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报告

2024-09-16

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报告(10篇)

1.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报告 篇一

XX区XX局

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的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行政效能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经党委研究,决定建立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通过开展委员会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根据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重点调研课题,结合各自工作分工和蹲点调研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推进科学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深入开展调研,真诚听民声,真情办实事,真心谋发展,切实解决问题,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进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参加对象

委员会副处以上干部。

三、活动主要内容

以“蹲点调研摸实情,破解难题促发展”为目标,结合实际,采取形势报告、入户走访、座谈恳谈、结对帮扶、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着重选择一两个问题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指导工作。

(一)作政策形势宣讲。以座谈会、辅导讲座、上党课等形式,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好政策形势宣讲。

(二)上门走访。走访不少于10户的党员骨干、社区成员代表等,倾听呼声,体察民情。通过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蹲点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三)召开民情恳谈会。召开有不少于20名党员和群众代表等参加的各类恳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问计于民。同时,积极为基层发展出谋划策,理清思路。

(四)开展现场接访活动。结合领导干部下访工作,在蹲点期间做好接访约访,收集摸排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五)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和群众,特别是老党员、老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切实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解决实际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对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问题,限期解决并跟踪督促落实。

(七)建立蹲点调研定期回访制度。对蹲点中收集汇总的各类问题,进一步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将拟解决的难题和办理方案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对履行承诺不到位,办理不及时,破解难题不彻底的,实行行政问责。一时难以解决或涉及多方面的,应及时协调,进行交办、督

办,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八)撰写调研报告。每位领导干部在蹲点调研期间,提倡撰写《蹲点手记》。蹲点调研结束后,要形成一篇调研报告,推进实际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调研。按照委员会统一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周密制定调研方案,确保蹲点调研活动扎实有序开展。下基层蹲点调研活动一般每年集中安排不少于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一周左右,原则上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二)严肃纪律。蹲点调研期间,领导干部要切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要求,做到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给基层添麻烦、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三)注重实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应付走过场,切实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努力当好党的政策宣讲者、基层情况调研者、解难帮困服务者和科学发展领航者,确保活动质量。对一些事关长远发展的难题,要积极通过组建专项工作组、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予以解决,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及时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蹲点调研成果的转化。

(四)严格考核。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的督查和考核,把领导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得

力、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群众反响好差与否作为干部考察和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坚持考核与干部的奖惩相结合,形成深入基层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2.领导蹲点联系班级制度 篇二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力度,增强管理的覆盖面、及时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细致周密,环环紧扣,科学有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二、主要职责

1、每周与所蹲点的班级班主任进行一次以上的交流、座谈,了解、指导班级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汇报并帮助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每学期为蹲点包班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收集包班蹲点教师提出的意见,梳理一条建设性的建议并向校长汇报。

3、实时监控包班蹲点的教学质量,每月至少到蹲点班级听一节课,并与授课老师交流教学心得,不定时抽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蹲点领导要确定自己分管班级的帮教对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帮教。

4、每月检查一次蹲点包班卫生状况及安全工作,及时予以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每周到蹲点班和学生一起上一次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3.蹲点调研报告 篇三

一、园所基本情况(班级数 包含年龄班、教师数、园所特色、园所发展现状)

我园现有7个班级,包括大中小班级各两个以及一个小托班,共有幼儿204人。现有一线专任教师14人,每个班级都能达到两教一保的教师配置。

我园地处边远农村,这么多年当地没有正规的幼儿园,完全是个人开办的托幼点,小学化教学严重,师资匮乏,家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根据幼儿园所在地区的现状,我园自2012年建园时,就定位了“在规范中创办优质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方向,以“让孩子享受快乐多彩的童年”为办园理念,以“健康、乐学、明礼、尚美”为培养目标,立志在不断提升保教质量的同时,开创一条富有农村特色而又不失现代城市气息的道路,使农村的孩子不出家门同样享受平等、优质的学前教育,为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我们确立了《农村自然资源在区角游戏中的运用》的课题研究,并被确立为市级重点研究课题,现已经顺利结题。根据课题研究我园形成了自然资源运用丰富的园所特色。老师们利用棉花、棉花托、芦苇杆、茅草、野蓖麻、花生壳、枯树皮、瘪瓜子等农村自然资源制作出了一幅幅创意大胆、制作精美的装饰画,成为幼儿园楼梯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楼道里的吊饰上,孩子和老师一起把玉米皮撕成的一条条,涂上绿色变成了海里的水草,把玉米皮编织一下成了龙虾畅游在海底世界里。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上,老师们也开动脑筋,积极搜集,在每个年龄班都有所体现,而每个年龄班都各具特色。比如,同样是玉米皮,在小班孩子可以用来剪、粘贴,而在中大班,孩子们可以用来编制娃娃的辫子、海里的章鱼……玉米骨头在中班可以变成项链,在大班可以成为搭建的工具;葫芦在中班可以成为种植的器皿,而在大班却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而且老师们能够把区域使用的材料和主题互动墙结合,充分开发种子的多功能价值,形成了班级特色。艺术文化厅中各种泥塑作品栩栩如生,泥工创意坊更是孩子的乐园。

现在我园自然资源的使用的特色逐步凸显,开展的主题培训和亲子活动都被报道,家长们也主动融入参与特色研究中。根据现有课题开展情况,我们正在对绘本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打造绘本活动的园所特色。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园被评为天津市公办一级幼儿园,天津市阳光乐园,北辰区绿色幼儿园。在北辰区历年督导评估中均获得一二等奖,发挥着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课程设置(使用教材 特色课程 园本课程)

因为教师的师资水平有限,完全放手让老师开展生成课程的研究,老师们感到迷茫和没有抓手,所以我园为老师们提供了《快乐游戏》的幼儿活动材料,给老师们配备了教师指导用书。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自选《快乐游戏》上的教学内容,采用计划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和主题活动,自由度比较大。

还有绘本教学是我们2018年--2020年的研究课题,我们购买了 应彩云老师主编的绘本书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经典绘本,供孩子们在区角中自主学习,老师也会组织集中教育活动。同时我们深入探讨图书区的材料提供,图书选择,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做好准备。

农村自然资源的使用为我园的特色课程,每周三的艺术课程有专门的泥工坊,老师都会又相关的教案。

目前我园还未有自己独立的园本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分析 师资培训方案)

我园教师多数来源于幼儿园自聘,她们虽有有学前教育专业证,但职专只上了一年半,就开始实习,参加工作。一部分来源于教育局分配的合同制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是缺少学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教师普遍表现为专业性发展能力不足,比如缺乏自主学习的愿望;对孩子的教育灌输的多,引导的少;高控制的多,自主学习的少;有效学习的短,等待时间长等等。这和教师的基本理念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欠缺有很大关系。还有教师在教学设计、教育机制、教育经验上也很欠缺,需要不断学习。对于游戏的观察和指导水平也还有待学习与提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她们乐于奉献,踏实肯干,朴实团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研究教育教学,提升保教质量是我们永远的主题。那我们是如何培养教师队伍的呢?下面我进行一下简单介绍。

1、制定各项制度,为开展各项活动保驾护航。比如我们制定了《教职工培养计划》,不但有教养员也有保育员。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子,发挥了骨干教师领头雁的作用。还有《外出培训方案》,为优秀教师发展提供继续上升的平台。

2、园长深入一线,率先示范。针对教师不会组织集体活动,不会讲评活动区,不会声情并茂地讲故事,不知如何掌握弹琴的节奏等等,园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亲自示范,观摩学习。

3、每周一中午是幼儿园定点集中学习和教研的时间,每周雷打不动。利用这个时间我们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 》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教师的理论指导。

4、我们要求教师合理制定班级学期计划,每周四上交教案进行查阅。加强教研组互听课和领导推门听课力度,促使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在教学中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把握孩子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我们每年会开展教师“春华杯”优秀课评比,教师户外游戏组织等专项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不断提升。

5、每学期教师技能比赛,涉及到绘画、舞蹈、弹琴、说课、主题汇报等多个方面,以比促学的方式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

6、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我们会开展教师游戏参与式培训,使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从而认同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理念。

7、我们还积极组织老师到外面获取真经。比如与集贤里幼儿园签订了手拉手协议,片区教研、区级教研、各种培训都会尽量多地派老师外出学习,并回来进行二次分享交流。

8、严格按照教研计划内容组织教师的园本教研和课题教研,没有特殊情况严禁教师缺席。

9、拓宽教师文化视野,充实教师文化内涵,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倡导教师读名著、专业理论书,注意吸纳社会各行业信息,使教师具有宽阔的视野。年底读一本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好书,并撰写心得体会互相交流。

10、勤总结和反思,每月按规定撰写教育笔记、教学反思、学习故事、经验文章等,不断促进的学习与思考。经过各种培养,加之老师的自身努力,近几年,有很多老师都取得优异成绩。李祯老师在全区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闫愫老师在全区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老师们撰写的论文分获市区级一二三等奖。有四名自聘教师考上北辰区合同制教师,极大鼓舞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园本教研(教研制度 教研方式 现状分析、园本教研专题等)

(一)教研制度

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来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提升保教质量。

1、成立以园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园本教研领导小组,确定教研班级和教研人员。设立大中小教研小组。

2、统一和提高认识。让每位教师将“了解幼儿”作为专业素质的基本,认识到“了解幼儿”是幼儿教育每一个环节的基础;让每位教师将“与幼儿有效互动”作为专业素质的核心,认识到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创造高质量幼儿教育最本质的环节;让每位教师将“教学研究”作为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认识到“教学研究”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的重要环节;引导每位教师将终身学习作为自身专业发展和自我人生发展的途径,让教师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途径与方法,学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开展园本教研,可以进一步巩固教师的职业道德,巩固教师专业思想,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熟悉有关教育法规,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提高执教水平。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其实施幼儿教育教学能力,以促进教专业成长。

3、研定园本教研项目

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保教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研究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帮助各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实际确定园本教研课题项目进行深层次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4、定期召开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效果。

5、把园本教研工作列为幼儿园工作重点,在努力完成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的同时,发展新型的幼儿园教研新文化。同时制定保障措施为园本教研活动提高时间上、经费上、行政上的支持。

6、搞好师资培训。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对教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如外出学习等。

7、在学期末举办“观点报告会”。以此鼓励教师,积累教育经验,提炼教育成果,对有成果的教师,如:教师发表论文的,科研课题有显著成果的,给予适当绩效奖励。

(二)教研方式

我们采用了以下教研方式

1、以活动现场及观察视频为渠道,解决实际问题

此形式比较适用于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或者是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教研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潮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对一线教师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在教学材料的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创设等多个环节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困惑。那么这些实实在在的困惑只靠老师们围在一起学习理论、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教学现场的观摩,进行有理有据的研讨才能得以解决。

2、承办式教研活动,形成经验共享

这里所说的“承办式”是指教研活动根据需要由特定的部分老师承担研究内容的一种教研形式。它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内容、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形式。

此形式适用于某一领域的经验推广,通过承办的教研活动,及时向全园展示推广自己成功的做法。它的价值在于:一是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二是能使幼儿园教师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展示实现相互启迪,获得共同发展;三是能让教师在自主教研中享受成功与快乐,获得职业幸福感和教学的自信心。

3、体验式技能培训,让教师走近幼儿内心

每年我们都会对家长进行游戏参与式培训,目的就是让家长感受游戏活动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的巨大价值。那我们老师每学期也都有专业技能考核,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技巧水平,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幼儿的心境,产生一种共情----移情----怡情,从而实施更专业的教育。所以在绘画技能考核后,我们进行了研讨:谈谈你在绘画过程中的感受。苓苓老师说:我特别想受到园长的表扬;小宋老师说:我心情特别好,感觉很享受(因为她喜欢画画);小林老师说:“我特别紧张,尤其园长走到我面前的时候”(因为她是今年刚上岗的非专业的合同制教师)媛媛老师说:“我拿到的题目是画端午节,我知道有龙舟,粽子什么的,就是不会画,特别想找点参照物,我想在孩子画画的时候给一些范画是不是也是一种支持,因为我真感受我需要”。我想,有了这种体验式培训后,老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一定会更耐心,更理解也更舒服。

二、现状分析及对策

通过上级指导与自身深入反思,我们认为我园园本教研活动存在着“教师主体性偏差、教研系统性缺失、课程建构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园本教研还处于低效状态,不能有效解决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现存问题分析

问题一:教师主体性的缺失

园长或教研组长作为教研活动的发起者、主导者和考核者,集中掌握话语权,主导着教研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则是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和被考核者,在教研活动中处于被动学研的状态,多以倾听和记录为主,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教研计划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组织者,研究问题与老师的问题不一致,研究的内容与教师的需要有差距,学研内容本身不能引起教师的学习兴趣,直接导致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被动应付,学习研究的效果不佳。问题二:研究主题不突出

教研活动的主题不突出也是影响教研活动有效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研究的主题偏大,难以深入探讨。靠一次教研活动是不能完成的,有效的做法是将其分解成若干小主题,分内容、分阶段的进行研讨;

问题三:研究内容不系统

研究内容只是不同问题的罗列,对某一问题没有系统的研究。每一个月都有一个独立的教研内容,且内容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而每一个研究内容又都很大,不是一个月的教研活动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下去,教研活动只是走了形式,已有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问题四:研究成果不能在实践中落实

园本教研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教研活动的结果常常是“教师都清楚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好”,或者是已经通过教研活动解决的问题却经常在工作中再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关注到园本教研成果的管理和使用。

加强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首先,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转变观念,明确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在教研活动中要关注本园教师的问题,并引导教师自己解决问题,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教师的学研积极性;同时,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教师也要改变已有的观念,不能将教研活动看作是工作任务,要将教研活动视作自己专业成长的给养所,将教研活动看作是幼儿园给予的最好精神福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这样的心态去参加教研活动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合理规划是根本。幼儿园园本教研也要有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规划与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可以保证教研的系统深入,短期计划是长期规划的具体化,也是对长期规划的补充,一般要根据现时情况增加研究内容。

(三)有效引导是关键。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教研组织者的培养。同伴互助的团队中提高业务水平;教研组织者的自学自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业务学习,多收集幼教信息,多深入实践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多参与园内园外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深入反思不可少。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是前提,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是关键,做好教研活动后的反思也是不可少的。在教研活动之后,很有必要做一个认真的反思,反思预定计划的完成情况,反思教研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互动状况,在反思中提升经验,在反思中发现困惑和问题,在反思中提升的经验要及时进行书面总结,在反思中出现的疑惑要通过查询资料或理论学习来解答,在反思中发现的问题要思考改进的措施,反思还会带给教研工作带来很多新的启发,许多好的创意都来自反思。

(五)研以致用是根本。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1、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规范,通过制度来保障落实;

2、将研究成果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转化为园本资源,为园内老师储备经验,老师随时可以提取并使用这些经验。

四、教科研专题:(专题名称、教研进展情况等)

关于教科研课题研究,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是《如何依托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现在课题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到现在为止我们开展了如下活动。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结合每周的年龄段例会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每周每位教师选择与课题有关的好文章、理论知识拿出来共享,或提出自己对课题研究的困惑、质疑及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难点问题,大家积极交流、大胆质疑,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见解,畅谈各自独特的意见建议,理清课题研究思路,使大家在学习、讨论、质疑中不断交流总结获得感性认识。比如,老师们很头疼的是图书区如果没有老师进入,孩子们会不愿选择,显得冷冷清清,要不就是热闹非凡,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卖书,玩书。如何让图书区更有吸引力,更能体会书中的快乐。老师们研究出几种办法:增添小手偶,增强图书区的吸引了;每天选择图书区里的一个故事,让孩子们对这些图书有逐步的了解;老师要重点关注、讲评图书区,已增强幼儿的重视程度;设立图书医院,让孩子学会爱护图书,修补图书。幼儿园也加大了投入力度,为每个班配备了加长订书器。

2、梳理如何选择图书区里的绘本故事。开学初,幼儿园购买了500册绘本故事,老师们逐一阅读,选择了认为适合自己本班年龄段的绘本。小班,字少图大的。中班内容丰富一些的。大班的图书根据新奇和挑战性。同时,各班还开展了亲子自制图书活动,图书区里增添了很多孩子们自制的图书,丰富了图书种类,也吸引了更多孩子的关注。还有平时主题中孩子们收集来的资料书,丰富的图书和舒适温馨的环境使“图书区”成了幼儿最喜爱的地方,一有空就会三三两两地去阅读、交流。平时和孩子们集体教学的绘本也都放在里边,让幼儿有空的时候再来回顾一下如绘本:《百岁龟奶奶》《斑点狗的画展》《企鹅日记》《不听话的小熊》《小羊找快乐》《世界上谁最大》《门上的钟》《窗底下的怪物》《千变万化》等等。通过孩子的表达我们明显感受到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提高。比如,朱明昫在上《跟踪熊的小兔子》时,他用了静悄悄等词,而且有因为所以的关联词,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因为这是一个平时不善言语,不敢独自表达观点的幼儿)

3、根据一本图书的内容,深入开展主题创设活动。有几个班级为了让孩子把薄薄的一本书读厚,深入挖掘书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比如大二班的《蚂蚁》,师生不但购买了大量的有关蚂蚁的书籍,孩子们还自发地在美工区里画出了蚂蚁的迷宫图,知道了蚂蚁更多的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4、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培育共同理念。结合4月份的世界读书日,我们将继续开展第三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小小朗读者,绘本剧展演,优优书宝贝,妈妈进课堂,图书漂流,“踏青伴读书”等活动。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了解了活动的目的,参与热情高涨,每周都会嘱咐孩子不要忘了借阅图书,并讲给孩子听,不但增加了幼儿的阅读量,更是培养了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4.农村蹲点调研报告 篇四

深刻认识到了群众路线的真谛

通过蹲点调研,听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些真心话,真切感受到了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淳朴情感,经受了一次难忘的思想洗礼,反思很多,受益很深。

更加深刻认识到了群众路线的真谛。在先后召开的不同层面座谈会上,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立足实际,畅所欲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落实惠民政策等方面,讲了很多真知灼见,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可以说,通过调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基层情况,对于更好的联系群众、更扎实的为群众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特别是对基层经济发展、农村建设管理、改善群众生活、办好社会事业等有了真切感受,对于进一步做好决策,整合政府资源,加大民生投入,真正把钱花到刀刃上、花到群众期盼的事情上,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真正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执政为民”就是一句空话。

深刻认识到了联系群众方面的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乡镇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这也反映出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有些甚至浮在面上,脱离了群众。一些干部想个人得失多,想群众利益少,自认为对基层情况很熟悉,平时深入基层、企业、农村与群众直接接触少,拉大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一些干部对个人进退留转、办公条件、荣誉待遇考虑多,对农民工、困难户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关心少,对群众的感情有所疏远,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以及对群众的亲和力有所下降,久而久之就有失去群众信任的危险。

深刻认识到了整治“四风”的必要性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重在整治“四风”。整治“四风”,基层这面“镜子”最真实、最清晰。通过调研发现,乡镇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有的村干部一年工资只有1000多元,却一直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相比之下,市县一级环境条件相对优越,“四风”问题却比较突出,很多方面不仅没有做出示范,而且放松了要求,甚至突破了底线,冒出了害群之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透过群众朴实的话语,能真切感受到,老百姓对各级党委政府是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的,对近年来中央和省里小麦直补、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非常满意,对省、市“第一书记”帮扶、市委常委联村为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都给予很高评价。党委政府所做的哪怕一点点的工作,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讲起来都充满感激。而反思我们的工作,在很多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还有很多群众亟需的民生实事没有办好,这更使我感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依然任重道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怠慢。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面对面征询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发现农村发展建设各方面问题也不少,群众期盼办好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深入调研梳理,一事一议,逐步解决。综合分析来看,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村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空壳村”较多,多数村没有集体收入,近年来通过企业占地补偿所得的收入也只有几万块钱,捉襟见肘的集体经济,难以保证村庄硬化、绿化等公益事业的投入。有的村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增加了使用成本,但没有钱进行维修改造。有的村通过单位帮扶安装了路灯,但连每个月的路灯电费都交不起。所以一遇到硬性任务,只能通过“一事一议”分摊到群众头上,甚至拖欠工程款,形成村集体债务。

二是村干部致富能力明显不足。绝大多数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靠打工增加收入,自身致富能力不强,带领老百姓致富的办法少、能力弱。受党员指标减少的影响,每年村里发展的新党员比较少,一些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年轻党员不能及时补充进村班子,村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近几年随着各级帮扶力度的加大,有些村干部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对上级派驻单位帮扶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还不够好。有的村生产路多年失修,路面坑坑洼洼,雨天根本没法走,生产生活非常不便。有的村用柴油机浇地,费用是用电泵浇地的1倍;有的村一半以上的土地因地势较高,常年得不到浇灌;有的村处在河道下游,水量小浇不上地。而且,农业生产成本很高,粗略算来,一亩地,从小麦播种、浇地施肥到最后收割,需要花费近470元,第二季玉米从播种到收割也需花费330元,两季加起来共需花费800元。按平均亩产小麦、玉米900斤计算,可收入1800多元,减去费用只剩下1000块钱,不如在外打工几天挣的钱。此外,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支农金融产品创新不够,尤其是贷款成本过高,群众贷不起、不愿贷。

四是农村环境管理不到位。虽然随着农村“三通”工程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司家村建国以来就没有修过路,村庄规划建设比较乱,村内道路高低不平,遇到阴雨天,进不了村、出不去门,群众意见很大。有的村村内街道建筑材料乱堆乱放,与高质量的硬化环境很不协调,特别是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箱购置、保洁员配备上有很大差距,村头、路边、河沟等地垃圾乱扔、塑料袋到处飞的现象比较普遍。镇村两级对分门别类的管理好农村环境研究不够、落实不够、管理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

五是对关系老百姓实际生活的问题研究解决不够。乡镇一级幼儿园、小学都没有食堂,孩子不能在学校吃饭,家长一天要往返8趟接送孩子,影响农活和工作,而且孩子中午也得不到休息,影响学习。镇中学、小学没有标准的操场,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不能锻炼。镇卫生院规模较小,仅有20几个床位,还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六是在做好上级政策与农村实际结合上研究分析不够。比如,农村土地政策是承包地30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实际生活中,有的一家三口只有一口人的地,有的孩子十四、五岁了仍没有地,有的两个老人却种着10几亩地。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种地不仅不交税,而且每亩还有120多元钱的补贴,群众对耕地更加重视了,有些过去把地交给集体的农户,现在又要求把地要回来。

七是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上还存在不少制约问题。由于科技投入风险大、见效慢,不少企业在这方面顾虑重重,不愿加大投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层次。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窄,抵押、质押物少,贷款难问题仍然突出。新上项目在用地、环境容量等方面制约大,破解办法不多,影响了项目建设。

关于镇村两级发展建设的几点建议

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关键是要找出找准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落实到推动工作、加快发展上来,这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围绕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结合蹲点调研的见闻和思考,提几点建议:

要以切实转变作风为引领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干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要树立问题意识。养成带着问题进村入户的习惯,及时发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和问题,决不能对一些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二是要敢于正视问题。对待发现的问题,要不回避、不掩盖,集思广益分析研究深层次的原因,否则,捂着、盖着,只能使问题越拖越大、越积越多,到头来积重难返、不好收拾。三是要善于解决问题。坚持边学边改,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抓起,定方案、细分工、勤调度,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加以解决,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前,尤其要积极作为,科学安排,突出解决好宅基地纠纷、占地补偿、小麦直补款发放、拖欠农民工工资、孩子上学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对信访遗留问题要逐一分析、制定措施、妥善处理,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要以加快科学发展为核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更是增进群众福祉的根本保证。一是要树立标杆。镇村各级要积极“走出去”,开阔视野,提升境界,自觉地向全省、全市的先进镇村学习,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要加大投入。要按照工业经济园区化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产值过亿、税收过千万的成长型企业,打造几个有影响力的特色园区。通过强力推动产业发展,拉动就业、增加收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三是要培植特色。要注重本地特色,尊重地域经济发展规律,专心经营几个独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工业项目要突出市县主导产业配套、价值链条延伸;农业项目要强化科技兴农,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调研中发现,建设养殖场,搞规模化养殖,是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的好路子,村里要发挥多年形成的养殖优势,相关方面要积极支持,共同建设产业特色村。四是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妥善搞好征地迁占等工作,处理好企业与群众的关系;强化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霸痞行为,为企业发展服好务,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努力营造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

现在看,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群众想富,但是普遍缺乏胆量、缺乏本金、缺乏门路。要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高稳产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和良种繁育推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政策扶持,鼓励龙头企业进军高效生态农业,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要进一步用足用好各级政策,通过协调贷款、给予贴息、税收减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要通过技术指导培训、项目推荐帮扶、协调构建销售网络等手段,为群众创业搭建平台,增强群众想富会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保证

镇村两级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繁忙。牵牛要牵牛鼻子,加强组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特别是面对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土地资金制约严重、发展难度增加、工作压力增大的复杂形势,要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加强学习、定好标杆,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安排、狠抓落实,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执行力推动工作。另一方面,要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认真做好今年下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重点选好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要选择有奉献精神、有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有带头扎实苦干作风的党员干部担任,要拓宽选人视野,既可以在村里选,也可以从外出人员的优秀分子中选,也可以从镇直机关派,通过“内举”、“外选”、“下派”等方式,真正把一批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同时,要扎实做好农村党员的培养选拔工作,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问题。

5.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篇五

中共梁家营乡党委书记 邵海

按照市委工作安排,我积极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我的调研村是后进支部梁南村。半年来,我通过走访了解,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求策于民,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梁南村调研基本情况

梁南村位于乡政府南侧,现有人口 859人,农户215户,耕地864 亩,两委班子5人,支部共有党员党员30 名,该村主导产业以箱包加工业、生猪养殖业为主。2011年初根据乡党委考核结果定为后进支部。我入村后,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西官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的要求,以做好农村管理、服务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狠抓村集体经济建设,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有少部分党员出外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2、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会还未学深透,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深,学习的内容不系统,现代化知识、技能有所欠缺,今后需加强建设新农村方面知识的学习。

3、农村基层工作日益繁重,开展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场所等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委会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村委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所影响;二是村的办公条件及村民文体活动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上级对农村要求越来越规范,相应各类型的建设还跟不上步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些年来,由中央到地方为了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建设,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立法原意是好的,但由于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各部门配合力度欠缺等因素造成在司法难度加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农村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制约了农村管理水平。三.建议及对策

1、加强农村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辖区党员进行详细资料整理,根据党员的年龄、行业、文化等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二是对农村党员要以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为载体,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民主评议活动 和“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做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做好农业技术的培训。

2、切实加强农村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党支部要对村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定期参加组织学习或者到附近先进乡镇村学习取经,使他们开阔眼界,更新概念、增长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建设水平。一是提高两委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调配工作,暂时可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在集体经济许可情况下适当增加人手。二是灵活调节,使用村办公场所,个别活动场地,如农家书屋建设可采取与民间合作形式解决场地不足问题。

6.蹲点调研手记 篇六

2008-04-29 进村入户访民情

(4月21日夜,记于松阳县竹源乡黄下村)

按照县委的要求,我与随行的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的程建中、办公室的小储一行三人,自带铺盖,到所联系的竹源乡黄庄下村进行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今天,是我们蹲点调研的第一天。上午,我们来到乡政府,听取了乡党委政府工作情况汇报后,并与已在乡里等候的黄下村书记王延利接上了头。

下午,我们直奔黄下村。一到村,马上召集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在村会议室召开蹲点调研见面会,我介绍了此次蹲点调研的背景、目的和任务,并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了村里的情况。黄下村有6个村民小组,190户602人口,全村拥有山林面积5654亩(其中公益林2370亩、笋竹两用林1529亩),耕地285亩,全村有347人外出经商、打工。全村人均收入2406元,人均收入在1500—2500元之间的有66户217人,1500元以下的9户10人。山林全部分到户,村集体经济极为困难。

晚上,我们一行走访了王显根等贫困户以及一些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示范户等,每到一户,都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种植结构、年收入、子女就业等情况。

夜晚,我躺在床上,对今天所了解到的黄下村情况,进行了梳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问题。黄下村的人均收入2406元,远远低于全县的人均收入,村里的集体经济又那么困难。该如何让这样一个村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感到了作为一名驻村调研领导身上的责任。

倾听民声查实情

(4月22日夜,记于松阳县竹源乡黄下村)

四月的黄下村,风景秀丽,翠竹壁绿,春意盎然。今天是我蹲点黄下村的第二天。上午,安排理论宣讲。下午,召开民情倾听会。上午9点,在家的村民已陆陆续续的都赶到了村会议室来听理论宣讲。村民们都感得很新鲜,也很想听听省里、市里、县里关于农村发展方面的报告。我主要宣讲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新农村建设和创业创新等有关内容,从中央、省、市、县等各个层面阐释新农村建设和创业创新的内涵和意义,发动村民要积极投身到创业创新谋发展的新实践中。村民们听的很认真,从他们关注的表情可以看出,农民也很需要来自上面的声音,关注和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下午,在前一天的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召开乡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民情倾听会。会议围绕创业创新、农民增收的主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大家的发言中,我进一步的掌握了黄下村的实情。黄下村的不少村民一直以来靠采松脂、外出务工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但去年以来,由于松香市场行情疲软、自然灾害等原因,有不少村民未外出打工,一直呆在家中,想致富,却又苦于致富无门。还有部分长期在外采松脂、年龄较大的村民,考虑到身体等原因,不适合再外出打工,也想在本村谋发展。有些村民想发展茶叶种植,希望上面能提供扶持贷款;有些村民下山移民愿望强烈,要求县里尽快启动竹溪点下山脱贫点的项目等等。对村民们反映的情况,我都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

晚上,我整理了一天的思绪。听着窗外潺潺的流水声,久久难以入睡。

调查研究明思路

(4月23日夜,记于松阳县竹源乡黄下村)

通过几天来的走访、座谈,对黄下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我们邀请了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县农业局村庄整治办、县能源办等同志到村实地察看,就黄下村的山地整理、村庄整治、沼气等项目,开展调查研究与可行性分析。毛竹、香榧等的种植,想邀请林业局的同志到村指导,因他们工作忙来不了,但也通过电话进行了一些咨询。

山地整理,因为地势坡度太大,不可行,但可结合下山脱贫、村庄整治进行宅基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应尽量争取。

毛竹生产是黄下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应做大做强,现有的1529亩笋竹两用林,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培育,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茶叶,黄下村山地、山垄田较多,土壤、气候条件都适宜种植,销路好,价格较高,适合在家妇女采摘管理。可作为黄下村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香榧,投入成本不大,效益不差,适合山区种植。每株诸暨香榧产值千元,一亩30株计,亩产值可达3万元。据了解农民对种植诸暨香榧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可广泛宣传发动。,今天,我们还走访了燕庄、可重旺村。一来了解一下这些村的村情村貌,二来看看对黄下村的发展是否有借鉴之处。

围绕增收谋发展

(4月24日夜,记于松阳县竹源乡黄下村)

今天是蹲点调研的第四天。上午,我们调研组的几个同志碰了一下头,对这几天来的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对黄下村的自然资源、人口资源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黄下村的农民增收问题再次展开讨论,统一思路。

下午,举行民情分析会。与乡里领导、村班子成员、村老党员、村民代表一起,共同研究分析加快黄下村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听取了他们对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产业、下山脱贫等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一、发挥优势,长短结合,发展特色种植业。①短期:培育壮大笋竹林。②中期:发展白茶规模种植。③长期:发展诸暨香榧种植。

二、加强培训,拓宽渠道,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

三、整合资源,包装项目,争取上级扶持。

四、积极引导,争取政策,做好下山移民工作。

五、结对帮扶,分类指导,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六、精心选择,引导投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晚上,我们调研组几个人一起在草拟黄下村创业创新建议书(农民增收计划书)和新农村建设方案,一直到深夜。

民主听证促和谐

(4月25日夜,记于松阳县竹源乡黄下村)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星期五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因驻村蹲点而显得忙碌充实。上午,根据一个星期的调研情况,我们调研组对黄下村创业创新建议书(农民增收计划书)、新农村建设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并根据本村实情,逐一进行修改充实。

下午,召集乡主要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村党员、老干部召开民主听证会。我在会上提交了调研组草拟的黄下村创业创新建议书(农民增收计划书)、新农村建设方案。村民们对建议书展开了讨论与论证。大多数的村民都对发展香榧、白茶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不少村民顾虑重重,对资金、技术、气候、土壤、市场等因素担心较多。我根据从农业部门、林业部门走访了解到的情况,一一作了解答。为了进一步明确香榧、白茶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将专门邀请农业、林业技术人员到村给予辅导讲座或开现场会,争取

把这项长远的惠民项目真正落到实处。

7.蹲点培训考察报告 篇七

我们是第五组(初中组)——由三男两女一行五位学员组成,于2011年5月24日来到实验学校蹲点。在实验学校,我们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接待。在蹲点学习的三天时间内,实验学校为我们满满当当地安排了学习实践内容。我们先后听取了学校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校长对学校办学的思考、教学副校长教学管理经验的介绍,教务主任的课外阅读特色分析,德育主任诠释的三全三乐德育等。同时参观了他们的校园,观摩了2节语文、1节数学、1节科学课,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实验学校校长对我们蹲点实践工作的高度重视。而我们五位学员也是怀着虚心学习,认真思考的态度珍惜这次难得的蹲点学习机会。走进实验学校的校区,规划别致的校园,给我们予整洁、有序、大气的感觉。学校总占地面积38亩,现有在校学生2000人左右。形成了以初中为办学主体,小学为补充、与体校共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模式。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走在实验学校的校园内,可以体味到实验学校多层次组合产生的和谐人文氛围,校园的文化建设也在无声地告诉着我们实验学校的精神传承---艰苦创业和团结协作。在真正近距离地接触了实验学校后,实验学校的德育管理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根据本人的一些感性认识,概述如下:

开展“教育”辩证认识,形成“德育为先”的理念。德育理念全员化

开拓“德育”模式探索,促成“课题推进”新方式德育推进课题化

8.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报告 篇八

2013年1月20日,我被市委组织部抽派到南丹县山塘乡山塘村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半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新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务实创新,扎实工作,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山塘村社会情况调查

山塘村共辖25个村民组,1730户,6871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7.58%,其中,苗族4户18人,彝族298户1254人,分布在杨家寨、二坪子、黄秧棚、烂厂湾、黄水河、高石坎等6个村民组。2013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153.6吨,人均有粮298公斤,大牲畜存栏2780头,生猪存栏3520头,家禽存栏约1.3万只。经济总收入968.5万元,人均收入835元,其中,种植业占收入的36%,畜牧业占总收入的42%,其他收入占22%。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立足实际,调查研究入角色

到村前,我学习了新农村建设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到村后,我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八大员”要求,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干部向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虚心向村干部和群众学习,自觉地和村“两委”成员、乡镇党委、政府保持一致,逐步融入了当地村“两委”班子。乡、村、组召开相关会议或研究问题、决定重大事项时,能积极参与,摆正位置,做到“指导而不包办,到位而不越位”,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总体工作中得到了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的认可和肯定。首先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民意。做到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其次努力当好宣传员。通过开座谈会、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传达到老百姓心中。通过宣传引导,来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促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以信息报送上级和各有关媒体,做到每月向新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上报信息和民情日记2篇以上,上报调研报告1篇;信息被市直工委、市环保局网站采用。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随时与村民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并同乡、村干部一道找“穷源”除“穷根”。针对所驻村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困难,仔细分析,认真思考,科学决策,协助村“两委”清理思路,指导村干部制定出切合所驻村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极尽全力为发展村级经济出谋划策。

(二)上下协调,各方奔走跑项目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此,我从到村第一天起,就在思考我作为指导员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要怎么做等问题,可以说是带着问题进村,带着感情入户,带着责任工作,真诚对待农民,真情关爱农民,真心帮助农民。

山塘历届村干部带领全村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村级经济薄弱,积累少,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委干部都认识到,山塘要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实际,以项目扶持作为新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以项目解决群众难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到所驻村的需求后,我来回奔走于镇昭之间,无数次向上级领导汇报反映,争取支持,一天没有回声我就等一天,村上有工作任务又立马赶回所驻村,一旦听到一点点项目资金的“风吹草动”,又马不停蹄去“盯紧盯死”,来来往往也不知道有多少回,就连南丹跑客运的师傅都和我成了“老熟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市环保局黄局长、主持工作的袁良富副局长和分管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张廷象副局长先后为山塘村安排了7万元资金,用于该村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除此以外,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还通过其它各种途径协助山塘村争取到项目3个,涉及资金上百万元。

(三)积极参与,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根据今年市委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办〔2013〕1号”《中共昭通市委办公室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昭通市村级党组织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我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积极参与村党组织和第三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整个选举过程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规定进行,程序规范,进度合适,确保了在今年4月份结束换届工作。换届结束后,徐本林同志再次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

(四)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山塘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县林改办和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于4月24日通过了省林改工作组的验收。

(五)主动参加抗旱保春耕工作。

今年我市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就连古有“天干三年吃饱饭”的山塘也同样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春耕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村两委积极行动起来,安排拖拉机送水到用水困难的社上,确保不因干旱导致争水抢水的社会稳定问题。截至到5月中旬,随着连续几天的降雨,解除了山塘村的缺水状况。广大农户抓紧时间抢种、补种农作物,弥补干旱带来的损失。

(六)参与山塘村的其他方面的工作。

一是参与村委会组织春播春种,学习、了解农作中的整地、施肥、栽种、盖膜等农业生产技

术;二是熟悉山塘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三是了解已建成的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实用性等。

三、工作亟待努力的方向

经过半年的工作,发现山塘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积累少,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塘村要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实际,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山塘村资源优势有:1 畜牧产业有待发展;2 煤炭资源有待整合;3 矿业资源有待开发;4抓住彝镇公路贯通的契机,搞好服务业等。

9.驻村蹲点调研工作方案 篇九

>方案一:驻村蹲点调研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做好领导挂钩帮扶老少边岛重点村工作的通知》(莆委〔2013〕63号)精神,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转变作风,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经局党组研究,现将我局进驻高峰村蹲点调研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调研目的把驻村蹲点调研作为机关干部了解基层情况、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通过机关干部与基层党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培养群众感情、切实转变作风,为开展支持高峰村加快发展出谋献策。通过调研,全面掌握高峰村的村情民风、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情况,找准抓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和下一步帮扶帮建的工作重点,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和工作>计划,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挂钩帮扶打好基础,为即将展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做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挂钩帮扶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调研内容

(一)基本村情。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村人口数、党员数量等情况。

(二)班子建设。包括班子配备、工作运转、报酬待遇等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经济发展。包括村民和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20x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村财政收入情况,目前村级负债情况以及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四)社会治安。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工作和信访老户的稳控情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五)社会事业。包括计生工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条件、饮水安全、民生工程、困难群体等情况,目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等。

(六)教育实践活动。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当前群众对机关干部作风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质量,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何更好地聚集四风问题整改、取信于民;如何更好服务基层、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如何开门搞活动,让基层群众参与、让基层群众评判等。

三、人员时间安排

(一)20xx年10月29-31日,由梁国镇局长带队,成员有:陈朝霞、黄云鸿、林德新、倪成威、张家胜。

(二)20xx年11月5-7日,由郑玉礼副局长带队,成员有:杨兴斌、龚美金、吴敏达、许赞卫、曾宪燚、林炳勇。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这次驻村调研局领导亲自带队,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把驻村蹲点调研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重要举措,主动与挂钩村做好衔接和具体安排工作,以自然村为单位,每组7人,驻村三日两夜,开展好“走访一批困难群众、召开一场座谈会(或现场会)、收集一些问题建议、记好一本民情日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五个一活动,真正做到掌握情况,体验生活,听取意见,增进感情,共谋发展。

(二)严守驻村纪律。机关干部驻村期间要自觉树好形象,自带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住宿原则上集中在村部;村部不具备条件的,可安排在农户家中。驻村期间,每人每天交纳食宿费用30元,伙食费由每组成员组的第一名同志负责预借交纳,并索回正式发票。要严禁接受村级接待和土特产等礼物,严禁玩牌、赌博、喝酒,严禁以驻村名义谋取个人私利,做到不层层陪同、不流于形式、不影响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

(三)撰写蹲点报告。每位机关干部驻村蹲点调研结束后,要撰写书面报告,包括驻村体会,群众生产生活哪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对机关干部作风的看法以及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等。每组蹲点调研结束后,5日内完成蹲点调研报告,由成员组的第一名同志负责收集,统一交给党办(含电子版)。待整体蹲点调研结束后,局党组要提出支持高峰村产业发展、形成“一品一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具体方案;要对高峰村贫困户逐一登记造册,安排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要根据驻村蹲点调研内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支持高峰村产业发展方案、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览表及驻村蹲点调研专题报告于2013年11月30日前分别送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

方案二:驻村蹲点调研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切实转变全市各级组工干部工作作风,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根据“组织部长、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范围对象

全市各级组工干部。

二、时间安排

6月1日至6月15日,全市各级组工干部要选择后进村屯开展驻村蹲点工作,驻村蹲点时间不少于2天。食宿地点原则安排在村级“两委”班子成员或党员家中,食宿费用由组工干部自付。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农业发展、农民期盼,传递致富信息,共谋增收良策,理清发展思路。指导推进后进村屯开展创先争优、“创业、创新、创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等工作。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组工干部下到基层后,真正成为“火种”,把基层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真情互动的纽带架设起来,把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

四、工作任务

全市各级组工干部要把抓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蹲点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建立工作联系点,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走村入户调研走访,进一步摸清农村现状,了解群众疾苦,记好《蹲点日记》,对所驻村屯党员、村民代表、困难户走访一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了解村情民意。通过蹲点调研、走访慰问、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形式,摸清所驻村屯的基本情况、村级班子建设情况、党员队伍作用发挥情况、党的建设情况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重点了解后进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把村情民意了解清楚,掌握好第一手资料。

2、大力宣传党的政策。驻村蹲点干部通过广泛接触群众,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要深入宣传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把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参加村内会议及重要活动,指导基层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照“五个好”标准,搞好摸底排查,帮助解决存在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帮助所驻村屯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有关要求

1、搞好动员部署。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各单位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具有操作性的驻村蹲点工作实施方案。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思想发动工作,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广大组工干部对开展驻村蹲点工作的认识,使广大组工干部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积极开展驻村蹲点工作。要建立健全驻村蹲点工作责任制,把目标任务落实到科室(组)、落实到每名组工干部。

2、认真组织实施。要按照本方案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明确驻村蹲点工作的具体目标及任务;要突出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积极为蹲点村屯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要狠抓落实,加强督查指导,形成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确保驻村蹲点工作有效实施,不走过场;要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开展驻村蹲点工作坚决不搞层层陪同,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要模范遵守各项纪律,注意言行举止,自觉维护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

3、做好>总结宣传。要及时发现和>总结驻村蹲点工作涌现出的好做法和好典型,通过督查指导,促进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工作扎实开展;要积极向市委组织部报送开展驻村蹲点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有特色、有亮点的做法,要及时作出专项报告;要搞好有机结合,把驻村蹲点工作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结合起来,与相关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有序推进。驻村蹲点工作结束后,每名组工干部必须形成1篇调研报告或体会文章,择优向市委组织部推荐上报,市委组织部将在《佳木斯组工信息》开辟专栏,刊登组工干部驻村蹲点体会文章、蹲点日记及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请各单位、各部门在6月18日前将开展驻村蹲点>工作总结报市委组织部(地址:市机关中心810室,联系电话:xxxxxxx,电子邮箱:xxxxxx),市委组织部将结合实际,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推进。

方案三:驻村蹲点调研工作方案

为扎实推进专题活动向纵深发展,确保取得实效,根据市专题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安排,在前期走访接访解决突出问题、“送温暖”的基础上,集中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月”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县委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扑下身子、静下心来、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面对面交流的调研活动,拓展途径,畅通渠道,丰富内容,增进感情,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转变工作作风,改进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形象。

二、工作目标

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农业发展、农民期盼,传递致富信息,共谋增收良策,拓宽发展路子。指导推进联系乡镇、村(居)开展创先争优、换届选举等工作。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干部下到基层去后,真正成为“火种”,把基层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真情互动的纽带架设起来,把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

三、时间安排

利用3月初到4月底的一段时间,深入联系点开展专题活动调研。驻村蹲点调研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活动内容

1、入村住户细察民情。在前期走访、接访、下访的基础上,以入住农户为基础,继续深入走访困难户、村(居)离任干部、老党员、专业大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切实做到“六个必去”,即所有村民组必去,所有困难户必去,所有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家必去,群众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必去,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必去,重大政策出台后可能引发利益冲突的地方必去,全面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所需、所忧、所怨,虚心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某一类问题,要实地调查研究解决,对群众反映的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复杂疑难问题,要主动牵头,会同乡镇党委、政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会商解决。

2、因地制宜指导发展。与乡镇、村(居)干部、产业发展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广泛进行座谈交流,扎实开展“三问”活动,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在问群众方面,一问群众生活有什么困难,二问生产需要什么帮扶,三问对党委、政府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在问党员方面,一问联系群众紧不紧密,二问帮扶群众实不实在,三问工作、生产和学习有什么收获。要通过“三问”,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共商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途径。坚持做到“五个一”,即帮助拟定一个发展思路、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引进一个优质项目、解决一个发展难题、指导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3、指导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基层搞好调查摸底,对联系点所属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进行指导协调,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走访村(居)老党员、老干部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小组长等,了解对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做好换届选举的前期准备工作。

4、宣讲政策释疑解惑。通过开办培训班、召开会议、政策宣讲咨询、发放资料、交流座谈等方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惠民惠农政策,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要结合依法治村工作,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5、尽心竭力排忧解难。立足自身实际,从资金帮扶、信息传递、沟通协调、项目扶持等方面着手,尽力协助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当前,农村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群众较多,生活十分困难,急需得到帮扶。各地各单位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按照“突出激励引导、注重扶志,立足当前生活、注重扶困,着眼长远、注重扶业”的原则,科学设计活动载体,对困难群体实行“三帮”,“"即由县级领导、县直科级干部、乡镇全体干部各联系1户农村困难家庭;”三帮“即采取困难群众所在村党组织统筹帮扶、乡镇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县直联系村单位包抓帮扶的形式,从帮产业、帮就业、帮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帮扶,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脱离贫穷,逐步走上致富之路,从根本上解除生活之忧。要广泛开展”结穷亲“活动,县、乡两级干部与城乡困难群众要结对成为”亲戚“,做到机关全覆盖、干部全参与、农村建卡贫困户全结对,真帮实扶,做到”穷亲“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责任不解除。同时,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安全饮水、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能源、环境卫生为着力点,与农村春耕生产、水利兴修等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谋划、兴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专题活动带来的好处。

五、活动方式

县级领导带头,每人重点选择一个难点村;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带队,深入联系村(居),蹲点开展调研。专题活动调研中,要做到”三进三自三同“,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自带生活用品,自付食宿费用,自觉服从纪律;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保证”四个做到“,即零距离相处,做到”民有所思,我有所知“;平等式交流,做到”民有所长,我有所获“;面对面沟通,做到”民有所困,我有所帮“;快捷化服务,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办“。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安排。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下基层驻点调研。全体机关干部必须积极主动参与,集中搞好调研。所有参与调研的党员、干部要将调研过程在《民情日记》上做好详细记录。各地各单位专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调研活动的组织协调、联络调度和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统筹安排。要把”驻村蹲点调研月“活动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与走接访、结对帮扶活动以及春耕生产、水利建设等当前农村实际工作结合,统筹推进联系村(居)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统筹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干部职工”走得出去、住得下来“,确保”两不误、两促进“。

(三)注重实效。调研活动中,要为所驻村(居)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议、为结对户做一些具体实在的实事好事。调研结束后,党员干部要撰写一篇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的党性分析材料(或调研报告),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党员干部党性分析材料(或调研报告)和单位调研报告要经单位党组织研究审核通过并由党组织负责人签字后,报县专题活动办。所驻村(居)党组织要将驻村联系单位和党员干部的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效果,要据实记录并在调研活动结束后在《”驻村蹲点调研月“活动开展情况登记表》上作出书面满意度评价(附件4)。

(四)严肃纪律。严格落实”五不准“要求,即:不准层层陪同、不准特殊接待、不准敷衍应付、不准缩短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基层群众负担。各地各单位要及时跟踪检查本地本单位干部职工驻村调研工作动态和执行纪律情况。县专题活动办督查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要通过电话访、下村访、入户访、查记录等多种方式,组织对各地各单位开展调研情况进行抽查,对活动不开展、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低的,要及时进行通报,并督促落实到位。

(五)注重宣传。充分利用简报、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驻村蹲点调研月“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以及动态、效果,积极营造活动深入人心、干部广泛参与、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要注重发掘和总结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推荐2篇以上”驻村蹲点调研月"活动典型材料,组织学习交流。通过先进典型引导,切实推动专题活动深入开展。

10.师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篇十

李建

在交友连心活动中,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亲自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求策于民,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师庄村基本情况

师庄村位于小里镇东部,耕地面积有1950亩,户籍人口2343人,党员76名。近年来,师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师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的要求,以做好农村管理、服务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狠抓村集体经济建设,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有少部分党员出外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2、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会还未学深透,1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深,学习的内容不系统,现代化知识、技能有所欠缺,今后需加强建设新农村方面知识的学习。

3、农村基层工作日益繁重,开展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场所等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委会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村委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所影响;二是村干部办公条件及村民文体活动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上级对农村要求越来越规范,相应各类型的建设还跟不上步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些年来,由中央到地方为了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建设,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立法原意是好的,但由于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各部门配合力度欠缺等因素造成在司法难度加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农村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制约了农村管理水平。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强农村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辖区党员资料进行详细整理,根据党员的年龄、行业、文化等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二是对农村党员要以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为载体,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充分利用农村党

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做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做好农业技术的培训。

2、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党支部要对村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定期参加组织学习或者到附近先进乡镇村学习取经,使他们开阔眼界,更新概念、增长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建设水平。一是提高两委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调配工作,暂时可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在集体经济许可情况下适当增加人手。二是灵活调节,使用村办公场所,个别活动场地,如农家书屋建设可采取与民间合作形式解决场地不足问题。

上一篇:1-2会计工作交接规定08012下一篇:粉煤灰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