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2024-07-05

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精选8篇)

1.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一

2018年全市林业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XX年林业工作,谋划部署XX年林业工作。会议表彰了XX年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和个人,对严江涛等人作出了处分决定,下发了XX年的绩效考核文件,递交了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工作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责任状。森林防火责任状将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递交。按照局党组研究的意见,做工作报告。

一、XX年的工作回顾XX年,是全局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努力拚博的一年,是埋头苦干、成绩斐然的一年。绿化四年行动被评为娄底先进县市,排名 支委员会和局机关四个支部。探索党建工作‚清单‛工作法。为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我局推行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构建了权责明晰、推进有序、考评科学的责任链条,认真落实了‚建立清单、落实清单、考评清单‛三个环节工作,把每一项工作进行了科学分解,任务落实到了人头,确保我局党建工作抓实、抓牢。干部职工积极作为。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干部职工的确是蛮拚的,自觉加班成为了常态,年初森林防火大家加班加点。绿办在绿化行动和古树名木普查中加班。营林迎国检搞了54天,人事股在党建活动中加班,资料做了一柜子。下半年森防站为防治松材线虫病,三个月不停歇。年底计财股不分白天黑夜搞经费。森林公安局放弃了春节、五一、十一假期。办公室为了写材料经常通霄达旦。林调队随喊随到,正月初二就开始上山。资源站退耕办的足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二是统筹城乡绿化,实现了青山绿景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x亩,其中长防林工程造林x亩、退耕还林x亩、一般面上造林x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万亩、中幼龄林抚育面积3万亩、低效林改造1.8万亩,造林任务完成率和质量合格率均为x%;完成义务植树x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x%;森林蓄积量比上年增长x%,达到x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比上年增长0.03%,达到x%;林业投入和产业总产值分别增长x%和x%。绿化四年行动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通道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杨白公路17.7公里、二广高速xx段67公里、华雷线(虎溪至宁乡界)13公里的绿化,同时完成长韶娄高速xx段(含二广高速龙塘互通到石马山互通)以及华雷线(大塘至虎溪)的补植提质任务。联村建绿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在x个村开展了联村建绿活动,共筹措建绿资金x万元,完成荒山绿化3193亩,乡村道路绿化x公里,绿化河道x公里,房前屋后栽植绿化大苗 x万株。秀美村庄建设。完成了六亩塘镇峦峰村、桥头河镇花枝村等x个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任务,加上前两年完成的x个村,圆满完成了省林业厅下达的秀美村庄建设任务。植被修复工程。全市完成裸露山地绿化面积x亩,湿地多样性恢复面积x亩,封山育林面积x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x亩,生态公益林保护面积x万亩,矿山植被修复面积x亩。义务植树活动。今年2月5日、2月14日,市委书记谢学龙,副书记、市长宋建明相继率领市级领导和相关部门2次在涟水风光带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序幕。据统计,全市新建义务植树基地52处,面积x亩,完成义务植树x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x%。城镇绿化工作。重点抓好了沿河风光带南岸、涟商文化主题公园、S210绕城线等公共绿地建设及xx市富厚名邸、涟水名城三期等新建小区的绿化规划审批和绿化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小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高效林业发展。全市完成人工造林x万亩中,完成长防林造林x万亩、退耕还林造林x万亩、一般面上造林x万亩、低效林改造1.8万亩。古树名木普查。这一次普查,摸清了家底,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很出色。三是加强资源管理,确保了生态安全

1、开展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制定了《xx市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划定省级以上公益林 50611公顷及G207、S210、二广高速、沪昆高铁、娄怀高速、湘黔铁路、长韶娄高速、G354两旁 批准征占用林地96.892公顷,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1489万元。所有征占用林地评估报告都按要求由业主单位聘请乙级以上的林业调查设计队编制,评估规范,结果真实可靠。材料审查严格,每宗林地报送的材料合法、真实、齐全,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3、切实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是一项全新、紧迫又极其重要的工作。我局通过与省林业厅、省林勘院、市环保局等多方联系,组织协调各乡镇、办事处、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湄峰湖湿地公园,从实际出发,配合市环保局,圆满完成了我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四是开展专项整治,推进了依法治林去年,我们认真开展了四个专项行动:开展了‚纠‘四风’、治陋习‛专项行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打击非法采矿毁坏林地专项整治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市森林公安局、林政资源站、纪检监察部门、野保股发挥了尖刀作用,市森林公安局善于执法、顶住压力、敢于亮剑,主导作用发挥明显,提升了林业地位。办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15起,其中刑事案件4起,已查处4起,对4名违法犯罪嫌疑人采取刑拘等强制措施,移送起诉2人;林业行政案件11起,已处理8起。收回林地30余亩,收缴、放生野生动物30余只,收缴作案工具6件、木材12立方米,罚款88万元。通过严厉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从根本上扭转了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被动局面,从而有效地遏制了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林区的和谐稳定。五是培育重点企业,壮大了林业产业龙塘镇双河、迪华、石路等村建成连片x亩的用材林基地,荷塘镇建胜村建成x亩经果林基地,七星街镇园艺场建成x亩的玳玳酸橙基地,在桥头河、金石等乡镇建成x亩的油茶林基地。涉林专业合作社及合作组织x个,经营面积达 x万亩。全市发展林下经济的集体林地面积x万亩,从事林下经济的有x户,创林下经济总产值x万元。申报了硕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x亩林下种植黄精项目、新贵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亩黄连木林下牡丹省级扶持项目。推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带动林农致富。同时,以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湄江风景区为载体,着力打造森林康养产业。出台了《xx市落实鼓励工商资本转型投资林业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林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积极开展银企对接,解决融资难题。全市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730万元。六是创新管理机制,狠抓了森林防火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对XX年森林防火工作做到早发动,早部署,早安排,下发森林防火工作的文件20余个。林业局机关干部分组包干,实行‚包宣传、包值班、包巡逻、包排查、包打击‛五包责任制。二是宣传发动到位。上半年针对春节和清明节期间上坟祭祖习俗性违法用火猛增的严峻局势,电视台每天黄金时间滚动播出森林防火宣传、警示标语20余天;与农户签订‚村民森林防火承诺书‛40万份;在各高速xx段境内六个出入口收费站放置‚春节回乡祭祖,严防森林火灾‛警示牌12块,委托各高速公路收费站发放‚防范森林火灾,保护绿色家园‛宣传单x份。下半年,在进入防火期前,积极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全市各乡镇在国、省、县道沿线新建、更新森林防火宣传牌x余块,悬挂横幅x余条,书写标语x余条。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防火知识课x节,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文具盒x个、森林防火农家历x份,环保手提袋x个,厨用围裙x条,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重新针对各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录制的不同时期段的录音制品,发放到各乡镇办事处,反复播放宣传,收效良好。三是火源管理 到位。为使森林防火工作更直接、更有效,我市加大了野外火源管理,努力从源头上截断火患。由护林人员在各自辖区进行防火巡逻巡查,重点地段严看死守,最大限度地杜绝违规野外用火情况的发生;加强对特殊人员和坟山等重点地段的管理,对特殊人群和重点地段分别进行登记造册,落实监管责任;加大对各地的调度督查,做到了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四是应急处置到位。为科学、高效地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确保生态及森林资源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市、乡领导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的过程靠前指挥,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力量扑救。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应急处理能力,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市总工会组织市林业局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森林防火野外拉练和实战演练。在防火期间,督促各级加强值班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巡山力度,对重点林区、重点造林地块由专人进行巡查,严防死守,及时排查火险隐患。XX年春节期间的森林防火,在天气持续高温晴朗的情况下,我们又打了一个漂亮仗,实现了‚零热点、零火灾、零伤亡‛ 的目标。这一次让全社会看到了林业工作者的力量!可以说组织之严密、宣传之强大、责任之落实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林业工作者用赤诚的忠心守护着祥和的万家灯火。市委书记谢学龙发来短信:向林业工作者致敬!市长宋建明在正月初十的市委工作会议上当着1000多干部和全市村支部书记说:今年春节期间的森林防火抓得最好!湖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在通报中也对我市的作法予以充分的肯定。今年上半年的森林防火,已召开了专门会议,还将以市政府名义作出安排,这是林业部门一项经常性工作,大家都是里手,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抓紧抓好。七是立足林业特色,助推了精准扶贫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向荷塘镇罗家桥村、金石的双田村派注了两名优秀的干部担任 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帮扶一个贫困户,通过2至3年时间,让全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特别是引导罗家桥村成立了xx市长大岭专业合作社,依法流转该村荒山、荒地x亩,进行集约经营,建设经果林基地。贫困户按入股金额占总投入金额的比例进行分红。目前,合作社已发展黄金黄园犁x亩、水蜜桃x亩、红毛桃x亩、中秋脆酥枣x亩、春季桔柚x亩、柚子200亩、杨梅100亩。目前建胜村已有80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了入股合同,其中扶贫户35户。XX年部分经果林可以试产,2018年将大量投产。八是防范有害生物,保障了绿色发展过去,我们说要防范松材线虫病的侵入,可是却偏偏发生了。在石马山、蓝办、枫坪等乡镇的个别村发生了。既然来了,就没有什么可怕。一场精心组织的消灭线虫病的战役悄然打响。我们迅速召开全市性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发出了通告和公开信。在春节前,已砍伐、烧毁、树兜处理x余株,元月4日,省林业站厅唐苗生副厅长、省森防总站刘跃进站长到现场检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到过现场的人就知道,打赢这场战役不容易。一棵松树胸径平均达到30,大的超过50,高达到20至30米,有些在悬崖峭壁上,有些在高压线之间,连吊车也不好摆放,砍下来以后要就地一筒一筒烧毁,连枝头都不能放过。守着烧,一守就是一个通霄。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讲这个过程,是因为石马山、蓝办、枫坪、杨市四个林业站表现得太出色了,令人感动。请石马山、蓝办、枫坪三个乡镇发扬成绩,确保在三月底之前全部消灭感染松木,其他乡镇要认真普查,一经发现要立即报告。九是加大投入力度,添彩了乡站建设乡镇林业站的建设,是我每年要讲的话题。因为,那是我们的阵地。可喜的是,年年有长足的进步,一年一个台阶,14年我们支持了伏口、桥头河,15年支持了水洞底,16年支持了安平、龙塘,17年支持谁?杨市、枫坪正在搞站房建设。到目前,站房条件差的已经不多了。支持乡站,在这里我还要宣布一项重要改革,经局党组研究,沿用了几十年的乡镇林业站收费任务予以取消。但是,取消任务不等于不收费,符合政策的可以依法依规收取,且必须入帐,基本上返回用于弥补业务经费的不足。十是传承林业文化,丰富了干部生活去年,我们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同新化林业局、xx二中进行了友谊比赛,乒乓球参加了市里文明杯比赛,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今年,在条件成熟时,可以组建羽毛球队以及干部职工有要求的其他兴趣队伍。林业宣传在全省首出一指,可圈可点。局工会被娄底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机关食堂得到了全体员工的爱护和支持,蒸蒸日上。以上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局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汇聚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是:历害了,我们的XX年,历害了,我们的林家铺子!

二、XX年的工作思路XX年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绿色化为总方向,以省 经召开,从中可以看到一个重要信息:农业农村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需求转变。我们林业人将站在新的高度,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主要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的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请大家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这实际上是XX年中央对农业农村的工作重点。要打造绿色新亮点1.出色完成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在杨市镇金盆村的试点项目。该项目是省委省政府治理湘江流域的‚一号工程‛,还湿面积为300亩,覆盖栖河河段4公里。打造成景观美化、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区。

2.开展联村建绿,打造景区景观。选择湄江风景区一至二个景点,高标准建成绿色立体景观,将‚植树造林‛向‚植树造景‛推进。

3.高标准建好‚森林火灾高风险综合治理项目‛。建立起全市林火监测系统,建立起龙山3座瞭望塔,森林防火装备上一个新台阶。

4.出台全市油茶林发展实施方案。在金石、六亩塘镇新建成2个连片x亩的油茶林基地。

5.完成天然商品林商业性停伐补助试点项目。启动龙山森林碳汇作业设计。完成石漠化监测工作。开展全市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这几项工作还将召开专门会议,培训好技术骨干。

6.完成x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打造x亩长防林基地。建成安邵高速伏口段绿色通道,完成杨白公路补植补造。7.建成宇城蓝莓林业特色产业园。8.打造桥头河农业产业园绿色景观。

9.申报成功伏口国家级石漠公园项目。

10.争取申报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森林康养基地。要促进产业 新发展林业产业包括林下经济,一直是我们的短板。现存的问题,一是典型没有发掘出来,玳玳酸橙怎么样?发掘出来全国都是典型,有基地、有加工,大投入、高科技,这样一个企业连省林业龙头企业都不是。博盛生态怎么样?园林生态投入两个多亿,全省少见,问题是我们参与不够,宣传不够,反而农业部门做足了文章。二是发展引导不够,最近,一个很有实力的老板要到杨市砖湾投资建设竹木加工厂,这样一个纯林业的项目,竞然是农业部门提出来的,我感到厚颜。局班子成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林业产业发展摆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分管领导,头脑里一定要有笔帐,底子要清,善于总结,千方百计壮大林业产业。宇诚蓝莓产业园最近被批准为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园,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要把宇城打造成大龙山旅游的乡村旅游亮点,我局要立即行动,尽快实施。要探索管理新模式管理是一门科学。好的管理模式能规范和促进工作。乡镇林业站沿用了几十年的经费管理模式,在去年改成了县级报帐制,使之更加规范可控。新的一年,我们要探索研究许多新模式,比如油茶林的发展,在XX年出台了实施意见,近10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必要出台一个实施方案来推动新一轮的油茶林发展,这就要我们思考,到底每年要有多大规模?补助多少为宜?如何结合精准扶贫等问题。又比如,林政执法,我们有森林公安局、资源林政站和稽查大队,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重拳出击,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局党组还将专题研究,去年双峰县蛇形山涉林违法案后,我们对全市采石场、粘土砖厂、煤矸石厂进行了摸底排查,任务还很重。这些厂子虽然不是林业部门批准的,却是破坏林地的黑手,XX年要逐家检查,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要增添林业新业态近几年来,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林权交易、湿地保护、生物防治、森林城市、秀美林场、网上审批等概念非常流行,实际上是林业业务在不断拓展。省林业厅指出:湖南林业着眼绿色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了四大新业态: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权交易、林业碳汇,实现‚不住院能查病‛‚不砍树能致富‛‚不种地能增值‛‚不出门能创收‛。我们的班子成员要善于从新概念中获取信息,抢先一步抓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投资落户xx。对于龙山林场,林业碳汇、国家储备林、森林康养基设孕育新的机遇,旅游总规进行了修改,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对于包围山,旅游总规已经出来,市政府非常重视,要善于从众多的信息中寻找脱颖而出的机会。前年,我们就是抢抓机遇申报成功了湄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今年,我们一定要成功申报伏口国家石漠公园。目前,我们还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商品林禁伐补帖、石漠化监测、生态护林员聘任、湿地保护护林员申报、在不动产登记改革形势下的林权管理等工作,各位分管领导和职能股室要及时跟进,掌握最新政策,抢先一步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xx。特别是在当前林业项目资金大部份整合用于精准护贫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要严格纪律新常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XX年我局干部职工被市作风办通报x人次,XX年仅1人次,正月初五,市纪委、娄底纪委检查我局的值班,带班领导、值班干部和森林公安干警均在岗在位,作风建设有很大的进步。新的一年要有新的进步,特别是在节假日前后,不能脱岗。要坚持签到制度,要明确下乡去向,要严格上班纪律,要执行请假制度,要兑现纪律处分。公车改革后,局里的车子少了,又不允许过多的租车,工作又那么多,局机关的各位同志要通盘考虑自己的工作,班子成员带头,时间要求不紧的工作,鼓励乘座班车下乡,鼓励乘座火车出差,不要动不动就租车。我局混岗的比较多,是历史长期造成的,现在交通补帖、乡镇补帖不好计算,人事股 要认真调研,弄清楚政策,学习类似单位的好经验,在不违规的原则下,公开公正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局党组专题讨论研究,按市政府规定的时间节点发放。从班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廉政建设,我们是个执法和项目实施单位,稍不严谨就易发微腐败,这样的人和事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不是没有反响。比如,个别同志办案过程中做假,颠倒事实真相;在办案和项目实施中接受吃请,甚至主动索取;乡镇林业站还存在收费不开票的现象;特别是去年发现乡镇林业站有三个吸毒的,祸害自己、祸害家庭、祸害单位,祸害社会,坚决不能容许,坚决作出最严处理。局党组专门就此类问题进行了研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有担当、有作为、有底线。局党组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党纪党规,为大家创造好环境,我也明确表态,该由我负责的,决不推诿。但个人违法违纪由个人负责,决不姑息迁就。去年9月,中央审计署对娄底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延伸到我局,发现六亩塘七一林场、古塘乡林场在XX年、XX年将公益林补帖合计x元打入个人帐户,滞留三年之久,到审计时才入帐,虽然当时是因承包矛盾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果时间长了,经办人员调动工作了,这笔钱可能就进入了个人腰包。类似的情况,其他乡镇有不有?娄底纪委在‚雁过拔毛‛整治工作中发现,在完善退耕还林兑现中,有些村十几个人是一样的数目,夫妻各有各的存折,问起林业站干部为何有此类现象?回答是村上报的,根本没有去验收。有乡镇用干部个人名义为单位套取资金,不要认为没有进个人口袋就不是问题。要举一反三,认真排查。主动整改,是保护干部,查出来就是问题。凡是涉及公益林补帖和上一轮退耕还林的有关信访问题,职能股室和有关乡镇要认真对待,及时查清,给上访人员一个负责任的答复。XX年,是合并村后的 公益林补帖的发放和新一轮的退耕还林,一定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不留遗留问题。弄虚作假、套取补帖是要终身负责的。同志们,春天已经来临,万物即将复苏。事业催人奋进,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以澎湃的激情、无畏的勇气、务实的行动,创造出更加精彩的‚林业故事‛,谱写出更加优美的‚林业旋律‛,奉献出更加满意的‚林业答卷‛,上下同心、不忘初心、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8年全市群团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群团工作会议,主要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一年的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创新实干,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再立新功。刚才,工会、共青团、妇联的负责同志对新一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大家要抓好落实。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维护群众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增强。各级群团组织精心设计工作载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活动。市总工会以“当好主力军、建功xx”为主题,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开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劳动竞赛和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市委深入推进青年创业计划和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扶持1547名青年成功创业。市妇联大力实施“巾帼增收倍增行动”,举办了首届妇女创业大赛,为妇女创业提供信贷助推资金2.3亿元,“环境治理进万家”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妇联系统推广。市科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服务、科学普及和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起科技人员与政府、企业、公众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二是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群团组织突出维权这一基本职能,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会系统深入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活动,救助困难职工9万多人,帮助1995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了“蒲公英小屋”爱心援建项目,惠及xxxx多名农民工子女。市妇联系统通过维权热线、网上维权信箱等渠道,接待和调处了近千件来信来访案件。市科协建立起“科技专家库”,密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大力推荐优秀科技人才,选树的典型钟路华同志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三是创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品牌。市总工会开展“百家特困职工家庭帮扶行动”,对特别困难的职工每月给予生活救助。团市委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策划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新建了市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为各类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群体提供服务。妇联系统的妇女儿童家园建设、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了典型介绍。市科协开通的“科技专家建议直通车”受到广大专家普遍欢迎。对于群团组织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各级群团组织和广大群团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近期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市人大、政协“两会”,对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部署,总的就是按照“落实年、突破年”的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定增势、提速转型、争先进位”的工作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注重统筹发展,突出业化、城镇化“两化并进”,以大项目建设为引领,集中突破工业发展、突破城市建设、突破县域经济、突破文化产业、突破生态建设,加快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充分凝聚起来。各级群团组织要认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按照“工作思路与党委同步,任务目标与政府同向”的要求,立足”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群团所能”,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界群众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在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上走在前面。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各级各部门首要的政治任务。群团部门要带头学习十八大精神,掌握精神实质,真正学深学透,真正成为指导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调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等。这些部署要求,既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群团组织新的使命,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各级群团组织要在抓好部门自身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扎实做好对群众的宣讲工作。要紧密联系各界群众的实际,采取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知识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听得懂、愿意听的话组织宣讲,真正在宣传和普及十八大精神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有新作为。服务发展是群团工作的核心任务。各级群团组织要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人才优势和群众优势,为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献计出力。要围绕突破工业发展、突破城市建设、突破县域经济、突破文化产业、突破生态建设,构建民生保障体系等重点工作,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要围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岗位建功、创业成才、技术攻关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创新创造的智慧和热情。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投向农村、强化农业、惠及农民,更大力度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增创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要围绕建设“美丽济宁”,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开展一系列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还要发挥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集中群众智慧,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三、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多做贡献。维护好所代表群众的利益,是群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各级群团组织一定要牢记宗旨、一心为民,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更好地发挥在惠民生促和谐中的独特作用。一要做好引导群众的工作。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积极做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素质的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积极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现孔孟之乡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二要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把促进群众创业、扩大群众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各自优势,千方百计为扩大就业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多做工作,重点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见习和援助工作,做好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单亲妇女、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入开展“送温暖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活动,让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要做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进一步强化群团工作的维权职能,切实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要积极反映群众诉求和愿望,及时协调解决好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过程中涉及群众权益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着力做好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对子女上学困难的家庭实施资助,对劳模、烈军属、孤寡老人等实施救助,推进扶贫济困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着力维护群众民主权利,进一步拓宽民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创新民主参与形式,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保证群众享有更广泛、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四、在创新载体打造品牌上有新突破。创新是群团工作的活力之源,也是这些年我市群团工作出成绩、出亮点、出品牌的根本所在。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群团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打造具有济宁特色的活动品牌,形成群团工作的新亮点、新优势。一要创新工作理念。自觉破除因循守旧、被动应付的思想观念,跳出就群团工作抓群团工作的思维定式,树立围绕发展主题谋划群团工作,围绕经济建设推进群团工作,围绕社会和谐开展群团工作的全新理念,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推出一批典型,使群团工作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变化。二要抓好特色工作。在巩固提升现有工作品牌基础上,坚持“大局所需、群众所盼、群团所能”,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努力推出更多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工会组织,要认真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适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努力在推进企业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上实现新突破,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要坚持党建带工建的工作思路,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最广泛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在内的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全覆盖和工会工作的全覆盖。共青团组织,要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认真落实好省领导指示要求,把开展好普法宣传、新交规宣传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努力为建设平安济宁、法治济宁作出新贡献。妇联组织,要重点围绕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拓展环境治理进家庭、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为建设“美丽济宁 ”、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作出新贡献。科协组织,要重点围绕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拓展集聚人才、打造平台、科技攻关系列活动,为增强我市区域创新能力作出新贡献。三要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群团组织的阵地、人才、活动载体等资源,通过群团组织联席会议等形式,建立起“大群团”整体联动机制,做到重大活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优势互补,真正形成群团工作的整体合力。

五、在群团组织自身建设上狠下功夫。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群团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增强群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要创新群团组织设置方式。适应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群体分布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基层群团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以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城市社区、农村、街道和“两新”组织的群团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多种组织设置形式,不断扩大群团的组织覆盖、活动覆盖和工作覆盖。二要完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要在现有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群团组织负责人定期接待群众、联系基层、社情民意调查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征集、群众诉求反馈等制度,加快形成社会化的维权机制、市场化的服务机制、经常化的帮扶济困机制,拓展服务群众的领域和渠道,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塑造群团组织的良好形象。群团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各级群团组织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更多地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与群众密切联系,使群团干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使群团组织成为群众的“温馨之家”。

群团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把群团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要重视关心群团工作,分管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群团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群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重视加强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热心群团工作、善于做群团工作的干部,充实到群团组织领导岗位上来,加大群团组织干部与党政机关干部的双向交流力度,使群团组织成为选拔干部、培养干部、输送干部的阵地。要进一步改善群团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加大在经费投入、阵地建设、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为群团组织解难题、办实事,更好地满足群团组织服务群众的需要。要大力营造关心支持群团工作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群团工作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努力扩大群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各级各部门都要为群团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形成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大力支持、群团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群团工作新格局。希望全市各级群团组织继续团结带领广大群团干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群团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二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 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对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水利部对贵州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 陈雷部长亲自率队专程到贵州与我省签署了部、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 并莅临我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向与会同志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辅导报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深入搞好农业农村工作,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 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会前, 省委办公厅已将这两个文件印发各地进行讨论, 会后下发。等一会, 克志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 富玉同志还要作总结讲话, 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显著成绩, 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省“三农”工作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的五年。我们克服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三农”工作的影响,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业农村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粮食产量稳定, 肉、蛋、奶、蔬菜产量大幅增长, 市场供应充足。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 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扩大, 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减负增收、特色优势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贫困人口由777.7万减少到505.3万。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96.9%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 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扎实推进, 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五是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 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土地承包经营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六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明显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村民生的改善, 使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说,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较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好成绩, 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 为什么省委十届十次全会还要在两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 提出第三个“重中之重”, 即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呢?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在农村。2009年, 全国各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指数分为四个方阵, 贵州排最末方阵, 实现程度为59.4% (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 100为全面小康) , 与全国2000年水平基本相当。从具体指标来看, 2009年, 我省经济发展、人均GDP, 文化教育实现程度在全国倒数第一, 分别只有48.51%、21.9%和46.6%;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不足60%, 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省区之一;社会结构实现程度在60%以下, 仅高于两个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程度, 均处于全国挂末位置。其中,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30.8%, 如果按100%的实现程度来比较, 我省农村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还相差69.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 我省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能不能在2020年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也取决于农村。中央反复强调,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 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我省农村人口多, 市场潜力大。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严重滞后, 由于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购买力。2009年,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28∶1, 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省份;城乡居民消费比为3.74∶1, 是全国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三个省份之一;农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2421.95元, 仅为全国的60.65%, 列全国倒数第二;农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仅为全国的54%, 现金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全国最低的三个省份之一。我们要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三, 确保社会稳定的深厚基础在农村。我省贫困人口多, 贫困程度深, 这本身就给农村稳定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 随着城乡互动增强和农村社会深刻变革, 出现了一些影响农村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一些地方, 因土地征收、环境污染、移民搬迁等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因村庄整治、土地承包、集体资产管理等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 导致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 群体上访事件增加, 社会治安不好。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社会和谐稳定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总之, 在我省,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三农”问题忽视不得、松懈不得、麻痹不得。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坚持三个“重中之重”不动摇, 领导力量不削弱, 工作要求不放松, 投入力度不减少。要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扩大内需的机遇、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精心谋划好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使“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深入贯彻“三化同步”重大部署, 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整体水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 是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是“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对推动“三农”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 深刻理解, 切实贯彻落实。如何从贵州实际出发, 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是我省“三农”工作必须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要解决我省要不要、能不能搞农业现代化问题。不少同志认为, 只有大平原才有条件实现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省是山地农业, 地块小而散, 没必要也不可能搞农业现代化。这主要是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机械化, 我省不少地方难以实施大农机作业, 但不等于不能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 它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场变革。传统农业是孤立的农业生产, 而现代农业则是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相联, 是产加销服一条龙;传统农业是自然农业, 基本上是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而现代农业则是不断用新技术更新发展的农业, 从土壤到种子, 从耕作到植保, 从加工到销售等, 总是在轮回中得到提升;传统农业是手工劳作、粗放经营的农业, 而现代农业则是信息化引导、机械化武装的高效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觉得, 中央提出“六用三提高”, 就是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概括和描述。从这些方面综合来看我省农业, 我们搞农业现代化, 还是有必要、有条件、有潜力、有作为的。当然, 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同东北、华北大平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同华东、华南城镇密集、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要解决“三化”要不要、能不能同步的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这是许多地方的事实所证明了的。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 特别是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经营粗放, 农业效率和效益比较低下, 解决农民吃粮问题、收入问题、农村脱贫问题一直是我省的头等大事, 客观上影响我们腾出手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但同时必须看到, 这种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抓法、打法,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面貌,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必须相应地抓好工业化, 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来装备和改造农业,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必须相应地抓好城镇化, 吸引更多的富余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这个问题在我省尤为突出。我们曾经讲过, 在现阶段我们推进城镇化, 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需要疏散问题, 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创业致富问题。只有这样形成“三化”良性互动, 农业才能为城镇和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生活、生产必需品, 工业才能为农业和城镇提供强大的装备和支撑, 城镇才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巨大的就业空间, 为农业和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时曾指出:贵州的欠发达、欠开发, 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的欠发达、欠开发。这句话很有份量, 切中要害。在我省, 统筹城乡发展, 任重道远;实施“三化同步”, 至关重要。如果把握不好, 农业将出现受到削弱、面临萎缩的风险;农村将出现受到忽视、面临凋敝的风险;农民将出现从业艰难、深陷贫困的风险。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比, 农业现代化更为滞后, 已经成为推进“三化同步”的“短板”。我们强调“三化同步”, 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补齐农业这个“短板”。我们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其目的之一, 也在于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 加快新农村建设, 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我省农业、农村的最基本特征是:地少人多, 且大部分是山区小地块;农业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村落和农民居住分散, 交通不方便。我省发展农业现代化一定要从这些基本特征出发, 因地制宜, 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一是多措并举实现水利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在工程措施中, 大型枢纽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举;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 库、渠、站等排灌工程和窖、塘、池等集雨工程并举, 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二是以中小型农机为主推进农业机械化。就大多数地区来讲, 无论是动力机械还是配套机械, 都不宜追求大, 而要追求各种作物的各个环节从整地、耕翻、播种, 到追肥、排灌、植保, 再到收获、加工、运输、销售等, 都能够实现机械作业, 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此, 宜研制和发展各种中小型、多功能的农机具, 如中小型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浇灌机、植保机、采掘机、去壳机、脱粒机及深加工机械, 研制和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茶叶等大宗农作物作业使用的机械。在发展农机组织上, 既要扶持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也要更多地发展农机专业户特别是农机专业大户, 这样可以提高机械使用率, 降低千家万户的购机、作业成本。三是普遍地、大规模地推广农业科技。这是不受地域、不受交通、不受作物品种限制, 各地都可以、都必须要搞的。现在经常谈到的信息农业、精准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项目农业、旱作农业、转基因农业、太空农业、高效农业等, 说到底都是用现代技术武装的科技农业。我们要着力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大规模推广运用, 从质上提高我省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拉长农副产品的加工链条, 把农业向工业环节、向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五是多点布局、尽可能多地发展中小城镇, 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筹推进。除培育、建设大城市或大型城镇外, 更多的地方是发展功能完备、产业特色突出、能够容纳就业, 规模却不一定很大的中小城镇。当前, 要根据农业滞后的特征,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面向农民, 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性、传统特征、民族特色, 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妥善解决失地与就业及医保、低保、住房、就学等保障的有机衔接, 切实解决好农民“愿意进、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以上五个方面, 可能就是具有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三、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当前, 统筹城乡的任务更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更多,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更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加之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 使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必须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总的要求是,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作目标上要体现“四个高于”, 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 高于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高于以往历史时期的最高增幅。在工作思路上要提高“三个比重”, 即: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立足特色、生态、安全、优质、高效, 大力发展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 积极发展薏苡、芸豆、高粱、荞麦等小杂粮;着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抓住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牛鼻子”, 巩固生猪生产, 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着力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产业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 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在工作措施上要实施“十大助农增收措施”, 即: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搞活农产品大流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实施城镇化带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助农增收措施。在来源渠道上要增加“四项收入”, 即: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走出去”, 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转移性收入;发展农村投资理财服务, 增加财产性收入。要突出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这个重点, 努力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来得最快、增收最多的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农民向工人、农民向居民、农村向城镇过渡的便捷通道。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龙头企业;引导、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组建大型农业产业集团, 并推动其上市;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 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引导、扶持农民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 积极发展劳务合作、消费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 逐步改变我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覆盖面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

(二) 以水利交通为重点,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问题, 首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制定水利综合性文件, 这为推动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建立部省合作机制为契机,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工程性缺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水利设施薄弱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水旱灾害频繁是我省的心腹大患,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去年特大干旱以及多年的洪涝灾害警示我们, 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要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 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提高灌溉保障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水利问题, 抓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和《贵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继续开展长距离管道输水、江河湖库提水等试点工程建设, 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基本建立起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抓好农田末级渠系配套建设, 切实解决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 要继续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土改造, 狠抓乡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水电, 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 以扶贫攻坚为重点,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只是局部问题, 而是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全省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4个贫困乡、13973个贫困村, 不少地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一半。按1196元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5%左右, 居全国第一。如国家执行新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 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第一, 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要实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的战略目标, 贵州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下更大的功夫, 花更大的力气, 用更大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不管任务多么繁重, 工作多么艰巨, 时间多么紧迫, 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减贫摘帽”的要求绝不能动摇, 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我省不能拖全国的后腿, 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牢固树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是贵州“第一民生工程”、是最大民生的意识, 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新十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一是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差别化扶贫和社会化扶贫, 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和“双万”结对帮扶活动。二是在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的同时, 重点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 集中攻克占我省贫困人口95%的老、少、穷地区的贫困问题, 鼓励重点县和贫困乡“减贫摘帽”。三是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山脉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 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主攻方向, 把贫困乡作为工作重点, 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四是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完善、规范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五是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依托各级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墓地、党校和远程教育资源,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订单输出培训, 大力实施劳务输出, 鼓励贫困农户自主创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同时, 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体育和农村危房改造等社会事业发展, 凡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 都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好, 切实构建少有所学、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济的农村和谐局面。

(四) 以深化改革为重点, 激活农村体制机制。二十多年来, 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在土地制度等方面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 得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当前, 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 要力争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在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取得进展, 为改革探索路子, 为发展注入活力, 为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促进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试点,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等专项改革, 深入推进毕节、湄潭等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诚信农民创建活动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动力。探索建立政府支持, 企业、农户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切实解决农村、农民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构建多元化农业投入格局。五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乡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有规范的运行机制, 有精干的人员队伍, 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的基层服务机构。六是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机制,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鼓励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基层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 鼓励引导科技人员、资深专家、良种良法、资金项目下农村。发挥科技创新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作用, 推动形成城乡农业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五大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工程, 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和重大专项计划, 研究特色、优势产业的优良品种, 生产耐运输、耐储藏的鲜活农产品, 构建和完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体系, 着力提高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水平。

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以“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十大助农增收措施”为重要抓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一, 落实三个“重中之重”,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 各级党委在今年换届后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 并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上做到加强“三农”工作。要把“三农”投入、农民增收、特色农业发展等作为党政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考核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认真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把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来抓。

第二, 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 增加对农村的了解, 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在一大批有朝气、有学识、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 尽快熟悉党的农村政策, 坚持群众路线, 了解农村实际, 提高工作能力, 掌握同农民打交道的办法, 增强对农民的感情, 是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 也要适应形势、更新知识、转变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思想上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行动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力戒浮夸作假、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把农民关心关注、直接受益的事情办好。

第三, 夯实组织基础, 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紧密结合贵州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需要,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落实有人管事, 有钱办事, 有章理事, 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行农业产业党建工作,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让党员作用发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 全面铺开“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建成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围绕山水做文章, 走开发兴农之路;围绕资源做文章, 走地方特色之路;围绕服务做文章, 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围绕效益做文章, 走兴工致富之路。今年我省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都要换届, 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来。要针对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的实际问题, 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 切实优化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 付出了艰辛努力, 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加快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要研究、实施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和照看管理的政策、措施;要研究、实施具体的防止和处置因征地拆迁、村庄整治、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措施。要改进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基层平安创建, 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及站、点建设, 加强农村警务室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 提高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三

一、总结成绩,把握方向,增强做好健身气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成立10周年时,刘鹏局长在为纪念中心成立10周年制作的画册题写的序言中对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10年来所做工作和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总结健身气功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在健身气功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指导和支持,始终得到各级政府以及体育部门、行业体协、体育院校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已经举行两届,很多高校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明年还要进行中小学健身气功课程试点。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成立和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给予了有力支持。

体育总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工作,各有关司局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支持。以总局名义对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批准健身气功列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批准申请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批准健身气功申报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奖等,可以说对健身气功的每一步发展都给予了特别关爱。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领导参与健身气功活动的越来越多,各地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社团组织、经费逐年增加。总之,健身气功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基础建设扎实。为了加强阵地建设,体育总局从2005年起启动了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引领下,各地站点不仅数量逐年有新突破,而且通过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使站点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目前,排在前3位的山东、河南、江西,站点数量均已超过1000个,有24个省区市站点达到了300个以上。除站点建设外,健身气功推广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路子,比如江苏南京开展的广场教学,北京和浙江杭州建立的健身气功俱乐部,武汉体育学院正在筹建的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各地重视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骨干培训工作,既有对管理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常规培训,也有新开辟的行业体协骨干培训,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巡回教学活动,将健身气功志愿教学、骨干培训、展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年来,健身气功科研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完成了90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先后编创的9套新功法,深受社会好评和广大习练者喜爱。在科研成果基础上编撰的一系列科普读物、成果汇编、知识荟萃等,为广大群众习练健身气功提供了实用性强、易懂易学的理论指导。

三是大型活动活跃。近年来健身气功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各种类型的活动遍布城乡,丰富多彩,并且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按照“活动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各级体育部门、行业体协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表演展示和交流比赛活动。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还使健身气功登上了全国农运会、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的表演展示舞台,安徽亳州创办了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这些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地展示交流、赛事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可谓是遍地开花,今年广东、江苏、上海等许多省市举办活动都在10场以上。除表演、展示、交流等活动外,多层次的全国比赛、邀请赛、联赛等赛事也已逐步形成体系。以活动和竞赛搭建平台,实现了促进建设、营造氛围、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海外推广深入。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健身气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走过5年历程,每年推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每年健身气功社团组织都在增加,每年表演展示、教学培训、科普讲座都在改进,每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规模和水平都在提高。特别是今年,首次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均获巨大成功。可以说,健身气功对外推广工作每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随着“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赢得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得到了我有关使领馆、当地华人华侨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肯定。健身气功国际比赛的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水平较高,是对外推广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健身气功的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发展繁荣的任务,同样肩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在我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健身气功工作同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健身气功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华文明有着紧密联系。深刻认识气功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挖掘气功文化的内容精髓,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对于发展繁荣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健身气功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加强健身气功基础理论建设,这几年大家做了很多工作,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读物和科研汇编,去年启动的“四种健身气功辅导教材”和“健身气功学”两项重要课题正在进展中,在各种骨干培训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理论内容,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开阔一些,争取更多领域、更多学科、更有建树的专家,整合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健身气功文化理论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打造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随着新功法的深入推广,健身气功的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也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比如前面提到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不仅在国内开展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表彰。再比如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等,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品牌。健身气功开展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很不易,需要巩固完善,需要创新发展。活动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要从增强文化内涵入手,想办法在活动中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使我们的品牌活动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三是开展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健身气功的文化氛围。健身气功的媒体宣传曾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健身气功》杂志、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网站、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栏等自有媒体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展了一些宣传报道,节目的收视率也比较高,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健身气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媒体和人群的关注。宣传报道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什么时机宣传、在哪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都是很有学问的。健身气功的宣传报道既要把握好政策尺度,确保适时适度,积极稳妥,又要根据形势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突出文化特色。

nlc202309011240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的文化传播。这些年“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成功开展,让世人了解健身气功,走进健身气功,更多的海外人士因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健身气功的各项工作中,最能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就是海外推广。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创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新局面。我们就是要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把更加引人入胜的内容展现给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以更加卓有成效的组织和人员动员海外人士。我们看到,今年的健身气功通过进入欧盟总部、进入孔子学院、进入国外高校,正在逐步向国外主流社会发展,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经批准成立并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都是当前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重头戏。希望今后继续加强研究,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努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做贡献,为造福人类健康做贡献。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健身气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千头万绪,我想大家还要继续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继续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正面宣传推广,树立健身气功科学文明的形象。健身气功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群众健康,关乎文化发展。健身气功工作能够在困境中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既来自于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得益于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健身气功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今年总局领导对健身气功工作的一些批示,也反复强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建站设点,是管理健身气功的重要抓手,也是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这些年健身气功之所以能够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夯实了站点这个基础,通过组建站点形成了基层规范化的管理网络,构建了群众练功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站点建设在健身气功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在今后工作中还必须继续坚持。加强站点建设一定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多少是衡量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但数量要服从质量,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年检工作,又要在平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进一步探索推广模式。随着健身气功越来越为群众所接受,以站点为主的健身气功推广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今年气功中心初步制定了健身气功俱乐部和健身气功培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并启动了试点工作,从策划到实施,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真正做好试点工作,从而上升为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的样板。气功中心已经连续两年与群体司合作举办行业体协健身气功培训班,这是推广工作一个新的领域,能够使更多群众受益。我们以前有过在厂矿企业推广健身气功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结合行业体协的特点运用好,推广好。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参与了健身气功比赛。健身气功进学校、进课程对于健身气功发展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下一步要加强与教育部的沟通,争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为了统一国内外练功人员等级,便于管理,在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之外,国内也要开展健身气功段位制试点工作。希望尽快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做好相关评定和套改工作。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广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然,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4.城市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四

20xx年市拆迁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省、XX市拆迁管理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凭借市委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东风,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深入实际、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狠抓《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XX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法》的贯彻和落实,努力构建依法拆迁、和谐拆迁新局面,把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城市建设拆迁工作“既顺利又稳定”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按照市委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开展党风党纪集中教育活动”、“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活动的总体部署,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宗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1、党支部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办干部职工落实勤学习、勤思考、勤工作,严教育、严管理、严要求,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发扬优良作风,弘扬新风正气,着力营造风正、气顺、心齐的干事创业氛围,真正把单位建设成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2、迅速制定大讨论活动日程安排表,并严格落实。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详细分析了这次活动的所有文件,将重点内容一一列出,召开了不同阶段动员会,就活动的主要内容向党员干部进行了动员和安排,并对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确保了会议精神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要求学习过程中做到会议有纪录,学习有笔记,学后有体会,要学深学透彻,不走形式,不照本宣科;在查摆问题和整改提高、巩固成果阶段,要求做到,有的放矢,要与单位建设、个人思想和具体工作相结合,既谈认识体会,又谈目标打算,谨防“空对空”,认识到了这次开展大讨论活动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的深入,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真正实现干部作风大转变。3、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机关内务督查考核实施办法》、《XX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实施意见》等,完善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机关干部职工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用制度规范言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并结合单位实际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结构调整、构建和谐拆迁、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在全办营造“五讲一比一谋”(讲学习、讲团结、讲规章、讲节约、比奉献、谋发展)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4、加强业务培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人一月一幅硬笔书法、一篇心得体会、每季度一篇调研报告)进行岗位练兵,月评工作标兵和优秀科室,人人争做岗位能手,个个争做团结表率,以此提高单位整体素质。

二、狠抓规范化管理,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1、加强拆迁管理软硬件建设。从拆迁管理机构及人员规范化方面,拆迁程序规范化方面(总结为“三定工作法”即定性质、定标准、定规程),拆迁行为监督管理规范化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制订完善各方面制度、规范,不断提高了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加快推进信息化管理步伐。我办以实现党务政务工作的电子化、规范化建设为主要目标,从年初开始就着手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落实工作。逐步为信息化办公室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柜、高配置电脑、激光打印机等基本办公用品。现我办共配置电脑8台,实现了每个科室一台,人员普及率达到了66.6%。并不断创新机制、制定完善了保密制度和信息化工作制度,完善了信息登记、通讯联络、信息文件收发等5项内容,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努力为全办的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依法实行《房屋拆迁许可证》制度。城市房屋拆迁是一项政策性强、影响面广、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和系统工程。为了规范城市建设拆迁工作,使城市建设拆迁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房屋拆迁法律、法规,使全市上下对城市建设拆迁工作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和重视,严把《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审批发放关,避免了城市房屋拆迁的随意性,使拆迁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4、严格补偿安置标准市场化,坚持拆管分离,有效地保护了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

5、严格控制拆迁规模,合理执行拆迁安置计划。按照各单位和各办事处的拆迁改造计划,严把拆迁项目审核关,对申请拆迁的工程严格审查发改委的立项文件,审查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发放的规划许可证,土地管理部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文件,以及补偿安置资金证明等文件,手续不完备的一律不予办证,严把先批后拆关,严格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使被拆迁人能得到足额补偿,切实维护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6、深入调研,当好参谋。20xx年以前,在城市建设拆迁中执行的是XX政[20xx]23号文《XX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XX市国家建设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标准和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XX政[20xx]23号文)。20xx年初,市拆迁办会同有关部门对今年我市城市建设工程前期拆迁进行摸底、丈量中,工程所在的乡镇、办事处以及被拆迁户都普遍反映(XX政〔20xx〕23号)文的补偿标准偏低,群众难以接受,加之这几年建筑业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的增长幅过大。基于此,市拆迁办向市政府拟写了《关于提高XX市城市建设拆迁房屋及附属物补偿标准的请示》,建议根据XX市实际,参照执行《XX市人民政府转发XX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压煤村庄搬迁补偿标准的通知》(XX政文〔20xx〕4号)文的有关补偿规定,市领导体察民情,为有效保护被拆迁户的切身利益,经研究一致同意从20xx年起城市建设拆迁补偿参照执行XX政文〔20xx〕4号文。今年以来,对平安路、大鸿路、开阳南路等城市建设拆迁地面附着物的费用核算是参照(XX政文〔20xx〕4号)文规定,被拆迁户对此补偿标准基本满意。

7、细化补偿标准,体现民本思想。为确保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使被动拆迁变为主动配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我们把城市建设拆迁范围内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核算分为三部分:一是地上附着物的拆迁直接费,依据(XX政文〔20xx〕4号)文的规定包括房屋、树木及其它附属物的拆迁费用;二是拆迁间接费,依据(XX拆管字〔20xx〕15号)文的规定包括5元/平方米的搬迁补助费、5元/平方米/月(共3个月)临时安置补助费及水电表、有线电视、空调等的搬迁费用;三是拆迁奖励费,依据(XX拆管字〔20xx〕15号)文的规定,为鼓励被拆迁人的积极性,促进拆迁进度,按照惯例为上述两项费用之和的5%。按以上标准,在实际操作及执行中,拆迁补偿工作进展顺利,被拆迁户比较满意。

8、坚持阳光拆迁。今年以来,凡涉及的所有拆迁工程项目,拆迁办都主动邀请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监察、审计、财政、国土、建设、乡镇办事处及业主单位到清查丈量现场,共同把关,遇到政策边缘的问题共同讨论,对实际有争议的问题多方协商,达成一致,群众比较满意,避免了执行政策的随意性。

9、严格标准、公平公正。拆迁补偿标准依据XX政〔20xx〕23号文、XX政会纪〔20xx〕6号文、XX拆管字〔20xx〕15号文并参照XX政文〔20xx〕4号文之规定,严格标准,结合实际,高低有度,幅度有则,取舍有据,以大局为重,既替政府负责,又切合实际地使被拆迁户的利益受有效保护。

10、加强拆迁资金监管、健全拆迁验收制度。为确保拆迁补偿资金如实地发放到被拆迁户的手中,杜绝补而不拆、补而少拆的现象,我们建立、健全了城市建设拆迁验收合格制度,先期拨付办事处80%的补偿款,由办事处督促发放到位,并做好群众工作,待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认证后,再拨付剩余20%的款项。

11、严格拆迁后验收,健全档案资料。为避免补而不拆或补而少拆现象,建立健全了拆后验收制度,并把验收情况记录在案,归档保存。

20xx年来我市有10项城市建设的拆迁工程,我们严格落实“三定工作法”,阳光拆迁、接受监督,严格标准、公平公正,加强资金监管制、健全拆迁验收制等各项有效措施,为政府节省拆迁资金6502.4万元,实现让政府放心,使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20xx年城市建设拆迁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和赞许,也得到了被拆迁户的一致好评。12月份大鸿路74家被拆迁户为表达对政府城市建设拆迁补偿充分体现民本意识的感激之情,自发组织有被拆迁户代表向单位赠送了“拆迁为民、公平公正”的镜匾,使我们倍受鼓舞,也是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民本思想在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抓安全管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抓好城区房屋拆迁施工的安全工作,市拆迁办在市安委会的支持和指导下,不断制作条幅、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安全第一”的大氛围。为保障已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拆迁施工安全,市拆迁办对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工程项目严格实行房屋拆除施工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把拆除施工企业的资格,严格实行房屋拆除施工的“三案一表一协议”制度即拆除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方案、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拆除施工企业备案申请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规范企业施工行为,并监督拆迁全过程,了解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务实工作,当好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1、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城市建设和创建工作为中心,会同市建设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等有关部门,对平安路、大鸿路、屏阳路、金谷巷、开阳路南段、惠沟公园一期等市政建设工程前期涉及的房屋、附属物进行了丈量、清表、核算。依据本单位的工作职责,细化分工,大胆创新,大员上阵,加班加点。主任李天星及班子成员分包路段,亲临一线,向群众宣传、讲解拆迁政策,解决拆迁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让政府放心,使群众满意为宗旨,在工作中做到了严格标准、不徇私情,倒排工期、昼夜加班,涉及被拆迁户房屋及附属物补偿、拆迁等工作进展有序,辖区居民反映良好,也得到市领导的一致好评。拆迁摸底排查、丈量、清点、核算、拆迁补偿资金拨付、拆迁后的验收等工作已基本结束。截止目前,拆迁中动迁居民193户,拆迁房屋面积为12687.81m2,补偿金额为3992350.45元;土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用为5151597.13元;补偿款共计9143947.58元。

1%26gt;、开阳路南段拓宽工程:涉及拆迁居民17户,拆迁房屋面积为155.32m2,补偿金额为54135.60元;土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用为250349.70元;补偿款共计304485.30元;

2%26gt;、大鸿路开通工程:涉及拆迁居民74户,拆迁房屋面积为10739.68m2,补偿金额为3498880元;土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用为1915030.13元;补偿款共计5413910.13元;

3%26gt;、惠丰公园一期工程:涉及拆迁居民32户,拆迁房屋面积为1631.71m2,补偿金额为386972.85元;土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用为652182.01元;补偿款共计1039154.86元;

4%26gt;、平安路开通工程:涉及拆迁居民69户,拆迁房屋面积为107.1m2,补偿金额为34272元;土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用为2315682.29元;补偿款共计2349954.29元;

5%26gt;、金谷巷修建工程:涉及拆迁居民1户,拆迁房屋面积为54m2,补偿金额为18090元;土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用为18353元;补偿款共计36443元。

6%26gt;、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涉及拆迁户140户,拆迁房屋面积为40302.95m2,补偿金额为14092151.33元;土地上附属物补偿费用及搬迁补助费等为7498665.28元;补偿款共计21590816.61元。(此项工作已丈量、清点、核算完毕)

7%26gt;、监管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职工宿舍楼的拆迁工程。

2、加强对大隗污水处理厂的拆迁政策指导。大隗污水处理厂建设是重点工程,其管网工程涉及大隗、来集、超化、苟堂四个镇,工程范围内的附着物拆迁点多、线长、面广,5月27日,我办按市政府总体要求,克服人员少、经费不足的困难,分成四个组,领导班子亲自带队,亲临一线,会同有关部门据实清点,严把政策关,用一周时间把拆迁的附着物按要求清点完毕,为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争取了时间。

3、配合文化旅游局等单位完成的老城县衙文物保护的拆迁前期的摸底普查工作。

4、按照今年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做好创建工作,尤其是单位创建工作。

5、加强对XX市新佳园房屋拆迁安置服务有限公司的业务指导和服务。12月中旬,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组织拆迁公司,出动施工机械72台次,对市区涉及青屏办事处、西大街办事处的有关违法建筑41951.57平方米的建筑进行了安全拆除。

6、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市驻村办的要求,我办成立驻大隗镇大路沟村帮扶工作队,并制订20xx年度帮扶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加以指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确保信访稳定大局面。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初的信访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为主线,结合实际,对20xx年度的信访工作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信访接待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真正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安排、一起落实,努力构筑“大信访”格局。领导班子把信访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指导,经常到拆迁现场直接与上访人面对面交谈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解决信访问题。把矛盾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城市建设拆迁中信访工作的稳定。6月份,经过多方调查,客观真实的答复了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关于调整拆迁包赔标准的提案。

五、加强党组织工作建设

1、党的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有效形式。党支部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文件和会议精神,引导和发动党员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实践,以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坚持每季度一次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和党内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

3、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多次组织党员、干部为灾区捐款5300元,被市委评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先进党组织”。

4、深入、扎实开展“大讨论”活动。按照XX市委的安排和要求,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活动,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定了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学习形式,结合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举办“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的通知》,举办了XX市拆迁办“爱我中华,歌诵改革开放”演讲比赛。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所取得的让世人瞩目的成就,使我办全体同志再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个人的思想、学习、岗位实际,查摆了不足,总结了成绩,树立了拆迁为民的民本思想,更加增强干好岗位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办党支部要求全办人员要以这次演讲比赛为契机、为加油站,把大讨论活动推动向深入。

5、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在7月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组织职工开展了跳棋、跳绳、乒乓球、爬山等比赛项目,增强了体质,愉悦了身心,激发了干劲。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对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仍有死角存在;

2、拆除施工安全管理与相关单位存在有扯皮现象。

七、20xx年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建章立制、规范体制、提高素质为手段,以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为核心,以大力提倡“五讲一比一谋”(即讲学习、讲正气、讲团结、讲规章、讲节俭、比奉献、谋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为目标,通过三年不懈努力,逐步实现人员素质强化、工作水平优化、办公环境美化、科室形象亮化;通过制度规范、教育引导,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和荣辱观;通过人性化管理、人性化关爱,努力营建全办干部职工和睦共处、互信互助、宽容友爱、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基本形成法规完善、制度健全、规模合理、程序合法、补偿合理、行为规范、监管到位的和谐房屋拆迁管理新局面,把拆迁办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工作

1、按照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XX市市委办公厅对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规范化考核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建设拆迁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狠抓《XX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落实,严格拆迁程序,严把《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发放关,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城市建设拆迁工作顺利开展。

2、做好《房屋拆迁许可证》发放,坚决纠正城市房屋拆迁中的随意性,确保《房屋拆迁许可证》发放合格率为100%。

3、查处违法拆迁

加大对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工程项目的拆迁执法检查力度,遏制违法拆迁行为发生,确保拆迁当事人合法利益受到保护,违法拆迁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4、做好信访工作

进一步完善拆迁信访工作责任制和初信初访责任制,建立拆迁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要求,积极化解拆迁矛盾和纠纷,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力争全年的信访案件的调处率和结案率为100%。

5、全力服务城市建设及项目建设,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5.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五

在此我代表化学教研组简单谈一下我对高中化学的一些认识。

首先,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哪些特点呢?作为一门学科,化学是我们系统学习的时间最短、接触最晚的。初中我们只简单了解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而高一也是在对化学进行一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我们刚接触的一门学科,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不说语文和英语,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小学我们刚开始学习数学时,是怎样学习的呢?是背诵,是记忆。一套加减乘除我们背了几年呢?那么,化学你又背记了多长时间?所以说,高一化学的重点是记忆,作为理科,我们不提倡死记,但课本上所有的知识我们必须记死、记准。很难想像,一个加减乘除经常出错,数学物理公式经常背错、用错的同学,你能说他会多种数学解题方法,成绩优秀吗?高一打基础,基础靠的就是记忆。例如:硫酸根的检验,是高中化学课本中惟一通过实验详细讲解的离子检验方法,高考中也属于常考内容,而能记准并能准确叙述的同学有多少呢?课本上的方程式,就是最常用、最重要、最能揭示化学原理及应用的方程式,尽管不全面,但它们是最基本、用处最大的。现在高三许多学生化学成绩不理想,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高一时的方程式部分,基础不扎实,灵活运用更谈不上了。

文理分科以后,化学作为理科的特点就逐渐体现了出来,高一下半期及高二化学靠的是理解。这时也许我们两三周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一个原理的理解及应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对各种化学原理要理解透彻,能想清这些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应用?怎么应用?这时背诵的作用是不大的,关键在理解。高三化学则强调的是在高一二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及灵活运用。

其次,作为一门学科,化学与其他学科在高中阶段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些不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能体会到。

一、数学物理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很完善、很严密、知识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这是学科的完善美。而化学则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漏洞百出的感觉,但我要说明,这不是化学老师的问题,也不是高中化学的问题,而是化学学科发展到今天,也很不完善,很多化学理论也并不是太成熟,化学上还有许多现代化学家也无法解释的现象。在此,我也号召有志于进行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报考到化学、生物的科研工作中来吧,如果说是盖楼的话,化学是一座远未峻工的大楼,化学学科需要的是大量设计、建设人材,在化学的一些分枝学科中如医药化学,研究工作大有可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二、高中化学涉及的内容太广,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医药化学、热化学、电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原理、精细化工等等在高中都有涉及,也都是合在一起学习,而不象数学、物理模块清晰,知识体系泾渭分明。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化学考试难度不会太大,对这些内容都只会考查简单、肤浅的内容,化学课上应该并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我们更应该树立我们能学好化学的信心。每年高考中,即便是刚过二本线的学生,化学单科成绩优秀的例子年年都有。而高考中化学考查的内容基本也是固定的,高三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七个选择题考的都是哪些内容,有机一般1或2道、实验1道、微观粒子1道、元素化合物性质1道、化学理论1或2道、化学与生活最多1道、计算最多1道,必做题的三个大题,实验、理论各一道,还有一个题无论是什么形式,一定是综合几种元素或陌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高考中化学的命题是很有规律的,并不杂乱。

三、化学与数学物理的思维是有一定差别的。数学物理强调的是严密、严谨的科学思维,而化学有时是需要这一思维的如化学计算部分,但化学中更强调的是跳跃性思维,因为数学物理都是连续函数,而化学中许多地方,如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有机物中的碳氢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等都是一些特殊的数值,有些只能是整数、有些只能是不连续的部分整数,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计算能力只是一方面的要求,分析判断能力更为重要。以上思路在元素推断题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四、化学更强调的是思维的灵活性,高考中更注重能力与过程、方法的考查,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查。课本上的知识只是高中化学中很基本、很少的一部分内容,高考中要考查能力,所选的题目最好是大家都没见过、做过或听过的,理科高考中只会碰到同类型题,不会碰到原题,这方面估计大家对化学的感触最深,那么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呢?我给大家出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小学1、2年级的,不是脑筋急转弯,也是1+1等于几的问题上,希望我问题一结束大家马上就能给出答案。题目是这样的:已知1+1=10,求10-1=几?回答是1的同学,恭喜你答对了。但很明显,这样的结论应用到其他题目中就大错特错了。同学们也不要以为这是错题,二进位制中的1+1就是等于10的。

在此,我主要说一下我对错题本的认识,现在我们用的化学课本中的内容是很少的,所以化学的学习更强调的是复习,反复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记忆,每周整理错题,不需要太多,内容可以多样,如自己记不牢的知识点、不熟悉的题型、自己的易错题等,每天利用课前、课间、饭后等零碎时间,多看几遍,再多再难的问题自己也能记准。

最后我要对大家说的是,化学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课堂,但它脱离不了生活,在高考中化学是你增分的关键、生活中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希望同学们重视化学、对学好化学充满信心。高一二的期中考试与高三的一模就要到了,希望我的发言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祝大家在此次的考试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6.聘用管理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篇六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川人社发〔2013〕58号,我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联合召开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这是我州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重大制度安排。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建设高素质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家和我省相继印发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发改委、卫生部、人社部等国家部委也相继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按照中央和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在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得出了必须建立制度机制的结论。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以优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为重点,构建了优化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框架,对于规范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高卫生人才质量、激励卫生人才成长、用好盘活现有人才、引进优秀人才,打开了更有前途、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切实加强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实施人才强州战略。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卫生公益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医药卫生事业是重要的社会事业,关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当前,我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问题集中凸显,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已成为改革的核心任务。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卫生公益服务水平,关键在人,关键要有一支好的卫生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最终需要成千上万的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去推动、去实践、去落实,改革成果也需要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去执行、去传递、去体现,我州也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充分发挥岗位管理在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长期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医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化解当前突出矛盾、顺应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期盼的重要方法

当前,我州少数卫生事业单位岗位总量不足、卫生人才缺乏,部分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紧缺、工勤技能高级以上岗位较少、管理人员成长通道不畅、岗位设置管理未体现卫生行业特点,卫生事业单位聘用管理不到位、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影响着卫生公益事业发展。个别问题已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公益发展的一个瓶颈。全州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入轨以来,不断有卫生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期盼和诉求,希望单位有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希望个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加强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得到了广大卫生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的普遍认同。

二、全面把握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基本精神

(一)突出宏观调控,注重制度完善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政府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如何定位,关系到社会治理体系、政府职能转变、公益事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到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都是一门科学。《实施意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宏观、微观相协调、相统一,明确改革方向、原则、目标、任务,体现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明确标准、有效管理、监督检查的职责,着力宏观调控和政策牵引;明确卫生事业单位具体落实的“主体”责任。近年来,在岗位设置管理方面,省、州相继出台10多个政策性文件,已经基本上涵盖了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各个环节。现在印发的这个《实施意见》,不是对过去政策的否定,而是传承、完善、提升。目的是使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更符合卫生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

(二)突出改革创新,体现行业特点

《实施意见》以改革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把握卫生人才特点,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创新性:一是按分类改革的总要求确定岗位总量。按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28号)精神,结合实际,适度超前,根据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了“公益一类卫生事业单位,在审批编制内设岗,以核定的人员编制数为设岗基数;公益二类卫生事业单位,在备案编制内设岗,以备案的人员编制数为设岗基数”的岗位总量确定办法,较好地贯彻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部署,为公益二类卫生事业单位今后确定岗位总量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按等级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彻底改变了过去按单位行政隶属关系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办法,对医疗、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国家、省统一划分的等级进行分类设置,实行不同的比例控制标准。适当提高血站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三是按单位实际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幅度。在调查摸底、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高级、中级、初级以及正高级和副高级之间岗位结构比例设置了不同幅度,对承担医学教学、科研任务和省级以上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实验室的卫生事业单位,允许适度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针对一些高水平卫生事业单位普遍反映的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偏紧的问题,《实施意见》采取了“幅度设置、有减有增”的办法,给予卫生事业单位更多的岗位设置方案自主选择权限。

(三)突出医改要求,面向基层一线

当前,全州卫生资源总体上是不足的,加之资源在地域间配置不够合理,公共卫生力量和基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偏低、诊疗水平不高;部分边远乡镇卫生院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为此,《实施意见》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注重实绩,面向一线,鼓励创新、创业和创造。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大提高了基层卫生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拓展了基层人员的成长空间,有利于基层单位筑巢引凤,使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有平台、有希望、有前途。同时,秉承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的理念,《实施意见》对国家规定的特殊人才中的四类实施顶格聘用,对连续3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工作人员优先聘用,搭建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平台。

(四)突出统放结合,坚持规范管理

将政策的原则性和具体实施的灵活性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管基本制度、管政策落实、管督促检查,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手搞活。我州在统一政策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以使岗位设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符合当地和卫生事业单位实际。对聘用条件只设置下限,没作具体规定;对人员聘用何类何等级岗位,只管是否符合基本政策,不管聘用结果是谁;对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等内部人事管理,完全由事业单位自主。同时,《实施意见》对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名制管理、聘用合同管理、考核管理、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如何落实,则交由有关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具体实施,以强化主管部门的责任,落实卫生事业单位的自主权。

三、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岗位设置管理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构。这种重构,不是简单的设置多少岗位,聘用多少人员,而是根据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科学、合理设置单位各类别各等级岗位,改善人才结构,创新用人机制,提升服务能力,调动人员积极性。在落实《实施意见》过程中,各地要指导卫生事业单位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变更岗位设置方案,既要考虑单位发展对人才的长远需求,又要考虑本单位现有人才的实际情况,不能顾此失彼。当前,要重点考虑岗位设置方案是否科学,各类别岗位设置比例是否合理,岗位聘用条件设置是否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现有人员结构是否适应岗位结构比例标准;从长远看,要考虑岗位结构比例设置是否符合单位职能职责,是否有利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否能推动公益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对公益卫生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各地、各部门、卫生事业单位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科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二)岗位与资格的关系

岗位是事业单位是为完成公益目标任务,根据组织分工而设置的,是工作任务的载体。资格属于人才评价范畴,主要衡量人才拥有的知识、专业和技能水平。按照事业单位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岗位和待遇直接挂钩,资格和水平直接挂钩,岗位和资格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由于政策理解和惯性思维上的误区,一些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往往认为,具备资格就应该聘用到相应岗位,符合条件就得晋升等级。有的地方、单位甚至把人员取得了资格、但没有空缺岗位作为问题提出,个别地方为此还产生了信访。说到底,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岗位和资格的关系问题。具备资格,只是可以聘用岗位的前提条件;能否聘用到岗,关键要看设置的岗位有无空缺,聘用人员是否符合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单位规定的具体条件。工作中,少数单位常向我们反映,现在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学历越来越高,核准的相应岗位不能满足人员聘用的需要。事实上,学历并不能代表专业技术水平,代表专业技术水平的是资格。岗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附着了太多的能量,寄托了太多的希望,没有最缺,只有更缺,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员的聘用要求。因此,在岗位设置和变更管理中,必须坚持因事设岗,杜绝因人设岗;必须坚持竞聘上岗,杜绝上人情岗;必须坚持按岗聘用,杜绝按人聘用;必须坚持资格准入,杜绝学历准入,妥善处理好岗位和资格的关系问题。

(三)管理与搞活的关系

岗位设置管理的基础是设置,核心是管理。作为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国有事业单位,必须遵循国家的统一要求。如何在管理中落实卫生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搞活用人机制,是各县、各单位在贯彻《实施意见》中必须研究的课题。在人事管理中,管理与搞活互为辩证关系,管理是手段,搞活是目的,二者既联系协调,又相互制约。有一种误解,认为管理的结果必然无法搞活,要搞活就不能加强管理,这种认识,有悖于岗位管理制度基本精神。要在卫生事业单位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就必须加强管理,在管理中搞活。要做到在管理中搞活,有关部门、事业单位都应按照职责权限,各履其职、各尽其责,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绝不错位。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政策底线不突破,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抓好监督检查,事业单位要制定好具体规则,认真抓好落实,充分调动好各类人员发展卫生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四)合同与竞聘的关系

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建立人事聘用关系的依据。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聘空缺岗位、晋升岗位等级、转聘其他类别岗位,都应当实行竞聘上岗。竞聘上岗的结果,以聘用合同的形式予以固定。用什么人,聘用什么岗位,全在聘用合同中体现。岗位管理工作中,总有相关、相似、相近、相连的情况难以抉择,产生困扰。能否把具体情况处理好?能否圆满回答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按照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法,全面实施竞聘上岗制度,坚持以岗择人,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不把岗位简单地把当作奖励的手段,真正把那些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聘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各地、各部门、卫生事业单位要敢于亮剑、敢于逗硬、敢于担当,真正把岗位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四、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要切实加强对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分工负责制度,抓紧对接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分工不分家。卫生事业单位要按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制订方案,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严肃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工作纪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对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进行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做好审核、汇总、报备等工作;政府人社部门要做好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和聘用结果确认等工作,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共同落实好《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

(二)强化宣传培训,吃透文件精神

《实施意见》提出了许多新的政策。这些政策,既与以前出台的各项政策相协调,又有所区别,突出了行业特点。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特别是具体经办的同志、承担任务的科(室)的同志、分管领导,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融会贯通。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学习、组织培训、政策宣讲、专题讨论、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把《实施意见》精神及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卫生事业单位,传达到卫生事业单位中的每一名工作人员,让他们知晓、了解政策,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每一个卫生事业单位、每一个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的根本利益。

(三)严明政策纪律,细化实施办法

私。各地在贯彻《实施意见》过程中,要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的,应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不再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直接转发文件的,要及时转发,提出贯彻要求,抓好实施工作。

(四)强化指导监督,抓好工作落实

各地要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指导,保证各项政策正确实施、落到实处。到今年5月底前,各地要将《实施意见》基本实施到位,涉及变更岗位设置方案的,要全部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变更,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审核、核准工作,实现人员聘用平稳过渡。各地实施工作基本到位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分别形成书面材料报州人社局、州卫生局备案。今年5月30日以后,我们将同州卫生局一道,组织力量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并对各地实施情况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州范围进行通报。

7.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七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 继续深入推进我厅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厅干部队伍结构, 可采取竞争性选拔、选调等方式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我厅工作。

(二) 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考核工作“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 研究制定《厅管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三) 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直属单位 (学校) 人事管理办法》, 规范招录调配干部员工、学校教职工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步骤, 完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按时支出。

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 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及高等学校、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审程序, 完善并推广“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增强预算约束。

(二)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八大教育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 重点组织和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教育工程。

(三)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受助学生权益。

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落实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管理, 加强检查与监督, 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 抓好“两个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建设。在2012年前实现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60%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011年, 力争全省2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达标。

(二) 创新“两个模式”。

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成果, 探索建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IP资源有效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是创新远程教育“班班通”模式。分村小、中心校 (含完小) 、初中制定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标准及规划方案, 2011年, 力争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由8%上升到25%。

四、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力争校舍安全工程打好“翻身仗”

(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市县教育局要对2009年、2010年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狠抓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切实把滞后的项目抓起来, 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进展时间表;二是市县教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和市县下年建设资金额度及校安工程规划, 做好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并于3月中旬前将计划报省校安办备案;三是市县教育局要争取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费, 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下达后2个月内启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四是推行项目集中联合审批的方式,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缩短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二)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在做好布局调整的前提下, 建立详细的工程项目库, 加强项目管理。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和使用资金,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 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切实执行校舍安全工程收费减免政策,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制。所有校安工程项目都要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制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 放置在工地醒目位置,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

(三) 抢抓校安工程“黄金工期”。

8.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八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上一篇:描写雨后的天空的句子下一篇:自然包装对生态包装设计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