是一项适合大众开展的体育运动, 它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对于运动场地没有严格要求。但是田径运动本身对体力要求较高,不断强调身体的持久力,还强调动作的爆发力和平衡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男、女学生体力差异,制定出具有适用性的锻炼项目。只有在体能差异上进行区分,才能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的教学特点。男生在体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爆发力和耐久力较占优势,而女生虽然在体力上稍逊于男生,但是在肢体灵活性和运动技巧方面则占据一定优势,教师应当根据男、女学生的体能差异,在田径教学中充分体现适用性和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根据男、女生体力差异,在日常锻炼中应当实施“互补”方案,例如男生应当强化身体协调性与柔韧度练习,可以侧重于跨栏跑、撑竿跳等项目; 而女生则需要强化自身爆发力和耐力,可以侧重于练习推铅球、三级跳远等项目。只有突出田径教学的适用性,才能使学生在日常锻炼中取长补短,实现田径成绩的稳定提高。
三、田径多元化教学模式——参与性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过程, 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并汲取消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教学中来,才能实现田径课的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设计田径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田径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科目是跨栏跑,不少学生最怵头的也是这个项目,所以在训练中不少学生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而参加训练的学生,也多有应付心理。久而久之,跨栏跑就成为田径课的一大难点。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这项活动缺乏参与热情, 而教师要根据学生反应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在跨栏跑练习中,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跨栏高度,保证全班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本训练。 在多数学生掌握跨栏技巧后,教师可以开展“我与刘翔比一比”活动,对每一个学生的跨栏成绩进行记录,学生成绩稍有提高,教师就要表示肯定, 并鼓励学生说:“你离世界冠军的成绩又少了xx秒。”一般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参与跨栏练习的积极性也更高涨。通过任务的细化分解,学生的参与性普遍提高,对田径课怵头的心理也会明显改善。
四、田径多元化教学模式——灵活性
传统田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对技术性动作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然后教师会对学生的技术动作打分。这种生硬而单一的示范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而过分注重整齐划一。在田径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应当充分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进行田径学习。
例如在竞走教学中,学生在摆臂动作练习中往往掌握不好频率,正确的摆臂动作能够维持身体平衡,对步频、步长起到调节作用。教师如果直接示范正确的摆臂动作,学生在观察学习后改正效果并不明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模仿学生错误的摆臂动作。教师在进行错误动作示范时,学生多数会哄堂大笑,但是冷静观察后,会很快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动作矫正非常快而明显。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灵活的“反向式”教学不但增加了教学趣味,而且也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师生积极互动,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5.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五
一、多元田径教学概述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田径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素质,能够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技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中学生的锻炼能力,通过田径运动,能够使中学生身心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田径教学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根据田径项目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积极性。一是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开展相应的训练。如短跑、小组跑、接力训练、跳远等,通过充分利用小场地来达到田径教学的根本目的。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进行训练。如果场地有树木等障碍物,可以开展越障碍跑、“S”形穿插跑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还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二、当前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培养。在中学田径教学中,往往只是重视体育成绩,而容易忽略田径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如果只是注重学生是否跑到了一定的速度,是否跳到了一定的高度等,就容易忽略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另外,就是盲目地追求破纪录。在开展体育运动比赛的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而一味地要求学生破纪录,从而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伤害。二是注重比赛结果,轻心理辅导。单纯地采用竞技方式,虽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也容易让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当学生遭受失败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让学生获得比赛的胜利,对学生身体可能受到的伤害也不注意,对学生缺乏科学的心理指导。
三、中学体育课堂多元田径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
1.增加内容的多元性
如果仅仅针对单一性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就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无味,因此,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渗透,以此增强田径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一是对既定内容进行多元化处理。教师可以将跑、跳、投相互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处理,就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适应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从而更大可能地增强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渗透,尽可能地增加多种田径运动项目。譬如可以在一节课内将100米跑、接力跑、跳高等整合起来,但是整合教学内容也不宜过多,一般以三种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又能够确保教学主题的集中性。 二是加强对多元项目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相关田径运动项目的整合,使其成为新的运动项目,这样既可以避免项目过多而分散精力,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新奇感,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将跳高与短跑进行结合,在每隔50米的地方设置一个跳高点;也可以把跳远与短跑结合起来,让学生每隔50米跳一次远;还可以将短跑与弹跳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短跑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特色器材的开发与研制,如对接力跑器具和投掷器材进行研制,要尽量避免器材对学生的意外伤害。在进行内容多元化处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教学项目多而杂,还会因此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各种田径知识与技能,更要加强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有效融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能极限。
2.从方法上进行多元化处理
从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来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很容易影响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一是增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在对多元化教学内容进行利用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地增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以此减少体育运动带来的疲劳、疼痛等方面的体验。通过增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可以掩盖这些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田径运动的趣味性掩盖运动带来的痛苦。譬如,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将球类游戏、接力游戏等引入田径教学中来。二是引入其他体育项目。譬如可以将体操引入教学中,可以播放健美操音乐,在优美的音乐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将竞赛性比赛项目引入田径运动教学中,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好胜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课堂多元田径教学方法是针对当前教学现状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将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内容引入田径教学中,从而改变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问题,以此增强田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此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将比赛法、心理辅导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中学田径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六
【关键词】 分段注意教学;中学;田径;措施
在开展田径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分段注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然而传统单一死板的中学田径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重视起田径教学,教师只是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自由活动,学生对田径运动也只是仅仅了解一个大概而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运动技巧。为了让田径教学充满意义、充实,本文就如何在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分段注意教学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增加与学生的交流,细致安排上课环节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情况等,然后综合这些因素合理安排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环节,这样的体育课堂才具有针对性。此外在学生身体状况的适应范围之内进行田径教学和体育训练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找到快乐。
例如:在学习《投》这个项目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使用铅球进行练习,由于铅球的质量重、惯性大,因此学生在没有把握技巧的情况下不能灵活使用铅球,甚至会发生受伤的突发状况,这样不仅威胁到学生的生命,而且会扰乱课堂秩序。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之前在不使用铅球的情况下向学生讲解动作分解,让学生先掌握扔铅球的技巧;然后,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扔沙包巩固已经掌握的技巧;最后再让学生拿起铅球练习,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让学生逐渐适应运动量,有利于科学的训练学生的田径。
二、设置小组合作制度,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在学生刚刚学会一项新的田径技能之后,教师要先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性格特征、活跃程度将学生进行有机分组,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合作纠正组员不规范的动作,从而让同学之间相互提醒、共同进步,同时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之后,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其中的重点、要点。另外,部分学生又羞于问教师问题,同时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解决每个人的问题,因此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每位学生可以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可以实践,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田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三级跳远》这个田径运动的时候,学生需要把握许多动作要点和跳得更远的诀窍,教师只能交给学生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熟悉、掌握,因此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巡视,首先要解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以提高讨论效率;其次,避免学生借这个混乱的局面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以维持讨论秩序;最后,要了解学生的讨论进度来决定小组讨论结束时间以节约课堂时间。
三、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体育教师也要学会巧妙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课前搜索相关的小视频、动作分解分析图、图片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氛围。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被学习包裹的严严实实,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动力而仅仅将学习当作是一种任务,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不利于田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然而教师也要注意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播放视频,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重心和学习方向。
例如:在学习《110米跨栏跑》这个田径运动项目的时候,学生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感,认为这是一项很难的运动,因此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从而导致了极低的课堂效率。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播放刘翔在奥运会中破纪录的视频,通过这个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在刘翔夺冠之后的一种喜悦感和自豪感,然而激发学生一种学习的欲望。只要学生想学,就会集中注意力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网络的弊端,不能出现学生以看奥运视频为借口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计算机面前,这样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课下交流从而达到“今日事,今日毕。”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设置固定的时间进行线上交流,不能让学生毫无节制地使用电脑,教师也可以让家长进行监督。
总之,分段注意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段,还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分段,教师要通过课前的仔细备课将课堂时间合理分配为几个教学模块,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地进行,不会显得课堂毫无计划、杂乱无章。希望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给教师在未来的田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注意教学模式以启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于振峰,赵宗跃,孟刚.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7.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七
1 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实施以后, 对于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新课改当中要求包括田径教学在内的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淡化技术”教学的要求, 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这与传统的田径教学观念有明显的差异。一些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 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要求, 将新课改的要求简单的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娱乐化教学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在玩, 而不是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田径学习和锻炼, 导致教学的形式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2 学生没有养成田径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虽然新课改强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强调在教学当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增强学生田径重要性的认识,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 但是在实践当中学生的兴趣并不高, 这是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的形式, 文化课程在升学当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比较高, 加上学生从小就没有体育锻炼的形式, 认为田径是不好玩、累、苦和单调的课程, 没有意识到对健康的作用, 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加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注重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和兴趣的培养, 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1.3 田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新课标实施以后, 田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矛盾, 一些教师在角色、思维和教学方式的转化上, 没有及时跟上新课改的要求, 导致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在田径教学当中, 一些教师只注重田径技能的传授,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次次的重复示范动作, 内容的选择没有考虑到中学生的要求, 在技术难度上甚至强调专业运动员的技术, 忽视了田径运动所应该具有的健康娱乐特性。在教学的方法上主要是以示范动作学习为主, 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教师是教学的重心, 产生了教学难、学生不愿学、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2 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新课改实施以后, 中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2.1 教师要转变田径教学观念
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 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目标下开展田径教学。在这里教师要明确在田径教学当中要达到“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 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 “淡化技术”的要求, 但是淡化技术不代表不进行技术教学, 不传授田径技术。实际上, 新课标当中非常重视田径教学, 将田径列为必修教材, 规定了18学时和1学分, 这是因为田径是一种强身健体最简便和一头小的手段, 通过田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全面的把握新课改的要求, 深刻的理解田径锻炼与学生健康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习惯对于中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将体育健康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教学当中, 既要重视理论教学, 又要重视动作演练, 既要安排足够的田径运动时间, 又要按照要求适当的进行技术训练, 让学生掌握基本田径运动知识。但是在教学当中, 要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细节性, 同时将体育健康的观念贯彻到教学、教育、学习和评价当中, 注重田径技术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结合,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知识,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2.2 帮助学生养成田径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良好的兴趣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开始, 在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当中, 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田径的兴趣作为重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要从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变为教学改革的主动参与者, 成为教学的运用和创造者, 灵活的向学生传授有关田径方面的知识。在这里, 可以利用偶像的力量, 帮助学生增强田径运动兴趣的。比如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播放100米、110米栏的一些比赛, 让学生体会到这两项比赛当中的激烈程度, 再结合博尔特等著名运动员的成功经历, 向学生传达“你们通过田径锻炼, 可能不会像他们一样成功, 但是能够拥有像他们一样的健康体魄”,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偶像的引导下逐渐的形成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又能让中学生认识到田径短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逐渐的参与到田径锻炼当中, 慢慢的养成田径锻炼的习惯。在这里,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田径趣味活动, 比如说50cm跨栏比赛、跑步踩球游戏等,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又能让学生在趣味性运动当中, 体会到田径锻炼的乐趣, 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的习惯, 教师的参与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2.3 不断改进和创新田径教学方法
传统的田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在田径当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 在教学当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给学生带来新奇、激烈的田径运动影响, 学生在欣赏跑、跳和投的比赛中, 教师可以降解一些运动要领、比赛知识等, 还能让学生在欣赏运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跑、跳和投技术的了解与领悟。此外,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赢得别人的认可, 在这里教师可以讲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学习动作要领, 彼此之间进行学习和讲解, 在自我表现当中领悟田径运动的知识和动作要领, 掌握教学内容。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素质, 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和完善, 对于某些难度高、技术复杂的项目, 可之作介绍, 让学生通过挂图、影像、书籍等途径对其只作了解, 懂得其基本知识和如何练习就可以, 其他运动技术可进行适当改造, 降低难度要求。在这里教师可以多运用一些比赛式、游戏式的教学方式, 比如说在铅球投掷教学当中, 教师可以划定投掷标准, 对于达到标准的学生, 可以让学校的美术班的学生, 奖励一张亲手画的素描画、水彩画, 或者由书法班写一张书法作品等, 这样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田径教学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 新课改对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在田径教学法当中必须把握新课改的要求, 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田径习惯作为教学的目标,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实现多样化教学,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宋淑芳.中学田径类项目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运动, 2011 (11) .
[2]苏卫民.浅谈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25) .
8.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50位,其中:男性34位,女性16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50余篇。
1.2.2 问卷调查及访谈法
对深圳市各中学体育教师50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形式,发放及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同时根据研究目的、内容和重点,对部分中学体育特级教师、深圳市教研员等专家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Excel2003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获取有效数据,并将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比较。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对田径教学内容的态度
2.1.1 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对《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
从表1中看出,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对《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了解程度较高,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1.2 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项目上的选择
从表2和表3的对比中看出,在被调查的50位教师中,大多数会选择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田径类项目作为自己教学内容,但球类项已经取代田径类项目成为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首选。
2.1.3 深圳市中学学生体质情况
表4表明,体育教师觉得田径教学对提高中学学生的体质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2.2 深圳市中学田径项目教学现状
2.2.1 田径教学设施
从表5中可以看出,深圳市各中学的体育设施能够满足田径课教学的需要。
2.2.2 室外田径课教学内容
从表6看出,教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除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如短跑、中长跑和跳远之外,还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2.3 田径课考核依据及目标
2.3.1 田径课考核项目及评定标准
访谈中得知,田径课考核项目主要是短跑、中长跑、立定跳远。从表7可以看出66%的教师考核田径项目时是参考国家标准。在评定学生田径课最后成绩时,运动成绩是否达标占90%,学生课堂表现占40%。说明现在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最注重的是学生的运动成绩,同时也兼有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
2.3.2 田径课教学目标
从表8中可以看出,教师在田径教学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田径基本技能的学习,对培养学生自身体育锻炼意识认识相对不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田径项目练习内容简单,重复动作较多,运动量较大,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在《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修的1学分修完后,大部分教师不会再选择田径类项目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球类项目已经取代田径类项目成为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首选。
2.目前深圳市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较为合理,能够满足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各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们对《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高,但是长期形成的体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3.深圳市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开展比较普遍,教师对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对田径竞赛的规则进行简化,使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多样。但是仍然有很多体育教师强调完整运动技术教学为主,教学体系的过于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3.2 建议
1.增加田径类项目在课程标准中必修内容的比重,增多田径类项目的课时,让课程安排更系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逐步提高自己田径类运动项目的运动水平和成绩。
2.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优化田径教学过程,实现以学生的活动方式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运动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考核的方式上要大胆创新。
3.充分利用田径项目使用场地的随意性和器材的简易性、开展教学容易的特点,设计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改变以往对田径课的传统思想,重新认识田径类课程的锻炼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深圳市50位中学体育教师在田径项目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高,但长期形成的体育教学观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球类项目已经取代田径类项目成为深圳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首选。同时发现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完整运动技术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简单的围绕着单元教学体系进行设计,使内容过于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是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深圳市,中学,田径项目,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川.信阳市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9.
[2]宋红毅.榆林市城镇中学田径教学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范乐思.开封市城区中学田径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4]吕雪松.对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0,(17):92-93.
[5]朱俊波,杨伯亚等.对重庆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Z1):48-50.
[6]高继祥,高斌.新课程标准下浙江省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分析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2):96-99.
[7]龚文全,李翔等.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151.
9.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九
一、初级中学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问题
新课标的的内涵是健康第一,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对于以往教师放羊式、主裁式的教学观念形成一定冲击。目前多数学校田径教师尚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也很难转变为服务者,对于运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构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还很少。
2学生兴趣问题
目前初级中学田径教学存在内容单一、场地器械不足等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另外,学生在田径课程上的学习多数为教师主导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问题
田径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在实践中有一定效果,但其教学主旨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多数教学只注重的技能的传授,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发散性、讨论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另外,田径学习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学习方式、思维也不相同,教师目前的教学还不能完全考虑到这类因素。
二、新课标对初级中学田径教学的影响
1教学理念与教材的拓展
新课标的理念是继承与发展,彻底摒弃之前田径教学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对田径教材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田径教材的选择可以依据推动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目的,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教学模式向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趣味与开发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2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新课标强调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科学化。它需要掌握学生体能和技能的情况,更好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考核目标因人而异,注重差异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田径考核中,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要对身体素质进行评价,又要对运动技能进行动态评价,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成果的有效性。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级中学田径教学策略
1注重原理认知
现阶段,中学田径教学多以传授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素质为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身体锻炼和田径原理的认识,缺乏对学习阶段影响学习因素的分析。因此,今后的田径教学,在传授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技能运动背后理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学习阶段影响技能形成的各种内外因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加深原理认知和对影响因素的修补来提高自身的田径学习水平。
2注重快乐学习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快乐感受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在没有等级和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心理安全,这种心理安全应该是快乐的。田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以组织者的身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学习的自由环境,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3注重参与学习
学生学习田径需要根据自己的方向,参与式地发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并能形成自己的学习问题,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路线,承担自己的学习后果。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和自我发展。
4注重意义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学生不仅掌握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更需要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体验与学习结合起来。只有学生在认识到田径学习与保持和增强自我有关,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径的学习活动中,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学习的认知。
田径教学是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颁布对消除教学中教师观念陈旧、学生被动学习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初级中学的田径教学,应注重原理认知,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参与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10.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十
田径在体育教学中一直是重中之重, 它几乎贯穿者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 其意义不言而喻。受西方竞技体育理论的长期影响, 大多数的体育工作者仍将田径视为竞技体育。这固然没有错, 然而他们忽略到学生们在进行田径运动时, 更看重的是该运动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而不是该运动的是什么 (本质) [1]。因此, 以竞技体育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话, 学生易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这项本可以作为提高学生体质的最适宜的运动潜移默化地被限制在仅作为考核学生体能的标准上了。加之, 有些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不准确, 原本可以充满趣味性的田径运动愈发显得单调而乏味, 学生也就对田径失去了兴趣。建国以来, 体育教学理论一直不断更新进步, 但有些体育项目的教学并没有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田径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一定的问卷调查数据解析, 希望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2 中学田径教学现存基本问题解析
2.1 大部分学生对田径不感兴趣
当前许多学校适应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潮流, 引入了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国外的许多体育项目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 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以及形式。而与众多体育项目相比, 如篮球、羽毛球、游泳、足球、武术等, 田径受欢迎程度较低。详见表A。
从上面的表格来看, 田径在学生中是不大受欢迎的。随着体育项目的丰富化, 挤占了田径项目的受众, 中学生可选择的多了, 对田径的关注度明显降低。田径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 属于“孤独”的运动, 合作的可能性较少。田径项目如一百米接力比赛虽然算是有交流的集体项目, 体育教师又往往很少举行。
为了摸清学生对于田径课 (以长跑为例) 的态度, 笔者也做了询问。为了更好地区分学生对于田径的情感态度, 笔者用了几个感情程度褒贬不一的词, 以便展示中学生的心理。如下:
从表B的数据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 热爱跑步运动的学生仅有8人, 喜欢的也仅有21人, 而且基本都是女生, 问其具体原因时, 大部分回答“跑步是最好的减肥方法”。不喜欢田径的人, 占总比例的70.33%。可见, 学生对于田径的态度在总体上较为排斥。
田径运动受到学生的反感是有众多缘由的。根据调查的结果, 笔者对其中最常见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对之进行解析。
首先是田径教材过于老套, 保守, 枯燥繁琐, 教师讲课过于单调。
对于田径的实用价值, 大多数中学生都能意识到, 然而由于教材在编写上, 过于重视其竞技的本质而相对忽略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再者, 大部分学生功课多, 学习紧张, 没有时间浏览本可调节情绪的体育教材。
其次, 许多学校开设田径课是建立在应对考试的基础上的。在应试教育的观念指导下, 教师上课便以提高学生的田径成绩为宗旨[2]。仍以长跑为例, 为了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教师一般采取让学生反复练习的形式,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部分学生体能较差, 在练习时总是以超负荷的状态在跑, 因而加深了学生对田径课的失落与厌烦。另外, 还有一些客观因素, 如冬天气候冷, 呼吸较为困难, 有些学生不好运动等, 这些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 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不足
笔者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校当前的运动场地是否够完善, 满足实际需要, 大多数认为学校的场地设施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 (见下表D)
由此可见, 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对于学校田径场地是持不满态度的, 认为其无法满足上田径课的要求。笔者到这些所调查学生的学校走动后, 认为学校并没有将运动场地的建设同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协调起来。所以, 容易出现十几个班级在共同使用一个操场。这就使得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无法进行正常的练习, 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一些新建立的不久和建校时间较久的中学里, 存在器材匮乏和器材老化的情况。新建的学校由于未能及时购买相关的体育器材, 许多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锻炼;而建校较久的学校则未能更新已经无法使用、陈旧的, 乃至有潜在危险的运动器材。
2.3 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与教学方法的僵化
新课标倡导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 部分中学体育老师未认真采纳, 依然采用旧的观念。在体育课上, 继续用竞技式的方式, 强行让学生反复练习, 陷入教学的僵局。部分教师在保留传统教学理念时, 也未能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在调查中, 笔者以“您是否满意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询问时, 有百分之75%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 还有1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仅有少数学生认可其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极其不满。
3 总结和建议
3.1 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大致解析当前中学田径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当前体育项目众多, 田径的受欢迎度被挤占了, 何况田径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 趣味性较弱。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绝大部分对田径课有一定的抵触情绪。[3]二是学校的场地设施以及器材的问题, 场地设施未能与学生数量增长的要求协调起来。三是田径教材的使用还有不尽人意之处, 没有及时更新, 以符合学生的要求。五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僵化。总的来说,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对田径运动的本质认知不够明确。) 因而, 笔者根据这些分析, 提出相应的建议。
3.2 建议
(1) 教师要在自身对田径运动的本质价值深刻地理解上, 引导学生重视田径运动本身的意义。[4]在各种体育项目冲击田径运动的情形下, 唯有充分展示田径在提升人的毅力、耐力, 以及修身等使用价值以及精神价值上的优势, 才能让中学生提高对田径的兴趣, 并投入更多的时间。比如对于田径中长跑的健身作用是其它运动项目无法替代了。体育教师可以说“长跑能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与呼吸系统机能、加快心肌代谢和提高心脏工作能力、防范疾病的健身功能”。更为重要的是, 多次长跑能培养人克服困难, 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磨练顽强的意志等精神价值。
(2) 学校当适时地建设田径场地, 并派专人不定期地维护。在学生数量激增的情况下, 当扩大场地的面积。合理地安排上课课程表, 避免众多班级上体育课的时间过于集中而造成学生上课时无立锥之地。学校要及时维修已经陈旧、受损的运动器材, 避免因器材的破败而导致潜在的危险。在器材不足时, 学校要建立专项资金, 及时购买一些实际价值较大的新器材, 制定专人记录、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
(3) 体育教师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 设计出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 精简教材内容, 更新教学观念。以教材为基本依托, 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5]最为重要的是, 教师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变单调、乏味的训练为灵活、有趣的练习。比如可采用分组比赛、游戏教学等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短跑教学时, 可把班级划分为若干个组, 展开组间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 在中学生急于在公众面前展示个人能力的情况下,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参考文献
[1]龚正伟,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2]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黄其凯.对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09) :11-13.
11.江门中学田径教学 篇十一
摘要:本文通过把健美操应用到田径教学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中,进行实验和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后,中学女生对田径课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体现了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
关键词:健美操 田径 教学
一、前言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既能全面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深受学生喜爱。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能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由于田径教学内容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尤其是女生,田径教学课中气氛沉闷。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呢?本文通过实验,在田径教学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用健美操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健康教育的要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时间
2006.2.19——2006.4.13。
(二)研究对象
溧水高级中学高一年级,随机抽取四个平行班女生。高一(1)班、高一(2)班为实验班,共50名学生。高一(3)班、高一(4)班为对照班,共50名学生。在实验后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课中、课后的心率测试,作为放松效果的评定方法。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田径教学及健美操教学的大量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对溧水高级中学高一(1)、高一(2)、高一(3)、高一(4)四个班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2006年2月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2006年4月发出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率100%。问卷借鉴“ 江苏省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体育与科学2000第1期)。
3.统计方法。运用SPSS 10.0对所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三、应用过程: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1.在田径课教学中,准备活动实验班以健美操形式进行,而对照班按正常准备活动进行。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验班的准备活动部分以健美操为主要内容,活动时间在10分钟左右。根据基本部分内容选择适宜的健美操。如短跑教学中,准备部分活动中健美操选择以四肢活动为主的活动。在健美操内容安排上,应由易到难,逐步增加动作力度、动作速度和运动量。音乐选择上,根据青少年对音乐的认识、感受能力,选择学生熟悉、节奏较快、节拍明显、强弱分明的乐曲。一般一拍一动或二拍一动。
3.教师在教授健美操时,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在课的结束部分中的应用
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柔和、舒缓、慢节奏的健美操,配合优雅的音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得到放松,并根据基本部分内容安排健美操的内容。例如,在短距离跑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下肢肌肉较疲劳,在健美操的内容安排上应加强其他身体部位的锻炼,下肢练习以放松为主。
四、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提高
在实验开始阶段,由于女学生比较喜爱健美操运动,而她们对健美操接触不多,所以在健美操应用于田径教学中,立即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后不断更新动作,增加动作难度,使学生兴趣一直很高。同时向学生解释田径运动的重要性,逐步减少学生对田径课的厌倦情绪。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100名学生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显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态度,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你对田径运动的态度”的问题选感兴趣分别为10%与12%,实验后,实验班选感兴趣达34%,对田径运动感兴趣的学生明显增多,而对照班仅为16%与实验前比较,没有大的变化。结果表明,把健美操应用于田径教学中这种组织形式能提高学生对田径内容的学习兴趣,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恢复
在课的结束部分,实验班采用舒缓、慢节奏的健美操(以柔韧性练习为主),配合柔和的音乐,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放松,提高了放松效果。从表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率调查显示,实验班由于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高,参与性好,学生课中心率较高,课前5分钟、课中平均心率、课后2分钟、课后6分钟,实验班心率分别为76、136、100、88,对照班对应心率则为81、130、96、90,经过放松后,学生的心率下降很快。这说明健美操在田径教学结束部分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的恢复。
五、总结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倾向。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你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加了”这样的问句,同意者分别为48.5%和20.3%,实验班明显多于对照班。这一结果表明,把健美操应用于田径教学这种组织形式,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田径内容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提高对所有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上海体育学院对上海市6所中小学体育锻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同时有86%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田径由于其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受活泼好动的中学生喜爱,而田径内容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课兴趣有很重要的意义。把健美操内容应用到田径教学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素质教育对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有利于培养中学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六、结论
(一)健美操应用于田径教学中,能丰富田径教学内容,提高中学女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中学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健美操具有提高人体机能的作用,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三)健美操在田径教学的结束部分中应用,学生可以达到较好的放松效果。
参考文献:
[1] 阳慧萍.健美操在体育课中应用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0(4).
[2] 李长城.缘何爱体育不爱体育课[N].中国体育报.2001(4).
【江门中学田径教学】推荐阅读:
江门市区住房建设规划06-22
江门华侨博物馆观后感09-18
江门市工商局庆祝“七一”活动方案12-25
江门市外事侨务局行政执法职权一览表07-15
2008-2009学年度江门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08-18
江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管理办法_征求意见稿06-15
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词10-11
赤壁市第十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奖情况08-30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课的目标教学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