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背景音乐纯音乐

2024-06-17

朗诵背景音乐纯音乐(共3篇)(共3篇)

1.朗诵背景音乐纯音乐 篇一

推荐大家一些我喜欢用来做日志背景乐的纯音乐,很多人问,我今天先整理了25个,近四十首。或许你会喜欢,每首歌我都会尽量给出下载链接。2010-04-05 20:06 |(分类:默认分类)

1、夜的钢琴曲。

在网上找你会找到一个系列的,每首都很好听。其中我最爱的是: 夜的钢琴曲一:http://221.7.131.214/ydgqq/ydgqq1.mp3 夜的钢琴曲二:http://221.7.131.214/ydgqq/ydgqq2.mp3 夜的钢琴曲三:http://221.7.131.214/ydgqq/ydgqq3.mp3 夜的钢琴曲四:http://221.7.131.214/ydgqq/ydgqq4.mp3 夜的钢琴曲五:http://221.7.131.214/ydgqq/ydgqq5.mp3 夜的钢琴曲六:http://221.7.131.214/ydgqq/ydgqq6.mp3 其实夜的钢琴曲有二十多种,每首都会给你不同的感受的。

2、问候歌。

《转角遇到爱》中的钢琴插曲,很轻柔,很温馨:http:///download/music/ff10m.mp3

21、Tears。

很忧伤的音乐:http:///mp3/tears.mp3

22、假如爱有天意。

相信看了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这首曲子了,很悲伤。罗志祥的《灰色空间》就是这个音乐。它和邹菊中的用的很相似,但是也有点差别,你听过就知道了:http:///mp3/jrayty.mp3?stdfrom3.mp3

23、无悔。

金枝欲孽里插曲。又是一首悲伤的曲子,这首纯音乐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http://bbs.xingzhimeng.com/UploadFile/***18.mp3

24、风姿花传。

《三国志》中的音乐,我喜欢游学志的版本,我校内日志谁能相信世界上最动人的情诗竟是出自一个喇嘛之手———六世**喇嘛 仓央嘉措。里就用的它:http://life.e0575.com/20080523/wangye/fengzhi.mp3

25、突然好想你。

钢琴曲也很不错,不过才发现百度的资源没了。

先推荐纯音乐,以后有时间会慢慢把我喜欢用的歌曲整理出来。如果有我QQ 的朋友,实在找不到哪首了,告诉我,我传给你。

整理不易,欢迎分享,谢绝复制。

2.朗诵背景音乐纯音乐 篇二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是他的第四部音乐哲学系列著作, 彼得﹒基维在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且因出于分析哲学传统, 作者在看待和讨论问题时的明确、逻辑与细致特别值得我们借鉴与参照。书中对任一概念、术语和范畴的界定均极为精确, 对于理清思路、推进思考十分有效。全书的中心命题是针对“纯音乐” (也即没有标题内容的纯器乐作品) 的感知、聆听和理解, 不仅批判性地考察了诸多前人的理论观点, 而且提出了诸多有趣的观点和新思路。特别如, 音乐中的“模仿”问题;聆听和理解纯音乐时, 关于音乐中解读“再现性” (海伦的方式) 内容或在情感上与音乐上形成共振等相关问题做了非常内行和精准的分析。

整本书中, 作者并没有向我们作出概念性的解释, 即什么是纯音乐。他说, “我们应该如何给纯音乐“下定义”?如果我们聪明的话, 就根本不会尝试着去定义它;因为我们很可能会定义过宽或过窄, 而且还会引起其他的哲学难题。”或许可以理解为:有智慧的认识轻易不会给人们答案的。但是, 通常意义上为了我们今天的论述, 如果可以的话, 我们是把没有标题内容的纯器乐作品称为纯音乐。

二、用哲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文章当中的第四章《海伦的方式》, 其实是向我们提出了纯音乐体验的一种模式即再现模式——再现性地聆听和欣赏 (虽然在学术上人们对这种观点存在不同的看法) 。因此, 我就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认识。

纯音乐体验, 即使是在最浅的“无意识”的音乐鉴赏层面, 音乐都是为耳朵所设的感知和认知对象, 对他的理解要借助某种描述或其他方面, 无论这个方面对于意识是多么模糊并且是多么模糊地呈现于意识中。音乐愉悦是从聆听和想象到的某种事物中获得愉悦。用当代精神分析哲学的方法来讲, 音乐是一种意识的“意向性”对象。

意向性的理解音乐的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 把它理解为再现性的艺术。对音乐的再现性问题, 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再现的本质上应当是充满了内容, 而纯音乐是纯粹的, 无内容的;再现一定是对某物的再现。但是, 要值得注意的是, 再现并不是音乐的最终目的。

1 8世纪, 在音乐最初被看成是美的艺术的一部分的时候, 是因为它可以模仿—这个原则将所有的艺术连结在一起而成为一种工作:真实反映自然。比如绘画艺术, 1 8世纪末期大卫的一幅名画《马拉之死》, 真实反映了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事件, 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 可以说绘画艺术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那么, 音乐模仿的是什么呢?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 使得人们对此提出了异议。其实, 我看来, 音乐中的模仿, 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模仿, 当然更是对人类情感态度倾向的表达, 但是她终究还是为了通过用音乐特有的方式进行传达引起人们的情绪的波动变化, 唤醒人们的情感经验, 从而使人产生情感体验。

例如标题音乐,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 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 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 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 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 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

还有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乐》,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 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 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 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 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 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 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一主题是向前冲击的音乐形象, 激昂有力, 具有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气势, 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 推动着乐曲不断发展, 也在以后的各乐章中不断出现、发展, 表达了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当各种乐器进行轮回模仿, 相继掀起一次比一次紧张的浪潮之后, 圆号奏出了一个命运动机的变体, 它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心……庞大的尾声, 响起了C大调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 它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再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部作品“以精湛的对位技巧赋予复调音乐无限的魅力”——这是我们首先会说到的, 但是, 作为纯音乐的典型代表而产生的效果也经常被解释称为源于它的自身再现性特征, 这样该如何解释呢?答案一定是, 在明显为非再现性这样的浅层表面下, 有一个更深层的再现性层面, 这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从听到的纯音乐因素中获得了愉悦。其实, 所有的音乐, 当然包括纯音乐在内所具有的相同的音乐要素——和声、节奏、对位、旋律。

由此可以说, 所有这些我们讨论过的音乐, 都有一个深层的再现性层面, 那就是表现——表现人们的情感, 激起人们的经验情感, 从而使人的情感和音乐产生共鸣, 完成情感体验的全过程。

三、小结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这本书的启发性对我很有帮助, 彼得·基维的这种冷静、扎实而理性的学术风格对我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他让我意识到思考问题不能从片面的观点入手, 要辩证的动态的看待问题, 对我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我挖掘、构造和改造我的思考模式, 规范思维方式, 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进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彼得﹒.基维 (PeterKivy) 是美国当代哲学家, 鲁特格尔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自1980年始, 他先后写作并出版了五部系列音乐哲学著作, 对音乐与表现、音乐与再现、音乐与戏剧、音乐与体验、音乐与表演之论题展开深入的哲学运思。本文就是对这本书《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usic Alone: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urely Musical Experience, Cornell Uni.Pr., 1990]的中译本的个人读后感和思考。

关键词:纯音乐,音乐体验,海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2]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张钱.《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描写纯音乐优美的段落 篇三

2、每当听到喜爱的,我都会竖起耳朵细细地品味,产生共鸣时感觉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试图捕捉下落的每一个音符。如今的三维耳塞,让我能够感觉到钢琴大师的演奏过程,从左边滑到右边,又从右边跳到左边,如此的seamless,如此的fantastic!

3、第一次听到校园民谣并不是《同桌的你》, 但那朴素的歌词,琅琅上口的旋律,却让我认识了高晓松,老狼和一些我叫不上名的校园歌手。普希金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烟 云。”时光匆匆,注定一切喜悦和悲哀将告一段落,我不知道心底那一份挚爱会不会改变。

4、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5、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音乐,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旋律,它能带来悲伤与忧愁,也能带来快乐与希望。而那一次的“音乐之旅”,可真让我受益无穷呀!

上一篇:9.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2003.174号文)下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试题(适用于3-6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