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问答(10篇)
1.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问答 篇一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1.作者介绍: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2.《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3.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 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嗷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4.《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5.《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地抨击。
6.《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7.《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9.《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10.上述七篇作品,记述了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11.《琐记》记叙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物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的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2.《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的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力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3.《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社会黑暗、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4.《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15.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16.《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玩耍。17.“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活无常。
18.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新学堂 与 旧学堂 的区别。
19.“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在此文中,鲁迅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20.《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2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到 23.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范爱农
25.《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6.《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对阿长的怀恋。27.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2.朝花夕拾五十题 名著阅读 篇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令他反感的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5.“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有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____________________。
7.“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____》篇。
8.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9.《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影响一生的重要经历。
10.鲁迅在《_______________》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 的先生的怀念。
11.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类。而“_________”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_________”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鲁迅最反感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提到。
1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一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4《朝花夕拾》一书中,《__________________》一文让鲁迅看到了庸医的可恶。
1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
18.鲁迅是_____ 家、_____家、_____家。鲁迅原名______,字_______,后改名_________。
20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
21《藤野先生》 这篇文章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22《风筝》这篇文章中描写作者是在哪个季节放风筝?
23《过客》这篇文章中有几个人物?
24《淡淡的血痕中》是为了记念________。
25、朝花夕拾的题材是_________。
26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
27、朝花夕拾于_______年出版。
28、朝花夕拾共收入_______篇作品。
29、朝花夕拾的“朝”是______的意思,“夕”是________的意思。
30、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______________。
31、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
32、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___________。
33、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____________。
34、朝花夕拾的思想:_______________。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____________ 家。
36.《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37.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
38.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_______。
39._______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40.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1.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 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42.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______。
43.“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45.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
46.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___。
47.《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48.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
49.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50.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的照片。
51.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
5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中提 及。
53.《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
54.《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________,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________,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的不合理。
55.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56.《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7.《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 人怎样的实质?
58.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答案:
1、回忆散文十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天演论》
4、诗经,(“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
5、活无常
6、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7、锁记
8、乌烟瘴气
9、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10、《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11、“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可疑的:“哭竹生笋”;有性命之忧的:“卧冰求鲤”;最反感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12、锁记
13、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
14、〈父亲的病〉
15、河边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对蟋蟀、平地木十株、旧鼓皮制成的败鼓皮丸。
16、《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 件事。
17.对阿长的怀恋
18.文学思想革命
19.周樟寿豫才周树人
20.《狂人日记》
21.19261012
22.冬天
23.3个
24.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回忆性散文集
26旧事重提
27.1927
28.10
29.早上;晚上
30.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31.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3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33.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34.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35.思想
36弃医从文
37.范爱农
38《无常》
39.弃医从文
40.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41.无常
42.《二十四孝图》
43.无常
44.乌烟瘴气
45.《狗·猫·鼠》
46.范爱农
47.阿长;衍太太
48.江南水师学堂
49.《无常》;《五猖会》
50.藤野先生
51.拯救国民的精神
52.琐记
53.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4;《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
54.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无知和隔膜;封建思想习俗
55.呐喊
56.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57.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问答 篇三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主人,性格古怪,性情忧郁,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尼摩船长是一位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航海家和学者。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有着哲人般的沉静,蔑视人类社会的法规。他勇敢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1、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
2、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出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
3、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4、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扶手上装有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
5、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
6、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理。
阿龙纳斯:是一名生物学家。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
1、从他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
2、从他敢于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作海底两万的探险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中,可以看出他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康塞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忠诚、老实本分、性格开朗,对分类学非常入迷。
1、从A、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B、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C、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
2、从他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并用专门的本子分类记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做事仔细认真有条不紊的人。
尼德·兰:他是随着阿龙纳斯教授去捕“巨鲸”的一位捕鲸手,他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海底两万里》吸引人的原因:
(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如勇斗鲨鱼、搏杀章鱼等惊险情节。
(2)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文中的诺第留斯号就是作者的想象,但又无处不展示科学依据。
(3)作者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从文中尼摩船长将沉船中的财宝送给贫苦的人看出。
1、儒勒•凡尔纳是_________(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 _________ ”。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 _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_。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_________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 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_ , _________,还在于它们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_________ 发电。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_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_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11、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_________ 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_________,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_ 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 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_________ 做了_________ 的 _________ 旅行。
12、主要人物:_________ 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 _________,而且 _________,能够利用海洋提供能源。他与大陆保持联系,用 _________ 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 _________。
13、《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_________,美妙壮观的海底充满了 _________ 和_________,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14、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_________ 和 _________。他笔下的人物都 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1、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2、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机器时代” 西方和日本 科幻
4、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尼莫、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法拉格特,6、海洋
7、鲨鱼 儒艮
8、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
9、“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10、《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筏》《隐身新娘》等
6、鲸鱼用()进行呼吸,《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
7、潜艇的主人是(),他会说()种语言,分别是()。
8、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做的。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6、(肺)(鹦鹉螺号)。
7、(尼摩船长),(四)(法、德、英、拉丁)。8.(12000册)(500万法郎)9.答:“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16、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C)A、兔子 B、水獭 C、鲨鱼
17、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B)
A、鲨鱼 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 C、被炸弹轰炸
18、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B)A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谁把那条鲨鱼杀死了?——尼德。兰
①鹦鹉螺号被困在了大冰障里,是因为(C)A.船员操作不当 B.潜艇撞到了冰山的底部
C.温度原因,冰山翻倒下来,撞到了鹦鹉螺号 D.南极气温太低,海水结成了冰,将鹦鹉螺号困在了里面
②尼摩船长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中间会有一个阿拉伯隧道,他的理由是(D)A.别人从阿拉伯隧道走过,然后告诉了尼摩船长 B.纯粹是尼摩船长的猜测 C.尼摩船长偶然发现的
D.尼摩船长根据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推理,继而进行了试验,证明了隧道的存在
③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鹦鹉螺号在海底航行了(A)A.2万里 B.6万里 C.10万里 D.20万里
④在鹦鹉螺号潜水艇中之所以能自由的呼吸是因为(B)A.鹦鹉螺号将海水进行分解,从而制造氧气 B.鹦鹉螺号会定期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并储存一些新鲜空气 C.鹦鹉螺号可以利用一些海底植物制造氧气 D.鹦鹉螺号上有储存着取之不尽的新鲜空气
⑤鹦鹉螺号困在了冰隧道里,海水在不断结成冰,很快,大家就要被压死,为了防止水的冻结,船员们采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B)A.很快凿开了冰层 B.往冰上浇开水,从而降低结冰的速度,为走出困境赢得了时间 C.用炸药炸开冰山 D.鹦鹉螺号上带有特殊的钻机,钻开了冰山,走出了困境
⑥鹦鹉螺号(C),所以根本不怕野人的攻击。A.武器装备精良 B.外壳坚不可摧 C.入口的扶梯上通有高压电 D.自身带有防护罩
⑩鹦鹉螺号最快时速是(A)海里。A50 B500 C5000
1.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________________ 4.鹦鹉螺号是用_______击退了土人的进攻。5.鹦鹉螺号最后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 10.船长的国籍是__________,
24、北半球海洋中的水以____________的方向流动。
1.撞上暗礁 2.法 凡尔纳 3.康塞尔 4.高压电 5.卷入漩涡中 6.尼摩船长 7.阿龙斯纳 康塞尔 尼德 尼摩船长 8.鲸鱼骨 9.四百五十万 10.印度 11.顺时针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范爱农。
1.鲁迅,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 家和_______家。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共10篇。3.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_______玩耍。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5.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6.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_______。7._______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8.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9.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 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0.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______。
11. “他同情冤魂、承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他笔下的__________ 12.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13.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
14.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___。1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1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
17.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18.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的照片。19.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中提 及。2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江苏省泰州市2005 年中考题)22.《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________,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________,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的不合理。25.《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 人怎样的实质? 26.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答案:
1. 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回忆性散文3.百草园4.弃医从文5.范爱农6.《无 常》7.弃医从文8.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E埋_JL 9.无常10.《二十四孝图》 ll.无常 12.乌烟瘴气 13.《狗·猫·鼠》 l4.范爱农 l5.阿长;衍太太16.江南水师学堂17.《无常》;《五猖会》18.藤野先生19.拯救国民的精神20.琐记21.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4;《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22.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无知和隔膜;封建思想习俗23.呐喊24.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25.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26.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 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 的作品。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 《阿长与山海经》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封建孝道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 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 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 英文,一天教授 汉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娼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 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民间传说。
7、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草园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二是 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鉴略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24孝图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长妈妈送的。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 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4.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篇四
备课:2016-3-3
上课:3月日编制:颜廷雷九()班姓名:
【作家作品】 《朝花夕拾》是一本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的散文集。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篇小说《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往事重提》)等专集。【主要内容】
本书共有12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猫·狗·鼠》主要叙述了作者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也通过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景况,以物喻人,映射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以及一切反动黑暗势力。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时代背景】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以后,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因此,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不是经验性的记事,也不是纯想像性的描写,重在写感触。本书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因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都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本书中,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还常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的好恶,表明自己的态度。【阅读检测】 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惟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总题目是什么?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最初的题目是《旧事重提》。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叙述了自己外出求学的缘由和经历,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2.《小引》写当时作者心境的句子有哪些?试摘录两句。对于写旧事,写记忆的原因,作者有两个极好的比喻,请摘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一带露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3.《猫·狗·鼠》回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不喜欢猫? 核心内容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作者不喜欢猫,有四点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4.《猫·狗·鼠》开头是如何交代写作的缘由的?为什么作者宁愿喜欢鼠,也不喜欢猫,有什么深意? 有人说“我”是仇猫的,狗是仇猫的,因此要打“落水狗’’不合逻辑,,很可笑!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小隐鼠很可爱,很弱小,不怕人,还能解“我”寂寞,作者其实也是以物喻人,表明他对有缺点的小人物的同情和关怀。
5.鲁迅先生散文中也有他杂文中惯用的“借题发挥”的手法,请从《狗·猫·鼠》中找出一个句子,分析一下。如文章开头写道:“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写文章担心得罪人,但是引用了徐志摩的“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这句话,就很有些讽刺调侃的意味,表达了自己的不屑。6.《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长妈妈是“我”的保姆,善良、朴实而又粗鲁、唠叨、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7.《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回忆了阿长的哪些事?这些事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写作主要目的是什么? 文章回忆了阿长长得不好看,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夏天睡觉摆成“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过年时要我说恭喜,吃福橘,教给我很多麻烦的“礼节”,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我的隐鼠,送给我渴望得到的《山海经》。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明贬实褒,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8.从第1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写作《二十四孝图》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诅咒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是因为小时候自己迫切地希望看到有插图的适宜儿童阅读的书籍,即使是自己有强烈反感的《二十四孝图》等宣传迷信、封建思想的书籍,也是很高兴的。这正说明,中国需要考虑儿童的阅读需要。9.作者在回忆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时,“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反感的”是哪两个故事,为什么? 作者最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10.请从《五猖会》前4自然段中摘录关于迎神赛会的一些文字,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摘录略。主要反映作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的快乐急迫心情。11.《五猖会》写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是什么原因?写这些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表现父亲强烈的封建威严以及望子成龙的思想。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12.《五猖会》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东关五猖会的盛况了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没有,主要描写了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这件事。13.请你简要介绍《无常》中回忆了哪些内容。
①从迎神赛会和《玉历钞传》上无常的样子说起,交代了人民对他喜爱亲近的态度。②“模范县”的人们与“我”故乡的下等人,对于“人生目的地”不同态度,一个享受现世的生活,一个向往阴间的公正。③无常对所有人的审判都是公正而有情理的。④戏中、迎神会上,人们对无常的期盼。
14.从《无常》中摘录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写? “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人民之对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熟稔,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说明了人间还不如阴间有公理,某些“人格’’还不如“鬼格”。
15.请列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稀奇的吗?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写? 列举略。没什么稀奇的动植物,关键在于写出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请从文章中摘录运用以上四种表达方式的句子,至少各一句,分析其作用。
记叙:第1自然段文字,叙述了百草园的一些情况,简洁而紧扣主题。描写:第2自然段文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抒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抒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议论:“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议论的句子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和事的最初的有趣的认识。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
百草园生活:园中美丽的景色和我无拘无束的生活,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的故事。三味书屋生活:拜师,向先生问“怪哉”虫的故事,躲在三味书屋后面园中玩,大声读书的情景,偷偷描小说的画像。18.把丰富多彩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用一篇文章描绘出来,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和紧张的学习生活的? 作者写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主要是为了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19.《父亲的病》一文主要回忆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误人而病故的故事,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为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通过这一事件来批判整个社会的愚昧落后。20.《父亲的病》一文中多处写到了“药引”,请列举几个,作者详细地写出这些内容,目的是什么? 生姜、去尖的竹叶、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梧桐叶、蟋蟀一对、平地木、败鼓皮丸,等等,这些药引愈写愈荒谬,可笑,表现了作者对庸医从相信到怀疑到厌恶的心理历程。21.《琐记》回忆了自己离家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
因为流言而离家,南京雷电学堂的生活,矿路学堂的生活,到日本去的原因。22.《藤野先生》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写出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情节,作者写本文有什么目的? 藤野先生是作者的老师,是一个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人。情节:①穿衣服太模糊,被疑为扒手;②帮我修改讲义;③送照片给我,与我惜别等。通过几个片段的记叙,既表现了老师高尚的师德,又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钦佩。23.请摘录《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摘录略。这些句子用夸张或者褒词贬用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否定与厌恶。24.《范爱农》一文中回忆了范爱农哪些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共同办学;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他是一个生性耿直而总是落落寡合,清高而又妥协,懦弱,命运坎坷的人。25.《范爱农》一文通过写范爱农的遭遇,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感情? 文章通过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6.作者作《后记》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他在哪篇文章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是什么? 作者本来“只想寻几张旧画像来做插图,不料目的不达,便变成一面比较,剪贴,一面乱发议论了”。这与《二十四孝图》一文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要为可怜的中国儿童写一些东西。
27.读完《朝花夕拾》,请你简要概括鲁迅先生从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涉及哪些方面,有什么目的? 《朝花夕拾》回忆了作者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生活,真实地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的生活经历。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家庭、农村、庙会、书塾、南京、日本、绍兴等。辛亥革命没有真正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
5.朝花夕拾名著练习题 篇五
1.《朝花夕拾》是鲁迅_1926_年所作的叙事散文集,共_10_篇,最初在_《莽原》__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_《旧事重提》_。
2.《朝花夕拾》在艺术手法上,以富于诗情的叙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夹以精当的议论,叙事_,_抒情_,__议论_,浑然融为一体。
3.《朝花夕拾》叙事中记人的优秀之作有哪几篇?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
4.《朝花夕拾》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
回忆性质。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早晨坠落的花下午捡拾起来,意味着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与情感。所以这本书在选材上都是一些回忆性的散文!
5.为什么《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写作多以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写?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既然是回忆文集,自然是在文中回忆自己的过去经历等等,当然会用第一人称来写。此外,用第一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同作者促膝长谈的感觉,更显亲切
6.从《藤野先生》中找出细节描写部分并谈谈其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这是作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这是同学对他的评价。
全文最后一段的那句话说明了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长久的照耀着人们,给人们精神和力量。
1、作者为什么将《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 旧事重提没有朝花夕拾更委婉,前者过于直白,缺少文采。
2、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6.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篇六
张_妍 发布于 2012-04-17 00:10 评论 23 条 浏览 7,807 次 顶(76)踩(4)
天津汉沽二中 李珍
教学设计说明 [学情分析] 大家普遍感觉到鲁迅作品比较难懂,但学生已经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两篇,所以就鲁迅的写作背景和语言风格有初步认识,教学时要多结合学生已掌握的以上两部作品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总结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并进行较为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朝花夕拾》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一部名著导读,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这部作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它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对现在的青年学生有极大地教育意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这部书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搜集、筛选信息、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体会语言的形象性、丰富性,感受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2、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学会欣赏运用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和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
3、品味语言,学习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领会作者情怀,增强阅读、鉴赏作品能力。
4、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文章内容:品味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2、表现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与拟人、借代等修辞强化感情色彩的。
3、情感体验:每篇文章的深层情感,以及从中受到的教育。
4、能力发展:做的读、写、说结合,强化“说”和“写”的训练。
[教学思路设计]
1、由图片导入,了解学生状况,调动学生兴趣,将积极性带入文本教学中。
2、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整体感知,培养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全书内容。
3、分组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了解鲁迅。在介绍过程中换位思考、咀嚼、领会表达技巧,并把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以及拟人、借代等修辞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促进读写结合。
4、拓展深化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伟大情怀。
[教学程序的设计](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分组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了解鲁迅和作品。
2、准备将找到的相关内容与同学们共享。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分钟)
投影鲁迅画像,看到这幅画像,想必大家对他都非常熟悉,配合这幅画像,哪位同学能想起鲁迅的一句自评名言,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七年级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刚学过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鲁迅的作品,并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鲁迅的伟大情怀吧。(板书)
二、分组展示 整体感知(25分钟)
全班分五组展示各组内容,一名同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两名同学分别介绍内容,具体步骤:
1、第一组:展示《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重点分析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阿长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2、第二组:展示《二十四孝图》和《五猖会》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 《二十四孝图》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重点分析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3、第三组:展示 《无常》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重点分析“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充满童真、童趣的人。
4、第四组:展示《父亲的病》和 《藤野先生》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重点分析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5、第五组展示:《锁记》和《范爱农》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重点分析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三、品读赏析,学习表达技巧(16分钟)
1、品读情感,朗读回味
(1)速读《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2)这些事例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长妈妈没有文化,迷信,无知,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淳朴,关心爱护“我”的性格特征
(3)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仙海经》。叫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4)就是这样一位没有文化,在我心目中无知的人却给我买来了我一直渴慕的《山海经》,所以即使过去三十多年我仍怀念她,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2、归纳表达技巧,促进读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
(1)本文在刻画长妈妈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来。
(2)文中“叔祖”的疏懒与长妈妈的热情形成了什么?《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形成了什么?
(3)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映衬手法有什么作用?
出示投影:(1)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对比映衬。(3)突出长妈妈的善良,淳朴,对“我”的关爱。
结束语:今天我们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整体感知了作品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还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分析了刻画人物的手法,尤其是对比手法作者在其它篇目中常用。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要把这些手法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实践过程中。
四、布置作业(2分钟)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朝花夕拾
7.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简短 篇七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寓意深刻,在阅读时,我先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利于自己的阅读理解。在阅读中,我关注最多的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它以富于诗情的叙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夹以精当的议论,读起来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导读中说:《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但它首先是以儿童天然的、正常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对人和事的评价尺度的,它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琐事和人物的美丑的价值观念。
我想:作者可能就是要通过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来讽刺、批判当时的封建习俗和封建思想文化吧!对于文章更深的理解,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时代背景,还需要反复阅读、思考。
8.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问答 篇八
学生刚刚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以就鲁迅的写作背景和语言风格有初步认识,教学时要多结合学生已掌握的作品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总结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并进行较为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材分析]
《朝花夕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期的一部名著导读,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这部作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它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对现在的青年学生有极大地教育意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这部书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搜集、筛选信息、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体会语言的形象性、丰富性,感受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2、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学会欣赏运用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和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
3、品味语言,学习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领会作者情怀,增强阅读、鉴赏作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内容:品味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2、表现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与拟人、借代等修辞强化感情色彩的。
3、情感体验:每篇文章的深层情感,以及从中受到的教育。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投影鲁迅画像,看到这幅画像,想必大家对他都非常熟悉,配合这幅画像,哪位同学能想起鲁迅的一句自评名言,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我们刚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作品,并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鲁迅的伟大情怀吧。(板书)
二、分组展示,整体感知
全班分五组展示各组内容,一名同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两名同学分别介绍内容,具体步骤:
1、第一组:展示《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重点分析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阿长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2、第二组:展示《二十四孝图》和《五猖会》
3、第三组:展示 《无常》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第四组:展示《父亲的病》和 《藤野先生》
5、第五组:展示《锁记》和《范爱农》
三、品读赏析,学习表达技巧
1、品读情感,朗读回味(1)速读《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2)这些事例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3)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4)就是这样一位没有文化,在我心目中无知的人却给我买来了我一直渴慕的《山海经》,所以即使过去三十多年我仍怀念她,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
2、归纳表达技巧,促进读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
(1)本文在刻画长妈妈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来。
(2)文中“叔祖”的疏懒与长妈妈的热情形成了什么?《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形成了什么?
(3)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映衬手法有什么作用?
结束语:今天我们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整体感知了作品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还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分析了刻画人物的手法,尤其是对比手法作者在其它篇目中常用。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要把这些手法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实践过程中。
四、布置作业
9.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问答 篇九
活动一
开卷游戏·跳读。
通过“抢答”“寻宝”的游戏活动,把鲁迅童年生活的`一些有趣细节出成抢答题,让学生无压力地进入书本,在翻阅、浏览、跳读全书过程中亲近经典,初步体验经典之趣。
活动二
悬疑解码·选读。
教师有针对性地为每一篇选文设计一个“悬疑点”,学生自主选择两三篇,为解疑而默读、跳读、批注,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抓住“牛鼻子”完成单篇阅读。
活动三
专题探究·研读。
设计“我与鲁迅比童年”和“摘抄片段,欣赏写法”两个开放性的、低难度的专题,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阅读全书。
三个小活动,由浅入深,趣味盎然,成功地实现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意图。对于在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读书习惯的、基础较好的学生,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一读:自由通读。学生不带任何任务自由阅读全书。
二读:提要钩玄。学生给每篇文章写内容综述,并记录疑惑。
三读:攻坚克难。精选自己觉得最难懂的一篇,想办法读懂,并写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须包含三个内容:阅读困惑,最终读懂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
第二阶段:交流分享。
1.交流初读印象。
让学生通过回顾阅读过程,展示阅读初感,来创设阅读交流的氛围。
2.分享攻坚心得。
针对学生认为书中最难读懂的《二十四孝图》《无常》《范爱农》,请同学从初读的困惑、解决的方法、阅读的结论三个方面展示阅读成果,分享读书心得。
3.提升阅读层次。
在读懂单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借助“小引”了解创作背景,品读文段把握文体特征,从整体上把握此书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
第三阶段:展示成果。
1.举办读书报告会。学生报告自己专题探究的发现。
2.创作、排演话剧。学生结合鲁迅1924—1926年的人生经历创作、排演话剧。
10.名著《朝花夕拾》主要内容 篇十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本文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譬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还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她还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还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当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来时,马上就会变换口吻说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们不要旋,不要旋„„。”
《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父亲的病》
那时的鲁迅还小,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二十四孝图》
老莱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郭巨埋儿: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哭竹生笋: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子路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 2 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黄香扇枕: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陆绩怀桔: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卧冰求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范爱农》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问答】推荐阅读: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10-02
苏教版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选读08-18
九年级名著推荐及阅读答案《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07-28
名著阅读计划07-17
名著阅读材料07-23
名著阅读之呐喊06-26
中考名著阅读汇编09-20
六年级名著阅读09-26
初中名著阅读资料10-31
教师如何阅读教育名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