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2024-10-22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14篇)

1.《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对除法也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对孩子们来说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环节中,我先利用教材给出的主题图,创设小动物们聚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比较小猴和小鸭的只数,引导学生意识到除了对他们的多少进行比较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即把小猴的只数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就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6是3的2倍”,特别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

本节课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全班汇报等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本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用“谁是谁的几倍”来表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二

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和情感积淀。在教学中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浓, 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 乐而忘返;反之, 则沉闷, 事倍功半。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 调动一切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 发挥图示、教具的作用, 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使学生迷恋, 还要把当今的信息输入课堂, 使课堂上常有时代的活水流淌, 使学生感到新鲜、亲切、有味、直观、生动, 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和信息载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教学要致力于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求知, 主动阅读, 享受阅读的乐趣。学生能否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趣味。课前激发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精美的导语,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比如可不断锤炼课堂语言, 力求亲切幽默, 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 对于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可采用与教材配套的课文朗读录音, 对一些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可借助电教媒体;定期开展角色表演、朗读比赛、读书知识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准备, 让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收获, 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增强主动阅读意识, 并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师: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草原的景色优美。

生:草原的天空晴朗。

……

师:你喜欢吗?请通过朗读表达出你此时的心情。

(虽然书声琅琅, 但不尽人意。)

师:请轻声朗读课文, 划出你喜欢的语句, 并思考喜欢的原因。

生:朗读课文, 品味好词佳句。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并各抒己见, 这时, 我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与文本进行对话, 学生的朗读很认真, 许多学生面露笑容。

师:根据文中对草原的描述, 以及你对草原的了解, 能在本子上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草原吗?

学生纷纷埋头绘画, 画好以后, 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优美画面同自己的绘画进行比较, 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师:能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吗?教师朗读课文。

生:闭上眼睛, 边听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草原, 边播放有关草原的多媒体, 边叙述。

学生欣赏画面。 (满脸欣喜, 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师:请同学们带着新感受, 再用心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得更出色、更投入。

配乐诵读……

这一自然段体现了自然美、语言美。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 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 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首先,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 然后, 我根据朗读的情况, 让学生想象、绘画, 学生进入状态后, 通过静静地边欣赏范读, 边想象画面, 体会感情,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体会草原的景色美。又通过多媒体, 让学生看着画面, 听着音乐练习朗读, 给学生充足时间独立钻研文本, 潜心会文, 学生越朗读越投入, 戏剧般地进入角色, 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点燃其思维火花, 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 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自读自悟,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 读起来抑扬顿挫, 给人以美的享受。继而请同学们进行比赛读, 最后配乐诵读, 激发了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如此, 学生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兴趣有定向和动力作用,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了兴趣, 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快乐学习就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基础。然而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提倡快乐的学习。其实, 快乐不仅是一种态度, 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本来就是快乐的, 人天生存在着发展的需求, 在认识方面就是求知欲, 求知欲的满足是相当快乐的事情。学习真正有用的东西, 这样就能感受到快乐。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 以艺术的美, 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当然, 学生也应积极地投入其中, 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出声音, 读出画面, 读出喜欢, 在愉快的阅读中得到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满足。

3.“游野生动物园”教学纪实与反思 篇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三册1~9乘法口诀复习课。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同时对乘法表进行梳理,发现规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创设游览动物园的情境和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及初步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记录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反复研究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以及新课程标准而制订的。教学设计体现情境化,教学事例生活化,从而拓展教学内容,活化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不仅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本课选择游野生动物园,通过同学们找野生动物园的位置,按序号上车,参加跳格子比赛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它们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从低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出发,我充分利用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们在情趣中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和小动物们的可爱,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使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学生的体验更丰富,我课前发给学生序号,每辆车乘5人,然后请学生根据序号找一找自己应乘坐几号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既复习乘除法的运算又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这既是对已有的知识的巩固,也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在学生充分探讨以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他们的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游野生动物园”的一系列活动,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记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生:有老虎。

生:狮子。

生:还有天鹅。

师: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如长寿之神——丹顶鹤,金毛青面的金丝猴,难得露面的白鳍豚等。(出示这3种动物的画面)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野生动物园游览。(出示课题。)

二、找野生动物园的位置

1.看一看

师:你们想去野生动物园游览吗?

生:想去。

师:想去就要先找到动物园的位置,这是去野生动物园的交通图,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咱们想要找到动物园的位置,得先破一段暗语:“从出发点向右走24厘米,再向下走36厘米就是野生动物园,你能找到吗?”(出示点子图。)

2.找一找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到动物园的位置并涂上颜色。(找一名同学汇报。)

3.说一说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找到动物园的位置的?

生:我们组利用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知道向右走4个格子,数4个格子,六六三十六,向下数6个格子,就找到动物园的位置了。

师:其他组的同学找的位置和他们组的一样吗?(多媒体出示动物园的位置。)

【设计意图:把厘米的认识与口诀相结合设计出游戏项目,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乘车

1.算出全班需要几辆车

师:同学们根据方向和位置及乘法口诀找到了动物园的位置,现在我们就乘车出发。每辆车可以坐7人,咱们2年1班有54人,至少需要几辆车呢?

生:七七四十九,54减49剩5人也得乘坐一辆车,所以是8辆车。

生:七八五十六,能坐下54人,还剩两个座位给老师,所以我们班需要 8辆车。

师:同学们用的方法非常好,知道我们班需要8辆车。

2.自己应乘几号车

师:课前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个号码,如果按照老师刚才发给你们的序号上车,想一想你应该乘坐几号车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一会儿我们还要按顺序上车呢!(学生讨论。 )

3.学生汇报

师:谁想说一说你乘坐的是几号车?说的时候要先告诉大家你的序号,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乘坐几号车的?

生:我的序号是20号,二七十四,我坐不上2号车,所以我乘坐的是3号车 。

师:你是利用乘法口诀算出的。

生:我是10号,先数7个,是第一辆车,接着数8、9、10,我就是乘坐的2号车了。

师:你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很好。

生:我是46号,1号车是1~7,2号车是8~14……7号车是43~49,我在43~49之间,所以我乘坐的是7号车。

师:你是先确定每辆车乘坐的序号范围,然后看自己的序号在哪几个序号之间,就乘坐几号车,你想的办法真好,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刚才这几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找到自己乘坐的车号,其他同学找到了吗?现在你就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你乘坐的是几号车,再互相看一看找得对不对。

师:同学们都找到自己乘坐的车号了吗?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乘坐1号车的同学请你起立,乘坐3号车的同学起立。(学生按要求起立。)

4.学生活动找车号

师:同学们都知道自己乘坐的是几号车了吗?一会我们按车号上车,在活动之前老师提出一个要求,你找到自己的车号后,还要看看其他乘坐这辆车的同学找的车号对不对。如果找错了请你帮他找到正确的车号,如果有困难也可以找老师,行吗?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1号车、2号车、3号车的位置上车吧。(学生活动按车号重新找到座位。)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合作精神】

四、野生动物园

1.出示画面,说出野生动物的种类

师:野生动物园到了,动物真多呀!都有哪些小动物呢,谁来说一说?

生:野生动物园有熊猫、大雁、青蛙、老虎、松鼠。

2.根据画面提出问题并记录信息

师: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合作,将提出问题的相关信息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在记录单上,并列式计算。比一比哪组同学的记录方法好,提出的问题多。(出示要求,小组活动。)

3.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组用圆形代替大雁,有两行,每行5只,列式5+5=10,用三角形代替花,先画4个三角形,在旁边标出5,就是5组,列式是4 ×5=20……

生:我们组是直接用数字表示的,青蛙4只一组,我写青4,再写2组,列式4×2=8;袋鼠每4只一组,写袋4,再写 3组,列式4×3=12……

师:这个小组记录方法比较简单,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更多的问题。

师:老师非常高兴听到同学们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看到快捷有效的记录方法,真为同学们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复习,将多种学习方法渗透教学之中。】

五、跳格子比赛

1.教师示范跳格子(出示挂图,有标有1~46号的格子图。)

师:看,那边真热闹,小动物正在干什么呢?跳格子比赛。你们想不想参加?老师先来做示范就跳4的倍数。

2.男女同学跳格子比赛

师:我们分别找一名男女同学,然后再请男女同学代表分别为对方出题。咱们比一比看谁跳得又对又快。(学生互相出题进行比赛。)

女生 :3的倍数,男生:7的倍数。

女生:2的倍数,男生:9的倍数。

3.发现规律

师:从刚才的比赛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女同学的数小,跳得慢,男同学的数大,跳得快。

生:女同学跳2的倍数非常多,跳的下数多,9的倍数少,跳得快。

师: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数的范围之内,选择的数字越大跳的次数就越小,跳的次数就越多,赢得机率就越高。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各有所得。】

六、粘贴文化墙

1.填写卡片砖(出示乘法表画的文化墙。)

师:玩累了,我们就到长廊休息一下吧!这是什么?原来动物园正在修建文化墙,外墙砖还没有贴好,我们帮帮它们好不好?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些卡片砖,请你先把上面的算式填完整,然后想一想这块砖应该贴在文化墙的什么位置?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学生填写老师发给乘法算式卡片得数。)

2.学生贴砖

师:谁愿意第一个贴砖?说一说你为什么把它贴在这呢?

生:我的算式是5×6,根据表中竖着看1×6下面是2×6、3×6、4×6,所以这个算式砖贴在这里。

师:我们来检查他贴的对不对,第二块砖谁来贴?

生:我的卡片砖上写的是3×4,横着看3×1,3×6在一行,3在前面,所以数下去就是3×4。

师:我们可以根据前后的算式来贴,还可以根据横排竖排表示的是几的乘法口诀来贴算式砖。

师:第三块……请第一组同学来。(学生贴完整文化墙。)

师:文化墙已经贴好了,是什么呢?

生:是乘法表。

3.发现规律

师:乘法表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请你仔细观察这张乘法表,能发现什么呢?向小动物介绍介绍。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通过最上面的数字我们发现横排的数都在乘号的前面,竖排的数都在乘号的后面。

七、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游览了野生动物园,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你还想到哪儿去玩?把你的想法告诉我,老师还会带你们一起去玩的,好吗?

【设计意图:复习之后的归纳对学生同样重要,渗透融入游戏之中。】

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整理和复习,既要复习又要整理,这种类型的课上起来比较枯燥,所以我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创设游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和设计一系列活动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当中,扎扎实实地对本单元各种形式的内容进行复习。同时每个活动的设计又都渗透不同的数学思想,最后进行知识的梳理,发现乘法表的规律。如找动物园位置时我设计了破解暗语的障碍,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方面考查学生乘法与厘米认识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乘车找车号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自己的车号,每一个人都在思考,都在动,真正体现全员参与。汇报时,学生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找到车号的,我设想学生会用数一数、确定车号范围等方法,但学生还想出比谁大一些比谁小一些的方法,听到学生这么精彩的发言,我很激动,同时坚定一个信念,要相信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发挥才能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在根据动物园画面提问题的活动时,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而且展示各种不同的具有个性的记录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表扬同学们的各种记录方法,渗透选择快捷有效的记录方法。跳格子比赛一节更为精彩,学生不仅找出数字大,跳的次数就越少,赢的几率高的规律,而且还找出是几的倍数就数几个格子的好办法,学生发现的规律是我没预测到的,这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反思一,作为教师课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反思二,当预设与生成过程发生矛盾时,教师的评价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市兴华小学)

4.《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四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及认识除法和乘法的互逆关系,初步理解与解决倍比的数学问题,强化倍的概念,并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从教材编写来看,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动物王国欢聚图的情景,图中蕴涵着各种动物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 “倍”的含义,体会除法与等分之间的关系。求倍数的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实际上是等分活动的扩展。

教学本课时,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学习“体验——理解——解决——应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及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王国欢聚、许多小动物玩耍的情景创设,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学生开始自由摆小棒,摆后说一说,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含义;接着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次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倍” 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够了;然后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帮助淘气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做准备;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5.《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五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以教材资源为范例,以课外资源为补充,以活动体验为手段,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展示、分享、讨论,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动物的亲近感、好奇心,知道了怎样才是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了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对实施过程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整个课堂教学创设三次闯关的情境,将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分散其中,意在落实课堂目标。纵观课堂教学,三次闯关给学生创作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最后,将知识点编成儿歌,成为板书,潜移默化的落实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通过不同情境的表演,体验动物的心声,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交流的真切、真诚。不伤害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一句句精彩的回答,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年级的孩子要多给方法,小组合作前,我先通过小猫的例子一步步教学,然后总结方法。这样,小组学习时孩子们就“有法可依”。明确的分工,充分的课前准备,也让课堂上的小组合作真实有效,每个小组的交流展示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给予他们的阵阵掌声就是最好的评价。课后作业的布置我力求体现道法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紧紧联系本课的学习,让大家科学养蚕。在体验与实践中,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这也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我还将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教学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二,教学设计减少环节,突出重点,不要华而不实。特别要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远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创设每一个情境,珍惜每一次体验,重视每一回交流,引导每一组合作,给予每一句鼓励……让有声的教育变成春风化雨,这样的道法才是孩子们德育的圣地。我将执着于道法,绽放于勤处!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2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小动物》选自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童乐小班教材(下册)语言领域内容。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友谊是的一道幼儿安静的听别人讲话,为幼儿朗诵儿歌,讲比较浅显的动物股市和通话,设计幼儿感兴趣的谈话活动,提供机会让幼儿用语言与人交往。

这节活动课通过表演让幼儿了解了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的习性,帮助幼儿在与同伴互相交流、提问中获得积极愉快地情感体验。

二、设计意图:

我们小班开展了“动物的花花衣”的主题活动,进行了 “找朋友”的活动。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自己知道很多动物,也十分喜欢小动物,并且收集了很多动物的图片、图书、玩具等。于是,我就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收集探索小动物的基础上,愿意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小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因此,第一个环节我让幼儿自由结伴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分享。

三、活动目标:

1、在收集探索的基础上,愿意交流分享。

2、初步萌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小动物的资料(图书、图片、玩具、实物等)

2、音乐磁带

五、活动流程:

(一)、自由交流——集体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

师:孩子们老师介绍了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啊?(小白兔)小朋友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而且把小动物们都带来了,现在请你们把找到的小动物的秘密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回观察

(二)、集体交流分享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呢?

1、幼儿介绍:奶牛

师:听完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么?

幼儿:(1)奶牛喜欢吃什么呀?

(2)奶牛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示范挤奶的动作,并引导幼儿一起模仿学习

2、幼儿介绍: 小鸡

介绍的幼儿把自己收集的碟片“小鸡出壳”放给其他幼儿看,看完后,师:“他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啊?让他把小鸡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幼儿:介绍

师:关于小鸡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么?

幼儿现有经验:幼儿在喂养小鸡的过程中,知道了小鸡喜欢吃的东西,小鸡吃东西的动作等。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对小鸡出壳、捉虫的动作比较感兴趣,教师根据幼儿的及时兴趣,给予满足,及时引导幼儿学习小鸡出壳、小鸡捉虫的动作。

3、幼儿介绍:小鸽子

教师:小鸽子是怎么来到咱们班的?怎样飞呢?请个别有而表演。

4、幼儿介绍:小狗

幼儿带来的自己家里养的小狗,边看边介绍

师:小狗真可爱啊,它最喜欢吃什么呀?(肉骨头)那让我们和小狗一起找肉骨头吃好吗?

音乐游戏《哈巴狗》

5、幼儿介绍:小猫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1) 小猫喜欢吃什么?

(2) 小猫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及时给予回应,如学习小猫的叫声、学习小猫走路的动作等。

6、幼儿介绍:小鸭子

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从网上收集的小鸭子的图片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

(1) 小鸭子在干什么呢?

(2) 他们为什么会排队呢?

可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出问题:“如果他们不在一起的话,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快乐的好孩子吧。

律动《数鸭子》,边做律动边用简单的语言提示孩子的动作。

师:一群小鸭子在一起真快乐,让我们一起排着队做游戏吧!

师:孩子们,咱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欢快的和它们快乐的跳起来吧

六、音乐律动《快乐的小动物》

七、延伸活动

1、把幼儿收集的资料投放在探索区,让幼儿自由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秘密。

2、在游戏区域中投放各种动物的头饰和音乐游戏的音乐,让幼儿在唱唱说说中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3、在益智区中投放一些拼图游戏,让幼儿在拼图中进一步了解动物明显的特征。

4、在生活中喂养小动物,了解小动物喜欢吃的东西。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3

小学美术《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整节课,我迎合了孩子们具有强烈好奇心这一特点,设计了带领孩子们游览动物王国为主线的教学,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赏析作品活动中,我设计了“国王”邀请大家到“展播厅”参观来开展活动,给孩子们欣赏大量的作品,拓宽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探索中发现、感知,了解制作“动物”的方法、步骤,并提高与美术作品的对话能力,鉴赏能力。

在创作活动中,我创设了熊猫小宝贝想开生日宴会,邀请动物们参加这一情境,把学生带进创作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制作的方式,在优美动听的配乐中,孩子们主动并愉快地投入到创作活动中。

在展评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把作品都集中到背景图中,通过展评、欣赏、比较,孩子们互相分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体验创作后的喜悦。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4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活动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模仿力、表现力。以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聆听,养成细心的习惯,把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对音乐的兴趣,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

我在上歌表演《两只小象》和听赏乐曲《荫中岛》时,由歌表演这一线索扩展、加深,锻炼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现能力。还通过为小鸟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对学生进行怀古教育、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如在教《两只小象》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韵律感,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表演欲和创编欲,让学生用自己的表演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孩子们学的高兴,跳的开心,在这种状态下,把学生又引导到欣赏《荫中鸟》中,学生的兴趣很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初听乐曲时,学生说“小鸟们高兴地在树上跳来跳云叫着、笑着、玩耍着”接着老师出示画面小鸟的家时,学生说:“小鸟的家破了,小鸟们伤心难过”,子们的心情也不好了。当我说:“我们大家一起来为小鸟们建一个新家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并以小组为单位为小鸟们创作了许多美好的家。一幅幅作品展现在大学的面前,大学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在音乐中、欢笑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美术第二册,是设计· 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课主要目标是1、会使平面纸经过折、剪等方法制作成站立的小动物,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特征,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2、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外型,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可爱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3、通过制作可爱的动物,激发爱护动物之情,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此课教学中,1、 通过“我说你猜”这个小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且启发学生回忆,抓住动物的特征。同时联系上节课我们学习《狮子大王》这一课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上节课为本课的内容作了铺垫。2、 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比较不同动物的形、色、动态,发现动物的美和可爱。同时利用网络、网脉这个平台,让学生们自己寻找喜欢的动物,同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优势。3、 在问题设置上,我讲究难易度适中,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学生主动参与4人小组讨论,积极进行探究。同时利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4、 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及时的巡视、检查、反馈,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不会的问题和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会拿出来给大家在讲解,同时将问题列出,在下一个班级讲的时候,尽量不让同样的问题在出现。

当然,不足之处也很多,比如:(1)、对动物的`制作虽然能够抓住动物的特点,但是制作上不够精细,很多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做的就你比较粗糙,很多边缘线间的不够整齐,当然,这也是学生年龄小存在的问题,虽然给学生强调到了,可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做不到。(2)、对材料的想象运用不够巧妙,创意不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很多颜色不敢大胆运用,大多的颜色比较单一。(3)、学生不具备直接剪的能力,大多数学生都是先画在纸上,然后在剪下来,这样的话,一个方面色彩会单一,另一个方面学生画的边上有线,不够美观大方,同时速度也比较慢,当然在我改善了教学方法和过程时,我还是发现效果不大,所以就让学生先画出来,然后在剪下来,只是在画的方面给学生进行了提示,比如大小、方式、线条等等,这样学生就做的好多了。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6

本节课,我在设计教案上总的设计了一个大的情节。教学的知识点巧妙的融入到各个小环节中。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低年级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这节课首先播放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去描绘音乐的形象;又运用了节奏游戏,增加了趣味性,培养学生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的能力。此为特点之一。

我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形象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戴在头上,急于扮演小动物进行表演,全身心投入,感受乐曲,体现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有了认识,此为特点二。

这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乐曲和歌曲的流动,调动了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孩子们在动中感受到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

总之,这是一节以多种参与与体验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及歌曲教学的课例。“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是以学生直接参加教学活动。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本课中,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及动作来表示动物愉快的心情。用歌声、节奏游戏、音乐剧、表演等方法来学习音乐是体验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多种感观在愉悦中获得音乐的记忆,加深他们对乐曲情绪、结构的理解。

正因为如此,《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才会明确地表述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人的情感智慧。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证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这段话,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认真思索与深刻领会的。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7

《可爱的动物》是一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纸卡完成动物的立体造型的手工制作课。平面粘贴动物学生很有经验,但是要从平面转到立体表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困难重重。尤其是要让学生能够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如果他们不懂一些必要的制作技巧就根本无从下手。这些制作技巧要怎样来传授呢?我想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只有他们自己通过探究得到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书中的学生作品各具特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制作方法有全面的认识,我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从学生的参与情况看,有的学生观察细致,说的头头是道,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还有的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别的地方。学生汇报时,基本上表述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综合大家的意见。

课后追根寻源,我想是学生对合作的认识不够,平时这样的训练太少,对合作时的分工不明确。尽管只是一年级学生,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获取更多有益的经验。所以刚开始合作探究时,当老师的要多巡视指导,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做无益的事情。要帮助组长组织协调,使他们逐步胜任自己的角色。要鼓励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看法,融入到集体之中,努力为小组争光。

我觉得尽管此次教学学生合作的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我能抓住最后的时机进行全面的总结,大力提倡好的方面,也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也能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就会越做越好。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8

一、关于教学内容:

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第三册第6课《可爱的动物》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欣赏乐曲《鸟店》和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鸟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通俗管弦乐曲。其中表现了丰富的音乐内容。歌曲《我的小绵羊》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这两个教学内容都具有旋律活泼且表现了生动鲜明的动物形象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二、关于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做喜欢的动物头饰,目的在于让学生先去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及动作、叫声,并通过自己制作动物头饰,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生带自制乐器(小沙锤),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望,希望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展示,当在为歌曲伴奏时学生就会非常主动地、热情地参与。

三、关于教学设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并且好动的心理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兴趣、学得愉快。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的体验素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关于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程序衔接比较自然。音乐实践活动也比较丰富,比如:有聆听、有演唱、有伴奏、有表演、有游戏、有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

1、在欣赏乐曲《鸟店》时,让学生随音乐变化用表情或动作来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环节通过欣赏与表演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亲身投入视听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并融入扮演的角色情景中,更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无穷乐趣。

2、“猜猜这是谁”的游戏中,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达到了让学生在音乐活动实践中感受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用自制乐器伴奏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通过编创歌曲律动、分小组编创歌词,争得“演唱高手小组”、“表演高手小组”、“伴奏高手小组”、“创意高手小组”的奖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能力和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的加入,更体现了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亲密伙伴。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在表演动物、聆听动物、演唱动物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从师生关系来看: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师生间建立了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象学生的朋友知己,当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教师给予朋友的鼓励。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六、关于教学方法与学法的运用:

合作学习: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合作创作歌词时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自主探究: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鸟店》里的鸟和猫以及为歌曲《我的小绵羊》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9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播放动物图片,使学生对动物的认识更直观,更便于观察,提高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2、猜谜语:事物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别,就是因为各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别的事物所不具备的。老师通过让同学们猜谜语,使他们发现了“秘密”,激发了他们观察的兴趣。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说话交流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次说话写话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法。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从生活中汲取了写作素材,发现了平时不曾注意的东西。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了解了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懂得了抓住事物特点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听说读写结合。让学生听别人说,自己说,读别人的习作,再到自己动手写的过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喜悦。

3、小组合作法:采用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相互启发,亲密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合作中使自己获得的知识得到提炼、升华。

(生活就是儿童的语文,是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通过观看一组小短片,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爱护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强烈愿望。)

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到位,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时的指导。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有些地方重复啰嗦。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时间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多样化,评价语言过于平淡。这些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0

一、关于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第三册第6课《可爱的动物》的第一课时,要紧包括观赏乐曲《鸟店》和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鸟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通俗管弦乐曲。其中表现了丰富的音乐内容。歌曲《我的小绵羊》具有风趣、爽朗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这两个教学内容都具有旋律爽朗且表现了生动鲜亮的动物形象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二、关于教学预备:

1、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做喜爱的动物头饰,目的在于让学生先去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及动作、叫声,并通过自己制作动物头饰,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生带自制乐器(小沙锤),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望,希望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展示,当在为歌曲伴奏时学生就会专门主动地、热情地参与。

三、关于教学设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依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刻短同时好动的心理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营造和谐而欢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兴趣、学得愉快。在倾听音乐的同时,不断积存音乐实践的体验素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关于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程序衔接比较自然。音乐实践活动也比较丰富,比如:有倾听、有演唱、有伴奏、有表演、有游戏、有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

1 、在观赏乐曲《鸟店》时,让学生随音乐变化用表情或动作来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环节通过观赏与表演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亲身投入视听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并融入扮演的角色情景中,更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无穷乐趣。

2 、猜猜这是谁的游戏中,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达到了让学生在音乐活动实践中感受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用自制乐器伴奏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通过编创歌曲律动、分小组编创歌词,争得演唱高手小组、表演高手小组、伴奏高手小组、创意高手小组的奖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能力和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的加入,更体现了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亲热伙伴。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倾听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在表演动物、倾听动物、演唱动物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了学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制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从师生关系来看: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师生间建立了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象学生的朋友知己,当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教师给予朋友的鼓舞。如此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制造意识和想象力,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1

上完《可爱的动物》,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直是“空间”这两个字。要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就要处处体现空间的概念。让空间发挥作用,体现空间的魅力。

一、活动的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研究目标是在感知体验中理解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描述、模仿、创造等感知、体验手段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感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在舞蹈房教学,丢弃了固定的椅子,让学生席地而座,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旁无磕袢,尽情地表现自己,绽放自己。

二、思维的空间

音乐作品具有一大特点,那就是不确定性。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会因欣赏者的经历、性格、心情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更不要说有些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形象本身就具有多种形象的共性。这一特点,使得低年级学生在听辨音乐形象时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的答案下结论,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在比较中丰富对音乐的理解。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描绘兔子的音乐产生了歧异:有的说描绘的是小兔,因为音乐有跳跃感;有的说描绘的是小鸟,因为音乐似是鸟的鸣叫声;有的说描绘的是小猫,因为音乐听上去像小猫在轻巧的爬树。说实在的,学生对此段音乐的的感觉都是有道理的,只是他们想象的角度不同而已。但是最终的答案肯定只有一个,而此时我却不能把答案强加给学生。我就暂时把这个问题搁在一边,让学生继续听赏下去,并把后边的音乐和第三段进行比较听,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更像谁。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音乐作品,从而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选择的空间

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对动物也不例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说起来会头头是道,模仿起来会活灵活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处处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模仿、模声、创造,尽管有的动物有很多人模仿创造,有的动物只有一两个人模仿创造,但学生一直处在愉悦中学习,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更好的发展了自己创造的潜能。

音乐教学需要各种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也是一门艺术,但愿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能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充分运用二期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创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2

音乐,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我已经从事音乐教育好几个春秋了,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总有一些有趣而又快乐的事,但有这样一节音乐课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天我讲的是《可爱的动物》,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我让他们大胆地模仿音乐中的动物,同时也在活动中自觉地辨别评价自己与别人的动作,选择肢体语言和体态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

师:日常生活中你都喜爱哪些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都来模仿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学得特别的可爱而又活泼。有的孩子不但能够学得象,还能按照老师的节奏读出来。

小狗,唱歌,汪汪,汪。小羊,唱歌,咩咩,咩。小猫,唱歌,喵喵,喵。

正在这时候,有一个平时很喜欢发言的孩子举起手来要学狗熊的叫声。因为狗熊并不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动物,结果学得不但不对而且声音也非常不好听,节奏更是不对。同学们都笑他。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就随口批评了他一句。“叫得这么难听,以后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可别乱学了”。

但是从那以后我注意到,这个孩子在音乐课上就不再发言了,不管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么的简单,多么的有意思,他都再没有把小手举起来。我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可能真的伤害到了孩子,他对音乐课好象一下子失去了兴趣。也再没有了往日的自信。于是,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机会和这个孩子进行了交谈,并向孩子真诚的道歉。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努力的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慢慢的孩子又变得活泼开朗,乐于发言了。这让我知道一个老师的语言对孩子的自信有着多么大影响。

通过这节课的启示,以后我就特别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你的嗓子真甜,你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高不准或其它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我就鼓励他用其它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充满了自信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能把自信还给孩子真的让我好开心。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3

教学目的:

1、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和睦相处。

2、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景(教师模仿大象的动作)

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呀?(咳)对了,我就是大象伯伯,今天我们动物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邀请你们参加,愿意吗?

二、学习新歌《动物说话》

(一)带领学生朗读歌词下面我们就请出第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他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呀?(叽叽叽)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小鸡说话叽叽叽

(二)听录音范唱大家知道吗?小鸡不仅会说话,它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范唱)

(三)学生试着演唱歌曲1刚才,同学们听的特别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2谁道小鸡是什么样的?(毛茸茸,尖尖的嘴)那好大家边唱边把小鸡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伴奏)3学生创遍歌词。问: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会唱歌呀?表演唱自己创遍的小动物歌曲

三、听钢琴想象小动物的形象,理解音乐。

(一)导入:可是,森林那么大,一点都不热闹用钢琴再请出一些小动物行吗?

(1)请大家闭上眼睛,轻轻的趴在你的小桌面上。聆听音乐(教师演奏钢琴片段)刚才的音乐特别欢快活泼,表现出那些活动轻盈,灵巧的小动物

(2)复听。闭上眼睛看脑子里浮现了什么画面?

(3)表演。

(二)引入第二首曲子。师:听森林里来了谁?教师演奏第二首曲子。请大家轻轻的把眼睛闭上感觉又出现了什么动物?(音乐描写了一些温文而雅、美丽、温柔的小动物),表演本段音乐。

四、听作品辨别小动物

柔老师发现大家特别有想象力,还特别喜爱动物,有很多伟大的作曲家也特别的喜爱小动物,他们写了很多描写小动物的曲子,都有什么呀?(出示卡片)我们来听听谁第一个出场拉!

1、放小蜜蜂音乐,贴小蜜蜂的图片谁能模仿小蜜蜂,对了音乐里呀用小提琴的演奏模仿了小蜜蜂抖动翅膀的样子听出来了吗?

2、听小狗音乐。你们听又有谁来了?怎么听出来的?谁能学学小狗的动作?(贴)

3、咱们再请出一个动物,听?是谁呀?很满很慢(贴)。

4、听,辨别狮子。

五、看动物软件

刚才,我们唱的听的特别认真,森林里的动物们真的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了。

六、扮演小动物开动物联欢会老师表演兔子妈妈并担任解说。

动物联欢会就要开始了,森林之望吼叫着走来了,今天就由森林之王主持大会。(放音)小狗第一个就要来表演节目,他迫不及待的手舞足蹈起来了(放音)大森林里乌龟大哥和小兔子商议比赛呢?你看他们来了。(放音)小蜜蜂们来到大森林里准备收集花粉采蜜呢!动物联欢回快要结束了小动物门全体起立站到台前一起联欢,最后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活动反思: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活动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模仿力、表现力。以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聆听,养成细心的习惯,把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对音乐的兴趣,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4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大多数动物以它憨态可掬的模样惹来小朋友的喜爱。对于小朋友来说动物可以是他的家人,可以是他的朋友,动物使他们增进了孩子的情感体验,懂得了爱护动物。

在“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动物图书和动物卡通头饰等。为了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我们针对幼儿感兴趣的东西着手,如近期流行地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深得人心,通过阅读“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书和制作卡通动物头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习活动“各种各样的鱼”更使孩子们感受到了鱼的多种多样的名称,通过观看图书,孩子们对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热带鱼产生了浓厚地兴趣。而美工活动“美丽的热带鱼”就使活动得到很好的延伸,老师将孩子的作品张贴在墙面上大家共同分享各种各样的鱼的美,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使他们喜欢这些动物。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提供棉签和各种颜料,让幼儿尝试制作棉签画“有趣的螃蟹”。这种新颖的绘画方式让幼儿对螃蟹产生了兴趣,有的幼儿带来螃蟹在自然角中供大家观察欣赏。这让小朋友一发不可收拾,除了螃蟹还有带来了金鱼,小蝌蚪等,丰富了班级自然角。每天小朋友都要到自然角观察这些小动物,并带来了各种食物来喂养他们,孩子们沉浸在小动物成长的快乐中。但其中一只螃蟹地死亡却让孩子们体验到忧伤,“老师,螃蟹为什么会死,是我们没有照顾好吗?”

“老师,它是不是冻死了?”“老师,它是不是太孤单了,才死的?”各种各样地问题接踵而来。是啊,就算我们照顾得再周到,但小动物的生命毕竟是脆弱的,夜晚的到来,我们却不可以照顾到。于是,大家通过讨论决定将它们带回家中好好地饲养,并让饲养地小朋友定期带来小动物的照片让大家看,了解动物地成长过程和它们地变化。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激发了孩子对动物的兴趣,许多孩子从原来欺负小动物到懂得爱护小动物,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让孩子们变得更懂事。

幼儿教育活动应成为师幼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引导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实践中获取知识经验,让幼儿进一步成长。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5

随着“市基础教育区域性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的开展,小榄镇深入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精品课建设工作,各间学校在镇教办的统筹安排下都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我们学校处于小榄镇附城片,研究的模块为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个主题:可爱的小动物。附城片这一区域中有7间学校,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在7间学校中的课例中选拔一节课,和其它两个片区的另两节课组合成完整一个教学单元。在这次选拔中,我有幸代表学校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接受任务,继续研讨《可爱的小动物》这一教学主题,把这一节课打造成精品课。

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学校科组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几经修改,历经数次试教,我特别感谢永康的同事们的支持与合作,大家没有因为不是自己代表学校上课而漠不关心,从3月份接到任务到现在拍成录像,前前后后经历了3个多月时间,让我深切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案几经修改,在邓崇进主任、赵万好老师等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本课的教学环节设定为四个: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二、分享经验,动手饲养;三、科普视频,生命神奇;四、保护动物,感情升华。四个教学环节,不多也不少,比较利于把知识渗透得深一些,不致于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不能深入,流于形式。其实,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属于新课的导入环节,用时不多,最后一个环节也属于总结,用时也较少,这样我就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第二、第三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分享经验,动手饲养”属于本书的重点,因为多数孩子们在家里都养了小动物,所以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了《饲养记录表》,在课堂上分享饲养记录也很科学。为了增加学习的乐趣,我在这一个环节中还加了一个小活动:我让几位同学从家里带来小猫、小白兔、小乌龟、小仓鼠、小松鼠、小金鱼、虎皮鹦鹉这几样常见的家庭宠物,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由小主人指导分组饲养小动物,哈哈,小猫和小白兔成了本节课的明星,同学们抢着给他们喂食,同学们在笑声中学到更多饲养小动物的知识。第三个环节“科普视频,生命神奇”,这个环节是为解决本课的难点“动物的种类”而设计,因为孩子们的知识比较有限,搜集资料的能力也较小,所以我采用了两段科普视频,一段是小鸡的出生过程,一段是小狗的出生过程,用真实的录像来区分卵生动物和哺乳动物。

通过这节的备课、上课和学生的反馈,我发觉上好一节思品课真不容易,教师的知识面要很广,因为课堂上随时会有好学又天真的孩子提出的问题,挑战老师的知识储备情况,例如,虽然大多数鱼类都是卵生动物,但有个别同学家里的热带鱼就是胎生的。还有,要把课上得有兴趣并让学生印象深刻,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收集资料、准备课件、制作教具等,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况,以便在教学设计上不重复、不遗漏。

6.《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六

20世纪7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 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毕业从教, 适逢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 从最初关注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到关注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 再到关注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在内的科学素养的教学, 我的教学观在反思中不断地接受洗礼、不断地得以提升。

咀嚼科学课堂中的教学细节, 如何使学生真正作为教学的主体, 通过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下面对自己教过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进行解剖, 并结合其他学校刘程两位教师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同课异构进行比较, 咀嚼着课堂的细节, 反思着自身的科学素养, 痛并快乐着。

【教学片段比较一】

我的课堂设计片段:

水和食用油的感官观察 (出示:水和食用油)

T:谁知道老师手中哪杯是水, 哪杯是油?

S:右边的是油。

T:你是怎么知道的?

S:家里用的油都是黄色的。

T:你用眼睛观察到了颜色不同来判断水和食用油, 除了用眼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你们桌上的水和食用油呢?

S:把筷子放进水和食用油里, 哪个会浮, 哪个会沉?

S:把油倒进水里观察。

刘老师课堂设计片段:

(出示黑色纸袋包装的水袋和油袋)

T:猜测里面装有什么呢?

T:在不打开的情况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S:用眼睛……手……

我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说出用各种感官来观察水和食用油, 学生并没有按照我设想的回答, 原因是我对提问的细节不够重视, 提问目的性不够明确。如果提问时加“感官”两个字可能就不会出现歧义的现象。“T:你用眼睛观察到了颜色不同来判断水和食用油, 除了用眼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你们桌上的水和食用油呢?”

而刘老师的设计, 没有多余的话语, 简短的引导,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自己身上的感官来推测老师手中的两个袋子中的物体, 接着再让学生去观察一杯水和一杯油。这是一种学生真正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反思一】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细节把握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喜欢动手, 对科学实验器材充满着兴奋与好奇。如何引导学生有组织, 有目的地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探究, 还需要老师从细节指导上把握, 培养学生掌握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与习惯。

我的教学设计试图直接引导学生用感官来观察, 例如提问:除了眼睛, 还可以用什么观察?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这样的引导似乎有点生硬。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 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知道了用眼睛、耳朵、手、鼻子来观察水和食用油后在接下来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有目的、有序的利用感官去观察吗?我们发现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只关注了他们感兴趣的方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于是反思我的教学教会了学生什么?最近参加科学课程培训, 收获到这样一句有感触的话:通过孩子自己的活动得到的结论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科学, 它所蕴涵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知识。

刘老师的设计通过直接视觉上的冲击, 简单的一个包装, 就让学生兴味盎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孩子脑子里荡开思维的波纹, 学生就能够利用自身的各种感观进行观察, 继而能模仿着用自己尝试的方法去观察新的事物。

完美的课堂细节把握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语言的启迪, 因势利导, 进而水到渠成。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可惜的是我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去抓住学生有价值的回答与发现, 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更多地关注了自己的教学流程能否及时完成。教学流程后面各部分有并列关系, 并不用完全按照流程进行, 如果我能按学生的发现、回答抓住关键的闪光点, 安排教学版块, 便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应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学生在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特点时, 提出了水和食用油的轻重问题, 如果此时能直接抓住学生的发现, 进而研究轻重问题, 对学生来说也会有成就感, 更是自然的过渡。课堂教学应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结合体。实现“预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而出现“生成”才是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也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

【反思二】科学探究活动价值的细节把握

科学课活动内容比较多, 而一节课的时间却很有限, 需要教师具备处理教材的能力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式的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为了使探究活动更有成效, 我们科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于是我在反思后, 对“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液滴”的观察活动环节进行了改进和确定。

需要材料:报纸、玻璃片、蜡光纸。玻璃片和蜡光纸两者的实验现象有相似性, 选择其一。报纸与玻璃片上的液滴实验选择其中一个重点, 讲述实验方法。

以下是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我们来做两个小实验:

(1) 将两种液滴分别滴到玻璃上看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一样?

温馨提示 (操作方法) ……

(2) 将两种液滴分别滴到报纸上比较他们扩散的速度快慢。

在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开始阶段, 作为教师就应开始训练学生, 为开展探究活动作准备。这样, 学生在提问、观察、倾听、交际交流以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大为增强。有了实验操作上的必要指导, 在报纸上对液滴观察, 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我想这是很好的方式。探究的本质, 在于课堂内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 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

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因此, 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教育载体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质疑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中心环节, 我们科学教师应善于在课堂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以此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观察者和善于提问的人。当然, 在真正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 许多的科学活动技能是要综合运用的, 才能真正体现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 却有举轻若重的功能和作用, 就像一面放大镜, 一面多棱镜能够以小见大的折射出教师的道德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精彩的细节能够营造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能够诱发和创造教学现场的高潮, 能够提升教学品位。精彩的教学细节会给我们带来意外和惊喜, 会使我们感到教学的意味深长和回味无穷。

珍视教学细节, 在师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抓住教育时机, 可以是对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深入挖掘, 寓教育于无痕, 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 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 有效触动学生心灵, 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

作为一个小学科学老师, 应当具备一份咀嚼课堂细节的心情与能力。细节是一种习惯, 是一种积累, 是一种智慧。注意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细节, 才能做到为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 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

7.《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七

田纳西大学心理学院和生态学院教授戈登·伯格哈特(Gordon Burghardt)定义了“玩耍”的方式,这使得我们可以确定那些之前认为无法玩耍的物种,如黄蜂、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等。

“玩耍是在特定背景下不完全是功能性的反复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或者人类在休闲或者压力较小的环境里自发产生的。”伯格哈特说道。伯格哈特和他的同事心理学研究助理教授弗拉基米尔·迪内兹(Vladimir Dinets)以及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索尼娅国家动物园詹姆斯·摩菲(James Murphy)首次记载了丽鱼(cichlid fish)物种玩耍物体。丽鱼具有上百个物种,包括罗非鱼,但研究的这个物种的行为似乎非常独特。

研究小组在两年的时间内研究并拍摄了三个单独的雄性鱼类。他们发现这些鱼反复地撞击底部的温度计。食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水族馆里其他鱼类的存在,或者临近水族馆里的鱼类存在,对这种行为都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攻击温度计的行为满足了伯格哈特对玩耍的标准。

“这种快速的回击似乎是维持这种行为的原始刺激因素。”伯格哈特说道,“我们曾观察到章鱼和球进行的相似行为,它们会将球拖至水底然后看着它们浮上水面。这种反应特征常见于为儿童或者宠物伴侣设计的玩具。”

据伯格哈特表示,通过更精确的定义玩耍并在整个动物世界里观察这种行为,人类或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他的研究论证了玩耍是如何根植于物种生物学的,包括大脑。玩耍和很多动物心理学一样,如情绪、动机、感知和智力,都是它们进化历史的一部分,而非随机、无意义的行为。

“玩耍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使得生活更有意义。”伯格哈特说道。伯格哈特的新书《动物玩耍的起源—测试极限》总结了很多他的发现。

8.动物儿歌的教学反思 篇八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平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9.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篇九

1、巧妙设计导言,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设计一个比较艺术的、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导入,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通过视频来导入新课,再配上激情盎然的导言,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探索新知识的亢奋中,达到了导言激趣课堂“活”的目的。

2、学生动手实践,营造和谐气氛

这节课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学生通过肩关节的外展、内旋、前绕环、后绕环动作来体会;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学生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观察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来理解。使生物课堂真正的有“生命”,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表象看实质,不仅使思维活跃,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3、小组探究合作,加深知识理解应用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精心设计导学提纲,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划分11个小组,指明小组长,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使每人都充分地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老师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对于那些讨论有困难的组适时予以点拨,及时引导,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发现了以下不足:

1、字学生认识的不好,尤其是桡、踝、跗、跖等字基本不认识,不会写。需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10.《小动物过冬》写字教学的设计 篇十

1.低年级段的学生练习书法时,指力、腕力均很欠缺。

2.低年级的学生耐心有限,容易坐不住。

3.低年级段的学生审美能力有限,需要引导。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小动物过冬》写字教学。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提高书写技能。

2.学习和掌握 “上小下大”的字的书写规则和方法,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上小下大”的字书写规则和方法,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难点:理解中宫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作业,激发习字兴趣

同学们,汉字在外国人眼中它像一幅醉人的画,还像一支优美的舞蹈。它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字,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工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字,应该把汉字写正确、写美观。

1.让我们欣赏上次作业中的优秀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宣布他们的名字,为他们鼓掌。

2.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练习,每个小朋友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二、揭示学习内容,指导读帖

1.小动物们听说我们二(4)班小朋友很能干,也来考考大家。谁能大声、正确地读一读这些字?

(PPT1出示:物、刮、商、量、明、暖、接、钻、第、哥。)

2.请你根据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给它们排排队:(PPT2出示:)

左右结构的字:物 暖 接 钻 刮

上下结构的字:商 量 哥 第

指名上黑板操作。

3.这节课我们重点学写这几个上下结构的字(出示这几个字商 、 量 、哥 、 第)。

这几个字在结构比例上有什么特点?(课件色块对比出现)学生观察得出:这几个字都是上小下大。

4.怎样才能把上小下大的字写漂亮呢?(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学会自己“读帖”,从而实现自主练字的目的。)

5.咱们从“商”字入手(PPT3出示:商)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先让学生说一下。(PPT4出示:首横长,形饱满,“口”不落地中宫紧。)

三、示范写“商”生练习

1.理解:首横长,形饱满,“口”不落地中宫紧。中国汉字是方块字,在一个正方形内,等距离横竖各画两条线,所形成的图案叫九宫格,(PPT5出示:九宫格图形)中间那一格叫中宫。(PPT6中宫闪烁)在米字格中指米字格的四条交叉线的交叉位置。写字时所有的笔画均须有序地凝聚在字的中即九宫格的中宫,这在书法艺术中称为“中宫收紧”。咱们看看“商”的中宫。(PPT7商的中宫色块显示。)

2.理解:形饱满。老师这儿有两个商字,(PPT8出示:两个商)哪一个写得饱满?之后,再出示精神饱满、果实饱满的对比图,使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饱满”。右边的竖钩比左边竖长。(PPT9出示:对比横线闪烁。)

3.示范写“商”字。点在竖中线,首横要长,第二点和短撇分别在竖中线两边。下面的同字框上下等宽,里面的丿和点就像口上的胡子。“口”要小紧贴着胡子,往上写,这就叫口不落地。

4.同学们,练字前,首先让我们按《坐姿十二字》做好准备 。坐姿十二字 :头正身直, 臂开足安,心静气缓。

5.过渡:同学们坐得很有精神,这是写好字的前提。请同学们拿起笔描红、仿影,一边描,一边看“商”在田字格的位置。描好之后,临写一个。(学生练习写商,教师提醒姿势不正确的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找出写得较好的同学以展示其作业。)

6.展示优秀作业,学生根据“首横长,形饱满,“口”不落地中宫紧。”的标准进行点评。

四、拓展练习

1.刚才,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坐姿比较端正。我们再来看“量”(PPT10)。

(1)仔细观察,“量”怎样写才好看?

(2)指名说一说,师生共同小结:上面的“日”和下面的“里”边竖要内收,日要写得扁一些,“里”的竖在竖中线横画之间距离匀称,中间的横要长。

(3)刚才写商字时有些同学执笔姿势不正确,咱们来复习《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谁来做小老师来指导大家写这个字。(请一位同学来范写。)

(4)书写要求:字迹干净、结构正确,比例合理,笔画到位。请大家描红、仿影,再临写两个。(展评)。

2.学生练写:哥、第(PPT11)。

(1)配乐,学生练写。

(2)都写完了,请同桌两人互评,给对方写得好的字画圈圈,写的不好的提出改进意见。

(3)展示进步较大的同学习字册和写得很漂亮的同学的字,把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3.学生说一说在学过的字中还有哪些上小下大的字?根据说出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4.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5.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五、小结

11.学会反思,快乐成长 篇十一

一、知识储备的反思, 幸福因子的营造

菲拉维尔提出, 反思就是元认知。元认知是一种反省思维。元认知的对象是个体自身的认知活动系统。学生的学习反思是以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做出的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参与者自我觉察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波斯纳采用一个数学公式, 即:成长=经验+反思。在他看来,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能恰当地评价自我;让学生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 取得进步。由此, 我们要让孩子们理解反思的重要性。并在引导他们学会反思之前先对自己知识储备的反思, 为自己的学习设定目标, 为自己的反思营造幸福因子。

认知活动是学生自身的高级心理活动, 对这个活动进行认知调控, 无疑是在主体内进行的。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如何认识自己, 如何认识自己所进行的活动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所以, 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 为自己制订学习目标, 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调控。如对于每个孩子, 我们要求他们了解知识储备后, 为自己定下能和哪几个同学比赛, 包括发言、表现、学习效果。对于知识储备丰富、学习能力强的孩子, 要为自己制订: (1) 在新知探索中, 要能自己主动获取, 我要争取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2) 我作业的准确率达95%;而对于知识储备较差的孩子, 引导他们定下:我今天要学会新的基础知识, 我要争取发言3次, 老师同学对我有一到三次好的评价, 我要与差不多的同学比赛。这样使学生在反思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后, 定下目标, 朝着所定的目标努力, 也为一个阶段的学习反思播种快乐因子。

二、新知探究的反思, 体验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 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同时提出, 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 并改进学习方法。”可见, 反思是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知识、改进学习方法的一项重要的思维过程。

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自己反思。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 把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地、积极地对其实施监视、控制和调剂。并逐步使这种反思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 从中体验和认识有关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的“求比一个数多 (少) 几分之几”:车展, 第一天成交量:65辆, 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1/5, 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我让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策略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找关键句, 画图表示题意。当学生画出各种图来表示时, 引导学生反思:根据关键句:“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1/5”所画的线段图如下:

说一说为什么第二天要多画出一小段, 而这一小段又表示什么?从而使学生理解, 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1/5, 是以第一天为单位“1”,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1/5, 所以把第一天的成交量平均分成5份, 第二天要多画出其中的一份。当学生理解题意后, 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讨论交流, 这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体验幸福的一个很好的过程。因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需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题策略, 另一方面还要努力理解他人的解题策略, 并不断回顾和反思自己与他人在解题策略上的正确与错误、相同与不同, 对正确的给出证据和阐述理由, 对错误的要找出错误的原因。对正确但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 需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特点, 优化解题策略, 等等。这样, 孩子们在多策略的方法下个性张扬, 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又在同学的互助互学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如孩子们在问题解决后呈现策略的多样性:

生1:65+65×1/5我先求第二天增加了多少辆, 再把第一天的成交量加上增加的成交量, 就是第二天的成交量。

生2:65× (1+1/5) 先求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 再求第二天成交量。

生3:65÷5×6把第一天的成交量平均分成5份, 第二天的成交量有这样的6份。

生4:65×6/5与上一个同学的方法一样。

生5:65÷5/6把第二天看做单位“1”, 那么第一天的成交量是第二天的6/5, 5/6X=65, 或者65÷5/6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这样, 个性张扬的孩子们在多策略的解决中思维火花不断碰撞, 学习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 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想法, 从而进一步优化解题策略, 并从中认识、总结出等量关系。在认识等量关系后, 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 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目标达成的反思, 收获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反思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让每个孩子体验自己学有所成, 让其在反思中体验幸福,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们觉得巩固练习阶段的练习设计尤为重要, 孩子们在练习中能检测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 了解自己是否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维是否开拓, 是否达到一定的灵活性。由此, 可做到以下几点, 并让学生明确每个练习的层次性、目的性。 (1) 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 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感觉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 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3) 变式练习, 思维拓展。鼓励攻克数学疑难问题, 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每个层次的练习, 都要留下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对于学习能力较一般的孩子, 让他们反思基础知识的作业情况, 让他们反思最基础的解题策略, 反思自己是否已达成目标, 是否还超越前一次的学习。在反思中如果达成目标, 老师同学包括反思者本人要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你能行, 你越来越出色了”“我能行, 我幸福, 我今天学有所成, 我会越来越出色的!”这样每次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 不断进步, 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学习中等水平的同学, 则让他们向优秀的同学看齐, 进行反思时想一想:“我基础题都做对了吗?我都会理解吗?综合运用知识题里, 我能解决几道题, 思维拓展题我会吗?我比以往进步了多少?”这样引导孩子在反思中体验成功幸福, 并从中找到不足, 不断制订更高的努力目标。而对于优秀的孩子, 引导他们反思中想:“前面基础与综合题目是否全做对?哪些题目有多种解法?思维拓展题, 我会吗?我有几种解法?我是否能比其他同学更快想出来?”这样让孩子在反思中, 在你追我赶的竞争状态下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全课回顾再反思, 体验幸福求上进

反思是人们对客体认识操作的内化过程, 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反思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自我反省, 是学生自我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总结时, 我们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并在反思中体验学习收获的幸福。同时从自身的不足与同伴的闪光点中制订自己的下一个努力目标, 不断追求上进, 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课堂总结时, 由学生反思本节课我幸福体验是:“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我知道自己的知识缺漏在哪些方面?我的课堂表现怎样?今天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是什么?”这样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幸福观, 增强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分析不足原因:我今天什么知识点没掌握好, 原因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没有梳理清楚?还是本课知识的学习缺漏, 或是以前的学习不够扎实?从而定下改进的目标:如何补救?利用什么时间补救?自己能够完成, 还是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再次定下下阶段的努力目标:再下阶段, 我将要达到怎样的一个学习层次?这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综合自我评价, 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12.《小动物过冬》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知识教学方面

1、班级孩子从开始的读词语就有点唱读现象,由于我平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导致没能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2、教学“春暖花开”时由于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在一年级学过这个词语,就没有对词语的意思展开太多解释,应该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幻灯片加以解释,使孩子们能更深入的理解这个词语,这样才能为朗读教学做好铺垫。

3、在教学“商量”这个词时,请两个孩子起来读,第一个读的并不是很准确,但我没有及时范读,而是直接带读;并且在范写这两个字时,自己写的不够规范,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以后要多加锻炼自己的基本功;在设置“商量”这个词的解释时,我只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而没有给学生联系实际的机会,这一点可能是和张主任交流时我理解错了,在前面的设计中本来是有这个环节的。

3、“吃得饱饱的”“得”字也打错了。

二、教学环节方面

1、整体上,准备的太仓促不够充分,加上第一次上公开课有一些紧张,教学过程中一直在看自己的稿子。

2、评价语言不准确,不能清晰准确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回答的不足,从而给其他同学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3、语言使用不规范,本来想说“我们要做一个会关心朋友的人”说成了“我们要做一个会关心朋友的好朋友”。

4、板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挡住了黑板。

5、本节课还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没有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

6、这是一篇充满趣味的课文,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激情还不够,没能感染学生,把他们更好地带进充满趣味的童话世界。

7、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想把自己教学设计完整的呈现出来,导致一直在赶进度,没有照顾到班级孩子的学习和接受情况,不能够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教学。

13.《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十三

在本节教学中,存在几方面的不足有待改进:

1、精美图片太多,实物教具太少。图片虽然可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冲击,亦可弥补教材编篇幅的局限,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作用。但图片与实物教具相比,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实物教具是立体的,灵动的,可触摸的,真实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以实物教学为主,图片或视频为辅。不可本末倒置,不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

2、重理论而轻实验。本节课的知识点可谓是面面俱到,无一遗漏。但反观实验部分,却是轻描淡写。实验是探究知识形成或理论实质的最有效手段,但很多时候,老师习惯于“模拟实验”以代替学生实验。例如课本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就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一有助于挖掘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如果课堂上由于时间和器材的限制,就可做为课后实验。可叫有条件的同学用DV录下来,在课堂演示讲解,亦可达到较好效果。

14.《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十四

——叶澜

精彩的预设使课堂更有生命活力, 动态的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和挑战。长久以来笔者都在思考: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如何相融共济?如何让精彩预设和动态生成在英语课堂中激情相舞?笔者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实践着。下面以笔者送教下乡的一堂课 (教学内容———PEP Book 3 My Friends A Let’s learn) 和大家一起分享笔者的体会。

[片段1]

T:Hello, 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Today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You can call me Miss Xiao.And I want to play a game with you.If I say“Simon says...”you do.If I don’t say“Simon says”, you do nothing.OK?

Ss:OK! (学生一听要玩游戏, 都很开心, 个个眉开眼笑的。)

T:If you are wrong, you must sit down!Let’s have a look, who is the winner!

(这时, 学生既兴奋, 又紧张, 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T:Now let’s begin.Simon says close your mouth!/Simon says put up your hands!/Touch your nose...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 笔者不断地加快速度, 有不少学生相继因为做错而被罚坐下去。可以看到, 学生都很仔细地听着, 认真地做着。那些站着的同学是满脸的自豪, 而那些做错的同学则是满脸羡慕, 满脸懊悔!)

[惊喜一]

这时, 笔者发现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Miss Xiao, let me try.Let me say.

(笔者高兴地发现不仅学生们都在认真参与着活动, 还有许多学生甚至想做little teacher, 秀一秀他们自己的指令。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个锻炼展示孩子英语语言的机会, 笔者应该将这个舞台让出来, 让他们真正做到主体参与。)

S1:Make your arms long!/Simon says make yourself short!...

S2:Simon says make your eye big!/Touch your face!/Simon says touch your head!...

S3:Sweep the floor!/Take out your pencil!...

(就这样, 笔者很自然地跟这些初次见面的四年级学生打成了一片。从他们紧张、惊喜和自豪的眼神中, 笔者已经得到了鼓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启示一]和谐氛围, 有效“滋养”课堂生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师生民主平等的氛围下, 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中的轻松和愉悦;自由、信任、鼓励能使学生情绪高涨, 思维活跃, 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关爱、尊重带给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认真的思考……这些都有效地“滋养”着课堂生成。笔者的这堂课就是在这种和谐氛围下轻轻松松地开始了, 学生觉得其乐无穷。作为教师, 笔者达到了教学目的, 不仅很好地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还复习了前面两个单元的let’s do以及身体的一些部位, 这是这堂课教学所必需的。而对学生来说, 这个游戏是一个挑战, 必须对所学的语言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能为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重要机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后的winner, 都希望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但想“站”到最后却困难重重, 正是这些困难, 给了学生挑战的欲望, 也给了学生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片段2]

学习了生词之后, 笔者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 能够真正将词用于句, 相互交流对话, 并且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 想想以前学过的词、句, 能联系着一起说一说吗?

T:I have a strong body.How about you?

S1:I have a thin body, but my father has a strong body too.

T:Who has long hair in your class?

S2:Oh, look, Lin Li has long hair.

T:Now, please think a while and say some sentences with the new words.

(学生没想到, 除了要会读单词, 会读书本上的句子, 还要自己说一说。说什么呢?尽管以前没这样做过, 但是看过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对话后, 他们还是努力地开动起脑筋, 仔细地在思考。笔者也在一旁静静地等待, 很快就有孩子举手了。)

[惊喜二]

S3:I’m thin, but my friend is strong.

S4:Look at me.I’m thin.

S5:Zoom has big eyes.

S6:Bai Ling has long hair.

S7:This is Chen Jie.She is quiet.

……

(一个个的英文句子被学生们成功地表达出来, 连他们都诧异原来自己可以说这么多。)

[启示二]耐心等待, 有效“酝酿”课堂生成。

等待是一种耐心, 更是一种艺术。教师要能等待, 要善于等待, 就要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 进行酝酿, 让他们在已有的旧知中找到新的生长点, 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课堂生成自然就产生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已不是把学生当成容器进行灌输式的传授, 而是师生、生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学习过程。在对话中, 学生的见解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提升。同时, 小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动态, 它因为你的点拨到位而欢快跳跃。在对教材妥善转化、正确示范指点下, 教师能再给学生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 语言就能在改造中重生。于是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引导, 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 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如让学生们将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quiet, friends这些生词融词于句, 既操练巩固了新词, 又能生成出更多的语句。笔者在做出正确示范后, 把时间留给了学生, 让他们自己思考这堂课上所学的单词能用在什么句子中, 自己该怎样正确运用。这样输出的语言知识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而不是机械复读。在思考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以旧带新, 进行知识迁移, 建构属于自己的语言学习策略。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产生更多的知识火花, 带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片段3]

一切都进行得那么自然而又井然有序。这课时所需掌握的单词是描述人物特征的几个单词, 很接近学生的生活, 而且刚才学生们已经能说出很多描述性语言了。于是在practice部分笔者设计了guessing这一活动。

T:OK, listen carefully!I have a good friend.She is tall and thin.She has long hair, big eyes and mouth.She likes music.Guess, who’s she?

S1:Wang Li? (班里一个同学的名字)

T:Sorry.

S2:Yang Ke? (另一个学生的名字)

T:No.

……

(学生喃喃地重复着笔者的话, 但都猜不到笔者说的是谁。)

T:Give you some hint.She is a teacher.

Ss:Miss Yu.

(学生恍然大悟般齐声回答。)

T:Yes, she is your English teacher.You are all very clever!

(这个答案令很多学生惊喜之余更加兴致盎然。)

[惊喜三]

Ss:We have friends too, Miss Xiao.Do you know?let me show you!

(下面一大帮同学争先恐后地举着手, 并大声说道“Let me try!”, 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S1:My best friend is short and thin.She has long black hair and big eyes.She has a small mouth.She likes music and Chinese.

(这是一个英语很好的女同学, 她描述得很准确, 而且把后面两课时的内容也加进去, 笔者翻译了最后的一个句子并表扬了她“You are wonderful!”)

(笔者请了一个同学来猜, 结果一次就猜中了。)

S2:My best friend TS strong.He has short hair.He have small nose.He has a big mouth.

(这个男同学描述时出现了一些语法错误, 笔者及时给予纠正, 最后微笑地表扬了他“You are brave!Good!”那学生没有想到他这么多错误也会得到老师这样的表扬, 使劲地点头, 坐下后脸上还笑眯眯的。)

(由于他描述得不是很详细, 所以请了三个同学才猜到他的best friend。)

(此时, 下面同学的手举得更高, “Let me try”的呼喊声也此起彼伏!上来的同学描述得一个比一个详细、精确, 坐在下面的同学也猜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启示三]赏识评价, 有效“助推”课堂生成。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和不同个性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 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 有助于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 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 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 变无视自我为认识自我,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有效“助推”课堂生成。在这种情境下, 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 如此一来, 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试想一下,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描述不理不睬, 一声冷冰冰的“No, sit down!”就了事, 学生还有勇气上讲台吗?宽容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幼小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 被这样表扬过的学生就会再次举手, 一次小小的鼓励也许就此改变了他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那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 一个会心的点头, 一句“You are great!”“You are brave!”都给了学生一份自信和欣喜, 然而这时教师只带给学生一缕春风, 而学生却给了老师一个明媚的春天。

短暂的一堂课结束了, 但留下的思考是绵长的。从学生依依不舍的眼神和心满意足的神情中, 笔者知道这堂课成功了——动态生成, 因预设而更精彩!

[反思]教师的精彩预设与学生的快乐生成

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是不要预设, 恰恰相反, 课堂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是依赖于教师精心的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奠基石”, 而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超越。预设情境, 能触动学生已有的经验,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堂的精彩是可以预约的。在这节课中正是由于笔者课前对教材的整体而深入把握, 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详尽了解, 才能为课堂教学预设了这些“创生”的前提, 才会“共生”出教师、学生、教材融会贯通的“语境场”。

上一篇: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分析下一篇:母亲节给母亲的暖心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