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

2024-09-07

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精选10篇)

1.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 篇一

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一、经治医师/护士发现输血反应,必须及时处理、记录,报告主治医师,通知检验科。

二、主治医师组织治疗和抢救,核对临床输血各项质量记录,查找原因。

三、检验科报告科主任并核对检验各项质量记录,查找原因。

四、检验科主任组织复检、诊断试验,作好记录。报告临床,共同分析,确定诊断,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报告医教部。

五、临床与检验科主任根据记录回顾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采取预防措施。并报告质量管理科。

六、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分清技术责任与差错责任,得出处理意见,报院长批准执行。

七、输血导致感染疾病按《医院控制感染管理规定》处理、上报。

2.输血不良反应培训工作评估报告 篇二

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了三期的培训。现对该次培训活动总结如下。

一、培训取得的经验 1.内容设计系统而实用

课程内容设计上以专业营销理论和技能为核心,结合MBA工商管理基本知识,融人XX行业的专业课程,并加入专题研讨,同时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出国考察,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体现了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培训中融入职业心态和观念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

2.形式应用较为灵活

采用集中分散集中,面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并结合实战型营销专家、跨国公司老总、成功企业家的经验分享式讲座,专业培训顾问课程更是采用提高学员参与性的互动式、案例研习式的授课模式,真正使学员愿意学、学得到和会应用。

3.培训对象选择较为适合

年龄:XX岁以下。经过培训后他们能成为中流砥柱,且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学历:大学本科。具备学习本次培训课程所需的知识基础。确保培训内容的难度适合学员水平。

工作:多年从事相关工作和即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确保培训的针对性。4.师资实力强大

部分基础课程和与XX行业有关的课程充分利用该行业所属管理干部学院的授课资源;MBA工商管理相关课程、跨国公司老总、企业家、实战型营销专家,职业培训顾问的授课讲师从XX培训顾问的资源中,优中选优;合理整合双方师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保障了培训的师资力量。

5.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因为方案在未进入执行阶段就组成XX集团培训干部和XX培训专家顾问组以及学员代表的论证组,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不仅从执行的阶段时间、地点、课程、主要授课老师等实施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反复修改,而且对培训过程应用的学员手册、教师手册、系统评估工具、支持性工作的分工、主要教材的编写形式都作出了安排,在执行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做大的调整,保证了培训方案的顺利实施。6.培训过程全程跟进,控制到位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仅在学员参与面授期间进行了评估调查、阶段性小测试,还对期间发现的有些不够实用的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了调整,对掌握不够的内容配发了自学指导资料,而且在学员返回工作岗位进行实习过程中也进行了跟进和指导,做到了培训过程的全程跟进,从而大大提高最终的培训效果。

7.考察与实习交流解决了企业实际问题

在学员参加完阶段性实习后,组织学员进行了集中性的培训实习交流活动,期问发现了许多企业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员与专家进行r讨论,并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使培训不仅提高了员工素质,同时解决了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些实际性问题,使培训的投入效益得到倍增,通过出国考察和海外培训,更使学员的思路得到拓展。

二、培训存在的不足 1.培训需求分析不够

现代培训需求定位不仅仅要体现企业需求,了解学员的实际水平并因材施教,同时对学员的需求的了解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经验的学员与没有经验的学员不同,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学员与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学员不同,只有充分了解了全面的需求才能够制订符合需要的培训计划。本培训因为学员范围分布的局限,在培训需求的研究方面只采用了需求调查的单一方法,而没能够发挥观察、访谈等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

2.每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少

培训资源共享,在不影响培训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单个人员培训成本,是培训效益控制的基本原则。而在本培训项目中每期的学员安排较少,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还不够经济。

3.室内的培训即使是结合案例分析讲授课程,但给学员的多数都是理性认识;而在室外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的培训则可以给学员以感性的认识,对强化培训效果更加有利。在本培训项目中,室内培训几乎占98%以上,授课形式方面还没有达到最佳应用效果。

4.培训效率较低,应该安排两个班交叉进行

3.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 篇三

输血后感染的追踪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精神开展工作,严

格遵守《输血管理制度》、《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反馈制度》等规章制度。

2、、输血科在每次发血后必须将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标本密封或将试管盖

紧,在 1-6℃至少保留 7 天,不能马上丢弃。若病人对输血产生不良反应,则可 以用保留的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标本进行重复配血试验或其他试验。

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

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的疾病,征得家属或病人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同意书 必须与病历同时存档。

4、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几处理 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

告。

5、输血结束后若有输血不良反应,护士应作记录反映情况,并将原袋余血

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中永久保存。如 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经确认后上报至医务科,医务科应及时与采供 血机构的业务科室联系,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便查找献血者的检查资 料并追踪献血者。

6、经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如未发现采供血机构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则由

医务科或卫生行政部门向病人家属作必要的解释。属责任事故则按《医疗事故处 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编制人/修改人: 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4.中国地板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篇四

5.上半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发展报告 篇五

第一篇 宏观运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7月,国家统计局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用“总体良好”来评价过去的半年。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均实现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同比增长12.4%,中部地区增长17.8%,西部地区增长17.3%。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1.48%。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203亿元,同比增长27.9%。在39个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个行业同比下降。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4.7%,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7%。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22.6%中部地区增长31.0%,西部地区增长29.2%。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04%。从全国中央空调市场上半年的运行表现来看,也与国家宏观经济的表现一致,中西部地区在总体增长速度上明显优于华东、华北、华南市场,而越成熟的市场越表现出增幅放缓的趋势。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18641亿元,增长36.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44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1%。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40991亿元,同比增长21.6%。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1.75。总体而言,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也因此,中央空调行业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而水涨船高,表现在数据上,2011年上半,全国中央空调市场总量约300亿元,创造了新的规模纪录。然而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放缓,显然,国家连续的宏观政策已经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实际的调控作用。在国家坚定的楼市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速放缓仍将继续成为本内的特点,这也将逐渐在中央空调行业中得以体现。

二、制冷剂

从2010年初至今,R22、R134a和R410A等几种主要用于空调、热泵热水机、冰箱的制冷剂供求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受到空调和冰箱产销量持续增长、变频空调市场飞速发展、制冷剂原料供应紧张以及发达国家逐步关停R22生产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冷剂供应趋紧,这使得近一年多来主要制冷剂的市场价格整体上扬。总体来看,不同制冷剂的市场情况也各不相同。R22原料——三氯甲烷供应紧张的状况正在缓解,2011内中国三氯甲烷生产装置高速扩容,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三氯甲烷供应逐渐充足,价格已经出现回落。而R134a的价格则从2011年1月的每吨5.5万元涨到5月份的7.3万元左右,由于R134a海外部分

产能转产或搬迁,致使全球产能下降,再加上R134a技术难度较高,国内装置开车不稳,扩产不易,从而引发了R134a明显的供需缺口。因此,未来R134a的市场需求量还存在一定变数。碳氢制冷剂在今年上半年中表现的相对活跃,以R290为代表的碳氢制冷剂已经开始批量应用于家用空调之中,为了满足市场对碳氢制冷剂的需求,各厂商都在积极扩大产能。而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及多联机的R410A制冷剂需求大增,原因在于:首先,中国空调能效标准的出台,加速了空调高能效机型的转化速度;其次,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国家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R410A空调内销市场的繁荣;最后,R410A空调出口增加,美国空调市场从2010年开始全部使用R410A制冷剂,一些东南亚国家的R410A空调市场也开始启动。

未来,尽管随着新建和扩建的制冷剂产能不断释放,制冷剂的供应压力将有所缓解,但是,可能随之而来的“电荒”、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让制冷剂的供求状况很难预料。

三、铜

2011年上半年铜市跌宕起伏,反复震荡,几次冲高回落,最终以0.64%的跌幅小幅收跌。现货铜价年初在69800元/吨,年中跌至69358元/吨。

进入1月份开始由于商家看好节后市场涨势市场被推升走高,持续攀升至2月中旬的74900-75030元/吨;后半段时间由于消费低迷市场开始震荡下滑至一季度的最低位68600元/吨左右,随着日本危机的缓解以及现货市场需求增加,3月下旬铜价也回归到72000元/吨以上,此后由于欧洲债务危机重现,国内货币紧缩政策打压现货铜价的升势,加上需求预期不强,3月末价格再度回落至70500元/吨附近。二季度开始铜价反复震荡,上下盘整。虽然铜价动荡频繁,但就整个上半年金属的表现来看,铜市的调整幅度是最小的,同时,从5月中下旬开始,部分冶炼企业甚至矿山都已接到限电限产通知,这影响了精炼铜的产量,加上国内库存减少导致铜供应短缺,供应问题对期铜上涨起支撑作用,铜价相对表现稳定。

今年电力行业定单充足,家电行业也比预期的要好,在以上两个行业的带动下,国内铜的消费就会增长在7%以上,对铜价形成很大支撑,因此下半年铜价仍不乏震荡走高的可能。

第二篇 微观运行分析

说明:“2011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空调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是《暖通空调资讯》首次发布的基于半市场的发展分析报告,由于缺乏以往的半数据,因此,在本报告内将不包括增长率对比的数据及图表。总体而言,本报告以图表为主,文字阐述为辅,简要概括上半全国市场的总体发展特征、品牌格局及产品格局。

一、品牌格局分析

开局良好——上半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明显传递出这样的信号。过去的半年中,全国中央空调市场总容量约为300亿元,而去年全中央空调市场总容量为近450亿元。尽管不能给出一个直观的同比数据,然而将上半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规模与去年全行业总体规模相比,即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

根据企业的不同属性,我们将行业中的主流企业分成六大类,包括五大美资企业、冷水机组企业、国内家电系企业、日韩多联机组企业、水地源热泵企业、溴化锂机组企业。数据显示: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企业包括大金、美的、格力,大金、美的、格力已经构成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的第一梯队。其中,大金半销售超过40亿元,继续在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中领跑。美的、格力半销售均超过30亿元,美的则在半程市场中成为国内企业的领头羊。

美资四大冷水机组企业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继续稳居第二梯队,他们在冷水机组市场中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被逾越。同样身处第二梯队的还有海信日立,作为专业变频多联机组企业,海信日立在专业化发展战略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综合而言,与往年行业发展所相同的是,以离心机、螺杆机、模块机为主的冷水机组和变频多联机组、常规单元机组构成的三大类产品仍然是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形式,在这三大类产品市场中表现优异的企业构成了行业主流企业的中坚力量。

分不同类别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图来看,五大美资品牌中约克仍在规模上占有明显优势,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几乎不分伯仲。传统冷水机组品牌中,天加依旧握有领先优势,此外,盾安、广州日立、国祥、EK、申菱等企业构成了国内传统冷水机组企业的重要力量,过去的半年里,他们继续在规模化道路上深入发展。从国内家电系企业的占有率对比来看,包括海尔、格力、美的、志高、奥克斯、TCL在内的国内家电系企业已经在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其中,美的与格力已经跻身中国中央空调空调行业前三甲,并稳稳占据了这一位置,而凭借集团优势以及销售网络、渠道优势,国内其他家电系企业也正在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日韩系多联机组企业逐渐形成两级分化的态势,除了大金仍然一枝独秀之外,包括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星等在内的品牌市场表现活跃,因此呈现出相对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相反,尤其随着国内家电企业在多联机组市场上快速壮大,以及一些新品牌的进入,部分专业化多联机组企业正在陆续丧失掌控市场的能力。在专业水地源热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比图中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除了克莱门特仍然拥有领先和颇具规模的市场份额之外,其他专业水地源热泵企业仍然为寻找一条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而努力。相比之下,在由专业水地源热泵企业开辟出的水地源热泵市场上,目前享有更多市场成果的仍然是规模型企业。而在溴化锂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对比中,所有企业的占有率相对较为稳定,这与溴化锂市场竞争强度相对较低不无关系。

各区域市场占有率对比反映的是不同的区域市场在全国市场中重要程度的差别,而从区域市场占有率的阶段性变化中,亦可以反映出某区域市场发展速度及成熟度的变化情况。比如,在华东市场各区域占有率图中,上海市场占有率相比2010有明显下降,这说明上海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较高,饱和程度也相对较高,而江苏、浙江、安徽市场较为稳定。

由于整体市场仍然在快速稳定的增长轨道中发展,因此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区域市场仍然保持着与以往相同的步调。此外,区域市场的发展仍然遵循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即在国家重点政策支持的中西部区域,其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也明显表现出步伐相对较快的特征。

三、产品格局

对于上半年市场的产品格局分析,2011半报告延续了以往的产品划分方式,与以往的报告不同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本报告未对各类产品进行细分,而是将离心机组、风冷螺杆机组、水冷螺杆机组、模块机组统一归为冷水机组,其他冷水机组如水地源热泵和溴化锂则仍单独列出。

从2011年上半各大类产品的占有率情况与2010对比来看,总体而言,各大类产品的占有率情况较为稳定,波动平缓。不过其中仍然表现出值得关注的变化:多联机组和水地源热泵的整体占有率均略有下降,单元机组的占有率则有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已经成为中国中央空调行业最重要产品形式的多联机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市场高峰,水地源热泵产品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逐渐归于冷静,而在国内家电系企业格力、美的等企业的推动下,单元机组大幅放量,增长尤为迅速。

各区域不同产品的占有率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区域分布特征。冷水机组产品通常在越为发达和成熟的区域市场中占比就越低,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包括江浙沪在内的华东市场冷水机组产品占比平均仅有20%左右,相反,包括西南、西北、东北、华中在内的中西部区域市场,其冷水机组产品占比平均约为30%。从冷水机组市场品牌占有率情况来看,以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四大美资品牌组成的阵营,毫无悬念仍旧把持着冷水机组市场中最大的份额,其中约克继续在冷水机组市场中独占鳌头。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家电系企业美的和格力在规模上进一步缩小了与领先品牌的差距,比如,上半中格力在包括广东、山东、安徽等区域市场中连续获得了众多大型甚至超大型项目的认可,为这些项目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心机组、螺杆机组等等冷水机组设备。此外,一大批国内传统冷水机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冷水机组市场中的主要力量,包括天加、盾安、国祥、堃霖、扬子、瀚艺、欧威尔、汇中、台佳、澳柯玛等等。

相比冷水机组的区域特征,多联机组大体上与之相反,其特征表现为越是欠发达和仍不成熟的区域市场,多联机组产品的占有率就相对较小。数据显示,华东区域继续承担着全国最重要的多联机组市场的地位,而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北京、广东、山东市场上,多联机组均占有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反之,中西部地区的多联机组产品市场份额则较小。从多联机组市场品牌占有率对比情况来看,美的已经在销售规模上成为仅次于大金的品牌,另一个国内家电系品牌格力亦有不俗表现,上半中,格力紧随海信日立之后成为另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此外,传统的日韩系多联机组品牌大多仍在多联机组市场中表现优异,无疑,日韩系多联机组品牌是这个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力量。

溴化锂机组在区域市场表现出来的差异较大,在传统的成熟市场包括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的华南市场上,溴化锂机组均已经从主流市场中悄然退出。相反,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北方市场上,溴化锂机组仍拥有十分广阔的空间,数据显示,在华北及东北市场上,溴化锂机组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溴化锂机组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真正活跃在中国溴化锂机组市场中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即便包括远大、双良、荏原、三洋、LG等在内的主流溴化锂品牌,也不得不面临着溴化锂机组市场空间越来越狭小的现实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上半中,荏原的吸收式热泵机组获得阶段性的成功,而吸收式热泵机组恰逢其时的为传统溴化锂机组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水地源热泵市场与溴化锂机组市场有着类似之处。近几年来,华北及东北市场一直是水地源热泵产品最活跃的区域,这与水地源热泵产品本身的特性必然相关。此外,在地质条件及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水地源热泵也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增长,河南市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越往南方,水地源热泵市场的空间就越狭窄。然而从企业竞争的角度来看,专业型的水地源热泵企业在2011年的上半年中似乎显得并不乐观,尽管作为专业型水地源热泵企业的代表克莱门特依旧在该市场中扮演领跑者的角色,实际上,除此之外的专业型水地源热泵企业们已经集体遭受到了来自规模型企业的挑战。数据显示,包括麦克维尔、顿汉布什、盾安、清华同方在内的一大批传统的规模型企业已经在水地源热泵领域内超越了绝大部分专业型企业。而对众多专业型水地源热泵企业而言,如何应对规模型企业在资源、营销网络、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找到一条适合专业型企业发展之路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中央空调产品形式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类型,单元机组产品总体而言并无特殊性,从区域分布来看,对中央空调产品需求越大的地方,单元机组产品的销售占比就越高,数据显示了在需求相对偏小的东北市场,单元机产品占比相对偏低。从品牌占有率的角度来看,报告所选取的样本全部是国内家电系企业,包括海尔、格力、美的、志高、奥克斯、TCL,仅上述这几个品牌就已经占据了全国单元机市场总量的超过85%,而其中,仅格力和美的这两个品牌的市场占有总和就已经达到近70%,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完全被国内企业所掌控的市场。

末端产品作为主机设备的配套,其整体发展特征与主机设备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区域发展特征不做赘述。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内专业型的末端产品生产企业逐渐在丧失市场优势,相反,传统的主机制造企业反而更能掌控末端产品市场。究其原因,末端产品不存在进入门槛,在大多时候价格是决定末端产品销售的最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市场中,专业型企业很难真正的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和壁垒。不过在近几年里,一些代表了高端技术的末端产品正在走向市场化,这将有助于将一些真正具有实力的专业型末端企业从整体竞争力欠缺的

末端企业群体中区别开来。从数据来看,冷水机组销售规模占比最大的约克在末端市场上同样占有了最多的份额,冷水机组销售规模越大末端产品的占有份额就越多这一理由同样适用于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在内的美资冷水机组企业。相反,国内企业中在末端市场上占有份额最高的是天加,而天加是一个典型的由末端产品切入市场,从而逐渐向主机渗透的企业。而由末端产品切入市场并逐渐向主机市场渗透,这同样是包括EK、盾安、国祥在内的传统冷水机组企业的策略选择。

6.中国住房发展报告(-) 篇六

1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凤凰财经研究院、广东经济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楼市调控:踏平坎坷成大道》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完成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报告通过建立中国住房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测度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整体风险最为突出的十个城市依次是:深圳、厦门、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郑州、合肥、石家庄、福州(限于35个大中城市)。报告预测,中国楼市将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其中,一二线城市中先前房价上涨快的城市的房价增幅回落会更大,三四线城市分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将放缓,增幅或将低于。

报告指出,-20,中国住房市场逐步进入上升的周期,全国商品住房销量快速增长,2016年1-4月同比增长率达38.8%,是初以来的峰值。1-9月份同比增长27.14%,比20全年高出了20.27个百分点;总体房价同比增幅先快速攀升,后有所收窄。2016年3月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率为18.25%,9月份为12.6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则扭转俯冲式下滑后于2016年年初后有了明显回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增强。总体变化趋势符合课题组2015年12月利用华房指数的预测。

与先前的楼市上涨特征显著不同,本轮楼市运行形势集中体现为是市场回暖过程中的局部过热。第一,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过速过猛。第二,部分城市的本地及外地投资投机需求旺盛。第三,总量上库存连续减少,截止2016年9月末,全国商品住房现房待售面积4.14亿平方米,比2015年末减少0.39亿平方米;住房期房待售面积大约为33.24亿平方米,比2015年末(34.36亿平方米)减少1.12亿平方米,总库存比2015年底减少了1.51亿平方米,去库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空间错配持续加剧,一二线城市库存小、销售快,三四线城市库存大、销售慢。

报告指出,在固有的制度漏洞之下,楼市局部过热及其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是购房者、开发商、金融机构、中介等市场主体以及政府部门,基于利益追求和心理预期开展合作博弈的结果。第一,经济下行、人民币贬值、资产荒、实体经济不景气与城市分化是引发楼市局部过热的重要环境条件。第二,驱动全社会支持或从事房地产投资投机的利益机制是导致楼市局部过热的深层根源。第三,市场主体合作博弈是楼市局部过热的整体原因。第四,巨量资金导入是楼市局部过热的主要源头。第五,“地王”频出是加速楼市过热与恐慌的直接原因。第六,地方政府消极调控是房价暴涨和市场恐慌的重要原因。

报告通过建立中国住房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测度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横向来看,热点城市的整体风险状况较为突出,而二线非限购城市的风险状况相对乐观。整体风险最为突出的十个城市依次是:深圳、厦门、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郑州、合肥、石家庄、福州(限于35个大中城市)。纵向来看,当前住房市场风险整体高于,估值过高的住房市场将极有可能出现房价增速放缓甚至是房价下跌的情形。本轮楼市过热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等热点城市,无论是热点城市房价的上涨幅度还是风险的积累程度,均已超过-时期,值得各界高度警惕。但全国总体风险仍然处在可控的范围。第一,主要指标没有超越风险控制线。第二,本轮过热是局部不是全局性的。第三,本轮高涨与繁荣不是长期拐点。第四,有诸多工具可以使用和备用。

检视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灭的过程,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报告研究发现,日本房地产泡沫逐步形成、不断膨胀以及最终破灭源自宏观环境、金融信贷、央地财政、土地因素的多重叠加,与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处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房地产泡沫崩塌对日本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破坏性影响,但是,某种意义上在倒逼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对中国的`启示在于:第一,发展阶段不同使得中国在处理泡沫时更加从容,但留给中国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时间并不多。第二,消化泡沫是经济发展中的必选项,采取吸收泡沫和刺破泡沫的办法各有利弊。第三,中国需要采取果断措施,既要采取吸收泡沫的手段,又要实施制度改革,由政府推动重建机制。

报告预测,20中国楼市将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总体将平稳回落,但具有不确定性。基于华房指数、基本面、改革红利以及投资投机需求转换等多个层面进行预测,未来楼市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长度有赖于调控和改革的力度。空间上,市场调整也将继续呈现差异化。在具体指标上,全国房价整体增幅将收窄,个别月份或将绝对下降,其中,一二线城市中先前房价上涨快的城市的房价增幅回落会更大,三四线城市分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将放缓,增幅或将低于2016年;总体库存将会进一步下降,降幅会有所收窄,且城市间分化严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任务仍然艰巨;销售开工方面,2017年销售或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开工面积也将会下降,同时分化还会持续,一二线新开工或将增加。但特别需要警惕调整没有到位过热仍在继续、调整过速过猛、调整出现逆转等未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发展。

报告建议,为避免楼市调整过犹不及为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带来压力,需要完善短期政策引导楼市软着陆,坚持“虚实结合,主动调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边调边看,逐步完善”、“分城施策,协同作战” 等调控施策原则。第一,密切监测调控效果,做好后续补调的准备。第二,完善“分城施策”,建立“协同作战”机制。第三,调整城市间土地供给规模,完善土地拍卖制度。第四,清查楼市的违规融资,取消过热城市的房贷利率优惠。第五,实施前瞻性引导调控政策,主动发声引导市场预期。

报告呼吁,推进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促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释放新需求去库存并对冲市场调整,关键是建立一套让房地产利润平均化的市场调节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让政府部门与市场相关主体积极又理性地参与促进房地产发展。未来需要在四个方面着手构建长效机制。第一,调整发展战略,让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城市化协调发展。第二,加快相关制度改革,释放新需求去库存并对冲市场调整。第三,在土地、金融、财税等关键领域实现改革突破,铲除经济房地产化及波动的根基。第四,健全楼市调控的工作机制,完善楼市调控的问责机。

估值过高市场房价极有可能下跌

《报告》指出,与先前的楼市上涨特征显著不同,本轮楼市运行形势集中体现为是市场回暖过程中的局部过热。

报告通过建立中国住房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测度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横向来看,热点城市的整体风险状况较为突出,而二线非限购城市的风险状况相对乐观。整体风险最为突出的十个城市依次是:深圳、厦门、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郑州、合肥、石家庄、福州(限于35个大中城市)。纵向来看,当前住房市场风险整体高于2010年,估值过高的住房市场将极有可能出现房价增速放缓甚至是房价下跌的情形。本轮楼市过热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等热点城市,无论是热点城市房价的上涨幅度还是风险的积累程度,均已超过2009-2010时期,值得各界高度警惕。但全国总体风险仍然处在可控的范围。

2017年中国楼市将迎短期调整

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楼市将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总体将平稳回落,但具有不确定性。在具体指标上,全国房价整体增幅将收窄,个别月份或将绝对下降。其中,一二线城市中先前房价上涨快的城市的房价增幅回落会更大,三四线城市分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将放缓,增幅或将低于2016年;总体库存将会进一步下降,降幅会有所收窄,且城市间分化严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任务仍然艰巨;销售开工方面,2017年销售或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开工面积也将会下降,同时分化还会持续,一二线新开工或将增加。

报告建议,为避免楼市调整过犹不及给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带来压力,首先要密切监测调控效果,做好后续补调准备;还要完善“分城施策”,建立“协同作战”机制;调整城市间土地供给规模,完善土地拍卖制度。

7.关于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篇七

一.报告的目的煤炭价格上涨,水泥价格下跌,市场竞争相当残酷。对水泥企业来说,靠低价倾销,已无利润空间,惟一的出路就是苦练“内功”,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压低成本。谁的生产成本低,谁就将是市场的赢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几年新建了一大批低成本、国产化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应该说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专家提示:生产线确定之后,关键设备就是决定因素。选用设备不仅要关注品牌、技术、价格,更应关注质量、实用、适用

二.水泥的作用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三.中国水泥行业的历史

四.中国水泥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连续21自1985起位居世纪第一,现如今已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8 %。水泥产能过剩3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又将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像有一些重点水泥生产大省,如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都存在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国水泥行业特点

一、我国水泥行业利润水平偏低,波动性大,主要是由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

偏小,局部区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竞争,以及落后生产力所占比重大,科技含量低,能耗高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随着政策导向鼓励重点企业提高规模和利润率倾斜,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新干法工艺产量将明显提升,节能环保将达到新水平。4

二、水泥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其销售受区域销售半径的影响,对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了很大的影响。

影响水泥销售半径的因素很多,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地域内的交通条件、产品采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地域内石灰石资源的分布状况、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比如华东平原、华北平原地区,水泥产品的销售半径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而在中、西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水泥产品的销售半径一般在250~300公里左右(铁路可达500公里),最佳半径应在200公里以内的区域市场。

8.中国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篇八

(2010年2季度)

【摘要】 2010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走高,成功走出2009年的低速增长。二季度,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在5月份刷新单月产量记录,而钢材则在6月份创月度产量历史新高。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生产粗钢32317.20万吨,同比增长21.09%;生产连铸坯31627.12万吨,同比增长21.19%;生产生铁30379.10万吨,同比增长16.98%;生产钢材39868.30万吨,同比增长26.08%;生产焦炭19287.00万吨,同比增长21.40%;生产铁矿石48503.40万吨,同比增长28.10%;生产铁合金950.60万吨,同比增长27.16%。

2010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速放缓,汽车产销增速呈回落态势,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显现,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钢铁内需呈现下滑走势。上半年,钢协汇总的70家企业共生产钢材21981.46万吨,销售钢材21610.18万吨,钢材实物产销率98.31%,产销率较一季度下降0.29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钢协汇总的70家企业钢材库存1030.11万吨,比5月末的1045.27万吨库存减少15.16万吨,比期初库存增加290.47万吨。

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60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06%;实现利税88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01%;实现利润507.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4.36亿元,企业盈利大幅度提高。

2010年1~6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843.69万吨,同比增长3.77%,同比增加进口钢材20.62万吨;共出口钢材2357.9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2.31%,同比增加出口绝对量1423.07万吨。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将持续,钢材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原燃材料价格仍居高位,对钢材价格继续形成支撑因素;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以及部分钢材的出口退税率,钢材出口困难增加,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预计我国钢材出口将呈回落态势;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作力度,有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

报告正文下载

***************************************************************************************

目录

 Ⅰ 钢铁行业总体经济运行情况

一、总体生产情况

二、总体销售情况

三、总体价格走势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继续回落,降幅有所收窄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四、总体经营情况

(一)盈利情况

(二)成长能力

(三)盈利能力

(四)偿债能力

(五)经营能力

五、总体进出口情况

(一)进口方面

(二)出口方面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七、全国企业景气现状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情况

(一)全国企业景气现状

(二)企业家信心指数情况Ⅱ 主要钢铁产品市场供求分析及简评

一、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二、主要钢铁企业生产情况

(一)重点统计单位粗钢生产情况

(二)重点统计单位生铁生产情况

(三)重点统计单位钢材生产情况

三、主要钢材产品销售情况

(一)各类品种钢材销售简况

(二)销售方式和流向

(三)期末库存情况Ⅲ 部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部分钢铁企业生产情况

二、部分钢铁企业经营情况

(一)宝钢

(二)武钢

(三)河钢

(四)山钢Ⅳ 行业发展预测

一、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将持续,钢材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二、原燃材料价格仍居高位,对钢材价格继续形成支撑因素

三、钢材出口将呈回落态势

四、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作力度,有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Ⅴ 行业大事记

一、政策信息

(一)《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发布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三)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

(四)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五)《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出台

(六)工信部分解淘汰落后产能指标,钢铁行业任务增加

二、行业热点

(一)鞍钢与攀钢正式重组,钢铁业央企宣告由四变三

(二)武钢首批海外权益矿运抵中国

(三)中钢协表示将全面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

(四)宝钢集团在新疆拜城建西北最大钢铁生产基地

(五)8家银行与天津渤海钢铁集团签署1000亿元授信额度

(六)行业信息集萃

图表目录

9.中国快递行业分析报告 篇九

中国快递行业分析报告

姓名:胡一丹 学号:2014333500026 班级:14工商(1)班

学年学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快递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快递业,是指承运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运用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对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快件进行处理,以较快的速度将特定的物品运达指定地点或目标客户手中的物流活动,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物品运达到目标地点,但是运量相对较小,运费较高,同时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几经周折,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快递的运费一般大大高于普通运输方式,是由于其追求时效性而使得成本的增加,和满足客户对时间需求而增加的增值。

2.行业规模及发展速度

中国快递规模世界第一。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部门发展疲软的形势下,快递业成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06-2015年期间,我国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速达40%,业务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增长到2015年的206.7亿件,增长近20倍,并在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规模持续保持全球第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快递企业市场竞争分析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了206.7亿件,同比增长48%;业务收入累计达到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整体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态。

3.行业利润

2015年,顺丰速运、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货运分别实现净利润16.2亿元、13.3亿元、7.17亿元、7.7亿元、5.33亿元。以下为2015年中国五大快递公司净利润情况:

但快递行业平均利润率逐年下降,根据2016年初数据快递业平均利润率已不足5%。

4.主要厂商

(一)顺丰速运

(二)邮政EMS

(三)跨越速运

(四)圆通快递

(五)申通快递

(六)韵达快运

(七)中通快递

(八)汇通快递

(九)天天快递

(十)宅急送

5.从业人数

根据从业者报告的数据,截至2016年初,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达到203.3万人。

二、行业各项数据

2015 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7 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9.6 亿 元,同比增长35.4%。

2015 年,同城快递业务增速最快。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54 亿件,同比增长52.3%;实现业务收入400.8 亿元,同比增长50.7%。异地快递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全年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148.4 亿件,同比增长47.1%;实现业务收入1512.9 亿元,同比增长33.8%。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增速加快。全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4.3 亿件,同比增长30.3%;实现业务收入369.6 亿元,同比增长17%。同城快递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26.1%、71.8%和2.1%,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4.5%、54.6%和13.3%。

分区域看,2015 年,东、中、西部地区各项快递业务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收占比稳步提升。全年东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169.6 亿件,同比增长48.1%;实现业务收入 2270.9 亿元,同比增长 34%。中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 23.1 亿件,同比增长56.1%;实现业务收入283.9 亿元,同比增长48.2%。西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14亿件,同比增长35.9%;实现业务收入214.8 亿元,同比增长34.7%。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2%、11.2%和6.8%,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1.9%、10.3%和7.8%。

民营快递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2015 年,全年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20.4 亿件,实现业务收入303.3 亿元;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84.8 亿件,实现业实现业务收入2246 亿元;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5 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20.3 亿元。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 9.9%、89.4%和 0.7%,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11%、81.1%和7.9%。

2015 年,快递业务量收排名前五位的省份在全国占比基本相当,但比上年略有下降。快递业务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其快递业务量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到69%。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北京,其快递业务收入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9.6%。

2015 年,快递业务量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依次是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金华(义乌)、东莞、苏州、南京、成都、武汉、温州、泉州、宁波和台州,其快递业务量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到61.1%。

2015 年,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苏州、东莞、金华(义乌)、南京、成都、天津、武汉、宁波、郑州、温州,其快递业务收入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3.4%。从机构设备来看,2015 年,快递服务营业网点 18.3 万处,其中自有快递营业网点 9.8万处,合作快营业网点 8.5 万处。全行业拥有国内快递专用货机 71 架,比上年末增加 4架。全行业拥有各类汽车24.4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6.1%,其中快递服务汽车 19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7%。快递服务企业拥有计算机41 万台,比上年末增长14.8%;手持终端76.6万台,比上年末增长34.2%。

三、行业环境pest分析

1.政治因素(political)

政治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一个行业的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法规的支持与否。在当下,政局稳定,法规相对严明规范,我国快递行业面临的政治环境总体来说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借力于国家政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另外随着市场准入标准的此升彼降,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依然是挑战重重。

2009年10月,新《邮政法》正式出台,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快递企业的地位,并且提出了邮政市场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补充、完善了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修订了邮政业务资费的制定机制,新法中的其他相关规定也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行业内的快递企业的自身规范提供了依据。《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设定了更全面、更严格的快递业经营许可标准,为国内的快递企业的发展确立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这些都必将促进国内快递行业向着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2014年11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对促进物流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尤其是对快递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统一认识,出台更多支持快递行业发展的政策;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资本投向快递产业,从而进一步坚定行业从业者信心和决心,推动快递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2015年10月,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培育壮大快递企业、推进“互联网+”快递、构建完善服务网络、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行业安全监管等五项重点任务,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快递市场环境、健全法规规划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进快递车辆管理、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34项政策措施。国 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全面指导快递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快递业的高度重视。这对我国速递物流行业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2016年3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6部委共同发布《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电商物流发展,提升电子商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应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商物流、冷链物流。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一举措的实施,必定会加快速递物流仓储和配送需求的高速增长。

2016年4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上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预计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跨境电商的发展空间加大,但是成本有所增加,海关对平台对接、海关联网等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整体趋势是个人海淘难度有所加大,灰色海淘的空间将渐渐缩小,跨境电商将逐步正规化,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推动保税仓的需求加大,跨境电商以及服务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物流等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此政策对于那些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高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成本优势的跨国速递物流企业来说将是一场机遇。

2.经济因素(economic)

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市场注入新鲜跃动的血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加入WTO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更趋于多元化,由此也充实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带来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繁荣,这些变化都必将使快递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国家与国家间的快递活动也呈上升趋势发展。中国作为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经济大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增多,带动了中国的快递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物流配送需求的数量与类型大量增加。在强烈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快递货物运量快速增长。

此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必将引起在线交易成几何速度增长,配送瓶颈的解决需要大量的门到门服务,而这为快递企业的星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过去主要为公司单位寄送商务快件的快递公司逐步走向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快递成为很 多年轻人的消费依赖。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零售额预计达到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这其中的交易完成离不开快递业的支持,这说明中国国内的快递业将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在未来的几年里,必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成新引擎。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网购拉动消费增长,而速递物流成为其中的重要支柱。

3.社会因素(social)

首先,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变了其生活方式、购买习惯,以往只是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物,可现在网上购物已经广被接受并成为了一种潮流和风尚,订单的最后实现需要快递公司的协助,得益于此,快递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而带来的闲暇消费效应也对快递业的发展

其次,消费者需求呈多样化,要求快递企业推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同时,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服务速度、服务安全以及服务的便捷等方面。但快递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供给不能得到保障,人员流失率高,这极大阻碍了快递业发展,民营快递的竞争本质也像许多行业一样是人才的竞争。

社会人员流动性的增大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的移动,业务往来的信函、日常生活信件的收送都变得不方便,传统的邮寄部门效率又极低,客户强烈的时效性需要催生了一批批的快递公司。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它们对服务业的收费已经不再那么敏感,而服务质量成为他们更关注其的焦点,更加信奉品牌、权威的力量,为了接受更好的服务情愿花费更多的钱,高效率快递应运而生。

对社会责任的关注让顾客对快递公司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大企业客户,他们会对快递公司的文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污染的态度、对能源的节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才觉决定是否要开展业务往来,为了获得这些利润大户,快递公司就需加大力度培养自身的品牌价值,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比如说开展绿色物流,保护环境等,这对快递公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社会的90后日益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同时在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也开始渐露头角。00后升级为未来10年消费主体。这也要求快递企业要树立品牌,标新立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及强调用户体验,达到吸引和保留客户的目的。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将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愈来愈关健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企业管理计算机化和企业运行信息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客户的服务期望。

WTO给中国快递企业带来了世界级的竞争对手,他们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配备精良的的营运设施让国内快递企业望尘莫及。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所有从事快递服务的中国企业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快递业竞争的核心将是以科技为依托的服务质量的竞争,加强科技投人迫在眉睫。特别是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更要重视快递营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和便利性,完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快件追踪定位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高价值服务,提升竞争档次和竞争实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大众对绿色经济需求的日益升温、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渐重视,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对快递这个运输大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发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信息管理平台规划更完善的环境保护路线,开展绿色快递工程已经刻不容缓。

纵观行业内外,知识管理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到越来越高的礼遇,对于快递这个需要严重提升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的行业来说,打造专属于企业的高效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提升各线员工的业务素养和个人素质,将让企业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走得更快更远。

四、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容量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估算,中国物流市场的容量大概在5万亿元。快递市场的容量约占物流市场的1/5,大约1万亿元。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已经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快递大国。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2.5亿件,同比增长56.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14.6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43.3%;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25.8亿元,同比增长41.1%;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4.7%。

3.技术水平

(1)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的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物流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以RFID(射频识别)、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LBS(移动位置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业的应用,强化了物流服务的效率,优化了物流服务的路线,合理调配运力,可视化物流全过程,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和物流费用,提高其盈利能力。(2)运输组配技术

运输组配技术是现代物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这就需要组配,组配可以大大提高货物配送数量并降低物流成本。组配技术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预期组配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4.快递收费分类

邮局快递价格由低到高依次为普通包裹、快递包裹、中邮快货、特快专递。

其他快递公司根据自身业务设置不同的快递分类。如顺丰速运设置限时达、陆运快递和空运快递三种收费标准。

5.竞争情况及行业壁垒

(1)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排名靠前的几家民营快递公司,价格、快件量和网络规模差别并不是很大,竞争非常激烈。顺丰在民营快递公司中速度较快服务满意度较高,价格 也偏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邮政快递和中铁快运和民航快递三大国营快递公司具有人才优势、网点优势和政策优势,在行业内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垄断地位,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但由于自身体质问题和民营快递市场占有分额的提升,国营快递公司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2)快递物流行业进入障碍主要体现在资质壁垒、资金及装备壁垒、专业服务能力壁垒、现有物流企业壁垒及人才壁垒等方面。但发达的全国交通网络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快递行业的进入壁垒依然不高。

6.结论: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

快递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也在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相对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因此快递行业现在处于行业的成长期且即将进入成熟期。

五、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快递行业整体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是部分时候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2.竞争者数量

截至2015年,我国国营、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共计已超过11000家,其中超大快递企业约有10家。

3.各自份额

从包裹量来看,2015年中通、申通、圆通、韵达、EMS和顺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3%、12.4%、14.7%、10.5%、6.2%和8.2%。

营收方面,韵达在2014年和2015年营收分别为46.66亿元和50.53亿元,圆通同期营收分别为82.29亿元和120.96亿元,顺丰同期营收分别为382.5亿元和473.1亿元,申通同期营收分别为58.74亿元和77.11亿元。中通2014年营收39亿元,2015年营收61亿元。

4.各自实力分析

一、申通快递

申通快递品牌初创于1993年,总部位于申城。该公司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终端网络、中转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三网一体的立体运行体系,立足传统快递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商务物流领域。

二、顺丰速运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是一家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快递及相关业务的服务性企业。自成立以来,顺丰始终专注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大中华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建立服务客户的全国性网络。同时,顺丰积极拓展国际件业务。

三、圆通速递

圆通速递创建于2000年5月28日,总部位于上海。经过15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速递、航空、电子商务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集团化、网络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的新格局,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品牌价值和综合实力名列中国快递行业前三甲。

四、韵达快递

韵达快递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上海。该公司是国内知名民营快递快运品牌企业,在全国建设了70余个转运中心和近万个服务站点,服务范围覆盖国内34个省(市、自治区)。

五、天天快递

天天快递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为国内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快递企业。目前,该公司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为重点的快递网络布局。

六、宅急送快递

宅急送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北京。宅急送在全国共有3000多个经营网点,网络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和地区,分别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设有7个物流基地、40个运转中心、75000平米的配送中心。同时,拥有42个航空口岸,360条航线,近1500个航班,620条物流班车线。

七、中通快递

中通快递创建于2002年5月8日,总部位于上海。中通快递是一家集快递、物流、电商、印务于一体,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物流快递企业前列的大型集团公司。

八、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集团于2010年6月联合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

九、汇通快递

汇通快递又名百世汇通,隶属于杭州百世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汇通快递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在国内率先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快递行业转型升级之路的大型快递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快递企业前列。

5.行业集中度分析

我国快递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集中度在降低。

目前我国快递市场企业数量约为11,000 家,竞争激烈。快递市场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5 类,而快递公司参与的市场主要可以分为电商市场和商业性市场。其中,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占据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主要份额,邮政、顺丰与三通一达占据了国内快递市场主要份额。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以业务量计,2009-2014 年国内快递业CR4 从77.0%下降至49.9%,CR8 从85.0%下降至77.9%,集中度持续下滑。CR4 和CR8 均呈现下降态势,但CR4 与CR8 的差距从 8%扩大至31%,即排名4-8位的快递企业市场份额从 8%增加到31%,逐步蚕食前四强的市场份额。

2010-2013年短短四年,中国邮政速递市场份额从21.4%一路降至9.8%,减少11.6%,而同时段CR4 减少约15%。所以,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主要是邮政速递市场份额下降导致的。

六、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

竞争方式主要以价格战和服务速度比拼的竞争为主,相对不重视质量和品牌。目前快递行业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达到白热化程度。

2.新进入者的威胁

进入壁垒

(1)资质壁垒。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破除地区封锁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为物流企业设立法人、非法人分支机构提供便利,鼓励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并进一步规范交通、公安、环保、质检、消 防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尽管如此,对于特定的行业和产品,相关物流企业仍需取得一定资质,具备专业的条件。

(2)资金及装备壁垒。除需要大量的初始资金进行网络布局、仓储建设、装卸及运输设施采购外,不同细分物流行业对物流企业在资金及装备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对车辆要求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相关企业必须具备5辆以上经检测合格的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设备,以及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配有必要的通讯工具。资金及装备要求显著地提升了行业的进入壁垒,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难以承受。

(3)专业服务能力壁垒。现代物流服务对物流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快速提升,部分物流企业由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服务,逐步发展到供应链物流业务。由于供应链物流业务需要根据客户采购、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定制化提供供应链全程服务,会涉及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大量的设备投入,以及物流要素资源信息化服务,货物的实时监控等服务,这需要较高的综合专业服务能力,也提升了物流企业的进入门槛。

(4)现有物流企业的壁垒。在专业物流市场中,新进入企业往往需要面临着来自于现有企业的挑战。如在供应链物流市场,物流企业在成为客户的供应链物流提供商之前,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拓展和运营实践,经历客户较为严格的技术、服务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并通过竞标的方式,终成为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一般情况下,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会根据客户的实际生产情况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使自己的服务与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相互融合,这种合作关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客户粘度高,较难转换供应商。

(5)人才壁垒。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历史较短,缺乏专业型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能够熟悉专业物流服务、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又能对所服务的细分行业具有一定了解的人才更为稀缺。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较快,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形成了行业的人才壁垒。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均需通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从业资格。高素质人才的稀缺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总体而言,目前进入快递业的壁垒已有所提高。

3.上游产业

快递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电商类的大型供应商,但也有小部分来自个体经营者。

4.替代产品分析

快递的替代产品是一般的交通运输。目前而言,快递业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超过40%,明显高于交通运输行业的12.5%,传统交通运输由于运输物品的速度相对较慢很难替代仍在不断发展的快递业。

七、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1.有利因素

(1)发展速度快

(2)市场空间大

(3)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巨大需求

(4)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5)全国 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

2.不利因素

(1)国际化水平低,在国际上中国快递企业的竞争力弱

(2)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客户满意度总体不高

(3)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快递破损丢失频发

(4)竞争激烈且同质化现象严重,陷入价格战利润率降低

(5)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

3.发展建议

(1)强化快递的企业使命和经营理念,加强管理制度

(2)加强员工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3)提高信息化水平

(4)加强品牌建设,创建企业文化,完善推广体系,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八、行业投资机会及行业风险分析

1.投资机会

快递业务高速增长主要源于电商和网购的崛起。2010-2015 年全国网络购物规模0.46 万亿增长至3.8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61%。2014 年淘宝网及淘宝商城平均每天包裹量超 过800万,占整个快递业总量的六成左右。国内民营快递公司代表“三通一达”抓住电商高速发展机遇快速发展起来。

虽然我国快递每年仍以50%的速度飞速增长,但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微利化、无利化,甚至亏损化已是公认的事实。在我国快递市场,EMS属于“国家队”,民营快递企业顺丰更多地占领高端市场,而同样是民营快递企业的“三通一达”等则长期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其中电商件的比重达到六七成甚至更高。与EMS、顺丰的直营模式相比,“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的模式极为雷同,虽然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大多为加盟网点。多数快递企业呈现“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的趋势,特别是加盟民营快递企业的部分加盟商将会出现经营困难,部分中型快递企业总部亏损依然持续。

从行业属性来看,目前国内民营快递行业绝对属于低端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其竞争力来源一是淘宝开辟了一个蓝海,中国国内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未来5年仍将保持20-30%的强烈增长;二是对于低端劳动力的疯狂压榨,包括一般的快递员、分拣及大多数员工工资很低,甚至没有社保,尤其是广大加盟商所属员工,工资水平较低;三是管理水平较差,素质较低,三通一达在内的主要民营快递,主要是浙江桐庐系,占了电商行业发展的大风口机会。四是同质化竞争,尤其是三通一达,基本无差异。

从市值来看,三通一达的市值基本都达到了500亿元以上,顺丰已经2000亿元以上。

从国外行业来看,UPS、联邦快递等PE估值基本在20-25倍之间。从未来发展来看,行业发展主要方向是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国际化等方向,但随着电商淘宝行业增速的下降和公司人工成本的上升等因素,快递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将逐步降低,估计到2020年回落到正常的10%-20%左右。

整体来看,快递公司PE估值倍数为30-40倍,而目前的快递公司估计已经大大高于其合理预期。因此,目前只能耐心等待。

快递行业投资潜力仍有,但相比过去已有所降低。

2.行业风险

(1)企业融资较困难受资本市场冲击较大

我国快递企业数目众多,行业集中度高,除部分大型企业外,其余均为中小企业,且多为民营。中小快递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是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快递企业多属于轻资产企业,取得抵押贷款较难。同时,由于我国快递企业自身的积累和信用问题,以及我国目前的融资政策对物流企业尤其是对中小快递企业条件比较苛刻,导致快递企业从银行贷款融资难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流行业,由于存在行业资本投入规模大、投资回收周期长、收益难以独立核算等现实问题,民间资本进入存在障碍,资金不足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受资本市场冲击较大

随着我国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风险资本、制造业资本开始大量进入物流行业,发展物流园区和仓储基地,存在“炒地皮”、抬高土地价格等非真实性物流投资现象,导致市场上实际有效供给不足和物流园区“虚增”、“虚热”并存的矛盾,对已有中小快递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3)恶性同质化竞争,利润率降低

快递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国内各大快递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竞相压价,快递行业的利润已降至0.5元—1元/件,出现了无序竞争的乱象,有大约一半的快递企业目前处于亏损的状态。2013年至今快递行业的成本逐年上升,利润率不断下降已不足5%。

(4)人工分拣技术含量低,运转效率不高

人工分拣对于国内快递业而言仍是最基本的运作模式。人工分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工作,但在快递业的高峰期(如双11)即使加班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可见其运转效率不高。

(5)运输成本上升,员工工资增加,行业成本增加

快递行业的运输成本正在不断上升。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将会上升,快递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的工资也将逐年上升。快递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必然会给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九、行业前景预测

从全国经济发展规划看,未来的几年,GDP 的增长将保持在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快递市场规模在今后的几年中将继续保持至少 2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将会进一步促进快递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就市场需求而言,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网购需求仍将不断上升,需求的上升将对快递业的各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促进快递业规模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快递行业内部竞争的角度看,未来的几年,快递行业内部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行业的利润会不断降低降至5%以下,届时许多中小快递企业因持续亏损无法生存。快递行业将进行新一轮的整合,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从快递业的管理和技术方面分析,由于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快递行业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将会有所提升,快递业的行业面貌将会有所改善。从人才和劳动力的角度分析,将会有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快递行业,推动快递行业的发展;劳动力的素质将有所提升但价格也相应提高,这对快递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因此,总体而言,未来几年内快递行业整体仍将高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部分快递企业将由于竞争压力增大、运输和工资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被行业淘汰。未来快递行业的无序竞争将减少,会渐渐形成有支配地位的龙头企业和渐趋统一的行业标准,并推动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附:参考文献资料

10.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 篇十

2014年是我国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在中央稳中求进的总方针下转入新常态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第一年。面对增幅换挡、结构调整、前期政策消化,我国政府从容应对,国家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4年,在全国人民期盼和全球瞩目下,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决定。进一步对治国理政统一了认知,聚力改革、依法治国、整肃贪腐、坚持定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保证。建筑装饰行业在这一大背景下,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行业规模与发展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2014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状况1、2014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总规模

2014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完成工程总产值3.16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2690亿元,增长幅度为9.3%,比宏观经济增长速度高出约2个百分点,体现了建筑装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超前性。其中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1.65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1300亿元,增长幅度为8.6%;住宅装饰装修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1.51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1390亿元,增长幅度为10.2%。

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中,受高层、超高层建设项目快速增加,建筑幕墙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3000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00亿元,增长幅度为20%;成品房精装修受国家产业化政策引导和市场认知程度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完成工程产值60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000亿元,增长幅度为20%;受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环境微弱好转的影响,境外工程产值约为300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了20%。

2014年,全行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在1.68万亿元左右,比2013年增加了1800亿元,增长幅度为12%,其中上缴税收约为3000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8.9%左右;劳动者收入9400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00亿元,增长幅度为10.6%左右;全行业实现净利润约为730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150亿元,增长幅度约为25.9%左右;全行业平均利润率在2.3%左右,比2013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2、2014年行业内企业状况

2014年,行业内企业总数在14万家左右,比2013年减少了约0.1万家,下降幅度为0.7%。退出市场的企业,主要是承接散户装修、没有资质的小型企业,有资质的基本企业数量变化不大。2014年,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力度加大,特别是上市公司对企业的并购数量与规模都超过2013年。但企业的并购、重组都是以股权转让的形式进行的,原企业的法人地位没有改变,因此,并购、重组并未引发企业数量的变化。

2014年,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平均产值约为2257万元,比2013年增长约为10.1%,其中公共建筑装饰领域最大企业完成工程产值340亿以上,比2013年增长41.6%;建筑幕墙领域最大企业完成工程产值170亿以上,增长近21.4%。装饰装修行业年工程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增加到8家,比2013年增加了2家。公共建筑装饰装修百强企业平均年产值 17.16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1.28亿元,增长幅度为8.07%;建筑幕墙100强企业平均年产值15.3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2.1亿元,增长幅度为15.91%。

2014年,新增主业为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一级资质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为127家;新增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企业83家;新增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企业45家。新增主业为建筑幕墙施工一级资质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为52家;新增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企业32家;新增建筑幕墙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企业27家。行业现共有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一级资质企业1647家、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企业371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企业1069家;建筑幕墙施工一级资质企业496家、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企业184家、建筑幕墙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企业477家。以上数据均包含兼营资质。

2014年新增主业为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二级资质企业约为210家;新增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一体化二级资质企业约为350家;新增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项设计乙级资质企业约为150家。新增主业为建筑幕墙施工二级资质企业约为230家;新增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二级资质企业约为260家;新增建筑幕墙工程专项设计乙级资质企业约为150家。新增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三级资质企业约为610家;新增建筑幕墙施工三级资质企业约为100家。

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共有建筑装饰行业上市公司16家,其中建筑装饰装修类企业10家,建筑幕墙类企业6家。另有50多家装饰公司在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资本市场中装饰板块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有装饰公司上市,资本市场中一板、二板、三板的装饰板块还将持续扩充,登陆资本市场与社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企业数量将不断增加。3、2014年行业从业者队伍状况

2014年全行业从业者队伍约为1600万人,与2013年基本持平。全年接受大专院校毕业生约20万人,行业内受过高等系统教育的人数达到240万人,比2013年提高了9.1%,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占从业者总数的15%左右,比2013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2014年新增装饰工程设计人员约10万人,增长幅度约为8%,全行业设计人员总数约为145万,占从业者总数的9.1%左右。

2014年全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9.75万元,比2013年提高了9.36%左右。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施工过程的成品率不断提高。目前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平均成品率在60%左右,最高的可达到90%以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的平均成品率在40%左右,最高的可达到70%以上。同时,产业化水平提高具体表现在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目前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与生产加工基地人员数量比约为6:4,大型骨干企业可达到5.5:4.5。

行业从业者队伍的年龄构成中,20~35岁的从业者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厂加工领域,女性比例在40~60%;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主要由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构成,男性比例在90%左右。由于年青技术工人补充严重不足,施工现场劳动力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从业者队伍的年龄、性别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行业已经到了改变施工作业方式的临界点,必须通过技术升级才能解决,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因素。

二、2014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特点

1、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2014年是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入新常态之年。建筑装饰行业做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政府高度关注的行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影响力。

(1)改革释放出新的活力

2014年是贯彻国务院简政放权的重要一年。在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会议确定的行政审批减少1/3的总原则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行政审批事项,主要是资质审批事项进行了重大调整。经过行业调研,业内共同参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下,资质标准修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暂停了建筑装修装饰等4个专业的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2014年11月6日,新的工程承包资质标准已经公布,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资质标准专业工程承包由60个专业缩减为36个;新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也在2015年发布实施。新资质标准的考核体系和指标进行了加大负担的调整,体现了市场的状况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是简政放权的具体反映,将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建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2)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影响深远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建设工程质量两年治理活动,是近年来最为严厉的一次市场秩序整治活动。两年治理行动加强事中监管为主要内容,为建筑业企业及勘察、设计、监理、甲方设定了硬杠杠,为整个建筑市场设定了底线。建筑装饰行业内各企业认真学习和领会两年治理活动的宗旨、内容及要求,展开了自检、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及工程项目的运作。在两年治理活动中,通过建设行政部门的排查、巡查、抽查,对当前建筑工程市场中的潜规则进行了清理,为进一步的改革、完善提供了基础。

(3)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

2014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严厉调控措施有所放松,抑制投机性、投资性需求仍作为重点,但陆续放松了限制购房、提高购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手段,推动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政府、房地产商、购房者等各方的博弈,我国房价上涨的趋势得到明显抑制,实现了稳中有降的局面,促使刚性需求得到了恢复。购房者以改善性、刚性自住需求为主体,购房后就装修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变化,对提升住宅装饰装修市场容量,缩小房地产开发增长与住宅装饰装修增长之间的巨大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仍然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调整结构的基本性投资的重要方向。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部是成品住宅建设,到2014年进入室内装修的高峰期。由于各级政府对此项惠民生工程高度重视,现主要是由专业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独立分包完成。经过对几年建设经验的总结,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建筑装饰行业,特别是住宅装饰装修市场影响极大。

(5)政府停建楼堂馆所造成一定影响

自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停建了政府楼堂馆所的大部分基本建设项目,在建的工程项目也大幅度降低了装修的档次,对建筑装饰市场形成一定影响。政府停建楼堂馆所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对整个建筑装饰市场却是工程资源的减少。2014年各级政府停建楼堂馆所项目所形成的公共建筑装修工程约占建筑装饰工程总量的5%左右,虽然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大,但却是市场中的优质资源,其影响的是行业内的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个别有国营背景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

(6)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的影响

2014年国家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力度加大,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加重。国家对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的政策的实施,要通过建筑装修改造工程完成。对既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是实现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装饰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14年,大城市中老的居民区楼房的楼顶改造、外墙外保温、金属门窗等改造继续大面积展开,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细分专业市场,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资源。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细分市场,积极做好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储备,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在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中发展好企业。

(7)国家税制改革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负,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为此国家在2013年就进行了整个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特别是从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的企业,由于施工工地分布地域广、涉及材料品种繁多、合作的厂商涉及的经济门类多、甲方供应的材料量大且范围广、绝大多数供应商为小型企业、劳动定额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差异巨大、工程付款方式复杂、工程款长期拖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税制改革后,企业的税负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大幅度增加,严重恶化了装饰企业的生存状况。2014年政府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减少了企业的税务负担,但对企业,特别是运作规范的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8)国家农民工政策的影响

农民工是构成建筑装饰行业从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造成建筑装饰企业成本高、风险大、责任超重。国家劳动价格定额一般5年以上才做调整,调整的幅度远低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价格,目前差距是3~5倍。同时,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没有任何约束机制,但在工程造价中却严格控制劳动力价格,造成大量劳动力成本无法消化。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于保护农民工,造成对农民工的管理风险加大,目前已出现不论工作效率、质量,干一天就要结一天工资的现象,不仅造成工程运作的困难,也造成严重的质量风险和隐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拖欠应支付的工程款,其中以政府在筹备大型活动、标志性建筑、面子工程等建设中尤为突出,而法律责任却要由施工企业承担,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和行业发展。

2、行业正在深入进行发展方式转型

2014年是我国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一年。建筑装饰行业在宏观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全面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行业内企业,特别是领军大型企业经过探索、试验、创新,发挥出引导与示范作用,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发展意识增强

建筑装饰行业做为资源消耗性服务业,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断提高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安全水平,以最小的资源、能源代价,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是建筑装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4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举办了一系列论坛、演讲等活动,主题都是围绕行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研讨,同时组织开展了行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装饰装修标准》的编制工作,使绿色发展标准化、法制化,提高了行业从业者队伍对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增强了节约意识、循环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强化了行业对绿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14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进行了多部规范建筑装修装饰设计、施工、部品加工,推动节能、环保、节材的协会标准,首开以标准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先河。2014年举行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是以行业发展论坛的形式对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绿色发展进行探索,活动对协会成立30周年表示庆祝并表彰了对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重点是就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对行业未来走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在绿色发展、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2)设计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设计在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中具有突出作用,是行业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化为文化、艺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关键。提高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地位,增强设计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是当前要解决的中心课题,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4年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颁布了《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规范了建筑装饰工程的取费,促使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在量和质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得到了行业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师队伍的成长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新的设计手段的应用,工程设计的指导性作用将日益强化,设计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巩固。以设计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不断强劲。设计地位得到提升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际化水平的提高。2014年举办的多种设计赛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有国际背景的设计赛事,规模、档次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参赛作品国际范围、评委的国际人员组成等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越来越与国际接轨。

(3)以绿色施工技术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

2014年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在全面持续推进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式施工工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加快资源整合、提高成品化水平的基础上,工程中应用的标准化、工业化、成品化部品、部件比重有新的提升。2014年在异型吊顶成品化、部件及构件标准化、节能门窗、新型保温材料、节水卫浴产品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的专利技术,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物质保障。

2014年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行业信用体系评价、各种行业表彰中进一步向绿色节能技术与产品倾斜,全国共有376项建筑装饰工程、270项建筑幕墙工程荣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78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获得全国建筑工程装饰设计奖;科技示范工程632项、科技创新成果513项,同时,对厨房、卫浴等领域的质优、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创新的产品进行了表彰,为行业树立了一批在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方面的新标杆。

(4)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4年是业内企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的一年,受市场波动及要素变化的影响,企业数量减少。但生存下来的企业发展质量有所提高。由于国内市场变化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适应与影响力,行业内的竞争又日益激烈,2014年全国有3千家左右没有专业特点的小型装饰公司退出市场,受政策利好影响新成立的小型装饰公司数量不足以弥补,使企业总数下降了1千家左右,企业数量持续保持下降的态势。随着市场细分和专业化发展,伴随着产业链的整合,新成立的建筑装饰工程企业,也主要是为大型工程企业配套的专业化企业,提高了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大型企业的工程配套能力。

经过长期的品牌建设,建筑装饰行业内的“马太效应”作用日益突出,行业内的大型领军式企业已经生成并快速发育,在市场资源分配中的作用也不断提高。在个性化、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无特色小装饰企业的退市,优化了企业结构,对净化与规范行业市场,提高建筑装饰工程资源利用水平有积极作用。

(5)商业模式创新建设有新的发展

随着新形业态的发展,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等日益强烈影响着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2014年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2014年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内容的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在建筑装饰企业中迅速蔓延,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在发展电商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筑装饰工程企业以电商投资建设的形式为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式、经营结构、创利模式奠定了物质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与推广,使建筑装饰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电子商务投资不仅调整和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人才结构、市场结构,提高了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对社会的服务范围与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在建筑装饰行业的普及应用,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优化了企业的商业模式,提高了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信心和能力,对实现企业发展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6)战略整合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链的整合始终是建筑装饰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同房地产、工程材料生产经营等行业的合作,是整合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水平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几年政府调控和市场的融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认知水平和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建筑装饰行业拥有上市公司之后,房地产开发商同装饰工程企业合作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提高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2014年由协会牵头,组织了一系列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装饰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和共度难关。房地产与建筑装饰的战略合作,不仅大幅度降低工程企业的市场维护成本,提高创利水平,同时,在技术研发体制与机制建设,联合进行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保障与推动作用。特别是在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建筑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中,由于落实五方主体责任的要求,房地产商与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合作更为坚实、有效。

在加强同材料、部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合作中,2014年也迈向了新的水平。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在2014年新成立了防水与涂料、石材等专业分会,强化了在材料领域的组织领导力量。2014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的研讨、交流、表彰活动,加大了材料、部品生产经营企业与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直接沟通与交流的力度,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战略合作。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整个产业链整合在2015年将会不断强化,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三、2015年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5年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虽然存在着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但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要求,2015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建筑装饰行业在以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为经济、社会总发展途径的大背景下,仍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基本达到了全球覆盖的目标。虽然在东北亚和南海存在着局部争端,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宽松,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际经济发展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这一大背景影响下,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空间仍将有所扩展,特别是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有较大扩展。我国正处于由建筑幕墙生产应用大国向建筑幕墙研发制造强国转化的关键时期,建筑幕墙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全球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备了国际工程市场竞争实力。近几年建筑幕墙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十分突出,承接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品牌影响力、技术竞争力、工程业绩持续增长。2015年,这一态势仍将持续,在国际建筑幕墙工程领域中的比重还将提高,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工程市场将尤为突出。

除建筑幕墙外,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住宅装饰装修方面,在全球互联网互通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会有更多机会。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文化全球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活动频繁,特别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和高铁等基础建设技术的对外输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市场机遇将会持续增加。近10年来,我国有一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已经持续在国际工程市场承接工程,并取得很好的业绩和口碑,具备了在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实力。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做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强劲,建筑装饰装修的国际需求也将不断恢复、增长,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国际工程机遇将会增多。

2、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状态分析,虽然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时期,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的战略纵深和潜力很大,还处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期,宏观经济形势虽然客观上存在着不利于建筑装饰行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需要业内企业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也应看到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发展仍然是硬道理的信心和决心。

我国宏观经济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虽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也应该看到,通过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从常态化角度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具有基础性、超前性的建筑装饰行业,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发展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充沛的正能量。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国策,也是宏观经济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过程中,将为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包括建筑业、装饰装修业、建材业等组成的产业集群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1.1%,达到7.3亿,按1%的年城市化率计算,每年将有1千多万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产生的建筑新需求将有数十亿平方米,因此,在未来10年,中国将保持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量,为建筑装饰行业带来巨大的新市场增量。同时,在存量建筑交易、建筑节能改造、新型小城镇建设等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容量还会高于产业集群中的其它行业。

3、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形势分析

根据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态分析,2015年房地产市场仍然是稳健发展的一年。在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的基础地位和保障性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越来越强。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与建设规模,仍将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还会常态化地持续高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特别是大型房地产商的开发能力经过几轮调控得到了显著提升,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项目增长较快,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工程市场资源,经过多轮对房地产益严厉的调控,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政府前期的限购政策,投资与投机性购房基本已被挤出市场,2014年之前的几年空置率持续走高,当前房地产开发商库存近10亿平方米现房;目前已售的空置房总量在40亿平方米,随着国家房产税的征收由试点向全面展开的临近,投机、投资购房者者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拥有大量房产的人士,在强大的反腐倡廉舆论压力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作用下,有可能在2015年大幅度削减房屋的持有量等因素的作用,将引发二手房市场的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价格波动,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抑制,使得住宅开发建设回归理性。

4、行业内运行形势分析

根据2014年行业运行状态分析,2015年建筑装饰行业仍将是调整和优化结构、转变行业和企业发展方式,实现加快产业化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行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的一年。行业、企业、管理及发展品质在2015年将会有较强烈的变化。

2015年新的建筑装修装饰专项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及新资质标准实施细则等一批行业管理标准将出台实施,与2014年11月6日公布的建筑装修装饰专业工程承包资质标准一起,构件行业新的资质标准体系。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需要按照新资质标准进行就位,这就必然成为2015年行业、企业常态化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新的资质标准在考核指标体系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企业按照新资质标准就位工作还需要在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也将是2015年行业、企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由于新资质标准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压缩,相对降低了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取得资质的门槛,预计在2015年将会有更多新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申请获得资质。新资质标准的实施,宽进严管局面的形成,将会激发建筑装饰市场的活力,特别是对大专院校的毕业生独立创业将更为有利,将会产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预计2015年建筑装饰市场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特别是装修装饰工程设计市场将更为繁荣,对推动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

2015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建设工程质量两年治理活动的第二年,也是整治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的第一年。随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排查、巡查、抽查力度的加大,建筑市场中事中监管的力度将会大大加强。在治理活动中暴露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潜规则,将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要通过体制及机制的调整与完善使其更为科学、公正、规范,推动市场秩序和工程运作方式将会更为规范。行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常态化的持久、深化改革也将成为2015年行业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2015年大型骨干企业的扩张力度还将增强,特别是上市公司在全国布局,兼并、重组地方性品牌企业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企业通过投资与再投资进行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会持续进行,以互联网、电子商务建设为载体,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企业资本、工程的运作方式,提升企业的社会配套服务能力,也将是2015年企业运作的亮点。积极做好企业上市的筹备工作,仍然是2015年优秀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15年预计会有2~4家装饰企业上市。

就技术层面上分析,2015年仍然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循环等技术的重要一年。在国家环境污染治理、建筑节能改造、人们低碳生活方式推广、更加注重健康与生命安全、持续关注环境安全等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以建筑装饰装修技术发展再造工程的运作模式,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新研发、推广的产品、技术,在提高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更要在成品化、标准化、装配化方面有所突破,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特别是要大幅度缩减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

由于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又是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行业,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2015年将继续在健全和完善行业的标准、规范体系;以标准化、工业化推动行业产业化发展;扶持业内大型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清理和整顿行业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强行业分类指导,提升企业发展品质;推动行业文化建设,共筑行业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产业链建设,搭建跨行业合作平台;反映行业诉求,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等方面,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上一篇:上饶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下一篇:建设良好家风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