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2024-07-30

六上数学渗透德育教案(共14篇)

1.六上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篇一

《三角形相似复习》德育渗透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巩固相似三角形知识,掌握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旗杆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累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相似以及已学过的知识对国旗高度的测量,培养学生要珍惜和平的时光,热爱学习,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2、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我们知道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首先请同学量出太阳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旗杆的高度。(100页图24.1.1)

如果在阴天,你一个人能测量出我们国旗旗杆的高度吗?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例1.书.P.98试一试.如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底部10米处的D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34°,并已知目高AD为1米。现在请你按1:500的比例得△ABC画在纸上,并记为△A1B1C1,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1C1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B1B

ACE

二、合作交流、尝试练习

A1C1D例2.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并测得图(a)中BO=6m,OD=3.4m,CD=1.7m图(b)中CD=1m,FD=0.6m,EB=1.8m图(c)中BD=9m,EF=0.2;此人的臂长为0.6m。

(1)说明其中运用的主要知识;(2)分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A

BODEAAECCCFBBFDD

(a)(b)

分析:图(a)和图(c)都运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图(b)运用了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

解:(1)∵△AOB∽△COD,∴CDABOBAB 即1.7OD36.4 ∴AB=3(m).(2)∵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BE(3)∵△CEF∽△CAB ∴ABEFABCDDFAB 即1.801.6 ∴AB=3(m).FG0.2BD 即AB.609 ∴AB=3(m).方法技巧:测量物体的高度可利用自己的身高、臂长等长度结合相似形的性质求出物高,也可以运用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测量物体的高度。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学校科技楼的高度。请写出测量的过程,并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分析:测量大楼的高度的方法很多,现采用一种方法,利用人的身高和标杆,依据相似三角形三角对应成比例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测出大楼的高度。A

四、归纳小结、巩固练习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DBEKCFH

《三角形相似复习》德育渗透教案

肖迎春

2.六上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篇二

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因此,每个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积极渗透德育,拓宽德育渠道,扩展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发现、挖掘和捕捉德育素材,渗透德育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熏陶人

著名的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说:“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才可以战胜任何困难。作为数学教师,无论是收集信息、解析推理还是综合训练,都是情感的陶冶和迁移的过程。例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包括精练而幽默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教师自身健康优雅的形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等等,都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形的。课堂上,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不仅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慢慢地在心里会对教师的言行认同,教师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诸如责任、拼搏、奉献、竞争与合作意识、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等,也就自然在每个学生心里产生共鸣,在学生心灵的土壤生根、发芽,思想道德水平自然也得到提升。

二、利用数学家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德育水平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适时地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爱国主义题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早于其他国家400多年。再如,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世界各国把它通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发现的,而我国《周髀算经》中记载,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我国数学家已独立地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比毕达哥拉斯早600多年。公元1303年,元代朱世杰著《四元玉鉴》,应用了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高次差的内插公式,而公元1676年~1678年间牛顿才提出内插法的一般公式,这位在世界物理和数学史上被尊为力学奠基人和微积分学创始人的巨星,他的发现竟然要比我国数学家朱世杰的发现晚370多年。

伟大的中华民族曾经让整个世界望其项背。在近当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杨乐、王选、陈景润、吴文俊,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丘成桐,科学家杨振宁、李正道、吴健雄──群星璀璨,举世瞩目。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无不热血沸腾,倍感骄傲和自豪,这些数学历史知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并鼓舞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三、利用数学本身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思维品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学科价值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对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渗透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数学的物质性,就会造成让部分学生误认为数学与现实无关,纯粹由数学家在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错觉。而事实上,数学中数和形的概念就在我们身边,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再如,几何中的点、线、面、体与五条公式和五条公理,以及由此得到的演绎理论体系,显示出既相互对立又高度统一。

数学中我们熟知的已知和未知、绝对和相对、准确和近似、特殊和一般、数和形、动与静、曲和直、同一和划归、现象和本质等都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规律。因此,如果能恰当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发现和体验数学独有的内在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在浩如烟海的数学世界中,处处都蕴含着美学,数学语言逻辑严密,简洁精练体现出简约之美,数学的解题方式奇妙无穷,整个过程给人愉悦之美,还有图形的对称之美,内容与形式的相似之美。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时,让学生欣赏到对称美;在讲勾股定理时让学生欣赏简单美;讲达·芬奇称为“神圣比例”黄金分割比时让学生欣赏到和谐美,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学生欣赏到奇异美等。还有著名的欧拉公式:eip+1=0,它将最基本的代数0、1、i和超越数p和e,用最基本的运算符号组合在一起,可谓数学创造美的艺术精品。

数学不仅与美学密切相关,而且数学中充满着美的因素,到处闪现着美的光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充满着美的大千世界,从而培养学生感悟美的高尚情操。

五、提倡竞争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以锻炼

现代社会离不开竞争与合作,而如何实现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必备的基本素养。竞争能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度挖掘和发挥个人的潜力,最大化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使人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在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能充分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及不足,面对问题取长补短,查缺补漏,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要培养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关键是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碰撞智慧,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挥、合作交流、互相竞争的教学平台。

3.针对初中数学 加强德育渗透 篇三

【关键词】 德育渗透民族情感唯物教育

在新课标要求下,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不能定位于将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的发展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和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场所,使数学课堂显示出明显的道德渗透和道德影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探索,我也总结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记录下来与同行共勉。

一、精心设计教学,适时渗透德育

学习内容不仅体现了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数学学习内容中的公理、原理、公式、法则、推理过程、计算过程,以及相关的数学家等诸方面都包含着理性、严谨、细致、坚韧、审美等道德因素和道德价值。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数学内容中的道德因素,发挥其对学生思想、充分信念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在情境引入中渗透德育。如在教学七年级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我充分利用“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哪个福娃最受欢迎的两个相关报道”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进而引入第一节课“统计调查”。

在例题讲解中渗透德育。如在教学八年级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时,给出例题:一块长8米,宽6米的草坪,被踩出一条路。(1)同学们分析一下,走斜路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2)走斜路比走远路近了多少?当完成题目的解答以后,追问了一句:“通过数学计算,我们知道,走斜路可以少走4米节省了时间,但踩坏了草坪,是否值得?”简单的一句话,使平时有类似行为的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课堂小结中渗透德育。如在讲授原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教学小结如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最后,我送给同学们4个字母构成的式子: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老师与大家共勉!这样的小结既呼应课题,又指明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学习需不断求索,可谓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也正是因为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路途上不断前行。

二、结合文史介绍,培养民族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数学发展的介绍以及数学家、数学成就等相关资料的介绍,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文史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如在八年级讲解《勾股定理》时,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的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时,告诉学生加减法则的历史很悠久,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用加减法则进行计算了,使同学们知道我国不愧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人民是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告诉学生,他们是祖国的希望,还有许多科学的奥秘等着他们去探索去揭开,鼓励他们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三、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唯物教育

数学自身充满了矛盾、运动和变化,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又深刻的辩正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反复体验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绝对与相对、静止与运动、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对立与统一等辩正关系。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研究和解决问题。为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如在七年级讲解“正数与负数”这一节时,通过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讲解,使学生认识“对立”的观点;在有理数分类时又体现“统一”的观点;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转化、普遍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当然,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远不止以上这些方面,教师工整的书写,优美的教学体态,分析数学题的丝丝入扣,对待学生的一视同仁,磊落的处事态度……都能成为学生道德成长路途上的指示牌、风向标,而这种受益,在某种意义上对人生的影响将更为深刻久远。

由此可见,在数学课中渗透德育,教学要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有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进行,不可牵强附会。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在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在把握教材精神的同时,也要把握渗透德育的良机,通过教学内容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远大的志向,使数学课堂成为德育、智育双赢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把下一代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曹才翰 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六上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篇四

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 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已经逐渐借助推理与知识迁移来完成,并结合教材挖掘,创造条件开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总是更多的带有形象思维的成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上体现先“数”后“形”的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服务。教法学法: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具,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应用学具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在合作交流中通过摆一摆,议一议,借助直观教具发现并理解规律。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小正方形卡片, 白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探索新知

同学们,你们看过《最强大脑》吗?参加这个节目的人厉害吗?能参加这个节目的都是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脑力精英。最近啊,节目组正在面向全国选拔优秀的人才。彭老师发现自己也有一项特别神奇的本领,准备去参加《最强大脑》,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本领? 只要是从“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 如:1+3 1+3+5......像这样的算式我都算的特别的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你们能说出这个算式,我就能说出这个答案,你们信吗?信不信没关系,我们现场来比一比。找同学出题,老师和你们来比赛,为了公平起见,我没有蒙你们,找两位同学用计算器来算,其他同学来当评委,看看老师是不是如传闻中的那么厉害。1+3+5+7+9+11=36 1+3+5+7+9+11+13+15=64 1+3+5+7+9+11+13+15+17+19=100......怎么样?快吗?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算的这么快?你们想不想掌握这个方法和老师一起参加《最强大脑》?直接告诉你们就不好玩儿了。但是,我可以给你们一点点提示::我是借助图形发现的这个方法。

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特别喜欢研究数字,他认为每个数字都是有灵魂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数,比如:数字“1”看到数字一你想到了什么?(一本书,一个苹果,一个正方形......)通过数字,能想到这么多的实物或者图形,你们可真了不起。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神奇的《数与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老师是怎样借助图形发现规律呢? 我先根据算式中的加数,拿出若干个图形,比如:1+3,我就先拿一个小正方形,再拿三个小正方形。咦,我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接着,我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发现这个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2、小组活动,借助图像发现规律

复杂的问题从简单的开始。先来2个加数的1+3,再来3个加数的1+3+5。老师想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的合作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的提示,先完成第一步,再完成第二步。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老师的方法。开始吧。【学生拿出学具拼图形】

3、小组汇报

(1)我们小组发现,1+3+5也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1是一个小正方形,再加两个“L”。

(2)通过观察,1+3+5——由1个红色小正方形,3个绿色小正方形和5个蓝色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3行3列的大正方形。

(2)拼成大正方形的个数我们还可以用3 x 3来表示32(3)算式借助图形我们可以发现:1+3+5= 32。老师把这组同学的方法还原到黑板上。

4、除了这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算式的结果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1+3=22 1+3+5=32 你们认同他的想法吗?那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

5、猜想

1+3+5+7=(42)1+3+5+7+9=(52)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吗?(必须是从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

一个小正方形可以看成是1的平方。

6、借助图像验证猜想 1=12 1+3=22 1+3+5=32 1+3+5+7=42

7、得出结论

从“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加数有几个,就能拼成每行每列个数是几的大正方形,和就是几的平方。

三、闯关练习

老师这项神奇的本领你们学会了吗?《最强大脑》节目组对我们发起挑战,看哪个小组最先通过挑战。第一关 1+3+5+7+9=()2 1+3+5+7+9+11+13=()2 1+3+5+7+9+11+13+15+17+19=()2 第二关 = 52 = 92 = 112 第三关

1+3+5+7+5+3+1=()

1+3+5+7+9+11+13+11+9+7+5+3+1=()恭喜大家闯关成功通过挑战赛。现在不光是连续的奇数算的很快,变化一点你也照样能算的很快。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的方法了吗?老师的这个方法巧妙吗?

三、数形结合

看来有些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图像来解决,那图形问题是不是隐藏着数的规律呢?我们《最强大脑》节目组的挑战还剩下最后一关小组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小组合作交流

a、下面的这些图形中,有几个蓝色小正方形?几个红色小正方形?

b、照这样画下去,第四个图形有几个红色小正方形和蓝色小正方形? c、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图形和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2)小组汇报结果

观察图形,蓝色小正方形要将红色小正方形包围住。红色小正方形加一个,蓝色小正方形就要增加二个。红色小正方形依次加1,蓝色小正方形依次加2。(3)找规律

照这样画下去,第6个图形有()个红色小正方形和()个蓝色小正方形。照这样画下去,第10个图形有()个红色小正方形和()个蓝色小正方形。照这样画下去,第50个图形有()个红色小正方形和()个蓝色小正方形。这样一个一个家容易出错且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根据图形结合数字我们可以发现:

红色小正方形是依次加一个,所以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红色小正方形。

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 = 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 X 2 + 6。即使个数很多我们也能算的很快。

图形问题也蕴藏着数的规律。找到它们的规律,解决问题就清晰容易多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具备了上《最强大脑》的能力,只要大家善于思考,勤加练习,今后一定会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五、课堂小结

数和形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联系,在我们以前的解题过程中就有许多数形结合的例子。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我们一个手指加一个手指等于两个手指(1+1=2)。还有吗?

分数是结合了图形学习的,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我们学过的图形,计算面积和周长都结合了数。解决应用题时我们要画线段图。是啊,从小学一年级认识数就结合了图形,还有分数乘法,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等都用到了数形结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数可以借助图形来思考,图形问题也可以转化成数来发现规律。相信你们以后的学习方法一定会更加灵活。

5.体育渗透德育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教学及多种游戏的变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学生灵敏及协调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初步了解投掷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接力游戏;

2、投掷

三、教学步骤:

1、呼啦圈大比拼

(1)教师创设情境“动物王国庆‘五四’举行运动会”,其中有转呼啦圈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动物小组,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玩出不同花样,达到热身的目的,发展协调能力。

(2)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带成练习队形。(3)教师通过语言提示、学生示范,变换学生练习方法。(4)练习过程中,语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

2、过河领奖品

(1)小动物们都取得了好成绩,但是要过河领奖品,要求大家动脑筋,怎样才能过河?把呼啦圈当作石头,扑到河里,然后踩着石头跳过去。

(2)教师安排队形,示范方法,语言提示“石头不能铺得太近也不能太远”,采用接力的形式进行。

(3)“过河领奖”,采用接力形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比赛开始。(4)教师小结。

3、锻炼本领,抵御外敌

(1)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天敌,所以要练习本领,保护自己。

(2)收呼啦圈比赛,看哪组叠得又快又整齐,叠好的呼啦圈作为投掷靶。

(3)投掷练习,教师巡视,讲解动作要领。

4、动物们休息了

教师语言提示:“动物们活动了一天,很累了。”学生按照提示做各种放松练习。

5、小结

学生谈感受,平时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教师小结。

6.英语德育渗透教案 篇六

It’s important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A Let’s try and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Are you helpful at home?What can you do ? I can sweep the floor.You are helpful!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用What can you do ?询问别人能做什么家务劳动。

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读和写的能力得到加强。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四会掌握句型:What can you do ? I can…

2、难点是句子”Are you helpful at home?”以及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四、教学准备

1、录音机和录音带。

2、A部分Let’s learn的单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Revision Ss:Mike,Mike , what can you do ? S3: I can …………………………

师出示A部分Let’s learn的动作词卡,模仿上面的chant和学生一问一答。

T:what what,what can you do? S1:I can sweep the floor.T:what what,what can you do?

S2:I can water the flowers.T:what what,what can you do? S3: I can cook the meals.T:what can you do? S4: I can wash the window.T:Girls, Girls,what can you do? Girls, Girls : I can clean the bedroom.T:Boys,boys, what can you do? Boys: I can empty the trash.T:Great!You’re helpful.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并拼读。Step 2 Presentation Let’s try 学生听录音,做Let’s try的练习Listen and tick or cross.2 Check the answers.3 师:Mike is helpful at home.Are you helpful at home? What can you do? 1)师生练习。

抓住机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白天都在辛苦的上班,有些甚至是连晚上还得去加班,回到家,还不能好好休息,要做很多家务,特别是我们的妈妈。孩子们,我们已经是初中生了,我们是不是在完成我们的家庭作业后,帮助我们的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因为这也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操练。导入Let’s talk.师生问答。

T:Are you helpful at home? S:Yes/Sure.T: What can you do ? S: I can…..T: Great!You’re helpful.Step 3 practice 同桌操练对话,师叫几对学生上前表演。

3)师板书本课四会句型:What can you do ? I can…..学生拼读、仿写。4)学生上台演练。

5)师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

(1)看书跟录音读一遍。

(2)全班齐读一遍。

(3)分角色朗读。

(4)小组之间互相读。

(5)猜猜他们能做什么

老师出示图片学生猜。出使robort。另录音猜猜它会什么? 回答问题。6)make a survey Step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让学生坚持每天帮父母做适量的家务,并用英语表达。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充分理解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注意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另外,在进行本节课的讲授时,我及时的对孩子们进行了思想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成功。所以在本课中,我教育他们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增加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同时也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7.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篇七

只要秉持着对学生的一种爱心, 一种责任心, 有机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生自然就会信任你, 和你交朋友。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 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理解、尊重学生是德育的基点

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而且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 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教育应该是温馨的, 可以沁人心脾, 润物无声。 关注学生, 在教育中要理解学生, 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思考学生, 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 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 有时老师要蹲下去在孩子的高度理解他们。 教师要坚持 “扬长”教育, 看到孩子的优点, 赏识他们, 强化良好的行为, 帮助孩子增强进取的积极性和信心。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 绝不能忽视学生心中的困惑, 在发现有不和谐因素时, 应及时交流引导, 让师生共同奏出和谐优美的乐章。

二、运用数学史料, 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有机插入爱国主义素材, 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完善其人格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 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 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 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例如, 在讲解《勾股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的“勾股圆方图”, 用数形结合得到方法, 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又如, 讲解《相似三角形应用》一节时, 我采用了《九章算术》中的“四表望远”, 它记载了古代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 学生在体会着数学知识的历史延伸同时, 又赞叹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现代, 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 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 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 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 (1+2) ”定理, 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 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利用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升学生的高尚情操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 ”人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 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数学教材中, 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许多几何图像就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美, 闪烁着美的风采。 数学中还有更深层的美———数学概念的简单性、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以及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 黄金数0.618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 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比例, 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生理学家认为, 当气温23摄氏度时, 人感到最舒服, 这时人的体温 (37度) 与气温之比正好是1∶0.618;一些名画的主题大都在画面的0.618位置;乐曲中较长的一段等于总长度的0.618……

例如,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 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 展示一些由基本图形翻转得到的轴对称平面图案, 让学生欣赏其中的动态美和对称美。 之后, 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由此引申到人的镜面对称, 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渗透与培养。 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并加入平移与旋转, 体会对称与参差的和谐美, 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升华美的过程, 提高了审美素质, 发展了审美能力。

四、开展数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视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实践由于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 因而非常适合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 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一种模拟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数学, 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和机会, 引导学生亲手操作, 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 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 这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 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而且使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发生质的改变。

8.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篇八

【关键词】挖掘教材;联系实际;培养习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一、挖掘教材,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是用数、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凭借数、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来认识世界。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看实物图形数——看数摆实物——动手分实物——看实物图形填写数的组成——脱离图形实物填写数的组成——回忆归納数的组成。通过借助图形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数,建立鲜明的表象,促进认识的深化,促使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恰当地向抽象思维过渡,使学生初步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道理。再如,通过看加法算式编减法算式,看乘法算式编除法算式 ,看加法应用题编减法应用题,看乘法应用题编除法应用题等习题训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初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发现的过程,是理智积极活动和独立克服困难、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严格认真、刻苦钻研,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如,在教“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时,我没有采取急于讲解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大胆地进行操作演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方法,获得感性经验。即先把被减数分成整十数和十几数,再用十几数减去减数得出差,再把所得的差和整十数相加。也有的学生把被减数分成整十数和十几数以后用整十数去减减数,然后把所得的差和十几相加。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学生讨论后确定第一种方法最佳。这样学生通过自学、实践、总结,长此下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并且也养成了独立思考、严格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

三、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教师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送给学生,学生能不能接受或在大多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取决于诸多因素。首先依赖于教师的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出示范。

在教学中,我不仅重视言教,而且重视身教。课堂上重视仪表风度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板书,板面书写工整、清洁,评判卷公正,力争无误。在课内外主动帮助差生,和差生交朋友,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师本身的思想感情、行为习惯对小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像春雨滋润万物一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四、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是学生将来积极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基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非常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在教学“每个五角星有5个角,6个五角星一共有多少个角?”一这道应用题时,我反复让学生读题,然后启发谈话,让学生由五角星联想到国旗,联想到我国的五星红旗是千千万万的英雄们流血牺牲换来的。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怀,并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加倍努力学习。这样,既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又组织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常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例辅助教学。如,在教学等分除法、包含除法时,通过放实物桃子的演示,导出把一个数平均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及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一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买5斤菜花了2元5角,每斤白菜多少钱”“每枝铅笔5分钱,3角钱能买几枝铅笔?”通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恰到好处地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文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6)

9.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想象园林工人爱护花草树木的具体行为。

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

我们先来默写四个词语。(四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默在纸上)咸而板结 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请同学们对照黑板自查

2、引入。

哪个同学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你对这四个词语的理解 先读前两个词

读得真好!(或:在读词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景象,你会读得更好,再试试)我们来看看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沙漠 再读后两个词

想看看鲜花遍地的城市吗?

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是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一个是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其实,它们都是迪拜的照片,左边这张是改造前的迪拜(板书),右边这张是改造后的迪拜。

二、品读课文。

迪拜人民是怎样让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有关词句,用直线划出来。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划。指名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引导感悟。

预设1: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理解“精心侍弄”。(擦去“?” 板书 精心侍弄)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不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其实,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从小苗到芬芳的花朵,期间,花草树木会遇到很多情况,缺少营养啦,长虫子啦,被晒蔫啦„„

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想象一下:

当花草树木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树叶变得更绿,小草变得更翠,鲜花变得更艳;

当花草树木 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树木长得更,小草挺得更,鲜花开得更。(小练笔)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象。

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只有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吗? 不是?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示: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的确,从迪拜的美景,迪拜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呢?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找有关词句,用曲线画出来。学生边默读边划线。指名交流。

原因a: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那这“很大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调查,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平均要花13万人民币。)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国家要花很大的代价来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为什么要买来泥土?(土是咸的 咸而板结的沙石 这种恶劣的环境没法种植花草树木)

为什么要买来淡水?(水也是咸的 不适合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花草树木?(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的地方)三个“买来”: “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说明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指导再读第一句)

买来了这些东西就能“鲜花遍地、绿树成阴”了吗?那还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综合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是啊,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买来的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他们要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买来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语言练习)

也就是说,除了花钱,还要人力,这代价可真大呀!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

阿联酋的人民为什么要花“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并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或: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b:“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原因c: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会有良好生存环境,所以阿联酋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才有了迪拜这个沙漠中的绿洲。

那么,这样的绿洲只有迪拜一个吗? 不是?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点出对比图。原本白茫茫的沙漠中竟出现了这么多的绿洲,这真是人间奇迹!让我们伴着音乐,跟着画面,进入阿联酋,进入迪拜,去感受一下这人间奇迹吧!

你看,绿草如茵,鲜花如霞,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小桥如虹,美景如画,这是要花多大的代价,多少的心思,怎样爱护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呀?!

三、德育渗透。

走在这样的城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走在我们苏州的街头,你又会怎样做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共同认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好习惯也将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

看来,我们苏州也将变得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如迪拜这般美若天堂!

四、作业设计。

最后,请同学们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奇迹。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咸而板结 精心侍弄 绿树成阴

——————

不毛之地 美 鲜花遍地

预设2: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为什么要买来泥土?(土是咸的 咸而板结的沙石 这种地方没法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淡水?(水也是咸的 不适合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花草树木?(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的地方)三个“买来”: “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说明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指导再读第一句)

买来了这些东西就能“鲜花遍地、绿树成阴”了吗?那还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综合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是啊,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买来的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他们要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买来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语言练习)

也就是说,除了花钱,还要人力,这代价可真大呀!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那这“很大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调查,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平均要花13万人民币。)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理解“精心侍弄”。(板书 精心侍弄)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不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其实,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从小苗到芬芳的花朵,期间,花草树木会遇到很多情况,缺少营养啦,长虫子啦,被晒蔫啦„„

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想象一下:

当花草树木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树叶变得更绿,小草变得更翠,鲜花变得更艳;

当花草树木 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树木长得更,小草挺得更,鲜花开得更。(小练笔)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象。

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只有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吗? 不是?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示: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的确,从迪拜的美景,迪拜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阿联酋的人民为什么要花“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并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或: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a:“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原因b: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会有良好生存环境,所以阿联酋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才有了迪拜这个沙漠中的绿洲。

那么,这样的绿洲只有迪拜一个吗? 不是?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点出对比图。原本白茫茫的沙漠中竟出现了这么多的绿洲,这真是人间奇迹!让我们伴着音乐,跟着画面,进入阿联酋,进入迪拜,去感受一下这人间奇迹吧!

你看,绿草如茵,鲜花如霞,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小桥如虹,美景如画,这是要花多大的代价,多少的心思,怎样爱护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呀?!

三、德育渗透。

走在这样的城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走在我们苏州的街头,你又会怎样做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共同认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好习惯也将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

看来,我们苏州也将变得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如迪拜这般美若天堂!

四、作业设计。

最后,请同学们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奇迹。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咸而板结 精心侍弄 绿树成阴

——————

不毛之地 美 鲜花遍地

预设3: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那这“很大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调查,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平均要花13万人民币。)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国家要花很大的代价来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为什么要买来泥土?(土是咸的 咸而板结的沙石 这种恶劣的环境没法种植花草树木)

为什么要买来淡水?(水也是咸的 不适合种植花草树木)为什么要买来花草树木?(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的地方)三个“买来”: “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说明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指导再读第一句)

买来了这些东西就能“鲜花遍地、绿树成阴”了吗?那还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综合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是啊,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买来的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他们要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买来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语言练习)

也就是说,除了花钱,还要人力,这代价可真大呀!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怪不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理解“精心侍弄”。(板书 精心侍弄)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不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其实,从小苗到参天大树,从小苗到芬芳的花朵,期间,花草树木会遇到很多情况,缺少营养啦,长虫子啦,被晒蔫啦„„

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想象一下:

当花草树木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树叶变得更绿,小草变得更翠,鲜花变得更艳;

当花草树木 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树木长得更,小草挺得更,鲜花开得更。(小练笔)

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象。

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那么,只有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吗? 不是?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出示: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的确,从迪拜的美景,迪拜人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阿联酋的人民为什么要花“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并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或: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原因a:“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原因b: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会有良好生存环境,所以阿联酋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才有了迪拜这个沙漠中的绿洲。

那么,这样的绿洲只有迪拜一个吗? 不是?你又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点出对比图。原本白茫茫的沙漠中竟出现了这么多的绿洲,这真是人间奇迹!让我们伴着音乐,跟着画面,进入阿联酋,进入迪拜,去感受一下这人间奇迹吧!

你看,绿草如茵,鲜花如霞,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小桥如虹,美景如画,这是要花多大的代价,多少的心思,怎样爱护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呀?!

三、德育渗透。

走在这样的城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走在我们苏州的街头,你又会怎样做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共同认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好习惯也将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者在草地上行走。

看来,我们苏州也将变得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如迪拜这般美若天堂!

四、作业设计。

最后,请同学们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奇迹。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咸而板结 精心侍弄 绿树成阴

——————

10.我不能失信 德育渗透教案 篇十

一、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八课,它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俗话说“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朗读激情、表演明理、拓展导行”的教学思路,使学生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

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师:这一天在小庆龄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小庆龄很想去伯伯家,可她突然想起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她为了守信还是决定留下来。(师板书:去——留)

师:“去”和“留”是互相矛盾的,你认为她在两者之间选择留下来,是一件容易的事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小庆龄想去伯伯家的心理?

(随机出示: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师:一边是伯伯家漂亮的鸽子,一边是即将来学叠花篮的好朋友。面对着内心深深的盼望,面对着父母的劝说,小庆龄该怎样通过这一次人品的考验呢?自由读以下课文,注意对话部分,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多练练。

在学生了解人物说话时的心情之后,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分角色朗读,并分小组进行表演。(学生十分投入,表演绘声绘色)„„

师: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生:我也会像她一样,留下来等小伙伴。因为,我出去的话,小伙伴见不到我会难过的。

师:你真会为他人着想。

生:我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不能失信。

师:真不错,看来你也和小庆龄一样,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生:我原来可能不会留下来,因为我太想到伯伯家去了,再说小珍来了,没有见到人,可以回家啊。不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这样做不好,我应该留下来等,这样才是守信任的人。(这个孩子其实说出了大部分孩子的真实心态)师:老师首先要表扬你,你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你通过学习已经懂得了我们都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这节课,你收获很大。(得到表扬的孩子,十分开心,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师:孩子们,小庆龄尽管十分想到那位伯伯家去,十分想见见那些可爱的鸽子,可是为了不失信于人,她还是留了下来,成为一个守信的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守信”或者“失信”的事呢?

生:有一次,我答应同学晚饭后一起到通程广场玩滑板,可是后来妈妈要带我去步行街玩,我就没去了,害得他在那里等了好久。对不起!

师:刚才你们能主动说出自己曾经失信的事,特别是还能大胆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对方道歉,说明这节课对你的启示很大,相信你们将来都能成为像宋庆龄这样讲诚信的人。那你们是不是遇到过守信的事呢?

生:有一天,爸爸妈妈有事外出了,要我在家等一个客人,后来有几个小朋友还叫我出去玩,我都拒绝了。因为我答应大人在家等,不能失信。

11.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十一

关键词:数学 德育 渗透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能、作用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性资于学问,”反映的就是“学问”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同时对各学科任课教师也责无旁贷。

笔者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认为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之初,对教材进行全面思考和分析,选择有针对性、教育性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以及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

一、从数学资料、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数学历史悠久,许多古代杰出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这方面的生动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结合学科特点,介绍我国数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古代数学家走在世界前列的数学思想和理论,我国对世界数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国家;在对二项式定理的研究中,我国数学家杨辉发现二项式系数间的规律?——杨辉三角,要比欧洲最早的“帕斯卡三角”早了近四百年;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称之为割圆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对π值的研究,当时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他的数学论著《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开方术,线性方程组的理论,高次方程的解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联立方程的解法比西方同类解法早1500年左右,解方程舍未知数的方法比西方早500多年。

在现代数学发展中,也涌现了如苏步青、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等都对数学做出的卓越贡献,其爱国热情为我们铭记。

二、从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源于实践,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此,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运动变化、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数学归纳法,极限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特殊和一般,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对学生进行量质互变观点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观点的教育。通过三角函数及解析几何等内容的教学,可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运动、转化、联系、统一等观点的教育。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形成科学思想打好基础。同时也将智育、德育有机结合,很自然地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注入学生的心田。

三、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思想家培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美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故事。

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具有既简单又深刻的概括性;黄金分割等方法的和谐性;数学方法的统筹性。圆、正方形等优美图形的简单又深奥;圆锥曲线、对称式子的和谐、奇异,甚至每一个数学、字

母的统一作用……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美、具体的美、和谐的美、统一的美、奇异的美等方面的审美教育。

另一方面,数学美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点金术”,人们把它喻为“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咒符”,它可以使学生解脱自认为中“苦役”的数学学习生活,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四、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根据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政治思想教育,是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民族的昌盛、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同时他们又促进了数学的迅猛发展。数学的应用如此之广,数学的作用如此之大,足可见数学的重要地位。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要使他们有历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的热情。要使他们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在的学习联系起来,为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是一门结构严密,系统性与逻辑性都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凡是通过数学推理的结论必须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在学生练习中,要求学生要从讲究解题格式、步骤安排、书写整齐、清洁美观、努力寻求合理简捷的解题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不畏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追求真理,自觉进行补救和改正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精神。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因而是最讲真实的一门科学。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他们思维严谨、思考缜密、引用一个观点有出处,思考一个方法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

(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往往不是一目了然就知道结果和方法,尤其是一些有难度的习题,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不放弃,想方设法找出解题思路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吃苦、锲而不舍、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做事品质。

(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精神。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比如认真备课与讲课,及时详细的批改和讲评作业,高质量的考试命题和准确无误的阅卷,百问不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等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规范、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深入钻研和探讨,通过将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各种变换,转化而引入另外问题的做法;在讲解数学定理时,如:祖暅原理、杨辉三角等內容时,可讲述他们的生平和他们呕心沥血的研究过程,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同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很多很多,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德育贯穿始终,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十二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我国汉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对为人师表的最好注解。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必须净化自己的灵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课堂上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最直接的。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立足课标,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不断扩充和开拓思想教育材料。

三、结合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许多数学问题是需要学生以小组讨论、团结协作等方式来完成的。教师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探索、发现总结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利用数学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要贯穿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们讲了有关节约用水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生活用水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使用水的数量。通过这样的统计整理,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节约用水的教育。

我们应该意识到,德育是一项长期渗透的工作,教师要善于把自觉的潜在德育渗透转化为不自觉的德育渗透,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不断扩充和开拓思想教育材料,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日月潭教案(学科渗透德育) 篇十三

知识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力目标:

1.通过自由阅读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2.感悟文中优美词句,边品边想像那里的美丽景色。3.通过背诵积累好词好句。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及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

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宝岛台湾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热情,把学生带入情境。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标个记号。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三、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读通课文第一段。要求:读通顺、流利。2.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段。(2)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3)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4.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要求:流利、有感情。(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请朗读出色的同学进行展示,引导全班读好。

四、整体朗读,日积月累

五、实践活动

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讲给父母听,可以找找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几个方面?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那么,你对中间哪个最感兴趣呢?

(1)请各个学习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布置各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①位置。先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用自己的话说说。

②名字。先读一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想象一下日月潭的样子,再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风光。先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然后想一想怎样把课文的三、四两段读好,让大家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2、小组自学。

3、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结果。

4、引读最后一段。

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三、总结。

台湾自古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回归祖**亲的怀抱,相信这一天不会远了,让我们共同翘首企盼,这一天早点到来吧!

四、作业。

1.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小导游”。

14.二年级心理健康德育渗透教案 篇十四

我长大了

设计理念:恐惧是学生惧怕某种物体或景象时的一种心理体验。恐惧中往往带有厌恶、焦虑等心理反应。严重的恐惧心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会是学生个性向软弱、胆怯方向发展。低年级学生心理恐惧现象较普遍,克服这些心理恐惧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过程。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

2、激起学生一往直前,勇于克服心理恐惧的决心。

德育渗透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看图讨论《小辉长大了》的故事。

(故事大意:小辉很害怕一个人睡觉,所以他总想方设法和爸爸妈妈睡同一个房间,上学后,妈妈说:“小辉,你是小学生了,要去自己房间睡觉。”小辉同意了。第一晚,小辉很怕,妈妈就开着灯让他睡。几天以后,小辉慢慢不怕了,可以关掉灯睡觉了。妈妈说:“小辉长大了。”)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小辉能独自睡觉,妈妈就说“小辉长大了”? 教师小结:小辉在心理上长大了。

(二)咨询明理 全班讨论:长大的标志有哪些?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有身体的变化,如长高、变重;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理的成熟。克服心理恐惧就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小组交流讨论讲使自己心理恐惧的事物或情景以及恐惧体验,请别的同学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体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读懂画面,启发学生思考:小辉第一次自己上学会遇到那些可怕的事,怎么克服恐惧心理? 2 分组讨论,续编《上学的故事》。3 分组表演小品《上学的故事》。教师小结:克服恐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实践活动

上一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下一篇:勤奋学习 努力工作 立足岗位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