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学术

2024-07-03

中国传统学术(精选12篇)

1.中国传统学术 篇一

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兼及严复对传统学术研究方法近代转型的贡献

19~20世纪之交,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面临着极大挑战;当时的思想家表现出了较积极的态度:吸纳西学方法并推动了中国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由“虚”到“实”的转变、研究程序由臆测到实证的转变、研究品格由依附到独立的转变等.严复在这一重大学术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 者:李承贵 赖虹  作者单位:李承贵(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赖虹(南京人口学院,江苏,南京,210056)

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4(5) 分类号:B256 关键词:传统学术研究方法   近代转型   严复   贡献  

2.中国传统学术 篇二

《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 周年来,共发表了近5,000 篇文章,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引介国外重要的教育理论与思想,追踪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与实践,持续关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促进比较教育学领域学者的成长,助力我国教育改革。在《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 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同仁在顾明远、王英杰、曲恒昌的带领下,根据刊物多年关注的重点,以及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历时一年选编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 年”丛书。丛书共分12个主题,重点关注了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当代教育思想与理论、教育公平与质量、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现代大学治理、创新与创业教育、教育国际化、教师教育、教师管理、课程与教学以及择校问题。丛书的出版将为“今后的教育改革保存一份有价值的遗产”(顾明远)。简短的丛书发布仪式之后,与会学者围绕大会主题“新时期比较教育研究:传统与转型”进行了研讨。

一、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及贡献

在《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 周年之际,与会学者回顾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比较教育学科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做出的积极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王英杰教授均指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始于20 世纪初,但1949 年之后,外国教育研究只以苏联为研究对象,而且“没有把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顾明远),“也没有成建制的研究队伍,没有出版物,在大学中也没有相关的课程”(王英杰),那时比较教育学科在我国尚未确立。王英杰教授认为直到改革开放后的20 年中,比较教育学科才在我国得以确立,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有:比较教育学科机构和队伍得到加速建设;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行1;新中国第一部比较教育专著和教材公开出版2;比较教育学科为我国重大教育决策提供了战略性的咨询服务;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构建;批量招收比较教育学研究生;成立比较教育学学者的学会组织;积极推进对外交流。顾明远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走过了几个阶段:外国教育研究的描述介绍阶段(1978 年至1985 年);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1986 年至1995 年);深入和扩展研究的时期(1996 年至21 世纪初);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21 世纪初至今)。

王英杰教授还指出,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国家的对外开放紧密相联系,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有全面深入了解国外教育的强烈需求,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确立”,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做出了历史贡献。

顾明远教授谈到,《比较教育研究》是最早、最快、最新地反映国际教育改革动向的刊物。例如,较早地介绍美国的《国防教育法》和拉开了世界教育改革序幕的1983 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最早地介绍终身教育思想;最早地把文化研究引进比较教育;较早地研究国际组织的教育政策等。这些研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都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英杰教授也谈到,1985 年5 月我国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为这次会议提供了有关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体制、管理、财政、立法及改革动向等信息资料、研究报告,共计300 余万字。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者还为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建立学位制度和学分选修制度等中国重大的现代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教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辉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等也分别指出,比较教育学科在教育决策与改革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几乎在每一次重要的改革关口,都能看到比较教育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教育做出的贡献,比较教育对推进我国的教育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肯定比较教育学科的历史贡献的同时,与会的学者也深入地探讨了比较教育研究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王英杰教授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比较教育学如何满足国家发展的新需求,二是来自教育学科内部,甚至比较教育学科内部的挑战。王英杰教授特别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从对世界事务参与的“被动反应式”转向“主动参与式”,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重大的战略构想,正在筹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中,教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比较教育研究尚未触及的问题。张民选教授认为,在全球治理的时代,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地位都在发生变化,中国将承担更大的使命,承担更多的义务。比如,“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而是世界各国均要受益的大战略。在这样一个突破常规的时代,比较教育研究一定要有突破,比较教育学科也要承担更大的使命、承担更多的义务。东北师范大学孙启林教授也指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要增加我国的话语权,比较教育研究拥有新的机遇。比如,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计划(BK21 工程)是研究我国211 工程之后发起的,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别国教育,需要比较教育学者思考。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孙钰华教授也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新疆所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处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较教育将走向哪里,如何通过教育去支撑国家大战略的实现,都需要比较教育学人的思考、努力。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但是如果只进行国别研究是没有出路的,无法跟世界对话,比较教育研究者如何深入到问题、深入到学科,把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的方法透过国际视野来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比较教育学如何满足国家发展的新需求的问题,王英杰教授强调说,“如何在全民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质量,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他们发展的机会,对于我们比较教育学来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首都师范大学王长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吴忠魁教授的发言,结合教育实践也谈到了比较教育学研究如何将研究视角转向实践、走向微观,关注基础教育,探求教育公平与质量的问题。

谈到比较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时,多位教授从学科内部因素深入探讨。陈时见教授认为,当前比较教育学科面临着以下问题:现实对比较教育的迫切需要与学科话语的削减并存;比较教育队伍和成果的繁荣和对比较教育研究水平和质量的质疑并存;对比较教育的坚守和去学科化并存以及传统的坚守与深化发展等问题。他认为,比较教育不是知识的原创,只是二次建构者,这是与教育学原理等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教育学原理追求的“是与不是”的问题,而比较教育探讨的是“有与没有”的问题,要坚守比较教育最为根本的东西。他不同意一些学者认为“比较教育就是一种方法,只是一种工具”的观点,强调比较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比较教育研究本身的深度需要坚持。例如,在进行区域研究与国别研究时,要追问研究是否厚实,如果只是做浅表性的研究,那就跟其他学科没有什么区别了,比较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就消失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杨明全副教授从比较教育学科知识的谱系化发展的角度谈到面临“身份危机”的比较教育学,认为目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的“身份危机”根源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式危机”,在社会环境与教育需求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的状态下,比较教育研究却仍然固守碎片化的信息译介和无关宗旨的借鉴启示,这就使学科面临危机。王英杰教授认为,我国比较教育学正在进入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阶段,确实会面临机遇和挑战,但比较教育会迎来新的发展。

三、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与转型

面对挑战和机遇,比较教育研究如何发展与转型?与会学者集中于研究范式的转换,对比较教育研究的使命、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王英杰教授认为,当前中国比较教育学处于学科“科学革命”阶段,会充满矛盾和冲突,但是比较教育学会浴火重生,建立新的范式,进入新的“常规科学”阶段。比较教育研究会更多地关注国家发展的新需求,研究一些新领域和新问题;也会建立比较教育研究的新范式,创立比较教育学的中国流派;而比较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也要研究新的专业方向、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

张民选教授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三个转型。第一,使命上的转型。他认为,比较教育不仅具有发现知识,发现世界教育共同趋势和差异,进而为本国的教育发展服务的使命,同时应该具有人文使命———关注整个人类教育发展,让世界的教育变得更美好,让全世界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第二,方法上的转型。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经过了历史分析的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要特别注重循证研究。第三,领域上的转型。比较教育研究要关心人类发展,就要扩展比较教育研究的领域,比如要研究国际教育组织,要研究如何进行国际援助和如何有效进行国际援助等问题。

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探究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时认为,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时候怎么看待中国的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他指出今天的比较教育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且这种任务也面临着一个时代的转型,因此比较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必须要更新。他引入陶西圣先生于1929 年提出的“历史学的教育论和教育学的历史论”,进而指出比较教育研究不仅要从制度和制度的理想上来谈,而且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谈,从实际的效用去考察。

陈时见教授提出,第一,比较教育研究要始终关注国际教育的前沿:理论、政策、改革的前沿,体现比较教育借鉴和认识的价值;第二,比较教育研究要密切关注国内教育改革的需求;第三,比较教育研究要围绕热点、难点进行真正的问题研究、深度研究;第四,比较教育研究要持续关注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增强比较教育的学科自信和学术自觉,构筑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培养一批有研究兴趣、有深度研究能力、有学科信念的专业人才;第五,要发展区域性研究的特色。

浙江大学吴雪萍教授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守正就是要保持和彰显已有的优势:资料的权威性、一手性与可靠性;研究的规范性、系统性与深入性。在新的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也要实现创新和转型,要强化问题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强化方法意识、强化理论意识、强化多学科交叉的意识、强化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教授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研究目的要去功利化。他认为研究不反对借鉴,但不能过分强调借鉴,太关注“什么对我们最有用”会限制研究领域的广泛性,有损研究的深度。其次,研究问题要本土化,要研究真问题,要保证研究力求真正地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方法要国际化,可以借鉴比较政治学、比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改变创新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他认为每个比较教育学者都要有自己的主攻方向、主攻的领域和主攻的视角和方法。

杨明全副教授提出了比较教育学的“专业知识谱系化”和“学科分支化”,认为要消除比较教育的“异质性”、确立相对统一的比较教育研究问题领域,根据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而形成多个知识谱系,从而建立具有明确专业知识身份的分支学科,从而提升学界对比较教育的学术认知。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的发言阐述了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质性研究路径选择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质性路径选择的制度保障的建议。他认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存在“比较单位的整体性和局部性之间的矛盾;对象国教育的优势和劣势的比较之间的认知差距;比较单位的历史性和当代性之间非一致性;比较单位的文明性和现实性之间的落差;比较单位实践论和认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比较单位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比较单位之间的时间错位性;比较教育学者的研究身份在本土性和他国性的研究对象选择上的分隔性以及比较教育理论建构的中国力量不足的问题”。因此,中国比较教育选择质性研究路径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而且需要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包括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大学教师访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大学研究机构的短期出国访问等各种制度性活动,要给予比较教育质性研究的规定,要加大对比较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吴忠魁教授也指出,比较教育研究要“落地”,仅有文献研究是不够的,要进行实践性的、原创性的比较研究,要进行实证的田野调查。

此外,孙启林教授提到,作为比较教育学者,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来源于比较教育学者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孙钰华教授认为,之前的比较教育研究,更多的是追赶、模仿、仰慕,而现在应该对研究立足点和范式做出转变,转向传播、理解和协同。西北师范大学熊华军副教授则具体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尝试新的研究领域与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的实践。

刘宝存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重申比较教育学科在我国教育决策和改革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大数据时代,国家战略转型时期比较教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挑战与机遇,但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更加提高了。与此同时,社会各方对比较教育的研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教育学人要具有学科自信心与学科自豪感,必须承担历史的使命、必须关注国家战略的发展和世界改革的前沿问题、必须关注自身学科建设的问题,拓展领域,进行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聚研究团队,形成学术共同体,重视专业学术期刊的力量,各方形成合力,互帮互助,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脚踏实地做研究,多出重要成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注释

11 1965年开始作为内部刊物的《外国教育动态》杂志于1980年正式公开发行,随后于1992年以学科名称将杂志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并兼作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刊。

3.传统学术在现代社会的境遇 篇三

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陈寅恪

枕碧楼,中国近代法学大家沈家本的藏书楼。记得,我第一次获悉枕碧楼,得益于拜读田涛先生《枕碧楼印象》一文。在文中,田先生用略带伤感的笔调,回忆儿时记忆中的枕碧楼:“楼为两层,坐北朝南,面对一片低矮院落,可谓览尽人间烟火。楼的北面是护城河,每到春天,河畔垂柳依依,两岸芳草萋萋,满布疮痍的城垣,几近坍塌的宣武门城头的危楼,果然是一派碧色伤心。”二十余年后,经过一段人生沧桑的田先生回到北京,他发现:“隔于内外城之间的高大城墙早已拆除了,宣武门的城楼也已不知去向,曾经有过游鱼和蝌蚪的护城河也不见了踪影,不见了垂柳和芳草,代之而来的一排排丑陋至极而又毫无生气的灰色的十几层的大板楼。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刻经院也荡然无存,新修的水泥路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铁灰色的光。”——曾经是文人聚集的北京宣武门南,已经变幻了时空。但有幸,枕碧楼还在,依然躲藏在宣武门南上斜街那片破落的平房之中。

枕碧楼的印象也就这般沉淀在我的脑海中,我心想,有朝一日,定当寻访。

作为一位从南方来北京“游学”的学子,北京的民俗文化似乎对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每当节庆时日,总想去看看胡同,逛逛庙会,而现代化的大街高楼,则实在显得乏味。今年春节,我有幸得以“留京”,寻访枕碧楼自然是机会到了。

大年初四,在王煦贤弟的陪伴下,我寻访了枕碧楼。王贤弟是地道的“老北京”,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民俗,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我每次出去“感受”北京民风习俗,都得益于他高品位的导游。

枕碧楼在宣武门外的上斜街金井胡同一号,说实话,如果没有门口的两块牌子,大概没几个人会在意这座宅院,因为它和胡同里其他院子没啥大的差别。一块牌子上写着:“沈家本故居。”另一块牌子写着:“沈家本(一八四○—— 一九一三),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历任刑部左侍郎、大理寺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职,是清末修订法律的主持人和代表者。他对中国古代法学予以总结和评判,同时也引进近代西方法律理念,制定符合时代精神的法制,对于近代中国法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撰写的书稿《沈寄先生遗书》,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法律的重要文献。‘枕碧楼’是故居中的藏书楼,藏书五万余卷。一九九○年,沈家本故居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沈家本这个名字,对法律界人来说,应该不会陌生,但对法律界以外的人来说,知之者恐怕不多。作为中国近代法学大家,他对于清末立法的改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法学,特别是传统法学的研究,从这点讲,他是国人应该记住的历史人物。

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沈家本回到北京,任刑部大员。也就是在这一年,沈家本买下了金井胡同破落的吴兴会馆作为自己的宅院,进住后不久,在院中修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藏书楼,取名枕碧楼。沈家本的许多论著,如《枕碧楼偶存稿》、《枕碧楼丛书》等,就是在这里写成的。一九一一年沈家本辞去修订法律大臣和资政院副总裁两项职务后,便躲进此楼,潜心著述和整理旧作,直到一九一三年病逝。据史料记载,沈家本的宅院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共有三进院落。最前面的是高大宽敞的广亮大门,门前设垂花踏步,对面设影壁,门的两侧连接有门房二间和倒座南房六间。第一进院正房为三间穿堂,七檩前出廊两厢房各一间,西耳房三间,东耳房扩展成二层小楼。第二进院为正房五间,东西各三间配房,厢耳房各二间。过二进院门道房,通向最后一进,正面后照房八间,分隔为西五东三两组。总体而言,宅院建筑布局严谨,颇为宽敞实用。

我们走进宅院,发现院子里搭建了很多房屋,很拥挤,在房与房之间仅留有容一人通过的窄小过道,显然是个大杂院了,已无多少当年的样子。在院子的入口处我们找到了那座枕碧楼,穿过窄小的过道,从背后的楼梯我们登上了枕碧楼,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吱响声,我忽然想到这已是百余年的老楼了,岁月的沧桑自然也留在它身上。在楼台上,我依稀还可以认出北面那挑出于高处的一角古墙飞檐,也可看到宅第的老门厅、坐南朝北的照墙、楼群,还可看到那些古老的屋柱、精细的刻雕……抚今追昔,似乎能让我们联想到当年沈氏一家老小聚居一堂其乐融融的场景。院子里有棵要两人才可合抱的皂荚树,它默默挺立在那儿,似乎看惯了天上的日升日落、云卷云舒和枕碧楼的人来人往、缘聚缘散。

在一番的拍照留念之后,我们走出了院子。这时,我想起一个可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这院子最终的命运将会如何?我想,它现在已是保护文物了,应该不会(很快)消失。但望着附近低矮破落的平房,和远处一幢幢有点“嚣张”的高楼大厦,我有点担忧枕碧楼的最终命运,因为“唯物主义”支撑下的现代性力量是强大的,很多传统事物无法与之抵抗。

想到这里,不禁想起以前翻阅的沈家本论著,想起他的那种学问,这些将来又会如何呢?毋庸置疑,沈家本在当下法史学术中地位尊崇,有专有名词曰“沈学”或“寄学”,沈氏的论著也不断被人习读、征引。但像他那样的学问功底,问学路数,现在似乎已经很少有人再有了,扩展一点讲,是一种传统学术在现代社会能否、如何存续的问题。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云:“古来大伟人,其身虽死,其骨虽朽,其魂气当已散失于天壤之间,不再能搏聚凝结。然其生前之志气德行、事业文章,依然在此世间发生莫大之作用。则其人虽死如未死,其魂虽散如未散,故亦谓之神。”余英时先生也说乃师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但余英时先生自己也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承载它的社会制度支持,成了“游魂”。我不敢说传统文化的复兴已不可能,但要重建,確实困难重重。

提及钱穆先生,不能不提另一位中华文化的象征人物陈寅恪先生,他曾言:“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在陈寅恪心中,纠缠着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理智上他清醒地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正在随风逝去,走向歇绝的历史命运,但情感上却无法摆脱对此文化的深深眷恋,因为他自身即此文化所化之人。所以,有学者认为,陈寅恪一生的学术,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首深情、凄美的挽歌。

不可否认,现代(多半也是西式)元素正在融入包括法学在内的现代中国学术之中,讲求科学性、实证性和对现实的功用。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社会科学兴起了,大行其道,而传统学术则没落了。法学家苏力曾曰:“中国社会的文科目前处在一个自先秦以来最大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基本动力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因为学术最终还是受学术市场特别是社会需求影响的。”〔苏力:《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序),法律出版社二○○六年版〕

是啊!这一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象征着中国传统法学学术的“低矮破落”的枕碧楼,它的命运似乎就是淹没在现代化的城市丛林中了。

4.中国传统学术 篇四

企业家是决定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人物。企业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和工作态度,也与企业经营形象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如何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如何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一群有中国特色、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型企业家,己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有效解决社会整体信任危机的根源之一。

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特区报、深圳启爱文化公司、深圳华安立高文具制品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承办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塑造道德型企业家”学术沙龙,定于9月18日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在宝安区松岗街道恒兆工业区2号华安公司2楼会议室召开,请各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积极拨冗报名参会。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26952099 深圳市启爱文化发展公司

联系电话:89984655/***周老师

▇ 导航地址:广东省深圳宝安区松岗街道恒兆工业区2号华安厂

5.中国传统学术 篇五

中国天文学会学术会议(序号:363):学术年会(月8~10日,厦门)

中国天文学会年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8~10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厦门大学、福建省天文学会承办.与会代表211人,其中学者141人,研究生70人.王绶g、叶叔华、苏定强、陈建生、熊大闰、艾国祥、方成、黄润乾、陆诺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了会议.

作 者:卢炬甫 LU Ju-fu  作者单位: 刊 名:天文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ASTRONOM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 关键词: 

6.中国传统学术 篇六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一.会议概况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首次联合举办的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于2010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本次联合学术大会实际与会人员8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10”上收录了815篇论文摘要。来自内地、台湾的学者和美国、日本等专家共461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10月17日上午在宁波举行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院士主持。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张国民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致词,联合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介绍了学术组织工作情况。开幕式后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大会报告,由陈颙院士主持。朱日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了“华南大陆再造”的报告;詹仕凡(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作了“石油物探装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报告。石耀霖院士主持了第二阶段的大会报告。黄金莉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作了“中国大陆及重点地区多尺度地震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的报告;张铁龙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了“金星空间磁场探测研究进展” 的报告;2010顾功叙奖候选人吴功建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也到会作了的“岩石圈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我的科技人生”的大会报告。

下午,分两个会场继续进行大会报告,分别由倪四道教授和黄清华教授主持。石耀霖院士作了“中国应力场反演和冲绳海槽边界的力学性质” 的报告;滕吉文院士作了“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报告;陆建勋院士作了“极低频探地工程简介”的报告;万卫星研究员作了“电离层与大气层耦合研究”的报告;陈永顺教授作了“青藏高原地震大地构造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报告;陈会忠研究员作了“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的报告;何展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电磁勘探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报告;王琪研究员作了“汶川地震形变研究”的报告。

同时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杜启振、吴小平、闫智慧、周红和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候选人李永华、常利军、郝春月也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10月17日晚召开了理事扩大会议,70多人到会。会议由陈颙理事长主持。会议审议和通过了郭建秘书长作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鼓掌通过了2010 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获奖人名单;审议和鼓掌通过了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到会理事就学会尤其是学术年会的组织工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场气氛活跃,体现了本届理事会民主、积极、务实的工作作风。理事会后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史研究》项目讨论会。

10月18日晚召开了《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主编刘光鼎院士主持了会议,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刘少华编审做了2009-2010工作汇报。《地球物理学报》在过去的一年里继续注重学术质量,密切关注和追踪我国地球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和前沿课题,刊登了代表当前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为适应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2009年改为月刊,增加载文量,发表论文355篇,共3178页。学报在保证学术质量、提高信息量的同时,继续提高编辑质量,印刷质量,保持精品期刊的地位。上一,继续完善了学报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系统升级,使在线投稿、在线审稿、网上查询等的操作更加便捷。电子网刊与纸介质同步发行,去年还将部分过刊上传到网上,现刊和过刊均可以免费全文下载,进一步扩大了刊物的知名度,提高了实效性。《学报》在国内外检索系统中的文献计量指标稳中有升,2009年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影响因子为2.295,总引频次3556,排名全国第4;2009年在SCI-E中的影响因子为0.844,总引频次1578。鉴于学报的成绩,学报在历届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能获奖,最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获得了中国期刊学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颁发的“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刘少华主任在汇报学报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学报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方说学报虽然是国内最好的期刊,被SCI收录,但真正的国际影响力并不很高。与会编委首先肯定了学报一年来的工作,并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建议,如,要使学报真正国际化,就要发展英文版,我们可以扩展为亚洲地球物理学期刊等等。学报编委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感谢作者、审者和读者多年来对刊物的支持,并将继续努力办好学报。

19日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组织到会的副秘书长和地方学会的代表举行座谈,交流办会经验,就发挥各自的作用,加强网站建设、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开展技术培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商定2011年全国秘书长联席会的地点为辽宁。

大会期间,在11个会场进行了28个专题的学术交流会,其中包括一个国际专题。

通过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和交流,各专题推荐出优秀学生论文奖候选人43名,最后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28位青年学生获本次联合学术大会的学生优秀论文奖。他们是:郭颖星、姜兆霞、郑连弟、崔月菊、李佳蔚、张毅、李文辉、王洪亮、孙玉军、景惠敏、阮小敏、曾祥方、刘博研、周青云、王锐、宋国杰、张晨、张晶玉、徐振平、王美霞、武银婷、周楠楠、陈巍、冯伟、赵斌、陈端新、黄兴辉、刘鸿。

按照《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委员会对第一轮评选出的12位有效候选人的申请和推荐材料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评审,经过无记名投票,最后遴选出5位申请人作为第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他们是:王志、冯晅、李春峰、李红谊、罗银河。

联合学术大会于10月20日闭幕。闭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联合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做了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届年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倪四道教授介绍了第27届年会工作在改进会场条件、加强年会学术活动的国际化以及鼓励学科交叉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思路。

闭幕式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宣布了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同时还宣布了第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刘光鼎院士、陈颙院士、姚振兴院士以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和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刘启元研究员为4位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3位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人以及5位第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证书,为28位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二.联合学术大会学术交流情况

(一)本次联合学术大会采用在按学科分类的大类专题下公开征集专题的固定、动态相结合的专题设置方式,在11个相对固定的大类专题下设置了29个专题,最终有28个专题被安排在11个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设置如下: 1.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East Asia; 2.地震与流体——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与地震对地下流体迁移的影响;3.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研究;4.汶川地震工程震害机理研究;5.地下电性结构与地热和流体分布关系;6.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7.地球流体与成矿成藏、地震孕育及预测;8.地热与油气;9.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10.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11.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12.计算地震学研究进展;13.地球介质各向异性;14.大地震预报技术与方法研究;15.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环境变异;16.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17.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18.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19.储层地球物理;20.油气电磁勘探;21.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2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23.工程、环境、矿山与城市地球物理;24.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与天文地球动力学;25.地球重力场变化与此同时地学应用;26.大地测量与防震减灾;27.地磁与高空物理;28.海洋地球物理学;29.主动震源探测。

(二)学术成果

本届联合学术大会展示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突显了新技术手段对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性。由于内容太多,按照科技成果、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科生长点顺序在各专题讨论会纪要中给出,详细内容见各专题讨论会纪要(将在学会网站和2010-2011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1.在本届联合学术大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中有以下的特点:

(1)采用了在相对固定的大类专题下结合动态征集专题的方式来设置专题,为更多有志于参与专题召集者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到会交流的学术报告水平,增设了专题邀请报告,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首次设立了全英文的国际专题,该专题大部分参会代表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和美、日等国家,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推动国际交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

(3)各个专题均有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应用成果,涉及领域比历届更广,尤其是在地震研究方面的交流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⒉ 通过本届联合学术大会还看到以下不足或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1)在专题设置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包括邀请一些前沿领域的专题,对征集到的相近专题适当整合、优化等。

(2)适当规范专题邀请报告的设置,使其更好地发挥提高学术报告质量的作用。

三.联合学术大会的特点和对今后会议组织工作的建议

(一)今年会议的特点:

首次提前在网上发布了会议指南及各专题报告安排,便于报告人安排参会行程;中青年地球物理学家,特别是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会议的主体,工作在各前沿领域;会议注册人数、报告数、学生报告数均创历届新高,实际到会报告率已达到会议指南的85%,但是仍然有部分专题报告人缺席比率较高。

(二)对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今年联合学术大会反映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

(1)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整合、优化专题的设置。

(2)进一步加强年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的国际影响力。(3)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到会报告比率及交流效果等。

(4)加快年会的网络化进程,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及报告日程安排等;逐步推动展板报告。

(5)会场设施及配套服务等需进一步改善,部分会场偏小,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果,建议逐步考虑在会议中心办会的可行性。

四.致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首次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没有任何地方单位协办的条件下承办。会务组以及近20名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多年来热心服务而精于专业的专题召集人。高水平的召集人队伍是学术会议成功的关键,感谢他们对学术大会的热情关怀与一贯支持,使会议的学术水平稳步提高,影响逐年扩大。

附1: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名单

按照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评定规则,以下 4位同志荣获2010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按拼音排序)杜启振、吴小平、闫智慧、周红

附2: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

按照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定规则,以下 3位同志荣获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

(按拼音排序)常利军、郝春月、李永华

附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

通过各专题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和交流,推荐出学生优秀论文奖候选人43人,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有28位同志荣获本次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名单如下:(按专题排序)

专题五:郭颖星;

专题六:姜兆霞、郑连弟; 专题七:崔月菊;

专题八:李佳蔚、张毅; 专题九:李文辉、王洪亮、孙玉军、景惠敏; 专题十:阮小敏; 专题十一:曾祥方、刘博研、周青云、王锐; 专题十二:宋国杰; 专题十六:张晨;

专题十八:张晶玉;

专题二十:徐振平;

专题二十二:王美霞、武银婷;专题二十三:周楠楠;

专题二十四:陈巍; 专题二十五:冯伟;

专题二十六:赵斌; 专题二十八:陈端新、黄兴辉、刘鸿。

各专题总结将在学会网站()和2010-2011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7.《中国储运》学术栏目征稿启事 篇七

《中国储运》学术栏目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及时传播物流发展理念,关注物流实践热点,旨在为物流从业者、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教学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经验、获取信息、展现成果的有效平台。多年来,《中国储运》学术栏目秉持热忱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广大作者排忧解难,颇获业界口碑。

《中国储运》由《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中国期刊网》(《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储运》用稿要求:

根据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有如下规定:

1.来稿,字数以4000字 / 2版(含图表)为宜,来稿以word格式发送电子邮件。论文初审时间一般不超过五个工作日,请作者注意查看电子邮件,按编辑要求办理。

2.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

3.稿件要求: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

4.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5.样刊邮寄地址(区、街道号)、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手机号码(非常重要)。

6.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统一排在文末。按在正文中使用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正文),同一参考文献如果多次引用,用同一序号标出。

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

7.来稿如属基金项目成果,请按有关部门规定标注项目正式名称和编号。

8.发稿周期一般为2~3个月,特殊情况另行商定。

投稿信箱:zgcyzzs@163.com zgcyzzs@sohu.com并注明论文投稿

联系电话:022-24228078 13622017587

联系人:《中国储运》编辑部王乃超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经路方达大厦5F

8.中国学术出版伦理建设 篇八

[关键词] 学术出版伦理 宣传教育 规范建设 技术建设 中国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48-03

The Ethics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Publishing in China

Zeng Yuanxiang Fang Q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 The academic misconduct problems in China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s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s, China is strengthening the ethics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publishing actively, and has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cent years’ construction status of academic publishing ethics in China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academic publishing ethics, standards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publishing ethics,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publishing ethics.

[Key words] Academic publishing ethics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Standa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hina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失范在中国开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社会科学报》[1]、中国教育网[2]的调查研究均显示,中国的学术失范现象严重、学术伦理现状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已引起管理部门、出版界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多个政府场合与学术场合均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讨论[3-5]。为此,中国还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学术出版伦理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学术规范制度、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防范学术不端等,并产生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和规范制度。以上事实表明,中国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制度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

1 学术出版伦理宣传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日趋严重的学术失范问题,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关注[6-7]。进入21世纪以来,相关的关注有增无减,每年有关学术出版伦理的研究论文多达两三百篇,而《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大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媒体,自2000年至今也分别累计刊发了130余篇和200余篇相关的评论报道,并带动了全国其他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对学术失范问题大规模的研究和批判之声,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由此也引发社会公众日益强烈的防治学术不端的呼声。

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必须加强对学术出版伦理的宣传教育,唯有如此,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增强科研人员及学术出版从业人员的学术伦理意识。中国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就曾指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要加强教育引导[8]。为此,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学术出版伦理的宣传教育工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全国高校内部积极开展学术道德与规范的宣传教育,以推进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人们意识到,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镇,对学术道德建设负有重大责任[9]。正因如此,教育部于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强调高校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受政策的影响和推动,近年来,中国高校内部掀起了一股学术道德与规范宣传教育活动的热潮。通过我们对中国39所“985”高校主页校内新闻的调查发现,均通过新生入学典礼报告、员工入职培训、讲座、主题展览等不同的途径,加强对在职教师、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规范的宣传教育,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更是将学术规范教育课列为研究生的必修课,并取得了积极效果。这些推动了中国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学术风气不断得到净化。

二是加强对学术出版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教育培训,以提升其学术规范意识与素养。如,由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每年基本上都有涉及出版伦理、学术规范方面的考题,有些年份还多达4—5题。再如,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从2009年至今已举办了13期全国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有效提高了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规范素养,由此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认可与资助,由其颁发《结业证书》。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既增强了他们的学术伦理意识,也提高了他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能力。

2 学术出版伦理规范建设

防范学术失范问题,关键是要形成一套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这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学术出版伦理规范。然而,受体制、学术研究及学术出版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学术规范化建设不够重视。但随着国内学术不端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国开始意识到学术规范化建设是治理学术不端、重构学术秩序的基础。因而,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开始由对学术失范的批判,转向学术出版伦理规范的建设上来[10]。尽管中国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在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术出版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立起了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化制度。

首先,管理部门通过制定、颁布一系列规章、规定,逐步建立了一套规范学术出版伦理的制度体系。近年来,科技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管理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包括: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被誉为“学术宪章”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11],2006年科技部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专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部门规章《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12 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等。同时,各部门间也加强协同合作,2007年科技部就牵头联合10家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化建设。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努力,中国从制度上保障了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化建设。

其次,在政策的驱动下,大学、研究机构等科研院校的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也全面展开,并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在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已有70%的高校建立了学术道德建设组织机构,55%的高校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12]。我们的调查也发现,截至2014年4月,“985”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校基本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学术道德规范,尤其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以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再次,学术出版企业的出版活动趋于规范。近年来,中国的学术出版企业积极“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在此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性,不断规范自身的出版活动。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定出版规范,如社科文献出版社、三联书店等纷纷推出各自的“学术著作写作出版规范”[13-14],强化学术著作标引等的规范,很多学术期刊也在其投稿指南中对论文的格式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二是通过与作者在出版前签订版权转让协议,防止论文剽窃和重复发表。近年来中国的学术期刊越来越注重这方面的法律规范[15]。三是制定处理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规定,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全国50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16]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17]等均制定了相关规定,在形成制度规范的同时也是对作者的警醒。

3 学术出版伦理技术手段建设

人们在积极建设学术出版伦理规范制度的同时,也在探索是否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协助预防、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相关学术出版伦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学术出版伦理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虽然中国的学术出版伦理规范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对学术出版伦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却紧跟国际步伐,这从中国几乎在Turnitin、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CrossCheck)、出版道德资源工具包(Publishing Ethics Resource Kit,PERK)等全球知名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推出的同一时期,也推出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就可以看出。

目前,中国国内推出和使用的学术出版伦理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用于检测、防范学术论文存在的剽窃、抄袭等不端行为。目前,国内常用的学术不端检测技术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大学术期刊数据库分别推出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武汉大学沈阳教授团队研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以及国外的检测系统。二是在线协同投稿系统,用于辅助校正参考文献标引,以及协助编辑判断作者是否存在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不端问题,如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

上述技术手段一经推出,即得到迅速推广,被中国的学术期刊、高校、科研机构等广泛采用。目前,CNKI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被6000多家教育、科研、出版及相关管理机构广泛采用[18],其中包括500多所大学[19]。重庆维普开发的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目前也有超过500的用户和逾1000万次的使用。而据我们了解,万方数据开发的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paper similarity detection service)因价格便宜,成为广大研究生学位论文自检测的首选。而ROST反剽窃系统自2008年4月推出以来,已在国内近百所高校和期刊社中试用,并对单位用户和高校教师开放免费测试[20]。而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在2013年也有超过1500家的学术机构用户[21]。通过对上述技术的采用,不仅增强了中国防范学术不端的技术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遭遇了较为严重学术示范问题。但是,经过近20年来的努力,通过加强对学术出版伦理的宣传教育,增强了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意识,提升了学术出版从业人员的学术规范素养;通过推动学术出版伦理的规范化建设,形成了涵盖政府、科研院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学术出版伦理规范体系;通过对学术出版伦理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有效地防范了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通过上述方面的积极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防治学术失范的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浮躁风气[22]。

注 释

[1]霍文琦.本报学术道德现状调查显示:学术失范现象比较严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27(A01)

[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频道,清研咨询.中国教育网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报告[EB/OL].[2014-06-02]. http://www.edu.cn/zong_he_311/20110225/t20110225_581381.shtml

[3]The 7th China Science Journal Development Forum. 科技期刊国际化高峰论坛[EB/OL].[ 2014-04-06]. http://www.cqast.cn/htm/kejifazhanluntan_zhongwen_/luntanbaodao/2011/1025/9945.html

[4]NSFC.“科研诚信建设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双清论坛在京召开[EB/OL].[ 2014-04-17].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0/info5069.htm

[5]ChiCTR. Minutes of the First Beijing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Ethics Conference of Medical Journals[EB/OL].[ 2014-04-17]. http://f1.clinicaltrialecrf.org/doc/2013/6/18/1228152058768129621.pdf

[6] [10]余三定,袁玉立.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J].学术界,2010(7):106

[7]David Resnik, Weiqin Zeng. 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Dev World Bioeth, 2010, 10(3): 167—171

[8]吴晶晶.教育部长周济: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EB/OL].[ 2014-05-02].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15/content_11015495.htm

[9]刘继安.学术道德建设,高校责任重大: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召开座谈会[EB/OL].[ 2014-05-02]. http://www.jyb.cn/gb/jybzt/2002/gdjy/247.htm

[11]周兆军.首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发布,被誉为学术宪章[EB/OL].[ 2014-04-23]. 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4/2004-08-27/26/477442.shtml

[12]教育部社科司.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07年第5期)[EB/OL].[ 2014-04-24].http://www.sinoss.net/2012/0615/

41122.html

[13]张弘.出版社研讨学术出版规范,多程序出台严把质量关[EB/OL].[ 2014-05-01].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0719/c172318-18548861.html

[14]童根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认识、做法和体会[J].中国编辑,2013(1):34-39

[15]苏惫. 签订版权转让协议是学术期刊运作的必然趋势[J].编辑之友,2005 (l) :79 -80

[16]张弘.50家期刊声明抵制学术不端,抵制“抄袭剽窃” [EB/OL].[ 2014-04-17].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11/05/content_10310105.htm

[17]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 (11) : 835

[18]http://check.cnki.net/vip/

[19]全球华语广播网. 520家高校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EB/OL].[ 2014-04-18].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11-04/01/c_121258063.htm

[20]张旻浩,高国龙,钱俊龙.国内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14-521

[21]http://find.cb.cnki.net/index.html

[22]韩启德.坚持学术道德建设,培育原始创新土壤[EB/OL].[ 2014-04-20].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4807527.html

9.中国传统学术 篇九

参加“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的学习,收益不浅。这次讲坛的主题是“忠诚、服务、关怀、创新”,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综合价值,满足人们对护理需求为目的,开设多个专题,特邀美国、台湾、澳门、香港及内地的有关专家进行演讲、研讨,加强学术合作,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下面总结几点同大家共享。

一、护理现况。

护理现况不理想。我国一直以来各地都普遍存在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主要原因是体制问题,政府投入不足;护理主要服务太少,医疗定价过低,没有体现护理、知识、技术价值,如一级护理12元/24h,钟点工15-20元/1h;教育体系偏弱;管理体系不顺畅;岗前培训模式陈旧。护理队伍在医疗中是很重要,但被压制于从属地位,无形中阻碍了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省妇幼保健院张小庄院长提出“如果不将护理作为独立的专业看待,我国的护理水平无法提高”。

在台湾,执政府对护理专业的投入太少,也不重视护理专业的发展,导致护士不满现有工作,而离职改行(况且岛上的保险公司理赔员、空姐等这些吃香的职业对护士都优先录用),还有相当一部分护士选择移民,到美国、澳洲等护士待遇好的国度。台湾护士流失严重,导致护理专业发展迟缓。而当今的美国、香港倡导人性化管理,重视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的社会地位也受公众肯定。

二、护理发展模式。

我省顺应早期进入理疗,早期干预的护理理念,正在构建广东护

理模式(即广东康复模式)。使护理队伍提高劳动价值,提高主动思维,发展层级管理,促进团队精神。模式的内容是积极推广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努力为病人提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护理服务,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培养专科护理人才,专科护理队伍不断壮大,专科护理水平逐步提高;从分散式的重病人监护发展到危重病人集中加强治疗和监护。

三、广东护理管理的新发展。

1、倡导层级管理。建立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不同层级护理岗位,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病人、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各层级划分的原则:依据各层级护理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划分护士层级。组长–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专科护士–组长–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长就是我们的护士长,这个重要角色在层级管理中起到主导决定作用。

实施层级管理体制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低年资护士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不同层级、不同能力和经验的护士共同面对病人,团队合作,优势互补,让病人得到优质的、均质的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2、培养专科护士。现在广东和香港联合开展培养专科护士,让专科护士担任起临床护理相应的专科重病号护理,让病人得到优质均质的服务。

专科护士在护士长领导下,全面支持相关专科的业务技术工作,保证病人得到更专业、更高水准的护理;协调护士长,向护理部汇报工作;业务工作制度,指引和流程的制定;负责科室病人管理,协调护理与其他医疗团队的合作;个案护理计划的制定,并通过查房、会诊、培训研讨、布置、实施个案护理计划;亲自参与重病人、特殊病人护理;病人护理质量改善的计划和实践者。

3、责任制护理实践。根据我国实施的《护士条例》,原则上每一个注册护士都是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独立完成工作,在能力范围内不需别人“帮助”。责任护士既意味着对自己的执业行为负责,也意味着对分管的病人负责。而且责任组护士人力应考虑到最优化组合效应,能力互补,经验互补,关系融洽,配合默楔。

责任制下的整体护理,只能通过建立专科护士或组长去落实,保证“医嘱外”的病人需求能得到回应;适时、真实、准确、动态的护理记录,做到“记我所见”;全面、完整、连续的交班。

4、APN排班制。台湾有的医院开设夜班包班制度。

晚、夜班之间在10点半前交接班,减少护士夜班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夜班安全;每班有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解决高年资护士在临床发挥骨干作用,病人得到更优更安全的护理;连续性、整体无缝隙,减少交接班次数和时间,做到科学排班;小组责任制,保证低年资护士在毕业后专科5年内,能接受相对固定的临床导师制培训,即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规范化训练。

四、专科探讨新亮点。

1、灾难性医学。

全球连续出现非典、禽流感、海啸、台风、雪灾、地震等等灾难的威胁,香港联网护理总经理曹圣玉就香港医疗“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提到香港医疗界、民众已共识到应该重视发展灾难医学。她总结说“第一次灾难是天然,第二次灾难是偶合,第三次灾难是失职”,护理人员在灾难面前有不可推辞的责任。

灾难管理的有效处理是有赖一支有纪律的队伍,做到指挥、协调、控制三原则。灾难处理的阶段及步骤:首先策划及装备;然后应变;最后复原及重建(依据WHO医治伤员;传染病监控;确保安全卫生的水和食物的供给;即时与长期精神健康和社会心理方面的支持;受灾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建)。策划及装备包括指挥架构及指挥中心;人机物法的装备;计划测试。

今日紧急护理的重点:除具备完善教育、及注册制度以外,现代化紧急护理应包括:基础伤员护理;预防护理及健康辅导;环境处理;无菌伤口护理;疼痛处理;关顾及心理辅导;创伤、感染、社康、危重护理等等。

2、临床输液的创新。

杭州卫生防疫站站长谢世庚在一次住院中体会到护士工作繁忙,而输液流程中输液管种种恼人的事情常有发生,于是激起他业余兴趣,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改造出一种自动排气输液器。使用很简单:插瓶→挂瓶→注射,7号针头的管排完气只须3S,5号针头的管只须5S。好处:减少操作时间;减少药液浪费;安全;结构简单。

这确值得我们反思,天天做的事情,我们没想到去找捷径。这暴露出我们的职业态度、职业信念的缺陷。会上多位专家都一再强调:

美国护理专业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就是同行们把职业态度职业信念放在第一位,技术放在第二位。积极的职业态度职业信念才能使我们热爱这个专业,才能对这个专业尽职尽责,并引以自豪,才能更好发展我们的专业。

3、输液安全。

佛山顺德大良医院在这方面有所改进:⑴输液单两种不同颜色的输液卡夹板上,红色用于试敏药、特殊药物,绿色用于普通患者。颜色标示管理对巡视护士起到警示作用,提高安全意识。⑵套管针使用中,如果血管不够充盈,使用双止血带结扎术或采用先松止血带片刻再上止血带的方法改善血管的充盈度,提高穿刺率(研究发现:上止血带40~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时间);操作过程中,如套管针发生堵塞,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正确方法是回抽,以免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0.中国传统学术 篇十

A.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是受经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并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经学因此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

B.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是一种追求事物各种关联的,追求对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影响、渗透和整合的整体的思维方式。

C.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那种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逻辑见长的思维方式,但两者思维方式又可相互补充。

D.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与《周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周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世界,其重整体、重系统、重关系的这种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对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B.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施治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只有从人的全体出发,把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病才能标本兼治。

C.“文史不分家”这句名言是说文学和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要求我们从学科融合与贯通的角度去研究它们,才会形成正确的认识。

D.传统的经学研究中,文、史、哲、经济、政治这些学科是整合在一起的,给人模糊的感觉。恰恰是这种模糊才使我们进入事物的本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围棋中的大局观可以说是思维方式的体现,无论棋局多么复杂,只要你全局在胸,牢牢地把握住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就能获得胜利。

B.“诗画图章本一律”即书法、绘画、篆刻和诗词在表现手段、形式美规律和民族风格上有共同性,体现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

C.经学思维模式是科学的,我们应该丢弃民族自卑情绪与民族虚无主义,正确认识中西思维方式的特点,传承并发展以经学为核心的传统学术思维方式。

D.霍布斯把人的器官当成零件分开研究,把人看作是“钟表结构”,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种研究方式体现了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因而结论也是科学的。

参考答案:

1. (3 分)A,因果倒置。

2. (3 分)D,将可能说成必然。

11.中国传统学术 篇十一

【关键词】二语论文写作  短语序列  语篇行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江西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用词错误的实证分析——基于短语序列的语篇功能视角》,编号为:13YB126 部分成果之一。并受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YY1411经费资助。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7-02

1.引言

学术论文是研究者呈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本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域,学术文本绝不是大量成果信息的简单堆砌,事实上它有其独特的语篇结构。这就使得研究者常常会用一些特殊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来有效地组织语篇。因此,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存在着大量复现的习语、搭配、固定或半固定的词组及不完整的句式等短语序列式的表达。目前,少有关于短语序列的学术语篇行为方面的研究,且针对中国学生学术论文进行的相关研究则更少。本文将从语料库视角通过对比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论文,探究两者在运用短语序列实施语篇行为上的差异及其使用的典型特征,以期从另一角度找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2.语料库与研究步骤

本研究所用语料来自两个自建的语料库。一是我们从全国七大地区14所不同类别的高校收集的28篇英语专业学生的硕士论文组成的中国学生硕士论文语料库(Chinese Student Corpus,下文简称CSC)。二是从7家国际知名的英语类期刊收集的28篇学术论文建成的本族语学者学术论文语料库(Native Researcher Corpus, 下文简称NRC)。采集语料全部经过人工及相应软件的整理和赋码,最终建成的CSC语料库形符数为444,438,类符数为19,906;NRC语料库形符数为211,889,类符数为14,320。

然后,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对所需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第一步,参照前期研究成果,确定短语序列实施具体的语篇行为其典型的序列型式;第二步,运用检索软件从两语料库中分别提取典型序列型式使用的索引数据;第三步,依据数据中的文本语境整理数据;最后, 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结果与分析

因学科领域不同,学术语篇行为也会略有差异,但3类语篇行为是各个学科所共有的,分别是:报道、篇章指示和陈述结果。下面我们将对这三类语篇行为进行讨论。

3.1报道

报道是指作者通过使用短语序列引出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证明其观点的合理性,也可以凸显其研究的创新性(Gilbert, 1977)。其典型的序列型式为:Author (Year) + V + (that)和It + Be + V?鄄ed + (that)。两种型式分别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同行对话完成知识建构。

我们从两库中提取的索引行发现,两类研究者在该序列搭配词的类别选择上比较一致, 主要有两类:一是认知类的心理动词,大多使用一般现在时,用于提出观点或推论,如suggest, argue和 consider等。二是行为类动词,一般使用过去式,描述已完成的研究事实和过程,如find, conclude和show 等。但在具体搭配词的选择上,中国学生用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及本族语学者。

进一步从两种序列型式的使用频数分析,中国学生和本族语学者都较多的使用Author (Year)这一序列,使用频数分别为514和173次,而It序列的使用频次仅为168和24次,表明两类研究者都十分尊重前人学者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在It序列的使用上中国学生明显要比本族语学者使用得多,表明中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英文中无明显主语的被动语态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客观性。

3.2 篇章指示

篇章指示指的是作者通过短语序列的使用来指向文本中的其他部分,或用于表明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其典型的序列型式为:as+(Modal)+V?鄄ed+Adv.。下图是as序列在两库中的部分索引行。

CSC中的as序列

NRC中的as序列

从as序列索引行我们可发现两类研究者在使用这一序列的差异:第一,从as搭配的动词看,中国学生仍然存在使用词语多样性和丰富性不足的问题;第二,从as序列中搭配的状语看,中国学生选择单一,几乎都是表示“图表”类、“章节”或是“篇章内大致方向”的副词短语,而本族语学者在此基础上,还用于搭配表示前文本中已有的研究行为和结果的副词短语。

3.3陈述结果

陈述结果是指作者对文本某个部分或最后的研究发现进行传递的语篇行为。它主要通过两种序列型式来实现:Subject+V_tense+that和It+(Be)+V(?鄄ed)+that。第一型式中的Subject指代的是和研究发现相关的相对固定的名词,高频词为result和finding。第二型式中的V(?鄄ed)也是成果呈现类的动词,高频的有found和turn out.

通过对两库中这几类高频短语序列的使用进行检索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从Subject序列中搭配的谓语动词看,两类研究者搭配的都是“呈现”类的动词,高频的有indicate,show与suggest。但本族语学者比中国学生使用了一些更为丰富的词,如underscore,trigger和highlight等。第二,中国学生在It序列的使用上明显多于本族语学者,使用频数分别为61和9次,表明学生在陈述研究结果时仍然倾向于使用无明显主语的序列来凸显其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4.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论文,分析了两类研究者在运用短语序列实施学术语篇行为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序列型式的选择上有所偏差,较多的使用无明显主语的It序列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客观性;在序列型式搭配词的使用上多样性和丰富性不足本族语学者。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带来启示。首先,我们应该有目的地扩大学生对具有学术论文语域特点词汇的知识储备,其次,进一步培养学生短语序列在文本中使用的意识和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事半功倍地实施学术语篇行为。

参考文献:

[1]Austin, J.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Gilbert, G. 1977. Referencing as Persuasion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7: 113?鄄122.

[3]Hyland, K. 2008. Academic clusters: Text patterning in published and postgraduate wri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8: 41-62.

作者简介:

12.《中国储运》学术栏目征稿启事 篇十二

《中国储运》学术栏目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及时传播物流发展理念, 关注物流实践热点, 旨在为物流从业者、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教学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经验、获取信息、展现成果的有效平台。多年来, 《中国储运》学术栏目秉持热忱服务的宗旨, 努力为广大作者排忧解难, 颇获业界口碑。

《中国储运》由《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期刊网》 (《知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储运》用稿要求:

根据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 有如下规定:

1.来稿, 字数以4000字/2版 (含图表) 为宜, 来稿以word格式发送电子邮件。论文初审时间一般不超过五个工作日, 请作者注意查看电子邮件, 按编辑要求办理。

2.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 (全称) 、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

3.稿件要求: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 (3~6个) 。

4.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5.样刊邮寄地址 (区、街道号) 、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手机号码 (非常重要) 。

6.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统一排在文末。按在正文中使用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正文) , 同一参考文献如果多次引用, 用同一序号标出。

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 起止页码。

7.来稿如属基金项目成果, 请按有关部门规定标注项目正式名称和编号。

8.发稿周期一般为2~3个月, 特殊情况另行商定。

投稿信箱:zgcyzzs@163.com并注明论文投稿

联系电话:022-24228078 13622017587

联系人:《中国储运》编辑部 王乃超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八经路方达大厦5F

上一篇:高级项目经理论文 范文下一篇: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