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2024-06-09

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精选10篇)

1.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一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培训心得

2011年8月20日,生产运营中心邀请华制国际西南区TPS首席咨询顾问、讲师谢华全老师在科技楼报告厅对相关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通过此次培训,给我们公司及厂的安全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但结合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安全工作发展形式很不乐观,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培训感受如下:

一、培训相关内容

培训主要以杜邦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为主。首先讲述了杜邦公司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重视安全工作,然后介绍了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BSM、JSA、EHS)。其中JSA(作业安全分析)管理工具做了以下培训:

1、为什么要进行JSA。根据事故发生的一般特性,非常规作业已经成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温床,而不安全行为则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元凶,因此实行JSA很有必要性。

2、JSA的主要目的。有效的的JSA可以帮助公司识别作业场所内所有的危险源以及那些可能使我们的员工暴露于该危险源的情况。实施作业安全分析JSA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险,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人劳动防护装置,以防事故的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作业安全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健康安全原则在特定的作业中贯彻实施

3、JSA的流程。(1)识别工作任务、(2)工作任务分解、(3)识别每一个步骤、(4)评估每一个危害的风险、(5)研究和消除风险的措施。

4、JSA选择什么样的作业进行分析。(1)非日常的作业、(2)发生过事故的作业、(3)未建立标准操作程序的作业、(4)设备工艺发生了变化。

5、JSA工作安全评价内容。(1)识别已经存在的危害、(2)识别可能潜在的危害、(3)确定整改行动的先后顺序、(4)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影响、(5)提高员工对危害及其后果的认识。

6、JSA由谁来做。参与JSA工作,是需要主管、工程师、员工、受影响的人、有知识经验的人共同参与。

7、使用JSA的好处。(1)为个人提供安全有效的工作(研究工作方法改进的可能性);(2)员工参与工作区的安全事务(识别存在的安全措施);(3)为安全观察做准备(积极地态度对待安全);(4)新员工也能胜任好工作(减少事故);提供了工作前的安全引导(增加效益)。

二、培训学习感受

经过培训,认识到我们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对于我们企业导入JSA管理工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原因如下:

1、风险评估的必要性。JSA是风险评估的一种工具,对于我们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风险评估还未形成一种常规的工作,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时常发生,没有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

2、总结经验的必要性。JSA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工作回顾步骤,这可以有效的识别风险,并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因此对已完成的工作在总结时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我们对经验的积累。目前对于我们已完成的工作,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回顾,因此在总结经验方面还不成熟。

3、可调动全员参与。JSA工作是需要主管、工程师、员工、共同参与完成,简言之就是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而目前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局限于个别部门或少数人员在厂里面“奔波”,且效果不理想。

4、可有效降低安全事故。JSA评价的内容是对已存在、潜在 的风险进行评估,在识别的过程中让员工参与,提高员工对隐患的识别能力,再拟定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从而无形之中消除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5、帮助公司顺利实现企业愿景。公司的发展愿景是做百年企业,坚持以人为本,JSA可以帮助公司识别作业场所内所有的危险源以及那些可能使我们的员工暴露于该危险源的情况。而我们公司是酒行业,酒库、罐区的安全关系着公司的发展。

三、下步工作计划

1、转变安全检查模式。从9月份开始,在进行安全检查时,要求更多的人(各部门负责人、部门员工)一起参与检查,发现问题,将原来的个人检查模式变为众人检查,提升员工对隐患的识别能力。

2、对潜在或已存在的隐患进行评估。8月份毛铺酒厂已开始进行安全评估工作(对酒糟加工车间),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对各分厂、部门的安全评估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加大安全培训力度。通过近几次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发现员工不支持安全工作的原因是对厂内的规章制度不了解、不熟悉,有时莫名其妙被考核,导致员工的抵触心理强烈,根据此现象,从9月份开始将加大培训力度,每月安全主管至少对厂内员工进行2次安全培训工作,另外对厂内的规章制度进行张贴或复印后装订成册发给员工,让其知道规章制度内容和熟悉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

4、配合公司共同推进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毛铺酒厂将坚定不移的遵循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政策,在公司的安全方针下,努力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推动公司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2.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二

1 组织机构设置

ANSES目前有1,350名员工及12个实验室。总署任命署长一名,分管科技事务、资源、动物健康与福利、植物健康的副署长各一名。下设行政部和财务部两个管理部门,署长配备一名办公室主任。总署及委员会协调部门、质量部门及卫生、安全和防御部门分别有一人负责。执行部门分三部分:兽药产品由法国兽药产品事务部管理,风险评估由风险分析部、管制产品部及研究和科学观察部具体执行,参考及研究实验室由实验室事务部管理12家专业实验室。详细的组织机构框架如图1所示。

2 职能

ANSES在环境和职业健康、食品安全、动物健康与福利和植物保护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首要任务是保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既包括工作活动也包括消费活动。在人类健康方面,ANSES负责评估食品的营养和功能,同时对人们可能接触到的工作场所、环境,以及食品中的风险进行评估。此外,ANSES还负责兽医药用产品、杀虫剂、杀菌剂,以及欧洲REACH法规框架内的化学品的市场应用评估。

在其职责范围内,ANSES的主要使命是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向主管当局提供这些风险的所有信息和专门知识,以及必要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以起草立法和法定条文、实施风险管理和减灾战略。

ANSES负责执行监测、预警、警戒和推荐任务。负责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的界定、开展和资金支持。向主管当局提出任何可能保障公众健康的措施。当公众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时,ANSES会向这些主管当局提出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建议。

此外,应政府要求,ANSES代表法国参与欧洲和国际组织活动。

3 措施

为了更好地履行机构职责,ANSES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其职责范围内,依靠专门的专家组(CES)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估;

(2)建立网络组织并协调工作以评估职责范围内的健康风险;

(3)促进信息传递、培训,以及科学技术文献的宣传,激励并鼓励公众讨论;

(4)在职责范围内,促进法国及欧盟研究政策的形成;

(5)在职责范围内,建立科学技术数据库或者帮助其他机构建立科学技术数据库;

(6)正在建立营养品警戒系统并参与毒物监测系统;

(7)在职责范围内,在产品、产品加工、使用及传播过程中设立观察站;

(8)在职责范围内,参与法国及欧盟参考实验室的活动并开展研究工作;

(9)为主管当局提供专家级科学技术支持以评估生物消毒剂、化学物质及产品、植物保护产品、添加剂、化肥,以及培养基的风险;

(10)ANSES可以与任何机构的公共利益团体,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法国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签订协议或者参与其中,用以补充自己的能力,比如有相同使命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就是其中的一类。截至2012年4月,ANSES已与30家机构确立了协作关系。

4 管理和专家评估

为了获得可信的、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建议,ANSES动员了多学科的专家,并鼓励独立的讨论,组织了20个专业科学委员会,同时吸纳了人类和社会科学的专家。

其管理委员会可以向由民间团体代表组成的几个定向主题的委员会进行咨询。它还依靠科学委员会保证质量和专门知识的独立性,依靠道德标准委员会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

除了优化资源与技术之外,合并之后显著提高了法国专家的价值,使得不同年龄的专家无论在家中、在单位,还是休假旅游的时候都能够提供全球性的信息。

5 风险评估的要求

风险评估是ANSES的主要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1)申请;

(2)专家委员会指派的专家工作组对议题进行评估;

(3)由专家们签署专家评估报告;

(4)由署长签署ANSES的建议书。

ANSES可以自主地发布对任何相关专业知识领域问题的申请。通常情况下,ANSES受理的是来自第三方的申请。第三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部委、另一个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ANSES也可以受理官方授权的不同类型协会组织(如消费者保护协会和环境保护协会等)提出的申请。

除了为遵守受法律保护的机密信息(包括工业和商业秘密)之外,该机构的意见及建议会在ANSES网站上发布。

6 ANSES实验室基本情况

ANSES拥有12个参考和研究实验室形成的实验室网络。他们的任务包括专业知识、流行病学监测、预警和科学技术咨询。通过公信力强的研究实验室网络进行数据收集,ANSES在风险评估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ANSES的实验室列表如下:

(1)植物健康实验室(昂热、蒙彼利埃、克莱蒙费朗、雷恩、南希和留尼旺);

(2)滨海布洛涅的水产品实验室;

(3)Dozulé的马病实验室;

(4)福热尔实验室(兽药和消毒剂);

(5)里昂实验室(牛病、肉品卫生和植物产品抗性);

(6)南希水文实验室;

(7)南希狂犬病和野生动植物实验室;

(8)迈松阿尔福动物健康实验室;

(9)迈松阿尔福食品安全实验室;

(10)Ploufragan Plouzané实验室(家禽、猪和渔业);

(11)尼奥尔实验室(山羊疾病);

3.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三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22

我国经济体制的持续深化改革,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出现无人种田的情况,因此,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以及推动农业升级具有关键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培训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不能满足农业需要以及农民需要。因此,一定要灵活设计培训课程,搜集农民的反馈意见,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为新时期开展农民培训提供参考。

1 影响培训效果因素调查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随机抽样访谈法,从扶持政策需求、政策评价、农民接受培训情况以及受访者情况四方面开展调查。在调查中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0份,其中对培训比较满意的农民为205位,对培训感觉意义不大的农民130位,对培训感觉不满意的农民为65位。

2 调查结果分析

2.1培训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2.1.1 双培训模式 主要以农村金融服务、品牌服务、社会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为支撑,其特点如下:一是这种培训具有两个重要环节,即农民培训环节和经纪人培训环节。通过现场实践、课程教学、技能操作以及理论知识充分结合的形式,对农民开展经理人培训,当农民获得相关证书后,再对经理人进行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扩大农民的培训范围;二是丰富学习平台,将基层专业和县级专业充分结合到一起,并且组建技术指导小组,对农民经理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为农民提供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技术等服务,丰富学习平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2.1.2 依托产业型模式 主要通过产业实践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其特点如下:一是重视当地产业优势,从培训内容以及学员遴选方面,以产业为根据组建培训小组,并且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制定培训方案和内容;二是实现点面充分结合,“点”主要代表科学筛选学员,对学院开展经济管理知识培训,将农民培养成懂经营、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面”主要代表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通过产业优势,对农民进行产业培训。

2.1.3 依托院校型模式 主要依靠当地的农业院校的教育优势,邀请农业的技术专家担任教师,对农民开展培训和教育。其特点如下:一是将农民细分为社会服务型、专业技能型以及生产经营型,并且根据产业种类和生产环节的不同,对农民进行针对性指导。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对农民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满足学员需求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专业化作用;二是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当地政府相关政策,利用周边农业学院的教育资源,对农民开展专业化培训,进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

2.2不同模式异同点的比较

这三种培训模式在管理制度和认定程序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培训方式和产业构成方面。

2.2.1 在培训方式方面 一是培训对象。依托产业型模式要求培训对象更加年轻,保证农民可以保证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进而发挥培训效果;二是培训内容。双培训模式更加重视农民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并且尊重当地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当地的农产品生产提供品牌价值;三是培训方式。依托产业型模式缺乏实践环境,对实际操作不够重视;四是培训师资。依托院校型模式拥有更加丰富的师资力量,在资金方面也更加充裕,减少培训机构和主管部门的资金压力;五是培训硬件。以上三种模式都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保证培训的专业化和现代化。

2.2.2 在产业结构方面 要根据当地的优势产业,种植经济利润更高的农作物,并且保证农民具有较高的营销能力和种植能力。由于当前我国农民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趋利性,自费培训并不现实,因此,新型职业培训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吸引力,并且以产业机构为基础,实现生产丰富以及品种多样。

2.3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表明,农民的个人素质以及个人能力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的培训没有系统的体系及政策,导致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政策因素可以对农民产生激励作用,让农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有效强化培训效果,政策因素还对培训资源带来一定影响,而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农民学习的重要因素。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也对培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政策扶持可以改变学员 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并且起到模范作用,提高培训的辐射范围,增加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政策宣传也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让培训更接近生产,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兴趣。

3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认识当地优势,深入挖掘培训信息,促使培训机构与主管部门深入到农村的经营和生产中。注重反馈环节,加强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户提供金融扶持、科技扶持以及产业扶持。多渠道开展宣传,加强农户的科技观念,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以及有序发展。

4.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四

心 得 体 会

------马官镇中心学校 胡恩海

2014年11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主办、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暨心理健康培训,听了中学高级教师黄佑生作的《守望道德星空--新时期道德“两难”问题及修养建议》、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凤遐作的《教师之爱与师生之福》、全国模范教师盘晓红作的《美心美行,做幸福的人民教师》以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朱丹作的《聆听幸福--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幸福人生》的四场专题报告,为期两天的学习,使我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正确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从中学懂得了很多道理,真的感觉不枉此行。

听了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黄佑生作的《守望道德星空--新时期道德“两难”问题及修养建议》的专题报告,讲诉了习总书记说的有关好老师的论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体现了好老师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直至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健全的人格,但新时期的教师却面临待遇偏低、地位不高、任务很重、风险很大等等困惑,从而使教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但我们不能因为待遇偏低、地位不高、任务很重、风险很大而产生懈怠心里,近几年国家也在不断的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但我国人口多、负担重,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们教师除了要获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外,更要端正心态,做到坚守底线,追求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只有培养出人才,使国家强大了,一切才会好起来,那我们该如何做呢?首先要有崇高职业信仰,树立为中华而教,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得信念;其次要懂得感恩,感恩国家、感恩学生、感恩同行;第三是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每个人的生命尊严,敬畏教育和成长的规律,敬畏每个孩子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第四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大爱之心,我们要热爱所有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人,我们既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第五是要不断学习,时时关注所发生的国家大事、掌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多看书籍、开阔眼界,使自己跟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

听了李风遐老师作的《教师之爱与师生幸福》的专题报告,我懂得了要用勤奋证明自己的优秀,要告诉学生,只要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关键看你什么时候遇到善于发现金子的人,同时我也懂得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金子,世上那么多淘金者,有些淘金者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有效的方法,很快就找到了金子,从而不但使自己获取了财富,并让金子有机会展示在世人面前;而有些淘金者由于方法不对或墨守成规,不会开辟捷径或听错别人的指引,导致金子被别人找到而自己最终却两手空空。所以我们不要埋怨,只有辛勤工作和学习,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发光的机会,就算是一直没有被人发现,但不会改变你是金子的事实。其实我们教师就是一个淘金者,只要你对所有学生都付出了爱,你善于去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

听了盘晓红老师作的《美心美行,做幸福的人民教师》的专题报告,最大的收获就是体会到,当一名普通教师很容易,成为一名好教师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想成为一个名教师更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深深地被盘晓红老师的先进事迹所感染,盘晓红老师令人敬佩之处在于能够坚守师德底线,不为金钱所动,毅然放弃在沿海的高薪工作,回到大山深处和孩子们在一起,并顶住了同事的白眼、村民的不解,最终取得成功,获得学校、家长、社会、国家的认可,但她取得荣誉背后却是巨大的付出;在她自己本不宽裕的情况下收养了五个无人照管的孤儿,并使他们和自己的女儿一起长大成人,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接管了无人不敢要、父母管不了的坏孩子,使其慢慢转变,形成正确的人格,并具备几门生活技能,成为那个孩子一家人的支柱和希望,真的是功德无量;潘晓红不但帮助了几个人,她还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开起了《美心课》,让更多的学生收益,并向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推广,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又易于被学生、家长接受,我打算将潘晓红老师的《美心课》和当前开展的《道德讲堂》,特别是我校的《民族美德与革命传统教育》联系起来,有机组合,对我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生命教育等。

听了朱丹教授的《聆听幸福--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结合自身实际,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心态,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会感觉到幸福,朱丹教授在专题报告中讲到的积极心理学,不只是对我们教师有用,对学生更有用,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更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自杀、投毒的事件不要再发生,让学生不要遭受一点挫折或责骂就离家出走,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愿所有老师都安心、尽心的工作!

5.职业健康培训材料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培训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节 名词解释

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名单的疾病。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第三节 职业病的种类: 职业病种类有10大类共115项。

一、尘肺:

1、矽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极性粉尘(土、砂、石)。

2、煤工尘肺:煤尘

3、石墨尘肺:石墨制品、冶金行业

4、碳墨尘肺

5、石棉肺:保温材料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其他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三、职业中毒(铅、磷、氨、二氧化硫等)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手臂震动等)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热处理、各种颜料、化学品)

七、职业性眼病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九、职业性肿瘤(肺、膀胱等)

十、其他职业病

共计115项

第二章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人体本身的防御机能

一、人体对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具有防御机能,能通过各种途径将大部分尘粒清除掉。其作用大体分为三种。即滤尘机能、传送机能和吞噬机能。这三种机能互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二、尘粒进入呼吸道时,首先由于上呼吸道的生理解剖结构、气流方向的改变和粘液分泌,使大于10μm的尘粒在鼻腔和上呼吸道沉积下来而被清除掉。据研究,鼻腔滤尘效能约为吸气中粉尘总量的30%一50%。由于粉尘对上呼吸道粘膜的作用,使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大量分泌粘液,借以直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在病理学上已属于肥大性鼻炎。此后粘膜细胞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萎缩,逐渐形成萎缩性鼻炎,则滤尘机能显著下降。由于类似的变化,还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等。

三、在下呼吸道,由于支气管的逐级分支、气流速度减慢和方向改变,可使尘粒沉积粘着在支气管及其分支管壁上,这部分尘粒大小直径约在2一10μm。其中大多数尘粒通过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伴随粘液往外移动而被传送出去,并通过咳嗽反射排出体外。

四、进入肺泡内的粉尘,一部分随呼气排出;另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后,通过肺泡上皮表面的一层液体的张力,被移送到具有纤毛上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粘膜表面,并由此传送出去;还有一部分粉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后,通过肺泡间隙进入淋巴管,流入肺门。直径小于3μm的尘粒,大多数是通过吞噬作用而被清除的。

由此可见,人体通过各种清除机能,可将进入肺脏的绝大多数尘粒排出体外,而进入和残留在肺门淋巴结内的粉尘,只是吸入粉尘的一小部分。虽然人体有良好的防御机能,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防尘措施不好,长期吸入浓度较高的粉尘,则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节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一、粉尘是指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尘肺是指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某些生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为主的疾病称之为尘肺。

二、临床表现

由于肺脏代偿功能较强,早期矽肺患者往往无明显的症状。一般到晚期和并发其他疾病才表现有症状,并且症状表现与肺组织病变不完全相符。最常见的症状有气短、胸闷、胸痛、咳嗽。

1、胸痛是常见症状,出现也较早,部位常在前胸的一侧或两侧以上肩胛下区。气候变化,阴雨天和休息时加重,与呼吸、咳嗽关系不大。

2、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炎症引起,早期晨起干咳,晚间平卧时咳嗽剧烈,并发感染时,则有咯痰。晚期咳嗽加剧,少数有痰中带血。

3、患者还有食欲不佳、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头晕、失眠、多梦、心慌及夜里醒来是出汗等症状。

第三节 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一、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是一项彻底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在工艺改革中首先应当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危害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产生粉尘以后通过治理消除或减少其危害的措施。

二、湿法防尘

这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粉尘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这样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改善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三、密闭尘源

将尘源有效的封闭,是防止粉尘外逸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它常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

四、通风除尘

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措施。通风除尘就是用通风的方法将尘源予以有效的控制,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使作业区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五、个人防护

这是一项辅助性的措施。通常是在其他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第三章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噪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危害

噪声会使人感到烦恼、疲劳、紧张和分散注意力等;影响人的睡眠、工作、学习、听力和身体健康,严重时引起疾病和事故。

一、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噪音对听力的伤害是渐进性和累积性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人在强噪声的环境中暴露一定时间后,会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下降,只要时间不是很长,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后,听觉就会恢复。但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例如超过115dB的噪声,听觉就不能恢复了,而且内耳感觉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的病变,即噪声性耳聋,或噪声性听力损失。

二、噪声对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发话端的噪声还对发话人的听觉起掩蔽作用,使发话人不自觉地提高发话声级。发话人以较低声级或较高声级发话,房间内噪声每增加10分贝,发话声级约增加3分贝。这说明在噪声中发话,清晰度降低可因为嗓音提高而得到部分补偿,但发话人容易疲劳。在接收端,如果受话人处在连续的噪声干扰中,语言清晰度也将随着干扰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噪声级越高,这一现象越明显。在同样的条件下,受话人用双耳收听比用单耳收听可以得到较高的语言清晰度。

三、噪声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最新科学研究证实,噪声还会伤害人的眼睛,引起视力疲劳和视力减弱。当噪声达到或者超过110分贝时,双目对光亮度的适应性降低20~50%。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特别容易发生眼疲劳、眼胀痛、眼发花。因此驾驶员应避免立体音响的噪声干扰,以避免造成行车事故。噪声对视力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如,当我们在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音乐的环境下购物的人们,往往烦躁不安,眼花缭乱。

四、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基本生理过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产生头痛、昏晕、耳鸣、多梦、心悸、失眠、心慌、急躁、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

五、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噪声污染,还对人的新陈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科学研究指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后进入人体,直接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它妨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同时加速了维生素的排泄,尤其加快水溶性维生素B1、B2、B6、C、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造成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等。

六、噪声对女性生理的影响

噪声对女性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观察表明,长期工作生活在噪声下的女性,发生女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的机率大大高于其他女性。医学专家通过调查也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性耳聋,而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都有不良的影响,还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等等。

第二节 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的措施主要有:

一、改变声源(如交通工具、发动机、喇叭、机械设备等)的结构,对声源采用增加阻尼,敷设弹性材料、隔振机座等。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设备等等。

二、在噪声接收端要使用个人保护听力的耳塞、耳罩、等。一般在90分贝以上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时,应戴上防护装置(耳塞)。应尽可能地减少接收者在噪声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根据听力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工作人员的噪声环境。

三、陡河厂为了劳动者身心健康,更好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要求在相对噪声较高的作业场所佩戴耳塞,加强控制噪声的监管工作,以确保对噪声控制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实施。

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出现的病状亦不一样,对人体各系统或器官的主要中毒病状如下:

一、呼吸系统

在作业过程中,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别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常见引起呼吸系统损害的毒物有氯气、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某些酸类、酯类、磷化物等。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分布于全身皮肤、肌肉、内脏等处)组成。有毒物质可损害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毒物称为“亲神经性毒物”。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等。

三、血液系统

在工业生产中,有许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如:苯、砷、铅等,能引起贫血;苯、巯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消化系统

有毒物质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很大。如:汞可致汞毒性口腔炎,氟可导致“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经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铅中毒,可有腹绞痛;黄磷、砷化合物、四氯化碳、苯胺等物质可致中毒性肝病。

五、眼损害

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眼损害分为接触性和中毒性两类。前者是毒物直接作用于眼部所致;后者则是全身中毒在眼部的改变。接触性眼损害主要为酸、碱及其他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

六、皮肤损害

职业性皮肤病是职业性疾病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性伤害,其中化学性因素引起者占多数。常见的疾病有接触性皮炎、油疹及氯痤疮、皮肤黑变病、皮肤溃疡。

第二节 防护措施

预防和防护毒物对人体危害的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要求。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各有关部门都应根据单位特点、产品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都要接受定期的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对于安全管理人员,既要学习管理上的知识,更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实际操作人员,要安排上岗前的培训、在岗时的教育等。各职能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等,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应作为监督监察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更完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依法严管的力度,推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同时有关单位应具备先进的安全意识和明确的主体责任。

三、建立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做好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工作。

四、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五、实验室和作业场所要备有水冲洗设备,并配有急救药箱。

第五章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辐射损伤的概述

辐射损伤是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受照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一、急性放射损伤是由于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大剂量照射所致,主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在慢性小剂量连续照射的情况下,值得重视的是慢性放射损伤,较长时间接受超允许剂量所引起的。

二、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射线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生物效应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射线的性质和强度;个人特性,如敏感性、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健康状况,工作环境等。

三、照射方式

总剂量相同,单方向照射和多方向照射产生的效应不同。一次照射和多次照射,以及多次照射之间的时间隔不同,所产生的效应也有差别。

第二节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一、血液和造血器官的变化

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慢性照射对机体的损伤,最早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白细胞增高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总数逐渐增至10.000个/立方毫米以上。

2、白细胞波动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先增至10000个立方毫米以上,而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内或4000个/立方毫米上下波动。

3、白细胞降低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逐渐下降至4,000个/立方毫米以下。

二、眼晶体的改变

晶体对射线比较敏感。部分受照射人员可引起晶体混浊,其特点是晶体后极部混浊,绝大多数表现为粉尘状、颗粒状、片状、条状及斑块状。

三、放射性皮肤损伤

电离辐射对皮肤直接作用所引起的损害称为皮肤放射损伤。根据受照时间不同可分为急性皮肤损伤和慢性皮肤损伤。

1、急性皮肤放射损伤

射线的种类不同,照射时剂量率、照射面积、照射时间、以及受照者的性别、年龄、照射部位及皮肤对射线的敏感程度等差异,则急性皮肤的放射性损伤及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急性皮肤放射损伤包括一度损伤:毛囊性丘疹与脱毛反应 ;二度损伤:红斑反应 ;三 度损伤:水泡反应 ;四度损伤:坏死溃疡反应。

2、慢性放射性皮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和指甲的营养障碍性改变,早期是皮肤干燥、粗糙、角化,以后随着皮肤损伤程度的加重,出现皮肤脱屑,弹性减退、指纹消失、指端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指甲损害,如甲纹增粗、角质增厚、指甲变厚、变脆易劈裂,以及皮肤疣状角化物增生和皮肤萎缩等。

3、慢性放射溃疡,是由于急性皮肤损伤的慢性迁延或慢性放射皮炎和硬结性水肿的发展而引起的皮肤坏死。严重者可波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甚至重要脏器。

4、放射性皮肤癌,是慢性皮肤放射损伤的最终表现。

第三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处理

一、急性型基本上按热灼伤治疗原则处理。尽早保护受照局部。创面治疗宜选用刺激性小、具抗感染能力、又能改善局部血液环循、促进组织生长的药物。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二、慢性型者宜早期诊断并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局部受照剂量。局部对症治疗。对经久不愈的溃疡或局部增生,应尽早手术治疗。

三、对经久不愈的溃疡或局部增生的患者原则上应调离放射性工作,积极治疗。

第四节 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一、从事放射性作业的职业人员,在使用放射源时要严格遵守放射性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超剂量故事发生。

二、对于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病人,要定期进行追踪随访。一旦发现局部受照皮肤出现放射性病理损伤时,应进行妥善的处理。

三、医疗卫生部门要严格限制用射线治疗良性皮肤疾患。如确有必要用放射治疗必须权衡放射治疗的疗效及远后效应的利弊关系。

四、对接触射线的作业人员,在工作中要正确佩戴胸卡剂量计,平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全身体检,及时发现,妥善处理。

五、人体的辐射剂量随接触射线的时间延长而增加。因此,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与射线接触的时间。第六章 职业危害预防原则

职业健康卫生工作(职业病防治)的三级预防原则

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如改变工艺,改进生产过程等。二级预防: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已开始损伤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改进工艺;劳动保护。

三级预防:即对已得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治疗。

第七章

2011年陡河厂职业健康监控计划

第一条 为陡河厂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促进我厂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确保全年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制定陡河厂2011年职业健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职业健康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消减和控制职业危害,杜绝职业性中毒事故发生,提高全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依法保护职工健康权益;促进职业健康工作不断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使陡河厂职业健康工作进入大唐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落实职业危害监控措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测率达到100%,有毒有害岗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建档率达到100%,职工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率达到100%,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率达100%,杜绝工业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

(二)重点工作

1.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陡河厂职业健康委员会统一领导职业健康工作,安监部负责职业健康日常管理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工作负责。

2.陡河厂根据《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宗旨,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权、利。

3.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惩,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

5.按照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规定,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

第二条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积极做好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健康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难;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符合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第三条 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安监部与人劳部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全院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对符合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要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第四条 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等)必须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 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管理

(一)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管理。如作业场所的隔离、生产设备管道化、密闭化和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

(二)有毒有害防护措施还包括对这类作业实施特殊的监管手段。实施许可制度,即作业许可和人员资格许可。从事有毒有害等职业病危害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特殊卫生规定和要求,取得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该项作业。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包括这类作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身体状况符合要求并掌握有毒有害作业危害防护知识,取得特殊职业病危害作业资格后方可上岗;管理人员也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取得特殊职业病危害作业职业健康管理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

(一)安监部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陡河厂职业健康档案》。

(二)安监部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我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及检测评价,相关责任人要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管,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第七条 制定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人劳部与安监部依据全厂有毒有害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负责制定《陡河厂职业健 7 康体检计划》,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体检计划,建立职业健康体检档案。

第八条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案 篇六

人力资源部 张岚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

第一部分:我国职业病现状

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

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万例,死亡病例748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

2009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只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及其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5)电离辐射:如X射线、r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性传染病源物。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二、职业病概念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其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即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三、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3)有一定的发病率(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

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2.第二级预防

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它的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3.第三级预防

指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等。

第二部分:粉尘危害与控制

一、粉尘及主要危害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生产性粉尘污染的产生与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和防止其产生。

一、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

(二)生产性粉尘分类

粉尘分类方法很多。

1.按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大类。

①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铝、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

由于粉尘颗粒的组成不同,形状不

一、密度各异,为了测定和相互比较,目前统一采用空气动力学直径来表示颗粒大小。即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即b的直径即可算作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单位用微米(μm)表示。

①降尘: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μm 的粉尘。

②飘尘:指粒径1~10μm的粉尘。

飘尘 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更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3.根据粉尘粒子在呼吸道沉积部位不同分类

①非吸入性粉尘:又可称为不可吸入粉尘,即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μm的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

②可吸入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的粒子可以被吸入呼吸道。其中10~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医学上的可吸入粉尘具体指可吸入而且不在呼出的粉尘,包括沉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及呼吸道深部的所有粉尘。

③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μm的粒子可以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即能够到达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部分粉尘,不包括可呼出的那一部分。

二、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侵入为主要途径。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

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阻留作用

2.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在人体防御和清除粉尘颗粒的整个过程中,鼻腔主要阻留直径大于10μm 的粉尘颗粒,约占吸入粉尘总量的30~50%;进入气管、支气管的粉尘,通过黏液纤毛系统将粉尘运送到咽喉部位,随痰咳出或咽下,称为支气管清除;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主要通过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清除。

呼吸系统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粉尘排出,约1%~3%的尘粒沉积在体内。长期较大量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

四、粉尘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所有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特别是不同理化特性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局部作用、中毒作用。其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为主要。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尘肺

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13类,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2.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吸入棉、亚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等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4.呼吸系统肿瘤

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5.呼吸系统炎症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2.存在生产性粉尘的主要环节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可分别接触矽尘、煤尘和煤矽尘,而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发生矽肺、煤尘肺、煤矽肺,统称为煤工尘肺。其中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工龄多在15~20年左右,病情发展较快,危害较重。

煤工尘肺的发病情况,因开采方式不同有很大差异。露天煤矿工人的尘肺患病率很低,井下开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和分散度均高于露天煤矿,尘肺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高。

三、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

通过定期的粉尘监测能及时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保存完好的长期监测资料,能用来研究粉尘浓度与尘肺发病的规律,对指导尘肺防治有重要意义。粉尘浓度测定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首先粉尘监测是评价所采用的或改进的防尘措施效果好坏的依据;同时,某些粉尘具有爆炸性,当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及时把握粉尘浓度,将其控制到职业接触限值以下,既能防止爆炸危险,又能有效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所以,准确的作业现场粉尘监测是防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评价粉尘控制效果最有效的手段。第三节

粉尘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粉尘危害的防护原则

目前,由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无特异性治疗,因此预防粉尘危害,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十分重要。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应采取三级预防原则:

(一)一级预防(1)主要措施包括:综合防尘,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遥控化操作;尽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离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离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检测,即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实施定期检测,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是允许范围内。

(3)开展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4)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5)加强防尘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四、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

我国目前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风、密、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具体分析为:

(一)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二)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三)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生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四)密,将发生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五)护,即个体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

(六)管,经常性的维修和管理工作;

(七)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劳动者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八)教,加强宣传教育。

五、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各行业根据其粉尘的产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控制粉尘浓度的技术措施,防尘和降尘措施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二)湿式作业,通风除尘和抽风除尘

除尘器、喷雾洒水、通风和负压吸尘等方法经济、简单、使用。除尘器包括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

六、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如井下开采的部分场所),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体防尘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送风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安全帽、防尘服、防尘鞋等。1.防尘口罩

用于防尘的口罩主要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自救器、空气呼吸器、防微粒口罩等。2.防尘安全帽

具备滤尘送风功能,佩戴舒适,阻尘效率高,但价格偏高。3.隔绝式压风呼吸器

具有防尘、防毒双重功能。但使用时需压风供给,并且与佩戴者用供气软管连接,使活动范围受限。4.防尘服

对防尘要求极高的场所配备。5.护肤霜和皮肤清洗液

预防和治疗皮肤干燥等。

此外,粉尘接触作业人员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作业点不吸烟,杜绝将粉尘污染的工作服带回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七、卫生保健措施,开展健康监护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要求,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第三部分、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噪声

一、噪声的分类及危害

(一)噪声的概念与定义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以声波形式传递,声音的频率就是声源振动的频率。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人耳听不到次声和超声。

卫生学给噪声下的定义就是,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二)噪声的分类

按照噪声的来源,生产性噪声可分为:

1.机械性噪声

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打磨等发出的声音。

2.流体动力性噪声

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汽笛)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

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

根据噪声随时间的分布情况,生产性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而连续声按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又可分为稳态声和非稳态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稳态噪声。间断声包括脉冲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者称为脉冲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主要包括: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2.噪声对神经系统影响。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4.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5.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6.噪声对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7.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前,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标准的制定等主要是以听觉系统损害为依据。其损害有:暂时性听阈位移和永久性听阈位移。

听阈:人耳所能感受的声音,其强度范围很大,以1000Hz声音为例,正常青年人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低可听到的声音强度。

1.暂时性听阈位移 :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2.永久性听阈位移 :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这种情况下,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听阈位移是永久性的。

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的长期影响结果,是法定职业病。

二、噪声的主要控制措施 1.制定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现行标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对作业现场噪声职业危害作出规定,其职业接触限值规定为85dB(A)。2.控制噪声源

3.控制噪声的传播

4.个体防护

最常用的是耳塞,隔声效果可达20~35dB。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但佩戴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5.健康监护

7.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七

河南省地勘一院2005年已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也开始运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大体系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位的管理素质。笔者在参与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大多数单位在认证的过程中,对认证从满怀热情到拖拉应付,从满怀信任到些许失望,这些凸现了当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与实施的“两张皮”现象。

一、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形似而神非。体系文件基本齐备,但在文件编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对编制体系手册的必要性和适宜性认识不足,未认识到手册应有可操作性,并必须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才能指导体系的运转,才能实施的更有效、更方便,因此,造成文件与实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在某些环节上不但没有起到指导和规范工作的作用,反而为地勘单位工作增加了负担,各地勘单位都有这样的体会。

2.体系运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失控,时抓时停。只在软件上做文章,为应付外审就加班加点补材料,上边不检查就有所放松,体系不能正常运转,并且各环节运转不平衡,只有几个环节运转,实际也很难正常运转,因为各环节之间有互补性。此次监审前各公司突击整理补充材料的环节也可以说就是平时我们体系中没有运转的环节。究其原因,是因为各单位还处于被动贯标状态,抓而不紧,有畏难情绪,怕影响“生产任务”,考虑近期行为多于长远发展。

3.管理体系文件与其他形式的企业管理制度并行。目前从多个贯标地勘单位的经验看,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管理体系文件与其他形式的管理制度并行现象。造成文件并行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贯标初期编制管理体系文件时,对已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转换不彻底,出现了新旧文件并存现象;二是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后,不是以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文件为主,而是不顾现有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以其他形式下发一些新的办法、制度、规定等,导致管理体系文件形同虚设,“两张皮”现象自然就产生了。

4.认证证书成了地勘单位一件华丽的外衣。有章不循,内审走过场,管理评审形式化。管理体系运行领导是重点,而实际中不少企业领导已成为盲点,管理者不被管理,成为局外人,没有形成自我改进创新的机制,管理体系又回到原始人治状态,证书实际上变成了没有真才实学的“假文凭”。

二、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发现问题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只有深入贯彻、深入学习,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地勘单位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均需要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其一,体系的建立应充分结合地勘单位的特点。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方法,将其加以规范或转换,不应机械地去照搬标准条款的要求而另设管理名目,确保体系文件更具有适宜性,从而真正起到指导和控制的作用,避免造成管理上的重复,管理上的重复是造成建立管理体系和实施管理体系“两张皮”的根本原因。

其二,确保文件与制度相一致。管理体系文件是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提高管理体系运行质量,搞好管理体系文件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体化非常关键。为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应专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从最高管理层形成统一意见,所有制度、办法全部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起草、审核、批准、发布、修改,所有业务过程全部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执行。并在管理体系内审过程中,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现象,一律开出不符合报告,并限期整改。管理体系文件最大优点,一是可以动态管理;二是可以通过管理体系审核,检查执行落实情况。企业应该改变那种认为红头文件形式下发的制度重于管理体系文件的认识。保持管理体系文件的惟一性,排除其他形式文件的干扰,防止“体外循环”,是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

其三,确保地勘单位工作目标与体系指标相统一。地勘单位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地勘单位,在未实施一些管理体系前,已经有了一套运行较成熟的目标和指标管理体系,如绩效考核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特别是绩效考核制度是目前许多国有地勘单位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管理手段。从制定程序来看,它是经过充分的策划和逐级审批的;从内容看,它包含了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中各个方面的年度目标、指标,当然也包括了质量目标、指标,环境目标、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从绩效测量看,业绩考核制度都有定期的详细测量,如季度考评、年中考评、年末考评等。而目前各单位运行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也要求在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目标,如质量目标、环境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要进行分解,对完成情况要定期测量,这与地勘单位已有的业绩考评制度的要求基本相同。因此,地勘单位在贯彻标准管理体系时,可以将已有的业绩考评制度加以规范,与心的管理体系文件相衔接,不应再另搞一套,以免造成目标和指标管理上的重复。

其四,应确保管理评审与日常管理相融合。管理评审是由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的一项工作。对地勘单位而言,作为队长(或院长)应親自关注这样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和持续改进的力度。但现在很多地勘单位搞管理评审几乎完全为了满足标准的要求,对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发挥的作用不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管理评审没有和单位日常的管理结合。地勘单位作为特殊的企业,其流动作业时间广,工作点多面广,为保证体系能正常的运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单位总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一些高层会议,如:党政联席会、队长(院长)办公会、生产经营会等。在这些会议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单位的发展方向、年度计划、市场开拓、设备改造、技术进步、质量安全改进、组织机构变化、人事调整及人才引进等,这些问题基本上也就是管理评审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果平时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也就基本达到了管理评审的目的。因此,为了实现管理评审和单位日常管理的一体化,可将这些高层会议加以规范,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评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五,应确保持续改进应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相结合。持续改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地勘单位也不例外。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持续改进工作,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管理,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一个不开展持续改进的企业是不可能生存的。内部持续改进涉及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大到单位的战略规划、技术改造计划等的制定和实施,小到每项具体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包含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因此,对持续改进工作企业应在管理体系文件中做出层层规定,明确部门持续改进的职责、规范、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程序,规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测量方法等。另外,作为国有地勘单位,多年来一直开展的QC小组活动,可以作为持续改进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实现持续改进工作的全员参与。

其六,应加强加强对地勘单位职工全员贯标意识的培训。将贯标意识的提高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充分调动地勘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大家积极投入到体系的运行中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8.职业健康安全环境 篇八

一、企业“三标”体系认证及运行,内、外审情况,有关不合格项的整改;

“三标”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领域内,以ISO 9000质量管理、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ISO 14000环境管理标准要求为核心,融合其他优秀管理方法和要求,以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线,优化资源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持续追求卓越,其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员工、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目前,我厂只是认证了其中一项“ISO 9000质量管理”的认证,其认证审核情况是按照审核要求进行去做,其余两项还未取得认证。

建议:企业要认真重视“三标”一体化这项工作,尽快把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ISO 14000环境管理这二项的认证基础工作做到位,并及时取证。因为,建立“三标”一体化综合性的管理体系,这是国际上现在要求比较突出的三个标准体系,这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能满足各类认证的需要,“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突出的:

(1)减少文件的数量,降低管理费用。

(2)减少审核次数和时间,降低审核费用。

(3)促进各管理领域间的互补。

(4)提供满足各类需求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二、职工人身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任务的首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时时刻刻紧抓不放。

这些年,企业未发生过人身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一直处于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如果一旦人身安全事故发生,会立即响应应急预案,事故发生部门立即组织抢救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在全面了解情况后,同一时间向厂部和安全科汇报,安全科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进行事故调查。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公正、准确、及时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人员伤亡、事故损失、事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三、职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及职工活动场所的建设与改善情况;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只有治理好小环境,才会有好的大环境。多年来,企业经过大范围整治治理,保持了生产作业环境的规范整洁,保障了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转,保持了设备及工作环境的清洁、整齐,增强了员工环境保护意识,维护了公共卫生,维护和美化了工作环境。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企业当前在建一座商品住宅楼,以改善员工的住宿条件,各生活区的绿化、清洁美观,实现了生活区“路平、灯亮、整洁”的总体要求,为职工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一直以来企业以人为本,发扬民主,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开展合理化建议,加强“职工之家”和“班组小家”的建设、每年都在 2

举办“文体”“书法”、“摄影”等系列活动,为员工营造了情趣高雅的文化环境。

四、职工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和健康检查情况;

积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职业安全卫生防范意识,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职业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整治力度,开展“安全生产、安全健康、危害治理”的职业卫生安全自查自纠活动,治理职业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和生产作业环境。

二是结合生产任务的特点及气候的变化,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做好防暑降温、防寒防冻、防高原反应等工作,并对特殊工种配置防尘、防毒口罩,以提高了一线员工的综合防治能力。

三是建立新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务合同。

四是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增强舆论监督作用,并每二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保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广大员工职业卫生安全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是针对检查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措施和整改方案。强化了员工职业卫生安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职 3

业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企业人为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情况。

自改制以来,企业在这种巨变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急剧的变化带给企业员工心理问题急剧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和谐因素。为此,企业结合实际,以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探索员工心理管理模式,并通过一系列争先创优及寓教于乐的活动有效的缓解了员工的各种身心压力,促进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但是,这种缓解也许是一时的,它缓解不了员工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和追求。企业在改制调整过程中,员工的合法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员工的收益也会随着岗位的不同而拉大,员工对企业、对岗位的满意度、对工资报酬差异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进而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建议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开展以精神激励为主的、低标准、固定的员工福利活动项目,通过活动项目的设置,制造员工的期盼心理,通过活动的开展,制造领导与员工之间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通过交流让员工宣泄“不良”情绪,达到化解过度工作压力的目的。最终达到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友好氛围。

六、企业对有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改善的满意度调查。

我们知道,企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是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审核,可以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原因的一种方式。由于保证了员工自主权,那么员工就会畅所欲言地反映平时管理层听不到的声音,这样就起到了信息向上和向下沟通的催化剂和安全渠道,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

而潜意识地对组织集体产生强大的向心力。

这项工作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还没有在全厂范围内进行过满意度调查,只是在商讨工作中探讨过此事,考虑到企业正处在改制的过度时期和目前企业员工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心态与行为,做满意度调查恐怕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恰得其反,待时机成熟时,我们会把这项工作列入到工作范畴,到时也许会做得更好。

为配合厂工会做好中能建集团公司关于印发《职工发展报告指引》的通知精神要求,以上论述是我科按照“通知”精神,第十条“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所列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编写的,如有不适,敬请修改。

9.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九

● 培训内容

培训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正常人体解剖学、18种基本手法及复合手法、中医全身推拿套路、中医基础理论、推拿基本原理,局部推拿、落枕、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第三腰椎横综合症、退行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

● 就业方向

医疗、社区理疗保健、美容养身机构、药店从业工作。

● 培训方式及时间

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内部考核通过可免费实习),一个月 全日脱产学习或业余周末学习

● 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可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三、四、五)级每月申报一次,(一、二)级按国家规定时间安排考试。

● 证书阐明

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保健按摩师》岗位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通用!

● 备注:

收费含:报名费、教材费、培训费、考核鉴定费、结业证费、国家职业资格证费等。

10.环境职业健康培训心得 篇十

5中油天宝集团(葫芦岛)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2014年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计划

为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增强员工安全、职业健康意识和能力,防止职业危害,杜绝职业病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2014年度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目的以《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指导思想,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和法规,明确各自责任,防止职业危害,杜绝职业病,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促进公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教育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1、法律法规培训:宣传《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卫生法》及国家行业标准等;

2、操作规程培训:以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为主要内容,对员工进行船舶制造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应急能力培训:组织公司及车间级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化学品中毒、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其中重点培训现场应急准备、初起事故施救、消除、控制、逃生、报告等能力;

4、宣传安全、职业健康标准化;

5、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安全员和公司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能力。

6、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安全专业技术培训。

7、新入厂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六月前完成;

8、外委人员随时进行安全培训,并监督签署安全协议。

三、培训形式

以广播、宣传栏、板报、电教片、考试、竞赛答题、现场操作等形势广泛开展

中油天宝集团(葫芦岛)船舶制造有限公司ZYTBHLD-SQ-005 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四、培训时间

法律法规学习将全年宣贯;安全标准化、职业健康标准化的培训学习将在六月份前完成;利用 “安全生产月”活动机会,组织公司级安全知识竞赛。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演练在七月底前完成;安全标准化、职业健康标准化全年宣贯;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将按上级要求实施。

五、工作目标

参加培训学习人数100%,考核合格率100%,实现安全、职业健康目标: ①、无重大生产、设备、人身事故。

②、无火灾责任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

③、无职业病发生。

④、无化学品、食物中毒事故。

⑤、无锅炉、压力容器、危化品储罐爆炸事故。

四、工作要求

每月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生产部门奖金绩效考核中,奖优罚劣。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共同完成2014年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计划。

中油天宝集团(葫芦岛)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上一篇:难忘的经历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下一篇:在线课程学习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