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半导体(10篇)
1.第三节 半导体 篇一
《第三节 真菌》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菇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2、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青绿色的结构是()A、叶 B、菌丝 C、种子 D、孢子
3、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A、菌盖上 B、菌柄上 C、菌丝上 D、菌托上
4、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大肠杆菌
5、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芽孢和鞭毛 C、有细胞壁 D、有成形的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
夏天吃剩的饭菜很容易变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为了使剩饭保留的时间长一些,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取同一餐的剩饭,等量分装到4个相同的耐高温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好,然后分别将4个玻璃杯进行处理:①微波炉中加热1分杀菌;②高压锅盖气阀后10分;③蒸锅水沸腾后10分;④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将上述4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每天进行观察比较。请你思考:(1)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2)设置第4种方式的目的是。(3)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如果不封,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D
二、非选择题
6、(1)②(2)起对照作用
(3)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玻璃杯中。如果不封口就达不到灭菌的效果了。
2.第三节地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等。4.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5.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6.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计算机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线段式?(由学生回答)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举例:教科书第14页“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讲解: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
过渡: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板书:
二、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多媒体演示: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第11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 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板书: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读课本第17页“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看图:课本第17页“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读课本第18页“地形剖面图”,回顾做法。小结:海拔、相对高度 等高线、等深线
3.第三节重力教案 篇三
一、重力:
1、定义:地球上或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吸引力不是重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的符号:G
二、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不能说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G/m=g
2、比值为物理常量g=9.8N/Kg
读作9.8牛顿每千克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
3、公式:G=mg
注意:(1)g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在地球上随纬度升高,g略微增大
(3)在计算题中,不做任何说明时,g取值9.8N/kg,如有
粗略、大约、估算等词时,g取值10N/kg。
三、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2、重力方向的应用:重垂线(又叫铅垂线)
3、重垂线的作用:(1)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2)检查台面是否水平。
四、重心:
1、定义:重力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确定重心的方法:(1)对于规则形的几何体,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对于不规则形的物体,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
4.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篇四
导入说到花,大家有什么感受?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美丽多姿和芳香四溢的花,你们喜不喜欢花?如果喜欢,请说说喜爱花的原因。 1、对植物本身来说,开花有什么意义?2、花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
观赏短片《绚丽多姿的花》让学生说出刚才影片中花的结构:(补充影片中的单性花,两性花的概念。)学生各抒其见,把大家带到花的课堂。花柄、花托、花被、雄蕊、雌蕊
花的结构让学生概述印象中花的结构,然后对比书本p102,让学生自学讨论各部分的作用。然后通过动画,图表进行总结。介绍完花的结构后,讨论以下问题:1、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2、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小组讨论:对花的结构比较陌生,自己讨论花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花的雌蕊和雄蕊子房
传粉与受精大家都说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那由花到果实,那是怎样的过程呢?先观看动画,让学生口述花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一边看一边留意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尽量找出答案。什么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柱头的特点?介绍传粉的概念,开花的概念。分析植物传粉的几种方式。认真看动画。看完后对各部分提出问题,并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媒花)人工授粉是不是任何花粉都能植物变成果实?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花的各部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思考:玉米的果穗缺粒、葵花子是空瘪的,花生里没有花生豆,这些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可以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
课堂小结(1)你明白了吗?花的主要结构;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你会描述吗?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你认同了吗?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护花的习惯
5.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篇五
胡集四中 严世高(2013年9月4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掌握比热单位读、写,查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将科学知识运用日常生活实践。重点与难点:
理解比热容含义,会查比热表,熟练掌握比热容单位读、写能力。运用比热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了解水的比热大的一些应用。
教学用具:天平,电加热器(相同规格2个),玻璃杯(相同规格2个),温度计(相同规格2个),适量的水和油 教学过程: 引入: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形容怎样的一种场景呢?江南水乡会有这种情况么?
一、建立比热容概念
给物体加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吸热多少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物理知识请大胆猜想。
与物体质量有关(m)、与物体温度有关(t)、与温度变化多少和t2-t1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有关(ρ)与物体受热面积有关(s)
如何验证物体吸热多少与所猜物理量有关,并且知道什么关系呢?引导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怎么验证物体吸热多少与材料有关?
与质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质量大,吸热多;(半壶水、一壶水)与温度变化有关,质量相同的水,从同一温度加热,升高的度数多,则时间长,说明吸热多。与温度高低无关。
使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以便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建议实验时采用二种物质:水、沙子。用酒精灯加热,并指导几名同学完成演示实验。完成测质量,观察温度计示数,实验结果:当升高相同温度时,水用时间最多,吸热多,沙子吸热少。
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不同物质吸收热量一般也是不同的,物理学里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请同学们阅读12页,复述和记忆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读法;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了解发热规律与吸热规律相同。
通过观察比热表,同学们能发现哪些规律?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 3,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4,固态金属,密度越大,比热容越小; 5,----
二、联系实际,利用比热解释问题
提出问题:冬天用热水袋的好处?发动机装有循环水的好处?沿海地区温差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差变化大的原因?
结果:水比热大,升温吸热多,降温放热多;水廉价。从比热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三、热量的计算
1.推导公式。
根据比热的物理意义,以及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就可以计算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例1.2千克的水,使它的温度由20℃升高到100℃,水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可知,(其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4.2×103焦耳的热量。那么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应是4.2×103焦/(千克·℃)×2千克。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100℃-20℃=80℃时,吸的热量是4.2×103焦(千克·℃)×2千克×80℃=6.72×105焦耳。
所以,计算热量的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用焦/(千克·℃)作单位;m表示质量,用千克作单位;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摄氏度作单位;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
如果物体的温度下降,放出的热量Q吸=cm(T-T0),T-T0表示下降的温度。
例2.质量是10千克的冰,温度由-20℃升高到0℃,冰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公式Q吸=cm(T-T0)得
Q=2.1×103焦/(千克·℃)×10千克×[0-(-20)]℃
=4.2×105焦耳。小结:请同学们谈本节的收获。
知识技能方面:体会到哪些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有哪些情感体验:感觉到又能解决哪些困惑的问题?
思考题:在炎热的夏天,当你赤着脚从岸上走入河中时,你一定会感到岸上烫脚,河里凉快,试解释这一现象.板书设计:
1.自然界中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存在差异 2.物理学里用比热容来反映质吸热能力的差异
3.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注意读法、写法)
(3)决定因素:物质种类;还受物质状态等影响
6.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教学难点】贫富差别现实与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共同富裕的目标与当前贫富悬殊的现实这对矛盾,使得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距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会越来越远。因此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不能因为有收入差别而共同富裕目标。学生的需要:
本课时所提及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性、政策性教,如在讲授过程中强化政策性内容,学生兴趣不浓,也不易学生充分理解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应尽量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P49页“查一查”这一活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应好好地利用。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布置
课前收集反映东西部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图片或材料和先富带动后富的材料。
(二)导入
分两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或材料。提问:我国不是已实现小康目标了吗,为什么还有如此大的差距?让学生带着疑问,教者呈现小康现状特点: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由此来探讨引入以下话题。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平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和同学这样来评价一个同学,“╳╳╳同学总体上是好的。” 对“总体”该怎样理解? 【教学话题2】我们现在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对这一“总体”我们又该怎样理解?由此说明总体小康的特点。
【教学话题3】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由此揭示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我们的追求。【教学话题4】学生呈现先富带动后富的事例
结合P49页“华西村”、“查一查”来拓宽对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理解。【教学话题5】阅读P49页李单同学的材料 发问:要不要解决?为什么?如何解决?
(三)小结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让人民共同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的追求与梦想,全国人民正在为此作不懈的奋斗。
(四)活动安排
通过阅读杂志上或上网查找,搜集表明我国现在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资料,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在P48页中写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P49页中写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两种说法好像有点冲突。
第二教时 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艰巨性。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学生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对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认识也同样存在认识不尽深刻,尤其是家境比较好的学生认识不到全面小康实现的艰巨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或许会产生一些疑问,如,哪些不是关键目标。学生的需要:
学生热衷于探讨“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一般的人都有好奇心,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布置:
让学生查阅资料: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的目标有哪些?
(二)导入:发问:“这人各方面都好”与“这人总体上是好的”,哪一种评价更高,由此引入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
(三)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然后与总体小康指标比较,结合P50页“说一说”提问:你认为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何区别?这两个目标之间有何联系?
【教学话题2】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话题3】根据全面小康的目标,结合P50页对2020年的我国人民生活进行展往。
尽情勾画,用数据或图表与总体小康进行比较说明。
【教学话题4】你认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难度大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四)小结
由于我们正确的方针政策,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高涨的热情,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但任务非常艰巨,我们还面临着国内外的多种压力,有很多的事,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五)活动安排
运用具体数据对比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不同。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让学生来具体填写是不是合适,八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难作出一个宏观评价。
第三教时 建设全面小康 我有责(结合单元活动)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生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责任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由于当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初中生的责任意识相对缺失,有同学会认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中学生的关系不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享受小康而不是建设小康。
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关注点可能比较多地放在对2020年的想像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应该肯定和提倡。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导入
播放《二十年后再相会》歌曲,交待这首歌曲创作时间----二十世纪末。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歌曲中的描绘的二十年后,大约是什么时间?
②请学生相象一下歌曲中的描绘的二十年后,你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是怎样的?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你的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叙述理由。
【教学话题2】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综合归纳。
【教学话题3】这种生活靠谁来创造?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转入下一个话题。
【教学话题4】有同学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府的或成人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你的观点怎样? 组织讨论。【教学话题5】20年后的你在那个时代准备履行什么样的角色?请根据你所担当的角色作一次演讲。
对“建设小康社会我有责”进行升华,今天的责任是为了明天能尽到更大的责任。【教学话题6】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写一份集体宣言。【教学话题7】学生集体朗读宣言。
(三)小结
(四)活动安排
根据你对小康生活的理解为《二十年后再相会》重新填词。
7.第八章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学原则的定义和意义。
2、理解各个教学原则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3、学会在未来的教学中正确遵守教学原则。教学重点 教学原则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的概念首先反映了教学原则的合目的性,还表明了教学原则合规律性。教学原则,在我国古代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
教学规律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目前我国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直观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依据教学中的词、概念、原理、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
儿童学习过程是间接的认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差距,甚至是陌生的。人类认识事物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
直观性原则的意义是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讲,直观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实物直观
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用于学习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如生物学上学习心脏时,解剖家兔,医学解剖学,地理中的野外实习,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百闻不如一见。
我在教识字二第3课《菜园里》(一年级上册)时,事先在菜市场里买来了足够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西红柿、卷心菜,分发在四个组的桌子上,让学生拿着观察,在读课文时读一句拿一种,充分认识各种蔬菜的特点。实验的运用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两个不同大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为什么同时着地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单就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很难听懂,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在课下找来了不同的铁球,上课时他们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演示。事实胜于雄辩,留在学生们记忆里的可能不是教师精彩的讲解,而是那清脆的“咣、咣”声。
2、模像直观
实物直观虽然真实,但往往不能直接拿进课堂,利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如各种教学仪器、模型等,多媒体课件等。地球仪,人体模型,锥体、棱柱等数学模型。
3、语言直观
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效果。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最为便利经济的一种直观手段。
如利用盆的形状来描述“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平原”的认识,描述“准平原化”和“梯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形容草原景观。“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元。”“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黄土高原印象,非洲印象。
《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第40页。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视年级、学科、学习内容不同而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为直观而直观。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认识。由直观上升到理论高度。引导鼓励学生深入观察,启发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即使在十年级,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还是带领自己的学生到树林里去,到河岸上去,到春花怒放的花园里去,——在这里,可以说是对词的情绪色彩进行更精细的加工,加深和发展学生的情绪记忆。
绘画的直观性同时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在二、三年级,我的学生总是把算术练习本从中间起分成“两半”,左边的一半用来解答习题,而右边的一半则用来以直观的、示意的办法把应用题画成图解的样子。在动手解答习题以前,学生先“把应用题画出来”。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儿童开始时画一些实物苹果、篮子、树(、鸟),然后转到示意性的绘画,即用小方块、小圆圈来代表它们。我特别关心的是那些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是怎样“画”应用题的。假若不是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这些学生是未必能学会解答应用题和思考它的条件的。如果哪一个孩子学会了“画”应用题,我就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一定能学会解应用题。也有个别学生,在几个月里还学不会用图画来表示应用题的条件。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不会抽象思维,而且也不会“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这就必须先教给他们形象思维,然后再逐渐地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
在实践中常常遇到一些出乎预料的情况,就是直观教具以其某一个细节而束缚住了儿童的注意力,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了他们去思考教师本来想引导儿童去思考的抽象真理。有一次,我带了一个水轮机的活动模型给儿童看。推动叶轮的那一股水,由于冲击飞溅而形成一片细微的水雾,经阳光一照,就映射出一道彩虹。我没有注意到彩虹,可是孩子们觉察到了。于是,他们的全副注意力都被这种有趣的、但是在当时安全是偶然的自然现象吸引住了,而没有用到我想引导他们得出的那些概括性的结论上去。这堂课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启发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有领导的认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
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应注意以下问题:
1、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活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画苹果看三国老师的教学观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么画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里拿一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我可以拿到大家面前,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是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 2 苹果,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象梨,第二次画得就有点象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另外,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学生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已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可能画得象南瓜,第二次可能象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讨论:三国老师的教育理念。
中国老师: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注重预设和控制,强调“教”的过程,关注学习结果,凸现的是接受性学习,封闭性学习,抽象学习,外部操作学习,看不出内部操作过程。
日本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较为开放,关注知识的情景性,凸现的是观察学习,自主学习,有明显的内部操作过程。
美国老师: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关注个体,张扬个性,注重真实的学习情景创设,课堂氛围民主、开放,凸现的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情景学习,体验学习,活动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内部言语操作过程非常鲜明,不关注学习结果。
同样是画苹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三个小小的课程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厚、迥异的课程文化,不同的课程故事塑造着本质迥然的国民性格。中国千人一面的教育,“工业标准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创造的天性;而美国的个性化教育,才是激活人的创造潜能的真正的创新教育。
中国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我在讲《小灯泡亮了》一课时,有电池、导线、开关、灯泡若干(电流实验盒),上课时,把学生领进了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给他们30分钟的时间,看谁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在这30分钟里,我只是巡视,看学生的表现,刚开始大部分学生不敢动手,在窃窃私语,我就督促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就开始了。在20分钟的时候,还是没有一个灯泡亮起来,学生们有的只是在连接导线。有的把导线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有的把导线接到开关的两端;有的把导线接到灯座的两端;也有的把各部件连在一起。虽然接法多种多样,可是灯泡就是没有亮。这时就有不少的学生问我怎么办?看到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发现了学习中的问题,并想解决问题。这时,我说还有10分钟的时间呢,大家不妨认真看一看书,看书上怎么讲的?学生们都打开书看,然后我就把刚才学生连接的仪器收到演示台上备用。学生们又开始动手,按书上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结果很让大家吃惊,学生们都成功了:小灯泡真的亮了。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老师接着再讲为什么学生们自己接的灯不亮的原因。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即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这里所说的“序”,除了指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之序外,还包括学生的认识发展之序、智力发展之序,它们是一个和谐统一体。朱熹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又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
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
①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②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巩固性原则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复习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为在“新”与“故”知识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必须的逻辑联系,两者组成了连续的、不间断的知识序列。让学生参与“温故”,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能够自动地“知新”。例如,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计算长方形面积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学习“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再计算。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方式要多样化。
4、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艾宾豪斯发现,我们学的新知识在最近的时间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大约一小时后要忘掉所学内容的50%以上,在一天之后,忘掉的内容几乎达到三分之二。以后的遗忘速度会渐渐衰减,最终保留在记忆中的只占所学内容的20%。
学习8天内是外语单词遗忘的高速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能及时、合理地组织三次复习,外语单词能保持记忆95%以上,反之,学习8天内不复习,就会遗忘40-70%。有人通过实验得出,记忆外语单词合理时间分配应该是首次学习后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30天。
(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讨论领会。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根据一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 ,将全班学生划为a、b、c三个层次:a为优秀生,b为中等生,c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要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能上则上,该降就降,教师要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例如初中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目标可进行如下分层:c级:把握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起止点和重要铁路枢纽的分布;b级;在c级目标基础上,能草绘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a级:在b、c级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如旅游、运输选择便捷路线)。
分层作业:每次课后作业分三类题目,一类是必做题,题目深浅适中,难易适度,c组学生经过努力也可独立完成。二类是自选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c、b组学生可选做一些题目,a层学生则全做。三类是思考题,有一定难度,a层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做出来。目的在于培养优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既可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了少数“尖子生”。
分层考试 :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 ,即进行单元测试,试卷中对a、b、c三层学生的题目明确分类。a层同学在完成规定题目之后,另外做一些难度较大题目,并计入总分;b层同学只做规定的题目;c层同学只做基础题。实行“有选择、无淘汰”的分层考试模式,“有选择”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考试时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无淘汰”是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分层教学的理论根据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度状态。即“跳一跳摘桃子”。
四年级上期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是一篇感人的课,如何让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腾?我们设计了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教案。
在研究教案的时候,谈到一个环节,那位上课的老师告诉我:“不行,这种上法,学生答不出来。”不可能吧!我想。继续研究,到下一个环节,她又叹息说:“可能学生答不出来哟。”怎么会呢?我来到这位老师班上,自己去上了一次课。这一下,我真的明白,的确,真的,学生答不出来。
因此,我们全面改版教案。
从一个比较完整、比较面面俱到的教案,改成了一个简单的、给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大的教案。上课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环节——
老师说:读一读写小钱的句子,从这些句子的哪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小钱的状况? 学生a:我从 静静地 这个词,感受到小钱身体不好。老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a:因为……因为身体好的人一定会活蹦乱跳的,小钱他是静静地躺着,所以我觉得他身体不好。老师又追问: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学生a:我很可怜他、同情他。师:请你带着同情的心情来读这段话。接着,另一个学生开始发言。学生b:我找到了“18岁”这个词。师: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b:一般的人,18岁都很快乐、很阳光,可是他却要死了。
师:是的,生命就像凋零的花朵,多么可惜呀。请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这段话。
这时候,更多学生开始发言了。
学生c:我从“凋零的花朵”读出了他的难过。
学生d:我从“桂花飘香”读出了这本来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学生e:我从“脸色苍白”读出了他的生命在危险之中。……
……
太普通了,这样的课堂你觉得很好吗?可能在很多地方都看见吧?但是在后面听课的我,不禁在心中鼓掌了。的确,如果从课堂的活跃度、积极度、热烈度,从教案设计的精彩、全面来说,这的确不算是一节优秀的课。但是,当听到这个班级的孩子,从很简单的问题都不敢发言,到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能多方位地将同一个自然段读出不同的味道,甚至能说出我们大人都不一定想到的东西(参见学生d、e的回答),我不禁要想:可能真的不是学生能力有问题,而是我们没有给与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我们没有足够关怀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传授知识要科学、正确;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统一,进行思想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体现国家意志,实事求是。
学生讨论理解。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讨论问题: 如何联系实际?
①要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实例理解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如天气预报知识的学习;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司机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课题。②要联系学生实际。年龄、生活经历、时代因素、成长背景等。在教学的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如下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际应从多方面下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八)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认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学生,“不可以不知人”。孔子认为了解学生应“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观察和谈话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特征等,因而对学生的了解较为全面、准确、深刻。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老是退缩,因此,我要鼓励他上前;仲由呢,他胆子大,敢作敢为,由此,我要压压他。”这 恰恰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就得注意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特级教师于永正批改作文时,好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差别打分,鼓励差学生进步。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
8.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篇八
一、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1、相似性:软可切,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丽光泽、密度小、熔沸点较低,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2、递变规律:熔点、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呈增大趋势()
二、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一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为8电子(Li除外)。
2、不同点: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3、递变规律:按Li、Na、K、Rb、Cs、顺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离子半径)。
4、推论性质递变: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引力的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增强,无素的金属性增强,单质的还原性增强。
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它们都能跟卤素、氧气、硫等非金属直接化合,在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
2R+2H20=2ROH+H2↑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与水反应不熔化;钠与水反应时熔化;钾与水反应熔化,且使产生的H2燃烧;铷、铯都与水猛烈反应。碱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生成的氢氧化物继续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碱金属均不能在水溶液中置换另外的金属单质。
1、跟非金属反应
卤素:
氧气:
(K、Rb、Cs与氧气反应,都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
氢气:Na、K、Rb、Cs与氢气反应,都生成 RH。
与硫等大多多数的非金属起反应。
2、跟水的反应
碱金属都能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激烈,钾跟水的反应比钠更剧烈,常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并发生轻微爆炸,据此可得出结论:金属单质置换出水中氢越容易说明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因此随着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碱金属的活动性增强。
与常见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表示碱金属元素)
四、焰色反应
定义: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鉴别盐类的步骤:
①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②蘸取溶液(沾取固体)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去观察。③盐酸洗铂丝④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如不能灼烧至原火焰色,则需再酸洗,再灼烧)。⑤再蘸取(沾取)另外化学药品进行实验。
钾、钠焰色反应颜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钠——黄色
五、钾肥
通常使用的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由于均易溶于水,在施用时要防止雨水淋失。草木灰中含碳酸钾。
钾肥肥效通常以氧化钾的质量分数表示:
六、常见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俗称:
名称
氢氧化钠
氯化钠
硫酸钠晶体
钠晶体
化学式
NaOH
NaCl
Na2SO4·10H2O
Na2CO3·10H2O
俗称
苛性钠、火碱、烧碱
食盐
芒硝
苏打、纯碱
名称
碳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硅酸钠
硝酸钠
化学式
NaHCO3
Na2S2O3 ·5H2O
Na2SiO3
NaNO3
俗称
小苏打
大苏打、海波
泡花碱、水溶液叫水玻璃
智利硝石
重点、难点点拨
1.钠氧化物制取
当钠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产物是过氧化钠。这是因为氧化钠不稳定,会跟氧气继续起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所以工业常用钠在氧气中燃烧制过氧化钠:2Na+O2=Na2O2
氧化钠一般用间接方法来制取,如:
2NaN02+6Na=4Na20+N2↑
2.碱金属中的一般和特殊之处
(1)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蜡
(2)碱金属中,从Lià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ρ(K)=0.862g/cm3
(3)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大于正盐,但溶解度NaHC03
(4)氧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氢显+1价,但Na2O2 、H202中的氧显-1价,NaH、CaH2中的氢显[-1]价。
(5)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金属Na、K等除外。
(6)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如:2Na+CuS04+2H20=Cu(OH)2↓=H2↑+Na2S04。
经典解析
1、(2001·上海)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 )
①高沸点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 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具有高沸点、能溶于水、熔融态或水溶液都能导电的性质。
[答案] A
2、(竞赛题)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中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7g某种碱金属的汞齐与水作用得到0.2g氢气,并得到几密度为ρ g/cm3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 )
A. B. C. D.
[解析] 汞不能与水反应,碱金属(M)能与水发生反应。
设碱金属的质量为x(x<7g),相对原子质量为a。
2M+2H20=2MOH+H2↑x=0.2ag。
因为0.2ag<7g,故a<35,相对原子质量小于35的碱金属只有Li和Na,分别计算可知答案为A、B。
[答案] AB
3、(上海)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人 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 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解析] 由Na+守恒比较四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由溶液净增重(△m)比较溶液质量。每摩尔Na、Na20、Na202溶于水,分别使溶液净增重(23-1)g、(62-0)g、(78-16)g,即Na20、Na202使溶液净增重相等。
[答案] B
4、A为单质,B、C、D是A元素的三种不同的化合物,用铂丝蘸取B、C、D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都呈紫色,按各图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B、C、D中都含钾元素,则A为单质钾,B为钾的氢氧化物,C为钾的碳酸盐,D为钾的氯化物。
答:① ②
③ ④
5、8.1g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
[解]:假设该混合物为单一成分组成的纯净物。
Ⅰ:若全为金属,则
Ⅱ:若全为氧化物,则
因为应满足:,在此区间的金属只能钠,钠原子量为23。
说明:按常规法解题非常麻烦,亦可得。
6、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和与之等质量的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时,消耗酸的量相等,求混合物中KHCO3、CaCO3的质量比。
[解]:设混合物的质量为m
解得:
因为,所以
7、现有A、B、C三种白色固体及一种无色气体D。A、B、C均可溶于水,其中C的溶液为碱溶液,焰色反应均呈黄色,且四种物质中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
① ②
③ ④
试推断:A是 ________ B是 ________ C是 _________ D是 ________。
答案: A:Na2CO3 B:NaHCO3 C:NaOH D:CO2
或 A:Na2SO3 B:NaHSO3 C:NaOH D:SO2
8、、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100g和20gNaOH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08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20gNaOH与足量NaHCO3反应减少质量为x,消耗NaHCO3质量为y
因为,所以肯定有过量的NaHCO3分解。
设:分解的NaHCO3为m
答:(略)。
9、现有和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的值,某同学采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 A的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的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的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试管A中装入和的混合物3.7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g,则x值为 ______ 。
[解]:(1)加热使失去结晶水,使分解。
(2)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
(3)吸收CO2。
(4)
答:(略)。
10、向5.68gCa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500mL 0.2mol/L NaOH 溶液中,CO2完全被吸收,NaOH无剩余,把吸收CO2后的溶液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蒸干,得无水固体5.92g。求混合物质MgCO3的质量分数。
[解]:0.1mol NaOH全部转变成Na2CO3,则
0.1mol NaOH全部转变成NaHCO3, 则
因为,所以5.92g固体为和的混合物。
9.第三节 演讲之自我介绍技巧 篇九
一、常规自我介绍
很多场合其实我们的自我介绍并不需要很多技巧,简洁明了,很多时候才是最好的。应用最广泛的自我介绍格式分为两个部分:姓名和来自哪里。
比如:“大家好!我叫张文魁,来自思贤教育。”这就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演讲自我介绍,适合于80%以上的场合。
如果再详细点,我们可以这么说:“大家好!我叫张文魁,弓长张,文武双全的文,一举夺魁的魁,来自思贤教育(现在主要从事公众演讲培训)。”
类似于这种自我介绍,时间一般控制在15秒以内。
二、运用自我介绍技巧
那很多场合,我们希望自己的自我介绍有所与众不同,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简单的自我介绍设计技巧。
自我介绍,一般的有几个要素:姓名、籍贯、职业、爱好等等。
要学会如何艺术的介绍自己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方法:
(1)赋予名字积极的意义。
比如,前面的巩红梅的介绍就是的。
再如:赵杰,这个名字,如果说:赵,是走之旁,加一个叉,杰是木字下面四点。这样就一般了。没有新意。
如果说:赵,是赵钱孙李的赵,百家姓中第一姓,杰,是英雄豪杰的杰,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豪杰,不枉第一姓的称呼。
(2)故事法,讲明名字的来历或者编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也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孙迎菊,可以这样介绍:
我叫孙迎菊,据我妈妈讲,在我出生的那天,我家窗台的一那盆菊花一夜之间就绽放出来,于是我妈妈就给我起了这个一个名字。
再如:涂忆洪,可以这样介绍:
我叫涂忆洪,洪,是洪水的洪。在我出生那年,我们家乡发生了洪涝灾害,国家损失惨重,我爸爸不顾我刚刚出生,就去参加了抗洪救灾工作。因此,我妈妈就为我起了:忆洪这个名字,希望我们能够时刻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
(3)与名人挂钩。与名人挂钩,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让别人更容易记起自己。
比如,有一位同学,叫:胡鹏,她是这样介绍的:
我叫胡鹏,胡是胡锦涛的胡,鹏是李鹏的鹏。两位伟人都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因此,我时时刻刻都把偶像挂在嘴边,鞭策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4)谐音法。利用谐音也能很好的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留有余味。
如,我们刚才讲的:邢芸,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子介绍,效果就好多了:
我叫邢芸,芸是芸芸众生的芸。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要经常喊我的名字,你们就会得到好运。因为我的名字的谐音就是:幸运!请大家记住我,我会带给你们幸运的!
再如:刘学,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介绍:
大家好,我叫刘学,刘是刘少奇的刘,学是学习的习。我叫刘学,但从小学到大学,我并没有留过级,而后来,我确实去美国留学了半年,现在可谓:名副其实啊!
(5)图像法。就是营造一种图像,让别人想象一下,这样更能人记住你的名字。比如:余江雁,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介绍:
大家好,我叫余江雁,请大家想象一下,在长江上空,有一只大雁在飞翔,搏击长空,那就是我,余就是我的意思啊。请大家记住我的名字:长江上空的一只翱翔的大雁。
(6)和地名挂钩。和自己相关的地方挂钩,既让对方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又能知道一些其他信息。
比如:李淮河,可以这样子介绍:
我姓李,来自江苏,在秦淮河边长大,因此我名字就叫做:李淮河。
(7)调侃法。有些场合用一些调侃自己的方式,给人以轻松的记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比如:秦珅,这个名字,可以这样介绍:
我叫秦珅,秦是秦桧的秦,珅是和珅的珅,虽然这两位都是大奸臣,但我其实是个大的好人。心地善良,有情有义,既和秦桧无缘,也与和珅不沾边,希望大家记住我,也请相信我,一个大好人:秦珅。
再如,宋德让,这个名字,有人这样介绍:
我叫宋德让,大家都喜欢和我交往、做生意,因为他们说和我做生意不吃亏,因为我“送了”,还“得让”着他们。(无忧演讲网)
(8)古诗词法。张持成:有志者,事竟成,贵在坚持,苦心人天不负,功到自成;张恨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习之:学而时习之等等。
2、籍贯介绍
介绍籍贯,有下面几种方法:
(1)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挂钩。
例如:
绍兴:我来自鲁迅的故乡绍兴。
扬州:我来自江苏扬州出美女,扬州自古出美女,扬州八怪名闻天下,扬州又是江泽民的故乡,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到扬州一游。
南昌:各位朋友,我来自南昌,就是中国革命斗争的第一枪就是在南昌打响的。
(2)与地理方位挂钩
例如:
浙江:亲爱的朋友,我来自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浙江。
义乌:大家好!我来自有国际小商品市场之称的义乌。
哈尔滨:各位朋友,我来自哈尔滨,中国最北边的省会,松花江上的最大城市.桂林:我来自桂林,著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山水甲天下,想必大家都非常向往.(3)与当地小吃特产挂钩
例如:
茂名:我来自广东茂名,著名的荔枝之乡。
清远:我来自清远,大家都知道,清远有天下闻名的:清远鸡!
介绍职业,尽量要赋予职业积极的意义和形象化的比喻。
老师:我的职业是常常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
计算机工程师:我的职业是的网络维护工程师,我是虚拟世界的修理工。
10.第三节 心理现象及教学 篇十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科学。
第一节 感知觉与教学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P23)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联系与区别
(二)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
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内部感觉
运动感觉:又称动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语言动觉。平衡感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是对机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脏器壁上。
物体知觉之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获得的知觉,即空间知觉。个体生活在三维空间内,在一切活动中,必须随时随地对远近、高低、方向做适当的判断,否则就难免发生困难甚至遭遇危险。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立体知觉,如明暗,直线透视,重叠)、方位知觉等,在人的后天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也称时间感(time sense),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
获得时间知觉的线索可以来自外部,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昼夜的更替;也可以来自内部,体自身的呼吸、脉搏、消化以及生物节律等。
和情绪状态有关。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是人对空间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它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状态。
要观察某物体的运动速度,就要与另一物体相比较。被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统。一般规律是,人们倾向把较大的客体当作静止背景,较小的客体在其中运动。
相对移动(relative motion),是指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其本身并未移动,只因我们自己身体在移动,反而觉得物体在移动。如移动的火车。
错觉
错觉是比较普遍的,由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所构成的知觉经验,都会有错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会感受到错觉现象。如,电风扇的转动
⑴错觉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知觉问题,因为即使知道是错觉也不会改变;⑵错觉不是发生在视网膜上;⑶视错觉不是视觉器官的活动所引起的。
似动现象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P25)
(二)感受性是固定不变的吗?
感觉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成为后像。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如注视电灯后关灯或闭眼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如注视电灯后看白色墙壁
三、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不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在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而言:
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②对象的活动性③刺激物的新颖性④刺激物的强度 从主观来看:
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需要和兴趣④定势与情绪状态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主要受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言语指导等任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觉的理解性是基础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经验丰富--理解深刻--影响知觉的速度和完整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四、观察力及其培养
(P28)
观察力概念
观察力培养
良好的观察方法
第二节
注意与教学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二)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并深入下去。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指向是集中的前提。
(三)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四)注意的种类(P51)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顾名思义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发生的一种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状态。
(五)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一览无余。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间歇的加强或减弱,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注意的起伏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有利于减轻疲劳。
注意的分散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是指个体的注意被无关刺激所吸引到而离开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
注意的分配
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即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 注意的转移
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条件
1.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
2.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
注意品质的培养(P54)
第四节 记忆、表象与教学
(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效果的提高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一)记忆概述
记忆的生理机制
记忆表象
记忆过程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的储存和遗留。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的分类(P30)
感觉记忆
是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存一瞬间的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特点
保持时间很短约0.25-2秒;具有鲜明形象性;容量比短时记忆大;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
是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存1分钟左右的记忆。 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自动消退。
长时记忆
是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达到数天、数月、数年,甚至终生不忘的记忆。
特点
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容量大。
记忆的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反射理论的暂时神经联系假说
神经元回路说
神经细胞化学假说
脑定位说
记忆表象
主要特征
意义
记忆过程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比较 记忆过程
1.识记
识记的概念
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识记的分类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2.保持
保持的概念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记忆内容的变化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巴特利特的研究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3.再认和回忆
再认和回忆的概念
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再认和回忆的关系
二者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是提取头脑中储存信息的两种形式
二者所提取的信息在保持程度上是不同的。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者之间的关系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
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而回忆和再认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识记和保持 5.遗忘
遗忘的概念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进行再认或回忆,或者进行错误的再认或回忆,就是遗忘。
遗忘的生理机制
记忆痕迹的消退
其他因素的干扰 消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没有得到强化,逐渐减弱、衰退致消失的结果。如,日久淡忘。这是一种古老的理论,比较符合常识,适用于解释永久性遗忘。
干扰说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干扰一旦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适用于解释暂时性遗忘。这个学说的最有利证据是两种性质的干扰。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
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
指后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不相似,干扰则最小。
动机遗忘理论
与前两种遗忘理论相比,在解释遗忘的原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前两种遗忘理论都没有涉及个体的需要、要求、希望等动机因素。
该理论认为,有些信息可能对我们自己很重要,所以被记住了;而有些信息可能会引起我们的痛苦或不快,因而不大可能被记住。
线索-依存遗忘理论
应根据提取失败,而不是根据记忆中失去信息、干扰或抑制等来解释遗忘。换句话说,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不能发现从记忆中回想该信息的方式,是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影响因素
遗忘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从记忆材料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更容易遗忘。
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遗忘与个体心理状态的关系 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二)记忆效果的提高(P34)
联想的概念和规律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P37)
第五节 思维、想象与教学
(一)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在知的基础上,借助语言、表象、知识经验实现的,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2.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化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由此可见,概括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间接思维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2)思维的间接性
所谓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媒介和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
(3)思维的问题性
任何思维都是由问题引发的,问题是引发思维的重要条件。
问题就是矛盾,有矛盾,有解决矛盾的必要,就必然引发人们的思维活动。
所以,思维还具有问题性,思维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3.思维的分类(P40)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所面临的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动作。动作不论是在人类进化还是个体发展中,都是最早出现的思维,属于低水平。3岁前的幼儿基本属于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的必备条件。学生更是依靠形象思维来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并成为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来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思维的高级水平,也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这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有范围的思维方式。是传统教学所着重培养的一种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分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一种思维。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又称习惯思维、再造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知识,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4.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认知加工方式来实现的。
1、分析与综合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 综合:将事物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
分析与综合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其它的思维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比较
比较:将各种事物的结构要素特征要素进行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
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结构要素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部分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确定事物的异同关系,因此,比较也离不开综合。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 概括:是将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5.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一般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两个阶段组成。
发现问题:是认识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分析问题:是明确问题条件与要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可以弄清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在已知和目的之间的空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假设不是“乱猜”,而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周密的分析后提出的。简单的问题,可能只需一种假设;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提出几种假设。不论数量多少,假设必须具有合理性,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验证假设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这个假设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思维活动间接的实践结果来推论假设的实际结果。但最终的检验还是通过实践的直接检验。(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动机水平②问题情境的特点③定势④原型启发⑤功能固着⑥个性特征 动机和情绪状态
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字曲线
问题情境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定势反应 原型启发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
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原型对问题解决能否起到启发作用
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特征上或属性上的联系或相似性 个体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
个性特征
具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人际关系良好、果断、勤奋等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能克服各种内外困难,善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
(二)想象 1.概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以改造旧表象,形成新表象为主要特点的。2.想象的特征
(1)形象性
想象是对已有形象的加工
(2)新颖性
所产生的形象不同于原有形象 3.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
无意想象 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它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看到蓝天飘浮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到草原上奔跑的羊群主。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无意识的表现。
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它有两种形式:
①再造想象
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一方面它表明新形象不是自己独立想象出来的;另一方面表明新形象又是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改造而成的。
再造想象的形成依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正确理解现成描述的意义;
二是具备相当丰富的表象储备。
再造想象可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客观世界,因而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②创造想象
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它以再造想象为基础又高于再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困难的多,也复杂的多,具有独创性。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4.想象的形成方式
想象的形成方式有四种: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粘合而成的。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童话“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新形象。如动画中的“米老鼠”、“唐老鸭”、“黑猫警长”、“蓝精灵”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来的。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第六节
情感、意志与教学
(一)情感过程
(二)意志过程
(一)情绪、情感 1.情绪、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的成分:
(1)主观体验:人们喜、怒、哀、乐的感受。
(2)外部表现: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等。
(3)生理反应:心跳、血压、呼吸、皮肤电反应、瞳孔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所决定,较少受当事人主观控制。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情感在性质、强度、紧张度、激动度上存在着对立的状态。情绪、情感的种类 按性质分类
(1)快乐 需要、目标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2)悲哀 所热爱事物的失去或愿望幻灭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3)恐惧
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或摆脱危险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常伴有回避或反击行为。(4)愤怒
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挠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划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类
六种基本情绪是愉快、厌恶、惊奇、悲哀、愤怒、恐惧,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按照状态分类
(1)心境(mood)
含义: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特点:缓和而又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弥散性。(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2)激情(intense emotion)
含义: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特点: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发作通常由特定对象引起,明显有指向性。
(3)应激(stress)
含义: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伴有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反应。
3、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R.Plutchik)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把情绪划分为 如图所示的情绪三维模型
按照情绪和认识结合情况
(1)情调
指与简单认识相结合的情绪。
情调同感觉的性质有关
情调伴随感觉出现,但不同于感觉。
(如,有人看到蓝色会产生愉快的体验,而有人则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情调具有文化差异
情调同感觉刺激的强度有关
“物极必反” 冯特曲线
情绪的表现形式与测量
(1)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是情绪传递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
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 姿态表情
1)身体表情: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等。2)手势表情:
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言语表情
音调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的手段。
情绪的测量与测谎仪
测谎仪又称为多项生理记录仪
根据情绪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而制成的生理反应指标综合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 包括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
耶克斯-道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研究表明:
操作与激动水平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操作的难易和情绪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操作困难的代数问题的最佳状态,是情绪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 操作初等算朮技能的高峰,是处于中等激动水平; 操作简单反应时的高峰,是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
(3)组织功能
1)促成知觉选择 2)左右注意过程 3)影响工作记忆 4)影响行为表现(4)信号功能 2.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外围说)
詹姆斯(William.James 美国)他在1884最早提出了情绪发生理论。
该理论基于情绪状态和生理变化的直接联系,提出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感知,是机体各种器官变化时所引起感觉的总和。基本观点:
“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因为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
兰格(Carl.Lange 丹麦)在1885年提出了同样的情绪理论。他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尤其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1)意义:最先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促进了后来对情绪的实验研究。
2)不足:片面强调了外周植物神经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的调控作用。(2)坎农——巴德理论(丘脑学说)
坎农:(Cannon 美国)
他在1927年首先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异议。
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是正确的,但否认外周变化对情绪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估是其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发生的 个人所持有的先前观点、具有的知识经验是左右自己情绪体验的主要因素
(2)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而认知因素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3.情绪、情感的调控
不良情绪的调控
1)建立自我认知与自我规范机制 2)转移注意力 3)合理地发泄情绪
a.在适当的场合哭泣 b.向他人倾诉 c.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 d.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4)释放紧张 a.放松训练 b.气功入静
5)建立目标与维持优势兴奋机制(用兴趣来维持营造和维持愉快的情绪)
(二)意志过程(P48)
意志的概念
意志行动的进程
【第三节 半导体】推荐阅读:
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电学性能论文07-08
半导体简历07-13
常用半导体器件教案06-10
半导体材料行业报告10-10
化合物半导体行业发展11-01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12-07
科学导体与绝缘体11-24