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2024-07-01

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精选14篇)

1.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一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我们去溜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边跳三步,边用双手放在背后或者前后自由摆动,表示我们去溜冰,学跳三步,初步能随着3/4拍音乐合拍地做动作,活动时注意与同伴保持合适距离,互不碰撞,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我们去溜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跳三步,初步能随着3/4拍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边跳三步,边用双手放在背后或者前后自由摆动,表示我们去溜冰。

3、活动时注意与同伴保持合适距离,互不碰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进行冬天不怕冷的教育。

2、观看溜冰表演录像或者溜冰的照片或画报。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家》。

齐唱歌曲。边唱边表演,表现歌曲的优美、快乐的意境。

2、感受乐曲旋律和节拍。

(1)听音乐。

(2)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并用身体动作表示对3/4拍乐曲的感受。

(3)随乐拍出每小节音乐的强拍。

3、学跳三步。

(1)教师示范。用脚随乐踏出3/4拍音乐的强弱节拍。

(2)自由找空间,在教师的口令、唱谱等提示下,学跳三步。

(3)随乐跳三步。

4、我们去溜冰。

(1)全体幼儿排成圆形,(或者排成双圆),在乐曲伴奏下,叉腰向同一方向走三步。

(2)迁移对溜冰运动的经验,讨论溜冰的姿势,如两手放背后或前后自由摆动随乐走三步。

5、分组表演。学习评价并为同伴的表演鼓掌。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本文扩展阅读:溜冰是香港流行的叫法,而大陆则叫旱冰或轮滑,台湾称为溜冰,澳门则叫它做雪屐。不论叫法如何,其目的只是区别水冰地面或非水冰地面(ICE SKATING)。其特点是在溜冰鞋底装上轮子或冰刀,踏着它在地面上滑行。

2.我们去旅行吧 篇二

“白天看景,晚上看庙;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啥都不知道。”热闹了几十年的旅游模式开始式微。普通市民出游逐渐取代以前单位组织的公费旅游成为生力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接待国,同时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人的旅游并非传说的那么俗。就算是“吃、住、行、游、购、娱”,简单的六字旅游要素,它的形成过程也经历了半个世纪,凝集了几代人的心血。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最早文字记载旅游的国家,溯及源头,最耳熟能详的典型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

一位社会学家说,旅游者的心中有三条共性“求新、求知、求乐”。不得不说,经济的发展拯救了旅游者的心灵。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从少数人的手中解放出来,发展为“社会旅游”。除对名山大川的欣赏外,“社会旅游”也把大量旅游者引入偏远和相对不发达地区。

volunteer tourism旅游与志愿的结合

春天的云南大理,没有留下任何子女信息的墓碑前,时不时有扫墓烧纸钱的人。他们与长眠的老人素昧平生,只知道他(她)曾经是一位麻风病患者。

2011年,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首发“云南大理生命关怀公益之旅”,山石屏麻风病康复村迎来了一张张陌生而友善的笑脸。每逢春天,公益之旅中都有一个重要内容——“为他人扫墓、守灵”。让活着的老人看到希望,看到即使哪天自己不在了,也有人在墓碑前为自己烧点纸钱。这正是活动发起人梅子歆最想带给康复村老人的东西——感情。

“公益旅游”一词纯属舶来品,是英文volunteer tourism的翻译组合。第一个使用该词的美国内华达州旅游协会(NBT)致力于吸引当地居民作为志愿者来帮助内华达州偏远地区的乡村发展旅游。

中国的很多知名景区都位于贫困地区,特别是当下,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经济鸿沟已成为社会差距的客观事实,如此便为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13-2017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仅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足见旅游业对经济拉动的力度。

但公益旅游真正流行起来的重要动因却是自然灾难,特别是借助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长足发展,促成各国各地的信息可以被最为广泛地传播。

台湾有关方面较好地认识到了这一点,“9·21”地震后,当局一方面积极宣传灾区真实的旅游信息,消除民众恐慌情绪和客源地的各种误解;另一方面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将灾后重建与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灾区旅游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2009年4月,四川省旅游局几易其稿,“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旅游线”的建设轮廓渐渐清晰。该线路拟以“大爱中国”为旅游主题形象,主要面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市场。把旅游作为优势产业统筹规划,优先予以恢复和振兴,对灾后整体恢复产生明显拉动作用。

诚心诚意,同甘共苦

公益旅游越来越火,好像三伏天一样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说,公益旅游是一种公众自发形成的城乡互动,有助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人文理念的交流。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世界很多地区的专家学者都开始涉猎此领域。但如何定义公益旅游一直令学界纠结。台湾学者江明修说,公益旅行是结合公益服务与旅行的活动,除了旅行者的休闲活动外还多了与当地社会的深层互动,获得心灵的满足并自我学习与成长。美国学者Stephen Wearin认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做出一些志愿服务,从而对旅游目的地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是最有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公益组织Global Volunteer表示,公益旅游是从传统的冒险旅游和文化旅游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其目的在于服务进而亲自了解目的地文化。它不是简单的替代性旅游,而是一个可以利用技能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机会。

如何定义“公益旅游”对于公众来说,并不是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在旅游休闲的同时做点力所能及的人道援助工作,法国人把这种度假方式叫做“(与当地人)同甘共苦之旅”。至于加入“同甘共苦之旅”的条件,组织者回答说:无需特殊才能,只要诚心诚意。

诚心诚意做好事的新式度假者不觉得自己是花钱买罪受。64岁的弗朗索瓦兹自己出钱,在哥斯达黎加度假两个月,专门参与蜘蛛猴保护工作。她天天给蜘蛛猴喂食、清扫笼舍、搭建围墙。她说,这样做让她觉得自己“有价值”,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

在对新西兰社区的旅游者进行调研后发现,公益旅游者与传统游客的区别在于公益旅游者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将责任看做是愉悦的并将其经历视为休闲而非工作。公益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是志愿奉献,旅游居于次要地位。

公益旅游是一种对当地社区能够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旅游者产生长期积极影响的旅游形式。这一体验过程是从志工旅游者与当地社区互动开始,志愿者自我身份不断延伸自我不断被冲击、更新或者加强。

梅子歆与伙伴在对麻风病康复村里的老人进行服务时就注意到,此前参与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及学生,在服务工作结束后,“幸福指数都会提高,对生活少了埋怨和抱怨”。一名来自广州的女士,因为感情创伤,精神状态一直不好,从康复村出来后,她突然豁然了,“在生命面前,这些创伤实在算不了什么。”

当旅游遇到公益,其动机除利他主义之外还有寻求个人学习与自我发展、自我发展与认同、反思个人价值、补偿、救赎、反哺社会与自然。

旅游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它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旅游方式,从观光型到体验型旅游,从利己主义到自然主义和利他主义,公益旅游有责任担任起生态旅游要素、志愿者要素和热衷休闲要素互相作用前后联系的平台角色。

3.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三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受四川和海南有不同的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进一步激发旅游的愿望。

2、幼儿在与同伴的模拟游戏中,尝试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验友好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感受四川和海南都有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

难点:幼儿阅读视频素材,有主题的讲述。

活动过程:

(一)观察地图---发现新旅游景点主要提问:

1、旅游开心吗?

2、你还想到哪里去旅游?

教师小结:你们看,单单一个中国,就有那么多的景点可以去玩,有些是大多数孩子没去过的,有些是特别值得我们去的地方。今天我就来向你们推荐两个许多孩子都没去过,又是最近特别热门的旅游景点。一个是四川、一个是海南。待会儿,我们先看旅游广告,再做决定你想到哪个地方去。

(二)观看视频——了解景点特点(推荐两条旅游线路)

1、分小组观看介绍海南、四川的旅游景点宣传片,了解这些地方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仔细阅读景点宣传片、并选择和确定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

(2)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学习,参与商量讨论。

2.幼儿分队讨论(幼儿根据意愿选择不同旅游方队--海南队、四川队):

(1)你最想去哪里?

(2)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教师指导要点:

(1)为幼儿创设比一比和说服对方的游戏氛围。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交流,并帮助幼儿梳理线索,尝试有目的讨论(如比比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3、教师适时推荐几个旅游特色:

(1)关注汶川新变化主要提问:

还记得5月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后,还记得你们为他们做了什么?

两年多过去了,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的那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想去吗?

教师小结:看来你们已经很想去四川旅游。不仅去当地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吃好吃的,还要去关心发现四川的.新变化。

(2)关注海南海底游乐项目,学习海底交流手势。

主要提问: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到海底去玩?(介绍小孩也能玩的海底漫步)

如果要在海底与别人说话,交流怎么办?

好,那我们就来看几个手势,猜猜看是什么意思?(准备好了、停、上去)

幼儿手势体验。

教师小结:看来每个地方都很不相同,都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不相上下。那今天我们就组成一个“四川-海南”的联合旅行团,两个地方都去。准备出发!

(三)模拟游戏---体验“旅游”的快乐1.教师担任导游带领幼儿模拟机舱飞行,模拟行程。集中感受旅游景点好看、好吃、好玩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尽量为幼儿创设生动、饱满、立体的情绪体验氛围。注意旁白的情绪渲染,以及模拟行程中的动静交替。例如模拟飞行、关注汶川新变化、学习海南竹竿舞、海底漫步等。

2.模拟旅游,模拟行程(录像片)的内容有:

(1)四川:九寨沟、五彩池、乐山大佛、汶川新变化

(2)海南:天涯海角,沙滩游乐、海底慢步、竹竿舞等。

4.大班绘本《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篇四

案例背景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通过有效提问来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这是至关重要的。案例描述一、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你们有出去旅行过吗?去过什么地方,是怎么去的?旅行的感觉怎么样?师:今天,我们-起来看一本关于动物旅行的书。看!它们是谁?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一百只蜗牛去旅行》。师:小蜗牛怎么会想到去旅行呢?原来是听树上飞来的小鸟说大山那边的风景美极了,于是一百只蜗牛就决定去大山旅行。二、观看ppt,理解故事内容(一)蜗牛搭车 师:一百只蜗牛背着行李,排着长长的队伍出发了。在路上碰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师:蜗牛们爬呀爬,到了中午,看看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丰富词汇:红彤彤)小蜗牛们有什么感觉,它们是怎么做的?(学说句子)    师:如果你是小蜗牛的话,这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师:从后面开来了三辆巴士,蜗牛看见了会怎么说?它们是怎么上车的?    师:坐在巴士里的蜗牛特别高兴,有的蜗牛在和朋友说说笑笑,有的蜗牛探出来头来观赏美景,你觉得它们都会坐车吗?    师:咦!九+九只蜗牛上了车,第一百只小蜗牛没上车,路旁的小动物看见了,好像在对它说了什么?这只蜗牛会怎么回答呢?    师:你认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蜗牛呢?(二)蜗牛的旅行经历    师:99只蜗牛下了车,抬头一看:啊,大山真高!它们爬来爬去,看到的全是光秃秃的石头。(丰富词汇:光秃秃)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气呼呼)师:它们决定上山看看!蜗牛们慢慢地往上爬呀爬,爬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时,已经是什么时候了?看到美景了吗?    师:第二天正当它们要搭车回去的时候,看到了谁?第一百只蜗牛会和99只蜗牛相互说什么?师:听完了好朋友的的介绍,99只蜗牛心里怎么想的,会有什么新决定?师:你们觉得这次它们会坚持吗?这次的导游就是第一百只蜗牛,虽然一路上很辛苦,但是他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可开心了。三、活动延伸1.听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新的想法?2.在你的生活中碰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小结: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我们要像小蜗牛一样坚持自己的想法,勇往直前、不怕辛苦,最后一定会成功的。案例反思    这节课是把绘本与语言领域进行了整合和渗透,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丰富词汇:红彤彤、光秃秃、气呼呼。2.联系自己的旅行经验,大胆自主的表达感受与发现。3.感受第一百只小蜗牛不怕辛苦的精神。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从如何有效提问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一)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有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在这节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一百只蜗牛出发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觉得它们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2. 从后面开来了三辆巴士,蜗牛看见了会怎么说?它们是怎么上车的?3. 第一百只蜗牛会和99只蜗牛相互说些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猜想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让幼儿积极动脑、大胆表述,提高了创造思维能力。(二)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有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它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在第一个导入环节中,我就以“孩子们,你们有出去旅行过吗?去过什么地方,是怎么去的?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如果你是小蜗牛的话,这时候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上车的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会说什么?”“小动物问它为什么不坐车,这只蜗牛会怎么回答呢?”“听了好朋友的介绍,99只蜗牛心里是怎么想的,会有什么新决定?”这些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和想法。(三)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    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在这节活动中,我把递进式的问题穿插在各环节中,“到了中午,看看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蜗牛们有什么感觉,它们是怎么做的?”“上车的小蜗牛会说按摩?你觉得它们都会坐车吗?”“在你的生活中碰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培养了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总结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是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调动幼儿往下学习的愿望。

5.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五

设计思路:

近期,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人” 的主题,现在进行到“旅行去”这一站点,通过近阶段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了我国的著名景点,如:北京的tiananmen、长城、九龙壁,杭州的西湖,西安的兵马俑,安徽的黄山等名胜古迹。孩子们被这些美丽的风景、雄伟的建筑、壮观的景色所吸引,并由衷产生了热爱祖国的情感。为了进一步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运动经验,我设计此次活动。

由于我园是农村幼儿园,我又充分利用这一特有资源,准备了竹梯、大小板凳、草绳、轮胎等等开展了此次活动,从而也诠释了《指南》中“在大自然中锻炼,借助各种材料,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 而现在我们大班组的课题是<<大班幼儿乡土游戏创造性玩法的研究>> 我也结合课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各种路线。

活动目标:

1、自由选择路线,肩上负重进行走、跑、跳、钻、爬等动作。

2、体验去旅行的乐趣,感受祖国的美好风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两根草绳、竹梯、轮胎、草垫、大小板凳、梅花桩、书包里装满旅游用的东西。

2、字卡、地图。

活动过程:

一、歌唱:《大中国》

二、探索旅行线路。

1、我们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祖国有很多的风景名胜,比如:北京长城、tiananmen、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海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杭州的西湖、雷锋塔,西安的兵马俑,安徽的黄山等等。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玩啊?

2、可是那离我们这很远的,我们要安排好旅游路线才可以去的阿,我想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要经过哪些地方?然后大家一起去认读经过哪些地方。

(请幼儿自由观察场地上的游戏材料,启发幼儿根据字牌的提示认认、读读是什么地方。)

3、刚才我们看过了要经过哪些地方,现在请你们尝试一下怎样才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回来告诉我好不好?

(说说自己发现的旅游路线,孩子自由探索、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4、归纳旅游路线:走过“独木桥”→跨跳过“小河”→钻过“山洞”→爬过“山坡”→到达目的地。

三、游戏:去旅行。

1、那我们去旅行前要不要准备些东西呢?什么东西?(讨论旅游所需的物品)

2、幼儿分散准备。“水”“点心”放在各自的书包内。

3、我们在地图上看过了上海、杭州离我们很近的,首先我们先去那里,但周老师有个要求:请每个小朋友都要到这些景点拍照留念,看完以后,我们回到这里休息。

4、经验分享:讨论旅途中遇到什么困难?有经验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5、下一站我们去北京好不好?北京有哪些景点?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奥,去北京要经过上海和杭州的,那我们现在排好队一起去北京好吗?

6、集体游戏,并在旅游景点拍照。

(教师鼓励、表扬活动中不怕累、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幼儿。)

四、放松活动

1、今天我们参观了祖国的好多景点,感觉累了吗?下次有机会在去看看别的景点好吗?

2、同伴间相互揉揉肩、捶捶膀子和后背。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的源泉,精心创设符合交际的情景,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学中我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与口语交际进行有机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大量的图片把语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词语,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感受语文的乐趣。生活的再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会被激发出来。实现生生、师生、人景互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体现口语交际的得体性。

6.让汽车带我们去旅行 篇六

最早知道汽车旅行,应该是在一部如今已记不起名字的美国老电影里。黄昏中,一辆老旧的敞篷车,主人公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另一只手托着头倚在车门上,听着收音机里的乡村音乐,在仿佛没有终点的高速公路上飞奔。就是这样的镜头,构成了我对汽车旅行的最早印象。那是诗一样浪漫的时光,在之后的若干年中我总是这么想。

6月的《汽车与运动》,又刊出了“09新玩法”专题文章的第二篇,里面有几位越野职业玩家的故事,怒江大峡谷、西藏的墨脱,这些艰险的神奇之地,成为他们新的精神乐园。还有越野菜鸟驾驶最牛的越野车罗宾汉的越野体验。每个人都想成为征服者,汽车就是最得力的助手。

之前总在抱怨没有时间和囊中羞涩,但看过他们的故事后,才发觉久居城市的我们,很多人其实最缺乏的是勇气。纵然时有挑战的雄心,却总斗不过对城市便利和舒适的依赖。甚至一旦离开了城市,我们就失去了安全感,就像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里的亚历克斯——那头一直住在动物园里的狮子。

这时,我更渴望一辆汽车,能带我去旅行,去亲近自然,去释放心灵,去重拾勇气。作为一名汽车杂志的记者,工作中与车在一起的时间很多。不过,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功夫都被用在了体验产品、测试性能、拍摄照片上,难得能有一次与车结伴出游的怡然自得。因此,对一次真正的长途自驾游,心里始终是充满期待的。

这次五一,我和爱人终于有机会得偿所愿,与新嘉年华一道,品味了一次西部之旅。7天3000公里,纵然时间非常紧,却也觉得收获了很多美好时刻。这种心理的满足感,足以抵消掉40个小时开车的身体疲劳。车窗外并非总是如画的风景,却也总能打动着我们的心灵。

现实永远不能像梦境那般完美,归程夜宿华山景区时,我们就遭受了宾馆拉客的骚扰。两个男人,先是游说,进而发展到驾车尾随。整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着实令人气愤,却又只能无奈忍受。

7.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七

目标:

感受秋天美的意境,能借助小树叶去旅行进行联想和想像。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能较合理地设计自己的画面,主题突出,画面丰富。

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想象和创造的快乐。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分析:

大胆想象、恰当表现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有的孩子会受同伴思想的影响,束缚想象力,也有的幼儿虽然有丰富的想象,但绘画表现力却不够。原因是他们本身所具备的技能技巧不能满足他们旺盛的创作欲望,因此教师应及时给孩子提供尝试创作的条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等过程,即在低起点和高落点中尚未架起一座适合幼儿攀登的阶梯,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学方法:

1.情境游戏法

2.讲授法

3.练习法

4.讨论法

5.启发法

所需设备:校园网、多媒体投影(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教师活动:

一、开始部分

1.播放音乐《秋叶》PPT,引出活动,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点击课件PPT,展示各种树叶)

2.提问师: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还知道哪些树叶?

(枫树的叶子、梧桐树的叶子、银杏的叶子、香樟的叶子、水杉的叶子……)师:这些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配乐散文诗“秋天”,引出主题绘画内容。

师:小树叶飘到哪里,谁跟它做朋友,是怎么玩的?

(小树叶落到水里,小鱼,把小树叶当成伞。小树叶落到岸边,小蚂蚁,把小树叶当成运动场,跑步。小树叶飘到空中,小燕子,把小树叶当成信。)师:真有趣,没想到,小树叶去了不同的地方,开始了有趣的旅行。

课程分析:

(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秋天》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描述了一个诗情画意、色彩斑斓、生动有趣的秋天的画面,以孩子的视角将小树叶想象成小动物的游戏道具,充满了儿童情趣。作品不仅能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想象到丰富的秋天的美景,又给幼儿留有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而在幼儿的绘画创作中,欣赏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只能通过充分感受才能萌发,又只有在表现创作的亲身体验中才能领悟美的真谛。所以我想用这篇富有想象和童趣的散文诗来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将小树叶的旅行作为幼儿想象的线索,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美,创作美。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积极大胆的想象,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想法,对于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多么重要。而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启迪智慧,给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更能引发幼儿将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在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我尝试将美术活动《小树叶去旅行》与语言活动相整合渗透,使幼儿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

问题设计:

1.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还知道哪些树叶?

2.小树叶飘到哪里,谁跟它做朋友,是怎么玩的?

3.小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去旅行呢?会遇见谁呢?

4.这里有许多颜色,有这些颜色的地方,小树叶都想去。你们猜猜它想去哪里?在这些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事?

5.如果你是一片小树叶,你想去哪里旅行?会遇到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6.能让自己的图画也变得好看吗?怎样变?

8.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八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受四川和海南有不同的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进一步激发旅游的愿望。

2、幼儿在与同伴的模拟游戏中,尝试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验友好所带来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重点:感受四川和海南都有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

难点:幼儿阅读视频素材,有主题的讲述。

活动过程:

(一)观察地图---发现新旅游景点主要提问:

1、旅游开心吗?

2、你还想到哪里去旅游?

教师小结:你们看,单单一个中国,就有那么多的景点可以去玩,有些是大多数孩子没去过的,有些是特别值得我们去的地方。今天我就来向你们推荐两个许多孩子都没去过,又是最近特别热门的旅游景点。一个是四川、一个是海南。待会儿,我们先看旅游广告,再做决定你想到哪个地方去。

(二)观看视频---了解景点特点(推荐两条旅游线路)

1、分小组观看介绍海南、四川的旅游景点宣传片,了解这些地方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仔细阅读景点宣传片、并选择和确定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

(2)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学习,参与商量讨论。

2.幼儿分队讨论(幼儿根据意愿选择不同旅游方队--海南队、四川队):

(1)你最想去哪里?

(2)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教师指导要点:

(1)为幼儿创设比一比和说服对方的游戏氛围。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交流,并帮助幼儿梳理线索,尝试有目的讨论(如比比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3、教师适时推荐几个旅游特色:

(1)关注汶川新变化主要提问:

●还记得2008年5月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后,还记得你们为他们做了什么?

●两年多过去了,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的那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想去吗?

教师小结:看来你们已经很想去四川旅游。不仅去当地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吃好吃的,还要去关心发现四川的新变化。

(2)关注海南海底游乐项目,学习海底交流手势。

主要提问: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到海底去玩?(介绍小孩也能玩的海底漫步)

●如果要在海底与别人说话,交流怎么办?

●好,那我们就来看几个手势,猜猜看是什么意思?(准备好了、停、上去)

●幼儿手势体验。

教师小结:看来每个地方都很不相同,都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不相上下。那今天我们就组成一个“四川-海南”的联合旅行团,两个地方都去。准备出发!

(三)模拟游戏---体验“旅游”的快乐1.教师担任导游带领幼儿模拟机舱飞行,模拟行程。集中感受旅游景点好看、好吃、好玩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尽量为幼儿创设生动、饱满、立体的情绪体验氛围。注意旁白的情绪渲染,以及模拟行程中的动静交替。例如模拟飞行、关注汶川新变化、学习海南竹竿舞、海底漫步等。

2.模拟旅游,模拟行程(录像片)的内容有:

(1)四川:九寨沟、五彩池、乐山大佛、汶川新变化

(2)海南:天涯海角,沙滩游乐、海底慢步、竹竿舞等。

(四)延伸活动:景点模拟导游教室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带来的景点照片和特产,你愿意去哪个景点担任小导游?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099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帮助你我他》含反思》:大班教案《帮助你我他》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帮助你我他》含反思教案吧。

9.听着音乐去旅行 篇九

国内篇

古城拉萨素以“日光城”的美名享誉世界,同时它也是一座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慢生活之城。坐在老光明茶馆里享受一壶甜茶,看着绚目的阳光被街上古风浓郁的藏式建筑切割成简单的图形,你喝进的每一口甜茶里都夹杂着拉萨上百年的情感和思绪,这种充斥着记忆的气味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雪顿节(8月25日)这天,拉萨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酸奶香气,藏戏从上午11点一直唱到暮色降临。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净土,这里有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盛开的野花、峭拔的雪山、奔涌的雅鲁藏布江、洁白的哈达、深遂的寺院、绛红的喇嘛袍、金色的转经筒,还有那随风舞动的五彩经幡和随处可见的朝拜者虔诚的身影……

回到拉萨

词曲/演唱:郑钧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地唱/我们没完没了地跳……纯净的天空中飘着一颗纯净的心/不必为明天愁也不必为今天忧/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云南即“彩云之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浓郁的人文色彩而著称于世,被外界称为“秘境”。这里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界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彩云之南

词曲:何沐阳 演唱:徐千雅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彩云之南归去的地方/往事芬芳随风飘扬/蝴蝶泉边歌声在流淌/泸沽湖畔心仍荡漾/记得那时那里的天多湛蓝/你的眼里闪着温柔的阳光/这世界变幻无常/如今你又在何方/原谅我无法陪你走那么长/别人的天堂不是我们的远方/不虚此行别遗憾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胜地自古繁华,即使千百年后风尘湮灭,在大多数人心头依旧是那幅繁华胜景。苏东坡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晴天游西湖固然好,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柳浪闻莺任君游,可雨中的西湖柔媚得撩人,白居易作诗吟诵:“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雨中的西湖绵长而悠远,如同西子的故事浪漫而凄美。所谓“烟雨江南”,蒙蒙烟雨让南国风光更有韵味。

印象西湖雨

作词:王潮歌 作曲:喜多郎 演唱:张靓颖

雨还在下落满一湖烟/断桥绢伞黑白了思念/谁在船上写我的从前/一笔誓言满纸离散/我的告别从没有间断/西子湖上一遍一遍/白色翅膀分飞了流年/长叹一声天上人间/雨还在下淋湿千年/湖水连天黑白相见/谁在船上写我的从前/一说人间再说江山

如果你爱小吃也爱咖啡,如果你既时尚又怀旧,如果你依恋都市丛林也陶醉于碧海蓝天,那么台湾的气质与风情会与你的文艺范儿非常合拍。台湾很小,但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从高山到大海、从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一杯咖啡一本书,在多雨雾、多梦想的“空中之城”慵懒一个下午。而在诚品,发呆惬意两相宜,这里和书籍一起贩售的还有生活方式。重峦叠嶂的日月潭变化莫测,引人入胜的阿里山尽显森林之绝美,一不小心就邂逅的爱河浪漫唯美,晚风轻拂的澎湖湾白浪逐沙滩……这不是风光片里的台湾,而是你眼前真实的迷人景致。

台湾的心跳声

作词:方文山 作曲:林迈可 演唱:蔡依林 寇家瑞

那长春藤攀上生锈的消防栓/像蝴蝶离不开有花香的地方/宁静的小巷一杯永和豆浆/我在细细品尝恬淡的家乡/霓虹灯点亮关于夜市的想象/孩子们捉迷藏在找爱吃的糖/昏黄的夕阳龙山寺的老墙/我虔诚点着香手拿一柱希望/少一点伤痕多一点掌声/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单纯/认真用棒球魂挥汗去体会青春/用心听着那台湾的心跳声

国外篇

位于捷克的布拉格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乡,波西米亚、哥特、玻璃彩绘、木偶、天文钟、米兰昆德拉、卡夫卡……我想,每个人在这里都会找到自己的所爱,找到自己的看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布拉格。伫足于老城弯曲的巷尾,温软的时光瞬间让人的思绪肆意穿越,隔着微凉的空气飘向远方。有人说,布拉格被分成了鲜明的两个极端,一面是伏瓦塔河和旧城广场的浪漫与甜美,另一面则是属于卡夫卡的黑暗、扭曲和绝望。每到黄昏,卡夫卡坐在旧城广场的长椅上等待心爱的姑娘时,夕阳下的布拉格恍惚间同时属于甜美与绝望。置身在中世纪的欧洲抑或是一个童话的世界,你会本能地忘却时间的存在,掉进时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广场 。

布拉格广场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演唱:蔡依林 周杰伦

琴键上透着光/彩绘的玻璃窗/装饰着哥特式教堂/谁谁谁弹一段/一段流浪忧伤/顺着琴声方向看见/蔷薇依附十八世纪的油画上……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坐拥宁静的亚拉河谷,多元的文化魅力让墨尔本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风姿绰约,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维多利亚建筑在肆意挥洒的阳光中交相辉映。无论你想探访高雅艺术、城市文化还是小众美学,墨尔本都不会让你失望。联邦广场上,从奥黛丽·赫本的剧照集到卓别林最早的黑白默片胶片,从Coco Chanel首次T台服装秀到整本无比精美的好莱坞明星服饰画册,这里是近现代艺术、电影、概念设计的天堂。在沙滩彻夜狂欢的年轻人、在街头和警察“打游击”的涂鸦爱好者、游荡在街头寻找人生意义的朋克,他们不知道未来这座城市会赋予自己什么,但他们都在尽全力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墨尔本,晴

作词:符榕 作曲:李毅杰 演唱:许嵩

十七号的早上/墨尔本上方/天空很晴朗/想去海边逛逛/感受南半球的阳光/行走在沙滩上/任海潮来来往往/转眼到晚上/霓虹灯闪亮/在亚拉河上/普林塞斯的感伤/墨尔本怀旧的端庄/这里的空气清香/还有熏衣草飘过来的芬芳……天堂是不是这样/无论你身在何方/流浪还是寻找希望/我想你也会渴望回到最初的方向

作为这个星球上范围最大的生命禁区,撒哈拉承载了许多人挑战自我极限的梦想。然而在文学家的笔下,“撒哈拉”这三个字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它是三毛和荷西浪漫故事的发生地,是飞行员偶遇小王子并听他讲述驯养意义的地方……踩着松软的细沙,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远处的沙丘上,把披挂的毯子铺开,坐在上面或干脆躺下,看夕阳一点点染红天边,感受撒哈拉傍晚柔情似水的风。在撒哈拉,除了壮美的沙漠风景,还有不被打扰的短暂时光。有一片沙丘供你跋涉,有一片日落伴你入眠,有一顶帐篷让你独享这里的一切,这些都恰如你期待中的人生,美好而安宁。

撒哈拉的月亮

词曲:陈忠义 演唱:黄湘怡

在噩梦的旅途上坠入轮回的海洋/我迷失了方向/游牧民族的歌唱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哀伤/尼罗河的沙带我飞向前世未完的愿望……撒哈拉的月亮越过陌生的村庄/绿洲骆驼和酋长/熟悉的景象/你用法老的权杖点醒我灵魂深处的渴望

10.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十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手绘的方式描绘旅行线路示意图。2.能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并用文字补充说明。3.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4.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相关图标的知识性资料 2.相关示范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情境导入:

1.结合学校的出游地点或城市的著名风光播放录像,配以音乐,或展示收集的相关地图、门票、明信片、照片等资料。

2.提问:请根据录像内容,说明一下是哪里的风光,其特点如何?说说你最希望到哪里旅游?为什么?

二、学习新知:

1.旅途中看到的公共图标是一种醒目的无声语言,既形象又简明。2.思考训练:

(1)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出示公共图标图片)(2)出示照片,指出相应的图标。

3.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或本省地图,学生结合地图认识图标。

三、学习探究

以森林公园及周边为例,讨论旅行线路示意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1.提问:森林公园及周边有哪些景点?

2.师拿出6张彩色小纸片:写上相关景点的名称,再加上入口和出口,按小致方位依次将景点的彩色纸放置在作业上。(解决构图问题)3.用线依次将各景点连接。

4.将彩纸拿走,请六名同学上台画出各个景点。

5.加上图标或趣味性的图文,用醒目的箭头标明行动路线。

四、作品拓展

1.第一幅画是用动物的形象来突出主要景点的特征(是用水粉上色的方法),例如动物园等等。

2.第二幅车是用蓝色带、红箭头来标明各景点的旅游顺序。(用彩色铅笔着色)3.第三幅画是用黑白线描的方法表达。

4.第四幅画是根据整个风景区地形范围来设计旅游线路。

五、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六:作业交流:旅游线路图欣赏与评析。

活动二:

一、谈话导入,勾起美好回忆

1.回忆你旅行过哪些地方?旅行的途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人、事或景物?在脑海中定格出一个画面。

2.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印象最深的画面,和同学分享旅行的快乐,建议结合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资料进行阐述。

二、欣赏范画,了解表现方法

1.欣赏、观察教材范画,明确学习任务,讨论分析留住旅行记忆的表现方法:(1)绘画日记的方式(2)摄影日记的方式

2.小组讨论,探究留住旅行记忆的多种表现形式:(1)单一的绘画、摄影表现

(2)图文并茂折方式表现:即在绘画的摄影作品中配以简洁的文字记录,可以直接插入当时的日记。

(3)绘画既可以通过记忆完成,也可以参考照片资料创作完成,如教材范画中照片和学生作业的对照。

(4)绘画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可以表现途中一个时间段或某个景点连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活动。

(5)摄影可以采用作品组合粘贴的形式表现:可以按旅行线路组合一次完整的旅行日记,最好能配上简短的文字记录。

三、选取题材,进行创作表现 1.先构思,再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

2.作业要求:把自己旅行中印象最深的情景画下来。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完成:

(1)所选题材内容应是旅途中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经历过程中感受最深的。(2)绘画作品要主体人物突出,注意内容的取舍,要求画出相关环境、活动场景或适当添加文字,使作品更生动,文字宜简洁,以画为主字为辅。

(3)课件出示A组作业进行辨析:同一幅作业,添加绘画中的环境、文字的前后对比。

课件出示B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并感悟如何表现自己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四、作业民评,小结全课

1.作业赏析:分享用绘画日记或摄影日记记录旅行体验的喜悦,在赏析交流中获取旅行的经验,增长见闻。

2.拓展延伸:课后将本班同学旅行所列之处及其地方特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为活动三制作旅游集锦本做好准备。

活动三: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关于旅行方面的心理测试: 如果你去旅行,你会关注哪几项,请选择两项吧

A.风景名胜B.风俗习惯 C.当地特产 D.纪念收藏 E.其他

2.请学生发表自己的选择意见,并说说选择的理由。3.老师公布测试结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发现,分析解决:

1.教师出示四本学生制作的旅游集锦本,分别介绍的是:长沙、张家界、云南、香港。2.将资料分发到四个大组,请同学说说从这些集锦本中你发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3.师生一起交流讨论集锦本由封面和内页组成。内页包括:标题、插图及文字内容。4.从这本集锦中你们分别了解了什么?

了解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特产、名人故事等。

5.欣赏两个集锦本的内页,想想插图与标题有何要求呢?

教师小结:在版式设计时应该注意标题简洁,主题突出,插图抓住景点的特点,也可以用引发联想的线条或色块来表现整个版面。

三、设计游戏,了解法则

1.用课件呈现版式设计游戏,学生尝试学习2.小结版式设计规则

以图为主的设计:对称与不对称及均衡

以字为主的设计: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文字排列效果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6-8人一组完成一个旅游景点的集锦本:根据小组成员所带资料先讨论制作定位的旅游点:

2.确定封面和每一个内页的标题;综合图片,资料分工制作,整理装订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

集锦本版式新颖、简洁明快、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五、交流展示,评价小结:

1.把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相互传阅,说说喜欢的理由。如版式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开阔眼界等。2.师生互评。

六、学习拓展,预留空间 1.师生共谈家乡的传说故事。

11.大班主题活动我们一起去看海 篇十一

一、主题说明

广西北海是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南北西三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海洋文化。本次主题活动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北海本土海洋文化中特有的教育资源,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将北海本土海洋文化运用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甚至渗透到环境创设、幼儿游戏活动之中,以此形成独特的园本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从北海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我们一起去看海》,让北海本土海洋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的幼儿从小生活在海边,那神秘的海洋世界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到”实践当中,“用生活来教育”,让生活来感染我们的孩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既能让幼儿从小接触家乡的文化,了解家乡文化的与众不同,又能培养他们对家乡海洋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二、主题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真实接触、动手操作等活动形式,感受北海独特的海洋文化,萌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能用绘画、手工、歌唱等多种形式表现活动的相关内容。

3.喜欢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养成勇于尝试、敢于探究、不畏艰难的良好学习品质。

4.协调、灵活地完成相关动作的练习。

三、提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主题网络

五、主题环境

主题场景“贝贝手工坊”、“美丽北部湾”、“编织乐”等场景

六、家园互动

1.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北海和海洋的相关资料。

2.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海洋之窗、码头,一起去海边、红树林观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3.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以“海洋”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共同体验亲子手工制作的乐趣。

七、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长长的海带(科学)

活动目标:

1.了解海带的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

2.喜欢吃海带,体验制作凉拌海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之海带》视频。

2.干海带、煮熟的海带若干。

3.刀、筷子、碟子、一次性手套若干,各种调味料。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长长腰带海中飘,营养丰富价值高。

滔滔海水是活土,它随海浪跳起舞。(谜底:海带)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探索海带的兴趣,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观看视频《海带》。

组织幼儿观看海带的视频资料,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海带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

3.观察干海带。

(1)教师准备好干海带和煮过的海带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自由地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言情况进行小结海带的一般特征和作用。

4.现场制作凉拌海带。

(1)教师示范制作凉拌海带。

(2)教师介绍制作凉拌海带的规则,幼儿自由分组

(3)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凉拌海带丝(教师将事先洗好的海带切成丝,烫好后备用,幼儿自己用调料凉拌)。

5.幼儿互相分享制作凉拌海带的经验并品尝劳动成果。

海边拾趣(综合)

活动目标:

1.加深对中华鲎及其他海洋动植物的认识。

2.感受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萌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桶,小铲子若干。

2.画板,油画棒,图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谁的宝贝最特别。

(1)组织幼儿在海边寻找宝贝,规定时间结束后,一起分享捡到的宝贝,相互比一比看谁的宝贝最特别。

(2)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找到的宝贝,分享经验。

2.认识中华鲎。

(1)教师:小朋友找到了一个很特别的宝贝,你们认识它吗?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主动讲讲自己的认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中华鲎。

(3)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小结中华鲎的特点(中华鲎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3亿多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因此有“生物活化石”之称。中华鲎有一条长长的剑状的尾巴,全身黄褐色。中华鲎生活在我国的南部沿海,北部湾最多。在我们广西北部湾的海边,会看到成群结队的鲎爬到沙滩上产卵。中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而且现在鲎资源已经急剧减少,鲎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3.放生中华鲎。

教师和幼儿一起到海边放生中华鲎。

4.画一画:海边拾趣。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今天的经验完成绘画作品《海边拾趣》。

来自海洋的信(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海洋物种的多样性,萌发保护海洋环境的愿望。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

参观海底世界;教师示范信一封;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参观海底世界,请所有的小朋友认真的观察,看一看海底世界里有没有你认识的海洋动物?你对哪些海洋动物最感兴趣?

2.参观海底世界。

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方向地认真参观海底世界,并做好相关记录。

3.分享参观海底世界的感受。

(1)教师:刚刚我们参观海底世界时,你有什么感觉,你对哪些海洋动物最感兴趣?

(2)教师:如果你是海洋里的动物,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想说些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发言,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和幼儿一起讨论未来的海洋会变成什么样,鼓励幼儿独立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海洋动物们都想留住自己美丽的家,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我们可以帮海洋动物写一封信,把海洋里动物的想法告诉大家,请大家一起来保护海洋。

4.幼儿画信并相互分享信的内容。

(1)提醒幼儿注意信的格式。

(2)幼儿分享信的内容,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走进北海银滩(社会)

活动目标:

1.感受海洋的美,有保护海洋的美好情怀。

2.了解常见的保护海洋的知识,主动参与海洋环保活动。

活动准备:

海洋污染的图片、帽子、垃圾袋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神秘的海洋世界。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北海是一个美丽的海边城市,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海洋的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互相分享、交流有关海洋的知识。

2.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北海银滩,切身感受海洋的魅力。

教师: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是哪里?你有什么感觉?想对我们的大海说些什么呢?

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走进美丽的北海银滩,亲自感受来自海洋的气息,教师引导幼儿在安全的范围内玩一玩海水,挖一挖沙子,抓一抓小螃蟹。

(1)幼儿自由玩沙,体验玩沙的乐趣。

(2)幼儿相互谈论到银滩游玩的愉悦感受。

3.讨论:玩水和玩沙时发现了什么?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海边有一些别人丢弃的垃圾。

(2)教师:如果这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我们的大海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自由谈论自己的看法。

(3)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海洋污染对海洋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的危害。

(4)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讨论解决的办法。

4.结束部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教师小结:

大海是我们人类很重要的资源,北海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当一个爱家乡的北海人,做一个保护海洋的环保小卫士。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海边的垃圾捡起来

高跷捕鱼(健康)

活动目标:

1.能踩高10厘米的高跷自由走动,保持身体平衡。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对传统活动踩高跷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高跷每人一副;

2.自制鱼叉、各种海洋鱼类若干;

3.鱼篓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海边的渔民捕鱼吗?他们是怎样捕鱼的?幼儿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

(2)请幼儿观看广西沿海的京族渔民,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图片及视频。让幼儿了解渔民高跷捕鱼的过程。

(3)教师:原来渔民是踩着长长的高跷在浅海捕鱼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也准备了高跷,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渔民的高跷捕鱼吧!

2.尝试踩高跷。

(1)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进行热身游戏:和我做的相反。

教师简单介绍游戏的玩法,如:我向前,你向后;我往左,你往右。幼儿听指令进行游戏。

(2)出示高跷,请个幼儿上来尝试高跷的玩法。

(3)教师小结:这种高跷是经过老师改良过的,跟传统的高跷不一样,小朋友只要踩在踏板上,将松紧带套紧脚背就可以自由行走了,走的时候要注意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走得又稳又快呢?请幼儿自由练习尝试怎样走得稳、走得快。

(4)幼儿自由练习踩高跷。

(5)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动作要领: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腿稍微张开,眼睛向前看。

(6)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3.游戏:高跷捕鱼。

(1)幼儿人手一副高跷、鱼叉一把、鱼篓一个,听教师的指令到“浅海”捕鱼。

(2)幼儿展示劳动成果,跟大家分享捕鱼中遇到的困难。

(3)教师小结。

(4)捕鱼比赛:

①教师与幼儿制定比赛规则,幼儿手持鱼叉到距离“岸边”20米的“浅海”捕鱼,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岸边”,鱼篓里的鱼数量多的一组获胜。

②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③教师小结。

④捕鱼接力赛。

⑤展示比赛结果,评选最佳捕鱼能手。

⑥总结经验,活动结束。

螃蟹歌(音乐)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大胆表现螃蟹和小虾米的动作,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拍蚊子》、《螃蟹歌》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节奏练习《拍蚊子》,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2.欣赏歌曲《螃蟹歌》,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螃蟹。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螃蟹歌》。

(2)第二次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螃蟹。

(3)集体听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螃蟹。

3.引导幼儿模仿螃蟹的大钳子夹东西的动作,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

(1)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螃蟹钳子夹东西的动作。

(2)教师示范大钳子夹东西的动作并按节奏示范,与幼儿互动。

(3)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螃蟹大钳子夹东西的动作。

(4)随音乐节奏表现钳子夹东西的动作。

4.幼儿模仿小虾米逗螃蟹的动作,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

(1)教师示范小虾米逗螃蟹的动作,引导幼儿发现钳子开合的规律。

教师小结:原来它发现一个秘密,每次螃蟹钳子的开合都是有规律的,张开时它就钻进去,合起来它就跳出来,这样就不会被夹住了。

(2)幼儿与教师随音乐节奏练习小虾米逗螃蟹的动作。

5.教师与一位幼儿分别扮演螃蟹和虾米进行游戏。

6.教师小结:螃蟹钳子的开合都是有规律的,张开时小虾米就钻进去,合起来它就跳出来,这样就不会被夹住了。

7.集体听音乐进行游戏。

(1)幼儿自由分配角色。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玩一次游戏。

8.尝试三人合作,两人扮演螃蟹的大钳子,另一人扮演小虾米听音乐进行游戏。

各种各样的船(社会)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

2.能安静倾听、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船。

3.对各种各样船的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船的图片若干张、手工纸船一艘。

活动过程:

(问题导入,引导幼儿回忆)

教师:你们坐过船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坐船时的感受?

幼儿:坐过,我坐过游轮和小船坐在上面有点点摇晃。

1.出示制作的小船,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所见过的船。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船,用纸折的小船。

教师:除了纸船,游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船吗?(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认识的船)

幼儿:木船,太空飞船……

教师:那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些不同的船。

幼儿:好!好!

2.教师一张张出示船的图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并说出船的名字、外形、用途等特点。

教师:(出示一张客船图片,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艘船与老师的纸船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它应该是做什么用的?你觉得它应该叫什么名字?

教师:(小结幼儿答案)这艘船叫客船,是轮船的一种,因为专门给许多人们搭乘过大江、大海、旅游等,所以叫客船;它比纸船大,而且不是纸做的,有的客船是木头做的,也有的客船是钢铁做的;船上面像楼房一样,一层层的,可以住人,可以在上面玩,有很多人都喜欢乘坐它过海,旅游!

3.依次出现货船、帆船、军舰、气垫船、渔船、竹筏。

(提问:这两只船的样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的本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船的名字?)

4.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船的名字、外形、引导幼儿一起回忆本次活动中认识的船。

(1)帆船――有帆布,是用来改变船前行的方向

(2)渔船――渔夫用来在海上捕鱼的。

(3)军舰――给海军叔叔用来侦察、巡逻海上情况。

(4)货船――专门是用来运货的轮船。

(5)客船――专门搭乘乘客过江过海的轮船。

(6)气垫船――底部有个气垫,充好气就可以浮在水面上,能在水上用也能在陆地上开。

(7)竹筏――竹子做的小船,也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现在主要在旅游景点的小江河上用到。

八、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立足于深入探讨北海本土海洋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相互融合,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的本土海洋文化资料,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制订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活动,以主题探究的活动形式进行教育实践。为了配合本次“我们一起去看海”主题,我们开展了《长长的海带》、《来自海洋的信》、《走进北海银滩》、《海边拾趣》、《高跷捕鱼》、《螃蟹歌》等一系列具有北海本土海洋文化特点的课程活动,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知道了许多关于海洋的知识,还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开展“美丽北部湾”区域活动,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了许多具有北海本土特色的小物件,例如用于捕鱼的鱼篓,用于织网的鱼梭及编织绳,各种各样的贝壳工艺品等,同时在教室里设一个展区供大家观赏。幼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互分享经验和交流想法,老师也可以结合展区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利用丰富多彩的贝壳工艺品,我们开展了“贝贝手工坊”区域活动,让幼儿在亲自操作中体验贝壳贴画,贝壳首饰制作的乐趣。让幼儿更深层了解了北海的本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12.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十二

笔者有这样一个朋友,在2012年夏天,背着他70L的巨大登山包,骑着自行车从拉萨出发,途经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花了大半年时间,环游了整个喜马拉雅山脉。途中他卖掉自行车,换了摩托车,胡子长得老长,全身像换了皮似的黑。他是自由的行者,一路走走停停,遇见许多人,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听闻了很多奇闻异事。归来之后,他用旅行的所见所学,开了一间风格特别的客栈,生意出奇的好——这就是旅行对于他的意义。

还有一位熟识的摄影师,用了两年时间徒步东南亚,拍回来几万张图片,其中有各国小孩的微笑,有各地的风景民俗,回来之后,他在自己的影楼办了一场影展。他对我说,看见这些照片,他就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瞬间觉得旅途上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旅行对于他的意义。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完成的这次旅行,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可是他们自己从不觉得骄傲,也从不炫耀,他们才是真正的行者,只在意旅行本身给予自己的东西。而对更多人来讲,旅行的意义很简单,就是去看自己从未看过的风景,去听自己从未听过的故事,旅行对于他们,就是放松自己,就是寻找快乐。也许,这就是旅行最重要、最本质的意义。

对于《环球人文地理》的作者和摄影师而言,旅行或许还要多一层意义。他们在旅行中除了获得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还将旅途的故事分享给每一位读者,延续着许多人的旅行梦想。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了能向读者展现一个更清晰完整的世界,深入一线,不惜一切地去获得想要的文字和图片。所以,我想我们真的必须感谢一直为《环球人文地理》撰稿、拍摄的所有作者和摄影师。

感谢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出来的新路线,感谢你们扛着重重的摄影器材拍摄的美图,感谢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多感动,感谢你们一直在陪伴着我们前行,感谢你们延续了《环球人文地理》以及众多读者的梦想。

我在这里为你们祈祷,希望能将马年的祝福带给你们,愿你们能一直平安地行走在路上。又是一个农历新年的伊始,2014,爱你一生,这注定是浪漫的一年,带上你的爱人、家人、朋友,再揣上一本《环球人文地理》,出发去旅行吧!让这浪漫的一年在旅行中幸福地开始吧!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到更多的旅行意义吧!

13.大班音乐《我们去旅行》 篇十三

设计意图:

《大家一起去旅行》这个音乐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乐曲《库乞乞》的旋律变化,并从一段音乐中分出不同的几个乐句,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于是我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将音乐表现与旅行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幼儿感受音乐并在游戏中学习,供给幼儿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音乐下产生表现的激情,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库乞乞》旋律的变化。

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大黑板、粉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以开火车入场)。

二、说说快乐的旅行。

三、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

1、听音乐,说一说库乞乞。

2、聊一聊旅行中最开心的事,喊出你的高兴。

师: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库 0︱库 0︱库 乞︱乞-︱“。(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

四、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1、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看一下,老师带你们到哪里去旅行?(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教师:”发现了吗?;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谁上来指指看。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反复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2,跟着音乐做游戏。

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

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

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

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五,音乐旅行团出发旅游。

教师出示“导游旗”,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六、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教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

课后反思:

本活动主要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音乐融入旅行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大家一起旅行的快乐。引导幼儿探索、思考的表达方式及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旋律在旅行游戏中的表现。利用身体和小手来模拟海边走、爬高山及带团旅游等让幼儿感受音乐,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还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本活动是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4.《我们去旅行》作文课教学设计 篇十四

“旅游”是一步一步走,一站一站换,一个一个故事接龙似地过,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心灵的感动。本课以”旅行”为主题,吸引孩子们寻访自然之美,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本课涉及到“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强调激活各科(社会、地理、自然、历史、文学、艺术)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科技能知识涉及到以线造型的基本技能和平面设计知识。本课以出发——旅行——回顾为时间线索,将学科知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设置了相关的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主要是观察性绘画,内容为画旅行包及生活用品。通过写生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以线造型的绘画表现能力。回顾小学中年级阶段的绘画课,已涉及到认识物体空间、描绘简单立体形的知识,本课继续从形体入手,从不同方向、位置观察旅行用品,让学生学会整体观察,精确描绘。整体的观察标示着对视觉信息处理方式优化性的抉择。在描绘物体组织画面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看由线构成的形体,看整个动向和各种关系。本课重点介绍了一种构图的基本表现手法:突出造型表现的中心,重点塑造旅行包的形态和体积,将其作为构图处理上的焦点。要达到中心突出的效果,可将旅行包放在前景上,参见教材中学生作业;还可以放在画面的几何中心位置,如长方形的画面对角线相交的地方就是画面的几何中心。此外,画面上线条疏密处理所形成的黑白色调组织也可以用来突出中心。解决物体造型难点不仅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还要经过理性分析,深入认识物体内部结构。教材中的添画立体形小训练就是让学生进行形体分析,了解将物象抽象为几何形体的一种造型方法,学会概括与简化后,可让学生适当了解比例关系、透视关系,最后进行局部细节的刻画,使画面更生动。

活动二的学习内容是集体制作一个《我们去旅行》的集锦本。让学生学习收集、整理、归纳信息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学习指导时,建议先确定内容,再分工合作进行设计,制作内容可在教材设置的旅游景点特色的填空题中确定,选择风景名胜、风俗习惯、当地特产、名人故事、纪念收藏等内容。小组合作分工的目的关系处理应明确,组内一位同学负责设计封面,封面上必须有标题,大部分同学负责设计内页,其内容主要包括旅行地的地图(或图片)、地名、文字介绍及插图。设计前应先预留装订线的位置,完稿后,注意分类整理,把地方相近的.旅游景点的内容连续装订,最后集体设置《请你留言》观众栏目,具体问题可参见教材学习屋,也可以新的方式设置评价栏。本课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内容,版面构成主题应鲜明突出,在追求形式美感与设计个性的同时,要求保持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文字、图形、图片的大小、位置、色彩应合理。为了强化个性,可以从版面的空间构成、文字的设计与编排方法、视觉中心的位置等途径来表现,一个版面不宜多个中心,应主次分明,活泼而不失童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本课选择的是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教师应很清楚地了解本课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本课美术学科知识点的定位是什么,怎样巧妙地将各个知识点糅入到整体教学中去。—活动一教学可将学习要点分解为4个难点逐一突破,教学过程安排建议先设置4个关卡或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作业。第一关: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圆柱或圆台改画茶杯,学会概括的表现方法。第二关:可以出示一个茶杯,让学生尝试绘画表现,学会客观地认识物体结构、比例、透视关系。第三关:可以利用电脑上的旅行生活用品图片,让学生随意放大、缩小或拖动、组合,认识物体之间的穿插、遮挡关系,渗透构图知识。第四关:可以利用作业勘误的方法,让学生辨析哪幅图表现更完整,并出示一组以旅行包为主体的静物,指导学生绘画表现。作业评析可将以上几个问题作为检测的标准。

活动二的教学过程安排建议为收集资料、呈现目标——学习讨论、设计方案——探索方法、灵活运用——分工合作、创造表现——评价欣赏、学习迁移。课前布置学生根据主题收集部分资料,课堂上整理资料,确定介绍的内容,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版面呈现的相关要素: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学生在电脑版式编排游戏中掌握步骤方法:主图位置、文章板块形状、标题、插图,同时渗透均衡的形式美法则。集体作业时考虑小组分工,谁做册页,谁做封面,个体承担学习任务,集体整理排序装订,最后设置观众留言栏,开展评价欣赏活动。

四、教学选择

1、教学策略调整:活动一还可采用有益于接受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归纳、了解写实绘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课时目标调整:活动二可分1个或2个课时来完成。若用2个课时,第1课时可归纳、整理资料,开展欣赏活动;第2课时合作制作集锦本。

五、教学建议

1、绘画表现的主体内容可以是旅行包,也可以是书包。学生可分小组自行准备物品,也可由教师准备一组物品,尽量选择那些不规则、有特点、容易表现的物体,并考虑不同物品的形状、大小、主次的不同对比关系,使学生较容易组织画面构图,若物象特征明显,学生的绘画表现更生动。

2、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时,通过画者的具体位置与观察角度来认识物体结构,画出各种形体相互的穿插、遮挡关系。

上一篇:甘肃省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重点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最新考试试题库下一篇:小学第二学期教学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