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论文

2025-01-14

经济问题论文(8篇)

1.经济问题论文 篇一

<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5期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研究术

于洋,王尔大,王忠福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我国旅游业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直到80年代末才初具规模,而老年旅游市场也才逐步得到

社会和旅游组织的关注,但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有1.42亿

多,占总人口数的ll%以上,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以3%的增幅发展,老年旅游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

空问。本文分析了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市场;老年人;策略

一、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的社会,据调查,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I.42亿多。专家预测。

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毋庸置

疑,老年群体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2002年

城镇居民出游按年龄划分全国平均65岁以上人口占

旅游人数的7.4%。在上海、南京、郑州分别达到

12。7%、16.7%、13.7%。由此看出,老年旅游在旅

游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是我国对老年旅游服务的组

织发展和产品开发还较为滞后。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银发旅游”市场必将

越来越大。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旅游业年收入超过4000亿人民币,约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包括老年旅游消费。

2004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占旅游市场的20%左

右,2005年老年人旅游市场的份额占到旅游市场的25%,老年旅游收人达到1000亿人民币。近年

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及养老观念的变化,参与

社区活动、疗养、外出旅游等愉悦身心的活动日益

受到老年人的喜爱。儿女孝敬老人的方式也从单

一的送钱、送物,变得更为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积极支持他们旅游。虽然我国老年旅游市场有很

大的潜力,但目前老年旅游市场却不尽如人意,专

门为老年人定做的“银发游”线路并不多。尽管

有的旅行社开始推行“老年游”项目,国内热门

长线包括北京、大连、青岛、云南、海南等,国外

长线也有以日本、香港、韩国等为主的线路。虽然

这些线路都以“老年游”、“夕阳游”为卖点,但

是大多数线路的行程并未特殊设计,景点安排、旅

游节奏都与常规线路相同,大部分都行程紧凑,还

有不少团是与年轻人混合。以致体力并不太好,又

想出门旅游的老人,要真正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还比较困难。

三、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利润低。老年旅游市场虽然有巨大的发展潜

力,但这一市场又存在风险。当前旅游业难有什么利

润空间,对旅行社来说,景点门票、购物是赚取利润的主要环节,但老年人购买能力相对较差,并且不少

旅游景点对离休干部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收门票,这使得旅行社对老人团兴趣不大。由于老人游客群体

身体状况的特殊原因,老年旅游需要有更高的安全、医疗方面的保障,一旦老年人出现点什么问题旅行社

将会承受来自老人亲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这些都大

大增加了旅行社的成本和经营风险。同时价格因素也

导致不少旅行社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2.旅游市场不规范。目前很多景区、景点和娱

乐设施都是为中青年规划设计的,老年群体基本是个

被遗忘的角落。而旅游产品大多缺乏创新,无法与老

年旅游者的需求水平和需求层次相适应。老年人的许

多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不少老年人有钱却不知道

往哪里花;另一方面老年人缺乏对旅游的认知,并且

在旅游过程中参与性较低。

3.需求与供给脱节。我国老年旅游市场一直隐

而不旺,从我国旅游部门获得的反馈信息表明,目前

我国老年旅游所占的比例份额明显较少。约为25%

左右,老年人人均旅游消费还是比较低的。以广州为

例,2001年45岁—60岁年龄段的市民每年旅游消费

为3390元,而6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消费只有168

5元。老年旅游需求大,但实际出行的少,研究其原

因,主要是需求与供给脱节,旅游企业在提供旅游服

作者简介:于洋(1977一)。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王尔大。教授,博士生导

师,大连理工大学旅游博士点负责人.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风险管理。·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大连理工大学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基金赍助(1200-893318)

135

务等方面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项目开发不足,而

且缺乏科学安排。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不多。

四、我国老年旅游市场有待深层开发

老年人由于身体、心理的因素,对出游有着自己的偏好,一般对行程的舒适度和经济性要求较高。比

如喜欢游览自然风光、疗养等线路。比较关心出行的安全和花费,以及出游的交通方式及行程的安排等。

国外老年人有“佛教文化游”、“乡村游”等的需求。

1.国内老年旅游市场充满潜力。老年人时间充

裕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这方面,南阳国旅和上海 银发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值得借鉴。2004年4月,南阳国旅推出了“千名老人游江南” 旅游活动,在游船上,组织书法比赛、赋诗、歌舞、猜谜语、文化娱乐有奖活动,深受老年游客欢迎。另 ~家专门针对老年人市场的上海银发旅行社,通过不 断地深入市场调查,挖掘市场热点、亮点,努力提高 旅游文化内涵。他们在安排线路上,注意长短结合。以休闲为主,结合养生,将各种类型的旅游与退休老 人们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深受老年人的欢迎。例 如:千名老人老年拳操休闲游、关怀老人特色体检 游、癌症俱乐部病人身心健康游、千名老人重阳登高 游、金秋赏桂游、银发科普游、风光新貌游、长江三 峡游等,博得广大老年游客的一致好评。其中,长江 三峡游先后十个航次,约7000人次,“上海退休职工 长江万里行”的大红横幅成为穿行在万里长江上的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国外老年旅游市场。国外旅游业发展比较完

善,早在70年代就成立了银发族旅游机构为老年人 提供旅游服务。对于西方国家的老年人来说已经习惯 将旅游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旅游局 公布的数据来看,1998年以来,在我国旅游的外国 旅游者年龄结构,超过5l岁的老年人的比例占全部 来华旅游者的22.3%,仅次于商务旅游活动为主的 中年组的46.5%。表l和表2分别列出了我国主要客 源国60岁以上老人情况及2007年我国主要客源国老 年人人境情况。

表I我国主要客源国老年人口状况(单位:千万),国家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

人口总数12.43 4.30 25.18 7.94 6.65 5.77 60岁以上2.25 0.34 4.23 1.62 1.31 1.

2占总人口比重(%)1.81 7.90 16.8 20.4 19.7 20.8 表2 2007年我国主要客源国老年人入境情况(人数)国家45—斟岁65岁以上

日本(JAPAN)l 469 434 l 595 99l

韩国(KOREA)l 832 707 1 754 828

美国(U.S.A)802 386 181 107

英国(U.K)231 560 37 21

4德国(GERMANY)202 585 39 272

法国(FRANCE)155 444 30 21l

俄罗斯(RUSSIA)832 074 60 62

1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网

五、国外老年旅游市场现状

国外的老年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政府以及有关

部门都对旅游给予非常高的关注。对老年人的旅游门 票。给予相当的优惠或免费。比如位于波士顿的非营 利机构Elderhostel,成立于1975年,虽也是旅游机 构,但与其它银发族旅游机构最大的不同是提供具有 “教育活动的游学”,服务对象以55岁以上的人口为 主。Elderhostel强调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鼓励 银发族边旅游边学习,长期以来已成为相当受美国银 发族欢迎的旅游学习组织。Elderhostel安排的游学内 容相当丰富,提供美国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多达一万 个不同的教育活动,包括文学、音乐、人文、艺术等 短期课程。例如到巴黎的博物馆参观法国画家莫内的 画作,借参与许多深度学习的文化之旅。扩大自己的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视野。并且将游客安排住在学生宿舍或青年旅馆,重 温学生时代的学习之乐。游学时间从数天至数星期不 等,每年能够吸引20万人次的银发族。

美国银发族旅游业者提供的行程与一般旅行团有

很大的不同。他们避开拥挤的现代化饭店,改去有宽 敞大厅、可提供饭店客人聚会聊天或交友的传统饭 店;住宿地点重视生活的便利性,无论购物或用餐以 步行距离为标准;更重要的是特别避免搭乘巴士的交 通时间太长。而在活动安排上则比较多元化,因为银 发族平日待在家中的时间已太多,参加旅行时,业者 则满足他们希求“更多新游历经验”及“认识新朋 友机会”的需求。

美国银发族希望一年安排三次不同性质、不同地

点的旅游,在旅行天数方面,所安排的旅游时间较一 般旅行团要长,为了避免老年人过于劳累,旅游机构 多将老年旅游行程控制在三个星期以内。

六、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老年旅游市场的经验,同 时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及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经济能 力。应通过媒体统一思想、更新意识、加大宣传力 度,倡导、鼓励老年人融人旅游群体,让老年人的晚 年生活质量安逸、舒适。

(一)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做旅游产品

老年旅游特点是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所决定的。一是老年旅游产品的行程一定要舒缓,不 能像年轻人那样上了车疲于奔命,下了车参观、回到 酒店就吃饭。又上路。二是要求老年旅游的住宿要舒 适安全,吃饭上、用餐上要与其它团不同,饭菜要稀 一点、热一点,易消化、营养高的食物要多一点,同

时要降低旅游强度,避免强烈刺激的活动项目,这样 老年人会觉得比较舒服。

(二)旅途中的安全与医疗保障

老年人旅游通常担心途中生病和安全出问题,为

了让老人放心,旅行社最好是让责任感比较强的人员 担任领队,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设想旅途中 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多种解决办法,提高旅游服务 质量。在安排旅游路线时,以“安全第一,景点精,减少购物时间”为原则。尤其要注意的是旅游安全 问题,旅行社应与沿途的医疗机构随时保持联系,随 团配备保健医生和老年人常用的药品,负责老年游客 的身体健康。担任领队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医疗护 理和急救常识。

(三)旅游类型要多样化

旅行社要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能力推出

有针对性的老年旅游产品,如以医疗健身为主要目的的“温泉游”、“健身游”、“休闲度假游”。以及全新 “知识型旅游”、旅行社与社区联合的“社区旅游” 等旅游产品。最近以来,边走边游的“游船游”、“旅居游”、“草原游”、“购房游”等逐渐受到中国 老年朋友的喜爱。

(四)加强政府主导及宣传力度

老年旅游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发展老年旅游

市场是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坚持政 府主导,在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投入的同时,制定相 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投资老年事业,对从事老年旅游的人员进行免费的医 疗护理知识培训,发展老年产业,满足日益扩大的老 年旅游市场的需求。为旅游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正逐渐改变。很多老年人

开始重视自己晚年生活的质量。我国老年人一般有多 年的积蓄和退休金,具有较大的消费能力。目前,我 国1.42亿60岁以上的老年中有30%享受退休金,如 表3所示,据预测。我国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目前正以 每年24.9%的速度递增,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 步发展。退休人员的待遇越来越高。可支配收入也越 多。旅游组织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的服 务意识、切实保障老年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为重

养老理念的“生态旅游”,适应老年人兴趣与爱好的要。表3退休金支付情况预测表

年份1995经2000掘2010正2020年2030年

人数(万)3011 3654 5147 7061 9217

总金额(亿元)1541.8 2099 8383 28145 73219

每人月均(元)426.7 478.7 1357。3 3321.7 6685.

2综上所述,虽然我国老年旅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

段;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问题,目前已经引起社 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正在着力解决他们的生活问 题。要大力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和法制 化进程。现不少旅游企业针对老年市场的特点进行了 规范运作,如《老年旅游质量规范》、《老年旅游合 同》、《老年旅游操作标准>,这些都是企业自律的宣 言书,同时也表明规范运作的决心。此外,行业协会 对老年旅游也非常重视,如中国旅游协会、中国老年 学学会等机构都发文对老年旅游予以支持,社会舆论 更是从关心老年人的角度对老年旅游给予了极大的关 注。我国城市60“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 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额外的收入;据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 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 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 年为73219亿元。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年旅 游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将为旅游服务组 资料来源:《:人口学刊》

织提供巨大的商机,从而使老年产业的发展前途无 量。

参考文献:、[1]郑昌江,王颖.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研 究[J].商业研究,2002,6(247):126一129.

[2]方小燕.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04— 105.

[3]刘书晓.老年人旅游消费当前状况及拓展 策略[J].统计与咨询。2007,2:32_5.

[4]桂煜航.试析中国旅游市场的开发.中国旅 游网.

[5]第六届中国(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暨首

届中国老年旅游博览会和老年旅游高峰论坛.__

2.经济问题论文 篇二

一、循环经济概述

1. 循环经济的含义

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平衡,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并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质疑, 随着发达国家逐渐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 都提高了我国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加快了实现循环型社会的步伐。

循环经济的理念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 之后便有许多学者运用经济学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问题。在世界银行关于循环经济的一篇报告中指出对循环经济很难确切的做出定义, 目前, 经济学家也无法给出统一的定论。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即是一种生态循环, 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从而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循环经济实施和运行要遵循三大原则, 即实现“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三个原则。三大原则的实现则是循环经济内涵的最好诠释。

首先, 减量化原则。自然资源的量相比较人类的欲望来说, 十分有限, 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减量化原则就是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倡导节约型的消费理念, 不仅减少资源的消耗, 也降低了废物污染的排放。所以减少物质量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 它一方面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生产制造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如国家设计买车补贴来鼓励消费者选择购买排量小的轿车, 通过政策诱导、媒体宣传来转变人们传统的消费观, 而消费者的需求改变则带动轿车制造厂商的战略实施和市场定位, 从源头抑制资源的过度消耗。

其次, 再利用原则。此原则其实是减量化原则的另一方面体现, 即努力发现开发资源、物品所具有的不同作用, 从不同方面进行利用, 不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其他同样功能物品的生产, 从而较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如通过介绍一次性用具的不卫生性, 倡导消费者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物品, 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物品制造所消耗的资源就减少一半。对于企业而言, 通过规模生产, 可以充分利用制造设备的折旧以及相关原料的再利用来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三, 再循环原则。此原则即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企业可以通过回收一些废弃物品, 从中提取可用原材料资源或次级原材料,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重新开采消耗, 如废纸的回收可以再制造出再生纸, 这为原料的开采节省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如富阳市造纸厂的一名负责人说, 若不用废纸再生, 单纯用原生纸浆, 富阳山上的树木一年就会被砍伐完。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同样也是为了节约资源, 随着技术更新的加速, 我国电子消费呈现快餐式消费, 尽管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也造成了环境巨大的负担。因此, 再循环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原则。

二、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分析

1. 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循环经济的实施除了要加深每个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生态意识, 还需要必要的保障措施, 来确保循环经济的有效实现。法律的价值是实现正义, 而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立法政策就是将将循环经济在形式上的公平转为实质上的公平, 它是循环经济合法化实现的工具。循环经济下, 就经济法来说, 它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的工具性价值则在于实现经济安全、社会公平、整体效益和经济自由。

根据每个经济学家古斯曼等人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一个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发展呈现倒U形变化, 即经济最初的发展以过多的消耗资源为代价,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高, 而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反过来治理环境。而人造自然和天然生态无法比拟, 所以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经济法的作用就是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国家市场规制的完善、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挥有形手——政府干预的正面作用来控制并减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让倒U形的坡度变得更为平缓, 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

2. 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

从经济法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指定有效指导并给予循环经济法律保护的相关政策条例, 相对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循环经济起步较晚, 与之相应的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仍存在不足之处。在经济法背景下, 对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 即将经济系统分为宏观经济系统、中观系统问题和微观系统问题。三个层次从范围上看依次从整个国际市场或国家缩至地区再到单个经济个体。循环经济的实现就是使得自然的资源和能源在经济系统中实现内部循环以及系统之间循环。经济法即从不同层次构建相应的法律条例并给予指导。

第一, 从宏观经济系统来看, 经济法面对的是整个大系统内的资源的消耗, 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 通过经济法相关法律来约束或指导整个大系统的经济发展, 使得资源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收益,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在宏观经济系统层面看循环经济, 要是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一方面需要减少资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新能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构建完善的循环系统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化、长久化。这就要求经济法根据三大原则的要求, 提出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循环经济上的意识, 主动进行资源再利用、回收循环, 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普及到整个国家。而目前, 我们国内没有对与回收和利用、发展资源循环技术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产、设定明确的资源利用标准、循环经济的明确规范进行确切以及强制性的规定。这使得循环经济的实质性转换得不到合法化的保障, 缺乏具体化的实施细则, 使得循环经济的相关经济法规不够完善。

第二, 从微观经济系统来看, 它建立的经济法是针对具体的经济个体, 即对企业而言的具体规范条例。企业作为一个单个的系统, 也涉及到输入和输出, 从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的制作, 然后到产品的销售运出以及相关利润的产生都涉及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 如造纸厂在纸产品产出之前要消耗纸浆, 纸浆则可来自于废纸的回收也可以利用原生木浆, 其次还要消耗煤炭能源来产热产汽, 接着还有造纸后的产生的废气废物, 造成的污染。这都要求经济法的制定要细致化, 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资源采购、利用指标, 以及污水、废气的排放标准。而现存的法律很多, 但过于笼统、分散, 不利于涉及到每个环节。尽管涉及到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使用、废物的再利用问题, 但未具体为每个行业划分标准, 对每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约束性性不一致, 有失经济法所要体现的公平性。而国外则设立的较为具体如《废旧汽车处理条例》、《电子废物和电力设备处理条例》等。

第三, 从中观经济系统来看, 它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系统之间, 具备了两者所不具备的特质, 它没有像微观系统细致到每个企业, 也没有宏观层面那样广泛, 它是针对地区性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制约。中观层次内, 微观的范围扩展到一地区的经济个体集合, 使得系统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构更复杂化, 其不仅要考虑单个企业的消耗与产出的比值, 还要考虑整个地区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的产生。而相比较宏观经济系统来说, 中观经济系统下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制定更为具体, 针对了地区的特质, 将总的指导性条例分解为可实施、促进当地实现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但与微观层面相对应的经济法制定的问题类似, 目前, 没有单个地区针对自身的地区特点、行业特征制定相应的经济方面的政策, 而是采用宏观层面的相关经济法规, 不能体现中观经济系统下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艰巨了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共同获得等优势, 使得经济法的价值不能更好的凸显。

三、循环经济中经济法问题的应对机制

针对循环经济中相关经济法方面出现的不足, 可以从三方面构建完善的经济法, 创建和谐的法律化环境, 构建利于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保证机制。这三方面即在经济法背景下, 建立国家推进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国家推进机制即从宏观视角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经济法在这里是面对整个国家, 所以相关经济法的制定更多体现的是指导性, 让地区和单个企业有总体性的方向。一来循环经济的出现比国外来的晚, 大众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清, 政府通过经济法的清晰界定循环经济, 让个体和企业了解循环经济的大致情况。加大可持续理念的宣传力度, 提高大众对于减量化生产、资源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意识。当然实现循环经济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 一方面由政府承担, 这体现在政府在制定经济法中消耗的人力、物力, 以及在经济法推广实施过程中的费用等, 这些成本的付出, 不会引起个体层面的反对, 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地区以及的人类的好处大家都有所认识;另一方面, 企业在实现循环经济中也要消耗在原来生产成本之外的成本, 如更新生产设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加污水废气等无效益环节的费用, 在短期内来看是增加企业的负担, 尽管利用整体循环经济的实现, 但对于企业而言似乎短期看不到收益, 这就降低了企业履行相关条例的积极性, 甚至有些企业选择逃避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 这就需要利用经济法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其具有的强制性。通过制定明确的企业规模、效益实现率、具体污染处理承担的指标, 来约束企业完成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政府的执行力度就是整体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保障。同时, 在强制性的约束性, 政府还可以利用一些奖励措施, 如技术含量高、污染小、实现生态循环系统、开发废物利用技术的企业进行物质上肯定, 也可以给予财政优惠等奖励, 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济法视角下, 市场调节机制的内涵是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调节资源配置、引导资源配置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发达国家运用的与经济法相关的市场机制, 我国可以借鉴, 针对国内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设立相应的经济制度。如收费制度, 企业生产会对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污染, 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国以及当地的情形, 参照国家经济法相关条例应设立污染超过法律规定企业要承担的排污费用。一方面, 政府要制定清晰的排污标准, 不管是在排污量还是在污染浓度上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并设计合理的收费计量方法, 将企业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转化为实质性的承担费用上;另一方面, 当地政府要切实加强监督, 加大监管力度, 不要让污染超标的废物再流进自然界, 也要及时对违法、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个体企业进行惩罚、教育, 从而真正控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市场机制除了收费制度以外, 还可以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押金制度, 国外已有成功案例的如环境损害保险金以及环境保护基金等都值得我国借鉴。

最后, 就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消费者处于价值链的末端, 但却最终影响着价值链的源头, 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生产, 所以转变传统的消费观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本质要求, 只有整体消费观的提升, 人们对循环经济、绿色消费的倡导, 才能最终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构建于循环经济相关的经济法律时, 需要考虑如何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度。而消费观念的提升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可通过多方面实现。如企业可建立群众监督机制, 即公众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 对当地的企业或消费者有关的企业的行为、社会履行度进行监督, 如企业排放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公众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检举;公众还可以通过诉讼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企业的生产对环境造成危害时, 不论是噪音还是污水废气的排放过量都会影响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公众就可以进行诉讼, 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更弥补了政府监督上出现的不足和漏洞。此外, 政府还可以让公众参与环境法律、经济制度的制定, 如进行举办公民监听会、论证会, 征求经济法设立的相关企业、专家以及公众对经济制度的合理化给出意见, 实现经济法设立的民主化。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形式, 其实施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在循环三大原则。在经济法背景下提出循环经济相关经济法问题, 并从国家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机制三个角度来应对循环经济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法,发经济学,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益恒.关于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统计, 2005, (8)

[2]周玉梅.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 2004, (2)

[3]王璟, 何树亮.经济法语境下的循环经济[J].黑河学刊, 2006 (1) :34-38

[4]陈为旭, 张济宇.浅析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 2009 (1) :81

3.经济问题论文 篇三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成因;防范

1.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离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只是二者分离的一个集中反映。随着开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在危机发生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出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显著失衡,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的兼并行为在大量大型金融企业中出现,导致经济体中出现高度集中的问题。这种因为大肆合并而导致的高度集中进一步又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则金融企业因高度集中而为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带来了追逐高额薪酬的机会,再则是由于高度集中而使得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即凭借自身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而无需承担破产风险的忧虑,即使有破产的风险和可能,政府也会因为其规模巨大一旦破产就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出手相助,因此,这些大型金融企业就减少了必要的风险防范,甚至会做出一些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经营行为。

第二,由于金融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大量交易发生在金融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致使金融经济中的交易出现纯粹性的投机行为增加,乃至金融经济彻底抛弃实体经济,脱离与实体经济的正常、必要的联系,致使整经济发生恶化趋势。

第三,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失衡,导致金融经济中的投机因素影响到经济指标,许多价格指数因为实体经济的弱小和金融经济的强大而难以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这也进一步致使大量价格指数失去了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由于金融经济的挤压而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大量社会资本从创造真实价值的实体经济领域流出,而流向金融经济领域,而金融领域由于其投机性行为而出现出虚假繁荣,这又进一步掩盖了实体经济中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经济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演变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发展趋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增加,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金融经济领域,金融经济在社会经济整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资金配置和流动指引的中介和配合作用,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过度失衡,导致金融经济由于过度集中而缺乏约束,甚至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金融经济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其最为主要的职能,一旦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这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都具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比例并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弄清楚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2.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根源及其防范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随着金融经济在数量、规模、地位等方面显著超过实体经济中而形成的,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二者的分离必将对社会整体经济发生消极影响。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因二者的分离而损害实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根源主要有:

第一,金融资产比率增加,风险扩大。在谈金融经济发展甚至超过实体经济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在实践顺序上还是在现实贡献上,实体经济都是比金融经济更具根本性,一方面金融经济必须在实体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都是金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经济支撑。

因此,金融经济的兴起、发展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基础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需要外汇,这离不开金融经济的支持,金融交易对于世界范围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出现金融经济,各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因此,金融交易的增长会比实体经济增长更快,于是就出现了金融资产比率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损失社会经济。

第二,技术和制度因素也是致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重要原因。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深受全球化影响而具有国际性,因此金融经济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金融交易也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率也相应提高。在制度方面,随着金融经济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短期机会主义、各种非理性行为、跟风行为、短期绩效评价等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有关,这些行为都是一定的制度因素的结果。

第三,金融管制的弱化与自由化的膨胀,这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直接影响因素。这种金融管制的弱化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管制的解除,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厉害,另一方面还突出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管制的弱化和解除,这加强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导致金融交易量的增加。

3.金融经济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看,金融经济产生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将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经济自身的发展乃至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似是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仍在与实体经济,即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又导致金融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持,进而出现了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出现的表现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金融经济已经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经济还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分离,致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撑。

因此,世界走出金融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并积极引导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努力改革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根本上是金融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危机走向缓和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振山.金融效率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中国经济两难问题 篇四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王红茹 叶建国 刘永刚

2010年06月08日07:07

温家宝总理天津再谈中国经济两难问题

一、中国经济六大矛盾详解

中国经济在极为复杂的2010年面对诸多“两难”问题。那么中国经济的“两难”问题难在哪?

“两难问题增多”成为决策层的共识。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两难问题增多”。5月13日至14日,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再次指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由此可见,“两难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体现。“两难”的矛盾症结在哪?如何破解?

矛盾一: 控房价与保“支柱”

在高房价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位置却从未动摇过。

近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虽然房价高涨带来了社会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但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不但不能动摇,还要进一步发展。

此观点即出,房地产的 “泡沫论”与“支柱论”的纷争,再起硝烟。

“房价高企可以刺激投资,但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造成收 入分配严重失衡,更为严重的是,这也给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破坏。但是如果房价降低了,老百姓是买得起了,相应的就会削弱或减少房地产业发展的能力,这对国家来说是个两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针对姚景源提出的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袁钢明认为,“在热点产业不多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不但填充不了,还供不应求,所以,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经济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教授曲卫东也认为,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高峰期,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是由供需来决定的。房地产成为我国支柱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

曲卫东认为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对国家的好处多多,因为只有高房价才能有高地价。现在地方财政50%以上的税收都交给了中央,如地方财政没钱,就可以通过土地出让获取出让金,这成为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高房价虽然对老百姓很不利,但却是解决政府财政困难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但是上述表述还是得到专家的反驳。

袁钢明认为,要解决“高房价和房地产支柱产业”这个两难问题,关键在政府,政府要毫不犹豫地压低和控制房价过高,开征物业税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开征物业税就能抑制投资人的投资需求,那些人就不会去买房了,买房的需求一旦下降,房价很快就下来了。”矛盾二: 保增长与控通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8%,距离今年的通胀管理目标3% 仅一步之遥。这个数字让当局者踌躇:货币政策如何在管理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兼顾经济增长。这个“两难”问题首当其冲的表现是:全年设定3%的通胀管理目标存在争议。

3月20日,姚景源在2010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CPI上涨控制在3%左右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指标。但他也表示,在宏观调控作用下,最终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

袁钢明的表达则更为直接,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3%这个指标定得太严格,同时给政府调控也增加了难题。因为CPI一旦超过3%,按政府的目标就会紧缩货币,而一旦紧缩货币,企业就会倒闭,随之失业率就会增高,农民收入也会下降。”

但相关资料显示,近期国家发改委先后在5月14日、19日、24日三次谈到了物价问题,认为3%的目标可以实现。

而要 保增长与控通胀并行,却是个难题。

“现在主要问题还不是防止通胀,保增长的需要优先于控通胀。现在政策的着力点还不是要下大力防通胀,而是要调结构使得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调整结构,必然会有一定幅度的通胀,但通胀幅度不会太大。”首都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焦建国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矛盾三: 保增长与调结构

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

调结构的寓意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日前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区域结构的优化及收入分配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等,范畴很大。他说,“结构调整好了能更好地增长,结构不调整不优化,想达到增长目的也难。”

然而,结构如何调整也是众说纷纭,从何处首先着手,力度和方式如何选择更是难以拿捏。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认为当前经济结构失调主要原因是重化工业增长过猛,项目摊子铺得过大,供求关系失衡。可以说,重化工业增长过猛是当前结构矛盾之源。

韩康认为,重化工业增长过猛,是投资对消费增长产生挤压的主要因素。而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核心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在2003年―2008年,我国投资率从41%上升到43.5%,居民消费率却从56.8%下降到48.6%,2007年仅为35.4%,比1985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袁钢明认为下一步调结构的方式,可在短期内把钱投到农业中去。“如果在短期内把钱投到农业中,相对来说,工业或者某些城市方面的资金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情况下,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 就相对减少。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太薄弱,只有加强了农业,提高农业收入,才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矛盾四: 提高居民收入与增加国家、企业收入

5月24日、25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署名文章谈收入分配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仍在制定当中。”

据悉,这份文件发轫于2004年,在2007年至2009年间举行了6次征求意见讨论会,始终未能与公众见面。多次参与收入新政征求意见的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收入分配改革牵涉到各种利益的博弈,这是其迟迟未出台的最大原因。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未出台,在袁钢明看来,主要存在两个两难矛盾:一是“提高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的矛盾,二是“提高劳动者收入和企业收入减少”的矛盾。

国家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但是又担心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因为国民收入就两大部分:一是居民收入,二是国家和企业非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提高了,就意味着非居民收入会减少,这是一个两难问题。袁钢明分析说,“解决这个矛盾很简单,就是改变观念,站在劳动者的角度,以提高劳动者收入为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出发点。如果以这个为目标,就不是两难了。”

矛盾五: 扩大赤字与增加税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这一规模较去年的9500亿元赤字又 扩增了1000亿元,刷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赤字纪录。

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中国赤字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关口,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仍然强劲。

毫无疑问,巨大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大投资、改善公民的社会保障。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升高或者财政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扩大财政开支必须要用赤字的办法,如果不用赤字,就要扩大税收。

但是如果增加税收,难免把国家给予民生的好处被税负抵消了,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减税的政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

“赤字会造成财政的压力增大,总是要转移到税收上,要增加各种各样的新税种,还有可能提高税率。即便不减税,也会把还有一些空间和灵活度的税收加以强化,实际上造成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加重。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增加了的赤字,让未来或者下一代还这个钱。”袁钢明说。

矛盾六: 货币的收紧与宽松

现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出现了两难境地:信贷的大量投放,一方面造成市场流动性充足,股市、楼市过热,泡沫出现,金融风险显现。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资金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收紧货币,必然直接收紧到缺资金的中小企业和农业上,使其雪上加霜。如果继续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必然造成股市楼市资产价格膨胀,最终酿成金融风险。

中国货币政策进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把控时期。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拉动我国经济回升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也给通货膨胀预期提供了货币基础。

尹中卿认为,大幅度投放基础货币和天量贷款所产生的流动性对物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被CPI和PPI所覆盖的普通商品价格上,也表现在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为主的资产价格飙升上。他强调要抑制资产价格过度膨胀。通过适度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增加股票保证金交易限制、提高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条件、实行差别化利率调整等政策工具,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暴涨进行制约。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樊纲则表示,“中国容易产生泡沫,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

樊纲建议,首先要增强预见性,及早作出调整,不要等到泡沫形成再调整。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调控政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从供需两方面,借助控制按揭贷款、杠杆率等金融政策和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

二、中国经济的12个“两难”

本刊通过走访多位专家学者,在当下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热点难点问题中,梳理出以下12个突出的“两难”问题。

1、人民币升值与不升值的冲突

国内的共识是,一旦人民币升值过大,会对中国庞大的出口导向 型产业产生影响,如果小幅度的方式,必将带来更多资本进入中国,炒作人民币汇率。而在外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声音越来越激烈,并有情绪化和政治化的倾向,这种压力也在朝向常态化发展。

2、信贷投放规模收与放的冲突

如果对信贷规模实行数量性紧缩,将可能导致之前投资的中长期项目出现烂尾工程,而如果不加以控制,或将对通胀产生影响。一旦实行价格性紧缩,比如加息,又将可能引发热钱的进入。

3、财政赤字与税负改革的冲突

赤字问题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所付出的代价之一,如果继续减税则财政赤字更难承受,如果加税,则与扩大内需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中国经济转型长期目标相悖。

4、房价调控经济导向与民生导向冲突

一方面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已经成为财富分配的重要途径,防止更大幅度的暴涨成为政府维稳的必然选择。但考虑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重要产业支柱的现实,房价上涨是中国现行各种制度、各种冲突在市场中的集中反映,这使得政府在控制房价的政策选择过程中,空间并不是很大。

5、扩大出口与重塑经济增长的冲突

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口依然是中国经济短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在新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这一模式正持续受到冲击和来自发达 国家强大压力。

6、投资拉动与扩大就业的冲突

危机之下,国家在传统的“铁、公、基”等领域的投资虽然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但是,这些领域并没有创造太多的就业,这与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扩大就业的要求并非完全符合。从长远来看,在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目标下,扩大就业和投资方向的选择依然需要艰难的权衡。

7、地方债务化解中的进与退的冲突

决策部门在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进行规范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已经展开的相当多的长周期投资项目的可持续问题,对于支持资金的是否继续投放的决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尴尬局面。地方债务问题有可能倒逼新一轮的财权事权划分甚至分税制改革。

8、资源价格改革与管理通胀的冲突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要素反映其稀缺性,反映其市场价值。能源价格改革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济含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之所以提出CPI涨幅3%左右,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所以,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所面临的宏观经济背景,不是简单了,而是变得更加复杂了。

9、短期决策与长期规划的冲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项长期的政府主导的战略性工程,这就必然导致一些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与长期的战略规划之间发生冲突。这实际上也是很多“两难”问题出现的重要背景。

10、节能减排与重化工业发展的冲突

考虑到重化工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实,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的重点在于重化工业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这与长期我国产业调整的方向并不一致。另一方面,在重化工业和节能环保之间的冲突或将长期存在。在实现节能减排的两种路径(技术减排和结构减排)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与当下现实的压力存在冲突。

11、土地商业化与保护耕地的冲突

地方政府希望在土地价格快速上涨中大量投入土地,使地方土地出让金和相关房地产收入大幅度增长;而中央政府却希望城市化进程不能过度减少农用耕地,平衡房地产发展与农业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在调控土地市场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冲突。

12、宽松货币政策与防范资产泡沫冲突

5.经济问题论文 篇五

摘要: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不为外人所清楚地关系至少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广受诟病,早在1978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就提出政企分开这个概念,但是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利益挂钩加之政企之间关系复杂难以管理监督,使得“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大量国有财产流失,滋生了腐败贪污,国企垄断,严重阻碍了市场正常化发展,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本文就我国现行的政企问题与如何改善政企关系的个人观点做出阐述。

关键词:政府与国企

所有权

国企运营能力

人事制度

国企规模

正文:

一、当前政企关系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使国有企业既不独立,又不受制约。当前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这种体制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厂长、经理大多数只有日常的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权,没有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权和投资权,没有内设机构编制人事权和劳动用工权。而且、经理、厂长握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也是不规范的,随意性很大,只要在经营管理中遇到了困难,厂长、经理就要找政府帮助解决;政府部门为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乐于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握有的生产经营权也是不完整的,它要视厂长、经理和政府官员的个人行为而定,要视各地的改革程度而定。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多为中下层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简直与改革前没有什么差别。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政府官员和厂长经理改革意识较强,厂长、经理又能够处置本厂的固定资产,敢于决定本企业的内设机构、任免中下层干部、决定工人的去留、增减。因此,总体而言,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产权责任不清晰、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企业内部无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叫“所有者缺位”。厂长、经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内部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在企业外部,政府各个有关部门可以说都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谁都可以管厂长、经理,但都可以对厂长、经理经营企业的好坏不负责任,缺乏明确的与责任相适应的监督机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因为企业权力太小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因为厂长经理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使企业的权力太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制约,导致国有企业决策失误、浪费严重、贪污盛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严重后果。

(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加重了对政府的依赖。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遗留下来的三大痼疾,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得不找政府排扰解难。这三大痼疾是:(1)由于过去长期无竞争市场,致使国有企业的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折旧率极低,将析旧费当作利润抽走,致使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加上国民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供求不平衡,使不少企业产品销路不畅。(2)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工资的吃大锅饭体制,使每个老国有企业冗员太多,一般高达50%。(3)政企不分造成的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退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等等全由大中型企业包着,企业等同于一级政府。凡此种种,再加上体制不顺,管理不善,造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量亏损、资不抵债、下岗职工增多。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联合、兼并、破产制度,以及资本市场,劳动力再就业市场均不健全。这使得国有企业主要不是靠法制,靠企业自己通过资本重组、通过关停并转重振旗鼓,而是靠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去一个个具体指导,乃至包办。有的政府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在半年、几个月的时间解决特困企业的关停并转问题,于是在有的地方,派工作组到企业去的办法又用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政企能分开吗?何况为了社会稳定,为了职工生活,政府能不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吗?

(三)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是政企不分的脐带。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略有改革,即企业内部的中层干部、一般皆由企业内部任免,但企业厂长、经理仍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免,并划入行政系列,可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自由调动。人事管理的规律证明:由谁任命这个公职,这个公职人员就对谁负责。由政府直接任命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这个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他的“政绩”应该让任命者知道,他的困难、苦衷也要让任命者了解。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他甚至要尽量想法让任命者和他一道承担风险,以减轻因自己失误而造成的任命者对他的责任追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必然会凡是稍微重大一点的经营管理问题都要向其任命者——政府官员们汇报,以求得他们的了解和欢心,以及责任的承担。这是一个铁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任命者与被任命者这种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能够不管企业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吗?再加上政企干部的系列不分,政府与企业的干部可以随时互调,而且往往是比较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升任到党政机关,这叫“商而优则仕”——这实际上是对优秀企业干部的“扼杀”,使他们始终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当官高人一等的“官本位”观念下,这种制度更使厂长经理们“心向市长”,而不是“心向市场”,更加促使其对政府官员早请示、晚汇报,使其能早日升到党政机关的殿堂。

二、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对策

(一)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内外约束机制。

为了解决现行国有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两大弊端: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出路只有一条: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工厂制改为公司制。但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在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手段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它只适宜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不适合小型国有企业。对小型国有企业应明确采取民营化的方针。同时小型国有企业,都属于竞争性很强的企业,且数量太多,政府没有精力对其保持必要的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以股份公司制为基础。在股份中,以国有股占优势。其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其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中应有一定的职工比例)和监事会。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由董事会代表企业所有者,行使所者权利:享有本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聘任并监督经理。由经理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监事会享有监督企业和董事长、经理的权利。这种在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开并互相制衡的领导体制,可以解决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如下困扰:一是解决企业内部所有者缺位问题,股东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民营资本股东)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使经理人员能在所有者的代表和所有者的监督、激励之下,忠实于所有者的利益,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格的规范与制约,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解决国有企业无财产支配权: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处置权、投资权;解决国有企业无内设机构编制权和对员工作聘用解雇权。因为这时的企业内部已经有所有者——董事会、董事长,而财产支配权本属于所有者的权利,故这时企业的董事会、董事长完全有资格享有此权,勿须放在企业之外——政府手中。同时,这时的经理由于是在所有者——董事会的监督之下工作,而且要对董事会负完全的执行责任,也应享有完全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机构、编制设置权及劳动用工权。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基本上解决了原有厂长经理负责制下的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这两大困扰。企业因此基本上可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经济实体了!

(二)实行政企干部分列,建立经理市场。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董事长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只能由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委任,由其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负全权责任。为此,董事长必须享有对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当然要经过董事会)。经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董事长既然要全权负责本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理所当然地要由他遴选经理。同时,为了让经理人员对董事长、董事会负责,忠实执行董事会的决议,也必须使董事长有权任免经理。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决定了经理只能由董事长任免。因此,必须革除现行的由政府部门任免国有企业经理的制度,将经理的任免权完全下放到企业,由企业董事会、董事长行使此职权。

为了使经理人员忠实地执行董事会的决议,董事会还必须对经理人员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第一,要将经济的报酬与其奉献挂勾,对经理人员的奖励要与企业的年利润,三至五年的利润紧密相连。这是防范经理人员短期行为、不慎重的经营决策所必须的。第三,一经发现经理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腐败行为,董事长有权立即免去经理职务。

除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强有力地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激励机制外,还必须在企业外部,建立经理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给经理人员更大的压力、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是一个高级劳动力商品,其市场价格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其有无“销路”取决于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一个优秀的经理,不仅是董事长不会解聘他,给他以高薪,而且他还有条件选择报酬更高、可以更大地实现自身使用价值的企业。一个不合格的经理,搞垮了一个企业,不仅再不能易地做官,而且在经理市场上很难找到“销路”,也会加入失业者的行列。由这种经理市场对经理人员形成的动力、压力,是使经理人员忠实于企业、培养优秀企业家所不可缺少的。

有人要问,既然对经理人员的任用要与政府脱勾,那么对董事长的任用是否也可与政府脱勾呢?不行,董事长与经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董事长是企业的老板,经理是企业的高级打工仔。打工仔无论高低,都来自劳动力市场,而董事长只能来自资产所有者。董事长作为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只能由政府委派,董事长也必须对政府负责。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的人符合董事长这个角色的需要。他为了向政府负责,他为了保证自己的职务,也必然会经常向政府汇报他的工作,但他向政府汇报的事只是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而这正是政府所应关心的大事。因为董事长不是经理,他不管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问题。因此他与政府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经理与政府的关系。

(三)为国有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让国有企业自己站起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使国有企业全面解困,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须作系统的研究。

当前国有企业存在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等方面的原因;既有国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为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首先要解决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然后在新的生产关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解决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诸问题。在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的同时,也要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问题,主要是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联合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注入新的资本,增加企业的活力;二是将民营资本所有者引入了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国有资产所有者全民——政府——董事长——经理之间的多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间接关系所带来的松懈联系,增强了企业内部所有者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制约;三是国家仍可以调控这个企业的经营方向,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

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此已如上述,不再重复。

在国有企业外部主要是要为解除这些困难创造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让企业在良好的宽松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中自己学会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游泳,不要老是由政府抱着走牵着走,使国有企业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些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主要是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的联合、改组、兼并、破产制度,改革银行金融制度;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等。为那些有希望的企业卸下社会包袱,调整资产存量,改善产业结构,重组产权关系,注入新的资金等等提供宽松、通畅的市场轨道;为那些无望的企业卸下社会包袱,调整资产存量,改善产业结构,重组产权关系,注入新的资金等等提供宽松、通畅的市场轨道;为那些无望的企业提供完善配套的破产机制,尽量在破产中减少国家损失,尽量为职工另谋职业提供一定资金,使国家和职工都能从破产中得到解脱。

总之,我国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政府对国企进行干预使得国企不能相对自由自主的发展,反过来国企又在依靠政府撑腰以便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和霸权地位,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使其内部人员从中得到相当的利益,而对广大民众没有带来福利反而侵害了他们自由发展的权利。所以若要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影响人民的生活就必须切断政企之间的利益往来,并精简国有企业的数量,把它们放到市场中,让市场淘汰。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所谓人民的企业——国企,给人民带来了利益还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所有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大众相对漠视的也不能深入理解的社会规则————制度。

参考资料:

1.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共二册),董辅礽,199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政企分开、政企不分,2013年10月22日更新 3.中国机构编制网

6.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篇六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取得的飞快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应对的对策有很多。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一)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凸显。物价上升的性质比较复杂,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相交织,短周期和长周期相交织,国内国外因素相交织,总量膨胀和结构转型相交织。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13.5%,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7%,而投资则达到49.9%。一边是相对“冷清”的消费,一边是持续“火热”的投资,消费这驾拉动内需的马车,多少呈现出“不振”之势。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

人民币连续升值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某些企业就可能倒闭。人民币升值还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果食品、服装、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出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四)流动性过剩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使经济从过快向过热转化。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过剩的流动性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等同样也会受到冲击,结构性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转化为全面膨胀,商业银行信贷、财务风险逐步集聚,隐含较大金融风险。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十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楼价的上涨,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福利;股市产生的财富再分配,加剧财富占有的不公;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会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消极影响。

二、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

(一)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

(二)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适当地拉开了收入差距,这对提高经济效率和激发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

(三)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1、农业问题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桌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2、农村问题

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3、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四)就业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如下几方面:

(1)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

(2)大学生就业困难。

(3)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应的对策:

(一)、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这些对策主要有:

1.货币政策。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

需求。

2.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4.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5..降低劳动工资水平。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问题

1.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问题的对策,1.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室降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径

2.为了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调整贸易结构,实施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降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冲击。

3.政府应积极引导对外贸易企业发展之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同时辅以相对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4.要充分理解国家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精神

5.企业应提高自身对外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四)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点在于对流动性过剩的总量调节上。而对我国结构性流动性过剩的治理重点不仅要全面控制,还应该在结构性疏导上采取一些政策。

1.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增加财政收入,完善公共服务。

3.对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调整。

4.对汇率政策的调整。

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疏导”对策。

1.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2.加大优质金融工具的供给,拓展融资渠道。

3.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设立投资公司,为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服务

5.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消费,降低储蓄。

(五)资源环境问题

1.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2.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3.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和进行能源的勘探和储存

4.大力宣传节能意识和动员全民进行资源的节约利用

5.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制管理

(六)贫富分化加剧问题的对策

1.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更快发展

2.改革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促进公有经济不断发展

3.4.5.6.7.(七)三农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耕地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

3.国家应加强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既要防止“谷贱伤农”,又

要防止通货膨胀

4.国家应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的长期控制管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各级政府要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带领广

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6.积极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7.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8.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务条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八)就业问题的对策

1.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2.大力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

3.就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重塑自我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就业困难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J】战略与决策研究,vol.22,No,4,2007:276-283霍金良2、5、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源及治理对策评价朱一鸿

6.刘志英 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典型国家的实践与中国的政策主张【D】。

武汉大学,2004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5滕星均 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吉林大学,2009蒋姣蓉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J】商业文化(学术类)

2010(7):213-214

7.经济异化问题探析 篇七

一、异化的哲学概念

异化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哲学概念。从词源学方面来看, 异化具有疏远、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受别人支配等意思。马克思认为, 异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 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 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抗”[2]。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异化现象, 其中对劳动异化研究最多。劳动异化的内容包括: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过程的异化、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经济中的商品经济的分析, 认为, 异化的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职业的固定化分工和私有制, 因此异化的扬弃需要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私有制的消灭, 异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经济异化问题的现实存在

1. 从劳动异化层面来看经济的异化。

中国实行的是场经济体制, 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 而在此经济体中的, 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分裂和对立使得劳资关系是纯粹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老板颐指气使, 高高在上、工人劳碌不已、忍气吞声的情况大量存在。为了多挣些钱以养家糊口, 工人每天除吃饭睡觉外几乎都处于工作状态, 和同事、上级领导的关系疏远、冷漠、甚至紧张, 很多人处在“人际荒漠”之中, 疲乏和劳累感。

2. 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来看经济异化。

(1) 企业的生产环节是商品经济的必经过程, 质量是生产企业的能否生存的根本, 同时也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的行为及消费的安全性。拿食品生产来说, 这几年频频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如:阜阳的毒奶粉、“苏丹红一号”、“红心咸鸭蛋”以及地沟油等等事件。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各种食品添加剂食用后能引起食品中毒甚至危害人的生命, 而生产企业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偷偷地、大量使用, 不能不说他们已把消费者置于对立的位置, 其结果是害人害己。对于非食品行业, “楼倒倒”、“楼脆脆”、“豆腐渣工程”、“大桥断裂”等等事故无不使国家的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人民的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2) 对于商品的经营者来说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除了用心做好各项售前和售后工作外, 他们还要使尽一切手段做宣传, 从电视、广播、报纸, 杂志再到网络, 所有与人有接触的媒体全部覆盖, 宣传手段也不断翻新, 除向你介绍必要的知识外“附带”推销一下使你的生活无尽便捷、无上享受的全功能器具。“到处宣传购买某种肥皂或衬衫会给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企图以此制造假象, 让人上当受骗。”[3]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明星代言事件以及国人皆知的“达芬奇”牌家具造假事件, 是经营导致的经济异化的“出色”表现。

3. 从生态环境的层面看经济异化。

(1) 为了获得短期利益, 生产企业不断地、大量的排放污染物及温室、有毒气体, 从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急剧丧失, 导致不健康的人群不断扩大且年轻化, 气候异常频频出现, 自然灾害连年发生, 淡水资源日益告急。 (2) 无节制的乱砍滥伐、过度的放牧使得森林和草地资源日益枯竭,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资源的衰竭不但影响人类对生产原料的取得而且加速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地人为的活动、放牧导致沙漠的植被被破坏、降水减少, 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和可耕土地丧失和沙尘暴发生频繁。为了发展经济“资本剥削土地, 剥削空气, 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利”[4]。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来取得的。

四、经济异化产生的实质

1.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经济的存在。

(1) 生产力的提高依赖的是生产流水式线的使用和泰勒式的管理, 而这些都是以分工为前提的, 分工越细生产的效率越高, 而对于从业工人来说, 在长时间做同一个枯燥而简单的动作, 人等同于一个机器, 工作只是身心折磨的同义语。“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 增加社会的财富, 促使社会精美完善, 同时却使工人陷入贫困直到变为机器”[2]。 (2) 私有制的经济地位的实现, 带来经济的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从而也就导致了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异化。“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 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一个是就活动而言, 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5]

2. 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1)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过程, 总是在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和方法的同时, 又会有新的困惑在等着他, 因此, “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6]科技发展的局限性再加上自然规律的不可预见性经常导致人们在运用科技时发生了人们所意想不到也不愿看到的副作用:人被其控制, 自然被其破坏。 (2) 人类认识、探索、研究科学真理的目的是为了解放自身,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与运用越来越受利益和主观目的的影响而趋于功利化。人类在利用科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时往往更注重效率、效益的最大化而很少顾其他。对于发展科技的科学工作者来说, 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 因此科学本身也会成为其发财致富手段, “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7]。

3. 商品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的经济体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在市场里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法则和经济运转法则从事经济活动, 即使违背自己的意愿。市场经济是以物的原则而不是以人的原则来运行的, 不是以自身的需要而是以他人的需要为目标来从事活动, 他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价值只有在市场中经过成功交换才能得到社会承认和实现。因此, “在市场中, 不是人在驾驭市场, 而是市场在驱使着人。”[5]因此, 经济越发展, 社会依赖关系越严重, 异化劳动及其引发的人的普遍异化也就越加明显。

五、异化扬弃的探索与尝试

对于经济还不发达的我们来说异化的扬弃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任务艰巨的历史过程。

1. 生产力的极高发展是消除经济异化的首要前提。

马克思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要想解决经济异化难题, 首要的实现的条件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只有生产力极大的发展到人们已不必需为自身的物质需要而做无意义的搏斗的情况下, 一生只在一个特定环境下所从事的永不变动的工作的情况才会消失, 为了赚取更多商业利润而相互尔虞我诈的斗争才会停止, 而需要极多的富裕时间的无尽的尝试和知识的学习的自由个性的培养与发展才得以可能。“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 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8]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统治的消失。

2. 给科技的发展以正确的导向是消除经济异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最终能够防止和解决科技在应用时出现的诸多问题, 但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说, 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应给科技的发展以正确导向: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 另一方面把代价降到最低以实现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应用科技时既要遵循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性, 同时又使其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 从而使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

3.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目前减轻经济异化的最佳选择。

(1)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当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轻人的异化、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有效途径。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不但有益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 和谐的人际环境的建立, 而且能使人的社会价值大幅提升从而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 坚持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和社会同步提升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因素。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全面建设, 以实现一个包括人自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持续、永续发展。 (3) 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会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社会历史就不可能继续向前且更好发展, 人类所向往的真正美好自由的生活就不可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N].新闻战线, 198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3-53.

[3]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民, 译.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7:1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7-4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6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95:271.

8.动土——不止是经济问题 篇八

从检视问题做起

一个社会行为如同一个人的行为,结果特征是在不断持续活动中的动态积累起来。单纯的目的需要通常并不造成问题,但,有时由于事物本身存在复杂的因果结构,单纯地浮在表面的目的应答在认知不全面的条件下或许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上溯于上个世纪后期的造城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可否认经济的需求关系一直是历史的动因,工业经济的出现尤其以更快变换的物质形态改造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就人类发展史而言,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尤其当它自然地充当了经济发动机的角色,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性质。排除这样的结果所带来的好坏不谈,我们是否忘记了人类经济的基本要素物质的存量与形式状态。如果将人类的文明史解释为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活动方式到能够更明确每个阶段的生存形态。其中最为稳固的就是农业经济的土地形态。农业形态的稳固来源于人的最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求也反映了土地运用方式的特征。很显然,周而复始的种植关系更符合自然规律。然而,以交换为需要的城市的出现开始打破了这样的自然经济状态,土地的价值被提升起来,经济的繁荣开始以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标志,于是,土地开始脱离了其存在的自然形态。被人们的经济活动赋予了新的承载内容。经济与文化方式也在这样承载的内容中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造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异。当城市土地的附加值被唤起,原始的农业土地的循环模式一下子沉到记忆中,取而代之的是价值第一的土地需求。看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热情就知道连同老城和郊区的土地资源及土地地貌是如何在不长的时间消失的,就能够看到土地资本的力量。然而,在庞大自然土地资源围拢下的城市运行了上千年,仅仅几十年便形成了截然相反状态,庞大的城市群和局促的自然土地资源。

故而,虽然可以列举许多方面的问题,不看到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认识他的严重性,有关城镇化的实施就会加剧我们的基本土地资源危机。

动土必思的哲学

民间坊言:“土木之工莫可擅动。”此亦为动土者慎行这样的警告。另外,古人动土非常慎重,选和自己命不相冲的日子,上香和土地菩萨打个招呼,表示我要动你的土了,我先拜你一下,然后我们才开始动土。这就是中古老文化表现出的对大地、山川对大自然的一种敬仰,绝非迷信活动。建房之事重在设计,没有设计好就仓促建房必然留下许多遗憾,使用后也不能为愿。拆之徒劳资力,留之用而不易。如果把该想的事情在做之前就设计好,建房之事定是善果。建房之事重在宜居,所谓看看风水也就是看看地理位置,朝向和环境的匹配。现在解释起来应该是尊重自然善土而居。建房如此,城市亦然。这点一定是思维基础,一切需求当以此为标。如果仓惶上马,定不能如愿。

风水译之即自然天和,我们总是称赞大美自然,在建房中定要留住自然之美,何况建城。一个美的认知可以验到行为结果。城镇化切不可灭大美而筑小美,更不可干灭大美而筑大丑的蠢事。如果城镇化保证不破坏自然大美的条件,上面的内容一定能做得长远,从环境到阳光、空气和水,保证城镇人口的基本资源质量。记得在乘坐公车时和一位农民谈话,他说:“农村大,城市好养,城市大,什么都不好养,为嘛,东西都没了,使啥养?”这话朴实,但一语中的。

现在,我们动土处于对推动经济的考虑,对改善城乡人口比例的考虑,对实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考虑,这些都没有错。前期摊大饼似的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掠地吞金,使建城目的单一化造成了无法修补大问题。首先是原有的大小关系遭遇结构性的破坏,这个大小关系既是一座城市的周边需要览阔巨大的生态土地资源,这个原生态资源只能强化不可削弱,因为它是生命的滋殖地。城市建设一代滥觞,这个滋殖地便轻易地从我们的身边溜走了。城市巨大的消费垃圾、水资源的污染、空气的污染、植被对于大气的还原等生命依托的东西的消失和弱化几乎是不可逆的成为事实,那么,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都失去了意义。所谓动土要思,思的是怎样在这个大小、博窄、生死对比中求得和谐。这个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有相当难度。因为来自建城人的集体无意识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建城要思既要考虑需要也要尊重人文学者的意见。

美与经济互为补偿

美学与经济学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话题,其实,对于人的生存来说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有着不可脱节的关系。美是人的本质,经济是人的过程。虽然说人天生就爱美,但涉及美的认识还普遍不足。拉过话题来说,城镇化建设要从经济层面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国事上实现现代化目标,缩小城乡差别。在实行这个需求前美学的指导不可或缺。首先要明白美学不仅仅是哲学家词典里的词汇,他还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境界。美的环境首先来自于自然,一座城市的历史首先建立在适宜生存的地理与地貌环境上。这个基础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包容关系。这就是城市存在的理由。在城市的发展中破坏了这种相互依存互为补偿的依存关系城市的生命也就衰竭了。

美是存在的条件。当我们的祖先选择建立城市的时候就选择了美。美是什么?美是至善,是尊重自然。不管人们出于什么理由去构造城市,决不能割裂自然关系。现代化的城市构成是要爱护历史,城市历史的遗留确立了城市运行能力的基础,近郊、城市边缘、城市中心,这是面上的结构。河道、树林与公园、地貌生态等是城市的内部结构。人工置景和设施建设定要与以上两个自然条件和谐适应。不能单纯和轻易地让已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建筑让位于应时感性冲动。这方面美国的某些城市就做得很好。他们的社会资源分配得相对分散。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并不会都集中在几个超大城市中寻找机会,所以,人口压力就没有那样大,也不会造成严重的能源污染和垃圾污染。社区分散在远离商业中心的地方,使城市被包裹在广大的自然环境下。这样的城市构成给城市未来发展预留了长远的时空距离。同时,也是宜居的城市。

上一篇:虚伪与抉择的散文随笔下一篇:申纪兰个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