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2024-08-01

世界教育发展报告(共9篇)

1.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篇一

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包括化石能源可利用年限)

盖概而言之,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薪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

世界能源现状

1.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不断增加。在过去的30年来,能源消费不断增长,增长率在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费水平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率明显。30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地区。OECD(经济合作与反战组织)统计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水平占有率自1973的68%下降到2003的55.4%。

3. 世界能源消费水平趋于优势化

石油,煤炭使用比例下降。天然气上升。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相继出现。能源所占比例:石油37.3%天然气23.9%煤26.5%,再生能源12.3%。

化石能源可用年限:石油45.5年天然气64年煤炭219年铀74年

世界能源展望

1.世界将在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方面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实现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中国正在努力将体系由“以煤为基础”的结构特征向“以煤油气为主”转化。这项国际的转化也是我国实现基础能源体系多元化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十二五”也将能源的话题作为重点,拟定了《新能源产业规划》。

2.作为“水黄金”的石油也是国际的焦点,而石油的消耗速度更是快得惊人,而如今很多大型汽车企业正在制造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许多国家也鼓励消费者买这样的产品,希望借此缓解石油危机。

3.《世界能源展望》分析到:在新政策下,2008—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上升36%,从123亿吨石油当量上升到167亿吨石油当量,年增长量为1.2%。而之前的27年间,一次性能源需求年增长率为2%。在当前政策情景下年均增长率为1.4%。而在2008年世界能源展望中阐述的450情景中,增长率仅为0.7%,现在想实现0.7%是十分困难的!鉴于现今世界能源现状,新能源诸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等将作为重点研究,有望缓解能源现状带来的问题。

4.总的来说,人们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可利用的、清洁的能源,在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的前提下,实现世界现在的能源现状未来向“煤油气为主”和发展新能源的方向发展,为地球、为人类谋取更好、更快、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未来!

2.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篇二

一、高级专家政策体系

我国高级专家政策体系所包括的范围较广, 既有针对高级专家的人事、人才政策, 也有适用于高级专家的专业技术政策, 以及能推动高级专家队伍建设的其他公共政策。国家各部委、各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见表1、表2) 。

二、《纲要》颁布以来高级专家的培养进展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级专家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0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累计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截至2012年, 中央企业拥有两院院士226人, “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人才计划人员937人, 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成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民航总局先后选拔了2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航特聘专家、47名中青年技术带头人。海洋局已经形成拥有一批以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研队伍。交通运输部已选拔118名交通行业第一层次人选和282名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各实验室既定的研究方向, 集聚和培养了一支总量规模达到1248人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其中学术带头人171人, 形成了行业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

1. 高级专家培养开发

(1) 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 凝聚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和优秀团队 (见表3) 。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 分别占新增院士的39.0%和14.9%,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0人, 获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66个。

2006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总计投入研发人员4458人。其中国内投入3122人, 国外合作投入1336人。国内参加人员中有47.3%为高级职称研究人员, 29.5%具有博士学位 (见图1) 。2006-2009年, 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博士后540人。浙江工业大学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展的“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科技合作项目实施以来, 不仅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还成功开发出可重构模块化小型农业作业机并实现批量试产, 系列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同时,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成员中, 有1人成为浙江省特级专家, 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当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培养计划。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期间, 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资助63.3万余次, 人才资助成效显著。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全部获奖项目都曾获得过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国家技术发明奖35项获奖成果中有34项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在重大研究计划上, 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 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凝聚优势力量, 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 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 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重大研究计划受资助项目翻番增长, 资助经费也成倍增长。

在重点项目上, 2006年到2012年获得重点项目资助的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维持在1/3左右, 资助人员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占到了90%, 高等院校获资助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 (见表4) 。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 吸引海外人才, 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2006-2012年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获资助人员教授居多且集中在高等院校, 比例占到65%左右, 99%以上为博士学历, 男女比例为9:1 (见表5) 。

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方面,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成立并立项400项, 资助期限为3年。共有81所高校获得310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占78%) 资助。

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上, 2000年-2009年期间,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群体225个;其中有139个群体获得第二期延续资助, 22个群体获得第三期延续资助。获得资助的225个研究群体中, 102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 占总数的45.33%, 101个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 占总数的44.89%, 8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 14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3)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2年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 科技部对地方和相关部门推荐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进行了专家评议, 共产生了14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6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8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4) 各学科进入世界TOP100的中国科学家

按照ESI的学科对世界排名前100-200名的科学家进行分类统计 (认为只要作者单位中有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 就认为是中国科学家) , 统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2. 高级专家选拔任用

(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截至2011年,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共计1569人, 其中通过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海外优秀人才1122人, 通过国内“百人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国内优秀人才243人, 并有20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受到“百人计划”经费支持。通过“百人计划”的支持和培养, 上述入选者中已有20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3人走上了中科院或国家其他部门所局级以上领导岗位;有339人入选“百人计划”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占中科院杰青获得者总数的48.2%;占全国杰青获得者总数的16.8%。在职的932位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均为中科院创新岗位研究员, 占全院正高级职称总人数的17.7%;他们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37.1岁, 2011年平均年龄为41.8岁, 以45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体, 占总人数的80.8%。

(2) 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2006年以来, 高校有128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0%以上。2007年高校有34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4%以上;2009年, 高校有39位专家当选占总数的46%以上;2011年, 高校有55位专家当选, 占总数的53%以上。2009年,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高校共获18项, 占2009年资助总数的64.3%, 2010年获18项, 占资助总数的62.07%;2011年获20项, 占资助总数的66.67%。2012年获22项, 占资助总数的73.33%, 是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设立以来高校获得资助最多的一年。2012年有141人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占当年杰青总数的66.83%;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项, 占资助总数的78%。创新团队计划实施9年来, 共遴选资助778个团队, 涵盖全国31个省市 (自治区) 170余所高校。团队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领军人才的成长。截至2011年, 教育部支持的创新团队中, 已有60多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多位团队带头人被评为两院院士;一大批团队成员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计划实施9年来共资助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9815人。入选者涵盖来自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400余所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有力推进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入选者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层次和人才储备。在计划的支持下, 一批入选者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并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等 (见表6、表7) 。各地、各校已逐步按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模式, 制定实施了本地本校的人才发展计划, 与教育部人才计划相互配合, 形成了定位准确、层次分明、衔接有序、实施规范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规定,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万人计划”专项办对科技部初选推荐的“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进行了复评, 共产生6名杰出人才、7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201名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9名入选。

(4) 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6年530名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选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选拔国家级人选806人。许多人选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绝大多数人选已列入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末,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累计4113人。同时, 全国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目前, 以“工程”为龙头的、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的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促进了学术、技术梯队的合理结构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5) 高层次科技管理专家

以科技部机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院机关为对象, 统计分析了2008-201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中, 部级以上领导的专业、年龄和工作经历情况。如图3、图4、图5所示。

3. 高级专家评价发现

(1) 院士制度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面, 2006年末,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692人, 其中女性41人。数学物理学部130人, 化学部121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3人, 地学部117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79人, 技术科学部122人, 外籍院士51人。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727名, 其中女性44名。数学物理学部139人, 化学部126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8人, 地学部119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83人, 技术科学部132人。中国科学院现有外籍院士64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方面, 2007到2011年工程院院士增选有两个特点:一是当选人数有所增加, 即2007年33人, 2009年48人, 2011年54人;二是60岁以下 (含60岁) 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即2007年占42.4%, 2009年占66.7%, 2011年占70.4%。2011年新当选的5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 其中60岁以下 (含60岁) 的38人, 占新当选人数的70.4%;年龄最小的46岁, 最大的74岁。来自高等院校的有25人, 占46.30%;研究院所21人, 占38.89%;厂矿企业 (含改制后研究院所) 8人, 占14.81%。6名新外籍院士中有美国籍4名 (其中1人同时具有德国籍) 、澳大利亚籍1名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日本籍1名。

(2) 博士后制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 造就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 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和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保持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 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15万人。2011年, 编制印发《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启动实施“香江学者计划”, 与香港著名高校共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举办了15期不同学科的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万多人。此外, 还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与学术交流, 举办多次博士后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

(3)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

2008年选拔了3997名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首次将400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范围。200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5.8万人。截至2010年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4. 高级专家激励保障

2006-2012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480项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平均每年奖励不到340项 (见表8) 。2012年共评出国家科学技术奖337项 (人) :三大奖项目比2011年减少11.8%, 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25.1%, 自然科学奖增幅13.9%, 技术发明奖增幅40%, 奖励数量逐步精减, 三大奖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至2012年, 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占获奖人员 (通用项目) 总比例达到54.6%。一大批优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共有2736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通用项目) , 占获奖人员总数的16.2%, 其中第一完成人为归国人员的占比每年均在35%以上。科技奖励制度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奖励力度不断加强, 多年来, 培养造就了一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物, 促进了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以及一线科研人才不断涌现。

5. 地方培养高级专家

自《纲要》颁布以来, 各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如北京市启动实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2011年首批入选27名领军人才及团队, 2012年33人入选, 覆盖了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深化“科技新星计划”建设战略性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自1993年实施以来, 新星计划共选拔培养了19批1700多人, 很多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有的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甚至入选两院院士。

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纲要》和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后, 各部委和地方纷纷落实响应, 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从国内各部门及地方出台的高级专家的政策来看, 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关键领域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数量短缺且分布失衡

海洋局指出海洋高层次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不足, 特别是受国外技术封锁的影响, 在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制造、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和高端海洋监测技术装备等尖端技术领域, 缺乏能够实现突破的人才;测绘局、交通运输部、林业局、环保部、气象局均提出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对不足;铁道部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有关单位创新成果总结工作相对滞后, 铁路行业内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涌现过少, 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与发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 东部地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仍显不足, 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紧缺。中西部地区纷纷指出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 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当匮乏, 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专家流失严重;四川省指出其科技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的战略布局和部署, 呈现“中央强、地方弱”、“国防强、民口弱”的特点,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难以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指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 目前高层次人才主要集聚在苏南和南京地区, 苏北地区较缺。

2. 科技资源配置、激励措施和收益分配模式有待完善

以民航总局为代表的部委指出现有的科技创新支撑和条件都难以达到世界水平专家的要求, 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中东西部地区纷纷提出科技项目经费仍然不足, 配套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科技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模式不利于激励高级专家,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 科技经费大部分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硬件方面的开支, 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用于人员劳务费、教育培训、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开支比例仍然不高。在收益分配上, 高级专家个人从科研成果中获利的比例较低, 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不利于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3. 高级专家计划定位趋同、偏重任务导向

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政策往往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 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缺乏统一协调的能力。同时, 这些高层次人才制度大都属于规范性政策文件或部门规章, 法律约束力不强, 难以获得应有的实施效果。而且目前的高级专家政策和法规在内容上普遍偏重于科技人才管理, 习惯于依赖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 而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在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高级专家政策的调整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各部委和地方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调整方案, 即建立一流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使用制度。

1. 改革、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要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以论文、项目、经费等标准来评价人才的方法。关键在于‘去行政化’, 逐渐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加快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制度。改进当前技术职称评定机制, 建议将全国通用的职称评定交给专业社团 (学会) 进行, 政府只履行监管职责, 从而真正实现管办分离、评聘分离。

2. 建立、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奖励机制

首先是物质激励, 要为最优秀的人才提供足够、稳定的科研基金支持和国际通行的科研设施, 提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包括住房和薪酬在内的生活条件, 提供配套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安排及医疗保健的良好机会。其次积极建设留住人才、使其发挥作用的软机制, 包括单位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人事聘任及考评制度、行政服务体系等。改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环境, 加大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力度;推动“一流人才一流成绩一流薪酬”的模式, 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创新人才给予重奖。

3. 深入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向重点领域、地区倾斜

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 建议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合理规划, 形成一个层次分明, 归属清晰, 重点突出的较为系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 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分工明确, 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较为完善的全方位配套优惠政策,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时遵循科技人才成长本身固有的规律, 通过重点投资, 培养国家重点领域所需人才, 在国家层面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设的过程中,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扭转“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局面。

总之, 在高层次科技人才遴选、待遇、考核政策的制定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树立人本观念, 科学规划与合理使用相结合;科学培养人才, 全面评价与择优录用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健全考核机制, 绩效考评与薪酬待遇相结合。

注释

3.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篇三

模式1:免(低)学费-高资助。实行这一模式的有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税收制度,学生除了不需要缴纳学费之外还可获得优厚的资助。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丹麦和瑞典决定向国际留学生收取学费,以保证当地高校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模式2:高学费-高资助。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学费昂贵必然会影响到高等教育入学率,但因为有完整且优厚的学生资助体系,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远超出经合组织成员国及众多“低学费”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该组国家中,企业界(私人企业或非盈利组织)的资助是高等教育主要经济来源。

模式3:高学费-低资助。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为智利、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学生不仅要缴纳高额的学费(高于4500美元,约合2.8万元人民币),获得的资助金额也远远少于模式1和模式2国家的平均水平。该模式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因而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

模式4:低学费-低资助。实行该模式的国家包括上述国家之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波兰、葡萄牙、瑞士、西班牙、墨西哥等。该组国家公立高校生均学费不超过1300美元(约合8046元人民币),同时,这些国家中只有不足40%的学生可以获得政府资助。因资助率较低,政府往往更倾向于资助一些特殊学生。

4.《世界探索》读书报告[模版] 篇四

—读《果壳中的宇宙》(五号宋体)

姓名:王军华(五号宋体)

学号:20093005(五号宋体)

指导老师:范国荣(五号宋体)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应化092(五号宋体)

黑洞中的信息丧失如何降低我们预言未来的能力。(四号宋体加粗)

黑洞是我们认为时间对任何观察者并非总是增加的原因。1783年人们首次讨论黑洞。一位剑桥的学监,约翰·米歇尔进行了如下的论证。如果有人垂直向上射出一个粒子,譬如炮弹,它的上升并返回落下。然而,如果初始往上的速度超过称作逃逸速度的临界值,引力将永远不够强大到足以停止该粒子,而它将飞离远去。对于地球而言逃逸速度大约为每秒12公里,对于太阳则大约为每秒100公里。这两个速度都比真正的炮弹速度高出许多,但是它们和光速相比就显得很可怜,后者是每秒3000000公里。这样,光可以从地球或者太阳轻轻而易举地逃逸。然而,米歇尔论断,可以存在比太阳更大质量的恒星,其逃逸速度超过光速。因为任何发出的光都被这些恒星的引力施曳回去,所以我们就不能看到它们。这样,它们就是米歇尔叫做暗星而我们现在叫做黑洞的东西。

米歇尔暗星的思想是基于牛顿物理学。牛顿理论中的时间是绝对的,不管发生任何事件它都正常流逝。这样,在经典的牛顿图象中它们不影响我们预言将来的能力。但是,在广义相对论中情形就非常不同,大质量物体使得时空弯曲。

1916年,即广义相对论被提出之后不久,卡尔·施瓦兹席尔德,找到广义相对论中场方程的代表一个黑洞的解。在很多年里施瓦兹席尔德找到的东西没有得到理解或者重视。爱因斯坦本人从不相信黑洞,而且大多数广义相对论的元老认同他们的态度。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巴黎作学术报告,那是关于我发现的量子理论意味着黑洞不完全黑的。我的学术报告彻底失败,因为那时候在巴黎几乎无人相信黑洞。法国人还觉得这个名字,如他们翻译的,trou noir 具有可疑的性暗示,应该代之以astre occlu 或“隐星”。然而,无论是这个还是其他提议的名字都无法像黑洞这个术语那样能抓住公众的想象力。这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契巴尔德·惠勒首先引进的,他激发了这个领域中的大量的现代研究。

1963年类星体的发现引起有关黑洞的理论研究以及检测它们的观察尝试的进发。这里就是已经呈现的图景。考虑我们所相信的具有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历史。这类恒星是由诸如猎户座星云中的那些气体云形成的。当气体云在自身的引力下收缩时,气体被加热上去,并且最终热到足以开始热聚变反应,把氢转化成氦。这个步骤产生的热量制造了压力,使恒星对抗住自身的引力,并且阻止它进一步收缩。一个恒星可以在这种状态停留很长时期,燃烧氢并将光辐射到太空中去。

大质量恒星将比太阳更快速度的多地把它们的氢燃烧成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短到几亿年的时间内把氢耗尽。此后,这类恒星面临着危机。它们能把氢燃烧成诸如碳和氧等等更多的元素,但是这些核反应不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样恒星失去支持自身对抗引力的热量和热压力。因此它们开始变得更小。如果它们质量大约比太阳质量的两倍还大,其压力将永远不足以停住收缩。它们将坍缩成零尺度和无限尺度,从而形成所谓的奇点。在这张时间对离开中心距离的图上,随着恒星缩小,从它表面发出的光线轨迹会在起始时间和垂直直线夹越来越小的角度。当恒星达到一定的临界半径,其轨迹就变成图上的垂线,这意味着光线将在离恒星常距离处逗留,永远不能离开。光线的临界轨迹掠过的表面称做事件视界,它把时空中的光线能够逃逸的区域和不能逃逸的区域或隔开。在横行通过其事件视界后,从它表面发射的光线将被时空曲率向里面弯曲。恒星就成为一个米歇尔的暗星,或者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黑洞。

搜索黑洞的一种方式是寻找围绕着似乎是看不见的紧致的大质量物体公转的物体。若干这样的系统已被测到。发生在星系和类星体中心的巨大黑洞也许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迄此讨论到的黑洞的性质还未触犯宿命论。一位落进黑洞并撞到奇点上去的的航天员的时间将会结束。然而,在广义相对论中,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随意地以不同的速率来测量时间。因此,人们可以在航天员接近奇点时加快他或她的手表,使之仍然记下无限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距离图上,这个新时间的常数值的表面将会在中心拥有在一起,刚好在奇性出现的点的下头。但是它们在远离黑洞的几乎平坦的时空中和通常的时间测度相一致。

如果黑洞在场的话,则粒子对中的一个成员可以落入黑洞,留下另一个成员自由地逃往无穷远处。从远离黑洞的某人的观点看,逃逸粒子就显得是被黑洞辐射出来。黑洞的谱干刚好是我们从一个热体所预料到的谱,其温度和视界——黑洞的边界上的引力场成正比。换言之,黑洞的无度依赖于它的大小。

非常类似的论证表明,如果存在从黑洞视界来的辐射那样,也应该存在从这个视节来的热辐射。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在热辐射中预期密度起伏的特征谱。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密度起伏会随着宇宙而膨胀。当它们的尺度超出事件视节的尺度时,它们就被凝固了,这样它们作为从早期宇宙残留下来的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中的小变化,今天可被我们观测到。这些变化的观测和热起伏的预言相互一致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黑洞辐射的观测证据有些间接,所有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一致认为,为了和我们其他观测上检验过的理论相一致,它必然发生。这对于宿命论具有重要的含义。从黑洞来的辐射将带走能量,这表明黑洞将失去质量而变得更小。接下去,这意味着它的温度会上升,而且辐射率将增加。黑洞最终将到达零质量。我们不知如何计算在这一点所要发生的,但是仅有的自然而又合理的结果似乎应是黑洞完全消失。信息需要能量去负载它,而在黑洞的最后阶段只有很小的能量留下。内部信息逃逸的仅有的似乎可行的方式是,它连续地伴随着辐射出现,而不必等待到最后阶段。然而,根据虚粒子对的一个成员落进,而另一成员逃逸的图象,人们预料逃离粒子也落入粒子不相关,或者前者不携带走有关后者的信息。这样,仅有的答案似乎是,在黑洞内的波函数中的信息丢失了。

这种信息丧失对于宿命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习惯地以为,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过去。然而,如果信息在黑洞中丧失,情况就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可能已经发生过。

然而,一般说来,人们诸如占星家和他们的那些咨询者对预言将来比回溯过去更感兴趣。初看起来,似乎落到黑洞中的波函数部分的丧失不应妨碍我们语言黑洞外的波函数。但是,结果是这一丧失的确干扰了这一预言。

5.《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 篇五

——《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

摘要:

用变革一词来形容当今的中国再合适不过的,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无不体现着变革,那么在变革之中的人们又该在变革中如何生活,怎样平衡变革之中的变与不变,在变革之中我们又怎样才能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平凡是每一个的本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但是平凡的人也能过上不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是他却是以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在变革时期的平凡的人们的生活情感的变化,从中我们不难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关键词:社会变革,生活,平衡 一. 作者简介: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

二. 内容简述:

《平凡的世界》是以文革前与文革后的陕北为故事的大背景,以孙少平,田润叶,等

几家人为载体讲述了在文革期间陕北农村的生活状况,以及随着文革的结束陕北农村与城市在生活,文化,人民意识等方面的变化,展现了在变革之中所显现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同时还以孙家两兄弟的不断前行,不断探索的人生道路向我们传达了出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而且在书中所描写的几段爱情虽然说并没有像梁祝那样惊天动地,但是晓霞与少平,润生与红梅,润叶与向前的这几段爱情中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可以说是现代正在处于变革阶段的中国人应该好好沉思一下的。因为作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他的作品之中还无处不透露着对陕北的喜爱与怀念,而且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而且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全都是社会之中的小人物,可以说很是亲近,总的来说《平凡的世界》所描写的可以用爱情,变革,价值观,奋斗这几个词来,他所想要传达的也可以用这几个次词语来描述。三. 个人体会(1).社会变革:

毫无疑问,文革前后的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巨大变革的国家,在生活,思想,文化被套上

被套上的那巨大的枷锁被取下之时,所带来的那种震撼与人们在这种变革之中的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之后实行包产到户,无疑来说是对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到来和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的农民的冲击有多大。那么变革为什么会产生?首先我们可以来看看再文革时期的中国的状况,当时的中国所有的精力全部都被用来进行阶级斗争了,教育停滞,科技倒退,文化萎缩,整个中国像是脚上套着沉重脚镣的在爬上坡的人,他想要向上爬,但是却因为自己的力气已经在其他地方用完而只能无奈的向下滑,向后退。而想要过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当时的社会体制已然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当一种社会体制还能够促进社会生产能力发展时,他是绝对不会走到尽头的,因为它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需要。变革只有是自下而上才能够真正的持续下去,因为这种变革反映的是人们的最大的需求。而且,哲学史社会变革的先导,也就是说要有知识分子的加入才能真正的使变革发生,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变革的成功的变革都是有相应的哲学的指导思想的。而当时的中国就是这种情况,农民已经急切的想要寻找一个方法能够让自己摆脱生活窘境,同时大量的知识分子也在不断的寻求一种能够使得中国向前走的方法。在这两个条件聚齐时,在导致了中国文革之后的社会变革发生,而当变革已然到来时农民却由于自己的认识不够使得自己迟迟不能抓住,使得当时的农村出现了不进不退的窘境,但是这种情况是短暂的,如同孙少安这样的能够洞察到机会的人就会毫不犹豫的抓住机会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城市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因而当真正的变革到来时,也就能变得更加彻底。从书中孙少安二叔以及孙少安的不同的反应我们就可以看出农村相对于城市对于变革的到来比较迟钝,而年轻一代对于变革的产生与接受相比于老一代来说更加容易。

(2)、变革之中的变与不变:

变革会给我们带来生产力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更丰富的物质,但是变革所带来的东西并不是我们应该全盘接受的,因为在变革之中总是会涌现出各种的参差不齐的思想价值,变革总的来说从不好的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转变之中不好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全部的转换成好的东西,总会有不好的东西残存下来,而当你接触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那你应该怎样判断他是好还是坏,你是变还是不变呢?《平凡的世界》书中的有一个姓金的一个在当时只要能赚钱就是好手段的思想的影响之下做了小偷,虽然在双水村风光了一时,但是最终还是被抓了起来,家中的父母也因此和他一起进了牢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变革中的变与不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难就难在到底应该以怎样的一个标准去衡量那哪些是好的是应该变的,哪些是坏的,是不应该变的。在我看来,变革之中,变的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技术,是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而不变的是价值观,是道德观,变革所带来的文化的多元化不能成为我们改变自己道德观的借口。这就需要在变革之中不能迷失自己,清楚自己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在这一点上少平与少安都是做的很好的,少平知道自己想要的只是一个精彩的生活,而少安想要的是让家里过上有尊严的好生活,所以这两兄弟在巨大的改革的洪流之中能够做到保持自己的道德观不变,在变革之中做到很好的平衡变与不变。

(3)、变革中,平凡的不平凡

变革,变的是社会,但是其中的主体是人,那么处于变革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场变革是否成功的衡量的标准就是看这场变革所波及的范围之中的人们是否大都获得了自己 所期望的通过变革能够获得的东西,如果一场变革仅仅是将利益带给了很少的一部分人,着根本就不能说是变革,而我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如何才能在着变革的世界中过着自己不平凡的生活。通过《平凡的世界》我觉得,在变革之中我们要做到平凡的人并不平凡能更改应该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情感是一个人本质的体现,一个人有怎样的情感他就是真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在情感方面的变现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一旦一个人的情感变了那么,这个人就变了,而情感之中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有三种:亲情,爱情,友情。其实,在变革之中情感史最不容易被改变也是最容易被改变的。所以在变革之中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坚守自己的情感,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不要因为外物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自己的情感。书中的晓霞是做的最好的,晓霞始终爱着少平,那个掏碳的少平,虽然他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儿,但是她没有因为此而放弃自己心中的真爱,没有放弃少平而去找一个所谓的门当户对的男人,直到她被洪水冲走的那一刻,她还是深深的爱着少平。变革之中,找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是一个铁匠去做饭是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一样,虽然处于变革的社会之中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位置找错了就注定了是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的,书中的少平就是一个很好的能找到自己正确位置的,少平知道自己因为在文革时期自己的学习时间被阶级斗争占用太多自己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因此他果断放弃了大学这条路,但是他也不想一辈子都呆在农村,因此他选择了出去闯荡,他知道她自己的优势,能吃苦,有文化,因此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有所成就的,而事实也证明了少平的一生绝对不会是平凡的。四. 结语:

6.世界渔业中心报告(范文模版) 篇六

根据世界渔业中心(WorldfishCenter)和保护国际组织

(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公布的最新报告,与其他形式的动物蛋白生产(例如牲畜)相比,水产业的效率更高、对环境的破坏性更小。

于近日曼谷东盟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会议上公布的该报告以近两年的时间对75个物种的生产系统进行了评估,并发现相较其他动物蛋白生产系统,水产业的效率更高、对环境的破坏更小,另外,水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也因国家、地区、生产系统和物种而“明显”不同。

该报告因而得出结论,在未来二十年中,对养殖海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养殖海产品也将成为日渐增长的城市人口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并且水产业必须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环境影响来满足这一需求。

名为“蓝色边界(BlueFrontiers):水产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的该报告据信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全球水产业分析报告”。

报告主编兼非营利组织世界渔业中心总干事StephenHall博士表示,“正如报告所言,必须开展更广泛的知识和技术交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举措以促进可持续性以及可填补知识空白的研究投入。这些努力将开创一个更具生态可持续性的行业,如果我们希望满足今后世界对鱼类的需求,这将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目标。”

报告中的关键发现还包括:截至2020年,全球水产业生产有望达到6,500万到8,500万吨,至2030年则将达到7,900万到1.1亿吨。

7.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篇七

(一)世行评估项目的经济背景。

世界银行会计和审计评估属于《关于遵守标准和守则的报告》(Reports on the Observance of Standards and Codes,简称ROSC)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由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开发,用于帮助成员国通过改进同国际公认标准和守则的协调性来强化自身金融系统。这一项目起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球金融危机。那次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遵守市场经济国际通行标准对于防范危机至关重要,由此,国际社会要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各国加强机构、体制建设以更好地遵循有关国际标准和守则。这些标准和守则共涉及市场经济中十二个关键领域,其中之一是会计和审计。

截至目前,世界银行已对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了评估,包括英国、波兰、俄罗斯、南非、韩国、印度、巴西等。世界银行会计和审计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各国的会计和审计工作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各国财务报告的质量、构建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增强各国财务报告的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增强金融部门稳定性,为发展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会计和审计评估的基准是国际认可的标准,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评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将被评国所采用的会计和审计标准与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比较,为缩小其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提供改进建议;二是重点评估被评国会计和审计实务与该国所采用的会计和审计标准的符合程度。评估涉及该国的法律框架、会计和审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会计职业界、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等诸多方面。评估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人员和单位众多。

(二)世行对中国会计审计的评估过程。

财政部高度重视世行中国会计审计评估项目。2008年11月,由财政部牵头成立了评估国家指导委员会(NSC),王军副部长担任主席,成员由财政部(包括国际司、会计司、中注协、国家会计学院)、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代表构成。财政部会计司承担了整个评估过程的协调和辅助工作,协助世行独立进行评估。2009年1月,在有关各方的积极配合下,按其特定的工作方式和程序,财政部完成了世行评估调查问卷填写工作;4月,世行独立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研,在实地调研中,世界银行ROSC项目组走访了有关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国有大型非上市公司及高校等各种类型的单位。8月,ROSC项目组起草完成了项目评估报告初稿,提交给NSC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9月,ROSC项目组赴上海进行了第二次实地调研,补充完善了评估报告,再次征求NSC各成员单位意见,最终形成了评估报告。

(三)世行对中国会计审计评估的基本结论。

世行《评估报告》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并结合会计审计的制度性框架,全面客观地对中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中国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进行了评估,为中国改进企业会计和审计实务提出政策建议。《评估报告》的基本结论为:中国在会计、审计和公司财务报告在制度框架与有效实施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已经与国际先进实务保持了一致。随着财政部制定的路线图的实施,中国将于2012年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持续全面趋同。在财政部的领导下,中国改进会计审计准则和实务质量的战略已成为良好典范,可供其他国家仿效。

《评估报告》的主要政策建议为:所有的公共利益主体(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主体)公开其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人员应在会计审计国际良好实务方面受到充分培训,促进会计审计准则更加有效遵循。修订高等教育制度的会计课程,使其更关注中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实务应用。

二、关于对《评估报告》框架和内容的系统解析

《评估报告》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第二部分为制度性框架;第三部分为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第四部分为审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第五部分为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观察;第六部分为政策建议。

(一)第一部分——背景。

本部分首先从经济增长、市场环境和金融业改革等三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基本评价,这是评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前提。

《评估报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三十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平均每年约9.7%的增长率已经帮助数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在过去20年中,中国一国就为减少发展中国家贫困做出了超过75%的贡献。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限制中国在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长,然而她仍将远比其他大多数国家增长得更快。

《评估报告》对中国的市场环境进行的评价为:中国的市场规则持续现代化。现代化的一部分包括将国有企业重组和改制为上市公司。但国家仍然是许多上市公司最大的控股股东。成立于1990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在这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包括A股和B股、债券、封闭式基金和回购协议。除B股外,所有证券均以本国货币进行交易。

《评估报告》认为,中国金融业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重大的市场化改革。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金融改革。这些法律允许国有银行专注于商业性贷款,并强调金融机构必须在其贷款业务中遵循商业标准,包括采用会计准则和审慎性规则。

《评估报告》在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描述了对我国会计审计进行评估的目的,以及评估采用的方法等。《评估报告》指出:ROSC会计和审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审查和报告有关规范公司会计、报告实务和执业会计师审计实务的规则和准则,在实务中使用和遵守规则、准则的方式,以及本着公众利益进行监督和强制执行的机制、体制和架构。重点关注影响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会计和审计环境的优势和弱点。《评估报告》强调指出:考虑到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本报告还概括描述了取得这些成就的步骤和过程,希望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ROSC会计和审计评估方法是采用决策机构和国家其他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的方式。利益相关方包括公司监管机构、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会计师、银行家和投资分析师、财务报表编制者、审计师和学者等。

(二)第二部分——制度性框架。

本部分重点从法律框架、审计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会计和审计准则制定、确保会计和审计准则的遵循等五个方面涉及的制度安排,对中国会计审计的制度性框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1. 法律框架。

主要对中国在会计审计方面的立法状况、监管体制架构和涉及财务报告的制度体系等进行了阐述。《评估报告》指出:在过去30年中,中国适用于公司主体、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的会计和审计立法和监管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管会计、审计和公司财务报告的制度性框架,中国已制定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根据这一法律框架,财政部具有监管中国会计和审计实务的主要责任。财政部的责任包括制定政策、颁布法律和规章、制定准则、确保遵循财务报告规定、为会计和审计行业提供指引并组织实施,以及对审计师执行法定审计业务开展定期检查和特别调查。其他各类监管机构与财政部共同合作,其对会计审计的监管活动是为特定目的服务的。

这一法律框架决定了中国会计审计行业监管体制的架构。《评估报告》指出:中国会计职业的监管体制是由政府管理机构领导,辅之以职业组织的活动。财政部被授权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的活动,对违规的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个人和审计客户实施行政处罚。财政部会计司和各省级财政厅(局)会计处负责所有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和监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一个职业组织,其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负责对成员进行注册登记和管理。

在涉及公司类主体应当遵循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规定方面,《评估报告》描述了我国以《会计法》为基础,《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的制度体系。《评估报告》指出:《会计法》为确保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公司主体财务报告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实务的统一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这是市场经济中投资者理性决策的一个关键要素。《公司法》明确了管理层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的义务,公司管理层有责任确保及时编制财务报表,并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证券法》要求上市公司编制中期(季度和半年)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并将其提交给证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中国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的财务报告,由银监会设定的披露要求是对《会计法》相关规定的补充。审计署对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来自更高层面的制度安排,《评估报告》指出:宪法第91条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审计署主要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单位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2. 审计职业。

主要对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审计职业管理方面的职责界定和行业发展战略等进行了阐述。《评估报告》指出:审计职业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并受财政部的监督。本着公众利益的监督对于确保鉴证质量、调查和惩戒体制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换言之,世界银行认为财政部对审计职业的监管属于本着公众利益。

《评估报告》对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10月3日转发财政部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给予了高度评价。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已制定战略,用5年左右的时间,积极发展10家左右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面会计和审计相关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200家能够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服务、管理规范的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与此同时,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结构,实施人才战略,以及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3. 职业教育和培训。

肯定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而且指出“财政部对会计人员实行的考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际教育准则第6号的要求”。报告介绍,财政部管理的考试系统主要是为了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情况,包括测试会计人员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要求在现实环境下做出的判断。报告认为,财政部管理的考试有助于更全面地增加专业人员,以确保配置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会计人员。

《评估报告》肯定了国家会计学院在会计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报告还介绍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指出该项培训注重适用的会计和审计准则、职业挑战和价值观,以及会计和审计实务的国际视角。该项目的参与者将同海外的著名机构和职业组织进行专业接触。

《评估报告》指出了我国现行会计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不足:很多接受调查的利益相关方表示,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会计准则实务知识、沟通技能和运用复杂会计政策时的专业判断能力。会计课程并没有充分关注会计和审计准则的应用,高校普遍采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审计教材,但忽视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对会计审计准则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制定会计和审计准则。

介绍和充分肯定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的构成、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国际趋同策略以及与相关监管规定的协调等。

《评估报告》指出:根据法律规定,财政部发布会计和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财政部制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组成。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财政部同时发布了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48项审计准则。

《评估报告》介绍了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审计准则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能。报告指出:中国建立了由主要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会计准则委员会,为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1998年,财政部成立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要提供的建议有:会计准则的总体规划、结构和制定;会计政策选择以及会计准则的实施。2003年委员会进行了改组。改组后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由26名财政部委任的委员组成,分别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会计职业团体和企业界等。报告介绍: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由1995年成立的专家咨询组在2005年改组而成,设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聘请的专家来自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机构和高校。

《评估报告》认为:与国际先进实务一致,会计准则的制定遵循了应循程序。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依照应循程序制定审计准则草案并报财政部批准,该应循程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程序类似且符合国际先进实务。

《评估报告》特别描述了中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情况:财政部为小规模企业发布了一套单独的准则,列出了简化的财务报告要求。……《小企业会计制度》引入的简化要求更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较简单和股东范围较狭窄的小企业。《评估报告》高度肯定了这一举措,认为这是财政部迈出的值得赞许的一步,也是发展中市场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值得借鉴之处。

《评估报告》对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战略和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过程。报告认为,财政部通过2005年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一系列合作,确立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战略,并指出:财政部会计司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技术专家,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间的可比性进行了长达一年、逐项不同方面的分析,达成了中国趋同战略的协议。2005年11月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联合声明。

《评估报告》高度评价了财政部于2009年9月发布的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称这一新的全面趋同战略是中国响应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建立全球统一会计准则的号召所采取的积极行动。报告指出:财政部计划于2010年年初开始对中国会计准则进行修订,预计2011年年底前完成修订。……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基本准则将维持现状,具体会计准则的相关部分将被更新。

关于审计准则国际趋同,《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已为中国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作出安排……在此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将在2009年10月前制定更新的中国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供公众反馈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计划更新中国审计准则以与国际审计准则一致,在2010年10月实现全面趋同。

《评估报告》认为,中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策略收到了巨大成效,显著提升了中国准则的国际地位。报告指出:中国会计准则被认为是在中国本土之外多个国家与地区适用的财务报告准则。

《评估报告》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规定与会计准则的协调给予了关注。《评估报告》指出:金融部门监管机构发布审慎监管规定,可能会对一般目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产生一些影响。……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中,审慎报告要求与一般目的财务报告要求存在差异,例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和保险公司技术性储备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银行和保险企业执行会计规定的不一致。

5. 确保对会计和审计准则的遵循。

全面总结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顺利平稳实施的相关经验,肯定了财政部为新准则实施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赞赏财政部采取了各种准备措施以支持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评估报告》指出:2006年7月,财政部启动了全国性的新准则培训活动,上市公司、有资格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高等教育机构的会计学者,以及相关的监管机构参与其中。……超过一万名培训生参与了这些培训项目。与此同时,财政部会计司专家团队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研究,以识别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必要行动。

《评估报告》认为,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平稳实施得益于财政部与相关监管机构的密切合作,共同监督准则的实施。《评估报告》指出:在来自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及其他机构的协助下,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专家工作组,就准则应用中出现的紧急问题提供建议。

《评估报告》还肯定了中国证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地方会计管理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评估报告》指出:证监会建立前瞻性安排,以执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规定。为了监督和执行适用的准则,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全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机构,设置了实时反馈机制以查明和解决企业会计准则应用中的问题。……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实施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核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进行审核。在此方面,财政部在各省的派驻机构以及各省财政部门制定了工作安排。……财政部还建立了由准则制定机构、证券市场监管者、会计监督检查机构、中注协以及其他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以查明企业财务报表中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违规之处。《评估报告》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上述措施有助于新会计准则在中国的监管和执行。

“制度性框架”是《评估报告》的核心部分,几乎占了报告的一半篇幅。《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在改善企业会计、审计和财务报告实务的制度性框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整体而言,该框架是全面和健康的。特别是这一框架所具有的动态性是一个有意义的重要特征,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观察到这一特征,因此,特别值得关注。报告认为这一制度性框架的重要作用将满足国家金融体系的需要,并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影响。

8.世界教育发展报告 篇八

目前《仙侠世界》中一共开放了7个职业:金刚、羽士、真人、尊者、罗汉、修罗、天音。T、DPS、辅助,每个职业定位都十分明确。

金刚

金刚是《仙侠世界》中的力量型防御职业,也就是T,高效率吸引仇恨,对操作要求较高,尤其是使用控制技能时要有优秀的预判能力,团战时是绝对的核心。对于金刚来说,最重要的属性就是生命、力量、耐力、躲避,一句话说就是得像小强那么强大。

羽士

羽士是《仙侠世界》中最自由无羁的远程弓箭手职业,是团战时的强力后排输出,拥有强大的物理伤害,以及海量的控制技能,在交战时能有效地牵制对手,扰乱敌方阵型。对于羽士来说最重要的属性是物攻强度、力量、忽视、暴击。

尊者

尊者是《仙侠世界》里的首席治疗职业,俗称大奶。作为一名有职业操守的奶妈,她的输出伤害是不能和DPS职业相比的,但是强大的单加群加能力让她可以保证整个团队成员的生存能力。对于尊者来说,最重要的属性是生命、智力、法攻强度、耐力、暴击。

真人

真人是《仙侠世界》里的飘逸剑客,远程法系输出职业。他能将剑招剑气与五行仙法巧妙结合,团战时给对方的软肋部位以成吨的伤害,各个击破。拥有多种控制技能,智力成长最高。对于真人来说,最重要的属性有智力、法攻强度、精神、暴击。

修罗

修罗是近身法系爆发型输出职业,擅长隐身侦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令人畏惧的瞬间高输出,可以隐身击杀对方核心人物!对于修罗来说能不能在显形的瞬间击杀目标人物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职业特性,修罗显形后必须保证自己的攻击力,所以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暴击、法攻强度、智力、精神。

罗汉

罗汉是《仙侠世界》里的近身物理输出,集防御与输出于一体,可攻可守可进可退,能够在短时间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他有着超强的机动性和反控能力,在团战时能够成为整场战役的核心,高防御能力辅助金刚护卫全体队友,掌控战斗节奏。对于罗汉来说,最重要的属性是物攻强度、力量、暴击、耐力。

天音

天音是《仙侠世界》中的远程法系半辅助型职业,能治疗能输出,战斗状态可随时切换两种状态,给队友加血或者是加提高伤害BUFF,有着超级自由的发展空间,绝对是万金油小队成员。对于天音来说,最重要的属性是生命、法攻强度、智力、耐力、精神。

9.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篇九

[摘 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张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图1:1970—1979年全球气温变化图

图2:2000年-2009年全球气温变化图

图3:1880—2011全球气温变化图

2、降水变化

高纬地区大部分陆地区域每l0年降水增加0.5%—1.0%;北纬10°—30°大部分陆地区域降雨量每l0年减少了0.3%;北纬10°—南纬10°热带大陆地区降雨量每10年增加0.2%—0.3%

在过去近50年中,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不显著,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已有的研究表明,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存在弱的减少趋势,但区域性差异明显,降水减少最严重的是华北,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华东和西南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降水明显增多,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华南和东北部分地区。

3、极端天气增多

2010年7月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着火面积超过19万公顷,经济损失逾65依卢布,造成59多人死亡。而造成此次火灾的自然原因就是俄罗斯2010年夏季出现的罕见高温和干旱天气。气候变化带来高温,高温引发森林大火,大火的燃烧破坏了大面积森林,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滚雪球”般的发展态势。同时出现高温的还有美国东北部,高温天气导致美国多出停电,甚至使地铁轨道变形。

2010年8月,由于受到热带季风的影响,巴基斯坦全国多出地方普降大暴雨,且暴雨引发了西北部地区8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直接损失高达18亿美元。巴基斯坦的洪灾部分原因归于其国内因素,比如森林砍伐,土地和河流的管理不当,还有部分原因源于较高的大西洋温度,而大西洋的反常高温与近年来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

此外,还有南亚遭受洪水侵袭,西班牙酷热、澳大利亚遭遇史上最严重旱灾及中国甘肃省舟曲由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等。近年来,平均气温频频创下新的记录,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极端天气现象一直存在,但无论从强度、持续时间和地理分布等方面来看,最近今年的表现都堪比或超过了历史记录中最严重的先例。

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作用明显。

1、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是指由于地球轨道周期性变化引起冷暖周期变化。自然界在长时期的历史演变中也存在冷暖变化,从冰期、间冰期又回到冰期、间冰期,这样的循环称为冰期循回。有气象学家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17世纪小冰期盛期已过的增暖期,这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的影响。

统计表明,过去一万年气温才增高10℃,相对于每百年增加0.1℃;而1880年以来,整个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每百年升高0.3—0.6℃。所以造成近百年来全球异常增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

2、人为因素的影响

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等多种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②乱砍滥伐森林骤减

进入工业时期之后,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或者发展农业,大量砍伐树木。这种等同于慢性自杀的行为使得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骤减,耕地的水土流失加重,大片的土地逐步荒漠化,绿地覆盖度减少。大量砍伐树木,使得光合作用的速率减小,二氧化碳转换量也大大减少,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打破了辐射平衡,使气候变化加剧。③全球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

伴随着20世纪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也不断加快。2006年世界人口达到65亿。人口增长加剧了粮食危机。由此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地表土严重侵蚀、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以及乱砍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事件,直接导致气候的不稳定。最近几十年,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上一半的城市CO2及SO2含量过高,北美和欧洲15%—20%的城市中含氮化合物超标。目前,我国至少有5个城市排在全球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全国500多座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大气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标准。

④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的作用增强

臭氧层的破坏,使进入地球大气的紫外线增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和生存将受到威胁,地球植被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减少或消失必然减少贮存在植物体中的二氧化碳和用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造成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制冷剂的使用导致含氯氟烃等化合物的排放。

全球变暖的后果,是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着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气候变暖势必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产力和边界。据考证,大气污染和酸雨使大面积森林被毁。联邦德国1982年受灾森林面积达0.57万km2,占总面积的8%,1983年上升到34%,1984年进一步扩大为50%。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森林面积也大量减少,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从原先的50%减至目前的8%,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减至4%。

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还会影响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危害。气候变化扰乱原有栖息地,有利于外来种的入侵,同时也使本地物种的分布区发生迁移,从而影响了全球生物多样性。

2、气候变化对全球水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的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全球水资源分布改变、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以及淡水资源短缺等。全球降水分布已发生变化,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大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变得更加干旱。气候模型预测未来雨水充足的地区(至少5cm/d)降水更多,干旱地区(3-13mm/d)降水更少,从而导致旱区更旱、涝区更涝。

许多学者对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的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正在以每年1.0-2.0mm的速度上升,过去100年中 ,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算值为10-20cm之间 ,我国海平面变化与世界总趋势基本一致。

3、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作物产量除了受技术、品种和虫害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热量、水分等其他自然资源等气候因素的制约。全球气候变暖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谢立勇等的研究表明:由于温度增高,积温增加,使作物物候期提前、生长季延长,冬季气温增高显著,低温冷害减弱,作物种植制度发生变化,作物产量提高;但同时降水总量减少、降水变率加大、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使径流量变化加剧、土壤含水量降低、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水供需矛盾加剧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加剧等负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但气候变化造成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短缺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必将加剧全球的粮食危机。

4、气候变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气温升高对草地生产力会带来负面影响。CO2浓度增加会使草原气温升高,土壤湿度降低,降水量随着区域的变化有增有减。气温升高导致较长时期内蒸发量增加,土壤湿度下降。气温升高虽延长牧草生长季节,但也为杂草、病虫害营造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并降低了杀虫剂的功效,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使黄河首曲地区草地生态逆向演替,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弱化;气候变化使三江源区天然牧草返青期与黄枯期均提前,且黄枯期的提前程度大于返青期,覆盖度以1.73%/年减小。这些都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给农牧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5、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变化以及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疾病发生的频率与种类以及区域都有明显地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平均海平面的升高,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且消极影响会大大超过其积极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的发生破坏了原有的医疗体系以及水、食物和居住场所等生命必需品和生活基础设施,也严重影响居民心理健康。在波兰,1997年的洪水灾害导致50人自杀。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健康也有影响,在迫使沿海低海拔区域居民迁移的同时还增加传染病的发病率。在东南亚地区,已发现海平面上升与疟疾的发病率增加相关。同时,海平面上升破坏粮食生产系统,使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增加饥饿人口的数量。此外,粮食缺乏还导致许多贫困农民营养不良。

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1、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开发绿色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化石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扣税,鼓励使用排放CO2较少的天然瓦斯,鼓励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等。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推广新技术、新措施,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

2、改变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方式,平衡各方需求

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包括秸秆还田,少耕免耕。在减少土壤耕层碳排放的同时也减少能源投入,从另一个角度减少土壤碳的排放。改善水资源管理对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由于气温升高会增加蒸发量,江河流域来自冰雪、蓄水层的水回补都会减少,所以,通过应用新技术和现有技术,提高信息质量以及改善使用方式,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加强绿化,保护森林

植物是从大气中除去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因为辽阔森林是个巨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大气净化器,在光合作用下,它们把氧气放回到大气中,而把碳固定在植物纤维物质里,森林是人类保护大气碳平衡,缓解大气污染的有效工具。

4、控制人口,提高粮食产量

一些不发达经济体人口失控也是造成温室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在全球范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环境和经济相适应。而解决第三世界的粮食问题,应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生态农业,改变毁林从耕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

5、保护海洋环境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对大气化学过程是很重要的,它们既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者,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氧气制造者。它们吸收二氧化碳,把碳沉积在海洋里,把氧气放回到大气中,同时又是海洋食物链底层的太阳能的主要转化者。因此,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

6、全球各国加强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应加强合作,高收入国家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最严格的应对措施;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展开大规模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低收入国家要积极引进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达经济体应向低收入国家提供技术支持。

7、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知识宣传

制定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走上发展化轨道。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提高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手段,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歌唱家乡新变化下一篇:行政组织理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