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2024-11-28

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精选13篇)

1.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一

浅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 成雄学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每天拼时间、拼消耗,靠延长时间、增加习题总量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以说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但是我校原来非常有优势的语文退步了,高考语文平均成绩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有必要对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以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标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高三语文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一、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的教学,与高

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高三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教学时间紧迫。因此,提高教学的效益,就迫在眉睫。

高三语文以专题复习课为主,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每一节专题课的教学设计。

要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质量,就一定要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高三复习资料很多,我们不能做“拿来主义”者,照本宣科。在讲解每一专题时,教师应该吃透考纲考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资料要精挑细选,深入研究考题,选择难度适合本省和本班的考题,做到优化教学内容。

要做到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要先学后教。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读题、审题、答题步骤和规范的答题模式。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再把它简化出来,然后体现要教学设计中,并把它做成课件。例如,教师要讲授赏析古代诗歌的形象时,通过自己对形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内化为规范的答题模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概写形象总特征+结合诗句分析+思想(情感);景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描绘诗中的画面+概括景物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想)。又如,近年来考得较频繁的新闻类压缩题——拟一句话新闻。教师通过对新闻这一体裁的理解,归纳出规范的答题模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主谓陈述句)。这样,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化和优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撑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语文复习课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专题课的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的原则。不同的专题复习课,其教学环节也不同。教学环节的设计尽量做到清标晰明朗,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是可有可无的;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的选用也要讲求实际,有针对性,不要选些“垃圾材料”。通常来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考链接,感知问题;(2)考点阐释,教学目标;(3)合作探究,例题精讲;(4)点拨解题思路,技法归纳;(5)学以致用,课堂演练;(6)课后拓展,培养能力。

二、精讲精练,善导善学,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对于高考备考流传这样一句话:“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高三课堂教学最讲实操性,它成功与否,关键在有无落实。教学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有了好的剧本,还要有出色的导演。有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有教师的精彩导演,把教学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才是一节精彩的优质课。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然而,新课程下高三语文教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不具体,重知识轻能力;教学内容不准确,贪多求全;教学资料不精细,东拼西凑;教学手段不灵活,惯于灌输;课堂提问不贴切,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训练不及时,时有时无等等。这样的复习课,只重过程,不讲效率,容易使学生形成惰性。

高三语文教学比较特殊,以专题复习课为主。它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规范答题的能力。这就对我们的专题复习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构建和谐而高效的高三课堂呢?本人认为高三复习课要做到精讲精练,善导善学。

1、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善“导”。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非常讲究教学艺术,重视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肯放手。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上教师全力服务的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许多老师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只一味的单向传授知识。如果教师把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解题方法全部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和动力。长期这样的话,学生容易形成不动脑的习惯。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师要肯放手,要树立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能力形成的教学理念,而不要什么都代替学生。

其次,教师要精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轻重倒置,结果适得其反,而且白白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教师要精讲,语言要精炼,要惜“言”如金,不要讲一大堆“废话”。要做到精讲,在教学内容上要取舍得当。如果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主干知识、难点、方法技能就精讲;如果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能自主学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时机不当的也不讲。

再次,教师要适时强调。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重视摸索规律,总结归纳答题方法。因此,教师要上专题课时,一定要适时强调本节课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让学生动起手来,作笔记。例如,在复习“诗歌语言风格”这一专题时,一定要强调学生记下古代诗歌的几种语言风格,还要明确答的“三步曲”——叙→析→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一专题课的重点,做到有的矢,从而实现出课堂的有效教学。

2、学生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要善“学”。要实现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精彩“导演”,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消化吸收”。其实,上了高三,有的学生上课比较随意,容易开小差。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学生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要懂得如何去学,要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首先,学生要肯动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上教师设计非常实用的题目。有的学生就是惰,不去思考。不懂也不问,喜欢“等”教师的答案,习惯于“不劳而获”。如果这样,学生几乎就没有参与教学,效果能好吗?因此,要提高有效教学,学生一定要养成动脑的习惯。其次,学生要勤动手。有的教师上课要求学生手不离笔,就是要学生勤动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理应唱“主角”。不要单纯的“思考”,还要去实践。该做题时就动手做,该作笔记时就动手抄。高三的专题复习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解题的各种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动手,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因此,学生要勤动手。最后,学生善反思。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生只有善于反思,才能将课堂的知识内化,才能从未知走向已知,才能从错误走向正确,才能实现举一反三,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既要重教,更要抓学。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善导善学,就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布置达成训练,强化教学效果。

要实现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除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堂的精彩讲练,还需要精心布置课后的达成训练。有效的达成训练,让学生运用课堂撑握的知识或技能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检测学生课堂的吸收能力,巩固学过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补充,能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目前,在作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训练量大,内容单调,千篇一律,实践性不强,学生疲于应对。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精心布置达成训练,才能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呢?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来负担。”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高三复习课的课后达成训练,使学生在课后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乐”中求学,“动”中求知。为此,对课后达成训练提几点建议:(1)布置达成训练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重点,能体现学以致用,而不能太随意。(2)布置达成训练难度要适中,有一定的梯度。要使训练有效,高三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训练一定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只有训练有梯度,才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答题的信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布置达成训练要适时,要趁热打铁,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4)布置达成训练要适量,要精挑细选。不可贪多,训练的数量多,学生很容易疲劳。(5)布置达成训练及时批改和讲评。讲评、纠错,步步落实,真正做到“反复而突出”,这样,学生才能记得清、记得牢,才能举一反三而转化为一种能力,“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因此,教师只有精心布置达成训练,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挖掘其思维潜力,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2.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二

关键词:习题课,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当代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 也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始终追求的教学目标。因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不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使真正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对高三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作些分析探讨。

一、转变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有同感“高三物理难教、难学, 也难考出理想成绩”, 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对学生放心不下, 总是认为学生“这儿不会、那儿不会”, 从而采取全部包办的教学方式, 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 如有些教师从课堂开始到结束, 无论本节课的有些内容该讲, 还是不该讲, 都在不停地讲, 学生缺乏必要的练习。一到考试, 物理试卷一发下来, 教师一看试卷总认为“全是讲过的类型题”。学生一看试卷, 也感觉似曾相识, 每一道题都可以做一做, 但是学生就是不能对考题进行完整地解答。考试成绩一下来, 师生都吃惊。笔者认为, 要解决这一问题, 应打造高效高三物理习题课, 这就要求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 改进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方式, 让物理习题课变为主要是学生练的习题课, 而不是教师全讲的习题课。因为只有在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亲自学习物理知识、体验物理规律, 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 精选习题

选择典型习题进行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是习题课教学省时高效的重要保证。根据笔者的观察, 有些教师把在一节习题课上所讲的习题数量视为习题课高效的指标, 其实这种课堂看似高效, 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负担, 收效并不明显, 甚至甚微。笔者认为, 要想让高三物理习题课省时高效, 教师必须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 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 且难度适宜的习题, 一般最好选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物理题。选择习题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典型性原则

从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出发, 典型的物理习题在方法上或内容上往往能反映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核心规律及其本质, 并有效保证物理基础知识的覆盖率和重点知识的重复率。因此, 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之前, 教师选择典型的物理习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筛选习题时也要根据教学对象注意试题难易程度。

2.针对性原则

在筛选物理习题时, 还应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出发, 根据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筛选一些物理题, 如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能力、知识较为薄弱, 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薄弱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

3.实际性原则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教学应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 教师在筛选物理习题时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 筛选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提高学生对物理的亲近感的习题, 进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

三、精讲多练

在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教师讲解时要考虑对物理内容的取舍, 应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讲, 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教师要表达的意思。对于那些教师讲了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弄懂的, 可以不讲;对于教师不讲, 多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也可以不讲。从而省出较多的时间,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尝试, 这样, 才能使物理习题课教学高效。

四、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物理方法, 才能学以致用, 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进行同化和迁移, 才能达到教师“少教、甚至不教”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教给学生审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以提高习题课教学质量。

五、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

在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一题多问”就是指教师在同一个物理情景中, 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提出不同的物理问题, 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理解, 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规律, 并逐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在习题课教学中, “一题多解”就是指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道物理习题, 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

3.改善高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篇三

一、知识经验化加强记忆

高中物理选修3-3和3-5部分考试说明中有大量的需要识记的知识规律,如布朗运动的规律,晶体非晶体的区别,黑体辐射的规律,人类认识原子、原子核的物理学史内容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必须让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在复习重现具体知识内容时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经验,就能促进和提醒学生把难以理解的物理规律和真实已知的具体事件建立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记住和理解相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复习黑体辐射规律:随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没有针对这一知识的相关演示实验,所以学生对这部分规律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对辐射强度极大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常常记错。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经验来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夜间行军时,常借助仪器接受红外线来判断敌军的位置,因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人体辐射出强度更大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白炽灯通入小电流时,灯丝发微微的红光,而加大电流至额定电流时(灯丝温度升高),白炽灯发出白光(包含各种频率的可见光);高温使钢熔为钢水,发出青蓝色的光(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极大值频率变大,波长变短)。直接识记规律对一些学生有难度,但是一些生活现象是学生感兴趣且记忆深刻的,这样的生活现象的引入和分析,对学生识记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像这样把实际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规律结合起来的概念复习,是真正有意义的物理规律复习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规律和生活现象的逻辑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复习过的规律记忆正确而深刻。同时,这种方式的复习教学对学生物理学习逻辑思维能力也进行了一定的训练。

二、问题驱动化促进思考

选修模块中有关物理规律和物理学发展史的内容很多,如果复习平铺直叙只是把规律一条条地整理出来并在黑板上罗列,难免让学生觉得无聊,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分心走神。而物理规律逻辑性很强,规律的建立和实验内容的确立都是经过了前人缜密的逻辑思考而得出的,教师在上复习课时也要利用这种逻辑性,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具体物理问题的解决去认识规律、找寻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这种以问题带动思考的复习方法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吻合,学生把当前复习的内容与已经知道的其他内容相联系,为了解决问题而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就成为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在复习中的主体作用,课堂的参与度和思维量也提高了。

例如,光电效应实验现象和规律的复习,可以结合光电效应实验,从实验现象、规律以及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笔者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问题1.光照在金属上,发生光电效应,而光电子肉眼难以辨别,应如何证明光电效应已经发生?学生容易想到利用灵敏电流计显示电流情况来判断光电效应的发生。

问题2.改用不同的光照,发现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值时,灵敏电流计有示数,而当光的频率小于该值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灵敏电流计都没有示数。这样的现象说明光电效应具有怎样的规律?学生容易总结归纳出规律:光电效应能否发生取决于光的频率,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即可发生光电效应。

问题3.如何知道溢出光电子的数量?学生能想到根据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推测电子的多少。

问题4.这样的推测不一定准确,光电子出射方向不定,并不是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另一极,且溢出的光电子能到达对面极板的数量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具体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如果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另一极板,则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就能反映溢出光电子的多少,如何让所有溢出的光电子都能到达另一极板?这样让学生主动思考想出加正向电压,也能理解饱和电流的含义。

问题5.如何可以知道溢出电子的动能大小?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能主动忆起反向的遏制电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规律,避免了枯燥的课堂规律复习,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这样的问题过后,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饱和电流的大小与光电子数多少的关系,遏制电压的大小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

选修模块的复习应避免枯燥的知识回顾,多利用物理情境创设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学思维的魅力,帮助学生在复习课的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不仅能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复习热情。

三、选题综合化提高效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经出现了很多把力学电学和选修模块综合的内容,如光电效应复习结合了电场对带电粒子的运动的影响,碰撞问题中能量是否守恒的问题等。在复习时教师也可以参考教材上对这些部分的处理。比如复习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的种类时,可以结合课本上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设计新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未知射线中可能含有怎样的粒子,如何确定其电性及其荷质比,回顾洛伦兹力和左手定则。这样做不仅能够巩固相关的力学电学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也对学生理解所复习的选修内容有很大帮助。

在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题作为巩固重要力学电学原理方法的材料。笔者在高三复习时讲评过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的一道题目:如图1所示,一弹簧竖直悬挂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静止,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缸壁导热性能良好。已知气缸重为G,活塞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活塞与筒底间的距离为d,当温度升高ΔT时,求:(1)活塞与筒底间的距离变化量;(2)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在讲评完本题之后,笔者设计了额外的的思考问题:该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变化了多少?如果气缸是放在地面上的,活塞与桶底间的距离变化量是多少?通过以上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缸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问题及气体压强的求解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分析弹簧弹力应注意的细节。在选修模块的复习或习题讲评中,教师应设计问题或情境巩固常见力学电学的知识。这样做能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维强度,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更能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

4.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热学34 篇四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学习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_______的性质最小的微粒。在分子动理论中,常把分子看成弹性小球这样的理想模型。

(2)利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定分子的直径d=______。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________m。(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值_______________是mol-1,通常用NA表示,是联系________世界和__________的桥梁。(4)常用计算式

①固体或液体的摩尔体积Vmol,一个分子的体积V0及NA的关系:______________。②物质的摩尔质量M,一个分子的质量m及NA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物质的体积V和摩尔体积Vmol 及物质的分子数n及NA的关系:_____________。④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及物质的分子数n及NA的关系:_______________。例

1、已知汞的摩尔质量为200.5×10-3kg/mol,密度为13.6×103kg/m3,则一个汞原子的体积是多少?汞原子的直径约为多大?体积为1cm3的汞中有多少个汞原子?

2、求氧气在标准状态下分子之间的距离。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将分子看成球体?在什么情况下,又将分子看成立方体?

3、将一滴体积为0.04 m l 的油酸注入1000m l 的无水酒精中,充分调匀后从中取出一

2滴0.04m l 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于水面,油膜在水面扩展,测得油膜面积为100cm,求油酸分子的直径。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布朗运动:悬浮微粒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有__________关,所以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____________。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B.布朗运动表明颗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表明颗粒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表明液体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________。(2)引力和斥力都与分之间的距离有关,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减小而_________;但__________变化的快。

①r=r0时

F引=F斥

分子力F=0

②r

F引

分子力F为斥力

③r>r0

F引>斥

分子力F为引力

④r>10r0时

引力、斥力和分子力F趋近于0

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6、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的分子力可不计)。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

A、分子间的斥力一直增大

B、分子间的引力一直增大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7、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34、分子运动论(2)

1、分子运动论是建立在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事实有()A、扩散现象

B、布朗运动

C、气体的对流

D、我国北方常见的沙尘暴

2、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3、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直径后,要测阿伏伽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的()A、摩尔质量

B、摩尔体积

C、油滴体积

D、油滴密度

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B、足够长时间后微粒的布朗运动将停止 C、布朗运动是微粒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不在外界,而在液体内部

5、关于布朗运动的明显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B、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C、同一时刻撞击到悬浮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D、同一时刻撞击到悬浮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越明显

6、下列有关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C、扩散现象、布朗运动都直接说明了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7、将两块接触面洁净的铅块a、b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块b不下落,这说明a、b接触处()

A、分子间无空隙地粘在一起 B、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分子间的分子力大于铅块b的重力

8、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很多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盐的分子太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萝卜分子间有产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

9、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 B、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 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

10、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任何物体都能被压缩

B、密闭钢筒中的油在较长时间的高压下会溢出 C、饼干压缩后做成压缩饼干

D、卢瑟福的α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沿原方向前进

11、食盐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的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食盐的密度是2.2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的数值最接近下面4个数值中的()

A、3.0×10-8cm

B、3.5×10-8cm

C、4.0×10-8cm

D、5.0×10-8cm

12、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把煤炭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也变黑,说明分子在不断扩散

C、打开香水瓶盖后,离它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 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1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A、7×10-6米3

B、1×10-29米3;C、1×10-26米3

D、8×10-24米3;

14、假设银导线中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变成自由电子,求直径为2mm 的银导线中每米长度中所含有的自由电子数,已知银的密度为104kg / m3,摩尔质量为0.1kg/mol。

15、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出阿伏伽德罗常数。把密度ρ=0.8×103kg/m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出一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V=0.3×10-3cm3,形成油膜的面积S=0.5m2,油的摩尔质量M=0.1kg/mol,把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每个分子看成球形,那么:(1)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大?

5.高三教师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五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一、英语高考试题简析

近年英语高考遵循大纲、考纲,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把语言放在尽可能真实的和不同的情景中考查,突出运用,体现人文精神。材料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较高的信度,较好的区分度和较合理的难度。

听力材料口语特征强,情景丰富,主题广泛,试题涉及面广,以细节信息题为主。

近年来,单项选择选择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语法题,命题突出语篇强调语境。单纯考查语法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成了考查的重点。历年单项选择题特点是语材真实,几乎每题的题干均创设一个明确的语境,题干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形成特定的语境。就语法与词汇的范围来说,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完形填空题与生活较贴近。完形填空以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或说明文为载体,以词义考查为主线,强调词汇在句子或篇章中各种语义性的应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的语篇均选自英文原版读物、国内外英文报纸,甚至英文网页,即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来源广泛。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内容为:

①理解主旨要义;

②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③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④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⑤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书面表达情景真实,要求明确,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提供情景形式多样。

总之,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重能力的考查。

二、高三英语教学与复习的回顾

(一)、加强复习的计划性

学科组全体老师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

(二)、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

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复习课上我们注意加强学生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举些例句,使他们能训练掌握语法的用法。每项语法的例句举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找出并归纳语法规则或在运用时应注意之点,以加深印象。在几项语法做过之后,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最后我们再给予回顾总结。

(三)、抓好基础

要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英语学科高考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基础语法和基本词汇。

高考涉及的基础语法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情态动词、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辨析,代词、冠词、形容词、副词、名词性从句、定词从句和状语从句的运用等。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常用,不偏不怪,重要的是考查常见知识点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对考纲中规定的近个常用词,应掌握它们的拼写形式、基本词义、常见搭配,尤其是在语境中的运用。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书面表达,也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对于考纲中规定的词必须准确记忆。并且,仅掌握考纲词汇还不够,还应不断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一是增强构词法的知识,了解常见的`合成词、派生词和词的转化。二是有意识地积累大纲外的常用词。近几年试题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生词。学科组老师经常在一起研究考试说明,狠抓高考各题型的解题技巧指导和答题规范训练。我们认真分析20XX年高考试卷。在此基础上精心选用几套市区高质量的高考模拟试卷。所有模拟试卷都按实际高考的要求进行测试。每次模拟考试后都进行认真讲评,要求分析到每一小题,分析到每一个学生,加强学生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引导学生认真自我揣摩试卷。

(四)发展能力

由知识发展成能力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需要在高三整个阶段不懈努力。听力的训练除了听课文录音之外,还要听一些其他方面的材料,上半学年不一定都听高考题型的听力材料,到高三后期就需要逐步听一些高考适应性训练的材料了。注意材料的规范性,如录音应是标准的外籍教师录音,材料的长度适中,总词量在800字左右,平均语速在每分钟150~170词左右,具有鲜明的口语体特征。话题应涉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学习、工作、购物、旅游、新闻报道、人物采访等。

6.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六

及时了解高考动态

每年物理学科高考内容有无变化, 与考生息息相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国家考试中心、湖南考试信息港及河北衡水中学、安丘四中、湖南师大附中、雅礼中学等网站, 及时下载最新考试动态, 以明确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指导方向。

下载优秀网络课件, 进行提炼整合

网络上有很多物理学科网站, 输入“高三物理复习”进行搜索, 并下载相关课件,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合所用的高考复习指导资料, 整合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软件。如在“复合场问题”复习时, 先到网上搜索相关“复合场问题”, 从粒子在单一场, 到两场组合, 再到三场组合, 从轨迹、受力, 再到速度、加速度、运动时间、半径, 选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 都能找到相应的软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选用合适的软件, 融入到复习课中, 并贴到校园网上, 请同行指导, 共同提高。又如在学习天体运动规律时, 由于看不见、摸不着, 导致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难于理解教学内容。可从网上下载相关课件, 通过动画的形式, 展示太阳系中行星的直观模拟动画, 帮助学生理解行星运动遵循的椭圆轨道定律。

运用多媒体手段, 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物理实验演示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物理现象较弱、不易观察到, 或是运动过程很快、现象稍纵即逝的实验, 如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 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 重放、慢放或者放大, 或者截取相关部分, 进行有效处理,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 就能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通过对实验进行全方位展示,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在复习阶段能形成完整全面的认知印象, 面对高考中的类似情景不再感到陌生。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是高中曲线运动的两个特例, 在复习时, 为了让学生能留下深刻印象, 可采用数码摄像机将演示实验过程拍摄下来, 用电脑软件做成录像, 在大屏幕上重复慢放, 并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 画出运动轨迹, 找出平抛运动的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 还可模拟画出圆周运动外力等于、大于或小于向心力时, 物体将要运动的轨迹。把信息技术同物理复习课有机整合, 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开通校园网络, 构建交流的平台

网络突破了人们交流的时空限制。开通校园网络, 构建教研教学平台, 建立高三物理复习课备课网站, 会对物理教学有极大的裨益。在网站上开辟备课分工、备课探讨、拓展空间、教后感想、学生学习心得、学生质疑、师生互动等栏目, 创设属于自己的B B S论坛空间, 教与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见解, 向教师提问, 寻求帮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 涉猎更多的知识,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都能“吃得饱”, 更能“消化得了”。

构建复习课教学资源库, 实现资源共享

7.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七

关键词:高三生物;有效课堂;策略

G633.91

前言:有效课堂教学需要任课教师遵循复习课的客观规律,针对学生的现实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法,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物质投入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这样的特征:高效益,课堂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复习效果明显,课堂教学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匹配程度较高;高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复习目标与指导思想的确立

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性整理,促使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对重要考点进行排查性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讲解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按照客观规律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网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入讲解生物知识的各类基本定义、原理,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理变化的发生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题练习,加强知识间的内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分析能力。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仔细探究《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在全新的课程原则的影响下,其重要地位更加凸显。深入分析历年高考生物试题和高考大纲,整合高考试题的考察方向、范畴和试题形式,抓准高考改革的具体方向,遵循复习原则,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1.巩固基础,深化知识间的的内部联系

通过分析近些年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仍然占据着较高的分值,因此高三生物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这不仅是为了适应高考的现实要求,同时也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其他类型问题打好基础。一轮复习主要是整理高一高二学习的知识,高考中的各种题型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依托进行延伸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回归教材。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进行地毯式排查,即不忽略每一个知识点,严格要求学生,在遇到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进行讨论,有利于加深记忆。教师在为学生整理知識时不能依旧按照讲授新课时的方法,要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运用全新的讲课顺序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课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现实情况选择与生物知识联系紧密的练习题,指导学生探析相关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性理解,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并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

一轮复习不只是单纯地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更为关键的是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图表或知识网络图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类,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在复习完一个板块的知识后,教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回顾并根据印象画出知识结构图,发现知识点间的内部关联。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高三生物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类图表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图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图解等,只有对这些重点图解形成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正式的考试中发挥自如,取得满意的成绩。图解图表与教材基础知识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图解与基础之间的转换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论、观察、表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现实情况中大部分学生对图解的分析能力较为薄弱,思维方式僵化,不能从图解中发掘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练习环节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形式多样的习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同时提高思维延伸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

通过观察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发现,实验设计类题型仍然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生物实验的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规定相应的物质和条件,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验方法和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具备充足实验能力的情况下设计合理的实验方式,最终得出科学的验证性结论。这样的复习方法有利于构建轻松和谐的互动性课堂,学生可以跟随自己的思路按照题意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4.研究教学方法,构建高效性课堂

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步骤是:学生自主预习—发现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巩固训练,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课堂的思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关注几个关键点:教师自身要对教材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和高考中的易考察点;加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前准备好问题,在课堂中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探究知识。

构建有效课堂教师要处理好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对于解决生物问题的自信心,产生对生物知识的浓厚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式,增强学生对完成教学任务的效率意识。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学内容的延展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包括自主预习、理解教材知识点,并在课前回顾知识框架,在课堂中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小任务,进而学生可以展开针对性的复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推断的良好习惯。这样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缩减对基础性知识的复习时间,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能力提升和思维拓展。

结语: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达到有效性复习的目标就要紧抓课堂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思考问题而不能延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讲出新意来,并总结规律,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心红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创新初探[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08

8.高三数学复习课型技巧及模式 篇八

新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新课程改革工作逐步推进。其中,模块教学强调螺旋上升,淡化了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是数学作为高中课程,功能之一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过分淡化将不利于继续深造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高三复习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在系统复习知识的同时,打破模块分割的界限,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帮助学生整体把握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这样就造成了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

高三数学常见的课型有:基础知识复习课、解题教学课、试卷讲评课等。我们预期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每一种课型的高效教学模式,通过典型课例逐步推广,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使每位老师对每种课型都能掌握运用1—2种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高效教学模式。同时,也期待着在不断的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更新观念,改进教学,从而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

三、研究的内容

1.基础知识复习课课型及其教学模式;2.解题教学课课型及其教学模式;3.试卷讲评课课型及其教学模式。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是主体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数学活动及其经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的过程,或者是以同化的形式把客体纳入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之中,以便同与自己不相适应的客体一致,从而使原有的认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由此不难看出,完成这样的过程,完全是自主行为,而且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别人是根本无法替代的。所谓“智力参与”,就是主体将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能力都参与进去。由于数学建构学习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构造,所以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尽管这往往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但是,对学习者本人而言还是处于第一次发现发明的地位,因而主体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智力参与,这个创造的过程才可能得以实现。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以自主活动为基础,以智力参与为前提,以个人体验为终结。学生的自主活动,第一是活动,第二是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之所以强调“活动”,就是为了强调要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所以对建构主义学习来说,活动是第一位的,对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最初主要表现为外部活动,由于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从中产生出主体的个人体验。同时活动必须是学习者主动和积极进行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活动者,更不是意义的被灌输者;虽然活动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之下进行,但是要靠主体自己控制。活动自主性的重要标志是主体的智力参与,主体的智力参与程度越高,活动的自主性就越强。在自主活动下,由于自身的智力参与而产生的个人体验,就是新知识心理意义的基石,最终升华为新知识的心理意义。建构主义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景进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和“反思”,从而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等,这些观点为我们当前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高效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五、开展研究的指导原则

1.依纲靠本原则

高考试题已形成了“重基础、出活题、考能力”的局面,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复习伊始,必须吃透大纲,细化《说明》,用好课本。首先,在内容取舍上,以考试内容为准,不随意扩充、膨胀。其次,在各知识点难度控制上,以考试要求中的三个层次来界定。要对照题型范例,结合历年试题,仔细揣摩,加深理解,细化落实,并注意研究新、旧《说明》的差异。其次,精熟课本,用好课本。以本为本,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简单重复。高考命题注重的是对课本例、习题的“加工、简化、组合”和对课本的“挖掘、吸取、引伸”。用好教材,就是要沿纵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概括与提炼。沿着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及组合。

2.培养能力原则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考查能力势在必然。考查的能力主要是: 体现学科特点的“数学能力”和反映综合素质的“学习潜力”。在数学能力方面对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这几种能力的考查,具体落实为考查学生对数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在学习潜力方面,着重考查对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运用和转换的能力,以及分析与综合、比较与联想、归纳与类比、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等思维方法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因此,高三数学复习应注重实效,立足能力培养。

3.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学习,除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以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复习中应营造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求新务实的氛围,为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内部和外部条件。要大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用知识,激发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勇于提出新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阅读、理顺、并巩固基础知识,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解题的思想方法;放手让学生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提出疑惑,解决问题。

4.民主和谐原则

在高三这样特殊的年级里,师生的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师生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则往往会使教师的热情高涨,使学生表现出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并能调适和消除心理问题,如缓和考试焦虑,厌恶学习等心理。因此,要让高三数学课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情景中生动活泼地学习。

六、高三复习教学几种常见课型的研究

(一)基础知识复习课型

1. 高三数学复习课四环节教学模式

第一环:回忆。包括两个基本步骤:阅读教材、巩固练习。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究、思考、质疑等搜集与复习内容有关的知识,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样学生通过思维的再现、记忆的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提供的巩固练习要根据课本内容特点与所确定的复习内容选择问题,并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主动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的问题可以直接从教材中的例习题中选择,有的问题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基础分层次设计,有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练习应尽可能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是对原来已学过知识的再现和深化的过程。通过练习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梳理。

第二环:讨论。包括一个基本步骤:协作学习。

在学生独立探索初步完成巩固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相互检查练习情况,可由座位前后的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不同的结果和看法进行讨论。通过组内讨论,一般性问题都可得到一致答案。讨论时教师可以到某些组听听意见或参与讨论,但不急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判,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进一步思考。教师通过参与讨论,既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发现一些新观点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第三环:归纳。包括两个基本步骤:归纳小结、构建网络。

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在学生完成练习和讨论之后,就要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引导学生采用表格、提纲或图表等形式,把有关的知识、规律和方法整理出来,使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便于记忆和应用。此过程分为两段,前段为检查巩固练习的答题情况,后段为知识整理归纳过程。这两个阶段基本上都由学生完成,由各组推选出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自始至终都只进行启发、引导和调控,不要对学生的结论去武断地进行肯定或否定。利用学生的归纳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如果学生的归纳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归纳结果进行观察,建立起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知识网络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知识归纳主要是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系统化。主要操作是先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寻找发现规律。

第四环:拓展。包括两个基本步骤:拓展练习、反思回顾。

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在学生形成了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后,通过做一定量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的拓展练习,通过反思回顾,逐步形成意义建构。练习的量要充分、适当,练习的范围要广,练习的方式要灵活,练习的过程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解题后小结”、“解题后反思”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解题后,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指导学生总结习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等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一题多解的新思路、新方法。

2. 高三复习课五环节模式

第一环:知识梳理,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这一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辨析题进行“基础回顾”,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以及由基本概念衍生的性质、公式、定理、法则等。具体地,可以在原有概念、性质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造成各种非本质的表象,如缩小或扩大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基础回顾”中的题目的处理方法可以是:由学生说答案,讲思路,其他同学订正或补充。对于不能把握的问题,可与同学展开讨论,相互交流、集体攻关,然后教师点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

第二环:例题精讲,变式训练。

“典型例题”的题目要包容知识点多、体现数学思想方法。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同时还要符合学生实际,过易达不到训练目的,过难学生无法解决,从而失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重点讲切入点,讲方法,讲规律,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善于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概括。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解答之后不失时机概括为解题模式,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②能将解题模式运用到变式问题中去,使学生通过分析研究一个例题,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三环:方法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复习的内容,总结方法规律,最后由教师指导完善。

第四环节:当堂检测。

对复习的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反馈、落实。

通过练习,发挥数学思想对解题的定向、联想和转化功能,不断完善学生头脑里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系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提高和发展。

要设计一些起点高、难度大,充满智力挑战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收益、可以将课本中的练习题改造、变式、减去条件或隐去结论,设计成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

(二) 试卷讲评课课型

试卷分析讲评课是在考试之后,教师对其讲析和评价的一种课型,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复习课,也是高三复习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课型。这种课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规律、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上好试卷分析课,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

1.数学试卷讲评课的设计要点

针对每份测试卷主要围绕“六个点”进行思考:(1)讲评的重难点,从学生试卷中呈现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并定位;(2)讲评的关键点,学生暴露的典型问题有哪些?优秀思路有哪些?怎么评?等等;(3)讲评的整合点,有哪些需要整合的知识点?相应的问题怎么设计?等等;(4)讲评的拓展点,试卷中有哪些需要拓展的知识点?相应的思考题是什么?怎么导?(5)讲评的反思点,试卷中有哪些需要提炼概括思想方法?注意点、规律有哪些?怎么归纳?等等;(6)讲评的检测点,有哪些需要再巩固的知识点?相应的检测题目是什么?怎么反馈矫正?

2.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八环节教学模式

环节一:分析归类,形成目标。

形成性测试结束后,教师根据答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统计。(1)统计分析。若受时间限制,则可采取抽样统计,但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一是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应认真分析是属于教的原因,还是学的原因。二是统计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若是无解题过程的选择题,填空题,还要找学生了解错误的结果是怎么做出来的。(2)归类分析。可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可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可按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数学模型建立失当;运算错误等类型。(3)确定目标。讲评课的目标: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规范解答,提炼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解题能力,适当开阔思路。据此,教师要思考———哪些题略讲,哪些题重点评讲;用什么方法讲,讲到什么程度;并确定学生出错关键及思维障碍所在,怎样才能在今后不出或少出错,措施如何。矫正重点应放在全班试题得分率较低的知识点上,同时还要注意平时教学中的疏忽又在实际检测达成度极低的“教学盲区”方面的补救。

环节二:整体分析,激励评价。

讲评课开始时首先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其次,展示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的试卷并恰当的予以肯定与表扬。

环节三:自主改错,自主反思。

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讲评,首先让学生独立改错,分类出哪些是粗心做错的,哪些是通过看书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不会的,在学生自主改错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交流自己解题心得,成绩较差且不理想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寻求解决的方法并分享别人的成果(这一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环节四:呈现错误,问题归类。

方式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当堂分类。呈现方式:让学生把困难的题提出来,教师写在黑板上。方式二:教师根据课前收集的信息和整理的类型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展示。呈现方式:教师将一些错解的过程以口述、板书、投影等形式展示出来。

环节五:现场纠偏,诊断矫正。

(1)暴露思维: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解答过程进行展示或让学生自己充分暴露自己原来的思维过程。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尽可能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探讨、分析,找到通病和典型错误,找准其思维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辨析,探究正确思路,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2)对比展示:对比展示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也可由学生讲解。(3)归纳提升:讲评时教师要指明矫正要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补救的内容上来,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如属于前置知识的缺陷,还是思维失误;属于混淆概念还是答题技巧问题等。然后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变式讲解,并以试题中的问题为中心将已学知识渗透其中,要以“点”带“面”,理清知识间的广泛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环节六:突出方法,变式训练。

讲评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要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上下功夫,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环节七:补偿检测,拓展延伸。

教师在集体补救之后,应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测试题目要与矫正重点对应,试题的能级水平与原试题保持不变,试题难度不宜太大,一般为4~5个小题。测试完毕,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交换批阅,教师统计测试的目标达成情况,与形成性评价综合在一起,认定每个学生及全班的达成度。

环节八:点评提高,反思提升。

教师要从思想方法、解题习惯、注意点等层面进行点评和引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长久性指导。讲评后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出来,供全班同学效仿和借鉴。

此模式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面对数学复习教学的实际,应根据内容灵活运用,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发展思维为主要任务的课型。因此,习题课的设计要按整体、有序和适度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的逐步提高。习题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习题:回忆、巩固所学知识;深化习题:加深理解,提高应用水平;综合习题: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观察—引导”模式

习题训练,目的是巩固知识、启迪思维,在习题训练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观察与联想,不仅会按原来的习惯顺序思考,而且会倒着推理、逆向思维,强化思维训练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此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呈现习题→学生观察讨论→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解题规律→学生解决题目并反思→教师总结解题规律。

此种模式,对于貌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出其中隐含的规律。常适用于基础知识的的巩固与提高。

2.“探究—解决”模式

探究式习题教学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解决,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此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教师提出问题→形成解题思路→分析解决困境→探求优化方法→教师启发引导→找到解决方案。

此种模式,直接呈现比较困难的问题,使学生在步步探索中发现解题策略,更多的适用于对旧知识的系统、深化与灵活运用方面。

9.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九

广州市三十三中学 胡艳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近年“仿写句子”题的命题思路、题型特点。

2.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3.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二.对象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仿写句子”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能力层级属D,即应用层级,题型常在第二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能否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强弱的一种反映,也是体现学生思维严密性和流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认真研究题型与解题思路,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对“仿写句子”略知一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还未进行过系统的复习和归纳,未掌握仿句的方法,对该题的应试能力往往不尽人意,常写出“形不似,意不通”或“形似意不通”的句子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借助学生仿写中常出现的毛病,引导学生掌握仿写的基本步骤,从而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仿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尤其是底一步审题。

难点:使学生能具体操作,初步内化成一种能力。

四.学习时间:

1~2课时,本公开课为第一课时。

五.学习媒体:

自制PPT课件,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呈现学习目标。

(三)精选典型高考题分析。

借助Powerpoint出示94年,的高考题,让学生明白仿句命题有什么特点,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仿写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94全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1)另举一个事例。

2)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

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会有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的问世!

1.请学生判断并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如果没有妈妈的十月怀胎,没有爸爸的`精心养育,哪会有我的今天!

(2)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就不可能有《史记》的问世!

2.教师明确:

(3)虽举了一个例子,但与原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这一大前提不符,另外,句式也不符合要求。形未似,意未通

(4)虽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司马迁为例子,但句式上与画线句子不同,没达到仿写要求。形未似。

3.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本题仿写要点:

句式上:A、假设关系,如果……

B、否定的形式且含有并列关系,没有……没有……

C、含有反问语气,哪里……

内容上:A、写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B.写他们的光辉业绩。

2.学生根据以上要点,相互讨论,试做仿写,教师巡堂。

3.推荐本班或当年考生的优秀句子,如:

A.如果没有爱迪生夜以继日、潜心研究,没有他含辛茹苦、反复试验,哪会有白炽灯的及早发明!

B.如果没有陈景润呕心沥血、备受艰辛,没有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哪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突破!

(99全国高考题)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

10.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十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基础知识;启发思维

在高三复习课中,多数老师采用“讲了做,做了讲”这一教学模式,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采取问题式教学开展高三物理复习,那么教学有效性就能得到提升,笔者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谈谈问题式教学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以“问题串”形式,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中物理知识有个鲜明特点是比较系统,但学生恰恰没有这样的认识,甚至感到有点“乱”,知识点和公式多得记不住,还混淆了。如果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复习,学生的知识得到夯实,知识网络得到构建,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

例题:甲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乙是带负电的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的绝缘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发现甲、乙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甲、乙两物块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如何?

在复习课中讲解此题前设置了连串问题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问题1:本题中可能涉及的接触力和场力分别是什么?生:接触力是弹力和摩擦力,“场”力是重力、安培力、洛伦兹力。问题2:力的大小是什么,朝哪个方向?生: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F=Eq,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或相同;安培力F=BIL(B、I、L两两垂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F=qvB(B、v相互垂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滑动摩擦力F=μN(静摩擦力大小范围从0到最大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问题3:遵循哪些运算方法与法则?生: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问题4:产生效果?生:形变、产生加速度。问题5:受力后产生怎样的运动情况?生: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变加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普通曲线运动)。问题6:解决问题涉及哪些知识?生: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把相应的知识逐一板演在黑板上形成知识网络。

二、巧设变式问题,追求理解、运用的实效

曾经有高三学生问过笔者:物理课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怎么回事?笔者认为关键是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能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能够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需要巧设变式问题。

如,在复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我设计了如下变式问题:电源、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成的电路,电源电动势E=2V,内电阻r=1 Ω,定值电阻R1=1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 Ω,请分析当R2满足什么条件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最大?尝试计算R1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变式1:当R2的阻值为多大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

变式2:当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少?

变式3:滑片在向左缓慢滑动过程中,R1、R2两端电压变化量是否相等?

变式4:甲、乙、丙三个电动势E相同而内电阻r不同的电源,分别给同一个定值电阻R供电。已知甲、乙、丙三个电源内阻的大小关系为r甲>r乙>r丙,则将R先后接在这三个电源上时的情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在甲电源上时,通过R电流最大

B.接在乙电源上时,通过R电流最大

C.接在乙电源上时,电阻R获得的电功率最大

D.接在丙电源上时,电阻R获得的电功率最大

分析:例题及变式问题涉及求功率的基本知识,本质是一样的,分析方法相似,但很多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只停留在记忆上,只知道套公式,忽视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果在做题时就发生错误,而通过以上变式问题设计,使母题一题多变,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对知识的运用、理解,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类问题,并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如此一来,可以规避一节课不断变换题目,跳出了题海,减轻了学习负担,让学生感觉抓住了重点,提高解题实效,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发散问题,启发思维,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构建发散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现以课堂设计一题多解的发散问题为例:

现有半径为2.5m的光滑半圆轨道ABC与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DC相切于C点,半圆轨道的直径AC与斜面垂直。质量为1kg的小球从A点左上方距A点高0.45m的P点以某一速度v0水平抛出,刚好与半圆轨道的A点相切进入半圆轨道内侧,之后经半圆轨道沿斜面刚好滑到与抛出点等高的D点。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P点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

(3)小球从D点返回经过轨道最低点B的压力大小。

展开小组讨论,提出了从P到A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方法。在求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时,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法,学生列举了选择不同过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如A到D过程或者P到D过程或者P到B过程和B到D过程结合,并提出了P到D过程的最简单方法,通过讨论展示学生深刻领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确定研究过程的重要性,提升了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多过程问题能力。教学过程中过于实在,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一味地生搬硬套。惟有使问题发散,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问题式教学运用到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高三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勤.物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思考[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5(2).

[2]徐招茂.让“问”紧贴物理课堂教学[J].物理通报,2015(2).

11.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十一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过不了英语单词关。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英语单词记过就忘,记得快也忘得快;而教师往往也会疏于词汇复习有效方法的探究。因而,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使词汇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授新课时,许多教师都采用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精心设计引入新课的第一教时,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主题并积极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么,为什么要到复习的时候把这片森林变成“木条地板”呢?

牛津英语(上海版)S3A第一单元“Helping People”一课的话题为“帮助他人”,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是三则校园活动报道,拓展阅读是关于献血志愿者的。前者内容虽然是校园故事,但是类似的活动在本地区缺乏普遍性,而后者内容则因很多学生尚未达到法定的献血年龄而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就文本内容而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并不密切。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理科班,学生以理科成绩见长,不少学生对于英语的词汇积累有畏难情绪,平时教学中的常规默写的效果不理想,词汇的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词汇识记与综合运用之间落差影响了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信心与内驱力。

高三复习阶段对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度要求比基础年段高,教师应该综合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把词汇分主题梳理、归类,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并在温故与知新之间搭起脚手架,让学生能循序渐进,跳一跳摘到“果子”。

[问题提出]

要让一个个孤立的词汇变得鲜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是让它们回归本原,把词汇复习和课文主题复习整合起来,即在一个具体的主题“Helping People”框架内收集、归纳、操练语言,并在适当的语境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预计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有三个方面,即如何把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收集起来;如何对这些碎片语料进行操练;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针对这些重点与难点,我在本节高三词汇复习课的教学中,尝试以课文主题为线索,通过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库,把与主题相关的重点词汇归类,再巧妙设计使用语境进行分类操练,以听力素材的输入给予学生输出的样本,帮助学生结合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词汇来完成具体的输出任务,从而将词汇与使用语境紧密结合,既兼顾了课文内容又有选择地复习了词汇,还突破了词汇复习的瓶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第一课的主题词汇,能够用第一课中的词汇进行演讲。

能力目标:学会具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意识,学会团队合作。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将其在第一课中所学知识应用于说服性演说中;教学难点是收集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设计及重点环节说明

1.Pre-task环节

我以白血病患儿急需骨髓移植来康复的图片与问题引入,快速进入本课的主题“Helping People”。我提问:"Where do you think these children are?Why are they there?”

2.Whi le-task环节

第一,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梳理。在导入话题之后,我从“who need(s) help”这条线索把课文中的需要帮助的相关人群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归拢在一起。我归纳几种表达人群的方式:the+adj./participle,如the poor,the disabled;(n.),如flood victim;those (people)+prep.,如those (people) in trouble/difficulty/need/;those (people)+who,如those (people) who need blood。另外一个线索是“How can we help them”,我把课文中的重点动词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复习。

●to sponsor/to finance a charity event/

●to donate—to/(to give donation)

●to sacrifice——for

●to volunteer to do/(to be a volunteer)

●to participate(take part) in

●to raise funds/to collect money

●to do sth.for chari ty/in aid of/forthe benefit of

●to be willing to do

●to appeal to sb.for (to make anappeal)

我以两个概括性的问题为抓手,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改为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主体的改变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使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朝着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聚拢过来,形成相互关联的网格知识,为接下来的学生操练活动准备好了语言素材。

第二,在语境中训练和拓展,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语言知识的收集完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语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操练方式,但是这些初步运用的操练都必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语境中。我利用5个句子的补全或翻译拓展来帮助学生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

在归纳核心词汇donate和require这两个动词的基本用法后,我先让学生补全下面的句子:Donating blood to people in need requires courage rather than pain while helping to save a life.在这个基础上,我接着又追问了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What does caring for the old require?How about helping the dropouts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我通过对重点句型的操练对学生输出环节做好铺垫,以下这个翻译句子糅合了pattern和idea: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Hope Project received nationwide donations of 286 million yuan in2006 and financed 290,000 dropouts.

我融入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例来操练,唤起学生的记忆:It was a great idea for last year's graduates to raise money by selling secondhand books for the students in Zangwen Middle School,Yunnan Province.教师可以追问:“What else can be a great idea to raise money?What other idea do you have?”

我通过整句翻译来直接展示必要的句型。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dying from lack of blood while others are not willing to donate?(如果你快要死于缺少血液而别人又不愿意捐给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I heartbroken when I saw these homeless people shaking in the cold wind.(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寒风中颤抖,我的心都要碎了。)

这个操练环节由教师设计的比较机械的补全句子入手,过渡到学生在初步运用的同时引发他们思考如何关爱老人和失学儿童的真实问题,并在师生问答时使学生进入到他们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虽然难度逐渐提高,但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进入了兴奋状态,他们都积极地动脑筋来回答问题,达到“情”与“义”紧密结合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综合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提供素材与示范,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完成复习“Helping People”这个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进行演讲,呼吁人们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仅靠课文中语言材料和已有的能力水平是难以完成的。于是,我就让学生边听演讲边在画线处填入空缺的单词或句子,既让学生关注那些画线处的关键点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有说服力的演讲具有的结构和特征(听力材料文本为教材第4单元的写作内容)。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撑和准备,学生发现要组织一个发言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做替换练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自己创设情境、造句子、组织文本等。

3.Post-task环节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他们想要帮助什么人以及怎么帮助他人。教师要提醒他们组织演讲稿时参考手头的听力材料文本,并随时检查是否运用了他们在之前总结出来的5条演讲稿特点。最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演讲,每组完成以后由其他学生来点评,评价侧重演讲内容、组稿技巧、词汇运用三方面。

4.课后作业环节

独立完成150字的演讲稿,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复习内容。

[自我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的思维火花开始,经历了大致的设计思路成形、教学设计斟酌、磨课研讨改进直至最后的公开执教,从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要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就要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交流中唤醒沉睡的词汇记忆库。激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二是通过巧妙的归类把新旧词汇揉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滚雪球”的效应。从“温故”过渡到“知新”的活动起点低,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只有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才有可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目标达成度。当然,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主次分明,不要面面俱到,梳理的角度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的确定进行变化。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就要让学生根据词汇的意义自己构建情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主动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精讲多练,突出重点与难点,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还要关注练习的梯度,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的节奏把握恰当,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操练阶段思维的拓展不可忽视,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给idea,学生操练,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new idea为输出做准备。

要扩大词汇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把句子关系糅合到语篇中去。教师要把所学的词汇延伸到某一种语言功能上,设计一个或多个产出性的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在设计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任务时要考虑完成它所需要的词汇、句型、与课文主题相关、此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铺设台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舞台。

本节课的最后输出阶段还可以做得更精细。在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可以设计检测量表,以此进一步检测本节课的重点落实情况。另外,课后作业的要求还可以加大难度,如增加一些含有相关词汇的阅读量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结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在课后做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既巩固了所学词汇,又可以降低学生的遗忘率。

[专家点评]

在这节高三复习课中,陆跃勤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语言材料的匮乏,设计了以“Helping People”为主题的复习课。围绕“Helping People”这一主题,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并帮助学生在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这一做法有效地激发了高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三学生英语语言复习的实效性,加强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把语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进行了道德情感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节课打破了以往教师只要求学生单纯死记硬背词汇的做法,富有创意地在围绕主题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圣诞节这一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欢乐时要想到帮助别人,在讨论中引导梳理出topic vocabulary,突出常用的名词、动词及相关表达法、常用句型等语言结构。陆老师通过问答、翻译、听说、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及时点拨下,巧妙地借助补充语料给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12.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十二

I read a notice on the Internet yesterday that you wanted to look for a Chinese friend on the Internet to help you learn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and customs. I’m very glad to become your friend on the Internet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you would like to accept me. If I’m able to become your friend on the Internet, I’ll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with Chinese in my spare time. I’ll introduce some cultures and customs of China to you step by step. I expect that you’ll tell me your QQ number and make good friends soon.

Yours,

13.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十三

开展协商教学提高高三英语复习有效性

方秀红

浙江杭州市塘栖中学(310000)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要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认真反思了今年的高考复习教学,从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师生关系入手,得出若能以协商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协商复习目标,复习内容、复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改善师生关系,达到高考复习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协商教学;复习目标;复习内容;复习方式;评价方式

1对高考成绩的回顾反思

刚刚过去的一年,本人承担高三(6)班和高三(12)班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本文主要以高三(6)班为例来对今年的高考做一个回顾反思,以此探讨高三英语复习的有效性。首先介绍一下(6)班的情况。在(2)班至(6)班这五个平行班中,(6)班的学生理科成绩突出,英语相对落后,这从高三刚分班时五个班级的英语常模成绩可见一斑:(2)班均分94.74,(3)班均分97.37,(4)班均分97.02 ,(5)班均分103.16,(6)班均分95.19,与最好班级相差8分。1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是7人,五个平行班里最少,最多的班级是19人。不仅分数上差异显著,全班共52名学生,女生22名,男生30名,女生相对比较听话,但英语突出的很少,而男生中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抵触和畏惧心理。

为了提高班级的英语成绩,本人在备课、上课、作业和各种考试的批改、讲评等等方面无不竭心尽力,每天中午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补课,每天晚上去教室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必要时与学生谈心,和家长联系,似乎常见的办法我都用过了。在我的努力下,(6)班的成绩稳步上升,高三一模和二模考试,6班的增量为平行班之首,高考成绩更是劳有所获:(2)班均分85.212,(3)班均分91.235,(4)班均分86.431,(5)班均分91.627,(6)班均分91.115,不仅增量第一,而且与最好班级的成绩只相差0.5分。更可喜的是,大部分同学在高考中发挥正常,100分以上有18人,超过其他四个平行班,英语单科上本科线35人,居平行班之首。

说实话,刚看到(6)班的高考成绩时,我还是很高兴的,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可真是这样的吗?一年下来我真的没有遗憾吗?学生真的都有进步吗?面对52个学生,我真的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了吗?当我静下心来细细揣摩每个学生的高考成绩时,我发觉自己的沾沾自喜是多么的可笑。首先,虽然整个班级的英语成绩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部分学生(尤其是班级里英语高考成绩后15位同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没有增强,成绩进步不明显,或者就是原地打转。

其次,师生感情淡漠,我与部分学生甚至关系紧张。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一年下来,我与班上9位学生因为学习问题发生过争执或者小的摩擦,期间,我多次因为学生的不懂事(我当时的看法)掉过眼泪,多次因为学生不认真学习找过他们的家长,也曾闹到过教务处,到后来,我和其中三位同学甚至发展到几乎互不理睬,相安无事的地步。师生一场,是多么难得的缘分,我为什么搞得那么剑拔弩张?我的问题究竟出在何处?也许当时我是恨铁不成钢,但我一味地逼迫学生学习,何曾想过每个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我只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指手画脚,何曾细细地与学生沟通过,听过他们的想法?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的是对学习认识不够,需要端正态度,有的可能是因为基础薄弱,跟不上大部队,我的强硬和一刀切,势必让学生逆反和厌烦。

暑假在家,通过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复习教学:一直以来,我认真教学,但从未考虑过学生的感受,虽然我的严厉和勤奋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尤其是还带有个性,对老师的话不能言听计从的学生,除了压制,我给他们什么了?突然想起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过的一句话“什么是最好的食物?饥饿是最好的食物。什么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有需求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在高三紧张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如果我能做到因材施教,能通过与学生协商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符合他们的需求,是不是更能提高复习效率,我与学生的关系是不是能更融洽些?

2协商教学的定义

协商教学是由澳大利亚著名学者布莫、库克及美国莱斯特、奥诺尔提出的。它指的是学生参与课程及教学的决策,与教师或教学管理者共同商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活动形式、分组方式、活动持续时间、任务的选择等内容的一种新型课程范式。现代教学强调教育教学“以人为本”,许多知名教育家坚信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才会使其真正对课程感兴趣。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才能真正让学生体味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协商的结果能达到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学习意愿的连结、学习手段和结果的共识。协商跟专制相对,能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能广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思想。

3协商教学在高三英语复习中的具体操作

很多教师在谈到协商教学时,指的是新课授课阶段的教学协商,而本文则主要谈论的是高三复习阶段,协商教学的具体操作。高三的英语复习,从知识(如语法和模块知识)到技能(如听说读写能力、解题能力、应试技巧等),内容繁杂,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学生们个性各异,知识水平相差甚远,老师如若不考虑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只想凭借权威千篇 一律地要求学生面面俱到,以期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必然事与愿违。因此,本人认为,在复习伊始,教师应该就复习要达成的目标、复习内容、复习方式、评价方式(包括作业和考试)与学生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为了方便以下的叙述,我把上述高考成绩后15位学生分成四组,具体谈谈协商教学在他们身上应该如何地运用。

GroupStudents

1应恩来、吴竹翊、李挣波、莫智明

2郑一帆、苏国权

3方鑫、邵煜敏、孙明华

4毛磊、朱亮、梅建华、张鹏、陆毅翔、庞丽娜、

注:Group1对学习认识不够,没有明确的高考目标,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Group2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不学英语照样考大学。

Group3英语是学的,但不愿意听从老师指挥,喜欢自学。

Group4学习态度很好,但基础薄弱,跟不上大部队。

4协商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是指复习阶段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复习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生们首先确定一模的考试目标,具体做法是:参照高二期末考试、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和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这三次成绩,学生各自制定出一模考试的英语奋斗目标,每个学生的目标需和老师协商之后,以书面的形式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作为对全体学生的一种鞭策。二模考试目标在一模成绩出来后制定,高考目标在二模成绩出来后制定,制定的方法同第一次(两次听力高考的目标,制定方式与上面相同)。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体现协商呢?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老师们不可能指望他们经过复习之后,达成相同的复习目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与他们进行协商,尤其是与那些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确定复习目标,从而激起他们高三阶段英语复习的学习欲求。Group1中的这批学生,由于对学习认识不够,大多懒惰,怕吃苦,他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往往偏低,但这些学生往往是常年养精蓄锐的脑子很聪明的一批人,所以老师应把他们的目标酌情提高5-10分,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去激励和督促。Group2中的学生由于长期放弃英语的学习,觉得英语可有可无,所以他们的目标只要靠近班级平均分就可以。

Group3中的学生自我感觉颇好,往往认为不需要老师就可以学好英语,其实他们的目标往往过高,老师需要酌情给他们减少5―10分,只要他们达到了就可以表扬。Group4这一类学生态度非常好,主观愿望也很好,他们的目标往往也过高,老师需要与他们协商,只要超过他们三次考试的平均分5分就算进步了。当然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遵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宗旨,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望而生畏,亦不会松懈懒惰。有了师生共同认可之后达成的高考目标,学生自然就不会抵触,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会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5协商复习内容

《20浙江省普通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规定了英语复习的知识框架和能力要求,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学生情况的不同,必须要有所取舍和侧重。传统的高三英语复习课堂,老师们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目标的差异,复习教学的内容往往依据《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来制定。在协商教学中,学生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复习课程的理解,与教师或教学管理者交流协商复习的内容。

具体说来,协商复习内容的磋商重点主要包括: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的范围、涉及的话题、必须重点掌握的语言技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与之协商,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在不影响复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情况下,自主地补充或取舍复习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复习。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英语基础选择复习的内容,自主地调整复习进度。

比如面对语法项目表里列举的语法内容,具体到我的班级,从Group1到Group4中的15名学生,通过协商,只需要求他们掌握动词的9种时态和部分语态、非谓语动词、五种简单的句子结构、定语从句、常见的倒装、强调和虚拟等等内容就够了,不必和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一样,千篇 一律把所有的语法都复习一遍,弄得他们苦不堪言又得不偿失;又比如听力的复习,通过协商,对于Group2和Group4中的学生,我可以要求他们只要听懂简单的《学英语报》的听力材料就可以,如若还听不懂,就把他们拉到办公室指导他们听;对于Group1和Group3中的学生,我可以让他们听《学英语报》的材料和部分《维克多英语》的听力材料,有些材料拷给他们回去听就可以了;对于班级里听力较好的其他学生,我可以要求他们听较难的《维克多英语》的听力材料,甚至部分材料要他们边听边写。也许这样,效果会更好。

6协商复习方式

在确定了高考复习的目标和内容之后,就要选择一种适合师生复习的方式,而传统的高三复习,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匆匆记笔记,一节课下来,老师挥汗如雨,学生稀里糊涂,虽然笔记记了好几页,可能掌握的并不多。偶尔也有老师采取学生自己复习,遇到问题向老师咨询,老师只讲解一些重点难点。但时间长了,难免还是厌倦,到后来根本就没有学生问问题。其实,面对高三繁重的复习任务和枯燥的复习节奏,老师和学生完全可以依据复习教学的内容及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协商决定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复习教学的方式。

比如说听力复习时,传统的方式是老师在前面放录音,学生听完做题,然后老师对答案。日复一日,学生喜欢吗?可不可以与学生沟通一下,看看他们喜欢怎么听?是集体听,还是个别听?是听一遍,还是听多遍?是早上听,还是中午或晚上听?是课内听还是课外听?对于学生的错误之处,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还是重听,或让学生复述,或者边听边写?听完之后,答案对过之后,是将材料扔在一边,还是找时间让学生朗读一下?对于听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有些题目他实在听不出来,可不可以让他自己告诉老师,该怎么办?还有,传统的高三英语复习,大多数老师都喜欢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是语法和模块等基础知识的复习,第二轮是分块的专题复习,第三轮是培养应试技巧的综合复习。

不管是哪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练。高三一年的复习,我也基本是这种模式,学生喜欢吗?一轮复习,可不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复习,然后给大家总结?或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知识点的抢答?或者集体编个故事,尽可能地用上所复习的知识点?二轮复习时,可不可以来个做题的方法大交流?或者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来个完型或者阅读或其他内容的PK?三轮复习中的试卷讲评,可不可以让学生充当老师,来解惑答疑?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用什么方式来复习,老师可以与学生协商,而不要总是老师说了算,复习方式的选择最能体现协商精神。

如果我能在每一块内容的复习之前,先和学生协商好复习的方式,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提高复习效率。具体到这15名同学,由于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或者基础知识太差,尤其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变复习的方式,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果有机会再教他们高三一次,不管是听力还是传统的三轮复习,我一定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多一些协商和调整,多一些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让复习多一些色彩和活力。

7协商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传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用单一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比较,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状态,造成学生较大的负面心理压力,也使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标准》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促进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在协商复习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复习结果,教师应该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协商的情况下,和谐地正确地反思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单纯的友谊。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形成性评价笔者理解为对每课内容的评价,主要是采取课后作业的方式来进行;而终结性评价,应该是阶段性检测、一模考试、二模考试和高考等。

首先说说课后作业,这是本人与刚刚毕业的高三(6)班上述15名学生中部分学生发生矛盾冲突最多的一块。大部分学生还是认真的,但有少数学生常常作业不做,或是抄袭,或是只完成部分作业,或是不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对于这种种情况,我的处理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命令相关学生到教室后面罚站。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按我的要求去做,反而常常同我争执摩擦,即使是把家长找来把学校领导找来也无济于事。现在想来,在作业问题上,我是不是太过简单粗暴了?全班布置同样的作业,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完成,确实不合理。也许我应该把每天的作业视情况分成几个档次,让Group1―Group4中的学生自己选择,尽量让这15名学生完成的作业量少而且内容简单。而在作业的完成时间上,也要尽量宽松,不必要求一定要当天晚自习之前一定要完成。

尤其是Group3中的学生,个性比较强,比较自我,他们喜欢晚自习完成,或睡觉前完成,或者其他休息时间完成都可以,甚至允许他们完成自己买来的复习资料,而不一定是老师发下来的作业。只要他是想读书的,为什么不可以?就算是选择同一种作业,选择同一个时间去完成,老师的检查方式也可以不一样,比如布置单词听写作业,对于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我可以要求他们一次听写20个或30个,而上述15名学生,只要求他们一次听写10个或15个即可,有些单词只要求他们能识别或朗读即可,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有时候可以要求他们听写句子或短文等等。如果在作业问题上,能与学生多一些沟通和协商,让他们多一些选择,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其次是对于考试的评价。除了最后一次高考只能唯分数论外,之前的各次阶段性检测,一模和二模考试,老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要更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付出和进步,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变化。

学生作为互动协商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每次考试结果出来后,我们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要表扬,对于进步的学生要表扬,对于态度端正,刻苦用功的学生要表扬,对于成绩没有起色,甚至不够努力的学生同样要关注,要多与他们谈心,多鼓励他们,切忌冷嘲热讽,要让学生在高三复习教学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教学效率,而事实上,我对于上述15名学生明显缺乏耐心和鼓励,导致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当然难有成绩的提高了。

8协商教学的意义

在高三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协商复习目标、复习内容、复习方式、甚至评价方式,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协商学习结合了学生意愿,沟通了师生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将会带来高效的学习。因此,协商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特别显著的意义本人认为应该有以下两个:

9协商教学有助于提高复习效果

传统的高三英语复习课堂,教师们普遍采取“一言堂和满堂灌”,全班五十多名学生,统一的复习内容和进度,统一的要求,一成不变的复习模式,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让学生厌倦和放弃。教师们若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个性,以协商的方式引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目标,有选择地挑选复习内容,选择学生喜欢的复习方式进行复习,并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这种和谐民主的复习教学氛围,学生能充分肯定自身的价值,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焕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动力,他们的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自然会克服复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取得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

10协商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本人从教多年,一直感觉与大部分学生关系融洽,但仍然有少数学生对我并不认同,甚至是抵触,尤其是今年的高三(6)班,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一年来的复习教学,也许是我太一厢情愿,主观认为我的严格是为了学生们好,他们就该顺从,就该领命,就该言听计从;同时,学生该对我的认真表示认同,我的教学方式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仔细想想,我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在复习中与学生的沟通和协商,难怪他们不领情,甚至反感,以致影响师生关系。

其实,倘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能去除外表的威严,懂得尊重学生,复习的教学活动多在协商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多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与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式师生关系,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地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再者,教师对学生的鼓舞和表扬也会成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使学生更加热爱老师,热爱学习,师生关系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当然,除了以上两大意义外,协商复习肯定还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明白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复习的效果怎样等等。同时,协商复习还能让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师不再主宰一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实在在地关注了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这种协商复习的实施,使原来“死气沉沉”的高三复习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加完善,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11结尾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差异无处不在,他们之间既存在着智力差异,也存在着非智力差异(比如兴趣差异,性格差异和学习方式差异等)。从表面上看,教师平时在课堂上进行的是统一的活动,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学习着,我们的教学不应该使某些学生长期被忽略,更不应该是消灭差异的活动,我们的教学应该使个性发出绚丽多姿的光彩,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有差异就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需求。

因此,高三的课堂复习教学要多与学生沟通和协商,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复习目标,在复习内容上有所侧重,复习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而且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他们个性中的优势得到发展,劣势得到扭转。

新一轮课改正在如期开展,我们应该借课改的春风,不断更新高三复习的教学观念,就算我们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复习模式,就算我们不能与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协商,只要有了协商的观念,先从部分学生的部分复习内容做起,就是一个进步。惟其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达到理想的复习目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尊重学生,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参考文献

[1]刘德汞“协商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教育探索》第8期

[2]杨春妹“教学,在协商中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29期

[3]李长和“浅谈协商教学与课堂效率的关系”《学问:现代教学研究》第10期

[4]《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6月版

上一篇:社交协会社团章程下一篇:冯家湾村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